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行军一天能走多少里?
急行军一天能走多少里?
-----
网友解答:
-----
1947年10月,为了拦截蒋军罗历戎第3军主力于保定以南,并且在野战中加以围歼,我晋察冀野战军主力部队必须在24小时之内,从正在作战的保北徐水县赶至清风店地区,路程全长125公里,这就是著名的“清风店战役”之生死奔跑,很多军迷会谓之这是部队“急行军”对吧?错误,这是强行军!
因为人不同于机器 ,徒步行军跟摩托化、机械化开进截然两样, 指战员们的体能是有极限的,在这24小时当中,他们需要吃饭、喝水、休息,尽管睡觉已无可能,也必须保证必要的歇脚时间。不能简单地以125公里除上24就万事大吉,那是不科学的,对比一下,罗历戎第3军从定县走到清风店共25公里,他们却耗时整整一昼夜。
在部队行军的军事术语中,分为“常行军”、“急行军”和“强行军”三类,常行军的时速一般不超过每小时5公里,并且要按正常的时间吃饭、休息和睡觉,总行程30到40公里左右。而急行军一般要求时速在10公里左右,这是必须跑步前进的,通常用于短途机动和中距离“奔袭”,因为这样的行军方式不可能维持太久,否则就超越了人类体能极限。
比如马拉松的全程是42.195公里,这都是经过科学论证的,因为人类的正常行走平均速度为5公里每小时(也就是常行军速度),这个速度下一般成年人都可以坚持7到8小时,也就是说极限距离是35公里,经过专门训练的士兵再多一些也就40公里。马拉松目前最好成绩是两小时多一点,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运动员也是跑不下来的,比赛中猝死的事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如果换成急行军速度,执行每小时10公里的跑步前进,普通的士兵能坚持两到三个小时都算非常优秀的了,体能也必然完全耗尽,再经过必要的吃饭和休息时间,每天最多完成两次这样的急行军,所以50公里已经是上限。因此注意:急行军是指速度,而强行军才是指耐力和距离,通常部队如果日行军达到50公里以上,就属于“强行军”范畴了。
所以本题的提问是有些不准确的,混淆了行军速度和最大行程的概念,因为没有人可以在一天的24小时当中,每小时都能以急行军速度前进,那累也累死了。正确的问法应该是:“急行军”的速度是多少、或者“强行军”一天可以跑完多少距离?清风店战役,杨得志挥兵125公里已经是非常罕见的强行军距离,其中许多部队之前还经历过六昼夜的战场机动,极度疲劳。
政委杨成武特别起草了战斗动员令,几十年后杨得志上将对此仍然记忆犹新,认为动员令写的“气势磅礴,火药味浓,鼓动性强,似乎前军万马就在眼前”,其中关于行军速度的要求,杨成武写道:不顾任何疲劳,坚决执行命令,不顾夜行军、急行军,不管没吃饭、没喝水,走不动也要走,爬着滚着也要追,坚决不放跑敌人!
老电影《解放石家庄》对此是有过描绘的,最先赶到清风店的一个连坐在地上都起不来了,然而仍然挣扎着投入战斗。至1948年10月20日,晋察冀野战军全歼罗历戎所部,毙伤敌人6155人,生俘11098人,取得了了晋察冀军区和野战军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为解放石家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聂帅高兴的说:“这次歼灭战打得很干脆,从军长到伙夫一个没有一个逃跑掉”。
清风店战役的胜利,完全是依靠我军指战员的铁脚板取得的,行军速度远超敌人,成为战役成败的关键因素。这也就引出另外一个问题,战争期间部队急行军跟跑马拉松更不一样,到达指定位置还要迅速投入战斗,如果在行军中耗尽全部体能,那还怎么冲锋打仗?
所以简单的换算路程和时速,显然是不合理的,比如晋察冀野战军这次机动的平均时速只有5.2公里,但是从行程看仍然是高强度“强行军”,并且速度在绝大多数时间也是“急行军”。
另外一个光辉战例当然就是红军长征时期的“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28日天亮时分,红一军团第二师红4团接到命令,务于29日凌晨奔袭占领泸定桥,而此时部队距离泸定桥还有120公里!红4团指战员们在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看来是传统啊)的率领下,于是开始了争分夺秒的强行军,大渡河对岸也有敌人的援兵同向前行,可谓是生死时速的对决。
客观来说,飞夺泸定桥的强行军比13年后的清风店战役要困难的多,那是初秋的华北平原,气候和道路都比较适宜,然而1935年的大渡河两岸,不仅是崎岖难行的山路,红军战士们还要克服大雨和黑夜的困扰,其艰难程度是无与伦比的。行至深夜,对岸的敌人都撑不住了扎营休息,而红4团依然寅夜冒雨开进,期间还打垮了多次小股敌人的阻击,终于在29日赶到泸定桥头,用“飞夺”两字毫不夸张。
杨成武上将曾经回忆到:“我和总支书记罗华生同志,飞跑到行军队伍的最前头,站在一个小土墩上,向急行军的队伍进行政治动员”!同样是差不多120公里240华里,红4团的急行军速度和强行军距离,才是战争时期的历史记录,某种意义上,这已经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
网友解答:
-----
急行军,不是好玩的事情。
1,我自己在部队的记录是75公里。
大概走了20个小时,那是我自己的极限了。回到营房,骨头散架,俩腿抽筋,全身酸痛,估计再走5公里,就得当场口吐白沫,气绝身亡。
除了这个长途奔袭,打靶不好来。除了第一次步枪卧姿100米,5发子弹打了37环,在部队近30年,年年手枪打靶,从来都是光头。白白浪费了国家100多颗子弹,我一直很内疚。不过,现在强烈怀疑我的手枪有毛病。
10公里武器泅渡,那是要命的项目。我海边长大,从小游泳,可是训练的时候只能游一公里,如果收容船不把我打捞上来,估计要到日本海边找到我。
110米栏,不知道谁设计的。那个深坑,我下去了就上不来。哪个高板,我只能绕着走。
因此,我要喊,我该死,战士万岁!
2,最有名的强行军是飞夺泸定桥。
一昼夜120公里。
1935年5月29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命令刘伯承、聂荣臻夺取泸定桥。先锋为王开湘,杨成武。22名勇士,由连长廖大珠任突击队队长。
可惜22名勇士,几乎所有人都在后来的长征路上牺牲。
240里,是山路,还得和敌人遭遇战 。红军,是钢铁。
3,志愿军113师,三所里奔袭。
14小时70多公里。这恐怕是军队的极限了。
志愿军战士,都是喜马拉雅山,任何人休想翻越。
-----
网友解答:
-----
2014年,当时我在原成都军区某炮兵部队连队任指导员,从那年开始,军区首长强调机械化部队也不能掉链子,要努力练成铁脚板,因此就开始了每年一度的冬季野营拉练。
野营拉练就是指全副武装在野外连续行军七天,大概行军300公里左右,平均每天就是40多公里。
每天行军40多公里是什么概念
没有当过兵的人,可能会感觉每天40公里很稀松平常,应该很容易达到。其实在当兵以前,我也会感觉这个很容易,因为解放战争中,解放军还有过一天行军接近100公里的记录。
但是,事实上,每天行军40多公里真地很要命,对一个士兵也是非常大的考验。
1、全副武装
。因为刚开始搞这个拉练的时候,从上到下都对这个训练估计不足,我们当时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落实全副武装要求。
就是一个士兵要背一把枪、五个弹匣,一个背囊,里面装被褥、大衣以及必备洗漱用品,一个水壶,战术背心,凯夫拉头盔,还要每人背3-5斤的大米等等。各个兵种背得还有差别,通讯兵还要被电台,有一个士兵要背3000发实弹,这个相当重、相当难背。
总之,
全副武装下来,负重总计接近40公斤。
如果对此还没有什么概念,鼓励你们可以试着被一袋50斤的大米走上一段路,看看效果如何。
2、一般行军
。我们按照平时要求,一般行军速度大概在每小时5公里左右。这个速度确实不快,但是因为负重高,一个连队会有大概5-8名同志跟不上,不得不坐上收容车。当然第一天,大家普遍可以坚持,一般掉队较少。
3、急行军
。我们曾经进行了两个小时的急行军,急行军要求每个小时走8公里左右,这个基本上就是要小跑起来。
刚开始,要求我们全副武装跑,结果有接近一大半同志跟不上,队伍稀稀拉拉,这个不是他们的错,因为在强负重条件下,根本就跑不动,只有一些体能超级好的才能跟上。最后只能让大家把背囊都上车,然后背着抢跑,这样才将就完成了任务。
当然,我们急行军是拉练最后一天进行的,成绩不理想,主要是大家经过七天的拉练,基本已经透支了。要是第一天,我想完成两小时16公里的拉练,应该可以完成。
拉练中的困难
1、身体极限
。拉练真的是一件非常辛苦甚至难以言表的体力消耗。
当时我32岁,身体确实不怎么好,还有颈椎病,每天戴着2-3公斤的钢盔、背着几十公斤的背囊,然后走40多公里,简直要崩溃的节奏。
第一就是脚受不了,大概走到10多公里的时候,脚就开始打血泡,第一天走完全程整个脚血泡都满了,很多都已经磨破,那种钻心的疼痛简直让人绝望,也有可能是我走路姿势问题,总之特别容易磨出血泡。
除此之外,就是颈椎压迫,太痛了,头都抬不起,两眼昏花那种。当时我们连长是士兵提干的,身体素质较好,多亏他来指挥,要不然我肯定没法坚持。
身体这方面,可能跟自己个体和年龄有关,有些士兵年轻,确实对比下来,他们要厉害得多。因为地处四川,很多士兵个头不高,他们行军着实吃力。
2、队形保持。
拉练一般是两路队形行进,一般整个部队队形都是连绵好几公里,行进过程中难免有块有慢,前面如果快一点,排在后面的士兵可能都要追好久,因此,队形很难保持到位。
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就是不能出现掉队情况,所以就比较考验一个队伍的指挥员了。队伍指挥的好,跟得紧促,大家就不会太累,要不然一会快一会慢,节奏控制不好,就很快把大家的体力耗尽,后面难免出现很多掉队现象。
因此,行军时候,队形保持一致还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保持不好,大家情绪也会很受打击,很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对行军非常不利。
3、坚持坚持再坚持。
行军就是对毅力的考验,在身体已经突破极限的情况下,面对脚痛腰痛,还要坚持走下去,唯一激励你的就是自己。
当然,一个人在群体中,有连队领导和班长的鼓励,只要是还能够坚持的,一般也不好放弃,都是咬牙坚持再坚持。
当时,我满脚血泡,东西实在背不动了,多亏战友之间的相互帮助,不抛弃,不放弃,作为指挥员,我更不能掉队,责任感压制着自己,为了目标,只能咬牙坚持坚持再坚持,有时候嘴唇都被咬破了。
急行军一天能走多少里。
回归到题目本身,上面我介绍了一般行军的情况,也就是全副武装行军。这个一天能走40公里确实已经很了不起,基本上也都达到了部队徒步行军的极限。
如果是急行军,往往都是轻装,就是不戴背囊,只拿战斗装备。这个我觉得每小时7-8公里应该没问题,一天行军10个小时,那么就是80公里左右,也就是160里路。
不要认为这个简单,我目前还没见过哪个部队急行军徒步跑80公里的,这个还只是理论数值。
现在的路其实更不好走,以前战争年代大家走山路,毕竟是土路,凹凸不平,而且比较软,适合行军,一般脚不容易打泡。
但是现在行军基本上走得都是柏油路、水泥路,路太平了。很多人肯定有疑问,路平应该更好走啊,其实大错特错,路太平,脚的摩擦点就在一个地方,很容易打血泡,只要一打血泡,那种钻心的疼痛肯定会影响行军速度。
因此,以前走山路,急行军每天跑100多里路很容易,但是在水泥路上这么跑,压力还是很大的。
一个马拉松是42公里,他们装备都很好,而且不负重,都有相当一部分人坚持不下来。你想想急行军,理论上每天跑两个马拉松,这个是什么概念,而且还要保持一个队伍尽可能全部达到这个水平,压力相当之大,这个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说到最后
靠双腿跑,再怎么跑也就那个水平,目前我们已经实现机械化,有专门的运兵车,有高铁有飞机,可以快速实现远程机动,似乎也不会出现纯粹的徒步急行军。
但是,我们还是不能放弃训练自己的脚板子,毕竟战争最后拼的永远是个人的素质。当年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的穿插部队,就是用铁脚板战胜了全副武装的美国机械化部队。
-----
网友解答:
-----
在朝鲜战争中,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3师创造了一个世界步兵战争史上空前的急行军记录。这项记录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国家的军队能够打破,被永远载入了史册。
38军113师的官兵们,用14小时在夜间仅凭双脚,边打仗边行军72.5公里,这场惊心动魄的奇迹在朝鲜战争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抢占三所里,这是命令
在朝鲜战争清长大捷的一系列战役中,有一个叫三所里的地方,开始是由南朝鲜治安军占领,由于位置极为关键,志愿军志在必得。
韩先楚将军给38军113师下了命令:
必须向三所里穿插迂回,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和伤亡,你们都只能无所畏惧的向前,哪怕只剩一个人,也要插入到三所里。
韩将军之所以下这样的命令,是因为三所里这个地方是个交通要塞。南面有大同江,相当于一道天堑,可阻断敌军北援;北面有兄弟山可卡住公路,阻止敌军南逃。如果占领三所里,可以拖住美军三个师的兵力,但占领的过程中也会四面受敌,将会是一场恶战。
113师师长江潮和副师长刘海清带领一群老兵,发出了坚决完成任务的誓言。领取任务之后,113师像离弦的箭一样向三所里飞奔。
行军过程中,异常的艰难
113师在往三所里极速行军的路上,遭遇了多股南朝散军的伏击,113师的官兵们只能边打边跑,一刻不停的向前狂奔。
在恶劣的条件下,有些战士跑着跑着,就因为体力不支永远的倒地不起。一些战士疲倦到了极限,索性躺在路中央,让战友将自己踩醒后接着前进。最苦的莫过于炮兵,肩上背的沉重的炮弹和军械把他们的腰压弯了,但他们一步也没有脱离步兵。
长安山海拔1250米,战士们翻越这座高山时,全体军官在前面冲锋开路,其他战士结成一长串人链,人拉着人,人拖着人前进。
113师全体上下,不管是师长或是炊事员,尽管他们的大脑已经疲倦,他们的思维已经凝固,他们也从来没有放弃前进,也从来没有想过停下来休息,支撑他们前进的就是“三所里”这三个字。
在这样高难度的行军中,他们走了几步又开始和敌人打,打完之后又开始前进,走一会又遇到一股敌人又接着投入战斗。这样不知循环了多少次,他们走了一个晚上,终于在天亮时分,距离三所里只剩15公里了。
丢弃所有伪装,迷惑敌人,光明正大的让对手开门迎接
战士们靠着顽强的意志力,行军一个晚上后,113师翻山越岭来到了公路,前面15公里就是三所里。可这个时候由于白天降临,天空中全部是盘旋着的美国飞机。
目标就在不远处,如何突破这层障碍呢?
颇有智谋的113师师长江潮向战士们下达一个命令:
扔掉所有伪装,不能采取任何防控措施,不能躲进山林,所有人员沿着公路正大光明的前进!
盘旋在上空的美国空军上了一个大当。他们认为只有中国军队才伪装防控,如此正大光明行军的一定是南朝鲜部队,也就是自己的盟友。
美国空军认为113师是撤退下来的国军。
美军飞行员向113师投去无比深情的战友眼光,之后又向驻扎在三所里的南朝鲜治安军发出了无线电要求。
他们要求南朝治安军给正在路上的国军多准备米饭、开水以及咸鱼。美国飞行员认为,这些快速撤退下来的国军,身体一定缺乏盐分,需要补充咸鱼。
美军飞行员这份周到和细致如同家庭主妇一般,他们哪里会知道,南朝军精心准备的米饭和咸鱼,再过一会儿将落入有勇有谋的中国志愿军饥饿的肚子里去了。
后来113师轻松的击败了驻守在三所里的南朝军,占领这个咽喉之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创造奇迹靠的是坚韧不拔的意志
113师全体官兵们靠着顽强意志,在14小时内边打边行军72.5公里。而这在72.5公里,仅仅是地图上直线距离测算出来的,还不包括官兵们翻山越岭走过的曲折路线。
以后的军事历史家们一致认为:志愿军38军113师的此次穿插迂回行动,创造了世界步兵战争史上空前的纪录。而且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能够打破这项记录。
而在震惊世界的1990年海湾战争中,拥有现代化重型装甲部队的英美联军,在浩荡平坦的伊拉克沙漠上,即便对手是一群溃不成军的伊拉克军队,英美联军每昼夜的进攻速度也只有五六十公里,落后于113师的行军速度。
113师在向三所里行军的路上,他们依靠着纯粹的精神力量和非凡的意志力完成了一项“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英雄壮举。
总结
何为急行军?
一般指部队快速前进,每小时约7.5公里。
而志愿军113师在向三所里的冲刺中,面对着恶劣的环境和路上不断出现的敌人,
在边战边向前走的过程中,113师创造了14小时行军72.5公里的傲人成绩,平均每小时5.2公里。
这足可称之为无以伦比的行军速度。
朝鲜战争中,面对拥有现代化先进装备的美军,志愿军表现出神勇无比的王者风范。致使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官四星上将沃克在逃跑时说:闻到中国饭菜的味道就撤退,中国军队肯定在一个什么地方等着我们。
美军之所以对志愿军畏惧到这种程度,就是因为志愿军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
抗美援朝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底气,打出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
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英勇表现,就像一曲英雄之歌,即便穿越了60年的时间隧道,到现在依然令所有国人热血沸腾。
-----
网友解答:
-----
你要说不靠车轮子的话,在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成长历史上,英勇的人民军队不断刷新急行军的记录,打赢了一幕幕奇迹般的战斗。
第一战,红一军团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刘伯承、聂荣臻两位老帅带着红一军团一师,依靠炮神赵章成三炮开挂总算抢到了几条船,从安顺场强渡了大渡河,但红军的危机并未消除,因为红军主力1、3、5、9军团和中央还在大渡河左岸,没船过不了河。背后国民党中央军、川军、黔军、滇军几十个团已经黑压压地追了上来。
怎么办?当时毛主席说:“刘伯承去四川,单独搞一个局面”,这已经是做好中央红军变成太平天国石达开第二的准备了,就是这样千钧一发的时刻,林总提出:红军左右路同时沿河而上攻击泸定桥。
泸定桥在安顺场北边130公里,这还是地图距离,但那时红军可管不了这些了,5月27日说走就走,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由团长黄开湘(1935年病故,否则至少开国中将)、政委杨成武带队开路,林总自己压阵,差不多两昼夜走了160公里山路,其中27-28日走了120公里,5月29日红四团二连连长廖大珠带22勇士飞夺泸定桥,国军几十万大军全体懵逼。
101:我告诉你个秘密……红军会飞
那时红军穿的都是草鞋,四团长距离奔袭后大多数人都磨破了脚,所以后面的红军大部队看到山路石头上
都是血脚印
。
什么叫“飞”夺泸定桥,就是你还以为红军主力在百里开外,还根本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人家一捆手榴弹直接怼到你脸上。
蒋公:……
第二战,邓华横扫辽西四城教廖耀湘做人。
1947年秋季攻势,邓华带领东野7纵21师从10月1日到10月2日一昼夜跑了100公里,从辽源直接跑到法库城下,大清早踹门掀被子。
这一路是这样过来的:首先,位于威远堡的国军116师被7纵顺路打爆;
然后,在貂皮屯的国军130师390团于1日10时在红花甸被消灭干净;
法库:2日凌晨遭到共军主力袭击,守军伤亡惨重。
国军做梦都没想到东野居然是这种打法,当然大多数国军那时候确实还在做梦,只花了一个小时,驻守法库的国军177师一个团直接完犊子。
又是101:熟悉的林氏配方,老廖要不要来一壶?
一时间,感觉辽西到处都在打仗,国军到处被围被歼,国军新六军军长廖耀湘收到的各处告急电报如雪片一般飞来,他哪里想得到,这只是邓华一个纵队干的好事。
在邓华指挥下,7纵也成了“旋风纵队”,10月7日,7纵19师攻克彰武,歼灭国军暂编57师196团;10月10日,7纵21师拿下新立屯,全歼国军暂编57师师部和剩余2个团;与此同时,20师攻克黑山。
仅仅10天时间,7纵纵横辽西400公里,连克四城,歼敌近8000人,自己伤亡仅200人,敌我伤亡比例居然只有20比1。
廖耀湘:还是别来了,接不起
第三战:杨得志奔袭清风店打爆罗历戎。
1947年10月,晋察冀野战军军事上负责的杨得志首先以2纵打保定以北的徐水,以3、4纵准备打援。
围城打援本就是解放军的拿手好戏,傅作义命令国军94军和16军增援徐水,双方4个军立马大打出手,打了4天,国军虽伤亡惨重但分毫不让,两军相持不下。
就在这个关键时候,10月17日,在北平的蒋公施展微操大法,命令石家庄的罗历戎第3军增援徐水,想再搞一次南北对进夹击解放军。
杨得志本来还在犹豫徐水打不打,一看罗历戎来送人头,立马决定徐水不打了,走清风店埋伏第3军去。
此时,晋察冀野战军各纵队距离清风店最近75公里,最远125公里。而此时罗历戎距离清风店只有45公里。
杨得志:我不管清风店有多远,我只要打赢
别管那么多了,走起!杨得志下令各纵17日连夜向南进军,各级党组织收到消息,立刻联系沿途各个乡镇村,组织全村男女老少给解放军做饭。
那时候父老乡亲一听打国民党,干劲别提有多足了,直接村口支锅烧火,稀饭烧饼馒头火烧管够,条件好的烧鸡、白切肉,烧好了就是大瓦缸、大箩筐一装,解放军部队过来随抓随吃,一路不停。
更夸张的是,凡是家里有点力气的男劳力都帮解放军背装备,推弹药车,到了下个村,又是几百个小伙子等在村口,接力走起!
在人民群众大力支援下,晋察冀野战军如虎添翼,一昼夜狂奔250里地,最快的部队提前六小时到达清风店,刷新了我军奔袭新纪录。18日傍晚各纵进入预定阵地,居然还睡了一觉,19日下午,罗历戎的人马姗姗来迟,立马被养精蓄锐多时的解放军分割包围。
大概画面是这样的:罗历戎领兵行到谷口,只听山后一声炮响,闪出一彪军马,当先大将纵马挺枪,大喝道:罗历戎还不下马受缚!吾奉杨司令将令,在此等候你多时了!
(……编不下去了)
罗历戎给北平发报说自己在保南遭遇共军主力,在北平行辕的蒋公和傅作义死活不信:一天之前,杨得志的主力还在徐水地区与94军、16军激战。仅仅20多个小时的时间,共军又怎么可能横跨200多里地,到清风店抓罗历戎的野?
还没等94军和16军赶到,罗历戎就已经GG,全军17000多人被杨得志包了饺子。
傅作义:蒋公坑我!
第四战:38军113师闪现三所里。
跟前三战相比,这个第四战才是真正开大招了。
1950年11月27日,志愿军38军113师全师一万多人,根据志愿军司令部不惜一切代价赶到三所里,堵住美军第9军南逃大门的命令,在大约14个小时时间里走完了150多里的山路,还是人生地不熟情况下走的夜路。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路上,113师还打爆了美25师、美骑兵1师、英军29旅、土耳其旅、韩军7师各一部,全师一边打,一边跑,一边吃饭,一边睡觉。不少人狂奔到吐血,还有人赶路到心脏病突发牺牲。
这一次别说烧饼馒头了,连炒面都没有!水倒是有的,路边随手抓一把冰雪嚼嚼碎就是了!
一切只为了三个字:三所里!别忘了,113师在27号才刚刚打完德川,都没有时间休整!
28日上午7点,113师如神兵天降,击溃了三所里的韩军,赶在联合国军之前五分钟占领了三所里。要知道,那一夜美军是开着汽车往南逃命,志愿军没有汽车,只有脚板!
闪现完了之后,人困马乏还没吃饱的113师又放大招“南挡北拒”,一边狂揍南下撤退的美第9军,同时又摁着北上增援的美骑1师暴打,113师防线最窄的时候都不到1000米,窄得“步枪子弹都能射穿”,但美军就是打不过去。
彭总:别的不说了,三十八军万岁!
从28日到30日,整整打了三天,无论美军如何狂轰滥炸,坦克大炮轮番上阵,113师的阵地就是岿然不动。眼看攻克志愿军三所里阵地已经无望,志愿军主力又从背后席卷而来,美第9军被迫放弃100多辆坦克和1000多辆汽车以及所有的重武器,向西翻山越岭撤向安州方向。
三所里一战,志愿军113师的时速竟高达5.2公里,相当于日均125公里,而且还是在不停的战斗中实现的,这速度什么概念?1941年德军发动“巴巴罗萨”行动,一贯以闪电战闻名的德军在古德里安指挥下,其装甲部队一天也才推进了75公里!就这速度,已经打得苏联红军差点崩溃了。
所以你别说38军为什么可以被彭总叫做“万岁军”,人真没吹牛皮。
麦克阿瑟:哎哟我的老牙!
在绝境中一次次闪现开大,一次次打懵敌人,这样的战斗力,这样的爆发力,没有坚强的信仰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为了人民,为了祖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
-----
网友解答:
-----
真实军旅生活分享。其他的回答里说的大多都是二战时的事,那已经距离今天80多年了,下面我说一下当代陆军行军情况。
现在行军的计量单位是公里,我在下面的论述里所说的行军数字为公里,题主可以自行转换为里。
当代的陆军行军根据地理情况,任务情况,对行军速度要求不同,我先说一下行军时,一个陆军步兵的单兵装备。头盔2公斤,战术背心加2颗手雷2公斤(不加护板,加前后护板的话再加5公斤),6个弹夹6公斤,制式武器加1弹夹5公斤,大行军背包15公斤(内装48小时生活必需品10公斤➕1个小战斗背包5公斤)。以上一名陆军战士在行军时的最基本负重,也就是最轻的负重达到30公斤。但是在实际中,只有班长可以做到如此轻松,其他士兵根据班内作战角色不同,都要再加上个5-10公斤负重(比如拆装担架,机枪更换枪管,机枪子弹,步话机,手提式火箭筒,枪榴弹,泅渡绳。。。) 也就是达到35-40公斤。好了,以下的行军距离和时速,均为这种负重标准的要求。
1 平原。
正常行军速度5-6公里小时。每小时休息十分钟。日行军距离40公里。
急行军速度6-8公里小时。每两小时休息十分钟。日行军距离40公里。
强行军速度5公里小时。每2小时休息5分钟。没有吃饭睡觉时间,日行军距离80公里。强行军多为军事训练,因体能消耗过大,士兵会出现各种身体状况,实战中会大大减少士兵的战斗力。
上述为日间行军速度,夜间所有标准减1公里。下面的也一样。为节约篇幅我就不单列出夜间标准了。
2 山地。
半雪山行军速度(防滑鞋),每小时4公里。走大之字,垂直坡度不同,所走的之字形的斜度不同,大概比例是上升100米需要走800米。
雪山行军速度(穿雪橇加防滑带),每小时3公里。
山林急行军速度,每小时5公里上山,每小时6公里下山。
山地行军危险大,士兵体能一旦支撑不住,很可能造成扭伤,每小时休息10分钟。
3 沙漠。
沙漠和戈壁行军。
正常行军 每小时3公里。
急行军 每小时5公里。
白天气温太高,沙漠行军要注意防止脱水。单日行军距离20公里。
4 密林。
热带雨林或密林中
正常行军速度1-2公里每小时。
急行军速度3公里每小时。
森林中树木太过茂密,需要用开山刀边砍树枝荆棘边前行,一般第一名战友负责砍树,每半小时轮换一次。森林中因为地形的原因,走路步伐需要高抬腿,相当耗费体能,而且无法走快。
以上是陆军四种地形的行军速度要求。上述标准为北约军队统一要求,并不存在泄密之类的问题。
最后,在行军途中,士兵并不是只是走路,走路的时候还有大量其他工作要做。比如要随时步话机跟其他纵队联系,要随时观察地图,寻找各个参照物,集合点,要观察地形,随时在脑子模拟出遇袭后最佳的反击地点,还要随时观察情况,查看有无前队留下的标记,有无敌人的踪迹车辆痕迹,有无交火痕迹。。
今天先分享到这里,手机码字不易,各位好友如果喜欢麻烦点个赞,感谢大家。
-----
网友解答:
-----
129公里,这是我们的老红军创下的世界纪录,1935年5月29日,红军为了抢占主导权,24小时下来奔袭239里路。要注意这是没有任何机动车辆可以代步的,急行军一天能走的公里数要根据上级的指示,如果是超级紧张,必须预定时间到达地点,当时的红军部队吃不饱穿不暖,可想而知,他们的体力是极度透支了,为了革命成功唯有拼了。
这是急行军为飞夺沪定桥战役,然而奠定了基础,红军部队大部分是走山路多,没多少平路可走,原因平路很可能会暴露目标,而且要躲避对方探子或者敌方部队,暴露了很可能功亏一篑,按照现代人来讲,叫他背上包包徒步前往30公里处,而且包包里面有十斤重左右的东西,很可能完成不了任务,那么红军部队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能走出数百里路,已经超越人体的极限,然后还要继续打仗,这种情况光是说也让黯然神伤,他们是靠什么来支撑,能有这么强的意志力吗?答案是为了明天的新中国,红军这代人是大部分都是经历一战和二战,看到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我国旧社会就饱受外势力的欺负,他们为了国家从此不受外势力欺凌,就算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数百里路对他们来讲,是坚决完成的。
当今世界各国军队都是要求比较严格,但是一下子来完成一百多公里,还是比较少见,但我国现代化军队是要求向红军学习,基本都要实现负重徒步数十公里,这种训练相比霸权的特种部队还要更胜一筹,负重越野训练是我们传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靠这种意志力来完成。为什么看到红军的小腿会绑扎白色布条?原因它是古人发明的,可以保护战士的身体,绑腿原因是让血液回到五脏六腑,然而达到腿脚的灵活,不易疲劳,甚至让人体发挥到极限,就算严重疲劳也是事半倍的恢复,当心脏和头脑供血稳定,肾上腺素能剌激大脑,不惧怕任何冲锋陷阵,这是古人的智慧。
-----
网友解答:
-----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1935年5月28日凌晨,距离泸定桥240里处,一个团的红军正在短暂休息。时任政委的杨成武将军接到了军团发来的第二封电报,要求部队必须于29日凌晨夺取泸定桥。
部队刚刚出发的时候,军团要求的是30日攻占泸定桥,如今却从三日变成两日,命令也从“十万火急”变成了“万万火急”,可谓形势已经十分严峻了。
看着眼前疲惫的战士,杨成武的心中别有一番滋味,军团的命令必须遵守,他只能要求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体,靠着双脚去与时间赛跑。经过紧急动员,上千名红军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28日上午,部队经过急行军,前进了60里,中途还击溃了国军一个营,未与其纠缠,继续向目的地急速开进。28日下午,部队再次击溃国军一个营,占领了摩西镇。无奈的是,过河的桥已经被溃退的敌军破坏了。经过两个小时的修复,部队继续向泸定桥进发。
28日傍晚,天下起了大雨,原本行走困难的山路变得更加泥泞不堪,增加了行军的困难程度。在路上,还碰到了一伙增援泸定桥的国军,为了不被对面的敌人发现,红军亮起了火把,还借用被俘虏的国军士兵,使得对面的国军错误的认为这也是一支前往泸定桥增援的“友军”。就这样,两支“国军”在大渡河两岸同向奔进。
28日午夜,对面的国军比较疲劳了,停止行军,转而宿营了。敌军可以休息,红军可不能,部队还在继续向着泸定桥疾进。29日凌晨,先头部队到达泸定桥,一个冲锋就占领了西桥头。对面的国军也马上惊醒了,加强了东岸的防御力量。
在片刻休息以后,红军发起了强攻,22名勇士在西岸红军火力支援和东岸红军的配合下,一举攻占了泸定桥。从接到军团命令到完成战斗任务,红军花了不到24小时的时间,却行军240里,中间还击溃了两个营的国军,创造了人类步兵史的奇迹。请记住这支英雄的部队,他们是红一方面军第二师红四团。
-----
网友解答:
-----
1950年朝鲜战争的德川会战,几乎创造了一个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1950年11月27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企图利用其机械化部队,突袭德川,而当时的第113师得到上级命令要求无比阻止联合国军的行动。
于是一场连续十四小时的强行军开始了,从二十七日晚得到消息,到二十八日上午八点到达指定地点,行军路程为70多公里,成功的截断 了联合国军的退路,使得由北进的联合国军变为南退。
“常行军”为时速4~5公里,日行程30~40公里;“急行军”为时速10公里左右;“强行军”为日行50公里以上,一昼夜连续行军12小时以上;奔袭速度与急行军速度基本一样。
可能有人觉得这个数字还没有到达极限,那我们就以海湾战争为例吧。发生于1990年的海湾战争,当时的美军可是一直现代化的军队,完全是机动部队,可就是这么一支机动部队在攻打伊拉克的时候,日行军也就是大概五十到六十公里的样子。
所以说,通过步行的方式一般能够走上个五十公里,那么这支军队就已经很不错了,
况且大多数的情况下还是有负重的,这对于士兵来说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考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人民子弟兵那钢铁般的意志力。
-----
网友解答:
-----
关于军队急行军,曾经接触过旧时参战的老兵,肩扛一把“七斤半”,四、五十发步枪弹,二至四枚手榴弹,然后就是二、三天的口粮,包括水壶和捆成很小的被子等,负重也就不到三十斤的样子,不似现在,单兵负荷动辄四、五十斤,真的累死人的节奏。
一路不停地走下来,中途稍时休息,喝口水,啃点干粮,补充一下体力,一天顶多只能走百公里,不会跑更远了,毕竟人的体能有限,即便再进行政治教育,事实上都是无济于事的。
平常人行走,每小时能够达到5公里,但越往后面走,就越累了,许多人体力跟不上,有的会腿抽筋,1500米跑步都会有人腿抽筋,更何况是保持一定节奏,不停地走啊走,真的非常累人的,也只有军人,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才能迈向最终目标。
即便当下军人训练,有10公里武装越野,但却很难达到当年战士们,武装急行军的水平,毕竟当下的军人,基本上都是机械化了,不似以前打仗,全靠两条腿,尽管非常累,但走路的速度和人的耐力,都锻炼出来了。
有时翻山越岭,从小道穿插,就是为了赶近路,要追上敌人的汽车轮子,可见当年战争年代不仅作战环境的恶劣,而且士兵打仗时非常艰难和困苦。
当年,解放新中国的老兵们,其吃苦耐劳的意志力,即便当下的军人,都很难有人能达到,走路肯定是当年的战士们强悍,没有汽车可依靠,打仗就是徒步,但非常考验官兵的体力和意志。
第38军第113师,奉命在朝鲜价川以南地区,对“联合国军”进行穿插迂回的三所里战斗,是我志愿军强行急行军穿插迂回作战的经典范例。
1950年11月27日晚,第113师从德川以南沿安山里、船街里、龙召里开进,在极度疲劳情况下14小时急行军70多公里,于28日8时许进至并抢占三所里。
随即,第113师又分兵抢占龙源里,南阻北抗,顽强坚守三所里、龙源里,成功截击由北向南撤退及由南向北救援之敌,配合志愿军正面部队围歼价川、清川江以北的“联合国军”,战斗持续至12月1日,第113师共毙伤俘虏“联合国军”3000余人,缴获汽车500余辆。
第113师官兵,敢于克服穿插过程中遇到的艰难困苦,在连续行军作战,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全师官兵决心爬也要爬到三所里,去堵住敌人。
翻山越岭,走很难走的山路时,每个士兵都携带充足的弹药,以及5天的干粮,14个小时内,居然急行军70余公里,可谓人人都有钢铁般的意志,以坚决的行动打乱割裂了敌整体部署,才保证了三所里战斗的最终胜利。
-----
网友解答:
-----
如果单从表面数字来算,也就每小时行军5公里,如同步行上班的行走速度,
很多人认为以这个速度连续走14小时70公里难度不大。
不妨先看看实际条件:
首先,“成年正常男子的步行速度每小时5公里”指的是无负重在平地上行走。
其次,日行50公里以上,一昼夜连续行军12小时以上属于强行军概念,
一般来说强行军速度是每小时8-10公里,在这种行军方式下,身心承受力会达到极限。
第113师14小时轻装强行军70公里存在很多不利因素:
1、72.5公里指的是地图上水平距离,而实际上整个穿插都是在山路,
其中有海拔1250米的长安山,不断上坡下坡,行军实际里程远不止72.5公里。
2、山地行军,坡度、高差及高程、起伏频率及切割度、植被的种类及密度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体力的消耗和行军速度。
3、积雪地要比硬土平地难走,也会消耗一些体力和时间。
4、大部分穿插时间都是在深夜和凌晨的黑暗中进行,能见度低,速度快不了。
5、师级规模穿插与小分队行军完全是两个概念,人多了快不起来,
6、由于是进攻前进,没有休整,战士只能边跑边吃雪和炒面,
这种炒面是志愿军标准食品,成分是70%小麦粉,混合30%的玉米粉或大豆粉、
高粱粉,炒熟后加入0.5%的食盐。
不管吃炒面能产生多少热量,但直接食用未加热的冰雪,会带走人体内核心热量。
7、113师到达指定地域后,随即与晚5分钟到达的美军交战。
如果想切身体会其难度的,可以尝试背20斤重物,在400米标准体育场里以5kmh的速度跑175圈,
看能否在14小时内跑完175圈。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中国硕士研究生的含金量有多高?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