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十大奇案》之“锦衣卫烈女奇冤”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真凶下场如何?
《明清十大奇案》之“锦衣卫烈女奇冤”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真凶下场如何?
-----
网友解答:
-----
在明朝有位母亲,告发女儿与人长期通奸,锦衣卫主审官大笔一挥,定为凌迟的酷刑,从来没有人能够从锦衣卫的大牢中全身而出,仍保持处子之身含冤入狱的女儿能否逃出生天呢?请看《锦衣卫烈女奇冤案》。
1、
嘉靖帝稀里糊涂就从堂兄正德帝手里拣了个皇位坐。
正德帝拥有庞大的后宫,偏偏没留下一子半女,内阁首辅杨廷和只好根据“皇明祖训”找继承人。
正德帝唯一的弟弟已经死了,那只能从正德帝的父辈中找,符合条件还能喘气的人就排到了兴王朱祐杬的次子朱厚熜身上,这便是明世宗嘉靖帝。
嘉靖帝登基,便封生身父亲朱祜杭为“皇考”,也就是“先皇”的意思。
杨廷和等大臣们却一致反对,你继承的正德帝的位置,当然该尊正德帝的父亲明孝宗为皇考,你的生父该称为“皇叔考”。
嘉靖帝怒了,世道怪了,还不准儿子认老子,偏要叫成叔的道理?
双方争执不下,一闹就是三年。
嘉靖帝叫亲信张璁等人攻击杨廷和一派的人,这遭到了杨廷和的强力反击,率领二百二十九名朝廷命官,跪在左顺门前又哭又喊叫嘉靖守礼制认明孝宗为皇考。
嘉靖大怒,把劝谏官员一锅端了,廷杖了一百八十余人,当场打死十七名大臣,首辅杨廷和被逼退隐归乡,八名声望朝官充军边疆,其余人锒铛入狱。
朝廷大臣吓坏了,不满之下个个想撂挑子,要么出工不出力,嘉靖帝为了安抚人心,出台了很多谕旨来改变被动的局面,其中一条是复查锦衣卫监狱冤案。
是个人都知道,只要入了锦衣卫的大狱,就算亲王不死也得掉层皮才能出来,锦衣卫大狱不知制造了多少冤死之魂,所以大臣们对这举措很是支持。
文臣有时天真到可爱!
锦衣卫直属皇帝管辖,嘉靖叫绵衣卫查锦衣卫大狱的冤案,等于叫自己人打自己的脸,摆明了这神操作就是走走过场而已。
锦衣卫都指挥使陈寅心领神会,选派颇有口碑的五品副千户陆炳出任审理专员:大臣们可以放心了,陆炳的屁股很干净!
陆炳办案一向公正,从不制造冤假错案,也敢于替一些被冤枉的官员发声,因此被喻为锦衣卫中的一股清流,很受朝中官员信任和称赞。
只是,一个五品官员真的敢去对抗整个锦衣卫,触怒高高在上的皇帝吗?
2
陆炳到任,立即将嘉靖的圣旨印成文告刊发全狱,并严厉警告不得私自阻挠犯人上诉,如果发现威吓犯人以及隐匿圣谕者,立斩不赦。
这份公告就落在了死囚李玉英的手里。
李玉英,如今正是个16岁妙龄少女,即便备受酷刑,面容枯槁,步履艰难,仍难掩婀娜身姿,秀丽外貌,只是眼中的泪水,才里示出对窗外明月的渴望。
她,曾是父母亲手心的宝,和大姐桂英、三妹桃英、小弟承祖过着快乐无忧的日子。
父亲李雄世袭锦衣卫百户,任邱王爷贴心护卫之职,多年来忠心耿耿,做事小心谨慎,深得邱王爷的信任和器重,于是保荐李雄升到了千户,家境颇丰。
父亲虽是武臣,却酷爱读书,熟知名家典籍,因此对四子女很是开明,喜欢刺绣便刺绣,喜欢读书便读书,从不勉强。
在父亲的熏陶下,李玉英知书达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再加上乖巧可人,大门不迈二门不出,乡邻父老虽不识其人也知其名,李家有个秀丽慧中的大才女。
母亲却在小弟承祖两岁时不幸去世了。
三姊妹痛哭着,抱着还不懂事的小弟,看着父亲哆嗦着的脸,泪水流得更快了,怎么也抹不掉,怎么也抹不净,伴着父亲口中不停的叹息声,夜黑沉沉地如同张开大嘴的野兽。
李雄奉令西征,实在放心不下几个儿女,待孝期满后,便在媒人的撮合下,草草娶了焦氏,希望她能宽慰掉孩子们的悲痛,让他们重新找回快乐的样子。
一切都很好,三个女儿很听话,从来没听到焦氏有过半句怨言,这让李雄放心了。
焦氏这个后娘难做,更难做的是他,他一直怕母子之间不和,让孩子们的心灵更添悲伤,如今看来是自己多虑了,只是小儿承祖一直瘦弱,有些奇怪。
李雄在出征前便叫玉英监督承祖多吃饭,一个男子汉长的瘦不拉几的,将来怎么继承李家世袭的锦衣卫一职?
当焦氏生下一个男孩时,李雄为之取名亚奴,强调庶出的身份,李承祖才是李家的接班人。
李雄放心地出征,几个儿女挥手告别,却没料到这却是一场死别。
李雄战死在沙场。
3、
李雄待人一向和蔼,乡邻得知李雄战死,不胜唏嘘,一件更让人吃惊的事发生了。
长子承祖被继母焦氏派往战场独自寻找李雄的遗骨!
“你是李家长子,扶送父亲遗骨归乡是你的责任,如果找不到,就不要回来了。”
李府的大门轰然一声合上,掩去了焦氏的身影,留下一个茫然的十岁少年在门前。
千里之遥的战场,一个十岁的孩子独自前往,先不说风餐露宿的辛苦,就是沿途出个什么意外,那就丢掉了性命,更不要说在纷乱的战场上找回一个人的尸骨,这对一个大人来说都显得残忍,谁能坦然面对满地的尸首?
在乡邻有些难以置信的目光中,那个孩子捏着空拳出发了,身子骨虽很瘦弱,眼神却异常坚定。
一年后,那孩子回来了,穿得破破烂烂,背上背着个包裹,用衣服紧紧地束着。
乡邻真的吓住了,一个十岁的孩子,就这么从战场上背出了父亲的遗骨?
将门出虎子啊!李雄后继有人了。
承祖见过焦氏,再恭敬地将父亲遗骨供在堂中,等待焦氏做主择日安葬。
三姊妹抱着弟弟大哭一场,反倒是承祖调过来安慰了姐姐们半天,最后还是承祖借口饿了才让三个姐姐收住了泪水。
一旁的焦氏牵着有些想去见哥哥又不敢的亚奴,眼神有点冷,吩咐下人做饭。
在等待吃饭的空闲,弟弟来到了姐姐玉英的闺房,与三个姐姐说会儿话,顺带瞅瞅二姐写的新诗。
看到《送春》一诗,承祖情不自禁吟出道:“柴门寂寂锁残春,满地榆钱不疗贫。云鬓霞裳伴泥土,野花何似一愁人。姐,果然又进步了,比我那三脚猫功夫高多了。”
玉英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笑了笑。
“新巢泥满旧巢敲,春满疏帘欲掩迟。愁对呢喃终一别,画堂依旧主人非”,承祖读完有些黯然,觉得《别燕》似语还休,眼角不禁有些湿了道:“姐,我想爹娘了。”
这时仆人刚好来叫去吃饭了,于是姐弟便牵着手到了饭厅。
大家闷头吃饭,焦氏亲手给承祖盛了一碗汤,说他有功,让老爷回家了,以汤代酒谢他。
承祖接过汤,三口两口喝了下去,本想说两句话,但看到焦氏板着的脸也就算了。
饭后,承祖又去姐姐房里聊了一会儿,却被焦氏打断了,叫承祖早些歇息,于是人散了。
就在这晚,承祖失踪了。
不久,大姐李桂英被卖给了一家权贵做下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以李家的门面,完全可以择一门好亲事,想不到焦氏却把女儿给卖了,乡邻只能叹息李雄死早了。
大姐的事情还没平息,李家三女桃英又出事了。桃英疯跑着出了李府,李强儿率着一群凶恶的家丁就追了出来,像抓小鸡一样把桃英捉了回去。
半夜,那惨厉的哭声让很多人没睡着觉。
4、
才过端午,老天就开始下雨,一直就没停息过,其间还间杂着大暴雨,把个田里灌满了水,水沟也都是满满地。
张保夜间上厕所,发现李府大门虚掩着,不禁有些奇怪。
自从李雄死后,李府就剩下一堆孤儿寡母,一般早早地就关闭了大门,从不见客,这三更半夜地开门做什么?不久就看见一个陌生的男人手里抱着一包东西,鬼鬼祟祟地走了,一连来回了好几趟。
农村人就是爱看热闹,直到那男人再没回来,张保才躺回到床上,想了半天也琢磨不出个味来,这才熄灯睡觉。
李栓发现自家的狗似乎疯了,一天到晚不见影儿,后来留了心,跟着狗追,发现它跑到李府,那儿还有几只狗,正围着棵大槐树转来转去,用爪子刨着树下的泥土。
李府是大户人家,估计是吃不了的剩菜埋在树下做肥料了吧,李栓也没多想,驱赶着自家的狗回去了。
过了一两日,李府半夜突然闹开了,周围狗叫声此起彼伏,乡邻们都被吵醒了。
张保从家里跑到李府听墙角,听了一会儿动静,大概听了个明白,焦氏领着弟弟抓奸,而主角居然是很有才气、听说长得如花似玉的二小姐李玉英!
李府内,灯火通明。
玉英绣了大半夜丝缎百鸟朝凤五彩图,刚刚脱衣躺下准备休息,门外突然吵嚷着“捉拿奸夫婬妇“,玉英连忙拿来外衣穿上,还没整理妥当,房门就被一脚踢开了。
继母焦氏铁青着脸,带着弟弟焦榕和丫环闯了进来。
舅父焦榕死命地盯着玉英,贪婪的眼光活像看到猎物的狼。
玉英往身上一瞅,原来外衣未系好,一抹雪白的酥胸露了出来,不禁大惊大羞,赶忙匆匆拉了拉衣襟,掩住了那外泄的春色。
焦氏打量周围无人,大怒道:“给我搜!”
焦榕带着两个丫环在屋内翻箱倒柜,眼角一直留在玉英身上,嘴角挂着邪笑。
久久未果,焦氏有些不耐烦了,亲手走到玉英的书台前,从抽屉里翻出了玉英的诗作,眼光一闪,有了光亮。
“愁对呢喃终一别,不知道我女儿看上的是哪位公子哥?柴门寂寂锁残春,等不急了?所以瞒着我这个母亲,不管什么媒聘之言,直接找了男人解你相思,做出这等不要脸的勾当?”
焦榕从装饰盒里拿出一支银簪,递给姐姐焦氏。
“哟,矢志不移?真是我的好女儿啊,奸夫送的吧?还是还未来得及送给奸夫的?说!奸夫是谁?”
家丁李强儿提着一只男人鞋走了进来,说在院墙外几十丈处的小树林里找到的,一定是奸夫听到事败,越墙逃跑,匆忙之时跑掉了鞋子夜不自知。
焦氏闻言大怒,当场要执行家法,让李强儿用棍子打死玉英。
焦榕连忙劝解姐姐,追查奸夫应该交给锦衣卫来办,何必知法犯法,连累了自己,也坏了姐夫李雄的名声。
焦氏怒哼了一声,命焦榕连夜将玉英送到了锦衣卫,一旁的三妹桃英吓得直哆嗦,眼泪流个不停,却不敢上前,也不敢去求焦氏。
李玉英被锦衣卫指挥使陈寅亲审。
焦氏检举状列举了玉英时怠慢母亲和勾搭奸夫的事实,再有李强儿的证词,以及搜索出奸夫的鞋子、所赠银簪为证,可谓铁证如山,哪知李玉英竟敢一言不发抵制,陈寅大怒动用各种酷刑逼供。
李玉英受刑昏死,再用冷水泼醒,再审再上刑,始终不吐一字,这磨去了陈寅的耐心,趁李玉英昏迷时用她手按下血手印,草草结案,宣判如下:“李玉英私觅奸夫,长期通奸,欲置继母于死地,大逆不道,拟处剐罪,秋后行刑。”
5、
夜深了,拿着昭告文书的李玉英难以入睡。
在锦衣卫这块肮脏的大牢里,她还是看到了人心至善。
看守们没有去为难这个坚强到似铁一般的女子,他们在牢里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并不会就遮埋了心中的晴天,凭他们的阅历,这个单纯无知、美丽的女犯人一定是无辜的。
可是,他们不敢说。
牢里也有杀人不眨眼的死囚,但他们嗜血的眼睛却在李玉英的身上得到了平静,有些人天生就如天山雪莲一样洁净,让他们想起了小时也曾快乐无忧的欢乐时光。
他们默默地用眼神鼓励着她,就像鼓励自家的小妹。
校尉们奉命勘察狱情,排查到即便衣衫褴褛也带着优雅气质的李玉英时,心中就有了怀疑,一个死囚如此镇定,非大奸大恶之人难以做到,17岁,怎么可能?
他们询问得不到结果,只好找女牢头去开解李玉英,让她说出冤屈,自有陆大人替她做主。
原本同情李玉英的女牢头,自然尽心尽力劝解,久违的母爱般的温暖终于打动了李玉英的心,她决定替自己申冤,写鸣冤状纸!
陆炳拿到李玉英上书的鸣冤状,震惊了,于是调来李玉英的案卷,匆匆一看,不由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几首烂漫的诗歌,一条来历不明的银簪,一只不知何人的鞋,一个家丁的猜测,一位继母的举状,就让一个不发一言的少女因通奸罪判了死刑?
在李玉英的鸣冤状中,陆炳发现了几条线索。
李家是世袭的锦衣卫百户,如今已升为千户。
失踪的承祖乃是继母焦氏毒死后肢解埋弃。
李玉英还是清白之身。
银簪乃是李雄旧主邱王爷所赐。
陆炳升堂,经女仵作检验,李玉英果然还是处子之身,于是宣判去了李玉英的刑具,从死囚牢中改拘女监,等官司查明再来发落。
“既然李玉英没有私通,那么焦氏的用意是什么呢?以至于不惜杀子丧女?”陆炳退堂后在屋内踱步,一时思绪万千。“李雄一死,千户便该由嫡子李承祖继承,如果李承祖也死了呢?那就轮到焦氏的儿子亚奴了,果然是好算计。”
陆炳感觉有点奇怪,既然李玉英发现了焦氏杀害弟弟承祖的真相,为何不揭发呢?
陆炳再细看鸣冤状,“不敢逆继母之命,以重不孝之罪也”,“臣母之罪,臣不敢言”,“臣之死固不足惜,恐天下之为继母者,得以肆其妒忌之心,凡为儿女者,得以指臣之过也。是以一生而污风俗,以一身而亵纲常也”,原来这丫头是个至孝之人,一怕己行不孝,被千夫所指,二担心举报继母杀子之罪牵连幼弟断了李家香火,所以不敢言,三怕天下继母借此风压主干出不法之事,乱了伦理,背了纲常。
果然是个有情有义有眼光的奇女子!
但是,查案容易伸冤难,因为主审官乃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陈寅。
锦衣卫,最忌讳的就是以下犯上,而且主掌锦衣卫的陈寅,从来不在乎案情曲直,他只看皇帝的脸色行事,何况这次清查冤案本就是走走过场,自己如果较真,惹怒了陈寅,不但自己官位难保,更可能为李玉英带来各种严刑拷打的报复。
查还是不查?
陆炳最终面见陈寅,据理力争,赢得了两天的查案时间,咽不下这口气的陈寅则派出锦衣卫佥事朱化南陪同缉查,名为协助,实为牵制。
留给陆炳的时间不多了。
6、
次日,陆炳到李府实地巡查,朱化南坐轿一同前往,两个衙役悄悄离开了。
与主人焦氏简单寒暄过后,陆炳开始传唤证人家丁李强儿,李强儿结结巴巴地说出了事情经过。
出事那天的后半夜,他到后院拿东西时正好看见了一个人鬼鬼祟祟地钻进了玉英小姐的卧房,紧接着灯就熄了,于是他就去禀报了舅爷焦榕。焦榕告知了主母焦氏,两人又带着两个丫环一同前去查房。李强儿一脚踢开小姐房门后,估计奸夫已经翻墙逃走了,于是他追了出去,在几十丈外的小树林内发现了奸夫慌乱跑掉了的鞋子。
陆炳便带着众人前往李强儿所说的翻墙点,发现墙体颇高,以李强儿的身材,很难攀爬得上去。李强儿解释说这原来堆着假山,利用山石可以轻易翻墙出去,出事后焦氏便雇人把假山石移走了,以防再出意外。
朱化南闻言点了点头,对陆炳说道:“情理之中,李强儿的话可信。”
陆炳派人拿来梯子架上,爬到墙头往外看,墙外是一条干涸了的水沟,约四、五十丈远处确有小树林一座。
陆炳下梯后,朱化南随之登到墙头,看了下周围道:“墙下的确没有藏身之处,李强儿又在追赶,那么奸夫只能逃向小树林,跑丢鞋子实属正常。”
“你亲眼看见了奸夫入屋,那人身材怎样?”陆炳转头问李强儿。
李强儿回答看到的是背影,是个身材魁梧的大个子,陆炳扫视了下周围的下人,点了点头。
衙役这时请来了乡邻,陆炳便笑呵呵地与众人拉起了家常。
村里人说这两年年景都不太好,去年大涝,连绵阴雨,田水倒灌,沟渠都是满的,今年又逢大旱,庄稼干死不少,糊口都成问题。陆炳点了点头,示意大家别担心,会上奏减免大家赋税。
随口又问起了李府小姐的事,张保就得意地说出了当初半夜看到有男人进出李府的事,李栓也说了自家狗发疯的怪事。
陆炳看时间差不多了,见朱化南也没询问的问题,便吩咐焦氏明日到锦衣卫衙门听取判决,率领众人打道回府。
6、
回到镇抚司府衙,陆炳叫来两名亲随校尉,轻声吩咐了两句,两人匆匆而去。
朱化南随口叹了下陆炳的口气,见没什么疑点也就告辞而去,这时消失的两名衙役才被叫了上来,一番诉说后,陆炳眼神亮了。
天亮了,听说要宣判李玉英私通案件,乡邻一大早就排在府衙大门外了,小心翼翼地交谈着,有的替李玉英可惜,也有人说是罪有应得的,站在门口的衙役睁了睁眼,四下就安静了不少。
伴随着一声“升堂”,陆炳面无表情坐主案,旁边朱化南陪审,焦氏等一干证人均已到齐,李玉英才被带上了堂,居然没带镣铐,这让朱化南皱了皱眉头,正想呵斥,陆炳却把惊堂木一拍,首先发话了。
“李玉英,听判!”
“犯女在。”
“本官已经查清你的冤情,今日当堂宣判你无罪,还你清白。且候在一边,待本官惩治完杀人凶手以及一干从犯之后,便可回家与妹妹团聚。”
“谢大人。”李玉英下跪谢恩时已经泪满双颊,起身后走到一旁,地上点点泪痕。
朱化南闻言一脸不可思议地望着陆炳,张口却难以启齿,手指哆哆嗦嗦抬不起来。
陆炳再拍惊堂木,对着下跪的焦氏姐弟呵斥道:“焦氏、焦榕,尔等还不速速认罪,讲出鸠杀李承祖、诬陷李玉英的实情,本官酌情可不动大刑,若是冥顽不灵,大刑伺候。”
“冤枉啊,大人,民妇何曾害人?实是民妇之女私通外人,证据确凿,大人不追究其过,反而来为难民妇?”
堂下一片哗然,看看陆炳,又望望李玉英俏丽的面容,眼神变了。
“且吧,本官就让你心服口服。传证人张强儿。”
“大人,小的冤枉。”
陆炳拿出证鞋,得到张强儿的确认后,冷笑一声反问道:“你说说奸夫是个魁梧之人,此鞋如此瘦小,如何着得?”张强儿汗如雨下,不敢再争辩。
“案发之时,正是大涝时期,田水四溢,沟渠漫漫,你家西墙外的水沟难道是干得不成?即便如此,沾在鞋底的也该是淤泥而不是点点灰尘。若是从外面爬墙而入,以墙高的距离常人根本攀爬不上,唯有借助工具一途,那奸夫逃走时鞋都顾不上,居然不慌不忙扛走了竹竿、木梯之类的工具?既然你巧言搪塞本官,不动刑是不成了,来啊,立枷侍候!”
张强儿一下子瘫倒在地,连磕几个头求饶,这才说出被焦氏用二百两银子收买,诬陷李玉英的事实。
“焦氏、焦榕,尔等可知罪?”
两人皆呼冤枉,焦氏一口咬定是女儿私通外人,证据确凿,要陆炳惩治李玉英以及血口喷人的张强儿,并且提示张强儿一定拿了什么人的好处,故意污蔑自己。
陆炳看了一眼焦氏,指了指那几页小诗,又拿起银簪道:“这两件物品可是你说的证据确凿?”
焦氏点头称是,陆炳冷笑道:“本官已经从邱王爷处确认,此簪乃王爷赐于你夫刘雄之物,何来的奸情信物一说?至于诗歌,更不足为凭。”
“民妇冤枉!”焦氏磕头不止,但仍然不认罪。
“取血衣来!”
两名校尉走上堂来,把几片已经变质的血衣残片抛在堂前,焦氏认出血衣乃是承祖回家时所穿,而焦榕也认出是自己亲手掩埋之物,两人不禁大惊,再也支撑不住,瘫倒在地,很快招认了一切。
焦榕从药店买来砒霜,由焦氏下在碗里,盛汤装给了回家的刘承祖喝。等刘承祖毒发后,焦氏亲手肢解了刘承祖的身体,再由焦榕背出门外扔到水里冲走。由于血衣和头颅比较轻,焦榕就将其埋在了大槐树底下。
案件就此真相大白。
7、
陆炳确定李玉英是冤枉之后,办案方向便变得简单了,他只要根据案情破绽找到杀害刘承祖的真凶,就能揭破藏在通奸案背后的凶杀案,以案破案。
当听张保说有人抱着大包从虚掩的李府大门来回了几趟,陆炳下意识就认定此人乃是凶手而不是奸夫,奸夫能从大门出入还爬什么墙呢?可想而知,此人与李府的关系一定很亲密,才可以半夜打开府门自由出入,否则值夜的家丁不可能那么长时间没发觉,所以他很快锁定了目标——焦氏的弟弟焦榕。
李栓又说了自家狗发疯,跑到李府大槐树下伙同几只狗刨土的怪事,陆炳已经有了决断,大槐树下一定掩埋了沾染了刘承祖鲜血的物品,导致血腥气招来了野狗。
陆炳不动声色地观察焦氏、焦榕的神情,两人显得非常紧张,因此心中更加笃定,大槐树下一定有自己要的证据,于是回府后便吩咐心腹校尉严密监视李府。
如果焦氏挖开大槐树下的泥土取物,就当场缉拿;如果没有动静,就趁焦氏上堂时取出大槐树下之物,然后迅速赶到堂前。
当陆炳看到两人归来,以目光询问,两人点头指了指衣服,从而心情大定,拿出血衣当场让焦氏兄妹服罪。
陆炳办完了案子,得知原委的朱化南心服口服走了,眼神中却有一丝忧色。
陆炳知道朱化南的忧色从何而来,他即将面对被扫了面子的顶头上司,锦衣卫指挥使陈寅的怒火,祸福难测,不,只有祸,没有福!
不过,让一个好女子恢复清白,李府觉得值了。
李府灯火通明。
李玉英为陆炳供上了长生牌位,染上一炷香,恭恭敬敬福了三福才转身离去。
大姐李桂英看着三岁熟睡的弟弟李亚奴,发现他有些抽搐,赶紧拍了拍他的后背,眼中满是怜爱。
三妹轻轻为弟弟拉拉被子,手上尽是被继母打得累累疤痕。
两人看见李玉英进来,齐齐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这不禁让李玉英笑了,有些欣慰,也有些心酸,他无声对着李亚奴说道:“小弟,快快长大吧!”
(图片均来自网络)
-----
网友解答:
-----
明嘉靖四年,一个名叫李玉英的女子向嘉靖上疏鸣冤引起了一桩奇案。
案情几经反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真相大白。此案牵扯到皇帝和锦衣卫,成为明代中叶的一大奇案。
李玉英是被“
私通奸夫,欲置继母于死地,大逆不道
”的罪名抓到锦衣卫大牢的。
据原告、李玉英的继母焦氏称:其与李玉英的舅父焦榕得到禀报,李玉英私通情夫,于是便一起来捉奸夫淫妇。
嘉靖:
但奸夫在他们进门之时翻窗逃跑了,只搜出一只银簪和李玉英写的几首情诗。家丁李强儿在窗外捡到一只男人鞋,显然是奸夫丢下的。
于是焦氏把玉英捆了起来,送到了锦衣卫。 李玉英的父亲原是锦衣卫千户,常年带兵在外,为了使玉英姐弟有人照料,在原配去世后,续娶了焦氏。焦氏第二年又生下了一个男孩李亚奴。
继母为了能使亲生儿子承袭千户官爵,便开始了对李玉英大弟李承祖的陷害,恨不得李承祖早点死。
这时恰好李父在陕西阵亡。焦氏怕李承祖承袭职位,诱骗李承祖饮了放有砒霜的菜汤。焦氏,在李承祖死后,将其尸体抛进了护城河。
锦衣卫:
为怕李玉英知道真相后告发,设下这一局,以奸淫的罪名把玉英送进了锦衣卫监狱。
锦衣卫指挥使陈寅轻信了原告的一面之词,不容玉英分辩,只管要她招供。
李玉英当然一句口供也没有。案件拖了一年多。陈寅便趁玉英受刑昏厥之机,强按了手印。结案以后,玉英被打入死牢,只待秋后凌迟。
李玉英:
就在玉英入狱不久,嘉靖皇帝与大臣之爆发了大议礼之争。杨缜居然带着百官在左顺门前哭门,嘉靖大怒,下令逮捕了二百二十人,廷杖了其中的一百八十余人,有十七名大臣当场被打死,首辅杨廷和也被逼退隐回乡。
此时朝廷内人心不稳,嘉靖为了稳定人心,下旨复核昭狱冤案,凡有冤者可以上奏皇帝。并且委派陆炳作为审理大员,全权处理复审事宜。
陆炳办事干练,断案公道,他在狱中巡视几天,发现李玉英与其他犯人不同,似乎有冤情。
李玉英也接到了圣旨,但她担心如果自己平反,继母会被下狱,继母生的弟弟无人抚养,李氏香火就断绝了。这会愧对死去的父亲。因此,被判凌迟后,她对继母焦氏只有愤恨,但却没有萌发过鸣冤的念头。
看守玉英的女牢子,十分同情玉英,她和玉英说,只要确实冤枉,一定可以得到昭雪。玉英想起了小弟的惨死,想起了焦氏对自己姐弟的百般摧残,终于下定决心,上疏鸣冤。
剧照:
李玉英的状纸很快送到了陆炳的手中,陆炳下令,将李玉英的全部案卷调来,由他亲自审理。
李玉英的案卷很简单,只有一张原告人焦氏的检举状,列举了玉英平时怠慢母亲和勾引奸夫的事实,又有一张李府家丁李强儿的证明口供,说抓住玉英那天晚上,他看见有一个男人从西面越墙进来,钻进了玉英的卧室,后来又是他在追拿奸夫时,捡到一只男鞋。
李玉英与人通奸的物证也很简单,只有玉英亲笔写的二首小诗,一只男鞋和一只刻着矢志不移字样的银簪。
从证据看,似乎不足以证明李玉英确有奸淫之罪。而怠慢母亲罪名也没有一点旁证,这样轻易地把一个青春少女拟成凌迟处死,未免过重了。
更令人不解的是,全部案卷中,竟没有一句犯人口供。而且结案文书是别人代写的,李玉英并没有签字,只有一枚手印,说明犯人是被胁迫按的手印。
陆炳见李玉英身材娇小,体态婀娜,不像是个不守妇道之人。便命女作杵检验,结果是李玉英居然是处女。
陆炳:
陆炳再传李玉英,把焦氏鸩杀李承祖及玉英珍存的银簪来历都问了个一清二楚。
亲自到焦氏家中,缉访实情。 陆炳到了李家后,立即传李强儿来问话,据李强儿说,出事那天的后半夜里,他到后院拿东西,看到一个人鬼鬼祟祟地钻进了玉英小姐的卧房,不一会儿,小姐就吹熄了灯火。
他急忙禀报给焦榕,然后一同前往捉奸,等到踢开小姐房门,奸夫已经逃走。
李强儿估计他是越墙而下的,就翻墙追了出去,结果在几十丈外的小树林内,发现了奸夫遗失的鞋子,奸夫却不知去向了。
李强儿:
陆炳仔细检查了现场后决定第二天再审此案。 第二天陆炳在北镇抚司大堂升堂问案,将焦氏、焦榕和李强儿带到堂上,陆炳问道:
李强儿,你受焦氏之贿,诬陷李玉英,还不从实招来
?
李强儿偷觑了焦氏一眼说:
小人所说的都是实情,不知大人为何说小人是诬陷?
陆炳随手把李强儿捡来的那只鞋子掷下堂去说:
你说奸夫是个魁梧之人,这只鞋子尺码却小得可怜,试问一个八尺大汉能穿下去吗?李强儿被问得一愣,不敢再出声。
陆炳接着说道:
昨日在李家勘察,乡邻都说去年大涝,沟渠之间全被溢满,你家西墙外的旧水沟,地处洼地,若有雨水,必首先集中于其内,奸夫越墙跨沟逃走,必定要涉水跋泥,那鞋子上岂能没有泥污?你这鞋子,只有鞋底有点泥土,鞋帮鞋面一尘不染,难道奸夫是飞过水沟去的吗?
李强儿冷汗满面,无以对答,陆炳喝声:你还不肯招供,来人,立枷侍候!
李强儿吓得面如土色,磕头如捣蒜般地哀告:
大人饶命,小人愿招! 原来诬陷李玉英是焦氏一手导演的,焦榕还有点良心,不忍下手,是焦氏逼着他将玉英送到锦衣卫。事后李强儿得了二百两银子。
锦衣卫:
不久玉英被判凌迟的消息就传了出来。三人认为此案已天衣无缝,不想被陆炳看出了破绽。
陆炳又向焦氏问道,杀害李承祖之事,你还不招吗?焦氏此时心理已崩溃,便将用砒霜毒死李承祖,陷害李玉英之事一并招供。
陆炳当堂判焦氏死刑,从犯焦榕、李强儿杖八十,发配三千里,李玉英无罪释放。
顺便说一下,这个陆炳后来可不得了,他是明朝三百年中唯一一个三公兼三孤。他后来担任锦衣卫都指挥使,压制得东厂根本不敢在他面前放肆一步。
作者: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 冯生
-----
网友解答:
-----
这是发生在明朝年间一件真实的冤案,案件曲折离奇,峰回路转。妙龄少女几近含冤屈死,做恶之人差点逍遥法外,堪比一部侦探大片。好在为善之人自有天佑,幸得一位恪尽职守的锦衣卫秉公执法,才得使沉冤得雪,恶人终伏法。
(网络配图)
主人公的名字名叫李玉英,是明朝锦衣卫李雄之女。这个李雄“荫袭百户”,因其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被皇帝升为千户。他生得一表人才,为人正直,又文武全才,深得上司赏识。
李雄娶妻刘氏,夫妻两人恩爱有加,育有四个孩子。李玉英排行老二,姐姐叫做李桂英,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李承祖。
但李雄命运多舛,结发妻子早逝,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四个女儿。官差在身的李雄,为了孩子们的成长,迫不得已续娶了焦氏。焦氏进门后,虽说是半路夫妻,但对李雄前妻的几个儿女倒还疼爱,对李雄也是礼敬有加。不久后,两人又生下了一个儿子,整个家庭似乎又迎来了转机,日子日渐红火。
不过,这样的好日子非常短暂,婚后没几年,李雄在一次外出征战中,殒命沙场。四姐弟失去双亲,瞬间成为了孤儿。
这时,焦氏贪婪恶毒的嘴脸便显露出来。由于李雄的千户可以承袭,焦氏便打定主意,想让自己的儿子来继承。可不是还有一个李承祖吗?他可是李雄的长子,按理应该是李承祖来承袭才对,还轮不到焦氏的儿子。
于是,一个恶毒的计划,在焦氏的脑海中渐渐成形。
在为李雄守灵七天后,焦氏把李家孩子叫到一起,说道:“你们的父亲战死沙场,尸骨都不知所踪。作为他的子嗣,是不是应该去将他的遗骨找回来呀?”大女儿李桂英满口应承:“那就我去。”
焦氏却不答应,执意要年仅10岁的李承祖去完成这个任务。
李承祖迫于焦氏的淫威,只好收拾行囊独自上路。
(网络配图)
待李承祖前脚刚走,焦氏就迫不及待地将大女儿李桂英卖给了大户人家为婢。一夜之间,李桂英就从官宦千金,沦为任人差遣的奴婢。
接着,焦氏便寻思着对付年仅16岁的李玉英。正当焦氏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将李玉英赶出家门时,不曾想,幼小的李承祖居然携带着父亲的部分遗骨回来了,打了焦氏一个措手不及。
焦氏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和他的哥哥焦榕合计,下毒毒死了李承祖。同时残忍地将他尸解,然后埋在了不同的地方。
害死了李承祖后,焦氏转过头来继续对付李玉英。
一天晚上,李玉英正在卧室小憩,突然被一阵“抓奸夫淫妇”的喊声惊醒。几个人不由分说,粗暴地推开了李玉英的房门,冲进来后将她五花大绑,同时在她的房间里搜出了一根发簪,两页诗笺,还在其房门外找到了一只男士鞋子。
在一番折腾后,焦氏将李玉英送到了锦衣卫,状告她与人通奸。
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是锦衣卫使陈寅,他在收到焦氏的贿赂后,就开堂审理起了这件案子。在“确凿证据”面前,李玉英始终一言不发,这下惹得陈寅恼羞成怒,将刑具给李玉英加上。
可怜李玉英小小年纪,身体柔弱,那吃得消锦衣卫的酷刑。在昏死了几次后,陈寅授意手下拉着李玉英的手指画押,以“通奸罪”将她打入了死牢。
歹毒的焦氏心中窃喜,这李玉英即将成为刀下冤魂,自己霸占李家财产的险恶企图即将实现。
(网络配图)
不曾想,李玉英却奇迹般地绝处逢生。
当时适逢朝廷宽恤之典,差遣太监审录各衙门未经发落之事,凡是认为自己冤枉的案情,都准许具状陈奏。
李玉英得到这个消息后,想起一家骨肉,俱被焦氏陷害,此番若不趁机伸冤,便再无昭雪之日。一时悲从心来,遂提笔写下诉状,将冤案始末,细细陈述。
李玉英的诉状,引起了朝廷的重视,随即差人到锦衣卫重审。负责重审这个案件的,就是日后“势倾天下”,助严嵩扳倒夏言的陆炳。
陆炳在调阅了案件卷宗后,认为此案大有蹊跷,亲自提审了李玉英,随后拘捕了焦氏兄妹。在铁的事实面前,焦氏不得不承认了诬陷玉英的罪行。
原来,李玉英诗笺上的两首诗《送春》和《别燕》,是因思念去世的父亲伤感而作,并非是写给通奸情郎的。
现场发现的一支发簪,也并非奸夫所赠,而是李雄送给女儿的。至于那只男鞋,根本就是焦氏故意栽赃,随便找了一个家丁的鞋子,扔在了李玉英的房门前。
最为直接的证据是,经过仵作的查验,李玉英居然还是处子之身,整个案件至此真相大白。
那么,当时的李玉英为何在酷刑的折磨下,依然一语不发呢?这是因为李玉英担心一旦揭穿焦氏的阴谋,焦氏必定被捕下狱。不但自己年幼的妹妹将无人抚养,而且焦氏所生的李家幼儿,也会承受丧母之痛,于是隐忍不发。
在陆炳抽丝剥茧的审问中,还发现了焦氏兄妹毒杀李承祖的罪行。于是,陆炳最后判处焦氏兄妹死刑,将李桂英赎回,陈寅也被撤职查办,李玉英被无罪释放。
(参考资料:《李玉英狱中讼冤》)
-----
网友解答:
-----
谢邀:
继母焦氏为私吞家产毒死继子,陷害继女李玉英
私通并送其入狱,被锦衣卫指挥使陈寅私刑结案。
后李玉英申诉,被陸炳查明,判焦氏死刑,
李玉英无罪释放。
-----
网友解答:
-----
这件案子是发生在明代嘉靖时期的一桩典型的“零口供”案例,所幸在锦衣卫副千户陆炳的审理下,烈女李玉英最终沉冤得雪,诬告人(也是行凶人)继母及舅父被下了大狱。
这件奇案与嘉靖朝的大礼议事件也有关联,在大礼议事件后,嘉靖皇帝为了收买人心,下令让锦衣卫处理一些陈年旧案,改善在民间的口碑。
虽然是下了这道圣旨,然而嘉靖帝本身不可能在这件小事上牵扯精力,做做样子而已。偏生派去复核案件的是一位耿直boy——陆炳。
陆炳并没有察言观色,做做样子,而是实打实的亲自下锦衣卫的诏狱去排查,果然让他揪出来这一桩烈女奇冤案。
这桩案子本来已经定盘,人犯李玉英准备秋后问斩。她犯的是什么罪呢?
李玉英的继母和舅舅告她勾引奸夫之罪。证据是所谓奸夫给李玉英的一只上书“矢志不渝”四字的银簪,李玉英的一首情诗,以及所谓奸夫流落在现场附近的一只鞋子。李玉英本是待字闺中的少女,遂被捉拿进锦衣卫的大狱(因为李玉英的生父是边疆的千户统领)。
奇怪的是,在整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李玉英始终一语不言,零口供。
李玉英本人生得容颜秀美,举止端庄,是监狱里唯一的狱花,众人十分怜惜她,陆炳派人过来复核案情时,就有好多狱卒帮她说话,引起了陆炳的注意。
在多番相劝之后,李玉英终于被打动,亲手写下了一纸冤屈。
原来,李玉英本是大家闺秀,生父李雄之前在王府当侍卫,因积累功劳,被升为百户。王爷念他忠勇,亲赐他一支银簪(便是案件中所谓的罪证),并举荐他升为千户,前往边疆效力。
李玉英,有姐妹各一人,下面还有一个最小的弟弟李承祖,一家人本来是幸福美满。可惜生母去世的早,父亲公务在身,为了给4个儿女提供照顾,不当没了娘的孩子,又娶了一房继室焦氏。
很快,焦氏又生下了一个小儿子李亚奴,对前妻所生的4个孩子十分厌弃,反正丈夫也老是不在家,因此有机会虐待这4个子女。
明代的千户职位是可以世袭给儿子的,焦氏自从生了儿子,就开始惦记这个职位,前妻生的儿子李承祖就成为眼中钉。
她经常趁丈夫不在家的时候虐待李承祖,往小黑屋一关就是好几天,好歹还有三个小姐姐给他偷着送点饭吃,她们也都是少女,面对家庭暴力无计可施,忍气吞声。
忽然一天前线传来噩耗,父亲李雄血染边疆,英年早逝。
这一下子,姐弟4个的生存环境更加愈发恶化了。
为了达到整死李承祖的目的,继母居然派10岁的李承祖,前往边疆领取父亲的尸骨。三个小姐姐,明明知道是继母蛇蝎心肠,居心叵测,但也没有任何办法,李承祖一咬牙,孤身一人前往边疆。
也是他福大命大,一年后,11岁的李承祖居然背负着父亲的遗骸回归故里,姐姐们喜出望外,继母却恨得咬牙切齿。
一计不成,再施一计。继母伙同其兄长,杀死了年幼的李承祖,给自己的小儿子承袭千户之职扫清了道路。
眼见这三个小姐妹一天天长大,继母焦氏也怕她们走漏风声,对着其中最聪明的二女儿李玉英也下了毒手,伙同其兄长设计了这样一出诬陷的戏码,成功把李玉英送去了锦衣卫的监狱。
李玉英早就听说锦衣卫手段残忍、无所不用其极,明知是冤枉,也不敢申辩。其实李玉英心中真正所想,并非自己的冤屈,善良的李玉英是担心自己沉冤得雪,继母必将受到严惩,那么,年龄尚幼、刚刚三岁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李亚奴便没人照顾了。她不想让李亚奴再承受这样的痛苦,再加上她也幻想,自己一个人受罪也就罢了,盼望继母焦氏能网开一面,放过她两位姐妹。因此拒绝任何口供,一心求情愿受死。
在陆炳的调查下,很快就发现此案大有蹊跷。首先,陆炳敲开了李玉英的心弦,姑娘把事情全盘托出,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另外,陆炳也找到了王府,王爷作证,这支银簪,是他当年赐给李雄的奖赏。
而那首所谓的情诗,也是少女偶然之作,李玉英尚未出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根本就没有机会结识所谓情夫。
那只遗落在现场附近的鞋子,疑点更多,继母买通的人证说晚上看到奸夫的背影,是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而这只鞋子,尺码却很小。事发当日,当地有连绵的雨水,鞋子本该泥泞不堪,然而鞋底鞋面却一尘不染。
靠着这些过硬的证据,陆炳洗刷了李玉英的冤屈,继而查出了焦氏伙同兄长,杀害幼子李承祖的事实,李玉英姐妹们终于得以团聚,杀人凶犯也遭到了应有的惩处。
陆炳因此案,最终也做坐上了锦衣卫都指挥使的高位。
-----
网友解答:
-----
在历朝历代中,冤案刑狱多的不胜枚举,许多案件的发生到结案就像一则毫无悬念曲折的笑话一样,负责审理的官员就像3岁的小孩子一样任凭告状人的一面之词,不做任何思考就相信了事实,导致了许多冤假错案。明朝中叶的“锦衣卫烈女奇冤”,就是这样一桩案件。
锦衣卫在明朝是一个很特殊的衙门,这个衙门直接为皇帝效命,待遇好、专横跋扈,锦衣卫的大牢里就没有 一桩清白案子基本上都是屈打成招的冤案。
李玉英的父亲就是一名锦衣卫千户,千户的职位是可以由儿子继承的,算是中等高官了。
李玉英的冤案就要从他父亲李雄开始说起,她的亲生母亲去世后,父亲又为他们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后母焦氏,焦氏又给他们生了一个弟弟李亚奴。一切都要从这个李亚奴的出生开始,有了儿子的焦氏就希望息的儿子能够继承千户的爵位,但是前妻生的儿子排在前面,自己的儿子就没有机会啊。
父亲作为千户经常带兵在外,家里的一切都由焦氏操持,狠心的焦氏为了自己儿子,一切恶毒手段都使得出来,经常对姐弟几人连打带骂,对李承祖更是恶毒之至,焦氏不给李承祖饭吃,让年仅10岁的李承祖饿的瘦骨嶙峋,而这一切他们的父亲都不知道,姐弟几个也不敢声张。
焦氏本想着以饥饿的方式让李承祖自然死亡,没想到这时父亲出意外,在陕西殉职了,焦氏眼看自己计划快要得逞时,却出现了这么个意外,为了防止爵位落入弟弟手中,就以他们父亲殉职在外,尸骨未寒需要将尸骨带回家中安葬为由,让李承祖独自一人去陕西将父亲的尸骨带回。
天寒地冻,一个10岁的孩子收拾行囊独自上路,去接父亲的遗骸,这一路路途遥远而凶险,生死未知,焦氏本以为这样可让李承祖死于途中。自己的儿子就可以继承爵位了,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1年后,李承祖居然带着遗骸回来了,自己的如意算盘打空了,一计不成又心生一计。
焦氏让李承祖吃下了伴有砒霜的饭菜,可怜的孩子,没有死于那艰险的路途,却死于狠心的后母之手。焦氏彻底毁尸灭迹,将李承祖大卸八块,让自己的弟弟焦榕将尸块扔于河中。
恶毒的焦氏并没有因为长子的死,自己的儿子继承了爵位就善待剩下的姐妹几个,她先后将妹妹卖到当官人家做丫头。
接着焦氏买通家丁、伙同自己胞弟焦榕,诬陷李玉英与人通奸,败坏家中名声,并且指出李玉英闺房中的诗就是奸夫所做,奸夫还送她一枚刻有“矢志不移”的簪子,当天晚上虽然没有抓到奸夫,但是家丁亲眼看到奸夫从院中逃走,还在现场发现的奸夫的鞋子。
焦氏将李玉英送入锦衣卫大牢后,并且暗中买通锦衣卫,对她严刑逼供,而李玉英面对锦衣卫的重刑审判,只能忍受着,却不为自己申辩一句,她知道进了锦衣卫监狱的人绝没有生还的可能,她也担心如果自己讲出实情,后母就会受到惩罚,自己最小的弟弟就会无人照顾,落的饿死、冻死的结果,害得李家断了香火,自己反而成了不孝之人。而她一直不说一句话,案件拖了一年多无法结案,最张审案的人在她受刑昏厥之时,强按了手印结案,李玉英判处千刀万剐之刑。
一个冤案一旦定案,想要翻案就非常难,除非碰上再世包青天,或者遇上了统治者之间的明争暗斗,被另一派所利用而得以沉冤昭雪,李玉英就碰上了这个偶然的机会。
嘉靖四年,嘉靖皇帝为了自己父亲皇考的称位和大臣闹的不可开交,一怒之下抓了200多位大臣,仗责了180多位,其中有17人当场被打死,此事闹得朝堂怨声载道,为了平息这场政治内乱,嘉靖皇帝下达了许多有利于政治的御旨来收买人心,其中有一道就是重审冤假错案。
嘉靖皇帝也知道锦衣卫中的冤案多,也一直以来为人所诟病,他本以为这只是走一形式,审理的官员只是走一个过程,就结束了,但是当时负责这件事的是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这个人一向以办案公道著称,敢于为受冤的官员说话,而深受三司和百官的称赞。
李玉英看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向上申诉,将自己受冤、弟弟被毒杀的全部经过都向陆炳说明了。
经过陆炳的查证审理,证明李玉英房中的情诗是她自己所写,并不是什么奸夫所送,她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子,哪里去认识什么陌生男子呢?
而刻有“矢志不移”簪子,是郑王爷为奖励他父亲的忠心而特意送他的。
现场的鞋子,乃是焦氏买通家丁所做的伪证,
同时还查出了弟弟李承祖被继母所害的真相。
真相终于大白了,李玉英被还了清白,焦氏兄妹的恶行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陆炳也因此案而坐了指挥使的位置。
-----
网友解答:
-----
在古代冤案不少,看这个《明清十大奇案》就知道了,一是因为信息采集不全,二是古代的刑侦技术也不先进,造成了一些冤假错案。
这个“锦衣卫烈女奇冤”是怎么回事呢?
故事的起源
明朝嘉靖四年,一位名为李玉英的女子,击鼓鸣冤,向嘉靖帝告状。
这个案情极其复杂,几经清理,才把乱麻一般的案情大白于天下。因为此案牵扯过多,而且极广,皇帝、锦衣卫都被卷入其中,成为明代中叶的一大奇案。
李玉英当时的罪名是私通奸夫,欲置继母于死地,大逆不道。这个看起来并不复杂的案子,却让事情变得很复杂。
根据继母焦氏的描述,她是得到可靠消息,李玉英私通情夫,他和舅父焦榕一起来捉拿奸夫淫妇。
但是奸夫在他们进门的时候,早已经得到消息,翻窗户跑了,可是焦氏翻出了一只银簪和几首情诗,而且家丁还在窗外捡到一只男人的鞋子。这些证据都一齐指向李玉英有奸情。
在古代,女子把贞洁看得非常重要,这么说,等于把李玉英送到了“地狱”,以后还怎么嫁人。
焦氏一副大义灭亲的样子,把玉英送到了锦衣卫。而特别凑巧的是,李玉英的父亲刚好就是原锦衣卫千户,由于他常年在外,就在原配去世后,为了找个人照顾玉英两姐弟,就续了焦氏,焦氏第二年又生了一个男孩。
为了利益的构陷
故事说到这里,其实已经明朗了,就是一个继母想争夺家产的老套故事。
可是复杂在哪里呢?就是那个历史背景。
每一个凶狠的故事后面,都有利益的纠葛,继母焦氏为了让亲生儿子承袭千户官爵,开始了对李玉英大弟弟承祖的陷害,恨不得李承祖早点死。
如果李家的家长,那位锦衣卫老爷不死,这件案子不能发得这么快,老爷一死,焦氏就再也按捺不住蛇蝎心肠,先是诱骗李承祖饮了放有砒霜的菜汤,把孩子毒死,把尸体抛进护城河,然后又构陷李玉英私通。
而锦衣卫指挥使陈寅,不问青红皂白,轻信了原告的一面之词,不容玉英分辩,只管要她招供。
李玉英是被冤枉的,任凭严刑拷打一句口供也没有,案件就这样拖了一年多。陈寅便趁玉英受刑昏厥之机,强按了手印。结案以后,玉英被打入死牢,只待秋后凌迟。
命不该绝
也许老天垂怜,李玉英还是命不该绝,朝堂爆发了嘉靖皇帝与大臣大议礼之争。
杨慎带着百官在左顺门前哭门,嘉靖大怒,下令逮捕了二百二十人,廷杖了其中的一百八十余人,有十七名大臣当场被打死,首辅杨廷和也被逼退隐回乡。
这一变故使得人心惶惶,嘉靖为了缓和气氛,下旨复核昭狱冤案,凡有冤者可以上奏皇帝。并且委派陆炳作为审理大员,全权处理复审事宜。
在狱中,陆炳见到一名女子,叫李玉英,长得很美丽,却是翻了偷奸罪,狱卒们也都是指指点点,感到十分可惜,听说了这件案子,陆炳也起了疑心,本就是待嫁的年纪,李玉英为何要做偷奸之事?
于是经过一番调查,终于厘清了冤案,簪子、情诗,鞋子都是子虚乌有。
经过调查,李玉英最终被判无罪,而焦氏以及舅舅,却是因为陷害李玉英,被判处了极刑。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在古代还有很多冤假错案,那也是时代的局限,希望科技越来越进步的今天,类似的事情不再出现。
-----
网友解答:
-----
明朝的嘉靖年间,有一位年轻漂亮未经人事的处女被锦衣卫判处了“凌迟处死”的重罪!
锦衣卫我们都多多少少有所耳闻,不管是影视剧的戏说还是民间野史都有不少的冤假错案。
这个“锦衣卫烈女案”究竟是什么情况呢?
故事的开头都有一段可供追忆的美好过往!!!
在明朝正德年间,有一个锦衣卫的家庭,父亲是锦衣卫的千户,也曾上过战场,立过一些战功,母亲是一位“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他们两个育有一儿一女,姐姐叫做李玉英,弟弟是李承祖,他们虽不富裕,但生活起来也没有什么压力,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生活的很幸福。
母亲不辛病逝,继母进入家庭,父亲战死以后悲惨生活开始!
可惜好景不长,在弟弟李承祖两岁的时候,母亲不幸因病去世,父亲为了让姐弟俩个有一个好的照顾,就续娶了焦氏为妻,不久之后,焦氏给李玉英又生下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李亚奴。李焦氏就是一个狠毒的妇人,在父亲不在家的时候,经常虐待年幼的李玉英和李承祖,不过这个时候尚未有性命之忧。父亲死后,李玉英姐弟俩的生活进入地狱模式。弟弟刚刚十来岁,却再焦氏的要求下去边疆寻找父亲的尸骨,李玉英每天在家过着奴仆式的生活!
弟弟惨遭毒手,姐姐不知廉耻,通奸入狱!
弟弟李承祖带着父亲的尸骨回来了,他躲过了深山老林里的豺狼虎豹,却没有躲过继母的毒手――为了保证自己儿子能够继承锦衣卫千户的官位,焦氏就用毒毒死了十来岁的李承祖。这个时候,有人举报说,李玉英不守妇道,通奸野汉,被家丁抓了个现行,有鞋子和玉簪为证,就这样,姐姐李玉英被锦衣卫抓走,面临死刑!
真相大白,还民于公道!
在古代,通奸是大罪,特别是女子不守妇道,是要被处于极刑的。而李玉英面临的就是这种状况,可是在大狱里无论遭受什么严刑拷打,李玉英都不认罪,到了嘉靖年间,皇帝大赦天下,李玉英的案子得到了重审的机会,负责重审此案的官员是一位公正负责的人,所以在李玉英的案子里他很快就发现了疑点:
一是
经过查验,李玉英是一个处女,
二是
鞋子明显是伪造的证据,
三是
并污蔑成定情信物的玉簪其实是李玉英的父亲留给她的遗物。就这样,李玉英的“烈女案”真相大白,焦氏谋害弟弟李承祖,陷害姐姐李玉英的阴谋告破。
“锦衣卫烈女案”因为人心的险恶和封建社会官僚的不作为才差点造成了“窦娥”式的冤屈。古代女人的地位和人身自由实在太低!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
网友解答:
-----
下面看看这桩冤案的来龙去脉:
明朝正德年间,有一名叫李雄的千户,他膝下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其中二女儿名叫李玉英,幼子叫李承祖,原本他还有一位贤良淑德的妻子,但不幸的是妻子早逝,而身为千户的李雄因长年领兵在外又无法照顾好几个孩子,于是妻子死后他又续娶了一位妻子焦氏,婚后焦氏产下一子。
焦氏为人狠毒刻薄,因李雄时常不在家而处处刁难折磨李玉英等姐弟,尤其是李承祖,毕竟李雄官居千户,颇有家产,如果李承祖死了,那么自己的儿子就可以继承所有家产还有官爵。
正德十四年,李雄战死在陕西,按照规定,李承祖本该继承李雄的官爵,但焦氏却以“李雄战死沙场,尸骨未能周全”为由强令李承祖孤身前往千里之外的陕西去寻回李雄尸身,李承祖出于对父亲的思念和孝道背着行囊就去了,其实焦氏的目的是希望他死在路上,但皇天不负有心人,李承祖还是寻回了父亲的尸骨,焦氏看他安然无恙的回来了,心中顿时愤恨难当,眼看着李承祖即将要承袭“千户”一职,她心一横便设计用砒霜毒死了李承祖。
李承祖终于还是惨死在了继母手中,死后他被焦氏之弟焦榕大卸八块,分批投入河中,再加上大姐被继母强行卖给大户人家为奴婢,小妹因试图逃跑惨遭焦氏毒打,身心俱疲,现在只剩下李玉英成为了焦氏的眼中钉肉中刺。
某一日,玉英在房中刺绣,突然听见“捉拿奸夫淫妇”,她还没反应过来,闺门已被踢开,焦氏,焦榕带着一群人来她的房间搜查,搜出一支刻有“矢志不移”得银簪,还有几首自己排遣寂寞时写的小诗,之后更是有一下人李强儿从屋外搜到一只男鞋,凭着这些焦氏便当场以“勾引奸夫,行为不端”的罪名将玉英送往官府。
后来玉英被送到锦衣卫,锦衣卫指挥使陈寅亲自审讯,为了急于结案,他轻信焦氏等人的状词将玉英判处秋后凌迟,而这期间,玉英一个字也没有说,她知道平常人进了锦衣卫的诏狱根本就不可能活着出来,说与不说又有何区别呢?况且弟弟已经死了,即便真的伸冤将焦氏伏法,那焦氏之子又该如何?他毕竟也是李家骨肉啊,所以矛盾之中,她不知道该怎么办,绝望中她只能静静地等待着死亡。
但玉英入狱后不久,朝中就发生了“大礼议”事件,年轻的嘉靖皇帝通过为自己父亲争夺正统地位来打击杨廷和等一帮旧臣元老,以便加强皇权,巩固自己的统治,后来持续三年的大礼议以嘉靖皇帝的胜利而告终,俗话说,新人新气象,嘉靖皇帝胜利后,为了稳定民心,他便下令各地重新审理原先旧案,旨在恢复冤假错案。
其中被委派到锦衣卫去审理案情的是陆炳,陆炳后来做到了锦衣卫指挥使一职,他的母亲是嘉靖皇帝的乳母,与嘉靖从小玩到大,而且他本人也是武状元出身,能力很强,所以他执掌锦衣卫时权力远超东厂,是明朝最厉害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虽然位高权重,但执法也算公正,为人还算坦荡。
虽然陆炳日后非常辉煌,但此时却还只是一名微不足道的千户,他来到诏狱后,认真复查,他发现行为端庄,性格沉稳,长相秀丽的玉英看上去不像是罪大恶极之人,但玉英一直不说话,她究竟有没有冤情,陆炳也拿不准,于是他命令狱婆一定要让玉英开口说话,狱婆也非常同情玉英的遭遇便反复劝说她伸冤,尤其是对玉英说陆炳为人正直,只要有冤情,他一定能为她洗脱冤屈。在狱婆苦口婆心的劝说下,玉英决定写状词,将自己的冤屈一五一十的写了下来。
陆炳看着那一行行娟秀小楷,玉英字里行间的悲愤之情感染了陆炳,陆炳的内心深处也开始相信能写下如此深刻感人的状词的人一定是无辜的,于是他开始走访探查,虽然案子是上司陈寅审办的,但他丝毫不惧,即便有再多刁难,他都未曾放弃。
后来他找到了李承祖的血衣,也证实了银簪是当年郕王爷赠送给李雄的,最为重要的是玉英还是处子之身,又如何能勾引奸夫?拨开层层迷雾真相陆续显现。
最终陆炳成功的为玉英洗刷了冤屈,而杀害李承祖,陷害玉英的主谋焦氏,焦榕,同谋李强儿均被陆炳缉拿归案。
虽然玉英的冤屈洗刷了,但她的家庭也支离破碎,往日的温馨不复存在,而且不得不承认的是,自古以来冤假错案就从未断绝过,能有玉英这等运气的实在太少,嘉靖皇帝下令重新审理冤假错案也只是出于统治的需要而不是真的想要为民伸冤,所以寻常百姓若是有了冤屈,大多只能忍气吞声,甚至为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人如蝼蚁,命如草芥,这就是历代王朝老百姓们的真实写照。
-----
网友解答:
-----
一个处子之身的花季少女,竟然被诬陷通奸二三年之久
,然后被昏头锦衣卫直接判千刀万剐之刑?幸好遇到了嘉靖皇帝的童年发小,才免除一死,这起荒唐大案背后有什么手眼通天的高人么?
李玉英被判死刑
嘉靖4年,锦衣卫指挥使陈寅钦定了一桩通奸案,犯人名为李玉英,十七八岁,相貌迤逦,狱卒们称其为“当代杨玉环”,因“
不合不顾羞耻,与人通奸,欺侮母亲,私拟情书,败坏家俗
”被判千刀万剐之刑。
李玉英罪状由来
李玉英父亲李雄是顺天府故宫锦衣卫千户,且是世袭的,与发妻育有一子一女,
李玉英和李承祖
,发妻死后,自己在外作战无法照顾年幼的子女,所以续弦娶了焦氏,并且生下了第二个儿子李亚奴。
焦氏为了让自己的亲儿子李亚奴继承世袭的锦衣卫职位,趁着李雄不在家,终日折磨李承祖,导致李承祖面黄肌肉孱弱不堪,但是李雄尚在世,焦氏也不敢太猖狂。
好景不长,李雄在陕西战死,且骸骨不明。焦氏令十岁的李承祖去千里之外寻找父亲骸骨,直接导致李承祖的死亡,一样是尸骨不明。
李承祖死后,李玉英就成了焦氏的眼中钉
,于是在一天夜里,捏造出一个“奸夫”,找了一个下人做证人,将李玉英搞成了“通奸”之妇。
证人是一个叫做李强儿的家丁,证物是:
1、一只鞋子(号称是奸夫仓促逃离之时所留)
2、一根玉簪子(上刻矢志不移四字)
焦氏称家中从无此玉簪子,于是簪子被认定是“奸夫所赠”,审理此事的锦衣卫不经细判,加上李玉英父母弟弟皆亡,已经存了死心,更何况对方人证物证俱在,自己没有任何自证的办法,所以在公堂上不发一言,让锦衣卫认为是“东窗事发、百口难辩”,直接判死刑。
但是因为
找不到“奸夫”,所以李玉英案一拖再拖
,一年多也没有一个进展,李玉英便一直在死囚牢中。
李玉英一案的转折点
在封建社会中,有许多冤案,都是遇到了一个偶然的机会,
在统治阶级之间的明争暗斗之中
,被一派所利用而得到了昭雪。李玉英刚好恰赶上了这个偶然。
李玉英入狱不久,嘉靖登基,因为与“准备把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朱祜杭称为皇考”一事,与大臣斗了许久,最后牵连了不少无辜大臣。
嘉靖为了安抚天下民心,知道锦衣卫办事糊涂,难免有许多冤假错案,于是下了一道圣旨:
以天气太炎,在狱军民未获发落,仍差审录太监研审,凡有事枉人冤,许通行奏。钦此钦遵
这道圣旨救了李玉英一命,而侦办冤案一事正是嘉靖皇帝的发小:
陆炳,是一个超级耿直的boy
。就是后来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在嘉靖一朝中,陆炳掌管的锦衣卫权势竟超过了明代最大的特务机构——东厂。
陆炳第一个看的就是“拖延未决”的李玉英一案,顿觉疑点颇多,偏偏判定此案的正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当时的都指挥使陈寅。
于是他委婉的跟陈寅表明了想法,得到了许可后,开始侦办此案。
李玉英翻案
陆炳决心为嘉靖稳定民心,所以对侦办冤假错案一事非常用心,且油盐不进,让惯于贪污受贿、胡乱判案的锦衣卫们闻风丧胆。
陆炳全盘审理了此案的关键证人和证物,然后到李玉英所在的村庄进行实地考察,听取了当地村名的说法,整理出以下几个关键点:
1、家丁李强儿号称奸夫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然而证物是一只小脚男人的鞋子;
2、李承祖消失之时,有村民发现焦氏的弟弟焦榕深夜外出,抱着一个包袱,而那晚之后,村里的狗经常在一个地方团团转,不停叫唤;
3、玉簪子的来源被确定,原来是王爷赏赐给李雄的玩物,随后李雄给了女儿保管;
4、李玉英家中的围墙外是一片烂泥塘,奸夫从这里逃走,留下的鞋子上竟然无灰尘;
最终李玉英一案真相大白
经过再次审理,李玉英一案真相大白。原来李承祖并非死在寻亲的路上,而是被焦氏、焦榕合谋以砒霜毒死,并肢解,随后由焦榕深夜送出,并埋尸他处,所以村子里的狗闻到埋尸处有血腥味,故狂吠不止。
李玉英一案的主犯是继母焦氏
,焦榕在受姐姐的唆摆下毒死李承祖后,面对焦氏想要陷害李玉英一事原本是极力反对,因为焦榕对李玉英有意,可最终被姐姐所胁迫,不敢不从,可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最终
陆炳当堂判李玉英无罪释放,并将焦氏判为死刑,秋后问斩。从犯焦榕、李强儿杖八十,发配三千里。
至此李玉英一案结案。通过这件事展现了陆炳的才能,难怪锦衣卫在他的带领下终嘉靖一朝都势力庞大,深受嘉靖欢心。
-----
网友解答:
-----
这件案子,自然是非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在此,笔者就简单概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个千户家庭,李雄一家,李雄家中老婆死得早,只留下了一儿三女四个孩子,李兄虽然是千户,但也不能时时照料自家的这四个孩子,为了能妥善照顾家中子女,李雄于是便又娶了一名妻子,焦氏。
别看焦氏对李雄言听计从,实际上焦氏可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对待家中的四个孩子,焦氏可是恨得牙痒痒。
为何焦氏会这么仇恨家中的四个孩子?焦氏其实也为李雄生过一个孩子,但毕竟这个孩子年纪小,等到李雄死了,焦氏的儿子是绝对没机会继承李雄千户的职位的,毕竟当时的李雄还有一个儿子,一旦李雄去世,就是这个儿子继承爵位。
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成功上位,成为长子,焦氏无所不用其极,对四名孩子极其残忍,毕竟李雄常年带兵打仗,不能回家,焦氏也便可以为所欲为。
本来焦氏只敢背地里动手脚,不敢从明面上动手,但谁知,李雄死得早,这时候的李雄之子才十岁,而焦氏之子也三岁了。
为了害死这个年仅十岁的孩子,焦氏让李雄之子前往边疆领取李雄的骨灰,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十岁的孩子独自出远门,基本有死无生,但谁知道,焦氏的小算盘落空了,李雄的儿子还真把他的骨灰带了回来。
为了继续害死李雄之子,焦氏决定将李雄的三个女儿给先收拾了,这样就没人再保护李雄之子。
三女中,最聪明伶俐的,也是最漂亮的,李玉英自然是首当其冲。
夜黑风高时,李玉英房外突然传出了杂乱的脚步声,李玉英赶忙穿上衣服,一副还没穿好,继母就已经跟舅舅来了,他们一来,就一口咬定李玉英私通奸夫,这时候的奸夫已经跑了,只剩了李玉英一个人。
为了冤枉李玉英,焦氏更是捏造了三个假证,其一,李玉英收藏的父亲的银簪,实为王爷所赠,却被焦氏当作奸夫所赠。其二,窗外灌木丛中的男子之鞋,其三,李玉英所作的,相思情诗。
在被焦氏抓住以后,李玉英被送往了锦衣卫的大狱,在牢狱中,李玉英什么口供都没有说过,对于李玉英来说,若是说了任何口供,就算是自己平冤昭雪了,焦氏的三岁儿子又该怎么办,最终,李玉英什么都没说。
除了陷害李玉英,焦氏还曾经将李雄之子,李承祖用砒霜害死,然而这件事,却也是被焦氏掩盖了下来。
当然了,法网恢恢,嘉庆皇帝为了讨个好名声,竟然下令让锦衣卫重查当年的诸多案件,其中就有李玉英这件冤假错案。
嘉靖皇帝就是做做样子,派出了陆炳去查案,但陆炳却是秉公执法,真的要翻案。
在狱中,陆炳见到了这名女子,李玉英,长得美丽,却是翻了偷奸罪,狱卒们也都是指指点点,感到十分可惜,听说了这件案子,陆炳也起了疑心,本就是待嫁的年纪,李玉英为何要做偷奸之事?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陆炳终于敲开了李玉英的嘴,李玉英将整件事情的经过完完全全的告诉了陆炳。
首先是那个簪子,因为李雄曾经在王爷府中任职,深受王爷青睐,于是便赏赐了这跟簪子。
其次是那个鞋子,据焦氏所述,奸夫应该是一个魁梧的汉子,但那个鞋子却是显得小巧,完全不象是一个大汉穿的上的样子。而且窗外的路面上完全没有脚印的痕迹,难道奸夫还能飞出去?
最后是那首诗,女子写诗本就是常事,少年还可以无愁强说愁,少女为何不能?
经过调查,李玉英最终被判无罪,而焦氏以及舅舅,却是因为陷害李玉英,被判处了极刑。
陆炳此人,后来也成为了明朝唯一一个三公兼任三孤的官员。
------------------
推荐阅读:
女子遇诈骗民警11轮苦劝无果,最终被骗30多万元,我们该如何提高防范意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今天漂流的时候认识个小十岁的姑娘。有一见钟情的感觉。看朋友圈她是个舞者,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