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被杀时,作为湖广总督的父亲为何见死不救?
谭嗣同被杀时,作为湖广总督的父亲为何见死不救?
-----
网友解答:
-----
谭嗣同被杀时,他的父亲,时任湖广总督的谭继洵却选择见死不救。其实并不是谭继洵想要明哲保身,而是面对这一切,根本无能为力。因为这次慈禧太后处决戊戌六君子的态度十分坚决且手段残忍,让侩子手使用的刀都是没有刀刃的,可见她内心是有多么痛恨变法。
此外湖广总督这个职位,在满清的官僚体系中算得上是顶级的封疆大吏,即便是朝廷也应该礼让三分,给他几分薄面。但谭继洵面对儿子入狱,始终并未向朝廷求情,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求情了,可能整个家族都得跟着陪葬。
迫使谭继洵最终如此做的原因有两个:
一、父子二人,道不同
谭继洵,从小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文化教育,学习的是八股文,走的是传统的科举入仕道路。他幼时家道中落,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在他的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是儒家的“三纲五常”。儿子的激进行为,让这个官场沉浮几十年、走的中庸之道的老臣胆战心惊。
父亲墨守成规的从政,儿子大刀阔斧的维新变法,父子的立场截然不同,导致父子关系闹得很僵。在谭继洵的眼中,只要顺从当权者的思维,那能够安安稳稳地熬下去,等到自己告老还乡的时候也就安全了。做官求稳,从不冒险,在个人思想上也毫不保留地体现出其保守化倾向。所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他当官的第一要领。
或许谭继洵以其多年混迹官场的经验,早已敏锐感知到,面对变法慈禧太后不会坐视不管,因为这个变法已经动了保守派的蛋糕。或许他也曾经竭力阻止儿子,无奈谭嗣同接受西方文化程度较深,一腔热血为国为民,一双脚其实已经迈进了深渊,谭继洵也无力回天。
当谭继洵作为局外人,凝望着变法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回眸凝望着他,仿佛是一种嘲笑。最终,谭继洵的担忧成真了,慈禧太后反对变法意图明显,光绪帝铤而走险,密旨袁世凯,想要囚禁慈禧,结果反被袁世凯告密,慈禧太后星夜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逮捕维新派人士。
这个时候谭继洵更多的是无奈,因为他不能自私地只考虑儿子的个人安危,他还要考虑到身后的整个家族。此外所有人都知道谭嗣同所做的事,并非一般的犯罪,这相当于欺君犯上,秘谋逆反的大罪,岂能是简简单单凭借着看似同父亲的关系就摆平的呢?为了自己的安稳,为了一家老小,慈禧杀谭嗣同的时候他也不敢发声,只求掌权者不要殃及池鱼。
二、谭继洵官职听上去很高,但实则并没有权力
从湖广总督的任命上来看,谭继洵只做了两年的湖广总督,而前后时间都是由晚清四大臣之一的张之洞把持,因此谭继洵虽然看起来名头很响,但这个职位对他而言,却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名头而已,他并没有掌握多大的权力。
从历史文献上来看,大刀阔斧改革,发展洋务运动的人里面,朝廷的核心人物也并没有他,所以湖广总督的实际掌权人其实是张之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谭继洵是张之洞的下属也不为过。
慈禧太后连同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张之洞的得意门生,即便在张之洞为学生求情的情况下都毫不留情给斩了,更何况谭继洵还是张之洞的下属呢?所以他也清楚就算自己进行营救,也并没有什么用,自己在慈禧太后眼里,或许上不了台面。
不过,谭继洵的愿望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实现。尽管谭继洵在儿子被抓后,保持非常低调及克制,。但最终他还是因谭嗣同事件的牵连,被贬为庶民,不久之后就因病去世了。
即便如此,谭继洵给谭嗣同写的挽联上,还是表达了儿子的思念及无奈:“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或许最痛苦的还是他,眼睁睁的看着儿子赴死,作为朝廷命官的他却只能默默承受,这种令他心如刀绞的无用感。
-----
网友解答:
-----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从颐和园回到紫禁城,将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同时下诏逮捕变法派人士,标志着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失败。
事发之前,变法派代表康有为逃往法国,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本来有机会逃走,但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25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谭嗣同高声吟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随后英勇就义,时年34岁。
与谭嗣同一起就义的还有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等人,合称“戊戌六君子”。
变法派人士被捕之后,一部分与他们有特殊关系的朝廷重臣,对他们进行了营救。其中有的救下来了,但大部分都没有结果。
在被捕的人士之中,有一个叫徐致靖的人,慈禧亲笔批文立即斩决的第一个人就是他。但徐致靖的父亲徐伟侯和李鸿章是同科进士,当年科考时李鸿章恰好生病,浑身哆嗦写不了字,徐伟侯代李鸿章抄写文章,结果后来李鸿章一举中了进士,日后位极人臣,始终念着当年这份恩情。
但是变法人士的罪名太大,李鸿章深知自己出面救不了徐致靖,于是委托深受慈禧信任的荣禄说情,最终慈禧松口,“看你的面子,叫他老死狱底吧。”于是,斩立决变成了斩监候,侥幸逃过了一劫。就这样,李鸿章给徐父面子,荣禄给李鸿章面子,慈禧给荣禄面子,层层面子转下来,才救下了一个“三个月内未见过光绪”的徐致靖,可见当时营救的难度之大。
“六君子”之一的杨锐,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得意门生兼幕僚,戊戌变法开始时得到了张之洞支持的,杨锐便是他派去支持变法的人,代替他“坐京”。变法失败后,张之洞对杨锐进行了多方营救,当仍毫无结果,还差点连他自己也搭进去。
谭嗣同的父亲叫谭继洵,当时担任湖北巡抚,也是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但是谭嗣同被捕后,谭继洵并没有对他进行营救,这是因为什么呢?
第一,时间上来不及。
谭嗣同等人被捕之后,由于案情过于重大,刑部官员不敢审理,于是上书奏请慈禧太后派大臣进行会审。不料突然传来慈禧旨意,下令直接处斩,这越过了当时所有的法律程序,就连刑部官员都很惊讶。从谭嗣同25日被捕,到28日被杀,其间仅仅相隔三天,谭继洵就算想救,时间上也来不及。
第二,谭父的地位不够高。
谭继洵虽说是湖北巡抚,从二品大员,管辖一省地方之封疆大吏,但实际上却没什么实权。因为当时的湖广总督即为张之洞,督、抚同驻武昌,张之洞“事多专决”,“继洵不敢与抗,谨饬自保而已”,“每之洞约联衔条陈新政,皆谢不敏”。
虽然不能说谭继洵是张之洞的下属,但在张之洞的压制之下,湖北的事务大多由张之洞决断,谭继洵既然不敢与之相争,手中自然无权。更何况,以张之洞的地位,尚且营救杨锐无果,谭继洵要救谭嗣同,就更没有可能了。
第三,担心祸及全家。
谭继洵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与积极变法图强的谭嗣同相比,谭继洵属于保守派。当谭嗣同在浏阳设立算学格致馆,推广新学时,谭继洵对此嗤之以鼻,“守老氏之宝,不欲为天下先。”甚至山东道监察监使杨深秀曾弹劾谭继洵,说他:“守旧迂拘,虽人尚无他,要非能奉行新政者。”
所以,在营救谭嗣同这个问题上,谭继洵显得非常谨慎,因为谭嗣同的罪名为“大逆不道”。大家都知道有个成语叫“十恶不赦”,“十恶”之中,最大的罪名是谋反,其次便是谋大逆。这种罪名是很难逃脱的,唐太宗时,太子李承乾谋反,太宗想要饶这个儿子一命,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如果谭继洵贸然出手营救谭嗣同,那么极有可能将自己搭进去,甚至将全家老小都搭进去。谭继洵此时内心是十分纠结的,一边是他的亲生儿子,另一边是所有的亲人,孰轻孰重,如何分辨?或许,谭继洵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慈禧不要因此迁怒于他的家人。
然而,即便是谭继洵始终没有为儿子说话,慈禧也没有放过他,将其罢官,削职为民。
当谭嗣同就义之后,谭继洵强忍内心悲痛,为儿子写下了挽联,
“谣风遍万国九洲,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读来可以感受到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痛惜之情。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既决心就义,其父谭继洵眼看着儿子落入深渊,却不能救,不敢救,其内心的痛苦更非常人所能体会万一。我们该做的是缅怀那些为中国富强而流血牺牲的人们,奋发图强建设我们的祖国,而不是在这里指责谭父为什么见死不救!
-----
网友解答:
-----
儿子遇险,父亲狠心见死不救,其中必有隐情,今天就来聊聊谭嗣同父亲为何对儿子置之不理。
清朝末期,统治华夏大地百年之久的大清王朝即将覆灭,摇摇欲坠之际总有进步人士想要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而戊戌六君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以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进步青年推崇以变法的形式让清朝能够重新焕发活力,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但是变法就意味着固化利益的宠信分配,必定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戊戌变法受到的阻力主要来自于守旧派,变法者们通过分析发现,虽然朝中不少大臣也抵制变法,但是有光绪皇帝的支持,大臣的意见就不足为惧。
变法真正最大的抵制者是慈禧太后,她是掌管清朝实权的最高统治者,如果放任慈禧在其中捣乱,那变法成功就无从谈起。同时,按照传统思想,是不允许女人掌管朝政的,慈禧的行为就是违背祖制,意图控制皇帝权力,这是另一个攻击慈禧的理由。
满腔热血的变法青年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们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软禁慈禧,这一年是公元1898年。
在康有为的安排下,谭嗣同趁着夜色来到袁世凯的府邸,当谭嗣同提出请袁世凯协助软禁慈禧的计划时,袁世凯满口答应。谭嗣同将计划和盘托出,主要目的是让袁世凯能够抓住机会,从外地调兵进驻京城控制慈禧太后。
事实证明,袁世凯保持了他一贯的老奸巨猾,当谭嗣同满怀希望地离开后,袁世凯立即将这个消息告诉慈禧太后。
慈禧得知消息震怒,立即派人将光绪皇帝软禁起来,随后开始大肆搜捕维新派人员。在慈禧搜捕人员到来之前,康有为等人侥幸提前逃脱,而谭嗣同虽然已经提前得知抓捕的消息,但是他并没有选择逃跑,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头颅鲜血唤醒民众支持变法。
谭嗣同在入狱时曾写下“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的千古名句,每每读来都感人肺腑、荡气回肠,是革命者为民族不怕牺牲的气魄。
按照封建社会思想来看,谭嗣同等人的行为无疑是谋反罪,这在古代是罪不可赦的大罪,经常会涉及到家族。
谭嗣同的父亲名叫谭继洵,他是典型的因为儿子被后人熟知的人物。
谭继洵是在咸丰十年考中进士的,从此之后在官场上稳定上升,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京城做官。
公元1877年,经过谭钟麟向左宗棠推荐,谭继洵开始走出京城到地方担任职务,先是在甘肃担任按察使、布政使。公元1889年,谭继洵被提拔为湖北巡抚。
清朝时期,巡抚虽然在地位上比总督要低一个级别,但是并不是真正的上下级关系,站在朝廷的角度来看,巡抚有点像是制衡总督的角色,因为如果总督有越轨之举,巡抚是可以直接向皇帝弹劾举报的。
从全国所有的巡抚权力上来对比,湖北巡抚是比较特殊的,掌管着湖北一个省份的全部民政大权,这是巡抚的标配,而湖北巡抚还有一定的军事权力,并且有能够调动支配的专属军队。
谭继洵的这个职位已经可以说是封疆大吏,地位声名都是极为显赫的,权力也很大,那他为什么眼看儿子被处死却没有出手相救呢?
原因一:时间仓促,可能来不及营救。
公元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在闻知消息后,立即将光绪皇帝幽禁在瀛台,随后就是变法派遭到大肆搜捕,历史上著名的百日维新就这样落下帷幕,变法者仓皇躲藏。
9月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抓获,与此同时,康广仁、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也被抓进监牢。
9月28日,按照慈禧太后的命令,戊戌六君子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英勇就义。谭嗣同牺牲的时候,他只有33岁,为挽救民族于危难之火而牺牲。
从慈禧太后对维新派人士动手,到戊戌六君子被害死,期间只有短短的7天时间。当时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在湖北担任巡抚,距离风暴爆发的京城路途遥远,就算是立即有信使快马来报,一来一回之间也会花费不少的时间。
从时间上来判断,慈禧没有给谭继洵留下太多的思考反应时间,这也许是谭继洵没有出手相救的原因之一。
原因二:营救行动无一成功。
在戊戌六君子被抓后,这件事惊动了大清朝的官场,营救行动就已经展开了。
戊戌六君子中有背景的并不是只有谭嗣同一人,比如林旭受到荣禄的赏识,而荣禄当时是慈禧身边的首席军机大臣,袁世凯当时就是通过他将消息传递给慈禧的。
在林旭被抓后,荣禄从始至终都没有为林旭求情,从这里可以看到慈禧对这些变法者的痛恨程度,立有大功的荣禄都不敢吭声。
杨锐是张之洞的学生和幕僚,当时张之洞知道后还进行一番营救行动,但是周旋一圈之后发现没有任何结果,最终只能作罢。
从张之洞和荣禄的行动结果来看,已经明确地向谭继洵透露出“营救无果”的信号。
原因三:谭嗣同罪名极大,而谭继洵性格较软弱。
前文已经说到变法派的行为无异于谋反罪,而谭嗣同则是要罪加一等,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发动政变囚禁慈禧太后的计划中,是谭嗣同夜探袁世凯府邸,亲自说服他让其出兵帮助,因此谭嗣同的罪过要在谋反罪的基础上再加一等。
再来说说谭继洵的性格和为官之道,清朝时期的巡抚和总督之间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且在权力上也有相互重叠的部分,因此如果遇到强势的人来做巡抚,必定会和总督有所争执和冲突,然而这事完全没有发生在谭继洵身上的可能性。
当时谭继洵担任湖北巡抚,而晚清四大名臣张之洞是两江总督,谭继洵从来没有和张之洞闹矛盾,他崇尚的为官之道是不得罪人,因此一直都忌惮张之洞总督的权势。
谭继洵是传统的进士入仕,他的思想属于是保守类型的,是传统的忠君报国思想。张之洞的思想就相对更为开放,他提倡在两湖地区开展洋务运动、开办工厂、解放思想。
可以想象,在同一片管理区域里,张之洞的开放思想必定会对谭继洵的思想产生矛盾,但谭继洵从来没有因此发作过,他既没有表态支持张之洞,也没有公开反对。
谭继洵对谭嗣同的做法一直都很不赞同,因此很多人会说谭继洵没有出手相救,是因为谭继洵对儿子有意见,但是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从小受儒家思想熏陶的谭继洵不可能会因为政见不同而放弃儿子,无论如何都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实际上,更可能的是谭继洵经过痛苦的心理煎熬,因为谭嗣同的罪很严重,如果贸然向慈禧太后求情,很有可能会激怒慈禧,罪及家人,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舍小保大。
谭继洵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时以谋反罪殒命刑场的谭嗣同,在不久后就成为民族英雄,得到后世的永远敬仰。
-----
网友解答:
-----
不是不救,是救不了。
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虽贵为湖北巡抚,但对他儿子的被杀,完全无能为力。这与朝廷安在他儿子身上的“罪名”有关。在封建时代,谁犯了“大逆不道”罪,即使是王公贵族、皇亲国戚也罪不容诛。
当时被杀的六君子中,有背景的不止谭嗣同一位。林旭、杨锐身后也有强有力的关系。林旭就深得当时慈禧的第一心腹军机大臣荣禄的赏识,但在林旭被杀的事情上,荣禄始终没有伸出援手。杨锐是时任两江总督,当时的第一封疆大臣张之洞的学生和幕僚,可谓是张之洞的心腹。在得知杨锐下狱的消息后,张之洞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多方求救,但依然无果。
试想,连荣禄、张之洞这样的人物,遇到这事都束手无措,何况官职和威望都要逊他们一筹的谭继洵?
还有人认为,谭继洵没有出面营救儿子,是因为父子二人,政见一向不和,谭继洵偏于保守,反对变法。这种推测显然有悖人伦,父子之情,血浓于水,岂有父亲为了一些政见上的不同,而对亲生儿子见死不救?
谭继洵在儿子死后,写了一副挽联:谣风遍万国九州,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由此可见,对谭嗣同的死,他是不认同的。在他心目中,儿子的冤屈早晚是要被昭雪的。只是这位老父亲太悲观了一点,用不着千秋百世,短短十几年之后,谭嗣同就由清朝政府的一个罪犯,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
网友解答:
-----
首先纠正一个问题,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慷慨就义的时候。他的父亲谭继洵并不是湖广总督,实际的职务应该是湖北巡抚,当时的湖广总督是大名鼎鼎的张之洞。不过谭继洵确实没有能够营救自己的儿子谭嗣同。
谭嗣同是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由于戊戌变法极其严重地挑战了慈禧的权力格局。最终在慈禧的强力打压之下,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了。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当时在慈禧的授意下:让刽子手使用的刀都是没有刀刃的钝刀,可见她内心是有多么痛恨变法。
谭嗣同死后,梁启超称谭嗣同为:为国流血第一士。其实原本谭嗣同本可以不用赴死的,在谭嗣同被抓前,他是绝对有机会像其他人一样逃跑的。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变法失败以后,谭嗣同的很多日本友人都劝他东渡日本,以躲避晚清当局的搜捕,可是谭嗣同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留下。这一点与康有为的行为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谭嗣同后来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各国的变法都是因为流血以后才成功的,那么晚清的变法流血,请从我谭嗣同开始。”随后毅然决然地走向了刑场,也同时走向了自己人生的终点。
这里多说一句,当谭嗣同走向刑场的时候,围观群众们依然发挥稳定,不断地向他丢菜叶、扔石头。不过这也无所谓了,千百年来基本都是这样,反正吃瓜群众们多少年来也没怎么变过。
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谭嗣同的父亲贵为封疆大吏的巡抚,却并没有保下谭嗣同的性命呢?
首先来看看:谭嗣同的遇害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谭嗣同于公元1865年,也就是同治四年的时候出生于北京。当时的晚清是个啥样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内有慈禧的擅权、外有列强的不断侵略和虎视眈眈。
不过此时也正是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开展的时期,很多西方先进的科技、思想源源不断地传入到了晚清。谭嗣同就是在这样一种中西文化激烈交锋的时期成长起来的。
谭嗣同后来跟着很多老师学习,既学习了传统的文化和思想也接触到了很多西方的思想。可是有一个奇怪的问题,那就是:谭嗣同多次参加科举都没有中。这也是让其当官的父亲颇为失望的一点了。
1884年(光绪十年),19岁的谭嗣同离家出走,一鼓作气地游历了很多省份、观察风土人情、社会面貌,结交名士等等。
这一时期的经历对谭嗣同的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时整个晚清还是处于封闭、落后、愚昧的状态。此情此景让谭嗣同感慨万千,也为其后来积极主导变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后来整个晚清发生了一件极其重大的事情,1895年甲午战争中,晚清惨败给了以前的“小弟”日本,而且是彻底的失败。
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当时在晚清内部从上到下掀起了一股迫切需要变革的狂潮。这其实也很好理解:日本为什么能打败晚清呢?其实根本原因只有一条:因为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运动而已。
慈禧在内部、外部强大的压力下也不得不宣布:让光绪帝来主导一场变革——戊戌变法开始了。
1896年,谭嗣同按照其父的安排,用银子买了一个江苏的候补知府。不过谭嗣同当时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他的思想和志向已经不是当晚清的官了。
1898年,谭嗣同在梁启超等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创建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抨击晚清模式,从此成为了维新运动的激进派。
随着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的失败,也就发生了谭嗣同慷慨赴义的一幕了。
总体上来说,谭嗣同生于官僚和旧思想之家,但是受到了新思想以及现实的强烈影响,毅然决然地走向了晚清的对立面去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谭嗣同的父亲身为湖北巡抚这样的高官,为什么在变法失败以后不积极营救谭嗣同呢?
谭嗣同出事的时候,父亲谭继洵当时正是湖北的巡抚。那么为什么他的父亲见死不救呢?
首先我想说,没有父亲是不爱自己的儿子的、没有任何一个父亲愿意看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谭继洵之所以没有能够营救谭嗣同,其实主要有二个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道不同、不相为谋
谭继洵,从小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文化教育,学习的是八股文,走的是传统的科举入仕道路。谭继洵的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是儒家的“三纲五常”。
儿子谭嗣同的激进行为,让这个官场沉浮几十年的父亲无法理解、同样也是胆战心惊。
谭继洵不止一次地劝过谭嗣同“回归正道”上来,还花钱给谭嗣同捐了一个官当当。父子两人的观点、思想、思考模式已经完全不同了。
父亲是一个大清朝的官员,思想是保守的、现实的、墨守成规的;而作为儿子的谭嗣同已经站到了大清朝的对立面上面去了。由此,父子两人的关系很僵、甚至都无话可说了。
当然了即使父子的观点不同、思想不同、道路不同,但是毕竟是父子、是血浓于水的关系。谭嗣同在被抓以前,销毁了所有与父亲来往的信件和消息。其实这么做也是为了保全父亲的性命。
作为父亲的谭继洵虽然有恨、有怨气,但是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是一种回天无力的感慨。
试想一下,谭嗣同是慈禧亲自下令搜捕的朝廷要犯、那是犯了谋反大罪之人。谭继洵为了整个家族的命运着想、为了谭家所有人的性命着想,也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赴死了。
原因二:谭继洵人微言轻,即使想救也救不了
谭继洵当时只是一个从二品的巡抚而已,上面还有正二品、一品等官员。谭继洵的顶头上司就是张之洞了。
张之洞剧照
当时戊戌六君子里面有一个叫做杨锐的人,这个人可是张之洞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张之洞也积极活动过,希望能够刀下留人,可是最后的结果一样被杀了。张之洞尚且无法营救自己的人,谭继洵那就根本不可能救下谭嗣同了。
当时慈禧那是极其痛恨维新派的,主要是因为康有为搞了一出“围园杀后”的事件。试想一下,在这样的大罪之下、慈禧的震怒之下,即使谭继洵去求情、去活动了,最后的结果又能怎么样呢?
谭嗣同只要跑不掉、或者不愿意跑的话,被抓住只能是死路一条了。大家别忘了,古代什么罪最严重,当然是谋反之罪了。谭继洵当时的做法基本还算是明智的,要不然他们整个家族都将遭受灭顶之灾。
往后的事态发展其实也证明了谭继洵的看法。虽然谭继洵尽量在儿子被杀这件事情上保持了低调和极大的克制,可是最后还是被贬为庶民,最终郁郁而终了。
最后我想说,谭继洵对于儿子被杀一事,也只能选择默默流泪以及万分懊悔了。当时他是不可能成功营救自己的儿子的,核心原因还是:自己的能力和地位无法营救自己的儿子。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正是有了无数个像谭嗣同这样的人,我们才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谭嗣同没有白死,他不屈的灵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
-----
网友解答:
-----
1898年,谭嗣同被押往菜市口行刑。刽子手特地换上一把钝刀,砍了30多刀才结束。围观百姓惊恐不已,谭嗣同没有发出一声惨叫,反而高呼: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与他一同英勇就义的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史称“戊戌六君子”。
慈禧特命人换上钝刀,让他们死前备受折磨,可见是对他们恨入骨髓。
那么,谭嗣同因为什么事触怒了慈禧,遭受如此惨烈的刑罚呢?
一、百日维新的悲壮结局
1874年,北京紫禁城养心殿中,慈禧指定醇亲王奕譞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儿子,年仅四岁的载湉继承皇位。
奕譞一声哀嚎,瘫倒在地,大哭不止。
慈禧却毫不动容,心意不改变。自己的儿子同治死了,论血缘关系,既是外甥、又是侄子的载湉是最亲近的人了。
而且载湉只有四岁,容易控制和操纵,没有比他更合适的继位人选了。
第二年,大清年号改为光绪。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光绪帝18岁时,慈安太后已经去世多年,慈禧一宫独裁。
光绪帝已经成年,慈禧太后不得不在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然被慈禧牢牢控制。
慈禧太后大权在握,寿命又长,光绪帝几乎一生都受到她的钳制,没有实权。
无论是军国大事,还是娶妻纳妾,光绪帝都没有任何自主权。
对于一个帝王来说,需要仰仗他人鼻息才能好好地活下去,实在是个很憋屈的事。
光绪帝并不是个甘愿被人压制的性格,他多次试图反抗慈禧的意志。维新变法就是光绪帝和慈禧冲突最激烈的一次。
当时日本、英国、俄国等列强掀起侵略中国的狂潮,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遭受割地、赔款、丧失主权的厄运。
亡国灭族的危机,迫使一些有见识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救国的道路。
1898年6月11日,在康有为的推动下,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维新变法正式开始。
这次变法涉及政府、企业、学校、军事等方方面面,对现有的制度可谓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对于守旧派来说,变法中的“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余官员;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直接触动了他们的物质利益。
而变法对于守旧派的精神层面,更是直接进行了沉重的打击。
其中“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等等新举措,让守旧派无法接受。
此时朝中明显分为两个派系,以光绪为首的维新派大力推广新法,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进行了强烈的抵制和反对。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矛盾日益加深,几乎势同水火。
维新派寄希望于当时的工部右侍郎袁世凯,在局势紧迫时,光绪帝发出“朕位且不能保“的密诏。
康有为派谭嗣同联系袁世凯,密谋让他率手下军士包围颐和园,控制住慈禧太后,杀掉慈禧的宠臣直隶总督荣禄。
没想到袁世凯权衡利弊后,倒向了慈禧太后一边,他将维新派的计划告发给了荣禄。
1898年9月21日,维新变法刚刚进行了
103天
,慈禧太后发动
“戊戌政变”
,对维新人士进行了致命打击。
光绪帝被囚禁了起来,变法的主力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
谭嗣同听到消息后并不惊慌,很多人劝他赶紧逃亡,他却并不理会,而是尽全力筹谋营救光绪帝,无奈计划全部落空。
三天后,谭嗣同被捕。
被捕四天后,谭嗣同与其他五位变法人士在北京宣武门菜市口被斩首,几人慷慨赴死,以鲜血祭奠了自己的理想。
谭嗣同死时只有33岁,他是父亲谭继洵42岁才生下的长子,他的死带给父亲的悲痛不言而喻。
悲痛之下,谭继洵为儿子写了一副挽联:谣风遍万国九州,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可是,在谭嗣同被捕后,谭继洵却没有任何挽救儿子的行动。
难道谭继洵是个无权无势的普通老百姓吗?
其实不然,当时谭继洵担任湖北巡抚。
光绪时期,全国最多的时候有16个巡抚,谭继洵就是其中之一,执掌全省事务,可谓位高权重。
那么,他为什么对儿子见死不救呢?
二、谭嗣同的父亲为什么不救他?
谭继洵老来得子,父子连心,他不可能对谭嗣同的死无动于衷。
戊戌六君子被捕之后,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的门生杨锐也是六君子之一,张之洞马不停蹄地向慈禧太后求情。
而谭继洵的儿子即将遭受厄运,他却没有任何举动,这不禁让人感觉非常不合情理。
可是细细想来,谭继洵的所作所为却也并非完全没有理由。
1】父子政见不同,本就是两个阵营
谭继洵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在长兄的照看下,得以延续了学业,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
可以说,谭继洵是科举八股文考试的受益者,步步升迁也依赖现有的制度,再加上他本身就是思想保守,谨小慎微之人,因此在本能上就反对维新变法。
他的上司,湖广总督张之洞却是个具有新潮思想的人,每当他邀请谭继洵一起上书陈奏新政时,谭继洵都拒绝了。
“是时张之洞负盛名,司道咸屏息以伺。宝箴初绾鄂藩,遇事不合,独与争无私挠,之洞虽不,无如何也。久之,两人深相结,凡条上新政皆联衔,而鄂抚谭继洵反不与。”---《清史稿》
谭继洵对谭嗣同的锐意维新更是意见很大,谭嗣同在浏阳设立新馆,推广新思想,曾经邀请谭继洵为其宣传,谭继洵表示:
“守老氏之宝,不欲为天下先。”
谭嗣同曾经游历天下,见多识广,对父亲迂腐的想法看不惯,很想发挥自己的能力,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
而谭继洵也认为谭嗣同的所作所为有违人臣之道,只会为自己招来祸患,没必要去趟浑水。
谭继洵曾经为谭嗣同谋了份官职,希望他能够不折腾,好好安定下来。谭嗣同不为所动,干脆远离家庭,继续为理想而奋斗。
两个人思想上的矛盾无法调和。
对于谭嗣同的被捕被杀,谭继洵作为父亲,不可能不心痛。
不过在他看来,谭嗣同的行为本就不合规不合法,受到惩罚也是理所当然。
因此,在谭继洵心里,首先就丧失了拯救谭嗣同的底气。
2】谭继洵没有靠山,能力有限
谭继洵虽然官至巡抚,为一省的地方大员。但是谭嗣同所牵涉的变法维新之事却是最高权力级别的斗争,得罪的是慈禧太后,相比起来,巡抚的权力可以忽略不计了。
当时,他的上司张之洞为自己的学生杨锐求情,军机大臣荣禄为自己的心腹林旭奔走,都以失败告终,更不要说身份地位低于他们的谭继洵了。
谭继洵曾经是在左宗棠的提拔下才升迁至湖北巡抚,可是左宗棠已经去世,谭继洵即使有心营救谭嗣同,也找不到能够上达天庭之人,见死不救也是无奈之举了。
更何况从谭嗣同被捕到死亡只有短短三天的时间,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营救。
3】舍弃儿子,保全家族
对于谭继洵来说,儿子固然是心头肉。可是他也不得不考虑家族中的其他人。
在君权至上的社会中,慈禧太后只要一句话,就可以让谭继洵的整个家族遭受灭顶之灾。
谭继洵不敢冒险努力救谭嗣同的性命,生怕惹恼了最高当权者,也有保全家族的考虑。
谭继洵非常低调,表现出了足够的驯服,不过慈禧太后却没有放过他。
谭嗣同死后,谭继洵仍旧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牵连,他的官职被一撸到底,贬为庶民,勒令返回了老家。
慈禧太后这样做,就是为了杀鸡儆猴,警告其他人。
谭家全族虽然此后家道中落,阖族老小却保全了性命,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4】谭嗣同决意寻死,意志坚定
谭嗣同听到政变消息后,其实是有充裕的时间进行逃亡的。
康有为、梁启超就在这个短暂的间隙中逃到了日本,得以保全性命。
可是谭嗣同却从未考虑过逃亡,而是一边想办法营救光绪帝,一边做好了必死的决心。
他对劝他离开的人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以死来殉葬变法事业,用鲜血来开启民智,牺牲自己来做最后一次反抗,这是谭嗣同的信念,无法动摇。
因此,即使谭继洵有营救谭嗣同的办法,也无法说服谭嗣同回心转意,保全自己。
作为在官场上混迹多年的谭继洵,他十分明白自己对谭嗣同的死是无能为力的,他只有选择躺平,或许能够保全全家性命,他的不作为也是无可奈何之举了。
三、结束语
谭继洵眼睁睁地看着谭嗣同血溅菜市口,可谓是人间惨剧。
在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中,或许谭继洵的不作为才是当时最明智的做法。
只是一个父亲的心该受到多么大的煎熬,谭嗣同死后两年,谭继洵忧虑而死。
在他为儿子谭嗣同写的挽联中,“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想必他虽然不认可新思想,却对儿子的气节和慷慨赴死也是敬佩有加的。
他坚信儿子是冤屈的,历史会给他公正的评价。
果然,谭嗣同千古留名。
-----
网友解答:
-----
谭嗣同的父亲能保住自己和整个家族的小命就已经算是万幸的事情了,哪里还能顾得上谭嗣同的死活?
首先,我们就来看一下谭嗣同当年都做了什么事情。
在当年,谭嗣同和康有为等人参与到了变法中,如果他只是搞变法,慈禧不会杀他,顶多只是把他的官职罢掉。
但是他当年做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在当年,由于他们跨的步子太大了、大到让所有守旧官员都阻挠的程度,所以他们的变法遭遇到了很多阻力。
不过那个时候因为皇帝光绪非常支持他们,所以他们不用担心那些官员。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慈禧这位太后的存在,他们觉得要是没有慈禧这位靠山,那些守旧派们很难翻起什么风浪。
因此,在遭受到的诸多阻挠下,他们于1898年决定要对慈禧下手。
在康有为等人的授意下,谭嗣同夜里找到了袁世凯,想让袁世凯从外地调兵进京帮助他们把慈禧软禁起来、把一些反对变法的官员杀掉。
这样他们就可以顺利完成变法了。
只是袁世凯又哪里有他们那么大的胆子?
在1912年的时候,袁世凯都不敢公开反叛清朝,所以当谭嗣同说完没多久,袁世凯就把他们给卖了。
直接把谭嗣同等人要密谋的事情告诉了慈禧,一听袁世凯的告密,当时的慈禧直接给气坏了。
原本,光绪皇帝的变法就是她默许并支持开展的。
她原本也有一点点把权力归还给光绪的想法,但是现在看到谭嗣同等人竟然想对自己动手,她又哪里忍受得住?
于是,慈禧接下来就把光绪给软禁了,并派人四处抓捕维新派的官员。
在慈禧的抓捕中,康有为和梁启超跑得很快,慈禧并没能抓住他们。
而谭嗣同等六君子来不及跑或者不想跑,就被慈禧给抓了起来。
落入慈禧手中后,慈禧没打算放过他们,直接把他们拉到了人群面前斩首, 以此发泄她心中的怒火以及警告其他想动她权力的人。
从当时的年代来看,谭嗣同等人的计划绝对是一件很严重的罪行,可以称得上是谋反。
仅从这个罪名来看,我们就能知道谭嗣同的父亲为什么不救他了。
就算是想救,也没有那个办法。
我们要知道,谭嗣同父亲的官职虽然很高,但是面对慈禧却并没什么分量。
我们接下来可以看一下他父亲当时的官职,看一下这个官职在这件事情上有没有分量。
在谭嗣同被杀时,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官职是湖北巡抚,并非湖广总督。
在清朝来说,湖北巡抚确实是一个很高的官职,是清朝的众多实权封疆大吏之一,掌管着湖北一省的最高民政大权,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省委书记。
从权力上来说,湖北巡抚掌管的权力比较巨大。
既有湖北的民政权力,也有着一定的军事权力,有着他自己的专属部队,是清朝放在地方上和总督制衡的官员。
虽然在地位上巡抚比总督低了一个级别,但是他们却不算是总督的下属,要是有什么事情,他们之间都是可以直接把事情上奏给皇帝的。
比如要是碰到总督造反或者总督越轨,他们可以直接掺总督一本。
如果总督的督府在巡抚所掌管的省份,那么在民政权力和总督掌控范围重叠的情况下,他们也可以和总督争夺彼此的权力。
不过会不会和总督硬刚,主要还是看人的性格好。
如果是一些比较强势的巡抚,他们还真可能这样做。
但是换成一些比较弱势、比较忌惮总督权势的巡抚,那么就不会做出这么得罪人的事情了。
比如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在当湖北巡抚时,就很少和张之洞对着来。
那个时候,张之洞的想法比较开放,主张在两湖地区搞洋务运动、办西式工厂、引进新思想,是真正的开明人士。
而谭继洵的想法比较保守,是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一直不是很赞同他儿子的变法和张之洞的洋务运动,只想老老实实守着旧法。
但是即便谭继洵和张之洞的想法有着巨大冲突,他也没有公开反对张之洞,既不反对张之洞的做法,也不公开附和张之洞的做法,摆明了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这样做,也算是在不违反他原则的情况下,不得罪人。
从他的做法来看,我们就能知道他的性格。
这说明他不是一个为了道义、为了亲情不顾一切的人,在仕途生涯中,他还是会有很多顾忌。
这种性格,就让他不可能为谭嗣同做什么。
另外,从内心的角度来看,他估计也不太想救谭嗣同。
不救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这个罪名以他的角度来说太大逆不道了。
作为一个传统的官员,他很难接受自己儿子身上出现这样的罪名。
第二个就是理念不同,就算他当时权力再大一些,估计也不会救,毕竟他本身就不是很喜欢变法,觉得那是对自己信念的冲击。
当然,就算他十分疼爱他的儿子、他真的救了,又有什么作用呢?
上奏求情的话,正在气头上的慈禧肯定不会听。
相反还可能把怒火迁移到他的身上。
原本在谭嗣同的事情发生后,慈禧只是把谭继洵免去了官职,没有对他及家人做什么惩罚。
但要是进一步惹怒了慈禧,事情可就大了,到时候满门抄斩或者把他全家发配到边疆都有可能。
还有,虽然他手头上有一支叫做“抚标”的部队,但是那支部队人数很少,根本撑不起什么场面,如果他想动用这支部队救自己的儿子,不说打到京城,当时的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就能把他镇压了。
因此,他当时面对自己儿子被斩首,选择沉默其实也可以理解,失去一个儿子和失去整个家族,那时候的人可能会放弃前者。
-----
网友解答:
-----
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清末著名维新派人士。六君子当中,谭嗣同出身官宦之家,他的父亲谭继洵,在谭嗣同变法失败被杀前,就已经官至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算的上是清朝数一数二的封疆大吏。身为地方大员的谭继洵眼看着儿子谭嗣同因为变法被杀,却为何见死不救?
(谭嗣同之父、湖北巡抚谭继洵)
谭继洵一生的仕途还算是比较顺利的,他于咸丰十年(1860年)中进士,一路稳步升迁,长期在京为官。直到光绪三年(1877年)由谭钟麟荐于左宗棠,得由京官外放到地方,当上甘肃按察使、布政使。光绪十五年(1889年)官至湖北巡抚,后又兼署湖广总督,成为地方大员、封疆大吏。
维新变法前,谭继洵的思想已趋于保守,而受维新变法思潮影响的长子谭嗣同则义无反顾的走上了变法图存求强之路。
中日甲午海战,清朝遭致惨败,面对积贫积弱,饱受列强欺辱的王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决心通过维新变法来改变现状。这一年的八月,谭嗣同通过翰林院侍读徐致靖的推荐,得光绪帝征召入京。
(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
同年9月5日,谭嗣同和杨锐、林旭和刘光第同被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变法。但变法并不顺利,以慈禧为太后为代表的保守派极力阻扰光绪帝变法。九月底,借由光绪帝去天津阅兵之机,慈禧太后等人预谋发动政变废黜光绪,扑灭新政。为了使新政顺利颁行,谭嗣同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前往袁府密会执掌新军的袁世凯,希望他看在光绪帝对他一贯信赖重用的浩荡皇恩上,能带兵入京除掉保守派,使“日月幽而复明”。而鼠首两端的袁世凯则一面假惺惺同意,表示要带兵先回天津除掉慈禧心腹荣禄。另一面回到天津后即向荣禄告密,荣禄不敢怠慢又密保于慈禧。
(戊戌六君子)
同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将光绪帝幽禁于瀛台,并派官兵四处搜捕维新人士,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百日而止(也叫“百日维新”)。得知光绪帝被幽禁、变法失败的谭嗣同本可以逃出京城,但他抱定变法失败即成仁的必死之心,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斗争。他对劝他离开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9月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而“戊戌六君子”的其他五人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杨锐也先后被捕。9月28日,六人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英勇就义,谭嗣同就义时年仅33岁。
谭嗣同就义前,他的父亲谭继洵已经是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属于清朝的封疆大吏、地方大员,按理说,像谭继洵这样的大官都有上达于朝的关系网,应该会想办法竭力营救自己的儿子。但现实是,谭继洵对长子被判斩刑几乎可以说是无动于衷,他为什么会这么“冷血”,其实原因不外乎有几下几点:
(六君子喋血菜市口)
六君子中,谭嗣同的罪名最大
虽然六君子都是维新派的中流砥柱,光绪帝作为信赖器重的变法中坚力量,但谭嗣同比起六君子中的其他五人,他的罪名是最大的。他单独密会袁世凯,计划让袁世凯带兵入京除掉保守派,逼迫慈禧太后交权便是其第一大罪名。这个罪,在慈禧太后眼里就等于是谋逆,历朝历代针对谋逆之罪,基本上结局都很惨,严重者还会连累族亲。因此谭嗣同是死罪难逃,谭继洵就算是有登天本事来营救儿子,也是无济于事。
谭嗣同从被捕到被杀,时间短到谭继洵根本来不及想办法营救儿子
9月21日,慈禧连发谕旨,派刚毅在京城四处搜捕维新派。24日,林旭和杨锐首先被捕,刘光第投案自首,杨深秀则直接在闻喜会馆住处被抓。25日,以抱定必死决心的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六人被抓后,未经过严格的审判,即匆匆在28日斩杀于京师宣武门外菜市口。而彼时的谭继洵还远在武昌湖北巡抚任上,谭嗣同从被抓到就义不过四天时间,时间如此短促,谭继洵甚至有可能都不知道儿子谭嗣同被抓就义,而即便当时第一时间知道了,在短短四天的时间内也根本无力想办法营救儿子,这是当时的现实情况所迫。
谭继洵知事不可为,选择明哲保身
谭继洵与儿子谭嗣同政见相左,意见不合,他对谭嗣同维新变法的思想既不赞同也不反对。同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还曾弹劾谭继洵是“守旧迂腐”。而彼时湖广总督张之洞与谭继洵同驻武昌,督抚之间矛盾极深,张之洞每事专断,谭继洵却“不敢与抗,谨饬自保而已”,对张之洞尚且如此唯唯诺诺,他的谨慎性格由此可见一斑。在儿子谭嗣同因变法失败被抓后,谭继洵权衡再三,知事不可为,为了保全自己的官禄,只能眼看着儿子引颈受戮。
综合以上三点原因,我们可以看到身为父亲的谭继洵确实是没有能力救回自己的儿子。谭嗣同作为维新派骨干,光绪帝变法改革的核心人物,是慈禧极力打击的对象,慈禧需要杀六君子来打压维新派,因此,不管是谁都救不了谭嗣同的命。谭继洵不仅救不了儿子的命,还因为儿子谭嗣同之事而被连坐,遭革职罢官,谭继洵回到家乡后,更是被当地地方官严加看管,他的仕途生涯就此结束,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忧惧而卒。
-----
网友解答:
-----
不是不救,而是,谭嗣同走得是一条“不归路”。
甲午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人撺掇光绪发动了“救亡图存”的改革运动,史称“戊戌变法”,名为变法维新,实则是对慈禧等既得利益者的“奶酪”进行大刀阔斧的“分割”。
这犯得可是死罪,弄不好,还会株连九族。
这种情况下,谭继洵怎么去救?他虽贵为湖广总督,但也无能为力。
这一点,别说是湖广总督,就算是拥有更大的权力,在慈禧面前,也无济于事。
我们先看看“戊戌六君子”其他成员的“朋友圈”。
杨锐,是张之洞的学生和幕僚。
论职务,张之洞是两江总督,贵为“第一封疆大臣”,名望和权力远甩谭继洵几条街;论与慈禧的关系,张之洞是慈禧面前的红人,也是洋务派代表,深得慈禧的信任;论能力,张之洞做事有手腕、有魄力,敢于冒险,有足够的资本去营救自己的得意门生。
事实上,张之洞也确实为了杨锐奔走相告,积极救援,但是,也没能救出杨锐。
再看林旭,当时深得荣禄的赏识,
而荣禄又是慈禧的心腹大臣,与慈禧走得很近。
即便这样,在林旭被逮捕后,荣禄也没有在慈禧面前为林旭说一句好话。
不是荣禄没有这个实力,而是他不敢。
与张之洞和荣禄相比,身为湖广总督的谭继洵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去营救自己的儿子,因为他深知谭嗣同犯得是“谋逆”之罪,慈禧没有判他个“株连九族”就不错了,他哪里还敢救人。
从整个家族来考虑,封建传统的谭继洵希望谭家枝繁叶茂,希望谭氏成员不受影响或者少受影响,因此,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去送死,将这份牵挂深深地埋藏在自己的心底,哪怕自己的心在滴血,他也要默默地吞下这个“坏结果”。
对于谭氏家族的安危,谭嗣同早已做好了安排。
在他被抓前,他依据谭父的笔记和口吻给自己写了两封信,主要是大骂自己的狂悖无道,痛斥自己的种种“罪行”。
目的非常明显,他担心自己连累谭氏家族,担心慈禧诛他九族,所以,用这两封信划清了谭父和家族与他的界限。
除此之外,谭继洵就是想救,时间上也不允许。
谭嗣同从被抓到就义,前后只有4天的时间,当时的信息并不发达,远在湖北工作的谭继洵根本没有时间去营救自己的宝贝儿子,甚至,在谭嗣同被抓的时候,谭继洵还不知道宝贝儿子已身首异处。
其实,在谭嗣同被抓之前,谭继洵是“救”过儿子的,只不过,这种“救”准确说来是一种劝诫。
谭继洵混迹官场多年,政治嗅觉非常敏感,眼光非常老道,他知道儿子做得是“掉脑袋”的事情,所以,日日夜夜为儿子的安危提心吊胆,担心儿子因变法而招来大祸。
为此,70岁的谭继洵在一个月内给远在京城的儿子写了3封信,劝诫他赶快从变法的泥沼中退出来,尽快回家,躲避这场横祸。
可是,谭嗣同不以为意,他看完父亲的来信后,拿起笔来给父亲回了一句:
“老夫昏聩,不足与谋大事”。
谭继洵看到儿子的回信后,气得不得了,他知道儿子性格倔强,绝不会因为儿女情长放弃自己的理想,无可奈何之下,只能由他去吧。
果不其然,一向主张变法的光绪很快陷入了被动,他的得力助手兼老师翁同龢被革职了。
束手无策的光绪召见杨锐,想让杨锐帮助自己。
但是,慈禧在光绪身边安插了很多眼线,对于光绪的一举一动,慈禧了如指掌。
见到杨锐后,光绪担心被身边的太监监听,所以,不敢说话,只能默默地赐给杨锐一件衣服,面带凄惨之色地暗示衣服内有诏旨。
杨锐带着衣服赶快出宫,急急忙忙地跑到南海会馆去见康有为,恰巧,谭嗣同也在现场。
他们三人小心翼翼地打开衣服,只见里面有几行小字:
“朕位不保,命康有为与四卿及同志设法筹救。”
这件密诏暗示着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慈禧要动手了。
事情非常突然,又如此紧迫,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心急如焚,又无计可施,悲愤交加之际,他们只能捧着光绪的密诏抱头痛哭。
总是哭也不是办法,一番反思和思考之后,他们想到不掌握军队就无法救光绪,也无法推行新政,遍数朝中诸将,只有袁世凯懂洋务,主张变法。
于是,他们将希望寄托在了袁世凯身上。
就在谭嗣同去说服袁世凯的时候,光绪又给他们发出了密诏,命令康有为赶快离京,他不忍心康有为被捕或者被杀。
原来光绪早就得到了情报,慈禧对变法已经忍无可忍,种种迹象已经表明,慈禧要推翻新政。
在这关键时刻,没想到袁世凯马上向慈禧示好,揭发了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的计划。
慈禧得知后,勃然大怒,她马上派人囚禁了光绪,并下令逮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首要人物。
面对慈禧布下的这张大网,谭嗣同至少有3次可以潜逃的机会。
第一次机会来源于梁启超。
慈禧下令抓捕维新代表时,梁启超正在谭嗣同的寓所浏阳会馆与谭商谈。
正谈到将会发生的事变时,就传来慈禧已经派兵包围了康有为南海会馆的消息。
谭嗣同非常冷静,他请梁启超赶快到日本大使馆寻求帮助,并设法营救康有为,殊不知,康有为已经提前一天逃离了京城。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梁启超力劝谭嗣同一起出走日本,可是,谭嗣同执意不肯,他反劝梁启超赴日本避难。
说到今后的打算,谭嗣同笑了笑,说: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意思就是没有活着的人无法图将来之事;没有死的人无法酬谢圣主的恩情。
梁启超反复劝他一起走,谭嗣同就是不肯,只是将他平日所写得书稿、诗册、家信一并交给梁启超,让他代为保管。
一切嘱托完后,谭嗣同与梁启超紧紧拥在了一起,做了最后的告别。
第二次机会来自于大刀王五。
谭嗣同与王五亦师亦友,他的剑术都是跟随王五学得。
当时,京城大门关闭,官兵挨家挨户地搜捕,昔日热闹的大街立刻陷入一片恐怖之中。
大刀王五再次催促谭嗣同外逃,他愿以自己的性命保护谭嗣同的安全。
可是,谭嗣同不以为意,他对大刀王五说:
“死耳,何行为?”
就这样,谭嗣同谢绝了王五的好意。
第三次机会来自于谭嗣同的日本友人。
八月初九,有几个日本朋友力劝谭嗣同到日本使馆躲避,他们愿意提供一切帮助,可是,谭嗣同已经抱定必死之心,愿意用自己的鲜血激励后来者,唤醒4万万同胞。
他对日本朋友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获成功。而今中国没听说因变法而流血的,此所以中国不昌盛之所在。如有流血,请自嗣同始!”
就这样,不管谁来劝说,谭嗣同铁了心不走,独自一人待在寓所,等待被捕。
八月十日,官兵突然闯进浏阳会所,将谭嗣同抓了起来,一同被捕的还有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和康广仁,包括谭嗣同在内,这六人史称“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从参政到被捕,只有短短的半个月;而他从被捕到被杀,只有短短的4天时间,期间,都没有来得及审讯。
临行前,谭嗣同在墙壁上写下一首绝命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以此,他向世人倾诉了自己对变法始终如一,矢志不变的节操。
八月十三日,“戊戌六君子”被押赴刑场,他们泰然自若,脸上没有露出丝毫的悲凄和恐惧。
沿途围观的群众千千万万,相互挤在一起。
大刀王五也挤在人群中,他设法往前挤,以便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
他早已让各位兄弟秘密携带武器混在人群中,做好了劫法场营救谭嗣同的准备。
可是,清兵防守很严,他们将“戊戌六君子”装进了铁笼子里。
这让王五难以下手,即便是杀了押解人员,也无法将谭嗣同从铁笼子里救出。
再看谭嗣同,神色坦然,平静如常。只听他大笑一声: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就这样,谭嗣同牺牲了,年仅33岁。
从谭父劝诫谭嗣同从变法中退出,到拒绝三次出逃的机会,再到临行前的呐喊,可以看出,谭嗣同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早已将一颗赤诚之心,献给了维新变法。
他的死可歌可泣,他的死值得后人敬仰。
从以上情节总结来看,谭嗣同被杀时,作为湖广总督的父亲见死不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
1.谭继洵能力受限,无法救出。
虽贵为湖广总督,但是,在慈禧面前,根本无法救出自己的儿子。
2.谭继洵为了保住整个家族,只能“保帅弃車”。
谭继洵知道儿子犯得是“谋逆”之罪,很有可能会连累整个家族甚至九族,所以,他只能对身陷囹圄的儿子避而不见,他担心自己出手营救会适得其反,引起慈禧的反感,毕竟,在当时,推举过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的大小官员都受到了连累。
3.谭继洵没有时间营救。
谭嗣同从被抓到被杀,只有短短4天的时间,远在湖广的谭继洵没有足够的时间疏通关系搭救儿子。
4.知子莫若父,谭继洵了解儿子的雄心壮志。
谭嗣同决心一死,试图唤醒4万万同胞,这份英雄气概,想必谭继洵是了解的,他知道自己出手相救也无济于事。索性,让儿子实现自己的理想吧。
哀哉,快哉,谭嗣同坦然选择从容就义,是为了追寻自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崇高理想,是对当时民众的呼唤,是用自己的生命唤起一个觉醒的时代。
谭嗣同牺牲了,身为湖广总督的谭继洵受到影响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谭继洵因其子谭嗣同参与戊戌变法受到株连,被罢去官职,三年后,忧愤而死。
-----
网友解答:
-----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1898 年 9 月 28 日,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弟、杨深秀、康广仁在北京菜市口就业,史称
“戊戌六君子”
。六魂归天际,毒日无光,残阳如血。
时年谭嗣同 33 岁,在这 33 年的人生旅途中,求学和变法是其生命的全部。三十三年,如天际流星,短暂而辉煌。
谭嗣同是当得起君子之名的。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时,康有为,梁启超等闻讯而逃。谭嗣同本也有机会逃生,躲过这场杀身之祸,但他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愿做为中国变法流血牺牲第一人。谭嗣同被捕入狱后,谈笑风生,泰然自若,毫无惧色。“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是他留给当时国人的强大精神脊梁。
谭嗣同是思想家和理论家。他熟读四书五经,汲取王夫之思想中的民主性和唯物论,融会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自成体系。他所著的《仁学》是当时维新派的政治大纲和哲学指导,也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是行动派。他并没有沉湎在故纸堆里怨天尤人,而是化身行动派,站在维新变法的最前线。在湖南老家,谭嗣同创办时务学堂,引进西方的先进教育经验。他创办南学会,办湘报,积极宣传维新思想。
谭嗣同是豪杰和斗士,素有“
剑胆琴心
”之美誉。19 岁时谭嗣同便游历大江南北,观察各地风土人情。他熟悉中华经典,又仰慕各类草莽英雄,
大刀王武是他一生的挚友
。入京后积极推动维新变法,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直至就义牺牲。
更重要的是,谭嗣同并非贫寒出身,而是出自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父亲谭继洵时任湖北巡抚。谭嗣同本可以衣食无忧,平安度过一生,但他却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站到了时代的最前沿。
父亲谭继洵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十分窘迫,后刻苦攻读,终登庙堂。与主张维新变法的儿子不同,谭继洵自言“不欲为天下先”,父子政见不同。
即便是面对自己的顶头上司,晚清名臣,湖广总督张之洞,二人也常不和。张之洞推行新政,谭继洵每婉言拒之。
谭继洵虽然思想保守,但他是那个时代绝大多数国人精神世界的集体代表。但谭继洵为官一生颇多建树,作为一个官员,他是合格的。
(慈禧)
谭嗣同被捕后,谭继洵是否加以营救,并无明确记载。但谭嗣同作为谭继洵的长子,此时谭继洵也已是七十五岁的高龄,从情理推断,他应也做过不少功课和努力。
戊戌六君子的另一位杨锐,是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得意门生和重要幕僚,深得张之洞的器重和信赖。杨锐被捕后,张之洞多方走动,积极营救,先后联络湖南巡抚陈宝箴,顺天府尹陈夔龙,户部尚书王文韶。在六君子被害的前一天,张之洞还急电慈禧大红人、戊戌政变的直接执行者荣禄,愿亲自做保,但都无济于事。
相较于张之洞的声望地位,谭继洵无法与之相比。一代名臣张之洞都无法将杨锐从屠刀下拉出来,更何况谭继洵呢?
谭嗣同死后,谭继洵为谭嗣同做挽联一副——
谣风遍万国九州,无非是骂;
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足见一耄耋老人在痛失爱子之时的心境。
1901 年,也就是谭嗣同就义后三年,谭继洵忧惧而死,时年 78 岁。
-----
网友解答:
-----
谣风遍万国九州,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这是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给谭嗣同写的一副挽联。
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因为主张戊戌变法,遭到了慈禧太后的打压,康有为带头跑路了,而谭嗣同认为应该有人要流血,所以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
可是我们要知道,谭嗣同的出身可不简单,他的父亲谭继洵当时是湖北巡抚,也曾经兼任过湖广总督。这种封疆大吏居然保不住自己的儿子?
其实不是谭继洵保不住自己的儿子,而是谭继洵根本就没有去保自己的儿子谭嗣同。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们之间有深仇大恨吗?
一、谭继洵和谭嗣同的思想完全相反。
谭嗣同是个见多识广的人,他游历天下,几乎走遍了全中国,又跟随着康有为等维新派的人厮混在一起,所以思想相当先进。
在谭嗣同来看,当时清朝政府唯一的出路,那就是变法,那就是搞君主立宪制。只有学习日本的这种制度,才能够保住清朝的江山。
可是谭继洵跟儿子谭嗣同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谭继洵是个老实巴交的读书人,自幼丧父,是哥哥含辛茹苦地将他养大成人,供他读书。
长大以后,谭继洵好不容易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进士,这才稳稳当当地在官场上有了一番作为。
不过谭继洵这个人为人谨慎胆小,不要说谭嗣同支持的维新变法,就算是他的顶头上司湖广总督张之洞支持的改革,谭继洵也是丝毫不敢参与。
是时张之洞负盛名,司道咸屏息以伺。宝箴初绾鄂藩,遇事不合,独与争无私挠,之洞虽不怿,无如何也。久之,两人深相结,凡条上新政皆联衔,而鄂抚谭继洵反不与。---《清史稿》
所以说儿子在变法期间的所有行为,谭继洵都认为是有违人臣之道的事情。既然跟儿子的想法完全相反,那么两人势必是吵了不少次架的。当然了,吵了架也未必不救儿子。
二、谭嗣同的罪名可大可小,谭继洵说不定会搭上九族的命。
谭嗣同得罪的是慈禧太后,这是清朝的实权人物。可以说能够在慈禧太后身边说得上话的,哪里是他谭继洵这么一个封疆大吏呢?
当时可以给慈禧吹耳边风的,只有李鸿章、左宗棠这样的牛人,谭继洵这种因循守旧的人,是不敢随便瞎说话的,而且说话也没有任何分量可言。
我们都知道,左宗棠和李鸿章是死对头关系,而谭继洵是左宗棠提拔上来的,所以说李鸿章恨透了谭继洵,早就想要除掉他。
当时左宗棠也已经去世了,李鸿章大权在握,在慈禧身边又有话语权,他当然希望找个机会除掉这个对立分子,把湖北巡抚的位置空出来,让他的心腹担任。
嗣同尝夜诣世凯有所议。明日,世凯返天津。越晨,太后自颐和园还宫,收政权。启超避匿日本使馆,嗣同往见之,劝嗣同东游。嗣同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卒不去。未几,斩於市。著有仁学及莽苍苍斋诗集等。---《清史稿》
只要谭继洵给儿子谭嗣同求情,那么李鸿章集团肯定会将谭继洵打入维新变法的阵营之中,到时候除掉他就轻而易举了。
而且李鸿章手段毒辣,不光要除掉谭嗣同父子,甚至会牵连老谭家其他人。为了保住家里人,谭继洵也不能为儿子出头。
三、背后没了靠山,办什么事情都没底气。
谭继洵是怎么成为湖北巡抚的呢?他所依靠的是两个人。一个当然是大名鼎鼎的左宗棠,还有一个则是陕甘总督谭钟麟。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候,谭继洵前往甘肃,得到了左宗棠和谭钟麟的信任,成为了老湘军集团的骨干力量。
他的主要任务是在战后安定地方,迅速恢复当地的生产能力,保证老百姓们在战后能够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活。
为此谭继洵采取了不少措施,
首先是整顿李治,其次则是禁止售卖鸦片,再者是鼓励百姓种桑养蚕,还有就是兴修水利。
可以说谭继洵的一系列措施实施以后,西北地区的迅速稳定得到了保证。在新疆设立行省以后,谭继洵则努力筹措军费,保证西北军粮的供应。谭继洵的努力得到了左宗棠、谭钟麟的夸赞,因此不断升官。
左宗棠的去世,给谭继洵的仕途造成了很大影响,从此以后他在朝中已经没有依靠了,所以只能唯唯诺诺地过日子。
虽然谭钟麟还是两广总督,可是他也是极力反对变法的顽固派之一,况且他跟慈禧太后的关系,远不及李鸿章等人,也说不上话。因此谭继洵就算想救儿子,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谭嗣同的死,谭继洵可以说是痛心疾首。
不救儿子,难道就不伤心吗?当然是很伤心的。当年曹操杀掉杨修的时候,他父亲杨彪身为三公,连个屁都不敢放一个,但是背地里却在暗自流泪。
谭继洵其实也是有一样心情的,他虽然救不了自己的儿子,但是他对儿子的死也是非常难过的。当时谭继洵已经是75岁高龄的老大爷了。
因为谭嗣同的问题,谭继洵也被罢官撤职,赶回了老家。不过好在他保住了老谭家的人。3年以后,因为忧伤过度,谭继洵在自己老家去世。
总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或许是不理智的选择。
很多人一生过得安宁,但是在历史上不出名,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选择了理智的生活。显然谭嗣同选择了不安宁的生活,所以他在历史上很出名,却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相反来看谭继洵,他是一个老成谋国的大臣,他知道救儿子是没有任何机会的。
上面的人如果看他的面子,也不会杀谭嗣同,之所以杀谭嗣同,那就是不给他任何面子,他就算去求也没有任何用。
为此谭继洵选择了比较理智的做法,与其去做这些没有用的事情,倒不如想办法保住自己的其他家人,这才是万全之策。
参考资料:《清史稿》
------------------
推荐阅读:
你玩FM足球经理最疯狂的时候是怎样的状态?真的会让你废寝忘食吗?
上一篇:人和猿类可以有后代吗?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