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的德国投降后,50万国防军女助手们的下场如何?
二战期间的德国投降后,50万国防军女助手们的下场如何?
-----
网友解答:
-----
这些国防军女助手有很多年轻漂亮的单身女性,由于二战时狭隘的男权思想,被描绘为“军官的床垫”“车站的自行车”...可这些女性大多是自愿的,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是被征召入伍的。
且不提当时对她们侮辱性的负面报道,她们的确在二战时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过不同于苏联和美国的女兵,德国的这些“国防军女助手”从未上过一线战场,她们是二战德国的隐形战士。
地位尴尬的“闪电女郎”
其实一开始,德国军队是拒绝女性加入战争的。按照当时德国社会的普遍大男子主义思想,男性的价值和能力是远远大于女性的,女性就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
“战争让女人走开”这句话,对德国人来说,不仅是对女人们的怜惜,还有对女性在军事才能方面的看不起。
不过,现实却让人屈服。随着二战时期德国战场的恶化,前线缺失大量人员,德国也不得不放开这道口子。
1943年1月,小胡子希特勒颁布元首法令宣布“全面战争”爆发,并命令“
全面部署男子和妇女担任捍卫帝国的职责。”
于是,越来越多的德国女性,或主动、或被动前往军队服务。她们,也被称为女子辅助部队。
对于这一点,德国社会尤其是掌握话语权的大多数男人们普遍是不爽的,他们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让女人们上战场,岂不是显得我们这帮大老爷们很无能?
为此,德国上层在这件事上蒙上了一块厚厚的遮羞布:
这些女性只是“国防军的女助手”,而不是要上战场的女兵。德国也不会让这些女人去往第一线。
然而,这些女性辅助人员依旧遭受到了不少恶意攻击。有人给她们取了一个侮辱性的名字“闪电女郎”(blitzm dchen),还有人叫她们“军官的床垫”或“士兵的鞭笞”等等。
自愿参战的德国女性们
可即便如此,大多数国防女助手都是自愿参加的。并且这些女性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
年轻女性居多。
战后统计,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是被征召入伍的。
其实这点不难想象,年轻人充满热血,又爱崇拜偶像。
“至高无上”的元首希特勒一挥手,无论男女都嗷嗷叫上前线慷慨赴死。为了“德国人民的民族斗争”的胜利,她们愿意付出一切。
一位曾为国防军服务3年之久的女性露丝在自己的回忆录写道:“我们所有的志愿者都对德国的胜利充满了兴趣和希望,我们都为国防军充满热情而自豪地工作着。”
另外,则是这些年轻姑娘们的私人原因
。活泼且天真的她们向往自由,不愿意嫁入后在家里带孩子,日子一成不变。
国防女助手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工作”:可以出国旅行冒险,有漂亮的工作制服,有较高的收入,会遇到帅气迷人的军官,这将是一份难忘的经历。
在对德国女辅助员的采访记录中,有一名叫卡若拉的年轻女孩说道,她就是被1940年德国宣传杂志上,一张穿着漂亮制服的迷人信号辅助人员插图所吸引,才决定加入国防女助手。
还有一小部分人,则是为了爱情。
她们的男朋友、老公都是在前线参战的战士,她们希望可以和爱人们一起并肩作战。
女子辅助部队的军中生活
这些自愿参加的年轻女子,对军中的生活待遇充满了幻想,那现实又是否如她们所愿?
当然不是。战争不是过家家,战争充满了铁血和残酷。
首先,辅助员的待遇是不同的,国内服务和国外差别很大。
国外的辅助员享受军队的福利待遇,而国内的辅助员,却依旧是平民待遇。
如国外的辅助员们,往往是分班住在别墅、酒庄、酒店等充公的豪华住所里,并且不像军营那样严格,会让女性自己添加物价,力求做到“有家的氛围”。国内的辅助部队就差了一大截,要么住在自己家,要么住在简朴的兵营或者公共宿舍里。
其次,女子辅助部队也要服从军纪。
是的,虽然她们不被承认为女兵,而是军队的随从,但她们依旧得遵守军纪。比如她们在部队里不能抽烟喝酒,不能化妆或者佩戴珠宝,甚至不能看一些乱七八糟的图书。
其中有一条:不能与当地男性发生不正当的关系,让人大跌眼镜。因为这严重威胁到德国种族血统的纯正还有外界对德国女性的看法。
可在一些事后的采访调查中,不少辅助员们都有特殊的“男性朋友”。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都还年轻,又远离故乡,难免空虚寂寞冷。
最后,则是反复强调国防军辅助人员的“女性气质”。
上文说道,二战时的德国普遍大男子主义,让这些女人前往军队服务已经是最后的让步。他们在军队中对待女助手们的表现,体现了德国大老爷们的固执。
为了符合德国的女性观,德国高层要求她们在军队中也要保持女性气质。为此,军队设计了漂亮修身的制服,还严禁女助手们使用武器,并用苏联的女兵形象—“持枪的婆娘”来教育她们,千万不要照着学。
要说德国军队费尽心思的安排是成功了的,这些女助手们从未忘记自己是女孩子,也很少表现得如男人般粗鲁。不过这并不是说苏联女兵们就粗鲁难看,她们也是为了保家卫国,值得敬佩。
事实上,到了战争后期,德国又妥协了。1945 年 2 月,希特勒下令:德国国防军辅助军团使用武器的限制被取消。
女子辅助部队的作用和结局
德国50万女子辅助部队虽然不像苏联80万女兵一样上阵杀敌,但她们对德国战争做出的贡献一点不少。
这些女性,在德国势如破竹取得胜利的战争前期,主要从事参谋辅助工作、信号辅助工作、医疗辅助工作等较轻松简单的工作;可到了战争后期,就被部署到重要部门的重要岗位。
尤其是防空领域,开始广泛地使用女子辅助部队。她们要代替男兵们,控制防空装备,如探照灯、防空火炮、雷达设备等等。还有海军的技术工种,也需要这些心细手细的助手们。
战争结束的时候,空军隶属的高射炮武装女性辅助人员足足有16万人,而海军辅助人员也超过2万。
可见国防军女子辅助部队,已经成为了德国战车上的一份子,不能抹掉其作用。
因此,她们自然也会面临男性战士们面临的命运:被杀,或者被俘。
1944年,德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女子辅助部队的撤退就成为了一个问题。德军曾发放了一本名为“军队辅助人员倘若被俘所应采取的合适的行为”的小册子,说明了当时德军的困境和女助手们面临的危机。
德军已经没有能力有序地组织她们及时撤退。如1944年8月盟军攻入法国南部,就有大概数百名女助手们没有没得及撤离,最终惨遭盟军的报复和蹂躏,还有不知数量的女助手们失踪至今。
玛利亚是一名从法国撤离的女辅助员,她回忆道:她们有20名辅助人员一起乘坐运牛卡车从巴黎撤离。在路上,她们没有足够的食物补给,晚上还得睡在车厢底下以防止被空袭以及被游击队袭击。
她说:“我很愤怒,因为他们就像扔旧设备一样把我们扔了。士兵们被疏散之后就在车里……我们女孩子现在的价值很低。当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就照顾和关注我们,过后就另是一回事了。”
讽刺的是,德军在这之前还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辅助人员撤退,以显示自己的男人气概和骑士精神。
因为德军在撤退时销毁了女子辅助部队的档案和资料,所以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切的数字证明她们有多少人被俘,又有多少人被杀。有西方学者根据苏联的资料估算,苏联大概俘虏了25000 女子辅助部队,可存活下来的却不超过 5700 人。
这些女子们,在盟军和苏联的集中营们,遭受了德国曾经施暴给其他国家人民的恶行。她们被反复虐待、蔷奸、游行批斗、射杀,有很多人忍受不了上吊自杀。更多的,则是死于强迫劳动后的疾病、饥饿和寒冷。
一个曾被苏军俘虏的前信号女辅助员回忆那段经历:
如果你工作没有达到要求的标准,那么你就会挨饿。对女性和男性的工作要求都是一样的...我们一直工作到摔倒在地。在矿山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出了事故,有被活埋,有遭受瘀伤和骨折...在临时难民营,我的身高是163厘米,体重为80公斤,身体因为饥饿水肿而导致臃肿...
更令人无语的是,战争失败的阴影让德军的男人们把锅分给了她们。在战争的最后一年,“女子辅助人员是妓女”的诋毁和负面形象甚嚣尘上,可实际上按照德军的安排,普通士兵很少有机会接触这些女助手们。
结语
2015年,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凭借《我是女兵,也是女人》这部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书中真实记载了二战苏联女兵们的感人故事。
无论在战争中,苏联女兵们曾被描绘得如何坚强勇敢,但她们始终是女人。和儿童一样,是战争中最弱势的群体。她们参加战争,不过是形势所逼,需要她们拿起武器去捍卫国家和家庭。
德国的国防军女助手们虽然做了坏事,可实际上是被希特勒欺骗,为了一个看似伟大实则邪恶的梦想贡献了自己的青春,最终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
战争不会因为女性加入就变得诗情画意,也不会因为某些人的鼓吹变得精彩纷呈。战争不是儿戏,不是请客吃饭,所以要怀着敬畏的心去审视战争。万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强大且和平的国度,但这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回来的,更值得我们去珍惜。
-----
网友解答:
-----
德国纳粹军队中的“国防军女助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纳粹德军的“军官床垫”。虽然,这种说法缺少直接的证据,但这批在二战后无人写传记,无相应的集会的极富传奇色彩的女子,究竟是怎样的下场呢?
这批女性从第一天走进德军中,就是一个尴尬的身份。
二战时,德军中没有女军人的建制。德军历史上就对女性成为军人是排斥的,认为战争是男人的事,要女人去打仗是男人的耻辱。
甚至在二战时,德军还有这样的说法:如果我们把战争打到了需要靠女人来拯救的时候,那这场战争已经毫无意义了”
可是,随着战争的扩大,正面战场上德国男人的大量消耗,希特勒不得不考虑让女性加入到后勤保障等工作当中。
1935年5月,希特勒颁布的命令中写道:“每个德国男人和女人在战时均有超越兵役为国服务的义务”。
随着他的这个命令,有多达50万德国女性加入到德国军队之中。这些女性并不是真正的战斗人员,没有军职也没有军衔,也不携带武器。
她们被安排在后方,做一些后勤准备和防空、通讯、装备等的日常维护工作,称之为“国防军女助手”。这些“国防军女助手”同时也参与集中营的看守和处罚等任务。
残酷的战争把人性最丑陋的一面暴露出来,当处在绝对控制他人的位置,这些女性和狂热的纳粹男兵一样,在战俘营中迫害俘虏和犹太人。
后来,苏联红军在这些战俘营中就发现了很多人皮做成的装饰品。据说是因为这些“女助手”们的一个变态嗜好:
她们喜欢那些有纹身的男子,往往将集中营当中有纹身的皮肤剥下来,做成装饰品。
那这些“国防军女助手”战后的命运究竟如何呢?
在德国宣布投降后,被原苏联和西方盟国分区受降和占领,处在这两块区域的德国“国防军女助手”的遭遇是不同的。
德军在进入原苏联境内时,犯下了很多的暴行,让苏联军队对德军是恨之入骨。在苏军占领区的德国女性很容易被欺凌和强暴,一些人会选择和苏军军官或者是士兵形成固定的关系,以避免被无休止的折磨。
而在盟军占领区域,这些女性的命运就好得多,基本上很少有被欺凌的现象。不过,战后的物资极度匮乏,一些女性对胜利者的自然依附,盟军士兵很多时候付出很少的食品等物资,就能让她们心甘情愿的依附于他们。
当然,这些女性虽然也参与了纳粹德军的很多暴行,但毕竟她们是非战斗人员,并没有太多的战争罪行,大多数女人在战后都得到了盟军的宽恕,脱下制服,回归到社会中做回了普通的女子。
-----
网友解答:
-----
有网友问;二战期间的德国投降后,50万国防军女助手们的下场如何? 德国在二战是没有女兵的,但是却有国防军女助手,其实就和女兵一个样。德国女兵主要是在防空部队服役。
在1945年5月战争结束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就是潮水般的人口流动。首先包括女兵在内的七百万德国武装部队向西方盟国军队投降。美占区在美军进驻前已从德国东部流入一百五十万人,他们在苏军挺进时弃家西逃。英占区的情况也大体相同。
在德国本土投降的德军,基本上无论男女军人,在经过问询以后,除了一部分关键人员,绝大部分就都就地释放了。因为德国谷物和马铃薯的生产由于缺乏肥料和人力而受到威胁。
在战时此项劳力是由外籍工人提供的,战争一结束他们就迅速回国,而他们所顶替的德国人或者已经阵亡,或者还在战俘营。因此,盟军迅速释放了大批德国俘虏。
美国占领区的科隆有百分之六十六的住宅破坏殆尽;在杜塞尔多夫有百分之九十三的住宅不能居住;法兰克福的十八万套住宅中有八万套被毁。据计算,如在柏林每天开出十列有五十辆车皮的列车来运输瓦砾,要历时十六年才能运完。
在英占区的五百五十万套住宅中有三百五十万套或完全被毁或严重损坏。大城市的建筑物没有伤痕的寥寥无几;以汉诺威为例,未遭破坏的建筑物不到百分之一。受害的不仅仅限于大城市;较小的城镇,如希尔德斯海姆和海尔布隆也损失惨重;即使乡村亦未能幸免。
因此,这些曾经击落数千架轰炸机和战机的德国防空部队成员,包括50万女兵被迅速释放。全部投入到劳动当中,清理城市废墟,种地,进入工厂等等。
-----
网友解答:
-----
在德国的花山市,有人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二战”时的国防军女助手,她就是党卫军老兵查斯特洛的妻子:安捷·查斯特洛。
事实上,她这样的德国老人很多,她的身材高挑,还长着一头发亮的棕色头发。
她喜欢笑,多数时候是礼貌的微笑,偶然开一句玩笑后,还会放声大笑一阵。
她曾经自豪地说:“别不相信,我从来不染发,可到现在还没有一根白头发呢。”
说实话,这个“国防军女助手的下场”有点出人意料,她有一个非常平安的晚年。
1
很多国防军女助手觉得当兵足够刺激,却并不十分危险,一个个都吃得很胖了,她们大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恐怖
事实上,年轻的女助手很多都是像火一样热情的姑娘。
豪斯特曼太太在年轻时非常漂亮,天生的一个美人坯子,她也是国防军女助手。
她说:“我们女孩子,在10岁到14岁之间,我们全部加入少女队,14岁到18岁之间又全部加入德意志女青年会,但我们一直在学校接受教育,不像男孩子们还要当学徒。”
前面说到的安捷,她有一个的孙子,安捷常常叫住他说:“瑟巴斯田,快来看看,你奶奶年轻时是什么样子。”
据说,她曾经出示过一张自己当年穿“国防军女助手”制服的照片。
从这张照片开始,安捷讲起了她的往事:
“我是1925年出生的,我的家乡在德国最北部的施勒斯维西斯坦。
我的父母一共有5个孩子,当时在德国多生孩子是能得奖章的,生4个孩子的母亲能得一枚铜牌,生6个孩子得银牌,生8个就得金牌。
我妈妈可是铜牌母亲呢!
我的上一辈人有很多打过两次世界大战,我父亲就是一个。他1889年生人,1917年刚满18岁就应召入伍参加了‘一战’。”
说着安捷在相册中找到她父亲在“一战”期间的一张全身照片。
照片上的男子身着整齐的军服,体形魁梧,两撇胡须向上翘起,看上去很威武,又带着几分杀气。
安捷抚摸着那张发黄的照片。
她曾经对好朋友说:“在所有参战的妇女中,上高炮阵地的人是最有风险的。好在我驻守的地方,并不是盟军空军的攻击重点。
我们的防空部队驻扎在德国西北部的海岸附近,高炮阵地设在汉堡和库克斯港之间的一条河道旁,这里遭遇的空袭不太频繁。
这使得我们这群‘女兵’们,都很喜爱这样的生活,因为它足够刺激,却并不十分危险。”
另外,生活供应也相对充足。
她们一个个都吃得很胖。
在服役期间,女助手们还能经常有机会回家。每次回家,我们都换上花花绿绿的衣裳,因为她们大都嫌制服不好看。
国防军女助手继续回忆说:“我对战争的记忆不像我先生那样恐怖,因为我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恐怖。
这和我‘当兵’的地点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我在东线参战,命运会是另一种样子。希特勒自杀以后,接任他职位的海军将军邓尼茨立即在吕贝克宣布投降了。”
“1943年,我被征入国防军的海军助手系列,任务是支持海岸高炮部队,当时刚18岁。
我们的制服是灰色的,而真正的海军制服是深蓝色的,这是海军的陆地支持人员和海上作战部队的一个区别。
我操作过3种防空器材:探照灯、防空监听器、导向仪,主要是为10厘米口径的高射炮指引敌机目标。
操纵这些大家伙没把子力气是不行的,以前这都是男兵干的活儿。所以接替他们的姑娘们必须身体强壮。”
在老相册中,安捷和几个女孩子在探照灯前的一张合影,果然个个强壮。
事实上,二战期间,德国和苏联都曾大规模地征召妇女参加军队工作。
2
据说苏联征召了80万,德国征召了50万。苏、德两国妇女在参战形式上有什么区别吗?德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女兵,直到战争的最后关头,德国也没有派女性去最前线厮杀
老兵安捷认为:
“有很大的区别”,苏联女兵直接上战场,德国女兵就是国防军女助手,直接参战扛枪的不多。
“1943年2月18日,德国宣布进入‘全面战争’,全部社会活动、一切人力物力都投向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战争!
为了填补前线的兵源损失,本土防空部队的军人大多被调去加强前线的步兵师,结果就空出了大量可以由妇女和学生替代的岗位。
很多女孩子和少年男子是在这种情况下,走上防空阵地的。
老兵安捷的弟弟是1929年出生的,参战时还不到15岁。
为了使这群中学生在作战期间仍然能够学习。
除了常规的医疗和通讯工作外,她们中有很多人和男兵一样当狙击手、侦察员、坦克兵甚至干飞行员。
而在德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女兵。
直到战争的最后关头,德国也没有派女性去最前线厮杀。
但这并不说明纳粹没有打过让女性上一线作战的主意。
曾担任‘德意志妇女会’主管的尤塔在她的回忆录里说过:“1945年初,帝国青年局的局长阿克斯曼打算向纳粹的党办主任鲍曼提出成立女兵作战营的建议,为此他来征求尤塔的意见。”
这个妇女会主管尤塔说:‘绝对不可以,如果我们的战争打到了寄希望于妇女来拯救我们的程度,这种战争无论如何都不再有意义。女人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讲就不适于扛枪打仗。’
尤塔这一句话救了很多人。
事实上,这是一条底线,也是西欧各国的传统:火线作战部队只能由男性组成。
所以,在‘二战’中苏联女兵有很大的死伤,而德国方面的参战妇女损失很小。
一个统计材料上面说,到1944年10月,德国的女人共承担了350个探照灯连的任务,德国投降前夕,这样直接介入军事活动的妇女达到了50万人,差不多占德国剩余总兵力的20%吧!
不过,官方从来不把这些人视为正规军的军人,而称她们是‘国防军女助手’。
他们分布在防空、通讯、装备维护等领域。
此外,负责战地服务的准军事化女性还有10万人。
自1871年德意志第一帝国诞生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军队历来是男人的世界,但是,这个历史到了第三帝国时期被改写了。
1935年5月颁布的德国“国防法”在第一条第一款中规定:“每个德国的男人都有义务服兵役。”
同时在第二款里又规定:“每个德国男人和女人在战时均有超越兵役为国服务的义务。”
这是一个十分糟糕的法律表述,它至少不应该把义务不同的男人和女人放在一起谈。
难道女人在和平时期就不必为国服务了?本来没有当兵义务的女人,又如何在战时和男人们一起“超越兵役”?
具有“一战”经验的希特勒深知的一点是,以德国男子的数量规模根本不可能胜任一场称霸欧洲和东扩疆土的大战。
一旦开战,德国一方面要在兵源上倾全国男丁之力,另一方面,凡女性胜任的非作战类军中岗位,应由女性占据,借以释放更多的男子用于前线作战。
后来,随着波兰战役的爆发,德国女性介入战争的形式终于得以明确:符合条件的女性将以“国防军女助手”的身份介入非前线的军队工作。
在“二战”时期的德军建制中不存在女性,女人在军中的身份只是协助者,没有军职和军衔,也不佩带武器,而且基本上只在自愿者中间征召。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应征成为“国防军女助手”的德国妇女达50万人。
3
战争结束后,这批带着传奇色彩的女人们像沙中覆水一样迅速从现实中蒸发了,战争结束后,老兵们又都特别愿意去苏联
她们不写书、不集会,无组织也无声响,众多和“二战”有关的史书和文学作品中也很少提及这一批人。
希特勒自杀以后,接任他职位的海军将军邓尼茨立即在吕贝克宣布投降。
投降的命令一下,这一群‘女兵’立即就被遣散回家了。
这是英国‘绅士’们的决定,他们不难为战败国的妇女。”
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战争结束前,面临失败的德军士兵没有一个人愿意落人俄国人手里。
而在战争结束后,老兵们又都特别愿意去苏联,这也许是因为苏联给他们留下了太深的记忆。
她们也很喜欢去俄国旅游。
后来,有些女助手成为了坚决的反战人士,并且一致视新纳粹组织为德国公敌。
有趣的是,有的女兵坚决主张欧洲联合起来形成一股足以和美国抗衡的政治力量,因为美国太霸道。
她的战争记忆是轻松的。她在谈话中多次强调,当“国防军助手”的那段生活很愉快。对此我有些费解:面对同一场民族灾难,她为什么会有着和那些男兵们完全不同的历史感受呢?这只是她个人的感受,还是在那一批人中。
这个疑问一直到2009年才有了答案:因为这一年在德国出版了一本书,是德国耶纳大学的女历史学家弗朗卡·茅巴赫博士写的。
研究这本书能够产生了一种感觉:大多数当年的国防军女助手似乎都把当年的那段军旅生活,视为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事实上,“国防军女助手”是全面战争的同义语,因为德国在局部的或小型的战争中不会接纳妇女参与军队的活动。
全面战争导致了这个群体的出现,并为她们提供了改变生活的机会,使她们在素有重男轻女传统的德国社会脱颖而出,变成了“事业女性”。
她们中的多数人都是自觉从军的。
纳粹德国赋予妇女的任务是以理家和生育的形式支持国家发展。
女人如果一旦有机会摆脱当家庭妇女的前途,加入军事单位为国效力,一般都会有一种“腾飞”的感觉。
工作责任、自由空间、女兵制服、免费的电影和歌剧,这些都成为了吸引女性们报名参与军队工作的重要诱因。
她们尤其希望被派到在希腊、法国或荷兰的德军部门工作,因为在那里很像是一次有趣的探险。
她们中的很多人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出过远门,对外部世界几乎一无所知。
在一般情况下,国防军女助手不能被用来和敌方作战,但在防空岗位上的助手是一个例外。
1944年末,约10万名青年女子应征走上了本土的防空阵地。
这些姑娘们在空袭降临时,不能和其他人一样躲进防空洞,而必须在露天的岗位上为防空火力指示敌机位置。
那里很少能享受到奢侈的生活,却常常要经历危险、痛苦和杀戮。
4
从1943年开始,有的女助手就一直处于随军后撤的危险和动荡之中。一旦沦为苏军的俘虏,她们所承受的苦难注定要比男俘虏更多一些,在战后有的女兵想找个丈夫成家时,往往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在男兵的回忆文字中,曾看到过关于苏军强迫女俘的记述,但很少见过当事人的此类回忆文字。
战争结束后,纳粹德国的这些“准女兵”在总体上并未受到胜利者的追究,绝大多数人在脱下制服后又系上了围裙。
但是,回归平民生活却不像换上一身平民的服装那样简单。
那些在指挥部、长途台等重要岗位效过力的女人,在战后想找个丈夫成家时往往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人们习惯把她们和战时的特定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这种联想是具有惯性的,她们经常被别人视为和军中男子汉有过瓜葛的“军官床垫”。
纳粹德国最终战败的结局让这些女人的幻想和追求全部化作泡影,但对很多人来说,那曾经的“美好时光”一直深留在记忆中。
一代“国防军女助手”早已淡出人们视线,这些老太太们仍然保持着私人聚会的习惯。
总之,大部分国防军女助手的下场不是特别糟糕,前面说到的安捷,她后来在一家公司做文秘,半天工作,半天理家,直至退休,大部分女助手后来的日子过得很潇洒,她们有的还经常回忆以前的军旅生涯。
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有趣的历史故事
作者|龚柳辉
-----
网友解答:
-----
战争是男人们的事,战争让女人走开——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可是二战中苏军德军中都有数以十万计的女兵,他们都穿上军装,加入了本该是男人们之间进行的大战。
网上有一种说法:德国女兵处境悲惨,白天工作,晚上陪伴男兵,被称为德国士兵的床垫。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德国战败后,她们的命运如何?
史学家温迪·洛厄在《希特勒的复仇女神们》一书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二战中,苏军参战女兵达到80万,德军中也有50万。但是德国女兵上前线的很少,大多负责后勤工作;即使是战场上的医护兵,也都是男人担任。
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二战题材的影片中经常看到。在战争爆发后,受到纳粹洗脑的德国女性跟男人一样狂热,他们争先恐后报名参军。但是希特勒在竞选的时候,就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如果上台,要让德国女性幸福生活,要么上学,要么在家带孩子。
所以尽管德国兵源非常短缺,但是德国女兵很少出现在战斗第一线。尽管如此,他们也是在间接地帮助德国纳粹。因为从事各种后勤保障工作,让男人们能腾出手来走上前线,解决了德国兵源短缺问题。因此,希特勒几次视察女兵军营,对她们的付出表示感谢。
不过德国女兵更多的是从事后方医护工作,工农业生产,约25万人成为德国红十字会的护士。苏德战争后期,为了弥补前线兵员损失,本土防空部队的军人被调往前线,由此出现的空挡,由女性填补。
从女勤务兵,防空兵,通讯兵,战地医护、军需补给生产等领域无所不包;最多时人数达48万。这些女性,只有三分之一的女兵,出现在海陆空三军的部队中;其中16万人女兵在防空部队服役,她们的任务是帮助高射炮兵运送炮弹。
史学家温迪·洛厄在书中披露一个鲜为人知的数字:在二战末期,国防军中的男女比例达到40比1。他所说的这部分女兵不包括在后方女护士,主要是在党卫军服役的女兵,她们的人数有8000人左右,这些女兵有一部分人直接或者直接参与了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但是德国在战败前销毁了有关档案,德国史学界对此事讳莫如深。
洛厄在书中提到了血洗华沙犹太社区的党卫军头目奥迪路 格洛博奇尼克的一干秘书们,这些人“‘兴高采烈地’准备好驱逐至特雷布林卡集中营的犹太人名单、死亡犹太人的名单和所没收财产的清单。”
一个叫约翰娜 阿尔特维特的变态女兵,本来她的工作与屠杀无关,但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目睹了党卫队对犹太人的屠杀之后,跃跃欲试,参与了屠杀。她回忆说,当时自己身不由己,通过屠杀获得快感,她承认,自己的“专长……是虐杀儿童”。
由于德国女兵很少上前线,德军有严格的军纪,德国女性又有独立精神,所以女兵和军官恋爱的情况也许存在,但是乱搞男女关系的情况是很少发生的。因此,网上流传的“军官的床垫”或“士兵的荡妇”没有事实依据。
事实上,为了安抚女兵的父母和她们在前线作战的丈夫,同时为了让更多女性解除顾虑,德国军方在这方面非常敏感,一直在尽力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比如,纳粹宣传机构在征兵宣传中试图抹杀女兵本身的生理特征,征兵宣传漫画中不许突出女性敏感部位。国防军甚至下令,女兵到了军营,不许饮酒抽烟,有这些习惯的必须戒掉。而且女兵在军营不能用香水,也不许化妆和戴首饰。
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德军在苏德战场陷入被动,大量有生力量被歼灭,兵源更加紧张。德国军方作出一项强制性规定,17岁到25岁的单身女性必须为国防军从事辅助性工作至少1年。德国战败后,这项规定自动失效。虽然二战结束之后,关于德国50万国防军女助手的“所有记载书籍全部被销毁”,似乎这些“女助手”一夜之间就消失了。
至于那些被洗脑的少数党卫军女兵,在工事里得知元首自杀消息后,陷入深深的绝望和痛苦之中,她们用酒精麻醉自己,最后全部服毒自杀或吞枪自杀。在走廊上、楼梯中、房间内到处散发着一股十分呛鼻的味道,在地下二层的一个小房间内有德军男女军官尸体保留着不同的姿态,或坐着、或躺着,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衣衫不整\"。由于绝大多数女兵没有参与战斗,他们在德国战败后没有人被追究责任,渐渐被人遗忘。
但是,人们仍能从浩瀚的史海碎片中钩沉支离破碎的记忆,找到她们的足迹”。她们本身貌美如花,正值当年,本该享受爱情,组建幸福家庭。可是她们却被卷入战争,成为战争机器上的螺丝,为纳粹服务。他们自觉不自觉成为了纳粹的帮凶,在自己人生中留下不堪的回忆。战争毁掉了一切美好,泯灭了人性;所以我们诅咒战争,反思战争。
-----
网友解答:
-----
战争并不是只需要男人,女兵的功劳也可以很大,二战时期,德国战线太长,而本国人口难以支撑,所以在大部分适龄男子上了正面战场之后,后方的生产工作就只能交给女兵了。
于是,希特勒下令组建女兵部队,一共招募了50万左右成编制的女兵,但是德国各部门只是称她们为国防军女助手。
当时的德国《国防法》规定:
“每个德国男人和女人在战争期间均有超越兵役为国家服务的义务”
当时大战尚未全面开展,招募女兵似乎只是未雨绸缪。苏德大战开始后,男兵们都上了战场,所以后方防空,装备维修,等细活就需要女兵来做。
一直到战争结束,50万德国国防军女助手都没有上过正面战场。
1945年初,战局对于德国已经很是不利,我们可以想一下,已经是四面楚歌。后来,帝国青年局局长提议让女兵们上战场,然而却遭到德意志妇女会主席的强烈反对,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几个月之后,德国投降,但是诡异的是,50万女兵突然销声匿迹了,就好像从来没有过一样。
有这样的官方解释,英国人非常绅士,在进去德国境内之后,见到女兵后,于心不忍,于是下令遣散了女兵部队。
【我是颍州小史官,欢迎关注,一起畅谈更多文史野趣!】
-----
网友解答:
-----
二战时期,在德军的建制中没有女兵,但有一支高达50万人的国防军女助手。她们到底从事什么不可告人的工作,最后她们的下场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了解二战德国国防军女助手这群特殊的女性。
二战,随着波兰战役的爆发,德国进入了全面战争时期,为了支援前线,国防军女助手随之诞生。国防军女助手在德军中的身份只是协助者,没有军职和军衔,也不佩戴任何武器,从不上战场,只是在非前线从事一些军队的工作。
在整个战争时期,德国的国防军女助手的人数高达50万人,并且她们中的多数人都是自觉从军的。这是因为一旦她们成为国防军女助手就可以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国家给予她们自由的空间、漂亮的制服,免费的电影和歌剧,还有各种聚会。总之,一旦她们成为了国防军女助手就可以尽情地去浪了。因此,大量的德国妇女自愿从军,开始了自己的一场传奇之旅。
这些国防军女助手不用上战场,那么,她们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呢?按照当时德国官方的说法,她们从事防空、通讯、装备维护等领域的工作,例如1944年10月,德国的女人们就共承担了350个探照灯连的任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优秀的女性在德军的指挥部、长途台等重要岗位工作,她们除了秘书、话务等工作外,具体再从事一些什么工作就不得而知了。
在战争结束后,这些德国国防军女助手并没有得到战争责任的追究,她们回归平民身份,但却无法过上正常的生活。她们被别人视为二战时德军的“军官床垫”,因此她们很难能再找一个男人结婚生子。因此,她们只能选择孤独终老,这也算一种惩罚吧!
她们不写书,不集会,无组织,悄无声息,并且在众多的二战历史记载中也很少提及她们,最后这批带着传奇色彩的女人们像沙中覆水一样迅速地从现实中蒸发了。
-----
网友解答:
-----
众所周知,战争自古就是男人的专利,但是到了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场出现了许多女兵。尤其二战后期,苏联大量士兵阵亡,兵力严重不足。于是,在战场上出现了很多苏联女兵,据说,数量有80万之众。同时,在德国的军队中也出现了50万国防军女助手。那么,这些德国国防军女助手究竟在军队干什么,二战结束后,这50万女助手又去了哪里?
与苏联女兵不同,德国的国防军女助手算不上真正的军人。她们虽然穿着德军制服,但她们没有职务与军衔,也没有武器,更没有上过战场,真刀真枪与对手面对面的较量。她们一般在后方帮助德军,从事一些后勤工作。比如通讯、装备维护,探照灯照明,以及到集中营当女看守。当然,长得特别漂亮的,会被挑去到德军指挥部,充当高级军官的秘书,被人们戏称为“德国军官的床垫”。
因为受希特勒纳粹思想的长期洗脑,很多德国女人都是主动参加国防军女助手这个工作的,心甘情愿为德军服务。这些女人一旦成为国防军女助手,就可以来个华丽转身。不仅迅速摆脱家庭主妇的身份,还因穿上潇洒的德军制服,变得更加自信漂亮。她们可以享受免费的音乐会与电影,甚至下班后还能与人约会跳舞。更有幸者,会被派到德战区的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家,那简直就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二战结束时,除了少数国防军女助手为希特勒殉道,绝大多国防军女助手并没有被追究战争责任 。因为她们没有上过战场,没有杀过人,获得盟军的优待,很多国防军女助手脱掉军装,系上围裙,回归到普通老百姓当中。当然,那些投降东线苏军的国防军女助手就没有这么幸运,因为苏德两国有着血海深仇,这些投降国防军女助手很多人被凌辱被强暴,其中有不少人因不堪被苏军羞辱选择自杀。对于那些在集中营充当看守的国防军女助手,由于她们在集中营残酷迫害犹太人,其中有些被送上军事法庭,至少有19人被判处绞刑。
这些国防军女助手脱下军装后,常常不被德国人接受,想找个德国男人嫁出去都很难。由于她们工作特殊性,很多德国人认为她们是德军的花瓶,自己宁肯一辈子单身,也绝不要娶这些国防军女助手,这就造成不少国防军女助手孤老终生。
虽然这50万从没有拿过枪的国防军女助手,她们结局要比拿枪德军强之百倍。但是,战争结束后,她们就像从人间蒸发一样,不集会,不组织,不出书,不写回忆录,好像那场战争与他们无关。以至于如今很多人不知道国防军女助手曾经德军中一道靓丽风景线。她们有过“辉煌”,之后便是永远的沉寂。她们是幸运的,因为没有被追究战争罪行。但她们又是不幸的,因为这场血腥的战争不仅在她们心上刻下抹不去的伤痛,同时,也彻底改写她们的命运。德国之所以能比日本更深刻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战 ,或许背后就有这50万国防军女助手的无声控诉。
-----
网友解答:
-----
感谢悟空邀请,前哨为您解答。
女兵,作为如今军队编制的组成部分之一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在战火纷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穿梭于枪林弹雨的基本上都是男性。而在纳粹德国的军队编制中,并没有女性的正式席位。
我们都知道,希特勒的激情演说让许多德国的热血青年对建立第三帝国的愿景趋之若鹜,这其中不乏女性追随者,但是德国的军队并没有女性的编制,那这些满腔抱负的女人们该如何为纳粹帝国的崛起添砖加瓦呢?很简单,在后方协助德国国防军,因此她们也被称为“国防军女助手”。
这些“女助手”和苏联军队中的女兵不同,她们不需要上前线参战,不像苏联女兵那样需要开坦克、开飞机、当狙击手。“国防军女助手”更多的是从事一些类似医护员、接线员、文件档案整理员的辅助性工作。而且“女助手”的征召基本采取的是自愿参加,即便这样,纳粹狂热的应征者在鼎盛时期都达到了50万人的规模。
图为影视作品中女纳粹形象
但是随着纳粹德国的灭亡,这50万的“国防军女助手”的去向也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其实,战争结束后,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因为投身纳粹而受到惩罚,而是脱下漂亮的制服重新回归到普通人的生活当中。
图为T4护士组成员
只有像伊尔玛·格蕾泽、薇拉这种罪大恶极的纳粹帮凶(她俩是T4护士组成员,残害了至少十万名重残病人,包括近万名儿童)才会受到最后的审判。
图为伊尔玛·格蕾泽
虽然绝大多数的“女助手”回归到了战前的平民生活,但再次嫁人生子几乎变成了奢望,因为在周围人眼里,她们早已不在是纯真的女性,而是战争的帮凶和纳粹军官的“床垫”,所以许多人最后都选择了孤独终老。
值得一提的是,纳粹德国尽管在最后时刻仍旧选择负隅顽抗,但也没有命令女性扛起抵抗的枪,所以有人说:这恐怕就是日耳曼人最后的底线吧!(反面案例参考越南)
我是军武最前哨!
喜欢军事可以关注,每天带来不一样的精彩内容!
-----
网友解答:
-----
二战中德国国防军的50万女助手除了少数恶名昭彰的之外,其他人的下落并没有太详细的记载。根据零碎的资料看,她们中一部分在战斗中死亡,有些则在纳粹覆没时自杀,有些被盟军俘虏,剩下的则可能在战争最后阶段逃离了部队。
1935年希特勒对德国的《兵役法》进行了修改,根据新的《兵役法》法规定,德国的男性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此外不管男性和女性公民都有义务为国家服务。这里虽然没有严格规定女性服兵役的义务,但是为战时征用女性留下了口子。
在整个二战期间,大约有50万德国女性参加了国防军。这些人大多是出于自愿,因此通常被叫作国防军女助手,以和正式服兵役的男性士兵加以区分。
这些国防军女助手中大部分在国防军中的后勤部门和文职岗位上工作,从事诸如通讯、医护、文书、集中营看守等工作。当然也有部分女性被防空部队征用,负责操作探照灯,其中少数还成为高炮炮手。
这些国防军女助手中除了部分集中营看守因为犯下了战争罪行,被盟军审判,最终被判处死刑或者是有期徒刑从而留下记录外,大部分国防军女助手都并没有记载最后的去向,因此只能在下面简单的讨论下:
一、死于战争
国防军女助手大多是在辅助性的岗位上,所以她们不需要直接面对战火。然而战争时无情的,在盟军的空袭中,还是有不少国防军女助手死亡。此外在战争后期德军节节败退,有时候国防军女助手来不及撤退也会被卷入战火,因此死亡的也不在少数。
特别是柏林战役期间,这里是纳粹德国的政治中心,有大量的军事机关,女性文职人员很多。在惨烈的战斗中,不少国防军女助手死亡或者受伤。
二、被俘
国防军女助手既然被卷入了战斗,那么被俘也是在所难免的。不过因为国防军女助手大部分只从事了文职工作,加上性别优势,盟军大多没有为难她们,很快就被释放。不过如果被确认从事过战争罪行(主要是在集中营担任看守的那些国防军女助手),那么就要接受审判了,其中不乏被判处死刑的。
三、自杀
国防军女助手大部分是自愿入伍,她们绝大部分是纳粹的忠实拥护者。在纳粹覆灭之际,她们感觉理想破灭,加上对未来的担心,很多国防军女助手选择了自杀。像苏军攻克柏林以后,发现了很多自杀而死的德国人,其中不乏女性。
四、逃离部队
淡然大部分国防军女助手在纳粹覆灭之际还是选择了离开部队。由于不是战斗人员,加上是女性,除了少数受到指控的集中营女看守外,对于这些离开军队的国防军女助手盟军也没有刻意去抓捕。她们得以幸运的躲过一劫。
-----
网友解答:
-----
纳粹德国对女性,这一现代社会重要劳动人力资源的动员,从1936年发布“四年计划”,将整个国家经济逐渐纳入战备状态时,就逐渐开始了。由于德国适龄男性大批入伍,巨大的劳动力缺口急需女性填充,所以纳粹德国对女性就业从限制一下转为鼓励。加入帝国劳动妇女服务团(RAD)进行劳动,从自愿变成了强制,到了1939年年底,已经有785万德国妇女从事与战时工业生产与服务相关领域的劳动。
到了1944年11月,纳粹德国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的时候,德国还宣布成立了国防军辅助军团,将15万妇女征召入伍,送上国防军非一线战斗岗位,从而能让更多的男性编入国防军一线战斗部队。1945年3月,希特勒更宣布,将原本认为“不适合劳动”的已婚妇女,中间阶层妇女编入军工企业,试图再为失灵的德国战争机器增加80到100万劳动力,幸而短短两个月后,德国就宣布投降了。
下面,笔者就分门别类地介绍下二战中德国不用的妇女辅助组织。
1.国防军妇女辅助组织
从1940年起,德国在西欧闪击战的胜利,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国外占领区,管理占领区这一繁复的工作立刻造成了劳动力缺口,包括行政管理与通讯报务工作,为了不和国防军和武装党卫军不断增长的兵员需求“争夺”人力资源,纳粹德国开始征召本国适龄女性从事这一职业,由此成立了帝国女子通讯辅助队。最基本编制是组,由一名二级小队长和11名组员助理组成,两到三个组编成一个班,
在行政方面,德国国防军成立了女子指挥机构辅助队,培训中心位于柏林,德累斯顿和但泽,妇女们在这里学习速记,打字,军用密码使用等技巧,完成后进入占领区各级军政管理机构工作,随着东线战事的开展,她们也被配置到前线的集团军司令部。
到了1944年,随着男性人力资源的短缺,陆军高层决定再成立帝国女子部队辅助人员,在前线部队和后勤机关担任厨房等后勤工作,
另外,随着英美盟国开始空袭德占区与德国本土, 德国空军本土防空警戒部队也急需大量人力从事通讯,雷达观察人员。于是德国成立了德国女子空军辅助队,到了1941年底,德国空军已经招募了34600名妇女从事防空相关工作,包括通信话务,操作探照灯与防控气球,雷达观测等。这一数字到了1943年,增加到5万人。
另外,在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打响后,德军的装备物资消耗激增,所有军事工业企业必须将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军需部长托特博士建议,将更多的女性派遣到国防军野战部队的文职和通讯岗位上,以将熟练的男性技术工人从部队中“换”回制造岗位上。
到了1943年和1944年,随着德军在战场上人力损失的急剧增加,德国国防军中雇佣的妇女已经达到30万人,大部分档案,秘书,通讯工作已经由妇女担任,部分妇女也开始担任空军的地勤人员,包括地图标记,飞机引导等岗位也向女性开放。根据总体战战略,空军还对22000名妇女进行飞机机械维护方面的培训,预计由妇女来担任50%的飞机维修和维护人员,到了1944年,每个德国空军战斗机师都拥有上千名女子辅助队工作人员。。统一由“国防军辅助军团”管理指挥,甚至本土防空高炮的操作,相当也由“辅助军团的”女性来完成,到了2战末期,由女性组成的高炮连已经达到50个,40%的空军气象预报人员也变成了女性。
在纳粹德国海军方面,海军也成立了自己的海军女子辅助队,1940年下半年,为了实施海狮计划,成立了海军对空警戒辅助队。到了1942年,海军女子辅助队已经在情报,雷达操作,文职档案管理,密码破译等各个岗位上开始工作。
在生活待遇上,由于战时严格实行配给,绝大部分德国女子辅助队成员只能享受第四类配给标准,只有空军女子辅助队能够享受第三类:每日700克面包,30克糖,0.5升牛奶,每周肉类680克。另外说一句,由于女子辅助队员不属于国防军组织,所以在管理上也让男性军官很为难,对一般违规行为最严重的处罚不过是禁闭三天。
当然,女性辅助人员的日常工作非常繁重,比如收发电报,要求培训后,以每分钟60个字的速度拍发密码电报,以每分钟80字的速度拍发明码电报,一个军级通讯中心每天的电话接通数量要达到4000次之多,雷达站的女性辅助人员,必须在敌机距离200公里左右时及时通知就近的战斗机部队和防空高炮部队,并通知市政机关发布空袭警报。在二战末期,在德国本土夜间雷达中心工作的妇女达到了1.1万人。
所有德国女性辅助工作人员,都在领带上佩戴一枚圆形领针,黑色珐琅质,黄色边缘,中间是一个黄色闪电标志。另外陆军在1940年公布了女性辅助工作人员的衔职,最早是三等六级,后来变成4等10级。
空军女子辅助人员的制服包括船形帽,单拍扣夹克,大衣,短裙和衬衫,为蓝灰色。领章为蓝色圆形,图案为万字标示和一架黑色飞机。不同职务的女性工作人员有不同的职务臂章:
另外,作为纳粹德国“国中之国”的党卫军也有女子辅助工作人员,除了各种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臭名昭著的女性集中营看守,其他辅助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能,与国防军并无二致,在着装方面,配发的是原野灰单排扣夹克,左胸兜上是椭圆形,黑底银色的SS标志,船型帽上是鹰徽,而非党卫军常见的髑髅标志。
经常被提到的集中营女看守,数量大约为3500人,许多女性一开始投身这一毛骨悚然的职务,是因为优厚的待遇:月薪105马克,还有35马克的补贴与加班费,并且门槛也不高:21岁到40岁,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与犯罪记录。
另外,纳粹德国女性辅助人员的工作范围还包括担任志愿消防员以及警察。
在战后,除了少数纳粹集中营里罪大恶极的女性看守人员,比如伊尔斯·科赫(绰号布痕瓦尔德的娼妇,被处以终身监禁)等遭遇了盟国军事法庭的追究之外,大部分还是回复了她们的平民身份,然而战争带来的创伤和反思,却始终笼罩她们的余生
------------------
推荐阅读:
今天看到劳务派遣工,什么是劳务派遣工?劳务派遣工这种做法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