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清朝总忙着“平定西北叛乱”,而明朝西北似乎“安定”许多?
为何清朝总忙着“平定西北叛乱”,而明朝西北似乎“安定”许多?
-----
网友解答:
-----
明朝的西北当然安定,因为明朝压根就没西北。
明朝对西北的控制,长期龟缩在哈密卫以东和河套以南。即便偶有突破,也会很快被怼回去。
先说哈密卫。
明朝于永乐初年在嘉峪关以西建立了包括哈密卫在内的关西七卫,其意在于保住河西走廊的通道,进而控制西域,牵制蒙古势力。
但关西七卫基本上都是通过册封当地蒙古贵族而来,差不多都是履行个册封手续就完事,明朝甚至在这些卫所没有驻军,也并无实际控制力,不过做些调停工作而已。
即便如此,随着瓦剌的崛起,关西七卫也开始心怀异志,成了骑墙派。后来虽然瓦剌衰落,但吐鲁番又开始崛起,与明朝反复争夺哈密卫。从成化年间开始,哈密卫就一直成为明朝与吐鲁番之间反复拉锯的场所,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的情形屡见不鲜,明朝始终无法真正在哈密站住脚。到正德年间,哈密卫彻底被吐鲁番拿下,关西七卫随之树倒猢狲散,明朝在西北边界就此局限在了嘉峪关,再也没有西进的力量和信心。
再说河套。
明朝自太祖、成祖时期,对河套的基本方略其实就是偏重于守,即依托于长城和长城北部周边的一些边镇,包括后来形成的九边体系,去防御蒙古势力。
即便是太祖和成祖这二位明朝最具开拓能力的皇帝,也很难彻底控制河套。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四年设置东胜卫,企图控制河套,但一年后就撤回大同。洪武二十六年又卷土重来,设置东胜左卫和右卫,但到永乐初年,朱棣又将这两个卫所内迁至卢龙和遵化,基本上是放弃了对河套的控制。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再也没有进占河套的能力,只能靠被动防守,主要的行动就是筑边和捣巢。
筑边其实没多大效果,因为明朝的边墙体系是沿河套南部修的,基本上把大部分河套,包括黄河,都扔给了蒙古势力,蒙古势力平时在此放牧,一旦有事,就会以河套为跳板,攻打明朝的边墙体系。而明朝这边,维持边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加之对方可以集中兵力找到漫长边墙的任一一点发动攻势,明朝自然疲于应付。
而捣巢不过是找个机会,派点兵过去杀伤牧民和牛羊牧场,说到底就是毫无战略意义和进取心的骚扰而已,这跟那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牧部落几乎就没啥区别了。
终明朝一代,明朝与蒙古势力基本上就是在河套地区反复拉锯,根本无力进占河套,更别说是设置官署,施加实际控制了。
由此可见,相比于其他的统一王朝,明朝在西北根本没有建立起哪怕是长期羁縻性质的控制。说白了,那是别人家的地盘,跟你没啥关系,就算有点啥事也轮不上你去管,你又没有进取的能力,也只能直接撒手不管了,你说西北地区能不安定吗?
那清朝呢?相比于明朝,清朝对西北持进取的态度,康雍乾三代耗时七十年,平定准噶尔,剿灭阿睦尔撒纳,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并建立新疆就是明证。
但西北地区毕竟距离权力中心较远,多个民族政权共存,民族宗教问题复杂,又有沙俄等境外势力虎视眈眈,从中作梗,想要对其施加控制,自然难度很大,那么多次平叛就成为必须。尤其是后期为了维护这片来之不易的土地,清廷又多次出兵平叛,诸如平定张格尔叛乱、平定阿古柏等等。今天中国之所以有新疆,清朝功不可没。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问的不错。清朝的西北方向确实是战争频繁,且不说和准噶尔急赤白脸的打了50多年,中间大的交锋就有5次。平定准噶尔汗国后光新疆变乱就时不时发生,如大小和卓之乱、张格尔之乱、阿古柏之乱等,除了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后的那50年时间,其余时间清军不是在平叛中就是在平叛的路上。而明朝的西北面说句实话也没比清朝安定多少,从洪武到崇祯年间战争频繁,但是其广度和范围要比清朝小很多,
这和两朝控制的范围是很有关系的,毕竟明朝的最西端只到达哈密,也就是新疆东部一隅,而清朝的西北毕竟囊括了包含新疆的大西北,地大事多,所以讨伐强度自然要比明朝要大。
附《万历朔方新志》西北明军与蒙古历次交战记录。
首先来说说明朝的西北,我看这个问题下面有不少同志说明朝没有西北,这就不对了,你能说明朝控制的陕西和宁夏不属于西北地区吗?那陕西人和宁夏人肯定不同意啊!只是明朝对西北的态度确实非常保守,除了太祖、成祖相对积极之外,以后基本就以防御为主,毕竟
“处太平之世,不可忘战;略荒裔之地,不如守边”
,而从成祖时期,明朝就有了缩边的趋势其中河套和哈密卫被放弃就属于典型事件。
话说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乘其兵锋正猛之时连续30年对残元势力用兵,建立起了牢固的边防体系,建立起了东起辽东,经大宁、开平、东胜较为平直的防线,其中东胜就是位于黄河河套东北角,是明朝唯一一个控制河套地区的卫,更是东边诸镇联络甘肃的重要据点。
《九边考·镇戍通考》:东联开平、独石、大宁、开元,西联贺兰山、甘肃北山,通为一边,地势直则近而易守。
但是做为军事要地,在永乐元年遭遇内徙,正统年间一度恢复,后又放弃。而土木堡之变,明廷精锐尽失后,一时难以恢复元气,蒙古遂趁机入套。成化年间,蒙古孛来、毛里孩、阿罗出、孛罗忽相继至河套游牧,但因为内讧等原因来去不定,并未长期停留,但也给明廷西部防务造成了巨大麻烦,所谓
“孛来与小王子、毛里孩等先后继至,掳中国人为乡导,抄掠延绥无虚时,而边事以棘”
,至弘治十三年,蒙古火筛一部开始在河套进行有规律的游牧生产活动。也是在弘治年间,蒙古内部在达延汗的军事征服下开始趋向统一,实力日渐增长的蒙古部众出入河套越来越频繁,明朝西部边境形势更加紧张。
《九边考·卷五》:虏首火筛大举寇大同,官兵御之,败绩。是年冬,踏冰过黄河套住牧,此河套住牧之始。
而明廷的最高决策层也认识到了河套地区一旦落入蒙古手中会造成边境危机,就开始应付这个边防漏洞,其主要模式就是
筑边和捣巢
。
所谓“捣巢”就是在蒙古防备松懈的情况下,进行规模不等的快速打击,主要杀伤蒙古人口和游牧民族牛、羊这样的生活生产资料,最成功的案例就是王越的红盐池之战,趁满都鲁和孛罗忽等人西征,远程奔袭三百里,一顿突击,将其老营连锅端起,蒙古人畜牧、家属损失严重,不得已北去。
“至是捷,贼内失其孥,相与悲泣,渡河北去,患少弭”
。
所谓“筑边”,那就是修筑边墙,就是明朝在河套南部修筑多重边墙来限制蒙古人侵袭内地的军事行动,开启大规模筑边狂潮的还是左副都御史余子俊
“东起清水营,西抵抗花马池,延袤一千七百七十里,凿崖筑墙,掘堑其下,连比不绝”
。其后明代历届朝堂还是不停完善边墙体系,不是本文重点就不说了。
这两种方式对抵御蒙古来袭是有一定效果的,但都有很大缺陷,
“捣巢”者重于袭击而不占地,蒙古人去了又来,往往组织更大规模的报复行动。“筑边”者那就是有消极防守的意味了,毕竟千里防线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蒙古人开始也学聪明了,往往携带大量的挖掘工具,挖开较脆弱的一点或多点入边(边墙有些地段确实受到侵蚀),往往防不胜防,但最致命的硬伤还是边墙不以黄河为界,这等于事实上就把河套大部分地区让给了蒙古,而且还有继续缩边的趋势。
《全边略记·卷四》:自余子俊修筑边墙,不以黄河为界,而河套为虏所据。宁夏与山后诸夷为邻,贺兰山其界也,自王琼弃镇远关,创为新边,而贺兰山为虏所据。遂使延、宁二镇受患至今。
然后,放弃河套的后果就来了,蒙古经常以河套为基地,进犯明边,尤其是长期进驻河套的鄂尔多斯部表现最为张狂,在其部首领衮必里克济农(吉囊)的带领下经常性入犯明边,给边地造成了巨大损失,
“分兵四掠,杀戮甚惨”
,而以史书观之,蒙古以河套为跳板进攻明边的记录比比皆是,我就不详细举例了,明、蒙双方有来有往,这全抄上去得崩溃啊!我就拍图,大家自己看就得了。
其实,明朝的历届决策层也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很想来一次大军
“搜套—顺势占领—以黄河为界筑边”
的模式,王越就曾经提交过发兵15万收复河套的计划,但是所需费用巨大只得作罢,
“延绥穷极,重为科征,恐生内衅,暂退守”
。
《明史纪事本末·议复河套》:时议增兵设险,或请大举,驱之出河外。沿河筑城堡,抵东胜,徙民耕守其中。盛(叶盛)往,上言:“搜河套,复东胜,未可轻议,唯增兵守险,可为远图。”帝从之。
其后,杨一清、曾铣等人也不断拿出复套建议,但是由于财政不足和政治斗争都没有成行,自曾铣死后,
“竟无一人议复河套者”
。至此,终明一朝就再也没有收复过河套地区。
再说哈密卫,这个卫所是明太祖、成祖经营所致,于永乐二年正式设立,哈密卫与安定、阿瑞、曲先、赤斤蒙古、罕东、罕东左合称为“关西七卫”,其主要作用是于东面保护甘肃镇,向西可交通西域,于西北可以牵制蒙古。成化年间,位于西北部的土鲁番国崛起,对哈密城虎视眈眈,屡次侵略,攻破哈密卫想将其地占为己有,与明朝展开长期拉锯,从成化到嘉靖经历了四失四复,最后被放弃。
其实,早在弘治年间,朝臣当中就有人开始出现放弃哈密的想法,就比如说奉命经理得兵部侍郎张海和都督侯谦,这两位转了一圈,居然说:
“西域远方,势难兴师。哈密存亡,不必过烦中国。”
,弘治皇帝勃然大怒,直接罢黜下狱。
但是在长期的拉锯战中,明廷越来越力不从心。嘉靖初年土鲁番满速尔速檀(苏丹音译)占领哈密后,明朝又开始讨论是否收复的问题,这回放弃哈密的议论占据了主导地位,
“廷臣颇言哈密难守”
,兵部尚书胡世宁干脆直接说:
“以前连大宁、交趾都放弃了,哈密的地理位置又没他们重要,即使放弃了又有什么关系。而且其他距离更近的关西六卫在不在还是个问题,就不用操心啥哈密的事了。”
,至此嘉靖皇帝听从胡世宁的建议,置哈密于不顾,
“至是不复言兴复哈密云”
。
而清朝面对西北问题其处理问题的态度确实比明朝积极很多。说实话一开始清朝对西北的态度也是以守边防御为主,这在我之前写问答的时候提到过,我就不重复了。但是,有时候形势变化就由不得选择,游牧于北疆一带的厄鲁特蒙古逐渐崛起,成为了新一代的西北强权,要命的是这个强权还猛人辈出,如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等等一心想着统一蒙古,逐鹿中原,就连后面反叛清朝的阿睦尔撒纳都是一代枭雄,所以清朝的西北问题比明朝大多了,这不是骚不扰你的问题,这纯粹就是你不惹人家,人家是有可能灭了你的
。
为了使自己的在漠北和漠南建立的藩部体系安全,为了消灭有可能与自己争夺天下的对手,准噶尔汗国必须死,所以清朝以三代之功彻底灭亡了准噶尔汗国。而阿睦尔撒纳的叛乱让乾隆皇帝认识到了新疆的重要性,遂在北疆、南疆屯兵,设立军府,长久掌控,以确保内地安全。
还有不要忘记清朝经略西北之所以比明朝积极有效,有一个优势条件是明朝比不上的:
就是清朝在西北开疆拓土之前,已经将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纳入囊中。
这给清朝在西北扩张和明朝相比带来了至少两方面的优势:
第一
、漠北、漠南蒙古一进入版图,这就意味着清朝没有来自长城北部的军事压力,可以从原来的长城重镇、京师和内地调兵,全力应对来自西北的压力。
而明朝与漠南、漠北蒙古长期交锋不得不在九边的东三边和中三边长期驻扎重兵,就对西北比较乏力,有时候就连经略西北的人选都被北方问题牵制住了,很是无奈。就比如说弘治六年,土鲁番占领哈密,本拟定马文升去处理。结果廷臣反对,理由这样的:
“北寇方强,文升不当往甘、凉。”
,然后换了张海和侯谦这两个渣渣去,就是我上面说过主张放弃哈密的那两位。
第二、
由于漠北、漠南蒙古被清朝并入版图,清朝出兵西北的时候不仅侧翼是安全的,没有牵制,还可以得到两大部蒙古的鼎力相助,可谓是进可攻退,退可守,就比如说清廷在和通泊战役战败后,噶尔丹策凌趁机东出,就遭到了喀尔喀蒙古三音诺颜部亲王策凌所部阻击,在额尔德尼昭被击败,不得不与清廷求和。
而在乾隆征准的时候,其用于远征的马匹、骆驼以及行军途中供官兵食用的羊只就是漠南、漠北蒙古提供的,而且数量还极其巨大。除此之外喀尔喀蒙古还担负起了转运军粮的台站建设,而漠南、漠北蒙古的壮丁也是披甲为兵帮助清廷平定准噶尔。
两相比较,清朝经营西北的条件确实比明朝有利多了。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引用文献:《国榷》、万历《朔方新志》、《九边考》、《全边略记》、《天下郡国利病书》、《边政考》、《昭代典则》、《明史纪事本末》、《清高宗实录》、《明史》、《昭代典则》
-----
网友解答:
-----
如果看过《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我们可能对于“西北战事”不会陌生。这两部电视剧虽然都是历史演义剧,清朝历史上却真有“西北战事”。清朝中前期,一直在西北用兵。
即使到了清朝晚期,左宗棠也曾经在西北用兵。19世纪中后期,左宗棠率领军击败了阿古柏,挫败了英国和俄罗斯觊觎我国新疆的企图。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从清军入关到清朝灭亡,清朝几乎都在西北用兵,总是忙着平定西北地区的叛乱。整个清朝,西北地区出现了噶尔丹叛乱、大小和卓叛乱、张格尔叛乱、左宗棠收复新疆等。1840年之前,西北就像是清朝身上的顽疾,耗费了清朝大笔钱财和人力、物力。
清朝的版图范围更大,明朝的领土则相对较小。为什么清朝总是为平定西北叛乱而烦忧,明朝的西北却“安定”得多。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却也不全对。
首先,我们需要界定西北的范围。我国领土面积广大,地理上分为北方、西北、西南、中南、华东等区域。我们理解的西北一般包括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一部分、陕西和山西一部分、青海一部分等。
明清时期,两朝的统治核心区域为内地各省。明朝的核心区域为两京一十三省,清朝的核心区域为内地十八省。无论是明朝的“两京十三省”,还是清朝的“内地十八省”,西北的区域都差不多。
西北的区域非常广大,不仅仅包括新疆地区,还包括其他一些地区。如果不把西北仅仅局限于新疆地区,明朝的西北也不断发生战事,明朝的西北并不安定。当然,清朝的西北也不安定。
明朝统一全国之后,元朝并没有完全灭亡。元顺帝北逃之后,元朝缩减为北元。从朱元璋开始,就一直向蒙古地区用兵。后来北约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俺答汗之前,明朝与蒙古的战事从未间断。
为阻挡蒙古的铁骑,明朝再一次修建了万里长城。明朝在西北、东北设立了诸多军镇,史称之为九边重镇。九边重镇大多分布在西北,比如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等。西北是明朝重点防御的地区,曾经设立关西七卫,比如哈密卫等。
明朝和蒙古在西北地区多次发生战争,明蒙战争是明朝中前期最主要的战争。明宣宗之后,明朝对蒙古的战争则是处于守势。直到俺答汗接受明朝的册封,才最终终止了明蒙战争。此后,明朝的防御重点放在了东北区域。
明朝与蒙古的战争主要发生在山西、甘肃东部、内蒙古东部、宁夏一带。这一区域也可以算是西北。相比较于来看,新疆、青海、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外蒙古一带是更西北的西北。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清朝的西北无疑更加西北,明朝则缺乏西北。明朝的领土没有清朝广大,西北地区的面积更是小于清朝。明朝西北最远处达到了新疆的哈密一带,1528年之后明朝失去了嘉峪关以西的土地。明朝后期,领土范围更是局限于内地。
清朝领土西北边境达到了巴尔喀什湖一带,包括唐努乌梁海一带。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签订之后,清朝失去了巴尔喀什湖一带。直到清朝灭亡,一直牢牢控制着新疆一带。
从这个角度来看,明朝则没有西北。明朝都没有西北,西北地区又怎么会有叛乱需要平定呢?明朝西北的领土逐渐被各个政权蚕食,逐渐失去了西北地区。明朝在北部边境的战争,也从西向东转移。从甘肃宁夏一带,逐渐转移到辽东一带。
明朝失去了西北地区之后,西北的战事自然与明朝没有什么关系。明朝逐渐失去了西北,西北也反而显得比较“安定”。实际上不是明朝的西北比较安定,而是明朝逐渐失去了西北。
清朝则不一样。明朝晚期,蒙古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清朝入关之前,已经征服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也向清朝进贡。漠南蒙古的区域大致位于现代的内蒙古,漠北蒙古大致位于蒙古国一带。
康熙年间,清朝又征服漠北蒙古,此时只有漠西蒙古与清朝为敌。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逐渐强大起来,并且建立准噶尔汗国。从康熙皇帝开始,清朝开始与准噶尔作战。准噶尔汗国鼎盛时期,领土面积高达700万平方千米。
从康熙皇帝到乾隆皇帝,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用了70多年时间,才最终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准噶尔部也出现了葛尔丹、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策妄多济那穆扎勒等首领。1759年,清军征服了噶尔丹部,天山南北并入清朝版图。
清军平定了准噶尔部之后,将新疆地区纳入清朝版图范围之内。当地的贵族此前跟清朝没有多少联系,他们并不一定认同清朝的统治。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最终也被乾隆皇帝平定。
乾隆皇帝平定了大小和卓兄弟叛乱之后,在新疆地区设立伊犁将军,负责新疆地区的军事和民政。此后,新疆地区逐渐安定,与清政府中央的联系也逐渐增强。如果历史一直这样发展,新疆地区也会非常安定。
清朝中期之后,世界历史发生了变化。西方列强开始觊觎中国,并且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清朝一度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早在道光年间,英国人就曾经是从西北地区打开侵略中国的缺口。
道光年间,大和卓波罗尼敦的孙子张格尔在英国人的支持下,侵入新疆,趁机煽动叛乱,企图复辟和卓家族的统治。张格尔叛乱之后,清政府再一次派军队平叛。1827年,清军击败了张格尔,平定了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
同治年间,浩罕国的阿古柏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领军队侵入我国新疆地区,沙皇俄国则趁机侵占我国的伊犁等地。清政府内部经过海防塞防之争后,决定派左宗棠率领军队收复新疆。
1875年左宗棠率领军队进入新疆,1878年,左宗棠收复和田,取得收复新疆之战的最终胜利。左宗棠收复新疆,粉碎了英国和俄罗斯吞并新疆的阴谋。1881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伊犁条约》,收复了伊犁。为了安定新疆地区,清朝在新疆设立行省。
清朝前期,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与准噶尔部作战,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将新疆地区纳入中央版图。清朝中后期,清朝挫败了英国和沙俄的侵占我国领土的企图。可惜的是晚清统治者腐败无能,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些列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大片领土。
-----
网友解答:
-----
打开清朝和明朝的官方版图,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明朝对西北的统治,多数时间都是以长城为界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明朝对西北的统治,尤其是对新疆地区的统治,基本上没有。而清朝对新疆的统一,不管耗费多长的时间也要拿下。纵观清朝的历史,西北的叛乱,始终给清朝带来巨大威胁。清朝与新疆有着什么样的情结?为何一定要打下新疆?清朝的西北是新疆,明朝的西北是甘肃。
1:准噶尔汗国与清朝的矛盾。清朝在东北时期,就打败了漠南蒙古的林丹汗,统一了漠南蒙古地区,这让其他蒙古臣服于清朝。当时的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都已经臣服。但这种臣服并没有牢固,随时都会反叛。到1688年,清准战争打响,噶尔丹凭着强大的实力,不断东征,把漠北蒙古各部打得节节败退。漠北蒙古各部不断退到漠南蒙古,寻求清朝的庇护。
面对噶尔丹的东征,康熙也意识到噶尔丹的野心,他的野心极大,想重新建立起一个蒙古帝国。随着噶尔丹的逼近,京师危机加重。为了打败噶尔丹嚣张的气焰,康熙三征噶尔丹,让噶尔丹不断败退。在众叛亲离中,噶尔丹被出卖,最终自杀而亡。
而清朝与准噶尔汗国,进行了长达70年的战争之久。直到乾隆时期,才最终打败准噶尔汗国,统一了新疆地区。到清朝晚期,新疆又被阿古柏势力和沙俄分裂,在左宗棠的努力下,最终收回新疆,新疆也一直在中国的版图中。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清朝经常在平定西北的叛乱。
2:领土的重要性和民族主义。对一个民族来说,领土是非常重要的。而对游牧民族来说,他们更在乎土地的得与失,毕竟只有土地,才有牧场,才能养殖更多的牲畜。满族作为半游牧半农耕的民族,也知道土地的重要性。尤其是认识到蒙古对中原王朝的影响后,他更在意周边领土的稳定。只有周边领土稳定,中原地区才能稳定。像明朝这种长期对抗的行动,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财力,还不一定能带来真正的稳定。实力弱的时候,面临的危机更大。
对领土的渴望,加上与准噶尔汗国的矛盾,清朝只能努力地开疆拓土。到后期,随着民族主义的传入,国家的领土主权是神圣的,任何分裂行为都被称为卖国求荣。有了民族主义,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自然不断平定各种叛乱和起义,以及抵抗外来的入侵者。而清朝后期面对的局面,远超过明朝后期。
3:清朝执政者的天下观。从一个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到统一天下的政权。清朝的执政者,为了追求自己的正统地位,他需要更多领土和民族臣服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为了实现真正的天下观,他们只能不断地扩张,对存在的威胁都采取消灭之。
也为了让满族统治下去,把威胁扼杀致死,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西北经常叛乱时,清朝都在努力的平定,大大小小的战争,都让清朝在平定的路上。而清廷执政者,最担心被其他民族推翻政权,所以对叛乱比较敏感,只有平定才能让他们安心。
从这些原因来看,它们让清朝对叛乱比较敏感,不仅西北,在整个清朝国内,只要有叛乱,都会被平定。相比起明朝,清朝统治的领土更大,发生的叛乱,以及遭到的入侵,都比明朝多。而明朝对统治西北有限,并没有达到中亚地区,所以新疆发生的叛乱,与明朝也多大的没关系。新疆在汉唐时期,就已经是中国领土,这使得清朝对新疆有一种特别怀念的情结。而明朝统治整个东亚的那种版图,这种地图开疆就别提了。
-----
网友解答:
-----
这是因为清朝和明朝控制的国土区域面积不一样。
康熙、雍正、乾隆都曾对西北用兵,主要是平叛,维护国土版图和安全。清朝同治年间西北陕甘发生回乱,明末陕西发生民变。相对来说清朝西北战事频繁,而明朝西北战事很少,主要还是明朝管辖范围没有清朝辽阔,对青海、新疆地区实际放弃管理,而清朝自康熙时期的噶尔丹叛乱,到后来的大小和卓,罗卜藏丹津叛乱,正是这些野心家的叛乱,才导致西北战事频繁,也正是由于清朝坚决平叛,才有了中国今天这样西北版图。
明朝修建加固长城,设置九边,西起嘉峪关,终点鸭绿江口,对长城以外的区域基本是失去控制权。元朝被推翻后,残余势力撤到蒙古草原,组建北元政权和明朝对峙,到1635年才被满清皇太极消灭,北元政权控制着一些西北地区。
新疆名称就是乾隆朝才有的,乾隆朝时期才解决西北边境问题。
清朝同治年间西北发生了回乱,又有中亚阿古柏在英国支持下入侵新疆,左宗棠率湘军平定了回乱,打败阿古柏,收复了新疆。明末陕西天灾人祸,发生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明朝统治。
-----
网友解答:
-----
明朝有什么大西北吗,到陕西那一带该差不多了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问的好,为什么明朝在西北问题就很轻松,因为明朝没有西北啊
-----
网友解答:
-----
明朝时,西藏,青海确实没有事,也没有统一的政权,独立建国什么的。明朝在西藏,青海设立乌斯藏都司,朵甘都司,确实有效。
-----
网友解答:
-----
因为清朝在西北是开拓性的,一直到同治年间,左宗棠还是收复和稳定新疆,前后持续近200年。明朝在成祖之后,变成守成,嘉峪关之外,哈密卫都维持困难。外蒙独立也是清亡之后的事情。
-----
网友解答:
-----
朱棣死后,明朝很快失去西北,西北安不安定与明朝关系不大。
-----
网友解答:
-----
明朝除了汉地十八省,没有值得吹牛逼的地方。大军长期驻扎长城,长城以外,能守住的地方不多,不能守住的就交给蒙古和满清八旗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