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台湾也有清华大学呢?
为什么台湾也有清华大学呢?
-----
网友解答:
-----
49年之前全中国只有一个清华大学。
1949年国民党战败,在兵退台湾之前,蒋介石将国内很多大学的教授、科研人才、实验仪器、科技著作等运往台湾。这其中就包括清华大学的教授和师生。
清华大学一分为二,北京的清华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管,而台湾当局则于1955年于台湾省新竹市让清华大学复校。蒋介石政府还把清华大学的校名冠以“国立”,以示其正宗。
台湾清华大学校徽上,写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该校训与大陆的清华大学是一致的。
其实台湾不仅有清华大学,还有:
国立交通大学,与大陆的北京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源。
国立中山大学,与大陆广州的中山大学同源。
东吴大学,与苏州大学(原先也叫东吴大学)同源。
中央大学,与南京大学同源。
听砖业科普,涨科学姿势,欢迎关注“稻壳张”
-----
网友解答:
-----
作者:民国史学者、专栏作家王凯
清华大学位于北京,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在台湾新竹也有一所清华大学,这是怎么回事呢?
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4月,是由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余额创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第二年改为清华学校;1925年,清华学校增设大学部,此为清华大学之始;国民政府成立后,学校改称国立清华大学,成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抗战爆发后,清华大学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一道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搬迁至云南昆明办学,抗战胜利后复员回北平。
1949年后,国民党政府仓皇逃台,国立清华大学图书、设备、人员大部分留在北平,建国后更名为清华大学至今,这就是今天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斯文
1955年,美国与台湾签订了原子和平应用协定,大力发展原子科学。在这个背景下,台湾当局命令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筹备恢复清华大学,并创办原子科学研究所。在梅贻琦主持下,这所学校沿用了国立清华大学原名,校址设在台湾新竹市。新竹清华大学195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并逐步扩大招生规模,经过几十年发展,如今已成为与台湾大学、成功大学、交通大学并列的台湾四大名校。
新竹清华大学校园
台湾清华大学目前有新竹、仙宫、竹东和宜兰四个校区,学科门类齐全,其中化学、物理、材料科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在两岸三地名列前茅,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
网友解答:
-----
如果哪天你听到有人说,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别急着认校友,他很有可能毕业于台湾的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不止是一个,而是有两个。一个位于北京,另外一个位于台湾。
那为什么会存在有两个清华大学呢?难道台湾的那个清华大学是北京的分校?并不是,这两所清华大学都是独立的高校,一所归台湾教育部主管,另一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
这两所清华大学的起源都是同一家,前身都是1911年成立的清华大学堂。只不过是在国内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战败逃离大陆时,把国内很多的科研人才,科学仪器,大学教授,通通运往台湾,这其中就包括了一大批清华大学的师生。而在蒋介石逃离大陆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接手了清华大学,一直到今天。
蒋介石逃离大陆后,也打算在台湾建立一所高校。而且当时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合作研究原子能和平用途协议”,就利用了清华基金在新竹建立清华大学。1955年开始筹备建设,1956年正式开始招生,从此就有了两所清华大学。
对于到底那个才是正统的,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两所清华大学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投身于我国的国家建设事业,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其实台湾不仅只有清华大学,还有中山大学,中央大学,政治大学,交通大学,政治大学,暨南大学这些大学的面前都冠以“国立”两个字,以示自己才是正统的。但是大陆在说到这些高校时,也都加双引号,以示区分。
-----
网友解答:
-----
提起清华大学,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北京的清华大学,其实除了北京清华大学外,台湾也有一个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发展的来龙去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清华学堂、北京清华大学(1911-至今)、西南联大(1938-1946)、台湾国立清华(1956-至今)
。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战败的清政府在1901年被迫与英、美、法、德等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按照条约规定,清政府需赔偿各国4亿5千万两白银的军费损失,分39年还清,1900年是庚子年,所以这一赔款也称“庚子赔款”。
庚款后来退还了一部分,美国的退款部分主要用于留美学生和兴办清华学堂,1911年在北京设立的清华学堂就是如今北京清华大学和台湾国立清华的前身,庚子赔款的留美学生中涌现了一大批人才,有“两岸清华校长”之誉的梅贻琦便是庚款留美的第一批学生,而新文化运动领袖的胡适则是庚款留美的第二批学生,同期的还有赵元任、竺可桢、顾维钧等人。
1937年,“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湖南长沙成立,后来由于日军进一步侵略,长沙临时大学分为三路向西迁往昆明,并在1938年4月2日,正式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三所大学便回归原处,重新办学了。
西南联大虽然只存在短短八年,期间却人才辈出,更留下了无数的传奇和故事,是中国大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国共内战结束后,蒋介石退守台湾,同时也把国内大批的科研仪器和人才带往台湾,其中就包括了一大批清华大学的师生,当时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便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并发展至今。当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在1955年奉召到台湾,主持筹备设置清华大学研究院项目,台湾当时和美国签订了“中美合作研究原子能和平用途协定”,考虑到原子炉建立所需的巨大经费,于是让有清华基金为后盾的清华大学在台湾建校。
1955年12月,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在新竹成立,由原来的北京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负责,先后设立原子科学研究所招收研究生及本科生,梅贻琦曾经担任过北京清华大学的校长,同时也是台湾清华大学的创校人之一。
台湾清华大学,发展至今,也已成为和北京的清华大学相比肩的名牌大学,虽名气上略逊于北京清华大学。两所清华大学虽然一海相隔,名称也有所不同,然而追根溯源,却是同宗同源,两所大学在办学理念及人文精神上也都十分接近,都培育了一大批人才。
-----
网友解答:
-----
关于清华大学的来历我就不分析了,免得又引起一阵争议,不过确实是庚子赔款援建的。不过在1949年以前,全中国只有一个清华大学,位于以前的北平,现在的北京市。
可是1949年以后,在中国范围内就出现了两个清华大学了——台湾省一个、大陆一个。
不单单有两个清华大学,台湾省还有国立交通大学,与大陆的北京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源;还有国立中山大学,与大陆广州的中山大学同源等等。
不光有很多大学有两个,就连最著名的故宫博物院,台湾省也有一个。据说:那里面的东西比北京的还要好,是经过精挑细选然后带到台湾去的。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与1949年国民党败退到台湾有关。在兵败台湾之前,老蒋将国内很多大学的教授、科研人才、实验仪器、科技著作等运往台湾。这其中就包括清华大学的教授和师生,甚至把资料以及校印都带走了。
1955年的时候,老蒋于台湾省新竹市让清华大学复校。老蒋还把清华大学的校名冠以“国立”,以示其正宗。
那么为什么老蒋要这么做呢?其实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
1、老蒋一开始认为自己才是正统,只不过是暂时被打败了,然后退到台湾去的而已。既然要证明自己是正统,总该有东西来证明,于是乎,一些著名的大学、教授、著名人物,甚至连故宫博物院里面的文物,都是老蒋证明自己是正统的依据。
2、当时败退到台湾省以后,国民党内部可谓是人心惶惶、军心涣散。老蒋把大学迁过去,也是有着稳定军心、民心的目的。当然了,有了大学也就会有人才,这对老蒋建设台湾省也是有帮助的。
3、老蒋这一辈子几乎从来没有想过要分裂台湾省的;老蒋一开始的打算是“反攻大陆”。那么把这些大学迁过去,也是为了自己往后“反攻大陆”有一个依据或者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和意志。
以上就是老蒋要在台湾省再设立一个“国立”清华大学的核心原因了,说白了就是要证明自己才是正统的;同时也为自己日后的“反攻大陆”做一个合法性的说明。
最后我想说,这些东西恰好证明了——台湾问题从一开始都是我们的内政,说白了就是内战的遗留问题而已。这个问题绝不是国际问题、所以我们统一台湾也和别的国家没有半毛钱关系。
-----
网友解答:
-----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于1911年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余额建立的清华学堂,当年的4月29日正式开学,1912年10月更名为清华学校,归北京政府外交部管辖。1928年清华学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由教育部、外交部共管。到1937年清华校园占地面积已由450余亩扩建为1600亩,发展成为一所拥有文、理、法、工四个学院16个学系的综合性大学。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古都北京暴露在日军的威胁之下,国立清华大学随即迁到湖南长沙,在这里清华大学与同样迁来长沙的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7年10月25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租用的湖南圣经学校的校址正式开学。1938年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至云南昆明并于同年4月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开学。
1945年8月15日在中国人民及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打击下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投降,8月21日日本陆军少将今井武夫飞抵中国战区的湖南芷江就中国战区接受日本投降问题进行接洽。9月2日美、中、苏、英、法等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代表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主甲板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9月9日上午在当时的中华民国首都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了中国战区受降仪式。10月25日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由此标志着抗日战争已取得完全胜利。
1937年清华大学的迁移本身就是为了规避侵华日军带来的威胁,随着日本的战败投降迁回原址也就成为了顺理成章之事:1946年5月4日从1931年起担任清华校长、时任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的梅贻琦在结业典礼上正式宣布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已结束其历史使命,随即清华、北大、南开各自迁回原址办学。1946年10月10日清华大学在抗战胜利后从日伪当局手中接收的清华园复员开学。
复员后的清华大学增设了农学院,在文、理、法、工学院中分别增设了人类学系、气象学系、法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和建筑工程学系。在1946-1948年期间国立清华大学一共培养本科毕业生514人、研究生5人,校园面积扩大到1708亩,校内外总建筑面积增至112390平方米。1948年12月15日清华园解放。1949年1月10日北平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主任钱俊瑞正式宣布接管清华大学。5月4日清华大学成立了新的校务委员会。此后清华大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一流重点大学为我国培育了诸多杰出的党和政府领导人以及科技工作者:在荣获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在国家表彰的20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有8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13年59位清华学子当选为解放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500多位校友当选为两院院士,17名校友当选美国国家院士;大约有14的中国科学院院士,15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清华校友。
1948年12月15日清华园解放前夕时任清华校长的梅贻琦正在美国处理主要由庚子赔款余额构成的清华基金的相关事宜,当他得知清华园解放之后出于对共产党领导的大陆政府态度的不确定性而没选择贸然回国。1955年蒋介石领导的台湾当局同美国签订了“中美合作研究原子能和平用途协定”,由于考虑到建立原子炉所需的沉重经费,于是打算让有清华基金为后盾的清华大学在台复校并创办原子科学研究所。在这样的背景下梅贻琦奉召赴台,在他的主持下沿用国立清华大学这一名字的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于1956年正式开始招生。由于当时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校舍尚未完工,所以这时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学生不得不暂时借用台湾大学的校舍上课,至此清华大学校务正式在台运行。1957年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办公大楼、教职员宿舍、学生宿舍相继完工,学生从台北返回新竹上课。如今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已成为与台湾大学、成功大学、交通大学并列的台湾四大名校。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归台湾教育部主管,在其校徽上写的是和中国大陆清华大学一样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事实上不仅有清华大学,还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等,这些学校其实都和中国大陆的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同源。
-----
网友解答:
-----
台湾有清华大学,是跟当时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的,其实不仅是清华大学,曾经的很多大学也都在台湾存在着。
清华大学的历史沿革。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需赔4.5亿两白银,1904年,美国政府表示所得赔款“原属过多”,可用于退款办学,在这样一个情况下,经过双方磋商,1909年,清政府设立游美学务处。
这便是清华大学的前身,及至后来,游美学务处先后更名为清华学堂、清华学校,1928年,清华学校正式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这个时候的清华大学,师资力量堪称恐怖:冯友兰、朱自清、陈寅恪、闻一多……
七七事变后,国立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一起,在长沙组成了一个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战胜利后,三校北返,西南联合大学结束了它的使命,更名为国立昆明师范学院,也就是如今的云南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恢复本名,回到北平,然而这所学校的动荡并未就此结束。
1949年,国民党战败,仓皇撤出北平,与此同时,国民党带走了大批科研、教育方面的人才,其中就包括了清华大学的部分师生。
北平的清华大学校舍仍在,也还有不少老师和学生,自然就继续存在了下来,也就是今天北京的清华大学。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亦于1955年在新竹市复设清华大学,除了启用迁台的原清华师资骨干,也充入了其他方面人才。
台湾清华大学自此而生,当然,这是我们的叫法,他们仍然是叫做“国立清华大学”。
“国立”二字也是他们比较喜欢的用法,国民党未败退前,国内还有不少此类学府,比如国立武汉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国立交通大学等。
随着两岸的稳定,两所清华大学并立的情况就这么存在了下来,它们与原来的清华大学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却也不再是曾经之清华。
除清华外,从大陆迁至台湾的大学。
经过一系列改革,新中国成立后,以前的一些学校大部分都改头换面,有的甚至直接废弃了。
然而,有些学校还是在台湾“复生”,并存在至今。简单提两个:
1、国立中央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的创立可追溯至1902年,那时是三江师范学堂,它跟清华大学一样,也是饱经沧桑。
建国后,原来的国立中央大学先后拆分成了数十所学校: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电影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第四军医大学……
台湾的中央大学复设于1962年,原称“国立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1979年,正式恢复为“国立中央大学”。
当然,这个时候的国立中央大学,已经无法比拟当年了。
2、辅仁大学;
辅仁大学创办于1925年,校址为康熙帝第十五子的府邸。
辅仁大学曾一度与北大、清华、燕京并列,为北平四大名校,其师资力量雄厚(张继、胡适、傅增湘、翁文灏、沈兼士……),也培育出了不少人才(刘乃和、邓昌黎、叶嘉莹、邓肇豪……)。
然而在岁月的洗礼中,辅仁大学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1952年,辅仁大学的各个科系进行拆分,分别并入了四个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自此,这所高等学府在北京成为历史。
1956年开始,台湾辅仁校友多方奔走,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辅仁大学开始逐渐复建,并最终在新北市落成。
台湾复校的大学还有一些,比如东吴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立政治大学、静宜大学等等。
时移世易,这些大学也都变得很不一样,诚然,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使命,学校只是一个载体,自强不息才是最重要的。
-----
网友解答:
-----
说起台湾的清华大学,许多人会联想到蒋介石——是他败退台湾后效仿大陆清华创办的?错!其实,台湾清华大学的诞生不仅蕴藏着一段令人难忘的国耻,也凝集着一位学者的家国情怀!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为了平息这场祸事,好让八国联军撤出北京,于1901年(辛丑年)9月和11个国家达成了《解决1900年动乱最后议定书》,即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4%的年息,分39年还清。这笔钱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庚子赔款\"。就在这庚子赔款期间,催生了\"清华大学\"的诞生。
从1909年起,美国将赔款的一部分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到1924年6月退回赔款本利计1250余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俗话说,醉翁之意不在酒,美国的狼子野心昭然如揭,其妄想进行文化殖民,对中国从事进一步的奴役。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它始建于1911年,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设资金的来源就是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该校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再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在抗日战争期间,西迁至云南昆明,与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合组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9年1月10日北平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主任钱俊瑞到校正式宣布接管清华大学。
1948年国民党统治地位摇摇一坠,蒋介石撤退台湾时强令大批学者、大学教授撤往台湾,其中就有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身为一校之长的他怎么会舍得离开清华呢,心想:无论中国谁来执政,对我一个搞教育的又能如何!哪个国家也需要文化教育。但是形势所迫他又不得不走,因为美国返还的庚子赔款还没有完毕,而清华大学只所以能正常运转,靠的就是这笔款子,如果自己脱离了美国支持的国民党蒋介石,那这笔钱就变成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无奈之中只好依依不舍的搭上了飞往台湾的飞机。
梅先生到达台湾后不忘初衷,一心一意搞教育,他如愿拿到这笔\"返还款\"以后,在新竹市办起了台湾清华大学。由此可见,北京的清华大学和台湾的清华大学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是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的同宗同祖。
大陆的清华大学之名气如雷贯耳,不必多言。当今台湾的清华大学业己跻身于世界优秀大学行列,它己成为中国顶尖级研究型大学之一,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欧商校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拥有人文社会、理工、原子科学等十多个教学院部,含盖学士、硕士、博士等多种学位,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如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原今日头条副总裁马维英、香港科技大学第四任校长史维等均出自台湾的清华大学。
北京与台湾的两所清华大学如今己实现双方合作提供MOOC课程,学术访问制度及双联学位课程,并与厦门市三方共建了\"清华海峡研究院\",为促进两岸学术及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网友解答:
-----
蒋介石败退台湾的时候带了很多东西过去,报告清华大学
------------------
推荐阅读:
城里人初到农村难免会闹出一些笑话,你能分享一个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经典笑话吗?
老人八十多了,不愿意去养老院不愿意雇人伺候,只愿意自己的儿子伺候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