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从南到北的起义大都以失败告终,为何朱元璋最终胜利?
中国历史,从南到北的起义大都以失败告终,为何朱元璋最终胜利?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从南向北统一中国,纯属反逻辑、不讲理。
甚至,老朱打通长江、搞定南方,也是反逻辑规划、不讲理操作。
所以,这件事偶然性太大,大到成了历史孤例。我们也就无法从中归纳出什么经验性规律。
无论在朱元璋之前,还是在朱元璋之后,统一中国都是从北向南的操作。所以,从北向南可以归纳。
秦何以灭楚、晋何以灭吴、隋何以灭陈、宋何以灭南唐,元又何以灭南宋,你把这些成功案例归纳起来,就能得出经验性规律。
但朱元璋从南向北统一中国,仅此一家、别无分号。这时候,还怎么归纳?
归纳不成,那就演绎。
凡成功之主必有成功攻略,朱元璋是成功之主,所以朱元璋有成功攻略。
凡成功攻略必实现了充分条件,朱元璋有成功攻略,所以朱元璋实现了充分条件。
凡充分条件都凑齐了所有必要条件,朱元璋的成功攻略实现了充分条件,所以朱元璋的成功攻略凑齐了全部必要条件。
形式逻辑演绎完毕。
但形式逻辑的应用前提是确定性和可预测,相信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而如果不确定和随机呢?稍微了解一些复杂系统和量子力学,便能知道这个如果恰是果然。
但是,没办法。我们只能先闭着眼睛承认确定性、相信因果性,然后再去总结貌似合理却未必合理的规律。否则,就只能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
朱元璋成功了,肯定是因为他做对了什么事。按充分性推理原则来说,就是说老朱凑齐了从南向北统一中国的全部必要条件。如果你非说全因为老朱运气好,那就没法分析了。凑齐全部必要条件,是我们展开分析的前提。
按照古人天时、地利、人和的分析模型,我们只取地利。至于起义汹汹之天时、大元社死之人和,暂不考虑,或不做主要考虑。真实世界是不可约的复杂。所以,要展开分析,就要进行简化。
那为什么只取地利?
天时、地利、人和,哪一个最重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看来人和最重要。“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德不在险”,看来还是人和最重要。
但真实世界不是黑白分明的。
刘备有五虎上将、占尽人和,但曹操还有五子良将、也算忠诚。刘备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大义昭然,但曹孟德会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那么,团队层面的人和,大家就一定身在曹营心在汉吗?天下层面的人和,百姓就一定箪食壶浆迎刘备而同仇敌忾反曹操吗?
只能说未必。
所以,人和很难成为最重要的那个因素。同理,天时也不能、地利也不能。最重要的那个因素,你永远也找不到。因为人心难测、世界复杂、形势会变。
聚焦在某一段历史来说,天时、地利、人和,只能此一时彼一时地动态跳跃。形势不同则权重不同。然而,这三者中却有一个是最稳定的。
那就是地利。
纵使天时常变、人心难测,但亿万年塑造的山川形胜不会变。“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那不是人文战争史,而是地质气候史。
所以,分析战争成败、王朝更替,一定要考虑地利这个最稳定的必要条件。地利的权重,不仅重要,而且一直重要。
然而,这恰是最吊诡的地方。
就朱元璋的统一过程来说,他一直逆地利操作。把所有的必要条件全都找到才能形成充分性推理。老朱的确找到了所有地利方面的必要条件。但是,这些个必要条件全被他给证否了。
从北向南才能统一中国,他却从南向北了;得关中者得天下,他却先得天下而后得关中;山西高地吊打四方,他却以四方之兵逆上山西高地。在朱元璋北伐成功之前,即便有穿越小说,也不敢这么写。
有人说朱元璋的成功是因为定都南京。
南京是整个南方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所以南京铁律足以成就统一大业。但历史上根本没有什么南京铁律。定都南京,不仅没有成功先例,反而全是失败先例。
三国时期的孙吴,定都南京,当时叫建业。然后呢?司马晋五纵一横、三个月灭吴。
东晋和南北朝,全都定都南京,当时叫建康。历史不是没给东晋机会,也不是没给南朝时间,但他们哪个统一北方了?最后是:五十一万隋军出击、四千里长江列阵,两个月终结南北分裂。
五代十国的南唐,定都南京,当时叫江宁。中原打成了千里无鸡鸣,南唐却歌舞总升平。这就是机会啊!定都南京的南唐抓住机会了吗?北方根本不给机会。周世宗柴荣三个冲锋,就把刀剑顶在长江边儿上。宋太祖不玩兵法、纯靠实力碾压,一年有余、南唐国灭。
到了南宋,直接不考虑定都南京的问题,南宋定都杭州。你金兵拿下南京又如何?拿下南京,还要再追几百里到杭州。而追到杭州,赵官家还能乘船出海。如果南宋定都南京呢?很可能又是一场靖康耻、臣子恨。
这么看,南京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
南北较量,定都南京等于躺平等死。而南方争霸,定都南京也是被动挨打。
东晋的主旋律就是权臣跟权臣打、权臣跟皇帝打。这个双头朝廷,一头在荆州、一头就在南京。但是,南京总被荆州打。没办法,人家顺江而下,长江成了荆州的高速公路,然后想什么时候打你就什么时候打你、想怎么打你就怎么打你。
你说的这些情况,都是天时在北、不在南。如果不是北边追着南边打,而是南边追着北边打呢?
桓温北伐,算是从南京出兵。但他第一次北伐的攻击方向是武关。所以,南京根本没有发挥战略支撑作用,仅是一个军队集结地。之后,东晋和南朝的历次从南征北,南京一直是这个定位。
历史上最有威慑的北伐,是刘裕北伐。刘裕灭后秦之战,堪称虎口夺肉,当着大老虎北魏的面,硬是吃掉了后秦。但是,刘裕北伐大军的集结地,是彭城,也就是江苏徐州。徐州才是左右南北权重的战略要地。
南宋北伐,纯属行为艺术。但是,南宋已经堪称逆天神操作。因为东面守住了淮河、西面守住了四川,所以南宋不仅扛死女真,而且还扛了蒙古人半个世纪。蒙古人吊打欧亚大陆,也没遇到比南宋更难啃的骨头。然而,南宋从来没有定都南京。
所以,朱元璋是不是定都南京,跟北伐是否成功没一毛钱关系。定都南京不仅不是充分条件,而且不算必要条件。甚至,老朱再彪悍一点儿,直接定都彭城、就定都在北伐最前线,统一效率可能更高。
搞定南方之后,朱元璋筹谋北伐大业。在御前会议上,大明首席先锋常遇春提出了最为彪悍的北伐攻略,即:长驱直入、直捣大都。
就当时来说,常遇春的建议未必不可行。因为元朝基本社死、起义如日中天。所以,啥也不管,直捣黄龙,一个冲锋干死元朝。
但是,朱元璋这种心思缜密的人,决不允许冒险。所以,他乾纲独断了,做出了一个看似成熟、实则逆天的战略规划:
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
为什么说这个计划看似成熟?
因为流程清晰、环环相扣、稳扎稳打:先山东、再河南,锁潼关、据中原,取大都、闭燕山,逆上山西、西出关陇。一步接着一步、一环套着一环,节奏紧、效率高,流程上没有一丝多余操作。
那为什么说实则逆天?
因为历史上就没有朱元璋这么干的。历史上,从南征北有一个烂方案和三个功败垂成的方案:
北伐中原第一人,应该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楚国的战略是逐步蚕食淮河、黄河间的小诸侯国,然后问九鼎之轻重。这时候,楚国的操作还算合理。但接下来就是骚操作:在东面跟齐国争、在中间跟三晋打、在西面还跟秦国斗。楚国没有重点地沿黄河横往北推,那怎么可能推得动?所以,这是一个烂方案。
接下来是三国张竑向孙策提出的江东攻略,大体步骤是先据江东、再取赣江、三下荆州。完成这三个步骤,孙氏就同时拥有了江东鱼米、赣江盆地和两湖盆地三个大粮仓。三国争霸,表层是军事较量,底层却是财政较量。简单说就是:谁有粮、谁就有兵;谁有兵、谁就有地盘,而有了地盘便又有了粮,这构成了一个正反馈。整条长江和三个大粮仓,就是孙氏问鼎中原的资本。
但是,江东攻略跟隆中对撞车了,撞车的地点是荆州,即两湖盆地。楚国的烂方案和张竑的江东攻略之后,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
隆中对,简言之就是:荆州枢纽携四川财富,钳取长安、洛阳。一旦拿下关中平原和伊洛平原,那就可以再复制一遍关中铁律,即得关中者得天下。
但是,这两套方案因为撞车了,所以都算功败垂成。
最后是东晋刘裕的北伐攻略。桓温也北伐了,但桓温北伐完全没个章法,一会儿关中、一会儿山东,想打哪就打哪,太任性。所以,成熟的攻略,只剩下刘裕了。刘裕跟朱元璋的操作有点儿类似,大体步骤是:先取山东、再扫中原、强插关中。但是,到此为止。因为忙着回南京篡位,所以刘裕没在关中站稳脚跟。如果站稳了,局面就是:以关中形胜携南方财富,驱逐五胡而举天下。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烂方案和三个功败垂成的方案。
历史为什么总会押着同样的韵脚?因为各方势力必须讲求成本和效率。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案,才可能成功。
那朱元璋的这个方案呢?
首先说“先山东、再河南”。
你这么干,没问题。河南和山东加在一起,也打不过朱元璋。但是,河北就看着你朱元璋打山东吗?河北不会不管山东。同理,山西也不会不管河南。此外,还有关中这个形胜之地。这些地方统统不会坐以待毙地等死。
刘裕之所以能够出击山东,是因为北方分裂。北魏搞不定河北,更遑论中原。后秦早成了惊弓之鸟,不敢出头叫嚣。而朱元璋时期呢?整个北方都是大元帝国的行中书省。
但是,大元帝国就是坐以待毙了。“先山东、再河南”的战略规划,硬是被徐达和常遇春这两个猛将完成了。公元1367年底到1368年上半年,明军五个月搞定山东、两个月搞定河南。1368年,五月,朱元璋御驾汴梁,召开战前军事会议,讨论直捣大都的战略方案。
所以,这纯属不讲理。
接着说“取大都、闭燕山”。
搞定河南,基本完成了锁潼关、据中原。所以,第二步应该是“取大都、闭燕山”。朱元璋也知道河北一马平川。所以,稳扎稳打地向北推进,根本不可行。即“北土平旷,利于骑战,不可无备”。
既然如此,老朱索性不稳扎稳打了,就按照常遇春的彪悍攻略猛操作:集中精锐、直捣大都,“宜选偏裨提精兵为先锋,将军督水陆之师继其后”。
这是啥意思?意思是大明的南方精锐要与大元的北方铁骑硬碰硬,而且还要打到他们没脾气,最后直捣元大都。
但是,还不算完。拿下元大都之后,还要立即关闭燕山通道,把草原世界彻底挡在中原以外。
如果这个操作可行,那刘裕为何没有取河北而驱鲜卑?刘裕也是先山东、再河南,甚至也锁死了关中后秦。到这一步,基本与朱元璋大体相似。但接下来,朱元璋是往北打河北,而刘裕则是往西打陕西。
北魏不是大元,所以北魏没有坐以待毙,也没有坐山观虎斗。刘裕西入关中时,十万北魏铁骑饮马黄河,死死盯着刘裕的楼船大军。但是,刘裕这家伙太生猛,突然祭出了却月阵,以两千步兵干废三万北魏精骑。最后,北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裕吃掉后秦。
刘裕生猛,但刘裕再生猛,也没有不顾后秦、直插黄河打北魏。而朱元璋的“取大都、闭燕山”,纯属搁置了山西和关中,然后低着脑袋猛撞元大都。
而结果竟是明军六月初集结部队,八月初便撞开了元大都。或者说,都没用明军拿脑袋撞,元顺帝在七月底就带着妃子跑回草原。
搁置山西和关中,是最大的冒险。所以,朱元璋的第二步,纯属铤而走险地逆地利操作。
最后说“逆上山西、西出关陇”。
为什么用“逆上山西”?
因为山西是高地,从河北出击山西是从下往上打。所以,自古都是山西开门出去打别人,而很少有人上门过来揍山西。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起兵山西,一路出击河北、一路出击洛阳,想打谁就打谁。大唐来自山西,李渊带着部队一个冲锋,就能打到关中,攻取隋都大兴城。
但是,朱元璋呢?
主力从河北逆上山西,辅助从河南逆上山西,不仅围了太原,而且还干废王保保的援军。之后,主辅两路集体会师太原城下。接下来,攻克太原还不算完,继续往北攻占大同。大同是草原进军山西和中原的战略跳板。而明军竟然连个跳板都不留,全部拿下。
占领山西之后,元军就算气数已尽,只能龟缩在陕西、甘肃一带躺死。
所以,从地利上谈朱元璋北伐,就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以前认为的必要条件,在朱元璋面前竟不值一提。明朝统一战争,让所有人见证了什么叫历史奇迹。
但是,总该有些原因吧?
既然朱元璋成功了,那就说明他做对了一些事。失败之所以无法总结,是因为失败肯定没有凑齐全部必要条件。而且,你根本无从得知哪个是没有凑齐的那个必要条件。成功之所以能够总结,是因为成功凑齐了全部必要条件。甚至,你可以从中找到哪个是、哪个不是。
朱元璋一直逆地利操作,却一直重视地利、利用地利。或许这就是他北伐成功的原因所在。老朱主要利用了四个地利因素。
首先是南北之间的关键通道,朱元璋利用了两个。
南北征战,总共有三条通道:一条是关中-汉中-四川通道、一条是南阳-襄阳-荆州通道、一条是淮河-平原-长江通道。为什么只有这三条?看中国行政图看不出来,看中国地形图则一目了然。秦岭淮河一线,不是山就是河,只剩这么三条通道。其他地方,你一个人走没问题;但是,行军打仗就只能走这三条通道。
朱元璋利用了其中两个,牢牢控制了淮河-平原-长江通道,朱元璋锁定山东;牢牢控制了南阳-襄阳-荆州通道,朱元璋兵威河南。这两个地利微操作,是必须重视的。
为什么孙权死磕合肥而不攻山东?因为孙权始终没有打到淮河边上。为什么诸葛亮的隆中对无力回天?因为南襄隘道没有打通,隘道北端的南阳和南端的襄阳都在曹操手里。关羽即便打下襄樊,曹操也没事,因为守住南阳就行。
那么,关中-汉中-四川通道呢?四川是大军阀明升的地盘。这条通道,老朱没法用。
其次是中原、草原和东北的关键枢纽,朱元璋发现且利用了。
朱元璋拿下北京之后,北京便再未易手。但要知道北京所在的幽云十六州已经400多年不在中原王朝手中。所以,五代十国以后,中原王朝始终无法升级为秦汉隋唐一样的大帝国。
草原大汗捏着幽云十六州,这就是地利。凭借这个地利,契丹想什么时候打北宋就什么时候打北宋;女真大金十年灭辽,而两年就能灭宋。幽云十六州这个地利,主导中原王朝兴衰400余年。未拿下、永远是王朝,因为无缘草原世界;拿下来、立即大明帝国,因为介入草原世界。
北京以北是蒙古高原、北京东北是辽西走廊、北京以南是华北平原、北京以西遥望山西高地。草原系、东胡系这两大胡人地盘,正好与中原文明交汇在北京。所以,北京不仅是地理枢纽,而且是文明枢纽。
朱元璋拿下北京之后,立即派兵封锁燕山山脉。北京只是一座城,北京以北的燕山山脉才是关键。只要封住了,大元在蒙古和东北的力量就只能望中原兴叹。
所以,北京这个地利,朱元璋发现且利用了。一个淮北布衣,竟有此见识,而且还是在北伐之前就盯住了北京和燕山山脉。冲这一点,我们也得佩服朱元璋。
第三是长安-潼关-洛阳的的通道,朱元璋发现且利用了。
黄河几字弯的右下角向东流的一段,非常重要。中间是黄河,两边是高山,天然构成了一条军事地理通道。
隋唐大运河,中心点是洛阳。但隋朝和唐朝的首都是长安,隋朝叫大兴城。为什么两大帝国没有把洛阳和长安也连起来?如果连起来,江南的粮食不就可以直输首都了吗?因为山川地理阻隔,他们做不到。大唐帝国不是没有尝试,在玄宗朝还真得畅通一时,年最大输送量能到400万石,但不久就荒废了。
这说明从长安到洛阳并不好走。而这一点也被朱元璋发现了。其中的关键点是陕县和潼关。于是,攻占洛阳之后,河南的大明主力并未停歇,而是继续向西打,拿下了陕县和潼关才算完。而一旦控制了这两个地方,朱元璋就算把大元的陕西力量封锁住了。这跟封锁燕山是一个道理。大元在草原还有兵,但锁住燕山,你的兵过不来。同理,大元在关中也有兵,但锁住潼关,你的兵也过不来。
东面的长江-平原-淮河通道、中间的南阳-襄阳-长江通道,以及东西向的长安-潼关-洛阳通道,还有北京这个战略枢纽,朱元璋全都发现,且全都利用上了。不管是用其进攻大元,还是用其分割大元,朱元璋玩得淋漓极致。所以,一直反地利操作的朱元璋,恰是一个地利高手。但这些地利因素,刘裕也有,为什么刘裕没有成功?
第四还有一个人工地利,即大运河,也被朱元璋利用上了。
公元1368年,六月初,河南、山东等地的明朝大军整装集结。当年的闰七月十一日,河南和山东的明军向山东临清运动,这里是大运河山东段的关键枢纽。当年的闰七月十五日,明军水陆并进。而之后就开始不讲理操作了:二十日下长芦(今河北沧州)、青州(今河北青县),二十三日至直沽(今天津),二十五日至河西务(今天津市武清),二十八日攻克通州(今北京通州)。
明军从临清出兵到兵临大都,总共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这是什么效率?
一战时,德国一个军每天最快能走29英里,约47公里。大兵团没办法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这已经是近现代战争的行军速度了。为了保证这个速度,路上当然不能打仗。所以,即便不打仗,明朝军队一天也走不了47公里。
今天的山东临清到北京,捷径走高速将近500公里。但明军走得是德州、沧州、天津的弧线,也就是绕远了。关键是一路上还要攻城拔寨,走一步就要打一杖。步兵可以跑步、骑兵可以骑马,500公里,咱们十天走不到,半个月还走不到吗?但是,粮食和辎重怎么算?总不能一路打、一路抢吧?
所以,这个效率纯属不讲理。
而不讲理的原因就是大运河,“浚闸以通舟师,自临清至通州”。朱元璋打穿河北、直取大都之战,恰恰利用上了大运河这个人工地利。如果没有大运河呢?看北宋被契丹打得那副惨德性,就知道了。行军、军队被骚扰,运粮、粮道被袭击,驻守、营寨被冲撞。还没见到契丹主力,宋军已经军心涣散。
大运河是大元帝国的财政主动脉。而大厦将倾之时,却成了人家直捣自己心脏的高速公路。
朱元璋虽然一直逆地利操作,但必须承认他是个地利高手。那么,朱元璋就算到了一切吗?所有的必要地利因素,朱元璋都发现了,也都利用了,甚至打完仗还能用这些必要的地利因素反制大元。
果然如此吗?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这是诸葛亮《后出师表》中的一句话。《后出师表》的核心意思就一个,即:欲取天下、必须冒险,世上根本没有算好一切然后长策取胜的道理。刘邦是如此、曹操是如此、孙策也是如此,而民穷兵疲的蜀汉就更应该如此。
所以,朱元璋当然冒险了。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地利冒险就是山西。
朱元璋拿下大元首都之后,大元在中原地区的军事力量土崩瓦解。但山西仍旧是个难啃的骨头。
大明打穿河北、直取大都,用了三个月。但大明打山西,而且是两路出击,硬是打了半年。这就是势能优势。山西是高地,从河北攻山西只能逆风往上冲。士兵冲上去了,粮食和辎重也要冲上去。同时,山西表里山河,单就大同和太原之间的雁门关,便足抵十万大军。所以,你就是冲进太行山,还得在表里山河的山西高地里面继续冲。
因此,山西之战不好打。
如果大明没有攻克山西、大元正好守住山西呢?大概率的结果是北伐失败。朱元璋占了山东、占了河南,还占了河北和元大都,同时还有淮河以南的广袤国土。这个力量,还不足以支持北伐成功吗?一个山西高地能有多大威力?
刘裕也拿下了山东,还拿下了洛阳,甚至还占领了关中。但是,然后呢?没等山西的北魏发力,赫连勃勃就赶跑了刘裕的关中留守部队。随后,黄河一线彻底崩溃,什么河南、山东,全成了北方骑兵的开胃菜。
北宋徽宗时期,西夏仅剩半条命,陕西战事基本结束。除了幽云十六州,北宋王朝拥有数不尽的大粮仓。甚至,还一度收复了北京,改名燕山府。但是,金人只玩了两个冲锋,北宋立即变南宋。靖康之耻,把中原王朝的内心世界都给打崩溃了。
这就是地利权重。地利权重很重要,而且一直重要。
所以,只要大元死活不放弃山西,进而牢牢把住燕山山脉,那么朱元璋就会重蹈刘裕覆辙。
北方之所以难打,主要是因为山河纵横,导致南方北伐难以一气呵成。打下了山东,还有河北;打下了河北,还有河南;这之后,还有山西、陕西。这些地块都被大山大河阻隔了。所以,南方必须不断冲锋,一仗胜不行、两仗胜还不行,必须仗仗胜。中间任何一仗不胜,就会功亏一篑。因为后勤物资要么无法持续输送,要么被彻底耗光。甚至,将军的意志、士兵的战心,也会日渐枯萎。一旦到了这个时候,北方就可以实施大反攻。
三国时期的北伐、东晋和南北朝的北伐,以及南宋的北伐,都遭遇了这个窘境。特别是岳飞北伐,将军还想打、士兵也能打,但皇帝扛不住了。北伐的流程太长,不确定因素在漫长的流程线上,随处都可能出问题。而一旦出了问题,便只能功亏一篑。
所以,朱元璋北伐成功,只能成为孤例。
-----
网友解答:
-----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不谈人的因素,单从历史地理方面来分析,朱元璋能取得胜利主要原因,我认为应该从两方面来分析。
一、南京,一个绝佳的战略根据地
1356年,朱元璋通过第三次进攻,终于占领了集庆(南京),并将其改名为应天。南京历来有虎踞龙盘之称,环山面水,进可攻,退可守,经济富足,是东南地区最为重要的军事经济中心。占领南京对朱元璋来说意味着拥有了绝佳的战略地理位置,同时,这个地方还非常的富足,可以为他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朱元璋自己也曾说过,“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也。仓廪实,人民足,吾今有之;诸公又能同心协力以相左右,何功不成?”
二、不一样的战略路线
如果想一统天下,仅依靠良好的战略根据地显然是不够的。比如,东晋、东吴、南宋以及后来的太平天国等等,它们依靠着长江天堑,发达的江南经济,最多也就是个偏安政权。
而朱元璋在夺取南京后,很快就表现出了他的北伐意图,
并制定了不一样的战略路线。
朱元璋先是占领南京,然后在解决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实际上已经是控制了江汉平原。但之后,他并没有像那些偏安政权一样,去将华南和东南进行横向整合,而是由江浙地区向山东方向进攻,先打山东半岛,然后再转向中原地区,进攻河北,占领华北。实际上是自东向西打。这样的进攻路线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战略路线其实十分相似。
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他其实是从第三阶梯把敌人整个打到第二阶梯的地理位置上去。采取的是由东向西的战略进攻方式。
所以,我们后来看到元大都(北京)都占领了,巴蜀地区都还没有占领。
有史学家评论说:“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由南向北完成统一全国的人。”这其中,如果抛开人的因素不谈,我想主要原因,应该就是他所选的路线与所有历代参与北代的人,所选择的战略进攻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希望我的回答你还满意。
-----
网友解答:
-----
谁的成功都不是必然的,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如果他能够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的情况之下。即便是朱元璋自带皇家光环,他一个平民老百姓,还是那种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朱元璋再厉害,再优秀,也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是元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他生于1320年,于1370年在应昌去世,虽然他是一个亡国皇帝但是也不能说他啥也不是,他也是有点才能的,只不过当时他登基的时期很混乱,加上当时元朝的腐朽统治,已经从头烂到脚了。
只不过再加上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荒淫无度和昏庸,加速了元朝走向灭亡的脚步罢了。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十三岁登基,他登基的时候元朝已经过了鼎盛时期,留给他的是一个烂摊子,摇摇欲坠的政局。虽说到手的皇位来之不易,本应该大展拳脚,把全部精力都致力于国家大事,以及老百姓的身上,但是当时这个元顺帝,就是一种破罐破摔的态度,展现给人们的就是一种颓废感。
当时朝堂中拉党结派,明争暗斗;地方官员相互勾结,祸国殃民;军队腐化堕落,寻花问柳;老百姓过着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的日子,把老百姓推到了水深火热之中,大家过的都很艰难,感觉是生活在炼狱当中,此时这个元顺帝’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把大权全全交给了他的右丞相聪聪,自己泽开始不问朝事,过着纸醉金迷,荒淫无度的生活,对老百姓的死活不管不顾,完全不知道农民的战争即将打起。
也正是因为元顺帝的荒淫无度,引发贫苦阶级对于元朝统治的不满,因此引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而此时的朱元璋在离开皇觉寺后,化缘讨生活,在他流浪的三年走遍了大江南北,也因此接触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同时开阔了他的眼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阅历。
朱元璋也在不久之后选择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的原因是因为朱元璋在当时是收到发小汤和的书信,发小汤和在书信中邀请他来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
朱元璋与汤和从小就玩在一起,对于汤和的人品还是十分了解的,也十分信任他所说的话,加上郭子兴的起义军离自己现在所在的地区也比较近,于是便在后来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军中。
当时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时,那时候的朱元璋才只有二十五岁,之后朱元璋,凭借自身的骁勇善战,机智聪明,略懂文墨,很快就被郭子兴赏识,于是就把朱元璋分派到当时的帅府当差,并且任命亲兵九夫长,朱元璋聪明任干,做任何事情都做到心里有数,办事得当,打仗时也不退缩,总是身先士卒,很快他的好名声,就在军营里传开了,郭子兴也是把他当做了心腹,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会叫朱元璋一起商议。
他看出来朱元璋是个人才,于是在后来还将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以后,军营中都管他叫马公子,朱重八这个名字,也在不久之后被改为朱元璋,就此朱重八这个名字,成为历史,而朱元璋这个名字,一直跟随他大半生,直到最终去世。
当时红巾军有五派孙德涯与其他三派元帅为一派,与郭子兴这一派经常摩擦不断,随后不久,徐州红巾军主将芝麻李,让元朝的军队杀害了,其部将赵均用和彭大率领兵马到达了濠州。彭大与郭子兴的关系,一直十分要好,不过孙德崖等人却十分想要拉拢赵均为自己所用。
正是在孙德崖等人的鼓动以及挑拨下,赵均用之后选择绑架了郭子兴,准备就此杀掉郭子兴,不过最终赵均用并没有成功。
主要因为朱元璋的消息灵通,朱元璋在听说郭子兴被绑架后,率兵拯救了郭子兴,在绑架事件后,郭子兴和孙德崖这两派结怨更叫深了,朱元璋看到这个分裂的局面后,决定要培植一支属于自己的势力,帮助自己开创新的局面。
于是朱元璋再公元1353年的正月,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招兵买马, 朱元璋同村的乡里乡亲,在听到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是起义军中的大官后,十分踊跃的来报名,也正是因为乡亲们的踊跃报名,使得朱元璋很快就招募到可七百多人。
朱元璋带着招募的士兵们回到濠州后,红巾军首领郭子兴十分高兴,将朱元璋封为镇抚.朱元璋身边总是不缺乏人才,这些人在朱元璋的带领下打仗,胜仗是一场接着一场,而且朱元璋这个人很得民心,他很懂得观察人。
有一次他在军营门前看到一个小孩子在哭,于是他就上前询问他怎么回事,从孩子口中得知他父亲在军营中养马父亲母亲不敢相认,于是朱元璋意识到军队在军纪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军队在攻破城池以后,屡次扰民滋事和掳掠妇女,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不仅失去了民心,而且军队也在这种军纪不严的状态下,慢慢的荒废,最后导致败亡的下场,
于是朱元璋立即命人召集军队的士兵们,并且下令严明纪律,同时还下令让军队中已婚的士兵们回家,与妻子团圆,朱元璋的这一举动被广为传颂,朱元璋也慢慢开始在百姓中有了声望。就这样,朱元璋靠着他过人的才智,让他深得民心,被大家广为传颂。都说得民心者的天下,朱元璋就做到了这一点。
虽然说从南到北的起义很艰辛,但是朱元璋凭借着他善用人以及深得民心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的几个特点,以及当时元朝的混乱情况,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的”破罐破摔.”成功那是必然的!
还有朱元璋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还是得益于天时地利以及人和,这三种缺一不可,加上他自身的聪明才智,以及身边有着众多的人才,帮助他成功的打下了天下,使得朱元璋在之后,实现了从乞丐到皇帝的身份转变,成功逆袭。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在民间的形象不是太好,类似于暴君。但毛主席对朱元璋的评价却很高,他认为在整个明朝,也只有朱元璋和朱棣两人做得比较好。
中国5000年来发生无数次的农民起义,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个人总结原因有以下三点。
1、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
一般来说,农民起义大多发生在王朝末年,以及灾荒年份。
在王朝末年,由于享受封建特权的贵族数量激增,比开国时要多很多。权贵人数的增加,也就导致原本的财富蛋糕不够分。
于是,这些权贵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就开始疯狂地压榨百姓。从而导致大量百姓吃不饱饭,甚至吃不上饭。
在纲常道德伦理与生死之间,农民迫不得已地走上了反抗之路。
其次,就是灾荒之年。
古代是以农业为基础,而农业很容易受到天灾的影响。
一般来说,风调雨顺的年份相当少,大多数时候,在局部地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旱涝灾害。
一旦遇到饥荒,本来就没有多少积蓄的农民,生存就会出现问题,就不得不举债,或是出售土地,甚至子女。这就会加快地主们的土地兼并,地主的土地越来越多,一部分农民变成了无产者
而一旦遇到连续的灾年,不要说贫民了,就连中产阶级,一般都难以承受。
此时,一旦朝廷赈灾不利,立刻就会涌现出大量的难民。难民在生存都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就会联合起来反抗统治阶级。
但此时,农民是为了生存而反抗。,因此,一旦有人能为农民,提供比较不错的生存条件。这些农民立刻会放下武器,解甲归田。
所以说,中国古代的农民义军,也只是完成了反抗封建掌权者的第一步。
但他们长时间受着封建礼教的束缚,。思想让近乎因奴隶。他们只能认识到,自己反抗有可能会活下来,甚至得到土地。
但他们却没有,推翻一个王朝的迫切欲望。在他们的心中,他们还是相信君权天授那一套。
他们更希望,有一个救世主般的人物出现,推翻旧的王朝,建立新的秩序。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个救世主,有可能会是他们自己。
正是由于缺少一个明确的反抗目标。大多数农民义军,其实只是为了生存本能在抗争。
一旦有了土地,让他们能够赖以生存,他们就觉得自己的任务已经结束了,目的已经达到了,也就不用再继续反抗了,也就可以回家继续做顺民了。
这是古代农民的局限性,同时,也是古代农民思想,被封建统治阶级控制的表现。
2、不懂得韬光养晦
农民起义不成功的第二原因,是不懂得韬光养晦。说通俗一点,就是未富先骄,未贵先奢。刚取得一点成绩,就看不到周边的危险,甚至以为自己就天下无敌了。
中国古代第1支农民义军,是陈胜吴广领导的义军。他们举起反秦大旗,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陈胜吴广就开始分道扬镳。
这时,虽然各地纷纷有人响应,但是,这支反秦义军的力量还是太弱了。在陈胜吴广反目之后,这支义军很快就被清军瓦解。
陈胜吴广虽然也有推翻暴秦的目标,但是,他们在刚刚起步,就开始自大,变得骄横无比。陈胜就是因为过于自大,对身边的人也是非打即骂。最后,在逃跑的路上,被自己的车夫杀死
所以,说光有目标,没有执行力还是不行。
中国最大的一支农民义军——太平天国。,从广西一路打到南京,甚至一度威胁清政府的核心统治。
可就这样一直被人寄予厚望的义军,照样逃不脱骄奢安逸的腐化。
当太平天国占领南京之后,就开始沾沾自喜,大肆分封王爵。统治者开始享受奢侈的生活,甚至还在攀比谁更奢华。
在周围的危险,刚刚有一点降低之后,高层就开始围绕权力,展开内斗。
结果,还没等清军攻来,内讧就已经让太平天国的力量,损失一半以上。
到了后期,太平天国虽然也制定出《天朝田亩计划》,这样看起来比较先进的理论政策。但是,此时的太平天国将领,已经没有斗争初期,那种强烈的反抗心态了。
他们开始享受奢侈的生活,并在安逸享乐中,渐渐失去了斗志。
抵抗不了些许的诱惑,取得一点成绩就忘记本心,这也是大多数农民义军走不到最后的原因。
3、不注重团结各界人士
由于农民义军是因为生存而反抗,因此,农民义军每到一处,主要工作就是抢粮抢钱。
而对于攻打下来的城池,他们却不管不问。因为没人懂得如何管理城市,甚至都没有人去想过,要去管理城市。
这样一来,大多数的农民义军,也就只能成为流寇,而不能成为一方割据。从而,也就失去了夺天下的资本。
管理城镇,就需要读书人。而在古代,一般能读得起书的家庭,也算是小有资产。
毕竟,在普通农民家中,出一个读书人,就等于少了一个劳动力。而且,还要额外支出求学的费用。
所以说,家中能养得起闲人的农民,最低也是个富农。
中国有句古话,学好文武艺,卖于帝王家。这也就导致,读书人对封建当权者的依附性更强。
所以,他们一般也不会,轻易加入到农民义军的队伍之中。
而义军队伍中,由于缺少有见识的读书人,这也就导致农民义军,在大局方面缺乏合理的规划,从而不能走太远。
其次,这些因吃不饱,而起来反抗的农民,自身会带有强烈的仇富心理。甚至,他们会仇视一切有产者。
所以,在他们攻打城池的时候,就像盗寇一样,将城市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抢光。在遭遇反抗的时候,他们甚至还会杀人,屠城。完全忘了,自己是为什么才走上反抗道路的。
这样残暴的行为,会让一些,有心思加入农民义军的有志之士,也会望而却步。
此外,还有些一军首领会觉得,让这些读书人,或者有威望的人,加入进来,有可能自己会失掉现有的权力。
所以,他们对这些外来者,也心存万分的警惕。但他们也从而也失去了,与高质量人才合作的机会,与夺取最高的权力,失之交臂。
中国历史上,只有刘邦和朱元璋,两个出自底层的人物,最终走到了权力的巅峰。而他们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能够团结各界人士。
以上三3点,朱元璋几乎全部做到,所以他能夺取天下,也就成为了必然。
中国古代,之所以由南向北的战争很少成功,主要是因为人口和经济的限制。
战争,其实拼的就是人口和经济。人口是军队的来源,而经济则是军队的后盾。
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把所有的人,全部纳入军队,去进行战争。大部分的人,还是要从事经济活动的。毕竟养活军队需要大量钱财,尤其是在古代,以农业为主的年代。就需要大量的农民,以保证充足的粮草供应。
在古代,最极端的时候,也需要10个农民,才能养活1个兵。
当年隋炀帝,只是在20个农民里面,抽1一个人去当兵,就直接导致隋朝的灭亡。
所以,古代的兵制,一般都不会超过10抽1。不然,经济绝对跟不上。
而中国古代,一直到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南方的人口,才第1次超过了北方。
所以,在宋朝之前,南方军队的士兵数量,肯定比北方少。在冷兵器时代,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人口多的一方,肯定要占优势。
其次,就是经济的作用。打仗需要粮草,同时也需要给士兵发饷,不然军队就难以维持。
中国古代,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是从南宋开始。因此,在南宋之前,很多南方政权由于经济的短板,一旦进入长期的战乱,经济就会被拖垮。这也是南方政权,难以向北统一全国的原因。
由于个人对古代冷兵器作战,不是特别了解,也就无法从地理学上,来解释,南方政权无法统一全国的原因。
但个人认为,人口和经济才是最主要的因素。因为地理上的优势,是可以通过武器、战术来克服的。
这只是个人浅见,如有不同见解,欢迎来喷。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你说的没错,从南至北的统一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确实非常少见,然而究其获胜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元朝末年,要说是经济富庶的地区,那得数江南地区中的江左和浙右。要知道,造反是需要硬实力的,没钱没粮没人,你还能造反?朱元璋这老小子在至正十九年,就已经控制了这个区域。自两宋开始,这个区域就是帝国的粮仓钱库,将近四成的税收皆出于此。
第二,因为特定的历史及地理条件,被明军驱逐的蒙元军,他们的老家就在北边。请试想一下,有人打你,你先试着对打了一阵儿,后来发现干不过,怎么办?跑路回家。如果这时候有人把你回家的路给断了,你只有唯一一个选择,就是和这人拼命,其结果很有可能是两败俱伤,道理就在于此。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木儿从元大都出逃,元大都就是北京,经居庸关逃奔上都,上都就是现在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看见没,人家得回老家。最重要的是,北边地界广阔,非常适合游牧民族生存。奔南边跑路就有点扯了,到了海南岛就只能跳海了,按现在话说,南边不具备战略转移的空间。
第三,朱元璋所提出的政治纲领对于统一战争非常有利,朱元璋曾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著名的“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政治纲领。你想想,咱们大多数人都是汉族,是中原文明的主要传承者,对于外族入主中原,本来就刻骨仇恨,恰巧当时正值中原文明第一次面临灭亡的关键时期,社会各个阶层其响应程度自然非常高,这叫做出师有名。
最后,我们再看看京杭大运河所发挥的重要军事作用。洪武元年七月,各路明军都是沿着这条京杭大运河直达的天津。七月底明军就攻占了通州,就是现在北京市政府所在地。八月初,明军就兵临元大都了。之所以各路明军的进军速度能如此迅速,这都要归功于这条在隋朝时就开始修建的运河。正所谓是北人善骑马,南人善使舟,朱元璋的水军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同样一条河,蒙元军队就没利用好。
正所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朱元璋这老小子都占齐了,焉有不胜之理?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关注 [
娓娓道来说天子
] 更多
帝王档案
为你持续联播
-----
网友解答:
-----
1367年,元顺帝对元军内部的互相攻伐忍无可忍,下诏收回兵权,但无力改变各路元军割据自保的状态,而此时朱元璋已经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枭雄,占据了包括湖广、江浙的江南地区。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朱元璋具备了北伐的最佳条件。
1367年10月21日,朱元璋发布“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讨元檄文,确立了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总纲领,由徐达任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25万明军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首取山东。由于山东是孔孟之乡,汉民归附热情最高,加之元军主力由于之前平定红巾军,都在河南、山西地区,并且有大运河方便运输粮草淄重,拿下山东,便可北震元大都,为下一步西进做铺垫。
果然,山东的元军无力阻挡,元顺帝这才下令脱列伯、孔兴等将领东出潼关持援山东,结果无人响应。
1368年,驻守山西的王保保拒绝了元廷换防临汾的命令,此时王保保是北方元军最有实力的部队,但已经不听调遣。元廷无奈又玩起了借一方诸侯打压另一方诸侯的把戏,殊不知唐朝就已经行不通了。正当秃鲁、李思齐等人与王保保僵持在山西运城一带,明军已渡过黄河进入河南,李思齐、张良弼等人见状立即撤军,留下元梁王阿鲁温的5万大军独自面对势不可挡的明军。
常遇春是典型的急先锋,洛阳一战,他亲率主力渡过洛水快速击败元梁王的部队,还俘获了元梁王,随后明军趁势西进,拿下潼关,将李思齐、张良弼的部队堵绝在陕西地区,防止这支元军影响接下来的北伐大计。
明军没有继续西进追击陕西的元军,也没有搭理挂机的王保保,而是坚定目标,利用元军内部不和,逐个击破各路元军,并利用地形将其分割。比如占据潼关,不让李思齐、张良弼的部队东出,河南地区便可成为明军北伐的后勤基地,缩短了补给路程;又如先取山东、河南,便是借太行山、黄河的天堑,使得王保保不想,也不能及时出兵勤王。
接下来,明军沿着华北平原一路北上,直逼元大都。在宋辽时期,河北对于宋朝来说,无险可守,但对于政治中心在大都的元朝来说也是如此,元廷没有地利,更没有可用的兵力来防守大都。1368年7月28日,元顺帝携皇太子逃离元大都,前往鲁王城,8月2日徐达大军进入元大都,永远地结束了元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实现了几百年来汉人政权在幽云十六州统治的夙愿。
总结明军北伐,从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朱元璋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避免了一开始与元朝针锋相对,而南方群雄并起,元朝早已失去对江南财富重地的统治,甚至还需要张士诚供给钱粮。
明军先山东,再河南,据潼关,扼黄河,倚太行的策略,是吸取了红巾军北伐失败的教训,避免孤军深入,陷入多路元军的合围,而是利用山川、江河的阻绝,使得本就互不隶属的元军,在明军集中兵力迅速控制某一地区时,其他各路元军支援意愿降低,从而实现地理上分割、战略上逐个击破,这也是明军北伐胜利的关键所在。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携带的力量是民族的力量,来自于整个中华大地神州沃土上的反抗力量。当然无以伦比。
第二点,朱元璋的力量来自于江南与秦淮地区经济从南宋开始逐渐的成熟。
两者都是天地之大势
-----
网友解答:
-----
要知道,朱元璋发动的农民起义和以往有很大不同,他推翻的不是中原割据政权,而是蒙元政权,这属于全国一致对抗外族侵略,如果是中原政权之间矛盾,北方有马,而且民风彪悍,善战的人很多,在军事力量上将,北方要比南方强。
也许有人会说,蒙古人战力更强,为什么会被打败?这就不得不说民族凝聚力了。蒙元统治下的中国,几乎全民都对蒙古统治者痛恨仇视,所以能够迅速形成同一阵线。而发生在中原王朝之间的相互吞并,没有哪一方能够占领绝对的道德高地,每一方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认为应该消灭对方。民心向背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一个因素,但是同属中原大地的不同势力,在这方面基本都是半斤八两,能够形成势力参与争夺天下的,都有自己一条成熟理论,也都有自己的一众支持者。任何一方想靠争取更多人支持取胜很难,这时候,谁胜谁负的关键就是军事力量了。
抡起军事力量,冷兵器时代,粗狂的北方人长期处在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民族的边缘,经历的战争洗礼更多,久而久之形成相对彪悍的民风,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又有自古文章出齐鲁的说法,总的来说,北方人既有游牧民族英勇善战的特征,又受到齐鲁孔孟文化的熏陶,气节上也不落下风。北方人粗狂的性格,与北方的地理环境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北方地理环境复杂,海拔落差大,即有巍巍青山,辽阔草原、又有戈壁黄沙、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河流落差大,气势汹涌。这与南方人的吴侬软语,精致细腻的小桥流水人家形成鲜明的对比。环境对人性格的塑造有很大的影响力。对比征战沙场的实力,南方人比北方人要差的很远,南方人文人气质很浓,明清时期,大多数才子佳人都出自南方,南方在科举方面远胜于北方,经济发展也远胜于北方,但是拿起大刀长矛征战沙场,明显弱于北方人。
朱元璋虽然南方人,但是得到了北方人的支持,如果他对付的不是没有任何民意基础的蒙元外族政权,而是有一定根基的北方汉政权,那结局可就难以预料了。朱元璋夺取天下的过程,基本就是南方平定割据势力的过程。朱元璋25岁参加农民起义,直到39岁都是在南方争夺。南方平定后,北上过程异常简单,失去民意支持的蒙元,几乎是节节败退,北方人不但没有给朱元璋制造任何麻烦,还纷纷响应,帮助朱元璋抗元,朱元璋只用了几个月就把蒙元赶到长城以北。如此顺利席卷北方,与蒙元早已失去民心有着很大关系。北方人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那还有什么阻力,后期抗元,基本都是出长城一线,严格的说,那个不是传统汉文化里所指的北方人。
-----
网友解答:
-----
你总结得也很有道理!
历史上一般都是北方边疆骁勇善战的少数民族一次次南下,推翻政权。
从古到今,没有一个南方少数民族的政权,可以占领中原。
这个南北方性格有关,古代北方是苦寒之地,人比较野蛮,又擅长骑射。
南方人至今性格都比较温和。
但是朱元璋并不算是南方少数民族,他的出生地安徽处于南北交界处,算得广义上的中国腹地。
-----
网友解答:
-----
您好,我是小殷说历史,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我认为中国历史上那么多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朱元璋能够取得最终胜利。除了人文因素之外,
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面临所处的局势不一样,环境不同,造就了结果不同
1:东晋的桓温失败在于门阀士族树立太多,不团结
我们看之前的北伐历史,就可以相信北伐失败的具体原因。其中东晋和南宋是两个很好的例子,东晋的桓温北伐一度达到了当时的长安
。可作为卓越的军事统帅,在这个时候却犹豫不决
。东晋是有很多门阀士族组建起来的,桓氏家族之外还有其他家族在主导。本来想等到朝廷消息,然后一鼓作气拿下长安废掉东晋皇帝。前秦很快看出了东晋的破绽,缺粮。然后一鼓作气击败了北伐的东晋军队。其他几次基本上大致相同,导致了北伐的最终失败。
2:南宋的隆兴北伐首先选错了人,其次时机不成熟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打仗的是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偏偏这么重要的事情,宋孝宗竟然派遣一名叫张浚的文官主持北伐。宋高宗之前就说过宁可亡国不用此人,用他必然会遭到失败。
可惜宋孝宗不听,再加上此时的金国虽然经过海陵王时期的动荡。但新继位的金世宗完颜雍可不是等闲之辈,很快解决了内部问题。外面只要积极部署,也很顺利解决。
3:明太祖朱元璋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这一边,最后胜利当然属于他
我们看元朝末年的那个趋势,就大致清楚。
除了朱元璋之外,张士诚,方国珍等人早早称王,陈友谅更是杀死皇帝自己夺位登基的。
那时候不过打了一块巴掌大的地方,不曾想的是对外那么多强敌对其虎视眈眈。朱元璋在统一长江流域后便开始积极部署,首先内部团结一致,就是要推翻元朝暴政。而我们看元朝面对末年的种种形势,竟然惊慌失措。
第二:朱元璋打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夺取天下又是华夷一家
1:朱元璋的军事才能在那个时代特别突出,这是取胜的关键所在
我们看他的战略眼光和所占的地方,就足以看出他的军事才能。本来他不是名义上的元帅,借着元朝和郭天叙等人内斗,自己占领了南京。
这个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和关键,在他的东南直接是浙江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北方可以直接侵略中原,非常方便。
面对陈友谅和张士诚两个大敌,他知道张士诚没啥志向。于是把矛头对准了陈友谅,龙江战役和鄱阳湖决战把陈送上西天。张士诚所占领的那个地盘比较富裕,采取攻打外部城池,孤立苏州的做法。最后兵不血刃攻占了苏州!
2: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很有力度,老百姓纷纷响应
大家想想看元朝末年皇帝昏庸,官员贪污的事情自然屡见不鲜。老百姓全部都怨声载道,这时候朱元璋派遣北伐军队攻打元大都,基本上讲势如破竹。
再加上打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让当地的汉人重燃起希望。
一路上支持他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新朝廷颁发的大统历。表示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最终为北伐成功做铺垫。元朝灭亡后虽然保留了一定的力量,始终打不进中原就是如此。不得人心注定王朝走向覆灭,毕竟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我们看朱元璋的高明之处还不只是在于此,他打天下的时候说的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等到夺取天下的时候,他说的是华夷一家。不管是汉人还是蒙古,女真人大家都是一个整体,华夏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能取得最终胜利,主要是因为朱元璋本身就是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朱元璋的军事才能名列前茅。毛泽东曾说过朱元璋的才能仅次于李世民。
那么,他又是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呢?咱们先说说朱元璋。
首先,朱元璋和刘邦一样,知人善任,又愿意听取手下意见。纵览古今中外,人才是决定因素,也是最积极的因素。
像李善长、常遇春、徐达、朱升、冯国胜、胡大海等等,这些人才一个赛一个,客观上保证了战略上的正确性。
比如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被朱元璋采纳,建立了稳定的根据地。
其次,善于审时度势。朱元璋这个不简单,早在参加郭子兴义军,就表现出超出常人的眼光。
比如他不与草莽之夫混在一起,也不参与他们的恩怨,而且另辟蹊径,开创新的立足点。
而后来发展的事实,证实了他的判断。比如郭子兴旧部的互相猜忌残杀,他置身事外,反而赢得了发展。
再次,善于收买人心。团结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按现在名词来说就是建立广泛地统一战线。
这招可厉害,能以较小的代价换取巨大的成功,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比如朱元璋严于军纪,不恋财色,在攻城略地之后,旋即出榜安民。当然,朱元璋本身出身就很苦,了解百姓疾苦。
最后,就是深谋远虑。对眼前的取得一点成绩,完全没放在心上。而是要建功立业,彪炳史册。
比如打仗夺得一些财物,别的军队可能贪婪无比,而有的军队还乘机抢劫,骚扰百姓。
朱元璋从不这样做。他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这一点很像毛泽东用兵。而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也能忍辱负重,顾全大局,这一点赢得了将士的赞誉。
也就是朱元璋依靠个人魅力,团结了一帮文臣武将,为建立大明帝国奠定了基础。
接着咱们再聊聊其他的义军。
先说韩林儿、刘福通的北系红巾军的问题。
这支军队很难与群众在一起,而且是图一时之快,打赢了得到一些好处就想贪图享受。
更严重的是没有组织性、纪律性。各自为战,各行其是。反正就是伸手五指令,拳手就要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有时候义军内部也自相残杀。
像陈友谅,杀倪文俊,杀徐寿辉,得到个人政治野心后,马上摇身一变,和元势力沆瀣一气。
张士诚、方国珍二人均系非红巾军系统的反元队伍,但失败原因与北系红巾军类似。
像张士诚,贪财好色。朱元璋军队打到家门了,还不忘抱着妓女行乐。反复无常。本来是义军,结果接受招安,调炮往里揍,这朱元璋能干吗?
方国珍也是如此,投靠元朝,成为义军的叛徒。
至于历史上的义军,像黄巢从南打到北,太平天国也是由南向北。开始的时候,一切顺利,但是黄巢和洪秀全本身能力就不行,又没有长远的打算,贪图安逸享乐,最后失败也是必然。
至于朱元璋为什么能够最终胜利,我们接着聊聊他的战略方针:先西后东,先南后北。
第一步消灭陈友谅,第二步征服张士诚,第三步北伐中原。
朱元璋等经过研究认为,陈友谅杀主自立,狂妄自大,不得人心。而张士诚器量狭窄,又无机谋。打陈友谅,张士诚肯定不会来救,而从歼灭陈友谅过程来看,验证了朱元璋等人的判断。
而打张士诚,还真没费太大的劲儿。
稳定了后方后。最后,我们重点说说北伐中原。
在此之前,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等人就研究怎么北伐。常遇春是一员猛将,号称“军中常十万”。他认为直捣元大都,那仗打得才过瘾。
但是朱元璋否定了他的主张。他认为元建都百年,城池坚固,又有粮草,能打持久战。明军若是孤军深入,不能破城,前退两难,那么北伐就失败了。
所以朱元璋提出了自己的战略: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
说白了这段话,就是先把元大都周围保护网拿掉,再斩断元大都与其他的元军联系,接着把元大都的大门打开,这样以后的形势变化,那就是咱们说得算了。
最后再打元大都,换句话说就是不打,元朝君臣也得北逃。
您看看,朱元璋这些战略构想。再瞧瞧其他的义军的想法,大相径庭,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所以他们失败不足为奇,倒是成功了,反而叫人奇怪了。
至于说到地理因素关系不大。元朝大势已去,唯一的支柱脱脱丞相也给废了,朱元璋只要有决心北伐,并且战略得当,成功那是志在必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