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书中的“昆仑奴”到底是什么人?
中国史书中的“昆仑奴”到底是什么人?
-----
网友解答:
-----
昆仑奴到底是什么人?唐宋之间,在中国的古籍里曾经大量提及“昆仑奴”这个人群,比如《旧唐书·南蛮传》里记载的“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而从唐朝开始,无数中国文学作品里也都有昆仑奴的生动形象,比如最有代表性的唐朝裴铏的小说《昆仑奴》里面的磨勒,巧救红绡,使有情人终成眷属。也包括最近这几年让昆仑奴这个名称又火起来的《大明宫词》里太平公主“找昆仑奴”巧遇薛绍的情节。那么让中国人上千年都忘不了的昆仑奴到底是些什么人呢?
来自东南亚?
其实如果用比较现代化的语言简单地说,
昆仑奴的定义很简单,就是有着黑色肤色的家奴
。但只是这样说还是没人知道昆仑奴是从哪来的,因为世界上有黑色人种分布的地区很多。不过其实中国古籍曾有相关记载的,
《旧唐书》里说“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林邑是现在越南的中部地区,汉朝时曾经是归属中国,是象郡象林县,属于东南亚地区。
从这个角度推测,
似乎昆仑奴应该是来自东南亚
。这样说应该也有道理,
因为东南亚确实有一个黑色人种存在,叫尼格利陀人。
而且史书上记载
许多昆仑奴是东南亚各国进贡来的,所以是东南亚人也很正常。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东南亚虽然有尼格利陀人,
但人数非常少,只是分布在印度安达曼群岛和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泰国的个别区域
。所以如果说中国古籍里的昆仑奴都是尼格利陀人似乎也不太可能,因为尼格利陀人历史上其实是和外界接触非常少的。
(
一位白人男性和两位尼格利陀男性形成的最萌身高差
)
此外,
尼格利陀人又被称为矮黑人
,顾名思义,这个人种有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身高非常低,
男性的平均身高也只有1米5,如上图所示。
但中国史书上却曾有记载说昆仑奴
个个体壮如牛
,
这就明显不可能是尼格利陀人了
。
(
“体壮如牛”的昆仑奴会是身材普遍矮小的尼格利陀人?
)
来自非洲?
除了来自东南亚王国的进贡,
还有相当一部分昆仑奴是当时穿行于印度洋做生意的阿拉伯商人卖到中国的,而这些昆仑奴应该主要是来自非洲的黑人了
。现在喜欢看NBA或者田径的朋友都知道,
黑人里身材高大,身体强壮的人数比例非常高,而且因为天生的肌肉素质,其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都非常好,
而这些特征其实是正好符合中国古籍里对昆仑奴的描述的。比如在小说《昆仑奴》里就曾经提到:
磨勒遂持匕首,飞出高垣,瞥若翅翎,疾同鹰隼。攒矢如雨,莫能中之。
意思是这位叫磨勒的昆仑奴手拿匕首,跳越出高墙,好像插了翅膀一样,比鹰隼还敏捷,如雨一样射出的箭都射不到他。
能够轻松跳越高墙,身体灵活性和柔韧性出众的特点,可以说和非洲黑人的普遍特征是完全一样的。
(
背着两个人还能翻墙的磨勒只能是身体强壮的非洲黑人,不可能是尼格利陀人
)
而在古籍里,除了昆仑奴,
还曾提到一种叫“僧祇童”的黑奴,据现代学者考证,“僧祇”其实就是非洲桑给巴尔(Zangibar)的音译,也就是现在的坦桑尼亚。
但“僧祇童”这个名称跟“昆仑奴”相比名气就太小了,而古代普通的中原老百姓其实是根本没有世界地理的概念的,
看到黑黑的家奴就顺嘴都叫成了“昆仑奴”,所以导致后世从名称看以为东南亚才是昆仑奴的主要来源地。
综合来看,石头君认为唐宋时期的昆仑奴其实
主要是阿拉伯商人从东非海岸地区贩卖到中国的非洲黑人,因为他们天生身体强壮,而且运动天赋出众,所以很受当时富人的欢迎。而来自东南亚的矮黑人应该也有,因为矮黑人虽然身材矮小,但天生“长不大”这种特点可能也会让一些有钱人家觉得有意思,因此可能会留在家中做家僮。
所以,虽然都叫昆仑奴,但其实他们的来源是非常复杂的,东到菲律宾,西到非洲东海岸,都是昆仑奴的故乡。
(
这个图里这样身材矮小,跟着小姐做跟班的昆仑奴倒很有可能是尼格利陀人
)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本文里的内容只是根据史料的分析,
绝无种族歧视之意
。
中国视角看世界,世界视角看中国,文化历史,古今中外,欢迎关注“桃花石杂谈”。
-----
网友解答:
-----
昆仑奴在古代时期,分佈在各各列国。那时还没有统一。赵,齐、燕、周等都有昆仑奴的存在。
昆仑奴在历史最早时期流散在,老挝、越南、缅甸、非洲、南非都有昆仑奴血统。
大多数东南亚一带黑人,是随阿拉伯人来华的。在当时社会里,都是一些身分显赫、达官贵人、用得起昆仑奴。
昆仑奴是印度的一个民族,昆仑奴有达罗毗荼人。
早在唐朝,长安就已是一个文化发达国际大都市,满街都能看到各种肤色的人。昆仑奴在当时称之为新罗婢,昆仑奴人性情温和,身体都非常壮实。达官贵族都非常喜欢雇佣昆仑奴人。
昆仑奴在非洲北部,有东西方四十国侨民,包括非洲黑人。有相当多的非洲黑人部落,分散在马来西亚以南半岛上。
据唐代记载,昆仑奴在支那半岛的小黑人,还有老挝当黑人卡族在内。谭嗣同在《獄中提壁诗》中写道,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用“昆仑奴″比喻革命义士。也是指家中的义仆。
昆仑奴是今地处中国的昆仑山,所以认为昆仑奴是现今昆仑山的原住民。其实是从西域通过西北通过丝绸贸易带入中国。
昆仑奴最大特点,就是皮肤黑。当时阿拉伯商人常常进入非洲亚洲之间,到中国做生意。中国的史籍中记载着,阿拉伯商人贩卖非洲黑人以及奴隶。
唐朝人呼印度昆仑奴为奴隶,是有证书记载。
-----
网友解答:
-----
唐朝,一个繁华又开放的朝代,注定会有些与众不同。譬如一种唤作“昆仑奴”的仆役的流行。
何为昆仑奴?是从昆仑山上下来的人吗?他们长什么样?怎么在唐朝那么受欢迎?
种种疑惑,且随笔者一探究竟。
昆仑奴,虽带“昆仑”二字,但与昆仑山实在没什么关系
。“昆仑”除了是山名,又指代黑色的东西,
唐人将黑皮肤的人都统称为昆仑人
。所以昆仑是一个泛称,不是指某一个地方。既然昆仑奴是黑色皮肤,想必不属于汉人,那么他们何以在唐朝为奴呢?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记载到:“西南海上有昆仑层期国,接连大海岛……海岛多野人,身如黑漆,鬈发,诱以食而擒之,动以千万,卖为蕃奴。”由此可知,
昆仑奴大都是被捉至国内,贩卖为奴的
。
那昆仑奴长了什么模样呢?
其实上段中文献就已经能让我们略见一二了——
黝黑的皮肤,卷曲的头发
。不仅如此,从诱捕方式看,似乎尚处于原始社会。而已有的考古发现则更加细化到穿着打扮——发掘出土的唐代昆仑俑,
大多赤裸上身,下穿羊毛短裤
。这副打扮,在当时看来,当是十足野蛮了吧。
既然昆仑奴是“野蛮人”,那为什么在唐时还很受欢迎,有钱人纷纷以豢养昆仑奴为流行?
第一点,是因为唐朝的长安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各种肤色,各个民族的人放眼望去都算不得稀奇,因而对外族的包容性较高。第二点,昆仑奴性情温和,任劳任怨。
有一个故事,说有个叫陶岘的人爱游历山川,他去广东看望亲戚的时候得了一大笔钱,便花钱买了一把古剑,一只玉环和一个昆仑奴。那个昆仑奴名字叫摩诃,水性非常好。陶岘最喜欢的娱乐就是驾舟和他一起出行,到了某个水深的地方就把古剑和玉环扔下去,让摩诃捞上来。有一次,他们驾舟到了湖北黄石的西塞山,陶岘见这片水域水色乌黑,且死气沉沉不流动,心知必有古怪,顿时来了兴致,扔下古剑和玉环让摩诃去捡。摩诃这次潜了许久,才爬上船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这里有鳄鱼,没有办法拿到了。”但陶岘可不管这些,摩诃无奈,扯散头发大吼一声,跃入水中。这次一去,便没再回来,只有被扯下的断肢慢慢浮到水面上。陶岘后悔不已,从此再也不提游历江湖
。
第三,唐朝僧人慧琳说,昆仑奴非常擅长驯服野兽,在唐时有些富豪把猛兽当宠物养,自然少不了昆仑奴当驯兽师。昆仑奴也擅长语言,《隋书》中已经有记载说,隋将率兵攻打东南亚几个岛国,抓了几个昆仑奴,本来是让他们负责看门,送饭,打更这些杂活,却意外发现他们会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所以让他们去当了翻译。
这些昆仑奴都是从哪来的呢?有种观点是他们大部分是居住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矮黑人,属于尼格里托人种,也有部分是自北非辗转而来。还有些学者推测,昆仑奴中也许还有达罗毗荼人(属印度)。
昆仑奴因其名称,总给人以神秘之感,但细细说来,也不过是战争的牺牲品罢了,被迫背井离乡来到异国,从自由人变成奴仆。但也正因为有了如昆仑奴一般的异族人的加入,唐文化才焕发出更璀璨的生机,更充满活力,更加多元。也许在当时,他们是卑微的,渺小的,但他们所发挥过的作用,是值得说道的。
-----
网友解答:
-----
“昆仑奴,新罗婢”应该算是唐朝时期达官贵族的一个高级配置了,这两者虽然经常放在一起说,但是又有不同,新罗婢比较没有争议,就是来自新罗的婢女。新罗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大唐的附属国,在唐初没少被高丽和百济欺负,后来唐高宗时期灭了高丽和百济,新罗得以扩充地盘。
新罗婢女成为大唐显贵之家的婢女应该是八世纪开始的事情,唐初的时候很少会出现,当然即便出现也是新罗国进献而来的贡品,是高级歌姬之类的。贞观年间,新罗还曾给李世民仅进献了两个新罗美女,不过被李世民拒绝了,两个美女又回到了家乡,李世民的理由是她们远离故土会想念家乡,自己不忍心让她们忍受思乡之苦。
但是到了九世纪,新罗婢就多了起来,因为有强盗掠夺新罗的良民,然后到中原来卖,新罗婢都是经过训练的,性情温和,乖巧能干,重要的是不是大唐人,似乎更能成为身份的一种象征,于是新罗婢在这一时间段盛行。不过后来大唐皇帝严令禁止买卖新罗奴婢,而且还下令将中原的新罗婢用船只送回新罗,这才减少了帝国的新罗婢。
与新罗婢相对的另一个奴仆品种就是昆仑奴,新罗婢可以顾名思义,但昆仑奴似乎并不能顾名思义,至少有一种共识就是,昆仑奴并不是昆仑山上出产的奴隶。
如果用一种笼统的说法来表述的话,那么昆仑奴就是皮肤黝黑头发卷曲的黑人奴隶。至于昆仑奴来自什么地方,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是有分歧的,或者说一直没有达成真正的定论。实际上后人将其细化或者定向了,而唐朝时期的昆仑奴则更可能是一个统称,就是黑人奴隶。可能有不同的身体特征,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区,人们不认为有必要将其细分,反正就是外来的黑人奴隶。或者来自东南亚等地区,或者来自非洲地区,或者还有别的来源,都无所谓,只要他们力大能干、吃苦耐劳就是好的。至于高矮胖瘦没必要计较,不同地区的黑人必然有身体上的不同之处。
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
这可能是唐朝人对昆仑奴的最初认识,即来自于南海诸国的黑人奴隶,之后又有别的地区比如非洲来的黑人奴隶,也因为其黑皮肤和卷头发被归为昆仑奴之列。
南海诸国也就是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国家,来自这些地区的黑人奴隶或者被当做贡品运送到大唐或者沿海的强盗掠夺而来或者干脆就是自己来的。
而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则是经由大食国(阿拉伯国家)来到的大唐,大食国建立于7世纪初期,而在7世纪后期就进入了非洲,开始进行黑人的买卖,8世纪左右大食就将这些黑人奴隶卖到了大唐,成为大唐贵族们的身份的象征。
可能会有人觉得昆仑奴的地位是比较低下的,主要做的就是脏活累活,其实未必,他们这些奴隶都很能干,有的还有不错的技能,即便只是奴隶,也并不完全是被人看不起的。
甚至在唐代还有将昆仑奴塑造成豪侠的小说,《太平广记·豪侠》中就收录了这样一个豪侠形象。说是唐代宗时期,崔生身边就有一个很了不起的昆仑奴叫做磨勒,磨勒不仅聪明伶俐,而且身怀绝技。在崔生为某一个官居一品的官员家里的歌姬魂牵梦萦的时候,磨勒主动为自己的主人排忧解难,不仅帮崔生解开了红绡女发出的暗语,更是带着崔生飞过了一品大员家里那十重垣,让崔生和红绡女相见,并在不惊动一品官员的情况下,又带着崔生和红绡女飞了出来。
红绡女隐居在崔生家,一直到几年后她跟随车队外出赏花,被一品大员的家奴发现,一品大员这才知道了当年的真相。并将崔生的家团团包围,想要杀死磨勒,只是磨勒毫不畏惧,在众目睽睽之下,飞出高墙消失得无影无踪。过了很多年之后,还有人在洛阳城见到了卖药的磨勒,丝毫没有变老的迹象,还和从前一模一样。
当然这就是一个神化了的故事,这种神话故事在安史之乱后的大唐随处可见,不过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昆仑奴并非只是简单的奴隶,他们中的很多是有特殊技能的。
-----
网友解答: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昆仑奴就是中国古代的黑奴,性质差不多,只是民族不同。
很多人认为昆仑奴是昆仑山来的,就是西域来的奴隶。
在当年,西域、中亚的游牧民族普遍是奴隶制度,每个部落都有大量奴隶。
这些奴隶基本都是战俘或者战败部落的平民。
但昆仑奴主要不是来自西域,而是东南亚。
历史记载,唐朝期间出现了昆仑奴,也就是奴隶。
他们有的专门作为歌舞奴隶,从事娱乐业;有的则就是普通奴仆,为权贵人家服务。
当时昆仑奴的来源主要是进贡和贩卖。
进贡主要是唐朝的藩属国,把奴隶当做特产进贡给大唐。有的则是藩属国使者带到大唐的奴隶,本来是自用,后来因为使者死亡或者缺钱,才卖给当地人。
这批奴隶中,有不少真的就是西域来的,有一些甚至是黑人,主要是阿拉伯人从非洲掠夺来的奴隶,若干代后辗转卖到西域。
唐代长安“内有东西方四十余国侨民,包括源自非洲来的黑人(昆仑奴)。
但是,这些正宗的昆仑奴,其实数量很少。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境内的黑人是很少的。大家都知道,黑人的基因很强。祖上如果一代是黑人,往往要七八代才能恢复肤色。之前的后代,皮肤都会受影响
以奥巴马为例,他的父亲是来自肯尼亚的留学生,母亲是堪萨斯州白人。换句话说,他只有一半黑人血统,但肤色还是比较黑。
另外,
贩卖则就是单纯的人口买卖。
这些贩卖的奴隶,多是东南亚或者南亚的人,一说是从越南购买来的。。他们的特点是皮肤比较黑,但比黑人要白。
但大唐的老百姓不区分他们的民族,一律叫做昆仑奴。
厦门大学的韩振华教授指出,昆仑奴是指包括老挝的卡族在内的印支半岛上的小黑人,昆仑人原指中南半岛的原住民一小黑人,凡是在半岛上统治这些小黑人的国家
印度历史记载,越南的西贡(当时还不属于越南),从公元3世纪以来就是东南亚最大的奴隶市场。直到明代为止,这里还有大量的奴隶交易。
一般认为,这才是昆仑奴的主要来源。
因为中国文化中的昆仑奴形象,多是上身赤裸斜披帛带,横幅绕腰或穿着短裤,这和非洲黑人服饰以及中东黑奴服饰有很大区别。
另外,中国的昆仑奴并不是十分高大,这又同黑人有着较大的区别。
《隋书》卷八二《南蛮传·真腊》:“人物小而色黑。妇人亦有白者。悉卷发黑身,性气捷劲。”
其实,中国的昆仑奴数量很少,而且基本是上层社会的专用。
这就类似于今天中国富豪,专门雇佣一个英国伦敦腔的管家一样,多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并不是为了实用。
宋元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空前发达,境内依然存在有昆仑奴。
明清时期,随着海禁和闭关锁国的颁布实施,数量减少,渐渐销声匿迹。
-----
网友解答:
-----
唐代诗人裴铏曾写过一篇短篇小说《传奇·昆仑奴》,小说中刻画了一个武功高强,义薄云天的昆仑奴摩勒的形象。这篇小说的大意是:
唐朝大历年间,有一个年轻人崔生,他父亲是朝中大官,与当朝另一位一品勋贵是好朋友。有一天崔生代父亲看望生病的一品,看见了红绡,红绡是一品勋贵家中的一个歌女,容貌美艳。两人一见钟情。后来崔生回到家中害起了相思病。他府中的一个昆仑奴摩勒知道后决定帮崔生得到红绡,便在三更天拿了一个链子锤几分钟就把一品府中凶猛如虎的看家狗给杀了,然后背着崔生越过10重高墙和红绡见了面,后来两人决定永远在一起,摩勒又同时背着二人越过重重高墙跑回了家。过了两年,一品府上的一个家仆看见崔生和红绡在一起,就告诉了一品,一品便把崔生叫过来问话,崔生没有隐瞒,就把摩勒怎么帮他的是都告诉一品了。之后,一品派了50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去崔生家中捉拿摩勒。摩勒手持匕首,翻墙如飞,士兵放的箭像雨一样泼过来,却伤不到摩勒分毫。摩勒逃出去后,再也没人见过他。又过了十多年,崔家有人看见磨勒在洛阳集市卖药,面貌还和从前一样。,一点都没有变化。
这篇传奇小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后被后世文人改成戏剧,小说,和诗歌八十多次,金庸认为《昆仑奴》是中国最早的武侠小说之一。
从唐朝开始,在很多诗歌文献中就大量提到了昆仑奴,并且这些昆仑奴大都在达官显贵的府中做奴仆,受到上层社会的青睐。那么,昆仑奴到底是什么人呢?又是从哪里来呢?
一昆仑奴是什么人?
《
隋书》中《南蛮传》“林邑”条记载:“真腊国,在林邑西南,本扶南之属国也……人形小而色黑……悉拳发垂耳,性气捷劲。”
《旧唐书》中《南蛮传》“林邑”条记载:“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
《宋史》中《外国六》“天竺”条记载:“太平兴国二年,遣使蒲思那、副使摩诃末、判官蒲锣等贡方物。其从者目深体黑,谓之昆仑奴。”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来,昆仑奴全身漆黑,身形矮小,眼眶深陷,卷发。这就基本确定了,中国古代所说的昆仑奴,是深色皮肤的人,到也不一定全是黑人。
(唐朝的昆仑奴陶俑)
二昆仑奴名字的由来
其一,“昆仑”一词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常用来形容黑色或近黑的东西, 昆仑奴全身漆黑,所以叫昆仑奴。
其二,中国古代把东南亚以及南亚地区那些叫不上名字来的小国都成为昆仑国。比如恒河以东及马来群岛,茶陵东南的占笔罗或占不牢岛,缅甸、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爪哇等地,都可以用昆仑国来称呼。而这些黑人奴隶大都是通过海运从沿海一带运进来的,所以叫昆仑奴。这在古籍中也有记录。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九载:“昆仑奴者,言其状似昆仑国人也,昆仑国在林邑南”
赵汝适《诸蕃志》卷上《海上杂国》条云:“昆仑层期国在西南海上,连接大海岛……西有海岛,多野人,身如黑漆,虬发。诱以食而擒之,转卖与大食国为奴,获价甚厚”。
三昆仑奴来自哪里
在唐代小说中,昆仑奴体黑健壮,大多水性极好,太平广记中就记载了很多上层达官贵人让昆仑奴潜水捞东西,以此来作为消遣的事迹。
《剧谈录·李德裕》:“李德裕在文宗武宗庙……及李南迁,(宝物)悉于恶溪沉溺。使昆仑没取之。”
《甘泽谣·陶舰》:“陶现者,彭泽之子孙也……海船昆仑奴,名摩诃,善游水,而勇健……每遇水色可爱,则遗环剑,令摩诃下取,以为戏笑也。”
从这些记录可以看出,昆仑奴大都极善于潜水,由此可见他们应来自于临海的国家。而昆仑奴也应为这项技能,大受上层社会的欢迎,豢养昆仑奴成了当时上层社会的一种风气。但是具体来源哪里,说法也很多。
其一,来自非洲北部,比如非洲的俾格米人。
其二,来自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国家,像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暹罗)等地,还有马来群岛的沿海地区
其三,来自印度,因为印度北部的人也符合昆仑奴的特点。
(非洲俾格米人)
我是一卷青史,欢迎留言评论加关注,一起聊历史!!
-----
网友解答:
-----
唐代以后,对于昆仑奴的记载逐渐变多,其中以唐传奇中的昆仑奴一篇最为出名,其它的诸如《太平广记》、《博异志》等笔记小说也对昆仑奴多有记载。
那么昆仑奴到底长什么样子? 《旧唐书南蛮传》中说,“其人黑身,卷发、裸行。”《开天传信记》里亦有“指如十挺墨,耳似两张匙”的描述,也就是说皮肤黑是昆仑奴最主要的特征。
此外,根据文献记载,体格强壮、目深、牙白、善水也是昆仑奴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总的来说,昆仑奴在外形上与汉人差别很大。而汉族人对他们多以歧视的态度,将他们作为奴仆驱使,《博异志》中的县尉家中的昆仑奴,甚至在脸上刻了字。
对于昆仑奴到底来自何处,说法不一,有说他们是来自南洋的黑人,吴春晗的《昆仑奴考》认为他们应当是马来人种,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他们是从印度群岛贩卖而来的奴隶,也就是最广义的马来人种。
另外一派学者则认为他们来自是非洲的黑人,张星烺的《昆仑与昆仑奴考》主张昆仑国就是非洲。
这些黑人来的中国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战争,或许是因为贩卖、进贡,他们多集中在长安、扬州这种大都市或是广州这种交通便利的海港城市,成为了贵族家中用以彰显身份的“物品”,令人感慨。
感谢阅读。
-----
网友解答:
-----
中国古籍中常见昆仑奴一词,其含义为肤色较黑之人则无可疑义,色黑是普遍特征。
《太平广记》中的《昆仑奴传》 中,就记载了一位昆仑奴磨勒的故事。洛阳博物馆藏有一件北魏彩绘陶“昆仑奴”俑,便可以作为其在华的文物学证据。
唐宋元时期黑人奴隶主要分布在关中、广东、四川等地,服役于中国的宫廷和富豪之家。在古人的世界认知里:昆仑,山名也,在西北,其高万千里,昆仑已经属于很远和未知的范畴,而且黑人来华多以底层、缺乏教化的蛮夷面孔出现,故而以昆仑奴来指代黑人。
《晋书》有载:晋简文帝妃、孝武帝母李陵容,本出微贱,大贵之前,乃宫廷织坊中的一名普通宫人,其形长而色黑,宫人皆谓之昆仑。胡三省注曰:谓其人如昆仑也,昆仑国在南海外;《旧唐书·林邑国传》: “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号为昆仑;《真腊国传》:真腊在林邑西北,本扶南之属国,昆仑之类。
昆仑奴可见早期的全球贸易特征。大约从9世纪开始,黑人奴隶作为阿拉伯人的“商品”被运到了中国,成为官私奴脾。我国古籍称这些来华的黑人奴隶为“昆仑奴”或“僧祗奴”。因为唐时对其疆域以南、卷发黑肤居民称呼为“昆仑” ,大概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一带,故得此名。
从古籍的记载中可以找出黑人奴隶的来源,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海岛(据考,此岛应为今东非桑给巴尔岛)多野人,身如黑漆,拳发。诱擒之,动以千万,卖为藩奴。这些被诱捕的黑人大多被卖给阿拉伯人,然后由阿拉伯人将他们贩卖至世界各地。
在华的黑人奴隶的境况可分为二种:一部分是一些阿拉伯国家或王朝进贡给中国宫廷充当官家奴婢的“贡品”;另一部分黑人是由西亚诸地转卖到中国的私家奴婢。因其性淳不逃徙、无亲属之恋 ,忠诚不二,故可以“托以管钥”。
唐宋时所谓昆仑奴,既可能为非洲的黑人,也可能为南海各地卷发黑身的昆仑人,也可能为南海的矮黑种人或印度人,其来源比较多元化。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
-----
网友解答:
-----
昆仑奴,并不是指昆仑山的奴隶,昆仑在古语之中有黑色之意,昆仑奴是泛指黑人。正史之中提及昆仑奴倒是少见,毕竟这个词汇带有贬低之意,而民间词话小说之中常有昆仑奴出现,我记得曾经在聊斋之上看过一篇关于昆仑奴的短篇。写的是两个昆仑奴被主家买来看门,后来主家赏了他们俩妓女做老婆。妓女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小孩,邻居挑拨为何小孩长得白而不是黑的,昆仑奴一气之下将小孩儿杀了,结果发现骨头是黑的,懊悔不已。
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各种肤色各种服饰的外国人在大街上走来走去都不会让人觉得奇怪。当时官宦商人家流行的是昆仑奴,新罗婢。新罗是朝鲜半岛的一个小国,大约那里的婢女比较美貌,海盗们不断袭击新罗就是为了搜罗美女卖给大唐的官宦人家。看来韩国的美女在那个时候就比较受欢迎了。
而昆仑奴实际上是东南亚一带的土著,他们大多来自当时东亚做大的奴隶市场西贡,而且这种人口买卖一直延续到了明朝。因为昆仑奴比较强壮而且长相丑凶丑凶的,所以有钱人家会将他们买回来做保安,比如聊斋之中的这户人家。实际交流下来发现他们性格也比较憨厚耿直又忠心,容易指使,所以也渐渐成为了有钱人家的标配。
唐代传奇之中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昆仑奴磨勒,堪比男版红娘,而且一身武艺高强。他帮助痴情男主人窃取了豪门的姬妾,刚刚出场的时候就将小妾传达给男主人的暗语完全解答出来,可以看出唐朝人心目中昆仑奴不仅仅是做力气活或者看家护院的苦力,他们也会有聪明精明的一面。
昆仑奴这个词汇虽然明显带着贬低之意,但是包容万象的唐朝人对于昆仑奴的态度并非完全是欺辱和看不起的,在很多艺术品的创作之中我们都能看到昆仑奴的身影。在现在留存的昆仑奴陶俑或者壁画之中,昆仑奴的形象一般比较憨厚,他们大多头发卷曲,身着窄袖右衽衣,脚上也不穿鞋子。
比如这张敦化壁画之中,佛尊、白象和昆仑奴占据了画面的中心地位。
不仅仅是这幅图,昆仑奴在敦煌等地的佛教壁画之上时有出现。大约因为当时许多昆仑奴来自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也因为人们对于昆仑奴的评价本身就比较好。
-----
网友解答:
-----
在唐代小说中出现不少关于昆仑奴的描写,说明在当时的社会中存在这种一种人群——昆仑奴。
昆仑奴和昆仑山没有什么关系。昆仑一词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常用来形容黑色或近黑的东西,因此昆仑奴指的就是黑人奴婢。
昆仑奴在外形上与汉族人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在体能、游泳技能等方面拥有汉人难以企及的水平。据文献资料和唐人小说记载,他们的身体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体黑卷发,身体短小,喜欢赤裸上身,精通水性善于潜水,目深,耳似两张匙。
据记载,隋朝大将陈棱曾带兵在攻打东南亚几个岛国时,抓获了一批“昆仑人”,并把他们当做奴隶。陈棱强迫这些人给战士洗衣、做饭、喂马、磨刀,甚至凶残地在冲锋的时候把他们当挡箭牌。据说,昆仑奴也称矮黑人非常听话,“其生死惟主人所命,主人或令自刎其首,彼即刎,不思当刎与不当刎也”。
昆仑奴在外形上与汉族人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在体力、游泳等技能上拥有汉人难以达到的水平。汉族人对他们的态度、心理也较为复杂,既歧视他们,将他们当作奴仆一样役使,又对他们充满一种神秘感,甚至认为他们身怀种种绝技。
唐代黑陶昆仑奴俑
唐代昆仑奴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驯兽师,乐师舞者,杂役家奴等。
对于昆仑奴来自何方,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南洋黑人,一种认为是非洲黑人,其中多数人比较赞同南洋岛屿黑人的说法。对于他们是怎样来到中国,可能有战争掠夺、人口贩卖、进贡赠送等几种渠道。
从唐代小说及其他文献记载可知,昆仑奴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比如广州、扬州、长安等地。
在唐代的传奇小说《昆仑奴》中,描写了一位身怀绝技、武艺高强的昆仑奴磨勒,他在为崔生解决爱情难题时展现了种种神妙武功,可是说是武侠小说的先驱作品了。
-----
网友解答:
-----
一说“昆仑奴”便很容易联想到神秘的昆仑山脉,但实际上昆仑奴与昆仑山并没有什么联系。昆仑奴乃是唐朝盛行一时的贵族家养黑奴,他们来自域外,以卷发黑身为特征。当时社会上豢养黑奴成风,后来昆仑奴还常常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出现在唐人的小说里,有意思的是,小说中的昆仑奴竟大多是以机智果敢、技艺超群的正面形象出现的。
一、神秘的昆仑奴
“卷发黑身”是辨认昆仑奴的最显著特征之一,也是昆仑奴得名的缘由。“昆仑”一词在古代除了指昆仑山之外,还特指皮肤黑色的人。除此之外,与中原的汉人相比,昆仑奴则显得较为矮小,但他们敏捷善水、力大善耕,故而成为当时达官贵族们争相豢养的对象。
当时的人们对于昆仑奴的态度比较复杂,日常虽是将他们当作奴仆来役使,但又对他们心存一份神秘感。这种神秘感首先来自人种上的不同,其次还因为昆仑奴力大善水的天性特征。甚至在唐传奇小说《昆仑奴》中还将昆仑奴磨勒描述成“瞥若翅翎,疾同鹰隼,攒矢如雨,莫能中之;顷刻之间,不知所向”的大侠形象。此与欧洲对待黑人奴隶的态度相较,便足可见大唐的开放与气度。
二、来自何处
那么这些昆仑奴究竟来自何处?他们又为什么会来到中国呢?关于昆仑奴的来源地,至今还有些争议,一说他们来自非洲,虽然唐代的史籍中亦有不少提到非洲黑奴,但从外形体格上来看,非洲黑奴似乎应更为健壮。另说他们来自南洋,也就是东南亚。昆仑奴体形矮小且水性较好,这与南洋黑人的特征颇为相似。但就当时人们通常仅通过肤色来辨别昆仑奴的情形来看,昆仑奴的来处应是两地兼有。
就当时的情况来看,昆仑奴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源自战争,中外交战中作为俘虏劫掠而来;二是源自进贡,但随贡而来的昆仑奴数量并不多;三是源自贩卖,这一部分应是昆仑奴大量持续来到中原的主要途径。当时社会蓄养昆仑奴蔚然成风,甚至还衍生起攀比之风,所以有市场自然就会产生交易。那时的广州、扬州因为靠近南洋,又是当时重要的交通港口,所以成为众多黑奴聚集之地。
三、从事工作
唐朝的昆仑奴分为官私两种,主要从事劳力和技艺两类工作。从事劳力工作的,主要是力耕和杂役。技艺类工作还是源于昆仑奴善水的特性,所以常从事船运方面的工作。此外,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还可见昆仑奴从事驯兽工作的画像。当时还有歌中提到“昆仑儿,骑白象,时时锁着狮子项,买奴跨马不搭鞍,立走水牛惊汉官”。可见昆仑奴的驯兽技艺在当时是较为出名的。昆仑奴还敏捷善舞,其音乐舞蹈之技艺甚至可以登堂入室在宫廷中进行表演。
虽然昆仑奴在唐人小说中具有飞檐走壁的形象,但不可否认,他们在现实中依然无法摆脱作为奴隶的压迫与歧视,黑奴的命运依旧是悲惨的。后世朝代中也依然不乏黑奴的存在,直到明清闭关锁国,由于限制了海外贸易的发展,黑奴的数量才开始大为减少。
参考资料:《唐传奇》、《唐代小说中昆仑奴现象考述》、《试探唐代昆仑奴从事的主要工作》
作者:我方团队子繇
------------------
推荐阅读:
周围的人都劝我趁年轻学习,多看书,提升自己,可是我不想怎么办?
父母开始告诉你他的存款放在哪些地方的时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上一篇:孕期的你是怎么度过的?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