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已到乌江边为何宁死也不渡?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已到乌江边为何宁死也不渡?
-----
网友解答:
-----
李清照对宋朝屈膝投降深痛恶绝,她自已抱受亡国战乱之苦,方对项羽的刚強不屈进行热烈的歌颂。李清照有伟大的爱国情怀。
项羽带领三千子弟兵击败秦军主力,在反秦的斗争中他的供献是巨大的。但项羽没有政治远见,推行落后的分封制度,造成天下无治。最后败于垓下,战死乌江。他为什么不过乌江呢?史記说项羽无颜見江东父老,我说是项羽输红了眼了。他输的不服,输的不甘,输的失去了理智。知耻而后勇,他过江不是能获得休养生息,卷土重来的机会吗?反而他是知耻而轻生!他是输不起。
-----
网友解答:
-----
大英雄岂肯受辱?
士可杀不可辱,这是春秋战国以来英雄侠士们奉行的一条准则。项羽出身名门,其家世代为楚国大将,身为贵族,是很要面子的。项羽自己尚武而轻文,想凭绝世武功而降伏天下,有其认识的局限。
项羽身材高大,力大无穷。少年时,同辈小伙伴便无人能敌。父亲死得早,由叔父项梁抚养成人。从小,叔父便教他武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项羽并不满足,他要学“万人敌”,令叔父高兴得手舞足蹈,亲自教他研习兵书。遗憾的是,天赋高的人,往往狂傲,项羽并没有学到兵法的精髓。
由于狂傲,项羽一贯目中无人。秦始皇巡游天下时,端坐于浩浩荡荡的车队中最豪华的马车上,项羽见了,竟说三岁小孩即可取而代之。这与他未来的老对手刘邦“大丈夫理当如此”完全两样。由于狂傲,虚荣是难免的,项羽认为,大丈夫功成名就,如果不能回故乡扬名立万,无异于穿着华丽的衣服却在夜间行走。
性格决定命运!项羽至死也没有明白自己败在哪里,他始终认为是“天将灭我”。被围垓下,率二十八骑兵,斩将夺旗,来回厮杀,冲出重围。破敌阵,于万马从中如入无人之境,这其实只是匹夫之勇啊,项羽临死展示给后人的也还是匹夫之勇,仅此而也!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项羽不善谋略,倒也少了许多弯弯肠子。直来直去的性格,比他那流氓无赖的对手赢得了更多人的同情。其实,项羽只能做先锋官,不能当元帅,更不是做政客的料。乌江突围以后,他完全可以活下来,但他不愿“忍辱包羞”,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他也不可能放下“自身的高贵”和虚荣,他一门心思的是虎死不倒威,可杀不可辱!
李清照欣赏“不肯过江东”的大英雄项羽,是希望风雨飘摇的南宋小朝廷能有一点骨气,能出几个铁血铮铮的汉子。杜牧从政治家的立场认为项羽还有“重振旗鼓”“卷土重来”的可能,希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两位文学家的观点也都是各有道理的。是是非非,任凭后人评说。
西风烈烈,江水悠悠,斯人已去,江山依在,夕阳仍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读者,自然对项羽会有万种评说,不足为奇!
读史使人明智,我们能从项羽身上读出点教训,读出点智慧,也就不错了。
(图片来自网络)
-----
网友解答:
-----
项羽到乌江边宁死不渡江,主要是他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是自己曾经如此强大,但已经失败了,自觉颜面扫地,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了;
二是即便到了江东,如果再组织兵力和刘邦作战,恐怕也力量薄弱,难以取胜;
三是连续多年的战争,劳民伤财,现在天下大势已定,如果不认输,继续组织兵力抗争下去,只会让百姓更加疲惫,不利于民生改善。反倒会让后人耻笑。不如干脆认输算了。
所以项羽虽然已到江边,但想到了这三点心里就很矛盾,反复衡量之后,宁死也渡江,于是战死乃至于自裁即可。
-----
网友解答: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原因也不复杂:
第一,到江东也是死。
当时刘邦已经掌握绝对的军事优势。
仅仅垓下之战,刘邦就出动40万大军,项羽只有10万。
此时项羽主力已经覆灭,面对刘邦40万大军其实已经必败无疑。
当时中国人口是有限的,后来西汉初期人口只有1000多万。
大家算算,1000多万人,也就是最多可以出兵八九十万。
而刘邦就有至少五六十万,还有其他军阀还有部队,项羽可以使用的兵力基本没有了。
即便项羽逃走也无法东山再起,反而要四处逃亡,最后可能被捉住后羞辱的处死。
既然这样,还不如自杀好了。
第二,去江东无法东山再起。
此时江东经过多次战争和征兵,已经残破不堪,人力枯竭了。
当年项羽拉起8000子弟兵走了以后,并没有对江东的老百姓有过什么特殊的优待。
江东老百姓,对项羽并没有特殊的好感。
在江东残破的现状下,这里老百姓不可能支持已经一败涂地的项羽。
退一步说,就算江东老百姓支持项羽,仓促拉起一二万人,还不够刘邦60万大军一口吃掉的。
第三,身边也没有人,项羽玩不转了。
到此时,项羽的班子已经全垮了。
有过工作团队经验的人,都应该知道,哪怕团队领导人再牛,也需要靠一堆副手协助。
项羽其实只是作战的战将,并不是多面手天才,他也需要一套班子来协助才能发挥军事天才。
然而,此时项羽身边仅仅剩下二十几个骑兵,班子彻底被消灭。
项羽退到江东区,自己一个人也孤掌难鸣,无法维持局面。
看看刘邦集团,猛将和谋士如云,才能保持连续的胜利。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
(原创)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出自宋代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从李清照这首千古流芳的名诗中,可以看出李清照十分佩服项羽的才能与宁死不屈的气节。
历史又追溯到那悲壮的一幕: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苦口婆心的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但是项羽并没有采纳他的好意,相反便又回身苦战,在他杀死敌兵数百后,然后自刎。
那么,项羽为什么已经逃到江边,他完全可以从容过江而不过江?为什么项羽却愿意轻易地去放弃自己的宝贵生命呢?
据司马迁曾经在《史记》中的记载,项羽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他自尊心比较强,觉得一路追随他的士兵大多都死了,他愧对这些士兵的父母,愧对不起父老乡亲。
正是基于此,李清照追思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的点睛之笔,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跃然纸上,这不能不令人叫绝称奇!
士可杀不可辱,这是春秋战国以来英雄侠士们奉行的一条人生准则。项羽出身名门,其家世代为楚国大将,身为贵族,是很要面子的。项羽自小尚武而轻文,想凭绝世武功而降伏天下,这是他没有政治上的远见而造成了认识上的局限性,这也就为他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其实这也是真实可贵的“贵族精神”!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像具有这种“贵族精神”的项羽怎能不输给不讲信誉流氓出身的刘邦这样如此的小人呢!这就是中国历史的可悲之处啊!
-----
网友解答:
-----
这是项羽有羞愧心,就象他自已说得那样、当初和江东八千子弟出来闯天下,而今八千子弟死的死亡的亡,独籍(项羽)还活着,纵使江东父老不怪我而我心又岂能自安?这是项羽坦率、直白的性格,也是他可爱之处!试想他不自刎独自乘舟跑回江东,又有什么脸面见江东父老?内心的谴责将使他寝食难安!想重整兵马东山再起、恐怕江东精英已折损严重难有回天之力,这是大势已去无可奈何!八千子弟现在都没了,自已又怎能苟活于世?所以选择自刎符合项羽的坦荡的性格,由于他的自刎、后人更多了一些对他的怀念、更多了一些对他的赞美!所以李清照称他为生前人杰、死后鬼雄!如果苟活于世便不会有李清照的这种赞誉之词了!
-----
网友解答:
-----
项羽是历史英雄,在秦末农民运动中率江东八千子弟兵攻入长安,推翻秦朝。在当时他的力量是盖世的,称“西楚霸王”。后来在楚汉争霸中输给了韩信,从天上掉到了地下。而同他一起的八干子弟兵全战死了,他有什么面目回去见他们的父老呢?那就生不如死!所以古语云:”无面见江东,项羽羞归故里”。这个论说是对的。
-----
网友解答:
-----
古风*
读李清照《夏日绝句》有感
项羽雄杰铁骨铮,
乌江立地永流芳。
家亡国破人安在?
清照当明不过江。
李 陈 国
一九年三月二十一日
-----
网友解答:
-----
“无颜见江东父老”,这是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真实写照!
现在很多人为什么一直在在外面飘着?
一事无成,或者混的不好,怎么好意思回家?
脸面大于天!
虽然说人不要脸了什么事都能干成。但要区分在什么情况下不要脸。
创业的时候脸皮厚点儿可以,别人说你不要脸也不要紧!
该要脸的时候,人还是脸面最重要!
“如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网友解答:
-----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已到乌江边为何宁死也不渡?
前言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这首诗,是写项羽最为有名的诗词作品。不过,这里也留下了一个小问题:为什么项羽不肯过江东呢?
不用我们分析,只需要看一看各代诗人的作品,基本也能有答案。
一、不肯过江东
《史记项羽本记》写道: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羽被刘邦击败,杀出重围逃到了长江西岸。这一段长江被称为乌江,就在今天的马鞍山市,江对面就是著名的采石矶。
乌江的亭长撑着一艘小舟准备载项羽回到江东,其实项羽完全有时间和机会渡江,但是项羽竟然拒绝了他的好意,认为自己无脸回到江东: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史记项羽本记》
因此唐朝胡曾《乌江》写到: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李清照作这首诗的时候,正是靖康之变以后,二帝被俘北上,幸存者南渡建立南宋。李清照当时作此诗不是简单地评价项羽,借古讽今的意图非常明显。李清照认为当时的南宋,没有一个如同项羽那样有担当的英雄。
二、杜牧的看法: 卷土重来未可知
胡曾的写法只不过把史记的故事缩编成了28个字而已。并没有提出新的观点,。
对于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杜牧不以为然,他认为项羽这个人受不了失败的打击,因此作《题乌江亭》批评道: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韩信能够忍受胯下之辱,刘邦也屡败屡战,失败乃成功之母,你项羽怎么这么轻易放弃呢?
胜败乃兵家常事,成大事者就应该能屈能伸。假如项羽过江回去,也许还能够卷土重来呢?
三、孟迟说,其实项羽并不傻
杜牧在池州时,曾经写过《池州送孟迟先辈》,孟迟在这首诗《乌江》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中分岂是无遗策,百战空劳不逝骓。大业固非人事及,乌江亭长又何知。
孟迟认为,乌江亭长所说的这些道理,项羽又何尝不知呢?难道项羽真得是因为脸皮薄,羞于回到江东见父老乡亲了吗?
孟迟认为,项羽只不过已经看清楚了天下大势而已。他已经想到,即使回到江东,他也无法挽回局势。不如就给江东父老留下一些安宁吧。这样看似乎项羽的人格还是比较高尚的。
不过,王安石可没有这样看,他在自己的诗中说,即使项羽回到江东,也不一定有好果子吃。
四、王安石说:就算过江了,江东子弟认你么?
王安石最喜欢翻案,对于杜牧的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笑了: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乌江亭长在劝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似乎还有东山再起的资本。
不过项羽却说“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表面上是不好意思,实际上呢?王安石一点也没有给项羽留面子: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史记项羽本纪》开篇说:”项籍者,下相人也。“下相是今天的江苏宿迁,并非江东。项羽当年跟随避仇的叔叔项梁才来到江东(吴中)。跟随项羽叔侄起兵时的八千江东子弟,在南征北战后凋零殆尽。
叔叔项梁死了,代表江东楚人的范增与项羽决裂后也死了,楚人拥戴的后楚怀王熊心被项羽杀掉了。项羽的大将几乎都不是江东人,项羽和江东还有关系吗?
王安石说出了项羽内心的顾虑:就算你项羽回到了江东,那么江东子弟真愿意和您一起卷土重来吗?
难道江东子弟,不会把项羽绑了献给刘邦吧?
结束语
如果你是项羽的话,会不会过江东呢?项羽的选择到底对不对呢? 千百年以后,有人写诗云: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假如项羽不沽名钓誉,而是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哪会有乌江自刎的惨剧呢?可惜历史不能开倒车,倒是给诗人们留下了话题。
@老街味道
-----
网友解答:
-----
李清照一首《乌江》道尽了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更生动描绘出英雄末路的悲壮,以项羽之勇,如果当时渡过乌江,未必没有机会卷土重来,可项羽为何偏偏选择乌江自刎这个让人扼腕的结局呢?
公元前202年,楚霸王项羽被刘邦追至垓下,当时追随他打天下的八千江东子弟也仅仅剩下八百余人,在四面楚歌中,项羽带着心爱的虞姬突围南奔,至乌江前突围而出的二十六骑也被追杀殆尽,虞姬为了不连累项羽,先一步自刎而死,项羽只手杀汉军数百人,知道大势已去,遂挥刀自刎。
自此,历经四年的楚汉相争以刘邦的全胜而结束后而项羽虽战败而死,但在史书上留下一个悲情英雄形象让人千古凭吊。
那么为何项羽有机会过江,但宁死也不过呢?
其中原因很复杂,有项羽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接下来我们慢慢分析。
从项羽自身来看
首先,项羽是一个宁折不弯的真英雄。
项羽的一生中七十余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仅仅最后一场仗没打好,就受不了自己的无能,所谓“
皎皎者易折
”正应了他的性格,对于他而言,光明正大的战死比委曲求全的龟缩于江东更符合自己的性格。
其次,项羽想早日结束这延续数百年的战乱。
《史记》中记载,当楚汉之争难分高下之时,项羽项羽就对刘邦说:“
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就是说楚汉相争,不要让天下百姓受到连累,因而乌江战败,自我了解,同时也是解救天下苍生的一个做法。
再次,虞姬先他而去,伤心欲绝之下自刎而死。
项羽和虞姬都是极重情义之人,在如此绝境下,美人悲歌:“
汉兵已掠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说吧自刎而死。而楚霸王在虞姬死后,更是意志消沉,没有活的想法,于是留下了最后一句遗言将乌骓托付给了乌江亭长:“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曾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楚霸王对一匹马尚且如此重情义,何况心爱的女人死于他的怀中。
最后,项羽极爱“面子”。
这个原因是他死因中最被认可的一种,《史记》中有着明确记载:“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于是便拔剑自刎。司马迁对项羽不肯过江的这段描写细致入微,书写年代又比较接近,因而这个原因被认可是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主要原因。
从外部环境来看
首先,项羽的分封制不得人心。
在推翻秦朝后,项羽“
分裂天下而封诸侯
”,这样一来,符合旧贵族的利益,而广大百姓的利益仍然没有一点保证。天下战乱已久,民众需要的是一个统一的强大的王朝,而不是与历史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割据王朝。再加上分封诸侯有因地盘大小不满者,也有像刘邦一样有野心者,所以终究造成咯从上而下的不得人心,这样一来,项羽失败也是情理之中。
其次,项羽嗜杀成性,引起军民恐慌。
因封侯不当,田荣起兵叛乱,项羽平叛后“
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
”,《史记》中更是记载了项羽坑秦卒二十余万人的事迹。这些事让各诸侯心存怨气,所以在刘邦与项羽对抗时,各诸侯纷纷起兵助汉王击楚霸王,残忍嗜杀就连江东父老都为之恐惧,因而项羽已经完全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民众基础,过不过江东其实已经无所谓了,结局早已注定。
最后,已经没机会渡河了。
虽然《史记》中提到项羽乌江自刎之事,但实际上《汉书》《楚汉春秋》等典籍中都明确记载了“
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项羽身死东城
”,这样看来项羽逃至定远东城便被灌婴所杀,而东城距离乌江有一百二十多公里的距离,想渡河千难万难。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一种大无畏气魄的承载,更是一种所向无畏的人生姿态,将项羽的风骨正气充斥于天地之间。“自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则是体现了项羽无愧英雄名节,无愧男儿之身,更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一起相报的英雄豪气,最终项羽英雄一世却没能战胜自己的自尊心,放弃了这一线生机!这是李清照对项羽精神和气节的一种崇拜。
结语
一河之隔,便是生死之界;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纵观历史长河之中,英雄无数,风流人物更是不知凡几,但项羽之慷慨赴死以报江东父老,如此气节流传千年,催人至今。宁无愧而死,不惭愧而生,这是楚霸王项羽用生命书写的一种忠贞,悲歌正气,失败亦英雄!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