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主动与明朝和谈,条件非常合适,为何崇祯却不同意呢?
皇太极主动与明朝和谈,条件非常合适,为何崇祯却不同意呢?
-----
网友解答:
-----
一说到明朝,都会用“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以及“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来形同其铮铮傲骨。崇祯末年,大明的江山已经是千疮百孔,内部是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不断动摇着大明王朝的根基,而外部怎么满清政权虎视眈眈,已经将明朝在东北的势力压缩到了山海关一线。
而就在此时,皇太极主动向崇祯表达了求和之意,但就是这样一份雪中送炭的提议,却被崇祯断然拒绝。而崇祯也失去了最后的喘息机会,最终城破自缢,明朝灭亡。
议和,是皇太极主动寻求的。
1642年,皇太极主动向崇祯抛出了橄榄枝,寻求议和。此时的明朝上至崇祯,下至文武百官都不敢相信满清求和的诚意,毕竟,刚刚经历了松锦大战的明朝,损兵折将,精心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洪承畴、祖大寿等一众将领投降,使得明朝彻底失去了反击的能力,仅能困守山海关和宁远等几座孤城。
但是事实上,皇太极的这次求和,不仅是真的,而且态度上也是非常的真诚。
其一,包括皇太极在内的满洲贵族们,都是主张与明朝议和的,他们对明朝的土地不感兴趣,对目前的状态已经非常满足。而真正主张继续南下的官员,反而都是祖大寿、范文程、孔有德等,这些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们。
其二,皇太极非常清楚的看到满洲人口相较于汉族人口少只又少,贸然占领汉族地界对于满洲部族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并且也没有做好占领汉族地界的准备,容易被淹没在汉族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其三,刚刚结束的松锦大战,满清这面也付出了非常巨大的损失,也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就这样,在1642年,明朝派出了一支中高规格的代表团访问清朝。作为清朝的皇帝,皇太极的热情表现让明朝使臣受宠若惊,明朝使臣即将抵达沈阳的时候,皇太极特意率领文武官员出城20里迎接,而且对明朝使臣的态度非常热情
。
皇太极开出的条件,不仅是非常的合适,对于当时的明朝,可以说是非常优厚,无法拒绝。
在与明朝使臣的会面中,皇太极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第一,明朝和清朝以宁远、塔山一线为边境,保证互不相侵。
第二,明朝人口逃进清朝境内,清朝会遣返回明朝。
第三,明朝每年向清朝提供100万两白银和1万两黄金,换取清朝的1000斤人参、1000张貂皮。
第四,明朝崇祯皇帝本人或者明朝内阁高官,前来辽东与皇太极会盟,双方宣誓为兄弟之国。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看到这个条件都会觉得似曾相识,没错,这就是明清版本的“澶渊之盟”,同样是和平共处,同样是互通互市,同样是交付岁币,也同样是兄弟相称。
这个议和条件,对于当时的明朝,真的是太合适。
一方面,明清停止了东北地区的战事,也是对于明朝京畿重地军事威胁的解除,明朝可以放心的把东北地区和京畿地区的兵力投入到剿灭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上,孰胜孰负尚未可知。
另一方面,明朝每年最大的财政支出就是东北的军费支出,为了同满清作战,明朝五次加收“辽饷”,而与满清的议和将会让明朝卸下沉重的财政包袱,缓解内部矛盾。而明朝每年为此支出的100万两白银以及1万两黄金,在庞大的军费开支面前,完全可以不值一提,毕竟在1620年,军费已经涨到了2300万两,崇祯年间数额更为巨大,其中绝大部分都用在辽东与满清的战场上。
一个小小的细节失误,最终让崇祯拒绝了皇太极开出的条件。
至于前三条内容,只要是个明白人,都会选择答应,只是最后一条,两国以兄弟相称,平起平坐,因为事关国体,使臣必须要争得崇祯的同意。明朝代表团回到北京后,随即把皇太极的意见写成了书面材料,汇报给了兵部尚书陈新甲。而陈新甲也非常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整理好了文书,准备第二天秘密上报给崇祯皇帝。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由于陈新甲的仆人不了解情况,把原本要密奏崇祯的文书当成了公开的奏折提交了上去,结果第二天,满朝大臣都知道了这件事。此时,崇祯的朝堂是尽是“文人误国”的东林党人,在“义愤填膺”之余,依旧摆出了天朝上国的架子,不仅纷纷要求弹劾陈新甲,同时也要崇祯断然拒绝皇太极的这份“丧权辱国”的和谈条件。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在性格上的多疑、好面子、爱推卸责任的弱点暴露无疑,不仅杀掉了陈新甲,同时也拒绝掉了皇太极议和条件,把整个国家推向了两面受敌的深渊,也最终导致了明朝的覆亡。而在此之前,在迁都和放太子去南京两件事情上,崇祯也是因为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丧失了最好的机会,也让大明朝最终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皇太极驾崩,顺治登基,最终满清入关,江山易主。
皇太极驾崩后,顺治皇帝继位,多尔衮为摄政王。不同于皇太极的议和政策,在降清的明朝就臣的影响下,多尔衮等满清高层对于入主中原达成了一致意见。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自缢,明朝灭亡。之后吴三桂在山海关前降清,满清铁骑随即杀出山海关,拉开了满清入关,江山易主的序幕。
-----
网友解答:
-----
皇太极曾经与明朝崇祯皇帝和谈,为什么条件明明是崇祯可以接受的,但最后却失败了呢?我们先看一下和谈的主要内容:
1:明朝每年送给清朝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
2:清朝送给明朝貂皮千张、人参千斤
3:两国以宁远与塔山之间划定国界;在连山开辟互市。
这样的条件对于明朝是很诱人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造成和谈。
1642年,在刚刚失利的松锦之战,明军损失惨重,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祖大寿举城投降,致使明朝当时的关宁锦防线只剩宁远一座孤城,彻底的摧毁了明朝的防线,但是就在这时清朝却要跟崇祯谈判,其实很明显,清军虽然胜利,但是也有很大的损失,需要休整,而最好的休整就是与明朝互不侵犯。
并且皇太极曾经也说过:作为少数民族想要统治中原是很困难的;他也害怕自己的民族会向元朝或者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那样,政权统治时间短,最终被赶回原来的生存之地,所以保持自己的统治是目前最要紧的。
而这时,明朝也因为当时在辽东战事每年需要消耗近千万两白银,而和谈仅需百万两,对于当时国库亏空的明朝来说是好事,而且开市贸易,内陆之物是生活在东北女真所没有的,很有可能会赚回来的;之后与清朝修好,专心治理国内的农民起义,可能会使得明朝不至于两面受敌,所以对于崇祯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皇太极的想法正好迎合了正在苦恼的崇祯皇帝,面对诱人的条件崇祯皇帝为什么不接受和谈,其原因不得不让人无奈,我们来一一道来?
第一点:祖宗的束缚
在明朝来讲,就没有与外族谈判之说,明朝与元朝相争,最终没有接受元朝任何和谈之事,把元朝赶出中原,朱元璋教育子孙,不能像赵宋那样懦弱,所以当时的燕王朱棣还为此长期清理蒙古外族工作;到了“土木堡之变”时,哪怕瓦刺押着明英宗劝降,明朝也是只接受打架不接受和谈,所以崇祯帝要是和清朝和谈,先要过了心理这一关,要对得起祖宗啊!
第二点:崇祯帝性格导致没有谈判大臣
崇祯帝反复无常和生性多疑的性格,多次让大臣们无法接受,甚至处理犯罪之臣,动不动就满门抄斩、诛杀九族之类的,所以使得很多大臣不敢为其死心塌地卖命;内阁大臣杨嗣昌去清朝时竟然不敢去,大街上找来一个算命先生去拜见皇太极,结果笑话不断。
而这次负责谈判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是害怕不敢去,因为怕被大臣们说自己叛国还有怕自己办事不利被崇祯处理了,于是就派了兵部七品主事去,后来怕官职不够,临时升了个五品兵部郎中,让他穿着二品的朝服去了,最终也是笑话不断,但是清朝真心实意和谈,最终也不在乎这个不懂礼节的“二品官员”,开出自己的条件让他复命,最终也是因为没有专业人士去谈判,并没有取得很好的进展。
第三点:事情暴露,被迫中止
即使问题不断,但是清朝的真心实意和谈,也推动着事情的缓慢发展,但是最蠢的事情发生了,因为碍于大臣们的反对,这次谈判是秘密进行的,总负责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却在看完“二品官员”带回来的清朝密信后,居然顺手放在桌子上,第二天起早上朝当成一般的奏折递上去,被抄在塘报(就相当于现在的报纸)中,直接公众。
消息一出,满朝哗然,很多大臣纷纷弹劾陈新甲,说其“投敌卖国”,最后即使之情的崇祯皇帝也无奈了,只能杀了陈新甲,来昭告天下啊!
可以说,谈判的使团还没有回到北京,谈判的结果就已经胎死腹中了,可以说崇祯帝最后的“续命药”被无能之人给扼杀了,明朝失去了缓解两线作战的机会,也是的两年之后李自成帅军攻进北京之时,明朝的精锐部队还在守卫山海关前线,最终导致明朝正式走向灭亡,清军的被迫出关,统治中原。
-----
网友解答:
-----
1642年,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焦头烂额,辽东方向一败涂地,松锦战役之后,明朝辽东方向的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剩下的军队面对凶悍的满清骑兵几乎没有招架之力。在长江和黄河之间的帝国核心区域,几乎都被农民起义搞的一片混乱,大明帝国眼看就是一副大厦将倾的危局。
作为帝国最高决策者的崇祯皇帝,眼瞅着农民军不断势大,有进入京畿地区的风险,于是,他决心与满清议和,在辽东方向减轻压力,以便帝国能集中精力对付农民军。
鉴于大明尾大不掉的文官集团,崇祯皇帝派以陈新甲为首的使团,秘密前往盛京(今天沈阳),商议议和之事。
当然,皇太极对此次议和也非常重视,毕竟这次是大明皇帝亲自派出的钦差使团,可以彰显大明朝廷的诚意,他为了表现自己对使团来访的重视,亲自出城20里路迎接,给了使团非常高的礼遇,可以看出,皇太极对这次和谈是充满希望的。
其实,这也是多年来,皇太极最后一次信任大明。
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后金就一直试图和辽东的大明官员议和,以便把已经获得的土地和利益得到大明官方的确认,顺便再获得更多的好处,此次大明皇帝主动来议和,这对皇太极来说是个很好的消息,他也知道中原人士喜好面子,尤其是从天朝上国来的使节,更需要这种“面子”上的满足,于是,他主动放低了身段去迎接这些使节,以便能使和谈顺利进行。
双方在很融洽的氛围下开始了谈判,皇太极也列出了几个自己的要求,细看下来,其实也不高,具体内容如下:
满清以塔山为界,大明以宁远为界,双方互不侵犯;在之前战争中明朝被俘虏的人员和被掳掠的物资,属于满清,大明不得索还,但议和之后如果再有明朝人越过边境,满清同意将其遣返;双方再次开启边关贸易,大明每年用1万两黄金和100万两白银换取满清1000斤人参和1000张貂皮;希望崇祯皇帝能亲自前往辽东与皇太极会盟,确认和议,当然如果派出其他重臣代行也可以。
在这些皇太极的要求中,从土地到物资几乎都被满清占领,皇太极只是希望得到明朝对这个现实情况的确认,至于显得比较吃亏的边关贸易,那也比每年千百万两银子开销的辽东军费要轻松的多的多。
前三个条件很快谈妥,但第四个条件却让双方都很为难。
毕竟几千年来,中原王朝都是东亚文化圈的“盟主”,塞外邦国只有向中原王朝纳贡称臣的份,如果让崇祯皇帝去和皇太极会盟,这显然不合礼法,即使是派出重量级的大臣,也是不行的。万一这事儿被明朝那些文官们知道,还不得吵翻天,这些使节们回去只有等着杀头了。
而皇太极也很为难,此时的他,已经征服了蒙古诸部,身兼满洲的可汗、蒙古的大汗、满洲汉人的皇帝,手下兵强马壮,已经具备了一个王朝建立的实力。
而作为谈判主场的盛京,满清的满汉官员们也进行着激烈的争论,投降满清的汉臣们为了表现忠心,往往立场激进,建议皇太极最好再次对大明用兵,最好占据黄河以北,满清能迁都北京,至少也要获得关外的所有土地。
对于汉臣们来说,此时满清军队无论战力还是火力,都远胜于辽东明军,根本不需要和这些使团们废话,直接出兵山海关,打下大明北方易如反掌。
但汉臣们的意见遭到了满洲八旗贵族们的反对,尤其是多尔衮、多铎等人,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从大明夺取人口和财物,对于入关去统治一个庞大人口的地域没有任何兴趣,还不如坐享大明源源不断送来的福利。
这些王爷们心里还有个小心思,他们反对入主中原,就是怕女真人传统的社会秩序被进一步打破,在常年的对明战争中,满洲可汗的势力不断做大,这些王爷的势力不断衰微,随着大批汉臣不断进入满清的权力体系,他们的权力也不断受到约束。但他们目前至少还有自己的领地,享有很多政治经济特权,一旦满清入关,占有了大片土地,他们以后的命运,还指不定变成什么样。
面对满清贵族的意见,皇太极也无可奈何,毕竟他首先要考虑自家人的意见。
最终,皇太极在写给崇祯的信中,同意可以不计较尊卑,甚至可以取消自己皇帝的尊号,当然,他也在信中说,这是他给明朝的最后一次议和机会,如果对于这些满清让步很多的条件,崇祯还不答应,那就重新再打吧。
此时,明军在辽东方向,有实力再战的只剩下吴三桂的4万多军队,如果满清全力进攻,明军根本挡不住。
使团们最终接受了这些条件,然后他们把相关协议内容和皇太极的书信快马送回京师,交给负责和议的兵部尚书陈新甲,陈新甲则随手把这些资料放在自己的书桌上,准备第二天找皇帝秘密奏报。
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偏偏陈新甲的书童以为这些资料是尚书要他传抄的资料,在没有请示领导的前提下,擅自把这些资料送到传事处传抄。
这下可炸了锅,陈新甲在那些文臣们的嘴里,成了通敌卖国者,大家群情激奋,一致上书陈情,要求皇帝严办卖国贼陈新甲。
最后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崇祯皇帝本来想袒护陈新甲,但抵挡不住那些“嘴炮爱国者”的狂轰滥炸,不得不迅速处死了陈新甲。
对于这个议和,大臣们其实心知肚明:没有皇帝的授权,陈新甲会去安排这些议和?陈新甲,只是给皇帝背了锅,而那些群情激奋的文官们,也是为了政治正确,站在道德高地,最终把陈新甲送上了死路。
最后,当崇祯皇帝面临国破家亡时,没有一个大臣愿意再为他站台说话了,连最有可能的“南渡南迁”也成了泡影,最后不得不在煤山上上吊殉国,最终为社稷死。
次年,清军再次南下,最后,大明亡……
-----
网友解答:
-----
皇太极时期,明清双方曾四次议和。
其间,皇太极主动提出了看起来不算苛刻的议和条件,但大明却悉数拒绝。
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次议和:相互欺骗
1626年九月初一,皇太极继承汗位。
刚一继位,皇太极就迎来了袁崇焕派来的使者。
袁崇焕派使者来,名义上是给努尔哈赤吊丧,顺便祝贺皇太极继位,实际上是来借机了解后金情况的。
皇太极顺水推舟,热情款待了使者,并主动提出停息干戈。
随即,皇太极提出了他的议和条件:大明以黄金十万两,白银百万两,缎百万等馈赠给后金,后金放弃“七大恨”的诉求,此后,每年以一定比例进行贸易(后金提供东珠、貂皮、人参等,大明出金银缎),恢复和平贸易关系。
当时大明的天子还是天启帝。天启帝指示袁崇焕:“无厌之求,慎无轻许”。
袁崇焕奉旨,提出了大明的要求:1、“去僭号,奉正朔”,君臣关系要理清楚!2、归还侵占的土地和人口!
这显然是谈不拢了。
双方大道理讲了一通后,皇太极再次发起攻势,和谈破裂。
这次谈判,双方都是在欺骗对方。
袁崇焕在派人去祝贺皇太极之前,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守为正著,战为奇著,款(和谈)为旁著”,并得到了天启帝、魏忠贤的认可,
袁崇焕的本意,是“安抚”皇太极,并趁机修复已经被损坏的大凌城等三城,巩固辽东防御体系。
皇太极也精明着呢。
在遣使求和的同一天,皇太极令阿敏发兵进攻朝鲜。
皇太极不过是希望借议和,“安抚”大明,以腾出手来先打击朝鲜、毛文龙等部,以消除后路之忧。
这一局博弈,皇太极赢了。
尽管皇太极后来输掉了宁锦之战,但打击朝鲜、毛文龙等后顾之忧的企图已经实现,甚至还摧毁了大凌城等地,使袁崇焕借机修复三城的计划受挫。
第二次议和:皇太极的权谋
宁锦之战,皇太极大败。
皇太极意识到,正面再攻大明,机会不大,遂调整重点,一则改善内部民生,缓和内部矛盾,二则着手击败西北的威胁林丹汗。
皇太极旋即发起了议和。
然而,这次议和,皇太极思虑深远。
皇太极认识到大明的一个问题:鉴于宋朝灭亡的教训,“不款”,在大明已经是一种“政治正确”。尤其是文臣们,他们不愿担责,只是坚持“清议”,坚决反对“款”,而在“以文制武”的氛围下,大明的武将虽然担当重任,却只能俯首听命。(《天聪朝臣奏议》)
因此,皇太极的这次议和,其实并没有指望真的达成什么和,其重点是拉拢、离间崇祯与大明武将的关系。
一方面,皇太极提出的议和条件,看起来诚意十足。
皇太极提出请封王位,请铸印信,在书信中也不用天聪年号,有在名分上尊大明为正朔之意。
只不过,皇太极自然不可能放弃已经侵占的土地、人口。
当时初登大宝,一心于“五年复辽”的崇祯自然不可能一上台就“割地”(虽然这些地已被后金实际控制),因此,和议自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然而,皇太极要的就是这个“看起来很有诚意”。
在对崇祯求和的同时,皇太极对各武将也发起了“议和攻势”。
他给毛文龙、袁崇焕、祖大寿等人都曾“求和”。
而且,其中言辞看起来简直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
比如,在给袁崇焕的信中,皇太极“委屈”地提到:大明一直吸取宋朝的教训,不肯议和。可是,大明皇帝不是大宋的后裔,我也不是大金皇帝的后裔呀!宋金之间的事情,关我们什么事呀!
这一波“哭哭啼啼”,用心够狠。
一来,获取了“正当性”。
皇太极的作秀,一再表明:不是后金非要打!后金已经做出足够让步了呀!
以后再打,责任全部在大明!
二来,试图争取明武将。
三来···离间崇祯与武将们的关系。
最后,皇太极以一波迂回入关,进攻北京结束了这次议和。
旋即,皇太极的权谋收到了效果。
皇太极一退兵,袁崇焕就因“擅主和议”、通款与敌,被下狱处死。
此后,投降后金(清)的明武将也逐渐多了起来。
如果说前一次议和,双方还各有所图的话,那么,这次议和,大明就是完全被大清牵着鼻子走,完全陷入皇太极的权谋圈套了。
第三次议和:皇太极的再次作秀
不久,皇太极远征察哈尔部,林丹汗远遁,部民纷纷归顺后金。
皇太极召集众将,再次讨论伐明事宜。
然而,一些将领的呼声,却引起了皇太极的关注。
原来,在原林丹汗统治的区域,许多部民曾经长期受惠于同大同、宣府等地的贸易。
因此,一些将领提出:应当“讲和”为主。
显然,如果把一意交战的责任扛在自己身上,对皇太极统治这些部民是不利的。
皇太极遂顺水推舟,再次议和。
这一次,皇太极是与宣府的地方官议和,表明态度:我与大明在辽东继续打,不关你们的事情,我愿意和你们保持和平。
旋即,宣府巡抚在获得崇祯认可(至少是默许)的情况下与后金订下盟约。
回师后,皇太极君臣决心把议和搞大一点。
当时,群臣大多主张议和,但其目的是杀气腾腾的。
1、如果崇祯反对议和。
那么,所有人都知晓是谁要打,使那些被残害的明军民“虽被创疫,将自怨其主,无尤于我”。
2、如果崇祯同意议和。
那么,“我国利于和,彼国不利于和”,“所谓借小心以图大事,假退步以求前进”,后金正好可以“暂切假和,专修内治,以待天命”,“待天命至日,仍再兴兵征讨”。
不久,皇太极得知:崇祯迫于文臣压力,将已与后金达成盟约的宣府巡抚调走了。
既然如此,这事情肯定不可能成了,那就干脆把假戏作足一些!
皇太极不但自己和各地将领讲和,还让蒙古一些部族求和,甚至还让朝鲜国王也写信调和,总之就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想要和平。
然而,刚刚因为“擅议和”斩杀袁崇焕的崇祯,又怎么可能自己打自己耳光呢?不理!
第四次议和:被轻松化解的“议和攻势”
一晃五六年,这一次,是大明急了,想要议和。
1637年,杨嗣昌担任兵部尚书,他认为大明的主要对手是农民军,应当先与清议和,以“撤兵中原,以讨流贼”。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怎么不被文臣们的“政治正确”所耽误呢?
偷偷摸摸之下,崇祯的作法十分奇葩!
崇祯派去了使者。
然而,这个使者既不是重臣,也不是天子近人,而是···一个本在街头算命的卜者。
说实话,这种级别的使者,皇太极完全可以根本不接待。
但是,新投降的汉官则主张皇太极顺水推舟,借力打力。
当时,皇太极采取的是“伐大木”策略,即先用尽各种办法把大明搞垮,再图中原。
所以,此时与大明议和,让大明腾出手去剿灭农民军,不符合皇太极的设想。
然而,你皇太极总是把战争的责任甩给大明,现在大明求和,你不表示一下也不合适。
皇太极轻松一招,化解了崇祯议和的企图。
皇太极认认真真地写信去询问辽东巡抚等有关部门:有个算命的来我这里,说是奉命来议和的,这是好事呀!
如此,崇祯、杨嗣昌偷偷摸摸的议和很快就传开了。
这还得了!
黄道周等人纷纷上书,反对议和,并要求罢免杨嗣昌。
杨嗣昌头脑灵活,反应快:我从来没有议和的意思。
崇祯也跟着打圆场:朝廷从来没有要议和,不要听信外人胡说。
这个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第五次议和:大明最后的机会
最后一次议和,又是崇祯提出的。
松锦之战,大明精锐全军覆没,同时,农民军也发展迅速。
内忧外患下,崇祯被迫再次议和。
这一次,崇祯仍然不愿意直接与皇太极致书,只是以写信给陈新甲的口吻,传递求和之意。
皇太极十分不爽:既然是给我国书,怎么又是给你们兵部尚书的内部信件?
随即,皇太极也以给贝勒写信的方式,与崇祯进行和谈。
皇太极再次主动提出了议和条件:大明每年给大清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大清每年给大明人参千斤,貂皮千张,双方以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为界···以后双方互市,结好!否则,不要再谈了!
皇太极甚至还表示,如果能和谈成功,尊卑可以不计较,仍然尊大明为正朔。
可以说,皇太极提出的条件,在当时是非常有诚意了。
皇太极没有再提出领土要求,基本上只是要求大明承认其统治的地区,而每年的物资交换,也基本是等价交换,为此,皇太极甚至可以去尊号!
这是上天给大明的最后一次机会。
原本,以当时的形势,皇太极是不必议和的,即便议和,也其实可以提出更为有利的条件。
皇太极提出不错的条件,或许是因为他身体不好(松锦之战后,皇太极身体一直不好,减少世事),诸子矛盾尚需解决,或许是为了诱使大明减少边地兵马以待时机,或许是乐见气候已成的农民军与大明两个对手彼此削弱···
然而,不论皇太极出于何种原因,对崇祯来说,与清议和,立刻应付李自成确实是其最后的机会了!
结果,事情传出后,又是一波群臣的群情激昂。
崇祯无可奈何,杀了陈新甲了事。
最后一次议和,就此结束!
高下立见
大明与大清的几次议和,展现出双方统治者能力的差距。
皇太极即位之初,后金连续在宁远、宁锦之战中为袁崇焕所败。
因此,皇太极认识到在正面战场上很难有大突破,遂将重点转入对朝鲜、毛文龙、蒙古等后方威胁的打击,因此提出议和。
然而,连番胜利之下,志得意满的崇祯,一心要“五年复辽”,不可能真的和后金达成长期和平,其对议和的态度,不过是“款为旁著”,以迷惑对手。
结果,皇太极平定了后方威胁,而大明不但没有实现防御体系的目的,还君臣失去相互信任,袁崇焕冤死!
此后的相持阶段,皇太极的议和就是纯粹的作秀了。
当时,皇太极获得了大量新统治的土地、人民,然而,由于战争的需要,需要大量征调这些新附的部民。
因此,皇太极必须把战争责任推到崇祯身上,以表明其战争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因此,皇太极一面屡屡迂回入关劫掠,一面又屡屡恳切提出议和。
崇祯君臣守定不议和的“政治正确”,却没有针锋相对地展开舆论战,使皇太极一面大肆劫掠,一面却又阴谋得逞,更使大明武将离心。
两者之间,高下立见。
最后两次议和,是大明陷入内忧外患后,无奈地主动求和。
皇太极此时已经定下了“伐大木”的策略,一心要搞垮大明,但仍无立刻入主中原的力量与机遇,因此,仍然要通过且战且和与大明博弈。
此时,如果崇祯君臣务实一些,运作得当,并不是没有机会稳定形势。
然而,崇祯君臣仍然耽于“政治正确”,不能灵活应对,结果···大木,真的倒了···
竞争的唯一目的,是取胜。取胜的基本方式,就是打击敌人,强大自己。
“不议和”,坚决斗争,原本是一种力量,可以打击敌人,强大自己。
然而,当他成为唯一的“政治正确”时,却成了束缚自己的绳索。
在这种束缚下,大明完全失去灵活性,自己被削弱,眼睁睁看着敌人强大。
更为讽刺的是:许多当初高声反对议和的明臣,在李自成、清军来时,麻溜“识时务”了。
任何美好的品质,都应当根植于内心,付诸于行动,而不是浮于口头,更不应成为干扰科学、政策的噪音。
-----
网友解答:
-----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后金初期和皇太极时期的形势图:
第一张: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这时候的后金才占领了辽宁和吉林南部地区,面积还很小,人口也不多。
第二张: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位,这时候的后金已经占领了东北广大地区,面积和明朝差不多了,实力大增。两年后的1628年,崇祯皇帝登基。
第三张:1636年,皇太极改后金为大清,这时候的清朝已经占领了东北和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面积比明朝大多了,人口也超过了百万。明朝已经被李自成和张献忠起义军折腾的够呛。
第四张:1643年,明朝灭亡的前一年,清朝的疆域与之前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明朝已经被农民起义军耗尽了长江以北最后一支机动部队-孙传庭的秦军。这一年,皇太极去世。
看完这几张图,大家觉得皇太极会真心和明朝议和吗?
自从北宋以来,北方游牧民族何尝不想灭亡中原政权,一统江山?契丹人努力了,但是没有做到,女真完颜部努力了,但是势力只到了淮河以北,没能实现消灭南宋的目标。蒙古人终于做到了,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明朝建立后,游牧民族一直郁郁不得志,适逢明末乱世,内忧不止,民穷财尽,女真人又看到了机会,一统天下的机会再次来临。早在1629年,皇太极第一次带领清军杀到了北京城下,当时手下建议攻破北京城。皇太极说:不是我们攻不破,只是时机不成熟,会有机会的。
对于明朝的土地,清朝人早已垂涎三尺,只是因为人口实在太少,兵员不足,即使攻下来,也无法一个一个长期占领,必须等时机。
皇太极会真心和明朝议和吗?做梦吧,沉船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边是蒸蒸日上,一边是腐败至极。就算议和,皇太极最多就是缓兵之计,等待时机。崇祯皇帝虽然情商一般,但绝不是傻子,这就是他始终没有下定决心议和的原因。崇祯皇帝之所以想议和,也是缓兵之计,但是他深知满清不靠谱,如果议和,白白给了满清钱粮,养肥了他们,到头来还是要进攻明朝,所以崇祯帝没有下决心议和。因为和满清议和就算成功,也是暂时的,终究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这一点,崇祯帝还是知道的!
-----
网友解答:
-----
崇祯没有“答应”,那是因为崇祯没有答应的机会了,实际上在明末的历史中,松锦大战明军大败后,崇祯就已经想要和大清皇太极议和了。
在明朝的骨子里,与游牧民族向来是“水火不容”,因为北方蒙古的游牧政权,严格来讲都是元朝的分支,他们作为黄金家族后裔,血统几乎占领了整个欧亚大陆,因此他们有自己的骄傲。
所以洪武年间,归降的“朵颜三卫”不久就因为元朝辽王的“不甘心”背叛,还有永乐年间,瓦剌和鞑靼先后跟大明假装附和,但都先后跟大明开过战,朱棣的五次北伐,就是一次次的信任被辜负之后,彻底暴走,可谁知道,朱棣还没打服蒙古,自己就在半路上去世了。
到了明宣宗时期,明宣宗自己也亲征北伐过,只是他明白了一件汉武帝、李世民、赵匡胤在付出了大量的代价后都才明白的道理:
“草原,靠打是解决不了的”。
中原与草原关系的三个档次。
既然靠打解决不了,那么该靠什么去解决?
按照明朝以前的历史来说,方法有三个档次。
第一种方法:平等外交,不需称臣,互称皇帝。
这第一种方法,最贴切的例子就是南北朝以及宋辽时期。
宋辽自“澶渊之盟”开始,一直到宋徽宗宣和年间,这里有长达一百年的和平历史,这段和平,乃是宋辽两国在三十多年的互相死斗,却又无可奈何对方得出来的最好结果。
宋辽的澶渊之盟,并不是“君臣”之礼,辽朝皇帝是要喊宋真宗当哥哥的,两国皇帝都是皇帝,因此两国皇帝不会亲自见面,而且在一定的节日,两国皇帝还互相问候,最经典的是,当宋仁宗去世的时候,辽朝皇室集体“哭丧”。
能把中原和草原关系搞成这样,宋也是史无前例了。
第二种方法:打服之后,建立边境贸易,令其称臣。
这一个方法,档次要比宋辽之间的“平等”关系要高,因为这个方法中,皇帝只有一个。
要知道游牧民族一直以来侵扰中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那就是他们的生活环境恶劣,温差大,温带大陆性气候让他们人口稀少,地广人稀又资源开采困难,所以一到了夏秋季节,他们不拼了命出来抢东西,是压根过不了下一个冬天的。
其实在汉朝开始,匈奴就一直提出和汉朝“止战”,而后要求汉朝在边境设立“贸易”,以此来保证匈奴的停战。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都同意了,但也这被视为“屈辱”,所以汉武帝要打,狠狠地讨伐匈奴,汉武帝有些心急,一直想要彻底灭掉匈奴,可惜最后把大汉拖垮了,匈奴也没有灭。
后世的中原政权“以此为戒”,既在战争上强势出手,但也迅速“安抚”敌人,恩威并施,还给贸易,游牧政权自然俯首称臣。
第三种:暴力征服,文化输出,南北共尊。
这一种档次最高,典型的例子就是圣人可汗杨坚、天可汗李世民。
不管是杨坚还是李世民,都先后拿捏了强大的突厥,而且李世民还不仅仅是突厥,他征服了周围几乎能征服到的部落和民族,但李世民没有搞特别对待,给予他们机会,让他们来大唐生活、学习、贸易、繁衍。
这就是大唐最强的“文化输出”了,在唐朝,外籍学子、商人、官员都不少,他们仰慕大唐,甚至认为自己就是大唐人,这种文化的输出,才是根本上的和平的保证。
按照这三种办法,明宣宗能选择哪一种呢?
明宣宗选择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的方法,他也打开贸易,倡导停战,可是却难让蒙古彻底称臣,这就是明宣宗时期的“明宣宗巡逻”,被后世人批评为明宣宗懦弱所留下的一个隐患。
可站在和平的角度来讲,明宣宗这样做是没错的。
后来又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大明被高度削弱,而土木堡之变的源头,正是“边境贸易”的矛盾引起的,自此,大明想维持这种平衡,有点吃力了。
从明宣宗开始,大明对草原的处理态度,可以说是在努力从
“第一个档次”
往
“第二个档次”
升级,而真正把这个事情做好做完的,乃是明穆宗,他在位时期,力排众议,打造了
“隆庆和议”
,让俺答汗对大明称臣,接受大明的册封。
隆庆和议的核心在于取消除大明对草原一定要置于死地的执着,适当去听取草原的声音,最终建立边境贸易,并以“贸易”的开放为条件,让草原称臣,这严格来讲,是大明历史上和草原的第一次和议。
因此到了崇祯时期,议和不是什么不可以接受的事情,既然前人有过这样的行为,崇祯就可以去模仿。
松锦会战大败:一个崇祯帝必须要议和的局面。
辽东还在袁崇焕主政时期,袁崇焕就曾以七分试探、三分真心的态度和皇太极聊“议和”,只不过袁崇焕这是自作主张,后来袁崇焕被杀,其中的一个大罪就是这个。
袁崇焕虽死,但议和的必要性却存在,因为大明自己的内部,也很混乱,李自成席卷全国,小冰河期导致的北方灾难让人间涂炭,想要平定辽东,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事情。
在己巳之变中,为什么皇太极还是能够绕路进北京,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皇太极看出来了,除了有袁崇焕坐镇坚挺的山海关一带,其他地方早已经脆如薄纸。
崇祯以袁崇焕私自议和的罪名凌迟袁崇焕,却不代表他不需要议和。
崇祯十一年,皇太极领兵再次南下,这一次皇太极誓要把大明的防线被打掉,主要目标就是四座守城:
松山、杏山、锦州、宁远。
崇祯十三年,皇太极开始“围困”这四处防线,争取各个击破。
而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明军一直处于被动的防守模式,除此之外,前线的明军将领还要遭受朝廷那些误国文官的胡乱指挥,在两年后,也就是崇祯十五年,祖大寿、洪承畴先后降清,在大战中,明军阵亡的兵力高达一半之多,此战大败后,唯有吴三桂得以后撤,其他人则是投降的投降,殉国的殉国。
本以为松锦大战之后,大明将会面临皇太极更剧烈的攻势,可谁知道,大明满朝文武,加上崇祯皇帝,却等来了“议和”的使者。
大清看似来势汹汹,但他们遇到了跟当年辽朝、金朝一样的问题,这么大的领地让他们打下来了,可他们却是没有办法管理,其次则是大清内部为了支撑这两年的战争,也是用尽了力气和资源,打下松锦一线,意味着他们可以让大明坐下来好好和他们聊,但绝不是他们要灭了大明。
皇太极的这次议和,是抓准了双方内部都很复杂的情况下提出的,实际上,也是当年和袁崇焕“议和”的延续。
一开始,议和的事情也不是崇祯牵头的,而是当时间接导致了松锦大战失败,在后方乱发命令的兵部尚书陈新甲。
当松锦岌岌可危时,陈新甲也学袁崇焕,提前派人和皇太极通气,虽然陈新甲兵部尚书当得不怎么样,但他看得出来,大清为了打松锦,自己也是一团糟,这也是自古以来中原和草原对战最常见的优劣势。
对于陈新甲使团的到来,皇太极松了一口气,他很热情地接待了陈新甲,可当他知道陈新甲此次前来也是没有崇祯的授权时,他的态度就变了,因为袁崇焕之事还在眼前,皇太极知道崇祯对权力极其看重,陈新甲自以为是,并没有什么意义,最终会面草草了结。
随后不久,祖大寿降清、曹变蛟战死,洪承畴降清,大明山海关,仅剩吴三桂孤独支撑。
而此前陈新甲和傅宗龙透露过他私下派人和清朝交涉,傅宗龙又把这件事告诉给了内阁大学士谢升,后者也早知道了此事,他就是要等大明确定是输了后,再告诉崇祯。
崇祯当场恍然大悟,为什么皇太极赢了松锦之战后,还会来议和。
也果然,崇祯一听擅自议和这事,十分生气,陈新甲自作主张,走了袁崇焕老路,陈新甲在地上磕头,态度也很是诚恳,而谢升则提醒崇祯帝,事到如今,就不要追究对错了,目前“议和”、的确是对大明最好的选择。
崇祯听闻后沉默了,他没有再坚持怪罪陈新甲,而是让陈新甲继续和皇太极的“议和”事宜,陈新甲很开心,回去之后就组织人准备去和皇太极谈判议和事宜。
因此要说的是,崇祯根本没有拒绝议和,于情于理,他都不应该拒绝。
虽说大明有“不称臣”、“不纳贡”的铁血祖训,但问题是,议和也不是称臣纳贡,而且嘉靖帝就因为对游牧民族太过绝对,导致人家率军围困京城掠夺八天都不敢还手,反而是明穆宗以“隆庆议和”让俺答汗称臣了。
凡事,都要看结果,对于崇祯来说,议和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他甚至还觉得,未必不能让大清对大明“称臣”。
议和失败:源于一场低级的“泄密”。
议和很顺利,因为双方都急切想要一个结果,崇祯给陈新甲大行方便,陈新甲和皇太极之间的交涉也到了最后阶段。
其实当时因为陈新甲此前的“大嘴巴”
(历史记载只和一个人说了,实际上不知道和多少人说了)
,朝中已经有很多人知道要议和了,连谢升都被弹劾罢官,但崇祯还是在装傻,一直否认,事实上,假如真的议和成功了,崇祯该如何做解释,这件事一直是个谜。
崇祯十五年七月的上旬,某一天一封“密函”从山海关加急送到京城,这份密函,就来到了陈新甲的桌案前,而这份密函写的,正是皇太极提出的“议和”的初稿:
每岁贵国馈黄金万两,白金百万两,我国馈人参千斤、貂皮千张。以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为贵国界,以塔山为我国界,连山适中之地,两国于此互市。
从利益方面来说,皇太极的两大核心要求:
一、让大明固定“换钱”。
二、划定国界,开放贸易。
这样的条件,既是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是因为,大清绝对是因为资源匮乏、贸易不通而展开和谈,包括宋代的西夏、辽朝、金朝,都是有这个先天缺陷。
意料之外是因为,皇太极打下了松锦,在军事上可以更强势,却没有狮子大开口,毕竟这只是“初稿”,皇太极没有刁难,这意味着皇太极很心急了。
但滑稽的是,这件事情,崇祯是从“塘报”上知道的。
原来,陈新甲看了这份密函后,就马大哈地放在桌案上,而他的书童,每天有帮他拿塘报去发布的任务,于是这份密函就被公开了。
当时朝堂一片哗然,因为密函上除了这两个明确的条件之外,还有皇太极提出要和大明结交“兄弟之礼”的要求,就跟宋辽一样。
可大明的朝廷文人,最看不起的就是大宋,此事让崇祯很没面子,于是崇祯就把陈新甲抓了当替罪羊,陈新甲最后被处死,而议和,也因为陈新甲的死中断。
和议计划破产:大明溃于内忧外患。
虽然明朝皇权集中,但是文官们可以拿“祖训”出来说事,在大明,皇帝做错了什么事情,大臣们都可以引导他改正,忍他,但惟独一件事情不能忍,那就是“没有血性”。
即便是当年隆庆和议,也是明穆宗“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才促成的。
当时已经经历过了草原侵略者进京掠夺却无人阻止的惨案,加上朝中的大臣都是明事理、不迂腐的人,在双重作用下,隆庆和议才完成了。
而到了崇祯这里,“和议”的内容已经变成了和大清“平等”对话,这些处在党争之中的朝廷官员们以这件事情为争输赢的议论话题,说是为了讨论出一个议和与否的结果,实际上还是在玩文字游戏。
崇祯自己也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就这样被架住下不来台了,最终,他也要为了大明的“祖训”,和皇太极死磕下去。
只是崇祯没想到,李自成崛起更快,可这些口口声声为了国家为了名节的文官们,却是无人能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连大清的皇太极都去世了,大明自己都还在处理内乱。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朝中文武百官几乎都是“漠然视之”,崇祯含恨而自缢,或许他也知道,两年若是坚持和议,他就能腾出手来解决朝中只会说漂亮话却不做实事的官员了,也可以更专心镇压李自成了。
总结:
关于大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节气,这是很值得让人钦佩的,可若具体分析崇祯前后的决定,崇祯最后的自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悲壮”,他也只是自己没有主见,一步错步步错,最终落入了深渊。
如果当年和议完成,按照崇祯的手段,国内的问题说不准很快就被解决了,到时候再好好用上吴三桂,按照大清那片“寒冷”之地的生产力来说,大明再次打服建州,这也是迟早的事情。
只可惜这一切都毁在了大明最后这一班政府官员手中,而他们在李自成进城后百般献媚,最终被李自成一顿折磨,最终也没有一个人落得好,他们折磨崇祯,李自成折磨他们,这也可谓一物降一物了吧。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
网友解答:
-----
皇太极和明朝议和的事情,发生在1642年。
这一年,皇太极和明朝之间发生的,历时两年的松锦大战终于结束了。松锦大战之后,明朝最重要的将领祖大寿、洪承畴都相继投降了清军。明朝精心打造的九边军镇的精锐力量,几乎全部被剿灭。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军事力量的,只有吴三桂驻扎在宁远的三万残兵。关外的防御城池,除了吴三桂宁远的一座孤城外,已经全部丧失殆尽。
也就在这时候,皇太极提出了和明朝议和的想法。但是崇祯最终没有答应,还杀掉了参与议和的陈新甲。这样,明朝失去了最后一次和清军议和的机会。
(皇太极剧照)
要知道,1642年的明朝,已经处在危在旦夕的时刻。不仅仅清军已经占据了整个关外之地,只等皇太极一声号令,就往关内打来。而且国内的形势也岌岌可危。李自成已经把西北搅得翻天覆地,张献忠在西南也打得风生水起。可以说,整个国内都不得安宁。
皇太极和明朝的议和条件,后来记载在《清太宗实录》里面。这个议和条件,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内容:一是遇到吉凶大事,双方派使者庆吊。二是明朝要每年给清国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清国则给明朝人参千斤、貂皮千张。三是明朝要把入境的清人送回清国,清国也一样。四是双方重新划分国界,明朝承认清国打下的地盘为清国所有。
这个议和条件中,第一条,实际上是要求明朝要把清国和它摆在平等的地位,而不再是之前的宗藩关系。第二条,不管是不是等价交换,但至少是互相送东西,而不是要求明朝割地赔款。第三条,清国是为了保持人口基数,明朝也不吃亏。第四条,就算明朝不想重新划定国界,但清国已经实际占有了明朝的土地,明朝不承认也没有办法。
(崇祯剧照)
总体来说,清朝的这个议和条件,也不算苛刻。而且前面我们也说了,当时明朝正遭受国内农民起义的强力冲击。如果明朝和清军真正能实现和谈,明朝缓过气来,集中力量打击农民军。把农民军消灭以后,再回过头来对待清军,不是更好吗?为何崇祯不这样做呢?
准确地说,实际上崇祯并没有不答应,当时他也悄悄派了边关大将陈新甲去和皇太极谈判。陈新甲又推荐马绍愉、李御兰具体去和皇太极谈判。马绍愉、李御兰去了清国后,皇太极看见并没有崇祯皇帝给他的国书,很不高兴,说明朝不诚心。马绍愉、李御兰只得回到塔山,把清国议和的条件,带信给陈新甲。而陈新甲并没有引起重视,随手放在桌上,结果这件事泄露了出去。
朝中大臣知道后,都纷纷上奏表示反对。崇祯在这时候,也不好意思说“议和”这事是他让陈新甲他们去干的,于是把陈新甲抓起来,后来又把他处死。陈新甲一方面当了崇祯皇帝的替死鬼,同时也是他自己没有把事情做好,造成了事情的泄露。也就是说,算是他自己咎由自取。
(李自成剧照)
不过,从崇祯皇帝羞羞答答做事情的作风来看,他当时在议和这件事上,表现得确实不够坚决。那么,崇祯当时为什么表现得不够坚决呢?
当然了,面子思想崇祯肯定是有的。毕竟明朝一直号称上邦大国,结果一个“藩属国”打下它不少土地后,它居然承认这些土地确实归人家所有,承认这个“藩属国”具有和它平等的关系。无论如何,这是非常失面子的事情。
后来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外的时候,也和崇祯有过谈判,希望崇祯封他为西北王,这样他就撤军。当时崇祯也不同意。一个造反的“贼”被他封为王,这是崇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接受的。
不过,面子思想其实是很少的一部分,实际上,崇祯皇帝也明白,和皇太极和谈,是根本没有用的。当时皇太极之所以要和谈,其实也是因为他明白,明朝的力量还非常强大,要想一鼓作气灭掉明朝,还是很难的。如果明朝一直在边关囤积重兵,清军打进关来,实在是很困难的。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明朝能够把边关的军队调去攻打农民军。这样清军才会有机会。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皇太极所提的条件就不可能太过分,他是希望能够尽快达成,等待明朝新的行动。
崇祯也明白皇太极的阴谋,加上崇祯又多疑好面子,因此最终这件事没有做成。
(参考资料:《清太宗实录》《明史》)
-----
网友解答:
-----
打仗还是议和,都是国与国之间相处的两种不同方式,前提是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政治大局。所以崇祯的明朝与皇太极的清国是战还是和,都取决于两国的政治形势。
明朝当时面临着非常凶险的政治困局,可谓天灾人祸、内忧外患。
人祸:
高迎祥、李自成的农民军起义十余年,反复围剿而不能扑灭,反而人数越聚越多,从南向北,从西向东,纵横数千里。
天灾:
中原大旱不断,瘟疫爆发,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
外患:
北方的清国不断强大,皇太极又不断派兵骚扰入侵,明朝应接不暇,苦于两线作战。
内忧:
每年的军费开支高达两千万两以上,但民生凋敝,百姓困苦,虽不断强征暴敛,国家财政仍然早已入不敷出。再加上各级官吏的贪腐无底线,军队缺饷缺粮的情况成为普遍现象,军队内部骚乱哗变时有发生。
在这样的国内政治形势下,与清军议和,暂时避免两线作战,得到两三年甚至五年的喘息之机,将有限的财力和军力,放在围剿和安抚农民起义军上。农民起义军的本质是没有活路的流民,所以围剿农民起义军的根本不在军事上,而在于安抚民众,给广大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只有民众有生路,起义军就会失去源头,就会失去发展壮大的土壤环境。
所以说,议和是当时大明朝廷面临的最大最紧迫的政治。只要不是致命的条件,都应该接受并积极促成。更何况,清军的条件还不算苛刻:明朝一次性支付给清国黄金10万两,白银100万两,缎匹100匹,布(毛青布)1000匹,作为和好之礼;之后每年,清国给明朝东珠10颗,貂皮1000张,人参1000斤,明朝给清国黄金l万两,白银10万两,缎匹10匹,布匹30万匹。
既然如此,崇祯的朝廷为什么不同意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崇祯没有担当和气魄
崇祯最清楚内外交困的局面,最理解议和的必要性,松山、锦州失守,经略洪承畴降清,崇祯还有更好的选择吗?所以他的本意是想议和也是支持议和的。但,负责与清军议和的兵部尚书陈新甲,无意之中将议和之事泄漏出来,朝廷一片辱骂之声,一帮所谓的“忠臣”坚决反对、以死相谏。崇祯没有乾纲独断的气魄,没有我不背骂名谁背骂名的气概,瞻前顾后贪图虚名,一看民意汹汹,急忙撇清与议和的关系,将陈新甲处死,亲自关闭了与清兵议和的大门。
大臣只想做“忠臣”
朝廷中以东林党为首的清流,向来就是视个人名节如生命,重清名尽误国事。他们不是不懂政治,不是不清楚议和的利弊,而是都不愿背骂名,都只想享清高做忠臣。抱守“不和亲,不割地,天子守国门”的古训,打着南宋议和的反面旗帜,高举爱国忠诚的幌子,高喊谁主张议和,谁就是卖国贼、谁就是大逆不道、谁就该下地狱,误导了民意、误导了国策,也给崇祯和希望议和的大臣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怀疑清军的议和诚意
议和是清军主动提出的,提出议和时,清军正取得节节胜利,相继攻克了明军的松山、锦州等重要关口,主帅洪承畴兵败被俘降清。应该说这个时候,在军事上,清军牢牢控制了主动权。因此,明朝的大臣们怀疑清军的诚意也是有一定的理由的。但是,有这种怀疑的人,其实是不懂当时的局势。虽然清军在局部取得了军事胜利,但相对大明这头大象,清国仍然只不过是一蚂蚁。作为蚂蚁,不可能一口把大象吞下去。所以,皇太极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采取小刀割肉的方式,以战养战,不断渐进式地吞噬大明。所以,清军想议和,通过议和赔款发展壮大自己,绝对是真实的目标。至于后来明朝的快速灭亡,主因不是清军,是明朝自己和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清军只是渔翁得利而已。
担心议和赔偿加重财政负担
议和的主要条件是,明朝给清国黄金l0万两和白银100万两,相当于崇祯时期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担心明朝的财政负担不起。明朝的财政非常困难,这是事实,但这个赔款可以争取分期支付,清国也基本同意。如此以来,明朝财政咬咬牙,还是可以想办法挺过去的。有人也许又会说,每年的赔款不是壮大敌人,削弱自己吗?殊不知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利益。当什么时候,农民起义军剿抚好了,平熄下去,有能力对付清军了,再找个借口废除这个和谈条约就是了。
总之,明朝不与清军皇太极议和,失去了一只绝好的苟延残喘的机会。如果议和成功,再采取得当的政策方略,明朝也许真还可以再延续十年二十年,也未可知。
-----
网友解答:
-----
公元1642年四月,清太宗皇太极向明朝的崇祯帝抛出议和的橄榄枝,此时的明朝上至崇祯下至文武百官,都对后金大汗皇太极议和的诚意表示怀疑,毕竟当时的明朝在经历松锦之战失败后,明朝的大部分精锐已经损失殆尽,加上祖大寿和洪承畴等人的投降,使得明朝彻底失去了反击能力,此时的明朝仅有山海关和宁远等几个孤城。
事实上皇太极的这次求和是真的,而且皇太极对明朝的态度也是十分真诚,提出的条件对明朝来说也合适呢,为什么最后崇祯皇帝却没有同意呢?这个问题我们后面会有答案。
首先来说一下,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时间先往前倒退两年,倒退到公元1640年的松锦之战,松锦之战爆发的起因是因为公元1631年围困大凌河时祖大寿因粮草断供,祖大寿便假意投降皇太极,并承诺帮助皇太极夺取锦州城,后来皇太极多次书信提醒祖大寿忘了他们之间的约定,而且现在也是夺取锦州城的极佳时机了,此时的祖大寿却以各种理由搪塞,后来皇太极更是派使者给祖大寿带话,祖大寿依然没有露面,最终引起皇太极的震怒。
公元1640年三月,皇太极吸取了之前宁远兵败和锦州兵败的教训,制定了全新的计划,对锦州进行全面的攻击,这一战开始时十分顺利,锦州外城的军队中的人,大部分都是蒙古人,看到城外被围之后,便生出了投降之心,与当时清军的主将济尔哈朗取得联系,不料此事被当时明军的主将祖大寿知道,想要将这些投降清军的人抓住问罪,而明军中要投降清朝的这些人,消息也十分灵通,很快便知道了,他们在军队当中发起冲突,引起混乱,当时清军的主将济尔哈朗在得知消息后,下令立马攻城,,祖大寿自知不敌,只好退到内城坚守。
公元1641年,锦州外城的守将投降清朝,清军占领了锦州外城,至此清军便开始对锦州进行严密的包围,包围了一段时间后,祖大寿见清军还没有撤退的意思,只能向朝廷请求支援,崇祯帝在接到祖大寿的救援请求,命洪承畴等人前去支援祖大寿。
洪承畴接到命令后,从北京出发前往锦州,洪承畴不敢轻举妄动,便驻扎在宁远,在此窥探锦州的局势,洪承畴向朝廷表示,现在的局势不宜操之过急,半个月后适合作战,而朝廷中的崇祯帝哪里等得了,崇祯帝主张速战速决,催促洪承畴快速起兵。
没过多久,洪承畴便在宁远出兵,率军十三万人前往锦州作战,双方在锦州山乳峰山一带进行交战,清军初战失利,兵马损失众多,虽然清军初战失利,但是清军很快便反败为胜,公元1642年四月二十日随着之前的大部分明军将领的归降,加上这时候松山,锦州,杏山这三城皆归清朝所有,松锦之战全面结束,清军大胜,自此以后,明朝在辽东的防线的防守方面,只剩吴三桂的军队可用了。
在松锦之战全面胜利后,清太宗皇太极便提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想法,要与明朝和谈,这个想法,得到了清朝的宗室们大部分宗室的支持,于是皇太极便命人给明朝的崇祯皇帝送去书信,皇太极在书信中也表明了自己的诚意。
首先因为清太宗皇太极和清朝宗室们,对明朝其他的地方是不感兴趣的,而且他们对于目前的状态十分满意,而真正主张南下的反而却是那些汉族的文官们或是投降清朝的那些明军将领。
清太宗皇太极非常清楚,汉族人口较多,满族人口较少,贸然的占领太多地界对于清朝的发展不利,并且清太宗皇太极也没有做好全面统治的准备,加上松锦大战结束没多久,虽然清朝最终大获大胜,但是清朝的兵马各方面的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也需要时间来进行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后来,崇祯帝在接到书信后,看到皇太极的书信后,虽然崇祯帝对皇太极的诚意表示怀疑,但是最后还是派遣了使团前往清朝,明朝的使团在到达清朝当时的都城沈阳后,清太宗皇太极亲自率领文武官员出城二十里进行迎接,对待明朝的使团非常的热情有礼,清太宗皇太极这种热情的态度,也让明朝的使团受宠若惊。
皇太极后来开出的条件,对明朝来说是十分合适,甚至可以用优厚来形容,具体条件如下:
第一,明朝和清朝以宁远,塔山一带为边境,保证互不相侵。
第二,明朝人口逃到清朝的境内,清朝会将明朝的人口,遣返回去。
第三,明朝每年向清朝提供100万两白银和一万两黄金,换取清朝的1000斤人参和1000张貂皮。
第四,明朝崇祯帝和明朝的高官们前往辽东与皇太极结盟,双方宣誓为兄弟之国。
总体来说,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说还是十分合适的,一方面明清停止了东北地区的战争,也等于清朝对明朝京城的军事威胁解除,明朝可以有很多的精力和兵力去剿灭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还有就是明朝军事方面的最大支出,就是东北地区的,因为与清军连年战争,所以军事的支出也就较大。
而此时与清朝议和,便可以卸下沉重的财政负担,而皇太极提出的那100万两白银和一万两黄金,在之前庞大的军政支出中,显得不值得一提,毕竟在1620年时,明朝的军政支出,就达到了两千三百万。
明朝使臣们对于前几个条件还是能接受的,只是最后一条,结成兄弟之国这一条件,事关国体,使臣们向皇太极表示,需要回到京城征得崇祯帝的同意,明朝使臣们在回到京城后,将皇太极的条件以书信形式汇报给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兵部尚书陈新甲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将书信上的内容,以秘折形式,在第二天上奏给崇祯帝,可是陈新甲身边的小厮误把这个秘折弄成弄成了公开的奏折,结果第二天,满朝文武都知道了奏折的内容,此时的朝堂中是由东林党掌权的,虽然崇祯帝是皇帝,但是大部分时候,还是受制于东林党的,这些东林党人,觉得皇太极开出的条件实在侮辱他们,不仅要求弹劾陈新甲,还要求崇祯帝拒绝皇太极提出的这个条件,因此崇祯帝在后来不仅杀了陈新甲,还拒绝了皇太极提出的这个条件,这一决定,将明朝再次推向了两面受敌的局面,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后来皇太极驾崩,顺治皇帝上台后,由于顺治皇帝年幼,大权便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多尔衮不同于哥哥皇太极,他的志向是开疆扩土,公元1644年,多尔衮率领军队成功的攻下北京,并在北京迎顺治皇帝继位,自此清朝全面统一中原。
-----
网友解答:
-----
崇祯帝的一生十分悲凉。当年皇太极曾主动向明朝和谈,但崇祯帝坚决不同意。对此人们不禁发出疑问:崇祯帝这么懂得隐忍的人,怎会不知卧薪尝胆的道理?更何况皇太极提出的议和条件从长远来看一点儿也不吃亏。
先来看看皇太极提了哪些条件?《清太宗实录》记载道:
1、两国有吉凶大事,须当互相遣使庆吊;
2、每岁明朝馈清国金万两,银百万两,清国馈明人参千斤、貂皮千张;
3、清朝一方的满洲人、蒙古人、汉人,朝鲜人进入明境者须捕送于清;明之叛人进入清境者亦须捕送于明;
4、各君其国,以宁远双树铺中间土岭为明国界,以塔山为清国界,以连山为适中之地,进行互市贸易。
从以上四个条件来看,皇太极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明朝承认其地位并与其划地而治。尤其是在明朝大将洪承畴于松锦之战被俘,明军精锐损失殆尽的情况下,明军不仅无力招架凶悍的满清骑兵,就连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也难以平定。据载明朝末年的军事开销庞大,与皇太极和谈能省下不少钱。崇祯帝完全可以暂时低头,先处理好内部问题,然后养精蓄锐重新夺回领土。
不过这是我们现代人的看法,对待历史问题得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设身处地考虑崇祯当时的境况。
一、铭记历史
明朝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强硬的朝代,几百年来从未向外族低过头。不论是灭国之灾,还是土木堡之变,明朝历代君主都抬头挺胸、直迎外敌。暂且不论对错,这种强硬不屈的态度颇有英雄气概。而这一态度主要源自朱元璋就“两宋一味求和退让,最终灭国”得出的经验。他将此经验传授给后代,并要求他们铭记于心且世代相传。有宋朝的前车之鉴,想必崇祯帝很难相信满清的和谈。
二、崇祯缺陷
另外崇祯此人十分好面子,且没有承担责任的魄力。崇祯的自负是众所周知的,他从来不相信任何人,整日无端猜忌。当年大将军袁崇焕鞠躬尽瘁、一心报国,只因皇太极毫无根据的挑拨,被崇祯处死。袁崇焕枉死后明朝与满清的战役节节败退,这时崇祯才意识自己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可他没有从自身找原因,而是责怪身边的大臣。后来李自成兵临城下,他悬梁自尽,临死前还写下“大臣误国”的遗言。如此看来面对皇太极的示好,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相信,然而实际上他曾经妥协过。
三、满堂大臣不赞同
其实早在崇祯十年(1637)三月,时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对崇祯帝提出:“大明若亡,必亡于流寇”,只有“安内方可攘外”,应当采取”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术。崇祯帝听后觉得十分在理,愿意一试,但并不十分重视,只让杨嗣昌的手下前去谈判,但以失败告终。后来皇太极以松锦之战的胜利为筹码与明朝和谈,崇祯经过再三衡量同意谈判。不过他并没有公开,而是秘密进行。或许他始终觉得这是赔款割地的耻辱之举,要是被朝堂百姓知道,他将颜面无存。所以他只派遣了陈新甲、马绍愉等人前去议和。原本这一切进行地十分顺利,只可惜和议内涵被陈新甲的书童当作手抄报抄了下来并传了出去。这么一来,原本的秘密议和成了人尽皆知的事,整个社会都沸腾了。满朝文武皆反对,民间百姓更是骂声不断。面对舆论与朝堂的压力,崇祯只好拒绝和议。
如此看来,议和的失败不是崇祯一人的责任,而是王朝运行到一定时期的命数。
-----
网友解答:
-----
皇太极与明朝和谈,双方筹码十分接近,崇祯帝为何坚决不同意?最主要的原因是崇祯帝优柔寡断、没有主见、不敢担当。
从1640年开始,皇太极对明朝发动松锦之战。双方投入十几万大军,历经两年。1642年,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松锦之战以明军惨败而告终。在东北的明军只剩三万残兵败将,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不久,清军攻下明朝在关外的其他城池。
此时,明朝内地农民起义迅猛发展,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不断攻城克地,明政府军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恰在这时,皇太极向明朝抛出橄榄枝,要与明朝和平谈判。
明朝崇祯帝当然十分乐意,派出代表团到盛京谈判。代表团受到皇太极超规格的隆重接待,他亲自率领大臣出城20里迎接。
在谈判中,皇太极开出的价码一点不高:
第一,明朝和清朝以宁远、塔山一线为边境,保证互不相侵;
第二,明朝人口逃进清朝境内,清朝会遣返回明朝;
第三,明朝每年向清朝提供100万两白银和1万两黄金,换取清朝的1000斤人参、1000张貂皮;
第四,明朝崇祯皇帝本人或者明朝内阁高官,前来辽东与皇太极会盟,双方宣誓为兄弟之国。
这些条件,参与谈判的明朝官员没有异议。第一条对于明朝来说,只是承认、接受既成事实罢了;第二条当然是清朝对明朝的示好;第三条在正常情况下,明政府是愿意支付的,因为比军费少很多;第四条是皇太极希望条约得到落实的保证条件。
没有节外生枝,这次和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可是,明朝末年朝廷管理混乱,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暴露无遗。
明朝谈判官员把皇太极的要求写成了书面材料,汇报给了兵部尚书陈新甲。陈新甲把材料整理成公文,准备第二天秘密上报给崇祯皇帝。
但兵部尚书太过粗心,竟然被秘书给害惨了。秘书不了解情况,糊里糊涂地把极度机密的文件当成了公开文本传了上去。
第二天,明朝高层官员们都知道了这件事。朝廷之上哗然大乱,“义愤填膺”的明朝官员们纷纷弹劾陈新甲。
这些大臣多数是文官,能说会道,都能切中崇祯帝的要害所在。
有的大臣说:明朝先帝历来坚守“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些原则体现的是大明皇家的铮铮傲骨,怎么能轻易在这时候变节?
有的大臣说:满清总共30多万军队,满洲八旗只有6万多,很多都是其他民族,汉军八旗26万多,蒙古八旗2万多;汉人占了总兵力人口的80%以上。长期坚持下去,满清能斗得过大明吗?
有的大臣说:清人经济落后,很多物资都依靠汉人。汉人是不支持清人的。清朝统治汉人非常艰难,不然,皇太极凭什么主动和谈?
有的大臣说:松锦之战刚刚结束,虽然满清获胜,可也是损兵折将、大伤元气的。清朝还有能力继续向关内进攻吗?
有的大臣说:清人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对南方气候、水土都会不服。清朝愿意到关内来吗?
有的大臣说:就是不和谈,清人一定也会满足于现状,不会继续进犯的。如果和谈,真是辱没大明祖宗了。
有的大臣说:1000斤人参、1000张貂皮,能值100万两白银和1万两黄金吗?朝廷经济已经很困难了,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当时崇祯帝确确实实为钱急得焦头烂额,把自己的私房钱10万两白银都拿出来充当军费;提到要钱,朝中大臣大多数只是应付皇帝。
崇祯皇帝优柔寡断,遇到大事、没有主见。听听大臣们说的都有道理,崇祯帝把刚刚发芽的和谈之苗立即掐断,并且还感到自己很失颜面。
崇祯帝决定不与皇太极和谈。
正确的事情不英明,但是做起错事来,崇祯帝十分武断。崇祯帝不但不敢承担责任,而且为了推卸责任、遮掩自己的窘境,还把责任全部推给兵部尚书陈新甲,最终将这位忠心耿耿的大臣判了死刑。
崇祯帝放弃和谈之后,明朝继续受到内外夹击。 一代大明王朝,因为崇祯皇帝优柔寡断、不敢担当,于1644年寿终正寝。
我是:
岳飞的飞
!
欢迎关注,共同进步!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
------------------
推荐阅读:
如今糖尿病治疗的最新成果进行到哪一步了?距离彻底治愈还有多远?
我在想现在核酸和排查都是实名的那么严,还有抓不到的通缉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