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元春省亲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红楼梦》贾元春省亲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网友解答:
世上的事本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看当事人如何看待了。对于一般人而言那种高昂的接待费用是承受不起的。但对于贾家而言,显然他们觉得面子比里子更重要。是光耀门庭的好事了。
对于元春而言很小就离家,离开疼爱自己的祖母,离开养育自己的父母,离开自己疼爱的弟弟宝玉,离开自己早已熟悉的环境。才会有这一次的再团聚。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有了这一次还不一定有下次。事实也证明只有这一次。
能和久违的亲人团聚没人会认为这是坏事。但和皇家牵扯上就多多少少带点政治意味了。从侧面也体现了皇恩浩荡,体恤这些妃子想念亲人之情。谁人没有父母,没有家庭,没有亲朋?
-----
网友解答:
贾元春省亲是标志性的坏事,影响深远,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暗伏贾家开始深入参与宫廷隐秘斗争,贾元春被缢死的深层原因
二是,暗伏贾家奢靡铺张,亏空严重,埋下抄家之祸根
三是,暗伏贾元春幕后主导宝玉宝钗姻缘,造成宝玉黛玉的爱情悲剧
下面分别探讨一下。
一 贾家开始深度卷入宫廷斗争,并伏元春之死
秦可卿死时,曾魂托王熙凤,提前告知了贾元春之喜事,犹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然而,秦可卿又话音陡转,下一句就对元春省亲一事作了定调,此乃瞬息繁华、一时欢乐,预示着“盛筵必散”!
所以,这件事在书中的基调就是坏事,是贾府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
后续的发展,也再次印证了这个论断。
其一
,贾政过生日的当天,由太监夏守忠宣旨,封贾元春为凤藻宫尚书、贤德妃。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封为贤德妃。
封妃,意味着受到了皇帝的宠幸,地位提高,进入了高阶的后宫竞争行列!
换句话说,被封妃之后,获得了皇帝的青睐,才有和敌对的势力进行竞争的资格,才会让敌方感到严重威胁,才开始纳入敌方针对的视野,这才算是真正走进了高层核心玩家的圈子。
贾元春被皇帝宠幸,同时获得尚书、贤德妃封号,然后又意外地被允许省亲,这是极大的圣眷隆恩。
书中在提到皇帝恩准省亲一事时,王熙凤表现得非常吃惊和意外,直言从古至今,从未听说过有此恩典。
先被封妃,又接着被允许省亲,说明元春此时非常受到皇帝宠幸,简直红得发紫。
然而,福兮祸之所伏。
受到皇帝的恩遇越多,分量越重,在后宫树立的敌人就越多越厉害,就会被敌对的势力针对的越狠,被迫害得越惨。
毕竟皇帝只有一个,皇后之位只有一个,太子之位也只有一个,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更何况贾元春现在是一个备受宠幸的上位者。
其二
,在薄命司正册,贾元春的写照是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弓”者,弓箭也,兵器之属,点明兵事;“弓”,谐音“宫”,点明皇宫。
弓上挂着香橼,也有“缢死”之象。
香橼,果实的颜色是黄色,黄色乃皇室用色。
香橼,味道酸苦,果实多籽,寓意身怀有孕,而内心酸苦。
怀孕一事,还有一证。
元春的判词有“榴花开处照宫闱”之句。石榴开花,自然是要结籽的,而石榴又是“多籽”的。
所以,两相印证,元春怀孕多子无疑。
然而,“榴花”是多义的,并不仅仅是说明“多籽”。
康熙朝的废太子爱新觉罗·胤礽,曾写过一首诗,诗名就是《榴花》。
而基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族和废太子胤礽的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榴花二字,是有影射之意的。
那么这“榴花”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贾元春还参与了废太子的皇位斗争,而这皇位之争,正是康熙朝最惊心动魄的“九子夺嫡”事件。
其三
,在贾元春省亲的时候,元春还点了四出戏,其中第二出戏,是《乞巧》。
戏剧里讲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脂砚斋于此处批语是“伏元妃之死”。
而众所周知,唐明皇曾经十分宠幸杨贵妃,最后安史之乱,唐明皇命高力士缢死了杨贵妃,而其堂兄杨国忠也死于非命。
那么回到贾元春事件来看,当初来贾府下旨的太监叫夏守忠,谐音是“下手重”。
再结合“弓挂香橼”的缢死之象,三方面互相印证,可以知道当初宣旨,给贾妃家荣耀的夏守忠太监,也是《红楼梦》八十回后下重手,亲手缢死贾元春之人。
谁人能料,当初送你上天堂的人,也是后来带你下地狱的人。
统筹分析,贾元春之所以被缢死,也正是因为深受皇帝宠幸,后续又怀孕,而被敌对势力极力迫害,又因为参与废太子“九子夺嫡”之事,而被害致死。
二 暗伏贾家奢靡浪费,亏空难继,终酿祸殃
其一
,建设省亲别墅大观园,光占地就三里半。此外,还要拆墙推楼,另建新馆新苑,堆砌假山,引水开池,耗资巨大。
其二
,装饰大观园,种草栽花,打造金银器皿,
购置古董文玩分列各处,又放飞禽鸡鹅于各应景之处,偌大的园子装饰起来,都是花银子如流水。
其三
,去苏州等地采聘教习优伶,又共聘买二十个尼姑、道姑,还要长期蓄养在府,非一日之费。
其四
,贾妃省亲时,园内又张灯结彩,灯火辉煌,烟火缭绕,连见惯皇宫排场的贾元春,都感觉实在是太奢侈了。
正是因为省亲一事,实在耗费太大,根本非正常官员之家所能承受。
所以,在前文谈论省亲时,王熙凤曾借甄家接驾皇帝南巡之事,质疑哪来这么多银两去花费的。
而答案正是亏空官银,去侍奉皇帝。其实,也是暗指贾府省亲之事的花费,亦是如此钱财来源。
而这正是贾府祸根所在。
所以,省亲时,元春点的第一出戏,就是《豪宴》。
这出戏讲的故事,就是豪门显贵严世蕃豪宴强取豪夺,看似权势滔天,然而却伏笔其后败落之事。
“盛筵必散”,极热之事,却伏极冷之意。
三 暗伏贾元春幕后主导金玉良缘,破坏木石前盟之事
黛玉的结局是泪尽而早逝,究其原因,正是因为父母双亡,无人做主,满心情意,郁结无果。
而这幕后的最大干预者,正是身份地位最高的贾元春。
贾元春为了家族和自身利益最大化,更赞成贾宝玉和薛宝钗强强结合,而不看好寄人篱下、父母不存、没有了背景的林黛玉。
《红楼梦》贾元春省亲时,暗伏元春对贾宝玉婚姻的安排。
其一
,贾宝玉之前写的是“红香绿玉”,但元春来省亲时,将此四字修改为“怡红快绿”。
去掉的是哪二个字呢?
正是“香”“玉”二字。
而“香玉”二字,其实指代的就是林黛玉。
为什么这样说呢?
《红楼梦》第十九回,贾宝玉和林黛玉说悄悄话时,曾调侃林黛玉,原话是“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是不是石破天惊之语!
元春省亲题匾时,直接去掉了“香玉”。
而在宝玉写省亲诗时,薛宝钗更直接对宝玉说,你姐姐看见“香玉”二字就不喜,你就别再写这二字,莫要和她争执为好。
这其实就是暗示八十回后的章节里,元春反对宝玉黛玉感情,力主宝玉宝钗婚姻,而宝玉不同意,和元春争执过此事,但结果还是宝玉失败了。
其二
,省亲时,贾元春看到匾灯上写着“蓼汀花溆”四字时,直接说只要“花溆”,不要“蓼汀”。
“蓼”,是指一种草,名为蓼草。因为林黛玉是绛珠仙草之化身,所以,此处蓼草,即是代指黛玉。
“花”,则是代指薛宝钗。
因为《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众人掣签宴饮时,薛宝钗抽签,抽到的花签就是“艳冠群芳”的牡丹花。
所以,牡丹花是代指薛宝钗。
明白了“蓼”、“花”意象,就知道贾元春的态度一贯地很明确,“花溆”即可,去掉“蓼汀”。
其三
,在省亲之后,贾元春曾赏赐贾家众人物品,而赏赐之物,唯有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是相同的,其中态度,不言而喻。
这么多次的态度和言行,都表明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黛玉的情伤而逝,贾元春才是幕后的主导者。
综上所言,贾元春省亲一事,正是贾府盛极而衰的预兆,暗伏贾家各种危机,隐患重重,盛宴必散之象,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图片:网络
[穿越层层迷雾,深度解读传统文化典籍]
-----
网友解答:
元春省亲,为贾府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但这不过是个虚名。贾府为了买这个虚热闹,耗费巨资,仅过两年,经济便呈现出捉襟见肘之势。元春省亲令贾府陷入财政困窘的沼泽,是家族颓败的推手,元春省亲不是好事。
贾府为迎接省亲斥巨资兴建大观园、采买人、物
元春省亲的消息是在第十六回贾琏和凤姐、赵嬷嬷的谈话中引出来的。凤姐提到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赵嬷嬷道:
“嗳哟哟,那可是欠载稀逢的!那时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
接着又说:
“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泥土,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贾府接驾一次,“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甄家接驾四次,“银子成了泥土”。可见接驾就是烧银子。
凤姐听赵嬷嬷说甄家接驾的盛况,说:“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说:“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赵嬷嬷这话并不准确。历史上的曹家为接驾康熙皇帝,落下巨大的亏空,曹家后来一直没能补上。可见,这笔消耗,绝大部分由接驾方承担。
冷子兴在第二回说贾府:“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 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架子虽未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贾府的现状已呈颓势,在这一前提下还得耗巨资接驾,无疑是雪上加霜。
曹公没有具体交代修建资费,第十六回:
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如此两处又甚近,凑来一处,省得许多财力;纵亦不敷,所添亦有限。
大观园占地三里半,大大小小的建筑有十几处,其中还有巍峨壮丽的大观楼,所谓“所添亦有限”,不过是省了竹树山石、亭榭栏杆的费用。
第五十三回,贾蓉对庄头乌进孝说:“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
即便无法获悉修建的费用,亦可从贾蓉的话外之音得知盖花园子是笔不小的费用。
除了修建大观园之外,另外还有各处的装点费用及采买戏班、小道士、小沙弥等费用。
第十六回,贾蔷向贾琏报告即将去苏州采买戏班的女孩及置办乐器行头,贾琏问:“这一项银子动那一处的?”贾蔷道:
“才也议到这里。赖爷爷说,不用从京里带下去,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两银子。明日写一封书信、会票我们带去先支三万,下剩二万存着,等置办花烛、彩灯并各色帘栊、帐幔的使费。”
贾蔷这里只说了耗费的极少几处,已经动用了五万两白银。
元春归省,坐在舆内观看大观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见园内如此豪华,元春默默叹息奢华过费。
臭正三刻,太监请驾回銮,元春满眼含泪,又勉强堆笑,叮嘱贾母等人无须挂念,又说:“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
五十三回,贾蓉说:“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静穷了。”贾府这次接驾,已然倾尽全力,假如真像元春所说“明岁天恩仍许归省”,贾府已无力再复制此等盛况了。
省亲完毕,遗留的消耗仍在
元春乘坐豪华的銮舆回宫,为她省亲而置办的一切都留在了贾府,成为贾府日常消耗的一部分。
戏班那十二个女孩住在梨香院,由贾蔷管理,何婆子、柳嫂等人专门伺候。直到五十八回,宫里的老太妃薨逝,才将戏班遣散,有八个女孩留在贾府为婢。
贾政原本想将玉皇庙和达摩庵两处的十二个小沙弥并十二个小道士挪出大观园,发往各庙去分住。由于贾芹之母周氏求凤姐为贾芹谋事,凤姐便对王夫人说:
“这些小和尚、道士万不可打发到别处去,一时娘娘出来就要应承。倘或散了,若再用时,可是又费事。依我的主意,不如将他们竟送到咱们家庙里铁槛寺去,月间不过派一个人拿几两银子去买柴米就完了。说声用,走去叫来,一点儿也不费事呢。”
贾芹领到这活儿,先支领三个月的供给,“白花花二三百两”。从此以后贾芹管着这些和尚道士的分例银子,自己每月也有分例。依仗着这些钱,在铁槛寺为王称霸,夜夜招聚匪类赌博,养小老婆。
小红在分人进大观园的时节,分在怡红院,当时宝玉、黛玉等人尚未搬入园中居住。既然怡红院无人居住时已分派丫鬟看管,可见几处重要的馆舍得有人打理。
第七十六回,黛玉、湘云联诗凹晶馆,凹晶馆平时少有人来,而这里也有两个婆子看管。可见大观园里的房舍,无论有没有人居住,都有专人看管。
宝玉、黛玉等人入住大观园,每一处都为他们添了两个嬷嬷、四个丫鬟。另外,还有巡夜、门房、厨役等人员。
自大观园兴建,仆人的需求量就增加了,而这些都是原本没有的开销。
由于贾府的消耗过大,就连不留心俗事的黛玉也能感知到“出的多进的少,如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到七十二回,贾府里各自经济窘状都暴露出来了。
王夫人为了贾母的生日,急了两个月,想不出办法来,后来还是凤姐提议将后楼上四五箱大铜锡家伙弄出去换了三百两银子。
凤姐屋里的自鸣钟卖了五百六十两银子,没半个月就用完了。
夏太监派小太监来索要银子,凤姐拿出两个金项圈押了四百两。二百两交给小太监,另外二百两拿给旺儿媳妇,命她置办八月中秋节。
因房租地税须到九月至,为解燃眉之急,贾琏央请鸳鸯将贾母的金银家伙偷运一箱出来典押,暂时支腾过去。
一向寡言的管家林之孝,也在这回对贾琏说:
“‘一时比不得一时’,如今说不得先时的例子,少不得大家委屈些,该使八个的使六个,该使四个的便使两个。若各房算起来,一年也可以省得许多月钱米钱。”
第二回,冷子兴说贾府“外面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而这时候的贾府尚有能力举办盛大的省亲仪式。至七十二回,不过两年的时间,贾府便开始以抵押遮羞了。
贾府就像一盏灯,灯油原本已所存不多。而元春省亲,加快了灯油的燃耗速度,油尽灯枯提前到来。
-----
网友解答:
《红楼梦》中贾元春省亲,是“万艳同悲,千红一哭”的真正开始,绝不是好事。
元春入宫多年,一朝出人头地成了贵妃,入宫的本意是为了家族兴旺而牺牲自己,但她的格局偏小,反而有害无益。
元春省亲有三不该:
1、不该当众哭哭啼啼,抱怨去了那不见得人的去处。
首先,太监夏守忠其名谐音下手重,不是善人。
其次,底下的宫人和丫鬟等难免有私下往来,有的话传来传去,传到别的嫔妃耳中也不奇怪,最终皇帝老儿知道了对景时就是罪。
元春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
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垂帘行参等事。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省亲大约七个小时,足足哭了六次,要是皇帝知道了会高兴?普通人家大概会说元春想家念旧,皇室会认为她有失礼数不恭敬。
别看元春一时风光得宠,其实心直口快不懂经营,宫斗下场惨烈。
贾府除却祖辈恩泽,形成旺势,成也元春,败也元春。
2、不该宣见外男贾宝玉。
虽然是自己的亲弟弟,但封建社会血缘关系也是男女有别。
外男不得觐见,元春的做法无疑是逾规,更是对皇室的蔑视。
小太监出去引宝玉进来,先行国礼毕,元妃命他进前,携手拦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竟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
3、不该纵容家人修大观园,呈烈火烹油之势。
大观园的气派非凡,物极必反,元春省亲极有可能成了出头鸟。
元春省亲时,看到家中如此奢靡,不得不
“默默叹息奢华过费”
。
既然觉得奢靡,何不早早提醒?这一声叹息太迟了。
“香烟缭绕,华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一股清流,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即便是在大冬天,大观园中依然华柳招展,水中禽类凫游,原来,这花柳“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做成,粘与树上的”,那“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用丝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整个大观园中,“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幕,桂楫兰桡”。
另:
大观园是一道界限,培养外戚力量的重点
(宝玉和贾兰)
,贾环被隔离在外,甚至在端午节赐礼也没有贾环的份。
即使不能一视同仁,也不应该刻意排斥庶出。元春的做法容易“
犯小人
”。
端午赐礼,元春站队
“金玉良缘”
。可见元春的眼界不宽,格局不大,有愚孝的倾向。
总结:元春身为家族巅峰之人,不能约束家人安分,也没有鼓励他们上进(为皇上效力等),一味纵容家人享乐。而元春本人除了哭就是怨,其弟宝玉甚至说出“碌碡”之类的话,这些都是颓败的气象。
呼啦啦大厦倾,不是没有缘由的,所以说元春省亲绝对不是好事。
-----
网友解答:
当初尊贵的元春娘娘回乡省亲,风光气派,贾府一片祥云欢腾,棚壁生辉,百官宾客满盈,在当时看是好事。一人得宠,满门皇恩浩荡。若不是,省亲那样的光荣盛大场面是别的嫔妃和宫女一生望尘莫及的,一辈子想也不敢奢想的。只有她当时尊贵的身份地位才使她有如此殊荣,回乡省亲,光宗耀祖,也解了她自己多年的思乡思亲之情。
省亲之后的灾祸临门,大厦倾颓,自己的死因不明,只能说明人生命运的多变,而她自己并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命运的变化只在一朝一夕,朝如青丝暮成雪。一朝一夕截然不同的两个极端,最是隐射出当时宫斗的黑暗、残酷恶劣,光鲜的背后随时都潜伏着危机四伏,明枪暗箭,因此才会朝夕福祸相连。
纵观历史,因为于封建王朝,她和她们家族的命运似乎也在意料之中,历史某些时候就是那么残酷,不给人喘息和明白的机会,也如唐史上那场血雨腥风的“玄武门兵变”,一朝一夕,一母同胞的英武青葱的李建成却残死在亲弟弟的重重包围之中。封建帝王之家、以及权力欲望的秘密,不是我们常人可以想象的。
也许,元春和他们生来就处于你生我活的漩涡之中,如当初刚进宫的少女慈禧,想当初那样的清纯可人,天真浪漫,她的美丽和身上具备的种种优点同时吸引了两个英俊少年,那可不是一般的大家公子,而是皇上和六王爷(宫亲王),高大富丽的皇宫后来并没有使她变的更加美丽,而是丑陋残忍到连自己的亲儿子也没放过,而她也将自己渐渐演绎成为一个千古罪人,六亲不认,卖国求荣,她的王朝也成为历史上的一代耻辱,没落耻辱的大清末代王朝。
这一切,不在其中,难以想象得明白,道得明白。也许最是那些历史上前人的句子总结得好“是那权力欲望改变了她和他们,”“伴君如伴虎”,“高处不胜寒”,“孤家寡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想那曾经皇宫高墙内的元春娘娘,风光华丽的背后,亦是孤家寡人一个吧,所以随波逐流,红颏薄命是她的宿命。也因此,是好事旦夕之间变成了祸事。
-----
网友解答:
小白认为,元春省亲,无疑是一件坏事了!其坏的原因,主要有这五个方面。
第一:秦可卿葬礼及她的托梦之说
元春省亲之前,贾府便办了一件大事,那便是秦可卿的葬礼。秦可卿,不过是宁国府贾蓉的妻子;秦可卿死时,贾蓉什么官也没有,这就等于说,秦可卿也不过是宁国府的一个少奶奶罢了。
但因为贾珍的一意孤行,有心唱高调,将她的葬礼办的豪华奢侈之极,依贾珍的话来说,不过尽我所有罢了;贾珍,宁国府的领头羊,他的这句话,其分量可想而知。
在秦可卿的葬礼上,贾珍不仅花了上千将银子替贾蓉买了一个五品龙禁尉;还用到了原本给坏了事的义忠亲王准备的棺木;并且,在秦可卿的葬礼上,第一次出现了四王八公这样一股强大的旧势力。天子脚下,这样的行为,其影响之大不说,光说其花费,估计就是一笔不少的数目。
贾府到了贾珍、贾赦、贾政这一代,不过是世袭祖先的荣恩,其收入似乎不足以支撑这样盛大的场面了,但贾府却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即使用上了内囊,也要撑起这个场面。
秦可卿死时,托梦给王熙凤便建议到,让贾府趁着繁荣时多为家族的未来考虑,还明确提到了贾府过不了多久便有一件大喜事,只是这喜事
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
可见,元春省亲,妥妥的坏事一件。
第二:元春省亲开销巨大,加速了贾府的衰败
元春省亲,光使用的面积就达到了三里半,天子脚下的土地可谓寸土寸金,由此可想而知,贾府为建省亲别院,花费了多少。
文中有提到贾蔷采办戏子等的费用,光这一项,就准备了三万两银子;王熙凤打官司、放高利贷估计也不过几千两银子;乌进孝的上交田租也不过几千两银子;可见,元春省亲的开销,足以维持贾府好几年体面的生活了。
但贾府就是这么任性,就是摆脱不了祖上昔日的风光,而似乎同赵嬷嬷说的,不过是用皇帝的钱罢了,然而建立之后才发现,皇帝啥也没给。贾府也因此一下子便陷入了经济的困境。
在《红楼梦》里,元春省亲仅有一次,我们不确定是皇帝在此之后没有下这个命令呢?还是贾府真的没有能力迎亲而不了了之呢?但终究一句话,元春省亲让贾府元气大伤。
第三:王熙凤所说,元春省亲从无先例
元春加封贤德妃没几天,贾琏、黛玉也回来了,随后贾琏、王熙凤以及贾琏的奶妈赵嬷嬷吃饭时便聊起了元春省亲的事。
王熙凤说道,无论是听书还是听戏,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王熙凤明白这一点,难道贾府里的男人们不明白这一点吗?那他们,为何不多想一想呢?
第四:皇帝、太上皇的旨意有问题
依原文说,皇帝欲以孝治天下,所以开恩准许娉妃的女眷每逢二六进宫相见;下旨之前,还特意上请示了太上皇、太上皇后,而随后这两位才下旨说道,如娉妃家中修建有省亲别院的便准许其回家省亲。
大家请注意这一点,这一道圣旨是太上皇下的,皇上什么态度呢?原文没有说,既然没有说,就代表这事有猫腻,皇帝可能喜欢太上皇这样做;也可能反感太上皇这样做,毕竟如今他是九五之尊。
再者说,贾府为何修建省亲别院?是因为看到周贵妃、吴贵妃家里已经开始动工了,但他们想过没有,这两家的势力是否同自己一样呢?如果这两家正深得皇帝宠爱、深居朝廷命官,又怎么说呢?所以说,贾府修建省亲别院这一行为,缺少了深谋远虑,想的太简单了,为元春长脸是好事。但因此而有可能得罪了皇帝,却又得不偿失了。所以说,这是一件坏事。
第五:为元春省亲而兴建的大观园,为贾府的未来带来了严重的名誉上的损失
因元春省亲而修建的省亲别院,元春只待了短短的几个小时,而随后,便让贾府里的姑娘们以及宝玉住进去了,而这,便是贾府名誉受损的开始。
其一:为宝黛二人的亲密接触提供了方便
元春因担心大观园荒废,所以下旨意让众姐妹及宝玉住进大观园;林黛玉住的潇湘馆;贾宝玉住的怡红院,这两处紧挨着,为他们二人密切的相处提供了条件。
宝玉挨打时,袭人因担心宝玉的名誉而向王夫人进言道,让宝玉搬出大观园,可见,宝玉入住大观园,并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来说,宝玉整天同姐妹们在一起,他读书的心思就没有了,宝玉作为荣国府的公子哥,原本是贾府的希望;其次,贾府里的小姐们名誉也不好了,俗话说的好,大家闺秀,未出阁的女子不能随意见外男,她们即使同宝玉是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也是不妥的。
元春让她们住进大观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念及她们的才华,但封建社会的女子,最主要的就是要遵循“
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教育方式,而元春省亲遗留的这个问题,却为贾府里的小姐带来了坏的影响。
试看她们在大观园干了什么?举办诗社,宝玉还将她们的诗带出了贾府,这无疑让她们这样未出阁的小姐,在贾府外的名誉受到了影响。
而到了后来,王夫人因“绣春囊”而抄检大观园,更是将贾府里小姐们的底子全毁了,惜春曾对尤氏说,
为何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倒给你们带坏了
,这句话,何尝不是大观园的姐妹们想给元春说的呢?
小结:
元春被加封贤德妃,这对贾府这个没有政治依靠的贾府而言,无疑是好事,但元春省亲,却是妥妥的坏事;因元春省亲而修建的大观园,不仅让贾府耗费了难以承担的经济负担;也让贾府如此富裕的外向进入到了皇帝的视线。
贾府何德何能?有这么多的财富,别说皇帝起疑,就是朝廷的官员,估计也会有想法。
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因元春省亲而修建的大观园,成为了贾府未来希望的享乐乐园,她们在大观园里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脱离了封建社会下的女子该有的标准了,作诗,嬉笑打骂,这对于贾府的名誉而言,是一种水滴石穿、日积月累的伤害;而又因为王夫人无脑抄检大观园的行为,终于将贾府里所有的小姐们的清白都抹黑了。这也许,才是元春省亲遗留下来的最关键的原因,毕竟她们才是贾府的希望。所以,无论从那一方面说,元春省亲,都是一件坏事!
-----
网友解答:
贾元春省亲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其实这不是一件好事,而且在元春省亲的时候,他自己也一眼看出来了。
元春省亲当然是得益于皇帝的恩宠,说到恩宠,也就是意味着你的命运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的,这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不能由自己掌控的。我想施舍给你,就是舍给你,我不想的时候,想要把它收回来,也非常容易,因为全是我说了算。
元宵夜,元妃回府省亲,坐在轿内的时候,她就看出说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元妃尚未下轿,就已感受到了,默默叹息,表明了元妃对此是有清醒的认识的,她不是个糊涂虫。这也真应了前面赵嬷嬷所说的,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建造海舫,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跟淌水似的。
淌水似的花出去的银子,最会都会变成贾家的亏空,而这份亏空也将成为贾家败落的最根本的原因。
宁荣二府到了第三代,国公爷的威势越来越弱,这时候贾家出来了一个贵妃,再次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这就是秦可卿口中所说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然而,这种繁荣终究不可持久,到最后贾元春的结局,虎兕相逢大梦归,贾元春在宫斗中失败,谁又能说跟省亲时候那种奢靡的花费脱得了干系呢?别人要拿此拿成攻击她的利器和把柄,太好抓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元妃省亲,给了宁荣二府以希望。然而,这种希望最后终究还是像蜡烛最后跳动的火焰,长不了了。
-----
网友解答:
《红楼梦》贾元春省亲表面上是无限荣光无限风光的盛事,但是对贾家是件坏事,为贾家大厦的倾塌埋下了祸根。
但看贾元春在贾府七个小时跟家人的短暂相聚场景:
“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
元妃省亲,七个小时,六次啼哭,这种气氛哪里像是喜庆呢?繁华掩盖着凄凉,凄凉马上就会显露。
一. 元妃省亲贾府建大观园奢华靡费,为日后抄家埋下祸根。
元妃省亲贾家大肆修建,大观园足有三里半,比故宫御花园还要大。修这么大园子,花钱如流水一般。
这么铺张花费引起几个问题:
1.贾家如此奢侈浪费,与皇家要求官员的清廉相悖。树大招风,太张扬容易被看到,首当其冲。
2.贾家如此奢侈浪费,“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如此富贵,这许多钱财很容易招人惦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充盈国库,皇家会拿他们开刀。
3.贾家如此奢侈浪费,加剧了本来贾府的财政问题。贾府本来就多嚼用少进入,现在钱要流水一样花,加剧了入不敷出。
二. 贾元春一旦见到父母,忍不住说出真心话,为以后的自己埋下祸根。
元妃取得贵妃头衔,让家人风光无限,肩负全家的荣辱,但是自己自幼进宫一直在宫里过得步步惊心。深宫之中尔虞我诈,耳目众多,需得步步小心,元春没有什么说话的人,见到家人就忍不住抱头痛哭,把皇宫说成“终无意趣”“不得见人的去处”。
虽然在自己家里,但人多嘴杂,隔墙有耳,贾元春不够慎重,为自己以后殒命深宫埋下祸根。
三.元妃省亲给贾府风光无限,使家里的浪荡子们以为有所倚靠,仍旧不思进取。
元妃省亲,表面上是“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
贾家后人到得现在,只知吃喝玩乐,日常淫乱不堪,整个府里“只有门口石狮子是干净的”。全家只有贾政做着一个小官,整个家族在朝廷的依仗就是贾元春。
元妃省亲符合家里一贯的富贵做派,令这些子孙们以为贾家仍然繁华鼎盛。
全家的浪荡子们全然看不到现实,只看到表面的繁华,随意挥霍玩耍。贾宝玉本来十分聪明,被祖先寄予厚望请求警幻仙姑去提点他,但是他没有醒悟厌恶进学一味玩乐。
“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风光但却凄凉,贾元春后来病死皇宫,贾家失去了靠山,不久就被抄家,贾家大厦最后倾覆。但其实贾家大厦早就开始一点点坍塌,元妃省亲是风光的顶点,也加剧了这座大厦的垮塌。
-----
网友解答:
对贾府而言,元春省亲当然是好事!
首先,贾元春省亲是贾府主动上表请求皇帝的;如果不是好事,贾家又何必有此一举呢?
书中第16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可卿夭逝黄泉路”中,贾元春被“晋封为凤藻宫上书,加封贤德妃”。
贾元春入宫十余年,一直默默无闻,为什么能够突获皇帝宠幸,一炮而红呢?
这当然离不开其父贾政的运作,比如就在贾元春被晋升的当天,他就偷偷跑去东宫谢恩去了。这说明贾元春的晋升有可能不是一种偶然,而是跟太子势力在背后的支持关——书中曾暗示了三大“太子党争”势力:太子一派、北静王水溶一派,以及忠顺王府一派。贾府做为勋贵家族,成为太子拉拢的对象,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第16回)赖大禀道:“……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报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
所以,在贾元春晋升以后,贾政前往东宫表达感谢,也就合乎礼仪了。
这也说明贾政不仅为官“清正”,亦是个有政治敏感度的人,懂得官场运作的内在逻辑,不像大家以为的那样“不灵活,不懂变通”,该妥协时还是会妥协。
而且很快,贾政又有了展示自己政治敏感度的机会。
此时宫中又传来好消息,说是“
太上皇、皇太后大喜,深赞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因此二位老圣人又下旨意,说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国体仪制,母女尚不能惬怀。竟大开方便之恩,特降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外,不妨启请内廷鸾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之至性。
”简单说就是,只要贾府向皇帝申请,元春是可以回家省亲的。
那么贾政会不会向皇上上表呢?
会,或许有如下三点考量:
一来后宫妃嫔回家省亲的非止贾府一家,也有其他贵族参与其中,比如书中所列的周贵人家、吴贵妃家等。别人都省,你不省,就会显得你比较另类,给人一种势力单薄之感,会让人觉得元春家室不硬,这对元春以后在后宫立足是非常不利的。哪个妃子不愿意得到家族支撑呢?当然,这属于是政治上的思考。
说到政治斗争,很多朋友认为元春省亲是把元春从后宫之中“立”起来的过程,所谓“树大招风”,此举使得贾府卷入了复杂的政治斗争(比如上面提到贾政前往东宫谢恩一事)?
这跟元春省亲的关系不是很大吧?事实上,只要贾府中人(比如贾政的工部员外郞、贾琏的同知、贾蓉的龙禁尉等)身处官场之中,这种政治斗争就必然存在,只不过元妃省亲加剧了这一进程罢了。
二来元春入宫十余年,好不容易有机会见见亲人,贾政也想了却家人的想念——元春入宫以后并未与贾府断绝联系,是有书信往来的,也是有部分女眷(比如其母王夫人)可以入宫探视的,但你要见贾母、父亲贾政、兄弟贾宝玉,以及迎探惜恳姊妹诸亲就不能够了。元春此次省亲也刚好得以成全见。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元春省亲可以极大地提升贾府的权势。
元春是荣国府贾政之女,跟已经分家单过的宁国府珍蓉父子关系并不是特别紧密,但在元春省亲这件事上,珍蓉父子却表现得特别积极,除了可以从中获取利益外,也可以为宁国府借势造威。
关于贾府如何借元春省亲为自家造势,书中并无细节描绘,但这也应该是人之常情了吧?这就跟现代某些富豪回乡摆阔差不多。
而元春被封贤德妃就已经产生了效果,比如奴才们就因此而“
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
不过,要想对外界更广大的范围产生影 响,还是得元春省亲才行。
正是鉴于以上的种种好处,贾政才向皇帝上表请求元春省亲的。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贾府“花小钱办大事”,元春省亲的开支并不大。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表示难以理解,说贾府修建大观园花了老鼻子钱了,怎么能说没花多少钱呢?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大观园的花费是林如海的钱财?
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林如海手里有多少家财留给黛玉,我们暂且不提,就算有,好像也轮不到贾府前去瓜分吧?冷子兴在演说荣国府时,曾提及林如海的家世:
(第2回)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候,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袭封三代,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
从上面的描述看,林如海是有“堂族”的。因此,如果林如海真有“万贯家财”的话,
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
,他的这些堂族们(比如堂叔、堂侄之类)不可能不觊觎,比如通过收留黛玉而间接占有林如海家财这类的手段,这也就决定了贾琏前往杨州吊丧时不可能那么的顺利,可书中却并无相关描绘。
由此可见,所谓的“大观园用的是林如海的家财”一说,不是那么地妥贴。
那贾府建大观园究竟花费了多少钱财呢?
还真没多少!
首先,贾府修建大观园是在自家土地上,并没有购买土地,这节省了很大一部分开支。要知道,古今中外,但凡“国都”的地价都是不菲的。
(第16回)贾蓉先回说:“……老爷们已经议定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了三里半大,可以盖省亲别院了。”
其次,大观园的许多“山石树木”等皆用旧物。
自此后,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壁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当日宁荣二宅,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郝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如此两处又甚近,凑来一处,省得许多财力,纵亦不敷,所添亦有限。
很多朋友可能对“山石树木”能省多少钱没有什么概念,事实上,比起单纯的土木建造来,“山石树木”开销十分巨大。这里牵涉到的问题很多,比如你要到哪里去寻找这些材料?找到了以怎样的方式运回京都?又以怎样的方式建造它?……这种时间和金钱的消耗往往都很大!
最后,人工方面极省。
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土木工程而言,人工是都是其建造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贾府在修造大观园时却没并未花费大量的人工成本。
首先是有统一的谋划者,即“老明公号山子野”者,这使得整项工程的建造处于一个有条不紊的状态下;
其次是贾府本就有六七百的家丁,直接就可以用上,这又为大观园的建造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综上可知,贾府兴造大观园所费的财力实际上是有限的。当然,这样浩大的工程,一分钱都不花也是不可能的,比如贾蔷带人“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等少说都花了有两万两银子。
老实说,元春省亲应该算是贾府的再度辉煌,正所谓“鲜花着锦、烈焰烹油”,虽然比起荣宁二公时差了一些,但毕竟是跟皇家沾上了关系。如果元春未来能怀上龙种,那么贾府将来也有可能晋升为“王候”之家。可以说,这里算是贾府的二度中兴。
只可惜运命不济,运作不良,元春省亲所带来的大好局面没能够获得充分的利用,贾家的运势还是在走下坡路了,这可真是无可奈何了。
参考:《红楼梦》
(网图、侵删)
-----
网友解答:
贾元春省亲,给贾府带去了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黛玉这首五言律描绘出了省亲当晚的繁荣。
贾妃省亲花费巨大,书中借赵嬷嬷之口,描述了贾妃省亲的花费。赵嬷嬷道:“这样说,咱们家也准备接咱们大小姐了?”贾链道:“这何用说呢!不然,这会子忙的是什么?”
赵嬤嬷道:“嗳哟哟,那可是千载难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花的淌海水似的!”“还有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气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界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竞顾不得了。”
凤姐道:“常听见我们太爷们也这样说,岂有不信的。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依据赵嬷嬷说的接驾耗费,贾妃省亲,贾府同样耗费巨资,银子花的像淌海水,花光了荣国府的老底。贾府在扬州接驾;江南甄家接驾,接的是皇上,耗费的巨资由皇上负责解决,不过是拿着朝廷的银子往皇上身上使。元春省亲,是贾府里接自家女儿回娘家,皇上放行就是皇恩浩荡了,可不会管贾府花费多少银子的事情。
元春省亲,掏空了贾府的银库,却给贾府带不回收益。就是说,元春省亲,促成荣国府提前进入经济危机。紧接着贾妃又失宠了,贾府付不起太监们零碎的打劫银子。皇上身边的大太监岂是得罪得起的!贾妃的省亲给贾府造成了灾难。
-----
网友解答:
《红楼梦》元春省亲,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热闹非凡,实际上予示着贾府盛极而衰,《红楼梦》一书描写两件大事,一件是白事,宁国府秦可卿葬礼,一件是荣国府元妃省亲,两件大事花银旡数,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上把荣宁二府掏空了,荣宁二府从此一日不如一日,日益走下坡路,日不敷岀,甚至靠典当家底过日子,想作者描写二件大事,可能想阐释道家盛极而衰的思想!
-----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