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为何不能“甘于寂寞”恪守妇道?
潘金莲为何不能“甘于寂寞”恪守妇道?
网友解答:
麓风轩认为,如果我们抛弃有色眼镜,以正常眼光来分析潘金莲的身世和遭遇,就能明白她为什么不能甘于寂寞恪守妇道了,那只是一个正常女性的正常需求而已!
一、潘金莲心理分析
潘金莲不能“甘于寂寞”恪守妇道,究其原因其实有三:
一是潘金莲出生贫寒,从小就跟着父母过着非常苦的日子——穷怕了!所以做梦都想过上富裕一点的生活,这很正常。
二是潘金莲自从小到了张大户家里,就受尽欺凌(小小年纪就被张大户长期霸占,又受张大户婆娘的打骂折磨),简直过着非人的生活;后来即使嫁给了武大郎,仍然没有安全感,经常受人骚扰,所以从“安全感”的角度考虑,她想找一个依靠。
三是生理上也得不到满足,这一点其实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局外人往往把这一点格外放大,把金莲姑娘塑造成了一个欲壑难填的“大欲女”,这是有色眼镜在作怪!
二、现实中得不到满足
然而这三点,武大郎并不能完全满足潘金莲的需求。就经济条件来说,武大郎虽然很勤快,一担脆饼担子走街串户起早贪黑,但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偶尔改善一下生活也就是买一包酱牛肉而已。
就安全感来说,跟着武大郎毫无安全感可言。在清河县就有不少浪荡子弟经常上门骚扰调戏,到了阳谷县以后,为了躲避事端,潘金莲几乎深居简出,免得在外招蜂引蝶。
当然,武大郎当公务员的弟弟武松回来以后情况有所好转,但是武松经常出公差,一走就是几个月大半年,也不能完全保护,况且,毕竟人家不是自己的丈夫。
三、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为一个正常的女人,都有追求安全感和幸福生活的权利,包括欲女潘金莲。当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对于这样一位柔弱女子,她只能寄希望于“嫁个好男人”!
所以,当她第一眼看见武松的时候,就有所心动。从英俊面貌、魁梧身材、江湖名声、公务员的身份来看,正好契合了金莲的三点心理需求,所以在跟武大郎多年之后,一见到武松她就情不自禁,又萌发了一颗骚动的春心。
在追求武松不成之后,在王婆设计、西门大官人的勾引之下,潘金莲又把眼光瞄上了西门庆(虽然不是她主动的)——西门大官人毫无疑问更能满足她的三点心理需求——用王婆的话来说,西门庆完全具备“潘、驴、邓、小、闲”这吸引女人的五大要素,堪称少妇杀手啊!叫金莲怎能不动心?!
四、答案总结
经过这么一分析,潘金莲不能甘于寂寞恪守妇道就是出于一个正常女性的正常需求,与当代女性结婚要求男方“高、帅、富”、“有房、有车、有存款”相比,金莲姑娘的这一点点要求算得了什么呢?
客观地说,潘金莲的人生败笔就在于毒死武大郎,如果没有这一案底,她不会被当成反面教材!你看现如今拜金女大行其道,人们都熟视无睹,却还把潘金莲钉在千年的耻辱架上,任人唾弃,原因其实就是她毒死了武大郎啊,悲哉!
【麓风轩】一家之言,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
网友解答:
看这题目,就叫人不受待见。
自古以来,只许男人寻花问柳,女子当应作终身寡妇,最后立一个中看不中用的“贞节牌坊”,一代代套在妇女的身上?
这三从四德套下来,也就套到了潘金莲的身上,却被潘金莲打破打碎。
潘金莲先被张大户受用,水浒中写到张大户见潘金莲“一件扣身衫子,做张做致,乔模乔样”,于是“暗把金莲唤至房中,遂收用了”。
施耐庵这厮,不谴责张大户端着碗里的粥,却受用锅里的汤,也是服了。
这还不算,他还要把金莲嫁给三寸丁武大郎。这是何等的残酷?自古以来“小姐配相公”,你却活生生的来个“小姐配树墩”,这也是叫人醉了。
这也就罢了,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但是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金莲,怎么回受得了如此寂寞?
性学家李银河女士反复研究,要享受身体,如何享受?性是人生动物性的基本要求,“奶头山上死,做鬼也分流”不就是这个意思吗?违反人性人欲的道德本就是不道德的礼教糟粕。
大郎是何等货色,施耐庵说,偏偏武大郎“一味老实,形容猥琐,难行床帷之事。”难行床帷之事,可见大郎只是吃饭睡觉的酒囊饭袋。
人具有动物性的一面,首先是吃饭,再次是性欲。古云:食色性也,这是不可分割的,现今也是如此。张爱玲女士就实实在在的一针见血“女人的感情一直通在阴道里。”
如此,金莲能煎熬下去吗?
若你,你能煎熬下去吗?
金莲遇到武松二叔产生爱慕之意而不得,被西门庆勾搭享受鱼水之欢,是正常的人性驱使,实在不必带着道德的高帽子装模作样的当“孔圣人”进行呐喊。
当然,杀人偿命,咎由自取。但是在当时情况,却是无奈之举。
只能说是,金莲生错了年代,放在当今,也许是豪门之妇了,不知能吸引多少羡慕的眼球?
-----
网友解答:
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换成是我们自己,会甘于寂寞、恪守妇道吗?
人们通常对别人要求很苛刻,对自己却很宽容,人们都善于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却对别人的错误耿耿于怀。我当然不是为潘金莲翻案,但是潘金莲却是那个时代造成的悲剧,潘金莲自己也是受害者。
潘金莲原本是大户人家的丫环,老员外天天对她动手动脚,金莲不乐意向老夫人告了状。这时的潘金莲三观还是正常的,并且有一定的反抗精神。古代大户人家的丫头都是花钱买来的,没有任何人权可言,是主人的附属品,想要自由得家里拿钱来赎。贾宝玉身边的丫头哪个敢拒绝他,反而各个投怀送抱。但是潘金莲敢于说不,这在古代的女子中还算是有胆识的。
但是反抗的代价是残酷的,糟老头子把她送给了武大郎做老婆。这对潘金莲的打击肯定是巨大的,追求幸福不成,反而受到更大的屈辱。面对那样的武大郎,不仅貌丑,还不会风流,实在过不下去。
武大郎人好就行吗?现代社会有那个女子仅因为对方人好就嫁了的,潘金莲凭什么就得认了。
武大郎还代表着一个符号,就是那个社会对她的压迫和羞辱。潘金莲这次依然选择了反抗,通过偷汉子来反抗别人强加给他的屈辱。但这样的反抗更另这个社会所不容,于是事情发展到了失控的程度。
总之,潘金莲武大郎是那个时代造成的悲剧,并不全是潘金莲的过错。
-----
网友解答:
为恪守妇道,保住节妇之名,而甘于寂寞,在封建礼教社会中,害死了多少良家女性,完全的违背了女性的生理和本性自然要求的规律。
潘金莲是女人,是女性,她有她本性和生理上需要异性的权力,她为了不甘寂寞和恪守妇道,勇与用自已的行动和行为向封建礼教宣战,用自已不甘寂寞和打破妇道枷锁,用自已的人性,人身诠释了女人应有的生存生活魅力。
这就是潘金莲不甘寂寞和恪守妇道的原因。
-----
网友解答:
我来回答:水浒传中对潘金莲的描写也是非常多的,因家庭变故,父亲吃了官司,父母早亡,被迫进妓院,幸亏武大郎帮赎身,潘金莲是出于感恩才嫁给武大郎的。封建时代男主外,女主内的习俗,潘金莲很少与外界联系,那段描写也算是恪守妇道了。直到武松的出现,才把剧情演活,古代本来就有美女配英雄的佳话,加上从小与武松心生暗恋,自武松打虎成英雄,心里更是崇拜暗恋,两兄弟在一起此较,简直天壤之别,武松心里虽也喜欢,由于金莲已成大嫂,出于道德屡次躲避。潘金莲由于心里发生转变,加上年少貌美,出轨武二郎不成,心生邪念,加上阎婆西唆使,才有与西门庆的奸情。笔者在那个朝代是做为批斗对象,加上不守妇道,不守贞操的坏女人!但从现在角度来说,夫妻合不来,可以离婚,追求自已喜欢的人。甚至可以给潘金莲评反了,各人观点,仅供参考。
-----
网友解答:
潘金莲原本是一大户人家的丫鬟,因为长得漂亮、水灵,而且风情百媚,员外对她产生了觊觎之心,想将其收房纳妾占为己有。
但员外的这一想法遭到了潘金莲无情地拒绝,死活都不同意,员外恼羞成怒,一气之下将潘金莲嫁给了矮穷矬武大郎。
员外此举简直就是对潘金莲莫大的羞辱,自己摘花不成,反手就将鲜花插在了牛粪上,潘金莲这一辈子也休想再找到如意郎君。
潘金莲
其实从这一个故事中,倒可以看出,潘金莲并不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她拒绝员外,反而像是一个贞洁高尚的烈女。
她的爱情观还是摆放得很端正的。既然骨子里三观纯正,为何嫁给武大郎之后却不能“甘于寂寞”的恪守妇道呢?
一、潘金莲嫁武大郎就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员外纳妾不成,把潘金莲嫁给了武大郎,实则是在报复潘金莲。潘金莲宁肯嫁矮穷矬也不依从他,这一选择是她在被逼无奈之下发出的控诉。
武大郎娶了潘金莲
那么潘金莲嫁武大郎她甘心吗?当然不会甘心,无论是给员外做妾,还是嫁武大郎为妻,这两个男人都不是她的菜。
潘金莲虽然是生活在封建社会下的女子,但是对于爱情,她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并不想让人左右,只是在封建礼制的裹挟下,她又不得不认命。
武大郎家里很穷,人很矮,靠卖炊饼为生。潘金莲虽然只是一个大户人家的丫鬟,也没有高贵的出生,但人却出落得婷婷玉立,有着清水出芙蓉一般的容颜。
美女潘金莲
生得是活脱脱的一个美女,这样的姿色,不指望能钓到一个高富帅,但觅得一位如意郎君的资本还是具备的。
若不是员外把她逼到这个份上,她绝对不会愿意嫁给武大郎为妻,被迫嫁给武大郎实属无奈之举,这也是她内心的不甘。
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内心实在是膈应得很,她的不甘寂寞和不守望妇道的根源也就是内心的不甘,她对武大郎并没有爱情。
武大郎卖炊饼
二、武松让她看到了人间春色
潘金莲被迫嫁给武大郎,虽有不甘心,也没有爱情,但她还是奔着过日子的目的去的,和武大郎生活在清河县,小日子本也过得太平。
男耕女织,一个在外讨生活,一个在家料理日子,可是好景不长,一件事情的发生打破了他们在清河县的平静。
是因为什么事呢?那就是潘金莲长得实在是太美了,周边的一些小混混打起了潘金莲的主意,闹得他们俩口子不能安生。
武大郎搬到阳谷县
因为此事,武大郎决定搬家,把家搬到了阳谷县。就是在阳谷县,潘金莲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武大郎的弟弟武松正式登场了。
武松正经过阳谷县准备回清河县探亲,不曾想,在路过景阳岗时,一不小心就打死了一只老虎,成为了打虎英雄,因此在阳谷县名声大震。
已经搬到阳谷县的哥嫂很快就与武松取得了联系,潘金莲第一次见到身材魁梧的武松,那是惊艳了她那双明亮的双眸。
潘金莲对武松一见钟情
潘金莲对武松一见钟情,她的不甘于寂寞和不妇道也就是从看到武松的那一刻开始,武松在她面前与武大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这样的对比直接刺到了她的心,于是她开始着手对叔叔武松下手,热情的邀请他到家里来住,天天好酒好饭伺候,贴心的给他做衣裳。
武松也感觉到了嫂嫂浓情蜜意的举止已经超出了一个嫂嫂对小叔子的感情。武松只得装,又或是暗暗地警告两句。
潘金莲表白武松
可被爱冲昏头脑的潘金莲是油盐不进,反倒没有收敛,她还借着酒劲表白了。这可把武松吓得不轻,赶紧搬离了家中。
潘金莲从此便不想再过安分守己的生活,武松的出现让她看到了这人间春色,武松与武大郎的对比,在她的心里产生巨大落差,于是她想冲破那个一直被束缚着的自己,去找寻自己的如意郎君。
三、王婆引诱,红杏出墙
潘金莲对于武松生出了真实的爱意,虽然这种爱是扭曲的,是有违伦理的,但是实实在在在她的心里发生了。
王婆引诱潘金莲
只是这种爱意的火苗立刻就被武松给掐灭了,潘金连也从心理上受到了打击,武松离家之后的日子她便郁郁寡欢。
从此基本上是一门不出二门不迈,王婆几次想跟她搭话,也是一副不想理睬的态度。然而在这之后不久,一根竹竿将潘金莲打入了万丈深渊。
一天,潘金莲用竹杆将窗帘撑起来,不小心一滑手,竹杆却掉了下来,砸到了刚好从窗子下面路过的西门庆,西门庆抬一看。
武松拒绝潘金莲
立在窗前的这位娘子,明眸皓齿,秀色可餐,惊艳了这清浅的时光,西门庆顿时是看呆了眼。而在一旁的王婆正好把这一切看到了眼中。
西门庆撺掇王婆给她做媒,王婆为了趋炎附势,就顺应了西门庆的心思,把潘金莲约了出来。在西门庆的几番花言巧语之下,潘金莲彻底沦陷。
潘金莲从精神出轨,到落实到事实上,王婆起到了关键性的引诱作用,不愧是做马六婆角色的人物。
西门庆得逞
如果不是王婆的牵引,潘金莲最多只能在心中想想而已,她的不甘寂寞和不守妇道之名也不会坐实,只能说她没有碰到一个好邻居。
写在最后
潘金莲为何不能“甘于寂寞”恪守妇道?第一个是武大郎配不上潘金莲;第二个是潘金莲对武大郎没有爱情;第三个,他们的结合纯属被逼无奈,和感情无关。
当然站在武大郎的角度,那是被幸运的彩蛋砸中了,真是人在家中坐,媳妇正从天下来,而且是个大美女,从短期来看,他这是走了狗屎运。
武大郎娶了潘金莲
可潘金莲对于爱情是有着自己的追求的,要和武大郎渡过自己的余生,这显然和她内心的爱情观是相背的。
武松的出现,让她看到了人间春色;王婆的引诱,更让她无法克制,她内心的不甘彻底地击垮了自己,所以她不再想束缚自己。
或许她没有错,或许错的是那个时代,我觉得她唯一的错就是没有为自己的行为划上底线,她千不该万不该伙同奸夫毒杀亲夫,千古“淫妇”的骂名也正是由此而来吧!
如此说来,那个逼潘金莲嫁给武大郎的员外,才是真正杀死潘金莲的刽子手,潘金莲的人生悲剧也正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潘金莲背上千古骂名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
网友解答:
施耐庵老先生其实是很不会写女人的,水浒传里的潘金莲写的枯燥无味且矛盾,最无法自圆其说的就是,刚说了潘金莲作为使女,不仅不从主人的诱惑甚至还举报给主母,以至于嫁给了武大,转头她就成了天生爱勾搭汉子的坏女人——这转弯之急,叫人难以捉摸。
还好我们有笑笑生,在他的笔下,潘金莲才活了过来,才生动起来,才丰富多彩。
《金瓶梅》这本书,表面上写的是宋朝,行文里却都是明朝的事,这已是学界不争之实。朱明一朝,是我国历史上给女人立贞节牌坊最多的时期,有超过四万牌坊都是那时候立下的。
而与贞节牌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上而下弥漫的骄奢淫逸之气,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文人墨客,放纵风大行其道,就连千古名臣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等都常以服食春药可夜御数女为荣。
我们都知道,在《金瓶梅》里,潘金莲是从小在隔壁老王(招宣)家里接受过比较严格的取悦男人技巧培训的。那么培训成果怎么样呢?小说的第一章就有一暗一明地做了描述。
在暗的层面,自然是导致了张大户一命呜呼。张大户自打收用到含苞待放的小潘,就摊上了五个毛病:腰开始疼了、眼开始流泪了、耳朵开始聋了、鼻涕开始多了、尿也滴滴哒哒了。这固然是因为张大户老夫强发少年狂的缘故,但反过来看,倘若小潘味同嚼蜡,张大户的少年狂又如何强发得起来?才子张竹坡眼光狠,一早就看出这个套路,夹批写道:金莲起手试手段处,已斩了一个愚夫。
明处的叙述,则是在张大户死后,小潘补贴首饰让武大典房居住之前。这段时间,夫妇二人是租了王皇亲的房子,地点在紫石街西。武大依旧卖炊饼——可怜的武大,也就只能卖炊饼了,小潘自己在家,惹得不少小地痞来家门口晃荡。为啥小地痞们没事都爱来武大家门口晃荡呢?
——这妇人每日打发武大出门,只在帘子下嗑瓜子儿,一径把那一对小金莲故露出来,勾引得这伙人日逐在门前弹胡博词,扠儿機,口里油似滑言语,无般不说出来。(词话本)
——那妇人每日打发武大出门,只在帘子下嗑瓜子,一径把那一对小金莲故露出来,勾引浮浪子弟日逐在门前弹胡博词,撒谜语,叫唱:一块好羊肉,如何落在狗口里!油似滑言语,无般不说出来。(绣像本)
我们可以看出,两个版本差别不大,并且都强调提到小潘故意地露出了自己的三寸金莲。在大宋朝,女子的金莲小脚,那就是隐私到极点的部位,哪是能轻易露出来给人看?摆在现今,那就约等于一个女人有事没事爱光着屁股在落地窗前晃来晃去,这能不引来围观吗?
另外一个细节,是两个版本都写了潘金莲拿自己的首饰补贴武大去典房。整部《金瓶梅》里,小潘并不爱财,支持武大搬家也足以说明她并不是那么沉溺于地痞流氓的骚扰。
小潘想要的,只是一个充满男子汉气概的男人。所以她才会抱怨张大户把她的终身安排给了这样一个男人,所以她才会埋怨武大这个、嫌弃武大那个。就连笑笑生自己也感叹:自古佳人才子相配着的少,买金偏撞不着卖金的。
第一流的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常常有着这样一种特点:人物随着作家笔下的环境遭遇以及自身的性格在变化,甚至会超出作家的构想,摆脱开作家的控制,自己发展起来。托尔斯泰的安娜,巴尔扎克的葛朗台、左拉的娜娜……无数生动的形象莫不如此。
潘金莲也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她在颠沛穷困中长大,9岁到25岁这16年间,没有一件事是她自己可以做主的,甚至在嫁人上也是如此。因此,当她第一次见到武二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了:一母所生的兄弟,怎生我家那身不满尺的丁树,三分似人七分似鬼,奴那世里遭瘟撞着他来!如今看起武松这般人壮健,何不叫他搬来我家住?想这段姻缘却在这里了。
不知道大家读《金瓶梅》时候发现没有,其实潘金莲与武松才是遥相呼应的一对。武松不在乎财物,打虎所得的五十两纹银赏金,转手就送给猎户们分了;潘金莲也不看重钱,多年积攒的首饰(以她一个被卖到这家卖到那家的年轻女子,又能攒下什么贵重首饰),也能主动拿出来帮衬丈夫——哪怕她并不满意他。潘金莲自称是“不戴头巾的汉子”,武松也常自诩顶天立地。
在这种状况下,潘金莲像德国人贝多芬说的那样,决心要掐住命运的咽喉,不再任其摆布!她决定要主动出击,拿下武二。
拿下武二的行动不成功,对潘金莲的打击不可谓不大,随后嫁入西门家里,她名分不如大太太吴月娘,能力不如二太太李娇儿(李娇儿管账)孙雪娥(孙雪娥做饭),钱财又没有孟玉楼和李瓶儿多,她所能倚仗的,只有她的身体。
所以当小说的末尾处西门庆死了,吴月娘赶走潘金莲,而武松遇大赦回到清河县,要买潘金莲为妻时,那过往的情怀,又让她产生出不切实际的幻想,最终死于武松刀下。
纵观其一生之不幸,有批注者说的极好:金莲是蝎子,谁碰她就蛰谁,固然狠毒,也是为了生存!
感谢笑笑生为古典文学史补上了这样一个角色,在遍地才子佳人忠臣良将的人物形象群里,这个角色尤为特别尤为难得
-----
网友解答:
我依然责备潘金莲
年轻时,我责备潘金莲的浪荡行为。如今,30多年过去了,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我的观点没有变:
既然潘金莲嫁给武大郎,就要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和他活,这是正派人起码应该尊守的妇道,没有任何理由和西门庆勾搭。如果实在不想和武大郎活,永远离到他,再找称心如意的丈夫。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人以反对封建礼教为名“标新立异”,甚至美化潘金莲的浪荡行为,为她开脱、给她翻案,我不敢苟同。
这种观点,对家庭、对社会是有害的。一些人家的男人、或女人,倒是没有离婚,但却以对象不好等理由,在外沾花惹草,寻欢作乐,破坏了家庭的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位,所以,也损伤了社会稳定。
我认为对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的评价,要慎重,要科学,要坚持唯物主义。如果,对丑恶予以肯定,等于在现实社会为其大开绿灯,实质上就是对美好的否定,必然导致沉渣泛起、逆流横行的恶果。
-----
网友解答:
对女性我们讲妇道,这个提法应该是封建流毒,是否男人要守男道呢?她嫁武大是被人摆布而已,她追求爱与被爱没错,只是遇错了西门庆,错不该要了武大的性命,说到底是错在那个时代不给女性讲道理,那么今天呢我们该不该讲讲守男道了?
-----
网友解答:
张爱玲在《色戒》里写道:“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
按照《水浒》里的说法 ,潘金莲本就水性杨花,勾引武松不成,反生嫉恨。再加上武大郎作为男人却形容猥琐,不能满足潘金莲对男人的精神上和生理上的需求。还有惯见风月的西门庆处心积虑地勾引。几个因素凑到一起,潘金莲背叛武大郎,委身西门庆,简直顺理成章。
-----
网友解答:
对女性我的讲妇道,这个提法应该是封建流毒,是否男人要守男道?她嫁武大的被人摆布而己,她追求爱与被爱没错,只是遇错了西门庆,错不该要了武大郎的性命,说到底错在那个时代不给女性讲道理,那么今天呢,我的该不该讲讲守男道了?。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