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明朝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
网友解答:
-----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些奇葩,朱元璋是苦出身,深知老百姓生活的不易,所以自己当上皇帝以后就玩命的工作,还把丞相给废了,为的就是不让下面的人忽悠自己,但也有个明显的问题,就是他的子孙没他那么精力旺盛,而且兴趣也比较广泛,比如撸大猫的,玩修仙的,干木匠的,还有旷工几十年的,明朝在很多时候都是内阁和阉党在把控朝政,皇帝只是一个王权的象征,和祭祀时需要的吉祥物。
明朝原本可以就这么吊儿郎当的混下去,可是大的历史潮流不可逆,明朝的灭亡更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究其灭亡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没钱。任何朝代的灭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没钱。明朝自建立以来,200多年的时间里税收一直变化不大。朱元璋吃过元朝横征暴敛的苦,在户部立了个类似“用不加赋”的牌子,明确写明了各项税收的具体数字,但是200多年的通货膨胀,再加上公务员和藩王的繁殖能力,财政开支必然会不断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大明1546》里嘉靖天天琢磨着搞银子。而且吧,明朝的收税能力很差,每年能收上来的不足80%。200多年里,明朝一直就是3000多万两银子在那撑着。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财富和权利向某个阶级集中。最明显的就是东林党的崛起。明朝中后期,南方沿海出现了商业大繁荣,南方的地主,士绅有钱了,肯定就会给自己的孩子请牛逼的家教,或者打通公务员晋升的通道。大量的南方新贵通过科举进入朝廷,进而形成了东林党。这部分人每天的工作就是骂街,看谁不顺眼就骂谁,这就造成了朝廷根本没人敢提向江南大户收钱,东林党就更不会提了。所以,明朝末期整个社会是非常有钱的,但是国家收不上来,因为财富集中一部分人的手里,而东林党代表的就是这部分人的利益。
崇祯想要搞钱,就只能向底层农民要钱。不巧的是,明朝遇到了几百年才一遇的小冰河时期。粮食大面积减产,农民为了活命,跟着马夫李自成去吃大户。因为没钱赈济灾民,也没钱发放军饷,李自成的队伍是越缴越多。最后直接把北京城给破了。
万历年间,张居正曾试图通过改革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但封建体制下的官僚集团关心的不是国家发展,而是怎么干掉政敌。随着张的突然去世,反对势力开始疯狂反扑,万历不仅发配张的儿子,还彻底推翻了张的改革,明朝的灭亡变得不可逆。
纵观历史,王朝的兴衰基本上都在300年左右,这不光是个巧合,更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个政权一定会经历出生时的躁动,青年时的蓬勃,中年的猥琐以及老年的萎靡。这其实不光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也存在于世界历史,其原因就在于,财富和权利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这些人又能想法设法的不交税,国家收不上来钱就把重担压在底层人民身上,大家可以看看现在的美国,每天都在有人喊美国破产,而且吧,美国也已经200多年的历史了。
-----
网友解答:
-----
首先,导致明朝灭亡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土地兼并和吏治腐败。明朝后期土地兼并的现象非常严重,权贵阶层仗着自己的权势,从底层农民手中巧取豪夺,强占土地。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可怕的后果。首先是权贵阶层可以通过各种特权,免于向国家缴税,而农民失地之后又无税可缴,所以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减少。为了弥补财政上的漏洞,朝廷只好通过强硬手段给下面增派收税任务,可是权贵阶层依然有办法通过各种手段偷税漏税,结果就是朝廷的收税任务全部摊派到了无权无势的普通农民身上,原本已不堪重负的普通农民,生活又变得更加困苦。这就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演变成星火燎原的农民起义军。
第二个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长年累月的战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烧钱的就是战争。历史上许多盛极一时的王朝最终都是被战争给拖垮的。仅仅是一场大型战争就足以掏空一个国家的家底,可是倒霉的明朝却偏偏要应对两线作战,即北方的满清和国内各地的农民起义军。
打仗要花钱,没钱就只好多征税,税赋加重又导致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军越来越多,要镇压越来越多的起义军,就要花更多的钱。明朝就这样无可奈何地走进了死循环之中。
对明朝而言,当时最佳选择其实应该先与满清和解。割地也好,赔款也罢,能平息东北的战事才是关键。只要东北战事结束,明朝就能腾出手来彻底剿灭起义军势力,从而结束战争。然后再让国家休养生息,以明朝那么大的体量,只要不发生战争,恢复起来也是非常迅速的。待到兵精粮足时,收复东北也就指日可待了。不过,这种有损天朝威严的事情,作为明朝著名“键盘侠”的东林党人是绝对不会答应的。在东林党一次次阻挠之下,明朝和满清最后的和解希望也破灭了。
第三个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明朝后期的那几位奇葩皇帝了,其中第一责任人当属万历皇帝。这位爷在位48年,但却有长达30年不上朝的纪录。在万历皇帝的长期怠工影响下,原本家底丰厚的大明王朝终于被彻底掏空。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万历皇帝终于走完了他荒唐的一生,而他留给子孙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明江山。
万历的儿子明光宗朱常洛即位仅一个月就去世了。下一任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比他爷爷万历帝还要奇葩,他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却热衷于做木匠活,还以自己是“鲁班再世”自居。明熹宗在位七年就去世了,在这七年时间里,大明王朝从破落走向了更加破落。接替皇位的是他的弟弟朱由检,即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
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几乎没过上一天好日子,“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这是对崇祯帝在位期间生活的最贴切的评价。不过,崇祯帝虽然拼尽了全力,明朝最终还是在他手中被灭亡了。后世许多人认为崇祯皇帝能力有限,但客观地说,当时崇祯帝手中的“底牌”实在太烂,即便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再世,在那种情况下都未必能力挽狂澜。
第四个原因小冰期”造成的粮食减产,这只能算是非常次要的原因。事实上小冰期影响最大的时候,是明朝灭亡后的1650年(清顺治七年)至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可这也是清朝国力蒸蒸日上,统治基础不断稳固的阶段。
第五个原因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明朝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可以从明初的靖难之役说起,明太祖朱元璋夺得皇位后猜忌功臣,赋予镇守各地的藩王节制将帅的权利,造成了“尾大不掉”的隐患。洪武末期朱元璋立已故太子朱标之子朱允文为皇太孙。1398年朱允文(建文帝)继承皇位。因感其皇位受到个藩王的威胁,在大臣齐泰 黄子澄的帮助下,着手削藩,在一年之内连削周 齐代湘 岷五王,致使皇族内部矛盾激化。1399年,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在北京以诛齐黄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建文帝内无良相,外无良将,举措一再失当,先后败于普沱河沟河 郑林坝 白沟河 夹河.1402年燕兵攻入南京,建文帝失踪。靖难之役是在明朝统治阶级皇族内部矛盾不断激化而产生的一个历史事件。因在靖难之役中得到宦官的帮助,更加信任宦官,其即位后给与宦官出使 出征 监军 侦缉等权利,这些宦官利用与皇帝亲近的机会博得皇帝的欢欣,加之明中后期皇帝昏庸,往往让宦官代自己处理朝政,宦官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拉邦结党,陷害异己更加激化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而这个原因直接引起了明朝中后期的党争。 明朝末年的党争始于明神宗万历中期,终于南明朝灭亡,一直延续了半个多世纪,这半个多世纪的党争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明神宗万历中期至明熹宗天启初年,这一阶段是党争的起始时期,主要是代表中小地主机商人阶级的东林党与代表大官僚大地主的齐、楚、浙等党之争。因为这些党派斗争与宦官专权产生矛盾,所以引发了一些列宫廷事件。
-----
网友解答:
-----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笔者经过整理分析如下: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南京;1421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南京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1449年经土木堡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具体灭亡过程如下:
永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夺取君权,迁都北京,从此开始“天之守国门”。然而蒙古帝国虽然被摧毁,但是北元依然是一个强大的威胁。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明成祖朱棣开始了北伐战争,十四年间,明军五次北伐,朱棣也多次御驾亲征。到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时,明朝国土面积达到历史新高,共计约1100万平方千米。
然而,盛极必反。虽然两百年间明朝不断地有外敌入侵(蒙古、倭乱等),也经常发生农民起义,但是总体来说,版图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可是到了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建州发生了一场不起眼的叛乱,却导致了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由于不满明朝的不公平待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起了造反之心。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他统一了女真诸部。
明朝末年,腐朽的国家机器渐渐无法正常运转,国内农民起义蜂拥而起,李自成逐渐成为实力最强的一支队伍,在经历了长年的征战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闯王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吊死,明朝基本灭亡。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兵两万进攻台湾,台湾请求向琉球、朝鲜一样只称臣纳贡而不剃发易服,这遭到了清朝的反对。在一番争论之后,郑克塽向清朝投降宁靖王朱术桂自杀殉国,明朝旗号正式消亡。
-----
网友解答:
-----
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自由符合历史发展的轨迹,明王朝的逐步衰亡,也是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统治阶级的日渐腐朽,官僚阶层的日渐没落,百姓生活的日渐困苦,这些都是导致明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因为后世所借鉴之,
-----
网友解答:
-----
明王朝是1368年由朱元璋建立的,至1644年崇桢帝朱由检吊死于煤山(今景山公园),明王朝覆亡,明朝享国276年。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封建王朝都经历了由兴起、昌盛、衰落,直到覆亡的过程,始终没有跳出历史周期率。虽然各个王朝由盛至衰的个体原因不尽相同,但是深层次的原因是一致的。
明朝是从嘉靖帝朱厚熜时期开始走下坡路,嘉靖帝30余年不上朝,一代奸臣严嵩把持朝政近20年,都对国家治理带来恶劣的影响。促使明朝急剧衰落是在万历十五年后,也即明亡清兴用了大约60年的时间。
万历十年,一代中兴名臣张居正病逝。他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被废止,他本人和家人遭清算。万历帝亲政初期还想有一番作为,但是自万历十五年始,他仅仅因为册立太子问题与大臣们意见不一,竞拿朝政大事赌气,居然30多年不上朝理政,致使朝政荒废,吏治衰败,民不聊生。
就在此时,在中国北方的白山黑水间悄然崛起了一支少数民族力量,也就是女真族势力。建州女真人的首领努尔哈赤经过30余年的东征西战,于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了后金政权,开始了攻明作战。而几乎同一时期,由于朝廷横征暴敛,自然灾害频繁,农民们苦不堪言,各地民变四起,尤其是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农民起义军烽火燎原。
明朝的天启皇帝也是一个奇葩皇帝,在位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弄出一个千古奇葩的大宦官魏忠贤,而且这一时期朝廷中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党争已不可开交、不可调和,延误了许多朝廷的军机大事。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桢帝可能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悲催的皇帝了。他想挽救大明王朝,也非常勤奋、节俭,但是他所做出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
在崇桢帝时期,北方的后金政权已建立大清国,时刻威胁着大明王朝。南方的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非但剿不灭,而且呈燎原之势,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推翻明王朝。崇桢皇帝在这两股强劲势力的挤压下,两边顾不过来,尤其是崇桢帝自身的原因,频频犯战略错误,频频出错着,特别是冤杀了袁崇焕后,等于是自毁长城。
在经历了明亡清兴的60余年时间,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克北京城,崇桢帝上吊于煤山,存在了276年的明王朝覆亡了。不久后,多尔衮率大清八旗铁骑与明朝降将吴三桂联手击败了李自成的大顺军,大清朝迁都北京,入主中原,开启了满清王朝统治中原、统治中华的时代。
-----
网友解答:
-----
明朝的灭亡和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一样,相同的制度本性使它同样也无法摆脱“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周期律的支配。
从根本上说来,是因为大明王朝的统治者同样是剥削阶级的代表。他们在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初期,虽然是生气勃勃的,是很有作为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转,他们所固有的剥削阶级的劣根性或快或慢必然要滋长,阶级矛盾也会日益发展乃至激化,结果他们的统治“其亡也忽焉”也就不可避免了。
考察明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我们还可以发现,它逐渐走向灭亡是统治集团不顾人民死活,横征暴敛,奢侈腐败变本加厉的结果。统治集团的腐化堕落,往往是与广大人民生活的恶化相伴随的。所谓阶段性出现的“盛世”,说到底无非是统治集团比较勤俭,加在劳人民身上的赋役负担比较轻一点而已。而这样的“盛世”,在漫大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只不过是昙花一现,阶级本性和制度的反动裹挟着明王朝一步步走向灭亡。
-----
网友解答:
-----
在古代封建王朝,总是逃脱不了历史的宿命。他们的兴衰除了历史规律以外,人为因素占领部分,制度设计也是一个原因。中国有句俗话讲一个人和一个家族,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而一个王朝也是如此,明朝建国初期,那也是经历了千辛万苦,血与火的洗礼。人们常说打江山不容易,守江山更不易。为了维护这个朱姓家族,给子孙留下一个稳定的朝廷,朱元璋对开国元勋进行了逮捕和屠杀,为了维护清廉,杀了不少人。而且重文轻武,这种思想对以后的政权埋下了隐患。一个朝代开国时兢兢业业,二代守城不错,三代发扬光大,到后面开始懈怠,享乐。甚至有的不务正业,不再关心朝政,不关心百姓生计,不顾及百姓死活。大肆增加税赋,国家和百姓无力承受。慢慢腐败透顶,即使最后的一个皇帝崇祯想要力挽狂澜,国家大厦将倾,已经无力回春。最终吊死在媒山一颗歪脖子树上。而庞大的明朝最终应了历史的宿命走向灭亡!终年276岁。
-----
网友解答:
-----
“攘内必先安外”的明清议和始末
“
提起明末,许多读者莫不悲叹交加,常常哀叹朱由检身不逢时,勤政勉国却落得自缢殉国的下场。可崇祯一朝十七余年并非毫无翻身的机会,即使内有农民军四起,外有清军铁骑扰边,但在朱由检和朝臣兢兢业业维护王朝的治理下,崇祯中期甚至一度出现中兴迹象,然而这好不容易才攒出的一手好牌最终却被打烂,其主要原因便是“攘内必先安外”的正确政策未能实施。
朱由检继位之后不足三月,便以雷霆手段铲除了把持朝政数年的魏忠贤一党,致使朝堂气象一新,既建立权威、收回权柄又快速稳定了人心。而后不久,明朝半个世纪积攒的毒瘤终于爆发,在中国北方再次大面积大旱的背景下,崇祯元年由陕西爆发了整个北方农民大起义。
崇祯二年,清军方面皇太极在袁崇焕擅杀毛文龙而无后顾之忧时,改变战略率军绕道蒙古突入京师,此举对于刚刚组建的崇祯朝廷来说无疑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崇祯一朝就是在这样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展开。
朱由检虽向群臣展示出这个少年天子异于常人的雄心和决断,在这种纷乱时局中满心想将明朝脱离死亡的边缘,但其性格能力却难以拯救极速恶化的形势。
崇祯八年十月,农民军在河南荥阳会师后突破官军防线,攻克大明龙兴之地凤阳,焚烧掳掠皇陵,明廷举朝震动,迫使朱由检痛下罪己诏。
崇祯九年六月,皇太极领兵十余万绕道蒙古突破长城喜峰口,入关直逼京师,“凡五十六战皆捷,共俘获人口牲畜十八万三千一百五十六”,明廷上下为其撼动,时任兵部尚书张凤翼畏罪自杀。
崇祯十年二月,清军攻占朝鲜后迫使其成为附属国,再加上毛文龙死后东江镇的溃散,至此,明廷在辽东一带除关宁锦防线已无任何牵制清军的势力。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下,朱由检火速提拔正处丁忧的杨嗣昌继任兵部尚书一职,依托其制定的一系列举措迅速稳定了局面。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汉族,大明第十七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
1“攘内必先安外”的提出
杨嗣昌是协助朱由检带领明廷走出困境却又陷入难处的具有极大争议的人物。
朱由检在崇祯四年即将处死时任陕西三边总督的杨鹤时,便发现了其子杨嗣昌有才有骨气,随后不仅免了杨鹤死罪而且多次留意关照杨嗣昌。
崇祯七年九月,便将其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兼宣大山西三镇总督,不久杨鹤病死,杨嗣昌辞官归乡丁忧。但此后不久,毛文龙曾经的部将孔有德、耿仲明引导金军进攻山东半岛等地,塞外漠南蒙古十六部也与后金盟誓,共尊皇太极为汗。
内忧外患之际,时任兵部尚书张凤翼畏罪自杀,崇祯九年十月朱由检便迫不及待的起用杨嗣昌接任兵部尚书一职,甚至常叹“用卿恨晚”,一切军政事务都会听取杨嗣昌的意见。
杨嗣昌也没有辜负朱由检的期望,上任后便一心为国建言献策,提出了所谓“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来清剿农民军,同时又提出三点规划来保障剿匪事业的成功进行:
其一为大政方针:攘内必先安外。主张与后金议和,调集精锐解决内部叛乱后,再与后金决战:
其二为解决实际军需:足食方能足兵,采取采取因粮、溢地、事例、驿递等四个途径筹措军饷:
其三为制止流民成贼:保民方能荡寇,下令各州郡县训练兵士守卫本土。
这几项政策虽然难免有一番书生意气,如限期限域围追堵截农民军就使得大量将领军士苦不堪言,但正因如此却也收到了极为突出的成效。
崇祯十一年二月,长期流窜于湖广一带的张献忠和刘国能等部,在走投无路之际被迫向官军投降。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孙传庭将李自成打败,其落魄到仅剩十八骑逃入商洛山区之中。
明廷在杨嗣昌的主持下,取得了这一系列的胜利,将农民军逼入绝境,剿匪事业可以说已经取得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了,明廷崇祯一时中兴迹象已显。
但真正的成功是必须是百分之百,只需百分之一的不足便能导致失败,而这个百分之一正是“攘内必先安外”政策实施的失败。
▲杨嗣昌(1588年—1641年),字文弱,一字子微,自号肥翁、肥居士,晚年号苦庵,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中国明朝后期大臣、诗人。
2议和之举的可行性
杨嗣昌虽然说并没有直接的军事经验,而且后期亲自围剿张献忠时也是昏招连连,其能力和性格广为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杨提出的“攘内必先安外”政策对于当时的明廷来说是极为正确而且是必要的。
今人能够意识到明廷当时改变“两个拳头打人”、与清议和的重要性,可当时有部分明廷官员却将议和之举喻为北宋与金屈辱求和,有辱国体而且对国家是灾难。
时任翰林院编修杨廷麟上书警戒到“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埙命”,将坚决反对议和的宣大、山西总督卢象升等比喻为李纲、宗泽等北宋名臣,影射杨嗣昌等为耿南仲、汪潜善这一类的投降派。
然而当时形势并非如此。
要明确的是后金自然想取代明朝,主政中原,而明廷也是极力想消灭这个边境上的大患,但双方都没有绝对的实力在短期内消灭彼此。
天启年间后金在努尔哈赤的率领下,两次围困宁远最终大败而归,努尔哈赤也为此郁郁而终。
后金自知无法突破关宁锦防线,从崇祯二年到崇祯十一年近十年间,改变策略劳师动众不远千里绕道到蓟州,突破蓟州北边长城防线,包围京师,虽然造成了明廷极大的震撼和损失,可仍然无力取缔明廷入驻中原。
而后金国内经济衰退以及动荡等不稳定因素也无法支持多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后来崇祯十一年清军(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也只能选择重新从锦州方向进攻。
清军虽然军事力量上在局部对于明廷占据较大的优势,可多次进军也无法一举灭亡明廷,而且这种军事对持相耗的局面对其来说极其不利,因此清军也多次积极寻求与明廷和议,换取时间和利益积攒实力。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
崇祯元年,皇太极就与袁崇焕多次接触,表示愿意“去帝称汗”,并请明廷“制印给用”,虽有迷惑袁崇焕之嫌,但其议和之心不假。
崇祯五年,皇太极继续派人从大同府联系明廷,声称“我非欲取大位得天下也,所以兴兵,盖欲尔察知其故”,意指效仿俺答汗以武求和,同时表示“惟愿两国和好,财物丰足,互相贸易,各安田猎,以乐太平”。
崇祯十年到十一年时,当朱由检听从杨嗣昌“攘内必先安外”的建议后,派遣使者周元忠试探清廷口风,皇太极对其极为礼遇。
由此可见,此时的大清对议和之举相较之于明廷更加迫切。
对于明廷而言这一暂时和议是解决边患,减少辽饷压力,腾出财力兵力解决内部农民叛乱的大好时机,在当时也是得到一批有识之士的认可。
同时大明与清和谈性质上并非南宋对金国称臣、割地、纳贡等耻辱性不平等议和,“今曰贡,则非和亲矣;曰市,则非赂遗矣;既贡且市,则非征战矣”,明廷上下也并不承认这是两个国家间的协商,而仅以“议抚”和“议款”等词冠之。
而且清廷方面也从未以胜利国的姿态来面对大明,据《东华录》记载,皇太极曾给予书信给明廷边臣“和事成后,自当逊尔大国,尔等亦视我居察哈尔之上可也”,“和好若成,即普天之下,尽为尔朝廷所属矣”,完全是一副求和的态度,哪有半分凌辱之意。
因此,对于明清双方而言都有议和的基础,也有议和的必要。
在双方都无法迅速消灭彼此的形势下,议和对于双方而言也是最好的局面,可历史的走向却与人们的完美设想脱离了轨迹。
这种明清之间完全不同于后人印象的主次态度是基于当时双方对彼此实力的忖度审视和判断后所作出的结果,然而也正是这份判断断绝了双方的议和之举。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1.28—1643.09.21),即清太宗,又译黄台吉、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3议和失败的原因
崇祯十一年春,太监周起潜派遣属下周元忠赴沈阳商议和谈之事。
崇祯十一年五月三日,朱由检在中极殿以殿试的形式召集群臣议事,杨嗣昌便借由天象变化之名正式提出对清议和。
此言一出,便引起满堂朝臣激昂议论,但在朱由检尚未明确表态而私下支持的情况下,虽时有攻讦,但议和一事也在坎坷中展开。
但随着当年三月张献忠的投降以及十一月李自成败逃,朝臣们之间关于议和的政治风向便发生了极速的变化。
以少詹事黄道周为首的言官迅速发起对议和一事的攻击,“无论建虏必不可款,款必不可成,成必不可久;即款矣成矣久矣,以视宁、锦、遵、蓟之师,何处可撤?而邃谓款建虏之后,可撤兵中原以讨流寇;此亦不思之甚矣!”
同时,当时明廷极为倚重的山西、宣大总督卢象升也极力反对议和之举。
反对派主要认为清军不可信,给予清军“抚款”求和只会羊入虎口,双方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
其次议和后撤边军入内剿匪更不可举,担心此时清军趁虚而入;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原因便是在剿匪形势一片大好的局面下,众多大臣以及朱由检本人都觉得农民军已无须过多担心,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清军而不必求和。
正是在时局形势的误判,朱由检议和之心发生了动摇,在犹豫中想继续观察形势发展而搁置了此事。
清军见明廷数月毫无动静,妄图以战逼和,于崇祯十一年九月兵分两路南下入侵,皇太极率领偏师进攻锦州来牵动辽东守兵,而另一路主力突破长城防线。
时任蓟辽总督吴阿橫不敌力战而死,京师再次戒严。朱由检启用正处丁忧期间的主战派卢象升率军迎敌,十二月中旬却因与高起潜配合不周,孤军被围奋战而死。
崇祯十二年正月,因杨嗣昌对形势的错估导致山东首府济南在内的十八城被清军攻陷,明廷损失极为惨重。
在这种恶劣形势下,明廷只能调集正在陕西、河南一带剿匪的洪承畴、孙传庭等率军入卫,与清议和的愿望也就彻底破灭了。
▲松锦大战,又称松锦之战、松锦大会战,由皇太极发动,明清双方投入十几万大军参战,从公元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清军围困锦州城起,到公元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松山城被清军攻陷,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止,战争共经历了两年,以明军惨败告终,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只剩三万残军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之后明朝在关外的城池悉数陷落,仅剩孤城宁远。此役是明清双方最后的关键战役,以后明朝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对清军的有效反击。
崇祯十二年三月,入关的这路清军在烧杀掳掠大半年后方才扬长而去。
杨嗣昌立即采取“练兵练饷”的举措,在这种大练兵、“收铜募钱”筹饷的形势下,虽然百姓怨声载道,但明廷又快速在各地集结起三十二万防战之兵。
同时在剿灭农民军战争中洪承畴等人展示出过人的军事实力,给朱由检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农民军形势低迷的幻象下,同时也是出于报复清军、解救锦州的目的,朱由检便酝酿着与围困锦州的清军进行大决战,妄图一劳永逸的解决边患。
崇祯十二年初,朱由检调任洪承畴为蓟、辽总督,统领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八总兵,九边精锐十三万、马四万集结宁远,援赴锦州与清兵会战。
松锦之战的结果大家都已熟知,此战之后,明廷精锐尽失,崇祯一朝十余年苦心孤诣而开创的大好局面就此破碎,大明再无挽救之机。
毫无疑问,拒绝与清和谈是崇祯朝最大的失策,这一政策的失误朱由检难辞其咎。朱由检虽有意议和,可在商议之中为避免留下污名,竟无支言片语支持议和,给群臣留下了不愿议和的印象,卢象升也正是在揣测圣意之后才敢誓死反对。
而后松锦之败后,派遣兵部尚书陈新甲赴清求和遭到群臣反对,竟不惜杀陈新甲以平众议。
更令人愤怒的是崇祯十二年三月,清军报复和谈失败、大肆劫掠而去时,朱由检才意识到失策,却毫不反思自己的过错,竟痛骂“大事几成,为几个黄口书生所误,以至于此”,将所有的罪责全部推向群臣。
卢象升之枉死,杨嗣昌之惨没,陈新甲之冤死,洪承畴之败降,无不皆因朱由检失措而成,有君如此,大明之亡也就不足为奇了。
-----
网友解答:
-----
任何朝代都有兴盛也有没落,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第一代皇帝眼中一直研究怎么样能把皇位传给千世万世,但最长久的朝代不过四百年尔。
明代相对于汉唐有很大的不同点,一个是对待外敌的态度,就是打,打到服为止;另一个就是对经济的贡献,明朝的经济虽然没有唐太宗时期强,但在成祖朱棣的精心治理下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且到了万历朝,江南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若不是明朝灭亡,可能会比西方更早的走向资本主义的时代。
下面来说明朝是怎么灭亡的。有的人说明朝毁于熹宗,有的说毁于万历,甚至有说是嘉靖或武总的过错,反正明朝中后期没有几个好皇帝,而崇祯显然是给前面几个大佬背锅的。明朝的灭亡有它的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是气数已尽的表现——旱灾、蝗灾、起义军、清军,比如明末大将孙传庭,都把“闯王”高迎祥抓住问斩了,张献忠也投降了,李自成带着十八个人躲进大山里不敢出来,好像农民起义军被平定了,但等李自成出来时带着十几个人去河南招兵却特别顺利,因为河南——又来一波旱灾……这就是气数已尽的表现。为什么说有必然性呢,一个朝代存在时间越久,他的内部就会有蛀虫,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刚出生的每个器官几乎都是好的,但到老了器官就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朝代也是。存活了二百多年,党派林立,贪官横行,崇祯想反腐却太晚了,从内阁首辅到知县大老爷,几乎没有不贪的,像海瑞那样刚正不阿的已经是传说人物了,所以很难不走向灭亡。
-----
网友解答:
-----
历史上明朝的覆灭有很多原因,但是经济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国库白银的吃紧直接导致了大明王朝的灭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让我们来看一下白银是如何让明朝覆灭的:
一、后期三股军事势力瓦解了明朝的军事力量
后期明朝财政匮乏,但是战事非常吃紧。在国内,崇祯皇帝面对的是李自成强大的起义军,李自成本人胆大心细,所以又被称为闯王,喜欢剑走偏锋,是非常难缠的对手。比皇太极的关外军队更有威胁力,但是却没有得到明朝皇帝的重视,这一点是相当可惜的。明朝亡于李自成,而不是亡于皇太极;在关外,皇太极军团的战斗力不亚于曾经的蒙古帝国。而且女真族作为新兴的民族势力,有勇有谋,明朝基本无法以巧获胜;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股势力,那就是权臣袁崇焕,擅杀大将毛文龙,刚愎自用,使得明朝东北部的军队始终无法团结,内部产生分歧,严重削弱了明朝主力军队的战斗力。且袁崇焕的主力军队主要部署在宁远城附近,目的是为了对抗皇太极。但是皇太极的军队毕竟在关外,威胁没有内部的起义军大,明朝低估了起义军的实力造成覆灭,但这一切都是因为明朝确实没钱了!
二、错杀魏忠贤,明朝经济被东林党人蚕食
明朝末期,大臣们对皇帝并不忠心。因为他们清楚,即便皇太极打了进来,受灾的也仅仅是崇祯帝,而不是自己。毕竟皇太极还需要大臣们做事。相比之下,魏忠贤对皇帝就要忠心得多。撇开魏忠贤与皇室一族本身就比较亲近的这一层关系外,宦官势力其实是亲近皇族势力的。因为宦官没有实际的才学,也不接触官员上下级的往来关系。所以皇太极如果灭掉明朝,那么宦官一族将成为无用之人,肯定会大权旁落,甚至惹来杀身之祸。所以魏忠贤才会将宦官安插在军队和官员之间,为的就是给宦官势力留有后路。
魏忠贤不是绝对的忠心,但是确实比东林党人要对皇帝忠心。他更怕明朝覆灭。崇祯皇帝认为明朝是因为宦官乱政导致的危机,所以杀了魏忠贤,这是政治经验不足的表现。事实也证明,崇祯帝错得很彻底。宦官势力被清退之后,朝廷之上东林党人独大,全国的经济都被其蚕食。以至于后来连半个月军饷都发放不出来。严重削弱了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军队的不足给了李自成机会,崇祯帝拿不出钱组建更多的军队,而苛政杂税又激起了民变,壮大了起义军的力量。明朝最终只能覆灭,崇祯帝也只得自尽。或许,如果崇祯帝没有错杀魏忠贤,明朝还不至于亡国。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时期为防备方国珍,张士诚余党海禁,被任为是祖宗之法就砍掉了财政的一条臂膀,商税过轻,有削了财政一块肉,严苛户籍制度让人才流失,军队作战能力下降。土木堡又让勋贵失去了与文官制衡的能力,从此以后文官权利过大,武官不受重视,导致军队毫无战力,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与文官对抗严重消耗国力,文官为了保证自己利益创造了很多潜规则来吸国家的血,一步步的这个国家被削弱最终灭亡
------------------
推荐阅读:
现在农村的贫困户,低保户很多,这一类人在村里是不是该干义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