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明知姜维是大才,怎么到去世时,都没对其重用?
诸葛亮明知姜维是大才,怎么到去世时,都没对其重用?
-----
网友解答:
-----
蜀国阵营内部主要分荆州派和益州派,两派利益不同,益州派长期在蜀地,利益在蜀地,胸怀也只在蜀地。
诸葛亮作为荆州派代表,胸怀在恢复汉室,诸葛在,益州派力量尚可控制,诸葛亡,无人可以压制。
姜维虽非荆州人,但代表诸葛遗志,如果重用姜维,以姜维的资历难以压制益州派,必致内乱。所以只能以待时日,由姜维因时而动。
这是本人替诸葛亮乱弹琴一次。[呲牙][呲牙]
-----
网友解答:
-----
和姜维一起投奔蜀国的还有尹赏和梁虔,这两人的记载很少,不知道诸葛亮给了他俩什么官职。蜀汉对主动投降者的待遇普遍很高,他们二人最后分别做到了执金吾和大长秋,和九卿同级。但姜维是三人里唯一投向军队发展的,从一开始就被诸葛亮招进相府,并兼领军职。
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
在刘禅时期,能进丞相府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其规格极高,杨仪马谡等人入府前是二千石的太守,魏延作为蜀汉地位最高的将领之一,一边遥领凉州刺史一边担任丞相司马这样的府职,而马忠这种丞相府的人员离开丞相府之后可以立马担任庲降都督镇守一方。
姜维作为新来的,如果说封将军和亭侯还算是对投降人员的礼遇,那直接辟入相府就必然是另眼相待了。从诸葛亮给的评语和各种交代来看,姜维属于重点培养加重用对象。
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建兴九年(231)诸葛亮废李严时,姜维在表上签名的官爵全称是行护军征南将军当阳亭侯,这一年姜维三十岁,加入蜀汉三年。这时姜维还是当阳亭侯,前一年阳溪之战里立功的魏延和吴懿都晋升了爵位,可知姜维应该没有参与阳溪之战。
征南将军这个职位赵云也做过,时间是建兴元年(223),姜维短短三年内就做到了这个职位。护军属于军职,蜀汉常设的军职还有军师、监军、典军、参军,有中、前、左、右之分,费祎后来担任过后军师,那么共有五个方向。表上按照军师、监军、护军、典军、参军的顺序排列,胡济按照中参军→中典军→中监军的顺序晋升,王平按照后典军→前护军→前监军的顺序晋升,邓芝按照中监军→前军师的顺序晋升,可知表上的职位高低排列无误。
姜维的行护军排在第三位,没有方向,而且是暂时设置,地位比他高的还有不少,但已经属于重要军职,能够在表上签名足以说明这一点。
姜维传里说他在诸葛亮生前做到了中监军,我一度惊讶于姜维坐火箭一般的升迁速度,但后来经人指点发现这个记载要打个问号。诸葛亮死后姜维又成了右监军,有点不升反降的意思(爵位却提升了),而且魏延传里写姜维此时的职位是护军,蒋琬传里写延熙年间姜维是中监军,且诸葛亮生前另有中监军邓芝。可知姜维传是把姜维担任中监军的时间提前了,诸葛亮过世时姜维的职位应当是护军。
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十二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琬以为昔诸葛亮数闚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於是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等喻指。
及亮北住汉中,以芝为中监军、扬武将军。亮卒,迁前军师前将军,领衮州刺史,封阳武亭侯,顷之为督江州。
史料中少有记载姜维在诸葛亮北伐时期的表现,刚刚我又推论姜维没有参加阳溪之战。但相应地,这段时间里姜维的相关记载都和诸葛亮有关,大致推断姜维一直呆在诸葛亮身边,而且属于很受信任的人。
初,蜀将姜维闻毗来,谓亮曰:\"辛毗杖节而至,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心,所以固请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偪。於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大致来说,姜维的升迁速度较快,而且一直陪伴在诸葛亮身边,妥妥的未来之星。当然和小说里直接把姜维当做接班人培养是不同的,从姜维的升迁模式来看诸葛亮似乎没有让他出府的意思,也没有让他处理政务,他还给留任后事的张裔蒋琬写信推荐此人,并盛赞其军事才能,可见诸葛亮是把姜维作为军界要员来培养,有些辅佐接班人北伐的意思。
其实姜维的升迁路上有两个重要性不亚于诸葛亮的人,分别是蒋琬和刘禅。除了前面提到姜维在蒋琬时期成为中监军,蒋琬在进驻汉中时将姜维带在身边,并任命为司马。司马是管理府中军事事务的官职,诸葛亮前后有过两位司马,分别是魏延和费祎,姜维成为蒋琬的司马可以认为他是蒋琬最信任并且最重视的将领。
蒋琬时期数次派姜维率军西入,姜维也晋升成了镇西大将军,蜀汉方镇以镇字为首,这里还加了大,蒋琬又在病中上疏刘禅封姜维为凉州刺史,让他率军西进。姜维的这些行动应该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后来他在数次北伐里都邀请了羌兵参与,他能够稳步晋升,蒋琬的赏识必不可少。
琬既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六年,迁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
琬承命上疏曰:“芟秽弭难,臣职是掌。自臣奉辞汉中,已经六年,臣既闇弱,加婴疾疢,规方无成,夙夜忧惨。今魏跨带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若东西并力,首尾掎角,虽未能速得如志,且当分裂蚕食,先摧其支党。然吴期二三,连不克果,俯仰惟艰,实忘寝食。辄与费祎等议,以凉州胡塞之要,进退有资,贼之所惜;且羌、胡乃心思汉如渴,又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今涪水陆四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
而在蒋琬去世后,刘禅又任命姜维为卫将军,让他和大将军费祎一起录尚书事,基本上刘禅也把姜维看作是顶替蒋琬空缺的存在。费祎死后姜维凭战功继任大将军,在段谷大败后贬为后将军,又在次年出兵长城并没有取得战果的情况下恢复为大将军。后期姜维在朝内反对者众多,但他可以一直在前线领兵,出师无功却恢复官职,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刘禅在帮他顶着压力。
姜维一直被蜀汉的高层视作中枢人员,实际上在每个时期,都有地位高于姜维或者相差不远的人没有进入决策圈,他们的官职很高,但上限已经被锁死了,例如魏延、邓芝、廖化等,还有杨仪这种表面上进入了中枢,实际上早就被暗地里踢出了班子的倒霉蛋。和他们相比,姜维的待遇真是羡慕得要死,而姜维能够走到这一步,一手挖掘他并将其推荐给蒋琬和刘禅的诸葛亮可以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没理由指责诸葛亮不够重用姜维,他已经在合理范围内尽到最大的帮助(你不能指望谁都像刘备那样破格提拔一步到位,何况姜维并不适合当接班人)。
至于说诸葛亮不懂得培养人才的,请回去重读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23课《出师表》,成长在诸葛亮时期的蜀汉重要人物有几个不是他提拔的?
emmmmm,也许黄皓不是。
-----
网友解答:
-----
姜维是将才不是帅才,姜维属于打仗可以,管理国家不行,所以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不会是姜维。另外姜维是降将,刚来蜀国不久,没有什么大的立功,脚跟没有站稳,权利不能给的给的太多,不然会说诸葛亮用私心,被后人诟病。
-----
网友解答:
-----
敢于反抗一切的中国人,都是大知大雨的人才。听话的人,都是走狗
-----
网友解答:
-----
姜维脑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