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杜甫的《登高》被称为千古悲秋的鼻祖,你怎么看?
为什么杜甫的《登高》被称为千古悲秋的鼻祖,你怎么看?
网友解答: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大历二年(767年)秋重阳节,杜甫登上夔州(今四川奉节)的高台,写下了《登高》一诗。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三年时间。该诗被历代的诗人,评论家所推崇。明代诗人,评论家胡应麟在《诗薮》中称此诗“古今七言律诗之冠。\",清代杨伦赞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作为七言律诗首先必须和律入韵,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这对于《诗圣》来说不是问题。下面我们列出该诗的平仄对照表,就可以一目了然。
首先标出全诗平仄。(其中,“急”、“白”、“不”、“百”、“独”、“浊”由于古今读音的变化,在古代都是入声字,为\"仄\"声。另,可平,可仄处不另行标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首诗是完全合乎平仄格律的。但,这首诗韵脚“哀”、“回”、“来”、“台”、“杯”,给人的感觉读起来不押韵。其实,这些字在平水韵中都属于“十灰”部,是古今发音变化所致。因此,该诗和仄押韵,是规范的七言律诗。
这首诗在对仗上也完全符合要求。特别是对仗可以说是每联皆对,工整又不留雕琢痕迹,自然天成。七言律诗要求是颔联,颈联对仗。杜甫的《登高》可以说是每联对仗,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就是\"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更难能可贵的是每联中的词句相对,如\"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因此,单纯就近体诗格律而言,此诗作为范本是当之无愧的。但是,诗是要有意境,诗心的。诗没有灵魂只有形式也难于独占鳌头,成为七言律诗的魁首。
《登高》一诗首联和颔联是对夔洲秋天景色的描写,如果:天高风急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小写意的工笔画,那么劈空而来的是大写意的水墨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幅:风急猿哀,渚清鸟回,无边落叶,滚滚江水的萧瑟悲凉的深秋景色跃然纸上。看到如此悲凉秋色,落木逝水,诗人不由得感慨起自己多舛的命运,坎坷的人生。写出了对自己人生命运的概括,和总结。万里悲秋常作客,是啊,五十六了,从23岁科举落榜,到现在三十多年,自己就一直四处奔波,干谒求职。为了养家活口少说也走了万里路了,在羁旅中度过了无数的悲秋!目前,也就是今天,我一个活了近一辈子的老人,独自登上了高台。可谓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的日子很艰难,困苦,心中抱恨难平。头发全白了,穷愁潦倒,刚刚把劣质的酒也停了,我不喝了!
杜甫一生就是穷愁潦倒的一生。他的一个儿子竟然饿死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又一年的秋天,穷的连野菜都吃不上了,年幼的儿子饿得哇哇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杜甫不得不向姓高的朋友借些许银两度日,为此写下《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他的一生就是寄人篱下,奔波求生的一生。
《登高》是杜甫人生最后的写照,是他悲剧命运\"万里悲秋\"的缩影。也是诗圣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第一次对自己人生总结。概括起来就是:悲秋!因此,无论从艺术形式或者内容来看《登高》作为古今悲秋七言律诗之冠是名至实归的,但,没有题主所谓《千古悲秋的鼻祖》一说。
-----
网友解答:
先说答案,杜甫的登高,算得上是中国诗歌中悲秋题材中的绝唱,属于第一梯队的水平,但是绝对不能说他的这首诗,是千古悲秋的鼻祖。
好玩的国学,先从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这一方面,来说说中国人的悲秋意识从何而来,然后我们再来赏析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说是千古悲秋诗歌中的最高水平。
先来说说中国人为什么会悲秋?特别是那些多愁善感的诗人们,为何面对天高气爽的金秋天气,而变得悲悲切切?
第一,中国人的悲秋意识,来自于我们传统的以农业为本的社会结构。以农业为本的 国家,在人类的婴儿期,基本上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所以,先人们对时序的变化特别敏感。一年四季的变化是很明显的。春天万物萌发,夏季万物即将走向成熟,秋季万物走向成熟,但是也是走向衰老的过程,而冬天则是万物萧杀。所以,秋天到了,事实上代表着生命已经走向定点,开始向衰亡迈进了。所以,古人看到秋天,自然而然地想起了生命的即将衰亡,心中自然会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哀。
第二,中国哲学中,有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这个境界,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同样的追求。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追求人的身心与大自然的发展合二为一,达到庄子所说的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合一的境界。所以,人们认为,人的身心与大自然是和谐的,是同频共振的。大自然怎么样,我们的生命就怎么样。所以,悲秋的意识,其实也是对自我生命的无可奈何的焦虑。
第三,悲秋是一种文学传统。当一种意识被写成了文学作品,而这种文学作品又因为写出了人类的普遍的意识而广为流传,这种文学作品的意蕴就会演化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情感。悲秋的意识就是这样来的。
从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上来考察,我们发现伤春悲秋的意识,首先来自于《诗经》,来自于南方的《楚辞》。
按理说,春天里万物勃发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生命散发着荷尔蒙的味道,秋天天高云淡意味深长,我们应当欢喜才对,起码也是淡淡的小欢喜,为何我们会伤春悲秋呢?
我们先来看看《诗经》中的春天。《采薇》中写道: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大概是最早表达伤春情绪诗篇了。在诗中,杨柳依依的春天竟然成为诗人悲伤的起点,中国人的伤春情绪似乎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屈原在《招魂》中写道:“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屈原的“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并非仅仅是政治上的绝望,也是一种生命的悲剧意识。屈原在离骚中说得更加明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原来,屈原从春天花木繁茂的背后,看到了生命由盛而衰的悲剧。人们最不能承受的东西,就是美好的东西被摧毁。人类最大的悲剧其实不是必然走向死亡,而是英雄末路与美人迟暮,是留不住四季变化的时间。所以王国维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屈原的伤春,到了弟子宋玉那里,就变成了悲秋的情绪。宋玉在《九辩》中诗意地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明白了悲秋意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我们就知道,杜甫的登高,纵然是一部伟大的悲秋的作品,但他绝对不是悲秋的鼻祖。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先,我们先分析,杜甫在登高的时候,为什么会悲秋?这个很简单,因为杜甫的一生,就是穷困潦倒的一生,要说杜甫是儒家的忠实信徒,所谓的孔颜乐处的理念,对他很有影响,因此生活上的贫困并不能对他产生什么影响。
相反,是杜甫一生理想的破灭,他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再也无法实现,所以他在晚年,精神上是极度痛苦的。所以他在登高的时候,看见满天的萧瑟的秋景,自然而然有悲秋的情绪。这既是
其次,我们来分析,围绕着悲秋的主题,我们应该如何安排诗歌的意象。杜甫在这首诗中,集中地安排了大量关于秋天的意象,而这些意象本身又是萧瑟的、灰色的,是属于悲凉的情绪的体现。秋风烈,猿猴悲哀地叫声,无边的落木,奔流不息的长江。这是自然景象。接下来杜甫说了自己的心灵的意象。
常作客是说自己就是一个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漂泊者,百年多病,是说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终日多病焦虑,头发苍白,穷困潦倒。在这个萧瑟的秋日,自己孤独无依的一个人,只能举起手中的劣酒,一饮而尽,品尝这生命的孤独!
-----
网友解答:
很多人可能不知这首诗,但一定知道其中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南宋胡应麟在《诗薮》中评此诗“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然而,被称为千古悲秋鼻祖这样的评价,不知从何而来。
在杜甫之前,已经有很多诗人在悲秋了!屈原《湘夫人》就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名句。
悲秋鼻祖不算,是悲秋最好的七律诗。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 杜甫为何悲秋?
杜甫的诗写秋的很多,除了这首,还有著名的《秋兴八首》,都是创作于同一时期,也是杜诗中成就最高的。
诗人为何饱含深情地写秋?
每个诗人对秋都有特殊情感,不同于春的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是落叶飘零,风雨瑟瑟的无尽凄凉,这对于大多数失意落魄的诗人来说,正好触动他们自怜自艾的情怀,总能写出天地同悲的旷古忧愁。悲秋的诗,是诗人们写给自己的哀曲。
杜甫也不例外,甚至更为复杂深刻。他的一生都在流浪的路上,家破国乱,生存维艰,功业无成,却始终在梦想的路上蹒跚,不懈于他的“致君尧舜上”的高尚志向,为民生操碎了心,这也是杜甫伟大的地方。
写这首诗时,杜甫已56岁了,他从成都草堂流落到夔州(重庆奉节),在地方长官的接济下,自耕自足了三年,身体越来越差,忧时伤世,写了大量的诗歌,继续着一边梦想,一边孤独的日子。770年,诗人死于湘江一所破船,一个伟大诗人的悄然离去,唯有诗证明他的伟大。
志者暮年,情感的脆弱点碰上了敏感的时节,便一发而不可收。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秋,成了寄托人生失意的载体。
2 本是秋萧瑟意象,却写出雄浑壮阔。
写秋,杜甫是得了神韵的。
比如,
《茅屋》:“八月秋高风怒号。”
《怀李白》:“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秋兴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然而,“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最为干净利落,气势磅礴。
这一句妙在何处?只有比较,才知其意味。
曹操有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丕也有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还有著名的初唐王勃的“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绩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都是写秋的名句,意境很美。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意象也不过是落叶与江水:无边树林,落叶飘飘,萧萧而下,不尽长江,浪涛汹涌,滚滚而来。
然用一个“无边”,一个“不尽”,就很不一样了,秋的萧煞似乎带着遒劲潇洒,写出了气势与境界,在落寂萧瑟中却给人雄浑旷远的美感。
再深思一步,落木萧萧是自然界无法摆脱四季轮换的命运,江水滚滚是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暗示,诗人是在感慨自己无法避免的人生暮年,理想难酬的际遇。
除此之外,这一句从形式上也是讲究的。
从平仄来说,
无边落木萧萧下,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尽长江滚滚来,仄仄平平仄仄平。
从对仗角度来说,
“无边”与“不尽”,“落木”与“长江”,“萧萧下”与“滚滚来”,堪称绝对。不仅是字意,还有意境,上一句萧瑟至,下一句壮美极。
超越悲秋的基调,写出秋的精神与境界的壮阔,形式的完美,是诗人博大的胸襟与非凡的笔力使然,无人可以媲美。
到了宋词,悲秋的也多,比如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意境之美,抒怀之温婉,词是到极致的,然而论气势,是欠缺的。
清代学者杨伦评价:“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3 感情深沉而压抑,是杜甫一生的写实。
首联颔联,诗人在刻意写秋的美境,“风急天高”是秋风急劲,天高气爽,“渚清沙白”是江水澄澈,沙石白细,“鸟飞回”是鸟儿的自由盘旋与回巢,然而“猿啸哀”却流露出诗人的心事,
李白写猿,“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抑制不住的欣喜与激动。
而杜甫尽管写得够有意境了,可忧愁还是没挡住,在这个秋意浓浓的三峡,一声猿啼,一个“哀”字,就像个情感的缝隙,越来越大,决堤而喷涌。
56岁暮年,重阳之日,诗人在回顾感叹自己的一生。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多少年来一直在流落漂泊,走了万里也是有的,病了多久,离家多远,也说不清了,只落得个白发暮颜,居无定所,一无所成。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苦恨,潦倒备尝,家愁国恨,徒添霜鬓,因病戒酒,连一醉销愁都成了奢望。
这两句可能是杜诗中最深沉悲伤的句子了,一位老者,漂泊了大半辈子,心心念念家国天下,到头来,什么都没有,眼见的还是山河苍凉,自观的还是潦倒落魄,怎不百感交集,情难自抑!
秋,给了诗人自我怜惜,自我发泄的方式!
-----
网友解答:
这个意见我不敢苟同,纵然唐代詩圣杜甫的《登高》是一个七律中的精品,写出了詩人的无限悲凉,詩中是这样的写到: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听浊酒杯。\"
这是詩人在安史之乱以后,军阀割
据抢占地盘的纷乱时期,带着病体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极目远眺,望着秋天的落叶和秋天的江水,触景生情。想到了自己体弱多病,又常年漂泊,无限感慨,满是凄凉悲伤。可以说这是七律中的一首传世之作,但是说这首詩是悲秋的鼻祖,还是有些失之偏頗。
我们再看看经过多年以后,元代大剧作家马致远的悲秋之作,《天净沙,秋思》是如何写的: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和黄昏归巢的乌鸦,古道的荒凉孤寂中顶着西风,走过一匹瘦骨粼粼的马,当中一句小桥流水人家富含生机,带着人间暖意,更衬托了秋天的悲凉和肃杀之气,已经很有凄凉忧伤之氛围了,作者又加重了描写,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太阳马上就要落山,黑暗即将来到,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写出了当时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内心凄苦忧愁孤独寂寞的情感,古往今来妇孺皆知久传不断。这个是悲秋的鼻祖,提起这个曲子,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也倾向这个意见。
不知我说的有没有些道理?这仅是个人的看法,可以讨论。
谢谢悟空问答平台!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鼓励!谢谢大家!
-----
网友解答:
杜甫的《登高》极受古人推崇,称赞它不仅为唐诗七律之冠,而且为古今七律之首。还有人称它为千秋悲秋的鼻祖,它到底有什么魅力呢?原词为: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颈联写个人身世,把忧愁写到极致。前人激赏的是颈联,认为颈联是诗眼,短短十四字,却蕴含了八层意思。极力渲染了诗人哀婉忧伤,悲凉愁绝的感情,是诗人颠沛流离一生的写照。
安史之乱后,叛军攻入长安,杜甫风尘仆仆,衣衫褴褛地跟随唐肃宗入川,自此过上流离失所的生活。平定安史之乱后,也曾做了短期的左拾遗,就是提建议的言官,由于他经常提意见,肃宗嫌烦,很快把他调离京城。因他个性孤傲,不肯趋炎附势,不久就辞官去投靠四川的朋友严武。严武对他的帮助也不大,只是帮他建了一处茅舍,没有俸禄的杜甫从此过上了穷困的生活。
诗人登高远望,满目尽是潇洒秋景,想到自己才高八斗,却无所作为,不仅悲从中来。
颈联包含的八层悲伤为:一可悲,做客他乡,情所不堪。二可悲,经常做客,更加痛苦。三可悲,万里做客,天长地远。四可悲,登台远眺,远望故乡,满目萧索。五可悲,独登高台,无一亲朋好友,更觉寂寞。六可悲,秋季登高,时序凄惨。七可悲,忽已半百,年岁已暮。八可悲,身衰多病,晚景悲凉。实际上,还有一悲,登台无酒,难以遣怀。人生的苦难仿佛一下子全聚集于此,这句话蕴含之深刻,无人能及,所以说这首诗是悲秋的鼻祖。
二,首联,颔联写景体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秋日,天高气爽,秋风猎猎,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往下看,水清沙白,水鸟悠然来去。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的枯叶,萧萧飘落。不息的长江,滚滚涌来。
如果不是后面两联,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诗人久客他乡,艰苦倍尝,穷困潦倒的情形。这样,就做到了情与境的统一。
三,全诗每一句,每一字,都工丽婉约,合于格律。后人评价,诗歌如海底珊瑚,骨骼奇特,深沉莫测,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篇章法,句法,字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杜甫写诗很下功夫,经常反复修改,锤炼词语,格律诗,至杜甫才完全成熟。他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句。
颔联中,萧萧,滚滚叠字的运用也令句子生辉,还有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诗经中的,杨柳依依,雨雪霏霏,都是靠叠字出彩的。
结束语:杜甫这首诗集中展现了他沉郁顿挫的风格。写景境界阔大,蕴含丰富广博,言情深沉悲壮,充沛字里行间的悲哀化为悲壮之情,撞击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它具有庄重,严肃,崇高的美感作用,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为什么杜甫能成为诗圣?你看他又病,又老,又穷困,还坚持写诗,那么愁苦,还写出这么优美的诗篇,一切苦难,都阻挡不了他对古诗的热爱。我甚至怀疑,写完诗篇后,他吟诵把玩着自己的诗句,付出后的自得,快乐会在他心中自然涌现。杜甫的《登高》不愧为悲秋之祖,因为诗中有精神,诗中有灵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角度,会得出不同结论,你认为悲秋之诗,哪一篇最好?
-----
网友解答: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前四句写登高所见,气象苍凉恢廊。首联从细处选择六种景物组成一个画面;秋风凄紧丶蓝天高远丶猿声悲哀;水清丶沙白丶群鸟回旋低飞。耳闻而目见,俯仰之间,犹如身临其境。颌联的\"落木萧萧\"引起诗人\"悲秋“,\"长江滚滚\"引起诗人的身世感慨。后四句抒情,写登高的感慨。颈联描写登高的情怀,抒写自己常年运离家乡异乡为客,孤独登台逢秋生悲,沦落不遇,暮年多病的感概。全诗沉郁苍凉,感人至深,明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律第一“。
-----
网友解答:
什么是悲秋?
“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硬核主题。“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从《
诗经
》、《
楚辞
》到“
建安文学
”,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诗,历经了上千年的发展和积淀,有过战国百家争鸣的鼎盛、魏晋随心随性的欢脱、唐宋时期的肆意蓬勃、明清的局促衰落,任凭时代如何转换,文人墨客们的“悲秋”情结可谓千古不变。
有哪些有名的悲秋风格诗?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东汉·曹操《观沧海》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卢照邻《曲池荷》
真要列举“
悲秋
”风格的诗,可能一万字都写不完这条问答了。并且杜甫也不是中国诗词文化历史上第一个写“悲秋”诗的诗人。
杜甫的诗好在哪里?
世人都知道杜甫的诗好,但如果细问好在哪里,可能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回答上来了。有人说杜甫的诗胸怀天下忧国忧民所以好,也有人说杜甫的诗不一而足,不会只描绘上层阶级的生活,更多的会去关心人间疾苦所以好,还有人说因为他的诗声律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好,反正众说纷纭。
在我看来杜甫的《登高》之所以被称为千古悲秋的鼻祖,上面的原因或许都有,但又都不够全面,杜甫的诗意境强于文字,且看这首《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从景色到心情的过度自然明快,让人通过读前面四句诗融入秋天萧条的景致里,而后自然而然的由景及人,通过读后面四句,沉浸在诗人所描绘的人生境遇里,感同身受。
由此可见,杜甫的这首《登高》不沉迷于对秋天萧条的感伤,而是借秋意了悟人生,深度自然是比其他只写景色的“悲秋”诗更胜一筹的。更何况杜甫可不止这一首悲秋诗,像是“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杜甫的《宿府》)这种佳句不胜枚举。所以说杜甫写“悲秋”诗可以说是驾轻就熟,水平也是非同一般的。
说杜甫的《登高》是千古悲秋的鼻祖不为过。
-----
网友解答:
很抱歉地告诉题主,不论是谁说的“《登高》是千古悲秋的鼻祖”,恐怕这个观点是错的!
论悲秋,说《登高》为巅峰并不过份。但是论鼻祖,却不是登高,而是宋玉的《九辩》,其实是《诗经》里也有写悲秋的诗句,比如《四月》有“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之句。
但是论悲秋之意,追根溯源,影响最为深远的,只能是《九辩》,第一句就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岂不就是《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原型么?
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不就是“登高”么?接下来的一句“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不也是“风急天高渚清沙白”么?
几乎所有的悲秋诗词,大体都体现了《九辩》中的“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在《九辩》之中堆列了大量的意象,都被历代无数诗人写进他们的作品里,比如蝉,雁,悲鸣,远客,白露,遥夜,还有伤悲,涕潺,太息等情感用词。
至少在小可看来,以《登高》为悲秋为鼻祖的论断是错误的!
但“悲秋”二字的确可以精准地为这首神作进行标注。这首诗小可百读不厌,这个不厌不是形容词,而是说明文中的精准记叙。前两联写景,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几乎将古往今来的悲秋意象一网打尽。字字有出处却不用典故,颈联感怀自身,感伤世事,感寓家国。情景衔之处毫无斧斤之痕。而尾联的写实主义更是传承自乐府的精髓。
《登高》不是悲秋之鼻祖,而是悲秋之巅峰。
-----
网友解答:
杜甫写诗,注重现实主义,也就是写生活中所看到遇到的都写在诗里面。
杜甫因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他的诗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对于世间情感的悲欢离合体验最多,也被誉为“诗史”。
有个小故事,杜甫有次回家,刚进家门,听到有哭泣声,原来是他的小儿子被饿死了。回想在长安十多年的坎坷,再加上丧子之痛,就把回家途中所见所闻写出耳熟能详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登高》是在安徽夔州,重阳节登山时候写的,前半首写景,通过登高之后看到的秋江景色。后半首抒情,借秋天之景抒发自己在外漂泊多年却郁郁不得志,最终还把身子给熬垮了,感慨良多。结合上面对杜甫的简单介绍,就可以理解杜甫的《登高》为什么会如此悲壮了。
-----
网友解答:
恰好本人新近把微信昵称也改成无边落木。也就老杜这个《登高》说说古人悲秋的事。
古人悲秋久已有之,刘禹锡有“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可见每个人面对秋天都因心境不同,有不同的感触。
秋天也是很多果实和庄稼成熟的时候,所以人们总用收获的季节来形容秋天。但有人认为收获之后便是萧条,纵使天高气爽,也心怀悲秋之感。
杜甫的《登高》应该就是晚秋之际而做,他生活在大唐帝国由盛转衰之际,经历了安史之乱,面对秋天的萧瑟,感慨毕生辗转流离,触景生情而赋就此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前景后情,所见之处猿啸叶落,长江滚滚东流,而自己也因为战乱动荡四处奔波,头发也随着年龄的老去渐渐花白,以自己老病之体,又身处客乡,对具有浓厚思乡情节的古人,感时感世的悲伤自会油然而生。
杜甫毕生忧国忧民,却生不逢时,难以施展抱负,最困顿时都是靠朋友接济才勉强度日,但仍然胸怀天下苍生,正如《茅屋被秋风所破歌》所言: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网友解答:
从小到大的语文课本里入选了许多杜甫的诗。杜甫的《登高》曾出现在中学的课本,许多人都学过并能熟读成诵。影视剧《庆余年》年中范闲更是凭借着杜甫的《登高》折服众人名满京都。《登高》这首诗在剧中被冠以
“古今第一七言律诗
”的盛名,除此之外,有人还说这首诗把
“愁绪”
写的千古无人能及。但是这首诗你真的读懂了吗?为何《登高》没有一个“愁”字却能将悲情挥洒到极致?
一.《登高》的写作背景
《登高》是杜甫 56岁滞留夔州时所写。杜甫的一生非常坎坷艰难,科举屡次不中,几经周旋杜甫终于获得了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掌管兵器甲)的八品官职。困守长安十年的杜甫终于迎来了那么一点点希望的曙光,然而现实和诗人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在他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这距离他任职仅有一个月,这场战乱可谓百年不遇,却让杜甫赶上了。
次年,潼关失守,唐玄宗仓皇出逃,长安陷落。
同年七月,肃宗即位灵武,杜甫认为报效国家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将妻儿安顿在鄜州羌村,只身赶往灵武。途中不幸陷贼,被押回长安,他亲身经历了社稷颠覆、叛军烧杀劫掠的苦痛,写下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的动人诗篇。
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冒死逃脱,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终于见到了肃宗,授官左拾遗。但不久因为疏救房琯险遭不测,后被恩准往鄜州探亲,其实是被肃宗疏远。
永泰元年(765),严武病逝,没有了依靠的杜甫只好离开居住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辗转南下,到达夔州。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在这年的重阳佳节,诗人感慨万分,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远眺,内心百感交集。
眼中看到的一切景象,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极度的伤痛;然而这萧瑟的秋景,也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这其中交织着他老病孤愁的悲哀。诗人将悲情蕴于衰飒的秋景中,情与景的交融便彼此升华。
《登高》这首诗后世评价极高的诗应运而生。
二.悲秋意识与个人感怀的结合
杜甫的《登高》把个人感怀与悲秋的愁绪紧密结合。
《登高》全诗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色,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文学源远流长。从宋玉《九辩》中
“悲哉秋之为气也”
到《汉乐府》中“
萧萧秋风愁杀人”。
提起秋天不自觉的感受就是:
悲愁。
《文心雕龙》中也说: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
大自然景物的变换到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再到这情感波动借助自然物色的表露抒发,就形成了这种悲秋感应关系。 随着历史的演进,这种关系日益深厚地积淀在人们的心里,因此从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对秋有着一种特殊的敏感。每当写到秋景,便不由自主地生发出感怀无端的悲愁情绪;每逢悲愁,便很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秋天萧瑟的情景。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坎坷困顿,饱经战乱,却始终怀着忠君爱国,兼济天下之志。
他关心民众疾苦,忧国忧民,即使是晚年百病缠身,穷愁潦倒之时还留下《登高》苍凉悲壮的诗作, 体现了他这一生的伤时忧国、壮志未酬的深切的叹惋。
三.愁到深处不言愁
首联营造萧瑟的意境。
首联写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诗人登高望远所见是天高风急、秋天一派肃杀的景象,猿声阵阵悲啼哀啸,十分悲凉。
颔联视角切换,融情于景,意味深长。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可谓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之水,汹涌澎湃,奔腾而来。俯仰之间落叶纷纷,江水滚滚,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情怀,表达了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此联境界十分壮阔,带给人的不限于岁暮的感伤,也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流逝和人生的有限,这些并非
诗人的一时的感慨,而是一种在缓慢的伤痛过程中反复斟酌感受到的,抽象却具体的感悟。
颈联写尽悲愁。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十四字之间含八件可悲之事。他乡作客,可悲者一;常作客,可悲者二;在万里之遥的他乡作客,可悲者三;作客之时又逢萧瑟的秋天,可悲者四;诗人年近暮年,却一事无成,可悲者五;亲朋生离死别,可悲者六;无他人陪同,诗人独自去登高台,可悲者七;年近暮年的诗人又身患疾病,可悲者八。
孤独的诗人在重阳节登台原本是为了排解佳节思亲思乡的苦痛,但是登高望远所见之景没有能够宽慰诗人那颗苦痛的心灵,相反地这悲凉萧瑟的秋景和声声的猿鸣将诗人的愁推到了极致。
此联是诗人一生坎坷命运、颠沛流离生活的集中写照,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处着笔,把他乡客最易悲秋,暮年多病又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此联雄浑阔远的景色之中。
尾联写出了诗人虽已年迈,依旧心怀天下。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个“苦”字将诗人个人不幸的坎坷命运推向了国难和民族的高度。仕途的不幸、生活的困苦带给了诗人太多的苦痛,诗人登高远排解苦闷却越加愁苦,随即停止饮酒。 诗人在自己命运如此不济之时感叹的不是自己的困境,却是处于此种困境中自己年华已逝、无法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悲哀,这就好比诗人自己身居茅屋还写出“愿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杜甫这种忧国忧民的意识让我们永远敬佩和感动。
结语
杜甫的《登高》并不能被称为千古悲秋的鼻祖,在杜甫之前已经有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过悲秋的诗篇,但是不可否认《登高》当属杜甫第一愁诗,甚至可以说是千古第一愁诗。这首诗将国破家亡的愁苦及其命运坎坷、蹉跎岁月的悲慨蕴含其中,愁情与秋景相互相融,抒发了诗人伤时忧国,老病孤独,壮志难酬的复杂感情。
作者:端端
参考文献:《愁到深处不言愁--杜甫《登高》赏析》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