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历史上,李伯祥有哪些故事?
相声界历史上,李伯祥有哪些故事?
-----
网友解答:
-----
相声历史上被誉为功夫最扎实,台风稳如泰山的赵佩茹,却教出了两个台风火爆,甚至可能是最火爆的徒弟。
一个是快嘴李伯祥,一个是专门炸场子的高英培,这两人在巅峰时期,都可以称得上是现场无敌,就没有他们点不燃的观众。
但二老炸场子的方式又有所不同,高英培先生是生理原因,取了眼镜整个世界就是马赛克,所以演出的时候什么顾忌都没有,怎么热闹怎么来。这属于反“把点开活”,结果意外成了火档。
而李伯祥则是比较传统的使法,把握观众情绪,即时调整状态,把现挂和死纲死口完美结合,成就了现场无敌的火爆效果。
李伯祥的天赋在相声史上也算是一等一的,否则也不会被冠以“小神童”之名了,平均两天就能背一段贯口,而且背下来之后就不会忘。六岁的他就能跟李洁尘一起,给晨光茶社演揭幕活。自己脑子好就算了,能耐还是三个神级牛人手把手教的,这种配置想不行也没机会。
亲爹李洁尘,师父赵佩茹,干爹刘宝瑞~
熟悉老李的都知道,他童年时候被各种虐待的过往,尤其是干爹刘宝瑞跟老爷子一起躺床上抽大烟,让他杵那里背贯口,背错了直接一脚踹门外边去。本来李伯祥以为自己被干爹虐了,老爷子一定会跟刘宝瑞打起来,结果哭着进屋才看见,李老道正在唯唯诺诺的感谢师哥,给自己儿子赏饭吃。
老李后来学得合勒,不是为了儿子别扭,而是为了报复刘宝瑞,结果神功大成之后,刘宝瑞却没了,弄得老李非常郁闷加懊悔。
对于李伯祥的风格,喜欢的会惊为天人,速度快不说,老李的记忆力堪称电脑一般,到了哪个地方,直接就能把当地的地名全部背下来,改编成贯口给当地人展示。本乡本土的人听了情绪直接登顶,这就算是把点开活的极致展示了,可惜前提是你得有老李那种近乎于BT的记忆力才行。
不喜欢他的呢觉得李伯祥太咋呼,贯口太赶节奏上有所欠缺,每个词中间缝太小,而且老李还有给贯口助跑的零碎,也是他被人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蒸羊羔~蒸羊羔蒸熊掌~~~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babababa
而且盲目追求火爆效果,恨不能让每一个节骨眼都是爆炸效果,这也让老李的活缺少起伏,全是炸点就等于没有炸点。这跟稳重求亮点的马派相声相比,老李确实浮躁了一些。
如果马三立马志明的贯口是高级跑车,既有面儿也有档次,坐着还舒服。那么老李的贯口就是高铁,速度快但却没法细品沿途的风景。另一位炒作大宗师的贯口就是窜稀,听完了一脑子都是马赛克。
之所以坊间会传闻李伯祥跟马三立马志明父子的矛盾,就是这种风格上的冲突所致。当偏温的马三立攒底,火爆无比的李伯祥压轴,那么结果就是观众情绪被老李透支,马三立上场的时候就只剩泥了。
而马志明跟马三立不一样,这位属于性如烈火,而且也是讲究“卖”的主儿,跟老李全靠嘴上功夫不同,马志明还有武花脸底子,那是大身上配合一通使,最后把李伯祥的大轴也给抢了。
当然了,两人虽然有这么一些不睦的传闻,但至少在明面上,老李不会像某人一样到处散布私货骂大街。即使侯耀华想要给老李少马栓对,李伯祥依然云淡风轻的划过去,值当没那么回事儿。
可惜老李这一身能耐,没有找到一个正经八百的传承人,两个儿子都不是这块料,天赋平平也没个好相。王平英年早逝,戴志诚郑健都有天赋,可惜后续发展不力,也都沦为路人了。
李伯祥隐退之后,再无高铁版贯口,五大名旦也少了李大白话旦~~
-----
网友解答:
-----
李伯祥,生于1938年,文字辈相声演员,师承相声宝字辈门长赵佩茹,父亲是相声名家李洁尘,其6岁登台,艺名小神童,李伯祥相声能耐极大,健在的相声演员绝对能进前五,不过李伯祥的故事,最愿意让人刨的还是两件,其一是和马三立马志明父子结怨“老死不相往来”,其二是受侯宝林重托,代拉侯耀文,也就是李伯祥还有一个标签,那就是郭德纲的亲师大爷。
李伯祥,根正苗红的相声名家
李伯祥生于1938年,其父亲是相声名家李洁尘,因为家境不好,一度出家做过道士,因此也被称为“李老道”。李洁尘相声能耐大,年龄也不小,其和宝字辈门长赵佩茹、宝字辈名家刘宝瑞交情极好,因此,李伯祥拜赵佩茹为师父,并且是大弟子,而且也认刘宝瑞为干爹,想想如此豪华的相声带教团队,培养出来的李伯祥能耐能差嘛。
李伯祥不仅有好的教育团队,而且本身天赋极高,6岁就登台的李伯祥一炮走红,得名小神童,而在“一言不合就开打”的培养模式下,李伯祥逐渐形成了自己火爆的表演风格,尤其是贯口,足以担当相声界第一的名头。
李伯祥和杜国芝
李伯祥表演风格火爆,常常爆满,尤其是擅长现场应变,其于搭档杜国芝先生表演默契,一度被誉为“李杜”,而且李伯祥徒弟中王平、戴志诚、郑健也都是明字辈演员中的佼佼者。
李伯祥与马家不相往来
其实李伯祥与马家的矛盾得从李伯祥的父亲说起,李伯祥的父亲李洁尘是宝字辈,要比马三立低一辈,但是两人关系并不融洽,马三立甚至在上世纪80年代收徒姜宝林的时候,当着许多人的面,痛说李洁尘艺术和人品都不怎样,而当时李洁尘已经去世十几年,这显然有点不合时宜。
而且姜宝林大家公认的是李洁尘的徒弟,而当时也是姜宝林的收徒仪式,马三立只是应邀出席,但马三爷当场对姜宝林说,打今儿起,你就算我徒弟了。这事显然不地道,不仅挖墙脚,而且抬辈,不过即便马三爷和姜宝林都愿意,这事同行依旧不买账,所以姜宝林的宝字辈,连带徒弟裘英俊的文字辈都打上引号。
马三立姜宝林
李伯祥与马家的另一个故事便是,一次表演中,李伯祥倒二表演,马三爷倒一,到李伯祥表演的时候,用劲过大,导致耽误了时间,等到马三立登台的时候,许多人要赶车,很多都已经走了,而马三爷自然心里不痛快,说给了马志明;后一次演出中,马志明如法炮制,算是回敬了李伯祥。
所以明摆着,李伯祥父子和马志明父子矛盾结怨不少,两家甚至不相往来,有一家参与,另一家必然回避。而在近来快板名家收徒仪式上,侯耀华点名马志明老师,并说李伯祥老师最清楚,让李伯祥谈谈马志明,李伯祥接过话筒,压根就没搭理侯耀华,直接谈了别的。
李伯祥受托带拉侯耀文
李伯祥虽然年龄不大,但是确实赵佩茹的大弟子,而侯耀文想要拜师的时候,已经几乎无人可拜,于是侯宝林大师有意让侯耀文拜师故去的艺术家,言外之意是不能便宜了活人。
关于这件事有两个版本,其一是侯宝林托高英培代拉侯耀文,但高英培觉得这事得大师兄李伯祥出面,于是从中斡旋;其二是侯宝林找到王平,说侯耀文没师承,这事不能便宜了活人,而王平也立马意识到这是托自己给自己师父李伯祥带话。
不管哪种版本,总之,这事侯宝林大师托给了李伯祥,并在病床上敲定了这件事,李伯祥也遵守承诺,在侯宝林大师故去之后,代拉侯耀文拜师赵佩茹。
李伯祥代拉侯耀文
说一句,相声门里的大师兄绝对是门长级别的存在,不仅可以拉师弟,也可以开除师门,比如侯耀华叫嚣开除郭德纲,压根他就没有资格,因此郭德纲拜师的是侯耀文,侯耀文拜师的是赵佩茹,而侯耀华的师父则是常宝华,所以这事跟侯耀文就没多大关系,要想开除郭德纲的师承,还是得李伯祥说了算。但是如今年事已高的李伯祥虽然也偶尔出席活动,表演小段,但是早已淡出相声之江湖。
-----
网友解答:
-----
李伯祥先生,相声名家、赵佩茹的高足、中国曲坛的不老松、相声表演艺术家、其父相声名家李洁尘,“李杜黄金搭档”:李伯祥、杜国芝,绰号“李大白话旦”、“李快嘴”,艺名“小神童”、被誉为“小老艺人”、相声大家。
规规矩矩做人、认认真真说相声。--李伯祥
众所周知,相声是一门起源于我国北方的曲艺品种,在如今的相声界里有这么一个能人,他不仅对北方的曲艺了如指掌,而且对南方的曲艺也颇有研究,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向您介绍的笑星:李伯祥。
因为他们相声四门功课,说、学、逗丶唱,后来,他年轻的时候嗓音还是不错的,能唱几句,你比方说学京剧、学杨宝森,他也挺喜欢越剧,也挺喜欢苏州评弹。(当时采访现场他模仿表演了一段)有点像吧,蒋调,虽然学得不像,最多四分之八,数学上叫假分数。
可说起他最拿手的还得数他的本行-相声,他的特点实在是鲜明不过,您就注意他那张嘴,就足可以把您乐坏了。他这说话的快劲称得上是远近驰名。我(他)们相声还有一样,都能丢掉、不能丢掉“说\",说、学、逗、唱就好像一棵大树,“说”它是主干,其他是唱啊、学啊、逗啊、表啊、演啊,但是这些都在这棵主干上去发挥,要是离开它可不行,他认为他自己说话比较快,不啰嗦、简练,你能听得明白,他们叫快。另外,他演的相声比较火爆,就哪怕一个茶杯的事情他也能把他(它)是说得活灵活现,自己这是举个例子,非常火爆,快、爆,另外他不拖泥带水,他们界里人讲话,界内人、就是脆、不黏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自己今天说的这个贯口是这样的气力,我今天说这个笑料、滑稽,他们叫包袱,你们听完了笑了,明天到这个时候,自己再演这个,如果不遇见特殊情况的话,还要你笑、准。所以他自己认为自己说相声四个字,也是总结那些老先生的,他们的优点自己把他拿来主义,吸收到自己的身上,快、爆、脆、准。
这嘴一快呀,脑子就不一定能跟得上,因此就很容易忘词。当我们问起这茬事时,李伯祥的回答倒也显得很坦然,没什么遮遮掩掩的。他向我们坦白了小时候的忘词经历。这个忘词啊,他记得在他成年以后就很少有这种现象,小的时候有。自己究竟是个小孩儿啊,记不住这么多的词啊,有时候到台上一忘,就很害怕。害怕什么呢,打,自己这么讲自己今天不是提倡这个教徒弟教学要打,那是一种好像不大太科学的,但是在过去想不起别的方法,他的爸爸就跟他讲,你要在台上演出,第一遍忘了不打你,第二遍忘了也不打你、警告你,第三遍那就要打了。往往有这种很尴尬的事情,很害怕,那么回家他爸爸还不打他,半夜里打怕吵街坊邻居睡觉,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掀被窝、打屁股,就是臀部啊,拿鞋底、开锅烂,只要他一回家他就哆嗦,怕第二天早上起来暴打臀部。成年以后,就是说忘词在他的记忆当中很少很少,就是忘的话、他能想办法,能弥补过来。
很多相声表演都把笑的元素献给了喜爱他们的观众,而自己的家人却没有享受到多少欢乐,可是李伯祥却不一样,他在生活中同样也很幽默,常常逗得家人开怀大笑。那得捕捉时机,如果说要是遇见了这种笑话,他们的脑子很快,即兴一捕捉就能够变成一个笑话。遇到这种笑料了,我们相声演员要抓而不放,不仅在舞台上,平常要有这种幽默感,咱们中国人最需要的就是幽默,他在家里有的时候、平常遇见类似这样机会,也是不会将它放过的。
除了相声,李伯祥还爱看足球、听京剧,这构成了他业余生活的最大嗜好。他喜欢唱京剧,你们南方有孙正阳,可不得了、上海,那是滑稽得不得了,他叫他演那个小丑、演个彩婆子,自己说我是说相声的,他说我知道你喜欢京剧、酷爱京剧,李伯祥他就跟他演了一回,南方叫滑稽戏,这个得给人家走锣鼓经啊。我往这里一坐的时候,我得和这个锣鼓配到一块去,我必须得会,“仓才仓才才仓\",得懂这个,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有时候你坐不好啊、它就难受。“仓才才仓”掉下去了,这就不好听,你得听这个锣鼓经掐这个尺寸,也就是说和开汽车的司机一样要会穿档(子)、掐尺寸,你看刚才就不好看,没坐对啊,或者是你先坐后答也不行,“仓才才 仓\",你这多难听啊,那就得和它一起,我去老太婆也好、或者去个老生也好,“仓才才仓啷才才 仓”,就这么一点,他这个京剧的功夫比我(他)们相声还要难,他喜欢这个。
再有一个爱好,看足球、喜欢。从五十年代他就看,他踢不了,踢过一回,踢了半天没踢进去,好容易那回踢进去了,队员给他个嘴巴,说他是叛徒,踢自己大门里去了,那这不是开玩笑吗。喜欢看足球、喜欢听京剧。有人问他,老李、李伯祥,你说说、什么是你最大的享受,因为人各自有各的审美观,有的喜欢喝茶是享受,有的跳舞是享受,他说我最喜欢、最大的乐趣享受就是看巴西人踢足球,听京剧、听杨宝森先生的《洪羊洞》,这就是自己最大最大的享受。
李伯祥的家庭是幸福美满的,谈到自己的爱人、李伯祥立马放言很漂亮,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把自己的骄傲之情全都写在了脸上,至于如何漂亮,他说就算用四个好莱坞明星跟他换他都不干,您瞧、在镜头面前他迫不及待地推出自己的爱人。自己老伴长得很漂亮啊,来,咱们跟观众见个面。虽然自己配不上她,但我(他)们老夫人又白又胖、脑门发亮。那个时候他父亲母亲有病,他一天到晚说相声,自己不会做饭。那个时候他夫人刚刚十八岁就帮助他的家庭、为了他当时就牺牲了其他的工作,在他家里给他的父母以服侍,生了孩子又要照顾他的孩子、又要给他做饭,就当了他的后勤部长。他自己这些年来家里头多亏了他的老夫人。
话说当时他们采访了李伯祥他,他说:“《中国名人名家》这个栏目读者也好、观众也好、朋友也好,包括咱们上海的电视观众也好,其他的电视观众也好,你们给自己这么跟大家见面的机会、说话的机会,自己非常感谢,将来有机会自己到你们这个在座的观众有关的单位,自己多给你们说段相声,让你们笑一笑,顺便呢就是说祝大家健康长寿、生活富裕、住房宽敞,并祝广大的观众读者们多长工资、一步到位。”
-----
网友解答:
-----
九十年代初李老师在我们单位礼堂说相声,感觉老人家头脑清楚,赶板夺字,妙语连珠,印象太深刻了,感谢李老师,祝老人家吉祥安康!
-----
网友解答:
-----
李伯祥是相声界第六代的大门长,同时他还有许多身份:李洁尘的儿子、赵佩茹的大徒弟、高英培和侯耀文的大师兄、李金斗的干爹。
李伯祥简介
李伯祥,1938年出生于北京。李伯祥是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6岁时就登上舞台,被誉为“小神童”。从那以后,李伯祥就慢慢开始跟随父亲李洁尘一起说相声了。
李洁尘和相声名家赵佩茹是师兄弟,更是好兄弟,两个人关系非常好。李伯祥出生100天的时候,赵佩茹等人到家里祝贺,李洁尘就提出来将来孩子如果说相声,就拜赵佩茹为师,赵佩茹是一口答应。
1949年冬,李伯祥才正式拜到赵佩茹门下,成为相声第七代传人,为“文”字辈。
因为有当初的口盟,所以李伯祥虽然举行拜师仪式晚,仍然成为赵佩茹的大徒弟。高英培虽然年龄比李伯祥大10岁,拜师也早,依然屈居李伯祥之后,成了赵佩茹的二徒弟。
李伯祥传统功底深厚,同时也能创作、表演新相声。李伯祥博闻强记,几十年前的老段子,只要有人点题,他都能毫不迟疑的全段背诵;李伯祥非常擅长贯口,他的贯口速度极快,却又字字入耳,铿锵有力,听着提气,看着过瘾,人称“李快嘴”;李伯祥的相声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够把国家大事、中央的最新政策、当下的热点新闻都融合到他的相声当中,令人叹为观止。
李伯祥最擅长的传统曲目有《报菜名》、《怯讲究》、《
白事会
》、《大戏魔》等。
李伯祥的徒弟比较多,出名的徒弟主要有:戴志诚、郑健、王平等。
李伯祥拜师
李伯祥的父亲和赵佩茹虽然早就有口盟,却因为李伯祥和父亲一直走南闯北说相声,所以一直没有摆知。
1949年冬,赵佩茹的师弟杨少奎代拉李润杰为师弟,赵佩茹说:“正好伯祥也在天津,就一块办了吧!”
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拜师仪式也是新事新办。仪式就在天津南市的群英戏院举行,没有酒席,没有磕头。
李伯祥向师父赵佩茹三鞠躬,然后向再场的相声前辈三鞠躬。大家在一起吃几颗喜糖,吃了几个元宵,拜师仪式就结束了。
拜师时李伯祥才11岁,快板名家李润杰比他大21岁。因为两个人是一天拜师,李伯祥就跟他开玩笑:“咱爷俩儿同堂学艺,按理说咱们是师兄弟,可是我还得管你叫师叔,这太不公平了。”
李润杰假装生气地说:“臭小子,我非抽你不可!”
第二天,李伯祥到李润杰家里玩,看到李润杰正在包饺子,就笑着说:“师叔,您这饺子不错,挺香啊。”
李润杰笑了:“少废话,我知道你爱吃饺子,赶紧吃吧。”
吃完饺子,李伯祥又开玩笑:“我昨天跟您犯贫,您不但不生气,还请我吃饺子,我赶明儿还得跟您开玩笑。”
李润杰乐了:“你给我滚一边去,赶紧走吧。”
李伯祥挨打
李寿增是“寿”字辈,是李伯祥的师爷,脾气比较好。李寿增基本上不打小辈,小辈犯错了最多就是骂两句,还不能带脏字,因为他是师爷,骂人也不能过分。
李伯祥当时才十四五岁,有一次李寿增给李伯祥捧哏。李伯祥在台上有点淘气,就没按规矩演出,李寿增把手里的扇子一调个,反手就打了李伯祥一下,然后小声说道:“规矩使!”
李伯祥的小手当时就肿了,他赶紧规规矩矩地表演起来,再也不敢淘气了。
又过了一年,上海有个小堂会,主家请赵佩茹去演出。因为赵佩茹演出太多,就让李寿增带着李伯祥去。
到了主家,人家招待客人,桌子上摆的有水果、糖块、瓜子等好东西。主家对李伯祥说:“小朋友,你吃吧。”
李伯祥刚伸出手,李寿增拿扇子“啪”的一声又打到了李伯祥的手上,嘴里呵斥道:“不许没出息!”
李伯祥委屈地说:“是人家让我吃的啊。”
李寿增说:“人家让你吃你也不能第一个吃,得看人家动手了你再吃,这是规矩!”
李伯祥收干儿子
李伯祥和李金斗的师父赵振铎是发小,两个人一起在晨光学徒,然后一起在天津演出,他们两个人关系特别好。因为赵振铎比李伯祥大2岁,所以李伯祥一直喊赵振铎为大哥。
李金斗拜师之后,每次见到李伯祥都规规矩矩地喊“师叔”。有一次李伯祥、赵振铎、李金斗在一起的时候,李金斗喊了一声师叔。
赵振铎听到不愿意了:“金斗,你怎么能喊师叔?你得喊师大爷。”
李金斗当时就愣了:“师父,李师叔不是比你小两岁吗?”
赵振铎解释道:“按年龄我是大两岁,伯祥是尊重我喊我大哥,其实他比我入门早,我得喊他师哥,你不得喊师大爷?”
李伯祥说话了:“大哥啊,咱先论后不论,还是让金斗喊师叔吧。”
赵振铎固执地说:“那不行,规矩就是规矩。要不这样吧,你们爷俩儿再近乎近乎,让金斗认你做干爹吧。”
李金斗赶紧跪下磕头,嘴里还说:“干爹,您给点什么见面礼啊?”
三个人是哈哈大笑。
这就是李伯祥的三个小故事,欢迎朋友们留言批评指正,谢谢。
-----
网友解答:
-----
李老先生的贯口活是最棒的 如果把姜昆提溜出来和咱们这位老先生比比同样的活儿 姜昆估计一段没完 咱这位老先生三段都完事了 李快嘴 基本功太扎心 太让人佩服了
-----
网友解答:
-----
文革以后,一些老相声演员相继离世或者淡出舞台,才使得一些三十年代出生的演员成为了相声舞台的有生力量。而这些人在文革前由于一些老演员在舞台上,所以他们作为小字辈只能充当开场打冒儿的角色。同时现在能在头条发文者也大都为文革后才接触相声的年龄不是很大者,所以对于文革前那些老相声艺人了解不多,有人根本没有看到过这些老人在台上的表演,这样他们看到这些三十年代出生的演员们表演时就以为是高端了,岂不知天外有天,那些老艺人过去为了生活都有自己的绝招,有的玩意儿是现在人无法企及的。有人写文章说什么侯宝林不会贯口,马三立唱得不行等不一而足。这才是对相声的不了解,对相声演员的不认识。要想说相声的事,还是要先多听听老人的回忆,多了解一下相声的历史再说为好。
------------------
推荐阅读:
指鹿为马的赵高,明明已完全掌握朝廷,为何还能被子婴轻松除掉?
如今糖尿病治疗的最新成果进行到哪一步了?距离彻底治愈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