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什么岁数才算是老人?
人到了什么岁数才算是老人?
-----
网友解答:
-----
某位科学家82岁,娶了28岁的小姑娘。某位画家,70多岁生了一个儿子,连续宴请三天。
那么,你说七八十岁算老嘛?从身体上来说,人过了30岁,身体机能就明显下降了。我记得我上大学之后,整天喝饮料,吹风扇,吃垃圾,暴饮暴食,身体都没事。但是过了30岁,稍微有个风吹日晒,身体就有毛病了。就算小心翼翼的维护,身体还是会出问题。慢慢才意识到,自己老了,身体素质下降了。
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八十从心所欲。这是说的人的心态,人生的经历。若是你三十岁就能达到知天命的程度,那么你的人生将会更长。因为你深谙世事了。若是你耄耋之年还没有掌握历史的痕迹,那么可以说你这个人基本已经快差不多了。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老人,之前看过一个电视节目了,被采访的嘉宾大概75岁了,他告诉观众,自己的人生才过了一般,精彩才刚刚开始。可见这个嘉宾的态度有多好。从采访他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的心态非常好。我想也许他说的没错,他的人生才过一半。
我们应该用这样的心态来生活,用这样的心态去面对所有的事情。
各位读者你说对吗?
-----
网友解答:
-----
“老”其实是两种概念:一种是社会定义的“老”;另一种生理状态的“老”。
如果你问的是社会定义,笔者可以用一句话回答你:国际惯例为65岁及以上,国内为60岁及以上。
如果你问的是生理状态,那就复杂了,首先根本没办法用年龄来界定。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老就可以阻止的。
也就是,如果一个人通过努力,就可以让自己不会轻易的变老。
笔者作为国内较早从事高端养老行业的人之一,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老人阻止自己变老的新方法,其中一些确实有效。
对此,笔者也将借着这个话题分享一些从业经验,刚兴趣的朋友就往后看,不感兴趣的朋友看到这里就可以关了,反正60岁及以上是规定。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老”要有社会定义
之所以社会要界定一个老人概念,主要原因是需要对社会生产力做出评价,以及需要对老人提供一些福利。
社会生产力的评价关系到宏观政策的事实,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必须要确定老龄人口的基数,以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至于福利,其实就是社会福利,毕竟如今年龄上达到社会定义的老年人群体,无论其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发展如何,都是为社会做出切实贡献的。
那么,社会就应该回报他们,比如尊老金、公交免费等等。
另外,可能有些人觉得社会定义老人的目的,主要是用于界定养老金的发放。
事实上,养老金是一种社会保险,具有一定的福利特征。所以,主要是根据社会福利机制来发放。所以,不应该作为一项独立的考量因素。
不过,如果将其列入年龄的标准,也不能认为完全是错。只是笔者私认为,其更加符合福利因素。如果是商业保险的话,保额足够大的情况下,很多人甚至可以在50岁开始领养老金。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还是有差异的。
而我们主要研讨的其实不是社会定义,而是如何定义生理上的“老”
首先,笔者坚决反对与古语来平时现代的“老”,在医学昌明的今天,只要注重养生,活个八、九十岁绝不成问题。
反观古代,唐、宋作为社会安居乐业指数较高的时期,平均年龄也只有20岁左右,至于先秦,平均还不到20岁,所以“人活七十古来稀”的说法,在那个时代是成立的。
至于传说中的古人, 比如三皇五帝,在记载中都可以活过一百岁,甚至几百岁。
可是,这些人其实是古人眼中的古人,我们普遍称之为上古。
而对于上古时期的人,笔者的态度是这样:
我们不能否认存在上古,但也不能肯定上古的存在。可无论如何,上古是否存在,并不会影响今时今日对于老的判断。
其实,总的来说,笔者是并不赞同以年龄来定义“老”的,特别是生理上的老。
如果按照现代医学说法,比如新生细胞效率低于细胞死亡效率,那么就可以认为人进入大衰老期,这时候人会一步步变老,随着两者的比例增大,而进入到老年,直至死亡。
这个说法看似合理,但实质上并没有在“老”在各个问题上下定论,人在30岁的之后头发就会进入到衰老期,掉发会高于新生,那也能说明老吗?
因为在变老这件事情上,是没有统一规律的,要说70岁的人体力充沛的像个小伙子这有些不太现实,但是比50岁的人强,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这时候就会有人好奇,生理上的老到底是如何定义的。
对此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老”要从精气神来判断
简单来说,就是看一个人的气色、神态、身手。
当然,我们不能指望老人和年轻人一样,所以,对于长者有着一套相对独立的评价标准。
首先,气色红润,神态上泰若自然,没有太大的情感波动,也不悲天悯人。这样的老人,如果仅从外貌,根本无法判断出真实年龄。
如果是气色暗淡,那么就意味着有明显的衰老状况,甚至可能看上去的年龄要高于实际年龄。
身手指的是身体,这方面有赖于保养。而身手好不好,就看一点,走路稳不稳。
走路稳,脚踩地实,那就是身体好。这方面不用太考虑走路的动作,有些老人看起来明显有些腿脚不好,但是其如果整体身体条件不错的话,走起路来照样稳。
而相反,走路不稳,摇晃幅度增大,走路的速度变慢,这样看起来就会比较老。
大家可能怀疑笔者说的这些内容,但是,自从笔者总结出这一套的东西之后,在养老院猜老人年龄,只要进行简单的加减,误差从来没超过两岁。
这也说明,老人在“精气神”上不同的状态,直接影响到“老”的程度。
那么,究竟如何延缓衰老呢?
这才是本文的重头戏,不过大家一听到延缓衰老,恐怕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祛黑素,或者骨胶原蛋白。
然而,笔者并不是在卖保健品,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没一个有用的,还卖的特别贵。
在吃这方面:
只要保证食量适中,多换换品种就好。
没错,就这么简单,在饮食方面根本没必要刻意追求,也不需要极端的追究,吃饱别吃撑,别总吃一样的东西,身体就差不了。
除非有些老人生理存在些问题,比如湿气重,对此只要使用红豆、薏米泡水煮开,然后正常当水喝,半个月准见效果。
再者说,人的身体没那么娇贵,用不着天天琢磨着补这补那的,笔者以前在养老院,有些老人活的可在意了,身体反而毛病多。有的老人什么都不在乎,身体好着呢。
说到底就是心事大,这也是导致人变老的主要原因。
笔者虽然在此前并没有做数据样本的详细调查,但是凭借服务经验,以及接触上千老人的心得,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
凡是想得多的,都老的快。凡是天天闲不住的,都显年轻,而且还长寿。
对此,我们甚至把花园扒了给老人种地玩,而种地的老人,身体就是比不种地,也不愿意动弹的老人好。
另外,还有个特征,那就是儿女经常来的,老人就显年轻。没儿没女的失独老人,如果自己不会调整的心理的话,就特别容易显老。
所以,说到底,生理上给人“老”的感觉,其实就是一种心理状态的折射。
另外,在很多医学研究结论中,总是说老人依法心脏病、冠心病、三高、骨关节疾病。
后来我们那入住了一位老中医,他就靠一张嘴,纯靠说,就能给人治病。
自从听了他讲授之后,我们才明白,原来老人最容易得的病叫情志病,因心情而导致生病。
所以,情绪才是衰老的最大杀手,而影响情绪的就是心理。
对此,也可以说,想要提升改善老人的衰老状况,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帮助其做心理疏导。当然,如果老人实在不愿意听,也可以给他们找点活儿干。
毕竟日本有句名言“不工作会变老”,这句话咱们这也适用。
最后说一句,上文中除了在社会定义“老”的解释,具有充足的理据之外,其他均为笔者在养老领域从业过程中的经验所得。
如果各位家里老人特别显老,还越来越墨迹的话,不妨给他们找点事情做,效果立竿见影。
当然,上文中可能有有分析错误之处,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
网友解答:
-----
对于到了什么岁数才能算老的界定,有着不同的标准。
一是社会认定的“老\"。
我国历来对老人的界定,一般按一个花甲计真,即过了六十岁就算是老人了。如形容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多用“年过花甲,老态龙钟\"等;对没到六十岁就去世的人,多以\"夭折\"、\"折寿\"、“不满寿\"称之。
二是官方定义的\"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人的寿命也逐步提高,因此对“老\"的界定标准也有所提高。在我国,现在全国旅游景点和市内公汽的优惠,一般都是以六十五岁为起点。劳动部门也拟延长职工的退休年龄。这说明到了六十五岁以上才算老年人。国际上,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老年期年龄划分的标准是:60至74岁为年轻老人,75至89岁为中老年人,90岁以上为老老人或长寿老人。
三是生理状况的\"老\"。
生理上的老年人因个体差异,区别很大。有的人到了八、九十岁,依然“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有的人不到六十岁就不\"瘫\"即“憨\",因此很难用一个统一的年龄标准去界定“老\"或“不老\"。但人总有一天会老的,到了自我感觉精气不足、机能衰退的时候,自然就到了老的年龄。要想推迟衰老,只能靠平时多健身、养生。
四是心理年龄的\"老\"。
心理年龄取决于个人的心理状态。顾炎武说:\"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朱自清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人有生理年龄,也有心理年龄。生理年龄是一个定数,但心理年龄却是一个变数。一个人是否老,除了看年龄,还要看精神。只要精神不老,心理依然年轻,就会延长寿命,不知老之将至。
-----
网友解答:
-----
有书君觉得老人这个概念,具体到每个人,界定的岁数都是不一样的。如果非要找出普遍性,有以下几个常见的衡量标准:
一
孔子曾说过 :“人年五十,不为短夭”,意思是活到 50 岁,就不是 短命了。
大家也都知道五十知天命的说法,也有将五十岁说成年逾半百的。所以在过去,五十岁以后,即为老年。
二
现在国际上对老年人的划分并不统一,一般将发达国家65岁以上、发展中国家60岁定为老年。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所以如今我国官方界定60岁为老年人。
三
如今城市中,有的人将退休年龄习惯定位为老年的分水岭。
到了退休年龄,从单位一退休,心里就感觉自己已经步入老年了,开始规划起自己的老年生活。
四
有的农村中,人们习惯在自己有了隔辈儿人以后,认为自己都当上爷爷奶奶了,哪怕才四十多岁,也觉得已经是个老年人了。
五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新的年龄分段为0至17岁为未成年人,18岁至65岁为青年人,66岁至79岁为中年人,80岁至99岁为老年人,10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通过上面的叙述,是不是觉得自己对老年人的岁数有了一定认识呢?
如果您把这些作为衡量自己是否到了老年的标准,那可就错了,因为有书君觉得,只要您人老心不老,那么,无论岁数多大,也和老年无关。
有的年轻人,明明年龄不大,却暮气沉沉给人一副未老先衰的颓废感,对什么也不感兴趣,什么工作也不想去做。
我们再去看看广场上、公园里,那些衣着艳丽、舞姿翩跹的青丝已如雪的大叔大妈们,脚下步伐踏出的,分明是青春的节奏。
所以,岁数根本不是界定老年的标准,心态才是,精神状态远远比身份证上的数字更真实
可信。
抛开岁数和老年人的概念吧,永远保有好奇的童心,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不放弃学习吸收新知识,不放弃接触新事物,那么,老年将永远和您无关。
-----
网友解答:
-----
人生八十老,
精神七十少,
力气减下来,
头脑还很好。
-----
网友解答:
-----
我认为人到了70岁算老年人。对于年龄的划分有个固定的标准,我认为还是因人而异,如果未老先衰,可能四五十岁就感觉自己老了,如果像钟南山院士那样,八十多了还像年轻人一样,为国家做贡献,步伐坚定,精神抖擞!哪像老年人呢?
有首歌歌名: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我非常赞扬这种精神!心中有理想,生活有规律,身体保持健康,为国家做贡献的精神一直存于心中,永远不老!甚至忘记年龄!
我们的几位老科学家老院士给我们树立了人生的榜样!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普通人有普通的追求,生活有质量,心中有国家,有一份力发一份光,不能因为自己到六十岁了七十岁了,就依赖别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样真的老了,成为别人的负担,自己生活没有快乐!
人生老去自然规律,每个人都逃脱不了!怎样使有限的生命活的有价值活的精彩活的快乐,才是抗衰老的秘籍!
人老心不老,只要是自己能做到一定自己做!
管他六十七十,年龄不是问题,身体健康才是硬道理!
以上观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
网友解答:
-----
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即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
但个人认为,取决于老人的心态。有一次我爸坐公交,回来气呼呼的,我问怎么了。我妈笑着说,今天公交车上有个小孩给他让座,他懵圈了,他有那么老么。其实我爸也才五十多一点,奈何长了一头少年白,出门前忘记染发了,就闹了这么一出。
前段时间有一位近80岁的大爷,领着78岁的老伴来乐龄家老年辅具生活用品馆,因为老婆睡觉从床上滚下来,虽然没出什么大事,但也让大爷心有余悸,希望我们能为他们家床边配备安全栏杆,并在卫生间安装洗澡椅。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大爷忙前忙后,让老伴坐在沙发上不要乱动,满满的狗狼啊,让我们施工人员吃了个饱饭。大爷按照自己毕生的经验,指导现场,施工人员认为不该这么操作,但大爷一意孤行,你也可以理解为执着。其实就是不服老啊。
现在老人还真的不能用年龄来衡量,更多的是来自于心态。
-----
网友解答:
-----
按生理现象来说,人到了六十岁开始退休(女人五十五岁),从这个年龄上说、属于“老人”。然而,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有了极大提高,人的平均寿命、也由建囯初的六十岁、提高到现在的七十八岁!
因此我认为:“老人”的标准,应该分成:“准老人”(五、六十岁),“老人”(六、七十岁),“高龄老人”(七十岁以上)。如果统一称称“老人”、不太科学,有的六十岁左右的老人身强体壮,即使退休后,还能继续为社会作贡献、或为孙子辈的孩子们努力奉献着!
就拿我个人和我的同龄的八十多岁的老人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在奉献着!每天都骑自行车买菜或劳动,很少坐公交车!现在还在上网头条回答您提出的问题。我现在一直在:向轻人学习和与他们交朋友!您说我是“老人”吗?
-----
网友解答:
-----
中国现在定义60岁以上为“老人”,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2020年预计人均寿命大概在77岁左右。这里指全国人口预计人均寿命,有的地方达不到,有的地方超过。
中国传统称谓60岁以上老人:
1、60岁,“花甲”之年;
2、70岁,“古稀”之年;
3、77岁,“耄耋”老人;“吉寿”
4、88岁,“末寿”;
5、90岁,“上寿”;
6、99岁,“白寿”,意为:百少一为99;
7、100岁,“期颐”,意为:“高寿”;
8、108岁,“茶寿”,茶字上面为二十,下面八十八,二者相加为“108”岁。
国际对年龄的划分。
根据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2019年对于年龄划分标准做出了规定。
该标准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1、未成年人:0——17岁;
2、青年人: 18——65岁;
3、中年人: 66——79岁;
4、老年人: 80——99岁;
5、长寿老人:100岁以上。
世界上许多国家,根据自己国家的发展水平,人的身体素质等因素,划分了自己国家的老年人标准。实际上,人的一生经历坎坷,天收人,地收人,水收人,火收、病收人等等。每分每秒都有人“西去”,都有新的生命体诞生。活在当下,开心为怀。
笑看人生几时何?怎奈天公不作美!
-----
网友解答:
-----
我国现在平均寿命已超过75周岁,成为了世界上的老年国。因此,75至80岁划为老年人;80至90岁划为高寿人;90以上划为长寿人。
-----
网友解答:
-----
(特约回答:协和阿伟)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年龄分段为: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老年公交卡办理的年龄界限为65周岁,凡年满65周岁的中国公民均可在当地相关部门办理老年公交卡。综上,一般过了60-65岁,就可以算是老年人了,并且可以享受老年人一些待遇,如公交免费乘坐、各景区门票优惠等。
老年人的定义其实也是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变化一直在变。中国古代人均寿命还不到50岁,现在已经达到了76岁左右,随着科学技术、医疗条件的进一步完善,人类平均寿命还会延长,有望可以达到120岁。如果到这时,60岁也就只能称之为中年了,恐怕90岁以上才可以称为老年人了。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为什么女人对高跟鞋情有独钟?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