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武帝越打越穷,而唐太宗年年对外战争却越打越强盛?
为什么汉武帝越打越穷,而唐太宗年年对外战争却越打越强盛?
-----
网友解答:
-----
汉武帝时期,匈奴兵强马壮,其势正盛。
由于势力强盛,所以当时的匈奴,相对比较团结。匈奴王庭和左右贤王的架构,在面对汉朝时,基本能做到一致对外,几乎没什么内乱。
在这种情况下,汉朝没有“玩花活”的空间。
汉武帝要想打击匈奴,只能是举国之力,与匈奴正面硬钢。
就拿漠北之战来说,匈奴军主力十几万,兵派少了肯定不行。为了打垮匈奴,汉武帝在调拨给卫青、霍去病各五万骑兵,以及数万步兵的基础上,还组织了步兵数十万、马数万匹,以保障作战。
有人曾估计,为了打这一仗,武帝花掉了国库三分之一的存货。
具体花销我不清楚。但汉武帝抽掉几十万上前线,而且还都是男丁。不管怎么看,这场大战的花销也不可能小。
像这样规模的大战,武帝时期还不止一次。
而且,武帝对开疆扩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比如公元前111年,武帝遣大将李息,郎中令徐自率精兵数万从河西走廊翻越祁连山,击溃了叛乱的西羌后,随即便对河西走廊进行了全方位的大开发。
武帝具体的开发措施有三点:
一是移民。
武帝不信任蛮夷,为彻底控制河西走廊,便向河西走廊移民了十万口。移民前,有官员曾对武帝讲,这么大规模的移民,必然是一笔巨大开销。而且老百姓未必愿意去。搞不好会造成老百姓大逃亡。但武帝认为,只要能实际控制河西走廊,投入再多的财力和人力,都是值得的。便还是强力推行了。
二是行政化管理。
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立郡县,地位与关内诸州郡一样,都是朝廷直辖区域。
三是进行经济开发。
移民,设郡县的目的,都是为了经济开发。
因为如果不开发,汉朝对河西走廊就谈不上有什么强有力的控制。汉武帝为了彻底控制河西走廊,同时进一步向西域扩大汉朝影响力,便将河西走廊的经济模式由单一的游牧经济,变为了游牧加农耕经济。
通过武帝的大力开发,从西汉到唐末,河西走廊一直都属于中原汉地范畴。同时,也是中原王朝向西域扩张的稳固前沿根据地。
以现在的角度来看,汉武帝有远见,牛掰普拉斯!但以当时的生产力而言,这就是典型的好大喜功,滥用民力。
除了在河西走廊外,武帝在河套、辽东也都是花大力气进行征讨、开发。
征讨、开发的结果,是这些地方变成了后来汉地的一部分。但在开发过程中,老百姓纷纷逃亡,导致武帝后期的户口减半。(不是人口死了一半,而是逃跑了一半)
这长年累月下来,汉朝的国库自然是越来越空虚。
相比于汉武帝,唐太宗时期的背景,以及唐太宗对开疆扩土的理解与武帝有很大不同。
先说背景。
唐太宗时期的东突厥虽然很嚣张,但其实已经不是势力巅峰期了。
突厥最强盛的时期,是南北朝后期。控制了整个漠北草原和西域。
也正是由于当时的突厥强盛,北周和北齐政权还不得不对突厥实行纳贡、和亲政策,以换取突厥对自己的支持。
这种局面,直到隋朝建立,隋文帝停止对突厥纳贡、和亲才终止。
581年,为了报复隋文帝,突厥起兵40万,又联合原北齐营州刺史高宝宁,入侵隋朝。
这一战,突厥获胜,把隋朝陇西地区狠狠劫掠了一番。
583年,突厥沙钵略可汗即位,由于西边的突厥人不承认他的汗位。因而突厥在这一年正式分裂为东、西突厥,并爆发了内战。
听闻突厥内战,隋文帝遂调集大军,从东起辽东,西至凉州,长达几千里的战线上,对突厥发动全面反击。
这一战,隋朝大获全胜。东突厥的沙钵略可汗在受到西突厥与隋朝的双重压力下,向隋文帝称藩,表明“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大隋皇帝,真皇帝也”。
其后,东突厥通过内战,完成短暂整合,又恢复了一定实力。于是,东突厥后来又挑起两次主动侵隋战争。但两次都被隋军击败。
可以说,突厥在分裂后,被隋文帝用恩威并施的办法,拿捏得死死的。早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了。
当然,隋炀帝统治后期,爆发民变,东突厥的始毕可汗趁机扶持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高开道、薛举、李轨等军阀,在中原打内战,把隋朝搅得稀巴烂,严重消耗了中原的实力。这导致唐朝建立后,乃至唐朝统一全国后的头几年时间里,都无力对突厥进行反击作战。
但无论怎么说,唐太宗时期的突厥民族已经分裂了。
那时的突厥民族,看似兵强马壮,实则一盘散沙,各怀鬼胎。
不仅东、西突厥不和,长期相互敌对。
就连东突厥内部也不和。颉利可汗(整个东突厥的可汗)和突利可汗(管理东突厥东部地区的小可汗)之间,也是相互提防。而且他们还经常兵戎相见。
很显然,东突厥的情况,就给了唐朝分化加离间他们的可操作空间。
就拿624年的五陇阪之战来说。
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率军犯境,吓得李渊和李建成差点烧掉长安,迁都襄、邓。是唐太宗坚决反对,并自告奋勇出战迎敌,李渊才打消了迁都念头。
后来,唐太宗领兵至陕西彬县的五陇阪与突厥遭遇。
但双方还没开打,唐军就因连日的长途跋涉行军,疲惫不堪,再加上后勤线被隔断,军需器械也受潮,导致战斗力锐减。
如果双方真打起来,唐军前途未卜。
那么,唐太宗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呢?
无他,就是离间加分化。
唐太宗见唐军战斗力锐减,不宜决战,便仅率百余骑出战。
双方隔着一条河,唐太宗隔河大骂颉利可汗背信弃义,并邀请颉利单打独斗。声称自己只用百余骑兵就能打败突厥大军。
与此同时,唐太宗又和突利可汗密谈。
前面说了,突利和颉利之间有矛盾。颉利搞不清楚突利是不是真的背叛了自己,同时又担心唐朝与突利夹击自己。于是,颉利便立即与唐朝订立盟约,撤兵走人。
后来的“渭水之盟”,过程也是如此。
贞观元年,颉利可汗趁唐太宗还没有彻底剿灭李建成余党,与突利再次联手,集中二十万大军,杀至渭水北岸,直逼长安。
此时的长安,唐军仅几万人。很显然,无法与突厥鏖战。
于是,唐太宗便故技重施,只带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隔着渭水与颉利可汗对话,怒斥颉利、突利背约。
颉利见唐太宗面无惧色,猜想唐军肯定暗中有埋伏。随后,他又看见增援而来的唐军阵容齐整,顿时心虚至极。于是,他便与李世民隔着渭水订立了盟约,史称“渭水之盟”。
关于唐太宗在五陇阪之战和签订渭水之盟前后的表现,历代史家的评价都很高。赞叹唐太宗利用伐谋、伐交、伐兵,迫使突厥人退兵,充份显示了其卓越的战略眼光、惊人的胆略和超群的智谋。
对此评价,我们当然不能否认。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突厥铁板一块,没有内部的勾心斗角。唐太宗又如何利用突厥两个可汗之间的矛盾,使用反间计呢?
两汉时期,汉廷也不是没利用匈奴人的内部矛盾,对其进行离间分化。
可是分化的前提,还是要先打散对方。
如果没有汉武帝早期与匈奴人的硬干,汉廷后来想用挑拨离间的办法收买匈奴人心,也是无从下手。
说到底,唐朝多多少少还是沾了隋朝的光。
要不是隋朝与突厥打了十几年,影响了突厥的发展,唐朝也不可能正好碰上一个一盘散沙的突厥。
再说理念问题。
汉武帝征匈奴,是华夏农耕政权大规模向陌生的大漠草原进发,主动去寻找北方游牧异族政权,打歼灭战,并将其领土并入中原版图的第一次尝试。
通过尝试,中原王朝摸到了扩张极限。
到了唐朝时,经过七百年的发展,以当时人的见识,以及唐朝当时的国力,唐太宗显然已经不可能这么干了。
毕竟,别看唐朝疆域远大于汉朝,可唐朝的核心统治区域与汉朝相差无几。北方能开发的区域,汉朝都已经开发过了。人类终究还是无法战胜客观自然环境。
因此,当唐朝统一中原后,再向东、北、西方向扩张,打下了新的地盘时,便只是进行羁縻统治。
此举,对唐朝财政的负担是比较轻的。
就拿唐灭东突厥之战来说。
唐太宗与颉利可汗签订盟约后,东突厥没几年就遇到了雪灾。人畜死伤无数。
同时,颉利可汗的威信也大不如前,很多人都与其有矛盾。
见东突厥内讧,唐太宗令李靖率一支精兵突袭东突厥老巢。
类似的骑兵闪击战,汉朝人不了解。整个武帝朝也就霍去病能精通掌握。
但唐军则不同。关陇集团本就是由北魏边镇演变而来的,唐军骑兵的很多战术本就是昔日鲜卑人的战术。唐军对北方异族那套战法是再熟悉不过了。
因此,李靖一战便灭了东突厥,并俘虏了颉利可汗。
灭了东突厥后,唐朝并其领土,但并未进行开发,也未移民。只是在当地设立都督府和羁縻州,委任当地人为行政长官。然后,再设置都护府,从中原派官员过去统筹管理。
此后,唐朝灭薛延陀,灭西突厥等,也都是如此操作。一战灭一国,在开疆扩土的同时还能发展经济。
不过,由于管理力度不够,唐太宗、唐高宗时期新扩张的很多领土,后来都丧失了。到了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唐朝的基本盘与两汉相差无几。
总体而言。汉武帝的扩张,是中原农耕民族第一次开阔自己认知之外的地域。由于没有先例可循,汉军在一个很陌生的环境和一群强劲的陌生人,打了多场很陌生的战争。走了不少弯路。
加之在战争后,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又对新辟疆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
战争加上开发,财力、物力上的投入自然不可能小。因此,汉朝的经济也就大受影响。
而大唐则因为有前人的经验,加上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唐军熟悉草原民族那套。这使得唐太宗的扩张,无论南下逐鹿中原,还是北上驰骋草原,都是轻车熟路。比汉军更加游刃有余。
估计也正是因为熟悉的缘故,在打下新辟疆土后,唐太宗并没有花大力气进行开发。所以唐朝不仅没有因为战争而影响经济,反而还因为开疆扩土,刺激了中原的经济发展。
但相比于汉武帝,唐太宗的开疆扩土并不怎么牢靠。这导致直到到清末民国为止,对我们中国人影响更大的,还是2000多年前汉武帝的征服战争。
-----
网友解答:
-----
汉武帝刘彻好战,他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匈奴,在位54年,和匈奴就战了44年之久。为了战胜这个强大的敌人,西汉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汉朝在经济上的困境除了抗击匈奴所需的开销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花费,比如打通丝绸之路,等等。
但同样是对外征战,七百多年后的唐太宗李世民,在他执政期间也有一个劲敌--突厥,双方也博弈了多年。但为何唐朝不仅没有被战争拖垮,反而还整出一个“贞观之治”的盛世呢?
两者相比,这究竟是为何?以下两方面分别阐述。
汉武帝的财政危机
大约在公元前200年,散居在当今甘肃、宁夏、内外蒙古的游牧民族大致有:东胡、大月氏、乌孙、匈奴等诸多部落,其中势力最强大的民族就是匈奴。
匈奴全盛时代的人口也不过200万左右,不及西汉的十分之一,但军事力量却异常强大,刘邦所遭遇的“白登之围”就是最好的证明。
白登之围后,汉朝为维持边境和平,采取了“和亲”政策。但汉朝军事上的弱势已被匈奴看穿,造成的局面就是,匈奴人不仅要汉人的姑娘,也照旧经常袭扰汉朝边境,甚至还有几次兵锋直指长安,长安附近的甘泉宫就被匈奴人烧了好几回,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七十余年,直到汉武帝刘彻的出现才改变了这种被动的局面。
刘彻之所以发起对匈奴的征讨,主要得益于继位初期经济上的强大,
汉朝与匈奴的和亲政策为西汉的休养生息提供了空间,从汉初经历文景时代至汉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间,国家没有出现严重的政治动乱,也没有发生严重的水旱灾荒,民间家给户足,粮仓充满,朝廷财政也大有盈余,可以说“文景之治”为武帝攻打匈奴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汉朝与匈奴基本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每次的战争消耗都是巨大的。
比如漠北决战,刘彻调集了十万骑兵,由卫青、霍去病统领,分东西两路进攻。此次出征,负责运送后勤的战马就达到了四万匹,步兵辎重几十万人,其后勤保障可谓规模空前。
毫无疑问,汉朝花费在匈奴之战上的钱财是巨大的,但除了对抗匈奴,
在工程建设方面的花费也不小,
比如对河西走廊与河套平原的开发,在此都设立了郡县,并筑城驻军,可以说不惜血本也要在此站住脚跟。
在打通丝绸之路方面的花费也不少,为了与西域结盟,刘彻采用的措施是又打又拉的策略。
张骞率先开启了汉朝与西域的破冰之旅,第一次出使西域花费了十三年时间,虽然没有建立起与大月氏的盟友关系,但他创造了中华历史的神话,一条贯通中西的文化大道。
张骞之后,汉武帝多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诸国,先后使用武力征服了楼兰、车师,与乌孙建立了盟友之后,又发动了对大宛国的战争。与此同时,为了交好西域,汉朝也送出大量的财物去打点各国。
除此之外,汉武帝还大规模地治理了两次黄河,动用军队十几万人,把黄河从东到西都修了一遍。
再加上,他的私生活也很丰富,又要赏赐皇子,泰山封禅等活动,还有建造自己的陵墓就建了五十年左右,这些花费也不小。
到公元前120年,与匈奴的战争由被动变主动,打仗军费开支加大,安置匈奴降军也要花钱,再加其它各方面的开支,汉武帝的财政便出现了困境,至124年,文景之治积累下来的财富差不多就花光了。
然而比没钱更可怕的是,西汉的经济政策也出现了问题。西汉原本在经济上采取重农抑商、轻徭薄赋政策,但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通过经商成为势豪大户的商人,为了提升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他们开始买田置地,成为新兴的地主阶层。
这样一来,这些新兴地主阶层便有了双重身份,既是汉朝地主,同时又是商人。西汉从建国后,实行的是低税率政策,工商业的巨大利润,交税却是非常低。再加之,这些新兴地主获得新身份后,与官府勾结,巧立各种名目逃避税收,以致于到后来,掌握国民经济命的重要行业都到了这些富商巨贾手里。
由于在汉武帝之前,西汉举国信奉的是黄老无为之学,对民间经济采取不干涉政策,久而久之政府对民间经济便失去了控制。再加之土地兼并问题,贫富差距便不可避免,等等,诸多经济问题都等着汉武帝去做调解。
为了筹款,武帝不得不实行改革,比如漠北一战的军费,就是从盐铁改革当中获取的,但在改革中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是需要武帝去解决。
综上所述,不论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也好,对西域的又拉又打也好,他所背负的经济压力是很大的。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初步划定了华夏的江山,汉武帝不愧是一位伟大的帝王。
那么唐太宗在对外征战时,为何还弄出了个“贞观之治”呢?
唐太宗的对外战争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代皇帝,在建国初期,李世民为唐朝的江山进行了一系列的内战,比如平定刘黑闼、王世充等割据势力。在他执政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对外战争,比如:与突厥的较量,吐谷浑之役,还有与西域的系列战争。
汉武帝敢对匈奴叫板,在经济上得益于祖辈们的积累,可以说他大半生的精力都耗费在了与匈奴的较量上。在巫蛊之祸后,他颁布了《轮台罪己诏》,之后汉武帝才开始真正治理国家,汉朝才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
但唐太宗的路线与汉武帝是不一样的,在他继位后,经历了隋末大乱,唐初的国库空虚,民生凋敝,面对突厥人的挑衅,李世民很有自知之明,一是没钱打仗,二是自己的位子还没坐稳,所以并不敢贸然对突厥人用兵。因此,他对突厥人采取的是妥协的措施。
比如渭水之盟的建立。
突厥经过多年的发展,到隋朝时已分裂为两个集团,即东突厥和西突厥,后来隋文帝联合西突厥,大败东突厥,此后的东突厥消沉了一段时间,至隋末,又起来兴风作浪,成为一支大唐劲旅。
早在李渊父子晋阳起兵时,就曾向突厥纳贡,以便安心争夺天下。大唐建立后,高祖也曾送给突厥不少金银财宝。但突厥贵族的贪婪永远没有止境,为了更好的掠夺中原,他们一面拿着大唐的钱财,一面背地里支持着大唐的敌人,薛举、刘武周、梁师都、王世充等各方割据势力,都曾受过突厥人的支援,甚至是借兵。
武德七年(624),东突厥来犯,当时唐军大批兵马还没来得及回都,高祖便派出时任秦王的李世民出面解决,在拿了大唐的钱财后,突厥人走了。至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刚结束,东突厥趁着唐政局动荡,又一次大举来犯境。这次又是李世民出马谈判,最后订立了渭水之盟,之后突厥人又拿着钱财撤回去了。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大唐初期对待突厥人的主要政策就是拿钱消灾买和平。那么,大唐为何不出兵解决这个讨人嫌的突厥呢?最大的原因就是没钱,所以,李世民集中精力除了练兵,就是搞经济建设,然后等待时机一举将突厥消灭。
所以,贞观三年(629年),时机一旦成熟,李世民绝不贻误战机。当时东突厥内部发生矛盾,太宗十一月便派出以李靖为首的十万大军,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一举平定了曾经称霸一时的东突厥,从此北部边境终于安静了。
待东突厥这支劲旅搞定后,太宗又先后把矛头对准了吐谷浑,而打这场战争时已是贞观八年(634年),再说对付吐谷浑远没有东突厥那么困难。再之后去征讨西域不听话的小国,已到了贞观十三年(639年)。平定了这些小国后,西域的道路被彻底打通,由此揭开了丝绸之路新的篇章。
此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汉武帝征战匈奴时,正值匈奴强盛时期,之后武帝还经历了匈奴的分裂,可以说,武帝不仅参与了,而且见证了匈奴从强盛到衰落的过程。
相比之下,李世民遭遇突厥时,突厥已分裂为东西二部,相应实力也减弱,所以,唐太宗集中精力对付东突厥时,才有了一举拿下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太宗的对外战争之所以没有影响到“贞观之治”盛世的形成,一是对手没有匈奴那么强悍,对大唐的对内治理影响有限。二则是初期的妥协政策,为对内治理赢得了时间。
综上所述,汉武帝的对外战争为什么越打越穷,而唐太宗为何能整出贞观之治,基本说完了,如有补充,评论区吧。
-----
网友解答:
-----
国恒以弱亡,独汉唐以强亡,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朝代,国人以汉族自居,海外聚集地则以唐人街为名,可见汉唐对于中华民族的深刻烙印。而汉唐最具代表性的2个帝王分别为汉武帝和唐太宗,而两者之间差别在于汉武帝耗尽文景之治积蓄的国力,导致西汉王朝后力不济,如果不是光武中兴,估计汉朝维系不了400年统治。而唐太宗上手接的是隋朝的烂摊子,不过似乎越打越强,最终缔造了大唐盛世。
各位醒醒吧,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
开局不同
汉武帝接盘的是文景之治后的国力积蓄,似乎在开局就胜过唐太宗,而实际上呢?当时,汉帝国已经经历了5位皇帝,土地和门阀的势力已经固化,汉武帝也是熬死窦太后才最终接掌这个国家,虽然似乎国力达到了巅峰,而实际上阶级矛盾也达到了一个爆发点,后继乏力是肯定的。
唐太宗虽然接手的是一个乱世,不过经过乱世之后,土地兼并和人口都已经到了最低点,所以再烂也不可能更烂了。所以,国家实力上升是肯定的,即便不对外用兵,也会在安定之后出现盛世。更何况,唐初的府兵制是依托于大量的土地储备,一帮更经历战争的骄兵悍将有在足够的利益趋势下,更是骁勇善战。
战争目的不同
汉武帝的战争目的是土地,而不是人口,相对于少数民族而言是掠夺者。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具有包容性的王朝,唐太宗更是一个以天可汗为目标的男人,不仅仅要肉体上征服,更希望在精神上征服。所以,大唐不仅仅有汉族将领,更多的是少数民族的将领,也最终为其灭亡铸就了祸根。
而在汉武帝末期,为了天马而发动战争。
将领任用不同
汉武帝更多的任用外戚和亲近的人作为将领,例如卫霍、李广利。不管将领是否有才能,自己高兴就行。
而抛开唐初的天策府将领,唐朝各个时期可以说名将辈出,即便是唐末也是因为武将之乱导致灭亡。唐朝可以说一直再做对外扩张,不断的在西域等地区发生战争,领土也在不断变化,即便是武则天时期也是如此。
战争手段方式更加多样化
相对于汉武帝时期,唐朝的经济实力远高于周边地区,除了战争手段外,还包括经济手段。例如,从李世民时期到李治时期对高句丽,大量采用的是经济消耗的方式,最终李治时期一战定高句丽。
-----
网友解答:
-----
汉武帝常年对匈奴用兵,战果虽辉煌,但也导致“海内虚耗,天下户口减半”,国力消耗极大。
唐太宗也是一直在用兵,但既打出了“天可汗”的威名,又使国力持续上升。
这其中的差别何在呢?
差别点:超远距离进军
“不误农时,不伤民本”,尽量减少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减轻人民负担,是古代进行战争的重要原则。
汉武帝、唐太宗,都是有这个认识的。
在距离较近的作战中,汉武帝、唐太宗都基本做到了这一点。
这里的近距离,指的是今天的内蒙、甘肃、青海等地。
在这些地方作战,“转战二千里”是很常见的,严格意义上其实也是远距离作战的。但是,相比于漠北、今新疆等地区,这些地方距离确实近许多,进军的成本也低很多。
汉武帝时期,卫青指挥的漠南之战,霍去病指挥的河西之战;唐太宗时期李靖讨灭东突厥、吐谷浑,都是干净利落,以比较小的代价就迅速取胜。
所以,其实,汉武帝早期、中期的用兵,战果大,但并没有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产生差距的地方,是在远距离用兵,也就是对漠北及西域的用兵。
卫青、霍去病指挥的“漠北之战”,战果辉煌,但损兵万余,十四万匹马归来不足三万,消耗已经很大了。
到后期,李广利等人的指挥下,汉军屡屡大举用兵,不但消耗巨大,而且败多胜少。
同时,在西域方向,李广利组织的征大宛之战,更是使“天下奉其役连年”、“损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天下骚动”。
相比之下,唐太宗的超远距离征伐则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低投入,高回报”的特点。
唐太宗启用阿史那杜尔、执失思力、契必何力等番将,在不大量耗费中原财富的情况下击垮薛延陀,平定了漠北。
侯君集等人万里远征,虽然耗费不小,但风驰电掣,干净利落地高昌、龟兹等西域诸国,控制了天山南麓。
即便是未竞全功的亲征辽东之战,也在用时不多,损耗不大的情况下收复了辽东州县。
因此,拉开差距的,是后期的超远距离用兵。
超远距离用兵上的差异,既源于各自所面临形势的不同,也源于二帝用人、用兵上的不同。
形势不同
虽然汉武帝也对东越、南越、西羌、朝鲜、西南夷用兵,但其一生的主要对手,是统一且处于鼎盛的匈奴。
大汉与匈奴,一旦翻脸,在分出高下之前,是没有和平的。
汉武帝在进攻匈奴,匈奴也在进行报复性反攻。
卫青进行第一次漠南之战,俘匈奴部众1.5万人,匈奴又出万骑攻入代郡,掳走千余人。霍去病进行“河西之战”后,匈奴又发数万骑兵攻入右北平、定襄,杀千余人。
所以,第一次漠南之战后,要立刻发起第二次漠南之战,漠南之战后要立刻发起河西之战,河西之战后,要立刻准备漠北之战。
一旦你停下来,就是示弱,匈奴就会变本加厉,加大对你的进攻,杀掠人民。
汉武帝必须连续大举用兵,在彻底打服对手前,没有喘息之机。
相比之下,唐太宗面临的形势则要好一些。
东突厥、薛延陀、吐谷浑、高昌、龟兹、高句丽,虽然彼此有关系,但是一个个保持独立的对手。
而且,就国力而言,这些势力虽然名头不小,但实力已过巅峰。
突厥在其鼎盛时,实力是不弱于当初匈奴的。
然而,到唐太宗时,东、西突厥已经分裂,东突厥又遭遇内部问题和自然灾害,实力大损。
因此,一方面,唐太宗可以从容选择作战时机,一击致命,还可以利用对手们彼此之间的矛盾,拉一个打一个,稳操胜券。
方略不同
纵横捭阖,多找朋友,是古代进行战争的重要原则。
汉武帝也曾作过这样的考虑。
他先是派张骞去联络大月氏,试图联合起来一起进攻匈奴,后又与乌孙等国联合,一同进攻匈奴。
然而,大月氏不愿与匈奴作战,乌孙虽尽力出兵但力量有限。
总体上,汉武帝君臣对外联系上,或一厢情愿(如联络大月氏),或停留在局部(如联合乌孙),打击匈奴,基本上靠的之汉军自己的力量,“正面杠”。
这是难免的。
汉武帝君臣中,除张骞等人曾在匈奴生活较长时间外,其余人对匈奴及草原的了解都极其有限。
他们不能深入了解草原特点,草原政权的特点。
相比之下,唐太宗君臣,对草原特点就了解极深了。
北朝、隋唐统治者,都与鲜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唐君臣,许多是汉化的鲜卑人,或者曾经鲜卑化的汉人,他们保留了许多草原特点,对草原民族的生活特点、社会结构、作战特点都非常熟悉。
李唐统治者对草原就更为熟悉了。
早在李渊防御突厥时,就曾模仿突厥人的特点操练军队。
李渊起兵后,又得到突厥人的帮助,李世民与突利可汗等人保持了良好的私人关系。
因此,他们可以更深层次地纵横捭阖,分化、瓦解敌人。
打击东突厥时,李世民先是分化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分化对手,又支持薛延陀等部,使漠北脱离东突厥控制,最后,又利用天寒地冻,东突厥陷入危机的机会,一举灭敌。
打击薛延陀时,又利用东突厥与薛延陀的矛盾,让东突厥在漠南抗拒薛延陀(减少中原负担),后又利用各种手段削弱薛延陀在草原各部的权威,最后摧枯拉朽,联合大量游牧武装,低成本轻易平定漠北。
打击吐谷浑时,又利用羌人各部与吐谷浑统治者的矛盾,分化吐谷浑,大大削弱吐谷浑的战争潜力和回旋余地,然后才用兵,转战二千里,一举讨灭。
一言概括,汉武帝的方略,是以中原人的办法打击游牧民族;而李世民的方略,是以中原人+游牧民族的方法,多种方式一起打击对手。
用将不同
汉武帝前期的卫青、霍去病,唐太宗所用的李靖、李勣,都是史诗级名将。
然而,汉武帝后期,所用的李广利等人,缺乏军事才能和个人威望,是武帝后期用兵耗费巨大且败多胜少的关键。
这是一个恶行循环的开始。
由于损耗大,大汉国力下降,带来了战斗力的下降。
比如,由于马匹的大量消耗,到汉武帝后期时,往往大量削减骑兵部队代之以步兵。这不仅使汉军机动力下降,且使后勤保障系统变得脆弱,丧失了主动。
如此,武帝后期,越是耗力进攻,效果越差,越是效果差,消耗就越大···
一直消耗到实在消耗不动,轮台罪己!
相比之下,李世民之下,李靖、李勣、李道宗、侯君集,契必何力等人,都保持了很高的军事素养。
因此,唐太宗时期,指挥水准一如既往的高,即便出师不利,也很少出现全军覆灭的情况,即便是如李广、李陵这样的某一路覆灭也很少发生。
这又是一个良性循环了。
军队损耗不大,所以,军队越打越有经验。
另一方面,由于建功立业的机会大而战死沙场的机会相对较小,因此,勇武之人踊跃投军。
到唐太宗征高丽时,河北壮士踊跃参军,薛仁贵就是此时投入唐军的。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得良将者,兵强国昌”。正是这个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唐太宗,也不是那么完美。
唐太宗晚年,“东有辽海之军,西有昆丘之役,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运输”。
这些情况,虽与汉武帝的“海内虚耗,户口减半”不可同日而语,但也说明,常年的多线作战,仍然给生产、生活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干扰。
总的来说,唐太宗用兵,对生产、生活的干扰,总体上确实远远小于汉武帝。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既有客观上的原因,如各自形势不同,统治集团认知结构的不同,也有用将等方面的主观原因。
虽然个人更推崇唐太宗君臣,但凭心而论,汉武帝、唐太宗,都是古代的杰出帝王,他们对历史的贡献都是值得尊敬的,不必非此即彼,贬一个捧一个。
-----
网友解答:
-----
根本原因是两位皇帝对“征战”的认知不同,汉武帝的征战偏向完全摧毁匈奴秩序,驱逐匈奴,唐太宗则是多了一份包容,在打服了其他政权之后,加以安抚,容纳进同一个文化圈。
李世民这个皇帝不仅战争能力强,在战争发生之后的
“秩序建设”
也是极强,这也是李世民从十八岁开始发悟,并一直沿用的手段,李世民的“天可汗”尊称可不是白来的,这象征了中国古代历史上,
“草原逻辑”
和
“中原逻辑”
达到最高共鸣度的标志。
从历史的时间尺度来梳理,我们先看汉朝对匈奴的外战。
汉匈之纠葛,始于西汉皇帝刘邦和匈奴的首领冒顿单于在“白登”之交战,这一战刘邦军事眼光“短板”再次暴露,被冒顿单于诱敌深入,从而被包围,这便是著名的“白登之围”,被称为刘邦人生中最险的一次之一,上一次则是在鸿门宴。
白登之围被视为“耻辱”,刘邦得以解围,还是用了很多计谋、心计才做到的,并不是以军事力量活生生杀出来,所以比起秦朝时期北镇匈奴,刘邦自觉很丢人。
可刘邦也没办法,秦末乱世,诸侯混战,天下早已经被他们自己人先打废,所以汉朝需要的不是一场眼前的胜利,而是一场恢复生机的发展,在此之前,汉朝必须要忍受住所有的挑衅。
所以刘邦一直到驾崩,没有再提过北伐匈奴的事情,吕后摄政后,被冒顿单于来信“羞辱”也仍然是按兵不动,此时的仇恨越来越深,所以吕后也继续深化了大汉朝的基本治国理念:
无为而治。
一直到汉文帝中后期、汉景帝时期,汉朝才逐渐有了足够的屏障力量阻挡匈奴对边境的侵扰和入侵,那个时候不存在互市,中原没有茶叶可以出口给他们,汉朝也有自己的养马地,两个民族之间可以互通有无的资源极少,一旦见面,就是死掐。
经过两代人的继续发育,“文景之治”终于让大汉朝恢复了元气,所以年轻的汉武帝刘彻才是享受这个成果的人,当然,汉武帝以要背负一份义务,他的义务就是,要给汉朝此前的“耻辱”,来一次大洗刷。
汉武帝北伐匈奴,最根本的出发点,就不是为了打服纳入版图,而是对其整个民族的破坏,所以不存在打完之后建立秩序的说法。
那么这种战争,我们可以暂时先称作“灭种之战”,目的不止是亡其国,而是为了彻底铲除。
汉匈之“世仇“,本质上是生产力落后所造成的人地矛盾,因为大汉所产出的东西,也只够自己人内部消耗,比如粮食,比如衣物,比如盐铁,这些东西无法有多余的进行“出口”,无法出口就意味着文化无法输出。
而匈奴则是什么都缺,他们买不到就只能抢,对于他们来说,南下侵汉才是命运的正确选择。
这种基于本质上的生存矛盾,让两者几乎不可调和。
北方的匈奴,一直是中原民族的巨大隐患,汉武帝登基不久,就已经打破了汉文帝、景帝时期“试探”、“防守”的保守态势,直接主动出击,在卫青横空出世之前,和匈奴之间是互有胜负,谁也奈何不了谁。
直到卫青直捣龙城,拿下了汉朝建立以来第一攻打匈奴本土甚至是重要城市的大胜利,这次胜利给汉武帝奠定了强大的信心,于是汉武帝开始让卫青不断地削弱匈奴。
可问题是,这一次次胜战,并不意味着都有“战利品”,甚至很多时候都是“亏本”在打仗,因为匈奴当时的环境太差,而且草原民族在战败的时候,实行“坚壁清野”是非常方便的,所以从来都是他们掠夺中原,中原却不能对他们造成资源上的大型吞并。
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出台法令,将盐铁产业收规为朝廷专卖,私人不再允许进行贸易,这一个政策,很明显是将民间的大部分利益占据为朝廷利益,而汉武帝的目的也不是贪图享乐,就是为了赚银子打仗。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让卫青、霍去病这对舅甥率领十万骑兵和数十万步兵深入大漠,目的就是为了找到匈奴的主要部落,然后沉重打击之,之所以汉武帝敢这样做,是因为他选择的时间是“春天”。
初春的草原并没有想象中的春暖花开,反而是冰天雪地,一片寒冷,这种环境下,即便是匈奴人也只能躲起来“过冬”,而汉武帝深知想要沉重打击匈奴,必须要在一个连他们土著都难以生存的环境下与他们战斗。
那么同理的,汉朝的军队在初春的草原进军,付出的成本、代价巨大无比,比起匈奴的消耗只多不少,而这一战,的确是“掏空”了汉朝的国库。
比如汉武帝为了保证战马在这个季节仍旧强壮,都用上了“小米”来喂马,而马的食量和人是不同的,就拿十万骑兵,每个骑兵都起码配两匹马的标准来看,一匹马等于吃了五个人的口粮,所以光是这一战的“喂马”需要的粮食,要起码一百万人的“口粮”份额。
当时的汉朝才多少人,这个比例说举国之力已经毫不夸张了。
而这一战的确是没有悬念,卫青和霍去病带领着两支在精神状态上、装备配备上、战术准备上都数倍优于匈奴的军队,匈奴怎么可能不败,于是匈奴这一战被打北逃迁徙,哀歌连连,霍去病封狼居胥,在匈奴引以为傲的山峦下,留下大汉的印记。
这场战争听起来固然是“热血沸腾”,但问题是,汉朝并没有在此“建立秩序”。
打下了这个地方,汉朝军队也只能撤退,这里一没有可以开采的资源(当时的生产力有限),二没有庞大的人口族群,根本不存在管理的意义,这就会导致匈奴在不久之后,又会“卷土重来”。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汉武帝打一仗,花费巨大,可是真正物质上的收获微乎其微,甚至是没有,这种状态不正是“入不敷出“吗,而漠北之战只是一个大的体现,除了这一战外,还有很多和匈奴的小战斗,汉朝都是这种状态,久而久之,一直到汉武帝末年,国力怎么能不虚弱?
汉朝真正开始在外建立“秩序”,乃是在汉宣帝时期,公元前六十年,汉宣帝神爵二年,汉朝正式建立“西域都护府”,以西域都护府为西域地区的最高管理机构,任命官员到此,进行对周边国家的外交,地区的贸易,民族事务的处理,这也意味着,汉朝开始摆脱了汉文帝、景帝、武帝对北方民族一味的“仇恨”。
他们开始建立输出的秩序,输出经济,输出文化,这才让两者的矛盾开始减小。
汉朝的情况大概至此,那么再将目光放到唐朝。
首先我们要知道唐朝的“背景”,其并不是一个纯粹对游牧民族敌视的中原政权,唐朝的基础是“关陇贵族”,而关陇贵族中有鲜卑族,也有汉族,他们的成员一直都是中原的主角,先后建立了北周、隋、唐政权。
比如他们内部就有很高度的胡汉联姻,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是鲜卑人,李渊的母亲也是鲜卑人,在这种基础上,就注定了他们在文化上、生活上是存在着沟通基础的。
其次,到了隋唐时期,胡汉交融已经很发达了,而且中原的生产力高度发展,很多产物除了自给自足,也完全能够进行贸易,比如和突厥,隋唐时期的贸易就没有少过。
这就造成了一种吊诡的局面,中原政权和游牧民族反而碰撞很少,隋朝的统一之战是内战为主,外战极少,唐朝的统一之战也是如此,李世民最大的敌人,也是汉人,还不是突厥人。
这就是因为“人地矛盾”的对象转移了,要知道,一切的战争矛盾,本质上都是资源和人地矛盾。
在李世民登基后不久,数十万突厥大军兵临城下,在渭水和李世民“谈判”,李世民因为当时中央空虚,无奈暂时答应突厥的“狮子大开口”,被他们掠夺一番然后放他们安然离开,这被李世民视为“耻辱”,于是乎李世民冷静发育,在贞观四年,趁着突厥内乱,让李靖北伐突厥,灭掉了东突厥政权。
而在灭掉了东突厥后,李世民立马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建立秩序,这可是李世民作为顶尖政治家,最强的标志能力之一。
贞观四年,东突厥灭,唐朝廷在此地建立“单于都护府”,一共将东突厥的地盘分为六个“都督府”,他们都是是“州级”都督府,唐朝廷不久之后就派出官僚进驻此地,立即“经略”东突厥旧地。
这便是李世民的高明之处,把一个地方打下来了,那么就开始合理利用,既然根子上的矛盾是“人地矛盾”,那么他就去顺势利用“人地资源”,不造成浪费,单于都护府的建立,让大唐的文化输出达到顶峰。
每一年,唐朝廷都能收到都护府的“进贡”,这又意味着单于都护府已经对东突厥领地的资源合理利用起来了,所以唐朝廷根本不会把自己打穷,只要打赢一次,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战争红利”。
除此之外,李世民的“文化输出”让周围的部落和游牧民族都不自觉“臣服”李世民,因为李世民首先允许了“胡人”获得唐籍,允许胡人来唐
经商、读书、科举、当官、定居
,这就是大唐版本的“绿卡制度”,为什么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这不仅仅是武力上让人臣服从而喊出来的,乃是在文化上,让人也高度认同造成的。
周边的民族臣服李世民,这就让李世民同样得到了对他们的“军事征调权”,事实上贞观朝的中后期,大唐军队每每出征,邻近的游牧部落都会派兵来一同支援,这就造成很多场战斗,实际上唐朝军队是不需要自己“出力”的,消耗并不大。
到了贞观十四年,唐朝廷又分别建立了“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以这两个都护府为核心辐射整个游牧族群带链,这保证了在这一范围内,所有的发展秩序都能按照大唐的逻辑、意志来构建,也保证了一旦发生了动乱,那么都护府就能立即“调动”力量,镇压动乱。
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护府给大唐每年带来的“收益”是可观的,它们既是特殊的地区管理机构,但也很像以往时代的藩王,每月没年都要向朝廷“进贡”,以表示对朝廷的忠诚,而都护府的“贡品”,则都是附近的游牧部落来负责准备的。
这就相当于一部分税收了,所以李世民只要拓展领土,几乎都不是赔钱生意,也能保证他越做越强,加上李世民对其他民族的
“不排斥”、“不敌视”
姿态,大大地缓和了游牧民族和中原民族的资源矛盾,彼此看见就不需要再喊打喊杀,可以和平相处。
因为李世民给予这些“胡人”的恩惠太大了,这是他们祖祖辈辈都没有遇到过了,于是他们就放弃了祖辈一直坚持对中原的掠夺,也开始试着让自己的子嗣前往大唐学习,考科举,甚至还能当官。
这个举动,也大大地促进了唐朝交通贸易等一系列贸易的发展,唐朝本来就在进行经济转型,所以这其中由
“人在大唐谋生”
所产生的利益,也成为了大唐得以镇压周边几乎所有部落、国家的财富来源。
即便是李世民驾崩后,“都护府”的存在都仍然在继续建设着,终大唐一生,唐朝廷也一共只有“六个“都护府,除了上文提到了单于都护府以及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以外,后来还陆续增加了
“安南都护府”、“安东都护府”
,这些都护府,成为了大唐重要的“基本盘”。
结语:
汉武帝和李世民的时代终究是不同,就拿农业生产而言,唐朝的工具更先进,亩产也更多,所以汉武帝做出漠北大决战这种决定时,朝廷的经济是会一下子被抽空、甚至还远远不够。
李世民则是
“天时地利人和”
,一切有利他的条件,都在发生,这注定李世民和“西突厥”(被灭掉的是东突厥)的距离不远了,这些事情,乃是汉武帝做不到的。
而汉武帝也确实有可能心急过头了,还颁布了《轮台罪己诏》,他承认自己的行为导致国库空虚,也表示了下一任皇帝,不允许再如此劳命伤财了,所以汉武帝的最后时光里,他和匈奴才相安无事。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
网友解答:
-----
从经济角度来看汉武帝越打越穷,和唐太宗越打越富的原因。
都说汉武帝是富三代,文景之治给他留下了一大笔钱。其实文景之治也给汉武帝留下了一大堆经济问题。
汉文帝刘恒,是个和事佬一般的人,他老妈薄姬是个清心寡欲的人,整天抱着一本《道德经》在那儿朗诵,导致汉文帝深受影响,决心无为而治。
这下好了,由于汉文帝的放纵,使得吴国、楚国等诸侯国,小动作不断。尤其是吴国,不仅收留了大量亡命之徒,而且还在私底下铸造假钱。
这事儿影响太坏了,朝廷铸造的钱币,都是分量足够的。
可吴国铸造的钱币,分量严重缩水,这些劣币流通到市场上,换取了大量朝廷铸造的良币。
简单举个例子,1枚良币的含铜量,至少可以铸造2枚劣币。
这么一来吴王刘濞再将这些良币熔了铸造出更多劣币,以此破坏市场,养肥自己。
汉文帝明知道这事儿,可他依旧无为而治,他觉得问题留给后代解决算了,自己还是好好念《道德经》好了。
这事儿就这么拖到了汉景帝刘启时期。刘启不能忍啊,立刻打算削藩,结果人家吴国、楚国也都把自己给养肥了,索性就反了朝廷。
七国之乱,把汉景帝搞得够呛。虽说最后事情被摆平了,可汉景帝一朝也是损失惨重。想要恢复经济,何其难也!
因此,汉武帝上台以后,其实汉朝的经济状况压根就不咋地。
尤其是在钱币问题上,老百姓压根就不相信朝廷铸造的钱币,他们宁可恢复以物易物的模式,也不肯再用朝廷的钱币了!
这事儿如果不妥善解决的话,那么将来总有一天,朝廷也得以物易物,那不完犊子了嘛!所以千万别说汉武帝是什么富三代了,压在他身上的经济任务太重了!
一、五铢钱的问世,帮汉武帝解决了这一麻烦。
为了解决信任危机,汉武帝找来了一大帮经济学家。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遗留下来的货币问题。因此汉武帝时期,至少进行了4次货币改革。
第一次,在汉武帝建元元年,开始铸造三铢钱。
也就是钱的重量和他的价值相等,思路已经找对了,可过去泛滥的假币中,4钱种的半两钱和三铢钱等价使用,导致私人作坊铸钱之风再起。
第二次,没办法了,建元五年,汉武帝把三铢钱给废了,改用半两钱。
这玩意儿不就是秦半两的翻版吗?等于是这段时间又重新走回头路了。
第三次,汉武帝元狩四年,又开始重新铸造三铢钱。
这回不同的是,汉武帝颁布法令,民间私下铸钱者,要被拉出去砍头。等于说三铢钱得到了法律的保护,这回拉出去砍了的人,超过了1万人。
第四次,汉武帝元狩五年,去年刚铸造的三铢钱,又被汉武帝改成了五铢钱。
为啥呢?因为郡国当时也有资格铸造三铢钱。这回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造钱的资格,并且把各地私铸的钱都运来销毁了。自此朝廷彻底拥有了独家铸币权。
五铢钱自此成为汉武帝时期的主流货币。过去私人铸造的、郡国铸造的各种钱币,都被汉武帝的五铢钱所取缔,这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五铢钱的重量就是五铢,非常好验证真假。
所以说,私铸假币的人,从这一刻开始,无利可图了!既然挣不到钱,谁还愿意赖在这上面呢?自嗨吗?
五铢钱的问世,完美地解决了一系列货币问题。因此五铢钱也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主流货币之一,从西汉一直到隋朝,五铢钱始终大行其道。
二、货币稳定期,也是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时候。
我们要记住“元狩”这个年号,为啥叫“元狩”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反攻匈奴的意思,狩就是狩猎的意思,匈奴就是汉武帝的猎物。
可这一时期,也是汉武帝的五铢钱刚刚问世不久的时候。在此之前,沉重的经济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汉武帝背负在身上的经济包袱很重,几乎不堪重负。
五铢钱的确很管用,可这需要一个过程。
首先,汉武帝要将过去的半两钱、三铢钱,以及私铸钱全部收回来。
这要不要时间?
其次,汉武帝要把五铢钱铺下去,在市场上逐渐流通起来
,这也要大量时间。
再者,最关键的一步,那就是让这些五铢钱,为汉王朝产生实质性的经济效益,
这就需要漫长的时间了。
所以说,汉武帝攻打匈奴,每天都在花费巨额的钞票,可朝廷进账的数额,却只是在缓慢增加,你说他心急不?
为啥最后他要止戈为武?因为他意识到入不敷出的这么一个问题。别以为汉武帝后期把国家给打穷了,其实汉武帝后期正是货币改革效果直线上升的时候。
只可惜前期打仗把经济打入了谷底,想要恢复需要很长时间罢了。
三、反观唐太宗时期,就不存在货币问题。
不少人拿汉武帝和唐太宗做比较,认为唐太宗把周围邻居打服了,还能发展经济,似乎综合能力要强于汉武帝。
不排除这一点,但是我们要意识到,唐太宗时期的货币政策,已经相当明朗了。这个时候的汉朝五铢钱,已经沿用了700多年,别提多滑溜了。
隋朝的时候,依旧铸造五铢钱,没办法,这玩意儿好使啊,可谓是经久不衰。可由于南北朝乱局多年,隋朝没搞多久又崩了,所以币制比较混乱。
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旧唐书》
因此唐朝开国以后,唐高祖李渊以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为蓝本,打造了规格严谨的开元通宝。
因此唐太宗时期,没有货币忧虑,反倒是李渊为他积攒了不少经济基础。
唐太宗只需要在税收制度上,进行一定的改良,比如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等等,就能够顺利地使国家富强起来。
至于打仗的消耗,只要控制在经济收入范围之内,至少做到收支平衡,那么唐太宗就没有汉武帝那样的焦虑了。什么止戈为武,那不过是没钱给闹的!
总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看似是一句套话,其实是至理名言。只有经济基础扎实了,一个王朝才能够有其他发展。
汉武帝时期,经济基础奇差,光靠国库里那一堆发霉的劣质钱币,压根就不足以完成他消灭匈奴的宏愿,他那是在赤字斗争,着实不易。
唐太宗时期,经济基础就好太多了!
前人的经验已经很足了,他只需要专心于在经济水平以内打服周围的邻居就行了!
参考资料:《汉书》、《旧唐书》
-----
网友解答:
-----
汉武帝越打越穷,而唐太宗年年对外战争却越打越强盛,原因,总结起来的话,其实只有一点,那就是唐太宗的军事能力远远强于汉武帝。
真正的军事能力不仅仅是指挥军事行动的能力(将帅之才),还包括,军队建设,军队管理,军队后勤保障,战略布局等等。
总结成一句话:军事实力是有关军队和战争的事情或事务的实力。
汉武帝刘彻,他太想在他这代人就将匈奴问题彻底解决,却忽略了战争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和民生,当他发现这些问题时,已经到了他的晚年。
李世民却非常注重战争,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和名声。
虽然唐朝连年对外的战争,但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战前准备工作做得十分到位;选择适合的将领、派出适量的军队;合纵连横将敌人阵营分化,能拉拢的拉拢到自己这边……
这些战前工作,直接让唐军取得了最有利的作战条件,都说唐初不灭个国都不好意思称名将,但是离开了李世民的战前安排和战略布局,这些名将除了李靖、苏定方外,其他人能打灭国战?尤其是一战灭国,真的得画个问号。
今天的我们是通过史书,能够获得关于一切信息,直接站在了上帝视角上,我们才有资格评判唐太宗李世民的军事部署是否得当,而且一千多年,经过无数军事大家的分析,我们发现李世民的军事部署,根本没有过重大的失误。
如果把我们放到李世民当时所处的那个环境中,试问这天下有几人能比他做得更好?
李世民一方面把战争的成本控制在非常低的程度,同时将战争对国内经济和民生的负面影响也降到了很低的程度;另一方面李世民还通过战争,掠夺战败国的财富,这些财富最后同样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所以唐朝虽然连年战争,但是却越打越强盛。
汉武帝不仅忽视了民生问题,而且汉武帝在汉匈战争中犯了很多错误,丧失了不少良机,造成了很多可以避免的损失。
比如马邑之谋,如果汉武帝能亲自去前线统筹协调或者派出卫青这种有能力、能抓住战机的人为主帅,将马邑之战打好,相当于复刻了李牧破匈奴之战;让匈奴军元气大伤,可以为后边汉匈战争创造更好的局面。这里反映出汉武帝刘彻战前准备工作,做得没有唐太宗李世民好。
还有不用李广利这种无能之辈,也可以减少汉朝的损失,这里反映出汉武帝刘彻,在任用将领上,不如唐太宗李世民。
其他小的就不在一一赘述了。
这些问题共同反映出,汉武帝刘彻的军事能力不如唐太宗李世民。
-----
网友解答:
-----
因为李世民军政都点满了,他多次在一线指挥甚至亲自上去砍人。而汉武帝并不懂军事或者说没有李世民懂。
作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将,李世民知道清楚的军队上下是怎么运作的,也知道战争该怎么打才能够利益最大化。李世民时期大部分的战争都有一个特点,准备三五年,实战就几个月,短的甚至不满月。这就保证了不会占用太多的民力,财政支出也不会太高,同时也不会过多的影响农业。而高胜率则保证了可以对外掠夺他国的财富,以此来补足自身。最后就是统战工作,李世民非常善于拉拢敌人的敌人,孤立对手,然后以众击寡,这能减少本方的伤亡,还能减少战后抚恤的支出。比如攻灭突厥就是和薛延陀联手,后来薛延陀做大,又是让突厥残部组建了“唐协军”打头阵,灭了薛延陀。
-----
网友解答:
-----
这主要是因为二者的打仗成本完全不同,汉武帝打匈奴打了一辈子,唐太宗打突厥却只用了四年。
先说说汉武帝,他刚继位的时候,汉朝也经过了60多年的休养生息,尤其是“文景之治”以后,汉朝的国力已经十分强大,而汉武帝上台的时候也是年轻气盛,有了反击匈奴的底气,再加上匈奴多年来也一直侵扰汉朝边境,到了这个时候,其实把任何人放在当时,都会对匈奴展开反击。
只是汉武帝时期,中原王朝在如何反击北方游牧民族这个问题上,还显得经验不足,而这种经验的不足,就造成了汉武帝在对付北方游牧民族这个问题上,付出的成本就比后来的王朝要大很多(前提是皇帝得靠谱)。
首先是战法。
中原王朝的军队一般以步兵为主,而步兵在对抗骑兵的时候就很容易吃亏,尤其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你用步兵去对抗骑兵基本就等于送死。汉武帝刚开始对战匈奴的时候也没找对战术,在对抗初期,付出了不少成本以后,才摸清了对付匈奴的最佳套路,那就是以骑兵对抗骑兵,这个经验就被后来的中原王朝给继承了下来,比如唐太宗时期,唐朝就大力发展了骑兵,后来也是用骑兵打败的突厥。再比如明朝初年,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非常注重养马业的发展,到了永乐末年,明朝全国的骏马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73万匹,纵观中国历代中原王朝,这个数字也是空前绝后了。
其次在于,汉武帝不知道要跟匈奴打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收手,这就导致了汉武帝在战略上出现了失误,即汉武帝认为可以灭亡匈奴,永远解决北方边患问题,但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
解决北方游牧民族问题,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灭了匈奴,然后占领蒙古高原。但问题在于,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占领蒙古高原的成本太高,而且这块地方也没有什么经济产出,如果占领了草原,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是亏本的,也就是占领成本要远大于占领收益,而且蒙古高原这块地方太大,所以也占领不了。
既然占领不了这块地方,那么无论中原王朝的军事实力有多强,无论你把北方游牧民族打成什么样子,经过一些年的休养生息,游牧民族的实力又会恢复起来,草原的游牧民族其实就是个打不死的小强。
不过这点在汉武帝时期,至少在汉武帝晚年以前,汉武帝并没有认识到。
所以汉武帝为什么会连年发兵攻打匈奴,其实他就是想把匈奴给灭了,他认为只要灭了匈奴,就永远不会有北方游牧民族问题了。
但实际上却事与愿违,他打了多年的匈奴,也没有把匈奴灭了,漠北大战以后,在大多数时期里,匈奴人根本就不跟汉军交战,汉军到了草原也多是搞武装游行,很少能有战果。
按照我们现在的事后诸葛亮分析,其实汉武帝在漠北大战之后就可以收手了,至少没个几十年,匈奴也恢复不起来,边境能稳定几十年,这也是当时能做到的最好的效果了。
而后来的王朝在这点上就学聪明了,比如明朝,在蓝玉那次出征基本灭了北元以后,蒙古高原就分裂成了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股势力,长期以来,明朝在三股势力之间搞平衡,也基本维持了边境上百年的基本稳定,没有跟汉武帝时期一样,对蒙古连年用兵。
因此汉武帝时期,为了对付匈奴,汉朝是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
汉武帝刚上台的时候,仓库里堆满了用不完的粮食和钱财。
但到了汉武帝在位的第22个年头,也就是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战哪一年,汉朝早就没钱打仗了。
为此汉武帝就重用了善于理财的桑弘羊,对多种商品实行了官方垄断经营,比如盐、铁这些生活必需品,汉朝政府从中赚取了大量的利润,但这实际上是一种国进民退的策略,官方与民间抢夺经济利益,民间就因此遭到了官府的不少盘剥。
即便是把汉初以来几十年的积累都花完了,即便是搞了大量的官方垄断经营,但汉朝的财政还是无法支持战争。
于是汉武帝就实行了算缗令,也就是全国所有人都要登记财产,按照财产数额缴税,其实是征收的财产税。
可这项法令出台以后大多数人都没有如实上报财产收入,算缗出台后没收到多少财产税。
于是汉武帝又实行了告缗令,如果有人瞒报了财产数额,只要有人举报,那么举报的人就可以得到被举报人一半的财产,而被举报人的家产就会全部充公,这项法令实行以后,一时间告缗的人络绎不绝,全国的中产就几乎全部破产,自汉初以来民间积累的财富,也因此毁于一旦。
而算缗告缗还是在漠北之战以前发动的,那会不但国家没钱了,老百姓也没钱了。后面汉武帝又打了30年,这个国家被打到什么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到了汉武帝晚年的时候,汉朝早已打得国破民穷,如果汉武帝继续发动战争的话,那么结果还真的会跟秦朝一样,民间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就会有大量的造反、起义,汉朝不是亡在汉武帝手上就会亡在他儿子的手上,跟秦朝差不多。
好在汉武帝还算智商在线,认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才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收了手,搞起了休养生息,这个政策延续到了他后两任皇帝,汉朝才缓了过来,延续了差不多100年。
这就是为什么汉武帝会越打越穷了。
那唐太宗为什么没有出现汉武帝的情况呢?首先是因为唐太宗是个聪明人,史书他肯定是读了的,有汉武帝的前车之鉴,他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想不明白呢?
唐太宗相对于汉武帝时期,他最大的优势就在人才太多,虽然汉武帝时期有卫青、霍去病和李广这样的名将,但汉武帝手上也就这几个人而已,而且卫青和霍去病都太短命,在卫青和霍去病死后,汉武帝手上就没有名将了。没了名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在军事上屡屡不力,毕竟好的将领带兵打仗,往往能把军队的最大效能发挥出来,以最小的伤亡获得最大的胜利,没有好的将领,其实打仗成本会增加许多。
但唐太宗手上却是人才济济,武将方面有李靖、李绩、苏定方、侯君集、尉迟敬德这样的汉人大将,甚至还有阿史那思摩这样的突厥名将。文臣集团更是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大才。
当然这也是因为唐太宗确实是个胸襟宽广,并且能力突出的皇帝,在他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真正被他杀了的也只有张亮和侯君集,不过这两人也是确实是因为谋反被杀。相对于汉高祖来说,这点唐太宗就做的很好,如果刘邦留下了韩信,那么很可能在刘邦时代就能解决匈奴问题,韩信打仗的水平真不是盖的。
公元626年,唐太宗刚上位还没两个月,突厥就打到了长安城下,当时唐太宗手上也没多少军队,硬抗突厥大军是肯定不行的,无奈之下就只好跟突厥签了渭水之盟,给了一大批银子才把突厥大军给打发走了。
渭水之盟是唐太宗的一大耻辱,此后唐太宗就励精图治,开始大力发展军事,尤其是骑兵,汉武帝花了血本得来的教训,唐太宗直接拿过来了,再加上唐太宗手下有一大堆强干的将领,部队也很快就训练了出来。
不过唐太宗的运气也很不错,就在突厥撤军后不久,突厥内部就分裂了,吉利直接跟二把手突利闹翻,吉利发兵攻打突利,突利打不过吉利,就暗中联合了唐太宗。
同时,突厥在草原上的统治也发生了动摇,尤其是突厥北部的薛延陀,更是联合了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等部跟突厥唱起了对台戏,谴使臣服了唐朝。
而在渭水之盟以后,突厥内部也过的很惨,草原上遭遇了罕见的风雪,牛羊死了大片,人员、牲畜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在这样的背景下,唐太宗就是公元630年以李靖为主将,统领李绩、薛万彻这一众猛人发动了反击突厥的战争。
这场战争中,强大的突厥基本没啥抵抗之力,主要是因为当时唐朝的名将太多了,李靖带着3000骑兵直接突袭了吉利的老巢,其实那会吉利还没来得及集结部队,突厥的指挥中心就被打掉了,然后李靖就一路追着吉利打,吉利也是一路逃,完全没机会重新集结部队。
于是吉利就被唐军一直追到了大漠,这个时候吉利打算投降了,为此唐太宗还派了使臣过去。只是李靖和李绩都不是盖的,他们就认定了这个时候吉利是没有防备的,于是就在吉利跟唐朝使臣谈判的时候,他们就杀到了吉利的老巢,生擒了吉利,至此唐朝的北方大患就解决了,干净利落!
所以为什么汉武帝会越大越穷?因为打的时间太长,自然就越打越穷了,唐太宗只用了4年就解决了问题,把仗打完了,自然就好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了。
-----
网友解答:
-----
同样是对外战争,但汉武帝、唐太宗时期的情况差别还是挺大的。粗略概括下,大概三方面:国际格局、技术条件、文明优势。
所谓国际格局:汉武帝时期,是西汉、匈奴两强直接挽袖子上阵,一对一硬碰硬;唐太宗年间,突厥被从背后捅刀子,唐朝捡了个现成便宜。
匈奴之所以在我国历史上存在感极强,原因在于它是第一个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北的游牧政权。
秦朝统一中原时,北方由西到东布列着西域诸国、月氏、匈奴、东胡、箕子朝鲜,所以蒙恬很容易把头曼单于统领的匈奴驱逐出河套地区;
秦汉之交,中原放松了对北方的压制,匈奴出现了一位心思缜密、残暴坚毅的领袖:头曼之子冒顿,他通过“鸣镝弑父”夺取单于宝座后,以铁血手段统治匈奴内部、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随后灭东胡、西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汉文帝时期,冒顿拿下西域,西起中亚、东到朝鲜,辽阔的北方全部处于铁腕统治之下,那时的匈奴凭借独特的军事优势长期睥睨东亚大陆,汉武帝继位时,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敌人。
唐朝初年,史称东突厥“控弦百万,东自契丹 、西尽吐 谷浑、高昌 ”,控制区域接近当初的匈奴;正在中原掰手腕的隋末群雄,诸如李渊、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等等纷纷向其借势,此时的突厥俨然有成为东亚之主的架势。
不过,相对于全盛时的匈奴,突厥有以下缺陷:
从当初为柔然打铁的小部落到横亘北方的霸主,突厥的崛起太过于迅速,内部没有形成高效的统一组织。 比如,匈奴只有一个统领全局的“单于”,而统领一方的突厥首领都称为“可汗”,他们的地位跟 “大可汗”没有丝毫差异;因此,在隋朝时期,隋文帝就利用这一特点将突厥肢解,并且扶植了一个向中原称臣的启民可汗。
在唐朝时,东突厥再次崛起,不过老毛病还在。比如在渭水之盟时,李世民就判断:‘“突厥众而不整,君臣惟利是视。可汗在水西,而酋帅皆来谒我”;史书也记载:“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因此,到了贞观初年,随着突厥出现天灾、政治混乱等问题,铁勒、薛延陀、回纥等部落集体背叛,唐太宗趁机联络这些部族、支持他们搞事,随后在突厥的只剩半条命时发动突袭,一战将其灭国。
所谓技术条件:汉朝国力虽强,但没有现成的、能在草原上决胜的将领和骑兵;唐朝则万事俱备
。
所谓的技术,主要指的是军队。与匈奴、突厥这些游牧民族对决,有效的办法只有一个:派出成规模、高质量的骑兵杀到草原上,给予对方有效杀伤、端掉他们老窝。这就需要具备善于指挥大型骑兵军团的统帅、高质量的战马、训练有素的大规模骑兵等。
汉武帝继位时,上述要素并不齐备:在战马方面,汉初的窘迫是出了名的:“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经过数十年的持续鼓励养马,这一情况有所改善,但数量、质量跟匈奴相比都有差距;统帅方面更是奇缺,初期屡战屡败,直到卫青、霍去病的出现,局面才得到扭转。
简单来说,西汉是在与匈奴的战斗中逐渐锻炼队伍、发掘人才;但随着战争的持续,汉军的战马、人员消耗也相当巨大。因此,随着霍去病去世,西汉一时找不到像他这样具备大兵团突袭能力的将领,同时鉴于战马消耗过大,一度停止了对匈奴开展大规模战役。
唐朝则不一样。至南北朝以来,北方养马成风、骑兵资源用之不竭。
当初的北魏时期,云中、朔方、 陇右 等地都开辟为牧场,巅峰时期的战马多达300万匹 ,北魏末期的一代枭雄尔朱荣家族就是养马出身。
唐朝承接南北朝遗风,贞观年间的战马超过70万匹,河朔、陇右、金城 、平凉 、天水遍地是丰沃的养马场,朝廷还设置了八使、四十八监专门管理养马事宜;
在人才方面,持续数百年的民族融合,让中原在骑马方面具备雄厚的“群众基础”,那时的宫廷贵族女子大多可以骑马(打马球);基于这种土壤,滋养了代代相承、骁勇善战的骑兵队伍,唐军“步军皆有私马”,“冀州产 健马,下者日驰二百里,所以兵常当天下”。而在将领方面,无论是关陇贵族、还是山东豪强,都不乏精通骑兵指挥的俊杰,大名鼎鼎的“二李”:李靖、李世勣就是代表人物,也正是他俩率军突袭灭掉了东突厥;后来,李靖的半个徒弟侯君集,也献上了奔袭千里灭高昌国的壮举;公元641年,李世勣曾带着6000精骑追杀薛延陀骑兵,在诺真水(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境内)阵斩3000、俘虏5万。
装备精良、精兵强将,初唐的军队比游牧民族更“游牧”,这就是他们往往能够高效率定点击杀、一剑封喉的秘诀。
所谓文明优势:西汉对匈奴,是两种文明体系首次大规模决战;而在唐朝时,农耕文明处于绝对强势地位
。
早在夏商周时期,华夏族就常年处于跟各种游牧民族的鏖战状态,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就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大环境。春秋战国以来,中原虽诸侯林立,但基本都处于军国主义状态,秦、晋(魏、赵)、燕等北方强国面对身边的游牧政权长期处于优势地位,并在这个过程中扩充实力、发展壮大(参考胡服骑射)。
而随着秦汉统一中原,突厥也统一了草原,冒顿单于曾经写信给汉文帝:“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已定......”他的潜台词是:北方马背上的民族已被我统一,可与中原耕地的王朝分庭抗礼。
因此,汉武帝发起的汉匈战争,是两大文明模式的首次终极对决,涉及到今后东亚大陆话语权的大事,双方都只能硬着头皮干到底;这就是为什么匈奴被霍去病生生杀掉超过13壮丁后,还退到漠北顽强苟且的原因。
到了唐朝时,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自从匈奴被打得部分西迁、部分内迁后,中原王朝的霸主地位就不可动摇,华夏文明不断对周边传播、吸收,浸润深远;对于那些周围的政权而言,依附远比对抗有利、和平交易远比打家劫舍划算;即使十六国时期北方乱成一锅粥,各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都不约而同地学习模仿中原政权架构、想方设法让自己融入中原文明。因此,即使曾经出于对抗模式,一旦发现自己不具备打赢的可能,低头认怂、俯首称臣对他们而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远没有当初匈奴那样的心理障碍。“圣人可汗、天可汗”的头衔,放在西汉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隋唐初年之所以都曾高效地降服过突厥,文明的优越性居功至伟。
汉武帝时期,绵延的战事确实给民力、国力造成了巨大的消耗,批评者甚至认为它导致西汉“户口消耗过半”。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实际上,打匈奴只是其一,汉武帝时期的改革,是几乎在所有领域同时进行,军事、经济、制度、文化、乃至礼仪都进行了全面创改,这种利在千秋的事业,一旦开展的过于集中,必然会给所在时代造成极大压力。就像汉武帝告诉戾太子的那样:“我把累活干了、由你享受成果,这难道不是美事一桩吗?”
唐太宗同为英明之主,却胜在前代的经验教训足够深刻,尤其是隋炀帝好大喜功所引发的惨烈后果历历在目。贞观年间虽然对外用兵频繁,但基本都是追求效率的突袭战;对内,则长期以整顿整治、恢复生产为主。因此,打仗不仅没有给国力民力造成负担,反而获得了优厚的战利资源。但到了高宗、玄宗时期,唐朝也因过度高强度的军事行动付出了代价。
虽然时代条件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汉武帝、唐太宗都是为历史进步、国家富强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帝王,值得肯定。
-----
网友解答:
-----
公元前89年 ,汉武帝下了一封诏书告知天下人,这份诏书的名字叫《轮台罪己诏》,汉武帝认为自己执政前期的政策是伤害了百姓、浪费了天下财物,在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汉武帝改变了执行一生的政策,从此罢兵休养,不再对外发动战争。
汉武帝为什么会这么做?
很明显,因为汉武帝一系列对外战争打得国家越来越穷,汉武帝即位初期,西汉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育,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仓库中穿钱的绳子都腐烂了,人口也急剧增加,相对于汉初几乎翻了一番,但是在汉武帝执政的54年中,除了前8年与后2年没有发动战争外,汉武帝打了44年仗。
年轻的汉武帝
因为常年的战争,导致百姓疲敝,国库空虚,人口减少,粮食减产,汉武帝成为历史上第一个靠大规模卖官卖爵而筹集军费的明君,国家变得越来越穷与汉武帝长期对外发动战争是息息相关的,也可以说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导致了国家变穷,甚至有人把汉武帝比作秦始皇。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李建成,三天后李世民成为太子,2个月后李世民即皇帝位,此时的唐帝国刚刚建立不久,其国内国外的形势都不是很稳定,但是唐太宗仍然进行了一系列内外战争。
贞观二年,唐太宗首先消灭了梁师都政权,基本上统一了全国,贞观四年,对东突厥用兵,仅一年时间,就灭亡了东突厥汗国,贞观八年,唐朝收伏了吐谷浑,贞观十三年,唐朝对西域用兵,灭亡了高昌国,不久设置了西域都护府。
唐太宗李世民
从贞观十九年开始,唐太宗三次御驾亲征高句丽,虽然打败了高句丽,但并没有灭亡对方,在此期间,唐朝还攻灭了薛延陀汗国,在漠南与漠北设置都护府,由此可以看出,唐太宗在位23年,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发动战争,但是并没有听说唐朝因此而越打越穷,反而国力持续上升,并且在唐太宗的继承人唐高宗时期,国力达到了巅峰。
那么问题来了,汉武帝与唐太宗在位期间几乎都是在发动战争,为什么汉武帝就越打越穷,而唐太宗却越打越强?
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汉武帝时代的战争持续时间长、强度大
。
汉武帝在位54年,打仗就打了44年,汉武帝在位时期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对外战争就是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持续了44年,而汉朝与匈奴的战争则持续了几百年,不仅仅时间长,强度也很大,比如说漠北之战。
西汉对匈奴的战争
汉朝出动14万精锐骑兵,配备了14万匹战马,步军及后勤运输部队合计10万人,深入漠北数千里,进行一场长途跋涉的奔袭战,其中霍去病打到了贝加尔湖,创造了封狼居胥的战绩,此战汉军共歼灭匈奴军队9万余人,其自身损失也很大,汉军共损失数万士兵,战马损失了11万多匹,因为此战而损耗的粮食、兵械、物资等等不计其数。
漠北之战仅仅是汉匈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双方发生的大小战争达到几十次,比较著名的战役还有龙城之战、河西之战、河南之战、漠南之战等等,每次战役汉朝的损失都不小,人数损失至少是上万人,物资损失无法统计。
汉朝除了跟匈奴发生战争之外,还有其他一系列战争,比如整个西汉时期距离最远的一次远征,就是李广利远征大宛的战争,前后进行两次,损失数万人,马匹、物资无数,最终成功获取大宛的良马。
汉武帝四处开疆拓土
汉武帝还发动灭亡卫氏朝鲜的战争,在朝鲜半岛设置了汉四郡(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历史上头一次将中原政权势力扩充到朝鲜半岛,汉武帝还开拓了西南,收复了夜郎国与滇国,还开拓了闽越,灭亡的南越国,将势力扩充到广西、广东、海南、越南北部。
汉武帝发动的战争都是大规模开疆拓土的战争,并且远离中原,最远的一场战争远征距离达到一万余里,如此遥远的距离对于后勤的补给都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朝鲜、西南、西域、闽越都远离中原数千里,汉武帝在44年的时间中发动了如此多的战争,对于人员、物资、粮食、财富都是巨大的消耗。
相对而言,唐太宗进行战争的时间及强度都比汉武帝要短,唐太宗在位23年,发动战争的时间有18年,主要对外战争有收降梁师都政权、攻灭东突厥政权、开拓西域、击败吐谷浑、征高句丽、灭亡薛延陀、开拓漠南漠北,这些战争之中,除了三征高句丽,其他战争持续时间都不长。
唐征高句丽与百济之战
收降梁师都政权时间很短,唐军压境,梁师都就被堂弟所杀,余者都投降唐朝,开拓西域前后持续时间不过一年,攻灭了高昌国,西域大部臣服,攻打吐谷浑时唐军损失较大,超过一半军队战死,但能以较少数量的军队击败吐谷浑,灭亡薛延陀之战持续了两年。
唐太宗在位时期发动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就是征高句丽,唐太宗还是亲征率军作战,首战打了10个月因为无法攻下而撤退,唐军投入了十余万人,分水陆两路进攻,虽然取得了一些战绩,但是没有攻破高句丽,由于后勤补给匮乏,于是撤军,之后,唐军还派出小股部队攻打高句丽,以骚扰为目的,直到649年,唐太宗准备出动30万大军攻打高句丽,由于这一年唐太宗病逝,战争被取消,直到668年,唐太宗之子唐高宗才灭亡高句丽。
唐军出征
总体来说,唐太宗手下的任何战争规模都不过汉武帝,无论是战争持续时间长短,还是战争规模与强度,汉武帝与匈奴的战争就超过了唐太过一生所有发动的战争,战争其实拼的就是资源,打的就是消耗,比的就是国力,汉武帝投入的资源最多,所以消耗就最大,远远超过了唐太宗,自然就越打越穷了。
二、汉武帝时期是征兵制,唐太宗时期是府兵制
。
汉武帝时期的兵制主要是征兵制,还有少量的募兵制,征兵制的特点是由国家征召百姓服兵役,服兵役是百姓的法定义务,役期一般是2年,如果遇到持续战争,役期会延长,征兵制由国家提供所有战争资源,比如粮食、兵器、物资、马匹等等。
要知道在战争期间,这些东西是非常贵的,比如说马匹,汉朝的一匹马可以卖到一百斤,也就是3万铜钱,漠北之战,汉武帝出动14万匹马,算起来就是42亿铜钱,这是一笔天文数字,汉军在漠北之战中损失了11万匹马,也就是33亿铜钱。
汉军四处征战
要知道西汉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到100亿铜钱,一场战争就消耗了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汉朝能不穷吗?战争持续下去,汉武帝就没钱打仗了,于是汉武帝想了很多办法筹钱,其中就包括卖官卖爵,而持续44年的战争,让汉朝不断遇到财政赤字,所以就越打越穷了。
唐朝的兵制主要是府兵制,也有少量的募兵制,府兵制的特点是国家征召军户入伍,军户可以免除赋税,遇到战争就需要军户自己带上兵器、装备、马匹参战,由国家统一提供粮食,这样一来,国家承担的负担就轻得多,就算是同样规模的战争,唐朝的国家支出也比汉朝少了四分之三。
这样一比较,汉朝的战争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而且国家的支出就多,所以越打仗,汉朝就越穷,百姓就更穷了,唐朝的战争持续时间短、强度小,唐朝的支出就相对较少,再加上唐朝对外战争都是胜仗,打仗之后都会获取相应的资源,要么是人员增多,要么是有赋税可收,所以唐朝越打仗越强,前提是要打胜仗。
汉武帝与唐太宗
三、汉武帝时期是一个民族对外发动战争,而唐太宗时期是融合了被征服的其他民族一起对外战争
。
汉武帝时期的所有对外战争,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汉朝人对外打仗,毕竟汉武帝时期,还没有与周边民族进行任何融合,华夏民族大规模与外界进行交流,始于汉武帝,但仅仅是交流而已,当时的汉朝并没有融合外族。
到了唐朝就完全不一样了,唐太宗是一个非常开明的皇帝,他奉行的是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唐朝把任何外族看成与汉族同等地位,唐朝几乎所有的外对战争,都有外族的参与,唐朝内部有为数不少的外族名将与大臣,比如唐太宗时期有突厥王族阿史那社尔、铁勒首领契苾何力,唐玄宗时期有高句丽人高仙芝、突厥人哥舒翰、契丹人李光弼等等。
唐朝有着诸多胡人将领
唐朝每征服一个民族,就是用文化同化这些民族,收编这些民族的优秀人才为自己所用,发动对外战争时,也联合这些外族名将一起参战,唐军中也有为数不少的胡人参战,这就为唐朝减轻相当大的人力资源,人可是第一生产力,唐朝这一点与汉朝相比,就节省了不少资源。
汉朝只有汉人一个兵员来源地,长年的战争导致汉人人口不断下降,人少了,地没人种了,兵员也紧张了,也就越来越穷了,唐朝却有相当大的兵员来源地,只要是征服地的百姓,都能加入唐军,而且是一视同仁,这一点非常了不起,而唐朝征服的地区越大,兵员也就越来越足,所以就越打越强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