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一年级数学排队问题?
如何解决一年级数学排队问题?
-----
网友解答:
-----
低年级阶段的排队问题实际上是考查了孩子的转换能力,在这道题的过程中转换能力包含了自己。一年级的转换能力还包含了刚开始接触到的序数这一概念。
从这幅图中,如果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应当让孩子明白,假如是最高的那个孩子,那么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这是孩子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只有搞清楚了这一个问题之后才能分析出这道题的具体内容。
其实这道题就可以转变为我的左手有几个小朋友,我的右手有几个小朋友,我们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对于这道题来讲,其实孩子应当费劲了,还包含了左右这两个概念,在这里面孩子们应当注意的就是图片中的左右和孩子面对图片时的左右是相反的,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孩子在这个问题转换不过来的时候,可以让孩子闭着眼扭扭身子想象自己站在最高个的那个男孩子位置。
这是一个问题,其实我们不管这个问题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其实好像是排队上厕所的问题。暂且就用这幅图来代替吧,我们来看一看女厕所门前排了一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一共有几个人?
在这一个问题的关键中,孩子从第一幅的左右变换到了前后,这是一个最常见的排队问题,孩子的前后相比于左右更容易理解一些,所以这道题对于孩子们来讲并不是太难。
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应用,那么我们知道在排队的问题,最后最难的就是孩子所在的顺序表示的数字,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数学中的序数词。
小朋友们在做题的时候,千万不要只看图片,图片的话肯定有一些知识没有显示出来,问题的关键是在于27个小朋友,豆豆在最中间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最中间的含意是什么左右一样多的意思。
这样的问题,家长在演示的时候可以利用比较少的人数来进行解决,比如说选择五个小朋友,用小棒或者用其他的一些物体来代替,让他们感受一下什么是中间。
总之低年级阶段的排队问题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调动孩子思维方式,调动孩子改变现有的一些数字认识,并且还包含了一些方位词的分析,特别是左右,因为图片中的左右和孩子面对图片式的左右是相反的。
练一练这一道题或者说这一种类型的题,孩子们都能够掌握。
-----
网友解答:
-----
排队问题是低年级高频题型,也是难点!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做精品回答!今天系统帮大家梳理下
排队问题求总人数
的解题思路。
图示法解排队问题便于孩子理解。我们用圈标记特殊人物(代号)。用省略号标注其他人。记得标注好方向哦!
排队问题求总人数-无重叠
例题1,
二毛紧跟在大毛后面,大毛前面有6人,二毛后面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
按照题意画图,大毛前面有6人(不包括大毛),二毛后面有9人(不包括二毛)。如下图:
很直观地看出排队总人数:
9+2+6=17人。
以上是俩人挨着的情况,俩人中间还有人怎么办呢?变化题目如下:
例题2,
二毛在大毛后面,从前往后数,大毛排在第6个,大毛二毛中间有4人,二毛后面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
按照题意画图,大毛排在第6个,6人里面是包括大毛的。如下图:
看图就清晰了吧,总共排队人数:
9+1
+4+6=20人。
别忘了数二毛哦!
排队问题求总人数-有重叠
例题3,
从前往后数,大毛排第7;从后往前数,大毛还是排第7,一共有多少人?
按照题意画图,大毛排在第7,7人里面是包括大毛的。如下图:
看图我们发现,如果7+7大毛被多算了一次。所以排队总人数:
7+7-1=13人。
我们再看个复杂点的.
例题4,
大毛紧跟在二毛后面,从前往后数,大毛排在第9;从后往前数,二毛排第8,一共有多少人?
按照题意画图,如下图:
这次大毛和二毛都被多数了一次,所以排队总人数为:
9+8-2=15人。
总结
仔细审题,注意题目中的
\"前后面有几人
\"是不含特殊人物的;
“排第几”
是包含特殊人物的;是否有
\"中间有几人\"
等条件。根据题意画图,进而观察计算出排队总人数。
欢迎大家关注王老师头条号,学习更多好玩的数学知识。
-----
网友解答:
-----
我家孩子现在在读一年级,对于这个问题,不少孩子都会弄错,不是少加了一个人,就是多加了一个人。
关于排队问题,不要生硬地让孩子去列算式,如果孩子头脑中没有排队的一个场景,他是很难列对算式的。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就是画图,让孩子按照题意画出草图,就很直观具体了,再让孩子列算式就很容易了。
排队的题目有几种情况,不管题型怎么变,只要孩子会画图,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再不行,可以一家人排排队,给孩子看看,孩子就明白了。
总之,这类题目要让抽象变得直观,就不再是难题。
-----
网友解答:
-----
刚给儿子整理的,希望有用!我的观点是先讲再理解再强化记忆!
-----
网友解答:
-----
排队问题最容易错在参照人这个1字,可以课件展示,也可以叫学生排队体验。
-----
网友解答:
-----
这类题我是深有体会.
一年级的时侯讲给儿子听,总是不明白.手指也掰了,图也画了,积木也类比了,就是不行.
最终的结果是,留着以后再说.
现在二年级了,一教就会了.神不神奇,意不意外!
其实,有些内容对于某个年龄孩子的大脑来说,已经超出内存了.随着年纪变大,自然就改观了.
对于孩子,常浇水,常施肥,静待花开吧.
-----
网友解答:
-----
作为家长,也为这个问题头疼过,怎么给孩子讲都不明白,后来就用最笨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要有耐心。惭愧啊,一开始,在给孩子讲这类题目的时候,讲个十多遍,要
不就是不会,要不就是当时会第二天就不会,当时心里的火就腾的冒起来了,想打孩子的心都有,开句
玩笑话,感觉就像老天派这个孩子来折磨自己的。不过,静下心来想,我一直在以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
子,想想当年自己八九岁的时候才上小学,而现在的孩子六岁就上小学了,不论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
是有差别的,再说了,现在的数学也比以前更难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大家留言。
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将问题形象化、具体化——画图,再加上耐心的讲解引导,应该会收获不错的效
果。接下来我们就举例来说吧。
例1:如图,贝贝在队伍里从前数排第7,从后面数排第4,排队的一共有多少人?
说实话,如果没有图,大人看完题目,也要想一想才能算出答案,何况孩子呢,但是有图,大人看一眼就能说出答案,而孩子却不行,他们眼中的世界有太多未知的东西,有太多异想天开的想法,阻碍了孩子对题目的理解。
我当时做的就是画图,然后引导讲解,直到孩子自己能够做出同类的题目。
7+4-1=10,孩子纠结的是为什么减一,不理解的也是这一点,我跟孩子讲的是贝贝数了两遍而其他孩子只数了一遍,要公平,所以要减掉一次。
排队题目的类型有很多,我在这列举一下。
大家可以汇总一下类似的题目,用画示意图,运用画图法解决问题,培养孩子数形结合的能力。
-----
网友解答:
-----
数学需要理解过程,而不是只是给出答案。
排队问题在一年级上学期的单元知识似乎只占据了一小部分,可是其中的概念其实包括了左右的方位,序数和基数的概念。
个人感觉这已经小学一年级现阶段应用题类的最高程度的难题,而且这类的概念在之后高年级学习中还会持续出现。
数学课本里,难度从数数升级到方位的左右前后,从不同的位置关系到正数倒数。而接下来马上就是基数和序数第几位的问题。
基数代表是数字的总数量,比如有10个东西,看到一个就数1,两个数2。1.2.3.4....以此类推。
序数则表示物体出现的顺序,第1个,第2个,第3个第4个.......这两个概念用个小笑话来解释就是:
有个饿着肚子的人进店点了5个包子。吃到第5个的时候饱了 ,不由得感慨:“早知道吃第5个包子就饱了,我干不先先吃这个包子呢?”
在这时候,数字5可以代表总量5个和第五这个顺序。
数学课本中其实只是一个章节的学习,但是实际应用题里却需要涉及到很多重的概念知识。
最初期会出现的是填空问题,判断总数有多少,xx排第几 找出第x个圈出来。要求是基础的数数,分辨左右。
很容易发生的错误在没弄懂第几个和几个的不同,审题不仔细看很容易忽略掉。
比如图中第5小题,从右边数
第
2只动物离队了,还有( )只动物?
是第二只,很容易看成是有两只离队了,一字之差结果就大不一样。
接下来题型会升级成:
没有图片的帮助数数,排位置顺序的时候,需要孩子能自己列出图示,完成解题。
考验的是数清几个和标注出第几个两个概念的互换。
如图中题目,已知小兔子从前往后在第9位,从后往前在第3位,问全部的个数。
先画出小兔子的位置▲,分出前后关系,再排列出剩下的个数。
画图就会发现,第9位往前数到第1位,和倒数第3位向后到最后一位,其实总数量是不变的。只要会数数,凭借图片中的个数,就可以得出最后的总数量是11。
而想要能完全掌握这种解题要点,还会经历多种不同的题型的考验。
排序应用题难点汇总
:
(今天总结出来的题型全部来自老师布置的作业和练习册)
①
排队问题——
数出全部人数(求总数量)
数排在第几个(求序数)
求之间有几个。(求部分数量)
②
填空文字题——
图片中的第几和几个的不同(分辨序数和基数)左右,前后位置关系。(理解方位)
③
翻书和日期的问题
例题:小星从头开始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8页,第二天看了7页,第三天他应该从第几页看起?
从第几页(天)开始看(序数)
一共看了几页(总量)
今天看了几页(求部分)
日期问题:
学校从星期一开始放假,一直放假到周四问一共放假几天?
答案:是四天,末一天减去开始第一天,再加一天就是准确天数。
④
数楼层问题
一共有多少层?(总量)
住在第几层?(序数)
按最基本的解答方法就是过程图示化——按照个数,数出相应的数字。
前提需要对左右方位的熟知,顺序的理解,数数能力过关。
画图时候先找出来题目中的要点,把已知的信息图像化,题目中已知的第几个先画出来,以此为中心分出向前多少位,向后多少位。
排队问题的重点还是在于理解序数的变化,找出第几的位置,知道总数量,得出剩余数量。
只要能理解题目的要求,能清晰地用图片模式画出解题思路,排队问题就很容易做出来。
最后才是转换成算式理解抽象数字表达的意思。
解题方法着重在,理解基数和序数互相交替的过程。最怕直接用题目给出的数信息字套进不同的算式给出答案。
没等完全搞清楚因果关系就简单粗暴地用算式的解题方法,除了让孩子早早地学会用套路解题之外,没有其他好处。
小学起始阶段对算术的表征还需要时间慢慢消化,过渡到这样纯文字逻辑的应用题,更好的方法应该是从日常生活中出发,多用事例来帮助孩子理解。
比如日常排队的时候,就可以用排队问题来解释几和第几个关系。
我们现在排在第几个了?前面还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那么这个队伍一共有多少个人在等?
日常多问一问今天星期几,还有几天到周末?或是春节一共会放假几天,从几号放到几号,让孩子看日历数一数,算一算放假放几天。
用学会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得到验证,更有助于把新知识吸收后运用出来。
期末考在即,很多基础知识现查缺补漏也是来不及了,但类似这样的概念问题,如果能集中突破下,多用几种题型概括出规律。有助于孩子理解出题人的意图,看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心中有数。
老师的作用是在教授知识,家长在学校之外更该做到的是辅导孩子还没有完全理解的那一部分。
直接告诉孩子解题的方法,不如引导他发现解题中的规律和变化。
不同孩子的学习方式都不相同,知识点都是类似的,需要家长找到能让孩子理解的讲解方式,不断摸索出更适合自家娃的办法。
成功无捷径,解题中慢一点,稳妥一些不是更好吗?
-----
网友解答:
-----
答:这个很简单,每个学生手上发一个响应的数字,排第一的学生数字为1,排第二的为2,排第三的为3,依次类推,练习多几次,学生很快就可以分清楚了。
-----
网友解答:
-----
一年级数学“排队问题”是学生在学习并理解了数的大小、数序和基数,知道了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等知识后进行教学的,是为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学生解决此类问题时经常不理解题目意思,不会画示意图分析题意。这与学生的思维特点有关。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阶段,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教材上也多出现小棒配图辅助学生理解,学生学习时也常用实物小棒辅助加深理解。大部分学生虽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在一个整体中除去一部分用减法),但实际计算“排队问题”时很多只会用一步计算(两数想加或相减),就不理解为啥有时要加1,有时要减1。
因此,教孩子计算“排队问题”时,让孩子认真研究清楚一类题,先用他自己的话说出题目每句话、每个关键词的意思,并借助实物图摆一摆,让孩子边摆实物边口头说出自己的理解,从而在心中有个整体感知,把实物图摆在他心中。然后从实物到画图,让孩子知道为啥这样画,并学会怎么画,从画图中再理解如何计算。如果孩子学会不摆实物能直接能画出图,那么他就能比较快理解此题了。最后,再举一反三,把数字改一下,让孩子直接画图计算,完全掌握后再研究其他类型题目,并引导孩子总结一下方法。
现以题目“
从左往右数,苹果排在第3个,从右往左数,苹果排在第4个,一共有多少个水果”为例,具体引导分析解题步骤如下:
第一步:让孩子通过摆实物理解关键词“从左往右数,苹果排在第3个”、“从右往左数,苹果排在第4个”和“一共”的意思,并学会列出算式。
孩子通过摆实物后要引导他说出:
(1)把这些水果排一行,里面只有一个苹果。
(2)“从左往右数,苹果排在第3个”是说这里一共有3个水果,苹果的左边还有两个水果:3-1=2个。
(3)“从右往左数,苹果排在第4个”是说这里一共有4个水果,苹果的右边有3个水果:4-1=3个。
(4)合在一起是说,这些水果分成三类:苹果左边的2个水果、苹果1个和苹果右边的3个水果。
(5)“一共”的意思是把这些水果合起来,加起来:
3-1+1+4-1=6(个)
总结:
(1)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还可以把这些水果分成两类,并用手分一分(隔开):苹果和它左边水果一起算一类,就有3个;苹果右边的水果一类,有4-1=3个,所以一共有3+4-1=6(个)。
(2)还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把这些水果分成两类,并用手分一分(隔开):苹果左边的水果算一类,有3-1=2个;苹果和它右边水果一起算一类,就有4个,所以一共有3-1+4=6(个)。
第二步,引导摆实物过渡到画图,让孩子边画图边说,最后再计算。
先让孩子理解为啥要画图:生动比喻如:在教室考试时,如遇到这样问题,没有实物摆,怎么办?
接着让孩子在摆好的实物旁边对应画○,一个实物就画一个○,并理解:一个图形(如○)代替一个水果,可以把○涂色表示苹果
------------------
推荐阅读:
发生战争时,战斗机经过他国领空,需要提前报告吗?不被同意怎么办?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