连阔如,连丽如的评书很好,为什么名声不如袁,单,刘,田四大家?
连阔如,连丽如的评书很好,为什么名声不如袁,单,刘,田四大家?
-----
网友解答:
-----
大家公认的四大评书名家是袁阔成、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这已经是盖棺定论的事实,而且他们四位的评书无论影响力还是艺术水准都配得上“四大”的地位。四位评书大家共同的特点一是作品多,二是各自的代表作影响力大、水平高、受众范围广、听众人数多。
比如袁阔成先生的《三国演义》那绝对是评书艺术的泰山北斗,代表着评书艺术的最高水准。单田芳先生的《白眉大侠》影响了几代人,是最受书迷推崇的评书;刘兰芳先生的《杨家将》当年创造过万人空巷的盛况;田连元先生则开创了电视评书的先河,他的《水浒传》广受书迷好评。
连阔如与连丽如父女二人同为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堪称评书世家。他们父女俩之所以名气没有“四大评书名家”名气那么大是有很多原因的。连阔如老先生1903年出生,1971年就去世了,他离我们的时代实在太远了。他说评书的那时候老百姓家里别说是电视机就连收音机恐怕也很少有吧?
估计连老先生那时候只能在茶馆里说书吧!看介绍他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电台上说书,不过那个时候一般人家收音机也不一定有吧?因此宣传方面肯定是远远不如四大名家,这导致了老百姓都不认识他也没听过他的作品。
四大名家中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袁阔成老先生是2015年仙逝的,袁先生在电台上说书的时候老百姓家里都已经普及收音机了,所以他的《三国演义》能够传遍千家万户,随着时间的推移袁老也经常在电视上说书,那影响力就更大了。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三位老先生同样是电台电视双管齐下,这种宣传力度和优势是连阔如老先生所没有的,所以连老先生远不如四大名家名气大也就不奇怪了。
从年龄上来说连丽如先生应该是和四大名家一个时代,既然一个时代为什么她的名气不如四大名家那么大呢?我觉得主要是作品上的问题,也就是说缺乏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有影响力的代表作。
当然连先生说过《三国演义》但是袁阔成先生的《三国演义》已经是不可逾越的巅峰了,所以连先生的《三国》就显得暗淡了;连丽如也说过《水浒传》,但田连元先生的《水浒传》已经珠玉在前,太深入人心了;连丽如先生也说过《三侠五义》,但这部评书恰恰是单田芳先生的拿手好戏。
所以感觉连丽如先生总是处于四面合围冲不出去的状态中,有点既生瑜何生亮的意思。当然,连丽如也有自己的代表作那就是《东汉演义》,不过这部评书影响力显然还是弱了些,不够惊艳。
总之,宣传不够,缺乏经典性的代表作是连氏父女名气不如四大评书名家的主要原因!不知我分析得有无道理呢?值得一提的是连丽如先生的嗓音好像也是劣势,声音有点尖锐。
-----
网友解答:
-----
一个,错过时机,连阔如当年,红的什么样?有净街之称,老北京没有不知道的,可是,除了北京,知道的真不多,主要是传播手段的限制,建国后,连先生有一段参加曲协 忙于事物,之后被打击,离开书坛,所以知道的不多,连丽如先生据说是北京第一个女说书艺人,但是也仅限北京某区,还没等知名度起来,政治运动来了,也没机会全国出名,一九七八年后,各行落实政策,刘兰芳先生率先在广播里播出岳飞传,各地转播,红极一时,之后,单先生袁先生在电台播出,火爆的不得了,连先生不知为什么没有在电台出现,之后田先生在电视播出成为一时盛事,连先生依然没有动静,等连先生在电视播出时,评书已经没多少人听了,整个错过了最好时机。
第二个京味表演,不适合。连先生秉承家学,绝对的京味表演,这个在老北京,那叫牛,但是外地听不惯.时代也不喜欢娓娓道来坐而论道的形式,田先生在一次采访中 就对北京评书大师陈士和颇有微词,更不要说一般听众了,注意,近些年红起来的北京的一个没有,倒是东北的一堆一堆的,田袁单刘全是东北的,(老家不说,成长发展全在东北)后起的如叶景林,陈青远(历史不说),陈丽君,陈丽杰,陈丽君(吉林)张洁茹,全是东北的,为什么?适合听众,袁先生那叫一个帅,你看他的肖飞买药,形神具备,隨情节,自然呈现毫无演的痕迹,单先生占一个怪,单先生底蕴不足,但是声音极吸引人,一开书,半条街都听得到,刘先生贯口称绝,一大段一气呵成,还不喘气,田先生占一个俏,每句词都让你笑,叶景林,兼袁田单之长,大嗓门高亢清脆,反观北京 的 那叫一个蔫,慢条斯理,一个小时还没说具体故事。适合老茶馆一壶茶,慢慢品,可是,现实是需要快节奏,谁还有时间品?所以即使象李鑫荃那样的大家,也哑炮了打不响。
第三,女性自身限制,,女人说书本就太难,过则人皆厌之,(有一个东北演员,忘了名字,穿旗袍,一动,大白腿露出来,偏又喜欢摆腿动作,,台上白花花一片腿,那个难受,[捂脸][捂脸]此为太过)不及,人又不满足。连先生恰恰有些不足,感觉大家闺秀,四平八稳,很多东西不能到位,不是说能力不能演到位,而是理念限制点到为止,不想到位,其实不到位没关系,刘先生就是靠声音找,偏偏连先生声音没有那种高亢迅捷,听着有些喘不上气。综而言之,连先生由于种种原因,连先生落后了,但是,连先生创建书馆,使评书回归到原始形态,到晚年愈发亮万,也是厚积薄发,因缘和合吧?
-----
网友解答:
-----
连阔如的书相当好,但流传的录音太少,貌似只有两三段,连丽如只得其形未得其神,说出来的书没有劲!只卖老味儿而已,其占个“世”。袁阔成的书神形并茂,和连阔成的不相伯仲各有千秋,另外,袁大师得利于电台电视的推广,故最受大家看好,其占个“帅”字!单田芳的书就是热闹,基本无内涵,老段子还凑活,新段子矛盾迭出,毫无逻辑,但其占个“多”字,什么都说,什么都编,所以知道的人很多!田连元得利于电视电台,说得也有意思,占个“趣”字。刘兰芳得力于电台,就是岳飞传,岳雷传让大家耳熟能详,占个“传”字。陈丽君说得两辽王相当好,很有乐趣,占个“哏”字,其他的如张少佐,孙一,等等说得一般般,就不列举了。当然,还有很多老人名家,但因传播和方言等原因,受众有限,所以知名度不高!
-----
网友解答:
-----
连阔如老爷子的评书是真好,收音机里听过姚期扎偏枪赢岑鹏的片段,是那个时期泰斗似的人物,名声不是袁单刘田可以比拟的。连丽如评书家传的,东汉演义讲的好,只是嗓音有些吃亏。再说那四位,刘兰芳嗓音洪亮,改革开放后最早走入市场,官方给了较高的声誉。袁阔成是评书大家,嗓音洪亮,评书底子厚,传统现代都有,三国演义算得上第一人,水浒传也有自己独特的玩意。单老作品多,内容广,听众认可度较好。田连元的评书上电视较早,收获了一定知名度。连丽如接触电视市场稍晚,加上嗓音有劣势,没有显示出太过超强的实力,因此,有听众感觉名气不如四人。圈内人可能不这么认为。
-----
网友解答:
-----
拉倒吧,连丽如真的算了。之前听她的《列国》,期间不厌其烦地说,我们说评书的,水平不高,为了说好列国,我不断请教专家学者,弥补自己知识不足。感觉倒是很诚恳敬业。但说到重耳出亡到了曹国那段时,当时曹国国君是曹共公。结果这位连大师说:曹共公,您说古人这名字起的多怪啊?!
于是果断弃书,神马玩意啊[我想静静]
-----
网友解答:
-----
在60年代,评书大家袁阔成,连阔如,李薪荃。那时没有现代媒体的助力,全凭自己付出,努力!评书讲究一个喷口,那是把声音努力送达最后排的听众。袁五爷是公认的大家。连大师,谢世的早,很多中年人都没有印象。在文革过后,连丽如很早就在虎坊路的骡马市,那里有一片废墟,搭起了帐篷,开启了复兴之路,那时,有刘田利的西河大鼓,有连丽如的评书,那是七十年代末。到了八十年代,在宣武区的万寿西宫,单田芳在那里撂地画锅,举着扇子,要钱呢,嘴里说着,老艺人了!对比一下,谁高谁低。???
-----
网友解答:
-----
没怎么听过,好像听过几次东汉演义,感觉一般[灵光一闪][灵光一闪][打脸][打脸]可能我欣赏水平问题吧,女的刘兰芳不错,杨家将,岳飞传,
-----
网友解答:
-----
连阔如对我来说属于上古大神,听过他的名字,但没听过他的书。听过连丽如的《薛丁山与樊梨花》(好像是这个名字),每次薛丁山与樊梨花闹翻,再说直白一点,就是每次薛丁山犯浑,连丽如总是那句话“不知道为什么,薛丁山又如何如何”我听得是又好气又好笑,我的心理活动是:你这个说评书的都不知道为什么,难道让我们听评书的自己脑补?自己为薛丁山的犯浑找理由?
-----
网友解答:
-----
袁多评,田精演,单能编,刘连入套。袁以评述典故多,田以描述动作多,单编书乱世枭雄,刘连多用死套。
-----
网友解答:
-----
连丽如的《东汉演义》也很精彩,姚期、岑鹏、杜茂等英雄豪杰当时也都耳熟能详,唯一的区别那时候听的是半导体,媒体单一,传播范围有限而已。
-----
网友解答:
-----
连阔如先生的只听过温酒斩华雄,名声太大不敢妄评。连先生父女评书里虚字发语及结语太多,如嘿,哎呦呀等。女先生的所有评书每小节都能有十处不止的错误,且没有掩盖和纠错能力,刻画人物好里有坏,坏里有好,人物不鲜明。个人以为她甚至是不及王梁等弟子。袁阔成先生评书除封神演义外都是精品,知识性趣味性都很好。在电视评书中田先生的最生动,可我不喜欢,一是太累,节奏太紧,另一个眉宇间常带色气,同单先相仿,刻画男女之事不象袁阔成先生以不齿,苟且带过,而是恨不得剥掉女主的最后一根线。刘兰芳得益于岳飞传杨家将等,演说简单明快。单先生有一弟子孙刚很好,只是作品太少且很久不出面了。现在有田先生弟子关勇超颇为不错,虽师承田连元,但听起来很有袁阔成先生风范,知识趣味,节奏都不错,他的青帮三大亨,朱元璋惩贪,华夏演义,话说长征,三言二拍等都很值得一听。王月波评书功力也很强,很爱听,可节奏太慢,还有他下功夫的和应付节目差别明显。像宋金刚押宝,三盗九龙杯及部分聊斋回目很经典,可雍正剑侠图就有狗尾续貂的嫌疑了。闲扯两句请勿笑话。
------------------
推荐阅读:
今年38岁,想辞掉私企工作,读博后进高校当老师,还来得及吗?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