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居蒙古草原的蒙古人怎么到了明朝连铁锅都铸造不上?
退居蒙古草原的蒙古人怎么到了明朝连铁锅都铸造不上?
-----
网友解答:
-----
有人笑称,蒙古与明朝打了两百多年,就是为了一口铁锅。
有个词儿叫“连锅端”,用来形容明朝时期经常南下的漠北铁骑再合适不过,他们越过长城之后劫掠之时,最爱抢的东西之一,就是铁锅。
在《正统临戎录》之中,记载了这么件事,大致内容就是:
明英宗亲征之前,锦衣卫指挥使杨铭出使瓦剌,结果没多久就碰上明朝与瓦剌开战,杨铭被扣下,土木之变英宗被俘,杨铭侍奉英宗为虏。
也先对朱祁镇还有杨铭抱怨:我们每次奏讨物件,你们不愿意给,我派去使者买铁锅,你们也不肯卖!既然不愿意好好做一家子,那就一拍两散好了。
虽然也先的说辞有点甩锅的意思,但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他重点提出了一个商品,那就是“铁锅”,他还特意派人去中原买铁锅。
中原家家户户都有的铁锅,在草原上那么中原么?还真的非常重要,明朝对于铁锅外流管得非常严格,尤其是对漠北草原,就算是一种战略物资。
铁锅并没那么容易造,蒙古当时造不出来
直到两宋时期,蒙古各部才完整一统,但其经济长期处于比较粗犷原始的状态,主要就是游牧与劫掠,手工业与商业等发展程度很低。
正因如此,蒙古崛起之初每每南下进攻,除了攻城略地抢夺财宝、女人之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劫掠对象,那就是各种各样的工匠,以此满足手工业与商业、军事的需要。
然而,蒙古自身历经上百年,依旧没有学会非常复杂的铁锅制造技术,铁锅不像刀剑等,制造加工在古代是个很麻烦的事情,中原的铁匠也不是都能制造铁锅。
元顺帝被逐出大都,率众退回草原之后,其经济模式再次回归到单一游牧方式,本就不发达的手工业再次回归原点,根本就造不出铁锅,只能用陶锅之类。
除了技术原因,蒙古人难以锻造铁锅还有个很重要,却也有点让人觉得哭笑不得的原因,那就是燃料方面的问题。
古代的技术不如现代发达,冶铁需要大量的燃料,煤制焦炭之前,只能用木材制成的木炭作为冶炼燃料,换言之,没有充足的森林资源,很难进行冶铁业发展。
蒙古高原上森林不多,而且集中在东部山区与西部阿尔泰山地方,但这些地方在当时都游离于瓦剌掌握之外,没有了足够的燃料,蒙古连冶炼金属都很困难。
当然,也有煤炭,但早期的煤炭因为加工粗糙含硫量高,质量很不好,所以明朝的冶炼中心都向森林资源丰富的南方转移,直到焦炭等新技术出现,才使得煤炭代替了木制燃料。
铁锅对蒙古人,的确非常重要
据说明清时期,蒙古家庭为女儿选择丈夫的时候,丈母娘要先问男方一句:家里有铁锅没?就像现在考虑婚事前,问男方家有没有房一样。
这个说法倒是没有确凿记载,不过明代的典籍中对于瓦剌的风俗,有另外一个记载倒是可以说明铁锅的重要:分子嫁女,有一锅而分其半。
女儿出嫁儿子分家,只要家里有铁锅,哪怕是一半都要,虽然是夸张了点,但这也足以证明铁锅在草原的紧俏短缺,还有就是相当重要,是家中备受重视的财产。
也正因为铁锅对蒙古人实在太重要了,所以土木之变后,也先与明英宗抱怨的时候,才会着重提出明朝不给铁锅这么件事。
明代史料记载:铁锅为虏中炊煮之日用,每次攻城陷堡,先行搜掠,以得锅为奇货……生锅破坏,百计补漏用之,不得已至以皮贮水煮肉为食。
游牧经济的两大支柱,一个是规规矩矩放羊,一个是南下进行劫掠,而他们抢的东西,除了金银财宝和女人之外,那就是工匠与铁锅之类。
蒙古人日常生活都需要铁锅,用铁锅加工乳肉茶之类,陶锅不结实而且笨重,对于游牧为生时常四处移动的蒙古人来说,没有比铁锅更好的炊具了。
虽然蒙古与西域各国都有通商,但是西来的商人带的都是价值很高的奇珍异宝,像铁锅之类利润太低,蒙古人要获取,还是只能盯着明朝的方向。
蒙古人想要,但明朝偏偏就是拿捏着不给
明朝初期,虽然与蒙古打来打去,但互市贸易还是在继续,主要以朝贡的方式,明朝从漠北获取大量的马匹之类,而蒙古则获取各种生活物资。
不过,中原王朝的朝贡贸易说白了,就是打肿脸充胖子,赔本买卖赚吆喝,由于中原每每给的赏赐都数倍乃至数十倍于朝贡物品的价值,所以各藩属都非常喜欢频繁、大规模朝贡。
《明英宗实录》:初,遣使不满百人,十三年增至三千余人,又虚益其数,以冒支廪汽。
《明实录》:比年瓦剌朝贡使动二千余,往来接送及延住弥月,府库无存。
由于朝贡“吃大户”越来越过分,让明英宗非常不满,勒令缩减朝贡规模,并且裁减赏赐,这下子引起了瓦剌的不满,也就有了后来的战争,结果英宗被俘。
其实,英宗的决定也比较仓促粗糙,因为使节团大规模裁撤是对的,但是因为人数大规模减少之后,他们能够带走的铁锅之类刚需用品,也就剧减,对蒙古的影响的确很大。
景泰元年,朱祁钰下令,允许放开瓦剌购买铁锅、汤瓶、马鞍、剪刀之类,而这些在以往都是受到严格约束的物品。
只不过,明朝允许蒙古购买的铁锅,都是质量比较差的生锅,也就是“洛锅”,而质量好的广锅依旧不在自由流通的范围之内,而且随着情况变化,明朝经常收紧铁锅出口。
明朝之所以严格约束蒙古获取铁锅,其实是怕他们用铁锅回炉熔炼兵器,再回头对付明朝,不过按照实际情况来看,明朝其实真的是想多了。
按照史料记载,瓦剌家庭的铁锅破损之后,能补的就补,不能补的就扔掉,瓦剌对于铁锅的需求极大,他们根本不会将废旧铁锅回收熔炼。
明朝出售给蒙古的铁锅,主要是粗劣的生锅,也就是洛锅,以往卖的广锅,十斤能够炼出五斤的纯铁,而洛锅只能炼出三斤。
事实上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蒙古人会回收铁锅制造兵器,真正做过这种事的,历史上只有日本人与南洋的暹罗人,明朝一直掐着铁锅不给,主要还是明朝自己多心。
明朝与蒙古因为一口锅打了两百多年,而更雷人的是,晚清时期清朝与英国谈判进行通商,清朝还是只允许洛锅出境,原因就是防止“英夷”用铁锅炼铁。
-----
网友解答:
-----
答:
在明王朝与草原蒙古部落“打打停停”的二百年关系里,“铁锅战”堪称很有意思的一幕。自从明初败退草原后,从昔日“北元”分裂出来的瓦剌、鞑靼、兀良哈各部,实力起起落落,遭遇各有不同,
有个困难却是一致:缺铁锅!
说起这事儿,蒙古各部落何止是“揭不开锅”,好些时候简直是“没锅”。好些蒙古部落煮肉时,甚至要把破了的锅修修补补凑合着用,有时候没有锅,竟然不得不用动物皮装满水来煮肉,如此“烹饪”效果也可想而知。所以,每当蒙古部落骑兵侵扰长城沿线时,明朝官民们也常看到奇特一景:“每次攻城陷堡先行搜掠,以得锅为奇货”。金银财宝统统不稀罕,就是要“抢锅”。
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骑兵,怎么在明初退出长城后,怎么混到了“缺锅”的地步?难道仅仅因为生产落后?恰恰相反,退回草原的蒙古各部落,进步极大的一件事,就是冶铁业。明朝中前期时,蒙古各部落用铁,主要是靠抢,甚至还“得车焚轮”,抢一辆车也要把里面的铁“烧”出来。但明朝中期后的蒙古草原,冶铁水平以及突飞猛进,比如嘉靖年间的“庚戍之变”时,兵临北京的鞑靼骑兵,各个“其铁马金戈,明光曜目”。就连其盔甲也“制极精坚”,给明军造成了极大压力。
盔甲马刀都能造,怎么铁锅不能造?还真是不行。
首先是原料金贵,中国铸造铁锅的历史,可以从汉朝年间开始算,其原材料主要是生铁。但从世界范围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应用生铁的国家,春秋年间就出现了生铁制品。比起欧洲来更是早了一千九百多年。而发展到明初洪武年间时,明朝官铁的产量就高达9332吨,是宋朝铁产量的两倍多,这也就意味着,长期以来,铁锅的铸造材料,就是由中原汉地地区独家掌握着。
比材料更难的则是技术,以技术难度来说,铸锅比“铸刀”“打造盔甲”,几乎要难一个档次。比如在普及了铁兵器的汉代,铁锅依然还是稀罕物,到了隋唐年间时,铁锅也基本是寺庙以及贵族们的专享,宋朝年间起才在民间普及起来。这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技术门槛太高。以《天工开物》的记载,要想铸一口“厚约两分”的大锅,不但要做内外为两层的泥膜,而且厚薄要均匀,尺寸必须准确,浇注铁水时更要均匀。稍微一个环节出差池,铸好的铁锅敲打时就会有杂音,用起来就易碎,好好一口锅就废了。
这其中的技术含量,也正如明末科学家方以智的感慨:“熔铁既精,工法又熟”,
一口看似普通的锅,从冶炼到工艺,都是站在当时全世界的最顶端。
这样的锅,哪能说造就造?
其实,何止是在蒙古草原,放在古代世界范围内,铁锅都是西方各国公认的宝贝。中世纪的欧洲贵族家庭里,铁锅都常是代代珍藏的传家宝。宋代时的中国铁锅,就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卖火各国。比如“南海一号”沉船里,就有大量作为商品出口的宋代铁锅。发展到明朝年间,特别是鞑靼阿勒坦可汗接受册封,成为大明顺义王,长城沿线终于结束战乱状态,互市贸易热热闹闹时,蒙古部落稀缺的铁锅,更扮演了重要角色。
比如万历年间,一度主持大明朝堂大局的名臣张居正,就在“蒙古部落缺锅”这事儿上绞尽脑汁:他特意给当时的宣大总督王崇古写信交代,虽然现在鞑靼接受了册封,互市贸易也热闹了,但铁锅这个“刚需货物”,却一定要管控好。卖给草原各部落的铁锅,必须是“指定款”——广锅。为什么呢?不止因为这广锅质量好耐用,关键还是耐烧。就算鞑靼人里有人不怀好意,想融了铁锅造兵器,想把广锅炼化?他也没那个本事。
如此一来,以广锅为代表的铁锅,既“刚需”又安全,自然沿着丝绸之路一年年热卖,红红火火的贸易,彻底取代了昔日的厮杀。明朝长城沿线“六十余年边氓生息,遂长不识金草矣”。来之不易的和平背后,也有铁锅的功劳。
也是在明朝“册封”“开互市”的“隆庆开关”年代里,东南沿海的贸易大门,也向全世界敞开。作为当时中国铁锅名产的佛山铁锅,自然也是硬通货角色。以《广东新语》等典籍记载,明朝中后期,佛山铁锅已经“悠忽数千里,以中国珍丽之物相贸易,获大赢”。发展到清朝雍正年间时,当时造访广东的外国商船,几乎都是买载着白银来买锅。每艘船买走的铁锅,有时多达一万斤……
这段红红火火的海上丝绸之路时代,堪称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后一抹晚霞。西方学者弗兰克等人甚至估算说,明清年间的中国,一度赚走了每年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如果这个数据是真,那么看似不起眼的铁锅,何止守护了北方的和平?还是东南沿海的“吸金”神器。
“吸金”的热闹场面背后,是中国传统匠人精神谱写的辉煌,更是核心技术强国的硬道理。
参考资料:曹永年《明代蒙古中晚期的经济》、郑继强《明蓟镇对兀良哈三卫的抚赏研究》、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罗红星《明至清前期佛山冶铁业初探》、韩丙告《铸锅:中国独特铸造工艺》、历史咖啡《蒙古向明朝跪求一样东西,张居正却察觉千年变局,为中国开创世界格局 》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
网友解答: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多人认为炼铁很容易,其实在古代的条件下并不容易。
中国直到北宋时期,才大面积出现铁锅,由此才出现炒菜。
在北宋之前的漫长年代,由于没有铁锅,中国民间是没有炒菜一说的,菜基本都是炖煮而已。
而即便到了北宋时期,中国的炼铁技术大幅度进步,产铁量最高也不过800万斤,也就是4000吨而已。
放在今天,4000吨算根毛。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
看清楚,是亿吨。
北宋尚且如此,可以想象蒙古大漠上的铁产量有多少。
炼铁的步骤复杂,需要开采铁矿石,还需要炼铁的一整套设备,优质铁需要大型的设备。
但,游牧民族没有这种水平。早在突厥时期,突厥人就可以炼铁,但只是使用牛皮鼓风炼铁的土法。到了蒙古时代,也是如此。
期间中原王朝乱世,游牧民族也掠夺一些汉人铁匠,使得冶炼技术有所提高,但程度非常有限。
这种粗陋的炼铁法,只能制造一些简陋的武器,比如箭头、刀剑之类,而且水平不高。
金国和南宋和蒙古人战斗时,发现对方仍然有很多弓箭箭头是骨制的。也就是说,蒙古人尚且没有实现弓箭箭头的金属化,主要还是铁产量不足。
那比较容易锻造的武器都如此程度,铁锅就可想而知。
铁锅的制作难度远远大于兵器,需要用优质铁进行锻造,难度很大,蒙古工匠是无法胜任的。
就算勉强造出来,铁锅也非常劣质,用用就坏了,等于还是没有。
蒙古人被赶到大漠上以后,开始激烈的内讧,互相残杀。这种激烈内战,导致大部分蒙古部落又倒退回过于的落后状态,奴隶制度也恢复了。
当时蒙古人不要说铁锅,连基本生活物品都要从大明进口,高度依赖马市。
蒙古人能够提供的只是马匹、毛皮、肉类、奶制品、及少量的骆驼等畜牧业产品。
除了马匹以外,其他东西,对于大明来说可有可无。
而蒙古人高度依赖大明提供的绢、布、粮食、铁锅,甚至靴、袜、毡帽、银钞等。
其他可以出口,但大明不会出口铁器甚至生铁,因为这会成为武器,让蒙古人用来打自己。
当时一些汉人奸商,就在边境走私铁器,尤其是武器,价格极为高昂。
据记载“以武器为例,头盔一顶相当于驼一峰或其他牲畜九头,腕甲一对相当于牲畜五头,矛一支相当于牲畜五头,甲胃一领( 包括头盔、腕甲在内) 相当于牲畜九十头,高级刀剑一把相当于牲畜九头,中级刀剑一把相当于牲畜五头,弓和箭筒相当于三九牲畜。”
大家想想看,连救命的武器都这么昂贵,那么制造难度更大的铁锅,价格就可想而知。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和朱棣的不断打击之下,才是退居蒙古草原的蒙元人,连最基本的铁器生活用品都无法锻造的根本原因。
《元史》中都反复记载了一件事,蒙元的元顺帝时期,上层结构已经出现汉化情况,元顺帝在祭拜先祖时,多次显示是使用“孔子礼”的方式。
而且在《明史》中也提到了蒙元时期的蒙古贵族汉化情况,如王保保等人。并且还提及元顺帝从元大都退出,逃到元上都时,有大量的汉臣不愿意投降明军,纷纷自杀殉元。
根据现代考古发现,大蒙古兀鲁思帝国(铁木真所建之国)的首都和林(窝阔台所建之首都)历经了几代汗王的经营,尤其是忽必烈时期,忽必烈在和林设置了五卫(卫所,每卫万人),进行屯田,和林已经成为蒙元朝廷在北方草原上最大的城市和种植基地。
(元上都复原图)
“每军抽兵士二人屯田,可供八人之食”(《蒙古民族通史》)
因此元顺帝在公元1368年北逃上都(和林)后,就依托这个基地,一直在寻找反攻并企图夺回元大都(现北京)。
后一年(至正二十九年,公元1369年),帝驻于应昌县(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湖西南四里)——《元史》
而且在这一年里,元顺帝在整合了岭北行省(草原地区)的军队之后,确实击退了追击的明军,可能是这次军事上的胜利使得他重拾信心。
使得他驻扎在应昌县
,这里离燕京(元大都)只有3-4天的马程(若是今天的高速路也不过半天而已)。
形成了对新兴的明朝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军事威胁
。
所以为了能摧毁北元的威胁,也为了避免历史再现(北宋攻燕云失败),朱元璋在位31年,一共发动了八次北伐战争,朱棣在位22年,发动对蒙古草原的北伐战争一共五次(其中前三次是谁敢称汗就灭谁,后两次并未出关)。
其中以朱元璋时期发动的北伐战争中,以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六次是直接对北元政权的根基蒙古草原发动的战争。甚至是朱元璋曾经命令北伐将领们做到“摧毁掉草原上每一间房子”。
(元上都遗址)
正是朱元璋的这个命令,在第一次(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初三日)、第二次(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至十一月)、第三次(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月至三月),基本上摧毁了蒙元时期,十三皇帝(大汗)所筑造的城市。
尤其是和北元重镇应昌县和哈拉和林(元上都),成为一片白地。
这样的毁灭性的进攻方式,造成了一种结果——蒙古人丧失了所有工坊,甚至是丧失了大量的技术性人才
(明军俘虏了很多北元人,也使得很多人死于战火)。
不仅仅从军事上毁灭,还要毁其文化根基
由于历史因素在,这段时间的记载多存于战事之中,少有民事的记载。因此只能从朱元璋攻占云南时使用的政策来推断。
朱元璋曾授意明军主将傅友德,断然回绝了大理段氏首领的请降和归附,将这个在唐末独立出去的地方武装,连同蒙元时期保留的土著大姓间接统治的云南,一举荡平。
除了军事上操作,明军还施行了毁其文化根基,将南诏国和大理国存在了六百多年的书籍大都付诸一炬
。
自傅(友德)、蓝(玉)、沐(英)三将军临之以武,胥元之遗黎而荡涤之,不以为光复旧物,而
以为手破天荒,在官之典籍,在野之简编,全付之一烬
,
既奏迁富民以实滇
。
明朝的大规模焚书毁史的行为,造成了一种现象,就是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再能看的懂云南古文——僰文。
同样,忽必烈时期所创造的八思巴文字,竟然也是在朱元璋时期,北元覆灭之后,就迅速被弃用了。从明朝对云南的行为来看,高度怀疑明军也在对战北元时,也施行了同样的政策,使得北元时期大量的文书和懂得文字的人迅速消亡。
这样的结果又造成了文化传承上的断层
,
如锻造技术上,不再以书籍为传承手段,而是以口口先传这样极易失传的方式来传承
。
草原矿产资源和锻造所需要的燃料匮乏
除了战争致使北元传承上的缺失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因素是制约了蒙古人在锻造技术上的缺失
。
那就是草原矿产资源和锻造所需要的燃料匮乏
。
在网戏《成吉思汗2》中有项技能叫做突厥锻造。史实上,突厥人在锻造技术上确实是草原民族中少有的,可是在千年的发展中,草原上裸露的矿产资源早已经匮乏。
从现今草原的矿产资源开采上就能发现,内、外蒙之间的矿产基本都存在于地下,而非是露天性的裸露矿。
因此当朱元璋和朱棣反复战争手段的摧毁之下,
蒙古的人才缺失严重,作为寻找矿产、选矿、以及开采的矿工都是极度缺乏的
。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突厥人的锻造其实更多是依托阿尔泰山脉的繁茂森林,可是当到了11世纪时,
冰川不断南移,小冰河时代的开启
,使得阿尔泰山脉的树木不再高耸,
树木退化,土地草原化程度加剧,使得蒙古人在锻造上缺乏了相应的燃料
。
若是用煤,可是又缺乏开采的技术和人员。且在古代锻造铁矿时,由于锻造炉的因素,使用煤反而使得铁更脆化(因为煤里含有大量的硫)
。
因此当北元覆灭之后,蒙古分裂形成瓦剌、鞑靼之后,竟然在短短的五十年的时间里,退化到去求明朝与之交易铁锅。甚至是为了一口铁锅不惜发动战争。
原创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必删除
-----
网友解答:
-----
这反映了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蒙古草原缺少铁矿石,进而导致铁器极度匮乏。
我曾经看过一个美食节目,说的是蒙古美食牛肉饼。有个蒙古大娘说,她们小时候,铁锅非常非常珍贵。铁锅漏了,破成了铁片,没法煮东西,就拿铁片当煎锅做牛肉饼吃。这其实也是缺乏铁器的表现。
由于缺铁,所以非常珍惜铁。由于非常珍惜铁,所以对铁器加工非常非常重视,所以他们的铁器加工水平完全不在中原地区之下。像铁甲、钢刀,其锋利坚韧程度,甚至超过中原水平。
但是铁器总归是要消耗的。明朝初年,对蒙古采取全面严厉的经济制裁,严禁与草原进行任何贸易。铁器更是禁令的重中之重,严禁贸易。由此,草原上的铁制品更加紧张。当然他们可以从中亚和东北地区引进铁器,但是成本高昂。同时,因为分裂成了很多部落,实力大减,对外掠夺的能力也下降了很多,通过掠夺来获取铁器,也显得不太现实。总之,铁越来越珍贵。
珍贵的铁,被用做兵器铠甲。如果用来铸铁锅,那就太奢侈了。
所以,不是明朝的草原人不会铸铁锅,而是铁太珍贵了。普通人铸不起铁锅。
-----
网友解答:
-----
元朝蒙古统治者拒绝汉化,也没掌握啥技术,被朱元璋打跑以后,到了草原上才发现自己根本没带走啥文化,也不会造铁锅。铁锅是刚需,你光用瓦罐可能不知道用铁锅的方便,但知道有这东西以后,你就很眼馋了。掌握铁锅铸造技术的中原实行了技术垄断,谁要是想要铁锅,必须喊爹,同时交钱。
因此才有了明朝初期,“虏王累次恳求”这种行为,有的不合作,打仗,那么就是“虏行寇钞,必以得锅为奇”“每次攻城陷堡,先行搜掠,以得锅为奇货”这种情况。
直到十七世纪中叶,蒙古族、达斡尔族、满族,都学会了造铁锅,但是鄂伦春人还没学会,还在用桦皮桶和兽头骨煮东西。
至于说刀剑等武器的铸造,其实就很简单了。你看中国的铁锅大批量制造以前,很早很早(战国时期)就有铁制武器了。就是锤打锻炼,南北朝时期的煅奴突厥都会,和塑造铁锅完全是两种难度
2. 不要瞧不起大明铁锅,那可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蒙古人、日本人、女真人都要买的。日本人买锅不二价一两白银一口,女真是要拿装满锅的貂皮来换。要知道,铁锅的工艺可不简单!用铁量也大。
至于蒙古人买铁锅真是没办法,明帝国对外实行钢铁禁运,所以后来铁锅都成了限购产品。嘉靖时更是有潞广锅之争,这是因为山西潞锅锅壁厚实,铁料足,鞑靼要想买了回去熔炼,但严世蕃耍滑头,提议以广锅替潞锅作为开市贸易的对象。广锅,尤其是佛山铁锅以精工著称,锅壁薄,实乃家用之物,若替之,十不当一,鞑靼只能干瞪眼。
至于他们军队的武器刀箭哪来的?草原有一定的冶铁能力,但也就是一定而已。真正起作用的是被劫掠和投靠到蒙古方的汉人。
近日敌之入寇,奸谋诡计与昔不同。向也无甲胄,今则明盔明甲……有中国之人遗与之以铁器。
3.这个明显是污蔑,很多汉人以为游牧民族的文化技术都是落后的,其实不然。种地是技术,放牧就不是技术吗?诗词是文化,歌舞就不是文化吗?汉人虽然喜欢写史,但是信史少,游牧民族虽然不喜欢写史,但是信史多。从我们的起居、穿戴、饮食等各方面来看,汉文化能够流传千古的是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学来的胡文化。就拿冶金技术来说,汉人的冶金技术的巅峰是青铜器,钢铁的冶金技术始终是游牧民族技高一筹,柔然的煅奴是突厥,突厥向柔然学会了冶金技术后崛起并吞并了铁勒诸部,突厥的意思是战盔,唐朝的陌刀原型就是突厥战刀,而陌刀又是日本武士刀的原型,契丹也是冶金技术非常高明的民族,契丹的意思是镔铁,而作为柔然后裔的蒙古自来就懂得冶金技术,蒙古祖先熔铁出山的故事就能够证明蒙古人不可能对炼铁一窍不通,蒙古军人的头盔是多用途的,装上棉衬是头盔,去掉棉衬是野外生存锅,为什么还需要跟汉人换锅用呢?一个连生活必需品都无法自给自足的民族可能征服世界吗?古今中外,波斯,马其顿,罗马,法兰克,阿拉伯,奥斯曼,西班牙,法国,英国,德国,美国,世界征服者们哪个是落后的?曾经建立了世界最大领土面积的蒙古帝国真的像汉人说的那样,是一个落后愚昧的,连生活都无法自自理的民族吗?为什么其他那些被蒙古人征服的民族没有附和这种说法的呢?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确实有点参考价值,也有点实际意义,它告诉人民在任何时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都是离不开技术创造的。那为什么退居蒙古草原的蒙古人,怎么到了明朝时期连口铁锅都铸造不出来呢?他们原来的铸造工匠哪里去了?
冶铁术在唐宋时期才有了很大的进步,铁器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但技术有限,一般只能生产刀剑、长矛等工艺流程比较简单的器具,还不能铸造弧形的用具。真正能够铸造出一件完美的铁锅,那是在北宋时期才大量出现,因此,铁锅技术在当时算是一种高科技的产品了。
工匠技术咱中国人向来都是师徒相传,父子相传的,而且是传男不传女。所以懂得铸造铁锅的匠人一直就不多!这也就能够理解蒙古人到了明朝之后反而不会造锅了。蒙古族作为一个草原游牧民族,本身就缺少工匠,入主中原之后,有大量蒙古人汉化,朱元章打垮元朝之后,退回蒙古草原的人经过战争的撕杀后也不多。
再说蒙古高原缺少燃料,没有大片的森林,也没有煤炭,就算有懂得的工匠也会因为没有燃料而造不出来。有人会说,蒙古高原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铁矿石、有色金属、石油等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怎么说他没有啊?但它是在地下呀!蒙古人当时根本无法挖掘出来嘛?
所以说,蒙古人到了明朝时期反而不会造铁锅了,就是因为懂冶铁技术的太少了,就是有几个人会造,也会因为没有燃料而造不成。这样几十年过去之后,他们根本就没有人懂这个技术了。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铁锅?现在谁家没有两三个,这就不是个稀罕玩意。但您不知道的是,铁锅这东西在民间普及开来,那也是宋朝的时候。
在往前的话,春秋战国时期其实就有铁锅了。毕竟在《史记》当中项羽好悬没把刘邦的老爹拿大铁锅给炖了。
所以铁锅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就应该有了。
那么铁锅出现之后,这就意味着炒菜随后就会出现。
估计有小伙伴好奇:“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炒菜了吗?”
作为大吃货帝国的小伙伴,有这个想法,可以理解,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至少在史书翻的话,第一次对炒菜的描述,还是炒鸡蛋,这事是记录在《齐民要术》里头,那会还是南北朝时期。
咋说呢?打宋以前,咱民间老百姓是吃不起炒菜的,都是炖菜,最为主要的原因,这炒菜的锅大家伙压根就买不起,太贵了。
毕竟铁锅他属于铁器,这玩意属于战略物资,本来那铁矿石出产的也少,不可能不做铠甲兵器,给你整个锅吃炒菜去。
所以剩点边角料整个锅,那也是贵的厉害,也只能是大腰子有俩钱的上层人士用个铁锅而已。
那么这事到了宋朝的时候,这钢铁的产量多了,大概有四千吨,除去做兵器的,这剩下的就做了铁锅了,价格也就下来了。
而且宋朝的时候,老百姓兜里还真有钱,所以就能普及开来。
好了,大家伙对铁锅有了一个了解,那么咱就聊聊题主的问题。
那么明朝时期,蒙古人退守大草原,铁锅肯定是不会造了。
为什么呢?
首先你造铁锅,就得有铁矿石才成,那会蒙大草原上可没有这玩意。
再有一个你想造铁锅,得,你就必须定居下来才成,你不定居,咋弄那大高炉呀?
整不了高炉,你可炼不出铁来。
蒙古人那是个游牧民族,天天换地方,住的房子都是蒙古包那种大帐篷,就是为了方便养活牛羊。
就这么一折腾,您自己感觉哇,就算是有手艺,回头就丢的差不多了。
而且明朝时候的大草原,压根就不太平,到处是部落之间的争斗,你也定居不下来呀。
你这里头真有能铸造铁锅的铁匠,或者是高炉,你看看有人抢不抢?
所以这环境压根就养不起这些个匠人,没有了匠人哪里的铁锅?
那咋整呢?
简单,和明朝买呗!没有钱?好说呀,用牛羊和明朝来换。
一两头牛换一口大铁锅这都算是便宜的了,这种贸易直接导致了北京城的牛羊肉价格比猪肉价都便宜。
那么这事,蒙古人也干?
没法子,谁让你不会不是?所以有些个商人太作了,慢慢的提升铁锅的价格。
“疯了吧!”蒙古人怒了,这就得打起来。
你看,那会儿为了一口大铁锅都能打起来。
结果打完之后,也就那样了,只是稍稍回落而已,接着互市。
而且这互市他也不是一年到头的常开,一年开那么个一两次就不错了,每次的时间短的话三天,长的话也就半个月。
你看,半个月还成,三天?这不坑人吗?
当年俺答汗为了互市,那也是绞尽了脑汁和明朝商量,也就开了十一处马市,简单的说就是用马来换东西,当然这里还有材市,用木材换等等。
当然蒙古人他也不好糊弄,他给你的马都是太监马,毕竟马也是战略物资,这可是骑兵的标配。
那么蒙古人还有其他的办法得到铁锅吗?
有,那就是打谷草,南下入侵明朝,进来之后他们到达一个地方的第一个目标他就是铁锅。
您还别不信,这事在史书上他就有记载的。
每次攻城陷堡先行搜掠,以得锅为奇货。
什么金银珠宝,不如一口大铁锅来的实诚。
所以那会铁锅算是硬通货,堪比现在的芯片,拿来直接换外汇的。
其实您别说是蒙古了,当年铁锅也是出口欧洲这些地方的,全世界的白银哗哗的往咱这地流啊。
咱搁南海一号沉船里头,除了捞出来一筐一筐的瓷器,就是这大铁锅了。
那会海运有,丝绸之路上他也不少,沉甸甸的大铁锅背上卖给欧洲这地人们。
您别笑,这铁锅可不是您瞅着烧红了之后,捶捶打打几下就能弄出来的。
这尺寸,厚度啦,都得掌握好,不然这铁锅还没成型他就得碎了。
别看这是铁做的,铸造过程这压根就是一个易碎品。
技术含量是杠杠的,他们真心不会。
只不过到了清朝的时候,咱积攒了多少年的白银,是哗哗的往外头流啊。
哎!
其实您别说之前了,到了清朝雍正年间,这还有外国的船来咱这里,拿着白花花的银子就为了卖上一口大黑锅,一口气能拿走一万多斤。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
网友解答:
-----
冶铁技术到了元朝时期,已经非常成熟,只是蒙古人不愿意学习和掌握这项技术。
在西周末年,我国就出现了铁器,只不过那时候的铁器都是削、刀等一些小工具。
春秋时期的齐国,冶铁技术比较发达,就有了“断山木,鼓山铁”的记载。
《管子·地数篇》就有记载说:齐地“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那时候我们的祖先就会用铁制作农具用来耕作。
但是最初由于条件限制,铁矿产量较低,冶铁量不大,铁器弥足珍贵,直到汉朝时,铁依旧属于战略物资,朝廷处心积虑对其实行控制。
早在汉武帝统治时期,朝廷就在官员桑弘羊的主持下“笼盐铁”,推行盐和铁的专卖制度。
因为铁不但可以制作铁犁等农具,还能用于武器生产。
唐朝的时候冶炼技术已经比较普及,不仅铁要实行官营,还要立法控制民间对外的铁产品交易。
《唐律疏议》中规定:“依关市令,锦绫、罗縠、绸绢、绵布、牦牛尾、金、银、铁,并不得度西边、北边诸关及至缘边诸州兴易”。
对兵器的控制则更加严格,“私与禁兵器者,绞”,即使是和唐朝关系密切的回鹘也不能随意购买铁器。
由此可见,当时的少数民族并不掌握相关的技术。
少数民族不掌握这项技术,并不是他们不愿意掌握,而是他们懒得掌握。
游牧民族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意去静下心来去动脑子。
和平时期他们以易货的形式获取相关物资;战争时期他们可以轻而易去抢掠,根本没有必要去学习这项技术。
我们知道,隋朝灭亡后天下大乱,有很多汉人到东突厥汗国境内避乱,如果他们想掌握这项技术,恐怕不会费多大周折。
虽然在春秋时期,冶铁技术已经出现,但是铁锅的铸造工艺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因为当时做饭是用柴火,铁锅的导热性一定要好,这就要求铁锅的皮不能太厚,它的制造难度要比兵器大得多。
所以直到宋朝,铁锅铸造技术才日渐成熟,逐渐普及流行开来。
不过要说游牧民族都没有掌握冶炼技术,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契丹人建立的大辽,冶铁技术就非常先进。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辽墓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辽代铁器,其中生产工具如锄、犁、锹、镐,生活用具如壶、鼎、筒、剪、铲、斧、钳、熨斗、锅、炉、熬子,兵器如刀、矛、镞、骨朵等。
专家们说,从这些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其制造工艺水平都很先进。
《释迦定光二佛舍利塔记》记述,辽重熙十五年(1046),辽朝工匠在中京道兴中府(今辽宁朝阳市)“铸铁塔一所,立十三檐,亘二百尺”,足见其铸铁技术的成熟到了什么地步。
但是一码归一码,契丹人代表不了整个游牧民族,更代表不了蒙古人。
蒙古人崇尚武力,他们深信暴力可以得到一切,所以他们灭了宋朝之后,是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的。
他们把百姓分为几个等级,他们是高高在上的一等人,怎么会用心去学习冶炼技术呢?
打个比方,这就像一个房地产老总不一定会砌墙;一个餐饮业老板未必会下厨一样。
蒙古统治者因为武力是万能的,可是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的暴力统治那么短暂,不到一百年就终结了。
直到蒙古统治者黯然离场,逃往塞外的时候,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冶炼技术对他们来说多么重要。
所以他们不得没有掌握冶铁技术,铁锅对他们来说并不那么重要;因为他们以前没有埋锅造饭的习惯,大火烤牛肉,喝马奶、吃奶酪的感觉也挺不错的。
他们发愁的,只是没有可以用来造兵器的材料。
可是明朝政府领教过少数民的强悍,对他们的战斗力心有余悸,生怕出口的铁锅被蒙古人利用,用来熔化制造武器,所以就下令不许边境百姓向蒙古人出售北方铁锅,只能卖给他们南方铁锅(广锅)。
《大明会典》明文规定:“铁锅并硝黄钢铁俱行严禁,市场定于大同镇,每年一市,每市不过二日。”
为什么卖给他们广锅就没事? 广东所产之锅叫“广锅”,“广锅生铁不受炒炼”,而且“毁则不可复为兵”。
也有的大臣说干脆不卖给他们铁锅,只给他们铜锅,因为铜锅“不可为兵”。
不管怎么说,明朝对蒙古游牧民族的战略物资禁运还是收到成效的,这就充分说明一个道理:靠人不如靠己,自力更生才是硬道理。
-----
网友解答:
-----
公元1367年,中国南方的元朝势力基本上被肃清之后,朱元璋下令开始北伐,并且制定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略,河南、山东被占领之后,元大都直接变得孤立无援,元顺帝也携带家眷逃往了蒙古大草原。
这下子蒙古人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之前干什么都有自己的仆人伺候,而现在干什么都是要靠自己,就难简单的吃饭来说,蒙古人可能连一口铁锅都铸造不出来,这也是他们的自作自受。
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对汉人实行奴役政策,不仅看不起汉人而且还看不起汉人的技术,所以没有几个蒙古人学会了汉族的制造技术,再加上元顺帝逃亡的时候并没有带上工匠,这就导致了可怜的蒙古人连一口吃饭的锅都找不出来。
那么蒙古人获得一口铁锅到底有多难呢?
首先让我们看看蒙古人对于一口铁锅是有多么的重视:
“铁锅为虏中炊煮之日用,每次攻城陷堡,先行摉掠,以得锅为奇货”、“生锅破坏,百计补漏用之,不得巳至以皮贮水煮肉为食,此各边通丁所具知也”。
可以看出蒙古人把铁锅看得比金银珠宝还重要,战斗胜利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找铁锅,就算锅坏了也要千方百计的将它补好,足见铁锅的金贵。
明朝建国之后,朱元璋对蒙古人也是下了狠手,对蒙古人实行铁器禁运,最后蒙古人穷的连铁制武器都用不起来了,只能够使用骨箭,朱元璋的一个经济制裁让蒙古人的生活水平直接回到了石器时代,实在是高。
而当时炼铁的两大技术瓶颈,铁矿石和工匠在蒙古都非常稀缺,往往造出来的东西只能够满足蒙古上层统治者的需求,而底层人民想要获得铁锅就只能依靠走私,用牛羊换铁锅,虽然听起来很亏,但是蒙古人还是屁颠屁颠的来交换。
所以明朝时期的蒙古人是真的用不上铁锅,并且自己也不会制造。
-----
网友解答:
-----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的名字,就叫铁锅。
都知道,元朝最后一个皇帝是元顺帝。元顺帝的蒙古语名字是“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这是音译。
而“妥懽帖睦尔”五个音译字看着复杂,实际上是两个蒙古词组合起来的——妥懽、帖睦尔。妥懽也可以写成“脱欢”,帖睦尔也可以写成“帖木儿”“铁穆耳”“铁木耳”。其实,写成蒙古字,都是一样的,可能是为了避讳吧,才把元顺帝的名字故意写得与众不同。
具体什么意思呢?
“脱欢(妥懽)”
就是蒙古语的锅,
“帖木儿(帖睦尔)”
这个词,就更熟悉了,就是铁的意思。两个词合起来,不就是铁锅吗?再考虑到“孛儿只斤”这个蒙古姓氏,现在都改成了汉姓的白或鲍。
那,连名带姓的,元顺帝的真实汉语名字,就应该是
“白铁锅”
或
“鲍铁锅”
。
在现代人看来,怎么说也是个皇帝,为什么会有这么个名字?即使,元顺帝没当上皇帝,也算是蒙古贵族,取名字也不用这么low吧?
认为low,是觉得铁锅比较平常。但在当时,铁锅也属于奢侈品了。起码,也像上个世纪人们结婚时要求的四大件一样受到追捧。
铁锅在当时,也属于高科技产品,背后是一堆相关产业
除了原材料的铁,还需要开采铁矿的技术,打铁的技术、制锅的技术。何况,那时候蒙古地区丰富的铁矿还没被发现。
所以,要材料没材料,要技术没技术,向造铁锅,就必然要求助于内地。
但蒙古退回草原后,明朝对其全面封锁的。尽管也开了几个边市,却严禁交易铜、铁等金属及兵器。
所以,蒙古之所以造不出铁锅,就是因为明朝的封锁。
如果不封锁呢?
尽管蒙古地区的制造业一直落后于中原。但并不是蒙古地区没有制造铁器的能力。比如,突厥也算是蒙古的祖先之一,也是在草原上活动的民族。而突厥在早年,就是以打铁出名的。
突厥被柔然贬称为“锻奴”——打造铁器的奴隶。
而铁锅,是北宋年间才发明的。通过这个时间线可以看出来,如果蒙古地区一直保持铁器的制造,并且在蒙古入住中原后,注重发展采矿、冶铁、锻造,并注意掌握相关技术,即使退回蒙古地区,造出铁锅,也不在话下。
不过,胡虏无百年国运。
蒙古入住中原80年。这么长时间,却目光短浅的只知道剥削中原百姓,安于享乐,不发展制造业,不培养人才。说白了,蒙古统治者只知道吃现成的。
就这样,八十年时间被蒙古统治者白白浪费。那到头来,就只能是“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尤其是在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的那一年,元顺帝逃出元大都是很匆忙的。肯定也没带走什么工匠之类的技术人员。退回蒙古后,面临的是明朝技术、原材料的全面封锁。想买,只能通过黑市。那价格就高了。
之后的蒙古,进入到部落之间的互相征战厮杀,有钱买材料,也都用来造武器。哪还有余力造铁锅呢?
------------------
推荐阅读:
指鹿为马的赵高,明明已完全掌握朝廷,为何还能被子婴轻松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