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争年代,为什么国军打不出解放军的歼灭战?是他们不会吗?
革命战争年代,为什么国军打不出解放军的歼灭战?是他们不会吗?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国军想对解放军打劫灭战?你可拉倒吧!不是不会,而是不能,压根就没有那能力。
其实歼灭战很简单,兵力比对手多,找个合适的地方,弄一大口袋,把对手装进去,群起而攻之,这就完事了。
那么咱回头瞅瞅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和解放军的对比。
解放战争开打之前,国军四百二十万,解放军一百二十万(还被分在了好几个根据地,攥不成一个合适的拳头)
回头看看装备。
别提了,国军二十二个军(整编师也算里头)装备了美械或者半美械,这些个美械这就占了四分之一的量。
这还有大量收缴日军武器,足足一百多万日本人的装备,随后就装备起了所谓的日械师,这数量就占了二分之一。
剩下四分之一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杂牌都杂到边缘地带的部队了,装备的那也是国产装备。
这还得算上天上飞的小飞机,什么B24,B25轰炸机,战斗机,陆地上还得带着坦克。
解放军呢?有炮,咱不说数量多少,就那口径有那美械一半他也成啊!至于什么飞机坦克的,别提了,有根三八大盖就很满足了。炸个碉堡,还得动用炸药包。
您看就这两样硬件设施,不论从兵员的数量上,还是从武器装备的优秀程度上,国民党的部队打个歼灭战至少在理论上是存在的。
可为嘛就没瞅见一个呢?
您把国民党的这些个将领,从上到下挨着个的数,尤其是中央军,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看他们打仗,你这脸蛋子都抽抽。
咋就这么的无能呢?
是真无能吗?要小编看,完全不是,薛岳,孙立人,卫立煌等等,有弱的吗?大仗小仗打了海了去了,打日本人也没怂过。
问题就出在了蒋介石身上了,他这人对于军事才能,就没有摆在眼跟前,摆在首要位置上的就俩字——忠诚,您非要再塞俩字进去,那就是绝对忠诚。
而这种忠诚,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蒋介石说什么,作为手下就必须无条件的听从,你就算是再有想法,塞自己口袋里,自己捂好了就成,千万别拿出来。
咱别的不说,打淮海战役的时候,蒋介石说的到是好听,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提一提吗?
结果杜聿明提了,蒋介石一个回头见,就给踢到别的部门,一顿踢皮球杜聿明的建议也就泡汤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淮海战役下来,国民党赔了个底掉。
反过来看解放军,早先的战役方案这都定下来了,粟裕将军琢磨了几次,接连反对好几次,把电报都拍到了军委。
也是因为粟裕将军的这几份电报,作战方案从最开始将粟裕将军的想法作为备选,到最后加入到整体方案中。
您就知道解放军和国民党的部队他就是不一样,不是一言堂,家长制,谁有理听谁的!
粟裕将军开始拍电报,这电报说不清楚了,后来干脆就把粟裕将军叫到中央,五大书记一块听粟裕将军的建议。
最后咱就有了,六十万大军硬是啃下了国民党八十万大军的目标。
第二点。
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那那都是山头,还自成一体。蒋介石琢磨最多的就是,想着法的消减其他山头的势力。
这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最简单的,红军时期,五次围剿,蒋介石的嫡系后边顶着,打前路的全是其他军阀的杂牌部队,一边打一边取消番号,把个地方军阀们都快气吐血了。
这些个事,蒋介石干了可不止一回两回了。
这不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淮海战役都要开打了,八十万大兵都到位了,蒋介石还在琢磨,到那找一员合格的总指挥。
白崇禧到是挺合适的,白崇禧前脚答应了,后脚就后悔了。
答应是因为指挥八十万大军外加自己五十万大军,百多万的部队一块打,作为一员将领诱惑不止是大啊。
至于后悔,那是因为,白崇禧感觉,这压根就是一套,不说白崇禧桂系的五十万人马,就说国民党这八十万大军,他白崇禧有那一个能调的动的?
别的不说,第二兵团的邱清泉,白崇禧能把这位动员起来?想想都头疼。事实证明邱清泉连老上级杜聿明的账,有时候都不给。
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淮海战役的时候,黄百韬被围了,杜聿明命令邱清泉带着他的兵团前去救援,结果呢?一个出工不出力就过来敷衍,杜聿明也只能看着黄百韬兵团完蛋了。
所以别到时候,他白崇禧就剩下手里的五十万桂系部队,可供调配了。被吃了都要说声谢谢了。
军官说完了,咱说说士兵。
上下同心,才能其利断金。您想想同样一个人,在国民党部队的时候,一个比一个怂,能不冲到前边,绝对不再前边呆着,他蹲在战壕里头,宁可朝天放枪,也不愿露头。
可成了解放军之后呢?个个小老虎,你不让他冲前头,他还不干呢?
我们不禁要问一个为什么?
不一样,军队和军队不一样。解放军的部队,那是家,班长平时再怎么和你吹胡子瞪眼,到了战场上,班长一准是第一冲出去的;有子弹打过来,班长是第一个顶在前边的;生了病,班长是第一个伺候你的人,这还带开小灶。
国民党的部队呢?看你不顺眼,拿脚踹你俩下,这都算是轻的,拿棍抽这都是稀松平常的;生了病,躺哪里等死去吧,还等人伺候?做梦吧!没被打过的,那都是大熊猫级别的稀罕物。
这就是为什么,国民党的班长被打死了,一帮子当兵的往往就跑了,而解放军的班长被打死了,恰恰是整个班战斗力突然爆发的时刻。
在解放军里还有哭诉大会,那些个被俘虏的国民党士兵,站在台上讲述自己的过往。
往往说到一半,下边的士兵都会跟着哭,没有别的,台上的士兵和他们的经历太像了,都苦,都哭!
胡宗南第七兵团在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军队中,第472团第二营的官兵,第一次哭泣就晕倒了三十一人,第二次更是晕倒了三十五人。
有些哭的,三两天都吃不下饭。有一个叫何思勤的士兵,哭的耳朵都听不见了,饭也不吃,谁和他说话都不理睬,可以说他崩溃了。多少年的情绪积累,浑浑噩噩的过了这么些年,终于撑不住了。
大家伙回忆,他在哭诉大会上,特别的尊重毛主席。
于是,在他应该吃饭的时候,附上一张小纸条:“毛主席叫你吃饭!”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再附上一张小纸条:“毛主席叫你睡觉!”
在往后,当他接到批准他入伍解放军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何思勤恢复正常了。(高戈里《心路沧桑--从国民党60军到共产党50军》)
当这个兵团改造完毕之后,有92%的起义官兵决心书——参加解放军,有近一半的人在决心书上用血签名按手印,超过7%的递交了血书。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试问这个世界谁能做到,为共产党,为解放军。
这就能解释了,当年国民党的第六十军,被人称为六十熊的部队,开到朝鲜战场上,变成了志愿军第五十军,硬生生的打出一个五十凶的战绩。
您根本就不用担心,一个阵地上只要还有一个活着的志愿军,这就表示阵地,还牢牢的掌握在志愿军的手里。
美国人想要占领整个阵地,除非他杀光所有的人。
回过头来,我们来看看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的军队,伤亡达到30%基本上就没啥战斗力了,军官伤亡上了一半,这部队基本上就没啥指望了。
而解放军呢?别说伤亡达到30%,就算是达到了一半,依然会坚持战斗,营长牺牲了,排长上,排长牺牲了,班长上,班长牺牲了,老兵上。
只要命令下达了,就算是死,也会全部死在阵地上。
战场上去死很容易,但在战场上要玩命的完成任务就很不容易了。
死和死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为什么?共产党建立之处没有军队,等到手里有了红军,不到十万人的部队要面对国民党五次围剿,国民党发了疯的围剿,十万不够二十万,二十万不够三十万,最后硬生生的加到将近一百万。
红军开始长征,长征结束之后,红军就剩下一万来人,面对层层围堵,又是爬雪山,又是过草地,别说穿的了,有时候连吃的都没有,部队还是像拳头一样,紧紧的攥在一起。
国民党部队来一个?没走一半,就跑没了。
共产党的部队,两个脚丫子可以和四个轱辘的汽车比赛跑,部队打散了,三个人凑一起就能成为一个战斗小组,接着打。
国民党就是武器好点,那一点都比不上解放军,不败都没有道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
网友解答:
-----
1946年6月中旬,老蒋密令武汉行营主任程潜和郑州绥署主任刘峙:“1,出动鄂豫皖外围所有部队,严密封锁,分进合击,彻底消灭中原共军。2、为避免共方的责难和美方的为难,着武汉行营所辖部队均归郑州绥署指挥出击”。命令的中心意思,就是以刘峙统一指挥原第五战区部队(改编成为郑州绥署)和武汉行营的部分部队,向宣化店包围圈内的中原我军发起总攻。
这确实是个危如累卵的局面,刘峙原用于封锁包围中原解放区我军的部队即达20万人,得到武汉行营的增援后,攻击主力已达十个整编师另若干非正规军单位,总兵力已达30万之众。而被包围在以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足200里的中原军区部队,仅有不足6万人(期间还复员了一些老弱病残),兵力对比超过了五比一,上自老蒋下到刘峙,都认为能够一鼓聚歼。
结果怎么样呢?中原我军从6月25日深夜开始突围,以一纵一旅(皮旅)伪装主力向东突围、以一纵主力为北路军、以二纵加359旅为南路军向西突围,仅用三天时间就基本突破了蒋军的包围圈,各部均胜利突围。老蒋闻报大惊,督令刘峙率军继续围追堵截,但是显然已经晚了,至7月2日前后,向西突围的中原我军主力全部越过平汉铁路,彻底跳出了刘峙的包围圈,气得老蒋大骂刘峙无能。
那么在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中原我军为什么能够胜利突围呢?
在延安的军委一局根据我军战报、截获敌台通讯、内部情报等多方面材料,汇总了蒋军在战役初期堵截失败的主要原因,之所以强调是初期,是因为中原军区突围部队在冲破刘峙的包围圈后,其实在后来与胡宗南西安绥署部队的交战中,损失是比较大的,胡军都是中央军嫡系,装备精良且指挥统一,在1946年还挺不好对付。
但是这个报告的内容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也就解释了蒋军在优势兵力的情况下,为什么却打不出来歼灭战的原因,不是不会,而是做不到:
第一,高级将领无能。
军委一局的报告指出:“
顽军主要是作我向北和向东突围的军事部署,我向西行动显然出敌意外,所谓我被动之主动,加之我数路西进,陷敌防不胜防
”。也就是说,刘峙和他的指挥机关(肯定也有老蒋的瞎掺合)武断地认为,中原我军只能向东与华中军区会师、或者向北与进入大别山和桐柏山区,因此把主力部署在东、北两个方向,而一旦发现我军主力向西时,立马手忙脚乱。
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陈诚、顾祝同、刘峙、胡宗南等蒋系高级将领,在坐镇一方遂行战役指挥时,经常性出现判断错误,就好像莱芜战役陈诚逼着王耀武把李仙洲兵团送进华野嘴里一样,作战部署特天真、战役指挥特无能,又习惯于服从老蒋的胡乱插手,所以在战略层面就已经先输掉了。
第二,蒋军派系杂乱。
军委一局的报告又指出:
“顽军多为杂牌部队,作战尚呈消级,且指挥不统一,尤其是正式发觉我军西进时更显得指挥混乱,上至程潜刘峙,下至孙震周喦,各来一套的指挥”。
这也是蒋军痼有的顽疾,大型会战中虽然兵马众多,却都是中央军嫡系、半嫡系和杂牌的混合编成,互相不服,各自保存实力,是很难形成合力的。
比如刘峙指挥的部队中,整3师、整11师、整26师、整66师等部队为中央军嫡系部队,整41师、整47师为川军孙震的部队,整15师是豫军刘镇华的部队、整48师是桂系的部队,整72师、整75师是中央军半嫡系部队。这样的大杂烩使刘峙的命令根本得不到彻底执行,而在围歼作战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前功尽弃,所以派系杂乱的蒋军根本不具备这个条件。
第三、蒋军作战呆板。
军委一局的报告中说明:
“顽军受作战地境线规定的限制,我突围部队越过某军的防区,驻该区的部队即停止越境追击”。
蒋军在抗战时期就有这个大毛病,日军只要不是攻击某个战区,哪怕相邻战区火上房了,某战区的部队也不会主动配合作战牵制敌人,基本就是“各扫门前雪”。这其实也是保存实力的另外一种表现,因为蒋军部队是长官的私产,部队打光了长官就啥也不是。
同时也暴露出蒋军各部之间毫无团结可言,为什么严格划定防区?里面涉及到官员任命、当地税收、征粮征兵等许多问题,如果划不清楚,那就肯定出矛盾甚至火拼。这样一支缺乏内部团结、不考虑友临部队的军队,是没有整体作战效能的,更不可能打好什么围歼作战(比如抗战时期的兰封会战就是个笑话)。
第四、蒋军不能吃苦。
中原我军在准备突围之前,就预判到蒋军会利用交通的便利进行追击堵截,所以突围部队撇开大路专走山间小路,同时我军具有顽强的作风,平均每日急行军可达80到100里,机动速度很快。而蒋军只能实施乘车机动,当时连降暴雨,公路经常被冲垮,所以只能时走时停,而徒步行军的部队又吃不了苦,每天行军不到50里就已经人困马乏必须休息,这还追个屁了?
汤恩伯在抗战时期就指出了蒋军的两大弊端:缺乏机动性和攻击性,也就是行军能力太差,不能在规定时间到达指定作战位置,因此在全局的兵力优势下,却经常在局部形成劣势。至于攻击性,那就是两层意思了,既有被包围时的突围能力、也有遂行包围时的进攻精神。
第五、蒋军意志不坚。
蒋军在遭遇围歼时,也经常会组织突围行动,但是每每意志不够坚决,冲了几次冲不出去后,就会放弃突围而坐等援军,最后的结果就是坐以待毙,张灵甫、宋瑞珂、戴之奇都是这样被消灭的。而我军在被敌人包围时,都会组织坚决的突围行动,突击部队会以大无畏的气概,不怕伤亡不怕牺牲连续冲锋,最终杀出一条血路掩护主力跳出敌人包围圈,这个传统从红军时期、抗战时期就一直传承下来。
1946年8月28日,第359旅在突围以后回师陕北的途中,于陕西长武县接近西兰公路的地区遭敌合围,前有依托工事阻击的敌人,后有衔尾追击的胡宗南部队,形势万分危急。旅长王震大吼:“同志们,这是最后一关了。兄弟部队就在前面迎接我们”,乃亲率718团集中全部机枪开路,指挥全旅强行突围,部队楞是在两侧敌人火力的夹击下,通过瓦云寺和东阁寺之间的狭小逢隙,英勇地突了出去。
第359旅冲破敌人的合围圈后,不到一昼夜强行军150华里,终于与接应部队警3旅会师,而蒋军部队,有这样的勇气和精神么?
-----
网友解答:
-----
不请自来:
革命战争年代,人民解放军是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子弟兵。脚踏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工农的子弟,人民的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把反动派消灭干净。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
解放军代表人民的力量,完全执行毛泽东军事思想,战略上要藐视,战术上要重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有广大人民鼎力支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集中兵力能打歼灭战!
反观国民党军,派系林立等级森严。老蒋重视的中央军,利用排斥打压非嫡系部队。最重要的是国民党军代表着蒋介石反动派的利益,根本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士兵中不想打内战比比皆是,军官腐化堕落,那有战斗力?解放战争国民党军从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军事优势已经破产!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已宣告国民党军巳土崩瓦解,人民解放军巳奉党中央毛主席的命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
网友解答:
-----
过路的,说两句:
国军中流传着一句话为“国军是一流的军队,二流的将领,三流的统帅。”其实不是国军不堪,是老蒋不行;国军起义军整个建置拉到朝鲜战场上,照样打出了辉煌!和平漫步老师说的对,蒋介石无论从战略角度,政治立场,远见卓识,知人善任方面都不能与毛主席比。毛主席为抗大军政学校订下的克敌制胜的法宝为三八作风:坚定政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做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与八字方针: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还有“三太纪律八项注意”等这些都是加强军队建设与针对敌军的弱点,和对敌斗争中的经验形成的。事实上就是用毛泽东思想与军队的政治建设与军事强化结合,充分发挥各阶层指挥员、指战员的主观能动性;紧可连成一体,松可各自为战,来战胜敌人的。
-----
网友解答:
-----
整个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不断成建制的消灭国军,但国军却连一次成建制的消灭解放军部队的战例都没有,这是事实。但有一说一,用这一点来证明国军无能,其实是差了点儿意思的。
比如说在整个抗战时间,国军正面战场打日军绝大多数都是败仗,但即便如此,日军也没有能够整建制的消灭多少国军,连一次全歼一个军的案例都没有,只有衡阳保卫战中迫使第十军最后放下武器投降一个例子。其它时候,日军即使能打赢,也都是打成了击溃战,国军哪怕是溃不成军,也没有被日军围住全歼。
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虽然日军因为装备和训练水平都远高于国军,但毕竟在人数上始终处于劣势,所以即便是日军可以用千把人的支队就可以兜住国军几万人大军的退路,但要说完全堵住退路,将国军全歼,仍然是做不到的。加上国军逃跑经验丰富,遇到危急情况就分散突围,日军也没什么办法。
当然,反过来说,即便是国军有兵力上的优势,但因为训练水平和装备水平都远不如对手,所以很多时候国军虽然人数众多,在局部战场甚至能够形成对日军的包围,但也很难全歼对手,日军总是能够在外围部队的增援和接应之下突围逃走。而到了缅北反攻时期,因为远征军有了美国人提供的装备,日军也无力增援,就能够将日军守军大部消灭,基本上就可以达到全歼的程度了。
一个人跑得快不难,但是要让一个部队跑得快,还不乱,这需要组织水平。国军相对红军和解放军而言,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红军和八路军把支部建在连上,一下让整个部队的组织水平提高了几个档次,所以运动战和游击战的水平都非常高。虽然武器装备远不如对手,但因为组织水平高,所以运动能力非常强,能够用少于敌人的兵力包围敌人,就是因为部队作为整体,跑得很快。
而且,红军和八路军、解放军都因为搞了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所以能让几十万大军在同一个地区和国军、日军作战,但对手却完全找不到他们的踪迹,甚至已经开始大部队集结出动,对手还是懵然无知,从而达成战役发起的突然性,让对手措手不及。无论是围剿苏区还是进攻解放区,国军都反复多次的吃这个亏。
所以,在围剿苏区和解放战争中进攻解放区的时候,国军在战略上都是进攻的一方,但因为红军和解放军善于捕捉战机,突然消灭其中一路,让国军分进合击的计划泡汤,国军最后就把自己从进攻的一方变成了防御的一方。每次进攻战略上是在进攻,但在战术上都是先立足于做好防御,以防被红军和解放军突然包围和消灭其中一路。
国军战略上进攻的时候,仍然采用战术防御的密集队形,自然无法达到将解放军完全包围起来进行攻击的目标,当然也就不可能成建制的消灭解放军了。比如孟良崮战役,国军在战略上是进攻的一方,但在进攻的时候却是以密集报团的方式逐渐往前推进,张灵甫稍微突前了一点点,和友邻部队连一天的距离都不到,却被粟裕突然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了。
从作战目标来说,国军作为占据优势的一方,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都是完全可以自给的,并不指望在消灭对手的过程中来补充自己,所以在确定作战目标的时候,也不需要以全歼对手一部为目标。只要每次作战能够重挫对手,让解放军损失比较大,在一段时间内失去进攻能力,转入防御状态,国军就已经比较成功了。
相反,从红军时期开始,到八路军、解放军,甚至到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始终处于装备和后勤补给能力比较差的一方,比较依赖于在消灭对手的过程中来补充自己,那么自然要强调打歼灭战,而不太愿意打击溃战,一旦打成击溃战,俘获和缴获比较少,就得不偿失了。也是因此,红军和解放军时期,经常把击溃战视为战术失败。这也就是教员同志说的,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
-----
网友解答:
-----
歼灭战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是主动出击,大胆穿插到敌军后方,创造包围条件,歼灭敌军。
二是静态防御,等敌军穿插过来时,逮住机会包围,寻而歼灭之。
第一种歼灭战,国军真打不出来。
因为主动穿插,创造歼灭条件,说白了就是孤军深入。而孤军意味着无援军,一旦碰到敌方部队,哪怕不被吃掉,也很容易被阻击。
这种作战,参战部队之间要有极高的配合度和责任心,才能完成战役部署。
既要求穿插部队具备敢打敢拼素质,也要求跟进部队有死光了也要把友军救出来的觉悟!
如果各部缺乏配合和责任心。往往结果就会变成承担穿插任务的部队被敌军包围,且承担跟进任务的部队也不愿去解围。
最后不仅没逮到鹰,反而还被鹰啄了一口。
而国军恰恰普遍缺乏信任,打仗无配合,也没什么责任心。
典型的案例就是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以及开封战役。
这几战,国军都是主动穿插,大胆跑到共军后方求决战。
结果“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救友军?不可能去救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死道友不死贫道。
相比于国军,共军以游击战起家,后来进化为运动战。
机动灵活,组织严密,战术度配合高,情报也更迅捷,能够在局部范围内短时间对敌军形成兵力优势,以兵力优势弥补装备火力不足。
打起仗来,从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拿下也很难守住),只关心能否
速战速决,把目标敌军成建制歼灭,或歼其一部
,不留手尾,缴获补给后,迅速退出战场。
等到国军卷土重来时,共军早转移了。
与这样的对手较量,国军将领基本是不敢敢冒着风险,穿插到共军后方活动的。
就算有,一般也是派系部队。中央军普遍不太敢冒险。因为怕被友军卖!
第二种歼灭战,国军偶尔打的出来,但歼灭战往往会打成胶着战。最终只能歼敌一部或对手反杀,战果不如预期计划。
青树坪战役和中原突围就是典型。
关于国军为何会如此,早在抗战期间,林彪在对平型关战役做经验总结时,对友军部队,也就是国军的表现,就有精准评价。
一、友军在战斗中的配合不行。大家一起定的作战计划,友军却不遵守。就连他们自己定的出击计划,他们也不能遵守。
二、友军习惯性旁观。我们作战,友军在一旁观战。他们时常吹牛说要决战,但却总是决而不战。与敌决战时,打得也不够坚决。
三、友军的指挥逻辑很怪。八个团的兵力本来就不多,但友军却分成了三大路,还留了预备队,且每路又相隔十多里。这样部署既缺乏出击力,又很难相互支援。被我们打败退下的日军,碰着他们了。他们不仅不能消灭之,反而被日军的溃兵冲垮。
四、友军指挥官似乎不能真正了解与运用在战役上于决战的地点与时机集中绝对优于敌人的步兵、炮兵、飞机以猛攻日军。
上面四点,不是林彪当时说的原话,但大概是那意思。
有没有道理,符不符合实际情况呢?
我们可以看1938年的兰封会战。
台儿庄大捷后,蒋介石很高兴,令第五战区集结精锐于徐州附近,再打一场歼灭战。
日军认为这正好是消灭中国军队主力的大好机会,便也迅速集结三十多万人,准备包夹徐州国军,来场歼灭战。
后来随着战事发展,日军的战略企图逐渐浮出水面,蒋担心五战区部队有被日军聚歼的可能性,就又匆忙决定放弃徐州。同时电令一战区抽调部队,掩护五战区部队撤离。
就在国军一、五战区部队运动期间,日军土肥圆师团约二万人,强渡黄河。误打误撞的钻进了国军的包围圈。
这股日军原本目的是阻止国军一战区部队增援徐州,但不想冲的太快,与后方的部队拉开距离,被国军包围。
面对这支孤军深入的日军,国军上下都异常兴奋。蒋介石亲自部署兰封会战,令第一战区司令官程潜歼灭之!
此时一战区的参战部队,约十二个师。其中有一大半是所谓的中央军精锐。兵力是日军的六倍。程潜放出豪言:“就是吃,也能把土肥原吃掉!”
但会战开始后,中央军的表现却让蒋介石和程潜大跌眼镜。
开展初期,薛岳兵团和商震兵团几乎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本来形式一片大好,然而中央军在此时却接连掉链子。
先是桂永清的27军在兰封遇到土肥圆师团一个旅团进攻后,只坚持一天就跑了。使得日军攻占兰封,跳出包围圈。
土肥原跳出包围圈后,程潜不得不再次调兵布阵,令各部收复兰封,二围土肥原。据程潜预计,再有两三天的时间,就有全歼土肥原的可能。(只是预期,实际做不到)
不料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守商丘的蒋系第八军在黄杰指挥下,又不战而逃。导致友邻部队处于被日军主力和土肥圆师团的东西夹击之中,有被日军反包围的风险。
无奈之下,司令部只好叫停会战,电令参战各部撤出战场。
之后,撤退变成逃命,国军丢盔弃甲。
眼见战事彻底崩溃,无法拯救,蒋介石下令炸毁黄河大堤,阻滞日军步伐。引出了“黄花口决堤”事件。
(花园口决堤处)
事后,黄杰接受讯问,他给出的逃跑理由居然是电台被炸坏,无法与一战区取得联系。
而如此可笑的借口,蒋居然信了,只给黄杰轻微处罚(桂永清也是轻微处罚),然后把锅全甩给了88师长龙慕韩。
纵观此战,不难发现,国军打仗,经常是有计划,无落实。计划制定的很漂亮,但落实起来,磨磨蹭蹭。战机都在磨蹭和内斗中转瞬流逝。
有时候磨蹭都算好的,有些将领根本就不执行上级命令。
国军很多将领似乎不怕问责,仗打得稀烂,战后都有办法逃避处罚。
指挥官如此厚颜无耻,打歼灭战的成功率就丧失了一半。
再加上,国军普遍还不能吃苦,意志不坚。
包围敌军的时候,觉得敌军抵抗顽强,害怕牙被崩坏了,不愿意搏命。
战机转换,主动变被动,反对共军包围时,顶多三、五天就意志崩坏。要么等着长官部下令突围,化整为零冲出去。然后就真的“化整为零”了。
要么等着共军总攻,举手投降,拿着两块遣散费回老家。
这样的部队打仗,做不到速战速决,再有主动权,也会打着打着,把原本的歼灭战打成拼消耗的胶着战。
最后,不仅伤亡巨大,得不到既定预期,而且还很容易被反杀。
而反观共军,包围敌军时,速战速决,能坚决完成上级部署。被敌人包围时,也会坚决组织突围行动,突击部队会以大无畏的气概向敌军冲锋,不怕伤亡加不怕牺牲的连续冲锋,直到杀出一条血路来,掩护主力跳出敌人包围圈。
与这样的劲敌交手,国军就算是布下天罗地网也很难打出歼灭战该有的效果。
等到主动变被动,攻守易行时,就该是国军被歼灭了。
-----
网友解答:
-----
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政府是中国的“合法”政府。
他们拥有经济、政治、文化和人力资源,军队也占绝对优势(国民党兵力和红军兵力比7:1)
为了消灭中国工农红军,蒋介石调动数十万大军,从1930年冬到1936年对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围剿,每次兵力比至少是10:1。
但是叫人匪夷所思的是,国民党在此期间,虽然战场上互有胜负,但是却很少打过歼灭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指挥官军事才能有限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打仗的时候军队战斗力和单兵素质固然重要,但是指挥者的军事才能更为关键。
从一定程度上说,战争也是双方指挥官之间的较量。
毛泽东是举世无双的军事家、战略家,虽然他没有上过军事学院,但是他熟读中外兵书,掌握的军事理论非常多。
他并没有照搬兵书,而是汲取兵经典籍的兵学精华,总结古代战争的成败得失,对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创造独特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
战无定法,贵在得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毛泽东说过:“我读过《左传》《资治通鉴》还有《三国演义》,这些书都讲过打仗,可是打起仗来,一点印象也没有了。我们打仗,一本书也不带,只是分析敌我战争形势,分析具体情况。”
毛泽东指挥的四次反围剿,把“诱敌深入”、“以逸待劳”、“釜底抽薪”、“声东击西”、“金蝉脱壳”“围点打援”“关门打狗”等兵家韬略演绎得淋漓尽致。
毛泽东参考兵法,但不拘泥于兵法,总是能出其不意,用兵如神,让国民党军队疲于奔命,顾此失彼。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的得意之作,他自己也说自己对四渡赤水比对三大战役都满意。
三渡赤水后,他开始施展声东击西之策:派一个军团伪装成主力带着大部分电台声势浩大的向古蔺地区开进,一副要继续北上抢渡长江的样子。
消息传到蒋介石那里,他更加确信中央红军一定会北渡长江。
蒋将所有兵力向古蔺地区集结,企图将红军聚歼于此。
然而让蒋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刚刚西渡赤水的红军主力部队,现在又掉头重新在二郎滩渡口东渡赤水,与一路包抄而来的国民党大军擦肩而过,并迅速南下一路奔袭,渡过乌江,直逼贵阳。
当时蒋介石就坐镇贵阳,见红军赶来,惊恐万状,急调滇军出昆明到贵阳“救驾”。
毛泽东见调虎离山之计已成,于是命红军日夜奔袭直奔昆明,佯装出主力进攻昆明。
云南王龙云不得不调金沙江守军回援昆明,第二次调虎离山之计又成,红军急忙向金沙江开进,不费一兵一卒渡过金沙江。
从此,红军彻底跳出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变被动为主动,打开了新的局面。
蒋介石虽然在日本留过学,又是黄埔军校校长,高徒满天下,名将辈出。但是蒋介石打仗不会灵活运用,喜欢生搬硬套,总被毛泽东牵着鼻子走。
不是国军打不过红军,而是红军神出鬼没,国军无法掌握红军行踪,不能进行决战。
情报工作不给力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道理谁都懂,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情报人员的才能非常重要。
说到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就不能不说钱壮飞。
钱壮飞、李克农、胡底在周恩来的指示下,组成3人特别党小组,打入国民党最高特务机关中统。
后来,这三人被周恩来誉为中共情报工作的“龙潭三杰”。
钱壮飞是浙江人,中共党员。
他在蒋介石背叛革命后打入中统,受到老乡、军统头子徐恩曾重用,成为他的机要秘书。
更关键的是,钱壮飞还趁其不备,搞到了中统密码本。
此后,钱壮飞从报务员那里接到电报后,对估计有价值的都由自己开封先译,然后再原样封好上送。
不久之后,这份密码也送到中央军委和红军那里。
国民党几次大\"围剿\"的计划刚刚制定,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还没有收到命令,其全部内容就已被我军破译,并被送到军委负责人周恩来及苏区的红军最高指挥官毛泽东、朱德面前。
即使在1931年中共情报部门高官顾顺章叛变,钱壮飞暴露,偷偷出走之后,国民党也没有更换密码。
因为徐恩曾害怕被追究,向蒋介石隐瞒了自己的秘书是共产党以及密码已经泄露之事。
因此,国民党当局长期未更改密码。
直至红军长征时,只须对敌人进行无线电侦听,就能对国民党军队动向了如指掌。
红军长征万里一次也未中埋伏,并总能选择敌合围的薄弱部位跳出。所以说,是这个小小的密码本,让红军能多次化险为夷,让国民党劳而无功处处被动。
将士不用心
众所周知,清廷灭亡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时代,政令不通、各行其道。
虽然在东北易帜后,中国名义上实现了统一,但直到国民党败退台湾,中国就没有实现过一天统一。
成气候的军阀就有川军、桂军、黔军、滇军、晋军等多支军队。
在围剿红军的时候,这些军阀以保存实力为第一要务,他们各怀鬼胎,对蒋介石的命令阳奉阴违,执行的时候大打折扣。
遇到大战的时候他们畏缩不前,贪生怕死,甚至不惜网开一面,放红军一马。
虽然他们有时候在围剿红军的时候,下手也非常狠,但那是红军进入他们地盘,有停留的迹象时,他们才会卖力绞杀。
只要他们觉得红军不是在他们的地盘扎根,他们就不会卖命追杀。
而且只要蒋介石的国军只要进入他们的地盘,他们也全力防范、充满敌意。
比如红军转移到广东沿线之际,粤系军阀首脑陈济棠与红军联络,并借道使得红军通过,引得蒋介石大骂粤军。
湘军何健和桂军白崇禧部则采取了中立的态度,他既不得罪红军,又不向中央军动手,而是先将红军驱逐,接着又礼送中央军出境。四川军阀邓锡侯对红军也非常聪明,害怕打掉自己的老本。
1933年,他任第一路军总指挥,率部进剿川北苏区;在\"剿总\"会上他话说得非常动听:
\"末将听令,愿效驱策\",为完成剿灭共军的任务,\"牺牲一切在所不辞\"。
但会后他却不满刘湘的调遣,把第二十八军的四十一个主力团分为前方进剿与后方整训两大部分,定期轮换,不把军力全部投入前线。1934年6月,邓锡侯为了保存实力,跟刘伯承通信双方达成默契。
他按照朱、刘的要求给红军让路,命令跟踪部队的黄隐、李树骅部始终与红军保持一天行程距离,不时还要对空乱放几枪几炮。就这样一直尾随红一方面军离开宝兴,翻越夹金山。
四川军阀刘湘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坚决反对蒋介石的中央军进入四川,以至于那里一度成为红军的避难地。
1934年11月18日,红军的先头部队和红5、8、9军都进入了广西,为西进打开了一条通道,而桂军、湘军各怀鬼胎,只要红军不留在当地,他们也会高抬贵手。
事实上,李宗仁、白崇禧在全州以南、兴安以北60公里的湘江门户给红军洞开9日之久,为红军突围创造了机会。
这样一支一盘散沙的军队,如何打胜仗?
1934年11月的湘江战役,中央红军虽然突破了敌人封锁线,但是总兵力从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遭受重大损失。
湘江战役国民党之所以打得还比较像样,主要是因为参战各方都同心协力了。中央军自不必胡搜,湘桂军阀也达成堵截中央红军的\"全州\"协议。
这从反面说明,国民党的失败,在于将士不能齐心协力。
综上所述,国民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没有打出像样的歼灭战,一是指挥官无能、二是情报工作失误,三是将领不齐心协力。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
毛主席的十大军事原则之一就是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主张即使全局上我们的兵力是劣势,但要在局部上集中优势兵力逐步全歼敌军有生力量。
-----
网友解答:
-----
我大致看了一下,其他回答的人基本上都是认为是国民党军队或将领无能云云。这其实是教员批判过的,典型的单纯军事路线。
真正的原因,是国民党不得民心。
共产党在自己的根据地内争取了绝大多数人的坚决支持;在这个基础上,又将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这样一来,任何进入共产党根据地的敌人,无时无刻不在全体人民群众的包围之中。每一个老百姓都会成为共产党军队的耳目,所以共产党军队能够随时知悉敌人在根据地当中的动向。
有人误以为这些情报都是国民党军队里的共谍带出来的,这真是严重误解了地下党的主要工作方向。收集情报是一个方向,但是地下党的主要任务还是策反。只有那些最重要的情报才需要供叠送出来,而且每送出来一个情报,地下党就增大一份暴露的危险。所以一般的军队动向是不靠地下党来收集情报的,而且也用不着。
因为根据地中的农民都支持共产党,然后被动员起来成为共产党的耳目。这就造成了国民党军所哀叹的“国军处处黑暗,共军处处明亮”的局面。这种局面从井冈山时期一直持续到解放战争,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几乎从来没改变过。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毛泽东在井冈山立住脚之后,就迎来了国民党军的第1次“进剿”。这次“进剿”的历程就有非常鲜明的代表性。国民党军一个营扑向井冈山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宁冈县城。之所以去县城,是因为他们只知道这里有一个县被“赤匪”占领了,所以要收复这个县。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赤匪”主力的确切位置,所以无法去有针对性地打击这些“赤匪”,而只能选择前去占领一个特定的地点,即县城。
毛泽东采取了暂时退避的策略,所以国民党军队很快就占领了宁冈县城。然后这个营的国民党军队就无事可做了,在县城中无所事事待了一个月,直到毛泽东聚集起周围数千人的红军和赤卫队(而县城中的国民党军对此一无所知,因为在共军的根据地,没有任何耳目告诉他们这些情报,派出去的侦察兵或被根据地群众捕杀,或因为老百姓封锁消息而一无所获)。然后数千红军和赤卫队围攻这一个只有300人的营,很快就把他们全歼在了宁冈县城里。
这个是毛泽东采取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后的第1战,也是毛泽东在朱德上井冈山之前,独立指挥的第1次也是唯一一次大规模战斗,大获全胜。这次战役的模式被后来的历史复刻了几十年,从国民党军在土地革命时期对红军的一次次“进剿”“会剿”“围剿”,到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历次大扫荡,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基本上都是类似的套路。谁要是有兴趣的话,我可以从井冈山的历次战役再到中央苏区历次战役,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的大扫荡,再到解放战争历次战役,一次一次给你分析出来,几乎每一次战役,都是这种套路。
因为国民党不得民心,所以在绝大多数时候,他们不知道共军在哪里。因此,国民党的进攻策略从来都只能选择攻取占领特定的地方,而不是歼灭特定的共军部队。
蒋介石在解放战争时曾经解释自己的战略,就是要夺取所有的大中小城市,然后利用这些城市之间的交通形成一张网,能够快速反应,互相支援。哪里发现了共军,就能立刻把军队派到那里去。所以随着蒋介石军队占领的地方越多,他需要原地驻守的军队就越多。因为他无法利用当地的民众作为耳目,就需要那些驻防的军队作为无数个触角来探知共产党军队的动向。
这也就是为什么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要超过共产党,但是机动兵力却往往不如共产党多。
因此,共产党军队往往能够探知国民党军队的动向和位置,然后有针对的进行歼灭性打击。但是国民党军队对共产党军队却从来只能通过被动接受共产党军队的攻击,才能知道共产党军队的大致位置。在这种态势下面,共产党军队总是能够在被包围之前迅速撤离,避免被全歼的结果,而国民党军队对此无可奈何。
除非共产党军队自己犯了巨大错误,该撤退的时候不撤退,或者因为特殊原因无法撤退,才会出现国民党军队全歼共产党军队的战例,比如金门战役。
-----
网友解答:
-----
解放战争我们用3年多时间就打败了八百万的国民党军队,而蒋介石的军队几乎没有胜算。这里面抛开政治原因和人心向背之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蒋介石的军队是个人,不是国民党的。蒋介石的军队还是北洋军阀的习气和秉性。没有脱离兵痞的性质,蒋介石治军还是《曾左胡治兵语录》封建治军思想,强调对个人的尽忠。而不是为了国家利益,这样的军队又怎么能打胜仗。至于说到战略战术倒也不是一无是处。但彭德怀总结得很好:蒋介石打仗就四个字:“固守待援”。
谁最有资格评价解放战争胜败得失,无疑是蒋介石因为他的最大的当事人。蒋介石在台湾当岛主的时候总结国民党失败作了这样的总结:我们此次失败是我们自己打倒自己的,
第一点、国民党内部不能精诚团结;第二点、违背了国父孙中山的遗训;第三点、国民党员丧失了党德;第四点、党员丧失了民族自信心。张学良在发动西安事变前对蒋介石沉痛厉害,告诉蒋介石,国民党打不过共产党
,原因在于国民党没有信仰,也就是没有中心思想”。他分析说,国民党虽然一直高唱信仰三民主义,也向他的党员采取各种方法灌输,但“信仰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属于自己的,信仰不是旁人给你加上的。”只靠硬性灌输是不能使党员树立起信仰的。从国民党两位核心最高级别的领导人的最终结论也可以看得出来,无论蒋介石还是张学良自己都不信仰三民主义,又怎么能够让别人去信。在政治层面国民党已经输了,
1948年,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司令魏德迈在看了国民党长江沿岸的防线时说了一句名言:“一支有战斗意志的军队拿着扫把也能守住长江防线”。国民党军队手里拿着的可不是扫把,而是美制武器,但国民党的军队恰恰是一支没有战斗意志的军队。兵无斗志就在于此。
至于说国民党军队打不出歼灭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无论是蒋介石的黄埔系中央军,还是地方派系的杂牌军都把军队看成的自己的“财产”。
上至兵团司令,下到师团长。自己所属部队一旦受损不仅军职难保,余下的军队也有可能被友军吃掉,保存实力牺牲别人就是唯一的选择,在自己被围困时候,自然希望友军来救,而友军被围,却希望他人去救,自己就可以保存实力,包括他蒋介石自己。1947年,刘邓大军用十万大军在羊山集把整编第66师宋瑞珂的5万人围困,
蒋介石让宋瑞珂固守三天,随即蒋介石调兵遣将,严令第4兵团司令王仲廉围歼刘邓解救宋瑞珂。结果呢?宋瑞珂居然守了半个月。而国民党各路20万援军就怕共产党 围点打援所以裹足不前,坐看宋瑞珂全军覆没
。要知道,宋瑞珂可是黄埔三期天子的门生。还真应了彭德怀那句话:蒋介石打仗就四个字“固守待援”。结果就被围之敌被歼灭,而援军也最终被消灭。
正是蒋介石这种控制军队的行为导致国民党军队不可能打歼灭战。不是会不会,而是能不能。在没有强大的后援和统一协调的指挥下,国民党是不可能打歼灭战的。
中国人民已经打开了眼界,看到了世界,蒋介石还用封建帝王家天下的那一套,这就是他的局限。政治家,政治格局才是第一位,军事能力是第二位的,蒋介石败在此处。
淮海战役期间
,
蒋介石要调白崇禧的一个兵团去援救黄维,而白崇禧就敢扣下不给。蒋介石除了骂白崇禧不知死死活之外,也没有办法,作为国民党最高军事统帅居然调动不了军队,这是蒋介石无能还是白崇禧抗命。与此同时,在山东潍县普通百姓联名给华野九纵司令聂凤智的一封信说明了解放前为何能打歼灭战,能打胜仗。(此信现在是国家一级文物)内容是(大概)
聂司令员、刘政委并转九纵全体同志:
当胶济线西段的伟大胜利消息传到潍北县的时候,潍北县的全体党员、干部及广大群众,莫不欢欣鼓舞,都望眼欲穿地期待着你们的胜利东征。潍北县广大人民把复仇求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自己的军队身上。在这里,潍北县的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向劳苦功高的你们致以亲切的慰问和热烈的敬礼!
亲爱的同志们,看见了你们,我们又喜又悲:喜的是这回可得救了,悲的是这几个月我们受尽了亘古未有的大灾难。
国民党军自占领潍县后,抓丁抢粮,烧杀掳掠,无所不为。潍北县即被拉去牲口两千余头,粮食被抢净光,被抓壮丁难以统计。更残酷的是广大群众被杀害。两年多来,潍北县人民被残害者已有千余。单是纸房区李家营村一带即被害数百人。直到今天,
寒亭据点周围的死难同胞仍曝尸旷野,无人收拾。残杀方式更令人闻之毛发悚然。铡刀铡、活埋已成为匪徒们采用的普遍手段。有的先被割去耳朵舌头,然后活埋;有的被拔去头发而后铡死;有的被割开腿后加油烧死;有的被丢在水里眼睁睁淹死;有的妇女被裸体绑在树上轮奸,然后用火烧的枪条插入阴部活活搅死;有的被剥光衣服,用开水浇,把全身烫起水泡,再用竹扫帚把皮扫去,妇救会长的孩子被铡成两段,青妇小队长的妹妹徐单被敌人用枪穿死,邢振明的妻子和怀孕的儿媳相继被活埋。纸房村贫农韩在林弟兄3人14口一起被活埋,只剩韩的老母,哭求给她留下一个人而不得。她眼看着自己的子孙被杀光,悲痛欲绝,也上吊而死
。固堤区东小官庄一家贫农3口人全被杀死,其妻怀孕6个月,死后小孩的两腿露了出来。当其惨痛情景催人心酸落泪。这是潍北人民永世难忘的血海深仇!
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始含泪忍痛,收拾死难同胞的尸体,但已骨折肉烂,不可辨认。死难的穷老少爷们,在临死时都殷切盼望为他们复仇,杀尽蒋贼。高里区的一个村妇救会长,死时曾告诉邻家说:“告诉共产党、解放军,一定为我报仇啊!”亲爱的同志们,报仇的这一天来到了!解放潍县,拯救潍县人民的这一天来到了!这里先预祝同志们胜利。同时,我
们也在准备全力支援你们。连日来,全县人民正忙着磨面、砍柴,一定尽最大的努力来保证同志们吃好饭,打胜仗。让我们在潍县战役胜利的庆祝大会上握手言欢吧!
致以
亲切的胜利敬礼!
中共潍北县委员会
一九四八年四月十日
一个月后,解放军重新在潍县招兵,一个16岁大姑娘拿着大喇叭喊,谁第一个参加解放军我就嫁给他,还是在潍县一个战士就要在第二天和心爱的姑娘结婚了,哪里想到前一天紧急调走。可是,这个未婚妻坐着轿抱着大公鸡拜堂成亲(战士属鸡),这才是我们的解放军,这才是人民的军队,这样的军怎样不打胜仗
。而此时作为国家正式军队的国民党军队却如此毫无人性地屠杀他的人民就注定要失败。国民党的军队为何这么干,是蒋介石的要求,1948年3月蒋介石在国防部做战会议上面无表情地说:“赤化区人民都同情共匪,我军进剿时,可以烧毁房屋,杀戮附近的人民,以破坏他们的根据地。”
这就是那些国粉心中的蒋介石真实嘴脸。事实上他为了权力,根本没有把中国人当人。现在的人不了解历史,还去追捧他,真是太可悲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
网友解答:
-----
蒋介石军队败在腐败,败在离心离德;中国共产党赢在得民心和人民的支持,能够团结一致,按照毛泽东军事思想就能战无不胜!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你从最信任的人口中听过哪些谎话?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