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后,怎么做才不讨人嫌?
人老后,怎么做才不讨人嫌?
网友解答:
我的观点是:人老以后,做好以下四点,基本就可以做到不讨人嫌。当然具体家庭情况,千差万别,不能尽述,欢迎大家讨论、补充。
一,良好的身体条件。
这是一个硬件条件。人老以后,各种身体机能都会下降,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我们不苛求老人还能帮助子女干些什么,但最好生活能够自理。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城市尤其如此。一旦家里有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年轻人的情况就会“雪上加霜”(土豪除外)。如果请护工,护工费就是一笔不菲的花销,还牵涉到护工和家人相处,护工的服务是否到位、能不能让人放心等问题。如果不请护工,那么至少得有一位年轻人全职或者兼职照顾老人。对一个家庭来讲,一个年轻人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就意味着家庭收入的减少,而且长时间,全身心的看护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对看护者的身心都是一个折磨。所以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老年人想要不讨人嫌,就要有一个好身体,至少能够做到生活自理。当然这个硬件条件,也不是完全由个人决定的。但是除不可抗力因素之外,每个人都要管理好个人的身体健康,到年老之后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既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也不给后辈添加额外的负担,做到不讨人嫌。
二,有一定的经济能力。
很多家庭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问题,在农村和经济落后区域更明显。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这个不论从法律还是道德层面都不容置疑。但是如果老人完全没有经济能力,对于年轻人来讲,客观上是增加了经济压力。尤其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在一个家庭物质资源有效的情况下,优先保障小的,因为他们是家庭的未来;之后再保障老的,因为他们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能“刻薄”的只有自己。长此以往,年轻人面临心里和经济的双重压力。过去,在广大农村,很多老人“老无所依”,就像是被时光遗忘和抛弃的人。现在,国家把农村60岁以上老人纳入保障范围,赋予了农村老人一定的经济能力,缓解了年轻人的经济压力,缓和了家庭矛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三,在能力范围内给予年轻人一定的帮助。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集体,只有每个家庭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日子才能红火。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年轻人一定的帮助,既能发挥“余热”为家庭做贡献,也能弥合家庭成员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这个“帮助”可以是体力上的,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体力能及,在具体家庭事物上帮一把;财力能及,在物质上帮一把(啃老除外);以上两者都无能为力,至少以丰富的人生经验给年轻人提供一些指引、疏导,表达一下关怀。一个能为家庭做贡献的人,怎么会遭人嫌呢?
四,不要过度介入年轻人的生活。
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有代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受时代风气、社会环境、教育水平、人生际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和年轻人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消费理念等各方面都有差异。面对这些差异,老年人只要记住一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可以“求同存异”,放手让年轻人过自己的生活。
总之,我认为老年人只要做到以上四点,基本就不会讨人嫌了。当然这只是一些共性的东西。如果年轻人不知感恩,从心底里不讲孝道,老人怎么做他都会嫌弃。这就是老年人为自己对年轻人失败的教育买单,谁也没办法。
-----
网友解答:
1、养好身体,生活自理。
2、经济宽裕,自食其力。
3、尊重子女,分开居住。
4、力所能及,助力子女。
5、子女生活,不去干涉。
6、家事少说,不要外传。
7、学会谦卑,切忌卖老。
8、注重卫生,穿着整洁。
9、举止文明,乐观向善。
10、不要唠叨,少管闲事。
11、自愿付出,不图回报。
12、调整心态,自己找乐。
13、发展兴趣,丰富爱好。
14、不传闲话,不惹是非。
15、揣着明白,学着糊涂。
-----
网友解答:
我从年轻人和老年人两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谈谈人老了,怎么做才不会讨人嫌。
一、不要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不论是做公婆,还是做岳父母,都不要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一定要有自己的家。即使孩子的生活条件很好,不差钱,也不要往子女身边凑。如果需要给子女带孩子,当不需要你的时候就赶紧离开。偶尔聚在一起吃顿饭,聊聊天,就挺好的。
二、不要做多事的老人,更不要做挑事的老人。当老人的不要讲究太多,不要多事,更不要老是挑年轻人的毛病,这个不对,那个不是。特别是不要在子女面前数落女婿或儿媳的不好,会激发人家的家庭矛盾。做一个简单的老人,做一个没有说道的老人,大家都不累。
三、不要参和子女的家庭事务。人家的生活怎么过,是人家的事。千万不要用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好恶要求子女家庭生活,比如早上起来叠不叠被子,吃完饭刷不刷碗,衣服洗不洗、孩子怎么教育等等,这些都与你无关。社会发展变化快,过去的做法和观念早已改变,老人的认知已经与现代社会有距离,所以不要随意“指点江山”。
四、如果有能力,可以给子女家庭力所能及的帮助。包括经济上的,生活上的。适当的时候,可以伸手相助,以示对年轻人家庭的关心,有利于拉近与子女的感情,也有利于他们夫妻感情的和谐。可以是经济上的直接帮助,也可以是物质上的帮助。这一点挺重要的!
五、身体健康问题。当生活能自理,但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就要考虑去养老院或者找个保姆。即使子女孝顺,愿意接到自己家里照顾,也最好不要去。因为子女的工作生活压力已经很大了,再照顾老人,时间长了肯定会出矛盾。虽然养老院条件肯定不如自己家里舒服,虽然保姆肯定不如家人照顾的细心,但是也要接受。这是老人面临的最大的,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如果我老了,我会按照以上几点去做。大家呢,有什么想法?
-----
网友解答:
1.自己要存一定的钱
2.不要和儿女住在一起
3.不要太合群
4.要保持干净整洁
5.对任何事情不要要求太高
6.在能够活动时不要请全职保姆
7.不要在儿女面前指手画脚
8.不要和邻居关系太好
-----
网友解答:
亲家公70多岁了,去年春节时,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四个老人隔在姑娘家一起相处了两个多月,和两个孙子日日夜夜呆了几十天,我发现一个问题,大外孙上五年级,每次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只要是爷爷筷子夹过的菜碗,这小东西就再也不在那个盘子里夹菜,也不怎么喜欢和老人亲近。
我自己的老人近90岁,人老了,各种机能在逐渐退化,在他六七十岁时并不怎么觉得,可年龄越来越老,吃饭的时候毛病就多了起来,咳嗽、擤鼻涕,同时感觉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老人味,想想我现在才六十岁,对自己的长辈就有点点嫌弃,是不是有可能我的子女或孙字辈也会这么嫌弃我?所以今天题主的问题让我有所感慨,对于“人老后,怎么做才不讨人嫌?”给同年人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为什么人老了后年轻人会嫌弃
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谁也逃脱不了,年轻人多多少少嫌老龄人很正常,我们也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问题是人老了,必须知道自己在那些方面可能会让人嫌,了解了这些自身毛病,然后站在年轻人的角度上再来审视自己,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退休后的老年人要在感观上注重自己形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很多退休后的老同志上班时,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和礼仪,退休不久穿着就很随便了,甚至连头发胡子都很少整理,和没退休前判若两人,给人一副糟老头子的形象,似乎一下子就老了十多岁,不说自己的子女看了后心里产生落差,就算以前的同事和属下都看不顺眼。
所以退休后的老人千万别认为自己老了没用了,穿着和外表不再刻意去包装自己,要知道作为家庭中的长辈,不光为自己而活,还得顾及子女们的感受,谁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走出去整洁得体啊。
老年人在餐桌上尽量注重卫生习惯养成
人老了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点老人味,这种气息当事人察觉不到,但年轻人很敏感,也许他们表面上不会嫌弃自己的老人,但常常会在不经意中会显现出来,这一点我自己在年轻时就有体会,特别是对自己的爷爷奶奶或70岁以上的老年人。
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年人达到某个年龄阶段时,在还具备自理能力的前提下,尽量就别和子女们在一起生活了,保持一个相对合适的距离对双方都好,实在要共处一室生活,那就必须注重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用品和子女要严格分清,一起吃饭时用公筷公勺,最好把自己要吃的菜提前分装在另一个盘子里。以免那个不懂事的孙子直接了当地说出来,那时候就太尴尬了。
人老后就别再过问子女的家事了,管得越多越讨人嫌
年轻人把代沟常常挂在嘴上说,所谓代沟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人老后在身体条件尚好的前提下,可以尽量帮子女承担一些家务或帮他们带带孩子,但千万别一根筋按自己的教育方法,儿孙自有儿孙福,这话一点也没毛病,老年人的教育方法和年轻人存在很大差异,我们这个年代人和子女的价值观认知也不同,按他们的思维模式带孩子,好歹都是他们的事,别逞能。还有小俩口为家庭事务、吵架拌嘴时少插嘴,管得越多越讨人嫌。
人老后一定要提前做好家里的权力移交
老了后就别再认为自己还是家里的一家之主了,除了保障自己的日常生活开支和看病的费用,其它如房产,存款,应收债务等等,都统统交给孩子们打理,把权力移交给他们,给子女足够的信认,避免身后给孩子们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
这个观点可能很多老年朋友不太认同,其实正是这点会给孩子们造成误会,让他们心中存有疑惑,导致怨恨或嫌弃,试想一下,当你真正如行尸走肉躺在病床上时,你能指望谁?留再多的私房钱又有何用?不如早一点交钱交权,让子女们心里踏实一点,关于这点,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
-----
网友解答:
很高兴回复你的问题。
第一,得学会揣着明白装糊涂
身边有位老人总是对儿女的生活指手画脚,儿女不愿意,他就这样教训儿女: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都长,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从个人生活经历来说,可谓相当丰富、见多识广,但儿女也是四五十岁的人,他们早已不是孩子,早已形成独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主张,出于孝顺的原因,儿女跟老人的意志相悖时,儿女会听从老人的建议,但难免有不听他的主张的时候,这时候,这位老人就想不开,大发脾气,甚至坐在那里生闷气。
儿女的生活是他们自己的,很多事情旁观者也未必清楚,只有身处局中,方能体会当事人的感受。人老了,可以对儿女的生活和工作提出一些合理建议,但只要不涉及到本质问题,不要事事指手画脚,这样不但起不了指导作用,反倒会处处掣肘,会干扰儿女正常的生活,也会让自己生了一肚子闲气。其实,老人的建议未必全对,儿女的看法也未必都错,人老了,别事事干涉,那样会讨儿女嫌,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好吗?
第二,得锻炼好身体
到了六十岁,我们个人吃穿用度越来越少,人老了,身体不再是年轻时的状态。这时的我们,要学会重视身体、锻炼身体。身体健康了,我们才能好好地享受生活,才有机会体会子孙绕膝的乐趣,才能有体力和精力去享受“夕阳无限好”美景。给自己制定一个健身计划,每天早晚到公园里走一走,转一转,打一打太极拳,玩一玩门球,同时,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的儿女也不会因此而操心,他们的生活才更有质量,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的身体好了,也为儿女减轻了负担,让他们少操心。
第三,得有个人爱好
到了六十岁,我们已经不再是公司或单位的中坚力量,慢慢退休或退居二线了,这时的我们,难免有些失落,此时,我们要学会兴趣的转移,给自己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有空的时候,可以拿着相机去山里拍拍红枫叶,或者跟几个老友到公园里下下象棋,或者约球友打打乒乓球……
爱好是很好的兴趣转移,它能宣泄不良的情绪,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做到以上三个,我们晚年的生活才能更幸福,大家觉得我说的对吗?
-----
网友解答:
我母亲今年72岁了,在我看来她就是讨人嫌的老人。不给孩子操心也就算了,爱抬杠,急的时候就说我死了算了,多少次我都在想:怎么会有一位这样的妈妈?
我真的太羡慕那些姐妹似的母女。说实话我讨厌我的母亲,我做不到对她和颜悦色,我经常对她吼,而不是轻声细语的讲话,说完她我就后悔,我尽量控制自己,但我发现自己又好压抑,有时候感觉我真的好累。
上周帮忙接侄子和侄女放学,在小区门口看见有个卖炸糕的,5块钱买了7个,我嘱咐侄子给奶奶留两个。
回到家都12点20分了,两个孩子一点多就要送到学校,我赶紧进厨房炒菜,粥已经提前熬好了。
其实我自己也好久没吃炸糕了,我寻思熊孩子肯定不会想着给我留一个,害怕耽误他们上学,我也没顾上吃。
等我炒完菜,把饭端到饭桌上,坐在旁边的母亲给我一个袋子,我还以为里边有一个炸糕,心里一热,还有人想着我。
不过我一拿这个袋子很轻,里边一个都没有了,母亲递给我就是让我扔到垃圾桶里。
这时候心里说不出的失望,我问母亲:你没给我留一个呀!
母亲说:我以为你吃了呢?
我再问她:你吃了几个?
母亲说:我也不知道了,反正吃了好几个呢!
吃饭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个事,母亲真的是老了,年轻时惦记孩子就少,现在更别说年龄大了。
送孩子上学的路上,我问侄子吃了几个炸糕,侄子说他吃了3个,侄女一个没吃,也就是说母亲自己吃了4个。
她平常喜欢吃这个东西,我经常给她买,就买两个,因为不想让她吃那么多甜食。
说实话,我心里酸酸的,我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大家眼里受宠的我,其实并不是这样。
送他们到学校后,回来的路上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
小学参加学校的竞赛,要去到镇上的中学考试,中午老师给买了小笼包吃,我觉得那是我长到那么大以来吃过的最好吃的包子,毫不夸张。
我忘记发了几个包子了,但是我特意留了2个带回家让爸妈尝尝。父亲曾对母亲说过我是最有心的孩子。
我一直希望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我应该会得到更多的爱,可是这跟我的期望恰恰相反。
上初中后,每到天冷就会看到很多家长给学生送褥子被子,而我我都是自己带,我上学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父母从来没有接送过我,一次都没有。
去年11月母亲突发脑梗,出院后留下了一些后遗症,生病前她还在帮助别人干活挣零花钱,但是这场病后,她一下苍老了很多。
我带她去小区的健身设施那活动,
别人说这是你的奶奶吗?
这样的话我早已习惯了,母亲大我40岁,从小就很多次被人说母亲这么大,怎么还会有我这么小的孩子。还有几次坐电梯,被人问母亲是不是有80多。母亲在地里干活,确实显得苍老些。
但是比起外表的苍老,这次生病让我感觉她真的老了。我出门的时候想着她会下楼溜达,就会留一把钥匙给她,担心她会弄丢,我就把钥匙放在门外电动车挡风的口袋里,并且我嘱咐她怎么找,结果她告诉我找不到。
还有一件事,母亲吃饭比较慢,每次把饭做好,我都会端到桌上,打开小风扇吹凉。
开始的时候吹凉后都是我帮她关,后来我就让她自己关,没想到很简单的一个开关,她试了半天都关不上。我告诉她怎么关,结果很多次她都学不会,
当时我脑袋里的想法就是她怎么那么笨。
母亲是个不太会操心的人,从小我就很独立,10岁左右自己洗衣服,学做饭,能自己做的事情我不会让她帮忙。
前几天我煮了花生,我想着把火开的大一点,开了后转小火慢慢煮。我就回到了卧室写东西,忘记了时间。
等我写完,走到客厅,闻见了糊的味道,才想起来我煮的花生,我赶紧跑到厨房打开一看我加的半锅水,都熬干了。主卧离厨房有点远,我一点也没闻见味道,这时候母亲看见我慌忙的样子,问我怎么了?
我说煮的花生糊锅了,母亲说了一句:我说咋有糊锅的味呢?我质问她:你闻见了你怎么没喊我呢?是不是着火了你才能看得见。
说实话我特别生气,一点点小事都指望不上她。我穿上衣服出去跑步,却没有一点心情,沿着小区走了一圈,
我哭了一路,越想越委屈
,这种事情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
就在今天早晨,我提醒她不要只顾着看电视,冲完药一定要及时喝,不要等放凉了才想起来。说着话我就帮她打开电视。
母亲说:我也没看电视呀?我啥时候看电视忘了?
我:你前两天我提醒你多少次你都忘了,抬杠有什么用?
我就是这么的态度跟她说话,说完想想就后悔,但当时就是控制不住。母亲一直就是这样的人,爱跟人抬杠,邻里也都知道她有这个毛病。不会说话,有时候怼人,说我说话难听,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她影响。
想想这段时间和母亲的相处,应该是从我小学4年级到目前以来待的最长的时间了。四年级我就去了隔壁村上学,初中住校,高中住校,假期再去打工,大学离开了家,毕业后开始工作,我习惯了有了事靠自己,甚至现在我有点不习惯和她住一起。
为了省水,多次小便后才冲厕所,刷牙漱口水池里都是食物是碎屑,吃饭的时候吃着掉着,进门也不换鞋,不换就不换,她穿自己的鞋舒服就行。
有些事情我说过她几次,她不以为然。我有鼻炎,打个喷嚏,她就问我是不是感冒了,我根本接受不了她的这种关心,因为小时候只要是我生病不舒服,她只会说你去药铺看看,却从来没有亲自带我去过。
可是现在看见她一人坐在沙发上发呆,又觉得何必放不下以前的事呢?
这就是我的母亲,虽然我一直对她有怨言,但是生了我养了我,我还是会好好地照顾她。
要说人老了,怎么做才能不讨人嫌?我的几点看法:
和子女住在一起,不要有无理的过分的小要求;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整洁;
给子女保留一定的私人空间,不要随便进出他们的卧室;
少掺和家务事,不能帮忙,就不要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总之,我认为人老了,能做到以上几点,也就不讨人嫌了,养儿防老,与儿女相处也要注意一定的分寸。
如果我老了,还有自理能力的话,我不会和孩子在一起,也不会掺和他们的小家庭生活。
-----
网友解答:
我是一位接近七十的人,说老也不算老。人生七十古来稀。那是古人而言,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七十岁的人比比皆是。
人老后,怎么做才不讨人嫌,我的感受如下。
第一,人老了首先不要多管闲事。在家,子女生活,做事,交往,不论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你可以和子女交流,千万不要主观,否则就是多管闲事。在外,有很多看不惯的事情,你也千万不要参与,一旦参与,人就嫌你。
第二,不要支派子女,子女有子女的想法,不论家庭富裕,还是家庭穷。老人不要成天为子女考虑,儿孙自有儿生福,你的担心是付诸东流,叫瞎操心。
第三,不要参与是非,这是大忌,在家在外同样人如此,别人般乱是非,你当作耳边风,千万不能搭茬,你要知道,哪个人前没人说,哪个人后不说人。好是非者,人必嫌。
第四,老人身体健壮,可以帮助子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事和善的事,不能做吃山空,好逸恶劳,不做一些不益于人与人之间,及社会的事情。否则,人同样嫌你。
第五,人老了,在家练练书法,看看书籍,写写回忆录,种种花草。如果是不识字的老人,在农村,养养鸡,兴兴菜,锄锄草,不也是乐在其中吗?。
第六。老人千方不能以老买老,动不动就发火。这是人们最厌恶的。人老了,对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人们就会尊重你,敬仰你。
总之,老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作风,给子女,外人做一个值得羡慕的,永远难忘的老人。万万不能做一个人们讨厌的老人。
此文写完,没作修改,就发表,今天没事,偶尔看到这篇文章,大吃一惊,上面有很多错别字,如搬弄是非,写成般弄是非,好事写成好是等等,实感惭愧,希望广大读者给予原谅,以后在习作中,要慎重,不能马马虎虎。
-----
网友解答:
96岁的阿婆很讨人喜欢,我每次回家都会坐在她家门口的青石板上和她唠一会,如果刚好午饭时间,就会看到一大杯青杏酒,一碗菜饭这盘红烧肉摆在木凳上,旁边坐着二大爷家的傻三,傻三一口她一口吃着肉打着趣。
傻三要喝酒,阿婆说:
喝酒就不给肉吃,吃肉就不能喝酒。
傻三说:
你为啥吃肉又喝酒。
阿婆说:
等你像我这么老了,没人管了活的没意思了,再喝酒吃肉或者干点坏事。
傻三说:
干啥坏事。
阿婆说:
你昨晚是不是尿床了,尿床就是干坏事,你老子岁数那么大了还要给你晒被窝,你说是不是坏事。
其实她跟傻三也扯不清,但是阿婆喜欢和傻三瞎唠,不喜欢扎堆晒太阳。
阿婆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老大儿子日子好,儿媳妇强势,阿婆说:
儿媳妇厉害了好,老大的哈毛病就少。
老二儿子人老实没啥出息,老二媳妇更老实别的工作干不了,只能做些粗活笨活,老二有时候嫌媳妇笨:
赚钱少不说,说话还得罪人,让我难做人。
老太太就骂儿子:
要不是人家女娃老实,她爸妈能把女儿嫁给你,你老实遇到一个实在的,就是你的福气。
大女儿说婆婆:
我婆婆又懒又馋,成天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我不好意思说她,就让娃喊她奶奶上床去睡。你猜她怎么说:沙发不就是躺的吗,娃吃啥她都要尝一口,我看着都来气。
阿婆说:
沙发又不是摆设,是用来坐的用来享受的,你不让她躺沙发,你就给她卧室买一个大电视。娃的东西是谁买的?
大女儿说:
他奶奶(婆婆)买的,想吃就买两份吗,为啥要尝娃的东西?
阿婆说:
那你为啥不买两份,一份给你娃一份给你婆婆,你舍不得吧?
阿婆就是这样一个人,两个儿子家都在村上,她谁家也不去,就住在老屋,自己门口种点青菜,吃不完会送给邻居,她送菜的方法很直接也很强势,对门小卖部的瘸子隔两天门口会放着一把青菜几个小土豆。瘸子知道是阿婆放的:
阿婆,你又给我放菜了?
阿婆说:
吃不完咋办,原来还能喂猪,现在不让养了,只能分着吃了。
瘸子听说阿婆拿他和猪比,笑着掐阿婆:
你把我养肥了没用啊……。
隔壁住着一个小媳妇,男人出门打工去了,小媳妇找了个中午做饭的活,阿婆就帮她看两小时的三岁娃。三岁娃比狗都烦,阿婆就用布带拴在身上,自己背上背一块海绵,膝盖上裹上毛巾:
我不怕把她家的娃摔了,我怕把我摔了,让人家娃(小媳妇)难做人。
阿婆饭量好,烧一盆红烧肉塞外冷藏室里,每天挖一大勺,土豆红烧肉就菜饭,二两自己泡的高粱酒,别人泡酒用人参鹿茸她是有啥泡啥,或青杏或桑椹,或者白萝卜都能入酒,一斤十块钱的高粱酒里红的绿的夹杂着紫甘蓝的妖气。
阿婆说:
我是酒肉穿肠过,青菜肚子丫鬟身子,吃啥都长精神,老天爷给我的好身子,我不能亏了老天爷啊。
大儿媳妇有时候会端来红烧鱼,阿婆说:
我享我媳妇的福了,你做鱼做的比我好吃,我也爱吃鱼,只是老了嫌麻烦,你半年给我烧一次就行,不用经常这样。
老二有时间会过来陪阿婆坐一会,老二话少,一般都是阿婆说话,老二听。阿婆说:
工资发了吗?工资发了就交给你媳妇,你媳妇比你会过日子,但是太会过也不好,你给她买两件衣服,回娘家也好看点,你少抽点烟,别学我哈毛病离不开酒。你三舅家孙子结婚,你就别搭礼了,我把钱给你你去吃喜酒,把衣服穿利索,去了你只管吃,没人笑话你,人么不说闲话不耍滑,好好吃饭谁笑话呢么。
阿婆每月有四百多的低保金,她花不完的钱基本都是搭礼走人情看病人。阿婆自己除了吃饭喝酒几乎没地花钱,儿女给的时候她也不客气,儿媳妇娘家有事她都搭重礼,女婿家里有事也一样,邻居谁家生娃了,她二百块钱塞在小娃儿的袖子里:
我最爱娃娃和大学生,这都是希望,我老了,年轻一代起来了,真好、真好。
邻居家老头老太病了,阿婆统一十斤鸡蛋去探病:
我不会买东西,商店里东西太多了,看的我眼花缭乱的,就认得鸡蛋、呵呵呵。
病人很心灰的说着自己的病情:
嫂子啊,我要走你前头了。
阿婆会大声呵斥:
不能说丧气的话,人都是提着一口气,你松了气的塌了,管它好不好,首先要说好。
阿婆几乎送走了村上所有和她同龄或者小她很多的老头老太,也有出意外走的中青年人,阿婆不忌讳,她只要听到都会去看一看,帮亡人穿衣服,嘴里念着阿弥陀佛。
年前听说阿婆饭量减了很多,刚好疫情没办法出门,原打算清明上坟时回家看看阿婆,清明期间我们小区封闭,那里也去不了。
刚好五月初我舅家儿子结婚,我回到镇上去看了看阿婆,阿婆家里很多人,老大两口子都在,老二媳妇忙着泡茶,村上也有几个人在坐,男的抽烟女的拉家常。阿婆的精气神不错,只是上厕所要有人扶着,说话依旧声音洪亮:
文来啦,阿婆还想再见不着你了,我知道疫情不能乱跑,这不我娃来看我了。
阿婆说话总是不客气又让人不见外,她说想我又说疫情不能乱跑。
听到阿婆去世的消息后,我给大伯(阿婆老大)打电话:
大伯,阿婆怎么就突然走了,你也不给我说说,什么时候下葬,我回来送送阿婆。
大伯说:
半个月前不吃东西只喝水了,她自己也知道,老衣都是她自己缝好的,现在不让土葬,她交代不要让亲戚朋友来回折腾了,毕竟疫情不稳定,少乱跑别给国家惹麻烦。
我说:阿婆的
最后一程是要送的,我今天安排安排,明天早上我回来。
大伯说:
不用回来了,啥都安排的好好的,老太太说了:要听国家话,丧事简办,外地的亲戚一律不请,听话就是孝心,听话别来了。
阿婆永远是独断专行的,说话很直接,但是不管亲戚朋友都不讨厌她,几乎没人说她坏话。
但是人总能完美一辈子呢,九十多岁高龄阿婆依然不愿意和老大在一起生活,老二去接她也不愿意:
我不去你大哥家,我也不能去你家,你懂的,你们有孝心了等我动不了给我送几口饭就行。
阿婆最后的一个月,是老大老二媳妇做清淡合口的送过来,大女儿前年走了,小女儿在外工作,退休后又被返聘。阿婆常对小女儿说:
你学了那么多就要拿出来,年纪轻轻就养老,白学了,我不用你操心,有钱了你给我一点就行。
最后一个月是小女儿彻夜陪伴,喂水喂饭,阿婆说:
我的娃个个好,老二老实日子过的踏实,大丫头走的早也是她的寿数到了,我尕(小)女子有文化,是我的骄傲,我老大媳妇像我,我还有啥不满意的,人该走还得走,我已经偷了好多寿数了。
大学教授的小女婿说:
别看我读书多,从我老丈母娘身上学到的东西书上是学不到的,我们也老了,怎么做老人,还真得像我丈母娘学习。
阿婆是该拿的不客气,比如孩子们或多或少的给钱,她都接过来。该给的她都不心疼,路上遇见山里人啃干馍,她会喊饭馆的张老板:
老大,一碗烩面肉放多些。
老大也瞅见了山里老汉啃干馍,阿婆嘴一张他心里就明白,肉多面大端给老汉,阿婆的钱一分不少照旧收。
村上谁家孩子考上大学,谁家生了娃儿,不管远近亲疏阿婆都是统一的两百块钱,搭完礼就走人,主家留她吃酒席:
你不知道七十不留宿,九十不留饭吗,傻不傻啊。
阿婆的丧礼外地的亲戚邻居都没参加,村上的人几乎全部都跟到坟上,填完土后鸣放礼花,据说第三个是个哑炮,哑了差不多一分钟,突然间横天动地的旋转燃放,经久不衰。
大家都说
:这老太太一辈子都这样喜欢瞎胡闹。
-----
网友解答:
人老了很难看,不要站人前,藏着点,不要让人太注意,自己知道自己的分量,几斤几两。
尽量不同年轻人上一个桌子上吃饭,自己盛上饭一边去吃,不要让年轻人讨厌,人家又不原说出口,说出口,又怕伤着你。
这么说吧,人老了,就沒什么好事,首先样子不好看,看见总是脏兮兮的,皮肤变了,洗多干净,看起来也不如年轻人。
老人自己能煮饭,就自己煮饭,不要去麻烦孩子们。
你看看,年轻有多出色,多能干,多有钱,那是当年,年轻人,人年轻,走到哪里,都吃得开,这是肯定的。
老了就不提当年了,人走到哪一一步,接触的人都不一样,人老了少管闲事。
在一个年轻时,孩子听你的,老了孩子不听你的,也不要发火,人老了,你要听孩子的,孩子说什么,是什么。
但是有一样,千万记住,钱要自己留着,留够自己花的钱,孩子^想要你的钱,先不给,有多余的钱,适当的少给孩子,如果经济不许可,钱不能交出去。
对子女,能帮尽量帮他们干点活,但是不能光干,给自己留出休息时间来。
人老了,没有毛病,一切都好说,有点毛病,也要坚持,不要倚老卖老,守住老本,守住底线,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
天天自己适当的锻炼身体,不要找事了,好好的活着,开心活好每一天。
-----
网友解答:
生老病死人生常态,时光荏苒,岁月不居。人终会老去,天总要黑下来,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的自然规律。建国前十年后十年出生的人都已达到60-80岁了,都不争的成为老年人。既然是老年人,你就不能不具备一些老年人的普遍特征:如躬腰屈背,步履蹒跚,耳聋眼花,鬓发斑白,腿脚不便,记忆减退,经常唠叨,说三道四,挑肥捡廋,好发脾气,不讲卫生,行事怪异,好占便宜,好拾废品,胡乱投资。这些基本特点都是子孙后代所不能容忍的,即使是儿女也会很烦。那么怎样做才能不致于让人讨嫌呢,请注意以下几点。
1、年龄不太大,身体比较好,尽量自己生活,减少交集,这样不致于将缺点更多暴露在他们面前。
2、如果年纪大了,身体又不行了,或剩一个人,不得不去儿女家,那就要老老实实呆着,要听话,别整事。因为你们叱咤风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在人屋檐下,行事要谨慎,不要摆老资格,谁都不欠你的。
3、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帮他们就帮一把。比如资金钱财,比如带带孙辈,比如做点家务等等。
4、一个屋檐下,尽量少说话,少管闲事,尽量装聋做哑,少开尊口,选择多闭嘴,少参政议政,诸事尽量少参和,少介入为好,有些事要揣着明白装糊涂。
5、讲究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常洗澡勤换衣,尽量不要让人家闻到老年味。
6、常出去走走,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呼吸新鲜空气,少宅在家里,多和朋友聊天。
7、搞好下两代人之间的关系,钱不要把的过紧,留少许,尽量交给他们多些,不要太小气,太扣门,关系不要搞僵了。
8、要低调,但也不要过于卑微猥琐,不要显得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要过于小心翼翼。
-----
------------------
推荐阅读:
二战如果不是苏联强势反攻欧洲是不是就废了,美国只是顺水推舟?
在医院住院,朋友送的水果太多了,可以送给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吃吗?怎么送比较好?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