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九品属什么级别?
清朝的九品属什么级别?
-----
网友解答:
-----
从秦朝到清朝,除了国家政治制度体系外,官僚制度也发展得相当完善。清朝入关后,在明朝官僚制度上做了相应的改善,但是大体上还是沿用了明朝的体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九品十八级’的官僚体制。
清朝的官僚制度,其实最被大家熟知的是九品官,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芝麻官。那么九品的芝麻官究竟手中掌握的权利有多大,若是详细说其实并不能感觉到他手中微弱的权利,那么我们把当时一品大官权利结合起来,与今天的官僚相对比,就明白了。
清朝的官员分为两大类,一文一武各司其事。而清朝为了区分官员的等级,因此在官员的衣服上缝制了不同的兽类。而一品文官的补服是仙鹤,一品武官则是麒麟,这两类补服上的动物是古人认知中除了龙凤之外最为尊贵的神兽,因此也对应了他的官职。但是对于九品官员的职位,当然是古人认知中最为低下的动物,文官为蓝雀武官则为海马。
古人的阶级制度是森严的,因此官职与服装也是严格契合。而同时隐藏在官职下面的,不只有权利的大小,更有薪水的高低。
清朝中的正一品包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公——太师、太傅和太保,此外还有领侍卫内大臣、三殿三阁大学士、伊犁将军、绥远将军、大学士衔总督。当然,大多时候来说,正一品的三公,基本属于荣誉官职,没啥实权。
当然官职大,自然而然所受到的俸禄也多。正一品的官员年俸为180两,而禄米是180斛。这样的俸禄放在现在年薪差不多是八万左右,这样的俸禄在如今的二三线城市勉强还算个中等阶级。但是这并不是他们真正的收入,国家为了防止贪污腐败,特地还设置了养廉银,而一品大官的养廉银是按照总督的规格发放的,一年是一万六的白银。所以一品大员的一年的收入相当于如今的300万。
而九品官员相比之下压根就不够看了,九品官员既有京官,如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各部院九品笔帖式;也有地方官,如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是当时县官的从属官员,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副主任科员。
九品官的工资更是让人捉襟见肘,九品官员的工资大约是33两1.14钱,而所受的禄米是33斛1.14斗。由于清朝的养廉银只发放到七品也就是知县的官位上,所以从八品到九品是没有养廉银的。因此把九品官员的年薪折合成如今的金钱大约是1.8万元。
一品大员的300万和九品官员不到两万元的薪水,一个是国务院级别的官职,而另一个只是知县的从属人员,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简直是云泥之别的差距!
当然,九品官除了上面所说的正九品之外,还有从九品,京官和地方官都有。如翰林院侍诏、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刑部司狱、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
其实在清朝来说,九品官员根本不算是最微小的官员,因为九品官员起码还在清朝官僚制度的“九品十八级”中,而有些官员根本无法入了编制,比如说驿丞、典使和盐茶大使,这些都是未入流的官员,相当于现如今的班长或者是组长。
这么看来,九品官员也还算好,虽然比不上能入了殿堂议事的官员,但是起码下面还有一些小喽啰受到自己的管辖,也算是心里有点安慰。
-----
网友解答:
-----
清朝时期的九品官职不算高,但也不能说低。
清朝时期,官员品级上,是“九品十八级”,就是官职有“九个品级”,而每一个品级又有着“正从之分”。九品也是分为“正九品”和“从九品”。
在清朝时候,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封建政府体制,在官员的等级区分方面,也是比较完备。在关于清朝的影视剧中,我们能够看到清朝的官员的官服上都有着不同的图案,有鸟有兽,这些图案便是一种清朝官员等级的区分。
清朝官员官服的区分上,大体是“文官为鸟、武官为兽”。
清朝的九品文官
清朝九品的文官,衣服上的补子图案为“练雀”,也叫做“绶带鸟”。这个图案自然不比一品文官身上的仙鹤图案,但练雀也是属于“吉祥鸟”,再者练雀的尾羽比较像古代帝王、官员的佩饰绶带,所以练雀也有着“权力”的象征意义。
清朝的九品文官对应的官职,有司书、县主簿、通判知事等官职,总体在级别上来说,不大,在清朝的官员体系中,也是比较偏下的一个层次。
清朝的九品武官
上面提到了,清朝官员的官服上的补子图案是不相同的,而且“文武有别”,武官官服上的补子图案,为兽类,如麒麟、狮子之类,而九品武官身上的补子图案是“海马”。
这个海马可不是我们当下所定义的那种海中的小海马,而是和陆地上的马一样,不过这种马不仅能在陆地上奔驰,还是在海洋中穿行。“水陆并行”,象征着将领在什么样的地形上都能英勇作战。
清朝的九品武官相对来说职位不多,有各营兰翎长、外委把总之类的官职,相对来说,管辖的范围也不大。
清朝时期的九品官职不算高,毕竟在九品之上还有众多实权官职,毕竟有“九品芝麻官”这一说;但这个九品官职也不能说低,因为九品最起码还有个品级,比九品之下那些不入流的小官职,已经好很多了。
-----
网友解答:
-----
我们经常以九品芝麻官来形容一个官员的官职很小,事实上九品已经是官员里面级别最低的官了,那么清朝的九品到底低成什么程度呢?
清朝官制有九品十八个级别,分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类。
中央官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京官,分为文官和武官两大类。京官由中枢部、佐理部和帝室部三大部分组成,包括内阁、军机处和六部等几大类。
而地方官,则包括总督、将军、巡抚、将军、提督、知府、县官等。清朝官制有九品十八个级别,这说明同一个级别的官也有正、从之分,比如最顶端的正一品要比从一品高上一级。
在严格的官员等级制度下,七品县令在很多人眼里已经属于芝麻小官,因此人们也常把七品知县称为“七品芝麻官”,但事实上在七品之下还有八品、从八品和九品从九品官,他们的地位比知县还不如,是真正的“芝麻官”。
九品官级别有多低?
官员级别高低,可以从他们所着品服(朝冠、吉服冠、朝服、补服、蟒袍)和俸禄区别开来。
清朝文武百官所着蟒袍官服,一品至三品绣五爪九蟒,四品至六品绣四爪八蟒,七品至九品只能绣四爪五蟒;而朝冠与吉服冠区别不大,但冠后所插之翎枝就很有讲究了,只有五品以上才能用花翎,六品一下就只能用蓝翎。
当官的也要养家,官职的高低也决定了俸禄的多少。最高的正一品,岁俸达180两,最低的九品,只有35两的岁俸,而且级别越高待遇越好,这其中就涉及到养廉银问题,为了防止官员腐败,清朝对高级别的官员是相当慷慨的,其中一品大员的养廉金发放同地方总督标准,一年是一万六千两到两万两白银。武官里面,提督也可领880两,甚至小小的把总,一年也有100两。
但是养廉银只有七品(包括七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领取,八九品的低级官员,就只能靠着这些微薄的年薪过日子。这也凸显出九品官员地位之低,简直和一品官员是天上地下之别,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还有比九品更低的官吗?有,他们统称为“未入流”
九品已经处于清朝“九品十八级”官制的末尾,还算是有编制的正式的官,在现代,也是处于体制内的国家公务员了。然而,在清朝官僚阶层,还有一批似官非官的人,他们统被称为“未入流”,是不在体制之内的。
这一群人,地位比九品小官更低,几乎没有任何物质保障,在京的包括五城兵马司吏目府使、医士、布政使司检校。地方上的正术、正科、训术、训科、典术、典科、关厅库大使、驿丞、茶引批验所大使、河泊所大使、道会、道正、京师崇文门关分司副使、州县税课司大使全部都算是有司其职的小吏,多少还有些权力,却永远都入不了流。因此,九品芝麻官好歹还是官,以上这些连官都不是。
所以说,论当官,九品芝麻官还不是最卑微的,想想低下还有一大部分人连体制内的编制都没有,他们的心理应该平衡些了。
-----
网友解答:
-----
九品虽小,但这是一个标志,进入统治阶级的标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其实是阶级矛盾无法调和后,操纵社会大部分财富的小部分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开始建立军队,监狱以镇压敌人反抗,同时建造宫殿以彰显自己的身份,这些加起来就算是国家的雏形。
国家有皇帝,自然要有大臣。在清朝的官制中,官员分九品十八级,九品是其中最低等
按照规定,以下职位的品级为正九品,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的官位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当然了,九品不只是当官这么简单,实际上九品虽小,但是也算进入了统治阶级,不用服兵役和徭役,由国家供养,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
网友解答:
-----
清朝行政管理体系基本承袭明朝,分为九品十八个级别。九品是为官层级最低,也还分为正九品,从九品。与当今一样,属公务员序列,职级与当今相比,大概为正付科级。
-----
网友解答:
-----
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之乱,进京见雍正帝,由于他藐视皇上,行止僭越,
雍正一旨诏书将年羹尧一品的大将军连降十八级,贬到从九品的杭州城门守正。从清朝官职的最顶端,跌落到最底端,年羹尧这个过山车坐得真是爽毙了。
清朝的官僚体系分为文官和武官两大类,每类都是分成一至九品共九个品级,每个品级又分正级和副级,所以一共是十八个级别,就像现在的公务员分级、腾讯阿里的工资分级一样。
一品是最高级别,是所有当官的人的终极梦想,对于大多数官员来说穷极一生也升不到一品,要做到一品不仅需要政绩考核优异,还需要优越的家族背景、皇帝的青睐、贵人提携。年羹尧家三世为官,他的爸爸年遐龄做到湖广巡抚(管湖南湖北两省),已经是从二品,年羹尧更是在康熙三十九年高中进士,用了十年就做到四川巡抚,追平了他爸爸的级别,后来凭借在四川平叛和清朝平藏之战中的出色表现由文转武,分别任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进入顶级一品行列,位极人臣,将来是可以入供贤良祠的。
然而,雍正皇帝只用一旨诏书就将年羹尧一家三代的努力瞬间转化为零,直降到最末一级的从九品,放在多数人身上估计皇帝不赐你死,你自己都郁闷得要跳楼了。
九品虽然是末流,是在官职中被所有人看不起、鄙视的,就像扑克牌中的小2一样,随便抽一张牌都比你大,但是九品好歹也是有品的,在官僚体系中还有不入流的,没有品级的,比着这些不入流的还是好一点,有了品你就有机会继续往上升迁,三年一次考核,前途还是有的。
东汉就有一个守城门的人叫郅恽,他在看守城门时有一天城门关闭了却有一帮人来到城门前要求开门,郅恽一问下面的人说是皇帝刘秀的车驾,叫他快点开门少啰嗦。刚正不阿的郅恽直接回怼,城门开启和关闭都有明确规定,现在已经过了时间,城门已经关闭谁来也不行,你们在外面等到明天天亮再进城吧。刘秀在城门下气的没话说,毕竟规矩是自己定的,不能自己打自己脸,只得绕道其它城门进了城。第二天,郅恽又上书说刘秀作为一国之君沉迷打猎游戏,不把国家正事放在心上,言外之意你是不是想做个昏君呢。郅恽的话反倒让刘秀更加清醒了,他接受了郅恽的建议,并且把他调到京城陪太子读书,后来又升到县长、太守之职。郅恽之后,他的儿子郅寿为官以清廉著称,后来做到了尚书令、京兆尹这样的大官。
从郅恽的事例来看,守城门这差事虽然看起来很低级,但也是有前途的。
和年羹尧同朝的名臣田文镜就是从微末小官升迁上来的,田文镜是监生出身,就是中过举人但没有考中进士,一开始担任的正八品的县丞,比九品高那么一点点。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出身的问题,如果是科举进士出身,像田文镜、张廷玉、史贻直,中了进士后进翰林院,学习三年后一考试就分别任翰林院修撰、编修、检讨等六品、七品的官,或分到六部各司、或外放到地方府县都是六七品的官,起点是比较高的,不会从八九品干起。而田文镜不是正途的进士出身,所以他的起点要低,是八品的县丞,就这八品还得是花钱买来的,因此
在追讨国库欠款时老状元陈文盛才会趾高气昂地不搭理田文镜,正眼都不瞧他一下,状元一入官场就是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比着田文镜的八品高着好几级。
田文镜的快速升迁得益于曾和潜邸时的雍正共事过,得到雍正赏识,喜结善缘,因此在雍正即位后很快升到布政使、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这样的机会不是人人都能遇到的。
九品看起来算是一个官,但基本上没有什么权力,基本属于干活办事的基层办事人员。
在地方上县令是七品官,县令的副手则是八品,九品的县主簿其实就是掌握文书和日常杂务的,像个秘书似的。
周星驰主演的电影《九品芝麻官》里包龙星其实是七品知县,而不是九品的主簿,知县可以坐堂审案,九品连坐堂的资格都没有。
在京官六部当中九品大多充当办事人员,比如刑部的九品司狱,就相当于监狱长。礼部的九品读祝郎、赞祝郎,就是负责筹备礼仪活动中的操办引导。在武职官中千总是六品官,把总是七品官,在《雍正王朝》里被年羹尧杀掉的淮安营千总阮必大,就是六品官,手底下管着一个营上千号兵丁。更低的八九品只有在部分较小的汛界,临时委派的驻地委任的长官,能管理百十号人。
在官僚体系中九品不起眼,但是如果换个视角,站在平民的角度看,九品芝麻官也是官,依然可以有好大的官威。
比如《雍正王朝》中浣衣局管事文宝生,江苏巡抚李卫翻案用到的牢头,扬州赈灾时替田文镜传话跑腿的小吏,看起来他们被人指挥,但在他们管辖的人眼里他们的权威依然不可撼动,犹如青天,文宝生可以肆无忌惮地骂领头的老宫女,牢头可以轻易地收取贿赂,没有他们的关照犯人在监狱里就得吃苦头,这都是肉眼可见实实在在的特权。因此,即使是微末的九品官,老百姓也是不敢惹的。
九品芝麻官只是官场的起点不是终点,万一像田文镜那样发达了,就可以飞黄腾达,鸡犬升天,世世代代成为达官贵人,成为众人眼中的人上人、香饽饽,所以即使是最低级别的九品官,依然有大把的人趋之若鹜,花银子、走关系地想搞到这个吃皇粮的瘦缺。
-----
网友解答:
-----
起初,我也没想到清朝真的有“九品”官衔,我以为清代最低官衔是七品,九品不过是王晶和周星驰虚构出来的罢了。但查过一些档案后,我才知道,原来九品芝麻官是真的唉。
九品官到底有多大,又享受什么样待遇呢?
九品在清代时期只能作为县官的从属官员存在,大约等同于副主任科员。至于待遇吗?跟一品官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区别。清代的一品官员每年大约可以拿到折合人民币700万的工资及津贴,而九品只有不到两万。天呢,这是多么大的区别。
(以乾隆朝为例:一品:总收入约17000两 折合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约700万。九品:总收入约 45两 折合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约2万)
举凡看过《九品芝麻官》的朋友,都知道周星驰饰演的包龙星原是个清朝的候补知县,他的九品官还是他老爹花了银子给他买到,九品官是有品级官阶中最小的官。这样看来七品芝麻官是个误会,九品才真正是个芝麻官!
而九品的官服也很“低端”,电影《九品芝麻官》中的服装是经过考证的,并非顺便找一件就穿上。包龙星做九品官时,他的官服补服(胸前的动物方块)里的只鹊(至于是练鹊还是蓝鹊分不清),反正就是长尾巴的鹊鸟。事实上,真实的九品官府也是这么一只鹊鸟。鹊鸟是不入流的鸟,也代表着九品是不入流的官。
当包龙星后来担任八府巡按时,他问黄一山饰演的同治皇帝“八府巡按”是几品?同治皇帝告诉他是“一品”。等到他重审戚秦氏灭门血案时,他官服上的补服已经变成了锦鸡,而锦鸡在清朝是二品,虽然也是大官,但并非一品。这一点道具组真的错了。
最后来一张“不会武功的常威”的剧照,常威嚣张的样子很欠揍!
-----
网友解答:
-----
清朝的九品,分正九品和从九品。
如果要说他们是现在的什么级别。简单的说如果是文官,正九品就是乡科级正职,从九品就是乡科级副职。如果是武官,正九品就是正连级,从九品就是副连级。
所以这个回答没啥好问题的。不过因篇幅过短,所以我这里就顺便来罗列下清朝的九品都有哪些官职。
因清朝的官职部分品级现在并不精确,所以这里仅以《清史稿.职官志》为准。
正九品
汉大使。
他是负责接待来清朝贡使者的“会同四译馆”中的翻译人员,负责翻译汉文。
司乐。
乐部中属官,掌宗教祭祀事。
奉銮。
教坊司属官,掌宫中庆贺燕飨之乐。
左右韶舞。
教坊司属官,掌乐舞承应。
左右司乐。
教坊司属官,掌乐舞承应。
宝源局大使。
工部钱法堂属官,掌铸币事务。
典籍厅库使。
太常寺属官,掌守库事务。
钦天监
司书。
钦天监属官,掌天文历法事务的文书记载。
钦天监监候。
钦天监属官,掌观测天象。
照磨所照磨。
提刑按察使司属官,掌文书,卷宗。
经历司知事。
知府属吏,掌往来文移之事。
主簿。
知县属吏,掌户籍、缉捕、文书办理事务。
护军蓝翎长。
内务府三旗护军营属官,掌守紫禁城内顺贞门等十二处宫门的门禁以及导引、扈从等事。
外委把总。
提督属官,清朝绿营中于正式名额之外所任命的把总,掌汛地。
从九品
刑部司狱。
刑部属官,掌刑部牢狱事务。
工部司匠。
工部属官,掌工部制造事务。
孔目。
翰林院属官,若孔目是满人则为从九品,掌档案事务。
待诏厅待诏。
翰林院属官,掌缮写、校勘事。其中汉待诏掌校对、缮写所撰之文字,满待诏掌校对、翻译奏章之文字。
詹事府录事。
詹事府属官,掌总录文簿。
正字。
詹事府属官,掌满汉文校译。
鸣赞。
鸿胪寺属官,掌朝会和宴飨等百官行礼时傧导赞唱。
序班。
鸿胪寺属官,掌宴享及进行各项活动中侍班、齐班、纠班及传赞等事。
典籍厅典籍。
国子监属官,掌保管书籍版片及“表章经学之宝”与乾隆御笔册。
钦天监博士。
钦天监属官,掌教天文生。
司晨。
钦天监属官,掌定时、换时、报更、晨昏、钟鼓诸事。
司狱司司狱。
提刑按察使司属官,掌监狱事务。
巡检。
镇市、关隘要害处的官员,掌训练甲兵,巡逻事务。
吏目。
知州下属吏,掌刑狱并管理文书事务。
库大史。
隶属运使、盐法道、各道的为从九品,掌官库。
仓大使。
隶布政使及各府为从九品,掌仓储事务。
税课司大使。
隶道、府者为从九品,掌税事。
额外外委。
提督属官,绿营军最低级的军官,掌巡守汛地之责。
以上就是清朝部分位列九品的官职,当然并不全面,尚有遗漏之处,所以望见谅。
-----
网友解答:
-----
最低的官级,沾了个官字,九品芝麻官,相当现在的正付科长级干部。
-----
网友解答:
-----
古代的官员等级都是用品来表示的,从上到下一共一共分为九品,其中每品又分为正、从两级,一共十八个等级,九品属于最低的一个等级,那么它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等级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所谓的正、从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理解成正和副的意思。每一个品级里都要分为正和从两级,比如正一品和从一品,其中正一品就要比从一品的等级大一级,而从一品又比正二级要高上一级,往下以此类推。
问题问的是九品属于什么级别,那就让我们看看清朝的九品都有什么官职。
在《清史稿·职官志》中,详细记录了清朝大大小小所有的官职,包括他们的品级、隶属部门、职责等等。让我们看看其中对于九品官是如何介绍的。
正九品
首先是京城里的正九品官:
1,礼部下属会同馆、四译馆大使。
会同馆和四译馆都是专门接待外宾的一个机构,其中会同馆是专门负责外宾的住宿,就相当于现在的涉外饭店,外宾来了都住这里。
而四译馆是专门负责翻译的,大致上就相当于现在外交部的翻译司。
而这两个部门的大使都是正九品,大致上应该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部了。
2,钦天监的监侯、司历
钦天监是当时负责观测天文、历法的机构,监侯和司历都是里面的一个小官,主要就是负责监测的,一个负责测算天文气候,一个负责测算历法,都是技术骨干。个人感觉放现在应该算是股级干部了。
3,太常寺赞礼郎
太常寺是专门负责祭祀的机构,而赞礼郎是里面的最基层官员,主要就是负责祭祀的主持工作,跟现在的婚礼司仪差不多,也相当于现在的股级干部。
4,各部员的笔帖式
笔帖式光看这个名字就大概猜到是干什么的了,其实就是负责记录文件、掌管档案的文员,这个官职在各个部门都有很多,也是基层股级干部。
其次是地方上的正九品
1,按察使司的照磨
这个官职名有点奇怪,按察使司是当时的巡察、考核的部门,专门负责到各地巡查,遇到各种犯罪,或者官员徇私舞弊什么的都可以管,有点类似现在的巡视组。而照磨是专门负责本部门其他人的考评以及内部预算审计的官员,还算有点权利,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科级。
2,知事
知事是一个很常见的官职,在知府衙门等很多部门都有,大致上就相当于这些官员们的秘书和助理,不是一个固定职位,事务少的衙门可以不设。大致上算是股级干部。
3,县衙主薄
主薄算是九品官中权利最大的官员了,它是知县的秘书,古代县衙的官员非常少,所以也能分管到不少事务,大致上户口、缉捕、档案管理等等,基本就相当于副县长了。
从九品
相对于正九品,从九品的官员们就弱的很了,权利也都很小,差一点就掉出官员的序列
不光是京官还是地方官,从九品基本都是上面提到的,正九品官员的副手或者下属。
比如会同馆、四译馆的序班,负责宴会的饮食准备。
再比如鸣赞,负责祭祀时的打杂工作。
还有各部院的打杂文员小吏等等,基本都是最底层的官员。如果放到现在,那就是比普通的公务员好点,有个官身,算是各科室的小领导。
还有地方上有些特殊机构的主管,比如大点的粮库、一些重要关卡、监狱等机构的主管。这样的机构如果规模和位置都不太重要的,其主官甚至连从九品都不是,都是由不入流者担任的。
从九品以下还有不入流,也叫做流外,其实也就是没品级的,也就比普通平民百姓高那么一点。
在清朝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就有这样的说法:
“两级九品,三级未入流,四级就是个平民”
从上面这句话其实也能看出来九品官的地位了。
以上就是清朝时期九品官的情况,欢迎关注我看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感谢点赞!
-----
网友解答:
-----
人们常说“七品芝麻官”,似乎七品官已经很小了,九品官就更加不值一提了……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以七品官为例,清王朝除了京县(如大兴县、宛平县等)以外的县,知县通常都是正七品。知县是什么级别?如果套用现在的行政级别,那就是正处级。正处级低吗?不低了!现而今,许多基层公务员、尤其是县级行政区的基层公务员,工作一辈子恐怕也到不了这个级别!
古代的九品官属于什么级别
九品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在“九品十八级”的大框架内,九品是分为两级的,即正九品、从九品。那么,九品官到底是个什么级别呢?以清王朝为例,作为“副县级干部”的县丞(京县县丞除外)是正八品、主簿(同样京县除外)是正九品。换言之,如果套用现在的行政级别,正九品大致介于副处级与正科级之间、基本不会低于正科级。这个级别低吗?不低了!在基层公务员队伍中,直到退休有不少人也只是个主任科员,连正科职都不是,人家正九品官起码还是实打实的“职”!当然,制度完全不同,我们根本无法将正九品与现在的行政级别直接挂钩,但大概其是这么个意思。
那么,从九品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个人认为,大概其有些类似于现在的副科级。还是那句话,制度完全不同,我们无法将其与现在的行政级别直接挂钩。为什么说从九品类似于现在的副科级呢?因为在其下还有一级,那就是所谓“未入流”。清王朝的“未入流”实际上也相当于是一个“品级”!虽然没有被纳入“九品十八级”体系之内,但“未入流”仍然属于官而不是吏,他们同样是在吏部备案的、是“有正式编制”的。在中国古代,官和吏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吏部有无备案,吏是由各级官员负责招募、由各级政府负责发放“工资”,而官则是由吏部统一备案、由国家统一发放俸禄的。
如果将清王朝的“未入流”官员视为现在公务员体系中的科员级别,那么,从九品自然就是副科级,不是吗?但这多少有些牵强附会了,毕竟制度完全不同,二者根本无法做到直接划等号。说到这里,想必诸君也都知道大概其是什么一个情况了,清王朝的九品官大致相当于现在副处级之下、科员之上的几个级别,主要就是正科级和副科级。因为制度完全不同,这其中显然是有一定出入的,但大概其是这么一个范围。九品官级别很低吗?恐怕也未见得!现而今我国县级行政区的局、委、办正职和乡镇正职也不过就是正科级罢了……
古代的九品意味着什么
除了级别之外,有品有级、包括所谓“未入流”在中国古代还有另外一重含义,那就是进入官场的“门票”!没有这一重身份,就算你在衙门干一辈子,那也只能是吏,没有升任更高品级职务的机会。从九品或“未入流”虽然是一个“起步价”,但它意味着你拥有了升为正一品的可能性。当然,事实上这类官员能够升为正一品在中国古代是非常困难的,几乎不可能,但几乎不可能不代表绝对不可能。可如果没有这一重身份,那就只能是绝对不可能了!
其实,这就有些类似于现在公务员编制和聘用人员(俗称“编外人员”)的区别。拥有公务员编制、哪怕只是办事员、科员,理论上都有晋升为省部级、甚至国级的可能性。但聘用人员理论上没有这个可能性,除非他她去参加公务员考试、获得公务员编制,哪怕只是去参加事业编制考试、获得事业编制……
以上所说还仅仅是仕途上的好处,在中国古代能够进入“九品十八级”序列的都是有功名在身的,进士、祖荫、侍卫出身也好,举人、副榜贡生等等也罢,甚至是像李卫那样花钱买的,都属于“在编人员”、即所谓“士绅”。这些人都是拥有特权的,不服徭役、不纳税,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利益!没有进入“九品十八级”和“未入流”的吏是没有这些待遇的。清王朝甚至还规定,倡优隶卒之后三代不得入仕!卒是什么人?狱卒之流,这些人理论上也属于广义“吏”的范畴。九品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中国人常说“七品芝麻官”,其实七品官已经不低了,正处级低吗?在北京或许的确不算高,但在地级市市辖区、县、县级市,又能有几个正处级?九品低吗?也不低了!县级行政区的基层公务员又有几个能升到处级的?各局、委、办的正职不也就大概其相当于古代的九品吗?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基层公务员工作一辈子止步主任科员的可不在少数。
------------------
推荐阅读:
詹姆斯职业生涯约4万分与库里职业生涯四千个三分球,哪个含金量更高?
上一篇:谁是游戏历史上最完美的n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