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的千古名篇《夜上受降城闻笛》为什么被评为中唐七绝之冠?
李益的千古名篇《夜上受降城闻笛》为什么被评为中唐七绝之冠?
-----
网友解答:
-----
李益是谁?他与才女霍小玉始乱终弃的爱情颇被后人诟病,
然而,他的诗却占有一席,被称为中唐最后一个边塞诗人。
胡应麟在评唐人七绝中,以李益为盛唐以下第一人,认为“可与太白、龙标竞爽。”
这样的评价很高,这首诗便是其代表作。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回乐烽: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受降城:唐太宗于灵州受突厥一部之降,故灵州称为受降城。
芦管:即胡笳,以芦叶为管的乐器,与羌笛一样,胡地乐器。
人品连累诗品,为何这首诗仍冠以中唐七绝之一?
1 中唐优秀边塞诗人少
边塞诗中的拔尖者王昌龄,岑参,王之涣,高适,将边塞诗写得荡气开阖,无人可及。
到了中唐,这些大老们大多已作古,而中唐诗人中佼佼者,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都不擅写边塞,找不出像样的边塞诗。
李益是出塞次数最多,戍边时间最长的诗人,他对边塞苦寒生活的体验,能够写出深有体会,情真意切的诗句来,也是中唐最优秀的边塞诗。
生逢其时,避开了群星闪耀的盛唐时代。
2 这首诗足以称道
一二句,妙在“沙似雪”“月如霜”,
茫茫大漠如雪覆盖,泛着白光,月光如霜,漫天的沙地也染上一层清冷的寒气。
六个字境界全出,强调“冷”,却是大漠美得发冷,环境的渲染,寂静清寒,渗透着诗人的爱恨交织。
静默的夜,将军马上,征夫楼头,被这清冷,孤寂所笼罩,这既是他们热血守卫的疆土,又是远离故土的愁苦,内心有着怎样的痛苦与不堪!
联想到高适的诗“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是雪融春归,牧马回来,月明清晖的开阔明朗,
而这一首也有沙雪与明月,格调却安静清冷唯美得多。
三四句,妙在一“尽字”,
一片岑寂中,不知何处吹来一声芦管的吹奏声,随风而至,时断时续,竟吹动了所有人的乡愁。
一“尽”字,凝重,味长,所有将士无一例外,在这清冷月色中,不约而同地一致伤怀。
如果不是征人的思乡之心急切,如果不是征人彻夜难眠,这乐音怎能扰动他们鏖战后的沉酣呢!
李白也有一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也是笛声一响,整个洛城一片思乡的静寂,但春风却是温暖的词。
而这一首,芦管一响,所有征人不约而同都望向远方的故乡。
“征人”强调战争未完,“一夜”时间之长,“尽”强调全部,苦味深重,令人震撼。
李益要表现的就是“苦”,而不是“壮”,作为出塞次数最多的诗人,他更能体会戍边悲壮后的苦。
“沙似雪,月如霜”便是一幅有境有人的画面,环境之苦,意境之美,戍情之沉重清晰呈现,“尽”便是征人无尽的苦与愁,孤寂与无奈。简洁的文字后是空灵的意境与沉重的戍情。
将美与苦凸显,是诗人的良苦用心与匠心独运。
李益的边塞诗《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同样也是佳作。
-----
网友解答:
-----
中唐七绝之冠的说法,来自明人胡应麟,他在他的《诗薮·内编》中,盛赞李益的这首《夜上受降城闻笛》为中唐七绝之冠。
所谓中唐七绝之冠,只是一个主观的评价,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每个人都可以评出自己心中的中唐七绝之冠。不过这首诗确实是中唐最经典的七言绝句之一。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李益在德宗贞元入灵州大都督杜希全军幕,因此这里的受降城应该指的是灵州受降城。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峰,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这两句就是互文见义,没有月色相照,沙不可能像雪一样白,所以两句要连在一起解释。
受降城外,月色凄冷如霜,笼照着回乐峰前的黄沙,黄沙在月色的照耀下,发出如雪般清冷的光辉。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芦管:笛子,一作“芦笛”,声悲凉。征人:戍边的将士。
不知是何处吹起了凄凉的芦管,一夜间戍边的将士人人都在回望故乡。
李益的这首诗,将景色、声音、情感融为一体,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形成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含蕴不尽的艺术特点,因而成为中唐最经典的七言绝句之一。
诗的前两句写景色,第一句“回乐峰沙似雪”是俯瞰之景,诗人从受降城往下看,看到回乐峰的平沙,反射着如雪般的清辉。第二句“受降城外月如霜”是仰视之景,城外的夜空之中,冷月如霜。
“沙似雪”、“月如霜”,明写边关的凄冷夜景,暗喻征人凄凉的内心。“回乐峰”的地名,充满了讽刺意味,对于戍边将士来说,有家不能回,如何能乐?
第三句写声音,“不知何处吹芦管”,在这凄凉的边关夜色之中,传来了一曲芦笛,这芦笛之声,本就悲凉之极,却又不知何人吹起,不知何处传来,更有一种难以言状的飘渺怅惘之感。
前三句,先以凄凉的视觉景象引动绵绵的思乡的之情,再以怅惘的听觉形象将思乡的暗流疏引成情感的洪流,通过前三句的烘托铺垫,诗的情感已到了不得不发的境地。
但是,李益却在这里独辟蹊径,让不得不发的情感在结尾处打了个回旋,用想象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一个征人尽望乡的场景,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而余韵不绝。
在这凄凉的边关夜色之中,一曲悲凉的芦笛之曲,引得边关士卒彻夜难眠,纷纷起坐望乡。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思乡之情,但是征人尽望乡的行为,虽肃穆无言,其思乡之情却充塞天地。
据《旧唐书·李益传》记载,这首诗在当时就影响很大,“天下以为歌辞”,被谱成歌曲,传唱天下,成为中唐最出色的绝句名篇之一。
答者:谢小楼
-----
网友解答:
-----
一个诗词,一个书法,\"最好\",没有统一的固定的标准,当它达到一定的造诣的时候,就全凭欣赏者的欣赏能力而决定其水平高下了。当然,权威人士起关键作用。
-----
网友解答:
-----
提到唐朝的诗人李益,首先八卦的就是他和歌舞妓霍小玉的一桩情债。
正是李益的始乱终弃,一往情深的霍小玉抑郁而死,李益的人品一直倍受后世诟病,但偏偏此人是个写诗的高手,一生留下了很多烩炙人口的诗。
一:李益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李益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人,他是今甘肃武威人,先中过进士。
做了个职位低下的小官,混得不如意,弃官游历于燕、赵间,给人做了十几年幕僚。
这种长期随军队到处作战的军旅生涯,让李益感同深受,写出了不少绝佳的边塞诗。后来被唐宪宗惜才召回京,一路升迁,官至礼部尚书。
李益的人生刚开始浮浮沉沉,没有什么大的起色,在大漠荒沙的边塞呆了十几年。
以他的文采和人生境遇有感而发,写出这样一首惊艳的七绝来也算是用生命在写诗了。
不过李益的下半生仕途倒是顺风顺水,写诗写到80多岁,直到死在礼部尚书的任上。
他的诗风豪放,尤擅长七绝,又以边塞诗最出名。能够拿得出手的其它风格的诗也有佳词金句,令人爱不释手。
如巜春夜闻笛》、巜江南曲》、巜长干行》都是妇孺皆知的名篇。
李益虽然有才华,后来也当了大官,还是个老寿星。但年轻时和霍小玉的一桩荒唐情事让他背负了半生的负心汉骂名,成了他一生的污点和挥之不去的阴影。
二:巜夜上受降城闻笛》为什么独成中唐七绝之冠?
他的一首《受降城闻笛》的边塞诗更是力压王昌龄,岑参等人被评为中唐七绝之冠。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初看貌似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王昌龄不也是写边塞诗的高手么,那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也很招人喜欢。
岑参的边塞诗里不还有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名句可以和李益这首抗衡么。
李益的这首七绝写的是戍边将士思乡之情,极易引起共鸣,诗人没有平铺直叙。
而是以置身其中的视角,用景色渲染气氛,用乐声衬托浓烈的思乡之情。
受降城是唐朝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北筑了东,中,西三座城,遗址在今天的内蒙古境内。
都是边塞,荒无人烟的地方,将士们长年累月守着风沙和大漠,难免思念故土亲人。
李益当时也在受降城做幕僚,内心当然也常常翻江倒海。
边塞的月夜里,本是一番迷人的景象。诗人却说它似雪如霜,寒意来自心底的凄凉,境由心生。
这样的心境已让诗的底色荒凉愁绝,诗人偏偏又借笛声来倾诉置身受降城的思乡情。
呜咽的笛声让将士们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真情与实感使这首诗饱满,深情。李益做为戍边将士其中一员,用景色和情感与笛声再现了千年前边塞将士思乡的怅惘。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边塞的月夜,诗人站在城上,看见远远塞外大漠在月色之下如同积雪的荒原。
近看眼前月色朦胧下的景色仿佛都蒙上了寒霜,诗人熟悉这里的一切,沙漠此时成了“雪原”,月光成了秋霜。都是故意为之,借景渲染了内心的空寂惨淡。
“不知何处吹芦管”看似漫不经心的一句,其实正是情难自抑,本就孤寂愁绝,又响起缥缈的笛声,内心愈加迷惘。
最后一句“一夜征人尽望乡”的“一夜”和“尽望”更加重了思乡之情。
画面一直回旋了千年,依然不止。将士们思乡的愁绪仿佛穿越了千年,还未散尽,笛声悠扬,空远。
整首诗从写景开始,把包括诗人在内的戍边将士的乡愁一泻千里。从静静的景物到动人的思乡情思到最后都赋予呜咽的笛声。
全诗到最后的情感升华到极致,言有尽而意无穷。
国学大师王国维对李益这首诗也是赞不绝口,说它“境界全出”了。
唐朝的诗,宋代的词是中国古典文化最美的朝代,已达巅峰。
李益这首边塞诗中唐七绝之冠的最早说法是明朝的胡应麟。
一开始,只是胡应麟自己的看法,并且编入他的巜诗薮.内编》中。
后人也不由自主地跟着采纳了胡的说法,并且通过细细品味和比较,也认为高其它七绝一成,无可辩驳。
身临其境更加投入真情实感,画面感也更真实。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眼前的黄沙在月色的映衬下似雪。是作者此时在受降城上看见的真实写照。
这是比其它边塞诗在情感上更胜一筹的地方。
文学批评家胡应麟的评诗标准向来以诗的风格和审美意象来评,无工可见,无迹可寻。
他把唐诗分盛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来评判,并且认为盛唐风神俱佳,中唐风神遽减,晚唐大露筋骨,不好相提并论。
所以胡在品鉴了盛唐七绝不少风神俱佳的诗篇后,惊见李益这首七绝如获至宝,推为中唐七绝之冠。
那么李益的这首诗将诗情,画意,与音乐完美融合在了一起,组成一个唯美的艺术画面。正是风神俱佳的表现。
优美的语言,浓厚的感情让这首诗后来被度成了曲,传唱四方,流传甚广。
其实唐诗又是分多种形式的,不仅有五言,七言,还有律诗。
诗又分古体诗和近体诗。
大家熟知的王维,孟浩然是山水田园派诗人,青山绿水,幽境密谷,充满禅意都是佛系写诗。
边塞诗派的除了李益,王昌龄,岑参,还有王之涣等诗人,诗句雄浑有力,苍劲沉郁。充满英雄情结的一唱三叹,引起深深共鸣。
所以说,单以中唐来说,李益这首七绝巜夜上降城闻笛》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家都认为是无可争议的。
至于李益的人品,虽然放在现在来说就是个大猪蹄子,大家还是比较赞赏他的才华,诗写得确实还是不错的,一码归一码吧。
有书君认为还有几首其他高手的边塞诗也不错,可以比较着读一读,然后你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参与进来评论。
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
网友解答:
-----
中唐,从代宗大历元年(766)到文宗太和九年(835)约七十年。李益就是中唐著名的边塞诗人。盛唐的边塞诗人以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四人为代表。他们的边塞诗豪迈,大气,悲壮。带有明显的盛唐色彩和背景,如:
《塞外听吹笛》
盛唐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而李益处在中唐时期,经安史之乱。大唐元气大伤,反应在诗中也失去了盛唐的雄壮气势,边塞诗也多了幽怨,伤感。李益的边塞诗也难免征人思乡的悲情。如,
《从军北征》
中唐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但,在中唐 李益的边塞诗 首屈一指,他的七绝尤为著名,被称为:七绝圣手。特别他的边塞诗《夜上受降城闻笛》被称为中唐七绝之冠。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的这首《夜上受降城闻笛》在当时就被广为传诵,影响非常大。“诗豪”刘禹锡在《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中就提到:“边月空悲芦管秋。”指的就是在当时传诵非常广泛的李益的这首《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诗纪事》也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不仅常为人所传唱,而且很多画师也喜欢画这首诗所体现的那种边塞乡思的意境。
明朝胡应麟在《诗薮》中提出李益作品才是“七绝之冠”。
这首诗之所以被世人称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
该诗起承转合十分到位
该诗的起句:
回乐烽前沙似雪,(
唐代有“回乐县”,当时唐灵州治所就在回乐县,而回乐县呢,就在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灵武县西南。
)沙似雪
在月光的映照下,回乐烽前的沙漠泛着白色的光,如同雪一般。
承句:
受降城(
受降城应该指的是:公元646年,唐太宗在灵州受降突厥的受降城。
)外月似霜。
承句与起句
对仗十分工整
进一步刻画当时的景色。
起句与承句一起勾画了一幅冷月如霜,荒漠似雪,边关凄冷,萧瑟,孤寂的画面。
转句:
不知何处吹芦管,
转句是承上启下之句,至关重要。一句:
不知何处吹芦管,使起句与承句勾画的静态画面灵动了起来,随着乐声活了。如同李白的: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承句不仅承接了前两句勾画的景色,而且引出了该诗的诗心:
2,
该诗合句含而不露,耐人品味。
该诗最后合句:
一夜征人尽望乡
。该诗妙就妙在合句写得含而不露,留给读者一幅
征人一夜不眠(都在干什么?)尽望乡的凄凉悲怆,而又灵动画面。让人去想象,去感受,去品味,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而不像李白: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那样直白。这就是李益的高明之处,
句绝意未绝!
综上所述,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被称为中唐七绝之冠有一定道理。
-----
网友解答:
-----
冠不冠不要太在意,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这说法出自明朝人
胡应麟
,听听得了,你最爱的才是最好的。
说回这首诗,确实是好诗,也是有唐一朝众多七绝中的精品之一,不接受争议。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首边塞诗,短短4句,便写尽了
戍守边关将士的哀愁和乡思
。
你看,前两句写的是边塞夜景,景中寓情——那片一望无边的沙漠上,矗立着高大的烽火台,城外的月光皎洁,但远远看去,却如同寒霜。沙漠在这“寒霜”的笼罩下,更如皑皑白雪。
这里写沙漠如雪,月光如霜,是从环境的角度来烘托心境,一切都是充满寒意的,诗人(将士们)
身处这样一种凄凉惨淡的环境中,自然会生出乡思
。
后两句借用芦管声,先写声,再由声入情——如此的边塞之夜,本是万籁俱寂,突然一声芦管,划破夜的宁静,更衬出夜里的空虚寂寞,那或许是某位士兵在诉说心中的愁苦吧。
呜呜咽咽的芦管声,传入了每一个将士的心中,牵起了所有人的思乡之情,所以在这
一夜
,千万将士们都在这幽咽的芦管声中,
尽望
远方——那是故乡的方向。
若无最后这“一夜”和“尽望”,我们又如何能体会出将士们思乡的急切呢?而最后这“一夜”和“尽望”,又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
因此,胡应麟评价此诗为“中唐七绝之冠”,也确有其独到之处。
中唐边塞诗
题主在问题描述中说了中唐,那我就再浅谈一下中唐的边塞诗。
我们知道,唐分初盛中晚,初唐是萌芽,盛唐是巅峰,中唐是盛极而衰的挣扎。
同为边塞诗,你看初唐,
杨炯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军行》
,这是以从军为荣;
再看盛唐,
岑参说“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真正的英雄,就应该在马背上争取功名;
而到了中晚唐,边塞诗再也没有之前那种恢弘意向,更多是如“一夜征人尽望乡”这样的凄凉之句。
盛唐边塞诗也思乡、也悲愤,但都蕴含着积极向上的情绪,这是国力强盛的自信,到得中唐,诗作中虽仍有盛唐余音,但随着国力日益衰颓,那种强大的自信也就慢慢消逝了。
-----
网友解答:
-----
谢邀。
李益的千古名篇《夜上受降城闻笛》为什么被评为中唐七绝之冠?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明朝李攀龙、杨慎将之称为“七绝压卷之作”,其中也谈到了和李益这首《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比较。
因为同样是明人的胡应麟在《诗薮》中提出李益作品才是“七绝之冠”——不过胡应麟下笔的时候心中还是有些忐忑,所以在前面加上一个“中唐”。
诗歌这种文艺类的东西,虽然有上下优劣之分,但要分出第一、压卷这种绝对位置,是因读者而异的。
如果读者年轻化,希望出人头地,而国家也正处在一个蓬勃向上,万象更新的时期,绝大多数人爱读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读者中老年化,开始想家了,明白了建功立业没有天伦之乐重要,又或者整个国家、军队开始沉沦在一种厌战情绪之中,那么大多数人爱的就是《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读者的赏读偏好?
因为好的作品在于激发读者的共情。
王昌龄激发的是保家卫国的求战之心,而李益共情的是回望家乡的厌战情绪。
这是盛唐与中唐的区别,是整个时代气息的区别。
年轻多爱“龙城飞将在”,年老便知“征人尽望乡”。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作品。昂扬与反思,都是最好的作品。哪一首更好,得看读者自身处在哪个时代,哪个时期,拥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毕竟要拿来选拔冠军的作品,于平仄格律、诗词技巧、甚至内容意境都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所以,只能从读者共情方面去评判。
就好像如今的歌唱类综艺中的大众评审加上专家评审,当选手专业水平不分高下或者各有千秋的时候,专家就失去了意义,最终结果只能由大众评审投票决定。
而大众评审投票靠的是什么?
感觉,我喜欢谁,就投给谁,谁就是我的冠军。
李攀龙、杨慎投给了王昌龄,胡应麟投给了李益。
但是胡应麟心里还是有底,虽然自己很喜欢,但是李益的作品在《出塞》这样的王者前面没有胜算,所以用“中唐”二字表明态度,避开正面交锋。
有朋友就说,你说这么多,怎么不说说这首诗到底怎么样啊?
因为这首诗太过经典,基本上谁都懂是什么意思,反复咀嚼口香糖没多少意思,这里就不再像赏析其他小众诗词一样详细分析字词。
问答所限,就只回答为何被评为“七绝之冠”,李益的一些相关和盛唐、中唐诗歌气象的变化,我们就留到图文里面详细再聊。
-----
网友解答:
-----
唐人的七言绝句,是这一诗体发展史的一个高峰。而一提到哪些泠泠盈耳的动人名篇,自然就会联想起哪些七绝名家。
王昌龄、李白、李益、杜牧、李商隐......等等等等。
而历来对李益的赞许,明人胡应麒《诗薮》曰:“七
言绝,开元以下,便当李益为第一。
”
是的,开元之后的七言绝句,李益当之无愧的第一,而其中,又以《夜上受降城闻笛》为最佳!
原诗如下: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首抒写久戍边地怨情的诗。
前两句以对偶句写景,点题“夜上受降城”,写登城所见;
后两句用散行文字抒情,由“闻笛”引出登城所感。
这首诗为什么被称之为李益七言之中的代表作呢?
主要是此诗一成,便广为传颂,是那个时代背景下发出的无言怨情。
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唐王朝愈发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对于日益严重的边患,也愈来愈束手无策。
杜甫去世前哀叹“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到李益的时代,无论内地或者边疆,战血依然长流不断,军声依旧时时可闻。
昔日保家卫国、立功边疆的豪情,已逐渐转为怨望思乡之情。
虽然在盛唐诗中也有王昌龄的“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样的征怨,但在那个时代作为主旋律的,依然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毅和决心。
中唐诗中也有“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的忠勇,但更多的事“白发生头未得还”。
久戍不归是李益所处的特定时代的主题,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心理状态的反映。战争又不停歇,一旦远走戍边,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归期无望。
相比较同时期同主题的其他作品,李益的这首诗最厉害的就是唱出了具有普遍意义将士的心声。
绝句到了中唐、“句意愈精,筋骨愈露”,而李益的绝句却能独主风神,意味无穷。
《夜上受降城闻笛》写得十分简洁且清空。三句写景,却无一粘皮着骨。绝句有这么一个特点,那就是第三句的转笔,最关键,也最难写。
《夜上》其诗最难得的的是,第三句的妙。
妙就妙在首先于前两句既相应又相避。
承前两句,也是对环境的描写,但前者描画线条色彩,第三就则摹写音响;
同时,也承接前两句,做抒写乡情的铺垫,但前者写所见,由视觉引动绵绵乡情,这句则写所闻,由听觉把乡思引向滔滔感情的洪波。
转折巧妙,有放有收。绘声绘色而转入声音,从情商收紧,从而使抒情的末句得以从容自然流出胸间。
末句以景写情,也增加了全诗的韵味。
前三句已蓄势有余,一般末句就可以用直抒写出。
李益却独辟蹊径,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了一个回旋,用想象中的一个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虽绝而意仍不绝,在戛然而止时仍然在荡开一个有一个涟漪,回味无穷!
画面,诗情,音乐之美熔于一炉,字字写情,笔笔传神,却又没有一句用来直抒情感。这便是这首诗的”绝”之所在,没有直抒,但笔下的诗情一句饱涵含在画面与音乐所统一构成的诗歌形象中了。
这比起一味直抒的写法,即显得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是故,《夜上受降城闻笛》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
-----
网友解答:
-----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宪宗时为秘书少监,官至礼部尚书,有李君虞集。
【唐大历十才子和李益】
“大历十才子”(根据《新唐书•卢纶传》)是中唐前期诗歌发展中的形式主义逆流。他们无视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刻意模仿盛唐的盛世调子。歌颂昇平,歌颂隐逸,吟咏山水是他们诗歌的基本主题。他们都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多写律诗,但都缺乏艺术特色。他们追求声律对仗的工整,崇尚齐梁绮丽的诗风,在当时诗坛影响很大。其中钱起、卢纶的一些小诗艺术上尚有一定特色。
李益是和“大历十才子”同时而有一定成就的诗人。他有多年的戎旅生活,诗多以边塞为主题。主要是表现英雄主义精神,描写战士久戎思乡的痛苦和边塞风光,如《塞下曲》“伏波唯愿裹尸还”、《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军北征》等。诗多中唐衰乱的时代色彩,情调悲凉。
李诗艺术成就较高。他善于用七绝写边塞,其情调的“悲壮宛转”,语言的精炼优美,音韵的铿锵和谐,都接近王昌龄的风格。
七言绝句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唐书张仁愿传:“仁愿请乘虚取漠北地,於河北筑三受降城,当虏南寇路。”
迴乐峯①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②,
一夜征人尽望乡。(平声阳韵)
【注解】①迴乐峰在今甘肃灵武县。峰或作烽。
②芦管,即胡笳,胡人捲芦叶而吹。
【作意】这也是意在写边塞夜景,征人思乡。
【作法】首二句相对成联。“沙似雪,月如霜”形容边塞苦寒景象。三句转入闻笛,芦管声悲,触动征人回乡之望,故四句即以此作结。
-----
网友解答:
-----
李益,何许人?名诗哪首?
简介:
李益(公元750~830年),唐朝大历四年(769)进士,任职郑县尉,建中四年(783)为登书判拔萃科。
游记:
李益
因久得不到升迁的机会,愤而弃官漫游写诗,常在燕赵一带。他擅长绝句,尤其是工于“七绝”,其诗作多以“边塞诗”名世。
其中最为著名之篇当属《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不尽乡愁人尽望”,《夜上受降城闻笛》意思如何?
注释:
“
回乐”,地名,亦说是回乐峰山,“烽”,烽火台;“受降城”,城名,据传是唐初名将张仁愿为防突厥而建在黄河以北的,分东、中、西三城。
“芦管”,芦杆制作的笛子,属乐器之一;“征人”,出征在外的人,这里指戍边的将士,“尽”,全的意思。
析义:
回乐烽火台前的沙漠洁白似雪,受降城外面的月色如同寒霜一般;不知怎么远处传来了笛音,引得全体将士一夜间都在眺望故乡。
“月是故乡明”,《夜上受降城闻笛》为什么被评为中唐七绝之冠呢?
意境非凡:
咏读全诗后,我们会发现此诗妙趣横生:有景、有声、有情,且三者融合并富有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景:前两句,表明将士们夜守烽火台上的远望和近观,“似雪”、“如霜”,极尽悲壮之惨景。
声:笛音乍起,有一种冷不防的感觉,渐而使人产生了内心深处的涟漪。芦笛,人人爱吹、爱听,入了感情,念及家人。
情:很直白,“尽望乡”,说不尽的乡愁,诉不完的心声。不是平常不思乡,而是因今夜笛声撩起,才会全心望月寄思的。
古藉评判:
《唐诗纪事》记载时就说此诗在当时常被度曲入画,传唱天下,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诗当然概莫能外。
其艺术上的成功,即是将“景色、声音、感情”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诗人刘禹锡《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中提到的“边月当空芦管秋”,专指此诗!
总之,这首戍边将士乡情之诗,所抒发的感情都隐喻在景、声和情态展露之中,有满满的思乡心切和恪守边彊的职业操守在里面。一曲《夜上受降城闻笛》,冠绝中晚唐,可比盛唐!
(图片来源网络,违规即删)
-----
网友解答:
-----
边塞诗是唐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名作佳句众多的组成部分。佳句中除了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属古诗或乐府,“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属七律,王维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属五律,卢纶的“夜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属五绝以外,大多数的佳作佳句都在七绝之中。对七绝中的边塞诗而言,又分盛唐的七绝边塞诗,中唐的七绝边塞诗和晚唐的七绝边塞诗的区分。
盛唐的边塞诗中,以现在的多数人的价值取向,似乎王昌龄的〈塞下曲〉“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首的沧凉、雄浑、豪迈为最佳了。因为它表现出一种“盛唐气象。”。但也有人称其〈从军行七首〉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首为“唐朝边塞诗中的压卷之作”,原因在于评论者认为此诗中包含了对边关将士艰苦和牺牲的同情和惋惜,从而发出了若有“飞将”在世,何有胡人的进犯,国力的消耗,将士的栖牲的感慨。此说自有它的道理,但也有另外的一种说法,即王之焕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王瀚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并列唐朝边塞诗的第一名。如此而论的原因在于评论者认为这两首诗在豪迈中透出悲凉,又在悲凉中展现了边关将士的豪迈。且认为“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包含了对朝廷缺乏对边关将士的“春风”的隐约的不满,此说或许有些牵强。至于前人的第一、第二之分,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便是,大可不必较真。
时代是发展的,古人亦是如此。这个发展的一部分就表现在唐朝的中期以及盛唐的后期,诗人就已经对连年的开疆拓土中,抵御外患的出征戍边中百姓与将士所承担的苦难有了更多的关注、同情和思考了。杜甫在他的〈兵车行〉中就对盛唐以来开疆拓土而造成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发出了他的呼喊。但杜甫等人也不是一味地里反对战争,在他的“三吏”、“三别”中以他在从河南逃往四川的路途中的亲身经历,真实的反映了“安史之乱”中的那场反击外族分裂国家的战争给人民所带来的灾难;也叙述了在灾难中苦度岁月的人民,又能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无愿无悔地作出牺牲。杜甫笔下的或是垂暮老人,或是新婚首日未入洞房丈夫就被征招入伍的女子所表现出来的草民们的民族大义和栖牲精神。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令人震撼的不朽的诗篇。
就边塞诗中的绝句而言,中唐诗人李益的这首〈夜上受降城闻笛〉与盛唐后期的诗人高适的〈塞上听吹笛〉有异曲同工之妙。〈塞上听吹笛〉诗是: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李益的诗则是: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高适和李益,以及几乎所有的唐朝的边塞诗,都是在诗人身临其境的情下写出的诗篇。正因为如此,唐朝的边塞诗从景到情,就没有一丝一毫造作的痕迹,都如行云流水一般的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沁人心脾。前辈高适所写,由远而近,由远处的胡天牧马,到近处的戍楼之间。晚辈李益所写,也是由远而近,由远处的回乐峰到近处的受降城。但高适是由哀怨的曲调的飘落而抒发他的情怀,李益在他的诗里却是写的是人,写的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就如神来之笔,把哀怨的羌笛声和千千万万的出征的将士在月下闻笛望乡的场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真个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也。李益的这首诗与高适的那首诗可谓异曲同工。但李益的诗却比高适的诗更能感人,因为他的诗的结尾落在了征人们眼望乡,心亦望乡之上了。
言至此处,还需多说吗?李益的这首唐诗边塞诗中的佳作,排第一也好,排第二也好,就由它去吧。
晚唐的边塞诗,则以陈陶的〈陇西行〉“势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豪迈之中所透出的的凄凉与杜甫〈兵车行〉里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异曲同工,遥相呼应,感人肺腑了。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国产高端功放哪家好?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