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外国电影总是看到他们哪里都放着酒?随时喝上一杯,连办公室也是,这是真实的吗?
为什么看外国电影总是看到他们哪里都放着酒?随时喝上一杯,连办公室也是,这是真实的吗?
-----
网友解答:
-----
几年前,曾经参加过一次意大利使馆的酒会。修建在地铁线上的大使馆,脚下不时就会传来隐隐约约的轰鸣声。正逢料峭的初春,那些讲究情怀的洋人们,竟然露天摆了桌椅,在西北风的“吹拂”下,一帮子衣冠楚楚的男女端着酒杯相谈甚欢,期间也没什么茶歇点心可“下酒”的,只是那么“干喝”。
此次意大利使馆之行,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饥寒交迫”,根本没顾得上欣赏什么南欧情调或者古典主义情怀。
其实,中西方饮酒上的差异,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人不同;规则习惯不同;酒也不一样。
欧美人身体素质和饮食习惯,跟咱们还是有明显的区别。毕竟,人家吃啥长大的,咱们吃什么长大的。
最典型的,西方女子一般顺产的话,生孩子就跟下了个蛋似的,隔天抱着娃就下地活动了,也没有什么“坐月子”的概念,不忌冷食和风吹与雨打。这要放到咱们中国女性身上,分分钟属于作死行为。
好了,还是说喝酒这点。比如素以严谨著称的德国,酒驾的判定标准却要比咱们国内明显低的多——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要超过0.5%才算酒驾(中国为0.2%),所以,德国人就是出行前一两瓶啤酒下肚,也不到酒驾的标准。
这是因为,除了德国的驾考比较严格,难度大外,也跟其对酒精的耐受度较高有关。向来,德国人就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民族闻名于欧洲。
客观看,咱们与欧罗巴人种比,对酒精更为敏感,约13的亚洲人缺乏乙醛脱氢酶(将有害的乙醇转变成无毒的乙酸排出体外的重要物质),因而,往往会导致酒精代谢受阻,易产生脸红、心悸、恶心等不适。
(饮酒致死人数的排名,即便是跟人口基数有关,但可以看出,中国男性的酒精死亡人数都大于后面几个国家的总和了,这还是很说明问题的)
此外,还有法兰西这种干什么都讲究“情调”的民族,酒被看成法餐的灵魂,聚会或者茶歇,也少不了美酒出场。
当然,在西方,普通人工作时间还是以喝咖啡为主(英国人多喝茶)。很正式的饮酒多是佐餐时,就着饭喝的。而且,大部分人都青睐本地酒,除了图便宜外,也算是原汤化原食嘛。
一般情形下,英国人喜好啤酒和苏格兰威士忌,法国人喝红酒,俄罗斯人喝伏特加,德国人喝啤酒,美国人也多喝啤酒,外加各种红酒威士忌等等。
而且,欧美对青少年饮酒也有严格限制。
想必大家都听过类似的故事,因为咱们东亚人特别显小,结果几个三十多岁的中国妇女到了美国酒吧,竟被误认做未成年少女,拒绝给她们提供酒精类饮品等等。
比如,美国政府规定:年龄不满21岁(有的州是18岁)的年轻人不可以饮酒;对于前来消费的年轻人,出售含有酒精饮料的零售商、酒吧和有售酒水执照的餐厅,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对方出示身份证明,来确认其是否已经达到了合法年龄。否则,轻的话,被罚款,重的话,直接就给吊销营业执照了。
被捉住的未达到年龄私的自饮酒者,除了接受罚款外,还得被强制进行社区义务劳动数天。甚至,连总统的闺女也不例外。
小布什总统任期内,他的女儿詹娜就有一次违反了相关法律,除了缴纳51.25美元诉讼费以外,还被安排进行了8小时的强制社区劳动和6小时有关喝酒方面的法律学习。詹娜本人也因此次违法事件而被记录在案。
类似的规定,西方国家,还有东洋的日本也都是大同小异,青年人买酒必须出示证件表明年龄。更有意思的是,大部分国家的饮酒年龄,都要普遍高于结婚年龄。
比如,在美国很多州,法定婚龄都降到了男18岁,女16岁,甚至在爱达荷、密西西比、新泽西和华盛顿等州,只要双方父母同意,允许年满14岁的男孩、年满12岁的女孩结婚。
对,都可以正式结婚了,但还不能合法买酒饮酒,这算是西方社会的常态。
此外,就是第三点,咱们经常在电影电视剧里面看到,西方人喝酒跟咱们喝饮料差不多,工作之余来一杯,休闲娱乐来一杯,泡吧的时候,更是一杯又一杯。
实际上,排除俄罗斯、乌克兰这种比较另类的地区,大多数西方国家中,除了酒吧和餐厅的酒水,普通的酒,其实就是酒饮料,比如,无醇啤酒和各类低酒精含量的果味饮料。
当然,也不排除很多洋人酒瘾大,不克制,最终喝成了家破人亡,被社会抛弃的loser。
总之,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除了自己享受外,很多时候,饮酒同样会被当做了社交手段。只是,跟中国人把喝酒吃饭看成一体的习惯不同,除了佐餐外,洋人们还喜欢直接喝,不怎么就着饭菜,咱们看来,像在喝饮料一样。不过,这样的酒水,大多度数比较低,仅能算成酒精饮料罢了。
而咱们中国呢,喝酒除了休闲,聊天助兴外,更多的场合是在用酒怂人胆量,把劝酒、喝酒当成了办事的武器工具。据说,在整顿“四风”活动前,一些部门的酒局,围着桌子坐的一圈人在上酒菜前,都会先吃下一颗小药片,以便随后在酒桌上好好“发挥”....类似的情形,也经常出现在咱们的邻居俄罗斯的饭局上,这点,山水相连的两国,民情到还是很共通的。
-----
网友解答:
-----
关于这一块,相信很多人都很感兴趣,特别是常喝酒的人,那就是外国人喝洋酒时的种种场面,而这个,我们平时在外国电影里看到的,实在是太多了。
而这个喝酒的场景,最经典的镜头有两个:一个就是在酒吧里,往那一坐,服务员赶紧给你调一杯酒,也不需要吃菜,干喝,顺便和旁边的人聊聊天;另外一个就是在家里或者办公室里,随便就能摸出来一瓶酒,倒上小半杯,像喝饮料一样,一饮而尽。
有人就会有疑问了,外国人喝酒真的是这样的吗?怎么感觉喝起酒来好随意啊。为什么看外国电影,总是看到他们哪里都放着酒?随时喝上一杯,连办公室也是,这是真实的吗?
一,首先开门见山地说,这个肯定是真实的
在喝酒这个细节上,外国电影没必要掩饰什么,也没必要把喝酒这个事儿搞得那么高雅,他们平时怎么喝酒,电影里也是一样的,毕竟艺术本来就是源于生活,他们日常喝酒的状态,本就是这个样子。
二,很多人最为不解的是,外国人喝酒怎么这么随意,跟中国人喝酒完全不一样啊?
1,普通洋酒,在国外本身就很便宜
高档的洋酒,价格在哪都很贵,就像汽车一样,但是要说普通的洋酒,在国外的价格本身是很低廉的,怎么来形容呢,按照收入与物价的比例来说,普通的洋酒,也就相当于我们这边的10块钱左右的勾兑酒吧,甚至是更便宜。
外国洋酒,包括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之类的,对于质量要求很严格,没有“勾兑”一说,价格还这么便宜,所以说家里、办公室里随便喝点,酒吧里喝点,花不了几个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果我们要想喝上正宗的白酒,怎么着也得是那种上百块钱一瓶的,天天喝,一般人还真消费不起。
2,外国人喝酒,为什么和中国人喝酒完全不是一种状态?太随意了吧?
首先,有一句话说得好,“身体最诚实”,人别管做出什么样的举动,那首先都是遵从于自己本身的最直接的感受的,喝酒当然也不例外。外国人喝酒那么随意,哪哪都能来上一口,喝的下去吗?
对了,这才是问到了重点,这就要从外国洋酒和中国白酒的味道和口感上说起。别管是加工工艺比较复杂点的威士忌、白兰地,还是工艺相对比较简单的伏特加,那个味道,和中国白酒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中国人喝白酒习惯了,觉着味道就该是这个样,但是外国的洋酒完全不一样。外国洋酒,从工艺上来说,和中国白酒的工艺差不多,也是食材发酵后蒸馏而出,度数也差不多,有的甚至比中国白酒还要高,但是从味道上来说,和中国白酒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大家可能看过外国人喝中国二锅头的视频,即使是酒量很大的俄罗斯人,一口中度二锅头下去,哪个不是咧着嘴、闭着眼,一幅痛苦不堪的表情?为什么,“身体最诚实”啊,中国白酒的味道太冲了,难以下咽啊。
原因出在哪里?那就是中国白酒酿造工艺中特有的“酒曲发酵”,虽然中国白酒的工艺是元末明初从外国传过来的,但是工艺中自创了“酒曲发酵”,而正是由于酒曲的参与,才使中国白酒产生出了特有的酒曲味。其实也没必要把中国白酒说得那么高大上,这个酒曲味,就是那种难以下咽的味道,辛辣、刺喉。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明白了个大概了吧?看似酒精度都差不多,但是外国洋酒没有酒曲味,只有威士忌、白兰地的麦香味和果香味,甚至是伏特加的纯净到“无味”,很好入口啊,所以喝起来自然是很随意,跟酒的度数,是没有一点点关系的。
为什么中国人喝白酒,必须要有两个下酒菜,最不济也得有个花生米?没有点东西在嘴里香香嘴,遮盖一下,这酒喝不下去啊。外国人为什么哪里都能来上两口,那就像喝饮料一样啊(虽然没有这么夸张),除了喝下去有点醉外,口感上不觉得难受啊。
再引申一下,比如说国内的酒吧,为什么都是清一色的洋酒,为什么就没有中国的白酒,其实并非崇洋媚外,原因很简单,酒吧里没有下酒菜啊,如果给你上瓶二锅头,让你坐那干喝,除了酒蒙子外,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吧?
三,文化的差异,根本上其实是物质的差异
外国的酒文化,就是开始时说的,哪哪都是酒,说喝就喝,看似很潇洒,连口菜都不需要吃,那是因为洋酒的口感很容易接受,没必要有下酒菜,当然,他们也没啥美食。
中国的酒文化,没有一桌像样的下酒菜,那就不叫喝酒,白酒虽然辛辣,但是有下酒菜相佐,自然也能喝出中国白酒自身绝妙的味道,当然,最主要的是,我们有各种美食啊,外国人不会做啊。
说到酒文化的差异,其实大家也不必太死板,有时候尝试一下外国洋酒,也是很有意思的。
我有时候就买点威士忌和伏特加,倒点威士忌,加少许96度的伏特加“生命之水”,再加点饮料,炒俩小菜,喝起来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的,见下图。
-----
网友解答:
-----
一些西方国家对酒的定义为含酒精的饮料,当然某些烈性酒除外。不过各国的法律法规也不一样,比如有的规定未成年人禁止饮用含酒精饮料,有的地方规定酒精含量达到一定程度的饮料只能在酒吧、餐厅等销售。有的对饮酒驾车也有严厉的处罚,工作时间喝酒可能很多公司也不允许。但总体来说,西方人大多喜欢时常喝点酒,这种酒一般都是度数较低的。
-----
网友解答:
-----
表弟和我说过一件事,前几年夏天他去米国旅游,坐在街边喝着啤酒,吃着炸鸡,竟然差点被米国警察带进了警察局。
在米国,不要在街边大口哈酒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旅游团的自由时间,让大家随便买点纪念品之类的。表弟这几天吃够了美国的洋快餐,有点怀念起了棒子剧里的炸鸡啤酒。
就自己跑到商店买了两罐啤酒,又到麦当劳买了个汉堡套餐。相比国内麦当劳,国外的麦当劳称得上寒酸,不但没有空调而且座位也很少。
表弟只能坐在餐馆外的一张椅子上吃着炸鸡,喝着啤酒,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
。这在国内恐怕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可就是这么一个举动,引起了一个巡逻警察的注意。
表弟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金发碧眼的大个子,这个米国警察大概有1米85,他时不时的看着表弟。
表弟以为他是很少见到中国人,少见多怪而已,就没有理会,继续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这位高大的米国警察看到表弟没有理会自己,就径直朝他走了过来。
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告诉表弟,在公众场合喝酒是违法的,如果真想在外边喝,必须用报纸什么的把酒瓶子裹起来,不能让别人看到你是在喝酒。
表弟蒙蒙的看着这个警察,这哥们说的英语真地道,一句没听懂。在米国旅游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比划带想象,他以为警察是要向他讨酒喝,米国的警察够抠唆的,啤酒都不舍得买,于是他拿起那罐没开的啤酒递给了那个警察。
结果,表弟直接被警察一个擒拿,反手摁在了地上。罪名就是不听警告,还企图向警察行贿。旅游团当时就炸了锅,随团的翻译好一顿忙活,人家才放了表弟。
美国人不允许公众场合饮酒,主要是怕给青少年一个不好的影响。
米国人立法,21岁以下不允许喝酒
在中国,青少年可以随时随地接触酒和品尝酒,没有很明确的法律限制,所以一个人从小到大什么年龄开始喝酒,完全决定于生活环境。
对饮酒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问题,大人也缺乏这个意识
。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到商店给大人买酒,售货员一般不会过问买的酒是让谁喝的,更不会限制他买酒。我见过一个七八岁小男孩被一帮亲戚长辈哄着喝了一杯啤酒,结果喝得满脸通红,不少大人看了还很开心,
这要是在美国,一家人都要被警察抓起来的的。
米国喝酒没下酒菜,和酒的度数无关
我们很少看到有人在干喝二锅头的,再不济也要配盘花生米下酒
。我们的白酒特殊的酿造工艺,除了辛辣,还多少带有一种刺激味道。
就是这种刺激味,让我们在喝酒的时候,不得不兹喽一口酒,吧嗒吃一口菜,要不然那股刺激味道会很难受的。
外国人酿造酒的时候,还多是以果酒为主的,基本很少酿造白酒的,他们不太习惯白酒的味道,还是觉得白酒是远远没有各种果酒好喝的,不同的制作工艺,使得果酒并没有白酒的那种刺激味,并不需要配着菜才能喝下去,配点薯片就算豪华大餐了。
-----
网友解答:
-----
说了那么多其实是源自他们的黑历史,在中世纪,欧洲城市乡村下水道是不存在的,很多史书记载当时的巴黎街道上都是粪水横流,人们也从来不洗澡,洗澡是一种得病后的治疗方法,那个时候的卫生条件可想而知,欧洲的供水就可以寻思一下了,这种条件下饮用水是个什么情况,这也是中世纪黑死病大爆发席卷整个欧洲的主要原因,另外,欧洲人也从来不喜欢引用开水,就是水不会煮沸后再饮用,都是喝冷水,同样照成霍乱等传染病的爆发,种种经历以后,他们发现饮酒可以避免的病,很好的办法,而且副作用也很好,有钱的商人,贵族都非常喜欢,自然而然老百姓也上行下效,能饮酒就不喝水,这也就是看一些文学作品中,出去野餐或者给在地里干活的男主人送饭,不会带水罐子,而是带葡萄酒,这就是他们的传统,香水也是为了掩饰他们身上的臭味而发明出来的,这些都是源于欧洲的黑历史。
-----
网友解答:
-----
谢邀。真实情况就是这样。
我们讲究工作时间不喝酒,除了上酒桌谈生意。美国人可不管这一套。斯坦福大学博士、语言学家石毓智,曾在一篇短文中写道:
他还表示,丘成桐在美国开讲座也试过“一边喝酒一边讲,讲完酒也喝完了”。哈佛大学教授都这么随性,可见在那边喝酒并不特别讲究场合,基本上是想喝就喝。
当然,在严肃场合喝的酒多半是低度酒。如果是威士忌、白兰地等等高度酒,也是加了大量冰块或冰水的。任你酒量再好,在讲台上迷迷糊糊不知所云也是不行的。
所以酒对于他们来说有什么好处?
一言以蔽之:酒精会让人做平时不敢做的事。越是平常不善言辞的人,酒精上脑后就越容易说个不停。
从主观角度看,适量喝酒后恐惧感、焦虑感减轻,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从旁人角度看,
这家伙好像比平时更聪明、更果断了
。
上面说的是美国,其实欧洲也有类似的现象,而且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因素在起作用。
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等等蒸馏酒的诞生,和历史上盛行多年的炼金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炼金术又和西方传统医学相交叉,当人们发现酒精的治疗作用时,可以想象术士们有多兴奋。
例如苏格兰潮湿阴冷,土地又不算肥沃。好不容易种出来的麦子存放不了多久就要发霉,只好拿来酿酒。
但酿出来的低度数啤酒也不耐存放。苏格兰的劳动人民一咬牙一跺脚,给老子蒸了!于是,苏格兰威士忌诞生了。
高度数的威士忌可驱寒、消毒,虽然不太好喝(早期产品),但真的好用。后来传入美国,经历了禁酒令洗礼,更是沉淀为当地酒文化的一部分。
噢我的上帝,又扯回美国了。
反观咱们中国,也有“药酒”一说,但没见过谁在办公室存酒,除非他就是卖酒的。到底是因为我们的酒文化早已越过了美国那个阶段,还是有别的原因呢?
-----
网友解答:
-----
文化,以前西方喝水是要命的,所以朋友来了,倒杯酒。因为他不知道把水烧开喝!没文化闹得!
-----
网友解答:
-----
外国人一般喝的酒中鸡尾酒、红酒、香槟、威士忌、啤酒、金酒、朗姆酒这些比较多,像饮料一样,在国外,鸡尾酒、葡萄酒、香槟、啤酒等是外国人的主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外国电影总是看到他们哪里都放着酒?随时喝上一杯,连办公室也是的原因,一般而言因为度数比较低,大多数是甜酒或开胃酒。
举例来说,鸡尾酒(cocktail)是一种混合饮品,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或饮料、果汁、汽水混合而成,鸡尾酒通常以朗姆酒、金酒、龙舌兰、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等烈酒或葡萄酒作为基酒,再配以果汁、蛋清、苦精、牛奶、咖啡、糖等其他辅助材料,加以搅拌或摇晃而成的一种混合饮品,最后还可用柠檬片、水果或薄荷叶作为装饰物 。
鸡尾酒:
鸡尾酒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或由酒渗入果汁配合而成的一种饮品,按密度的大小依次倒进杯子,使之不混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分层。如果是密度差别不大的各色酒,再用加冰块或剧烈晃动的方法来加大或减小密度,造成差别。鸡尾酒的特点是一年四季一般都加冰块。
鸡尾酒配方有几万种,色彩、味道各不相同,调制鸡尾酒的基酒有琴酒 (Gin)、 威士忌 (Whisky、Whiskey)、 伏特加 (Vodka)、白兰地(Brandy)、龙舌兰酒(Tequila)、 朗姆酒 (Rum)。果汁类有橙汁、柠檬汁、姜汁等,汽水类有可乐 、七喜、汤力水、苏打水、干姜水等,有时加入樱桃 、杨梅、橙片等装饰。这种酒一般在0~30度之间。
外国人爱喝葡萄酒,但也有高度烈性酒白兰地和伏特加。和我国不同的是,西餐的程序是一道菜一种葡萄酒,如果酒逢知己,那么,最后可能会喝几杯洋酒。有的外国人喝过中国的白酒后都觉得中国的白酒酒精度数很高,一般两三杯整个人就晕晕的了。
有些外国人还是不敢喝白酒的,其实并不是他们爱不爱喝的问题,而是他们敢不敢喝的问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方和西方,不仅在生活习惯、语言文化、兴趣爱好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连喝酒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我国喝酒尊卑有序,西方人比较随意。
我国喝酒,谁是主人、谁是客人、坐在哪里、先敬哪个后敬哪个,都是有规矩的,丝毫乱不得。而西方人则比较随意,席上极少见到餐桌上互相敬酒,也不兴划拳行酒令的助兴之举。举例来说,河南:先敬三杯,他端你喝。山东:主陪副陪,礼数繁多。东北:早起就喝,啤酒按提,白酒按碗。到了青海:全民皆喝,逢年过节必喝。
伏特加:
俄罗斯以“伏特加”而著名。伏特加是烈酒,饮时令喉咙“燃烧”。俄罗斯人喝酒习惯用大杯,而且要干杯。
香槟和葡萄酒:
法国的香槟和葡萄酒是世界闻名的。饮用法国的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时,注意白葡萄酒不宜太冰,红葡萄酒不宜过温。白兰地通常被人称为“生命之水”,\"葡萄酒的灵魂\"。世界上生产白兰地的国家很多,但以法国出品的白兰地最为驰名。
白兰地:
白兰地,最初来自荷兰文Brandewijn,意为\"烧制过的酒\"。狭义上讲,是指葡萄发酵后经蒸馏而得到的高度酒精,再经橡木桶贮存而成的酒。白兰地是一种蒸馏酒,以水果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贮藏后酿造而成。以葡萄为原料的蒸馏酒叫葡萄白兰地,常讲的白兰地,都是指葡萄白兰地而言。以其他水果原料酿成白兰地,应加上水果的名称,苹果白兰地、樱桃白兰地等。
白兰地有巴蒂尼,喜都、克里耶尔,人头马,轩尼诗,马爹利,分XO和VSOP。除了法国白兰地以外,其他盛产葡萄酒的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美国﹑秘鲁﹑德国﹑南非﹑希腊等国家,也都有生产一定数量风格各异的白兰地。独联体国家生产的白兰地,质量也很优异。白兰地,是洋酒之一。所谓洋酒,其实意为西方酒。
威士忌:
威士忌(Whisky、Whiskey),是一种由大麦等谷物酿制,在橡木桶中陈酿多年后,调配成43度左右的烈性蒸馏酒。英国人称之为\"生命之水\"。按照产地可以分为:苏格兰威士忌、爱尔兰威士忌、美国威士忌和加拿大威士忌四大类。威士忌的酿制工艺过程分为六个步骤:发芽、糖化、发酵、蒸馏、陈年、混配。英国的“威士忌”酿造时加入了黑麦、燕麦、玉米等各种原料,比如蓝方、绿方、黑方、红方,占边,芝华士,皇家礼炮等等。有的人喜欢加冰,有的喜欢不加冰,有的会加一些饮料兑着喝,如可乐,雪碧等。根据酒精度,威士忌酒可分为40-60度等不同酒精度的威士忌酒。威士忌有百万富翁,苏格兰高地舞,三叶草等。简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第一:百万富翁(Millionaire)是一杯以波本威士忌为基酒的鸡尾酒。这杯酒有很多变种配方,但不变的是要用到茴香酒、蛋清、石榴糖浆。如果把基酒换成金酒并加入菠萝汁,那么就是一杯叫做百万美元(Million Dollar)的鸡尾酒。
第二:苏格兰高地舞(highland fling)是一杯纯正的苏格兰酒。看到这款鸡尾酒,不禁会让人联想到苏格兰威士忌的故乡--苏格兰北部的高地地区。苏格兰威士忌馥郁的酒香中飘溢着药草的芳香,使得这款酒品口感清爽,极易饮用。
第三:叶草(Shamrock)是指爱尔兰的国花。这款风味独特的鸡尾酒是在威士忌中融入香草系列的力娇酒和药草系列的利口酒调制而成的。香味比较独特,略带一点青涩的味感。是一种只在爱尔兰地区生产,以大麦芽与谷物为原料经过蒸馏所制造的威士忌。
啤酒:
德国以啤酒著名,啤酒节、啤酒园、啤酒香肠、啤酒地下屋。墨西哥人也很爱喝啤酒,啤酒不但是他们的饮料也是美食。墨西哥啤酒别具一格,他们的啤酒是龙舌兰做的,呈乳胶状,而且酿好后当天就要喝掉。
朗姆酒:
朗姆酒的原料为甘蔗。朗姆酒的产地是西半球的西印度群岛,如古巴、波多黎各、维尔克群岛(VIRGIN ISLANGS)、多米尼加、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其中以古巴朗姆酒最负盛名。以及美国、墨西哥、古巴、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巴西等国家。另外,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也出产朗姆酒。在出产国和地区,人们大多喜欢喝纯朗姆酒,不加以调混。实际上这是品尝朗姆酒最好的做法。而在美国,一般把朗姆酒用来调制鸡尾酒。朗姆酒的用途也很多,它可用作甜点的调味品,在加工烟草时加入朗姆酒可以增加风味。
朗姆酒,是以甘蔗糖蜜为原料生产的一种蒸馏酒,也称为糖酒、兰姆酒、蓝姆酒。原产地在古巴,口感甜润、芬芳馥郁。朗姆酒是用甘蔗压出来的糖汁,经过发酵、蒸馏而成。根据不同的原料和酿制不同方法,朗姆酒可分为:朗姆白酒、朗姆老酒、淡朗姆酒、朗姆常酒、强香朗姆酒等,含酒精38%~50%、酒液有琥珀色、棕色,也有无色的。
朗姆酒是古巴人的一种传统酒,古巴共和国朗姆酒是由酿酒大师把作为原料的甘蔗蜜糖制得的甘蔗烧酒装进白色的橡木桶,之后经过多年的精心酿制,使其产生一股独特的,无与伦比的口味,从而成为古巴人喜欢喝的一种酒。朗姆酒属于天然产品,由制糖甘蔗加工而成。整个生产过程从对原料的精心挑选,随后生产的酒精蒸馏,甘蔗烧酒的陈酿,把关都极其严格。简单举例如下,仅供参考:
第一:清淡型朗姆酒是用甘蔗糖蜜、甘蔗汁加酵母进行发酵后蒸馏,在木桶中储存多年,再勾兑配制而成。酒液呈浅黄到金黄色,酒度在45-50度。清淡型朗姆酒主要产自波多黎各和古巴,它们有很多类型并具有代表性。
第二:中浓烈型朗姆酒是由掺入榨糖残渣的糖蜜在天然酵母菌的作用下缓慢发酵制成的。酿成的酒在蒸馏器中进行2次蒸馏,生成无色的透明液体,然后在橡木桶中熟化5年以上。
第三:浓烈型朗姆酒呈金黄色,酒香和糖蜜香浓郁,味辛而醇厚,酒精含量45-50度。浓烈型朗姆酒以牙买加的为代表。
朗姆酒有银朗姆(Silver Rum),金郎姆(Gold Rum),黑朗姆(Dark Rum),巴塞洛(Barcelo rum),卡耀(cayo),慕兰潭(Mulata),摩根船长(captain morgan),百加得等等,举例来说,酒体轻盈,酒味芳香的朗姆酒中较著名的是Mulata(慕兰潭)朗姆酒。
金酒:
金酒(Gin)诞生在荷兰,成长在英国。是鸡尾酒中使用最多的一种酒,有鸡尾酒心脏的美誉。金酒---杜松子酒是世界名酒之一。金酒具有芳芬诱人的香气,无色透明,味道清新爽口,可单独饮用,也可调配鸡尾酒,并且是调配鸡尾酒中唯一不可缺少的酒种。
金酒按口味风格可分为辣味金酒(干金酒)、老汤姆金酒(加甜金酒),荷兰金酒和果味金酒(芳香金酒)四种。辣味金酒质地较淡、清凉爽口,略带辣味,酒度约在80-94 proof之间,老汤姆金酒是在辣味金酒中加入2%的糖份,使其带有怡人的甜辣味;荷兰金酒除了具有浓烈的杜松子气味外,还具有麦芽的芬芳,酒度通常在100一110 proof之间;果味金酒是在干金酒中加入了成熟的水果和香料,如柑桔金酒,柠檬金酒、姜汁金酒等。
金酒不用陈酿,但也有的厂家将原酒放到橡木桶中陈酿,从而使酒液略带 金黄色。金酒的酒精度一般在35一55之间,酒精度越高,其质量就越好。比较著名的有荷式金酒、英式金酒和美国金酒。
金酒的主要产地除荷兰、英国、美国以外还有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比较常见和有名的金酒有:辛肯哈根·德国(schinkenhager)、布鲁克人·比利时(Bruggman)、西利西特,德国(Schlichte)、菲利埃斯·比利时(Filliers)、多享卡特·德国(Doornkaat)、弗兰斯·比利时(Fryns)、克丽森·法国(Claessens)、海特·比利时(Herte)、罗斯·法国(Loos)、康坡,比利时(Kampe)、拉弗斯卡德·法国(Lafoscade)、万达姆。
清酒:
韩国酒比日本酒更加清淡,度数很低。日本人把喝酒也当成了工作,每天下班,必到酒吧报到。他们做出重大决定往往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酒吧里,酒吧成了日本人的天堂。下班后泡酒吧,然后拖着醉态的步子回家,以这种方式饮酒的日本人多半是为了从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
总而言之,有些外国人还是不敢喝白酒的,其实并不是他们爱不爱喝的问题,而是他们敢不敢喝的问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方和西方,不仅在生活习惯、语言文化、兴趣爱好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连喝酒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
关于“为什么看外国电影总是看到他们哪里都放着酒?随时喝上一杯,连办公室也是,这是真实的吗?”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外国人一般喝的酒中鸡尾酒、红酒、香槟、威士忌、啤酒、金酒、朗姆酒这些比较多,像饮料一样,在国外,鸡尾酒、葡萄酒、香槟、啤酒等是外国人的主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外国电影总是看到他们哪里都放着酒?随时喝上一杯,连办公室也是的原因,一般而言因为度数比较低,大多数是甜酒或开胃酒。举例来说,比如鸡尾酒(cocktail),它就是一种混合饮品。
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谢谢您!若有其他问题,请您在评论区留言,我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共同交流进步,谢谢您!
-----
网友解答:
-----
你看见随时随地喝的那些,基本都是饮料型的“酒”,里面没多少乙醇的,有一个捷克朋友专门带了好多这种酒来给我们尝,也有所谓的烈性酒比如苦艾,伏特加,甚至有一种标72°的,全都不是红星二锅头的对手,这丫挣外快的办法就是往国内倒红星二锅头,老外真正的酒鬼喜欢得不得了,说是进入状态快效率高[捂脸],日韩电影里他们也没事老喝酒,只要你喝过真露和清酒,就会明白为什么,尼玛就是一瓶二锅头兑了5瓶纯净水,换中国白酒你试试[发怒]。
老外唯一能的就是喝啤酒,一到法定年龄就开喝,用我们的说法就是酒量从小练,战斗力特别强,所以别和他们拼啤酒,上来就干53°白的,所谓高手来一个灭一双。
-----
网友解答:
-----
在欧洲和美国都呆过一段时间,我们看西片多数是美国片,就说说美国。
我们看到的美国酒,多数是经过脱醇的,也就是不含酒精的,如其说是酒,还不如说是饮料,在我国也曾经有过无醇啤酒,由于立法等原因,最终消失的差不多了。
即使某些酒里面含酒精,酒吧或者什么卖的都是低度数酒,酒精含量不会超过百分之一,不然只能在指定的地点卖给指定的人,电影中那种随意买随意喝,喝完就能开车走的,甚至一边喝一边开车的酒,都是上述那样的酒。
虽然翻译过来有酒字,其实不是酒。
-----
网友解答:
-----
应该是真的,据说,以前欧洲的卫生环境特别差,水污染特别严重,欧洲人又没有煮开水喝的习惯,所以家里都备有酒来代替水。
------------------
推荐阅读:
女排世锦赛四强已经出炉,对此你怎么看?六强赛打完之后紧接着打半决赛吗?
欧冠半决赛如果首回合吃黄牌,次回合再吃黄牌,进了决赛是不是得停赛?
中国女篮夺冠,姑娘们将教练徐利民高高抛起,姚明在一旁笑哈哈,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