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有什么副作用?
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有什么副作用?
-----
网友解答:
-----
阿司匹林是临床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与青霉素、安定同为世界三大经典药物。青霉素大大降低了全球因感染而死亡的人数;安定的重要性则主要体现在改善睡眠;而阿司匹林的贡献是: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阿司匹林最初是作为解热镇痛药,随着更多长效、副作用更小的解热镇痛药问世,阿司匹林淡出了解热镇痛的市场。却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领域大放光芒。
“是药三分毒”。阿司匹林也不例外。其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如胃痛和胃肠道轻微的出血。偶尔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其他还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水肿,瘙痒症,心血管-呼吸系统不适,极罕见的严重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因此下列患者禁用:对阿司匹林或其它水杨酸盐,或药品的任何其它成份过敏;水杨酸盐或含水杨酸物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哮喘的历史;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出血体质;严重的肾功能衰竭;严重的肝功能衰竭;严重的心功能衰竭。
应用阿司匹林时,一定要把握好其适应证。除了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外,2017年1月,《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正式发表。共识推荐,适宜用阿司匹林(75~100mgd)进行ASCVD一级预防的人群包括6类患者:
1高脂血症患者,TC≥7.2mmolL或LDL-C≥4.9mmolL,年龄≥55岁(Ⅱa,B)。
2高危患者,10年ASCVD风险≥10%,见下图。
3糖尿病患者,年龄≥50岁,伴以下至少1项主要危险因素: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TC≥5.2mmolL或LDL-C≥3.4mmolL或HDL-C<1.04mmolL)或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Ⅱa,C)。
4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15090mmHg),伴有以下3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2项:年龄(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吸烟、低HDL-C(<1.04mmolL)(Ⅱa,B)。
5慢性肾脏疾病患者, eGFR 30~45ml·min-1·1.73m-2(Ⅱb,C)。
6不符合以上条件者,同时具备以下5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4项:年龄(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吸烟、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BMI≥28kgm2)、血脂异常(Ⅱa,C)。
-----
网友解答:
-----
任何药物都会有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如果没有罹患疾病而为了口服阿司匹林无病强身,那么就离保健养生背道而驰,越走越远!而且,阿司匹林长期使用,其副作用可能会超乎你的想象,盲目使用的后果就是不仅仅对身体没有好处,甚至可能出现你注意不到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属于非甾体类药物,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的常用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使用范围非常广泛。近年来
,随着检查手段的提高以及公民健康意识的提高,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的使用频率急剧提高。
伴随着大家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许许多多的养生保健“砖家”建议老年朋友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用来“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而没有医学背景的“吃瓜群众”非常容易被误导,从而导致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规模越来越大。但事实是要科学认识阿司匹林,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感情用事甚至是以身试药......
所以,阿司匹林不是你想吃,想吃就能吃!看完了下面的阿司匹林副作用,你再考虑自己要不要“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吧!
一、吃了伤胃!
阿司匹林最常见的副反应就是伤胃,其最常见的表现为胃肠黏膜损伤,从而出现反酸、烧心、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因为阿司匹林的成份是在胃内被分解成乙酰水杨酸,而乙酰水杨酸对胃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此外阿司匹林还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等作用,削弱了胃黏膜屏障,减弱了上皮修复和更新,从而引起胃肠粘膜异常。有报道称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人群中,罹患消化道疾病的概率占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人的15%,可能也不是危言耸听。
二、吃了出血!
阿司匹林可以导致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损害,而且阿司匹林肠溶片作为一个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其主要作用就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导致损坏的胃肠粘膜出血,所以,阿司匹林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引起胃炎、胃溃疡、严重者消化道出血;其次,除了消化道出血,因为抑制血小板聚集,皮下出血、脑出血、脏器出血等出血也会在特定的条件下显著增加。
三、吃了气喘!
阿司匹林哮喘,大家听说过吗?
无论既往是否有哮喘病史,当口服阿司匹林后数分钟内或数小时内出现诱发的哮喘发作,称阿司匹林哮喘。
阿司匹林哮喘发生机制主要是此类药抑制环氧酶,使PG合成受阻,致使引起支气管收缩的白三烯增多而诱发哮喘。
有调查显示,阿司匹林性哮喘占哮喘病人群的2.2%,伴有鼻部症状的阿司匹林性哮喘发病率更高,为30%至40%。而阿司匹林哮喘多发生在有鼻息肉、鼻窦炎、鼻炎等患者身上,如果你的病人合并鼻息肉、鼻窦炎等,口服阿司匹林还是小心为妙。
四、吃了过敏!
除了阿司匹林哮喘,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过敏,严重的过敏可出现严重的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更严重的还可出现意识改变、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当然,过敏的机制和阿司匹林哮喘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有时候哮喘的同时合并过敏,所以,如果你是过敏体质,需要警惕过敏的发生。
当然,阿司匹林的其他副作用还有很多,比如:尿酸增高、药物性皮炎、药物性贫血、性功能减退等等,我们需要警惕这些副作用的发生。所以,阿司匹林说明书上就有这些禁忌人群!
1.对阿司匹林或其它水杨酸盐,或药品的任何其它成份过敏;
2.水杨酸盐或含水杨酸物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哮喘的历史;
3.急性胃肠道溃疡;
4.出血体质;
5.严重的肾功能衰竭;
6.严重的肝功能衰竭;
7.严重的心功能衰竭;
8.与氨甲蝶吟(剂量为15mg周或更多)合用(见药物相互作用);
9.妊娠的最后三个月。
要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应根据获益和风险比选择阿司匹林适用人群,把握获益大于风险的原则。
具体应该是筛选出心血管事件高风险人群,并在治疗前仔细评估出血风险。
基于目前的证据,所有能耐受的二级预防中,只要没有禁忌症,均需要长期使用!
对于一级预防,首先要评价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低危患者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中危患者可考虑使用,但是出血风险高则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高危患者并且没有导致出血不可逆的原因或合用其他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则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最后,虽然阿司匹林质优价廉,而且疗效确切,但阿司匹林不是保健品,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切勿因小失大。
-----
网友解答:
-----
我从临床角度谈谈那些人应该服用阿斯匹林,这样简易好记一点,因为阿斯匹林现在大多用于血栓素A2途径来抑制抗血小板激活,正常情况下血小板隨红血球、白血球、血浆等在血管中流动。没有被激活的血小板它不会聚集成血栓,只有遇到破裂的皮肤、粘膜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破时它才会被激活,暴露出可以连接纤维旦白的受体,血小板被激活有瀑布效应,只要接触到巳激活血小板的其他血小板均被激活,此时通过从纤维旦白原转化为纤维旦白才能与已激活的血小板的纤维旦白受体结合,连接并聚集形成血栓。所以当斑块破裂时阿斯匹林就起到抗血小板激活作用,即抗血栓形成作用。下列患者应该用:
1.因已确诊为冠心病有过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做过支架植入术的患者,第一年双抗(加氯吡格雷)后長期服用。
2.经CT冠脉造影仍何一支冠脉狹窄超过70%并有过心绞痛症状。
3.已确診冠心病并又有糖尿病的患者。
4.有过脑血栓形成出现过相应定位症状且CT、MRI支持或留下后遗症的患者。腔梗不在内。(几毫米大小且至今发病原因未明,与血小板形成血栓无肯定关系)
5.有大动脉缺血症状如:间隙性破行(一侧足背动脉弱或消失、有过腸系膜动脉血栓形成的缺血腸病。
6.冠脉搭桥手术后。
7.有高血压、糖尿病、高LDL血症且长期未控制达标,抽烟大于400年支现在仍在抽,每天超过一包、家属中有人出现心梗、脑血栓形成的脑梗塞患者。
8.血管B超或冠脉造影提示有多发性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有不稳定性、易损性软斑块的除服用他订类根据危险因素达标的人也应服用阿斯匹林。
9.大动脉因动脉瘤等原因植入过支架的患者。
10.无上述原因,年龄大于70岁,因各种原因产生心因性恐惧心梗、脑梗的老人,服用后无胃区不适、出血、溃疡的人,但应定期检查大便潜血。
顺便说句:不小心碰撞硬物后或皮肤出现小淤斑能不能继续用?可以,这是阿斯匹林抗血板有效的依据。但自发性的出血如:鼻衄、刷牙时出血不止等你必须停药并去医院杆查出凝血因子。
不能服用或必须停服5-7天的:1.胃腸鏡杆查须活杆或息肉摘除者。2.有溃疡多次出血史或近期内仍有或有过出血性脑卒中患者。3.任何手术患者。4.与其他抗栓药如华法林、抗二因子和十因子类的拜瑞妥等(相对较少联合应用),但应特别注意和新一代抗血小板作用更强的P2Y12类的普拉格雷等联合应用要嚴密观察出血风险,因为国际上总有人要强化来取得更好效果,甚至会瞒过出血尤其是大出血的风险(脑出血)。5.有血液病出血史的患者。
-----
网友解答:
-----
首先应该明确的说,阿司匹林不是随便可以吃的,你的健康状况没有达到那个地步不一定需要吃阿司匹林。只有某些患者病情已经达到了一定地步才需要吃阿司匹林。下面我就阿司匹林常见的副作用给大家解释一下。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在短期用药时并不常见,多见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
常见不良反应有:
1、消化道反应: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这些反应多是阿司匹林对于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导致,停药后可以消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要特别注意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一般患者要注意大便颜色性状,如果大便变黑要特别注意消化道出血可能。但是近年来随着肠溶阿司匹林的大量使用,这些反应发生率在降低。
2、肾毒性:阿司匹林可以引起血尿氮及血清肌酐增高。可以表现为多尿、少尿、蛋白尿,严重者可以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3、血液系统损害: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黏连,使凝血因子不易释出,因而延长出血时间。偶有血尿,身体其他部分出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长期滥用还可以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发生巨细胞性贫血及全血减少。以上血液损伤可以表现为肢体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外在表现。
4、过敏反应:千分之二左右的患者可能出现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者休克。一般把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称之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患者表现为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这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同时因为阿司匹林临床应用已经有百年历史,近年来随着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作用的广为人知,小剂量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人群越来越多,很多少见的不良反应也就随之出现。
少见特殊不良反应:
1、药物性皮疹:极少数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会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弥漫性针尖大小红色丘疹,由面颈部逐渐波及全身,双眼红肿。其后可以出现部分表皮溃烂、剥脱、露出鲜红色溃烂面;双眼、双唇及龟头红肿糜烂。
2、听力损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双耳耳鸣,呈高调音,安静环境中耳鸣加重,甚至可能耳聋。停用阿司匹林同时服用碳酸氢钠可能消除耳鸣,并使听力恢复。
3、涎腺肿大:服用阿司匹林后可能出现涎腺肿大并有疼痛,可以使用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等药物治疗。
4、习惯性和成瘾性:少数人因头痛服用阿司匹林,起初在头痛发作时服用,随着病情进展,用药量开始逐渐增加,并长期服用,一旦停药,病情就会反复,以至于出现了药物依赖。由于阿司匹林是非中枢神经系统性药物,无明显交叉替代性,所以不易成功脱瘾。
5、贫血:阿司匹林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但是很少见。
6、肝功能损害: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起腹部不适、黄疸、肝脏肿大及触痛等中毒性肝损伤的表现。停药后肝功能可以恢复。
更多健康信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
-----
网友解答:
-----
阿司匹林这个药谈了太多了,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为什么呢,因为阿司匹林在医药界被称为“神药”,自发现以来一直占领着神坛的地位。
但是阿司匹林能不能随便使用呢?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是不是人们所认为的万金油?答案肯定是不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药可以让人随便服用。因为我们都知道,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一定也有相应的副作用。能不能服用,必须有用药指征。
阿司匹林最早是作为非甾体抗炎药被发现,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的作用。0.3g和0.5g较大剂量时,用于退热,也可以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例如,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等。
当然,现在非甾体抗炎药的种类非常多,有很多疗效和副作用都更优于阿司匹林的药物被研究出来,所以阿司匹林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也减少了。
其次,小剂量的阿司匹林(≤100mg)用于抗血小板,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
预防心肌梗死的复发;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
降低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
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例如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及高血压,肥胖等患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
脑卒中的急性期。
阿司匹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消化不良,胃肠道和腹部疼痛。
出血的风险如手术期间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泌尿生殖器出血等。
支气管痉挛引起哮喘发作或者其他过敏反应。
所以,这几类人禁用阿司匹林:
有水杨酸盐或者含水杨酸物质,非甾体抗炎药物导致哮喘病史的患者。
患有消化性溃疡。
出血体质。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严重心功能不全。
正在使用剂量≥15毫克每周甲氨蝶呤的患者。
妊娠期最后三个月的妇女禁止服用任何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因为有可能导致胎儿颅内出血或者早产。
小编知道,有一部分人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自行服用了阿司匹林。必须说明的是,如果经过医生的诊断,具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可,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可以服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如果没有专业医生的诊断,建议最好不要自行服用。
关注我
@药剂师亨宝妈妈
,为大家分享实用的医药知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科普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网友解答:
-----
大家好,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内科医生。阿司匹林这个药我想很多人都应该听说过,因为这是一个经典的老药。在临床上它的用途非常的广泛, 其中最基本的、最常用到的药理作用就是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其中解热镇痛所对应的症状有头痛、牙痛、神经痛和肌肉痛等等。抗炎作用所对应的症状就是风湿热和类风湿关节炎。那么如题主所言,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
实话实说,我觉得这个问题提的有点不经大脑思考,阿司匹林作为一款标准的西药,在临床上也是有它的疾病适应症的,哪能说吃就吃。更何况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十多岁的孩子,都知道是药三分毒,药不能乱吃。所以阿司匹林是不能随便乱吃的,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的疾病情况而定。
阿司匹林有什么副作用?
●开篇我就给大家谈到,因其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它在临床上的适应症非常之广。然而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实践,阿司匹林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也有着显著的效果, 临床结果证实, 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程2~4周的过程中, 如果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时, 会降低因缺血性中风引起的死亡率和复发率, 与以往的数值相比少了近11%。还有很多文献报道指出, 在心血管病高危患者中, 阿司匹林长期治疗能够使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约14, 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降低13, 非致死性脑卒中的危险降低14, 严重心血管事件病死率降低16,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正在得到重视。
●那么谈到其副作用,我首先要谈的就是其对于胃肠道的损伤。因为阿司匹林会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和溃疡。很多患者在连续几天使用中等剂量的阿司匹林后, 大便经隐血试验后都显阳性, 大大增加了长期使用者患溃疡病的可能性。阿司匹林诱发胃肠黏膜损坏的方式有两种:口服和注射。口服时阿司匹林的酸性直接破坏胃黏膜, 注射时阿司匹林通过胃黏膜上皮的脂蛋白, 破坏脂蛋白膜的保护膜的作用, 导致胃酸逆流, 弥散到组织中破坏组织细胞, 导致毛细血管出血。而且阿司匹林可以防止前列腺素的合成, 故而增加胃黏膜上皮脱落的速度, 增加溃疡的程度, 减少胃黏液。出于这个原因, 阿司匹林的服用时间应在最好在饭后服用或与抗酸剂同时, 溃疡患者更应该慎用甚至不用。
●此外,有相关的科研实验显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动物会出现发生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减退。因为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 会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 造成肾小管细胞内的钾外流, 导致排除的尿液中尿酸量过程、缺钾等, 严重者更会造成下端尿液中出现蛋白、细胞和管型等,故而使用阿司匹林还得当心其肾脏的副作用;也有极少部分人会出现阿司匹林过敏,这种体质的人服用阿司匹林后, 有将近20%的人会出现皮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或其他过敏性反应, 这些人的特征主要是中年、有鼻炎史和鼻息肉史,所以这类人如果服药阿司匹林一定要注意。
综合总结
说起来阿司匹林从1899年上市,至今已有超过一个世纪的应用历史。其也从最早作为解热镇痛抗炎药使用,后被开发为抗血小板药物,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用药,再到近年来阿司匹林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所以药是一个好药,可不能随便吃!
作者寄语: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本回答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花费数小时时间综合总结而成,本文不加入专栏收费,无偿、免费的让大家阅读。愿对那些受到谣言误导、没有医学知识、健康保健观念群体有所帮助
。头条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如有不同观点可评论区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觉得学到了有帮助,不要吝啬,献个爱心,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人,感谢支持。
-----
网友解答:
-----
谢邀。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药物是不能够随便吃的。“是药三分毒”。阿司匹林也不例外。
其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如胃痛和胃肠道轻微的出血。偶尔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其他还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水肿,瘙痒症,心血管-呼吸系统不适,极罕见的严重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因此下列患者禁用:对阿司匹林或其它水杨酸盐,或药品的任何其它成份过敏;水杨酸盐或含水杨酸物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哮喘的历史;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出血体质;严重的肾功能衰竭;严重的肝功能衰竭;严重的心功能衰竭。
-----
网友解答:
-----
我们胃肠肝胆外科用到阿司匹林这个药的机会不多,但和阿司匹林却有些许多接触。
阿司匹林的作用,临床上主要包括退热、镇痛、消炎、抗血小板聚集。剂量较大时候,表现出来的是前三者作用,口服100-200mg时,可表现为抗血小板聚集效果。
我们主要用于脾脏切除术后出现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防止过多的血小板聚集,引起严重血管栓塞性疾病。
除此之外,遇到许多合并冠心病、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当出现急腹症或平诊手术,要评估阿司匹林带来的副作用,做好万全准备后才进行手术。
当然了,是药三分毒,不是每一种药都能随便吃,还要遵从医生的嘱咐规律服药。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胃肠道反应
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剌激作用。可引起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便秘。
2、出血
阿司匹林的抗栓功能主要源于“抑制血小板”的作用,因此也不可避免的增加出血的风险。最常表现为皮下出血,如皮下淤青、皮下有出血点等;其次为牙龈出血、鼻部出血、脑出血等;消化道出血比较少见。所以要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3、过敏反应
阿司匹林的抗原性很强,即使是小剂量,对少数过敏质者也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剥脱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黏膜充血、过敏性鼻炎、鼻息肉和哮喘等,极少数人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4、肝肾损伤
少数患者在服用大剂量的阿司匹林时会对肾脏及肝脏产生一定的损害。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肝大、肝细胞坏死、蛋白尿、少尿等。
如何减少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1、严格掌握阿司匹林的适应症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吃阿司匹林,要经过医生综合评估服用阿司匹林的获益和风险后再决定是否用药,没有阿司匹林的适应症时切勿乱服用阿司匹。
2、把握好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
研究表明,每天服用75毫克至150毫克有最好的抗栓疗效和最小的出血风险,而加大剂量疗效并未增加,出血事件却明显增加。故提倡阿司匹林长期服用最低有效剂量(每天75~150毫克)用于长期治疗,以符合“疗效最大,毒性最小”的原则。
3、掌握好阿司匹林的服用时间
普通剂型(阿司匹林片)要在饭后服用,让阿司匹林混合在食物中,以减少对胃黏膜的直接损害。肠溶剂型(阿司匹林肠溶片)要在空腹服用。因其外面有一层耐酸不耐碱的包膜,要在肠道内的碱性环境下才能释放,以减少对胃的直接刺激。如果在饭后服用,进食后食物会稀释胃酸,使其更接近于碱性环境从而加快药物在胃内分解,增加胃的刺激。此外,药物和食物混合在一起,延迟了它的排空时间,导致药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变长,释放变多。对于合并胃肠道疾病的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至于到底早上吃还是晚上吃并没有多大区别,关键是坚持。
4、服药期间注意戒烟忌酒
阿司匹林本身会对胃粘膜有一定的刺激,如果长期大量吸烟喝酒,会加速胃粘膜的损伤,甚至引起胃出血。
5、注意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如阿司匹林不能与某些药物同时服用,否则会减弱其效果或增加其他风险。如与地平类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合用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与甲氨蝶呤联用,会减少甲氨蝶呤的肾清除,增加肾毒性;与布洛芬合用会降低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与促尿酸排泄抗痛风药如苯溴马隆、丙磺舒等联用,降低促尿酸排泄作用。
6、定期复查
长期吃阿司匹林最好每3个月到医院查一次大便潜血,及早发现出血。同时监控凝血功能,可以写早期发现异常。对胃肠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活动期者应禁服阿司匹林。一旦发现进行性贫血或者大便发黑应及早就诊。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
网友解答:
-----
阿司匹林作为一古老的药物,其前世今生历史非常丰富,阿司匹林最早在公元前400年,西医的鼻祖希波克拉底就用于柳树皮熬水给分娩的孕妇止痛,当时并不明白为什么会有止痛效果,当然也不叫阿司匹林,直至1823年,意大利学者从柳树皮种提取到一种叫水杨苷的物质,该物质再经后续的科学家进一步发现合成,最终于1899年由拜耳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上市,最初,阿司匹林仅作为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后来在广泛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并且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有降低结肠癌的发生风险。
经历百年的发展研究,目前阿司匹林主要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肺梗塞、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栓形成、脑梗塞,以及外周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治疗,也应用于冠脉支架术后、脑血管支架术后等血管形成术的治疗。
既然是药物,有他好的一面,由于药物的特性,必然存在不好的一面,阿司匹林也不例外。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有胃粘膜损伤、出血、过敏反应、水杨酸反应、Reye反应、致畸作用等。其中胃肠道反应和出血是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基于此,阿司匹林的使用是有一定的适应症的,尽管存在不良反应,但是符合适应症的人群使用阿司匹林利大于弊,而不符合适应症者,不仅没有从药物中获益,反而增加胃损伤、出血的风险。
至于哪些情况属于阿司匹林应用的适应症,这一方面的内容太多太难了,还是交给医生来给与评估吧,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健康!
我是全科鲜医生,欢迎大家阅读、转发、评论。
-----
网友解答:
-----
阿司匹林和所有的药物一样都不可以随便吃。
一、剂量不能随便:阿司匹林不同的给药剂量具有不同作用,如阿司匹林泡腾片0.5克一粒的主要用于解热镇痛,如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阿司匹林肠溶片100毫克一粒的主要用于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脑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疾病情况,听从医务人员的建议服用适合规格和剂型的阿司匹林。
二、疗程不能随便:对于感冒发热和止痛应用阿司匹林泡腾片或普通片的患者,在症状消失后就可以停药了,不必长期服用。对于心脑疾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患者需要遵医嘱终身服药,如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可以使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替代,如硫酸氢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不可自行停用。
三、服药时间不能随便:阿司匹林泡腾片和阿司匹林普通片建议饭后服用,而阿司匹林肠溶片建议空腹服用,即饭前或饭后一小时服用,因空腹时肠溶片在胃内不吸收,到肠道崩解吸收,可以降低对胃的损伤。
四、阿司匹林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的反应,如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因此存在胃炎、胃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服药前需告知医生,尽量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另外,一些患者可能会引起哮喘、皮疹、眩晕等,但这些并不是在每个患者身上均出现,发生率也不会因为服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
网友解答:
-----
大家好,我是神经内科魏医生。阿司匹林是世界三大经典药物之一,目前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脑梗死、心肌梗死)。
现在,脑血管病(70%是脑梗死)已成为我国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如何合理应用阿司匹林是降低脑梗死发病和复发风险的关键因素之一。
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 回答:阿司匹林不能随便吃,要合理的选择符合适应症的人群吃。
一、阿司匹林用于二级预防(针对已经确诊的脑梗死患者)
● 阿司匹林在脑梗死患者中使用基本上没有争议
,只要患者没有禁忌症(胃溃疡,血小板减低,阿司匹林过敏,肾病,痛风或哮喘),大部分情况下,医生会处方
阿司匹林来治疗脑梗死以及预防复发
。
● 国家指南推荐:脑梗死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 证据如下:
大型试验(CAST和IST)研究表明,脑梗死后2天内口服
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随访期末的病死率或残疾率,减少复发,仅轻度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
。
早期(发病后24小时内)
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氯吡格雷21天治疗轻型脑梗死患者,可减少患者90天内的复发率。
● 医生建议:脑梗死发病后,如果没有阿司匹林禁忌症,应首选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日或(和)氯吡格雷75mg日治疗。
二、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针对没有患脑梗死的人群)
●
阿司匹林用于脑梗死的一级预防仍有很大争议,尤其对于10年脑梗死风险<6%的低危人群。
● 证据如下:
一项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针对
无脑梗死或冠心病病史的成年人
的研究显示,增龄(每增加10岁)、男性、糖尿病、吸烟以及高血压均与阿司匹林相关出血有关。
2009年抗栓治疗研究协作组纳入了早期的 6项大型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显示,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使脑梗死、心肌梗死的风险降低 12%,但同时增加胃肠道和脑出血的风险。
2020年的最新关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老年人心脑血管病事件(ASPREE)的研究。研究纳入19 114 例年龄≥70 岁 ,具有一定心脑血管病风险的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平均随访 4.7 年。结果显示,阿司匹林(100mgd)组与安慰组的
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而且,
阿司匹林组大出血(多数为胃肠道出血和脑出血)风险明显增加,远超过年轻患者研究中的发生率。
● 医生建议:
在脑梗死一级预防中对于
低风险的个体
(10年风险<6%)
(A级证据)
,预防性使用阿司匹林是无效的,副作用风险大于获益。
阿司匹林
仅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高(10年风险≥6%)
患者推荐预防性使用阿司匹林,并认为获益超过副作用风险,且
女性获益大于男性
。
如果评估自己的10年发病风险呢?
●
可能很多朋友会问,自己有高血压或者高血脂或者颈动脉斑块,还或者有腔梗,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吗?
● 对于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是需要评估10年发病风险的,如果风险≥6%,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如果风险<6%,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评估男性的10年发病风险
● 临床上推荐权威的弗明翰研究来预测10年发病风险。这项研究是美国第一个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的大队列研究。研究从1948年开始,大约每2~4年会对所有研究对象随访一次,一直持续至今,长达70多年,是随访时间最长的队列之一。
● 大家可以依据下面的两个表,给自己打分,得出自己未来10年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是多少?
举例:男性,50岁,有高血压,平时15095mmHg(未治疗),有吸烟史,计算10年发病风险?
计算过程:年龄=0分,收缩压=5,吸烟=3
总分:8分。10年的发病风险7%,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如果不想太早服用阿司匹林,就需要控制血压和戒烟,降低10年的发病风险。
评估女性的10年发病风险
举例:女性,57岁,有糖尿病,腔梗,计算10年发病风险?
计算过程:年龄=1分,糖尿病=3
总分:4分。10年的发病风险2%,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弗明翰研究风险预测有一些弊端
1、
没有纳入颈动脉狭窄,
临床上对于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50%或无症状性狭窄>70%的人
,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2、对于颈动脉狭窄<50%的无症状人群,无需服用阿司匹林,
需服用他汀药物,控制危险因素即可
。
3、对于发现腔隙性脑梗死的无症状人群,无需服用阿司匹林,
控制危险因素即可,定期复查。
颈动脉狭窄
服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胃肠道溃疡或出血
脑出血
皮疹
皮肤淤青
腹痛
头痛
诱发哮喘、痛风
结语
阿司匹林是个好药,但阿司匹林也不是“一片在手天下不愁”。
合理的服用阿司匹林才能得到更大的获益。建议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空腹 100mg日。
使用经过验证的脑梗死风险预测工具有助于识别脑梗死高风险人群和可能从干预治疗中获益的人群,但对于筛检出的高危人群,具体治疗还应根据其整体风险状况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言:
大家好,我是魏医生。如果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请
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
,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有这方面知识的需要,请
转发给
需要的人,您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最大的动力,谢谢了。
如果有相关医学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为大家解答。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估量表使用专家共识.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7(49):519-525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9.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9 ,9( 52):684-708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人能控制自己的长相吗?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