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1974年民办教师的工资水平是怎么样的吗?
有人知道1974年民办教师的工资水平是怎么样的吗?
-----
网友解答:
-----
民办教师严格分应为老民办和新民办两种。老民办是文化大革命以前担任教师工作的;新民办是文化大革命以后担任教师工作的。
老新民办教师都不是师范院校生,不是科班出身。时间界线应是1969年,前为老,后为新。
农村最早的公办教师大多是旧社会的私塾先生,建国以后,政府仍然留用,为国家公办教师,不过教龄从1949年算起。
公办教师不够用才招收了一些老民办教师。这些人那时身份待遇和公办不同。身份叫民办,待遇比公办差一大截。公办每月最少42.5元,这些老民办只有18~28元。那时对这些人也叫民办公助。意思是身份是民办,挣的钱是公家的补助,相当于当时工厂的学徒工。不过这些人在生产队不记工分。
1970年左右开始,这些老民办开始陆陆续续转正,到了1975年左右,基本全部招转完。
缘于教师还是不够用,于是又出现了二次的民办教师,应该叫新民办吧。
其实,确切一点讲,1974年那阵,没有人把文革后,非科班出身,从生产队选拔进入教师队伍的教师叫“民办教师”这一称谓的,也未有老新这一说法。
我是1972年10月份进我们村小,站上讲台的。那时,公办教师除外,我们这些所谓的先生,分两类:队请和乡请。
所谓队请,就是学校学生数突增,原来的公办教师忙不过来,报告乡主管文教的教育专干,专干顺便给一口谕:回去和大队商量一下,先请一个。这个大队干部商议研究确定请进来的教师便叫队请教师。队请教师是大队研究决定的,没有批复文件,充其量有个会议记录。
队请教师教一段时间后,乡上文教专干抽空前来考察,可能相当于如今的面试吧,先通过座谈访问,后和你面对面谈话,最后觉得你还够格胜任教育工作,便要你写一份自传上报乡教育组。
队请教师是队上临时委派的,差不多等于如今的干天天活,教多长时间记多长时间的工分。有的是大队某干部的人情面子进校的,水平太差,三天两头没过,便让群众骂落架了,又回队劳动去了。这只能按天记算工分了,谈不上有什么工资。
那时的乡教育组其实只是一个文教专干,并且归乡政府管,住在乡政府。
文教专干见各队请的教师多了,于是某天借乡政府领导开会,把各队的具体情况在会议上向领导一汇报,领导根据各队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后通过,最后乡政府专门发一文件:经乡政府×月X日会议研究决定,同意×××等同志为我乡乡请教师……
这个文件是有权威性的,一是认可你为乡请教师,二是教龄计算由发文之日起,三就是所谓的工资一一当时也不叫工资叫乡请补助,每月三元。
记得当时我们戏谑:三十大毛。
队请教师是没有这三十大毛补贴的,只有工分。成为正式乡请教师后,才有补贴,但这时不需要在小队饲养室记工分了,按乡上要求,执行的是大队固定工的撵工分制度。
撵工分就是一个队的所有劳力年终决算时,记工员会计账上平时按天记工后一年的累计工分。当然有高有低有多有少,但和学生考试一样,总有一二三的名次。
当时上级的政策时,小队的所有固定工,包括饲养员,大队砖瓦窑、白灰窑等人在内,一年工分取全小队前三名的平均值。乡请教师说白了,就是小队一个固定工,和饲养员一样。
记得我那时家贫,睡在学校有被子有褥子却买不起单子(床单),领了二个月三十大毛的补贴(工资)后才扯了七尺条子布作为床单。
说起来好笑,那时的公办教师每人每个冬季有14元的烤火费。这烤火费上级规定是要集体使用的,我们学校教师有炕,烧炕柴是教师带学生下沟斫的,不需要买无烟煤烤火搭炉子,我们几个乡请想和公办合起来,均分那笔烤火费,可公办校长见我们有觊觎之心,那天用烤火费给学校买了一座钟一口哨。
也真该有个时间了,那座老旧铃在顶上的手提钟,时常坏时时修,今天走明天不走的,弄得当辅导员的好为难,决定不了放学上下课时间。
记得首次轮我当辅导员,我拿捏不准时间,曾求过我的一个大点的学生。这学生很有经验,他一看天上的太阳位置,二看房檐前的阴阳界线,三看村里做饭的炊烟。
记不清乡请教师几年后县上整顿,通过考试,清退一批后又变为县请,后市上又运用同样的办法,使我们成了市请。记得当时合格的发“使用证”,待定的发“试用证”。当然拿不上这两证之间任意一证的,全部予以辞退。
这期间,补贴亦增加了,四十大毛,五十大毛,八十大毛都有,但在哪个等级是看教龄的,最低的仍是三十大毛。
到了1980年,全省市请教师大整顿,又清退辞掉一批不合格的,方才成为真正的民办教师,省上给每人颁发了一个绿皮的“陕西省民办教师证”。也就是从那时起,才出现了民办教师这个群体。
但仍然没有工资,只有补助。这个阶段,生产队已解体,民办教师的补助其实已成为工资,不过少的可怜,根据教龄最低的二十元,最高的三四十元不等。
这个阶段,是民办教师最困难煎熬的阶段,虽说把过去补贴叫成了补助,有所增高,但过去有工分那个大头,大小头合起来,僧面佛面都有,心里还比较舒服。这下,只有小头没有大头,只剩僧面不见佛了……
好在当时曙光出现,每年都要一定的民办转公办指标兑现,所以大家咬着牙坚持等待,等待坚持,坚持等待那呀么那一天。
民办教师是2000年上世纪末全部招转为公办教师的,招转以后才真正有了工资。
我是1995年通过考试招转的,当时工资批的是每月310元。虽然不高不多,但我那时异常高兴,因为我真正有工资了,真正成为公办教师了,是真正的国家公家人了。
-----
网友解答:
-----
在我们当地,1974年前后的民办教师,其任教期间的待遇有两块:一是所在大队(生产队)按一个平均劳动力的工分、参加年终集体收益分配,吃平均口粮。二是教育部门每月发给5元的生活补助费、即所谓工资),有民办(代课)教师生活补助费发放表,个人签字、摁手印支取。笔者本人就是这样经历过来的。
目前这些民办(代课)教师招收聘用批复通知和证书,以及工资补助费发放表等原始档案资料,在不少单位还有保存,成为之后民师认定参加工作时间、转正,以及当时辞退后的民师前几年认定教龄、发放生活补助费和养老金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证据。原始档案材料遗失的,需要原所在村、学校和三人以上的教师同事出具证明,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不排除有某些虚假的成分。
历史就是这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民办代课教师在那个相对贫穷的年代、艰苦的环境下,领着微薄的奉禄,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开拓、维持、发展、繁荣,做出了伟大贡献。与现在的教师待遇比起来,令人不胜唏嘘!
原民办代课教师已经人稀马疏,在世的确实不多了,应该享受的政策待遇,理应得到合理的落实,让他们得以安度晚年。
-----
网友解答:
-----
有幸碰到你提出这个有关民办教师待遇的问题,我也是一个原民办教师,尽心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是1976年由大队选聘,公社教育组和学区负责人认可,经县教育局批准的民办教师。
因教师人才缺乏,为了响应国家全民普及教育的号召,教育战线聘用了大批农民子弟的高初中毕业生加入教师队伍。这些民办教师,平时在学校里教书育人,麦假暑寒假还要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劳动时队里不给记工分,队里全年给民办教师随中等劳动力工分,秋后参加生产队里的粮食分配。国家每个月补助四元钱,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季度发了12块钱,这就是我的第一桶金。
我们村的小学学校只有七八间房子(还是没收地主家的),其他一.二年级没有教室,只能借用农民闲置的土屋子。我刚进入学校时,学校里没有钱购买课桌板凳和黑板。我和其他老师们自己动手,垒讲台,制作黑板,脱土坯,打水泥板,垒台子当课桌,就连老师讲台上的桌子也是土台子。没有凳子,小学生自己从家里抱来小板凳。经过师生们的努力,一口崭新的黑屋子教室就这样办成了。
在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里,民师们虽然教学条件艰苦,待遇很低,可是每个老师对教学工作都很敬业。每个老师包一个班级,下午放学后老师批改作业,晚上备课到十一点。一个星期五天半的课程,星期六下午学区组织学习教研。民师们不旦白天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晚上还要做好村民夜校工作。
现在回想起来,那一代的老民师们,对普及农村教育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献出了保贵的青春。现在已有很多老民师不在了,在世的人也有六七十岁以上。他们年轻的时候把所有的精力都用的教育事业上,没能学到在社会上生存之技。这些人们,也包括我在内,没有挣钱的技术也没有劳动能力了,国家虽然按教龄每年月计20元钱,十年教龄每月才200元钱,与现在社会生活水平相比,只是杯水车薪。现在国家富强了不要忘记那一代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老民师,能在原基础上再增加些生活补助。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我是1972年4月入伍,县派民办教师(在编民办),在我们县1972年我一个月工资24元。我是全薪,没有记工分的。
但是在我县(别的地方我不清楚,请原谅)也有拿几块工资和生产记工分的,这些人的性质和县派在册民办教师性质不同,他们叫队派,(由于当时教师不够,由大队(现在叫村)行政出面指派某人到学校任教,大部分是从当时的贫宣队留下一部分。在我们县,到1974年那些队派教师由县宣教部门全部规划入县派民办教师。从此结束队派这个名称,即既拿工资又拿生产工分的这种现象,当然民办和公办比还是差多了,但是没办法,这是历史产物。
历史的产物,我人生难忘记忆,我也深刻认识到不同时代都有不同产物,我们应该用历史的眼光正确看待历史问题。
-----
网友解答:
-----
我72年教学,民办没工资,十多个教师,一个公办,其它全是民办教师,推荐,考核,录用有严格过程。一月27个劳动工日。试用期一年转为正式民办,小学县上发3元津贴补助,寒暑假不记工。留校基建,大队拨工,参加小队年终分配。年景好,每工曰五角钱,不好二角钱。那时生活,生存条件非常艰苦。但人思想充实,无怨言惩,一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不計报酬。
-----
网友解答:
-----
我老婆是六五年当民办教师,开始是以生养师,因为教的学生多收入反而比公办的多,文革后为减轻家长负担,学什费减少每人约一元。开始承诺是县文教局和学校所在大队各负责一半补足原收入,结果不知何故没有兑现。
再后来实行工资制,当时规定自报互评。我辅导区民师除一人报了三十元,其他全报二十八元。结果就按这定为工资。
实行工资后不久又说工资要交队记工分了。由于当时分红是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加上男教师每天记十分工,女教师只记七分工。所以富队的男民师最高收入超过公办教师工资(我们这里富队每工有近二元分红)。而穷队的女教师就少得可怜。这几年我们生产队很不景气,(从最高时的一元多滑到了六角八分甚至五角三分一个劳动工。)老婆最低的年份平均只有十二元左右,高的时候有近二十元。我队有个男民师他的收入是二十来元至二十八元左右。好在后来落实政策老婆凭高级中专的文凭转正了,现在退休金心满意足了。
题主问七四年民师的工资是多少?这不仅全国不统一,就是一个辅导区甚至生产队的男女教师收入都不同的。七四年大概正好是交生产队记工分的时期。
过去这么多年了,想想都难受,还是不想的好。
-----
网友解答:
-----
我是1976年9月1日,经大队党支部,大队干部推荐,大队小学领导同意,担任民办老师。
民办老师的工资水平是,首先是每月出勤按26天计算,每天工分记12分,按大队干部并靠。参加大队分配。全年工分3744个,工分值0.025元,即93.6元。扣工分粮钱21.4元后,年终可进现金72.2元。1000工分应得60斤细粮,基本口粮280斤由家庭所在生产队承担!这只指标,粮食的钱自付。二是国家每月补贴7元生活费!全年84元。三是自种校圆园田,种包谷喂猪和小菜改善生活。全年总收入在180元左右!
1976年与1974年,民办老师的工资无差异!
国家恢复高考后,我考试成绩达到录取分数线,进入高校学习,从此,离开了民办老师这个职业!
-----
网友解答:
-----
凭笔者的记忆,1974年是甲寅年,农历闰四月,当年的国家在教育战线,正是“批林批孔”的高潮,我们每周有三节“政治”课,全是学习报纸上的政治内容,写作文,创墙报,一片热火朝天。
中国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是从1962年开始的,按此推算,62年出生的到74年已虚岁13岁,这年他们刚入初中的门槛(那时候小学是5年制),所以各个公村(后来乡的编制)都有一到两所初中学校,而且一个年级都有好几个班,一个班最高满员有60个学生,可以想象当年的学校对老师的需求量有多大!
在当年,国家还没有恢复高考,在教育资源上,师范生基本停招,师源的匮乏,就得招民办教师。这教小学的是初中生就行,教初中的是高中生就行。
虽然当年教师紧张,并不是有文化的都成,当然“开后门”进去的多,想进小学当老师找该校校长和大队(现在村的编制)书记点个头就成,名正言顺的就成了“民办教师”
为何叫“民办教师”?就是工资不是国家出,是教师所在生产队出,这生产队给记工分,这工分比值跟生产队最高者工分值“围”,他多少,你多少。这下该民办教师并不是高枕无忧了,他寒暑假必须去生产队上工,单休日(当年星期六上课)也得去做工,不然的话会年终扣工的。
这样答案就出来了,一年的工分再乘以该生产队“工分值”,年终收入就出来了,说白了,大概一年有100元左右的收入。
可以说,当年的民办教师对社会是有贡献的,他们吃住在学校,逢星期六才能回家,星期天下午回学校,晚上学校开会,作好备课准备;吃饭自家带米,床铺自带被褥,几个人睡一个宿舍。
-----
网友解答:
-----
1974年,还是生产队,农村的民办教师没有工资。
01:民办教师是大队长找的,他们来自各生产队,从那个生产队来,那一个生产队给工分儿。
一般情况下,一个民办教师的工分儿和生产队一个壮劳力的工分儿一样,一天记十分。不过,民办教师的工分儿是按月计的,部分地区一个月计300分,还有的地方一个月计280分。
教师一个月有四个星期天,如果不参加学习培训,这四天还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不过,那时候,对民办教师的培训很经常,几乎每星期都进行。特别是到冬天,培训更频繁。
02:除每月工分以外,国家对民办教师还有补助,补助多少?也要分不同的地方。1974年,我们这个地方民办教师的补助是一季度十元钱。民办教师经常戏称是除不尽的3块3毛3。每月有3块3毛3的补助,对一个民办教师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买肥皂、牙膏,火柴、食盐是够用的了。
每月300工分儿,还有3块3毛3的补助,当时的民办教师确实比在生产队劳动的社员要强一点。所以,当时很多高中毕业生都想到学校教书,如果大队没有人,到学校当民办教师还真的很困难。
03:客观地说,60年代70年代的民办教师,处于农村大集体时代,如果不在学校当教师,就必须要跟着生产队的社员干苦力活儿。那个时期干民办教师,并不亏。可是,纵然是不亏,那时的民办教师也并不比一般的社员富足。为什么这样说呢?农村上年纪的人都知道,70年代,也可以偷偷摸摸搞些小买卖,搞一些小副业。跟着生产队干活儿的社员,利用一些闲散的时间,可以搞一点儿其它的,挣点钱。他们挣的钱,远比民办教师每月的3块3毛3要多得多。所以,民办教师尽管有3块383的补助,生活上并不比一般社员强。
04:那个时候民办教师干劲儿很大,课余时间补课,都是尽义务,80年代以前,老师们都不知道补课费是什么意思?假如那个时候让学生交补课费,家长们也不会交的,因为那是一个贫穷的年代。
民办教师之所以干劲儿大,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时的教师,让谁干不让谁干,是大队说了算。如果你不好好教学,或者是调皮捣蛋,估计马上就会被赶回家。在这样的形势下,有谁还敢跳皮捣蛋呢?
不过,就是不这样管控,那时的老师责任心也很强,确实有干劲儿,有奉献精神。就是这些民办教师,撑起了中国贫穷时代的基础教育。
1974年到今天,已经有半个世纪了,那时的民办教师是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现在他们早已老去,有的已经离开了我们。怀念那每月3块3毛3的补助,确实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儿,也是一件极其心酸的事儿,毕竟那个时代我们太穷了。
-----
网友解答:
-----
我是1972年高中毕业,回家任教的民办教师,不爱看关于民办教师的事,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提起来都是心酸的事,不伤心怎么能流泪呢?终生的遗憾只有让它烂在肚里。
我父亲是四十年代的教师,在村里小学教书,没有工资也没有工分,所得的报酬是于村民掰工, 你教一月的书,村民帮你干一月的农活。
我上学的时候是学校的姣姣者,一学就会,高中毕业后,村上学校急着用教师,我当然是首选者。
上级领导和下级领导都批准了,就是等了一年不能上班,原因是管学校的评管会主人,想让他的女儿去教书。
由于她的文化水平底下,得不到公认,我上班以后,一直受到他们的干扰,白天黑夜不停地给我找事,我十年的民办教师,是怎么熬出来的?
1974年民办教师的工资水平是:小学民办教师每月五元的工资。
中学民办教师每月七元钱工资。
高中民办教师每月十二元钱的工资,12元中的五元是出门在外生活补贴。
村上记的工分是每月24~26个工作日,星期天没有工分,每个工作日只有0.5元工资。
每年假期,教师上县里集训两个月。
每天按时参加村里民兵训练工作。组织宣传演出活。
-----
网友解答:
-----
我是1970年当的民办教师,当时我们村有小学和初中,那时民办教师没有工资,只是给民办教师补助,记得当时小学民办教师是2元,中学民办教师是3元,民办教师补助是由区丶县级政府拨款。后来民办教师补助提高了,中学民办教师记得是8元。
民办教师真正身份还是农民,收入靠工分参与所在生产队劳动收入分配。当时我们这里的民办教师在生产队是挂靠一个中等偏上劳力的工分,比如生产队里的劳力一年所挣的最高分是3000分,民办教师就挂2500分左右,具体多少由队委会说了算。再是民办教师挂靠工分是不分教小学还是中学,都一视同仁,不同的是男女有区别,男民办教师工分是以男劳力为参数,女民办教师是以女劳为参数。
那时学校是六天工作制,周日学生不上学,教师每周日要集中到公社开全体教师会。假期如麦假丶秋假,教师除了参加公社全体教师集体学习外,其余时间要带领学生参加生产队劳动。
民办教师是上世纪从建国到九十年大力普及教育中,为了解决教师严重不足问题出现的特殊现象。民办教师为了发展教育事业献出了青春,他们对教育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远载入历史史册!
------------------
推荐阅读:
现在的生意越来越难做,谁能分析一下以后生意的大趋势应该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