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网络上广为流传的错误的历史知识(错误的冷知识和谣言也行)?
有没有什么网络上广为流传的错误的历史知识(错误的冷知识和谣言也行)?
-----
网友解答:
-----
网络上、电视上的历史知识,存在问题的还真不少,在这里选择几个典型的吧:
1.秦人尚黑
在很多跟秦国或者秦代历史有关的影视剧里,秦人、秦军的服装都是以黑色为主,黑衣、黑旗,一片肃杀之气,望之令人胆寒。在网络上我们也时不时能够看到关于秦人崇尚黑色的说法。
实际上,这是由于对史料解读不充分而造成的误会。
《史记》记载: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这就是史书对于秦人尚黑的记载了。可是我们要注意两点:
第一,这件事发生在秦统一之后,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秦人并未尚黑。要知道,秦始皇在这里推崇的五德说,本就是战国末期才由邹衍归纳出来的,自然,战国末期以前,秦人不会拿颜色套在自己的“德”上;
第二,秦始皇推崇黑色,并不能够举国推广,所谓“衣服旄旌节旗”,那是指朝廷重要场合上所用的,不可能给每个士兵甚至每个百姓都换装。
从兵马俑的考古发现看,那些今天看上去黑漆漆的陶兵马俑,其实当年都曾经专门上色,考古学家对陶俑表面的颜料残留物进行分析后发现,秦军的服色可谓五颜六色,并未统一成黑色。而根据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军家书来看,秦军的衣服还要依靠家里准备,更不会有统一的颜色了。
所以说,秦人尚黑其实是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的,不能泛泛而论。
2.秦俑颜色“氧化”
既然说到了秦俑,那么答主顺便讲讲这个典型的误会。
今天考古发掘出来的秦俑绝大多数已经没有原来的颜料了,我们会在很多很多地方看到一些描述,说秦俑出土后,表面的颜色在短时间内“氧化”。
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误会。确切说,秦俑表面的颜料并非氧化,而是脱落。
根据科技考古的研究成果,秦俑在烧制好以后,工匠们先给它们表面刷一层生漆,再在漆层上绘制颜色,这些颜料大多为天然矿物质研磨而成,只有一些蓝色原料是人工合成的“中国蓝”和“中国紫”,但无论如何,这些
无机质的颜料本身都不那么容易氧化,真正氧化的是那层漆
,埋藏太久,生漆层逐渐氧化,出土后又迅速脱水干燥,因而卷起脱落。
虽然颜料本身没事,但是颜料是附着在漆层上的对不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这些颜料就大面积脱落了。如今,科技考古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看看怎么样能够把颜料尽可能保存下来,还秦俑以本来面目。
3.宣太后叫“芈月”
看过电视剧《芈月传》的朋友一定都知道这件事儿,秦宣太后叫什么?史书并没有记载,我们只知道她是楚国人,芈姓,曾被称为芈八子。那么“芈月”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追本溯源,这个说法来自于历史爱好者陈景元先生,他的主要依据,是秦兵马俑身上的刻字,如下图所示,有一个字被他释读为“芈月”,进而推测这个“芈月”正是宣太后的名字,还由此推测兵马俑的主人是“芈月”而非秦始皇。
对于陈先生的看法,考古界自然是不认可的。为什么呢?秦俑身上的陶文有不少,有些是数字,可能是制作工程中做标记,还有的是地名,比如“咸”,有些则是官署或者工匠的名字,属于典型的物勒工名,责任到人。
由此可知,陶俑刻文完全是出于实用的功能而作,跟墓主人的身份并无关系。假设,那个被释读为“芈月”(其实很多研究者认为是“脾”字)的字真的就是芈月,也不能简单地把它和宣太后联系起来。宣太后是什么身份的人?把她的尊讳刻在陪葬陶俑上,工匠们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
-----
网友解答: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假的!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极其经典的桥段——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流传千古。
公元228年,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为完成的统一大业,统领大军向北讨伐曹魏
,在诸葛亮的战略布局中,街亭十分重要,需要由一名有能力的将才镇守。想来想去,诸葛亮把守街亭的重任交给了马谡,而
自己亲自率领10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
在临行前,诸葛亮反复叮嘱马谡,说∶
“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并下令让马谡“靠山近水安营扎寨,务必要小心。”
诸葛亮的部署本没有问题,但是他却算错了马谡的为人。到达街亭后,骄傲自满的马谡完全把诸葛亮的嘱咐和命令抛在脑后,自作主张的将大军部署到
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
,结果被魏军切断了粮道和水源,街亭丢失,诸葛亮不得不退回汉中。
事后,诸葛亮为了安抚朝野,只好流着眼泪,忍痛将自己器重的马谡斩首。
事实上,“挥泪斩马谡”只是《三国演义》中杜纂的一个桥段,
历史上马谡真的丢失了街亭
,但是他的死因在《三国志》中却有三种不同的记载。
《三国志·蜀书·向郎传》中∶“谡逃亡,郎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主要意思是∶街亭战败后,
马谡并没有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潜逃
,向郎是知道的,但是却瞒而不报,事情败露后,被诸葛亮免官。
也正是因为这段记载,民间有传马谡化名宁随逃亡,等到诸葛亮病逝后,又回到蜀汉任职。
《三国志·蜀书·马良传》记载∶“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
这说明
马谡并没有被诸葛亮斩首,而是死于狱中。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记载的和《三国演义》相差不多,“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余汉中,戮谡以谢众。”
由此可见,
诸葛亮的确下令处死过马谡。
但这便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三段记载皆出自《三国志》,为何马谡会有三个不同的结局?
仔细分析这三段记载后,便会发现所描述的分属不同的时间段。
《向郎传》中,马谡畏罪潜逃,时间靠前。《诸葛亮传》中,诸葛亮下令斩首马谡,但只是下令并没有说是否真的处死了,而《马良传》中,马谡病死于狱中,这才是最终的结局。
总结一下,
马谡丢失街亭后,畏罪潜逃,向郎因为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职,等到抓到马谡之后,诸葛亮下令斩首马谡以谢天下,但是还没有到行刑时,马谡就病死在狱中。
-----
网友解答:
-----
慈禧是汉人,这可能是近年来最让我震惊的观点了,最关键这观点还有很多人相信……
网络传言,慈禧本名王小慊,出生于山西长治西坡村。四岁的时候卖给了本县上秦村的宋四元为女,12岁时又被卖给了惠征为婢,改名玉兰。到了咸丰二年,以惠征之女的身份入宫,此后就一路飞黄腾达,成了慈禧太后。
据说,慈禧曾经住过的院子,被人称为娘娘院。而所谓慈禧族人的手中,还有家谱为证。
可实际上,这种说法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所谓家谱,都是近几十年重新抄写的,看不到原件如何。而所谓的娘娘院和其他“遗址”,也基本都是新修的。另外,惠征虽然顶着山西归绥道的职位,但并没有在山西住过,不可能在这里买个婢女。
更重要的是,这种说法太把清朝选妃不当回事儿了。
从顺治帝开始,就规定秀女需要从八旗人家中挑选。这就意味着,会严格审查年龄身份,不会随便让人蒙混过关。
也就是说,慈禧的父亲叶赫那拉·惠征,原满洲镶蓝旗人,家里的婚丧嫁娶生孩子摆酒啥的,全都是有记录的。这意味着从孩子出生的时候,内务府就知道你家里有个女儿,野史所说的12岁女孩被卖给惠征,后来冒充其女儿参选秀女,八旗制度是闹着玩的?
再说了,惠征这么做有什么好处?清朝选妃早有规定,八旗家庭中有女儿的,到了年龄都要去参选,此后选秀女的范围不断缩小。如果家中没有符合条件的女儿呢?那就不用想这事儿了呗,又不会受到什么责罚。
但是,你弄个汉人冒充,送到宫里参选,万一被查出来,那是要掉脑袋的。惠征又不傻,冒这个风险干嘛?
有人可能想象了,觉得慈禧得势了,惠征不也跟着享福了,这就是他的动机!
惠征并不知道慈禧会得势,没必要冒险——实际情况是,慈禧如果不是生了皇子,也确实无法得势。
再者,慈禧若真是汉人,那得势之后一定会杀掉所有知情者,惠征这点还想不明白吗?
所以,慈禧不可能是汉人,这种爆炸性观点,虽然在网络上沸沸扬扬,但是真正的研究者都不屑驳斥。
-----
网友解答:
-----
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故事在中国耳熟能详,而且这出戏还因为包公参与了其中进而演绎成流传更广的铡美案。
那么陈世美真的如同戏曲里面说到的那样为了荣华富贵,入赘驸马进而抛妻弃子吗?当然不是。
陈世美,原名年古,又名熟美,均州(今丹江口市)人。陈世美出身于官宦之家,书香门第。而他自幼聪敏好学,年纪轻轻便于顺治八年高中进士。中得进士后,出任河北某地知县,后因为经略县务有功,为康熙所赏识,擢升为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参政。
在清史以及县志的记载当中,无不夸赞陈世美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体恤百姓,为治下的民众所津津乐道。那为何会背负“嫌贫爱富、杀妻灭子”的恶名呢?
这其实是有人刻意栽赃嫁祸而已。而且这幕后主导并非外人,还是陈世美的苦读同窗。
陈世美升官后,前来投奔他的同乡便多了起了。他乡遇故知,陈世美自然欢欣,总是好酒好菜的款待,如果仅是如此,倒也宾主把酒言欢,共叙往事,其乐融融。然而,这些投奔他的同乡大多数是为了在他这里谋得一官半职,只是陈世美为人刚正,不肯做违法乱纪之事。每当别人提出如此请求,他便好言相劝对方勤读圣贤,以待科考。
他对人坦荡,大多数人虽然求官不成,但大都能理解。然而,他的昔日同窗好友胡梦蝶和仇梦麟的到来,直接让事情朝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在被陈世美拒绝后,并未听取他的好言相劝,而是愤愤离去,连他好心赠予二人的盘缠,也被小肚鸡肠的对方当作是对他们的小觑。为此,二人怀恨在心。
离开陈府后,胡梦蝶和仇梦麟心烦意乱,一时无处可去,便进了酒楼,准备一醉方休。当时酒楼之中正上演《琵琶记》,乃是古代相当知名的戏剧。二人酒酣耳热之际,计上心头,干脆利用自己不弱的功底改编了《琵琶记》。将主人公换成了陈世美,说他为了攀龙附凤成为驸马爷,不仅不认自己的妻儿,反而将之杀死。最终事情败露,被宋代著名清官开封府尹包拯看了脑袋。
因为当时权贵和民众之间关系本就不睦,此剧一出,因为迎合了人们的心理,很快火遍大江南北。最终,陈世美就成了千古小人,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所以说,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
网友解答:
-----
寒风凛冽,呼啸而来,冬天来了,小伙伴们又想起了一个灵魂之问——秋裤该不该穿?
关于秋裤,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意思的是,关于秋裤传入中国,在网上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历史谣言。
01、秋裤是阴谋?
苏联有一个生物学家、农学家、遗传学家特罗菲姆·邓尼索维奇·李森科,他是斯大林时代后期和赫鲁晓夫时代苏联首席科学家,号称“斯大林的科学红衣主教”,荣居苏联科学院、列宁全苏科学院和乌克兰科学院的三科院士。
李森科
这个学说主张,长颈鹿不断伸颈去吃树叶,就会进化出长脖子,如果上一代没成功,上一代锻炼结果会烙印在基因中,被下一代继承,直至长出长脖子。
李森科直接将其演化成,如果割掉每一代牛的耳朵,总有一天能培养出一种不长耳朵的牛。
简单来说,李森科的理论就是基因会因为适应环境而发生改变。
在这个理论支撑下,出现了一个历史谣言:1953年,他向苏联建议,让中国引进秋裤。
如果中国人穿了60年的秋裤,就会养成习惯,从而使其基因发生改变,双腿和关节的抗寒性越来越差,最终中国人将失去在苏联远东地区生存的能力,就不会收回中国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向苏联让出的外兴安岭、西伯利亚地区。
结果这个谣言被人当真了,秋裤自此成了一场跨世纪的历史阴谋。
这纯属无稽之谈。
苏联物理学家郎道就举了一个例子反驳李森科的邪说。
世界上所有女孩都是母亲生的,这些母亲都没有了处女膜。
按李科森的理论,没有处女膜的母亲生下来的女孩应该没有处女膜才对,事实却恰恰相反,这足以证明这个理论是错误的。
从科学角度上讲,穿秋裤并不会影响人的御寒能力,也不会对人的双脚造成物理性的改变。
因此,秋裤传入中国,和李科森没有一点关系,这就是一个历史谣言。
02、先秦时期,中国人不穿裤子
那么秋裤到底是怎么传入中国的呢?中国古代有没有秋裤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从裤子说起。
裤子种类有很多,背带裤,打底裤,牛仔裤,休闲裤,西装裤,哈伦裤,开裆裤,合裆裤……
甭管名头怎么换,所有的裤子都由裤腰,裤裆,裤腿构成。
说起来,中国人穿裤子的历史其实并不长。
古代中国服装是上衣下裳,裳其实就是裙子,又称裙裳。
中国古代,男女老少,下身只穿裳,不穿裤。
先秦服饰,上衣下裳
点解?
因为只有裳,没有裤!
可裙子这玩意,能遮前能避后,下面却空荡荡的,秋冬小风一刮,凉爽不说,还贼容易走光。
《礼记·曲礼》:“暑毋褰裳,褰则下体露。”
活人也不能被尿憋死不是。
老祖宗们就把裙子改成了裤子。
怎么改?
前后遮掩,两侧一连,就是;
前后开胯,合成二股,就是裤。
商周时期,中国人有了最早的裤子——胫衣。
《说文解字》:“绔,胫衣。”
绔,又作袴,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胫衣只有光溜溜的两条裤管,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套裤。
由两个不相连的裤筒组成,长度是脚踝到膝盖位置。
兵马俑上的裤子就是胫衣
《韩非子·外储说》记载:
齐有狗盗之子,与刖危子戏而相夸。盗子曰:“吾父之裘独有尾。”危子曰:“吾父独冬不失袴。”
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个人的老爹被砍掉了小腿,他吹牛说,冬天再冷,我爹也不用穿裤子了。
这个裤子就是胫衣。
03、中国古代没有秋裤
可胫衣能让小腿保暖,却不具备遮掩下体的功能,再说,小腿不冷了,大腿也冷啊。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当然,他倒不是怕冷,而是发现骑马的时候大腿光溜溜地骑在马上,贼难受。
这时,他看到北方匈奴人的裤子包裹着大腿。
于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就学习了匈奴人的长裤。
将胫衣从膝盖加长至腰节,用带子使之相连,系在腰间,形成了裤子的雏形,这种裤子在楚墓中出土过实物,是我们中国目前出土最早的裤子。
不过,这种裤子前后裆并不相连,前有裆,后无裆,后腰敞开。
呃,这是一条开裆裤?!
据说,西汉时期霍光的外孙女上官皇后为了不让汉昭帝能随时随地见到宫女的下体,她想出一个办法,让宫女们把开裆裤前后都设裆,成了满裆裤,当时称之为穷袴,又称裈——“霍后令宫人皆穷袴”。
裈与袴相比,长度更短,但前后有裆,并不缝合,用带子系在腰间。
《事务掌故丛谈》:
“古时袴长而裈短,袴无裆而裈有”。
大概是在西汉时期,在的基础上,出现了短裤——犊鼻袴。
犊鼻袴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出现了一种套装“袴褶”,上身是紧身的短衣,下身是宽大的大口裤。
唐朝时期,“袴褶”逐渐形成定制,窄袖长裤成为当时的时尚。
此后宋元明清,相继出现了套裤、膝裤、靴裤、绑腿、半袜等样式的裤子。
万变不离其宗,中国古代裤子基本都不带走样。
清末时期,中国人的裤子就是,内穿合裆裤,外穿套裤,辅以系带。
进入近代以来,中国迎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无不受西方影响。
中国人的裤子结合西裤,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穿的裤子。
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中裤宽,西裤紧,中裤裤脚分离,西裤裤脚相连。
而秋裤就是典型的西裤,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是没有秋裤的。
03、秋裤的发明
秋裤最早出现在英国。
16世纪,英国贵族流行一种羊毛材质的马裤。
英国是古典军事主义国家,贵族都是玩骑马打仗的。
这种马裤其实就是紧身裹腿,小腿处还有一块木板,保护膝盖。
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上台后,觉得木板太碍事,活动不便,他又去掉了木板。
秋裤的雏形就此出现。
马裤的出现本身就是为了服务战争,可后来有个哥们睡觉的时候忘记脱马裤了。
睡醒之后,他发现,原来穿着马裤睡觉,贼暖和。
歪打正着,马裤满足了人们保暖的需要,越来越像秋裤了。
得,以后就叫它秋裤。
为了保暖,那时秋裤的都是连体的,是一种长内衣裤(long underwear)。
等英国人开辟北美殖民地后,这地方更冷,他们又将长内衣裤改成御寒连衫裤(Union suit)。
连衫裤
这种连衫裤更紧身,连腕口都收得紧紧的。
保暖是保暖了,可穿脱非常不方便。
1915年,加拿大一位名叫弗兰克·斯坦菲尔德(Frank Stanfield)的议员,也不知道是不是要进行某种运动,他受不了了,拿剪刀剪开了他的连衫裤。
虽然没有之前那么保暖,但活动自如,在床上干起活来也顺畅多了。
连衫裤就成了可调节的两件式内衣,秋衣,秋裤就此诞生。
斯坦菲尔德灵机一动,好像掌握了财富密码,赶紧为这个申请了专利。
捎带手,斯坦菲尔德成了现代商业秋裤之父。
秋裤开始大规模生产和销售。
可出乎意料的是,刚问世的秋裤在北美大陆销量平平。
北美实在太冷了,连衫裤明显更保暖一些。
直到北美大陆发达之后,涌现了很多白领和大资本家,他们常年呆在相对温暖的室内,穿脱更为方便的秋裤销量逐年攀升。
不过,当时秋裤面临一个致命的问题,它太土了,和时尚格格不入。
这时,一个男人拯救了秋裤。
他就是拳击历史上最后一位不戴拳击手套的世界重量级冠军、美国拳王约翰·L.沙利文(John L. Sullivan)。
沙利文对自己的身材十分自信,约翰每次上台之前都要穿着秋裤拍照片。
大家看了照片之后,觉得穿着秋裤的拳王实在太酷了,纷纷开始模仿他穿秋裤。
英格兰达比郡一家有225年历史的制衣公司,立即抓住这个商机,用拳王的外号“Long Johns”,命名了他们生产的秋裤,由此引领了当时的时尚风潮。
既美观又能满足人们保暖防寒的需求的秋裤开始火爆起来。
到二战时,秋裤已成了必不可少的装备,美军大兵更是人手一条。
进入60年代,随着汽车空调系统大规模普及,欧美国家的供暖系统日趋完善,秋裤保暖不再成为生活必需,秋裤在欧美市场的黄金时代逐渐结束了。
因此,欧美很多地方因为时尚的变迁,穿秋裤的人也渐渐减少了。
04、秋裤,穿还是不穿?
有道是,东边不亮西边亮,秋裤在欧美吃瘪了,在中国却迎来了转机。
实际上,秋裤发明后,开始和其他洋货一起,漂洋过海给中国人送温暖。
当时中国生活条件较艰苦,冬季保暖措施比较差,因此,秋裤成为国内大城市富裕家庭常见的新式衣物。
只不过,那时候中国人太穷,这种新式衣物没有普及开来,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很少有人能接触到秋裤。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秋裤就成为家家户户的保暖必备品。
秋裤传入中国后,让中国人分两种人:穿秋裤的和不穿秋裤的。
穿秋裤党认为:天寒地冻,能暖和干嘛不暖和?
不穿秋裤党认为:当你把衣服塞进秋裤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与时尚说拜拜了,而且穿了秋裤,腿就不再纤细了,欧美都不穿了,我们干嘛还穿?
从科学角度来说,在人体各部位中,小腿和脚离心脏相对较远,不仅血液流经的路程长,还汇集了全身的经脉。
而膝关节作为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它最怕冷。
气温一降,寒风一刮,未受保护的膝关节,就会受寒,导致下肢回流血液温度降低,影响腿脚甚至全身的生理状态。
所以有句话叫“脚冷,则冷全身”。
冷本身不致病,却能引出很多毛病。
比如寒冷性荨麻疹,鼻炎、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和一些自身炎症性疾病。
它们大多都是感染性或遗传性的,会潜伏在人的身体里。
在暖和的情况下,一般都不会发病,可一旦着凉,就容易引出来。
因此,如果不注意腿部保暖,经年累月,就会造成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酸痛等。
除此之外,寒冷还可能会使肌肉痉挛僵硬,不小心发力不当,还容易造成肌肉拉伤,降低免疫力。
因此,从御寒角度上看,穿秋裤还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穿了秋裤,腿就不再纤细,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穿秋裤会让人的双脚变粗。
腿变粗这锅,秋裤可不背。
腿变粗绝不是不穿秋裤的理由。
因为这个原因打退堂鼓的小伙伴,大可放心地穿。
那到底要不要穿秋裤呢?
其实,不同人对温度的感知和反应差别很大,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简单来说,穿不穿秋裤,取决于你扛不扛冷。
如果,你不觉得冷,那就可以不穿。
如果,你冻得难受,就别硬抗,该穿就得穿。
要不要穿秋裤,只有你的腿才最有发言权。
你穿的不是秋裤,是对寒冷冬天的尊重,是对自己身体的爱。
-----
网友解答:
-----
我以为 最广为流传的错误 是把 秦以后的中央集权制王朝按苏俄史观称为封建社会,而把实行井田制和诸侯分封制的周朝称为奴隶制社会。
-----
网友解答:
-----
明朝为何有明太祖之后,又有明成祖。按照古代帝王上庙号的礼制,所谓祖有功,宗有德,有开国之功称祖,其下为宗。如汉高祖刘邦,汉太宗刘恒;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等等。
而朱棣最初的庙号是明太宗,没有什么特别。一直到一百多年后嘉靖上位,却尊朱棣为成祖,使得明朝成二祖并尊的局面(别拿清朝说事,他们自己愿意给自己祖宗上庙号,实在没啥值得说的。)
目前网络上流传的说法是嘉靖要把自己的亲爹兴献王(兴献皇帝)送进太庙享受香火,但太庙里位置满了(明朝行九庙制度),需要祧(把离自己最远的一位皇帝神主牌位请到后面的祧庙)走一位先祖,朱元璋是太祖万世不祧,下来就该轮到太宗朱棣了。
但朱棣是嘉靖这一脉真正的始祖,嘉靖不敢祧朱棣,就选择祧走了仁宗。然后把朱棣尊为成祖,才把自己的父亲送进太庙。
以上说法错!
第一,嘉靖把自己父亲送进太庙最大的阻力来自文官集团,进太庙必须称宗,这涉及到大礼仪之争。不是太庙没位置,当时太庙里只有自太祖朱元璋以下八个神主牌位(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
第二,嘉靖通过恢复明堂制度,让自己的父亲拿到配享待遇,进而称宗达到祔庙的目的,这是嘉靖十七年的事。而按照周礼的另一种解释,这个待遇是朱棣的。
第三,此前自仁宗朝开始,在明朝的祭天制度下,都是太祖和太宗并享配祭。而嘉靖通过改革祭祀制度,恢复南北郊分祭天地以及明堂制度,让自己的父亲抢了朱棣的配享待遇,所以才改尊朱棣为成祖,跟太祖一样万世不祧(永远在太庙供奉,不请到后面的祧庙去)。
第四,仁宗被祧是嘉靖二十九年,当时太庙里加上嘉靖的父亲睿宗刚好九个神主牌位了。嘉靖担心自己死后,文官集团把自己老子祧走,所以就想先占个位置,让方皇后先祔庙了,仁宗按照顺序请到后面的祧庙。也不是有人认为的因为仁宗只当了不到一年皇帝,欺负人家。就是按照顺序该祧走他。
-----
网友解答:
-----
广为流传的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的烽火戏诸侯,是经不起推敲的。试想:烽火台在西安效区的骊山,那时叫镐京。镐京附近地区都是周王室直辖的。各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离得近的有上百里,远的一两千里。像后来犬戎攻入京城,周幽王被杀,各地来勤王的申侯、鲁侯、郑伯出力最大。我们来看看他们离镐京有多远,申侯的封地大概在现在的南阳,鲁国在山东西南部,郑国在郑州一带。不说烽火他们看不到,看到了集合人马也得数天到十多天才能赶到镐京。看到烽火能迅速赶到的只能是王室下面有军队或家兵的大臣。
-----
网友解答:
-----
爱因斯坦小学数学只考了一分,最终却成为伟大科学家,多么励志啊。
这故事被拿来教育我,也激励了我很多年,后来,知道真相的我哭了出来。事实是,德国考试成绩评分为6分制:
也就是说分数越低,越牛逼!!!
1分:sehr gut(优秀);
2分:gut(良好);
3分:befriedigend(中等);
4分:ausreichend(及格);
5 分:mangelhaft(不及格);
6分:ungenuegend(差)。
关于爱因斯坦小时候不聪明的说法还有很多,事实上他从小就擅长数学和物理,别人还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时候,他就已经掌握微积分了。
所以,别再说爱因斯坦小时候不聪明了,他考1分,所以他才是天才啊!
[抠鼻][抠鼻][抠鼻][抠鼻][抠鼻][抠鼻][抠鼻][抠鼻][抠鼻][抠鼻][抠鼻][抠鼻][抠鼻][抠鼻]
长久以来,都说爱迪生的发明超过一千项,是“发明大王”。
其实在爱迪生的实验室里,有工程师、机械师和物理学家组成的团队,负责研究和实验。
从某个角度来看,爱迪生就像一个品牌,为自己团队发明的产品进行推广和宣传,但是团队却被大家所遗忘。
爱迪生的背后有一个发明工厂,有很多科学家发明家给他打工,他个人擅长宣传交际,发明出来的东西就都扣在他的身上!!!
一个比较聪明,会宣传和剽窃的奸商。
-----
网友解答:
-----
西点军校关于雷锋的故事,还有那句广为流传的关于朝鲜战争的话,是一位美国将军说过,朝鲜战争是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用这句话来证明美国人承认自己战争失败了。但这句话是断章取义,有些人说这句话是麦克阿瑟说的,其实这句话是当时的美国参谋长联系会议主席布莱德利说的,他是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说的这番话,因为当时麦克阿瑟所指挥的联合国军,面临着志愿军的巨大压力,很难取得胜利,所以他要求国会授权轰炸中国的东北边境城市,切断志愿军的后勤补给,但是他如果要做这样的决定,得通过国会的授权才可以,美国国会在讨论麦克阿瑟的要求的时候,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利持反对意见,他说,如果按照麦克阿瑟将军所做的那样,我们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打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句话是这么来的。
-----
网友解答:
-----
纹身圈儿里有个特别经典的图案叫祈祷之手。
它不但完美兼容各种风格,还能根据个人喜好,在上面挂十字架、佛珠、玫瑰花,香肠、咸鱼、东南枝……受到了广大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祈祷之手的原作者是15世纪德国版画家——丢勒,而这幅画的背后还有个特别感人的故事。
故事情节大概就是,
丢勒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是他和哥哥都想上美术学院,
两个人就抽签。最后丢勒赢了去上学,哥哥就去矿场挣钱供他读书。
丢勒学成归来后,说换他出钱供哥哥读书,但哥哥抬起双手说当了几年矿工,双手受伤严重已经拿不了画笔了。
丢勒被哥哥的牺牲感动,流着泪画下了哥哥的双手,就是现在的祈祷之手。
这个故事几乎被所有艺术类科普作者写过,包括畅销书作家和百万大号。
还出现在了各种初中生必读名人故事、你一定得知道的100幅名画之类的出版书籍里。
但其实这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假的。
丢勒没有去读过美术学院,
因为德语地区最早的艺术类学院在一百多年后才成立。
画这双手的时间也根本对不上,
他15岁给当地的插画师当学徒,19岁出师,可《祈祷之手》是他37岁时画的。
这个故事真正的作者,是著名励志书籍《羊皮卷》的作者——奥格·曼狄诺。
奥格在1990年出版了一本书叫《生存的最佳法则》,里面就有这个故事。只是这本书并没有中文译本,所以这个故事现在还在各种网站杂志书籍上流传,而且署名作者全都不一样。
看看奥格的经历就知道,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成功学大师。
他印过报纸开过飞机卖过保险,就是没搞过艺术或历史研究。而他自称阅读研究过的几百本书,全都关于自我激励和成功学。
最关键的是,他在书中提到这个故事时,前面其实交代了一句,大意就是
「这是一个从我已故的朋友那听来,不太真实但十分令人痛心的故事」。
所以这个流传了30年的感人故事,是被作者亲自盖章
不太真实、很多年前、听朋友说的、朋友死了的,
完完全全死无对证瞎JB编的故事。
更详细的证据和分析,可以去公号“短颈鹿瞎说画”,回“丢勒”或“祈祷之手”都能看。
------------------
推荐阅读:
现在农村的贫困户,低保户很多,这一类人在村里是不是该干义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