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郭沫若给襄阳隆中题词“诸葛草庐”时将“诸”字故意写错了,这是为什么?
有人说郭沫若给襄阳隆中题词“诸葛草庐”时将“诸”字故意写错了,这是为什么?
网友解答: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历史上智慧的化身,关于他的传说至今不绝于耳,虽说诸葛亮并不像在《三国演义》里那样传神,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于诸葛亮的称赞!
纪念诸葛亮的场所很多,例如“武侯祠”就有几个,自然这里提到的“诸葛草庐”也有几处。
这里提到的郭沫若给襄阳隆中题写的“诸葛草庐”将“诸”字故意写错了,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有几点原因。
第一,有可能故意写错
这里提到的襄阳隆中,并不是历史上诸葛亮“躬耕垅亩”之地,普遍认为是在河南安阳,诸葛亮原是山东琅琊人,后来隐居在河南南阳的卧龙岗,人称卧龙先生。所以说,这里的襄阳隆中自然是“假的”。
郭沫若在题写的时侯,自然也知道这个情况了,所以是不是故意写错了,表明这个是假的呢?我觉得有可能的,因为这样一个“假的”草庐,就算写错了,也并不影响郭沫若什么,反而表明了郭沫若的一个态度!
第二,笔误
我觉得笔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任何大书法家都存在笔误,特别是现场书写时,既可能出现笔误,也可能保证不了质量,所以很多书法家都不愿意现场题字,怕的就是拉低了自己的水平。
而且郭沫若以行草见长,行草的笔法和形态或许出来就自然是这种效果,因此,郭沫若可能当时没有留心,就写成了这样,也并不代表就是写错了。
第三,确实写错了
这种可能性大家觉得有没有呢?有时候生僻字,不经常写的,或者太过于熟悉的,一写起来就容易忘了,下笔就写错,自己还不知道,这种情况应该比比皆是。
假如郭沫若是现场题写,一气呵成,还真有可能是这种情况,的确将字写错了,大家都没有察觉,或者说有人察觉了也不好指出。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
网友解答:
中国很有意思,与名人有关的地方总有人争,一个诸葛亮,出了两个隆中,一个在湖北襄阳,一个在河南南阳,于是“诸葛草庐”也有了两个。
而郭沫若先生也有意思,两个地方都请他题字,他也还真写了两个“诸葛草庐”。
首先要纠正一下,题主贴出的图是南阳的,而襄阳的“诸葛草庐”四个字没问题。
南阳的四个字,“诸”字是没问题的,左边是“言”字旁,问题主要在第四个字“庐”上。
“庐”字的繁体是“廬”,上面的“广”有时也可写作“厂”,但是有条件的,姑且算他对。
问题出在下面的“卢”,我查了很多资料,包括国外的,也没看到“庐”可以写作上“厂”下“卢”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错误。
那么有没有可能,郭沫若从心里认定,襄阳的隆中才是孔明躬耕之地,而南阳的隆中是个“李鬼”?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
网友解答:
郭老一代文豪是绝对不会写错别字的,恐怕是强邀之下,碍于情面,不好拒绝,又不能违心背离“躬耕于南阳”的历史记载,故意为之而已。否则,为什么给南阳卧龙岗的题字一丝不苟?郭老别有用心,游客会心一笑罢了!
-----
网友解答:
郭沫若老先生的字还是很好的,也很有特点,如果那时有中国书协,选他当主席,不会有什么争议,建国后题字多的一个是毛主席,一个就是郭老,如果字不好,还敢题字乎。之所以个别字写的不好或有争议,那不代表他的主流和水平,暇不掩玉!
-----
网友解答:
如果上图所书真为郭沫若所写,诸字用繁,庐字用简,繁简不分写在一块牌匾上,真的是笑话。诸字看图应不算错,庐应写廬。
-----
网友解答:
谢谢邀请!佩服题主观察入微,郭老一生题字无数,常言说:“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打湿鞋的”。说多了,写多了,找错的、争议的自然也就多了。
比如郭老写的“山东博物馆”被多人读为“山东情妇馆”,是最受争议的,被人批评的是体无完肤,最后还是启功先生站出来说:“你只消去大街上看看到处挂着的'中国银行'的牌子,便知他的书法如何,只有郭沫若这样的大家才写得出来。”至此批评之声嘎然而止。
至于本题所问,如果非要说郭沫若先生是“故意”将“诸”字写错,本人实不敢苟同,因为没有一位书法家愿意或故意将文字写错,更别说郭沫若这位古文字专家了,对此,本人认为:一是笔误(可能性不大);二是从草书与行书相结合的书法形式及结构来说理应如此;如下图比较:
以上“诸”字,均有不同,所以,郭老如此写来也就不为怪了,也就是说“故意”写错纯属空穴来风,至于其它的猜测,如襄阳、南阳的诸葛亮之争,还有说“庐”字写错了的等等更是无稽之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答题完毕!以下为郭老书法牌匾鉴赏)
-----
网友解答:
诸葛亮(181年——234年)是三国时期非常杰出的人才,历史上曾有“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的美誉,他的知名度也是杠杠的。
但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跟随刘备为恢复汉室政权,曾在许多地方居住过和活动过,所以,就出现了全国多地争着、捧着为他建造祠堂和草庐来纪念他的现象,这是人们对历史文化名人的一种敬畏。
湖北襄阳隆中就有一所“诸葛草庐”,是现代人为纪念诸葛亮而建造。这所草庐建好后,曾邀请郭沫若先生于1973年给题写了牌匾,郭沫若以他朴厚、宽博、灵动的“郭体”挥写而成,倒跟这个古迹相得益彰,给增彩不少。
人们目前对这个牌匾的最大争议就是,“诸葛草庐”只有四个字,竟然有两个字出现了问题,分别是第一字“诸”和第四字“庐”。
一是认为“诸”字的“言字旁”多写了一笔横画。
实际上,在书法草书和行书的书写中,为了使字体的结构看起来更美观和平稳,有些书法家在某些字中会刻意减去一笔或增加一笔,以达到预想效果。
郭沫若这样写,不能算作错字,是一种艺术审美需要而已。
二是认为“庐”字不对。
(楷书·庐)
(汉隶·庐)
(异体字·庐)
乍看之下,“庐”字的书写确实错了。“庐”字的标准楷书是“广字头”底下一个“户”,在异体字的书写中,会把广字头下边的“户”写成“卢”,这些写法都不算错。
而郭沫若的写法则是,“厂字头”下边一个“卢”,显然,这种写法是错误的。
作为文化泰斗,郭沫若肯定明白这样写有问题,但他还堂而皇之地写出来,里边究竟有什么深意?以我的理解,主要有两大原因。
其一,郭沫若故意写错,不愿给别人落下学术不严谨的说辞,也不愿看到人们利用名人效应来谋利。
诸葛亮是名人,如果某个地方建造一个诸葛亮纪念馆,对本地知名度的提升将会非常大,也能吸引来许多游客观光旅游,有效带动当地的旅游发展。
郭沫若是严谨的历史学家,又是聪明人,他当时也许对诸葛亮在襄阳隆中躬耕过这个历史事实,还没有得到求证,一时半会儿不能做出肯定,所以将错就错,做到了既没有学术作假,也不得罪襄阳人的两全其美的效果。
(郭沫若“中国书店”题字)
其二,郭沫若写的“庐”字确实是“广字头”,只不过让两种笔画重合了。
“广字头”上边的“点”,郭沫若以逆锋起笔,在行笔到中间时又变为顺锋,把“点”和“短横”写成了连笔,一笔带过而写成,粗看之下,是一个笔画,若细看,那个点则敦实肥厚,有明显的凸起,显然是两个笔画黏连在一起而形成的。
这是喜欢运笔出其不意的书法家惯用的手法,按照书法的标准来说,这样写不算错。
-----
网友解答:
郭沫若题写“诸葛草庐”四字中有写错了的吗?按照题主说明是多了一横,写成了二。
究竟是指哪个字呢?可能是“诸”字的“言”字旁吧。这个言字旁按照行书或草书的写法都没有错啊。
为什么说是行书或草书呢?因为行书和或草书的一些偏旁部首或者字符会经常被借来互用,特别是古代,非常普遍,比如王羲之的一些书札作品中同样有出现,这并不影响什么, 因为他所交流的多是文人士大夫,都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这种情况被后来学习书法者所直接模仿借用,是非常正常的。
实际上,郭沫若也是借用了古代书法的做法,甚至他做了功课的,并且这本身是一种繁体字的写法。上部的点和丁字形符号,所代表的是言字的点和下面的三横,而题主所谓“二”实际上是“口”字符号的草书写法。这种做法在行书中也是非常普遍的。当然主要是指繁体字。比如郑板桥的“诸”字的写法,就非常接近而且可以看作“言”字旁,由楷书过渡到草书字形符号之间的写法。
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得作品更具有生动活泼情趣和书法技法内涵。比如下图中的米芾写“葛”字,就不是通常我们看到的那种写法,保留着楷书的基本特点。可以说已经草化成草书字形符号了,当然虽然草化了,并不影响我们认识理解。毕竟其他部分仍然保留着楷书的基本特征。
在行楷书中借用行书或楷书草书,组合而成的做法也是非常普遍的。我们看所附“诸葛草庐”四字历代书法的写法中,就可以看到许多类似的处理技法。
如“草”书的草字头,可以说字中有别,但整体上不外乎几种基本形式。行书借楷书,楷书接行书,行书借草书,进行组合。李邕的草字头更是别开生面,已经将横和撇化为点了,这种做法也并不是一人所独有,再唐朝的薛绍彭的“草”字中同样出现了。
一般来说,古代书法家对书法的字形符号要求是非常严格,何况,字形不标准,恐怕也就没有流通价值了。古代对书法的重视程度要比我们现代的电脑时代大得多,国家可以以书取仕。甚至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当然这个标准与法度主要是核心的东西,变化形式同样丰富。正因为如此才会有类似的字形组合处理形式,是不是非常有趣呢?
估计题主这样认为,,不理解郭沫若为什么这么写,一是对书法学习不够深入广泛,二是在说这句话的之前没有做足功课。只是自己不知,所以发出如此疑问。实际上如果我们在看到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就需要通过一些手段,去了解一下,如果是有浓厚兴趣的话,在研究清楚之后再发布言论,也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了。
对于我们学习书法来说这种遇到不明白的不知道问题,也需要一种探索精神,一定要将不明白的地方去解开。题主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公之于众,借助平台寻求更丰富的知识,也是非常值得点赞的。
-----
网友解答:
1996.5.8中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史学专业人士在北京开专题会议(肯定有不同意见表达过,这可不是襄阳人主持或贿赂开的)定论诸葛躬耕地:古南阳郡邓县隆中,襄阳城西20里处。这由央广向全国公布并解释“躬耕于南阳”是由于三国时代郡县地域划分不同于后世引起(我本广东人且亲耳听到这些,可惜没录音再提供证掘,我自此关注该事)的,我信对争辩了千年的纠结央广不会随便向全国公布定论的【新华社北京(1996年)5月8日电(记者张武春)来自首都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们在今天举行的诸葛亮躬耕地学术座谈会上指出,据史籍明确记载,距离湖北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是当年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专家们指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自己“躬耕于南阳”,这个“南阳”,不是指南阳郡的郡治所在地宛县,而是指南阳郡所管辖的一块地方。这块地方,就在今天的襄阳西边的隆中,离襄阳城很近,而离南阳郡郡治宛县较远。但在行政区划上,当时隆中是属于南阳郡的邓县,所以诸葛亮说自己“躬耕于南阳”。北朝时撤销邓县,此后隆中改属襄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何兹全在发言时说,东汉未年,刘表仼荆州刺史,将州治迂至襄阳。诸葛亮随叔父投奔刘表,只能是在襄阳】,易中天教授在央视讲三国相关躬耕地历史与之相同的。我历来持中立且公正的态度宣传过些事实(当然持有“襄阳隆中”观点),绝不是南阳说或襄阳说持地域偏见“攻击”对方(常见南阳说者污蔑襄阳方改史、造假、贿赂等等,这样说的可信依据呢?我尊重任何南阳说者及其言辞(许多人的史学知识让我很佩服),可惜我不是史学人士。
-----
网友解答:
襄阳阿头山的“诸葛二草庐”,是郭先生为南阳卧龙岗武侯祠,题写“诸葛草庐”时,写错的弃品。
题写诸葛草庐时,郭老写了四、五张,挑了一张最钟意的寄给了南阳武侯祠(当时为南阳市博物馆),其余的几张封存起来,一张写错了直接扔到垃圾桶,有人捡走后,被阿头山“古隆中”购得,就是现在挂在襄阳“古隆中”那副,“诸”字写错了多一横。
-----
网友解答:
这一天,郭沫若老先生来到襄阳隆中,当地有关领导恭请留墨,郭老心想,下一站到南阳去考察,如果他们也让我题字,我怎么办?根据我的考证,襄阳确实是诸葛亮的躬耕地,经过思考,在"诸"字上多写一笔,暗中证明我的态度就行了,到了南阳,"诸"少写一笔就可以了,襄阳是不"二"人选,这就是我的定论。许多人不得不感叹,大文豪、历史学家真牛啊!双方不得罪,又把观点说出来了,高,实在是高!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