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举之战吴军只有三万人为什么能够打败了楚国20万人,而且还差点灭了楚国?
柏举之战吴军只有三万人为什么能够打败了楚国20万人,而且还差点灭了楚国?
-----
网友解答:
-----
公元前518年,吴王僚九年,同时也是楚平王十一年,在吴国边境的卑梁(今安徽天长县西北)和楚国边境的钟离(今安徽凤台县东北)交界处发生了一件事,当时边境上有一棵桑树,古代的过境并没有现在这样标记得很清楚,很多都是大概或者以自然景观为界,吴国有个妇女因为采桑与楚国的妇女发生了矛盾,双方都认为边境上这棵桑树自己家的。
随后双方的家人开始聚集起来斗殴,结果吴国这一方采桑的妇女家属被楚国妇女家属打死了一人,事情就闹大了,于是吴国这边向边境的大夫报告这个情况,说自己家人被楚国人打死了,于是吴国边境卑梁的大夫就带兵攻打楚国的钟离,当时楚平王正在东巡,听说这事,率军攻破了吴国的卑梁,然后回师了。
吴王僚听说自己的边境卑梁被楚军占领后,也是大怒,马上派出公子光率领吴军攻打楚国,当时楚平王正好班师回去了,公子光就率领吴军不仅夺回了自己的卑梁,还攻破了楚国的钟离和巢邑,就这样,吴楚两国的矛盾越闹越大。
吴王阖闾
2年后楚平王去世,年仅8岁的楚昭王即位,又过了2年,吴国的公子光派出刺客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己当了吴王,公子光就是吴王阖闾,阖闾一即位,就把灭亡楚国当作自己的头等大事,并且重用了楚国逃到吴国的名臣伍子胥,而伍子胥则把从齐国来的军事家孙武推荐给了吴王阖闾,阖闾有了伍子胥和孙武的辅佐,吴国实力大增。
吴楚两国因为一棵桑树引发的战争仍然没有结束,阖闾即位2年后,就想发动灭楚之战,但是孙武和伍子胥认为时机不成熟,劝吴王阖闾等待时机,阖闾听从了,虽然吴国没有发动对楚国的大规模战争,但是双方小冲突一直不断,而这个时候的楚国由于楚昭王年幼,掌握权力的令尹子常奸诈贪财、能力平庸,楚国在与吴国的小冲突中,一直处于劣势。
但是楚国一直是大国,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同时也是整个华夏国土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实力非常强大,而吴国只是江浙一带的中型诸侯国,地盘大概就是今天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安徽东南部一带,实力完全比不起楚国,国力大概是楚国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楚国只是一时政治黑暗,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吴国想要灭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春秋晚期地图
吴王阖闾在孙武和伍子胥的辅佐下,逐渐强大起来,终于在公元前506年等来了机会,在这一年,吴王阖闾带着孙武和伍子胥及3万吴军,孤军深入楚国,并在柏举之战中大败楚军主力,3万吴军打败了20万楚军,一举攻入楚国都城郢都,这是楚国几百年来,都城第一次被攻破,为何实力相差如此悬殊,吴国能在柏举之战中打败楚国呢?
综合整理起来,吴国3万军队能够打败楚国20万大军的原因如下:
1、三师轮袭,疲惫楚国
什么叫三师轮袭?这是伍子胥给吴王阖闾提供的疲惫楚国的计谋,具体办法是:吴国准备了三支规模不大的军队,对楚国进行袭扰,一支出击,一支待命,一支休整,轮番袭击楚国边境,一遇到楚军主力就撤退,楚军主力一撤退,吴军就继续袭击楚国,吴国的作法相当于打游击战。
孙武
这个办法搅得楚国不胜其烦,楚军疲于奔汉,想打,又无法抓住吴军,不打,吴军又经常来袭击,楚军集结大军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同时吴国的做法让楚国人认为吴国只敢打游击战,而不敢打大规模战争,因为在楚国人眼中,他们才是大国,吴国只是小国,只敢小打小闹,这一战术到了后来,楚国人干脆不管了,由吴军袭扰,除非让楚国抓住机会,这样就让楚国放松了警惕。
2、政治结盟,孤立楚国
在发动柏举之战前,吴国与晋国结果,因为晋国一直与楚国争霸,两国是敌手,晋国为了牵制楚国,所以拉拢吴国,同时晋国、吴国又拉拢了一大批对楚国不满,以及受楚国欺负的国家结成政治联盟,这次的结果是蔡国主导的,因为楚国的令尹(相当于丞相)子常经常敲诈蔡国国君蔡昭侯和唐国国君唐成公。
公元前506年,柏举之战发生前几个月,晋、齐、吴、鲁 、宋、蔡、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另一个邾国)以及吴国等共18个诸侯国在召陵(今河南省郾城县东)会盟,决定共同讨伐楚国。
伍子胥
这样一来,楚国在政治上孤立了,孤立的好处是当吴国会同唐国和蔡国攻打楚国时,没有其他诸侯国救援楚国,同时由于蔡国与唐国是楚国北边的门户,而蔡国与唐国投靠吴国,等于是把楚国的门户拱手让于吴国,也为后来楚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3、弃船陆行,兵贵神速
吴国地处江南和江淮,水网密布,吴国的水师在当时很著名,吴王阖闾率军伐楚时,首先走的就是水路,以水师在淮河一路向西,因为淮河的流向谁都知道,坐船能坐到哪里楚国也知道,吴军在攻打楚国时,在半路上就放弃了船,改为陆路行军,这样做有一个好处,一是加快了行军速度,二是让楚国人无法知道吴军在哪里,因为船走慢,而且容易被发现。
孙武挑选了一支3500人的精锐吴军为前锋,从蔡国和唐国的地盘经过,并且联合了蔡军和唐军一起越过清发水,来到了汉水的东岸,这里是今天湖北省钟祥市,只要跨过汉水,马上就能直驱直入楚国的都城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纪南城),楚军主力马上在汉水西岸结阵,严阵以待。
柏举之战地图
吴军的进军非常迅速,一下子就进入了楚国腹地,并且逼近了楚国都城郢都,当时吴军的前锋离楚国都城也不过120公里左右,楚国得知消息后,阵脚大乱,匆忙调集军队进行围剿,吴军的进军神速也打乱了楚军的部署,虽然吴军是孤军深入,并且军队数量远远少于楚军,但是逼近了楚国都城,也让楚国一度非常紧张。
4、以退为进,集兵歼敌
当楚军主力由令尹子常率领在汉水西岸阻击吴军时,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楚军只要冷静想一想就会明白,吴军是深入楚国腹地,而且只有3万人,这些人的粮食供应都得靠船从淮水运来,楚军只需要切断吴军的后勤,烧毁吴军的船只,3万吴军根本不需要交战,就会全军覆没,对于双方来说,吴军是急于应战的,而楚军并不关键,楚军是本土作战,供应比吴军方便多了。
但是子常却因为听信小人之言,再加上他本身也没啥能力,所以楚军居然主动攻打吴军,吴军数量少,楚军人多,吴军反而不战,步步后退,从汉水东岸的钟祥经京山、云梦一直撤退到今湖北麻城,把楚军引到了大别山下,吴军反而变成以逸待劳,楚军穷于追击,结果双方打了五战,都是楚军失败了。
柏举之战地图
楚军主力一败,吴军又开始趁胜追击了,要知道楚国虽大,军队虽多,但是所有军队并不是都集中一个地方的,而是分散在各地,需要防守的地方也很大,楚军主力败了,其他地方来救援都城的军队就来不及,楚军另一支由沈尹戍率领的军队前来救援时,被吴军打得全军覆没。
就这样,吴军直奔楚都郢城,其他楚军根本来不及救援了,而楚昭王也在吴军到前之前弃城而逃走,郢城的楚军并不多,很快就被吴军攻破了,到这个时候,吴军大获全胜,楚国立国几百年来,第一次被外敌攻破了都城,还是弱小的吴国。
总体来说,3万吴军能打败20万楚军攻破楚国都城,是吴国上下一心,计谋得当,指挥精彩,而楚国国君年幼,权臣昏庸,指挥失当的一次战役,吴军虽然,但是能集中兵力,楚军虽多,但是分散了兵力,同时犯了严重错误,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柏举之战是一次突袭战,虽然攻破了楚国都城,但是楚国的国力尚在,各地的楚军赶来勤王,再加上申包胥向秦国借来了援兵,因为楚昭王是秦国公主的儿子,秦国是唯一能向楚国救援的诸侯,最终秦楚联军赶走了吴军,收复了国都。
-----
网友解答:
-----
柏举之战是春秋时期吴楚两国发生的一场意义深远的战争,此战中三万吴军击败二十万楚军。南方的新兴强国吴国攻占老牌强国楚国的首都并且险些灭亡楚国。经此一战吴国一跃成为南方霸主,楚国则一蹶不振,陷入一段较长时间的蛰伏时期。但是要分析柏举之战的胜败原因,考量双方在战场上的战略战术固然重要,但是这场战争远不是简单的两军对垒那么简单。
吴楚战争的“国际背景”
吴楚两国之间的战争实际上是晋楚争霸的一个延续。晋楚两国从晋文公崛起开始一直相互较劲,到了春秋晚期,楚国已经开始全面处于守势,但是晋国也被连年的争霸战争拖的精疲力尽。于是晋国开始采取扶持和拉拢南方的新兴强国吴国以达到遏制和拖垮楚国的目的。因此吴楚争霸实质上楚国与晋国在南方扶持的代理人之间的争霸战争。
吴国崛起和吴楚战争的一个关键人物是吴王寿梦。他继位之后立志富国强兵,摆脱作为楚国附庸的地位。于是他继位之后的第一年就亲自朝见周天子并认祖归宗,虽然春秋末年的周天子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实力。但是寿梦通过这个行动向中原诸侯,特别是以晋国为首的姬姓诸侯释放了政治信号,为后来晋吴联盟创造了条件。
此后晋国派遣从楚国叛逃过来的巫臣父子出使吴国,带去了战车和御手,教会了在南方不善陆战和车战的吴国人如何使用战车。吴国还由此学会了战阵之法,军事实力开始强大,也有了与楚国争霸的底气。
从寿梦继位的第二年开始,吴国就发起对楚国的挑战,先是向楚国的盟友或附庸发起进攻,试探楚国的应对。同时以晋国为首的中原大国也积极配合吴国的军事行动,甚至不惜出兵相助。
公元前576年,吴国开始参与中原诸侯的会盟,继续积极融入反楚联盟中。其后吴国多次参与会盟,到了公元前563年,吴王寿梦甚至亲自与晋国等中原诸侯的国君一起会盟会面。为吴国与楚国的争霸战争建立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由此可见,吴楚之间柏举之战不能简单的以一场诸侯国之间的混战来看待,这是一个反楚联盟与楚国及其附庸国之间发生的争霸战争,而且当时楚国的国际外交形势非常不好,总体上实力弱于晋国,而吴国的日益崛起和挑衅又让楚国腹背受敌,所以柏举之战前的国际形势决定了吴楚之间并非简单的兵力对比看起来那么悬殊。
“鸡父之战”及“六年疲楚”让楚国与吴国之间的战略形势发生逆转
如果说吴王寿梦执政期间为吴国争取了良好的国际形势,制定了与楚国争霸的正确路线的话。那么吴王寿梦死后,他的继任者们就沿着这条道路开始了与楚国的争霸战争。双方的焦点就在江淮地区的争夺,楚国占据了江淮地区就能始终压制着吴国,因此吴国一直以来对江淮地区虎视眈眈。
公元前519年,吴楚之间又一次就江淮地区的控制权展开争夺,这一次吴国在鸡父之战中大胜楚国。此战之后,吴楚两国的战略形势开始发生逆转,楚国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开始逐步退出江淮地区。而吴国则进可攻退可守,并逐步控制和消灭楚国在江淮地区的附属国,进一步扩张实力。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听从了从楚国逃到吴国的伍子胥的建议,采取兵分三路,轮番进攻楚国策略,一时间楚国无岁不有吴师,楚军被吴兵的骚扰弄得精疲力竭。这一策略实施了六年,直到柏举之战的爆发。
经过反复的拉锯争夺,公元前519年,即柏举之战前的十三年,吴国通过鸡父之战控制了江淮之地,开始占据战略主动,此后从公元前512年开始的三分其师、轮番攻楚的策略有效的疲敝了楚国军民,同时使楚国陷入更加被动之地步。这一阶段,虽然楚国仍凭借地广人多还有一些优势,但是真正的战略主动已经拱手相让,吴国开始谋划最后的攻楚战争,也就是后来的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双方真实实力对比其实并非想象中那么悬殊
公元前506年,吴楚之间的最后决战终于上演,吴王阖闾率领3万吴军精锐会同蔡、唐两国的联军一起进攻楚国(实际是带有奇袭性质)。楚国则由执政的令尹子常(囊瓦)领兵20万抵挡(回援)。看起来双方实力依旧非常悬殊,兵力对比达到了1:6,但是实际上双方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双方的统治阶层能力相差极大。此时吴国的国君是吴王阖闾,此人年富力强,更是在鸡父之战中立下大功,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而楚国在位的则是年幼的楚昭王(14岁左右),毫无执政经验可言,国政基本由令尹子常把持。而双方的重要臣子中,吴国拥有写出《孙子兵法》的孙武领兵,同时还有能力极强的伍子胥为辅。反观楚国,从楚昭王父亲楚平王开始就国政混乱,残害忠良,伍子胥被逼的投入吴国阵营就可见一斑,而当时执政子常还出名的贪婪残暴,不仅在国内逼的民众起义造反,还因勒索附属国国君不成无理扣押蔡国和唐国国君,导致这两个楚国的盟友转而自发支持吴国伐楚。
吴国在战略形势上占据绝对主动。因为江淮战略要地的丢失,楚国实际上已经十几年无力向吴国发起大规模主动进攻,而是采取在边境筑城的被动防御策略。而吴国则不仅大力西进,控制和吞并了不少楚国的附属国,而且像蔡、唐等有一定影响力的附属国还转而支持吴国。“六年疲楚”策略又使得楚国军队疲于奔命,士气低落。因此占据了战略主动的吴国,在真实实力对比上远非简单的兵力数字对比看上去悬殊那么大。
楚军的战略战术完败。在战争初期,楚国执政的令尹子常就错误估计国际形势(公元前506年,18路诸侯会盟共谋伐楚),发兵攻打蔡国,吴国则乘机以救援蔡国为名,从楚国防御薄弱的东北部奇袭进入楚国。楚军在得知吴军入境后,匆忙回援赶回汉水布防,双方进入对峙。在对峙阶段楚军左司马提出了相对合理的建议,即子常统领的主力留守汉水防御,自己率领偏师迂回吴军后方,企图切断吴军的退路。但是子常却害怕功劳被抢,改变已经商议制定的作战方案,抢先出击,吴军在孙武的带领下故意示弱诱敌深入,随后在柏举一举击败楚军主力,随后穷追不舍五战五胜,仅仅十天就攻入楚国首都。
综上,吴楚柏举之战虽然从兵力数量上看双方实力悬殊,但是如果放大到整个吴楚争霸的角度看,其实柏举之战前,吴国实力已经急剧扩张,不仅拥有良好的国际关系和众多的支持盟友。同时在通过鸡父之战和六年疲楚获取了战略主动权。加上楚国国政混乱,军队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国内反抗起义不断,楚军的实力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大。再加上孙武、伍子胥和吴王阖闾的经验能力加持,3万吴军战胜20万楚军的柏举之战也就显得可以理解了。
-----
网友解答:
-----
孙武子导演的这场千里奔袭,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例之一,孙武子也凭借柏举之战和《孙子兵法》,成为最伟大的兵法大家。
柏举之战,孙武子的兵道,将“奇”、“快”、“诱”运用得如火纯情,三万人马始终牵着楚军鼻子走,这是用兵之道的胜利。
另外,楚国将领内部争功,导致制定的计划不能实施,反而因分兵导致被各个击破,使楚军本该有的地利条件和兵力优势丧失。
另外,从政治形势看,楚国阶段性的没落,和吴国的崛起,也注定了楚国必须经历磨难,才可能浴火中重生。
柏举之战过程
柏举之战表面上看是伍子胥为报私仇,挑唆吴国伐楚的结果,其实是春秋楚晋争霸,这个复杂社会背景下产物。晋国为了削弱楚国,大力扶持楚国的死敌吴国,以吴制楚,使吴国短短十几年走向军事强国的道路。
周敬王十四年,由楚国的“叛徒”蔡国牵头,在召陵举办了由晋、齐、鲁、宋、卫、蔡等十八国参加的会盟,议题就是共同伐楚!原来的小兄弟不但背叛了楚国,还公然挑战大哥的底线,楚国大怒,果然举兵伐蔡。吴国打着给救蔡的旗号,果断出兵,柏举之战拉开战幕。
吴国出兵的路线非常吊诡,他们没有选择沿长江逆流而上,而是绕道北上,由淮水西进,搞了个千里大迂回。正在伐蔡的楚军将领囊瓦,仓促间被迫撤军,以防吴军突入楚境。
吴军进入淮汭后,孙武却突然意料地下令全军弃舟上岸,不再沿水路西进入楚,而是从南边陆路进入楚境。孙武特地挑选了3500名精锐,组成快速部队,迅速突破楚军道道关隘,直抵汉水。
汉水西侧就是楚国的首都郢都。很显然这3500人就是诱饵,他们根本不求战,一路狂奔,到达汉水东岸,极大地震惊了楚军。楚军明显没料到吴国人速度这么快,也没想到他们会舍弃水路走陆路。楚国上下一片惶恐,连忙征调囊瓦,回军汉水西侧布置防线。
其实,这就是孙武要的效果,以出其不意让楚国人乱了心智,就像围猎,必先让猎物惊慌失措,接下来陷阱就会起作用。如果楚国人冷静一下,就会发现,到汉水东岸的并非吴国主力,他们完全有机会一战击溃吴军。
楚军左司马沈尹戍认为,楚军调集人马也需要时间,所以不宜妄动,吴国远途奔袭,不利久战。所以他建议囊瓦,驻守汉水西岸,布置好防线,隔岸对峙。同时他率一队人马北上,迂回到吴军背后,形成两路夹击的势态。
沈尹戍的这个建议非常好,囊瓦接受了。可是当沈尹戍领兵刚刚出发不久,囊瓦就被大夫史皇的一席话说动了:国人都喜欢沈尹戍不喜欢你,如果沈尹戍背后袭击吴军胜利,功劳就是他的,你这个令尹该挪挪窝,给他倒位置了!
史皇真是“屎黄”,囊瓦利欲熏心之下,决定单独行动。他率领全军东渡汉水,攻打吴军。吴军也不恋战,且战且退。孙武显然在从汉水至大别山一带,给囊瓦挖好了陷阱,吴军后援部队陆续到来,囊瓦一步一败,连败数仗后扛不住了,就想撤军静等沈尹戍。
关键时刻,那个“屎黄
”又帮了孙武的忙,他对囊瓦说:你没有退路,你一跑就是死罪,只有跟吴军决一死战!
悲催的囊瓦只好硬着头皮,跟吴军在柏举两军对峙。就在囊瓦祈祷吴军,最好能安分守己别出动时,吴军发动了突然袭击,夫概率领5000人马突然闯进楚营。真不知道囊瓦干什么吃的,竟然毫无防备,被夫概杀得一片狼藉。
吴军下令发起全面进攻,“屎黄”死于乱军,彻底“黄了”,囊瓦带着残兵败将,一路向回逃窜。在清发水,又被吴军打了个半渡而击,光被俘虏的就有一半人马。囊瓦赔得底裤都没了。
夫概被自己的偷袭撑破了胆,他的前锋营突得太靠前,碰上了迂回回来的沈尹戍,一下子被杀得大败。眼看夫概危急,吴国后军到了,沈尹戍还没回过神,就被吴军重重包围,结果沈尹戍全军覆没,他自杀身亡。吴军雄赳赳气扬扬,跨过汉水河,直奔郢都。
楚昭王惊慌失措,带着一干人马弃国而逃,过起了流亡生活,柏举之战以楚国被灭国而告终。
孙武子的兵道
柏举之战,吴国出兵三万有记载,楚国二十万人马应该是推算的。差不多1:7的兵力部署,吴国又是远道而来,面临在敌境孤立无援,后勤补给不足的问题。孙武就是在不利条件下,以他的“诡道”,让楚军疲于奔命,在运动战中一点点被蚕食。
首先,孙吴的行军路线,骗过了楚国人
,先绕道北上,让囊瓦措手不及,慌忙退军。接着放弃吴人擅长的舟船,走陆路,连伍子胥都迷惑不解。紧接着以少部分人马直插楚军腹地,让楚国人闻风丧胆。诡异的行军路线,完全出乎楚军意料。
其次,旋风般的速度,让楚国人惊恐。
先头部队不恋战,十几天时间就抵达汉水,楚国人对此毫无预感,心理的恐慌瞬间弥漫全国。
其三,虚实结合,诱敌深入。
先头部队只是幌子,引诱敌军的香饵,虽不高明,但管用,囊瓦上当了,被引入孙武事先布置好的陷阱。也让沈尹戍夹击计划彻底泡汤。
其四,占据上风后的乘胜追击,丝毫不给敌人喘息之机。
包括半渡而击,抢食楚军现成的饭食,合围沈尹戍,挺进郢都等,都表现出在占据优势条件下的果决,一步一步分割蚕食了强大的楚军。
楚国的腐朽气息
楚国除了军事作战上处处被动挨打外,其实在政治上早就输了。
首先,楚国对盟国兄弟的霸道统治,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柏举之战中,蔡国和唐国原来是楚国的跟班,楚国对两国国君不敬,囊瓦曾因为索贿不成,将两国国君囚禁三年,使两国与楚国离心离德。蔡、唐两国的背叛,让楚国东北门户打开,吴军就是从这里进军的。
其次,楚国内部政治斗争复杂,国内奸佞横行,朝政早已败坏。
比如伍子胥父兄惨死,伍子胥被逼成了敌国良臣,调转枪口打母国。比如前面提到的囊瓦、史皇,早把楚国蛀空了。
其三,吴国为了打赢这场仗,准备工作做了十余年。
就在柏举之战前六年,吴国以疲敌战术,分三军连续骚扰楚国,让楚军六年时间里一直不得安息,疲于奔命,活生生拖垮了楚国。从这一点说,柏举之战其实是吴国对楚战争的收官战,捡拾战利品的盛会!
事实上,如果不是吴国人急于分享胜利果实,引起楚国人的反抗;如果不是申包胥泣血咸阳,说动秦国人出兵复楚,楚国恐怕就在柏举之战后,彻底死翘翘了!
-----
网友解答:
-----
公元前506年的柏举之战,是春秋末期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战争。
吴国大军在孙武实施的战略迁回的指挥下,出其不意地袭击楚军深入楚地。以3万兵力大败楚20万大军于柏举。进而一举攻破楚国国都郢都。
此次战役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同时也充分地展示了兵圣孙武的战争指导艺术。
证明了决定战争胜败的主要因素靠的是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然,更重要的因素则是人。
战役背景
自东周开始,社会礼坏乐崩。周朝的统治势力江河日下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弱大权逐渐旁落。各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兼并战此起彼伏,战事频频。
小诸侯国纷纷被强大的诸侯国吞并,此时楚国已兼并60余国,地方数千里,兵车数千乖,附庸国达10余国,国力雄厚,武备充足。晋国也吞灭25国,局部地区已然呈现出小统一的态势。
在大国争霸战中,晋、楚争霸尤为激烈。晋国为压制楚国的发展,听取巫臣的建议,制定出帮助吴国发展经济、军事、文化,以联吴制楚的方针政策。
此时的吴国还仅仅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夷族小国,地少人少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跟楚国相比差距甚远。晋景公便派巫臣出使吴国,并带去了晋国的战军、步兵、教授吴军车战、步战之法。
吴国在晋国的大力帮助下,发奋图强,国力、军力得到迅猛的发展。加上吴王寿梦、阖闾礼贤下士,重用多谋善战的英雄豪杰,特别重用伍子胥、孙武。
在明君、贤臣、良将的共同努力下,吴国崛起加入到长江流域的霸权之争中,与楚争夺江淮霸权战。
公元前584年,吴国水陆大军齐发,攻下楚国重镇州来(今安徽省凤台县)之后,近60年间吴楚共发生10次大战,吴国6胜、1败、3平。
公元前515年,吴国公子光夺得王位,称吴王阖闾。他继续重用伍子胥、孙武进行改革,使得吴国经济、军事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楚国楚昭王继位后,由于耽于享乐,政治腐败,楚国民心不稳,加上东征西伐树敌颇多,楚国陷入了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中。
公元前512年,吴国灭掉楚国的依附小国后,便开始实施伍子胥与孙武的建议,将吴军分为三部分,对楚国进行轮番袭击,以此来消耗楚国的国力。
楚国经过吴国6年的消耗战,不仅国力被耗损,军事上也因将士们疲于奔命而士气低落,此时楚国上下形成了一个定式思维,吴国不会大举进攻楚国。对吴军大举进攻丧失了警惕,也松懈了对吴国的戒备。
吴国见攻击楚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开始筹划大举进攻楚国
。
战役经过
蔡、唐两国本来是楚国的附属国,两国国君每年都要给楚国朝聘,一次囊瓦因向两国国君索,遭到拒绝立即恼羞成怒,居然擅自将蔡唐两侯软禁起来。
两国无奈之下,只好给囊瓦贿送重礼换回国君。这下可就惹得蔡唐国君十分恼怒,回国后背楚投吴伺机复仇。
吴国为了避免长途奔袭而兵力迟滞,采取从外交入手,瓦解楚国的外围势力,便与蔡、唐结成军事联盟,假道唐、蔡,进击楚国腹地。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亲率3万水陆之师乘战船出征,任命孙武为主将,伍子胥为副将,弟弟夫概为先锋。由淮河溯流而上,直抵淮汭(今河南潢川)。
为了出其不意,避开逆水行舟,孙武决定舍舟登陆,改西进为南下。通过冥阨、直辕、大遂三关,直趋汉水,深入楚国腹地。几天时间就挺进到江汉平原,与楚军形成隔汉水对峙的态势。
楚昭王急派令君囊瓦、左司马沈尹戌、大夫史皇等率军赶至汉水西岸。沈尹戌对楚军统帅囊瓦说:“你沿汉水与吴军周旋,不让他们渡过汉江,我带领部分军队抄到吴军的背后,堵住冥阨、直辕、大遂三关,切断吴军退路。然后你从正面出一击,我从后边夹击吴军必败。”
沈尹戌的这个计划实在是完美,囊瓦一开始也同意了这个计划。可待沈尹戌率部北上后,史皇便向囊瓦进谗言,以沈尹戌独得成功,囊瓦令尹之位难保为由,劝其率先发起进攻。
骄傲自大的囊瓦为自保私利,便贸然决定渡过汉水与吴军决战。这时吴军早已在大别、山别一带布好了阵势,以逸待劳迎战楚军。囊瓦连续组织三次攻击均未成功,结果,三战三败斗志全无。
囊瓦为了开脱罪责,还是在柏举(今湖北汉川)扎营布阵,准备待援军薳射率部到来时与吴军决战。
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
《春秋左传》
吴军先锋夫概知道楚军内部不和,便建议阖闾立即进攻楚军,但阖闾没同意。
夫概回营后,自己率5000前锋直击楚营,果然,楚军一触即溃。阖闾见袭击成功,趁势投入主力配合,楚军大败,囊瓦弃军逃往郑国。
而此时楚军前来增援的薳射并未参战,见囊瓦兵败也就擅自作主撤军。在柏举西南的清发水(今湖北涢水)渡江时,被吴军半渡而击,还没来得及渡江的楚军全部被俘。
紧接着吴军又在雍遂(今京山县西南境)一带,发动了5次追击战,全歼楚军主力,攻占了楚国国都郢都。楚昭王闻讯立即逃往他国避险。楚军听说君王已逃,更是一哄而散,不击而溃,吴军大获全胜。
总结
柏举之战是典型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但这不过是楚国霸业中的一支插曲。
历史总是无情地嘲弄那些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当吴军浩浩荡荡地开进楚都郢后,暴厉骄横徒增,在郢都内大肆烧杀抢掠。紧接着又南仇越而北结怨于齐、晋,故而激起了楚国民众极大的愤慨,楚与秦国联军反攻吴军。
楚昭王这里吸取了失败的教训,经过“奔走流离,始增德慧”。一改往日楚平王的做派,开始任用贤能,关心民事,在秦国的帮助下复国兴邦。
其后越灭吴,楚又灭越。楚国仍然雄峙南方,成为战国时期一大霸国。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周易》
吴军成于忧患而败于安乐,终将与唾手可得的胜利失之交臂,这其中的教训实在是发人深省。
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努力发奋图强,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硬道理。
-----
网友解答:
-----
总体来讲,楚国几乎给战国时期所有的军事将领打了一则广告,说你想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人吗?你想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家吗?那就过来打我的手都把我手都拿下来,那你就是战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
楚国的首都有哪几个人?拿下来过分别是三个人,第一个孙武,第二个白起,第三个王翦,这三个人哪一个不是被称为最墙的军事家孙武创立了《孙子兵法》并且帮助吴国3万大军拿下了楚国的首都,白起则是屠杀军人100多万,彻底帮秦国奠定了统一天下最有力的基础,至于说王翦他是秦始皇手下最重要的将军,王翦父子拿下了五个国家,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最大的功臣。
在这其中第一个拿下楚国首都的是孙武,也就是《孙子兵法》的作者,这位仁兄可以说用一种极其夸张的方式,汪祝吴国拿下了楚国的首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被人家称为兵圣。
当然这其中孙武为什么能够拿下楚国的首都?原因有很多吴国的众志成城,楚国的消极怠战,以及敌我双方之间实力的不熟悉,吴国却能够对楚国知根知底,(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等等一系列的原因都有战争是一个集合体,所有原因最后汇聚成为战争的胜利和失败。
但是你如果说楚国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那还真的有楚国这个国家,其实因为这个原因失败的不只一次两次,可以说楚国每一次失败跟这个原因有很大的关系,那就是楚国内部的分派,导致楚国军队作战最先解决的不是外部问题,而是内部问题,先要把内部的意见给统一了,军队给统一了才能够作战,否则那样打仗七个人在前面打仗,三个人在后面拖后腿。
最新楚国失败,那是在晋文公那个历史时期,那个时候楚国想要争霸中原,结果当时晋文公还在试,然后率领军队过去作战退避三舍,并且分了三军以后,晋文公击败了楚国的军队,有人曾经推测是当时楚国的大将因为权力过重,然后受到了手底下人的猜忌,率领的军队并不是楚国全部的大军,而是只有楚国。两个地区的大军,所以楚国最后在这场战斗里面失败了。
这个时候白起率领几万大军去进攻楚国首都的时候,楚国坐拥几十万的大军,就是没有一个敢出城迎战,埋起的军队就这样堂而皇之的去堵塞河流,然后挖开堤岸,一把大水淹了楚国的首都。
至于说在这之后的王翦,李信率领军队进攻楚国的时候,楚国的将军项燕踹你自己的足斌,把这20万秦军给击败了,但是后来王翦率领60万大军前来进攻的时候,楚国的大将向燕率领60万大军前来迎战,竟然选择跟对方对峙在这之后甚至荒唐的想要撤兵,这是因为楚国的大将项燕这一回军队里面的成分太过于复杂,他根本就不敢放开手脚和秦国人决一死战。
当然,吴国这一次进攻楚国也聚到了相同的问题,楚国的军队虽然多大成分太过于复杂,在这其中太细分明,谁强谁弱一清二楚,专门挑准楚国军队的弱点,薄弱的部位集中一个点猛揍,楚国的军队立刻就溃败。
有的时候楚国的军队也确实如此,很多应该赢得的战役,最后却愣生生打成了失败,楚国虽然想要改变这种情况,但情况并不允许。毕竟贵族的制度,家族的制度已经深入人心,在这之后项羽的所作所为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
网友解答:
-----
著名的吴楚柏举之战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
侯,孙子与有力焉!”这里所说的“西破强楚,入郢”一事,就是春秋末期周敬王十四
年(公元前506年)爆发的著名的吴楚柏举之战。
吴国是春秋晚期勃兴于南方地区的一个国家,它在发展过程中,与南方地区的强国
楚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以至长期付诸武力,兵戎相见。从公元前584年第一次“州来
之战”起,两国之间在短短的60余年时间里,曾先后发生过十次大规模的战争,其中吴
军全胜六次,楚军全胜一次,互有胜负三次。
总的趋势是,吴国逐渐由弱变强,开始占
据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它终于导致了吴楚两国决定战争胜负的“柏举之战”。
吴王阖闾是一位英明有为的君主,他即位以后,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良吏治,整军经武:“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并大胆起用伍子胥、孙武、伯嚭等外来杰出军政人才,积极从事争霸大业。这时,西方的强楚,就成了吴国胜利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换句话说,也就是只有在过去积小胜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打垮或削弱楚国,阖闾才能实现自己成为中原霸主的梦想。吴楚战略决战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吉人自有天助”,楚国当时的现状,为阖闾梦想得以实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
进入春秋以来,楚同晋国长期征战,争霸中原,搞得民疲财竭,国力中衰。同时楚国内
部政治黑暗,军事无能,民众怨愤,君臣离心,也给敌国创造了可乘之机。所以说,当
时的楚国虽然貌似庞然大物,余威尚存,可其实早已是外强中干,是经不得风雨飘摇的,吴楚柏举之战前夕,楚国实际上已经处于战略上的被动地位了。
当然,从整体实力上来说,楚对吴还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当公元前512年阖闾第一次提出大举攻楚的战略计划时,睿智的孙武即以“民劳,未可,待之”的理由加以劝阻。不过吴国君臣并未消极地守株待兔,他们的厉害,就在于他们从不消极等待敌方出现破绽,而是积极运用谋略,主动创造条件,完成敌我优劣对比的转换。
为此,它首先伐灭楚国的羽翼——徐和钟吾这两个小国,为进而伐楚扫清道路。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是采用了伍子胥提出的“疲楚误楚”的高明战略方针。具体做法是,将吴军分为三支,轮番出击,骚扰楚军,麻痹敌手。这一措施实行了六年有余,吴军先后袭击楚国的夷(今安徽涡阳附近)、潜(今安徽霍山东北)、六(今安徽六安北)等地,害得楚军疲于奔命,斗志沮丧。同时,吴军这种稍尝辄止、不作决战的做法,也给楚军造成错觉,误以为吴军的行动仅仅是“骚扰”而已,而忽视了吴军这些“佯动”背后所包藏的“祸心”,放松了应有的警惕,到头来栽了大跟斗。
公元前506年,给楚国致命一击的时机终于来到了。这年秋天,楚国大军围攻蔡国,蔡在危急中向吴国求救。另外,唐国国君也因愤恨于楚国的不断侵凌勒索,而主动与吴国通好,要求助吴抗楚。唐、蔡两国虽是蕞尔小国,但位居楚国的北部侧背,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吴国通过和它们结盟,遂可以实施其避开楚国正面,进行战略迂回、大举袭,直捣腹心的作战计划。
同年冬天,吴王阖闾亲率其弟夫概和谋臣武将伍子胥、伯嚭、孙武等,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乘楚军连年作战极度疲惫,东北部防御空虚薄弱之隙,进行战略奇袭,吴军溯淮水浩荡西进。进抵淮汭(今安徽凤台附近,一说今河南潢州西北)后舍舟登陆,以3500精锐士卒为前锋,在蔡、唐军配合导引下,兵不血刃,迅速地通过楚国北部大隧、直辕、冥阨三关险隘(在今河南信阳南),挺进到汉水东岸。取得“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战略效果。这堪称实践孙武“以迂为直”原则的杰出典范。
楚军在极其被动的情况下仓猝应战。楚昭王急派令尹囊瓦、左司马沈尹戍、武城大夫黑、大夫史皇等人率军赶至汉水西岸进行防御。两军隔着汉水互相对峙。楚军中左司马沈尹戍是一位头脑冷静的优秀军事指挥家。他针对吴军作战的特点,向统帅囊瓦提出如下建议:由囊瓦率楚军主力沿汉水西岸阻击吴军的进攻,正面牵制吴军。
而由他本人北上方城(今河南方城县境),征集那里的楚军,迂回到吴军的侧后,毁坏吴军舟楫,阻塞三关,切断吴军的归路。尔后与囊瓦所率的主力实施前后夹击,一举消灭吴军。囊瓦起初同意了沈尹戍的建议,可是待沈尹戍奔赴方城后,却又听从武城黑和史皇的挑拨怂恿,出于贪立战功的心理,而一改原先商定的作战计划,采取冒进速战的方针,不待沈尹戍军完成迂回包抄行动,即擅自单独渡过汉水向吴军进攻。
吴军见楚军主动出击,大喜过望,遂采取后退疲敌、寻机决战的方针,主动由汉水东岸后撤。囊瓦果然中计,尾随吴军而来,自小别(在今湖北汉川东南)至大别(今湖北境大别山脉)间,连续与吴军交战,但结果总是失利,由此而造成士气低落、军队疲惫。
吴军见楚军已陷入完全被动的困境,于是当机立断,决定同楚军进行战略决战。十一月十九日,吴军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县北,一说湖北麻城)列阵迎战楚军。阖闾弟夫概认为囊瓦素来不得人心,楚军无死战之志。因此主张吴军立即主动发起攻击。指出,只要吴军一进攻,楚军就必然溃逃,届时再以主力投入战斗,必能大获全胜。但阖闾出于谨慎而否决了夫概的意见。夫概不愿放弃这一胜敌的良机,便率领自己的五千部属奋
勇进攻囊瓦的军队。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阖闾见夫概部突击成功,乃乘机以主力
投入交战,扩张战果,大胜楚军。囊瓦失魂落魄,弃军逃奔郑国,史皇战死沙场。
楚军主力在柏举决战遭重创后狼狈向西溃逃。吴军及时实施战略追击,尾随不舍。终于在柏举西南的清发水(今湖北安陆西的涢水)追及楚军。吴军“因敌制胜”,用“半济击”的战法,再度给渡河逃命中的楚军以沉重的打击。吴军继续追击,至雍澨(今湖北京山西南)追及正在埋锅造饭的楚囊瓦军残部,大破之。并与由息(今河南息县西南)回救的楚军沈尹戍部遭遇。经过反复激烈的拼杀,楚军又被战败,主将沈尹戍伤重身亡。之此,楚军全线崩溃,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完全暴露在吴军面前。吴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五战五胜,于十一月二十九,一举攻陷郢都。楚昭王凄凄惨惨,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往随国(今湖北随州)。柏举之战遂以吴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终结。
至于吴军入郢后上下忘乎所以,纵暴郢都,内讧迭起,在秦楚联军的反击下,军事、
政治均陷于被动,最后被迫退回吴国,那已是后事了。用孙武自己的话来说,这便是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
柏举之战是春秋晚期一次规模宏大、战法灵活、影响深远的大战。
吴军灵活机动,
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一举战胜多年的敌手
楚国,给长期称雄的楚国以十分沉重的打击,从而有力地改变了春秋晚期的整个战略格
局,为吴国的进一步崛起,进而争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军的取胜,首先是修明政治、发展生产、充实军备的结果。
其次也是善于“伐
交”,争取晋国的支援和唐、蔡两国的协助
的产物。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
于其作战指导上的高明。一是采取疲楚误楚的正确策略,使楚军疲于奔命,并且松懈戒
备;二是正确选择有利的进攻方向,“以迂为直”,乘隙蹈虚,实施远距离的战略袭击,
使楚军在十分被动情况下仓猝应战;三是把握有利的决战时机,先发制人,一举击败楚
军的主力;四是适时进行战略追击,不给楚军以重整旗鼓、进行反击的任何机会,最终
顺利地夺取战争的胜利。
楚军的失败,其政治、外交上的原因,在于其政治腐效、内部动乱、将帅不和、
四
面树敌、自陷孤立。从军事上看,则在于其疏于戒备,遭致奇袭;在于其主将贪鄙无能,临战乏术;在于其轻率决战,一败即溃。
-----
网友解答:
-----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一、吴师全面伐楚的战略契机
公元前 506 年,给楚国以致命一击的时机终于来临了。这一年的秋天,楚国继续走穷兵黩武的老路,悍然出动大军围攻蔡国。
蔡国力屈不能相支,向晋国求援,使人质往晋,请兵抗楚,但未获结果,于是便转而向吴国恳求救援。另外,唐国的国君也因愤懑于楚国的不断侵凌勒索,而主动遣使与吴国通谊修好,要求协助吴国共抗强楚。
唐、蔡两国虽然都是兵寡将微的蕞尔小国,但位居楚国的北部侧背,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吴国通过和它们结盟,就可以从州来、居巢、钟离(此时均已为吴所占领)等要地秘密出兵,绕过大别山脉,由淮水经蔡入楚,实施其避开楚国重兵把守的正面,进行战略大迂回,大举突袭,直捣楚腹心的作战计划了。
这一点,伍子胥、孙武等人早已看得清清楚楚,曾经向阖闾
指出:“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
如今唐、蔡方面主动找上门来,吴国君臣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于是立即分派使臣通告唐、蔡两国国君说:“
楚为无道,虐杀忠良,侵食诸侯,困辱二君,寡人欲举兵伐楚,愿二君有谋。
” 遂结成三国同盟,准备出兵。
同年冬天,吴王阖闾御驾亲征。他委任伍子胥、孙武、伯嚭等人为将军,公子山为前敌先锋,倾全国兵力水陆 3 万余人,并联合唐、蔡两国,乘楚国连年征战极度疲惫,东北部防御空虚薄弱之隙,进行深远的战略奇袭,从而正式揭开了自商周以来规模最大、战场最广、战线最长的柏举之战的帷幕。
这场战争的战略目标是阖闾君臣预先制定的,它以袭占楚国郢都为基本目标,以实施远距离战略奇袭为作战方针。
战争伊始,吴军遵循“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作战指导思想,“以迂为直”,实施大规模的战略迂回。
他们乘坐战船,溯淮水浩荡西进。通过州来,进抵淮汭(在今河南潢川西北),然后舍舟登陆,在阖闾的直接指挥下,吴军继续沿淮水西进,以劲卒3500人为前锋,并得到唐、蔡两国军队的配合导引,迅捷神速地通过楚国北部的大隧、直辕、冥呃(均在今河南信阳南)三个险要关隘,穿插挺进到汉水的东岸,从而占有了战略上的主动先机之利,为柏举决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柏举之战
楚国方面闻报吴军大举来袭,大为惊恐,不得已而在极其被动的情况下仓猝应战。为了阻止吴军向楚国都城作更深远的进攻,楚昭王赶忙派遣令尹囊瓦(即子常)、左司马沈尹戌、武城大夫黑、大夫史皇等人统率楚军昼夜兼程奔赴汉水西岸进行防御,两军遂隔着汉水互相对峙。
从双方情况看,吴军士卒虽少但相当精锐,且已占有突袭带来的先机之利,故利在速战速决。
楚军人数众而战斗力较差,但后勤保障等条件较为优越,故利在持久防御,消耗吴军,而后集中优势兵力,伺隙破吴。楚军之中左司马沈尹戌是一位头脑冷静、深富韬略的优秀军事将领。他根据双方战略态势,并针对吴军的作战特点,向统帅囊瓦提出如下的建议:“
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呃。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
意即由囊瓦统率楚军主力沿汉水西岸阻击吴军的进攻,从正面牵制吸引吴军。
而由他本人北上方城(今河南方城县境),征集那里的楚军机动部队,迂回到吴军的侧后,毁坏吴军的舟楫,阻塞三关要隘,以切断吴军的归路。尔后再与囊瓦所率的主力实施前后夹击,一举消灭远道而来、立足尚不稳的吴军。这不失为一个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高明作战方案。
囊瓦起初同意了沈尹戌的建议,可是楚军内部军令不一、矛盾重重的痼疾却最终使自己走上了失败之路。待沈尹戌奔赴方城征集军队不久,囊瓦便出于贪立战功的心理,听从了武城大夫黑和史皇的挑拨怂恿,擅自改变了自己与沈尹戌所商定的正面相持、断敌归路、侧翼包抄、前后夹击的正确作战方针,采取冒险开进,速战速决的做法,不待沈尹戌完成迂回包抄行动,即统率楚军主力仓促渡过汉水,进击吴军。
阖闾君臣见楚军主动出击,正合己方速战速决的作战意图,不禁大喜过望,遂采取了后退疲敌、寻机决战的方针,主动由汉水东岸稍事后撤。
昏聩无能的囊瓦果然中计,误以为吴军怯战,于是就步步进逼,尾随吴军而来。
自小别(在今湖北汉川东北)至大别(今湖北境内大别山脉)间,楚军连续与吴军进行小规模交锋,可是结果总是失利,丝毫占不到什么优势,由此而造成了士气低落,部队疲惫。
吴军统帅部见楚军已陷入完全被动的困境,就当机立断,决定同楚军进行战略决战。十一月十九日,阖闾等人指挥吴军在柏举地区(在今湖北麻城县境,一说在今湖北汉川县北)布列阵势,迎战楚军。
此时楚军主力已开到柏举附近,薳射所率领的增援部队也到达战场。
但薳射与囊瓦互相轻视,互不协作,各自立营扎寨。阖闾之弟夫概看出楚军这种不和情况,认为囊瓦素来不得人心,楚军上下无死战求胜之志,因此建议吴军立即主动发起攻击:“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
先伐之,其卒必奔;而后大师继之,必克”,指出只要吴军一进攻,楚军就必然会陷入混乱,很快崩溃,届时己方再以主力投入战斗,必能大获全胜。
然而阖闾等人出于谨慎的考虑,而否决了夫概的意见。夫概不愿放弃这一胜敌的良机,表示:“所谓‘臣义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谓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于是便凭着一腔血气率领自己所部的 5000 余众奋勇进攻囊瓦的部队。
楚军果然一触即溃,阵势大乱。阖闾等人见夫概部突击成功,乃乘机将吴军主力投入战斗,扩大战果,大胜楚军。囊瓦在吴军的沉重打击面前丧魂失魄,弃残军于不顾,仓皇逃奔郑国,大夫史皇为掩护主帅囊瓦,力战不支,捐躯沙场;楚将薳射也为吴军所俘虏。至此,吴军取得了柏举会战的决定性胜利。
遭到重创的楚残军在薳射之子薳延的带领下向西南方向狼狈溃逃。阖闾等人指挥吴军及时实施战略追击,尾随不舍。终于在柏举西南的清发水 (即涢水,在今湖北安陆西)追及楚军。楚军见吴军追来,惊恐万状,遂各不相让,争先抢渡清发水。阖闾见楚军渡水逃命,就准备急行攻击。但为夫概所劝阻,他的理由是
“困兽犹斗,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蔑有斗心矣。半济而后可击也”
。
阖闾对此予以同意,吴军遂“因敌制胜”,采用“半济而击”的战法,再度给渡河逃命之中的楚军以极其沉重的打击。
尔后,吴军继续乘胜追击,至雍澨(今湖北京山西南)追及正在埋锅做饭的楚军残兵败将,痛加聚歼,并在那里与由息地(今河南息县西南)回救的楚军沈尹戌部相遭遇。两军相遇勇者胜,经过一场激烈残酷的拚杀,楚军左司马沈尹戌部又被阖闾君臣所指挥的吴军劲旅所彻底击溃,主将沈尹戌本人虽竭力冲杀,英勇顽强,但毕竟回天无力,伤重身亡。
至此,曾经不可一世的楚军全线崩溃,再也无力作有效的抵抗,楚国都郢城(今湖北江陵西北)完全暴露在吴军的面前,已指日可下了。
阖闾、夫概、伍子胥、孙武等人挥师挺进,势如破竹,五战五胜,长驱直入,兵锋直指郢都城下。
楚大臣子期、子西虽然在郢都和附近要地部署了部分兵力,准备负隅顽抗,无奈大势尽去,朝廷内外已风声鹤唳,人心动荡,士气消沉,兵无斗志,根本不能抵挡吴军的进攻。随着吴军的逼近,楚昭王临阵脱逃,携带胞妹和少数臣子凄凄惨惨、惶惶如丧家之犬出奔随国(今湖北随州),致使楚军防御彻底瓦解。
十一月二十九日,即柏举决战后的第十天,阖闾等人指挥吴军一举攻陷郢都,柏举之战至此终于以吴军的辉煌胜利而宣告结束。
三、双方胜败原因分析
柏举之战是春秋晚期一次规模宏大、战法灵活、影响深远的大战。吴军在阖闾、伍子胥、孙武、夫概等人的指挥下,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等战法,一举战胜多年的敌手楚国,给长期称雄的楚国以十分沉重的打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春秋晚期的整个战略格局,为吴国的进一步崛起,进而争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柏举之战在中国古代战争发展史上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它一改以往战争“约日定地”、一战即见胜负的传统模式,而突出体现了连续作战、运动歼敌、灵活机动、出奇制胜的崭新特点,是战争史上一次革命性的飞跃。从这个意义上说,柏举之战也是兵圣孙武军事思想的一次最好实践,他的一些军事原则在此战中得到充分的检验而大放异彩。如“兵者诡道”、“上兵伐谋”、“避实击虚”、“兵闻拙速”、“因敌制胜”、致人而不致于人”、“示形动敌”“造势任势”等等,均在这场战争中获得最大限度的运用,并完全成功。
吴国的取胜,首先是其修明政治、发展生产、扩充军备、任用贤能的结果;其次也是其善于“伐交”,争取晋国的支持,唐、蔡两国的协助以及齐、鲁诸国中立的产物;其三,在于吴军战略指导和作战指挥上的高明。
即
(1)采取疲楚误楚的正确策略方针,使得楚军疲于奔命,并且松懈戒备;(2)正确选择有利的进攻方向,“以迂为直”,乘隙蹈虚,实施远距离的战略奇袭,迫使楚军在十分被动的情况下仓猝应战;(3)把握有利的决战时机,先发制人,勇猛突击,一举击败楚军的主力,夺取关键性会战的胜利;(4)适时进行战略追击,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不给楚军以任何重整旗鼓,展开反击的机会,最终顺利地实现破楚入郢的既定战略目标。
楚国的失败,其政治、外交上的主要原因,乃在于其政治腐败,内部动乱,将帅不和,君臣离心,四面树敌,自陷孤立。从军事角度看,则在于楚军疏于戒备,招致奇袭;在于其消极被动,未能主动灵活、因敌变化制定正确的积极防御方针;在于其主将贪鄙无能,临战乏术;在于其轻率决战,一败即溃。
当然,在整个柏举之战中和吴军入郢后,吴国方面也有一定的失策之处,尤其是在入郢后犯有严重的错误,以致严重损害了军事上的胜利成果。这具体表现为二点:
第一,吴军在五战入郢过程中,未能彻底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历来是战争中的基本着眼点,然而吴军在几次关键性战斗中,如柏举会战、清发水之役、雍澨之役等等,虽多次击溃楚军,而未能做到全歼其有生力量,这样就使得楚国的残兵败将能够重新聚集起来,成为战略反攻的基本力量,一俟秦国出兵援助,条件成熟,即对吴军进行反扑。
吴军之所以存在这一不足,当与其某些战术运用不尽妥当有关,有的论者对此多有指出,如认为在清发水追击战中,吴军如能另选渡河点,渡河作平行追击或超越追击,则敌人损失将更大,崩溃也将更为迅速。
另外,在争取晋国作更主动积极的配合策应方面,也不曾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未能更好地借助晋、吴战略同盟的优势。
第二,入郢之后,在政治、军事上有严重的失误,给保持和扩大胜利果实笼罩上浓重的阴影,致使与战略上的全胜结果失之交臂。
吴军入据郢都,前后约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吴军决策集团没有关照全局的战略眼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结果屡犯错误,尤其是阖闾、伍子胥等人只顾“寻欢”、“报复”,既没有穷追楚国残军的决心和计划,又极大消磨和影响了全军上下的斗志,更造成了政治、外交等方面的极大被动,终于在秦、楚联军的反攻夹击和越国出兵袭吴的情况下,被迫放弃郢都,退师本土,饱尝了转胜为败的苦果。
孙武曰:“凡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这很可能是孙武对于吴军破楚入郢之后,“不修其功”,导致失败这一沉痛教训的总结。
柏举之战毕竟给楚国以相当沉重的打击,基本上决定了吴楚争霸战争的胜负归属问题。经过这场决定性的战争,吴楚之间 80 年的战事得到基本平息,吴国从此不再把楚国视为主要对手,转而与越、齐、晋诸国进行交锋,争夺霸权,历史由此而进入了吴越长期争战新的阶段。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
网友解答:
-----
吴楚柏举之战,是春秋末期吴楚六十年战争中最关键的战役,也是吴国称霸中原的先声。两国交恶的原因很简单,楚国北上中原受组,遂东出略地,威胁了吴国的生存空间。说起来,吴国之所以敢和楚国掰腕子,还是受到晋国的支持。平王东迁后,虽有齐桓公九匡诸侯但其霸业很短。如此,晋国便扛起了领袖群雄的责任。实际上,晋楚争霸也是贯穿春秋历史的主线,二者势力的此消彼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交情况。先是城濮之战,晋国联秦抗楚。而后秦晋崤之战交恶,楚国西联秦国,东北联齐国。随后,晋国为瓦解楚国同盟,布置了规模更加宏大的外交策略:西联戎狄疲敝秦国,东征齐国迫使其臣服,采纳魏绛和戎之策稳定本土,派申公巫臣教导吴国学习中原战阵之法。
申公巫臣,本楚国名门望族,因争夺美女夏姬而与楚国反目。叛逃晋国后,为替族人报仇,他提出了联吴抗楚之策,并请缨主动前往吴国教授中原射法、御法和车战阵法。申公巫臣的指导直接命中了楚军的弱点。此后,吴楚攻守逆转,楚国先后丢失东部战略要地州来(凤台),居巢(巢湖)和钟离(凤阳)。吴国已然接近楚国郢都的外围屏障——大别山。
吴国想要西征楚国,循两条路线最为便捷:一为陆路,既楚国核心之地与淮西之间的战略要塞义阳三关;二为长江水路。但相对而言,长江烟波浩渺,且吴国若发兵攻楚则属于逆流作战,况且长江两岸还未开发,吴军也不能另派陆军与之配合。更重要的是,即使吴国水军顺利突破楚国防线,但最终的决战还需要陆战完成。实际上,依照楚国当时的国防布置,其主力部队多驻守在南阳盆地的方城地区防备晋军,从义阳三关突破楚国防线的可能性极大。定策之后,吴国还需要做好两件事。第一件事:必须防备吴国空师远征之时,楚国动员其他国家趁虚而入。故而,吴军于公元前512年攻破钟吾和徐国,消除了淮河以北的威胁;公元前510年南下讨伐越国,不料战事不利,吴王只好命伍子胥增修了姑苏城,并将国民迁徙于内,借以防备越国袭击。
完成了第一步,吴国还需要完成第二步,进行长时间的战略骚扰,借机拔除楚国在大别山以北的外围据点,同时寻找盟友。公元508年,楚国大将囊瓦终于难以忍受吴国长期的骚扰,遂率军东征吴国。不料,囊瓦轻敌冒进,落入吴军埋伏,楚军或死或逃,折损惨重。此战后,楚国大别山以东再无楚国属城。激动之余,吴王紧急召见孙武问其是否可以发动攻郢之战。孙武回复道,“王必欲大伐之,必先得唐蔡乃可。”唐国位于今随州市和枣阳市一带,蔡国位于今新蔡。可以说,吴国若得到唐蔡的支持,那么吴国就可以避开楚军的正面,从其侧后迂回插入其核心之地江汉平原。恰好,唐蔡二国久受楚国欺凌,早欲报仇。两相联络,联盟随即制定。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亲率其弟夫概,以孙武为主将,伍员、伯嚭为副将,出兵三万攻楚。吴军乘船自淮河西进,过州来后,旋即于淮汭登陆。在唐蔡军队的引导下,吴军迅速通过楚国北部的要塞大隧(九里关)、直辕(武胜关)、冥扼(平靖关)。楚将令尹囊瓦、司马沈尹戌、武城大夫黑、大夫史皇等率楚军于汉水之侧布置防线,与吴军夹水对阵。考虑到楚国乃国力雄厚之大国,适合打持久战。于是,沈尹戌建议统帅囊瓦率主力牵制吴军,由自己北上收集楚国方城一线的重兵疾驰淮汭,将吴军遗留的船只尽数摧毁,然后再堵塞义阳三关,使吴军前后受敌。囊瓦听闻此计甚好,当即表示赞同。
沈尹戌走后,武城大夫黑和史皇都认为若依沈尹戌所言,则功劳统归沈尹戌所有。为独得战功,囊瓦改变既定战略,率主力渡过汉水向吴军进攻。吴军士气高昂,三次击败楚军,将囊瓦诱导至柏举一带。经过仔细观察,夫概建议阖庐将毫无斗志的囊瓦军做为突破点。同年11月,夫概率所部5000士卒径自攻击囊瓦军,囊瓦军一触即溃,主力随之瓦解。楚军战败后,残部纷纷向西溃退,其主将或死或逃。吴军趁势掩杀,再趁楚军半渡汉水之际袭击楚军,楚军主力全军覆没。此时,沈尹戌已经按照约定摧毁了吴军的战船已经通过三关隘口,欲回救楚军。虽然沈尹戌凭借新锐之卒暂时取胜,但吴军已掌握战场主动权,沈尹戌奋战之下终于败亡。楚昭王听闻楚军战败,忙乘船逃往随国,吴军顺利攻破楚国郢都。
-----
网友解答:
-----
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要想取胜,直接正面强攻自然是不可取的。吴国的打法有点像毛主席提出的游击战。将三万人分成三队人马,先派一队人骚扰,等楚国全军出击,便立即撤退。等楚军返回便派出第二队人前去骚扰。就这样三队人马轮流前去骚扰,而楚国则由于频繁出兵来应付吴国的骚扰,人马劳顿战斗力大大下降,国内的财力物力也有很大的消耗。
-----
网友解答:
-----
柏举之战吴军只有三万人,就打败楚国十万大军。原因有三:
一是吴国的军事力量确实强大。
对吴军的强大。只列举两则佐证:
1、齐国欲讨伐鲁国。鲁国使子贡出使齐国。使齐国放弃攻鲁,转而进攻吴国。齐军惨败,损失惨重。
2、《吕氏春秋》中称,某位大方之家称:吴国必亡。有人问其故。答曰:吴国屡战屡胜。众人不解。答曰:屡战则民疲,屡胜则君骄。以骄君使疲民。焉能不忘!
以上两则例子。斗证明了吴军确实很强大。
二、吴国军队由伍子胥、孙子等名臣良将指挥调度。
三、包括楚国在内的中原诸侯基本上遵守军礼思想。而吴越蛮夷不守军礼思想。
战国以后,中原诸侯也抛弃军礼思想。楚国吞并吴越之地。
-----
网友解答:
-----
吴军三万人打败楚国20万人,是运用了灵活机动的山地游击战,在敌后开展了破袭战,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充分发动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使用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敌进我退的十六字方针,占领了制高点,依托有利地形,展开了全面阻击,呵呵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军事家和战略家的区别在哪里?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