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周皇帝柴宗训及其皇族为什么没有起兵反抗赵匡胤?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周皇帝柴宗训及其皇族为什么没有起兵反抗赵匡胤?
-----
网友解答:
-----
赵匡胤能够发动陈桥兵变,是经过缜密策划的,皇室和朝廷为何没能起兵反抗?这是因为他们既缺乏防范意识,又不具备紧急反抗能力,惟一反抗的韩通被轻松镇压。
一、先看后周皇族。
郭威和柴荣的家眷亲属大多在后汉时期被诛灭,基本没有其他年长的皇室成员。柴荣死后,他的长子柴宗训按遗诏继位,却只有7岁,由符太后照顾(小符后)。小符后没有吕后、武则天这些女强人的野心和才能,所谓皇族就是一对孤儿寡母,根本不懂政治和军事,只能依靠以范质为首的执政班子和忠于皇室的禁军将领。
二、再看执政班子。
柴荣死前任范质(首相)、王溥(次相)、魏仁浦(末相)为宰相,掌握军国大事决策权。三人中,魏仁浦性情宽厚,为人谦谨,而且与赵家颇有交情,赵匡胤的母亲杜氏是魏家的常客;王溥擅长察言观色,早已向赵匡胤暗送秋波;范质,清傲耿介,性子急躁,与赵匡胤并无深交,但在军队中没有派系,号召力有限。整个执政班子都是文官,缺少一个能压住阵脚的人物,面对突如其来的兵变无力应对。
三、再看禁军将领。
我们看看柴宗训即位时禁军中高层将领构成情况:
这样看来,整个禁军80%以上的中高级将领已被赵匡胤直接或间接控制,这为他成功实施兵变奠定了基础,也为和平夺权提供了可能。
四、再看敌对势力。
朝廷有能力防范兵变的有三人:张永德、李重进、韩通。
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此前执掌禁军殿前司,是赵匡胤的顶头上司;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执掌侍卫亲军司,军职比张永德还高,堪称赵匡胤最大劲敌;韩通与赵匡胤地位相当,是柴荣的心腹将领。三人无论军功、资历还是职务都比赵匡胤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张永德已在柴荣死前因“点检做天子”的谣言被罢军职,失去军权;李重进则被调任淮南节度使,移镇扬州,失去对禁军的指挥权,这两件事很可能都是出自赵匡胤的谋划。
韩通兼任在京都巡检(卫戍司令),本可防范兵变,但他勇猛有余,谋略不足,他的儿子曾提醒他防范赵匡胤,可韩通刚愎自负,不以为然,最后吃了大亏。
五、最后看反抗情况。
陈桥兵变发生后,赵匡胤率禁军回到京城,在殿前司都虞候王审琦配合下进城,正在开晨会的大臣们得知消息后惊愕不已,宰相范质只能自责后悔,想不出任何应对措施。
韩通倒是很想反抗,他一路狂奔回府,准备组织兵力抵抗,但赵匡胤早已安排王彦升率兵准备镇压反抗势力,韩通还没到家就在半道遇见王彦升,王彦升二话不说,立即率军追杀,追到韩府后将韩通杀害,韩府百余口悉数被杀,无一幸存。
兵变中唯一的反抗被平息了,有韩通血淋淋的例子在前,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赵匡胤完全控制了局面,范质等人无奈之下只得屈服,成功说服后周孤儿寡母禅位。
-----
网友解答:
-----
提到赵匡胤,那是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位帝王。在他的一生中,具有很多传奇经历。除了“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的歇后语,也留下了“烛光斧影”的千古历史疑案。另外,民间还有许多关于赵匡胤的一些传说故事。比如:千里送京娘、不徇私情、为酒赐名、喜爱读书、雪夜访赵普、正对徐铉、宽厚待人、优待降君、不事浮华、微服出巡、改革官帽、熏笼之谏、宋挥玉斧、武学宗师等。
赵匡胤既生性善良,又深谙机变权谋,精于政治谋略,具有多方面的建树。20岁离家,30岁成为节度使,31岁成为禁军高级将领,34岁坐上皇位。
赵匡胤的传奇
赵匡胤是涿郡人,出身于军人家庭。
后汉初年,二十岁的赵匡胤游历四方,寓居襄阳的一座寺庙,得到一个精通数术的老和尚的劝导,投身于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随郭威征讨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叛乱,屡立战功,受到郭威信任。
公元954年,柴荣即位,赵匡胤执掌禁军。随后,柴荣御驾亲征北汉、契丹联军入侵。由于己方有一支军队不战溃逃,导致局面失控。
在此危急时刻,赵匡胤充分显示出他的军事才华,很快就控制住了局面,得到柴荣的大加赞赏和重用,成为后周最精锐部队——皇帝亲军殿前司的首领。后又被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先后加授为定国军节度使、义成军节度使、忠武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等。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驾崩,年仅七岁的柴宗训(后周恭帝)继位,赵匡胤改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第二年正月初一,后周朝廷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宰相范质等人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
正月初二,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如拥立赵匡胤为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们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了起来。
次日,赵匡义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帝。赵匡胤假装被迫,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当你们的主子。”
拥立者们一齐表示“惟命是听”。赵匡胤就当众宣布:“回开封后,不得惊犯太后和主上,不得侵凌公卿,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令者族诛。”
诸将士都齐声答应。赵匡胤于是率领已经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
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当时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促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陈桥兵变的将士们兵不血刃就控制了都城开封。
这时的范质等人,才知道不辨军情真假,就仓促派遣大将出征,实在是荒唐,但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只得率百官听命。翰林学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准备好的禅位诏书,宣布柴宗训禅位。正月四日,赵匡胤在开封崇元殿正式登皇帝位,时年三十四岁 。之后,下诏改封柴宗训为郑王。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因此,便以宋为国号,都城仍然在开封,改元“建隆”,史称“北宋”。
这就是赵匡胤篡位、建立北宋王朝的经过。
那么,“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周皇帝柴宗训及其皇族为什么没有起兵反抗赵匡胤”
呢?原因有三。
一,赵匡胤兵变篡位是有预谋的
公元959年六月癸巳日,周世宗柴荣去世,其第四子柴宗训继位。由于年纪太小,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政局不稳,人心浮动,谣言四起。
一些忠于后周的官吏,马上意识到动乱的根源就是赵匡胤。指出赵匡胤不应再掌禁军,后周恭帝改任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这时候,赵匡胤及其心腹在加紧活动。原来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点检一职,由赵匡胤少年好友慕容延钊出任。原来空缺的殿前都虞侯一职,则由赵匡胤的“布衣故交”王审琦担任。当时已经担任殿前都指挥使的石守信,也是赵匡胤势力圈子中的最核心人物。
这样,整个殿前司系统的所有高级将领的职务,都已经被赵匡胤的亲信控制了。 京城中实际上只剩下副都指挥使韩通,不是赵匡胤的亲信。
尽管有些忠于郭威、柴荣的大臣看出了一些端倪,但又主宰不了局面。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后周君臣正在恭贺新年,突然接到辽和北汉联兵入侵的战报,大臣们慌作一团。小皇帝柴宗训征得宰相范质、王溥的同意后,命令赵匡胤率领大军前往迎敌。
但赵匡胤带兵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就发动了政变。事实证明,这次“辽和北汉联兵入侵”的所谓战报,就是赵匡胤的阴谋。
二,赵匡胤人脉已经养成
赵匡胤先后担任过殿前都指挥使、殿前都点检、许多地方的节度使一职,亲信遍布全国。很多后来的大将、亲兵卫队首领,都曾是他的部下、亲信。
三,皇室成员只剩孤儿寡母
郭威、柴荣的那些有能力的亲属、皇族成员,大多在连年的战争中损耗殆尽,成年人所剩无几。即使有几个,也孤掌难鸣。
柴荣驾崩以后,因为长子柴宗谊、次子柴宗诚、三子柴宗諴均在后汉时代被杀,遂由四子柴宗训继位,是为后周恭帝。新继位的四子柴宗训只有7岁,他的依靠只有一个符太后。可谓是孤儿寡母、孤家寡人,眼看着赵匡胤篡位,毫无办法。
忠于皇族的,只有范质等文官班子,加上一些少数的禁军将领,如果让这些人对抗已经养成气候的赵匡胤,那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侍卫皇家的有两股系统,一个是殿前司,另一个是侍卫亲军司,其大多数将领都是赵匡胤的部下亲信,只有侍卫亲军司的副都指挥使韩通试图反抗,被赵匡胤事先安排的散员都指挥使王彦升半路截杀。在赵匡胤篡位过程中,这是唯一的一次不成功的抵抗。
文官范质等人一看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得屈服,反而替赵匡胤说服柴宗训、符太后接受现实。
不过,在赵匡胤坐上皇位以后,还是有人反抗。这就是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郭威的外甥李重进联合发动的叛乱。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秋天,赵匡胤派出亲信将领石守信、慕容延钊平定叛乱。
结论
不过,从后来的历史记载来看,宋太祖赵匡胤的确是历史上少有的一位以德治国的皇帝。在他的统治下,宋朝确立了“
非谋逆,不杀戮大臣
”的刑法制度,开创了以刑法加仁义治国的先河。
这里有两个故事,也可以间接说明赵匡胤的人品。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率领部队进入开封皇宫时,见一个宫妃抱着一个婴儿,就问是谁的儿子。那个宫妃说是周世宗的儿子。赵普说:“应该除去,以免后患。”赵匡胤摇摇头说:“我篡人之位,再杀人之子,我不忍心。”就把这婴儿送给潘美抚养,以后也没再问起过此事,潘美也一直没有向赵匡胤提起这婴儿。这婴儿成人后,取名潘惟吉,官至刺史。
当初,北宋建立以后,忠于郭威的昭义节度使李筠表面上归附北宋朝廷,但实际上一心准备伐宋以报答后周。李筠的大儿子李守节哭着劝说父亲李筠不要这样做,李筠不听。
赵匡胤听说这件事以后,亲自写信安慰李筠,并且提拔李守节担任皇城使。李筠借机让儿子李守节到朝廷察看赵匡胤的动向。
李守节见到赵匡胤时,赵匡胤问道:“太子,你怎么会来这里?”李守节听了十分惊讶,用头撞击地面,说道:“陛下怎么会说我是太子?这肯定是有坏人陷害我和我父亲!”赵匡胤说:“我听说你几次劝你的父亲归顺朝廷,可是,你父亲不但不听,还派你来朝廷,是想让我杀掉你。你回去告诉你的父亲:‘我没有做皇帝的时候,你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可是,现在我做了皇帝,你怎么就不能稍微让我一点呢?’”。
李筠战败自杀以后,他的儿子李守节并没有受到赵匡胤的迫害,而是仍然受到朝廷的重用。
赵匡胤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他是一个人格健全的皇帝,经历五代十国乱局,他深知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来之不易。其次,他是一位马上将军,又深谙政治,懂得“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另外,柴荣就是一位对部下十分慈爱的明君,作为曾经在柴荣手下效力的大将,赵匡胤显然是深受柴荣的影响。故此,有人考证说,假如柴荣活着,赵匡胤是绝不会谋朝篡位的。
当然,赵匡胤建立的北宋,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尽管赵匡胤开创了三百多年的赵宋王朝,也造就了灿烂的两宋文化,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宋朝在政治、军事上的贫弱,在整个北宋时期,农民运动此伏彼起,一直伴随着赵家王朝。尤其是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更是成为华夏民族400多年的隐痛,一直到大明王朝建立,朱元璋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
网友解答:
-----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不费吹灰之力,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随后建立了大宋。看上去,赵匡胤这个皇位得来全不费功夫,但实际上,赵匡胤称帝的难度也不亚于李渊的太原起兵。
在历史的洪流中把握崛起的机会
赵匡胤生逢乱世,乱到什么程度,五代十国恐怕至今也有不少人搞不懂到底发生了什么,赵匡胤就成长在五代十国的尾巴上。
五代十国是“安史之乱”以来政治形势的极端化发展,刀光剑影,群雄逐鹿、腥风血雨、人人自危,那是一个军阀横行的时代,谁掌握了军权,谁就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进而黄袍加身,可以说,改朝换代在那时如同家常便饭。
五代十国大多数的政权都是军阀控制着,他们对国计民生漠不关心,皇权天授这一封建王国的传统概念遭到严重破坏,也使得这些政权的统治,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应有的严肃和尊严。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我们在时代中前行,时代也在寻找着掌舵人。
赵匡胤生于官宦世家,父亲赵弘殷虽然是个将军,但在那个时代下,将军的含金量并不高,但是对于赵匡胤的成长和见识却是很有帮助。
老呆在家里喊成功的人,基本没有成功的机会,要想成功,还是得走出去多转转。赵匡胤长到二十岁后,就离家出走了,虽有受环境的影响,但他这一走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契机。
经过两年的流浪生活之后,他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加入了郭威的大军。当时的郭威已是后汉枢密使,掌管着全国兵权,又赶上节度使们起来造反,后汉末代皇帝刘承佑请郭威出马镇压。
郭威趁机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军力。赵匡胤就在此时加入了郭威大军,在郭威帐下迅速成长起来,他的英勇表现,也成功引起了郭威的注意。
刘承佑自打继位后,就对郭威等有功大将十分忌惮,时刻防备他们造反,毕竟在那个年月,造反是经常发生的事。于是,刘承佑便与亲信李业密谋诛杀郭威等人,企图将前朝旧将一网打尽。
但此时的郭威已不是鸡肋,他完全拥有与刘承佑抗衡的资本。于是,经过一番厮杀之后,广顺元年,郭威正式称帝,国号大周,定都汴京,史称后周。
可以说,赵匡胤见证了后周皇帝的诞生,郭威称帝一波三折,安排周密,充分说明驾驭五代时的骄兵悍将并非易事,兵将之间相互利用又相互制约,因此在五代十国频繁上演黄袍加身的戏码。
但是如何在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赵匡胤来说,则是一个极具挑战意义的难题。无论如何,这对他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他日后黄袍加身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由于在建立后周中的突出表现,赵匡胤也被擢升为东西班行首,成为禁军军官。如果说郭威是赵匡胤的师傅,那么郭威的继任者柴荣,则可以说是他的贵人。
后周显德元年,周太祖郭威驾崩后,晋王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柴荣即位后,赵匡胤开始执掌禁军,从此飞黄腾达,在权力的路上越走越远。
和平演变的关键性因素
说起赵匡胤与柴荣的关系并不简单,他们也有着类似桃园三结义般的兄弟情谊。赵匡胤在流浪时就结识了柴荣,并与柴荣、郑恩三人在关帝庙结为异性兄弟,所以说,交对朋友走对路,这是人生成功的必备条件。
后周广顺三年,柴荣被封为晋王,担任开封府尹,赵匡胤便到了柴荣手下,担任汴梁府马直军使。这个官职本身不高,但在皇储身边当差,进入朝廷的权力中心,参与机要,这给了赵匡胤至关重要的施展才华的机会,很快成为柴荣的左膀右臂。
柴荣当政时期的国力强盛,离不开郭威时期的改革。郭威的改革是多方面的,整顿吏治,招抚流民,治理河患,灌溉良田,减轻压迫和剥削,为统一战争做足了准备。
在治理国家方面,郭威的能力不弱,但他为人谦逊,重用有才德的文臣,以行动来改变后梁以来军人政权的形象,取得了良好效果。
周太祖死后,年富力强的周世宗继位,赵匡胤作为周世宗的有力支持者,开始进入皇权政治的核心,赵家在禁军中的影响力也如日中天。
二十八岁时,赵匡胤随周世宗亲征,大战高平,立下奇功。战后论功行赏,赵匡胤越级提拔为殿前散员都虞候,领严州刺史。
柴荣令赵匡胤整顿禁军,老赵利用整顿之机,打造出自己的班底。他将手下亲信郭延斌、潘美、米信、张琼、王彦升等人安插在殿前司各军中担任中下层将领。
同时,他又尽心结交了禁军的高级将佐,一有空就找人喝酒打牌,不论年龄大小,他都倾心以待。于是就有了传说中的“义社十兄弟”,即赵匡义、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
此时的赵匡胤已经在一步步实施他的计划了,想当年郭威也曾经搞了一个“结拜十兄弟”,而如今赵匡胤也搞了个“义社十兄弟”,这绝不是巧合。
除了义社十兄弟,还有禁军同级将领慕容延钊、韩令坤、张令铎、高怀德、赵彦徽等人。
有人说,此时的赵匡胤培植自己的势力绝不是为了造反,但至少已为自己将来造反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吧。
通过这次禁军整顿,赵匡胤不仅打造了一支自己亲信的人马,而且还得到了柴荣的褒奖。之后柴荣还邀赵匡胤一起商讨了“西征东讨北伐”的计划,准备实现统一全国的宏伟事业。
由此,我们看到赵匡胤成攻造反的两个关键性因素:其一,对下培植起了自己的亲信队伍,也就是获得了人才,为日后起事打下基础。其二:深得柴荣的信任,借着核心权力的东风,立下赫赫战功,收获了名誉和威望。
赵匡胤黄袍加身,为何柴宗训不反抗?
后周显德三年,赵匡胤被晋升为节度使,五代以来,不少野心人物都是通过节度使这个阶梯成为天子的,但赵匡胤的飞黄腾达,与周世宗的远大志向密不可分。
柴荣自即位以来,可以说像只小蜜蜂一样,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四处开疆拓土,后周以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使命感扭转了五代历史的方向。
赵匡胤在柴荣的指挥下,在多次南征的战役中步步高升。通过三次南征,他不仅收获了胜利与声望,而且结识了一批文人雅士,比如赵普、王仁赡等,此二人后来分别成了大宋帝国的宰相和副宰相,可以说完善了他的造反团队。
有了文士的辅佐,赵匡胤的政治眼光得到了提升,也开始引发了柴荣的注意。有人向柴荣投诉他,趁着攻城私藏了很多宝物,于是,柴荣真的去搜了他的家,结果搜出数千卷书。
此后,柴荣继续重用赵匡胤。柴荣一直有北伐收回幽云十六州的愿望,但造化弄人,北伐未成,他就病死了。
在生病期间,他做了一个安排,下诏免去了姐夫张永德的点检一职,改由赵匡胤任殿前都点检。他这么做的目的,是担心姐夫在禁军内外党羽众多,可能在将来危及儿子的帝位,而赵匡胤是寒门行伍出身,理论上讲没有篡位的可能。
柴荣刚去掉一块心病,他最倚重的后周重臣枢密使王朴却猝然离世了。王朴在后周的地位,犹如诸葛亮,有谋略善雄辩,每次出征,柴荣都让王朴坐镇后方。如果王朴不死,赵匡胤很可能无法轻易黄袍加身。
此时的柴荣已感知到自己时日不多,于是开始为儿子继位做准备。柴荣有七子,但年长的三子都死于后汉隐帝之手,此时最大的儿子也才七岁,就是柴宗训,也只能册立他为皇位继承人。
四子柴宗训获封梁王,五子柴宗让为燕王,之后还册立了新皇后,是原皇后符氏的妹妹。柴荣这么做的目的很明确,一方面可以由符皇后垂帘听政,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外戚符彦卿的力量,巩固皇位。
柴荣选定的托孤大臣是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三相并掌军政大权,辅佐幼主,并且由他们兼任枢密之职,以此制衡武人。
对于手握重兵的武将,柴荣除了忌惮姐夫张永德之外,对赵匡胤也不是没有怀疑,对于赵匡胤所任的都点检一职,进行了分权,赵匡胤只统领禁军,军令事务则由韩通裁决。
柴荣对身后事做了周密安排之后,在一天晚上去世了,时年三十九岁。他有着远大的抱负,却英年早逝,他的去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憾事。后周在短短的几年里,依靠郭威和世宗柴荣两代明君的励精图治,积累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两代雄主的治世抱负、思维与行事,也极大的影响了赵匡胤,可以说,柴荣的事业为北宋的天下一统开启了征程。
柴荣死后,一些忠于后周的官吏,马上敏锐的感觉到动乱的根源十有八九要出在赵匡胤身上,甚至有人提仪要先发制人,及早将赵匡胤干掉。
此时的赵匡胤确实没闲着,在周世宗去世后半年时间里,禁军高级将领的安排,发生了对赵匡胤绝对有利的变动。不论是殿前司系统,还是侍卫系统,均由赵匡胤的人占据了。
但赵匡胤并不着急当皇帝,他在等待一个时机,很快这个时机就来了。后周显德七年,在赵的示意下,朝廷收到一份战报,说北汉与辽国结成了联盟,正在向北周进发,情况十分危急,请求朝廷出兵御敌。
大臣们不辩真假,认为最得力的战将非赵匡胤莫属,而赵匡胤趁此机会,要求范质给他最高军权,以至于可以调动全国兵马。之后赵匡胤接受任命,开始调兵遣将。
最高军事指挥人韩通,曾经想过要诛杀赵匡胤,但考虑到大局,又担心枉杀主将,到时局势难以收拾。后汉隐帝就是因为无罪要杀郭威,最终逼反了郭。在三位辅政宰相中,王溥已经倒向赵匡胤,所以他们对于处理赵匡胤的问题上,意见也不统一。
一切局势都在赵匡胤一方的掌握之中,大军一出城,历史就改写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并开始着手考虑如何接手后周的江山。
对于后周接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后,三位宰相才知道上了赵匡胤的当,一时君臣愕然,不知所措。年轻的符太后除了抱怨三位顾命大臣,哭天抹泪之外,也拿不出什么办法。
魏仁浦不甘心后周就这样被颠覆,他组织了一部分朝臣进行反抗,但势单力薄,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韩通倒是手握兵权,见几位宰相无能为力,于是想到了抓捕赵匡胤的家人,以此作为筹码与赵谈判。
但老赵早有安排了,怎么可能让家人受苦。在赵匡胤回京城的路上,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有力的反抗,唯一的流血事件也是出在韩通身上。韩通曾是后汉的高官,他虽忠于后周,但也曾判于汉。五代时期,改朝换代实在是一件平常事,韩通也真是失算。
回京之后,三位宰相见状,无力改变,也只能认赵为新君。在北宋取代后周的过程中,赵匡胤很注意军纪,一回开封就下令军队各归兵营,开封城内并没有出现烧杀抢掠的混乱局面,赵匡胤也因此得到了大小官吏的支持。
当然也有不服的,如昭义节度使李筠,以及在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后期这两位也的确起来造北宋的反,不过都被宋太祖平定了。
陈桥驿兵变,没有喋血宫门,伏尸遍野,更没有烽烟四起、兵连祸结。赵匡胤几乎是兵不刃血地完成了改朝换代,创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
一般认为,这都是赵匡胤兵权和实力并重的结果,事实上,兵权、实力等这些绝对优势,只能保证兵变的成功,至于以什么样的的方式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则依赖于决策者的谋划水平和政治见识。赵匡胤将大事化于无形, 这本身也体现了他高超的政治头脑和政治手段。
综上所述,通过赵匡胤黄袍加身的简略过程,我们也看到了后周柴宗训及皇族为什么不反抗的原因:
其一,兵权被夺,后周的重要系统都赵匡胤所掌控。
其二,没有可以与赵抗衡的高级将领,赵匡胤军功显赫,在军中的威望与声誉无人能比。
其三,赵匡胤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政治远见。在兵变之际,他严饬军纪,从而保证了兵变入城时,开封城内的安定。
-----
网友解答:
-----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期间没有发生惊天动地的战争,也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他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后周政权,轻松当上了皇帝。那么,当时的后周皇帝柴宗训,以及其皇族的其他势力,为什么没有起兵反抗赵匡胤呢?
赵匡胤的陈桥兵变,用今天的话简单地复述一下经过,就是他带领禁军队伍走出京城,到黄河边上的陈桥驿转了一圈,回来后就成了皇帝。而具体过程是,显德六年(959)4月,年轻有为的后周世宗柴荣,凭其英武之气和统一天下的决心,亲自率军北伐辽国,先后收复益津关、瓦桥关等三关、三州、十七县。然而,就在胜利指日可待之时,柴荣染重病,不得不回师。回来不久,柴荣便去世了,因为长子、次子、三子均在后汉时代被杀,遂由四子柴宗训继位,是为后周恭帝。
然而,柴宗训虽然当上了皇帝,但他年仅七岁,还是个懵懂小孩,其母符太后既无垂帘听政的勇气,又无驾驭群臣的能力,孤儿寡母,难以支撑大局。所以,治国领兵的大权,便委托宰相范质、王溥和禁军首领赵匡胤等人的掌握。
那么,后周其他皇族呢?其实,在柴荣去世之前,确实有两个皇族,不但位高权重,而且有相当的人脉资源,在带兵打仗方面也不输赵匡胤,这二人就是张永德和李重进。张永德是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当时任殿前司都点检,为殿前司一把手;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他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是侍卫亲军司一把手。然而,这两位周太祖的皇族至亲,却因为互不买账而产生了矛盾,又因此而引起了柴荣的怀疑,最后两败俱伤。
事情是这样的。显德六年,柴荣在北伐途中,部下拾得到一块木牌,上面写着“点检做天子”,这可能是李重进陷害张永德而为,但让柴荣从此有了心病。北伐归来,柴荣就解除了张永德殿前司都点检一职,调任镇宁军节度使,把他调离了京城,而任赵匡胤为殿前司都点检。柴荣病故,在范质的筹划下,李重进也被调离京城,出任淮南节度使,把他打发到扬州去了。这两位对赵匡胤构成极大威胁的大将,先后被调离京城,为赵匡胤发动兵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所以,赵匡胤几乎是兵不血刃,就轻易夺取了后周的政权。
当然,并不是赵匡胤当上皇帝后,就高枕无忧了,其实,后周皇族起兵反抗的人是有的,比如李重进。北宋建隆元年(960)九月,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反宋。对于刚刚当上皇帝的赵匡胤来说,李重进极度危险,因为他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外甥,正宗皇族,他任殿前司都指挥使时,赵匡胤还是低级军官,他任殿前和侍卫亲军两司正长官多年,眼下殿前和侍卫亲军两司中的许多将领,原来都是李重进的部下。
所以,征讨李重进,赵匡胤选择的将领都是自己的亲信,比如为正、副统帅的石守信和王审琦,都是他的义社兄弟,而与李重进曾经共过事的高级将领,他一概不用。后来,为了争取打胜此仗,赵匡胤还御驾亲征。
当年十一月,赵匡胤攻破扬州,李重进全家自杀。
-----
网友解答:
-----
赵匡胤等人发动陈桥兵变之后,很快就取得了后周政权的权力。
面对赵匡胤等人突然发动的政变,后周皇帝柴宗训及其皇族几乎没有抵抗便投降,最后将皇位禅让给了赵匡胤。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柴宗训及其皇族的不抵抗呢?
母愚子幼,皇族势单
我们都知道后周世宗柴荣是在出兵讨伐契丹的时候,突然得病死亡的。由于他去世时还很年轻,所以在他去世之后继承皇位的柴宗训才七岁,后周政权只能由符太后垂帘听政,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作为七岁孩子的皇帝,连字都不识几个,在面对兵变时,自然是不知所措了。再看一下苻太后,相比较于历史上那些垂帘听政的皇太后而言,苻太后实在不算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当苻太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竟然不知所措,最后屈尊求救于宰相范质,皇室威严荡然无存。正是后周这种母愚子幼的情况,赵匡胤等人才敢发动兵变。
顺便一提的是后周世宗柴荣自身的兄弟郭侗、郭信都在后汉时期就被杀害,而柴宗训的几个哥哥也是在后汉时期被杀害。所以当时柴氏家族最大的就是柴宗训本人,后周柴氏皇族的力量实在是太弱了,使得赵匡胤发动兵变之后,宗族里没有一支强大的势力来保护小皇帝。
失去兵权,群臣们无力护国
刚刚我们提到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其实这个消息是赵匡胤等人事先放出来的假消息,当宰相范质去请赵匡胤出兵抗击辽国时,赵匡胤以“兵少将寡,不能出战”为由拒绝出战。无可奈何之下,宰相范质只能委以赵匡胤最高军权,让他可以调动全国兵马。从这之后,后周政权就彻底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整个后周政权的军权都被赵匡胤掌握了。
当赵匡胤从陈桥撤兵回到开封之后,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当时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卒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很快赵匡胤就控制了开封、控制了皇宫。没有了兵权的后周群臣们即使想要效忠后周,也没有变法去反抗。
最终在开封城里,赵匡胤接受了柴宗训的禅让,建立了宋王朝。
-----
网友解答:
-----
一、我们先来认几个关键人物:
1、赵匡胤
公元927年,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他的高祖叫赵朓,是唐幽都县令,曾祖叫赵珽,是唐御史中丞,祖父叫赵敬,先后担任营州刺史,蓟州刺史,涿州刺史,他的父亲叫赵弘殷。
公元948年,赵匡胤投到郭威帐下,屡立战功。
公元951年,郭威称帝,建后周,赵匡胤拜滑州副指挥使。
公元953年,郭威的养子柴荣为开封府尹,赵匡胤为开封府马直军使。
公元954年,柴荣即位,为后周世宗,命赵匡胤掌禁军。北汉,契丹联军攻后周,柴荣御驾亲征,北汉大败溃逃。赵匡胤乘胜追击,左臂中箭。回师后,柴荣任赵匡胤为殿前都虞候,严州刺史。
公元956年,赵匡胤随柴荣征淮南,斩马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再击败南唐皇甫晖与姚凤的十五万军队,再败南唐齐王李景达。赵匡胤被任命殿前都指挥使,加定国军节度使。
公元957年,赵匡胤随柴荣征寿春,攻下寿州,拜赵匡胤庆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
公元958年,赵匡胤任忠武军节度使。
公元959年,赵匡胤任为殿前司都点检。
2、李重进
郭威的四姐福庆长公主所生,郭威亲外甥。后晋、后汉时期李重进就跟随舅舅郭威四处征战。951年郭威即位,李重进先后被封为大内都点检兼马步都军头、殿前都指挥使等职务,负责管理禁军,颇具军事才能。
柴荣即位后,李重进在高平之战中立下大功,被任命为侍卫亲军司都指挥使。柴荣死前,将他调往淮南,镇守扬州。
3、张永德
郭威唯一存活下来的女儿寿安公主的丈夫,郭威即位后,二十几岁的张永德先后在禁军中担任重要职务。
公元959年,柴荣北伐,张永德担任都点检,赵匡胤任水陆都部署。柴荣行军路上,捡到一个皮口袋,皮口袋里面有一个木板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柴荣生病回京,害怕张永德觊觎皇位,免去了他殿前司都点检的职位,调任镇宁军节度使,把他调离了京城,而任赵匡胤为殿前司都点检。
这两位对赵匡胤构成极大威胁的大将,先后被调离京城,为赵匡胤发动兵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4、后周皇族。
郭威和柴荣的家眷亲属大多在后汉时期被诛灭,基本没有其他年长的皇室成员。柴荣死后,他的长子柴宗训按遗诏继位,却只有7岁,由符太后照顾(小符后)。所谓皇族就是一对孤儿寡母,根本不懂政治和军事,只能依靠以范质为首的执政班子和忠于皇室的禁军将领。
二、事情过程简介: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赵匡胤等人事先放出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苻太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竟然不知所措,最后屈尊求救于宰相范质,当宰相范质去请赵匡胤出兵抗击辽国时,赵匡胤以“兵少将寡,不能出战”为由拒绝出战。无可奈何之下,宰相范质只能委以赵匡胤最高军权,让他可以调动全国兵马。从这之后,后周政权就彻底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整个后周政权的军权都被赵匡胤掌握了。
赵匡胤率军回师,赵匡胤的结社兄弟、都城守备石守信,王审琦开城接应,整个后周禁军将领,只有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抵抗,最后被王彦升杀死。宰相范质无可奈何,只能率百官支持赵匡胤。后周恭帝宣布禅位于赵匡胤。
综上赵匡胤几乎是兵不血刃,就轻易夺取了后周的政权。
-----
网友解答:
-----
赵匡胤“升职”太容易,他在一点征兆都没有的情况下,兵不血刃地篡夺了后周江山。朝中武将只有韩通表示“抗议”,结果被借走吃饭的家伙事;文官以范质、王溥、魏仁浦为首,象征性地开出几条皇室优待条款后,就忙不迭地向老赵行三叩九拜。
其余的官员,无论文武一概忙着给老赵捧臭脚。这种速度连王莽都要哭了:还是你们武将狠!
皇帝蒙难,宗室靖安,龙椅是维护皇家子弟的法器,柴家人怎么就眼睁睁地看着金灿灿的龙椅被赵匡胤夺走,却一言不发呢?
三股家族势力的悲歌
柴荣是五代最伟大的君王,没有之一,他登基后制定了“二十年规划”,即十年平定天下,十年重振山河。只可惜天妒英才,他只当了五年皇帝,就被“收归天庭”,享年38岁。
即位的柴宗训只有7岁,小太后符氏垂帘听政。虽说子幼母寡,但这种局面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只要有强大的拥护势力,还是来日可期的。但柴宗训只当了6个月的皇帝,就被老赵踢下了龙椅。
按照西汉以来的“画风”,柴宗训应该不缺护法金刚,比如柴氏、刘氏和符氏,都应该扮演挡刀的大神,他们哪儿凉快去了呢?
柴家被“降格”,没有宗室的权势
我们一个劲叫“柴荣”,其实那都是老赵的小花招,当时人们都称他为“郭荣”,而不是“柴荣”,因为柴荣被过继给了郭威为子。赵匡胤将他改回柴荣,暗示他本不具备继承郭威的法理,用以迷惑世人。
柴荣的姑妈柴氏是郭威的嫡妻,但却没有生子,于是将哥哥柴守礼的儿子柴荣过继到自己名下。按照宗法制规定,柴荣既然过继给郭威了,柴家反而成了他的外家,柴守礼从爸爸变成了舅舅。
因此柴家人没资格成为后周王朝的宗室,充其量算作是外戚。柴荣即位后封柴守礼为检校司空,连个爵位都没有封。柴氏子弟有没有得到提拔重用呢?对不起,没有记载,即使有所提拔,也很不显眼,更不可能形成势力。
郭家被“修剪”,没有屏藩的势力
柴家是外戚,郭家呢?他们总该是宗室势力了吧?怎么也不见他们发生呢?很不幸,刘家被前朝“剃头”了,且寸草不生。
郭威原本是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手下大将,因战功一步步掌握了大权。可惜刘知远才登基一年就匆匆远行,新即位的汉隐帝刘承祐忌惮郭威,他很无脑地杀光了郭威全家,成功逼反郭威。
郭威虽然干掉了刘承祐,建立了后周,但后继无人,所以皇位才便宜了柴荣。
柴宗训原本有三个哥哥,也都被刘承祐杀了,否则后周江山怎会落到小把戏手上?所以,柴宗训登基后可谓举目无亲,他唯一的希望只有放在另一支力量身上——符氏家族。
符家被“挂起”,没有掰手腕的资本
符皇后的父亲符彦卿,是继“天下第一岳父”独孤信之后,又一个三个女儿当皇后的牛人。符彦卿的两个女儿嫁给郭威,先后当了皇后,三女儿嫁给赵光义,后来也当了皇后。
符彦卿是久战名将,历任天雄军节度使、侍中、太尉,封魏王,尊贵得走路都带风,他为何在外孙蒙难时,连扯嗓子喊两声的勇气都没有呢?
其实很简单,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的官越升越高,往往标志着他的权力却越来越小,这就是“中国智慧”之一——明升暗降。
正因为符彦卿太厉害,从刘知远开始,他就数次被召入朝中为官,丢掉了兵权。柴荣即位后,符彦卿成了人人膜拜的泥塑木雕,手上根本就没有兵权了。也就是说,柴荣给自己挖了个坑!
柴荣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三股势力,柴家被降格,刘家被修建,符家被挂起,而赵匡胤正是利用了柴宗训的“防守空虚”。
一方面,他利用袍泽之情,将朝中的重要将领一一拉拢收买,比如张永德、慕容彦超、王审琦、韩令坤、石守信等人,他们结成了“义社十兄弟”。后周的军权,怎么也跑不掉落在这些人手上。
另一方面,赵匡胤编造谎言,以契丹入侵为名,不动声色地将禁军的兵符掐在自己手上。军权在手,又有军中大佬们的支持,即便柴荣活过来又能如何?
你可能要问,各地节度使呢?他们手上不是有边军吗?
确实有,后来的李筠不就是靠边军跟赵匡胤掰了掰手腕嘛,但节度使们的兵力太弱了,根本无法抗衡禁军。
你可能又要问,不会啊,唐朝时期节度使们牛得一塌糊涂,大唐都被他们搞垮了,如今怎么玩不过皇家保安部队了呢?这就要说到柴荣给自己挖的大坑。
正是鉴于唐朝藩镇势力对帝国的危害,从五代开始,梁唐晋汉周都开始有意识地遏制藩镇力量,扩大中央禁军的实力。
柴荣在位期间,通过高平之战一举树立个人权威,并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军制改革,打造一支令人胆寒的中央禁军,扭转了弱干强枝的局面,并将兵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种军制确实有效解除了军头对皇权的威胁,但它有一个前提条件——皇帝要足够英明。可惜的是柴宗训只有7岁,辅政大臣又是不懂兵法的三位书呆子,被赵匡胤一个雕虫小技就蒙骗了。
更可怕的是,这种制度下没有人能够起到抗衡的作用,尤其是军头们已经结成了“兄弟”的情况下,柴世宗只能投降。
原来都是历史惹的祸
其实也不能怪柴荣的军制改革,因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更不能幻想靠宗室为皇权保驾护航,因为它早已经被历史扔进了垃圾堆。
宗室势力的黄金期在春秋战国,西汉初期曾经短暂辉煌,西晋又再度复苏,甚至到明朝初年又沉渣再起,可每一次宗室势力的崛起,必然有一场动乱紧紧相随。七国之乱、八王之乱、靖难之役等灾难的发生,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后人,宗室靠不住!
唐朝的灭亡代表豪门政治时代的终结,五代是一个庶族阶级走上政治中心的时代,它不可能再允许宗室、外戚这种豪门政治模式的复辟,这种格局进而催生了北宋这个庶民政治时代的到来。
即便柴氏、刘氏家族想开历史倒车也不具备条件,因为庶族出身的他们,其家族势力太单薄,根本不能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不光是后周没有强大的宗室势力,五代十国绝大多数割据势力都是如此,且这个倾向越来越明显。
生物学上有个物竞天择,宗室势力的退出,就是历史规律的物竞天择。
-----
网友解答:
-----
唐末五代以来依靠军事实力取得政权成了一种风尚。所谓“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兵变不断,臣弑君、子弑父都不是什么新鲜事,陈桥兵变相对来说已经非常平和。正因为换皇帝太司空见惯,所以臣子们的立场很难坚持。
再说后周的政权也是从后汉手里夺过来的。后周的开国皇帝太祖郭威还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托孤重臣。既然后周可以夺后汉政权,为什么赵匡胤不能夺后周政权?
在陈桥兵变的时候赵匡胤的官职是禁军殿前司都点检,是禁军殿前司最高统帅。赵匡胤本人也是跟着刚去世的周世宗柴荣南北征伐的重要将领。而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只有八岁。小皇帝生母符皇后已死,但外祖父天雄军节度使、魏王符彦卿还在。
符彦卿应该是赵匡胤面前最大的障碍。但问题是符彦卿只是地方势力远在河朔。赵匡胤因为拥有超高情商已经在中央集聚势力、深得人心。再说,符彦卿虽是后周外戚,也同样和赵家是姻亲。符彦卿还有个女儿嫁给了赵光义。如果两方都有姻亲关系,符彦卿肯定也会在心里衡量。敌不过赵匡胤还有勉强抗衡,不但保不住后周的小皇帝,怕连自己也保不住了。
没有人反对赵匡胤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陈桥兵变几乎不动一兵一卒。回朝以后原来后周的官员全都职位不变。而且赵匡胤待后周小皇帝还有符太后十分优厚。即便有一次在宫宴上一个翰林学士借酒装疯大哭周世宗柴荣,赵匡胤也只是让人把他拉出去,只说一个书生哭一哭能怎么样?
-----
网友解答:
-----
其实是有人反抗赵匡胤的,但是这位能力卓越的皇帝基本都将麻烦解决了。而且为了和平以及让大宋避免五代十国分崩离析的命运,宋太祖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使此后的封建王朝再也没有出现过像五代这样的分裂局面。
陈桥兵变如何顺利进行
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时任枢密使得郭威要讨伐后晋,出身官宦的赵匡胤决定从军,成为了郭威的部下,也就在这个时候,赵匡胤便开始为自己积累人脉了,同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等人结为了“义社十兄弟”,为后来的代周建宋打下了基础,因为郭威建立后周之后,这些人大多成为了禁军的中高级将领。而且他还为自己找了不少智囊,比如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因为郭威的儿子都被后汉皇帝杀害了,于是就将皇位传给了侄子兼养子的柴荣,柴荣算是五代十国里少有的明君,可惜去世的早,就将皇位传给了年仅6岁的儿子柴宗训,而赵匡胤则被任命为殿前都检点,他的义社十兄弟也基本上都在禁军中位高权重。
五代的时候设置禁军是为了对抗藩镇。自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势力大增,在各地称雄,直接威胁到了朝廷,所以五代的君主为了将权力集中于朝廷,便设置了中央禁军以此来牵制地方上的藩镇兵,相互制约,但也引发了不少弊端,因为禁军势力强大,经常会威胁到皇帝的地位,比如说后晋的指挥使杨光远就经常干预朝政,晋高祖石敬瑭也只能忍耐。
而且五代仅53年的时间里多次更换君主,不仅是因为藩镇太强,也与禁军脱不了干系,如清代史学家赵翼所言:
藩镇既蔑视朝廷,军士亦威胁主帅,古来僭乱至极,未有如五代者。
到了周世宗柴荣的时代,经过长期的实践斗争,禁军的体制变得空前完善了,不仅战斗力极强,而且实现了皇帝能够直接管控禁军大将的局面。可是天算不如人算,柴荣去世得早,柴宗训又年幼,主少国疑,身为禁军将领的赵匡胤便有另有打算了。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11月,柴荣刚去世5个月,河北地区官员上奏称契丹和北汉来犯,后周的宰相范质便和次相王溥商量对策。据苏辙的《龙川别志》记载:
以太祖在殿前检点,功业曰隆,而谦下愈甚,老将大校多归心者,虽宰相王溥亦阴效诚款......唯范质忠于周室。
也就是说后周的许多大臣都依附赵匡胤了,连王溥也是,于是他极力推荐赵匡胤带兵前去河北迎战,为赵匡胤提供了远离京城进行兵变的条件。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赵匡胤的部队从京城出发,路上就有人散布“检点为天子”的消息。正月初三晚上部队驻扎在了陈桥驿(今河南封丘南),当晚赵普等人便计划要拥护赵匡胤登基。
第二天一早,赵匡胤起床后就被“黄袍加身”了。据当时的许多史料记载,赵匡胤是被逼的,他很不情愿,但仔细分析发现,陈桥兵变就是他和他的部下一手策划的,据《宋史》记载,连他的母亲杜太后听说赵匡胤被黄袍加身后都说:
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
可见他的母亲都知道他想代周建宋。
而京城里也早已遍布了赵匡胤的亲信,赵匡胤被黄袍加身后,立马带着部队返回京城,早就控制了城门的石守信为他们打开了大门,之后石守信被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足见他在此次行动中的重要性,如果城门不开,兵变的部队必会与驻守京师的士兵来一场恶战。
当时正在早朝的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听闻有变,还没集结起军队就被赵匡胤的部下杀害,这是后周将领的第一次反抗行动。
要想顺利登基,还需要求得宰相范质的同意。好在赵匡胤做事妥当,下令士兵不得欺凌太后和小皇帝,这也赢得了范质的好感,并且范质觉得大势已去,只能无奈答应赵匡胤的请求,但是他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求赵匡胤要好好侍奉太后和柴宗训,并举行禅让仪式。赵匡胤都一一答应了,于是同年正月初五,宋朝正式建立,史称北宋,改后周显德七年为宋朝建隆元年。
平定叛乱,加强皇权
总的来说,赵匡胤的创业经历比起其他的开国君主要轻松得多,而且宋朝建立后,各地的节度使大多都归顺了,后周皇室人丁单薄,柴荣的几个儿子也都很年幼,即使有人对赵匡胤不满,也无力反抗。当然,这和他制定的政策有关,但这不代表赵匡胤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先是昭义军(治潞州,今山西长治)节度使李筠反抗,宋太祖亲自带兵讨伐,李筠抵抗不过,便投火自焚了。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九月,继李筠后,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也开始反抗。李重进是周太祖郭威姐姐的儿子,比起柴荣,他与郭威的关系更密切,但是却无缘皇位。柴荣一死,范质就将本在禁军当将领的李重进调到了淮南当节度使,以减少对柴宗训的威胁。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李重进对此很不难,便在扬州起兵,宋太祖又一次御驾亲征,将李重进包围在了扬州城,李重进自尽。
经历了一系列的兵变后,赵匡胤明白自己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让国家长治久安,以改变五代时期长年征战的局面。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赵普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的意思就是,自从安史之乱以来兵变频繁的原因就是因为君主的权力太弱而臣子的权力太大,所以要削弱大臣们的权力。
精明的赵匡胤听后立马就明白怎么做了,为避免再出现李筠和李重进这样的人出现,他开始对各地的藩镇动手,因为自从唐朝以来,藩镇不仅控制当地的兵权、行政权,还控制着财权,当地的赋税收入几乎都纳入节度使的囊中。
于是赵匡胤首先从朝廷派遣官员去各个藩镇担任知州和知县,以此来分割和制约节度使的权力。
然后宋太祖还在各地设置转运司,负责催征赋税,替朝廷掌握了收入,并且下令禁止节度使经商,彻底切断了他们的财路。
剥夺了藩镇的行政权和财权后,最后一步便是“收其精兵”了。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八月,宋太祖以为禁军选择精兵为由,令各州县长官向朝廷选送能力出众的士兵,而剩下的老弱病残便留在了藩镇,极大得削弱了地方的兵力。
至此,宋太祖终于削弱了节度使,使他们再也没有能力与朝廷抗衡了。
宋太祖的“收其精兵”政策不但用于藩镇,还用于对付中央禁军。宋太祖深知自己与周太祖郭威都是靠着中央禁军掌握权力的,所以他对中央禁军的将领非常忌惮。自从宋朝建立以来,他就靠着“明升暗降”的人事变动手段将一些在禁军中很有权势的将领给调走了。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7月,他宴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开国功勋并且担任禁军统领的大臣们,酒至半酣后就让他们解甲归田,并保证他们后半生会享有幸福的生活。这些大臣们倒也知趣,第二天便向赵匡胤请辞了,这便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事件。
但是宋太祖还是不放心,因为禁军还是很强大的。要知道从五代开始,禁军分为侍卫亲军司和殿前司,两个司共有9个将领,宋太祖将其减为4个,比如说宋太祖曾担任的殿前都检点这一职务就被取消了。
此外,侍卫亲军司又被分为了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这样禁军就变成了“三司”,宋太祖就是为了让三司各有值守,互相制约,形成鼎足之势。
可是宋太祖还是不放心,便制定了更戍法,命令禁军每隔两三年甚至半年就换驻地,将领不跟随士兵一起换驻地。这样一来,将领与士兵之间的关系就变得薄弱了许多,常常会互相猜忌而难以形成亲密的关系,将领的兵权也随之被削弱了。
宋太祖此举确实杜绝了武人发动兵变的风险,但是也饱受诟病,世人常常认为宋代士兵战斗力低下的根源正是来源于此,可是细想一下,后世战力不行的原因不能全让宋太祖担责,宋朝的历任君主都应该不断进步,只依靠祖宗的政策是不行的。
宋太祖作为一位开国君主,他没有向朱元璋那样靠着严刑峻法来震慑大臣,他对臣子们多了一丝仁义和宽容,对待前朝的皇室成员同样如此,陆游的《避暑漫抄》记载了他为后世子孙立下的一条规矩:
柴氏(柴荣)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相比于同样接受小皇帝禅让却杀害小皇帝一家的隋文帝杨坚来说,宋太祖就显得更加温情了,本就没有了权力的柴荣的子孙自然无心去反抗他。
结语
赵匡胤从创业初期到建立宋朝后,都鲜有反对者,这与他的仁义之举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大臣还是柴荣的子孙都得到了他的照拂,《宋史》对他的评价是这样的:
遂使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呜呼,创业垂统之君,规模若是,亦可谓远也已矣!
同时他又是极富有智慧的,他的各种举措不仅使宋朝得以安定,也让后世的王朝不再分崩离析,确实称得上是一位具有“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这种霸气的明君。
-----
网友解答:
-----
很多回答也太啰嗦。其实很简单,不管是郭家还是柴家都没有成年人了,郭家有个女婿,不过这女婿也接受了赵家的统治,没造反。
先上史料吧,看截图:
后周太祖,郭威有两个儿子。但是郭威起兵的时候被杀死了。都没活到后周建立。顺带柴荣的两个儿子也一起被杀了,剩下的子嗣都还小,这导致了武将集团产生异心,共同推举了当时武将集团的二号人物,赵匡胤,这就是陈桥兵变。
其实在安史之乱之后的两百年间。前任节度使死亡,就会有士兵推举新任节度使,而且大部分都受到了朝廷的认可。这事并不新鲜,只是皇帝推举皇帝这个级别的,算是郭威首创,赵匡胤模仿。
关于郭威起兵的事,确实有意思,大家可以自行查询。
至于郭家的女婿,张永德,
他的人生可能有点尴尬。在郭威无子的情况下,柴荣和张永德似乎都有机会继承皇位。但在古代的伦理观念里,女婿和养子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养子继续,女婿始终是外人啊。柴荣当了皇帝,还是挺重用张永德,可惜一个点检做天子的木牌,让他坐了冷板凳。从此就没多少实权了。赵匡胤当了皇帝,对张永德也还不错,但已经没实权了。
张永德想造反,也没那实力,选择了好好活着。最终宋朝第三任皇帝时期,他才去世。这样的结局似乎也挺好的。
网传郭威像,当然,这不靠谱
-----
网友解答:
-----
不是没有,是没能力。
柴荣的3个儿子在后汉刘承祐诛杀辅政大臣中,跟郭威的家人一起都被杀了。郭威就是因为儿子被杀没继承人,才选定柴荣为继承人的。
之后柴荣又有了几个儿子,柴宗训就是最大的了,当时才7岁,所谓的“皇族”,根本就没有。
其他的辅政大臣,和后周的旧臣,没能站出来抗争有几个原因:
首先还是军事实力。经过柴荣“强干弱枝”的军事改革,后周已经没有有实力的军阀了,那掌握最有战斗力的禁军的将领,对政局的左右能力就更强。而赵匡胤还不是一个人,像石守信、慕容延钊、王审琦等殿前司的主要高级将领,还有高怀德、韩令坤、张令铎等侍卫司的主要高级将领,都是他的兄弟。
五代时期那样的乱世,政治始终弱于军事,五代到宋朝的开国君主都是军人出身就是这个原因。“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乱世的真理,所以位高权重的辅政大臣范质、王溥这些人也不得不向赵匡胤屈服。
其次,皇帝太弱了。柴宗训是五代时期唯一的一个幼年皇帝。二代皇帝本来就很不好干,五代乱世尤其这样,所以他被取代其实早就是注定了的,只是被谁取代、以什么方式取代的问题。即使赵匡胤不动手,李重进或者张永德或者是别人,也会把他赶下皇帝宝座,只是赵匡胤运气好,因为当时张永德被派到河北澶州、李重进被派到淮南的扬州去驻防了。
第三,就是文武大臣们的忠诚度不高。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军阀混战、政权频繁更迭,大家首先选择的就是生存。其实不仅是臣子,皇帝也一样。五代时期的皇帝,除了柴荣是唯一一个胸怀天下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其他人只不过是为了生存或过上更好的日子罢了。
要说忠诚,最多也只是忠诚于某个个人,而像民族、国家这类涉及到理想、信念的意识相当淡薄。改朝换代,不过是换个老板而已,像政坛不倒翁冯道,就是典型的代表,反正谁当皇帝我就伺候谁,照样拿工资过日子。
最后还有一条,就是时机非常好。内部,柴荣刚死,朝廷还处于权力重新洗牌当中;外部,也没有太大威胁,南方一堆割据政权都是不思进取的,南唐被打残了。北方辽国是昏聩的辽穆宗当政,北汉在刘崇死后对辽国的依赖性更强。这样的内外环境刚好是赵匡胤搞政变的好机会。
赵匡胤早年是混过江湖的,对生存、对顺势而为这些理解的肯定要比其他人更深刻。另外他不是个普通的武将,除了武力值高,他更精于算计、懂得谋略,之前打仗就表现出了有勇有谋的特质。
他是这样上台的,很自然担心别人不服,就大把撒钱,尽力安抚后周旧臣,让大家都升官发财,跳出来反叛的李筠和李重进也被他很快打垮了。
------------------
推荐阅读:
20万彩礼,差一万,被岳母逼得差点跳河。现在岳母重病。要你护理,你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