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为何有整编师和军两种级别相同的编制?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为何有整编师和军两种级别相同的编制?
-----
网友解答:
-----
整编师是国民党部队特有的产物,它实际上是和军同一级别的单位,而解放战争初期,之所以会出现整编师和军两种级别相同的编制,这是因为蒋介石整合部队虎头蛇尾所导致的结果。
关于整编师的由来,还得从重庆谈判说起。
抗战胜利后,我们这个自近代以来饱受战祸的古老国家终于迎来了和平的曙光,和平建国成为了国民之盼,大势所趋,然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却蠢蠢欲动,完全将民众和平的愿望抛诸脑后,准备发动内战,抢夺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大战一触即发!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共两党在以马歇尔将军为代表的美国的调停下,在重庆举行了一次为期43天的谈判(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史称“重庆谈判”。
应该说,此次谈判,中国共产党方面是怀着和平、民主、团结的极大期许的,可国民党方面的态度就不端正了,他们之所以要展开此次谈判,完全是出于这几方面的考量:
一是碍于美国的情面,为了将来争取美国更多的支持与援助;二是回应国内民众和平的呼声;三是为了发动内战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
也就是说,国民党方面并不是真的为了和平、民主、团结,而是为了发动内战做准备,因此,此次谈判,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可能取得圆满的结果。
当然了,此次谈判倒也并非毫无成果,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效的,谈判双方签订的《双十协定》就是一项重要的成果,而协定中就作出了国共双方军规定编制的决定,并由美国方面马歇尔、中共方面周恩来和国民党方面组成三人军事小组签订了军队整编方案,国民党方面则接受了第一阶段整编90个师的方案。
方案签订后,国民党方面于1946年2月在南京召开整编会议,拟定了整编军队方案,计划于1946年7月1日如期完成90个整编师,接着就开始实施整编工作。
然而,在整编过程中,国民党方面为了保存更多的军事实力,耍了花招,
他们在整编,并没有将部队进行了相应的缩紧,而仅仅是单纯地换了个说法而已,也就是将原来的军称为整编师、师称为整编旅,部队实际规模并没有任何变动,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
可即便是这样,由于国民党内部派系纠纷、装备没有按时到位、补给能力不佳等原因,导致整编时间延误,到1947年6月30日内战全面爆发,实际也才整编了58个师而已,
而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方面也就没有了再去进行整编的必要,整编工作也就停止,剩下没有整编的军级部队还是继续称之为军,于是就出现了整编师和军两种级别相同的编制并存的现象。
-----
网友解答:
-----
不是不行,是完成不了。
所谓整编,就是压缩编制名义,将军改为整编师,师改为整编旅。
一个整编师大体二到三个整编旅,整编旅二到三个团,7000~9000人。
为什么要整编?
听起来好听,顺应抗战结束的和平民主建国的潮流,蓝党觉得军改整编师的名称比较低调一些。1946年1月,三人军事小组决定第一批整编90个2旅4团制师。第二批再整编50个。
背景材料:
国军的师很复杂。抗战前有三旅9团,二旅6团,三旅6图,二旅4图案,直辖5团,直辖3团等各种编制。1939年为适应抗战局面,统一改为直辖3团模式。
实际因为派系纠纷,新兵与火炮等未能到位等原因,到1947年7月,国军只整编了58个整编师。打到1948年9月,又宣布改回去,整编师为军,整编旅为师。
-----
网友解答:
-----
黄埔军校初建党军的时候,国民党也曾“升官发财请往别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但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蒋介石为了加强统治地位,就对各路军阀和下属开始封官许愿,已经背离初衷;十年内战之际,蒋介石更是用经济和权利的手段,瓦解了不少军阀;抗日战争期间,更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以至于在世界反法西斯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形下,豫湘桂战役国军一泻千里。抗日战争结束后,全国各地开始接受日伪资产,接收大员更是被誉为五子登科(车子、票子、房子、金子、女子),闹得各地民心尽失。
具体到军事领域,抗战后期开始,国民党军由于接受了美国援助,开始效仿美国军队进行改革,部队换装,编制也向美军靠拢。抗战胜利后,毛主席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周旋之后,签署了《双十协定》,根据协定要对全国陆军进行整编。美国马歇尔来调停国共双方内战,双方均规定编制。根据1月10日马歇尔、张群、周恩来三人军事小组签定整编军队方案,国民党方面接受第一阶段整军90个师计划;国民党军于1946年2月在南京召开整编会议,拟定整编军队方案,预定在46年7月1日完成,计划完成90个2旅4团制整编师(预定第二期整编后余50个3团制师)。因为派系纠纷、装备没有按时到位、补给能力不佳导致整编延误时间,至1946年6月26日内战全面爆发 ,实际只整编约58个师投入战争。整编师由军改建、辖2-3个整编旅;整编旅由师改建,原辖3个步兵团改为2个实编步兵团及1个只保留基干的补充训练团(简称补训团或补充团),但有部分整编旅仍辖3个实编团;1947年末整编旅开始恢复3个实编团;1948年将部分3旅2团制整编师改为2旅3团制,另1旅辖3个补训团名为后调旅撤回后方整补。另在1947-48年间又改编及新建部分整编师。48年9-10月间结束整编制度,恢复军、师番号(新疆除外)。随着1949年9月国民党驻新疆部队起义,最终结束整编军制。
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军队防区也很大,在历来的战争中,师的编制不符合实际作战需求,所以战争时期常设军。同时国民党将官们也喜欢飞黄腾达,毕竟军长比师长听着大,所以整编方案不了了之。
-----
网友解答:
-----
整编师是国共两党谈判时期的产物,抗战胜利后,美国人出面调停,要求精简部队,蒋介石掩人耳目,把军精简为整编师,兵力配置没有改编。
比如张灵甫将军的74军三万二千多人,精简为整编74师还是三万二千多人。兵力配置是没有改变的,到1948年国民党反动派才停止整编师。当然也有的整编师也才一万多人。
-----
网友解答:
-----
重庆谈判以后,国民党政府为掩人耳目,把军改成整编师,实际上仍然是军的规模。最典型的是张灵甫的第74军改为整编第741师。另外国民党军在战争时期还有新编师,暂编师等。
-----
网友解答:
-----
整编师的来源,是国共和谈,签订了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全国的军队,中央军、晋绥军、桂军、粤军、八路军、新四军,滇军、川军,等等,统一整编为若干个师,整编完成后多余的部队复员,初衷是为了国家和平。具体的,八路军新四军整编多少个师,没有达成统一,内战就爆发了,因此八路军新四军未完成整编,只有国民党一方完成了整编,就有了若干个整编师。理论上,除了整编师以外都应该回家种田,过和平安宁生活,可是战争一爆发,国民党军就被打得稀里哗啦,兵员紧张,因此非整编师也就没办法解甲归田,最后和平复员计划告吹,整编师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只好回到1945年,解除了整编师,恢复军师旅团的建制。
-----
网友解答:
-----
日军无条件投降,国共磨擦暂时消停,为营造和平建国的氛围并表示诚意,当局压缩军队规模,如军整编为师。暗地里,国共僵持较劲,价值观迥异彼此心照不宣,对和平愿景不敢奢望,故而装备,人员的压缩整编变相办成了精简,实战能力得到充实提高。明面上,称谓改变,番号调低,内子里,官阶级别不变,实力增强。
-----
网友解答:
-----
国民党军队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都是有整编师和军两种相同级别的编制,一直到他败退出大陆为止。为什么?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实际上是由军阀控制的国家,而蒋介石只不过是其中最大的军阀而已。整编师基本上就是他自己的军队,军则是名路军阀控制的军队,他们的待遇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亲生仔,一个是养仔,有的连养仔都不算,只能是其他人的仔。所以在解放战中,那些什牌军基本上是出工不出力的,一旦被解放军包围也不指望会有整编师来救他们,而战场起义大都出自这些军。
-----
网友解答:
-----
这种文字游戏恐怕是为应付社会舆论吧。当然,也可能存在战略迷惑,但随着战争不断地进行,没有必要去考虑应付社会舆论、战略迷惑了,改回到原来对称的编制称号,甚至为吃空饷,实际人数大大少于编制应有的水平的军师团比比皆是。为了战略实施,用些手段迷惑对方也是常有的事。如我军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纵队是常见的一种编制,人数可多可少,如膘肥体壮的四野,一个纵队有达到了五万余人的,山东野战军两广纵队只有七千余人,这种做法能使对手不知内里,无法精准布局。
-----
网友解答:
-----
这就要从国共重庆谈判说起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邀请毛主席到重庆谈判,最后双方签了个“双十协议”。这双十协议有一条,就是成立联合政府,整编双方军队。根据这个协议,国民党军将整编成50个师,我军的底线是20个,但蒋介石只愿意给我军12个。于是双方就僵持着了。
虽然在我军的整编数字上僵持着了,但蒋介石整编国民党军却提上了日程。因为蒋介石想要借着整编的名义吃掉杂牌军。但这50个师还没整编完,蒋介石就发动了全面内战,所以,国军中就出现了整编师和军这两种名称不同但级别相同的编制来。
-----
网友解答:
-----
日本鬼子投降后,国民政府名义上精减压缩军队,将军整编为师,但在师以下增设了旅一级,把原来的军→师→团建制改成了师→旅→团建制,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没等把军全部整编为师,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国军也就停止了整编,于是就出现了解放战争初期,国军整编师和军两种编制共存的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