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不着急与魏开战,而是深耕巴蜀,养精蓄锐,会怎么样?
如果诸葛亮不着急与魏开战,而是深耕巴蜀,养精蓄锐,会怎么样?
-----
网友解答:
-----
诸葛亮属于标准的“种田党”。一直都是深耕巴蜀,养精蓄锐。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当年,南中大叛。
大半个南中不为蜀汉所有。
如果诸葛亮真是穷兵黩武之人,他肯定当年就出兵南征了。毕竟外有强敌,内有蛮夷叛乱,不压住这股歪风邪气,国将不国。这谁能忍?
而事实上呢?诸葛亮的选择是休养生息。没有立即平叛。
一直到公元225年3月,也就是叛乱过去近两年,蜀汉积蓄一定的物力后,他才开始进行平叛行动。
这一战打了一个多月。
诸葛亮南征回师后,得到了大量资源,国力因此大增。
如果,诸葛亮是个穷兵黩武的人,此时的他肯定是立即北伐。
而事实呢?诸葛亮并没有携大胜之势,急着去北伐。他的选择仍然是休养生息。一心一意在巴蜀种田。
直到又过去两年时间,
听闻曹丕去世
,诸葛亮才写了《出师表》,计划北伐。
这里要注意了,计划出兵北伐,不等于蜀汉大军马上就浩浩荡荡杀出汉中。
《出师表》写于公元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公元228年。
也就是说,诸葛亮在汉中憋了一年,才正式开始第一次北伐。
而此时距离他执政,已经过去了五年。
当然,知道肯定有人会说这五年不重要。因为诸葛亮“穷兵黩武”的关键性证据,是他人生最后六年的屡次北伐。
行,我们就来看这六年里面诸葛亮干了啥。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一伐失利,然后他就退回了汉中。
之后,他开始休养生息,连续三年没有与曹魏爆发大的战争。
中间虽然有第二、第三次北伐,但这两次北伐都是小规模的。
第二次北伐发生于公元228年底,当时东吴在东线与魏国大战(就是曹休阴沟里翻船的那次大战),出于同盟义务,诸葛亮派小股部队出击,只在陈仓打了半个月就退兵了。
这次北伐的规模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唯一的亮点是斩杀了魏将王双。
第三次北伐发生于公元229年初,当时诸葛亮瞅准时机,派陈式出兵,攻占武都、阴平二郡。魏将郭淮本想兴兵收复失地,但听说诸葛亮来了,直接就吓跑了。
这次北伐的规模也很小,小到甚至连像样规模的战斗都没有。
之后,诸葛亮就又是两年没出兵北伐。
直到两年年后,他才亲自带队,进行第四次北伐。而他之所以要在憋了两年后北伐,是因为公元230年,曹魏主动伐蜀。
曹魏这一次伐蜀,兵分三路,司马懿逆汉水西上,曹真进子午道,张郃等将进褒斜道。
三路魏军,浩浩荡荡,大有灭蜀之势。
虽说由于连降大雨,让魏军行动缓慢,汉魏两军后来并没有在战场上碰面。
但事后,还是让诸葛亮感到后怕——我不伐魏,魏必来攻我。
敌我实力悬殊,我必须要把战火烧到曹魏地盘上才行
。
所以在公元231年,诸葛亮调集三万人,第四次北出关中。
这一次北伐,规模比前第二、三次大,但远小于第一次。诸葛亮憋了三年,终于在卤城之战中找回了场子。不仅大败司马懿,打得司马懿不敢与他交锋。而且在退兵途中,还设伏射杀了名将张郃。
可以说,这次北伐是完胜。
只是后来由于李严的后勤工作没做好,诸葛亮才被迫退兵,前功尽弃。
如果说,诸葛亮真是穷兵黩武之人,他后续肯定还会连续发动北伐。
而事实上呢?这次北伐后,诸葛亮退回汉中,没有急着北伐。他还是干着老本行——休养生息,奖励耕织。
PS: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是他与司马懿的第一次交锋。司马懿大败,从此不敢与诸葛亮正面交锋。《三国演义》中有多次司马懿与诸葛亮交锋的场面,其实都是虚构的。
一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才开始他人生最后一次北伐。
这次北伐有两点值得一提。
一是规模很大,汉军兵力有十万、八万、五万三种说法。虽然目前没有证据能证明,但是根据诸葛亮于北伐期间病死于军中可以猜测,他应该是知道自己身体不行了,命不久矣,所以他才想碰碰运气,大力出奇迹。
二是诸葛亮出兵前,提前联络了孙权,汉吴联兵,东西夹击曹魏。诸葛亮并非是不知深浅,单挑出兵。
后来由于吴军遇上瘟疫,被迫退兵。司马懿避而不战,耗死了诸葛亮。这次汉吴联手北伐也以失败告终。
总体来看,
诸葛亮六年五伐,真正的成规模北伐只有三次
。分别发生于公元228年,公元231年,公元234年。
也就是三年一次。
而
倾巢出动(五万人以上),只有两次
。即第一次北伐和最后一次北伐。
当然,有人可肯定又会说了:三年一次北伐也很频繁了,诸葛亮就不能不动干戈吗?
不动干戈,只是一味的休养生息,当然是可以的。但问题是——
刘备集团的团队宗旨就是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如果建国后只是偏安一隅,休养生息,那么刘备集团从一开始就笼络不到一起
。
因此,休养生息适合于曹魏,也可能适合于东吴,但唯独不适合蜀汉。
蜀汉的有共鸣的,有广泛认同的政治纲领就是北伐,复兴我汉,还于旧都。
不以此为目的,都是在作死。
至于网上经常有文章说蜀汉百姓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农夫废业,民有饥色”,这其实是一个大大的误会。
“农夫废业,民有饥色”,事实上是用来形容曹魏的。由于诸葛亮时不时的出兵骚扰,魏国的雍凉地区出现“连年谷麦不收”、“农夫废业,民有饥色”、“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的惨状。
换而言之,诸葛亮打得魏国西部很惨,无法休养生息对付蜀汉。
史料上真正形容蜀汉百姓贫苦的记载是“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有菜色。”
这个记载源自《汉晋春秋》,说的是公元261年,吴国使者出使蜀汉的见闻。
这个时间点,诸葛亮早死了。当时蜀汉是姜维担任大将军,黄皓执掌内朝。老百姓被昏君奸臣折腾的民不聊生。
所以,不要把有的没的都扣在诸葛亮头上。
他执政时期,用兵策略是“用八万,常留四万,以为更代。”
士兵都是轮战,一批人上战场练,练熟了换下一批新手接着上。自第一次北伐后,诸葛亮从不干倾家荡产玩赌博的买卖。
这份沉稳,不仅是他的用兵思路,也是他利用民力的思路。
相比于诸葛亮,曹魏和东吴,那才叫穷兵黩武,滥用民力。如果不是底子厚,曹魏根本耗不起诸葛亮时期的蜀汉。
-----
网友解答:
-----
夷陵之战后,刘备客死白帝城。
诸葛亮全面主管蜀汉军政大事,短短的五年之后,诸葛亮开始了持续不断的北伐。
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有不少人以为这是劳民伤财的事。
正如题主所说,如果是深耕巴蜀,养精蓄锐,不急于与曹魏开战,不是很好吗?
为何诸葛亮一意孤行,极力北伐,在一片反对声中屡败屡战呢?
先看一下诸葛亮历次出兵的战况:
第一次北伐,228年春,诸葛亮兵出祁山,关中震动,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归顺蜀汉。由于马谡失街亭,诸葛亮退军,携带西县千余回汉中。
也就是收获了一千多人口,当然这也是很大的战果。
第二次北伐,228年冬,诸葛亮围困陈仓,由于粮食不足退兵,魏将王双追击被斩杀。
第三次北伐,229年,诸葛亮派遣陈式进攻武都、阴平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出兵抵抗,诸葛亮率军进击,郭淮退走,平定武都、阴平二郡。
阴平就是后来邓艾出奇谋,从这里到达成都城下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这恐怕是诸葛亮历次北伐中最大的收获。
第四次北伐,231年,诸葛亮再出祁山,用木牛运粮,粮尽退兵,与张郃交战,斩杀张郃。
第五次北伐,234年,诸葛亮兵出斜谷,用流马运粮,与司马懿对峙五丈原。诸葛亮病逝而退军。
这是《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
史书还记载,230年,也就是诸葛亮三次北伐之后,魏明帝决定兴师伐蜀。
大将军司马懿与大司马曹真、左将军张郃一起率兵,分三路进攻汉中。诸葛亮出兵对抗,由于大雨曹军班师回朝。
这就是所谓的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基本过程。
除了230年曹叡唯一一次伐蜀外,都是诸葛亮主动出兵讨伐魏国。
而且除了第一次马谡失街亭及最后一次病逝外,都是因粮食不足而退兵。
这看起来似乎很草率,诸葛亮都是准备不足就用兵。
这与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的身份不相符合。
但这个身份不是演义把诸葛亮吹捧的,而是后世史学界给诸葛亮的评价。
因而,就不能简单的把诸葛亮的北伐看作是屡败屡战,毫无战略目的,轻率的军事行动。
在另一个问答中,我谈了自己的看法:诸葛亮北伐是采取的最好的防御策略。
在这里就不再啰嗦啦。
回到题主这个问题,如果不北伐,养精蓄锐的话,又会如何哪?
诸葛亮动用北伐的兵力,大约在五万左右。
即便不北伐,这部分兵力也不能解甲归田,维持日常的消耗,也是很大的负担。
如果用他们屯田的话,可以想象,战斗力是很难保障的。
让士兵放下武器种地,拿起武器打仗,这很难的。
士兵屯田,都是在特殊时期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显然不适合蜀汉国情。
如果没有战事,举国上下就会懈怠,缺少危机感。
在蜀汉明显出于劣势的情况下,又失去旺盛的斗志,这就很危险啦。
对于普通百姓及一般的官僚队伍,对于蜀汉和曹魏,没有多少的区别。
蜀汉也是外来政权,之所以刘备围攻成都,刘璋轻易就投降啦;邓艾围攻成都,刘禅也是如此。
根本原因在于,蜀地百姓、底层官吏,范不着用自己的性命去维护这些外来的统治。
他们恐怕都希望尽快结束这种混乱的状态,尽早统一,开始和平稳定的生活。
同时,蜀汉上层的政治氛围是,荆州、东州,本地蜀土三方势力相互纠缠,始终没有融合在一起。
在没有战事的时候,争权夺利会更加激烈。
诸葛亮平衡三方势力的难度会更大。
如果一直在于战争状态,诸葛亮就可以动用战争规则,处置军国大事。
休养生息,养精蓄锐是很好的国策,但不适合三国时期的蜀汉。
如果采取了这一策略,无异于“温水煮青蛙”,蜀汉在麻木中丧失了斗志,这是诸葛亮最为担心的。
因为蜀汉满打满算就是一个益州的地盘、人口和实力,与曹魏、东吴相比差距很大。
根本无法采用积蓄实力,以争天下的办法。
如果是这样,蜀汉灭亡的会更快。
诸葛亮自有他高明的地方,这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
-----
网友解答:
-----
如果诸葛亮不急着伐魏,专心治蜀,那么,魏国会非常高兴。
魏国的企图
228年春,洛阳,魏国君臣得到消息:诸葛亮率蜀军主力进驻汉中。
御前会议上,魏明帝及参会者多倾向于先下手为强,干脆大举征兵,进攻汉中。
孙资提出了意见:魏蜀边境的地形不利于进攻方。魏国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大举攻蜀。不如只派大将占据险要以备,震慑敌国,我们悉心发展经济。如此,若干年后,魏国的国力必然强盛而吴蜀必然自弊,天下可定!
魏明帝采纳了这个意见。
此后,这个方略成了魏国的国策。
尽管曹真、曹爽曾分别做过大举伐蜀的尝试,但在绝大部分时间,“守势思想”是魏国朝野的主流。
所以,至少在魏国看来:不与蜀国大战,对魏国有利。
大家都不大战,不是都能发展吗?为何魏国如此笃定:暂不大打对魏国有利呢?
双方发展潜力悬殊
首先,
魏国的实力雄厚,基数大,如果大家经济增长速度差不多,那么,双方实力会更加悬殊。
当时,魏国的人口是蜀国的5倍多,州数是蜀国的9倍,基数远远大于蜀国。
如果大家的人口都增长10%,那么,蜀国人口将从130万增长到143万,增加13万,魏国人口将从680万增长到748万,增加68万!
魏国将比蜀国多增长55万人口!
其次,
正常情况下,魏国的增长速度将远远超过蜀吴。
早年的群雄争霸,主要发生在北方。
董卓、李傕、曹操、袁绍、袁术、公孙瓒、吕布们,在中原、关中各据州郡,大打出手。
相比之下,荆州刘表、益州刘焉(刘璋)则很早就平定了地方,相对稳定。
所以,在早年的天下大乱中,中原、关中遭到了毁灭性的灾难。关中、中原人口大量迁徙到了荆州、益州、江东。
所以,吴蜀的经济增长,本质上是正常增长,而北方的经济增长,是恢复性增长。
由于北方的开发程度非常高,所以,魏国要增长,只需要恢复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即可获得较快的增长。
而吴蜀原本经济未受到大破坏,要发展,则只能开垦荒地、披荆斩棘了。
哪个增长速度更快,是不难预测的。
许多朋友认为蜀国应该学习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其实,当初的越国,险遭吴国灭亡,受到极大破坏,所进行的正是恢复性增长。
而且,如果范蠡、文种等人没有施展谋略,对吴国“多方以误之”,仅靠“十年生聚,十年人口”,越国何以吞吴?
如果不能破坏魏国的生产秩序,即便蜀国卯着劲发展,也是没有机会的。
蜀汉老实不动,魏国可腾出手解决重大问题,迎来国力爆发式增长
魏蜀之间,有过两次较长时间的和平。
第一次是从关羽攻襄樊结束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有7年多的时间双方没有重大冲突。
这期间,曹丕完成了篡魏,同时,曹丕又利用伐吴之机,解决了徐州问题。
我们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期,“拥汉派”此起彼伏的政变,始终是困扰曹魏的一块心病。
同时,徐州的半自治状态,也对曹魏的中央集权非常不利。
由于当年曹操讨灭吕布就被迫迅速投入与袁绍作战,青徐委托给了臧霸、孙观等人。
曹丕利用两次广陵观兵,加强了对徐州的统治。
第二次是诸葛亮去世到曹爽伐蜀,双方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没有大规模冲突。
这期间,曹魏解决了辽东公孙渊。
辽东公孙渊,被称为三国时期的“第四国”,他们与北方游牧民族联结,对魏国北方的国防安全一直很大。
在公孙渊被灭之前,曹魏防御公孙渊投入了将近10万兵力,并不比防御蜀汉的少!
公孙渊被灭后,魏国北方压力大为减轻,许多部队可抽调于对吴蜀作战!
难怪在平定公孙渊后,司马懿发出了“并吞八荒”的豪言!
所以,如果蜀汉不北伐,他也只能卯着劲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作文章。
而曹魏,却能因此腾出手来开疆拓土、消除隐患,迎来爆发式增长!
魏蜀人才随着时间推移,只会越发悬殊
当然,如果人才牛逼,即使国力悬殊,弱势方仍然有机会。
不过,恰恰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蜀国的人才劣势将更加严重!
蜀汉立国之初,刘备从北方、荆州带来大量的人才。
所以,三国开局之初,蜀汉人才的数量、素质并不比魏国差太多。
不过,当老一代人物交班后,蜀汉只能从益州选拔人才。
而魏国呢?可以从九州选拔人才!
所以,随着时间推移,蜀汉人才凋零几乎难以避免。
不北伐,蜀汉“深耕”空间也已不大
所谓“深耕”,无非是作两点:1、物质上发展经济;2、精神上凝聚人心。
遗憾的是,诸葛亮很难作得更好了。
如果说诸葛亮作战之能尚有人质疑的话,那么,诸葛亮治蜀之才则几乎毫无争议。
诸葛亮仅以1年时间即安定南中,稳定了后方。
同时,诸葛亮修建水利,发展农业,并通过蜀锦、天燃气、盐铁业等多种方式发展经济。
该用的方法都用上了,不要说三国时期,
就是放眼整个古代史,又有多少人比诸葛亮作得更好呢?
物质上“深耕”的空间真的不大了,精神上呢?
有朋友认为:蜀汉内部派系较多,诸葛亮应优先解决内部矛盾。
其实,诸葛亮赏罚严明,处事严正,已经基本上暂时摆平了各方,做到了”治标“。
不过,要“治本”,不北伐是不可能的。
益州派、东州派、荆州派之间的矛盾,本质上是“僧多粥少”。
益州派本来日子很滋润,来了一伙东州派来分利益;东州派也滋润,又来了一伙荆州派来分利益。
你不去北伐,不解决“粥少”的问题,这个问题怎么可能解决呢?
只有以汉室正统,扛北伐大旗,才可能令大家看到希望,凝聚人心。
不北伐,请问诸葛亮还可以怎么“深耕”呢?
令魏国头疼的北伐
诸葛亮北伐虽未达到预期目标,但令魏国十分头疼。
《三国志.杨阜传》中记载,杨阜对当时魏国处境的描写是:十万之军,东西奔赴,边境无一日之娱,农夫废业,民有饥色。
诸葛亮北伐与东吴的配合是比较到位的。
在吴蜀的配合下,魏国的中军在陇西、淮南之间往来奔波,魏国被迫安排大量的民夫协助补给、运输,损耗非常大。
其次,北伐给蜀国带来的损耗在可接受范围内。
对于诸葛亮北伐,史上有“国内受其残荒,西士苦其役稠”的指摘之辞。
但是,据《中国通史》统计:蜀国的农民起义次数在三国中最少,仅只有魏吴的18。
考虑到人口、地盘,蜀国18的比例算是”平均水平“,这也说明:蜀汉人民负担并不突出,诸葛亮北伐使人民不堪重负的说法并不成立。
所以,诸葛亮北伐,绝对不是”空耗国力“而已。
总之,蜀汉地狭民少,实力不如对手,发展潜力更是不如对手,想靠”深耕“改变局面,是不可能的。
诸葛亮虽不如小说中一般神鬼莫测,但他仍然是古代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依然非常多。
作为后人,我们与其“替古人操心”,给两千年前的古人出谋划策,倒不如虚心学习,学习古人的长处、思想,以求有益于实务。
-----
网友解答:
-----
如果诸葛亮不选择进攻魏国,而是深耕巴蜀,养精蓄锐,能翻盘吗?
类似的问题有很多,这的确是一个讨论度很高的问题,千百年来,褒贬不一。有人讲诸葛亮此举是为了转移矛盾,是为了让军队保持战斗力,不这样做,蜀国就无法生存。也有人说诸葛亮连年北伐穷兵赎武,本来蜀国人民生活就很艰苦,结果活活把蜀国打垮了。
我们就来谈一谈,诸葛亮如果选择了休养生息,会是什么结局呢?
其实诸葛亮不擅领兵是真,但是绝对算不上穷兵赎武,名垂青史的一代贤相怎么可能目光那么短浅?存在即合理,诸葛亮不是傻子,他既然选择了这条打仗的路,自然就有他的道理:
首先,我们知道刘备死后诸葛亮接手的蜀国,可以说刘氏政权是风雨飘摇、摇摇欲坠。荆州已经丢了,益州一方声反,四方响应,外有国贼虎视眈眈,内有反贼跃跃欲试。诸葛亮对外交好孙吴,抵御曹魏,对内镇压反贼,安抚边境少数民族。不仅仅如此,诸葛亮还提倡为官廉洁,自己出门从来不备马车,就像平民一样步行,尽量任用刘备荆州集团的将臣和将臣的后代。
可以说诸葛亮在恢复国内经济,和强化君主政治权利上都下足了功夫。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蜀国的政治生态较稳定,经济状态也比较良好。军队出川,支援和后勤也是井井有条,并没有挥霍国力,我想这一点大家应该是比较赞同的。
其次,我们来看蜀汉的地理位置,就是今天的四川云南一带,如果是在现代那还好,毕竟科技发达了,比较方便。但是在古代那是群山环绕,交通闭塞之地,在那样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由于技术的限制和环境的恶劣,蜀国根本没有资本和魏国吴国对着发育。不但可利用土地少,而且土壤条件也没有魏吴两国好,再加上蜀国人口连隔壁的半数都不到,人力资源也处于下风。
养精蓄锐的结果就是,你强大别人更强大,你从弓箭变成步枪了不假,但是人家都拉出“意大利”炮了,还是打不过啊。所以为了牵扯住对面精力,伺机而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是坐拥仅仅益州之天险,任凭诸葛亮有通天的能耐,他也无法阻止强大的曹魏踏平西蜀,因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空谈。
最后,其实蜀国已经错失北伐的最好时机了!
我们都知道曹操死后,曹丕称帝篡汉,正值民心倒戈,国内动荡之时。而刘备刚拿下汉中,可以说时机再好不过,可是在汉曹政权交接的动荡时期,刘备和孙权爆发了夷陵之战,这一战就打了整整一年多,给曹丕减轻了了非常大的压力。
就在蜀国吴国为了荆州大打出手的时候,曹丕不但可以处理国内的汉室忠臣,镇压反叛势力,还可以坐山观虎斗,甚至坐收渔翁之利。反观蜀国,夷陵之战胜了也就罢了,还打输了,这让本来就弱小的蜀国雪上加霜,地盘没抢回来,军队几乎全军覆没,物资军资全被收缴。
诸葛亮知道自己在恢复国力的同时,魏和蜀汉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曹丕是个短命帝王,再加上曹丕本身位置就没坐稳,曹睿交接政权的路途必定不会一帆风顺。于是才有了诸葛亮上书《出师表》,表明了时机成熟了,揭开了北伐的序幕。
其实蜀国真的打得过魏国吗?当然是不可能的,如果魏国倾举国之力和蜀国决战,我敢肯定输的一方一定是蜀国,那么为什么魏国任凭蜀国三番五次叫嚣却不为所动呢?
因为诸葛亮知道的道理,魏国也知道,发展潜力就在台面上摆着,只待魏国国力强盛,蜀国必定不战而败。还有就是毕竟还有一个吴国在一边看着呢,忍一时之辱,享一世之利。可以说魏国巴不得蜀国安安分分和他对着发展。
最后我在此大胆推测一下,如果诸葛亮不着急决战曹魏,而是养精蓄锐,最后的结果就是:
诸葛亮死了,朝廷内部主战派和偏安派矛盾激化,刘禅主和抑战任用庸才,听信谗言,益州旧势力兴起企图架空刘禅,国内冲突不断,最终在政权动荡中被魏国一口吃掉。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结局,那就是蜀国不进攻魏国,魏国跟蜀国接连的地方就不会驻扎大批军队。司马家族之所以能崛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司马懿掌兵,多次跟诸葛亮较量,一来二去,司马家族越来越强大,反而干掉了曹魏,成了晋朝。如果诸葛亮不北伐,也就没有司马懿掌兵的事了,魏国也就不会把精力放到对付诸葛亮身上,说不定司马家族会造反,然后魏国内乱,诸葛亮坐收渔翁之利。
当然,这种可能性极小极小……
但不管怎么说,蜀国再怎么折腾,也决定了它的命运,诸葛亮的所作所为无疑的推迟了这个结果的发生。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如此让人敬佩的原因,所谓逆势而为,逆天而行。
-----
网友解答:
-----
闲聊:
刘备死后无论诸葛亮选择养精蓄锐也好,征战蛮夷也好,北伐也罢,他能再有什么作为呢?
刘备在世时一直不看好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从蜀汉的战争中刘备有几次带过诸葛亮,不是法正就是庞统,就连蜀汉最大的战争刘备亲自带兵攻打东吴,作首席军事在根据地坐着这意为着什么呢?
说到平判这话题,试问南方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地,又有哪一个喜欢外人入侵,还七擒孟获,还缴获无数,分明是强盗,掠夺老百姓财产,打着汉朝旗号就应去维护汉朝利益,有本事去呀!
诸葛亮还真去了,刘备在世本让李严管军事,这方面李严到是行家里手,就这个诸葛亮把大权全部握在自己手中,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凡事不在他眼中的一律拿下,例如李严,刘封,魏延,关羽的死不能说与诸葛亮没有关系,又当丞相,又当帅,干脆点让他一个人干好了。
一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人还好意思老霸着兵权不放,结果呢蜀中无大将,识时务者为俊杰,刘禅恼子比诸葛亮好使,让国家早统一,少杀戳,最少让蜀汉少死十万人,这笔账必须算算,因此时的蜀汉多孤儿寡母,总人口不到百万,除了耕种还能做什么?
诸葛亮在益州应该做好治安保护工作,所谓的北伐是最大的失策,别看演义描术,诸葛亮率二十万大军出山,他没有撒豆成兵的本领,曹操也没带过八十三万大军,都是虚拟的,就诸葛亮第一北伐总兵力也就四万人以下,不用去打,让两个州给孔明他也就无兵驻守了,战线拉得越长,诸葛亮越不可收拾,说不定回都回不去,真把曹魏当泥捏的呀!
诸葛亮老实呆着可以多活几年。
-----
网友解答:
-----
没什么卵用 没有粮食人们就不会闲的没事就去生孩子 有点空就需要赶紧去琢磨吃的以及各类配套产业 在明朝玉米和红薯来到中国以前 咱们人口一直和整个欧洲差不多 基本就是一个亿左右 光凭小麦和谷粟类这些欧亚本土作物是没法养活更多的人口的 既然生育率一样 那么谁的人口基数大谁就占优势 早拼搏还有一线生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 最终将慢慢逝去 除非敌人自己作死 否则哪怕是平庸都不会出现一击必杀的漏洞来给你攻击 最优方案是去美洲把玉米和红薯种子拿回来全面推广 实在不行就想法把袁隆平教授带回来 还不行就只能祈祷魏国作死了 怎么死怎么作 怎么快怎么搞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如果诸葛亮不急着与魏开战,深耕巴蜀,养精蓄锐,其结果是蜀国灭亡得会更快。为什么呢?因为蜀国本来就弱小,人力财力本来就比不上魏国,魏国本来就强大,如果蜀国休养生息,同样魏国也得到休养生息,魏国将会变得更加强大,相应的原本富庶的东吴也更加强大起来,对蜀国的威胁将会更大了,只能会加速蜀国的灭亡,这些诸葛亮比谁都清楚。如果停止伐魏,部队没事做,战斗力也将会削弱,给北伐带来不利,不如乘胜追击。况且诸葛每次北伐都是选择有利得时机。如曹操死,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和曹丕死,曹叡即位,这都是魏国政权动荡的时候,这都是伐魏的好时机,好的时机诸葛亮是不会错过的。就是诸葛亮选择休养生息的时间,也是权衡利弊的,该休养生息一定要休养生息,不该休养生息就不能随便地休养生息。同时出师伐魏,也有利于蜀汉政权的巩固。对益州人来说,这个蜀汉政权是外来政权,许多益州贵族对这个政权是不满意的,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也不怎么听话,221年刘备政权建立,223年刘备驾崩,刘备只做了两年皇帝,政权还没有完全巩固,国内矛盾还不断出现,诸葛亮出师伐魏,还有利于转移矛盾视线。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的遗愿,迫切地想着早日兴复汉室,凭他对刘氏父子的忠心,他也不会懈怠,养精蓄锐的。
-----
网友解答:
-----
诸葛亮如果深耕巴蜀,养精蓄锐,蜀国未来的发展会怎么样?这个答案很明显,蜀国必亡,而且亡的很快,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蜀国地理位置特殊,蜀国主要包括当今的云贵川三省,而此三省主要以山地为主,只有四川有个平原,单靠四川的平原发展,是带不动整个蜀国的经济发展,如果大家看地图可以发展,现在云贵川三省的面积加起来,不比北方的面积小多少,但是在人口上面和经济发展上面差距非常的明显,这是由于云贵川三省由山地组成,人口稀少,长时间的发展与北方发展相比,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这就是为什么天下十三州,蜀国只占一州,魏国占九州。
第二,蜀国人才稀缺,中国自古以来人才和经济主要集中在北方,包括现代,高端人才主要集中在北方而不是在中西部,现在如此发达的科技,中西部发展都延缓,更何况当初交通不便的蜀国呢?有志之士都去北方寻求发展,所以在三国时期人才基本集中在魏国,魏国的人才其实不需要培养,就会存在很多人才,而蜀国不一样,蜀国本地人口本来就少,出色的人才更少,想要维持蜀国的发展,必须培养人才,蜀国原本的高端人才都是刘备带进来的,从刘备去世后,蜀国的人才批量去世,蜀国面临人才的问题,而且人才也不是短时间能培养出来的,而诸葛亮只用三年时间就培养一只新军队,一批新人才,以弱小的蜀国对抗强大的魏国,让魏国好无还手之力,这得需要多高的才能才能做到。
第三,军队需要实战,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但平时需要不断的训练,更需要实战,实战跟训练是完全不一样的,蜀国从关羽失荆州,再到刘备夷陵惨败后,蜀国精锐部队全军覆没,蜀国实际上已经名副其实的亡国了,蜀国后方南蛮扰乱,蜀国已经抽不出军队来平乱,等到有精力平乱已经是三年后了,可见当时的蜀国已经有多么的虚弱了。蜀国和东吴受到重创,而魏国没有重大损失,魏国军队都是曹操留下来的精锐部队,能征善战,而此时蜀国必须培养出一批能征善战的军队来保卫国家,而当时伐魏是最好的实战。如果蜀国不北伐,军队不实战,结果就是邓艾后期偷蜀的结果,一群三十年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军队,一听说敌人来了,直接投降,像诸葛亮后代诸葛詹没有打仗经验的人去上战场打仗,结果只有死路一条,全军覆没。
第四,魏国明君执政,魏国发展越来越好,军队越来越强大,魏国发展有多快,看看曹操和曹丕的治国能力,曹操和诸葛亮统称三国两大杰出军事家、政治家,可见曹操的政治才能之高,让蜀国和魏国同时休养生息,那么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出十面,魏国就会出兵伐蜀伐吴,至于能否成功,这个主要看双方统帅,如果双方统帅能力相平,比的就是国力,拥有优势的一方取胜可能性很大,蜀国也许在诸葛亮有生之年,也许不会灭亡,但是诸葛亮去世后,蜀国必定快速被魏国灭亡。
第五,在三国当时的形式,蜀国不能选择生养休息,必须北伐,这是没有得选择。如果北方是像汉初项羽统治那样,乱成一团,蜀国可以选择生养休息,再出兵北伐,那么蜀国完成天下一统不是难事,但是现实是魏国发展迅速,政权稳定,蜀国不具备生养休息的条件,否则两国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诸葛亮作为儒家代表人物,岂不知战争的残酷,岂不知蜀国以弱攻强,胜败难料吗?为何还要屡屡北伐,即使诸葛亮对北伐信心满满,第一北伐失败,就应该知道魏国的强大,何必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呢?真的是诸葛亮喜欢战争吗?而是蜀国在当时没有比北伐更好的战略了,蜀国必须北伐。
北伐有很多好处,而不北伐蜀国必亡,只是时间问题,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转移蜀国内部矛盾;第二,吞噬和消弱魏国国力;第三,培养军队实战能力和军队人才;第四,用战争制造魏国混乱,等待隆中对说的天下有变;第五,用战争阻碍魏国的经济发展,弱小两国之间的差距;第六,以攻为守,攻是最好的防守方式,像敌人显示本国的强大,让敌人不敢轻易进攻。
从诸葛亮北伐事迹来看,诸葛亮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把士兵的性命看的很重,五次北伐加一次防卫战,只有第一次北伐损失一万多军队比较严重,其他几次北伐收获非常大,可见诸葛亮北伐的目的不是跟敌人拼个你死我活,而是慢慢的消耗敌人,事实也证明,魏国在诸葛亮和姜维连续北伐后,国力大大消弱,国内内乱也出现了不少动乱,让魏国一直没有时间去伐蜀,这也使得了蜀国得以延长。
-----
网友解答:
-----
刘备白帝托孤,诸葛亮临危受命,在危急存亡之秋,诸葛亮用了两三年时间,初步稳定了蜀汉统治,接着就进行了南征,迅速平定了南中叛乱,为下一步北伐打下了良好基础。那么诸葛亮南征归来,如果不急着北伐,而是采用深耕巴蜀,养精蓄锐,其结果会怎么样呢?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口号将失去魅力
。蜀汉称帝建国,其根本用意就在于要恢复汉室,要走大汉开国皇帝刘邦的老路。刘备称汉中王称帝,就是在效仿刘邦,就是在向外届特别是曹魏东吴展示,我们是汉室子孙,我们才是天下正统,大汉的复兴是早晚的事。要知道,大汉已建立四百余年,汉室正统已深深打入当时民众之心。王莽篡汉,光武复兴,曹魏篡汉,又有谁能说蜀汉不能复兴呢?如果诸葛亮不进行北伐,停个十年、二十年的,大汉对曹魏人民的影响就越来越远,隔离个一两代后,也就真成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蜀汉再打着大汉旗号,还有什么用呢?
曹魏和蜀汉综合国力,差距会越拉越大。
我们都知道重力加速度,同等高度的两个物体同时自由落下,较重的物体就会先着地。同理,诸葛亮深耕巴蜀,没有了对曹魏的北伐和骚扰,曹魏自然也得到了安宁,曹魏也会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上。要知道,汉朝时候,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一向是人口密集,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平原最广,农业生产发达。当时天下十三州,曹魏占其九,且都是人物阜集经济发达地区,而蜀汉只占一州之地,只有个成都平原可供开垦,其他四分之三地区都是荒芜未化之地,以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很难开发的。战火刚消的曹魏和战火初消的蜀汉,都致力于休养生息,过了十年、二十年,谁的综合国力更强大,差距更大,那是很显而易见的。蜀汉人口不足百万,翻倍也不过二百万,而曹魏呢?四百多万,翻倍就会达八百万甚至上千万;军队呢?蜀汉从十万也不过翻到二十万,曹魏却可达到上百万;人才呢?蜀汉偏安之地,人才调零,外部人才没有几个愿意投奔过来的;曹魏处中原教化之地,物阜民丰,正是人才乐于聚集之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此任由发展下去,蜀汉与曹魏之间的综合国力就会越拉越大,曹魏稳定强盛之后,必定会征蜀伐吴,完成天下一统。到那时面对更强大的曹魏,蜀汉想复国就更没希望了,只有等束手就擒的份。
蜀汉内部派系矛盾更突出,很可能造成内讧。
孟子说:“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刘备入蜀,建立蜀汉,其内部政基也不是铁打一块,据精明人所说,应该分荆州派、东州派和益州本土派等派系,内部明争暗斗、争权夺利不断。如果诸葛亮深耕巴蜀,不进行北伐,其朝政很可能就陷入相互争权夺利之中,人心不齐,政局不稳,就会加速蜀汉王朝的灭亡,更何谈能安心深耕巴蜀了。同时,刘璋治蜀的前车之鉴就在那儿摆着,诸葛亮如果致力于深耕巴蜀,时间长了,人们就会没有了忧患意识,安于现状,安于逸乐,相互内争,相互兼并,加重激化各种内部矛盾;军队久不征战,战斗力大减。像唐朝的安史之乱,人们享太平日久,没有忧患意识,一旦爆发战争,军民作鸟兽散,全无抵抗之力,致使叛军迅速占领了长安。邓艾后来伐蜀,以区区万人疲惫之兵,竟过关斩将,逼降成都,这都是久安后方,没经历练战事的结果。
军政权力分散,蜀汉难达到集中统一领导。
刘备白帝托孤,虽明确诸葛亮为首辅,为丞相,让刘禅以父事之,但李严也是托孤大臣,为尚书令、中护军,督内外军事。如果诸葛亮只抓国政,不抓军事,蜀汉就有陷入政令不一的可能。当时刘禅弱小,难总国政。如果诸葛亮只抓国政,不抓军事,在以法治蜀,深耕巴蜀之际,难免要触动各方派系的利益,引起朝政矛盾,诸葛亮有政权而无军权,最终掌握军权的人物就会干涉诸葛亮的治国理政,诸葛亮最后也只能功亏一篑。因此诸葛亮有必要以继承刘备遗志,打着克复汉室的名义北伐,将军权逐渐掌控在自己手里,以方便蜀汉各项政令的畅通,确保蜀汉统一思想,上下一心,凝聚力量推动蜀汉国祚延绵,克复兴汉大业得成。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远大的志向抱负,细微的烦恼也就迎刃而解,没有远大的抱负,细微的麻烦也就突显,成了大麻烦。时刻关注蜀汉安危的诸葛亮,自然懂得这些道理,北伐曹魏,克复汉室,是蜀汉最大的目标,努力致力于这一目标,蜀汉内部自然也就避免了不少无为的勾心斗角。因此如果诸葛亮深耕巴蜀,不进行北伐,蜀汉很难延绵四十余年,可能在诸葛亮去世后不久,蜀汉就有被灭国的可能。
-----
网友解答:
-----
诸葛亮北伐,是诸葛亮一生中都颇具争议的一件事情,其中不少人都觉得诸葛亮北伐有些操之过急,蜀汉还未从夷陵之战的重大失败中恢复过来,如果诸葛亮不着急北伐魏国,而是养精蓄锐的话,蜀汉可能会有更大的机会北伐成功。
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个观点有些过于片面,如果诸葛亮不坚持早日北伐的话,那么蜀汉北伐的成功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小,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如果诸葛亮深耕巴蜀养精蓄锐的话,曹魏统治下的中原地区也会休养生息。
相较于诸葛亮和孙权对北伐的积极态度,曹魏的态度则相当缓和,在曹丕几次南征东吴失败之后,魏国就基本上没有再对蜀、吴两国有大的动作,反倒是蜀国和吴国频繁北伐。其中原因,曹魏大臣刘晔很早就分析清楚了
“
今天下三分,
中国(指魏)十有其八,吴、蜀各
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
”
天下虽然三分,但中原富裕之地却始终牢牢的被曹魏攥在手中,吴、蜀虽然凭借地利割据,但是这也是因为中原久经战乱人口锐减,只要给中原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吴国和蜀国根本难以凭借抵挡魏国的进攻。
也就是说,时间是站在曹魏那一边的,
蜀地的富裕程度比起中原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诸葛亮也许能把蜀汉的国力翻一倍从五十发展到一百,而曹魏就算只能从一百发展到一百六,二者的差距也是在扩大的,这是蜀汉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并不是诸葛亮所能改变的。
因此诸葛亮急着北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曹魏还没有从多年的战乱中彻底恢复,此时北伐也正是两国国力差距最小的时候,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认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成功概率最大的一次。
第二,诸葛亮北伐有效转移了蜀汉内部的矛盾。
蜀汉内部派系林立,简单来说可以分为荆州集团、东洲集团和益州集团。荆州集团是刘备统治和核心,东州集团是刘璋的旧部,益州集团是蜀地土著豪族,在刘备入蜀前,益州集团和东州集团的斗争就已经极其激烈了,这也是东州集团引刘备入蜀的直接原因。刘备在东州集团帮助下成功占领益州,自然也就投桃报李,拿出部分权力和东州集团一起分享,蜀汉重臣李严和法正就是东州集团的代表人物。
刘备在世时,荆州集团主要是拉拢东州集团以打压益州集团,这就使得蜀汉内部矛盾重重,不过当时荆州还在刘备手中,因此能够压制住益州集团,但是荆州集团领袖关羽身死并且丢掉了派系的大本营后,益州集团就愈发蠢蠢欲动了。诸葛亮深刻知道这一点,因此北伐也有转移国内矛盾的目的。
第三,蜀汉政权如果不发动北伐,那就相当于丢失了法统。
蜀汉政权一直是以汉朝正统自居的,我们现在叫他蜀国、蜀汉,当时刘备可是称自己为大汉的,而建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恢复大汉江山。
蜀汉号称继承汉朝法统,如果不去努力恢复两京,却偏安一隅,那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如果蜀汉失去了汉朝法统,那和篡权的魏国就没有区别了。
以上就是笔者认为诸葛亮为什么不发展益州而执意发动北伐的原因,主要还是蜀汉内部统治问题和魏、蜀两国的地理环境所导致的。
-----
网友解答:
-----
如果诸葛亮放弃北伐,那么等待蜀汉政权的只能是坐以待毙,刘备手下的一帮家族也会身死族灭。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是地盘问题。天下三分,魏占其二。魏国占据天下最富庶的几个州郡,人口,粮食,军备,人才各方面远胜只占据益州的蜀汉政权。而且魏国的军略非常正确,不和蜀吴争一时之长短,严守关隘,发展内政。这种情况就好比是游戏里,对方占十矿,人口上限1000,但是你只有两矿,200人口。前期你还可以利用时间差打几波突袭。如果对方跟你打,你还可以通过策略,操作赢几局。趁着对面兵力空挡还有机会赢。但是对方疯狂造塔自守,不和你打。等对方科技人口拉满,那就是摧枯拉朽的攻势,根本无可阻挡。所以诸葛亮以攻代守,就是为了在曹魏国力军力还没达到顶峰的时候拼死一搏,就算不能成功,也要破坏曹魏的发展节奏。
其次是地势问题。诸葛亮原本的规划是,以益州为根基,以荆州为跳板。局势一成,则进可攻退可守,这才是争霸天下的局势。但是因为关羽坑比,丢失荆州以后,蜀汉政权就只能闭关自守了。而闭关自守,只能短期内保证无忧。时间一长,必定是魏国不战而胜。所以诸葛亮一直都想打破这个局面,就算不能北伐中原,也要给蜀汉开辟新的战略地盘,为后人留好路。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蜀汉内部并不平和。刘备麾下,蜀汉帝国的势力大致分为三拨。一部分是跟随刘备起家的势力。这一部分人有关家,张家,糜家等等跟随刘备白手起家的“开国功勋”。一部分是刘备到荆州以后收拢的世家,比如诸葛家,庞家等。另外一部分就是迎刘备入蜀的益州本地世家豪强。这部分人以李家(李严),和吴家(吴阶兄弟)为首。这三派各有利益诉求。功勋派和荆州派认为自己跟随刘备征战才创下了蜀汉,而益州派则认为自己邀刘备汝川才有了蜀汉。而且益州派本来是看中刘备有问鼎天下的态势,才抛弃刘璋,迎刘备入川,指望着借着刘备的龙气让自家势力更上一层楼。结果没想到刘备这边入川那边就丢了荆州,原本的成龙之势瞬间成了浅水之蛟,对刘备集团充满了失望。因此功勋派和荆州派联合起来和益州派争斗不休。以诸葛亮为首的刘备原班人马很担心益州派像当年出卖刘璋一样出卖他们。所以诸葛亮才竭力北伐,一方面是缓解国内的矛盾,一方面消耗益州派的势力,另外还想让益州派在北伐过程中和曹魏产生血仇,使他们无法再和曹魏联合,可谓是苦心孤诣了。如果不北伐,两派的矛盾日益加深,而益州派又占着地利和财权。一旦益州派发难联合曹魏,恐怕其它两派只能是身死族灭,被益州派灭门。
------------------
推荐阅读:
指鹿为马的赵高,明明已完全掌握朝廷,为何还能被子婴轻松除掉?
如今糖尿病治疗的最新成果进行到哪一步了?距离彻底治愈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