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苏武牧羊过的那么苦,为什么不吃羊?
历史上苏武牧羊过的那么苦,为什么不吃羊?
-----
网友解答:
-----
事实上,大家如果细细读一下历史,就会发现苏武简直是个神人,他不但人品过硬,意志力也很坚强,因为他很抗冻,还特别耐得住饥饿,命特别硬,最后把匈奴单于都给整得没脾气了。
苏武出生于前140年,他父亲是汉朝右将军苏建,曾因为跟随卫青抗击匈奴而被封为侯爵,匈奴被大打残之后,苏建开始担任代郡太守。
因为父亲的关系,苏武跟自己的几个兄弟很早就开始担任郎官。这是一种庇荫,因为那时候没有科举考试,所以官员的子弟是可以优先当官的。
苏武年轻的时候不显山不漏水,没什么大作为。但在前100年的时候,匈奴单于有意与汉朝达成和解,于是将之前扣押的汉朝使者全部遣返,并认汉武帝做他的长辈。
汉武帝那时候觉得匈奴人已经被赶到漠北去了,也是时候让百姓休养生息了,于是也决意将扣押的匈奴使者也给释放了。但汉朝作为天朝上国,是讲礼仪的,汉武帝便决定让中郎将苏武作为主使,张胜作为副使出使匈奴,将匈奴使者给送回去。
成为使者是很荣耀的,如果出使成功,回来之后还会升官。所以这对于苏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建功立业的机会,要知道他那时候已经四十岁了,再不抓住机会,人生就这么浑浑噩噩过去了。
苏武对此次出使匈奴也确实十分重视,但他也知道匈奴人反复无常,危险性很大,所以他临时招募了一百多名士卒和斥候。事实上,苏武去匈奴,除了归还使者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侦查匈奴的情报,这个是在纸面上不能说的。
苏武来到匈奴之后,一切都很顺利,但他后来发现匈奴单于的态度依然很傲慢,这让苏武十分担心。但不管怎么说,苏武成功完成了任务,并且探查到了匈奴的情况,于是就打算回去了。
可还没等苏武动身就出事了,有个叫做虞常的汉朝降将在匈奴混得不怎么样,就准备找机会重返汉朝。
因为虞常跟汉朝使者张胜很早就有交情,于是他就找到张胜,说自己准备跟匈奴缑王一起策划谋反,射杀被汉武帝痛恨的另一个降将卫律,并将匈奴单于的母亲阏氏绑架,然后跟着张胜一起投奔汉朝。
张胜觉得这是个对匈奴造成打击的好机会,于是同意了虞常的请求。不久之后,虞常果然趁匈奴单于外出打猎期间策划了一次谋反,但不幸消息泄露,匈奴单于派兵镇压了谋反,虞常等主谋被抓。
苏武对这一切原本都不知情,但由于张胜害怕受到牵连,于是将事情告知与他,还让他想办法解决问题。苏武哪有什么好办法,他担心受到牵连会损害汉朝的形象,于是决定以自杀的方式来逼迫匈奴停止调查,但被张胜给劝阻下来。
不久之后,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匈奴单于十分生气,就想杀掉汉朝使者。但有大臣告诉匈奴单于,杀掉不足以羞辱汉朝,何不将他们招降。匈奴单于便派卫律去招降苏武和张胜等人,苏武不堪其辱,于是再次自杀,他用一把刀在自己身上捅了一刀。
卫律虽然得到匈奴单于的赏识,但他对汉朝的感情很深,于是竭力救治苏武。苏武原本已经断气了,但是在匈奴医生的治疗下,他居然奇迹般活了下来。据说,匈奴医生将苏武架在火上烤,使他体内的淤血流出来,他这才得救的。
匈奴单于虽然叫嚷着要杀掉苏武,但她听说苏武自杀之后,也是大惊失色,生怕苏武真的死掉了,引起汉朝的报复。
等苏武被救活之后,匈奴单于这才松了口气,他也对苏武的节操感到十分敬佩,于是赏赐给他很多药物并让其好好养伤,只是把参与谋反的张胜给监禁起来了。
等苏武养好伤之后,匈奴单于不想放他回去,想要他像卫律那样为自己效力,于是派了很多人去劝降他,但苏武在面对威逼利诱的时候大义凛然,坚决不投降。
匈奴单于得知之后很生气,也越发想要招降苏武,于是采取了一些特殊手段,他让人将苏武丢到雪地里,几天都不给他吃喝。匈奴单于的想法是,这种对身体的摧残或许可以让苏武屈服。
可是苏武还真是扛得住,他没有吃的,就抓一把雪同毡毛一期吞下,于是他在几天时间里都没有死掉。
匈奴单于也担心苏武真的死掉,于是将他接回来。匈奴单于并没有放弃招降苏武,但她并没有太多时间跟他耗着,于是决定将他送到北海去,还说只要公羊生下羊羔,就放他回去。
其实,这是匈奴单于逼苏武投降的最后办法了。
大约在前100年到前99年之间,匈奴单于给了苏武一些公羊,然后将他送到北海,也就是今天的贝尔加湖附近。
那么,苏武在北海的生活究竟如何,他有吃过羊吗?
事实上,现在很多人对苏武在北海的生活有很多过于夸张的说法,认为他在北海生活得太差了,其实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
北海这个地方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简单来说就是温差大,冷的时候有零下三十度,热的时候则有三十多度。但北海有个好处,那就是那里的动物物种十分多,植被也是十分茂密的,而且贝尔加湖中还有大量鱼类,而且还多都是独有物种。
汉朝时期,北海是匈奴人一个很好的放牧场,那里还生活着很多被匈奴征服的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是一个杂居地,以丁零人为最。
对于长期居住在北海的人来说,他们有足够的本领在那里生活下去,那时候种植技术可能还不太先进,但无论是放牧还是打猎,亦或是捕鱼,食物并也不是很大的问题。
但对于苏武这个长期生活在汉朝的贵族子弟来说,他前半生生活优越,根本就没有为生活操过心,所以什么都不会,不会采摘,也不会放牧打猎,突然来到北海这个他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中,自然是很难生存的。
在刚开始的时候,苏武肯定是不敢吃匈奴单于给他的公羊的,因为他一旦吃了羊,那么匈奴单于指不定又要为难他。但匈奴单于也没有给他食物补给,所以他只能靠自己去寻找食物。
根据记载,苏武刚来到北海的头一年,他每天就拄着汉节牧羊,饿了就四处寻找野鼠藏在洞中的果实充饥。关于苏武食物的其他来源,历史上并没有太多记载。
但虽然没有记载,我们其实也可以想象,因为苏武能吃的东西,除了野鼠藏在洞中的果实之外,也就是去采摘一些野菜吃了,运气好的话,还可能得到一些小型动物来补充蛋白质和脂肪。
但这些食物是远远本不够的,那么苏武是怎么活下去的呢?我们可以根据史料来推断一下。
苏武在来到北海大约五六年之后,有一次匈奴王的弟弟于靬王到北海打猎,把苏武也一起叫上了。史书记载说,苏武给于靬王编织了很多渔网,还会矫正弓弩,所以他得到了于靬王的赏识,于靬王给了他很多衣服和食物。
注意划重点,苏武会编织渔网,而且还懂得弓弩。也就是说,在此之前,苏武极有可能通过打渔和狩猎获取了食物。
这个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苏武要活下去,那么他就必须想办法。
考虑到北海当地生活了很多匈奴人和丁零人,他们都是打渔和放牧高手,不排除苏武在放牧的过程中跟他们处好了关系,从而向他们学习了打渔,狩猎以及制造相应工具的技能的可能性。
这里面有个疑问就是,那就是匈奴人和丁零人会帮助苏武吗?
这个其实完全不用怀疑,因为苏武回汉朝之后透露,他在北海娶了个匈奴妻子并生了一个儿子。既然都有匈奴女子愿意嫁给苏武了,那么有一些当地人帮助他生活下去也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说,至少在苏武来到北海的前几年,他就有了生存下来的基本技能,至于说吃匈奴王赐给他的羊这件事,可能就没什么必要了。
我们接着往后看。
大约就在于靬王回去之后三年,他就因病去世了。不过于靬王对苏武很有好感,他在临死前对苏武念念不忘,让人给苏武送去了很多马匹,牲畜,服饰和穹庐。
就这样苏武一下子变成了富户,有车(马匹)有房(穹庐)有存款(牲畜)了,杀牛宰羊完全没有压力,所以我认为他是吃过羊的。
我个人还揣测,大约就是在这个时期,因为苏武一下变成了富户,所以他娶了一个匈奴人做老婆,并且还有了一个孩子,而且这个孩子的名字我们也知道,叫做苏通国。
但天有不测风云,在不久之后的一个冬天,一伙丁零人偷走了苏武的牛羊,让他再次变成了一个需要为食物而操心的普通人。不过好在那时候苏武已经在北海生活了将近十年时间了,所以他的生存技能应该是过硬的,养活一家人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
既然苏武在北海有了生存下去的技能,那么他最后是怎么回到汉朝去的,结局又如何呢?
匈奴单于将苏武放在北海,也不是完全把他忘记了,他曾派卫律数次去北海找他谈话,试图让他屈服,但苏武都拒绝了。
前99年李陵投降匈奴之后,他听说苏武在北汉牧羊,但不敢去找他。后来匈奴单于封李陵为右校王,还把女儿嫁给他,使他成为了匈奴的贵族。为了劝降苏武,匈奴单于曾多次派遣李陵去北海设宴招待苏武,两人交谈了很多,但苏武并没有选择投降。
前87年,汉武帝去世,匈奴王觉得这是个劝降苏武的好机会,于是再次派遣李陵去北海劝降他。李陵在将汉武帝去世的消息告知于苏武的时候,他显得十分悲伤,还吐了很多血。
在随后数月间,苏武每天对着汉朝的方向边哭边跪拜,以此来寄托自己对汉武帝之死和自己无法回到汉朝的悲伤之情。但对于李陵的劝降,苏武并没有动摇,但他对李陵的遭遇表示同情,也似乎是原谅了李陵。
汉昭帝继位之后,采取了和亲政策,从而改善了汉朝和匈奴的关系。霍光派人去匈奴寻找苏武的下落,但匈奴单于却谎称苏武已经病死了。
后来,汉朝使者通过常惠等人得知苏武还活着,于是又找匈奴单于要人。匈奴单于见无法再隐瞒,于是将苏武在北海的情况告知给了汉朝使者。
前81年,苏武跟随汉朝使者回到阔别十九年的汉朝,被汉昭帝封为负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典属国,俸禄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苏武在北海牧羊那么多年,回到汉朝之后得到了这么大的回报,也算是让人感到欣慰了。
不过,苏武的后代并不省心,他在汉朝的儿子苏元后来因为参加上官谋反而被杀,苏武本人也因此受到牵连,被霍光免官。
前74年,汉宣帝继位之后,鉴于苏武德高望重有熟悉民族事务,于是封他为食邑三百户的关内侯,还让他继续担任典属国。汉宣帝见苏武的膝下没有儿子孝敬他,便问他在匈奴的时候是否有儿子。
苏武原本不敢将自己在匈奴娶妻生子的事情说出来,但汉宣帝问他的时候,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已经大为缓解了,所以他就通过汉宣帝的外公许广汉告诉汉宣帝,他在匈奴还有个儿子叫做苏通国。
汉宣帝十分高兴,于是派遣使者去匈奴,用丝绸和黄金将苏通过给赎了回来,还封苏通国为郎官。
苏武晚年十分风光,因为他在朝中的威望很高,汉宣帝又十分尊重他,所以他每月初一和十五上朝的时候,都是汉朝的一件盛事,他也被大臣们尊称为“祭酒”。
前60年,也就是汉宣帝神爵二年,苏武去世,享年八十岁。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入麒麟阁十一功臣,以褒奖他忠贞爱国的节操。
总结一下:苏武在北海的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艰苦,虽然不如在汉朝,但是也不是没有吃的,而且他极有可能是吃过羊的。
我们现在说苏武的故事,主要还是说他在想匈奴遭受了很大的精神痛苦,他明明是有机会过更好的生活的,他宁愿在北海牧羊十九年也不变节,这是难能可贵的。
-----
网友解答:
-----
苏武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被囚匈奴十九年,凛然不失民族气节。他被匈奴人放逐于北海牧羊,生活极其困难,有时甚至以老鼠、野菜充饥。有人会问,苏武不是有一大群羊吗?为什么他宁可吃老鼠,也不吃羊呢?
第一,苏武被匈奴扣押,牧羊于北海
公元前100年,匈奴且鞮侯单于试图与大汉帝国和解,结束战争,便派使节出使大汉。汉武帝也派苏武为正使,张胜为副使,率领大汉使团出使匈奴。
这本是一次和平外交,然而却发生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副使张胜参与匈奴一起谋反事件,企图劫持单于的母亲。这起谋反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由于张胜的鲁莽,整个大汉使团遭殃,苏武也被牵连,被匈奴单于囚禁。
匈奴单于软硬兼施,企图逼迫苏武投降匈奴,遭到苏武大义凛然的拒绝。单于下令将苏武流放到荒凉的北海(贝加尔湖),让他放牧一群公羊,还说:“等到公羊产奶的那一天,你才可以回到中国。”
苏武从此被囚于北海,与冰雪为伴。北海是荒凉之地,也是匈奴流放犯人的地方,粮食经常无法按时供应,苏武就在野地里挖掘老鼠洞,逮着野鼠后烤着吃,有时也以野草充饥,就这样饱一顿,饥一顿的。
既然苏武牧羊,为什么他不宰一只羊来吃,而宁可吃老鼠、野菜呢?
第二,苏武是汉使,代表国家的形象
苏武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他是大汉帝国的使臣,代表着自己国家的形象。
尽管苏武并不知道张胜参与匈奴的谋反事件,但是作为大汉使团的团长与正使,应该说还是负有一定的责任。苏武使团的任务,是推动汉、匈两国的和平,而不是要颠覆匈奴的政权,对于部下参与的谋反事件,苏武至少是有失察之过。
我们如果站在匈奴的立场来看这一事件,大汉使团出国访问,竟然有人想乘机颠覆匈奴政权,可以想象匈奴单于是何等愤怒。从苏武个人来说,他虽然对部下所做所为失察之过,但他并未参与试图颠覆匈奴政权的阴谋。特别是阴谋的参与者、大汉使团的副使张胜后来为了保命,投降匈奴,这一事件的具体细节,匈奴方面也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完全可以排除苏武的嫌疑。因此,苏武是遭到匈奴方面极不公正的待遇。
面对这种不公正的待遇,面对荒凉的北海与生活的窘迫,苏武没有忘记自己的汉使身份。匈奴人逼他牧羊,倘若他出于激愤,在粮食不济时,宰几只羊来下肚,固然快意恩仇,可是这么一来,匈奴人会怎么看待汉使呢?他们还会对汉使有一种敬重之感吗?使臣出了国门,就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国家的形象。苏武要是为自己的温饱,随随便便把宰杀所放牧的羊只,那还会给人留下凛然大义的印象么?既然大汉帝国自命为礼义之邦,汉使更应维护大国的文明形象。
第三,直到李陵到来,苏武才改善生活
苦难辉煌。
倘若苏武被软禁,依然能过着舒服的生活,那么就衬托不出他崇高伟大的民族节气。时穷节乃现,越是苦难,越能突显一个人金子般的品格。
苏武被囚匈奴十九年里,绝大多数时间生活是极其艰辛的。直到他被放逐北海十余年后,匈奴单于派李陵到北海劝降苏武,李陵硬着头皮前往。李陵摆下酒筵,与苏武对饮。这大概是苏武被囚后,吃过的最丰盛的一餐。对于李陵的劝降,苏武大义凛然地拒绝了。他宁可吃野菜,也不会放弃内心的信念。
他对李陵说:“自从离开中国以后,苏武已把自己当作一个死人了。如果大王(李陵被封为右校王)一定要劝降苏武,我与大王畅饮之后,便死在大王面前。”
李陵喟然叹道:“古代忠义之士,也没有超过子卿兄的。李陵与卫律所犯下的罪行,上通于天!”说罢,泪下沾襟,与苏武决别而去。
在苏武面前,李陵为自己的投降感到耻辱。他听说苏武生活艰难,想送一些牛羊给苏武,但自己没有颜面去见苏武,就让自己的匈奴妻子,带着数十头的牛羊到北海,接济苏武。由于有李陵的接济,苏武的生活境况有了很大的好转。直到汉昭帝时代,匈奴又一次向大汉表达和解的意愿,苏武才得以被释放回国。
我对苏武有一段评价:
苏武与张骞一样,是汉代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民族精神之碑。血溅虏廷,威武不能屈其节,饮雪吞毡,厄境不能移其志;牧羊北海,人生有几个十九年春秋,冰雪霜白其发,风沙落其节旄;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死有所不避,生只为报国恩;天地茫茫,万物卑微,惟其精神可超越生命而千年不朽矣。
-----
网友解答:
-----
苏武牧羊是一段非常悲壮、值得认真反思的历史故事。
《汉书·苏武传》,详细、明确的记述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反应了当时大汉王朝与匈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歌颂了大汉使者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
苏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西汉大臣。
01
事件的起因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发起马邑之战,结束了汉高祖以来长期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
这时,汉匈双方都屡次派遣使者去窥探对方的虚实。匈奴扣留了汉朝使者郭吉、路充国等十多批人,匈奴的使者到来,汉朝也把他们扣留。
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匈奴且鞮侯单于刚刚即位,害怕汉朝袭击他们,于是全部送回被扣留的汉朝使者。
汉武帝嘉奖他深明大义,就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官衔、持节遣送扣留的匈奴使者回去,并且赐给大批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且鞮侯单于改善汉匈关系的好意。
苏武与副使中郎将张胜、临时充任的随从员常惠及兵士一百多人一同前往。到达匈奴之后,出乎汉朝廷的意料,且鞮侯单于误把汉朝的好意认为是软弱可欺,反而更加骄狂起来。
就在匈奴准备派出使臣护送苏武等人回国的时候,恰巧发生了匈奴缑王和汉朝的长水虞常等人谋反的案件。
缑王曾经投降过汉朝,与战败俘虏的浞野侯赵破奴,伙同汉朝叛臣卫律等人,企图劫持单于的母亲投奔汉朝。
但由于事机泄密,单于派兵绞杀了缑王等人,虞常被活捉。
苏武得知副使张胜曾参与了这次事变,意识到会牵连到自己。他不愿意受到侮辱,就想自杀,被张胜、常惠阻止。
且鞮侯单于命卫律劝降苏武,苏武拔出佩剑自刎。卫律大惊,赶忙组织抢救,本已断气的苏武,过了半天才缓过气来。
单于以苏武节操为壮,早晚派人探望,同时逮捕了张胜。
卫律斩杀了虞常,以此威胁汉朝使者,张胜惧怕,就投降了,但苏武毫无惧色。卫律又以自己的经历,诱使苏武投降,但苏武不为所动。
单于更加钦佩苏武的气节,愈加希望他能够投降。于是,把他囚禁起来,放入地穴,跟外界隔绝,不供给饮食。
苏武卧着嚼雪,同旃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了北海(今俄国西比利亚贝尔加湖),把他与部下随从常惠等人分开,让他独自放牧公羊,并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以归汉。
02
苏武北海牧羊
苏武到达北海以后,匈奴的粮食供应不上,就掘取野鼠、收藏草实为食。
且鞮侯单于的弟弟于靬王很器重苏武,就供给他衣服和食物。但三年后,于靬王病死,他的部下都迁离了。这年冬天,丁零(古民族名)人盗去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又陷入了穷困。
当初,苏武与李陵同为侍中,就在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了匈奴,但李陵不敢与苏武见面。
此时,李陵受单于的派遣前来劝降苏武,并告诉他,他的兄弟及母亲都已经死去,妻子也可能嫁人了。
苏武说:大臣为君王服务,就像儿子效忠父亲,我死无可憾。
李陵慨然叹道:
“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李陵因为羞愧而不好意思赠送礼物给苏武,就让妻子赐给苏武几十头牛羊。
后来,李陵再次到达北海,告知苏武说:“皇帝死了。”
苏武听到这个消息,面向南方放声大哭,直至吐血。每天早晚哭吊,一直持续了好几个月。
03
苏武归汉
汉武帝驾崩后,刘弗陵继位,是为汉昭帝。
几年后,匈奴与汉朝议和,重新和亲。汉朝索求苏武等人,匈奴欺诈说苏武已经死亡。
后来汉朝使者又到匈奴,常惠等人见到了汉使,陈述了事件的全部经过。并教导使者说:
“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使者很高兴,就按照常惠所言去责备匈奴单于。于是,单于召集苏武部下,除了已经投降和死亡的,总共有九人一起跟随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回到了长安。
此时,苏武离开汉朝廷,在匈奴已经二十年。
从《苏武传》记载的情况来看,苏武并不是不吃羊,而是没有足够的羊可吃。
起初,匈奴单于放逐苏武去北海,就是要消磨他的意志。如果他不回心转意,就不可能放他回来。
单于用心也十分歹毒,只让苏武放牧公羊。他们并不怕苏武吃羊,要知道,全部是公羊不能生小羊,吃一只少一只,最后一只也没有了。
苏武要活下去,就不能敞开肚子尽情去喝羊汤,更不可能天天烧烤。
从传记中,豹眼看不出苏武为了气节,誓死不吃匈奴羊的意思。更没有必要把这一点看作是苏武为了民族气节。
且鞮侯单于的弟弟于靬王曾经给苏武留下了一些牛羊,但被丁零人偷走了;李陵的妻子也赠给了苏武一些羊群,但毕竟有限。但这些事,说明了苏武并不是吃不到羊,而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才不得不掘取野鼠、收藏草实为食。
苏武的伟大之处,在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无论卫律、李陵等叛臣如何诱使,无论北海生活环境如何艰难,都不能改变他忠于大汉朝的坚定信念,都不能改变他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苏武的故事更令豹眼感慨地是,只有强大的祖国,才能维护每一个公民的利益;同时,令后世深思地是,不要说以德报怨,就是以德报德,有时候在国际交往中未必行得通。对于不懂感恩的野蛮民族,只有用拳头彻底把他打趴下,他才会威服。
从苏武这个悲壮的故事中,应该好好汲取教训。韬光养晦是暂时的,该亮剑的时候必须亮剑。
-----
网友解答:
-----
上国天使,岂食蕃邦牛羊!
-----
网友解答:
-----
我们又怎能断定苏武不吃羊呢?可以确定的是,只要苏武想吃羊,就没人胆敢阻止他宰羊吃肉。岂能臆测他明明守着羊群,却窝囊的不能吃一口羊肉呢!
苏武可不是吃素的!那是大汉禁卫军将军,他也不是宋朝文武分道之后的那些不识五兵、貌似很硬气、但见了匈奴人一拔刀就吓得小腿肚子颤颤巍巍的酸儒。
别不信,下面就来说道说道,为什么苏武可以随时宰羊吃肉的原因。
苏武是个什么性格的人?
当苏武的使团卷入匈奴内乱,事泄之后,使团遭拘捕。
但是身为汉使却遭拘捕还要受审讯,这让性烈的苏武倍感耻辱,于是苏武就给了自己一刀。
这一下,就把匈奴给吓坏了。汉使若死了,那还了得?
于是匈奴人想尽办法,用土方子与草药,全力抢救,也是苏武命不该绝,硬是让匈奴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然后,当苏武伤势痊愈后,匈奴又开始使尽手段劝降。匈奴单于派卫律逼迫苏武降匈奴,苏武不从,卫律以刀架颈脖威胁之。
什么,敢杀持节的汉使?
苏武就冷笑着骂卫律道:
”南越国曾经杀汉使者,最后汉军灭南越,屠其国,分其地为大汉九郡。大宛王曾经杀汉使者,汉军灭大宛、擒其王,将之首级悬在北门示众;朝鲜杀汉使者,立即就被消灭。惟有匈奴还没遭到这下场。你明知我不降,就是要杀我,令两国开战吧,匈奴的覆灭就从杀了我开始吧!”
匈奴虽野蛮暴烈,然强者亦畏惧更强者!当野蛮的匈奴,遇上有仇必报的强汉,终于还是胆怯了!最后,使尽手段,却就是不敢真杀了苏武。
之后,苏武就开始了长达十九年北海牧羊的生涯。
由此,我们也可知苏武的个性,以及匈奴对苏武的态度。
既不敢杀苏武,又不能让他死。
唯有将他迁至遥远的北海,给他一群羊,以让他自力更生,直至自己熬不住这种艰苦生活,然后主动请降,这就是匈奴人最初的打算。
然而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苏武所牧之羊,是为他自己放牧。而非替匈奴人放牧,自己却吃糠咽菜不能碰一口羊肉。
否则,若是这样的话,那么苏武绝不会忍这种耻辱,大不了再给自己一刀。这是符合逻辑的!
下面来看看苏武牧羊时的生活。
苏武到了北海,匈奴人只给了他羊,却没有供应米面果蔬等汉人习惯吃的粮食。
匈奴人坏就坏在这儿,意思就是:
饿了就吃羊,可别说我们虐待你!因为汉人是不习惯天天吃肉的,目的无非就等苏武出言相求。
而苏武是绝不会出言恳求的,但没有果蔬怎么办?
他就掘野鼠所储藏的果实吃,以此平衡肠胃,就这样撑了下来,并逐渐适应了在极寒之地的生活。
史书记载了,苏武还会编打猎的网,并能矫正弓弩,没有这样的技能,也是无法在严酷环境中生存的。
由此可知,苏武在北海,不但有属于自己的羊群,而且也不但是手持使节之杖,还是刀弓倶备的,匈奴不敢缴了他的械。唯就是遣散了他的随从,不允许他离开北海。
又数年后,单于的弟弟于靬王到北海打猎,遇上苏武,敬重苏武的气节,还供给他衣食、马匹、牲畜、穹庐等等。
而苏武最后,连娶妻生子匈奴都允许的,他吃几头羊,又有何妨。
由此可确定,苏武在北海牧羊时,杀几头羊吃吃,那是随时可以的,他在牧羊期间的日常饮食,就是包括了宰羊吃羊的。
又从人的生理上讲,人类生存极寒之地,充足的脂肪是必不可少的。若无有厚实脂肪撑着体能,那么在长期零下二三十度严寒之下,早就冻得一命呜呼了。
有人不禁要问了,有羊群,有马匹,还能佩带武器,还有娶妻生子,这还是囚禁吗?
这当然是囚禁,正确的说,是软禁!
当然,亦是因为汉朝之强,汉使虽遭囚禁,也能不受囚徒之辱。尊重都是打出来的,此言非虚。
所以,苏武北海牧羊,羊、马、刀弓皆有、节杖可留,、妻儿亦能有,却唯独没有随从。没有随从,就意味着生活的一切,全得自食其力。
除了牧羊,他还得捕鱼打猎。
而苏武并非吃习惯苦的寒门子弟,出使前的大汉中郎将是什么待遇;若降了匈奴,那又会得到何种待遇?
貂裘与锦衣玉食,那是只要一句话就能立刻享有得到之事。
然而苏武宁可在冰天雪地的刺骨寒冷中靠自己生存,也不肯屈膝请降,去过上舒坦富贵的生活,十九年不屈,世上没几个人能做得到。其心志之坚,硬如铁石,故而载入史册。
至于以为他不吃羊,那就显然想岔了!
苏武画像。(图来自网络)
-----
网友解答:
-----
苏武出使匈奴,被野蛮扣押,他坚贞不屈,不肯投降匈奴,结果被放逐北海牧羊十九年。那么苏武在饥饿难耐的时候到底吃没吃过自己放养的羊呢?下面就带领朋友们一起揭秘历史真相!
苏武,字子卿,生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即公元前140年,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即公元前60年去世。
公元前100年,匈奴新单于登基,汉武帝为了示好,命苏武担任正使,张胜为副使,带领着随从出使匈奴慰问。
由于副使张胜参与匈奴之间的政变,劫持现任单于的母亲来进行威胁。但随着谋反事件的失败,苏武也受到了牵连,被扣押在匈奴。
当苏武被押到匈奴单于面前时,苏武说道:“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这句话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我是坚决不会投降而辱没汉节的,我抱着必死的决心,来证明自己对祖国的忠心。
接着苏武拿起佩刀自刎以证清白,结果被匈奴人给拦了下来。但苏武的颈部还是受了重伤。
当苏武被匈奴人救活后,单于十分敬佩苏武的忠心,便想劝说他归降。
于是单于便派汉朝降将卫律劝降苏武。而苏武破口大骂卫律背主弃义,卖主求荣。当着单于和卫律的面抽出佩刀要自杀以表忠心,单于慌忙拦住苏武。
第二年,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因战败投降匈奴。单于知道李陵和苏武有交情,便让李陵再次劝降苏武,哪知苏武反唇相讥李陵不忠不孝,结果李陵灰溜溜的离开了苏武。
单于看到苏武如此硬气,便下令把苏武流放到北海苦寒之地牧羊,借以打击和消磨苏武的意志。只要苏武动摇了,就很有可能投降。
北海是匈奴作为流放犯人之地,常年冰天雪地,吃饭更是有上顿不没下顿,生活条件是要多恶劣有多恶劣。
就这样,苏武却因饥饿陷入了绝境。据《汉书》记载:“掘野鼠去草根而食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苏武为了充饥,只得通过挖老鼠洞抓老鼠烤着吃来充饥,有时候找不到老鼠,就只能挖野菜来吃。
苏武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生存条件下,硬是撑过了十九年,心中也没有动过投降的念头。
那么苏武这十九年中真的没有吃过自己放牧的羊吗?
朋友们,答案是肯定的,苏武在匈奴十九年,真的没有吃过一只自己放牧的羊,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给大家答疑解惑:
第一、苏武宁愿饿死,也不能丢了汉朝的脸。
苏武看到单于给他的全部都是公羊,并且告诉他:“等到公羊下崽,就放你回汉朝去。”
苏武心里明白,公羊是不可能下崽的,如果吃了匈奴的羊,便是向匈奴屈服。
苏武作为汉朝使节,代表的可是国家的尊严。所以,宁愿饿死,也不能丢了汉朝的脸。因此,苏武为了表明决心,宁愿吃老鼠,也不吃羊。
第二、苏武可以自给自足,解决饥饿难题。
苏武只是刚到北海的前几年没有吃喝。几年后,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在北海打猎时遇见了苏武。
而苏武正在织网捕鱼,还会制作弓箭打猎,已经可以自给自足了。于是於靬王十分敬佩苏武,并给了他很多衣服和食物。
所以苏武不吃匈奴的羊也不至于饿死,所以更不会去动匈奴人的羊了。
第三、单于让苏武牧羊是一个计策。
单于交给苏武放羊的数量是固定的。匈奴人会把这数记下来,只要少了一只,就会知道的。
如果苏武吃羊了,就说明他意志力开始松懈了,只要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不定苏武就可以投降匈奴了。
朋友们,苏武坚决不吃羊,是为了捍卫国家尊严。苏武的行为并不仅仅代表个人,同时也代表着国家。
苏武,青年出使,暮年而归。面对单于的威逼利诱,宁愿在苦寒之地牧羊19年,也不愿向匈奴屈服。真可谓守住气节,流芳千古。
朋友们,如果把苏武换做你们会怎么做呢?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
网友解答:
-----
很多人眼里的苏武牧羊,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贝加尔湖边的大草原上拿着汉朝的节杖赶着羊群,放眼四周不要说人连鸟都没有一只。
实际上的苏武牧羊,在最初的时候确实因为匈奴单于不给他粮食让他被迫在草原上吃草籽儿、挖田鼠过活,但是渐渐地周边也有当地游牧民族部落和他互通有无,有时候匈奴那边的大人物还会过来给他一些牛羊,有时候会把苏武叫到营地里来一起喝酒聊天。虽然匈奴单于送给苏武的那群公羊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少,但是苏武的牲畜却越来越多了。
很多人眼里的苏武牧羊,在贝加尔湖边放羊的时候打了十九年的光棍儿。实际上苏武在牧羊的时候不仅娶了匈奴族的妻子,而且还有一个儿子。所以,不是他一个人在放羊,而是放着放着成了他和他的老婆、孩子在贝加尔湖边放羊。
很多人眼里的苏武牧羊,一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弱不禁风,可怜巴巴的呆在北方苦寒之地,实际上苏武体格健壮孔武有力,不仅对于弓弩等装备的校正有着高超的技艺,还善于编织猎网打猎,在草原上的生存能力就连匈奴人都自叹不如。
所以,苏武在贝加尔湖边牧羊确实很辛苦,但是和很多人想象中的那种辛苦是非常不一样的。
匈奴内乱让苏武卷入其中。
苏武这次出使匈奴人本来应该是非常顺利,很快就可以带着匈奴的使节回到汉朝向汉武帝复命。但是,就在动身的前几天匈奴内部发生叛乱。匈奴单于平定叛乱之后经审讯却发现,苏武的副使张胜竟然也参与其中,于是逮捕了苏武等人。
负责审讯的叫做卫律,曾经是汉朝人,后来投降匈奴,审讯中副使张胜选择投降匈奴,惹事是他,惹了事最怂的还是他,真让人看不起。
但是,苏武以及常惠等人却宁死不屈,匈奴单于决定将这些汉朝人分各处关押,以便分化瓦解。
作为使节团的首领,苏武最惨,被匈奴单于流放到了北海,也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畔,属于匈奴的北方边境,也是漠北之战霍去病北伐的最远处。可惜这里不能实施农业生产,只能放弃。
贝加尔湖一带在匈奴人看来都是苦寒之地,一个生长在南方的汉朝人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面前一定会承受非同寻常的考验,这也是匈奴单于的一个策略,让苏武在苦寒之地备受煎熬,用不了多久他可能就投降了。
而且,匈奴单于觉得这样做还不够,所以给苏武的羊全都是公羊,并且跟苏武说直到公羊产乳、生子才允许他回来。
茫茫的原野只有苏武孤零零一个人,在草原上他只好以吃草籽儿、挖田鼠充饥,最初那几年过得非常艰难。
这正是题主提出疑问的地方,既然生活这么苦,为什么不吃羊肉呢?
这就是不了解草原的生活了。
在草原上,牲畜是牧民们的几乎全部财产,但是这些财产和农民的土地不一样。
虽然农民在耕种的时候也是看天吃饭,赶上水旱灾害往往颗粒不收。但是粮食可以连续储藏几年,正常情况下古代的普通老百姓家里面都会有那么一年半载的存粮,这些粮食可以帮助在某些不好的年景度日。
草原就不一样了,古代有句俗话,“家资百万,带毛的不算”,虽然草原上牧民通常会有上百头牛羊,但是这些牛羊和土地的最大不同是,如果遇见灾年,比如草原上流行疾病、发生严重的干旱,或者冬天遇到极寒天气,这些牲畜很有可能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农民可以等到风调雨顺的年景迅速让土地产出丰硕的果实,牧民一旦遭遇大的灾害,他的财产也许连根毛都剩不了。而且,北方的草原本身就是苦寒之地,出现各种自然灾害的几率要远远大过中原地区的农耕区。所以,在古代普通的游牧民族的生活水平要远低于中原地区农耕区的普通农民,让他们不得不经常为了生存南下去打秋风。
于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和南方的农耕民族之间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对农耕民族来说,这是一场保卫财产和生命的反击战,对牧民来说,如果在南方农耕区抢不到足够的粮食,就意味着熬不过去接下来的严冬了,打不赢就是输。
虽然牧民们饲养的牲畜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全部损失掉,但是作为牧民们的主要财产,他们必须全心全意打理,扩大种群数量,增加抵御灾难的能力。
与此同时,每一只羊,每一头牛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被宰杀,牛羊的毛可以做成生活用品衣物等,牛羊产的奶可以补充老百姓的蛋白质需求。除了过年的时候宰牛杀羊打打牙祭,平时绝舍不得吃,就像农民家里的地一样,总不能为了改善生活今天卖一亩地,明天卖一亩地,这么过日子的人那叫败家!
底层的牧民饮食来源重点也不是牲畜,而是来自采摘、种地、狩猎等多种方式,在一些野生动物多的地方肉食补充要多一些,反之则非常少了。
苏武被汉武帝派到匈奴地区出使,对于草原的生活他应该有非常多的了解,同时从他善于矫正弓弩、制作捕猎的猎网来看,在汉朝的时候应该有常年的军旅生涯。考虑到汉朝当时和匈奴人经常交战,苏武在此之前应该往返草原多次了,所以对草原他并不陌生,牲畜在牧民生活中的地位肯定也是非常了解的。
在贝加尔湖一带牧羊的时候,你完全可以把他看作是草原上一个底层的牧民生活,没有多少存粮,只有这作为财产的几百头公羊,这些公羊虽然不能产子、产奶来丰富他的食品来源,但是完全可以利用公羊产的羊毛编制一些生活用品来提高生活品质。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肯定不会去杀掉公羊来吃。
然后,在匈奴眼中贝加尔湖地区都已经作为苦寒之地了,可想而知他所放的这群公羊在冬天的时候应该会因为环境的恶劣出现被冻死的现象。冬天的北方草原是一个天然的冰库,在最冷的时候他其实也不缺肉吃。
况且,平时他还可以依靠打猎射一些大雁、野羊、野马、狼虫虎豹等来解决一定的肉食方面的需求,没准夏天还会去湖里抓几条鱼尝尝。冬天就算了,贝加尔湖的湖面经常会结0.5米甚至2米厚的冰层,一般工具很难刨开。
(贝加尔湖的冬天)
以上就是苏武在牧羊的前5-6年有可能经历的生活内容。
5-6年之后,苏武的生活就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
苏武在贝加尔湖地区放了5-6年羊之后,单于的弟弟于轩王来到贝加尔湖一带打猎。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汉武帝末期,汉匈战争告一段落,匈奴人不敢轻易南下,汉朝也再没有杀到草原深处,对于匈奴贵族来说,大量的时间可以用来娱乐了。
贝加尔湖地区冬天冷,可春、夏、秋等季节还是很不错的,这里气候清爽宜人风景秀丽,美丽的湖泊就像镶嵌在大地上的翡翠,在古代是一个游玩和游猎的好出去。
(贝加尔湖的夏天)
单于的弟弟于轩王在打猎期间有很多工具需要维修,正好苏武善于校准弓弩、制作猎网等,所以于轩王非常喜欢他,就给他送了很多衣服、食物等,让苏武的生活开始好转。
单于的弟弟在贝加尔湖一带呆了有三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苏武不仅没有必要像以前那样挖草籽、打猎为生,依靠送的食物就基本上能解决温饱问题了。
而且,单于弟弟还给了他大量牛羊,也就是说苏武放的公羊的数量在减少,可是他牲畜的总量却在这几年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不仅羊多了,牛也有了。单于弟弟肯定不会只给他公牛、公羊,所以这个时候苏武完全可以过一种草原富裕牧民那样的生活,用母羊、母牛在下完幼子之后产的奶做成奶酪、奶酒,也可以直接饮用;想吃肉了宰一头牛或者宰一头羊,足够他吃很长一段时间。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过两年于轩王去世了,苏武也失去了这个权力人物的庇护。
正应的那句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如果苏武这个时候只有那么一群公羊,没有人会惦记到他的财富,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苏武牛羊成群富得冒油。可是他又没有保护这群牛羊的足够的武力,也许他的单兵战斗能力极强,可惜在面对一个部落的时候个人的勇武起到的作用非常小。
在苏武牧羊的附近有一个部落叫做丁零,这个部落在汉朝后期开始往南迁徙,等到了两晋南北朝的时候丁零人已经迁徙到了两淮流域,到了唐朝时期他们除了长相和当地人不太一样,语言习俗已经和当地的人没有任何区别了。
苏武牧羊时期丁零人还在贝加尔湖一带游牧,他们和苏武之间肯定有过非常多的接触,双方并不陌生。
在于轩王去世不久之后,丁零人瞧准一个机会把苏武的牛羊给偷走了,结果苏武再一次陷入困境。
但是从这里也能发现,苏武这个人在当时的贝加尔湖畔应该已经是名声在外,而且即使孤身一人丁零部落对他也颇为忌惮,所以没有以众凌寡使用武力,而是依靠偷的方式弄走了苏武的牛羊。
李陵来了。
牛羊被偷的时候距离苏武牧羊已经过去了大约10年的时间,苏武在放羊的第2年李陵投降了匈奴人。
李陵是李广的孙子,他曾经和苏武在汉朝同担任侍中,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好,所以在李陵投降匈奴之后匈奴单于派李陵去劝降苏武。
这已经是李陵投降匈奴之后很久的事了,估计正好是苏武的牛羊被丁零人偷走的时候。
李陵投降匈奴单于之后颇受重视,不仅被单于封为王,还给他一个部落让他管理,唐朝的时候这个部落还曾经不远万里来到长安城向当时的皇帝进贡,还跟皇帝讲述了这个部落和陇西李氏的关系。唐朝的皇帝以陇西李氏自居,所以对这个部落简直就像见到了亲人一样大加扶持,而该部落也因为这个关系对大唐忠心耿耿。
李陵按照匈奴单于的命令前来贝加尔湖地区对苏武进行劝降,两个人聊了很久,最终苏武还是拒绝了李陵。
这个时候李陵已经在匈奴娶妻,他走了之后就让妻子代替自己赠送了几十头牛羊,苏武的生活又再次好转起来。在之后的几年李陵应该不止一次的来见过苏武,肯定也给过苏武很多的帮助,比如汉武帝去世的事情就是李陵告诉苏武的。
在草原上,苏武有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
苏武牧羊这几年除了最初生活比较困苦之外,后面的生活总体上要远超过当地的普通牧民生活,而且他在匈奴地区也娶了妻子,生了一个儿子。
苏武的妻子很可能是李陵媳妇给介绍的,事情也许是这个过程(纯属脑补):
李陵媳妇:苏武在汉朝有么有妻子、孩子?
李陵:苏武来匈奴之前已经有一儿两女,现在应该已经成家了!
李陵媳妇:我看他一个人在这孤苦无依,不如给他找个媳妇吧。咱部落里女多男少,红发碧眼的大美女有的是没出嫁的。而且,也许成了家他就不想回汉朝了,到那时在单于面前你也立了功,一举两得,多好!
(李陵部落原住民是这种长相)
李陵:可我怎么跟苏武说呢?你知道的,每次见到苏武我都很惭愧。
李陵媳妇:这你就别管了,你们汉朝不是有媒婆说亲吗,我就当一次媒婆,下回给苏武送东西的时候顺便把这事说了。
几天后。
李陵媳妇:叔叔,你来匈奴有十余年了,也许单于永远不会把你放回去,不如在这成家立业。就算以后回汉朝了也可以把妻子、孩子带回去,当初汉使张骞在匈奴十余年也曾经娶妻生子,并没有耽误凿通西域的使命,你也一样的。
苏武:嫂嫂,那就有劳了!
但回到汉朝之后,苏武没有像张骞那样把妻子、儿子带回汉朝,让他们留在了草原,估计就是因为妻子和李陵有一定的关系,怕汉朝这方面想多了,所以他从来没有将这件事儿透露给皇帝。
汉武帝的重孙子汉宣帝刘病已继位之后对苏武非常尊宠,除了让他每逢初一、十五入朝觐见之外,还给予他祭酒的尊号。一般情况下,得到这个尊号的人在同等级的官员之中排在首位,可见汉宣帝刘病己对苏武是非常尊重的。
苏武在出使匈奴人之前曾经有一个儿子,但是这个儿子在他回到汉朝的第二年因为参与政变被杀掉了。
所以,汉宣帝刘病己对苏武子女的问题非常关心,有一次他就问苏武:你在匈奴那里十九年就没娶妻生子吗?
苏武到这个时候已经肯定皇帝不会怪他了,才回答:其实我在匈奴娶了个媳妇,在我从匈奴那里动身回来的时候正好给我生了个大胖小子,我给他起名叫苏通国。
于是,宣帝命使者用财物将苏通国赎了回来和苏武团聚。
-----
网友解答:
-----
据历史考证:
苏武牧羊,总共有3到5羊只,其中有1到2只公羊,3到4只母羊,如果苏武吃羊肉的话,这个微小的羊群就有解体的危险,所以苏武舍不得吃羊肉。
苏武牧羊,是当时的一种处罚,不牧不行,因此苏武为了省事儿,选择尽量少的羊去牧。
-----
网友解答:
-----
匈奴人给了苏武一百只公羊,羊的寿命不过十年左右,但史书却记载,苏武放这群羊一放就是十九年,由此可见,苏武在流放期间,是拥有自己的牛羊的,对于自己的财产,当然是想吃就吃,压根就用不着吃匈奴单于的公羊。
事实上除了匈奴劝降苏武的那段时光,受尽了苦楚之外,其它大多数的时光里,苏武日子过得还算不错,甚至还娶了年轻的匈奴女子,生了一个儿子,用来打发寂寞的囚徒时光。贝加尔湖的布里亚特土著还流传着这苏武放羊的传说,在这个版本里,苏武过得不错,喜欢出门旅行,当然,他去哪里都会拄着朝廷的节杖,苏武能熟练的说当地的语言,还有心思帮助当地居民。
《苏武传》作者班固,压根儿就没有去过贝加尔湖,当然不知道贝加尔湖完全没有想象中那么荒凉,作为西伯利亚的重要渔场,这里不仅水生生物资源丰富,还有多达600种植物和1200种动物,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淡水湖里的动植物都多,所以这里很早就有人在这里居住。
贝加尔湖冬季虽然寒冷,但这些土著民族早已找到应对之策。他们在夏季土层松软时,就会挖出地窖,在其中铺垫羊皮干草。地窖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即使是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天气中,地窖里依然可以保持温暖。加上贝加尔湖周边食物充足且森林资源丰富,人们并不缺乏过冬的燃料和食物。
苏武的父亲,曾三次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因战功被封为平陵侯。在父亲军功的庇佑之下,苏武兄弟三人,成年后都得以被封为郎官。不过苏武实在是官运不佳,一直熬到了四十来岁,也不过是担任 栘 中厩监一职,这位置和孙悟空的弼马温一职有点类似,按照正常发展,苏武应该会在这个岗位上厮混到退休。
好在当时汉匈两国征伐不断,双方屡次以派遣使者的名义,收集情报窥探对方动静,所以两国之间,对敌方派来的使者都不太友好。仅匈奴就羁押了郭吉、路冲国等十余批使者,当然,大汉朝也没好到哪去,扣留匈奴使者之事也是司空见惯。所以汉匈两国到后来,都不敢派重要人物前往对方做使者,免得被敌国扣下。
待到公元前100年,经历连续大败的匈奴终于服软了,开始奉大汉天子为长辈,并释放了之前扣留的汉使以表诚意。面对匈奴的示好,汉武帝表示赞许,不过汉匈两国敌意还未化解,出访匈奴仍是高风险之事,为了保险起见,于是让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护送使臣常惠,将历年来被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遣送回国。
任务比较简单,但苏武却办砸了。
队伍抵达匈奴,很快完成交接,送回了扣留的使者,只等匈奴 且 鞮 侯单于写个回信让使团带回去,就算完成了任务。结果在等待的日子里,匈奴上层发生了内讧,会缑王与汉人叛将虞常嫌弃匈奴生活条件实在艰苦,脑洞大开,打算挟持了匈奴单于的老娘为投名状,投奔自由连空气都是香甜的大汉朝。
这原本是匈奴内部之事,苏武怎么也想不到,他的副手张胜,因为立功心切,居然也卷进了这件事,给他们提供资金支持。不料虞常办事不秘,被人告发,单于发兵追捕,缑王等人被杀,虞常被活捉,副使张胜见事不可为,只得将这件事告知了苏武。苏武责怪道:”事已至此,必连累我等,与其受辱而死,还不如自杀。说完就拔刀自尽。
“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苏武的果断把使臣常惠吓了一跳,你作为保护使团安危的最高武官,面对危机时,压根儿就不去思考解决办法,一言不发说自杀就自杀,那将使团内上百同事置于何处?
恰好汉朝叛将卫律前来问罪,见此情景,连忙找来了大夫,一番救治后,总算将苏武抢救了过来。苏武的伤势逐渐好转后,再次审问,当着众人之面,卫律亲手斩杀叛臣虞常,吓唬众人:“你们谋杀单于的大臣,都是死罪,但匈奴仁慈,只要你们愿意投降的人,就赦免其罪。”然后提剑欲砍向张胜,张胜赶紧请降,得以幸免。卫律质问苏武:“你副手张胜有罪当死,你脱不了干系,必须陪同坐牢。”苏武反驳:“我和张胜不是亲属关系,又不曾知晓他的阴谋,你有什么理由牵连我陪坐?”
卫律恼羞成怒,提剑吓唬苏武,结果苏武虽然能力一般,但骨气却是世间少有,根本不为所动。卫律接着用富贵引诱,更是引来汉朝众人耻笑。单于无计可施,只得将苏武囚于大地窖内,不供给吃喝,苏武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喝雪水,饿了,他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眼见苏武如此倔强,单于无可奈何,便将他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给了他一百只公羊,并宣称要等公羊生了小羊,才会放苏武回国。
流放北海的苏武在这里展现了惊人的求生能力,最初缺粮,苏武就掘鼠洞里的草籽。不久,苏武学会了编织打鱼的网,还学会了矫正弓弩,当然,苏武最主要的生活来源,还是来自于匈奴的禀食。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很是器重苏武,经常会给苏武送上衣服和食物。
三年后,於靬王因病身亡,好在於靬王比较够义气,临死时不忘照顾好友生活,分给了苏武一些马匹、牲畜、衣服和大毡帐,苏武过了一段时间的富裕生活。但好景不长,冬天来了,丁零人将苏武的牛羊全部盗走,苏武再一次陷入了贫困。不过好在苏武已经成婚,即使挨饿,应该还有妻子家的部落为坚强后盾,不必再靠吃草籽和老鼠而活了。
苏武的外交失败,导致了汉匈两国第二年的大战。在这次战争中,李陵兵败投降,单于知道二人关系不错,遂派李陵去贝加尔湖劝降。李陵给苏武带去了三个消息:1.你的大哥苏嘉给皇帝当司机时,车驾剐蹭到了柱子上,折断了车辕,定成大不敬之罪,被逼自杀了。2.你的弟弟苏贤因没有缉捕到谋杀驸马的罪犯而惧怕追责,服毒自尽了。3.前几年,你的母亲去世了,妻子也改嫁了,其他的家人也生死不明。然后劝导好友苏武:“你在这守节没人知道,而你的家人已经被汉武帝杀光了,你还坚持不降,有意义吗?
结果苏武不为所动。武帝去世后,汉匈都不希望再起战事,双方又开始了和亲。汉朝屡次提出要释放苏武,可单于却谎称苏武已死。后来,汉使出使匈奴,遇见常惠,才得知苏武的处境和事迹。次日,汉使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著帛书,上说苏武等人在北海。”单于很是惊讶,随即道歉并承诺将苏武释放回国。
离别之际,好友李陵为苏武设宴送行,在席间唱起了别歌:“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tuí)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一曲未完,众人先泪流满面,两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一位曾卧雪吞毡,十九年不曾背叛故国,如今终守得云开见月明;一位五千步兵对十一万精骑,结果援军被汉武帝取消,最终兵败被俘,落得一个全家被杀的下场,不得已投降匈奴苟延残喘。不久,执意不肯归汉的李陵死在了匈奴。
始元六年春,苏武一行人历经艰苦,终于返回了阔别十九年之久的长安。虽然此时苏武已经年老体弱,但再也没有挨饿的担忧了。霍光以朝廷的名义给予了苏武丰厚的奖励,拜他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
-----
网友解答:
-----
苏武因为不投降,被匈奴单于流放到北海边上。匈奴单于给了他一群公羊让他养,并且对他说,如果这些公羊能够生下小羊,就放他回汉朝。
很明显,公羊是无法生产小羊的。因为不能生下小羊,当然就不可能有羊奶。也就是说,这些公羊对于苏武来说,是完全没有什么作用的,而且还是他的一个沉重的负担。
苏武在北海边上,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史料记载,苏武饿得没有办法的时候,便只能去掘老鼠窝,把老鼠藏在窝里的粮食野果刨出来吃,可见苏武的生活有多么的艰苦。
(苏武牧羊)
那么,既然苏武的生活这么艰苦,他为什么不杀公羊吃呢?对于苏武来说,一头公羊至少可以吃好几个月。而且冰天雪地的,把这些肉藏在雪中,也不会腐烂。同时苏武还完全可以把这些肉做成肉干,更容易收藏。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单于给苏武的羊是有定数的,如果苏武杀羊吃了,单于派人来看,发现羊少了的话,不好交代。
诚然有这个道理,但是苏武想要应付单于的问话,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他完全可以说是因为这些羊病死了,被扔了。单于的使者总不至于让他去把死羊找回来吧。就算单于使者问这个话,也好应付啊。死羊扔掉后,很快就被老虎野狗这样的食肉动物给吃掉了,哪里还找得到。
除此以外,苏武还可以说丁零人把羊偷去了呀。毕竟实际上苏武的那些羊,最终也是被丁零人给偷去了,苏武也什么也没有保住。
而且单于实际上从来没有管过苏武羊的事情,单于在乎的,是苏武的投降。单于先后派了常惠,派了卫律,派了李陵去劝降苏武,并没有派过什么匈奴使者去。这些人都是汉朝投降到匈奴的人,他们在苏武的面前,本身就有些不好意思,怎么可能还去数苏武的公羊有多少头呢?
再有一点,当六七年过去后,单于的弟弟去北海打猎,看见了苏武衣食无着,穷困潦倒的样子,还专门给苏武一些食物吃,送了他不少羊群。直到三年后单于的弟弟去世,他的手下四处离散以后,苏武才没了食物来源。而单于弟弟送给苏武的羊群,又一次被丁零人给偷去。苏武重新陷入穷困。
总之,根本就没人把苏武的那些公羊当回事。
(单于)
既然如此,为什么当初苏武并不杀掉公羊,让自己不至于那样的冻饿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搞清楚,苏武究竟为什么把自己搞到这一步。
原因很简单,就是苏武坚决不投降匈奴。而且苏武为了不投降匈奴,还自杀过。本来已经都昏死过去了,最终被匈奴的医生给救过来了。
如果一个人连死都不怕,他还害怕冻饿疾病这些东西吗?
对于苏武来说,是什么东西比死更重要呢?
这就是气节。忠于大汉王朝的那种气节。
苏武本来是汉武帝派去匈奴进行外事活动的大使。苏武去匈奴,是因为匈奴和汉朝在互相扣押了不少使者之后,匈奴想要表达和解,互相释放使者。汉朝也想积极回应匈奴,于是派苏武去促成这件事。谁知道在匈奴的那些汉人,有人为了能够回到汉朝,准备暗杀匈奴皇室。如果他们就那样回去了,是得不到重用的。如果暗杀了匈奴皇室,那是一种立功的表现,说不定还会被封侯。
那些人在做这件事之前,和苏武的副使张胜取得了联系,张胜表示支持。
(汉武帝)
谁知道这次暗杀活动失败了,因此他们把张胜招供了出来。苏武在听说了这件事后,知道这件事虽然与自己无关,但自己作为大使,肯定也是有责任的,于是便自杀。但最终被匈奴医生救了回来。
匈奴单于欣赏苏武的气节,劝说苏武投降。但苏武坚决不投降。匈奴单于想用冻饿的办法,折磨苏武,让他屈节投降。但苏武把衣服上的毛扯下来,和着雪吞进肚子里,也不愿意投降。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匈奴单于才把苏武流放到北海。而单于流放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用严寒的气候、极度的饥饿折磨苏武,让他屈服。
当我们在明白了这个意思以后,也就明白了苏武为什么不愿意杀公羊吃充饥了。因为如果苏武杀匈奴给他的公羊吃充饥,意思就是经受不住饥饿,向匈奴表达屈服。所以这对于苏武来说,是一件大事。
苏武坚持的这种气节,是来自于他内心的一种驱动力,是不需要别人监督的。因此,就算没人监督苏武是不是吃了羊,苏武在心中的约束之下,也不会做杀羊这样的事情的。
(参考资料:《史记》等)
-----
网友解答:
-----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西汉宣帝时,有一个
“麒麟阁,十一功臣”,
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排名第一,苏武赫然在列,排第十一位。
(苏武)
苏武因“苏武牧羊”而流芳千古,但他的
父亲苏建
的军事和政治成就更高,就如同因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而家喻户晓的刘墉,大家就都忘了他那个跺跺脚,大清朝野都要抖三抖的超级父亲刘统勋。父亲成就更高,儿子名气更大,这也是一种奇妙的历史现象。
苏建是西汉的著名将领,曾经
三次跟随卫青攻击匈奴,
官拜右将军,和前将军李广在伯仲之间。苏建最后因功被封侯,飞将军的运气就要差一些,终生没有封侯。正因为父亲苏建的功劳,苏武和哥哥苏嘉,弟弟苏贤才由此进入仕途。
(汉武帝刘彻)
使者是古时的外交官,这在当时是个高危职业,无论是两国还是两军之间,“斩来使以示威”是家常便饭,“外交豁免”那是近代才有的事情。由于苏武是将门之后,颇懂弓马骑射,于是便有了这次出使匈奴,这次出使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
当时汉匈之间常年征战,互扣使者是家常便饭,出使匈奴的
汉使已被扣了十多批,苏武不是第一人。
汉朝以牙还牙,匈奴的使者也没走几个。匈奴新单于即位。为了缓和与汉朝的关系,便把扣留的汉使通通放了,汉朝也做出了同样的决定,
派苏武护送匈奴使者回国,这是苏武出使的目的和任务。
苏武带着 100 多人护送匈奴使者到了匈奴,虽然匈奴人的态度变得有些傲慢,但还是准备让苏武回国,但苏武的副官卷入了一场匈奴内部的政治斗争,事败后匈奴扣留了苏武的使团。在各种威逼利诱之后,苏武九死一生,最终被流放到北海放牧公羊。匈奴人要求公羊生下小羊之后,苏武才能归汉。
北海是什么地方?当然不是北冰洋,而是
贝加尔湖。
这个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面积 3 万多平方公里, 2000 多年前我们的苏武就在这里放羊,当时俄国人还不知道在哪里吃土呢,如今贝加尔湖处于俄罗斯境内,大家细品!
苏武到了北海,生存条件自然很差,并没有史书记载苏武不吃羊!即便能吃羊,假如把你流放到西伯利亚,一住就是 19 年,即便顿顿烤全羊,想必也不是一件美事。
如今的西伯利亚仍然地广人稀, 2000 多年前的生存条件可想而知。除了生存条件,更大的是精神上的考验和折磨。苏武在汉朝是将门之后,身在朝廷,到了匈奴生活条件本就差了一等,更何况是在这鸟不拉屎的北海?苏武被扣时已经 40 岁,在当时的所有人看来,苏武葬身异国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在这种生存恶劣和精神绝望的条件下,能挺过来的苏武值得我们敬重!
当然,苏武在北海牧羊的 19 年也不是全无收获。几年之后,匈奴单于的弟弟到北海打猎,住了三年多,对苏武很是器重,这三年苏武的生活条件想必是不错的。单于弟弟走后,还给苏武留下了几十匹牛羊及生活物资,只可惜到了年底被丁零人给抢了去,苏武的生活再次陷入贫困。
苏武于公元前 100 年被扣,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 99 年,李陵兵败投降匈奴。
李陵是李广之孙,太史公司马迁正是为李陵求情而惨遭宫刑。
前文说过,苏武的父亲苏建和李广都曾在卫青手下为将,苏武和李陵在朝廷时同任侍中,算是老熟人。几年后,李陵奉单于之命,再次劝降苏武并为苏武设置酒宴和歌舞,只不过苏武根本没有答应。
当时的情况是,李宁告诉苏武,你的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已经改嫁,儿女不知死活,哥哥自杀,弟弟服毒你看着办吧。就是在这种彻底绝望的情况下,苏武依然保持了极高的民族气节,誓死不降,这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苏武在匈奴曾
娶妻生子,
苏武回国后向汉昭帝报告了这一事情,儿子被迎回汉朝,封为郎官!
公元前 81 年,此时已是汉昭帝时期,苏武回国,拜官典属国,也就是当时的外交部长,处理少数民族事宜。但苏武的好运并没有持续太久,另一个悲剧接踵而至。
当时霍光作为小皇帝汉昭帝的辅政大臣,与另两位辅政大臣上官桀,桑弘羊发生权力之争,燕王刘旦也对皇位虎视眈眈,双方发生激烈冲突。霍光最终获胜,
苏武的儿子苏元也因卷入谋反案被杀,
苏武受到牵连,罢官为民。
公元前 74 年,霍光废昌邑王刘贺,拥立汉宣帝刘病已即位,苏武也因拥立有功官复原职,封关内侯。
也正因为苏武的拥立之功和高尚品格,
这才有了入选文头所说的“麒麟阁十一功臣”。公元前 60 年,苏武去世,享年 80 有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