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魏征,宋朝有包拯,明朝有海瑞,为何清朝缺少铁骨谏臣?
唐朝有魏征,宋朝有包拯,明朝有海瑞,为何清朝缺少铁骨谏臣?
-----
网友解答:
-----
我们逐个分析问题中的三个例子:
首先看唐朝,唐朝强大不仅仅在于强大的军事,更包括开放的文化政策和对不同思想的包容性。唐朝人们骨子里有一股文化的自信,周边邻国,不服就打,越是这样别的国家越是畏惧,越是崇拜;
基于此才能吸引无数小国来唐学习,向唐朝贡。
唐朝的包容到了什么程度呢?
李白能够“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胡人安禄山能当上三镇节度使;还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
对于这些来说,魏征碰上从谏如流的唐太宗,似乎一切都变得很合理。
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制定一系列政策说要和
士大夫共治天下
,政治架构也是由皇帝、宰执、台谏三者构成,三者权利互相限制,又互相倚赖,政治结构相对稳定;况且宋朝是历朝对文人最宽松的朝代,
只要不犯“十大恶”,基本上保个性命不成问题
。宋朝出一个敢于进谏的
包拯
好像一点都不过分,甚至感觉还有点少。
海瑞只是的明朝
“死谏文化”
的一个缩影,明朝由太多像海瑞这样的谏官了。明朝独特的“进谏文化”:只要谏不死,就往死里谏。谏官其实官位很小但是权利很大,他们为了青史留名,有时甚至不分对错进谏,一以此来耍存在感。
明朝灭亡也和这些谏官的无理取闹免不了关系。
为什么清朝没有那种铮骨谏臣呢?
这个问题不是和问元朝没有谏臣一样嘛!一个民族统治另外一个民族,不杀你都不错了,你还指望出有名的谏臣。你见过汉人执政时候出现过什么有名少数民族谏臣吗?
清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朝代,君主专制达到巅峰,想让你死真的是一句话的事,不像其他朝代有那么多步骤的
。
-----
网友解答:
-----
媚眼儿看史,触摸历史真实。欢迎关注,感谢支持。我来回答为何清朝缺少铁骨谏臣。就题目而言,这个观点只能说是大众品评历史的感觉,因为大众所接触到的历史要么是影视剧的翻拍,要么是茶余饭后的品评,要么是聊天式的口口相传,就是在耳濡目染中逐成并固化的观点。
试分析一下,让我们看一下生活中的历史知识来源,除了研究历史的人去看《资治通鉴》《史记》外,大部分人都是听别人说,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听到的多就相信的多,就形成了知道的历史人物印象更深,不知道的人物很难再进入视线形成共识。
想一想唐朝的魏征,宋朝的包拯,明朝的海瑞那一个不是历史剧的焦点,他们有的不是主角,但也是必不可少的配角。通俗的讲就是他们很高的出镜率固化了大众的认识,奠定了他们的地位,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清朝的演绎重点是放在了宫庭剧的勾心斗角上了,就是反映纳谏的臣子,也多是迎合主子显然忠良的无稽之谈,很多热度高的清朝历史剧也是“纯属虚构”。
那么正式回答一下问题,清朝是真没有铁骨谏臣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清查还是有铁骨谏臣的。 《清史稿·季开生传》史家称“清朝第一谏臣”的季开生。 季开生,今靖江市季市镇人,家世显赫,少年成名,文才卓越,有“江南才子”之称。顺治六年中得进士,在朝期间,以直言著称,同时也因此招来了杀身之祸。
公元1655年秋天,顺治皇帝命内监前往扬州点选美女,以充后宫。一时间大江南北人心惶惶,争相嫁女。作为言官的季开生深知其中利弊,于是便将此事形成书面材料,上奏给了顺治皇帝。 这一年季开生只有29岁,但他早已熟悉官场的规则。 一年前,甘肃天水地震频发,季开生上疏说道:“地道不静,民不安也。民之不安,官失职也。官之失职,约有十端:一曰格诏旨,二曰轻民命,三曰纵属官,四曰庇胥吏,五曰重耗克,六曰纳餽遗,七曰广株连,八曰阁词讼,九曰失弹压,十曰玩纠劾。” 这十条弊端,虽说言辞激烈,但因联系到天灾,言语又切中时弊,道出了巩固大清江山统治的关键,与顺治帝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深受赏识,立即被予以采纳。而季开生也因此博得了“直臣”的声名。
这次在写给顺治帝的谏言里,季开生没有像以往那么直接,措辞老练而谨慎。他先是马屁一顿拍,赞美了顺治帝“复讲官,亲谏臣”的举动,说他可以媲美三皇五帝了,而后才开始委婉地说出自己对此事的见解。他认为清初的扬州,才刚历经“十日屠城”的劫难,元气久未恢复;同时又是江海交通要冲,饱受反清匪寇的袭扰,可谓兵连祸结,百姓无所安居,又怎能这番选美呢? 可尽管季开生如此挖空心思周旋,依旧还是触到了顺治帝的逆鳞。他在对季开生的批复中辩称,决无“买女子之事”,随后以“妄捏渎奏,肆诬沽直,甚属可恶”,将其杖刑一百,流戍尚阳堡。
季开生被革职流放的消息一传开,得到了广泛的同情,半朝的官员都认为,他就是大清帝国的良心,数十人冒死写诗为他送别,他“虽远徙穷边,声望益著”、“直声震天下”。 然而,仅仅四年之后,季开生就不幸死在了尚阳堡,年仅33岁。
-----
网友解答:
-----
满清从来都把自己视为一个特殊的存在,情况不妙就可能逃回关外,并没有真正为国家做贡献的觉悟,本身就难以取得广大民众的认同。搞民族压迫,文字狱也很频繁。政治上搞皇帝一言堂,思想文化上还是主子奴才那一套,他们需要的本来就是奴才,哪里容得下铁骨谏臣,有这样的人出现也是很快被杀或者被迫害致死。清朝为什么缺少铁骨谏臣?一方面是产生不了,一方面是根本不需要。
-----
网友解答:
-----
谢邀。这题很耐人寻味啊。表面的原因很简单:其一,清朝与元朝一样,都是少数民族当皇帝,虽在康熙推汉化,学科举,选用了许多人才,但因很长期均有反清复明的地下活動在,它的皇权很警惿,所以前期要职均用了满人。也就是内外有别。而满人多武将出身,多懂争权夺利,如多尔袞,鳌拜,直到后来的曾格林沁等,少有懂政治。其二是清趋近代,已是积各前朝之大成。没宦官当权架空皇帝,各部集体办公,及时汇上书房御览钦批,普通的发回各部限时办理,相当于皇帝与总秘书处不脱节。又如由和珅,纪晓兰负责组织翰林院汇编四库全书,各领要务,分工明确。即使奏章不确,皇在上朝时需论证,也有例证,如林则徐的禁鸦片,道光帝先也是经辩后所批的。其实林也是谏言了,后来引发鸦片战争,被处发配新彊的。说明清也有直谏之臣,不是吗?最后我要说,清朝有史上最称大绩之君,也有史上最败家之政权。败家都知道,从道光到慈禧。而康熙是在秦的统一,汉的华旦,唐的丝绸之路显政后最辉煌大帝:拓彊土为一千三百三十万平方千米,相当于现今中国的多出近50%。收并佈政西藏,台湾。学书法,推汉化,用汉臣,达民族融合。修编史上汇总的四库全书与字典,连他的儿子雍正虽才能有限,却是最勤肯的皇帝,兴农业修漕运设票号畅物流。其实乾隆捡了便宜,真正康乾盛世是他爷,爸的业绩,他反而有玩政,和从他起有闭关鎖国之嫌,到了道光,甚至闹出\"西人无膝\"之笑话。总地说,清不缺能将,如左宗樘的力收新彊,施瑯的收台湾,都是千秋业绩,这也印证了康熙在史上的彪炳地位。所以,明白之君少有谏來谏去的,而从春秋起就有哭师,挡马而死谏之臣,君王装睡不醒,有几个谏成的?
-----
网友解答:
-----
魏征、包拯、海瑞都是名贯千古的忠臣大士,他们的义谏使王朝的君主,在处理政务上,得到了正确的引导,家国社稷,社会人闻才会安定和谐。
唐宋明时期为什么会有铁骨谏臣!而清朝缺少这些国宝级人物呢?我想这里诸多原因,总结来说,有如下几点。
一。文化上的差异。
唐宋明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朝代,他们秉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注重文化智慧,崇尚文化魅力,所以通过严格的科举制度,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例如:唐朝的文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宋朝的文臣赵普、寇准、包拯、文天祥等。明朝的文臣王阳明、海瑞、张居正、徐阶等。
文化和清朝存在着差异,唐宋明一直延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用文化去创造文明,去改变世界。还有一种以家国情怀为己任,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汇集在一起的结果,才产生了铁骨谏臣魏征、包拯、海瑞。
二。统治阶级理念存在差异。
虽然清朝承袭了明朝治国制度,但是理念上还存在差异,满清入住中原后,对于汉文化人比较排斥,朝中重要位置一般都是满人来担任。
治国方略上,依然有游牧民族的一些风格,有一些彪悍的习气参杂其中。清朝对于汉臣的进谏不是多么的重视,他们实行的是藩王诸侯制,这一点限制了谏臣的进谏。
三。清朝皇帝打击监察官员进谏,为了自己皇权不受约束与挑战。例如:1722年,康熙六十年,范长发、高怡等12个监察御史上奏“恳请皇上独断宸衷,早定储位”,结果康熙将之全部革职、锁拿,另外还将进言立储之人全部发配。
到了1723年,雍正对监察大臣,做了调整,将原来的六科归属于都察院,进谏的言官只许监察百官,不许对皇帝指手画脚,切断了言官的权力。
乾隆时期更是如此,监察进谏的官员就是一个摆设。以致后来的嘉庆、道光等都做过类似之事,于是科道官员相戒不敢言事。可以说,纵观整个清朝,就没有一个真正的铁肩担道义的谏臣
综合来说:清朝没有铁骨进谏的官员,是他们根本就不喜欢言官,也就是“忠言逆耳,”加之皇帝控制欲望太强,所以进谏只能是一纸空文。
由于打击进谏官员,造成了直言道路闭塞,大臣中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说些歌功颂德的话,或许能得到皇帝的青睐,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清朝没有铁骨进谏的官员。
-----
网友解答:
-----
清朝不是没有谏臣,而是那些谏臣在清朝统治者的统治下,都一个个的消亡了。因为清朝是外来的统治者,他们不需要谏臣,他们只需要象狗一样听话的奴才就行。所以在清朝统治下,没人敢当谏臣,只能做听话的“狗”,在皇帝面前只能自称奴才。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汉奸和伪军?如今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崇洋媚外的人?就是因为清朝长期奴性统治造成的结果!
-----
网友解答:
-----
清朝政治不开明,清朝封建主义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还有谁敢谏?皇帝一人说的算,就算有大臣提建议,皇帝还是按自己的意思办。
-----
网友解答:
-----
文死谏、武死战,这是中国古代官场最朴素的理念!
由此,诞生了一位又一位赫赫有名的文官谏臣,如:唐魏征,宋包拯,明海瑞等,这三人在各自的时代里独领风骚,他们在皇帝的大力配合下,用自己耿直、不怕死的性格赚足了“君明臣贤”的佳话,也赢得了后人无限的敬仰!
我们不禁回过头来,诧异的问一句,那在号称举朝都是明君的大清,为什么没有出现过如,魏征、包拯、海瑞这样的谏臣?
是大清的土壤不适合谏臣的生存?还是说那些谏臣是我们不曾得知的?真相到底如何?
汪郎告诉你,清朝是有谏臣的!
估计有人要问,既然有谏臣,那为什么名不显,声不望呢?
别急,等我介绍几位清代的谏臣后,再告诉大家为何我们很少听到有关清代谏臣的事迹。
顺治朝谏臣:季开生
季开生,字天中,号冠月,清初江南省泰兴县季家市(今靖江市季市镇)人,顺治六年进士,被清廷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他的出名,源自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的一道奏疏。
这一年的八月,因为地震的频发,让清朝统治者非常焦虑。毕竟此时的大清还没有完成统一,南明的反清势力,如李定国、郑成功等人,依然是卡在清廷喉咙上的一根刺。
为此,季开生提出了官员失职的十条弊端,直指清廷在吏治上所存在的严重问题。
“地道不静,民不安也。民之不安,官失职也。官之失职,约有十端:一曰格诏旨,二曰轻民命,三曰纵属官,四曰庇胥吏,五曰重耗剋,六曰纳餽遗,七曰广株连,八曰阁词讼,九曰失弹压,十曰玩纠劾。”---《清史稿》
正是这条奏疏,让季开生一举成名,被人誉为“大清开国第一名谏臣”。
然而好景不长,顺治十二年秋,因为乾清宫的整修完成,清廷派遣内官奔赴江南采办家居器皿,由此在民间传出了朝廷要在扬州购买年轻女子,以充实后宫。
时任兵科给事中的季开生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他向顺治帝上了一道奏疏,尽管极具注意措词:
“夫发银买女、较之采选淑女自是不同。但恐奉使者不能仰体宸衷、借端强买。小民无知,未免惊慌,必将有嫁娶非时、骨肉拆离之惨……”
但看到这份奏疏的顺治帝大怒,认为季开生无中生有侮辱了他,于是下旨将季开生革职流放,送到东北尚阳堡吹风。
我们需要明白一件事情,不管顺治有没有下达在扬州买民间女子的旨令,但季开生的一片忠心是值得称许的。然而,他还是受到了流放的惩罚,最后于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死在了尚阳堡。
康熙朝御史:郭琇
郭琇,字瑞甫,号华野,山东即墨郭家巷(今青岛即墨区)人,康熙十年进士。
他能成为康熙时期的著名谏臣,在于其上了三道奏疏,每一道奏疏直击当时朝堂人心。
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正月二十二日,郭琇第一次以监察御史(谏臣)的身份向康熙上了一道《参河臣疏》,参了河道总督靳辅和户部尚书佛伦,认为靳辅治河的方法不对,导致涝灾泛滥,危害江南,以致靳辅被罢官,佛伦被降职。
同年二月,郭琇紧接着上了一道《特纠大臣疏》,把矛头直接对准了康熙宠臣及权臣明珠,认为明珠欺上瞒下、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直接造成了“明珠党”势力的垮台。
“明珠、国柱背公营私,阁中票拟皆出明珠指麾, 轻重任意。国柱承其风旨,即有舛错,同官莫敢驳正。圣明时有诘责,漫无省改。”---《清史稿》
康熙二十八年,因为对弹劾尝到甜头的郭琇,再次举起了手中的笔,将炮口瞄准了康熙另一宠臣高士奇及其党羽。
这一年,郭琇上了一道《参近臣疏》,弹劾少詹事高士奇、左都御史王鸿绪等人结党营私、徇情枉法等罪,再一次使得朝堂上的一股不正之风垮台。
郭琇的这三道奏疏,一时间让他名声大作,使得康熙朝堂上的政气焕然一新,故此,人送外号“郭三本”。
可惜的是,郭琇成名于三大奏疏,又因为三大奏疏招祸。
无论是明珠,还是高士奇,虽然他们的党羽势力被清理,可他们本身是康熙的宠臣,被郭琇弹劾后虽不被重用,但依旧官复原职,故此,一心要做直臣、孤臣的郭琇,遭到了二人余党的反扑,最后丢官归乡,于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三月初七在家乡病逝。
《清史稿》对他的盖棺定论是
“直道难行,不其然哉”,做一个谏臣难,圣明如康熙,也是如此!
雍正、乾隆两朝谏臣:孙嘉淦
孙嘉淦,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山西兴县人,康熙五十二年进士,是雍正朝以及乾隆朝前十八年的著名谏臣。
他第一次纳谏是雍正初登基时期,面对这位一心想要将大清从康熙末年的颓废中拯救过来,并经历了九子夺嫡的铁血皇帝,他提出了
“请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
三大建议,而这恰恰是雍正初期为了稳固自己帝位,所采取的治国举措。
这道奏疏自然让雍正勃然大怒,但雍正在朱轼的劝说下,没有追究孙嘉淦。
雍正十三年,乾隆继位,孙嘉淦再次上奏疏,认为皇帝有“三习一弊”,期望乾隆能够时刻谨记于心。
平心而论,刚坐上皇位的乾隆,正处于二十四岁的大好年华,意气风发,故而,他没有对孙嘉淦的这道奏疏生气,反而赞赏有加,升他为刑部尚书,总理国子监。
此后,从乾隆元年到乾隆十八年,孙嘉淦在仕途上没有和季开生、郭琇二人那样,坎坷不平,期间虽也多次上疏,但很少涉及到皇帝本身的得失,只针对地方百姓及具体国事奏论。
如,乾隆三年十月,于直隶总督任上奏疏,放开民间酿酒;乾隆四年正月,在兼管直隶河务时,提出先治永定河的奏本;乾隆七年五月,在湖广总督任上,对治理西南少数民族时,朝廷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故此,孙嘉淦虽然被誉为
“陈善闭邪,一朝推名疏”
,但其显名的只有雍正初年的《陈三事疏》,雍正十三年的《三习一弊疏》,其他奏疏只是作为一名地方官在治理地方期间,对民生安定、对社会稳定所作出的政务心得,已经没有针对帝王得失的言语犀利。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孙嘉淦病逝于吏部尚书的任上,算是一个好的结局。
汪郎说
季开生、郭琇、孙嘉淦,是清初谏臣的三大代表,他们各自印证了清朝治理天下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时代烙印。
如果不是对历史有特别兴趣的朋友,有多少人能够知道他们?
是他们不出名吗?当然不是!最起码,三个人在他们各自的时代里,都是朝堂、民间都闻其名!那为什么他们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却远不如唐魏征,宋包拯,明海瑞这样有名?
因为,大清不需要谏臣,需要的是听话、做事的人!
都说清承明制,但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因为清代统治者实行满汉分制,满官六部置汉官六部之上,这种民族优势长期存在。
当然,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保持本民族特权是无可厚非的,但已经从奴隶制(努尔哈赤时代,后金处于奴隶制时期)转化为封建制为主,奴隶制为辅(八旗包衣并没有废除,清朝长期带着奴隶制的残余)的社会,清朝统治者或者说八旗贵族的思维并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在这样情况下,时刻对帝王挑刺的谏臣、立志在朝中做直臣或孤臣的人,自然也就很不受待见了。
对于谏臣,皇帝是既爱又恨。
爱的是要统治亿兆生灵,维护特权,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就需要有人提醒;恨的是自己作为皇帝,自命是明君治世,自负之下又怎么肯接受别人像苍蝇一样在耳边喋喋不休。
在这样的心态下,清朝初期的皇帝(初了雍正外)做不出借谏臣的忠君逆耳之举动,来成就自己明君声望的演戏,没有这种需要,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去宣传谏臣的必要。
“皇上圣明”,举朝文武都说皇帝圣明,你谏臣说朕不圣明,朕就不圣明了?不存在!
而嘉庆、道光以后,这种朝堂之上的颓废之风已经成为习惯,更改不了了,多磕头、少说话,事实上就是嘉庆、道光以来大清官场上的写照。
而风气有所变化,却是在同治、光绪年间,但此时的大清已经陷入了自救中,洋务、清流各分两派,纳谏没有了市场,自然也就出不了著名谏臣了。
所以,不是清朝没有谏臣,而是清朝的谏臣随着王朝的巩固逐渐被统治者雪藏,没有真正在民间留下广为传颂的佳话。
既然朝廷不宣传,百姓又如何得知?不像唐魏征,宋包拯,明海瑞,在市井民间的茶馆、酒楼中,都是说书先生卖弄自己的最佳素材,自然也就天下皆知,代代相传了。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
网友解答:
-----
你知不知道清朝连臣子给自己赚清誉都不准我,这是有清一代特有的,整个中国专制社会就只有清朝才这样
-----
网友解答:
-----
清朝不是没有铁骨谏臣,但意义和题主想的不太一样。什么是铁骨谏臣,不同的时代表现也不大相同。
这
区别之一
就是清朝朝堂有大量的满族勋贵,而汉臣处境并不好,地位偏低,而同样的情况也出在了元朝和五胡乱华时期;
其二,
满族统治者对汉臣的打压由来已久,从努尔哈赤时代就是如此,可以这么说,朝廷里的高官都是皇帝的包衣奴才,如有名的四大辅政大臣索尼、鳌拜、苏克萨哈等,年轻的时候都是皇太极正黄旗里的奴才而已,连他们都是奴才,陈廷敬等人又能翻起什么浪,只能老老实实的做奴才或者臣属。
其三,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顶峰,皇帝杀伐决断,用谁不用谁,非常独裁,即便有铮臣,也没机会出名,因为皇帝就不怕你去死,你敢威胁皇帝,朝廷里80%以上的大臣会大喊杀你全家,然后就抄家灭族,剩下的流放,最后还落一个欺君之罪,谁傻?铮臣也是看碟下菜的。
当然,还有别的一些非主要的因素,但总的来说,在清王朝的统治到达同治之前,汉臣的地位都不像历朝历代那样高贵。
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前期的廉吏、循吏、能吏于成龙的表现就更加可贵了。
首先
,于成龙的事迹,电视剧中虽在细节上进行了很多艺术加工,但总的脉络是按照史实来说的。不管是偏远的罗城县知县还是后来的两江总督,每一任上,他都廉洁奉公,一心为民,而且政绩斐然,是真正的循吏、能吏。
其次
,他开始参加科举的时期却是崇祯年间,可是崇祯年间是个什么光景,可以说是满朝贪官、奸官、昏官,大家都在努力地送明王朝归西,而我们年轻的于大人空有报国之志,却考场屡屡被淘汰,即便后来中第,也无心为这样的朝廷卖命。那时的崇祯已经失去了对全国的掌控,面对腐败的朝政,他什么也做不了,下层有志之士也无法上达天听。
最后
,至于说为什么于成龙是铮臣,那么可以肯定,既然能做廉官,那么必定会是一个眼里不揉沙子的铮臣,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因为于成龙看到科场舞弊,才用文字表达了不满;因为在任上,虽然于成龙一直都是地方官,但他敢于对满族勋贵的不法行为说不,也敢杀贪官立威。他经常有独到的建议传达天听,而康熙皇帝基本都是照准的,并且其中非常好的奏折还拿出来传阅,让天下人皆知。不仅如此,除了个别满清贵族,于成龙碰上的大部分上官都是好官,都是支持他施政的有作为的官员,不是东林党那样满嘴仁义,实则男盗女娼的伪君子。这也算是上天对于成龙不薄了。
再看看问题中的三位都是个什么情况。
1、魏征。魏征本来是太子李建成的臣属、幕僚,在归属李建成的日子里,没听说他还是个谏臣,只是归顺李世民后,反而变成了一个谏臣,而且是朝廷唯一的一个“反面镜子”。
为什么呢?他自己说过,作为曾经李建成的臣属,在新朝里是肯定不会被信任的,而且随时都有杀身之祸,为了一家老小的性命,他只能选择做个谏臣,以此来避祸。这就说明了魏征这么做是逼不得已,是有目的性的。
2、包拯。包拯所在的时代是范仲淹“庆历新政”之后,宋仁宗时期。
首先
,宋仁宗能被谥以“仁”字,就说明这个皇帝对臣下的态度。
其次
,宋朝时,官员的俸禄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可以说只要能当官,工资就够自己全家吃喝玩乐了。所以,那个时期的官员,只要你不想贪,你完全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这和明朝是有本质差别的。
最后
,历史上的包拯可不是一个不谙世事的铁骨铮臣,反而非常聪明,既能做到刚正不阿,也能十分婉转的对待皇帝和同僚,所以他的一些改革意见有些很容易就被施行了。这里不多说,有兴趣的可以看我的主页文章,我有专文描写包拯。
https:www.toutiao.comi6712396915243221507
点此链接阅读历史上真实的包拯。
3、海瑞。海瑞所在的时期是比较恶劣的,而这些人中真正的铁骨谏臣只有海瑞一人。
嘉靖中晚期,严嵩父子惑乱朝纲,而依仗他们的同党,则从朝廷延伸到了民间底层。这时朝中有抱负的正臣有很多都在蛰伏,等待时机搬到严嵩父子,但也有一些看不惯严嵩父子的铁骨铮臣挺身而出,以身试险,而海瑞正是唯一活到最后,寿终正寝的一位。光听海瑞的号——刚峰,就能感觉出来的他的性格,满满的刚直不阿,他的字典里就没有“软”这个字,也可以看出这个人不算是一个太通情达理的人,所以才让那些贪官豪强狠的咬牙切齿。
总结:不是谁都能做铮臣的,也不是哪个时期都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铮臣。
唐朝很血腥,但仍有魏征这样的人去鸡蛋里挑骨头。
宋朝很柔和,也不乏包拯这样的清官能吏。
所谓最黑暗的明朝,却是量产“硬骨头”的时代,一大批为“出名”的文臣,把威胁皇帝搏得清名当成了家常便饭,而实际上他们不过是贪了钱后再贪名的无耻小人和伪君子而已,这就更显得海瑞弥足珍贵了。
和于成龙做一下对比,我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
汉人真是太会欺负自己人了
”。
-----
网友解答:
-----
所谓的 “铁骨谏臣”,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两大类:书呆子和沽名钓誉之徒。历史上真正的政治家很少与这个群体相重合。究其原因,政治家一切行为的目的最终落到办实事上,一般情况下只要不违背原则底线而达成目标,才是政治家所追求的。而“死谏”在很多时候并不能达到有效打动君主的目的,有时甚至在抵牾君主后起到与目的相反的效果。举个经典的例子,海瑞,这哥们确实坚持原则,敢于和嘉靖皇帝对着干,但他办成了几件事?他说的话有多少皇帝真正付诸实践了?没有。
也就是说,所谓的谏臣,劝谏皇帝的过程看起来很激烈,过程中他们也确实掌握着正义和真理,但从结果来看基本上没有啥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谏臣”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这个群体多了,反而说明皇帝要么昏庸要么无道——否则为什么要臣子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告诉你简单的道理?
因此,清朝的谏臣少,很大程度上和皇帝的个人能力有关。清朝大多数皇帝都是实干家,比如康雍乾三代,在位期间一直开疆拓土,在祖孙三代的努力下将版图扩充到1300万平方千米;内政方面,祖孙三人在执政的大部分是时期都相当重视对社会矛盾的消解,如尽力避免满汉冲突,官府也很少朝令夕改,极力去建立一种常态化的秩序;最重要的是,这三代人在位期间多次普免天下钱粮,这是之前历朝历代 都很难见到的。
明朝大臣劝皇帝的话无非是要爱民,要对外敌强硬,这些清朝皇帝都做到了。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需要进谏的呢?
再者,咱们高中历史都学过,清朝是中国古代皇权发展的巅峰期,其标志是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之后。在如此强大的皇权之下,大臣的功能较之前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核心的大臣之外,其余官员的具体职能逐渐由决策向执行过度。简单说,就是清朝的官员大多数被叫去办事儿了,他们没法参与决策。其实这种趋势在明朝已经出现,内阁就是这么产生的。但无奈明朝皇帝大多数时候支棱不起来,导致自己的秘书(内阁大臣)狐假虎威,“偷”走了自己的权力。所以,你会发现明朝历史上内阁权力时大时小,遇到想管事的皇帝,如嘉靖,内阁立刻变得毫无存在感;而皇帝如果喜欢偷懒,如嘉靖他儿子,则内阁一下子就活过来了。而清朝的皇帝因为都很勤政,所以没有给大臣们丝毫“喧宾夺主”的机会。
当然,清朝的“谏臣”只是少而已,但并非没有。顺治朝的季开生,就是个敢于直言犯上的主儿。这哥们虽然是个江南汉人,但入朝为官后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感到自卑。在职期间,他充分发扬了中国古代读书人“忠君爱国”的精神,积极向皇帝谏言。顺治十一年,全国各地频频发生地震,季开生于是向顺治皇帝提出,地震发生是上天给帝王的警示,这证明人间的秩序遭到了破坏,进而他列举了顺治朝的十大弊政。顺治皇帝听后,甚为高兴,基本上全盘采纳了季开生的建议。之后的几年中,季开生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有一说一,秉公直言。最终,因为他就顺治皇帝派内臣去江南采购一事猛烈批判皇帝而遭到流放,最终死于东北苦寒之地。
除了季开生之外,康熙朝的于成龙,乾隆朝的孙嘉淦等人,都是宁可不要命也要向皇帝提意见的主儿。只不过很多人不愿意去了解。他们对清朝的了解仅限于所谓的“扬州三日”,“嘉定三屠”,对清朝入关后如何快速实现对内地的有效统治,以及如何在版图空前扩大后通过制度变通将外蒙、西藏纳入中央政权的有效管理之下丝毫不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偏见越来越深,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刻板印象。
从数量上来说,清朝的谏臣确实不如明朝;但从质量上而言,清朝的谏臣则完胜明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推荐阅读:
如今糖尿病治疗的最新成果进行到哪一步了?距离彻底治愈还有多远?
我在想现在核酸和排查都是实名的那么严,还有抓不到的通缉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