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大师的书法名冠天下,但为什么有些人还能指出不足之处呢?
啟功大师的书法名冠天下,但为什么有些人还能指出不足之处呢?
-----
网友解答:
-----
启功先生应该是当代一位公认的大师级人物,他在诗词,鉴赏,绘画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对于他的书法,他自己却说只是他的业余,他的正业是一名教师。
我们知道,启功先生在青年时期就是得益于恩师陈垣的教导,在工作,学术方面是对他帮助最大的一个人,他的工作一直都是一名教师,他还用自己卖字卖画换来的钱用来设计奖学金,命名为“励耘书屋”,启功先生是真正的无私!
启功先生各方面的造诣都很深,然而我们知道得最多的却是他的书法,这大概也是因为书法容易表现吧!
启功先生的书法是公认的当代一流水平,但是也有一些人指出不足之处,那么都有哪些不足之处呢?
第一,说启功先生的书法如木棍,毫无美感。说这话的人是很多的,也最具代表性,认为启功先生的字过于狭长,有的简直像木棍一般,但是我认为这恰恰是启功先生独特的风格,很多人说他的字就是瘦金体,但是我觉得不完全是,他的字里应该有皇家书体的那种雍容华贵,因为启功先生本就是皇族,他小时候应该深受影响,启功先生的字里面固然有瘦金体,但是也有欧体。
第二,说启功先生的书法结构松散,这样评价启功先生的字的人也很多,其实我觉得这里面有个误解,那就是很多人看到的启功先生的书法都不是启功先生的真迹,而是伪作,这就不难发现问题了,有些伪作简直不能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于启功先生书法的评价。
以上就是对于启功先生的书法最为普遍的评价,我觉得不管怎样评价都是正常的,先不说对错,因为没有一个人的书法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连王羲之都做不到!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
网友解答:
-----
审美观不同,见仁见智。总体来说不错,看上去顺眼,较俊美,个人认为:好像营养不良的瘦子,骨感明显,脂肪不足,而有些字看上去太瘦,干巴巴的。…见过他写字的影像一一给别人写一门牌,几个字,写了半天,太慢,描,描…不像书法大家。当然,这也体现他认真,要好,追术完美。…
-----
网友解答:
-----
启功先生博采众长,独成启体,是现代书坛的一个高峰,可谓雅俗共赏。但是,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可能去迎合所有人,只能说,看过启功书法的人,绝大多数都喜欢并赞赏的。至于批评他的人,只能说是无缘了。
-----
网友解答:
-----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各自的审美观不同,对书法作品的看法不一样,修养不一样,评论的目的不一样,就出现这种说法。我认为,这很正常,无须对其指责。
网上,一些网友见到字,见到书法就评论一番,这已成为见怪不怪的事了。
昨天,我发出了几幅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有网友一上去就说:“没一幅真迹!” 就好像他很懂启功的书法似的。后来,我到这个网友的主页浏览了一下,他的帖子没有一个是文化方面的,而且只有几个评论,粉丝也只有几个。
启功先生的书法基本上是无可挑剔的!我的观点是,既然有人要说他的书法作品中存在的不足,就让他说去吧!嘴长在人家身上,别人又有什么办法不让他说呢?没办法!只好让他去说。
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有被人指责的经历,启功先生也不例外。
说启功先生的书法像一捆干柴,且韵味不足,这是鸡蛋里挑骨头。仔细看看历史上的一些书法家的作品,有十全十美的吗?没有!一个也没有啊!我们看问题,要全面,要客观,不要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一生尤欠诗书债,万事终须留有余。我认为,南怀瑾大师的这句话是有道理的。评价启功先生的书法时,仍须“留余”。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启功先生是人而不是神!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
网友解答:
-----
“启功大师的书法名冠天下,但为什么有些人还能指出不足之处呢?”谢谢您的提问和邀请我们回答问题。不论任何人的书法,无论他达到了什么高度,有多大的名气,被欣赏评论欣赏,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既然被大家欣赏,当然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欣赏水平,至于有些人的评论真的不是真正的评论,也不是真正的出于对艺术的讨论,对美学的讨论,这就有问题了。
但是,按照你的这个说法,好像成了书法大师的书法家,就一定是完美无缺的书法家了,这是非常不正确的看法。自古以来,对大师的书法评论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有些书法家人们很欣赏,有些书法家人们不太欣赏,包括王羲之都是有批评也有赞赏这很正常。
启功先生临摹的怀素《自叙帖》,可以看作是对《自叙帖》笔法讲座以及草书用笔结构示范
现代大师有些是捧起来的,有些是真正的大师。当然我不是说启功先生是捧起来的大师,或者说启功先生不是一位大师。
我想说的是,即便是真正的大师,他们的书法被人们以各种各样的评论欣赏这很正常,我们一定要学会接受批评。如果你是大师被别人评论,你也应该平静的接受,不要去干涉别人的评论。
如果是你心中崇拜的大师被别人批评,你也应该接受,因为任何人都有评论欣赏艺术的权利。不过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和别人去讨论去争论,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从书法家个人来说,正常的态度应该是作品是我创作的,评论的权利是你的自由。
我们具体来说说启功先生的书法。启功先生的书法作为一种新的风格,推陈出新,能够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他有特殊的一些条件,比如说,他的风格非常独特,比如说,他在八九十年代是一位比较重要的文化大师了,因为在八九十年代,老一辈的一些大师都相继去世,能够在文坛上叱诧风云的人物,几乎没有像启功先生这样德高望重,所以他的书法就受到了社会的推崇。
问题讨论:1.“戈勾”勾部没有“无垂不缩”,“戈法”起笔、行笔、收笔太僵直,没有起伏变化;2.“鸟”字横画,戈法撇画没有“避让”,“军阀混战”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者偶像,或者文化偶像,启功先生不幸被选中了,成为一个偶像。
当然对于艺术家启功先生来说,他的名气大,社会上对他的期望值也就很高,于是,不同的人就会对启功先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或者是不同的欣赏方式。
比如说,书法界流传的一个口头禅说什么“启功的杆,舒同的圈,沈鹏的弯,李铎的颤,炳森的砖。”这到底是一种赞扬还是一种批评?我们真的不太好说,因为各人都有各人的特点。但是说舒同的书法是圈启功的书法是杆,这种说法本身还是带有贬义的,这说明有一部分人确实对舒同的书法和启功的书法同样是持有一定的批评的态度的。
问题是,我觉得不是有人批评还是没有人批评的问题,每一个书法家他有自己的特点,这特点是没有办法十全十美的。
比如说,王羲之的书法,他是秀美就没有办法壮美,因此他不能得雄健之妙,而颜真卿的书法是雄壮一路的风格,他就没有办法像王羲之那样得婉转之妙。
所以书法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就说舒同的圈,即便它的书法写的很圆,像个“圈”,那么它只要符合美的尺度,当然它就是因为圈得好,圈得很美,才成为一个书法家的。那么启功先生所谓的“杆”,是说他瘦也好,说他字写得长也好,怎么说,那也不一定是因为“杆”就不对了,因此,像这种以是不是“圈”、“杆”、“尖”、“弯”、“颤”、“砖”论书法高下,本来就是非常肤浅的,是带有恨多的个人的不完整的书法视野的偏见。
我个人认为,有些风格是可以包容的,你可以喜欢这种风格,你也可以不喜欢风格,未必这种风格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比如说,是“圈”就不应该存在,还是“杆”就不应该存在?或者“弯”、“颤”、“尖”“砖”这样的风格都不应该存在?那你给我们摆出一个谱来,你摆出的美学标准是不是大家都认可呢?我看也未必大家都认可。
所以,所谓的启功先生是书法大师,那么,还有人要提出对他的书法批评或者找出毛病,这个设计的前提本身就是错误的。
为什么说是错误的?因为书法大师不是说他的书法十全十美,而是说他的书法成就很高,他在某一个风格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创新,在某一个技巧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这就是书法大师。
注意了:启功先生这个作品很不错了,但是有两点,“佛”字竖画收笔部位太死没有笔法弹力了,感觉很费劲。“我”字戈勾本来属于“不合法”,但是有一些趣味
比如说,像黄庭坚的书法,像苏轼的书法,有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呢?当然有可挑剔的地方。那么,是不是因为黄庭坚、苏东坡他们都是书法大师,就不能挑剔他们的书法了?当然不是这个问题。
包括米芾这样的书法大师,我们照样可以向他提出一些批评的意见,或者说,我们照样可以不欣赏米芾的书法。
但是你这也不喜欢那也不喜欢,除非我喜欢的才是最好的,这就本身降低了自己的欣赏能力。因为你本来就没有那么丰富的书法欣赏的能力。说你的欣赏能力是很有局限性的。
成为历史上大师的每一位书法家,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要欣赏的是他的长处,不是欣赏他的短处。
启功先生有自己的短处,有各方面的短处,要说启功先生的短处,我们也能说一大堆的问题,这里我就不一一细说了,因为每一个人如果要持批评的态度,在启功先生的书法里面,你可以找到很多不可爱的东西,如果有人要欣赏她,那么你可以在启功先生的书法里边找到可以欣赏的东西,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问题讨论:1.“豪”字点和横的“接笔”关系太死;“秃宝盖”下“豕”上没有避让“三军混战”;2.“气”字第一笔撇和第二笔横“接笔”太死,第三笔横画与第一笔撇接笔合理;3.“气”字横折勾的“收笔”没有“无垂不缩”;4.“米”字横画与横折勾的横画没有呼应
但是作为一个书法评论家,真正能够提供科学思维的分析价值,帮助大家认识什么是书法之美,这才是你真正的使命。
启功先生的书法,他的书法美学也好还是功夫也好,毕竟还是在一般人之上。所以他的书法本身就有很丰富的书法教学示范性,这样,我们就能够在他的书法作品里边得到很多的知识和教训。这就是一个欣赏的过程,换做是我们欣赏王羲之的书法,我们同样还是这样一个原理。
第一,启功先生能够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第二,他有深厚的传统功夫。仅仅这两个指标,就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
他年轻时候的临摹也好还是模仿古代的书法作品也好,都是非常精彩的,启功先生临摹古代书法的字帖,全部都作为书法资料出版了。为什么启功先生的临摹作品也出版了,因为启功先生对古人书法作品有很深刻的理解,他的临摹本身就是对古代字帖的一种注释,所以我们要临摹字帖,可以参考启功先生的临摹作品,比如说我们要学习怀素的草书《自叙帖》,我们完全可以先温习或者学习一下启功先生临摹的《自叙帖》。但是,同时我们可以对启功先生临摹的这些作品进行挑三拣四的批评,这是完全可以的。
启功先生后来临摹古人的字帖,他逐步不是按照古人的字来临摹字帖,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临摹字帖。所以他临摹的字帖永远是启功的临摹并不求像。仅仅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认为,不能同意启功先生的临摹方法,但是启功先生临摹古代字帖的笔法和对古代字帖的诠释,你是应该学习的,这也是他高于一般人的地方。
启功先生临摹古人字帖,走过了一个从入帖到出帖的过程,这就是启功先生不起的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向他学习的地方。
如果我们到处都是挑三拣四,什么大师的书法一点好处都没有,我想,王羲之的书法给你,你也学学不到王羲之的书书法,你也可能认为王羲之的书法没有什么价值。所以,我们的眼中要有书法,要有真正的书法之美,你才能欣赏到真正的美,如果我们的眼中都是飘飘乎乎的,浮光掠影的东西,你就不可能真正的会欣赏书法。世界上也就没有一个书法家是可以供你欣赏了,你即使欣赏了这个书法家,也不可能代表你有很高的欣赏水平。
就是我们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很多人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多么不好,多么难看,丑死了,丑书就是就是颜真卿带的,你想一下不?颜真卿都是丑数的代表,书法还有没有美学的标准了?
问题讨论:1.“阳”字左部与右上部又没有“避让”;2.“景”字主笔横画一定要有力度
很多人在谈论书法到底什么是丑,都没有一个标准,自己任意在那里瞎说,甚至于认为,除了楷书,什么书法都是丑书。你想一想,这么低水平的人在评论书法,还有什么文化含量,还有什么艺术含量呢?
我们一直在强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要从书法的美学的基本原理去欣赏书法,要从书法的笔法的基本原理去欣赏书法,看它是不是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或者是做到什么程度了,我们欣赏他的书法,仅仅是为了评价他做到什么程度了。
当然你提出的这些问题,也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什么?任何一个书法家都不要摆出一种名士的风度,认为我这样写了我就是很合格,反正我是名人写的,我写的就是标准,就是最好的,这都不一定,书法有自己的规律。
因此我们欣赏和分析书法,一定要按照书法的美学规律去欣赏它,在美学规律的前提下,不是说“规律”就是铁板一块,这就是艺术和科学的不一样的地方,艺术永远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规律它不是一个统一现象而是一个原理问题。
问题讨论:1.“天”字两个横画,第一个横起笔收笔都不是很好,第二个横画起笔不是很好,但是收笔是好的;2.“天”字的撇画起笔太轻
比如说平衡,到底什么样才是平衡?你无法知道到底什么是平衡。但是平衡确实它有它的原理,它要从视觉的原理,从物理的原理,从用笔的原理各个方面,你才能够看出来什么叫做平衡。
比如说,我们常常写的书法用笔不能有偏锋,这本身也是平衡原理的要求,书法要写得饱满,就不能一边粗一边细,一边墨重,一边墨轻,一边光滑,一边粗糙等等,它有它的基本的原理。
我们在欣赏书法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丰富的书法经验来欣赏,用丰富的美学知识来感知和欣赏它,你才能欣赏到书法之美。
比如说,一个笔画要写得清楚,这是一个基本原理,但是有时候写的不清楚,叫做笔断意连它也是一种美学,那么如果你没有这样的美学,你认为,笔都断了这个笔画坏了是不好的。其实一个笔画好不好,他和你的笔断还是不断,不是一回事情。
所以,我们一定要用丰富的书法美学知识来欣赏书法,没有那么丰富的书法知识,你就欣赏不了好的书法艺术作品。因为你心中根本就没有具体的美学标准,你怎么能够欣赏丰富多彩的书法美学呢?
启功先生的传统文化功底毕竟是很深厚的,它就是从传统中走过来的传统,对传统书法的基本的规律,基本的法式他有深刻的感知,但是这些感知和他的艺术创作也不是完全相等的。
不能说因为我懂艺术,就说明我创作的艺术也是让人人都可以懂的,让人人都是可以欣赏的。
比如说,我们听到最多的是有些人说,启功先生的书法是临摹清代梁诗正的书法而形成的风格,他实际上就是盗窃人家梁诗正的书法风格。
这种说法根本就是一种肤浅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道理来分析,梁诗正,在清代的书法史上,在中国书法史上都没有任何地位。
启功先生本身就是高明的鉴赏家,他怎么可能学一个小名家,或者学一个一般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呢,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不是启功先生不高明,而是你的能力太差了。
这就是贬低起功,不但没有成功,反而暴露自己的丑陋和肤浅,自己的无知。
启功先生后来还在《论书绝句一百首》中专门回答过这个问题,他说:
“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竟体芳。偶作擘窠钉壁看,旁人多说似成王。”
这里启功先生并没有提到学书梁诗正的关系,但是提到了成亲王。
我们从启功先生的自述来看,他从青年到晚年学书法都没有学过梁诗正,而是学的柳公权。所以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启功先生学习书法的最后一站是柳公权,而不是梁诗正。至于有的人认为他的书法很像成亲王的字,那是因为把启功先生和成亲王的次相提并论并不等于说其中就学过成亲王,更不可能是学过梁诗正。
最后,我想要说的是,启功先生是一位大师,你也可以不认为他是一位大师,他的书法是可以找到不完美之处的,而且并不少,我们完全可以指出批评。但是到底你批评的对不对,这个我们还要自己去掂量掂量,不要认为我提出批评就完全是正确的。比如说,像你设计的这个前提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逻辑。我是书法大师,我的书法就没有毛病,没有这个道理。对启功来说是这样,对王羲之来说也是这样。
-----
网友解答:
-----
启老有不足之处很正常嘛!
即使是王羲之,难道没有不足之处吗?有的!只不过在你我这等水准面前没有而已。如果有人能达到王羲之的境界时,我想还是可以找出王羲之书法的不足。
启老书法的不足还很明显!
一,是馆阁化。严格地说,启老的书法尚未完全脱离馆阁的束缚,无论是结体还是章法方面都存在这种不足。
二,是笔划太过均匀,也过于单细。笔划变化太少是不符合毛笔属性的表现,也有背书法的理念。
三,笔力不强。启老笔力不强,我说的是不强,不是弱。启老的书法笔划比较单细,应该用强的笔力去补偿的,可是启老的笔力真的不够强。
四,悬肘的功夫不到家。悬肘是自由行笔的先决条件,悬肘的功夫不成则行笔不畅,行笔不畅则书法难以放的开。
-----
网友解答:
-----
书法艺术的欣赏和品评,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审美能力,但由于每个人的趣味、观点丶文艺修养、审美标准不同,对同一件作品以至同一个书家,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就连名动天下的书圣王羲之,著名书评家张怀瓘在《书议》中还说他的草书,“有女郎才,无丈夫气”。
对于开雄强书风之先河的颜真卿,南唐后主李煜也曾批评其:颜书有楷法而无佳处,正如叉手并脚田舍汉。
对于初唐名家虞世南和欧阳询,张怀瓘也认为: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
启功先生,是大学问家、鉴定家,此外才是书画家,相比前面提到的大家,显然差了很多。
至于他的书法,有人让为其特点是干净、安静、有书卷气,但同时,他的字笔法简单,韵味稍差。此话不无道理。
所以,对待大家,我们要正确认识,既要看到其长处,更要认识其缺点,这样方可扬长避短。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
网友解答:
-----
第一、人的眼光不同!
王羲之的字,历史有人不是也能批“媚俗”吗?连王羲之都不能幸免,启功不能幸免也在意料之中!
大师,往往是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书法,谁的能免俗?弘一法师的书法吗?那谁敢临一下弘一法师的书法?
如上图,看下大家会不会批?
第二、人的出发点不同。
有的批评,纯粹的学术性的,无利益之争,应该说是交流更为合适!
而有的批评,却是居心叵测,又或文人相轻,牵涉的有利益,嫉妒使然,还有道不同而愤然攻之!
总而言之,众口难调!
谁能写出一幅既妍美遒劲、又拙朴脱俗;既险峻挺拔,又规范实用;既能让所有评论家说好,又能让妇孺称颂的作品呢?
没有,也不会有!
这都不重要,启功老爷子,注定在书法史上会留名的,我也喜欢启功的字!
-----
网友解答:
-----
我觉得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虽然启功先生的书法名冠天下,无论书法的技法、气韵还是人品,都可以称得上是大师级的书法家,但是由于风格的差异,艺术主张的不同,有一些人提出批评和指责也是正常的。在当今时代,艺术的观点还是很自由的,每一个人都有对于艺术的不同的理解和见解,即使大师级的艺术家也难免被质疑。
大师是经得起质疑的
真正的大师是经得起质疑的,历史上也有很多书法家都质疑过“书圣”王羲之,但是王羲之的书法仍然被一代一代的人传了下来,而那些质疑的人的书法则已经销声匿迹,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王羲之书法的过人之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时间的沉淀。
包括到现代,还有很多人认为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假的,是后人伪造的,但是更多的人却去学习和研究《兰亭序》,并且承认它的价值。
宋代的书法家米芾曾经骂柳公权的书法是“丑怪恶札之祖”、可是柳公权的书法一样可以名垂青史,成为“楷书四大家”之一,对于真正有水平的书法家来说,一些负面的评价并不一定影响它,反而正是他的影响力的体现。
艺术主张的不同,有利于书法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艺术本身就是自由的,有不同的声音在艺术领域很正常,反而一言堂让容易扼杀艺术家的创造力。
不同的艺术主张,更能够促进艺术的繁荣。启功先生作为名冠天下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肯定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有人喜欢碑学,有人喜欢帖学,一些人不喜欢他的书法风格很正常,但并不是说明这些人的欣赏水平有问题,只是审美取向不同而已。
你觉得呢?
-----
网友解答:
-----
对书法的点评,古而有之,所以虽然启功先生的书法名冠天下,还有人站出来评头论足,其实也正常,我们要客观看待这种现象。虽然都在评论,但出发点却并不一定相同,我想大概有这样三种人吧:
正常的学术交流
从古到今,文人之间经常会这种互相点评对方的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最有意思的一个例子就是苏轼和他的大弟子黄庭坚之间的“互贬”了,黄庭坚评论苏轼的字是“石头压蛤蟆”,苏轼讥笑黄庭坚的字是“树梢挂蛇”,两人之间说完也就哈哈一笑就过去了,都并没有真的在意。
还有狂人米芾,面对当时大家都非常推崇的颜真卿,他也敢说颜真卿是“丑书”鼻祖,颜真卿的楷书“太俗”,行书还凑合可以学习一下。
学书法的人千千万万,每个人的性情不一样,审美也会有偏向。就像启功先生的字,喜欢的人就非常喜欢,例如翰墨今香本人就是启功先生的粉丝。不喜欢的人,从自己审美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也很正常。就像“二田”的楷书,总是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我们作为旁观者,喜欢就去学学,不喜欢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也无可厚非。
损人利己者
还有一些评论者,他们的出发点就有点问题了。为了显示自己的东西好,就拼命批评那些与自己不太一派的人。例如当今所谓的“丑书”家们,打着创新的名头,而有意打压那些坚持传统书法继承的书家。
这类人往往以其一定的专业背景站出来示人,一身哗众取宠功夫是一般人万万比不了的,用一些所谓的歪理邪说来混淆众人的耳目,用创新打压传统。这些人对启功先生的书法评价往往是什么“馆阁体”一类的,没有个人的性情体现,创新不够等等。
墙头草,蹭热点者
这一类人往往没有自己的主见,甚至很多都不是学书之人,人云亦云,哪头风大就随哪头。出发点目的不纯,以为挑出成功人的错误,自己就超过成功人了。这种人懒得多说了。
启功先生的书法,以颜、欧、柳、赵、董为基础,在此之上又遍临诸家,最后形成了有着鲜明特点风格的“启体”。人无完人,书法也是这样,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书法作品,诸如书圣王羲之也会被人贬斥为“妍媚”和“软俗”,何况启功先生。
但不管怎么议论,启功先生作为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对书法的贡献,是谁也抹杀不了的。
-----
网友解答:
-----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挑不出一点瑕疵的艺术品。启功是中国现当代顶尖的书法大师,我十分崇拜和敬重他,也常临习他的墨迹。但是启功同“书圣”王羲之即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一样,其作品都有瑕疵和不足之处,这是很正常且最自然的事,别为此大惊小怪。
以下为本人临启功《论书绝句》部分作品。
------------------
推荐阅读:
交通事故我全责造成对方骨折,对方不认可保险公司赔偿价格,要我多掏五万,是不是只能走法院了?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