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射雕英雄传的电视剧翻拍那么多次?而雪山飞狐却很少有人翻拍?有什么原因吗?
为什么射雕英雄传的电视剧翻拍那么多次?而雪山飞狐却很少有人翻拍?有什么原因吗?
-----
网友解答:
-----
我个人感觉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射雕英雄传》远远比《雪山飞狐》更具影响力和欢迎度。
首先,《雪山飞狐》是金庸先生早期作品,毁誉参半,比如我非常喜欢程灵素,但极度讨厌男主角胡斐。为何?2018年5月6日再次看完《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后,我写了这样的读后感:
看完了《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久久不能平静……
第一,胡斐真的是遇到贵人了,是程灵素几番救了他的性命,死后让他更加成熟谨慎,最终多年后能够与苗若兰携手江湖。金庸在《飞狐外传》后记中承认:“目的是写这样的一个性格,不过没能写的有深度。”(第660页)在我的感觉,胡斐在这部书中特别是在程灵素面前很多时候简直是个愣头青,既不宽广,还又莽撞,比如对程灵素给苗人凤看眼睛不甚放心,又如不像张无忌一样不敢直面爱情,还竟然为了掩饰尴尬和程灵素义结金兰……
第二,程灵素可匹敌甚至超过黄蓉和任盈盈的智慧与高明手段令人佩服之至!比如在天下掌门人大会上的表现可以完爆胡斐在内的所有人,真乃女中豪杰!可惜程灵素太善良了,两次放过背叛师门的师兄姐,加之胡斐不听他的话,也两次成为累赘,最终因此而逝。岂不痛哉!
第三,程灵素去世后,胡斐肯定是悔恨惭愧不已,多年之后为了纪念她留起了大胡子,也肯定更加小心谨慎,才能活到《飞狐外传》中的与已长大了的苗若兰相遇之日……
第四,金庸先生认为:“只是在我写的这许多男性人物中,胡斐、乔峰、杨过、郭靖、令狐冲这几个是我比较特别喜欢的。”(第660页)显然,像《碧血剑》初衷是想塑造袁崇焕高大形象而偏离到袁承志身上类似,以胡斐和陈家洛为主角的的早期金庸作品也难言炉火纯青,集中体现在主角身上的不成熟与莫名其妙。
哎,一想起程灵素就想唱《雪中情》里那句:痴情换得一生泪印……
其次,《射雕英雄传》是很多人的心头至爱,集中体现在对郭靖郭巨侠的景仰。
一方面,郭靖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不过是个小人物。金庸先生以靖康之耻为背景,巧妙地以郭靖为原型进行《射雕英雄传》的创作体现了金庸先生的天才,在此基础上又创作了《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是为著名的射雕三部曲。
另一方面,郭靖在金庸迷中不仅仅被称为是郭大侠,而是“郭巨侠”,是金庸先生所有小说中首屈一指的人物。为何?《神雕侠侣》中,郭靖送杨过去终南山拜师学艺时曾对他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请注意不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郭靖一生就是以此为信念,先是追杀杀父仇人金国六王爷完颜洪烈,之后又携黄蓉、女儿女婿儿子、丐帮甚至是天下英雄在襄阳力抗蒙元入侵,最终郭黄夫妇于1273年正月双双在襄阳城头殉国。何其悲壮!何其伟大!
最后,我看了三遍金庸全集,一直最喜欢的就是《射雕英雄传》。这部书也是不少金庸迷的最爱,甚至差点荣获矛盾文学奖,只是倒在了最后一轮。不论是历史上的郭靖还是小说中的郭靖都体现了他们的价值,其中金庸先生的贡献不可磨灭。郭巨侠的高大形象也会激励和影响一代代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我想不少金庸迷应该和我是类似的想法吧?而这就是《射雕英雄传》远比《雪山飞狐》(包括《飞狐外传》被翻拍更多的根本原因。
-----
网友解答:
-----
《射雕英雄传》拍过的版本非常多,之所以翻拍次数多,导演肯定是从商业利益出发的。翻拍了既能赚钱,又能创造良好的市场口碑,那不是一箭双雕的大好事么?《射雕英雄传》情节复杂,跌宕起伏,涉及到的江湖人物众多,江湖门派众多。上世纪七十年代傅声版的是邵氏影业出品的,做了一个铺垫。1983年黄日华版的就大获成功,此版本让剧中主演几乎都是一夜成名。黄日华演的傻郭靖,翁美玲演的俏黄蓉,苗侨伟演的狡诈阴险的杨康,东邪西毒南帝以及其他演员,给观众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些演员的倾情演绎,把这部武侠剧集精彩纷呈地呈现给你观众。正是因为83版的《射雕英雄传》大火,之后香港、内地相继多年又翻拍了很多版本。但是再也没有出其右者,至今人们对《射雕英雄传》的情节都耳熟能详。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射雕英雄传》的恩怨情仇关系复杂,还涉及到家国恨,赤子仇,容易在观众心中引起共鸣。
而《雪山飞狐》剧情单一,仅只是主要讲述胡斐为其父胡一刀报仇雪恨的故事情节。里面穿插的爱情情节也比较单一。另外主要原因还是投资人、制片人怕翻拍了没有市场价值,票房不佳的话,是没有谁会去冒险一试的。
-----
网友解答:
-----
故事的精彩程度
《射雕英雄传》的精彩程度和可塑性远高于《雪山飞狐》以及《飞狐外传》。
《射雕英雄传》从江南小镇写到草原大漠,从东海桃花岛写到华山,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就达40多个(不算鲁有脚、瑛姑这些打酱油的角色)。小说的故事主线鲜明,场景多、人物多,就像一幅五彩的油画,看上去就是大场面。
《飞狐外传》和《雪山飞狐》加起来的故事人物不到30个,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是以雪山为背景,时代特点和故事线并不清晰,也让人觉得读起来不那么过瘾,改成电视剧给观众的兴趣自然也没什么吸引力。
《射雕英雄传》所写的江湖门派众多,武功招式听起来充满了东方的浪漫主义色彩,像降龙十八掌、北斗七星阵、弹指神通、落英缤纷掌,给人以无穷的想像。而飞狐两书的武功名称听起来就乏味许多,什么胡家刀法、苗家剑法,观众听到也很难被吸引住。想想小时候多少男生看完电视,学着电视里的人物比划,嘴里喊着“亢龙有悔”之类的招式名称,脸上一副江湖大侠的凛然,可是要让他们学着叫什么“胡家刀法”的,那就显得十分无趣了。
故事主题的升华
《射雕英雄传》大家都耳熟能详,开启了“射雕三部曲”,围绕一个“侠”字,金庸先生借小说道出了他对武侠的理解: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金庸先生的“侠”,有射雕系列的大侠,令狐冲的无侠,韦小宝的反侠,围绕着个人与国家、民族大义展开,主题思想不断升华。
而飞狐两部小说成书在金庸先生创作早期,当时还没有这样的思想深度,胡斐、胡一刀、苗人凤都只能称得上“江湖侠客”,远不及后来舍身取义的“大侠”。江湖侠客为弱者打抱不平,快意恩仇,却缺少在大是大非与小恩小怨之间的矛盾冲突,人物性格也就显得格外简单,没有太多可塑性。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会讨论射雕三部曲中某个人物在某个情节上的选择,研究其心理,却很少有人讨论飞狐中的内容。例如有人会想象如果小龙女嫁给绝情谷主会怎样怎样,却没人研究胡一刀如果不死会怎样,因为人物太简单了,答案就没意思了。
原著小说的改编难度
《射雕英雄传》全书共40章,从丘处机路过牛家村一直写到华山论剑。这部小说历史背景突出,气势宏伟,场景纷繁,人物众多,给了影视剧很大的发挥空间。然而,这么庞大的故事,金庸先生在写作处理已经十分纯熟,并不会让人觉得故事拖沓或纷乱,要做成影视剧,很容易就可以在剧本上进行影视化的处理。据金庸先生自己透露,在写《射雕英雄传》期间,他正在学习西洋的戏剧和戏剧理论,不自觉就对作品进行了一些戏剧化处理。这也让《射雕英雄传》在阅读时,读者可以感受到十分鲜明的人物性格,以及故事中迅速集中的矛盾冲突,这些也让剧本的打磨更简单。
《雪山飞狐》全书共10章,《飞狐外传》全书共20章,这两部短篇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两部书却分别有自己的主人公。《雪山飞狐》明面上的主人公是胡斐,实际主人公却是胡一刀,《飞狐外传》可以认为是《雪山飞狐》的前传,讲述的是胡斐的成长历程。这两部小说中的故事线相对发散,而且原著中并没有直接讲故事的来龙去肪,而是通过各种倒叙、补叙,抛出一堆线索,让读者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写作方式对影视作品的编剧来说,改编的工作量很大,几乎是重写一个新的故事。如果理解不正确,就会变成借用了小说人物名称的另一个故事,实在是吃力不讨好。
-----
网友解答:
-----
首先,是雪山飞狐故事的精彩程度远不如射雕英雄传,好多人没有过原著,在民间传播有限。
第二,故事发生在冰天雪地里,导致拍摄取景难度大,拍出来观众不一定认可,投资与回报不成正比,长期在室外拍摄对导演和演员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第三,只有一个版本,并且年代久远,没有话题和热度,不如直接找重拍多的,即使是被骂拍砖,起码收视率容易得到保证。
-----
网友解答:
-----
因为射雕英雄传最经典。越是经典的实物就越会受到挑战,如高山经常被人征服,即使有很多人因此丧命也会有络绎不绝的人去挑战。
-----
网友解答:
-----
我告诉你原因
1.影响力,《射雕英雄传》的影响力远远大于《雪山飞狐》故事也比后者丰富.
2.前者取景地丰富,拍出来的画面也好看,大漠,草原,江南,大海,岛屿,市井,名山等后者大部分都是高山雪景,有点单一
3.演员金贵,拍《雪山飞狐》雪景居多,用特效显得不实,不用特效而实地取景现在还有几个能吃这样的苦?你看当年的《闯关东》为啥口碑很好,看看演员遭多大的罪就清楚了!
4.出品方怕赔钱!
-----
网友解答:
-----
雪山不重拍原因主要是飞狐外传和雪山飞狐是两部断头书,拼接痕迹明显,这两部书中胡一刀的戏份少不了,完全是另一个男主角,而且因为要承前启后讲述前因后果,胡一刀的戏份还不能删减,一般编剧也很难改编成好的电视剧本。射雕就不一样了,故事完整情节流畅,小说稍微修改就是一部完好的电视剧本,省时省力,这部书影响力也更大有更多受众,导演何乐而不为呢。
-----
网友解答:
-----
射雕英雄传里,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每一个层面都有独特的特点及应用。每一个领域都有精英与奇才,每一个角度都有不同解读与价值。人物之多,意义之深,是其他所无法比拟的
-----
网友解答:
-----
当然是被侠之大者的称号忽悠啦!中华自古就有标榜的习惯,个人崇拜已经被演绎到了极致。人们已经不关心一个人的行为是否起到好的作用,大的作用,只关系出发点是否正确,是不是能有更多感动。现在的心灵鸡汤,哪怕是传销,都和这个有关。缺少思考的结果就是人云亦云,说的有道理就是道理,并不管实际情况。
-----
网友解答:
-----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的小说都不错,只是《雪山飞狐》属于早期创作作品,故事情节和构思方面与后面的《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天龙八部》这些作品稍稍逊色了一些,经不起反复的去琢磨观赏,所以翻拍的几率越来越小。
-----
网友解答:
-----
老张答题向来喜欢直截了当,尽力做到针针见血,不耽误大家时间。
这个问题我从三个方面来聊:
1、
作品本身水平不济。
相较”射雕“系列的磅礴大气、延绵几代人,郭靖、黄蓉、杨过等一系列人物个性塑造的持续性让人信服,雪山飞狐的故事只有两部作品《雪山飞狐》和外传性质的《飞狐外传》组成,且作品真正出色的是胡一刀这个豪侠角色,可是他在作品中只是惊鸿一瞥,而作为占据大篇幅的胡斐却比胡一刀个人魅力相距太远,整个作品的华彩章节只是胡一刀与苗人凤那场惊天动地、英雄相惜的决斗,而胡斐的个人成长经历可谓无趣之极,只能依靠他与程灵素、袁紫衣的三人情感纠葛吸人眼球,武侠中的恩怨情仇让位于男女情感,我直接去看都市偶像剧不香吗?而且原著中两个胡斐塑造又割裂得厉害,经历了程、袁两人的感情后居然能失忆般与苗若兰卿卿我我(事实是<飞狐外传>比<雪山飞狐>创作要迟,金庸老先生自己也无法预测到胡斐会有程、袁两位红颜知己),不论如何改编胡斐个人情感问题好像都是无法轻易解决了。
射雕原著中CP打造更成功
胡斐个人塑造是飞狐系列最大的问题
2、
原著格局过小。
射雕系列将虚拟人物放置于南宋末年,民族冲突、国仇家恨,从郭靖、黄蓉两个艺术人物出发引出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为代表的江湖画卷,再把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这段历史用做故事背景,融庙堂、江湖一炉,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味渲染江湖传奇而将人物视为情节附庸的模式,最终达到了事虽奇人却真的妙境。而雪山飞狐两部作品只是借用了明末清初的壳,整个故事仅仅局限于胡、苗两家的世代恩怨情仇,而胡斐、苗人凤两个最为关键的人物又是如此面目模糊,所以整个作品只能靠解开胡一刀夫妇当年如何意外身亡的薄弱悬念支撑,如果要拍成90分钟的电影倒是雪山飞狐更为合适,其体量确实无法足够支撑连续剧的拍摄。
3、
事实上雪山飞狐翻拍的次数并不少。
《射雕英雄传》从1976年白彪、米雪、梁小龙版到2017年杨旭文、李一桐版为止总共7个版本,其中最为观众认可的是83版黄日华、翁美玲版,而《雪山飞狐》则是从1978年佳视卫子云、米雪版开始到2007年王晶导演的聂远、朱茵、钟欣桐版为止五版连续剧,如果加上1984年邵氏电影版《新飞狐外传》和1993年黎明主演的电影版那就同样是七部之多。
内地观众留下印象的也只有这部台版的,但演出阵容实在薄弱
之所以给大家造成雪山飞狐翻拍数量明显要比射雕要少的原因同样是作品本身带来的问题,毕竟射雕是金老爷子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之一,其魅力不是雪山飞狐这部前期探索阶段的作品所能比拟的。
回答完毕,各位朋友看看是否还有补充的地方,敬请留言讨论。
------------------
推荐阅读:
有些女人,跟婆婆计较,最后自己跟老公的感情大不如从前。怎么看?
上一篇:经常做什么事,会导致肝硬化?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