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罪犯当法官宣判死刑时候,总是无所谓的表情,真不怕吗?
为什么许多罪犯当法官宣判死刑时候,总是无所谓的表情,真不怕吗?
-----
网友解答:
-----
笔者以前在法院工作过几年,亲眼目睹法官宣判死刑的场景,谈谈自己的认识。
没有人不怕死,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面对死亡人的内心肯定是恐惧的,但是每个人的应对表情会存在差异,这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紧密相关。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所以它是弥足珍贵的,故有人命关天之说。正因如此,死刑核准程序也是极其严谨繁琐的,就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防止出现冤假错案。
一般而言,一审宣判死刑,死刑犯的反应会比较强烈,这是因为死刑犯经过一审审判以后,内心还会有侥幸心理,毕竟“少杀慎杀”是目前我国的死刑政策,死刑犯对此也是明知的,身陷囹圄,让自己活着的希望就是渴望法律能够“宽容大度,格外开恩”,未必自己就是那个“必杀之人”。
对生命的眷恋越强烈,希望就会越大,不愿意想象死刑判决来临的事实。但是,法律是公平公正的,该来的迟早会来,一旦一审宣判死刑,心理的落差瞬间膨胀,自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更无法想象自己可能真的要离开这个世界,内心的恐惧、痛苦、纠结、折磨,无以言状,反映在言行举止上就会比较激动,一再强调自己的行为并非罪大恶极,死刑判决实属不公;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就是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寝食难安。
个别情绪激烈的死刑犯,还会破口大骂法官“枉法裁判,草菅人命”,对此法官亦无可奈何,只能强调是否公平公正,最终要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如果不服判决,可以依法上诉。自然,一番唇枪舌剑之后,死刑犯也会逐渐恢复理性,毕竟一审宣判死刑还未生效,自己还有一线希望。此时此刻,自我心理安慰成为死刑犯继续坚持牢狱生活的寄托,人是一个精神动物,绝对离不开精神支柱。
死刑上诉期间,对于死刑犯而言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这个等待既期待,又心焦,期待的是可以对二审法官一诉衷肠、据理力争,心焦的是命运未卜、前途难测。经过二审开庭审理,死刑犯当然会言无不尽、誓死力争。
二审结果有三种可能:维持、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一旦改判或者发回重审,死刑犯自然是备受鼓舞,内心欢喜,终于可以“苟活人世”,如此可以睡着觉、吃下饭了。
一旦维持,犹如晴天霹雳,虽然心里早已有所预期,但是又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距离死神更近了。一般二审法院都会委托一审法官进行宣判,死刑犯不免又是一番说辞牢骚,但是情绪已经没有一审时候的尖锐激动,因为经过长时间的煎熬,死刑犯的心理预期也在不断调整,从希望、期望、失望再到麻木不仁,既然一切都是既成事实,努力争取了即可,结果如何听候命运的安排。
二审以后,一般而言,死刑犯反而会比较坦然,与其“自我折磨”,不如“放飞自我”,坦然面对。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以后,这是最终的裁定,如果死刑犯没有检举揭发等立功情节,执行死刑裁定已经生效,不可改变。
当死刑犯听到最高院的死刑裁定,自然心理跌至绝望的谷底,一切无法改变,但是必须面对,争辩已经无济于事,一般都会坦然冷静地询问执行死刑的时间,能否会见亲属朋友等。此时此刻,尘埃落定,紧绷的心理终于可以释怀,不必再为是否判处死刑的问题而担惊受怕,对自己反而是一种解脱,既然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就要承担自己的责任,抵赖和惧怕都是没有用的,法律是无情的。
所以,死刑可能即将来临与死刑已经逼近,再到死刑确定来临,对于死刑犯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笔者认为这个情绪变迁的曲线不是越来越强烈,而是越来越削弱,这符合人们排斥心理的变化规律,对于极度排斥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不管是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反映在死刑犯面对死刑宣判的不同节点,反而是越到最后越平静。
多行不义必自毙。任何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人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所以遵纪守法才是王道。
以上内容系笔者愚见,不妥之处,敬请谅解,欢迎批评指正,谢谢谢谢!![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
-----
网友解答:
-----
这其中道理很简单,也就是说法官宣判的结果与死刑犯所预判的基本吻合,这种结果对于一名死刑犯而言似乎也是一种解脱。
当一名重刑犯人被佩戴上“脚镣”踏入看守所铁门的那一刻起,在他们(死刑犯)的潜意识中基本上也就算是开启了他们的死亡之旅。因为他们深知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应该受到怎样的惩罚。在看守所羁押这段时间内,他们大脑的活动频率超出普通犯罪嫌疑人数倍之多,尤其是时间的概念对于他们而言是极其珍贵的,因为时钟跳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意味着他们即将永远离开自己的父母及妻儿,那种不舍与牵挂是备受煎熬的。尤其面对那种不可抗拒的死亡(死刑)也是极其恐惧的。所以说他们把最后的一线生机完全寄托于审判长手中那伸张正义的“法槌”。
当一个思维正常头脑清醒的人面对于死亡的威胁都是极其恐惧的,而更何况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却面临走向那不可抗拒的生命终点该有多么的可怕!所以说幻想也就成了他们(死刑犯)唯一的精神寄托。他们时而会透过铁窗望着高墙电网上面的几只麻雀儿发呆,时而又会目光呆滞的望着双腿间那沉重的“脚镣”而喃喃自语。如此种种表现与他们当初所犯下严重的“罪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什么有些罪犯当法官宣判“死刑”的时候会表现出无所谓的表情?难道他们真的就不怕吗?不是,因为他们还有最后一颗救命稻草,“上诉”。我们都知道被一审法院判处“死刑”的犯人依然会享有一种权利,那就是向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请求并等待最后的终审裁定。在这个阶段被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的犯人就不会显得那么淡定了,因为当一名死刑犯被执行“死刑”是不会被提前告知的,这也就意味着“生与死”对于一名死刑犯而言永远都是一个未知数。我们值得一提的是,死刑犯被执行“死刑”不但有着非常严谨的法律程序,而对于执行“死刑”的相关流程也是极其复杂的。
每当看守所的院内出现各种车辆如,警车,囚车,以及救护车也就意味着有死刑犯人将被执行“死刑”。同时看守所的走廊内也会出现各种穿有制服的司法人员,如,法院的审判人员,法警,以及荷枪实弹的武警战士。如此嘈杂之声也自然会使那些在看守所监号内被判处死刑的犯人感到心惊肉跳。
《执行死刑相关流程》
当被执行人(死刑)被喊到自己名字的时候,首先要把双手伸出铁门下面的一个小窗口(平常传递食物)由工作人员在门外面为其戴上手铐,然后才能打开的铁门将其带出监号。此时早已等候在铁门两侧的武警战士在瞬间将其进行左右控制。然后有法院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宣读终审裁定书。
“经上级法院审议复合认定该犯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定执行死刑,验明正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接下来由法警为被执行人员(死刑)解除手铐改换为“法绳”所替代。然后有看守所的工作人员使用专用工具为被执行人解除佩戴已久的戒具(脚镣)同样也以麻绳所替代。最后政府会安排被执行人(死刑)与家属建设最后一面互道一些临别之言(可留遗书),同时也享有最后一顿餐饭的权利。
这就是一名“目无国法”严重危害社会公共秩序不法之徒的不归路。所以说学法,懂法,守法,的观念对于我们是何其重要,只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才能够远离犯罪。
不知道以上回答是否能够帮助到题主,如有不同见解或某种质疑请评论区留言。
感谢图片原创者!
-----
网友解答:
-----
2002年的时候我们这边发生了一起恶性刑事案件,一男的当街刺死了自己的妻子,案发时,正好我也在场,目睹了案发过程。
这个男的我认识,但是不熟,只知道他姓张。
案发那天我正好有事上街,快要走到一座桥上的时候,桥的那头传来了阵阵惊呼声,等我跑过去看热闹时发现有个女的倒在人行道上正在抽搐,而旁边站着一个男的,手里拿着一把滴血的匕首,面无表情的盯着地上的女人。
这个男的就是我开头所说的那个姓张的人,而躺在地上的女人正是他的妻子。
女人抽搐了一阵就不动了,有人惊呼说她吃下去的面条都从刀口流出来了。
男的行凶后没有逃走,就站在那里等警察,没过多久,警察来了后带走了凶手,并封锁了现场。
据面馆老板讲,出事的那对男女进来后要了两碗面,吃饭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口角,吃完后由那么付了钱后一起出门了。
而摆路边摊的人讲,他俩从面馆出来后走走停停,好像有所争执,当快要走到桥头时,男的突然从腰后面掏出了一把匕首,然后放倒女的,像宰羊似的把刀对准了女子的喉咙……
我这人好奇心比较强,案子发生后跟他们村上的邻居八卦了一下缘由,正好那个邻居对这家人的事比较熟,我这才得知了凶案发生的大概原因。
据说这个男子在村里属于口碑比较好的那类人,算是人们口中所谓的“老实人”吧。
他妻子在家和公婆一起种庄稼,他天暖的时候一直在外面打工补贴家里,天气冷的时候会回来在家待几个月。
他俩有个女儿,当时才八九岁,两人一直想要个儿子,可是老婆肚子不争气,一直没能怀上二胎。
就在前年刚入冬时,工地放假他回来了。回来没多久妻子就有了妊娠反应,后来生了个男孩。
这对他们来说本应该事件天大的喜事,可是他一直闷闷不乐,总怀疑这个儿子不是自己的,每次跟妻子说起自己的疑问时,妻子都会一声不吭摔门而去住在娘家十天半月不回来,这更加加重了他的疑心。
想着想着,他的人就走火入魔了。
本来这是个很好解决的事,要不悄悄做个亲子鉴定,要么做个血型对比就能搞定。
可能是他没读过书的原因,也可能那时候的农村人大多还没有这方面的常识吧,反正就是没有通过正当途径去解决这件事,只想着从妻子那里套话来验证这孩子是不是自己的。
他妻子说孩子是他的,他不信,认为她在撒谎。
他妻子说孩子不是他的,他又认为她说的是气话。
后来这个案子公审时我去法院旁听过,在法庭上我这才详细得知了整个案发的过程。
为了证明案发起因,办案人员给他和小孩做了亲子鉴定,结果证实了孩子是他的。
我无从考证当时他得知医学鉴定结果时的反应,只觉得他在法庭上已经麻木了,像一具没有生命只会呼吸的躯壳,机械地回答着法官和公诉人的询问。
甚至在庭审结束后法官当庭宣判死刑时,他都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
当时我在想,也许他的心早就死了吧,我觉得他的表现不是无所谓,可能早就做好了还债的心理准备。
对于死刑,我认为没有一个罪犯是不害怕的,即使有些人会对死刑判决表现得无所谓,但是命运如果能给他们活命的机会,相信每个人都会牢牢抓着这个机会不撒手。
我认为他们的无所谓只是一种假象,或许是心死了,亦或是在绝望中麻木了,也有可能是被吓傻了,剩下的一些不过是在逞强罢了。
面对死刑,真正能做到无所谓的,是那些为了正义和信仰敢于慷慨赴死的勇士,因为他们坚信,他们的死会换来更多人的幸福,他们的牺牲会让更多人铭记。
-----
网友解答:
-----
不怕是假的,但怕有什么用呢?就算宣判的时候吓得痛哭流涕,大小便都失禁,有用吗?能改判吗?谁都怕死的。不过既然能被判死刑他肯定犯的罪也比较严重。没开庭之前在看守所里已经大概知道了自己将面临什么刑罚,也算有个心里准备。
不过也有极个别表面上不怕的,到底怕不怕谁都说不清楚,我就见过这么一个人。
是在市局看守所里见到的,一般市局看守所关押的都是一些重刑犯,15年以上的都需要从各区县转到市局关押,所以这里几乎都是大刑期的,15年,20年,无期,死缓,死刑这些。
死刑犯接到判决书之后,就要带上戒具了,(怕情绪激动做出过激行为)手铐,脚镣,然后被固定在板上,有专门的犯人伺候吃喝拉撒。
我说的这个人是因为故意杀人判的死刑,他因为家里穷40多了没媳妇,后来别人给介绍当了上门女婿,女的带了2孩子都10几岁了。
结婚以后这男的就照顾她们一家子老的小的,吃穿用,都靠这男的在煤窑背煤挣,男的不怕苦一个月也能挣一万块钱。
男的把这些钱都交给她媳妇,说给孩子上学用,剩下的给孩子攒着结婚用。但是女的一家子对他并不好,平时他在家只有干活的份,他媳妇家人对他却动辄辱骂、虐待。
有的时候他干了一整天活儿,晚上回到家时没有吃饭,他的妻子不给他饭吃,他就自己到厨房里找饭吃,却被大儿子冲进来一顿臭骂,并把饭收走了。就这样这么没日没夜干了3年多。因为煤矿离家比较远,所以他一直在煤矿宿舍住,一个月回家一次。
后来他媳妇出轨了,跟他提出离婚,他说离婚可以,这三年我挣了有30万了,你给我10万块钱就行。他媳妇告诉他一分没有都花了,然后他媳妇和家人还把他打出来了。他越想越委屈,为他们家当奴做马三年,自己一分钱舍不得花,换来的就是背叛,而且钱还一分没拿到,就这样他一冲动拿把刀把人都杀了。
到了看守所之后,他就知道肯定是死刑了,所以接到判决的时候很淡定,每天该吃吃,该喝喝。
行刑前一天有人问他,你怕死吗?
他说:怕,那有什么用呢?谁都怕死。
第二天,早上武警进来,用铁丝给他五花大绑拖了出去。
-----
网友解答:
-----
第一、人对死亡的恐惧来源于死亡的确定性。
人总是要死的,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抗拒不了,那么,人们为什么对这个最终的死亡结果始终保持着“泰然处之”的心态呢?根源在于人类对自己死亡的相对不确定性,这种“相对不确定性”给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和活下去的勇气,它像阳光雨露一样抚慰着每一个人的内心,让人们变得快乐和无畏。
假如有个能未卜先知的神非常确定地告诉你,你下一个月的今天就要死了,给你的生命画上明确的休止符,你会怎么想?是不是每天都在计算着自己的归期?什么理想、报复、情感,统统的都退居二线了,你的时间里除了死亡的恐惧,再无其他杂念。
这就是“确定性死亡”的魔力,他让你的心灵瞬间崩塌和颓废,让你变得形如槁木、面如死灰,所有的活着都是等待死亡的煎熬,生命如同酷日炙烤下的幼苗,瞬间就失去所有的生命活力。
当法官对某个人宣判死刑的时候,就是人为地制造了生命的确定性,你们说,他的心里能没有涟漪吗?表面上的无所谓,不代表内心的“翻江倒海”,只是每个人的心理素质有强有弱,外表的表现有所不同而已。
再比如,老师批评学生,很多孩子表现得若无其事,真的若无其事吗?我想大多数孩子只是为了掩盖心里的“不爽”而已。
第二、求生是生物的本能。
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有求生的本能,作为高级生物的人类更是如此,这一切都是基因决定的,比如,你饿了就要吃,渴了就要喝,困了就要睡,发情了就要找对象,这一切都不是你控制的,是你身体里的基因控制的,基因操纵了你的一切。
所以,当危险来临时,所有的人都会逃避,都会为自己的生存寻求空间,这是人类的本能。
那么,法官突然对你说,你于某年某月某日就得死,你会是一种什么心情?基因控制下的求生本能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只是不愿暴露的你,在用力压制基因的躁动,让别人从表面上看上去,你若无其事而已,怕还是不怕,你心里最清楚,你的基因分明在颤抖嘛!
所以,那些被判死刑的罪犯,不是他们不怕,而是装出来的不怕,或者极力掩饰下的不怕,或者“变态”的不怕,别被他们刻意的表现迷惑了。
-----
网友解答:
-----
表面上是有这种现象,因为社会复杂,有个别人听律师说:不致于死刑还可以上诉;也有个别人有家属拉关系等。所以说被判死刑者认为还有救命稻草,这是一部分。另一部分是也知道自己终究是死刑了,始终逃不出法网,所以心中有底强撑着。
-----
网友解答:
-----
我认为这也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心境。
一般在法院宣判死刑时,有些人是无所谓的,因为其大仇已报,自己可以解脱了,即不上诉,也不签字,所以一副无所谓的表情。而有一些则感到害怕,就想法设法上诉,有些甚至积极表现,为自己争取生存机会。
我曾遇到一个杀人犯,他是大专毕业的,在乡镇做生意,成家后,儿女双全,可以家成业就。但是因老家宅基地的纠纷,却将对方爷孙两代杀害,并分尸抛尸。归案后,悠然自得,还写什么回忆录或日记。后来法院判处其死刑,带出执行死刑时,还喊口号,喊冤的,有力挣扎。相比其他一些死刑犯知道被执行死刑时,几乎没有力,被搀扶出来。可见,不说其行为低劣,到其内心抵抗力是多么强大。
当然,让死刑犯感到真正害怕的时候是要被提出执行死刑时,内心强大与否就看此时了。有的就如上面死刑犯,大喊口号,有的就虚脱了。
相对而言,大多数死刑犯是害怕的,所以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犯死刑时,根本不是看守所民警去监舍内提死刑犯,而是由当地武警根据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直接进监舍提出死刑犯,将死刑犯五花八门绑好后才移交给中级人民法院的法警。当死刑犯知道自己要被执行死刑时,其全身颤抖、虚脱无力,连话也说不去,有些是被法警抬出去的。
-----
网友解答:
-----
自己犯的案,该当何罪,自己心里一肚子数,心理早有准备,当法官宣判死刑时候,只能坦然面对,作出无所谓的表情,大不了二十年后,自己又是一条好汉,这样来自我安慰。
多年前,我有位街坊,是位大青年,身强体壮,半夜三更将雷管放在与自家有矛盾的邻居家屋根下,企图炸死邻居全家,可是雷管放置方法不当,只将一面墙炸出一个洞口,他被批捕后在法庭上被判死刑,表现出十分淡定从容,满不再乎的样子,但是在公开执行枪毙时,他还是被吓得魂飞魄散,双腿发软站不起来,硬是被两名武警连架带拽,一枪枪响一命呜呼。
因此,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刑犯明知自己的死期,说一点不害怕,那是自欺欺人,就是说给鬼听,连鬼都不会相信…
-----
网友解答:
-----
因为罪行已达死刑了,自己己经估计到了,己无所谓了!
-----
网友解答:
-----
因为早就有预感,结果下来后反而轻松了
-----
网友解答:
-----
最深的恐惧是连恐惧的样子都没有能力做出来了,就像最深的悲痛是哭不出来一样。很多罪犯看起来是无所谓,实际上是大脑被恐惧占满,已经没有思维活动了,所以看起来没有什么表情,因为表情总是跟着思维走的。
还有一些人,经过长时间的关押,审判,对自己的罪行已经心中有数,从开始的抱有幻想,到后来的万念俱灰,中间一定有一波三折的心路历程,到宣判的时候,基本上已经认命了,所以能够相对平静的接受结果。
有些罪犯,在被抓获的那一刻起,就预知了自己的命运。像那些罪孽深重的毒贩,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力份子,或许在没有被抓的时候,已经做好了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心理准备,他们早都放弃了在这个世界做正常人,过正常生活的机会。所以,判决来临时,于他们来说,也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有些悲观厌世者,有些因家庭暴力而杀人的女性犯人,在他们做案那天起,从前的他(她)就已经死了,速死,也许是她们解脱的一种方式。
------------------
推荐阅读:
有家长认为,一些地方的语文教材中,“数十篇课文存在贬中崇洋倾向”,你怎么看?
上一篇:艺考这条路到底怎么样?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