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明末将军祖大寿?他为什么投降清朝?
如何评价明末将军祖大寿?他为什么投降清朝?
-----
网友解答:
-----
1642年三月初八,明辽东锦州守将祖大寿打开城门投降清朝,实际上这已经是他第二次率部投降了。如果您认为他把投降当儿戏,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那您可就真的看错这位了。
根据史书上记载,祖大寿此人沉稳大度,进退有度,妥妥一员威望卓著的宿将,那么名将祖大寿为何会如此反复无常呢?咱们接下来一起看看,这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首次降清
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七月,再次受命经略辽东的孙承宗为加固关锦防线,命令祖大寿修复大凌河城,可是祖大寿正修着城时,皇太极就带着大部队过来将大凌河城重重包围。
当时的明军非常被动,一方面城墙还没修竣完工,另一方面城内的粮草短缺,只够支撑不到十天。然而即便这样,祖大寿等人还是没有认怂,硬碰硬到了最后,城内守军粮食吃完后吃马,甚至后来到了人相食的地步,城内还是一直死撑着,就这样,身处劣势的祖大寿最终硬守了三个月。
随后,在孙承宗所部救援屡次被击退,粮尽援绝,万般无奈的情况之下,祖大寿为了一万多部下的性命,最终选择了开城投降。
坑了皇太极一把
皇太极听说祖大寿投降后,欣喜万分,直接降阶相迎,行了满族最高级的抱腰礼,祖大寿呢,表面上也是一把得热乎劲,大宴上一个劲猛喝海喝,实际上却已经盘算好了一把无间道,投降其实是诈降。
他刚答应投降,就跟皇太极说自己新来无尺寸之功,不大好意思;现在,投降的消息现在明朝还不知道,自己毕竟身为锦州总兵,只要回锦州城就可以当家作主,号令开城门,那是分分钟的事情,锦州城自然可兵不血刃而得,这样祖大寿自己也有了觐见之礼,晋身之资,皆大欢喜。
皇太极一听,这主意不错啊,唾手可得一座坚固无比的锦州城,这是个好生意;他也不顾重臣反对,马上放了祖大寿,还让他带了小部分部属,方便他取得明军信任。
但一回到锦州城就祖大寿就变脸,紧闭城门,组织防御,抗击清军。
无论皇太极明里叫门,暗地骂娘,人家就是死活不搭理,于是皇太极大怒,命令大军再围锦州,这一把,守城再次守到惨绝人寰的地步。
二次降清
锦州虽然粮多,但是人也多,三月、五月撑得住,再长可就不支了,于是再次出现了人相食;而锦州则比大凌河城重要多了,这次明廷非常重视,命令洪承畴带领倾国精锐13万步骑增援锦州,然而随后松山会战,援军尽墨,洪承畴投降。
粮草早尽,援军已绝,再怎么死守也没有意义了,祖大寿百般无奈,毫无选择,只能再次投降。
创敌无算而敌胆寒,百战之余而身入敌营,固然赢得了对手尊重,但是无论如何自己已身为降臣,日后含辱藏垢,声名尽毁。
历史上有几个像我这样的人呢,祖大寿心中的百般滋味,无人诉说。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最可比拟者,似乎只有汉朝的李陵,因为两人都是不得已而降;李陵率五千步卒出征,以寡击众,力战之下杀伤无数,匈奴一度败得太狠已决定退兵,最后却因叛徒告密而兵败被擒,不得已归降匈奴。
《汉书·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记载,太史公曾为李陵辩白,云其:
身虽陷败,然其所捶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答苏武书里面,更讲到李陵独白心迹,曾有假降而待机脱身之意,然而汉武帝却对李家下了重手,
“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家毁人亡,汉朝如此薄情,李陵欲回无路,最终只得终老匈奴。
遥想当年,祖大寿先隶属于孙承宗部属,后追随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积功升为参将、总兵,可以说是袁崇焕的心腹大将。
随着两次大的胜利,宁锦防线日渐稳固,辽东局势逐渐向好,皇太极则在气急败坏之下绕过袁崇焕的防区,直接突击包围北京城,而后在北京城外,袁崇焕带领祖大寿、戴承恩、王承胤以九千步卒以少胜多,取得了广渠门之战的胜利,然而风云突变,发生了己巳之变。
鉴于后金在辽东争夺中一败于宁锦、再败于宁远,三败于广渠门,袁崇焕已成为后金噩梦,彼方必欲除之而后快;军事既然不行,就用阴谋诡计除掉,皇太极于是祭出了反间计。
计策其实非常的拙劣,但关键明朝高层愿意相信,居然马上奏效,崇祯皇帝随后以议军饷为名,终于把袁崇焕忽悠进京,然后不容分辩就将他下大狱,当时随行的祖大寿目睹了这一切,不由地浑身战栗发抖。
在祖大寿心目中,袁督师才能卓绝,功高勋烈,向来就是自己的楷模,像袁督师这样赤胆忠心的大将居然不由分说就被带走,朝廷哪里还有什么律令可陈,哪里还有什么道理可说。
他出于自身的安危考虑,也为了替袁督师撇开谋逆嫌疑,直接把关宁军带离北京,崇祯皇帝下圣旨让回防北京也不回头,后面只能让祖大寿的老领导袁崇焕在大牢中写信,让祖大寿部回京抗击后金,北京才得以保住。
只是从此之后,祖大寿和自己的领导也就是大明朝的崇祯皇帝,就不再有信任了;崇祯皇帝本人猜忌极深,首辅大臣走马观灯式的换了一批又一批,守辽大员动不动就下狱就赐死,祖大寿此刻居然不听召唤,虽然北京城危险不能拿他开刀,但自此就忌惮上了此人,而祖大寿自己也留下了心病。
如惊弓之鸟,一听到崇祯皇帝的召唤,都以军务繁忙,或者其它各种理由来推脱,厚赏,讨论战略会议,加封左都督,都坚决不去,君臣相疑至此。
从敌人那里往往是最能看得清贤良忠奸,皇太极曾说祖大寿:
\"能久守者,读书明理之效。\"
祖大寿诈降复还,作为统帅两次坚守到“人相食”,可谓坚苦顽韧,说他有忠义之心的绝对不为过,到最后祖大寿之所以没有,以死相谢世人,固然是贪恋生命,其实部分还是跟崇祯皇帝对待臣子过分刻薄寡恩有相当大的关系。
当然,祖氏一门身为辽东大族,宗族势力强大,投降不仅仅为了个人性命,也有考虑整个大家庭的因素所在。
千古艰难唯一死,祖大寿其为大将,能得众军死力守至人相食而城不破,每每到力竭方降,古名将也无以过之。
梁启超就曾将其在锦州坚守一年的战绩比肩于安史之乱中坚守睢阳的张巡;若祖大寿真的死在敌营,那将又是一个丰碑型的人物,可是他选择了成为降将而活着,按照中国古代的忠义标准,终究大节上有亏,这是无以辩诬的,以前的再多功绩也无法洗清这一点,于是就变成了那个游离在忠奸之间的人了。
青史悠悠,上至王侯将相下到贩夫走卒,形形色色,历史从来不是脸谱化的,完全去界定一个人物的红与黑,似乎终究是太过于简略,不如就让他呆在哪里,随着浩瀚如烟的文字让大家继续评说吧。
-----
网友解答:
-----
我对祖大寿这个人并不了解,投降清朝绝非祖大寿一人。至于他为什么投降,如果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也只有问他自己了。
个人认为崇祯皇帝是一个刻薄寡恩之人,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皇帝可以决定朝臣、将领们的前途和国家、朝廷的命运。不是有一句话吗:良禽择木而栖。在容人之量方面,崇祯皇帝远远不及皇太极的。可以这么说满清的很多文臣武将就是明朝投降、投诚过去的。在笼络商人方面,明朝也是不如清朝的。
抱歉,为了民族团结,我只能这么说了,毕竟满族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还有,不要对我扣帽子,我不喜欢明朝,这不代表我喜欢清朝,其实我对所有封建王朝都不喜欢,我喜欢现代社会,喜欢展望未来。
就说到这里,谢谢悟空邀请,欢迎关注、点赞、加粉。
-----
网友解答:
-----
明末,明廷还是有能将的,其中,祖大寿算是一位能将,由他镇守辽东锦州算是很称职的,可是,
公元1642年三月初八,祖大寿还是打开城门,向清廷投降,而这一次投降是真的降了,至于祖大寿投降的原因还是比较复杂的。
第一,戍边望族出身,升迁很快,祖大寿是不会那么轻易投降的。
根据史书上记载,祖大寿出身于宁远望族,宁远城(今辽宁兴城)建成时,他的祖上祖庆作为戍边军官便从安徽率全家迁居宁远,先是世袭明朝宁远卫军职,经不断提升,祖家成了宁远望族。
祖大寿的父亲祖承训是明朝万历年间镇守宁远的援剿总兵官祖仁的次子,跟随辽东总兵官、宁远伯李成梁东征西伐,在抵御蒙古骑兵的作战获军功,提拔为辽东副总兵。 祖大寿于1620年(泰昌元年)授职靖东营游击,因作战勇敢而被当经略辽东的熊廷弼上奏表彰过。1621年(天启元年),他投入广宁(辽宁北镇)巡抚王化贞麾下,任中军游击。
1622年(天启二年),后金与明朝发生了广宁之战,明军失利,努尔哈赤占领了广宁,祖大寿带领部队避守在觉华岛,祖大寿辅佐参将金冠守住觉华岛。次年,孙承宗和袁崇焕修筑宁远城墙,祖大寿负责修城工程,开始被重视。1626年(天启六年)正月,努尔哈赤攻打宁远,祖大寿参与了宁远保卫战。第二年农历五月,后金皇太极亲率清军进攻宁远,祖大寿参与抵抗清军,明军获宁锦大捷。此次战争的胜利,使袁崇焕于1628年(崇祯元年)得以督师辽东,这一年农历六月,祖大寿升为辽东前锋总兵,并成了征辽的前锋将军,负责驻守锦州。
祖大寿(剧照)
锦州是辽东重城,祖大寿挂前锋将军印之后,祖氏一门也随之获封官职,祖大寿的兄弟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都有军职,或是总兵、副将、参将,或是各级游击管,他们分别驻守宁远、大凌河、锦州边各城。祖氏属于世代镇辽的功勋,崇祯皇帝即位后,特下旨于宁远城内敕建祖氏四世镇辽的功德牌坊。
按理,祖氏这一族几代人镇守边疆,又厚受皇恩,是不会那么轻易投降的。
比如,祖大寿刚刚任前锋将军负责镇守锦州时,后金皇太极曾经给祖大寿写信,表示要派使者吊唁明熹宗之丧,并祝贺崇祯帝登基,而祖大寿断然回信拒绝。
皇太极(剧照)
第二,己巳之变,祖大寿因袁崇焕下狱惧怕被害,率军离京师回辽东。
1629年(明崇祯二年)十月至1630年发生了“己巳之变”,即
后金攻明京畿之战。
当时明朝重兵镇守辽东,后金皇太极率军攻打锦州、宁远,但久攻不下,皇太极便改变了战略。他发现辽东虽然防守严密,但明朝京城却缺乏重兵把守,于是,在1629年(崇祯二年)农历十月,皇太极率一万四千人,突然从蓟门关攻入长城,这一进攻路线是崇祯帝没有想到的,清军很快打到北京城下。明军主力都在山海关外布防,京城危急,明廷呼救,袁崇焕急率祖大寿快速驰援北京城。
本来,清军长途奔袭,兵力又不足,而北京城是清廷的地盘,袁崇焕、祖大寿率大军一到,便能击退皇太极,可是,清军却因君臣互相猜疑,失去了击败清军的好机会。
当袁崇焕和祖大寿率关宁军到北京城下时,袁崇焕请求允许关宁军入城,可是,崇祯帝不准许。崇祯皇帝历来在用将方面疑心重重,他允许袁崇焕率关宁军在广渠门外安营。
当然,关宁军是袁崇焕借着宁远大捷后明军士气回升而亲自训练出来的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骑兵,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其战斗力甚至高于后金六旗,能与八旗军中护军正面交锋,被称为“关宁铁骑”,历来对武将拥兵自重十分忌惮的崇祯皇帝,怎么敢让“关宁铁骑”进入城中呢?
可是,关宁军驻扎在广渠门易于被清军攻击,显然没有驻入城内防守有效。果然,皇太极一方面亲率主力进攻满桂的宣大军,另一方面派莽古尔泰、阿济格等贝勒率军进攻驻扎广渠门的关宁军。满桂命副将领军迎战清军,但很快被皇太极击溃,宣大军全军覆没,在城头督战的满桂被火炮炸伤。关宁军抵挡住莽古尔泰、阿济格的进攻,护住北京城。可是,被清军炸伤的满桂担心自己战败被处置,便向崇祯皇帝诬告袁崇焕,称是关宁军用火炮炸伤了他,崇祯帝在内心深处对“关宁铁骑”一直有提防,他更相信满桂,于是,他招袁崇焕进城,不准袁崇焕辩解,立即将其下狱。
其实,崇祯皇帝并非糊涂,而是精明过度,算计太多了。
他担心满桂的宣大军被击溃后,若是关宁军倒戈,京城就危险了,因而,他先将袁崇焕下狱是最保险的。
崇祯皇帝(剧照)
此时,留在军营的祖大寿见袁崇焕被捕下狱,他吓坏了,担心下一个便轮到他了。而且,在此时,朝中心怀叵测的官员开始攻击祖大寿,兵部职方司郎中余大成便断定祖大寿三天内必反。
在这种局势下,关宁军没有袁崇焕率领,祖大寿该怎么办呢?继续在广渠门待下去,若没有被皇太极打败,就会像袁崇焕那样被崇祯帝抓进监狱,祖大寿心里想,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他在袁崇焕下狱的第三日便率关宁军离开京师,回师辽东。此时的京师,关宁军走了,满桂率兵出战,后金军全军覆没,京城十分危急,崇祯不得已接受孙承宗的建议,下旨让在狱中的袁崇焕写信给祖大寿,召关宁军解京师之危,清军见关宁军又来了,不敢恋战,撤兵了。
1630年(崇祯三年)春,后金军转而率军攻克明朝永平等四城,自从袁崇焕被下狱之后,祖大寿成了关宁军的首领,因而,他也成了清军重点关注的明将。皇太极探听到祖大寿的族人居住在永平三十里村,于是,他立即派亲信部队去将祖大寿一个侄子及其亲戚家属抓来,皇太极不但没有以祖大寿的侄子等来做威胁,反而给了祖大寿的侄子一所大住宅,并派兵监卫着。
不久,孙承宗发现滦州清军守卫较弱,便命令祖大寿与山西总兵马世龙、山东总兵杨绍基会师,率领副将祖大乐、祖可法、张弘谟、刘天禄、曹恭诚等进攻滦州,攻取滦州之后,又进军永平,镇守永平的贝勒阿敏等弃城撤回后金。
辽东局势暂时稳定,此时,祖大寿急忙率兵回到锦州,自此,他不轻易离开锦州军营,他担心明廷东厂的暗探会将他抓去与袁崇焕作伴。
祖大寿(剧照)
第三,大凌河城突然被围,负责修城的祖大寿不得已降清,随后又借机逃回锦州。
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七月,祖大寿奉老臣孙承宗之命,扩展关宁防线,修复大凌河城,工程进展了近半个月,离完工还须有些时日,可是,皇太极却亲率大军突袭大凌河,包围了城池,祖大寿守在没有修好的城里,率军守城,仓促应战。
大凌河城被围了几日之后,祖大寿便陷入了困境:
一是城中粮草仅够几天之用,很快就会断粮,守城军民惊恐万分,士气低落;二是祖大寿虽有几次率军想突围,但兵力弱,根本就无法冲出清军的包围圈;三是孙承宗曾派兵组织的几次援救,但都被后金军队击败了,大凌河城已无望等来救兵。
此时,皇太极开始实施对祖大寿的劝降计策。起初,祖大寿对皇太极的劝降不为所动,不予理睬。随后,皇太极用计,使出了一招扮演明军假增援,引诱祖大寿率军出城合击,可是,所谓的“援军”却是清军扮演的,祖大寿上当,损兵折将,再也不敢出城了。
清军攻大凌河城
大凌河城里的明军突围无望,又等不到救兵,皇太极加紧劝降活动,他于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十月七日和十月九日先后写信给明军的祖大寿、何可纲、张存仁等,劝他们尽快投降,但都遭到祖大寿的拒绝。皇太极还在亲笔信中对祖大寿表示,他对之前清军杀辽十分懊悔,现在不再这么做了,二贝勒阿在永平屠城,已受到严惩。他请不要有偏见,尽快降清。但是,祖大寿连信都不回。
然而,大凌河城被围三个月之后,城内粮已尽,杀马吃,马没了,开始杀人相食,城里的百姓成了士兵的食粮,太惨了。
在这种惨状下,祖大寿不得不考虑降清的事了。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十月初七,皇太极派降将姜新赴城中要求面谈,此时,祖大寿便派韩栋代表守城明军领到金营中去谈判。农历十月二十五日,祖大寿邀请后金将领石廷柱入城商议降金之事,而祖可法、祖泽润、刘天禄、张存仁等四人随同石廷柱一起到金营,皇太极亲自出来迎接,祖可法等行跪拜礼,皇太极礼貌地将起扶起,并以女真人最高贵的礼节抱腰礼相见,之后,还设盛宴款待。
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十月二十八日,降事已定,但何可纲宁死不降,祖大寿将其处死,打开城门,率明军守城部将金营投降。皇太极与代善、莽古尔泰及众贝勒、大臣隆重迎接祖大寿等,双方登坛发誓祭天,皇太极拉着祖大寿手进大帐,专门设盛宴庆贺祖大寿加入清军。
然而,在这一次“降清”事件中,精明的皇太极却被祖大寿耍了。
谁也没有能猜透祖大寿这一次是真降还是假降,更大的可能性是他选择暂时投降,而后等待时机再做决策。
祖大寿利用皇太极对他的重视和信任,找了一个非常有效的理由请求离开清军营寨,祖大寿对皇太极表示,他的妻子儿女都在锦州城里,应趁锦州守将尚不知他已降清之时,将他们接回,并借机夺取锦州城。他向皇太极请求让他带一支兵马,进入锦州城里当内应,里应外合夺取锦州城。皇太极同意了,放祖大寿率军离开军营。
祖大寿顺利回到锦州城,可是,他根本就不想当清军的内应,而是积极布防,准备抵抗清军攻城。
此时,崇祯皇帝令人意外地表现出对祖大寿的信任,当辽东巡抚丘禾嘉向朝廷参奏祖大寿率队献城投降时,崇祯皇帝不但没有问罪祖大寿,反而提升他为左都督,统领锦州军政事务。
不知道崇祯帝心里是怎么想的?难道是想先稳住祖大寿的心,而后再重重处置?之后,崇祯帝曾三次下诏命祖大寿进京觐见,可是,祖大寿对于袁崇焕被捕的事记忆犹新,岂敢进京,他三次都找出理由,巧妙婉拒,他知道,待在锦州城里是最安全的。
此时,皇太极仍对祖大寿很有信心,他多次派密使进入锦州,提醒祖大寿勿忘作内应的约定,而祖大寿却编造各种理由拖延,甚至有时他还派兵与清军作战。而皇太极很有度量,他依旧盛情款待留在金营中的祖大寿之子祖可法等人,继续写密信给祖大寿。
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农历十月,清军分三路进攻明军,皇太极率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向宁远、锦州方向进发;睿亲王多尔衮为左翼,率军从青山关进;贝勒岳讬为右翼,率军自墙子岭攻入。祖大寿率兵驻守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县城),他趁清豫亲王多铎率兵刚到,搞突袭,击败了多铎。次日,多铎联手济尔哈朗一起出击,祖大寿率兵撤回中后所。
而即便在祖大寿搞搞突袭击败多铎的情况下,皇太极仍然不放弃劝降祖大寿。皇太极自信、耐心、大度,在这方面崇祯皇帝比他差太远了,也许皇太极看透了明廷必败,因而,他对于招祖大寿降清充满信心。
皇太极亲自率兵临近中后所,他派使者带话给祖大寿称:“自大凌河一别,已过数年。我不畏艰辛率兵到此,便是望能与将军一见,至于将军是归降大清或是留在明朝,由将军自己决定,我绝不勉。上次已将将军释放了,此次若趁会见之机诱捕将军,我如何能取信天下呢?几年来,将军虽然屡屡与我军冲突,但将军乃是在依令行事,尽守将之责,对此,我不会怪将军,请将军勿疑!”
皇太极觉得派信使传话还不够,于是,次日,皇太极又利用释放明军俘虏带信给祖大寿,在信上称:“此次在大凌河释放你,我身边大臣皆说我识人不准,如今,将军该出城与我相见,以证明我是了解你的。若将军不放心,你我可各带一两名亲信,在两军中间地带会晤。之所以要这么做,只是想安慰自己,同时,也使将军的子侄和麾下将军们知道将军是信守诺言的人。”(参看《清史稿》卷二百三十四)
皇太极非常有耐心,所用的办法也很精妙,可是,祖大寿并没有回信,也没有露面与皇太极会晤。
祖大寿画像
第四,松山决战明军溃败,洪承畴降清,锦州粮尽,祖大寿开城门投降。
招降不成,皇太极不等了,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清崇德四年)农历二月,皇太极再次率大军进攻明朝辽东地区,此次他令武英郡王阿济格为前锋,而他自己亲自督促大军围攻松山。清军大兵压境,崇祯皇帝急忙下令祖大寿率军前去支援松山,可是,祖大寿行军至半路,清军就到了,祖大寿不敢硬拼,率军守宁远。
皇太极依然想劝祖大寿降清,这一次,他派遣使者去锦州劝祖大寿之妻以利害关系说服祖大寿降清。而祖大寿仍拒绝,他命祖克勇以及副将杨震、徐昌永等率军向锦州进发,可是,明军在乌欣河口与清军相遇,祖克勇与清将阿尔萨兰交战,明军战败,被斩杀八十多人,被夺去了战马一百五十多匹。
可是,关键时刻,不知为何,皇太极突然下令停止进攻松山,率军撤回盛京(今辽宁沈阳)。这使祖大寿得以率军进入他的老根据地锦州驻守。
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农历五月,皇太极到义州视察,蒙古苏班岱等在皇太极视察义州时请求投降,皇太极命济尔哈朗率军去迎接,祖大寿得知济尔哈朗仅带着一千五百人,便令游击戴明与松山总兵吴三桂、杏山总兵刘周智等合兵一处,共七千人一起出击,想吞掉清军,结果,却被济尔哈朗击败了,或许是明军心不齐。
不久,锦州外城蒙古贝勒诺木齐筹谋降清,信息泄露,祖大寿率军出城杀了来迎接的清军武备院卿穆护萨等,但两军激战,祖大寿担心久战失利,撤入内城防守,外城随被清军占领。
如此一来,锦州城就非常被动了,失去外城做犄角呼应,锦州内城非常孤立,皇太极命多尔衮、济尔哈朗等率军轮番进攻锦州。军情危急,明廷担心锦州被攻陷,令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吴三桂等八总兵领兵十三万进驻松山,与锦州相呼应。
此时,明清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开始了。蓟辽总督洪承畴治军有方,胸有韬略,富有战场经验,他针对当时明清两军对阵的局势,采用坚守松山,等待援兵来了再进攻的战略方针,可是,朝中大臣和明朝皇帝却急于求胜,崇祯帝一次次下旨崔战,逼得洪承畴只好出击。两军对阵决战时,皇太极手下名将多尔衮使出了两招,一是率军切断了明军粮道,致使明军大乱;二是率兵直冲明军的炮队,使明军非常厉害的大炮无法发挥作用。结果,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农历二月,松山城被攻破,洪承畴被俘,在解送至盛京不久后,洪承畴降清。
洪承畴(剧照)
此时,锦州城已经被清军围困了整整一年,原本锦州城里粮草就不多,这么长时间被围,城中粮尽,杀人相食的惨状再度出现,祖大寿再也无法守下去了,三月初八,祖大寿开城出降。
皇太极得知祖大寿投降的消息极为高兴,他立即让身边的将领将祖大寿迎至盛京。祖大寿跪拜,皇太极急忙下来将他扶起。皇太极安慰他称:“将军上次背叛是为了你的主子,你的妻子儿女和你的宗族,我曾对身边大臣说过,祖大寿一定不能死,若是再降,我也决不会杀他的。现在你来了,可以尽心尽力帮我了。”(参看《清史稿》卷二百三十四)祖大寿降清后被授予汉军正黄旗总兵之职,此时,山海关外,清朝仅剩下吴三桂镇守的宁远一座孤城。
归纳起来,祖大寿降清有几个原因:
一是祖大寿看到了袁崇焕被抓入狱,受到了很大的刺激,袁崇焕才识过人,功勋卓著,忠心耿耿,但却遭到了清廷的怀疑,没有任何辩解的机会便被关在狱中,这使他非常恐惧,觉得再为清廷卖力是非常危险的。
二是祖大寿第一次降清后,皇太极虽被他耍了,但却一直很有耐心很有度量地继续采取各种措施劝他投降,表现出对他的信任和欣赏,这也是促成祖大寿最后降清的重要因素。至少,他看到了皇太极比崇祯帝气度更大,对待将领更诚心。
三是祖大寿是一位有韬略的将领,既非鲁莽的武将,亦非耿直的文官,他知道权衡利弊,懂得择机而动,而且,他知道他镇守锦州,统领着关宁军的价值,所以,他知道他拥有与皇太极周旋的筹码,这使得他能选择降了又逃,逃了最后又降。
第四,松山战役后,明军已经无力抵抗清军的进攻,清朝名将洪承畴投降了,锦州城内粮已尽,明朝灭亡已经不可阻挡,此时,祖大寿选择开城门投降,既是识大局,也是迫不得已,而对于一个必亡的腐败朝廷,他也顾不了忠臣之举了。
-----
网友解答:
-----
大明气数已尽,再低抗只是死路一条。
-----
网友解答:
-----
识时务者为俊杰耳!顺应历史的潮流,从今天的视角看是这样。
-----
网友解答:
-----
降了就是不忠,没有理由。
-----
网友解答:
-----
表面上,灭了明朝的,是李自成。
实际上,灭了明朝的,是满清。
根本上,灭了明朝的,是明朝自己。
最后的大明朝气数已尽,亡是必然的。又何苦要求一个明朝的臣子,为一个气数已尽的王朝愚忠呢!
-----
网友解答:
-----
祖大寿是明末著名的军事将领,他祖上就镇守宁远,父亲随辽东总兵官李成梁征战辽东数年,官至辽东副总兵。
祖大寿早年在王化贞手下任职中军游击,表现突出,一度受到嘉奖。后来孙承宗督师辽东,命祖大寿驻守宁远,祖大寿加固宁远城,为后来有效阻击后金军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并取得了数次胜利,因此受到朝廷嘉奖,连带家人,都不断升职。
袁崇焕主持辽东后,祖大寿即追随他,在辽东与后金作战,取得了很大的战绩,使后金始终不能突破关宁锦防线进入山海关内。
1629年,因皇太极进攻北京,导致崇祯皇帝愤怒,不容袁崇焕分辨便将其下狱,祖大寿当时随袁崇焕一起见的崇祯,面对此情此景,即害怕又伤心。但是崇祯没有为难祖大寿,可能觉得都治罪,辽东无人把守吧。
离开北京后,祖大寿因为害怕被袁崇焕案牵连,逃亡关外。消息传到京城,崇祯命袁崇焕出面安抚。身在大狱的袁崇焕以国家利益为重,好言安抚祖大寿,他才回到锦州继续抗金。大约在这个时候,祖大寿的侄子和一些亲属被后金军抓捕,口做人质。但是祖大寿不为所动,继续抗金。
1631年发生了著名的大凌河之战,先期,祖大寿等将后金数次击败,让后金损失惨重。但是随着战事的发展,祖大寿面临着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局面,为了保存实力,他假投降,骗过皇太极。回到锦州后继续抗金。后在松山、锦州等地数次与后金军血战,抵挡了后金的前进步伐。
1642年,此时的蓟辽督师是洪承畴。后金再次攻打锦州,并且将救援锦州的洪承畴和吴三桂击败,俘虏。祖大寿在锦州城内坚守数月,又面临外无救兵,内无粮草的绝境,城内百姓到了易子相食的境地。为了挽救百姓,减少士兵伤亡,在已经投降后金的洪承畴劝说下,也投降了后金。
总的来说,祖大寿投降清朝,既有明朝统治者的无能,残害忠臣的原因,也有时局艰难,为了无辜百姓和士兵少伤亡的原因。
形势总比人强。
-----
网友解答:
-----
祖大寿,明末戍边大将,后投降了满人。
祖大寿的祖上,也算辉煌。他的父亲祖承训就是抗倭大将,颇有战功,因而被朝廷诰赠荣禄大夫、左都督、少傅等荣衔。祖大寿继承父辈荫禄,转战辽东边境抗清,不断得到升迁重用,直至辽东副总兵,成了袁崇焕的副手。
在抗清中,先期祖大寿表现不错,宁锦大捷,战功赫赫。1629年(崇祯二年)皇太极攻打锦州、宁远没什么成果,就绕过宁锦防线直接进攻北京,袁崇焕率军回救,因请兵入京被朝廷猜忌而入狱。据记载,朝廷抓袁崇焕时,祖大寿就在边上,惊吓得浑身发抖。即逃回辽东,并有降清之迹。后朝廷让袁崇焕写信安抚,才没有即刻叛清。但崇祯的薄情寡恩已让祖大寿心惊胆颤。1631年(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祖大寿粮尽援绝,于是诈降,后又反清。1641年(崇祯十四年)松锦大战,明军大败,祖大寿彻底降清了。
祖大寿虽然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降清,但无论如何,客观上也助纣为虐、背叛了祖国。后人有评:“一代名将,据关外,收关内,堪称往复有忠义;两朝贰臣,悖前主,负后主,真个里外不是人”,“里外不是人”或许就是对投降者的真实写照?
-----
网友解答:
-----
没有什么可评的,不管什么原因和理由投降就是投降,这就是他人生的污点谁也洗涮不掉。
-----
网友解答:
-----
乾隆时编《清史列传》时,将
洪承畴,尚可喜,祖大寿,李永芳
等人编入《贰臣传》,洪承畴,李永芳等人的后人找乾隆要求《贰臣传》去掉自己的祖先,还拿出当时皇太极对他们祖先的承诺。但只有
祖大寿
的后人没有争辩,因为祖大寿早有遗言。
可想而知祖大寿知道他投降清朝,会是怎样的一个后果。
辽东祖家
祖大寿的父亲祖承训,是李如松的家将,官至副总兵,李如松的父亲是李成梁。而李家早期是辽东最大的
军事家族
与
地主
,辽东全部的武职都与李家有关系,辽东的每一片地几乎不是李家的就是李家部将的,李家衰落后,继任的就是祖家。
这些地主武职家族有自己的财物来源,会招募家丁、收义子,这些家丁义子立功后,会直接转武职,再相互通婚,形成一个利益集团。比如祖承训就是李成梁的家丁,立功后转武职,李成梁收过很多义子,其中有一个就是努尔哈赤。祖家上台后,也将自家兄弟侄子拉了上去,并与一些有能力的武将联姻,比如说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他娶了祖大寿的妹妹,所以吴三桂要喊祖大寿为舅舅。
祖大寿经历
祖大寿刚开始随袁崇焕守宁远,用火炮炸伤努尔哈赤。也因宁远之战,祖大寿升任宁远副总兵,而总兵是袁崇焕。
之后又于1627年(天启七年),又参入宁远之战,史称宁锦大捷。
崇祯元年1628年,明朝任用袁崇焕督师辽东,祖大寿升为辽东前锋总兵,驻守锦州。随着祖大寿官职的迅速上升,祖氏满门都获封官职。祖大寿的兄弟们如祖大乐祖大春等人,都成为上至总兵、副将,下至参将、游击的各级军官,分驻辽东各地。
为表彰祖家的功勋,崇祯皇帝还给祖家建了功德牌坊。
一时祖家的风头在辽东无二。
也是同年,皇太极给祖大寿写信,说是要派遣使者吊唁明熹宗丧事,并且恭贺新君崇祯登基。祖家武将出身,都觉得这事靠谱,毕竟当时皇太极很能打,在辽东名气很大。但祖大寿脑子很清醒,祖家是辽东大族,手握重兵,本就受皇帝猜忌。皇太极写信不写给他的上级袁崇焕(实际也写了),偏偏给自己,这事明摆着不靠谱。
于是,祖大寿直接拒绝。从这也可以看出祖大寿是有政治眼光的。
然后在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从蒙古方向攻入长城,一直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焕急忙从辽东回援,并在广渠门外与皇太极展开激战。皇太极怕内外夹击,撤军。但撤军之前,又使反间计,崇祯将袁崇焕下狱。
身为袁崇焕的部将祖大寿极为恐惧与愤怒,害怕下一是自己,便直接带领大军退回辽东。崇祯也害怕祖大寿直接投降皇太极,便让祖大寿的老上级孙承宗亲自去召回祖大寿,并且保证既往不咎,祖大寿这才敢回到关内。
不过袁崇焕一死,整个辽东最让皇太极重视的就只有祖大寿了。因此皇太极不断的派人去劝降祖大寿,给的条件一次比一次高。崇祯也担心祖大寿有二心,派人暗中监视祖大寿。
1631年(崇祯四年),祖大寿在大凌河筑城保卫锦州,筑城不到半月,工程还没修完,皇太极大军兵临城下,将大凌河城包围。
祖大寿在大凌河守了三个月,明军几次救援均没成功。城中无粮,祖大寿在吃完马后,再吃人。坚守不下去后,直接出城投降。
之后,投降的祖大寿向皇太极说:自己妻子儿女均在锦州城里,趁锦州明军不知自己已经投降,愿把儿子祖可法等人留下做人质,然后带一支兵马去锦州,在城里当内应,夺取锦州城。在经过发誓等操作后,皇太极相信了祖大寿,留下人质,放祖大寿动漫当内应。
结果祖大寿一回锦州,表示自己是突围出来的。辽东巡抚邱禾嘉知道祖大寿投降过,上书给崇祯,崇祯也没追究。
崇祯不追究,但皇太极感觉到了背叛。
皇太极率领大军进军锦州,祖大寿也不含乎,对清军展开袭扰,打完就跑,有机会
再出击。此时皇太极也明白祖大寿准备放弃这些人质,包换他自己儿子。
皇太极是一个心理战高手,他时常派人去招降祖大寿,即使知道他不会投降;也会好吃好喝供着祖大寿的家人,除了给祖大寿一条路外,也是给猜忌心极强的崇祯看的。
祖大寿面对皇太极的招降,从来不回应。
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清崇德四年),皇太极对锦州发动大规模进攻,祖大寿求援。明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吴三桂等八总兵领兵十三万来援,松锦大战暴发,经过一年多的鏖战,明军在野战中输给清军。
困守锦州的祖大寿再一次接到皇太极的招降书,祖大寿知道援军再也来不了了,只得再次投降。
这一次皇太极见祖大寿时说;“你上次背叛我是为了你的主子,为了你的妻子儿女和宗族。我曾经对大臣们说过,祖大寿一定不能死,如果以后再归顺,我也决不会杀他。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只要以后能够尽心尽力地归顺我就可以了。”
“尔背我为尔主,为尔妻子宗族耳。朕尝语内院诸臣,谓祖大寿必不能死,后且复降,然朕决不加诛。往事已毕,自后能竭力事朕则善矣。”
后来祖大寿对自己的家人说过;
“
我投降一次,又反水归正,并始终拒绝皇太极的劝降,已经还了明朝皇帝们对我祖家的知遇之情。我第二次也不是投降,是皇太极待我确实不错,我是不得已,为了士兵和百姓性命归降。但我是想皇太极杀了我,以留下忠臣之名,也还了他人情,但他不杀就没办法了。我的确没有自杀的勇气,皇太极太了解我了,真是我一辈子的克星
。”
这话只以能半信。不过祖大寿能用借口来解释自己投降,说明他内心知道自己是“错的”,有后悔的意思,但大势之下,只得如此。
所以说祖大寿是一名稍有节操的将领,对明朝算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有自己荣辱观,对于整个明清战争算是尽力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