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造反时,其他王爷在干什么?
朱棣造反时,其他王爷在干什么?
-----
网友解答:
-----
朱棣造反时,其他王爷在干什么?还能干什么,看朝廷笑话呗。
开个玩笑,明太祖朱元璋生育能力惊人,因此明初封了24位亲王。对于这些王爷在靖难战争时候的态度和遭遇,需要细细地来说一说。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大明首位皇太子朱标死在了父皇朱元璋前面。老皇帝考虑再三,选择年轻的皇孙朱允炆作为新一代接班人。但此时的朱元璋年事已高,不知道意外会在哪一天来临,他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再像当年培养朱标一样,重新再来培养朱允炆。
洪武皇帝能做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为皇孙继位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于是他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将以原太子党蓝玉为首的开国武勋集团全部铲除,并以自己的儿子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等为核心来掌握军权,戍守边疆。
但建文君臣对于老皇帝的国策不以为然,登基伊始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以文抑武”是国策,“铲除燕王”是核心。为何燕王这么重要?后文会说到。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其他王爷在朱棣造反之时的表现。
朱棣画像
燕王之罪,罪在将来。
在朱元璋的26个儿子中,除了长子皇太子朱标和幼子朱楠外,其余24人全部册封为亲王。这24位藩王,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划为三个大类:
第一类:无子除国。分别是第八子潭王朱梓和第九子赵王朱杞。
第二类:尚未就藩。分别是鲁世子朱肇煇(第十子鲁荒王长子)、第二十子韩王朱松、第二十一子沈王朱模、第二十二子安王朱楹、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第二十四子郢王朱栋和第二十五子伊王朱㰘。
第三类:戍边亲王。分别是秦王朱尚炳(次子秦愍王朱樉长子),封国西安。晋王朱济熺(第三子晋恭王朱棡长子),封国太原。第四子燕王朱棣,封国北平。第五子周王朱橚,封国开封。第六子楚王朱桢,封国武昌。第七子齐王朱榑,封国青州。第十一子蜀王朱椿,封国成都。第十二子湘王朱柏,封国荆州。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封国大同。第十四子肃王朱楧,封国甘州(今甘肃张掖)。第十五子辽王朱植,封国广宁。第十六子庆王朱栴,封国宁夏。第十七子宁王朱权,封国大宁。第十八子岷王朱楩封国云南。第十九子谷王朱橞,封国宣府。
对于建文君臣来说,伦序在朱棣之前的嗣秦王和嗣晋王都是第二代亲王,无论是声望还是政治经验都无法与燕王相比,所以朱棣就是事实上的宗室老大。而且虽然明初亲王都拥有三护卫官兵,但能节制本省都司的只有晋王和燕王。朱棡去世后,就只剩下朱棣。朱棣就像西汉七国之乱时的吴王刘濞,把他干掉,宗室问题就基本解决。
丙辰,命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等往北平等处备边。其山西属卫将校,悉听晋王节制。北平属卫将校,悉听今上(即燕王)节制。凡军中应有机务,一奏朝廷,一启王知,永著于令。—《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二十六》
咎由自取的方孝孺剧照
而在朱棣起兵前,朝廷先后将4位亲王废为庶人,又将1位亲王逼得自尽,手段不可谓不毒辣。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此时距离太祖皇帝去世尚不足百日),周王朱橚以谋反的罪名被废为庶人。朝廷一面拷打周王,一面让燕王来给他定罪。
初周王被执,果敕上(指朱棣)议其罪。时上居丧守制,忧悒成疾,见敕惴惴不知所为。—《明太宗实录卷一》
周王是燕王的亲弟弟,朝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打算揪朱棣的小辫子,然后一网打尽。但燕王殿下戍守边疆二十年,何等的老奸巨猾,如何能让朝廷抓到把柄。朱棣在给朝廷上书中“正义凛然”,处处搬出太祖《皇明祖训》说事,朝廷卯足了力气打出的一拳,没想到打到了棉花团中,颇有些尴尬。
若周王橚所为,形迹暧昧。幸念至亲,曲垂宽贷,以全骨肉之恩。如其迹著,祖训具在,臣何敢他议?臣之愚议,惟望陛下体祖宗之心,廓日月之明,施天地之德。—《明太宗实录卷一》
虽然“敌不动”,但朝廷却不能“我也不动”。一番布置之后,燕王护卫武装被解除,北平城防被接管,王府官员纷纷变节,朝廷大军对北平形成合围,灭燕已经是“箭在弦上”。
被迫装疯的朱棣剧照
外围布置已定,下一步就是剪除朱棣可能的帮手。青州的齐王朱榑、大同的代王朱桂,一个曾随燕王出塞,一个与朱棣同为中山武宁王徐达的女婿。四月,二王相继被废。
当年的皇太孙册封大典,朱元璋只召了两位在外亲王回京观礼,一个是朱棣,另一个是湘王朱柏。湘王封国荆州地控长江天险,其本人又可能知道了太多的秘密,朝廷怕他协助朱棣偷袭南京,打算用对待周王、齐王和代王的方法对付他。但是湘王很有骨气,面对如狼似虎的朝廷官军,他不屑一顾,冷静地整理衣冠,点燃宫殿,投火而死。上至王妃,下至宫人,全部追随湘王而去。此举完全撕下了建文帝假仁假义的面具,朱允炆暴跳如雷,给了叔父一个“戾”的恶谥。
到了六月份,原本在地处云南,和燕王八竿子打不着的岷王朱楩突然也被免为了庶人,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他和镇守云南的西平侯沐晟有矛盾,朝廷为了争取沐家的支持,牺牲一个叔叔有什么关系。事实上云南军队此后一直都是朝廷的出征的主力军。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七月初一日,没有退路的燕王正式举兵,历时三年的靖难战争徐徐拉开帷幕。此时还拥有兵权的在外藩王还剩下9位:
秦王朱尚炳、晋王朱济熺、楚王朱桢、蜀王朱椿、肃王朱楧、辽王朱植、庆王朱栴、宁王朱权和谷王朱橞。
朝廷的所作所为,虽然让王爷们大多非常不满。但以区区北平一地来对抗朝廷,怎么看都是自找死路,所以自然也不会有人站出来力挺燕王。
但是多年的征战和当年徐达的口传心授,让燕王的军事素养远在朝廷将领之上。燕军在朱棣指挥下很快扭转被动,并且开始对包围北平的官军展开反击。七月十二日,燕军攻克怀来,镇守宣府的谷王朱橞有些慌了。怀来距离宣府已不足二百里,骑兵的话用不了两天就到了城外。
靖难战争剧照
谷王虽然也出过塞,但对于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还是很清楚的。万一四哥真的来了,自己怎么办?打,肯定打不过。投降,难道要一起送死?于是这位谷王殿下做了个聪明的决定,老子不干了。于是他领着护卫,一溜烟跑回了南京。建文帝对谷王的忠心很满意,当然他不会想到这位狼狈逃难而来的叔父,日后竟会成为终结自己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八月,为了给北平局势打上最后一块补丁,朱允炆下诏让辽王朱植和宁王朱权向谷王学习,放弃封国返回南京。二王之中,辽王奉旨回京,宁王却抗旨不尊,结果被朝廷下旨削去了护卫。
丙寅,初谷王橞遁还京师。齐泰等虑辽王植、宁王权为上之助,建议悉召还京。惟植至,遂遣敕削权护卫。—《明太宗实录卷三》
宁王虽然号称“善谋”,但关键时刻却当断不断。既然抗旨,那为何不迅速起事和四哥合兵一处呢?若非后来朱棣率军偷袭大宁,宁王的下场比湘王好不到哪里去。随着辽王、谷王南迁,燕王、宁王合流,还拥有兵权的在外藩王仅剩下6位:
秦王朱尚炳、晋王朱济熺、楚王朱桢、蜀王朱椿、肃王朱楧和庆王朱栴。
由于建文朝廷对于宗室手段过于凶狠,上述几位实力雄厚的亲王在靖难战争中个个袖手旁观,坐观成败。其中楚王和蜀王不但手上拥有实力强大的护卫官军,同时在宗室中也是德高望重。如果二王可以加入朝廷一起讨伐燕王,不但打破了朱棣所谓“奉天靖难”的牛皮,从兵源上也可以解决朝廷的困局。
其实在耿炳文兵败真定之后,监察御史康郁就曾经上书朝廷,请皇帝下旨让楚王和蜀王出山辅政,同时劝燕王罢兵。可惜被削藩冲昏了头脑的朱允炆根本就不可能听得进去,不削他们就不错了,还辅政?
九月朔,监察御史康郁上言:“...伏愿兴灭继绝,释齐王之囚,封湘王之墓,还周王于京师,迎楚、蜀为周公,俾其各命世子持书劝燕,以罢干戈,以敦亲戚,天下不胜幸甚!”疏上,帝不能用。—《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
朱允炆剧照
结语:
燕王起兵,实力强大的各位在外藩王或放弃封国,或岿然不动,或一起造反,但就是没有人挺身而出协助朝廷一起讨伐朱棣。这说明建文君臣此前的所作所为,已然彻底将宗室推向他们的对立面。而洪武朝的武勋贵族,与朱允炆等人也是貌合神离,盲目激进的朱允炆,最终还是吞下了自己酿造的那杯苦酒。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谷王朱橞打开金川门,把燕王大军放进了京城。六月十七日,朱棣在奉天殿登基称帝。七月八日,楚王朱桢来朝。八月十二日,晋王朱济熺来朝。九月上旬,秦王朱尚炳、蜀王朱椿、肃王朱楧、庆王朱栴来朝。各位王爷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对于新朝的支持。
-----
网友解答:
-----
个别人投机,少部分坐山观虎斗,一大半都在混日子。
靖难之役期间,含已被废黜者在内,一共有亲王24人。
按辈分从高到低分别是:燕王朱棣、废周王朱橚、楚王朱桢、废齐王朱榑、蜀王朱椿、废代王朱桂、肃王朱楧、辽王朱植、庆王朱㮵、宁王朱权、废岷王朱楩、谷王朱橞、韩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栋、伊王朱㰘、二代秦王朱尚炳、二代晋王朱济熺、二代鲁王朱肇煇、吴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熙。
这些藩王中,倾向于朱棣的,有五位。
分别是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和宁王朱权。
周王、齐王、代王、岷王倾向于朱棣,原因不必多说。他们被朱允炆废为庶民,被整得半死不活。余生能不能翻身,全靠朱棣。自然是希望朱棣能打赢朱允炆了。
而且朱棣打进南京后,兵分四路,其中的一路就是解救这四位。这说明朱棣也很在乎四个弟弟的生死。毕竟只有把他们救出,让他们声泪俱下的谴责朱允炆,才能为自己的造反行为增加合法性。
朱权的情况有点特殊。
靖难之役期间,朱棣盘踞于北京,朱允炆担心北京周围的藩王会与朱棣串通,便诏令驻守广宁的朱植,驻守大宁的宁王朱权、驻守宣府的谷王朱橞回南京勤王。
宁王朱权接到诏令后,故意抗旨不遵,表示不支持朱允炆。但他也不支持朱棣。立场十分模糊。
估计朱权是想坐观其成,让朱棣和朱允炆叔侄打个两败俱伤后。他再出来“摘桃子”。
然而,朱棣是何许人,能被朱权当工具人?
没过多久,朱棣稍微耍了点小心眼,就把朱权的兵权剥夺。
朱权前脚抗旨不尊,得罪了朱允炆。后脚被朱棣架空,成了光杆司令。两边全得罪,两头都没捞到好,失去了利用价值。于是他也就只好强颜欢笑的转而明确支持朱棣。
朱棣靖难成功后,对这五个弟弟都有封赏。
周王朱橚、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对自己的存在价值有清醒认识,低调做人,顺便为朱棣充当喉舌,全部善终。
齐王朱榑对自己的价值没有清醒认识,复封之后,骄纵不法,私自扣押朝廷命官。朱棣对此很不满。永乐四年,朱榑全家被朱棣又再次废为庶民。
朱权和朱榑情况类似。靖难后,经常埋怨朱棣未履行「事成之后,平分天下」承诺,令朱棣对他很不满。但好在他怂的及时,晚年善终。(死于土木堡之变的前一年)
有人亲朱棣,自然就有人亲朱允炆。当时倾向于朱允炆的藩王,有四位。
分别是辽王朱植,谷王朱橞,二代秦王朱尚炳和二代晋王朱济熺。
朱植原本驻守广宁卫。靖难之役期间,朱允炆诏令驻守大宁的宁王朱权、驻守宣府的谷王朱橞以及辽王朱植,回南京勤王。
朱植接旨后,服从朝廷的命令,走海路到了南京。此后,不知道是不是后悔了,朱植态度模糊,没掺和朱棣与朱允炆之争。
但朱棣夺得帝位后,还是埋怨朱植在靖难期间不支持自己,非常不喜欢他。所以在永乐十年时,找茬削其护卫,只留三百人供之差使。等于是把朱植冷藏了。
当然,朱棣也没那么小心眼。念在都是太祖血脉,朱棣保留了朱植的辽王爵位。
这里顺带插一句。从朱允炆废黜朱橚、朱榑等藩王的意图来看,朱棣其实是给朱植、朱橞当了挡箭牌。
因为从地图上可以明显看出,朱允炆削藩是从南向北推进。朱棣被扳倒后,下一个被废的藩王,肯定是朱植、朱橞、朱权三人中的其中一个。(晋王和鲁王因为是二代,威胁较小,所以朱允炆不会先动他们)
朱权不支持朱允炆,估计他也猜到了自己的下场,想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朱植倾向于朱允炆,估计是他不看好自己的能力,是想用立场与朱允炆做交易,求得善终。
言归正传。
相比于朱植。谷王朱橞虽然早期明确支持过朱允炆,但后来反复,又投靠朱棣,是个典型的骑墙派。
靖难之役初期,朱橞见朱允炆势力大,便一面命人将宣化城门堵死,防备朱棣偷袭,以示自己与朱棣势不两立的态度。一面表示自己服从诏令,带着三千护卫南下,以勤王名义,逃到了南京投奔朱允炆,以示自己效忠朱允炆的决心。
由于朱橞的行为得到朱允炆赏识,所以到了南京后,他非没被控制,反而握有实权,驻守南京的金川门,与纨绔子弟李景隆沆瀣一气。而这也正是他后来有实力反水的原因。
靖难之役后期,朱棣兵临城下。眼见侄子大势已去,朱橞便联合也有意反水的李景隆一起打开了自己把守的金川门,放燕军进城。
一转眼,拥护朱允炆的朱橞和李景隆,又成了拥立朱棣登基的功臣。
不过,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由于在建文朝飞扬跋扈,结仇过多。且人品不好,一向被人鄙视,朋友不多。李景隆和朱橞在永乐朝,都被朝臣群起攻之。(两次抨击都有周王朱橚参与,估计背后有朱棣的授意)
最终,两人都被朱棣拿下,削爵为民,终生囚禁。一个被圈禁于家中,一个被圈禁于凤阳高墙内。 也算是恶棍有恶报了。
另外,二代秦王朱尚炳和二代晋王朱济熺对朱棣的态度比较恶劣。所以朱棣继位后,把这两个侄子都修理了一顿。
先被修理的是朱尚炳。
永乐九年,朱棣派使者到西安,朱尚炳故意说自己有病,不方便迎接使者。他的小伎俩被戳穿后,又对使者傲慢无礼。朱棣觉得朱尚炳是在藐视自己,就派锦衣卫把朱尚炳部下逮回南京问讯。朱尚炳被吓尿,立即到南京求饶。朱棣见其服软,便赦免了他。
朱济熺就没这么好运气了。
永乐十二年,朱济熺的弟弟朱济熿向朱棣检举揭发,说朱济熺一直对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心怀不满,私下里发了很多牢骚。朱棣很生气,下诏革除朱济熺晋王爵位。朱济熺因此被囚禁十年之久。直到明仁宗继位,才重新恢复自由。
除了以上九位外,其余藩王都是“中立派”。
这些“中立”藩王,又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人。
一类是在外就藩的,分别是就藩于武昌的楚王朱桢;就藩于成都的蜀王朱椿;就藩于兰州的肃王朱楧;就藩于银川的庆王朱㮵;就藩于兖州的二代鲁王朱肇煇。共计五位。
这五位在外就藩的王爷,除了朱肇煇。其余都是成年人。他们在朱允炆是皇帝,且朱棣被打上反贼标签情况下,仍然“中立”。这背后就很有意思了。
因为朱允炆是皇帝,朱棣是反贼。藩王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无条件支持皇帝才合理。而他们却选择“中立”。
一旦朱棣败了,他们肯定会被修理。所以他们的实际态度应该是坐山观虎斗,在心里更支持朱棣一点。
第二类是没有就藩,被朱允炆软禁在南京的王爷,有韩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栋、伊王朱㰘、吴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熙。共有九人。
这些人,空有藩王名号,但没有实力,处于被软禁中,属于标准的混日子心态。
朱棣靖难成功后,对就藩的五位亲王都表达了慰问。这五位都比较受信任。
其中楚王朱桢在永乐朝,还担任过宗人府宗正一职,是朱家名义上的大族长。
对未就藩,被朱允炆软禁的藩王,朱棣的态度就两极分化了。
对自己的弟弟,韩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栋、伊王朱㰘。朱棣准许他们就藩。
除安王朱楹、郢王朱栋无子国除外,其余四支藩王都传承到了明末。
而对大哥朱标的儿子,朱棣就不客气了。
靖难成功后,吴王朱允熥先是被朱棣降封为广泽郡王(朱棣不承认朱标是皇帝,朱标的儿子自然就不能再是亲王)。后来又一撸到底,废为庶人,禁锢于凤阳。谷王朱橞谋反前后,朱允熥暴毙而死。朱棣派人下黑手的嫌疑很大。
衡王朱允熞的境遇一样。先是被降封,然后又被废黜、囚禁。最后莫名其妙死了。
徐王朱允熙的情况有略微区别。他被朱棣降封后,没有被废黜。但他死的最蹊跷。
某一天,他的王府着火,他被烧死了。
是的。堂堂郡王爷,居然死于火灾。这很难不让人怀疑是朱棣派人下的黑手。
可怜这三个孩子。朱允炆在位时,遭受兄弟猜忌,一直被软禁。朱棣继位后,又遭到叔叔猜忌,全部惨死。
另外,朱棣靖难期间,明朝还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郡王。如靖江王朱赞仪,燕王家的高阳王朱高煦(靖难后,晋封亲王),楚王家的永安王朱孟炯,寿昌王朱孟焯等。(明朝大规模册封郡王是从永乐朝开始的)
这些郡王爷,有的支持朱棣,如朱高煦。作为朱棣的儿子,他无条件支持父亲靖难。有的打酱油,如朱孟炯、朱孟焯。他们与父亲朱桢的态度一致,无所谓谁当皇帝。
这些人的心态,其实就是当时大部分人对靖难之役的态度。反正自己也当不了皇帝。也懒得掺和朱允炆和朱棣的斗争。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分别是:
皇太子朱标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
齐王朱榑、潭王朱梓、赵王朱杞、鲁王朱檀、蜀王朱椿
湘王朱柏、代王朱桂、肃王朱楧、辽王朱植、庆王朱栴
宁王朱权、岷王朱楩、谷王朱橞、韩王朱松、沈王朱模
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栋、伊王朱㰘、朱楠(未就封)
其中,韩王、沈王、辽王、宁王、齐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安王、秦王、庆王、肃王,这十三人是镇守边疆的塞王,拥有三个护卫军权,势亲王中的实力派。
一、早逝的藩王(7人)
朱元璋这26个儿子中,有七个人死在了老子前面
皇太子朱标,理想的大明朝接班人,可惜不到40岁就病死了,他的儿子朱允炆被封为皇太孙,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秦王朱樉生性残暴,被三个老妇人毒死,死有余辜。晋王朱棡,就封之后一直戍守边疆,40岁病逝。
赵王朱杞和小儿子朱楠幼年夭折。
潭王朱梓因为老丈人在胡惟庸案中被杀,他害怕被牵连,终日惶恐不安,后被朱元璋召见,以为要赐死自己,于是带着老婆自焚了。鲁王朱檀年纪轻轻,就沉迷于修仙,后来因为长期食用金丹中毒而死(看来老朱家喜欢修仙嗑药是有传统的),朱元璋觉得这个儿子智商有问题,在其死后定谥号“鲁荒王”。
二、被建文帝废黜的藩王(5人)
建文帝登基后,开始削藩,短短数月连废五王,分别是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和湘王朱柏,湘王朱柏因为不甘受辱,以死明志,和家人一起自焚了。
中立或
所以等到朱棣起兵的时候,还在位的藩王只剩下楚王、蜀王、肃王、辽王、庆王、宁王谷王、韩王、沈王、安王、唐王、郢王和伊王十三人,以及二代秦王朱尚炳、二代晋王朱济熺和二代鲁王朱肇煇。
三、年纪太小或为就藩的藩王(7人)
在这十六为藩王中,韩王、沈王、安王、唐王、郢王、伊王六位年纪尚小,并没有就藩,全都在南京待着,既没有权力,也没有话语权。二代鲁王在朱棣起兵的时候只有10岁,没有什么影响力。
四、中立的藩王(6人)
二代秦王朱尚炳、二代晋王朱济熺在朱棣起兵的时候,已经成年,但相比较四叔,这两位官二代还是太年轻了一些,既没有带兵打过仗,也没什么城府权谋,因此没有表达明确的立场,中立看戏。
楚王朱桢、蜀王朱椿、肃王朱楧、庆王朱栴四位实力派藩王中,蜀王在四川、肃王在兰州、庆王在宁夏,封地偏远,边疆的形势也不太稳定,因而没有心思也没有条件参与皇位争夺。楚王朱桢是朱元璋的六子,坐镇武汉,实力非常强,但是因为处在长江中游,对南京威胁太大,建文帝对六叔很不放心,即便楚王有意帮助建文帝,建文帝也不敢用,所以也落的清闲,中立拉倒。
五、被迫卷入纷争的藩王(3人)
朱元璋26个儿子中,除了朱棣外,被卷入靖难之役的实际上只有三人,分别是宁王朱权、辽王朱植和谷王朱橞。
朱棣起兵后,因为宁王、辽王、谷王三人的封地在朱棣的周边,建文帝怕他们三人也加入叛军,于是下旨将他们召回南京。
辽王朱植很听话,接旨后走海陆返回南京,后被建文帝改封到荆州。靖难之后,朱棣削去了朱植的三护卫,但保留了爵位,结局不算太差。
谷王朱橞是一个墙头草,朱棣刚起兵的时候,朱橞认为单凭北平一地就敢对抗中央朝廷,简直是在找死,但是自己又离朱棣太近,打又打不过,所以主动投靠大侄子,跑回了南京。建文帝对朱橞的忠心很满意,派他收为金川门。后来朱棣绝境反叛,一路打到南京,朱橞见势立马打开金川门迎接朱棣进城。朱橞这样的二五仔,也没有好结局,后被朱棣以谋反罪贬为庶人。
宁王朱权,封地在大宁卫,实力很强, 拥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朱棣起兵后,建文帝召宁王南下,宁王既没有应召也没明确表示支持朱棣,态度很暧昧。朱棣为了拉宁王下水,使诈绑架了宁王,连带着老婆孩子一股脑的全都绑到北平,进而控制了宁王的兵马。朱棣曾许诺事成之后,与宁王平分天下,但最后只是改封南昌。提着脑袋干革命,结果没得到什么好处,只能说,自古帝王多无情。
-----
网友解答:
-----
大都在观望以求得自保(明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征伐叛番过程中因多次露宿山野时得瘴疠,同年三月,朱樉去世,年四十。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棡,洪武三十一年病逝。)!建文帝“削藩”本身不得人心,诸王权力被大大剥夺,同时,削藩没有系统的指导纲领,过于急躁,在王公大臣中引发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藩王”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前朝教训,大封诸子为王,诸子就藩于要地,一方面可以加强边防,防备蒙古鞑靼、瓦剌部,另一方面,可以在必要时进京勤王,防止国家内部动乱。1370年以后,明太祖陆续分封了他年长的九个儿子(其中包括朱棣),把他们封在西北边境和长江中部,
王位世袭
;这些藩王都是用来作为抗击蒙古侵略和镇压叛乱的支柱。王子们都享有巨额年俸和广泛的特权;虽然他们在法律上对境内平民百姓不享有直接的行政权力,但他们每人都节制三支辅助部队,其人数在3000到15000之间。
“藩王”做大本来不是问题,至少不会短时间内出现大问题,朱元璋相信自己的继承者能“解决”,可是,朱元璋心目中的“合格”继承人却出现了问题:洪武25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这给朱元璋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朱元璋一直在培养朱标做一个“优秀”的君主,朱标做为
嫡长子
,也一直是各位兄弟的“好大哥”,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朱标做为太子“深得人心”,朱元璋之后,太子朱标完全有能力应对朝政、处理中央与地方藩王的关系。
可是,朱元璋的“苦心经营”因为朱标的逝世而付之东水,朱元璋又一次面临抉择:帝国由谁继承?最终,朱元璋选定了“
皇长孙
朱允炆”做为太子朱标的继任者。史料记载,朱允炆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在他14岁时,父亲朱标生病,他在一旁小心伺候,昼夜不曾离开,就这样一直照顾着自己父亲两年。洪武25年朱标逝世,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他在守孝时因过度哀伤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
朱元璋看中了朱允炆“仁孝”,可他能守卫偌大的一个帝国吗?为此,朱元璋继续大肆削减“开国功臣”,他设立的特务机关锦衣卫监视全国各地,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锦衣卫权力甚大,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朱元璋制造了诛杀开国功臣的“胡蓝之狱”,像徐达这样的元勋都不得不“安分”做人。
剪出功臣武将,朱元璋将军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军权皆出于朝廷,不敢有所专擅。可他还不放心皇长孙,朱允炆继承了父亲朱标的仁孝,可却完全没有能力“压制”群臣,更不要说他那些“拥兵自重”的叔叔,如何处理“藩王”问题是朱允炆必须面对的“难题”!
建文“削藩”
缺乏治国经验的建文帝重用亲信大臣
齐泰、黄子澄
,“密谋”削藩巩固中央皇权。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柏惧,无以自明,阖宫焚死;齐王被软禁在南京;代王被软禁在封地大同 。两个月后,削岷王,废为庶人,徙漳州。
朱允炆认识到了“藩王”尾大不掉,必须“除之”,可他却忽视了“削藩”问题如若处理不好,肯定会引发国家动荡,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便是最好的教训。
建文帝即位伊始便开始对“藩王”动手,在和亲信讨论之后,他支持黄子澄的主张,先后废除五位亲王(先弱藩后强藩,拿有“问题”的藩王开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建文帝和他的谋士们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正确而又系统”的纲领,燕王朱棣作为当时最年长的叔叔,无论是执政经验还是魄力都是南京最大的“敌人”,可朱允炆第一步就走错了,
强制废除藩王走“极端”;擒贼而不先擒王,走歧途;“求速而不求稳”明显缺乏“政治眼光”;“重文轻武”招致灭亡。
朱允炆用“文官”制武将方法可行,可却不是时候,既然你铁定了心要“剪除藩王”却忽视武备,这不是自己找打?实力才是硬道理,你没有能征善战的武将本身就该引起警惕,燕王常年镇守北平抵御蒙古军队,其治下军队将士一流,反观南京方面呢?虽然军队十倍于燕王,可一没有统兵大将,二军队缺乏战力!朱允炆用文官制衡武将,本身就引发军队将领不满,你还指望能打胜仗?
燕王起兵“靖难”
朱允炆登基还是个黄毛小子,完全凭借自己的“热血”做事。可他忘记了,他和那些亲叔叔缺乏“感情”,他根本没有资历却继承大统。上任伊始,
树立威信,惠民爱民
才应该是最佳方法,削藩应该缓缓图之。可他大刀阔斧的剑指藩王,
公然
向诸多藩王宣告:你们是我的敌人!老谋深算的燕王怎会不知?朱允炆又走了一步错棋:释放了在京的燕王朱棣三个儿子(
人质
也不要了),试图以此降低燕王“戒心”。
好了,朱棣彻底“安心”了,反也是死,不反也是个死,还不如放手一搏。1399年,朱棣起兵反叛,迅速控制了北平城。他援引《皇明祖训》,号称清君侧,指国君身边的齐泰和黄子澄为奸臣(谋害皇室亲族),需要铲除,称自己的举动是,为国“靖难”(意为“平定国难”),并上书于惠帝朱允炆。
四年的靖难之役,朱允炆却一再暴露“能力”不足,他生怕背上骂名“射杀亲叔叔”,致使南军一再丧失剿灭朱棣的机遇,最终,燕王朱棣凭借自己原本属军及宁王的军队,击败百万之众的南军,1402年饮马长江,在众臣的“拥戴”下登基,是为明成祖(建文帝是不是被烧死了,成了一个谜)!
☞(聚焦国际时事,探讨热点事件,回归历史趣事,用
客观、公正
的心看待问题,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
-----
网友解答:
-----
在真正的历史上,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家王爷的情况,其实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直接跟着朱棣一起造反;第二类是已经被朱允炆折腾得半死不活,只能在心理上支持朱棣;第三类则是一直在坐山观虎斗,两不相帮。
相对来说,第三类是最多的。
朱家的情况,有点特殊。因为朱元璋早年的经历比较悲惨,在他上位之前,他的兄弟们,就已经全都死绝了。所以,朱元璋登基之后,最多也就只能封他们的子孙后代。但按照明朝的管理制度,朱元璋的兄弟们,有资格封亲王。而兄弟们的后代,最多也就只能封郡王,而且还没有实权。
唯一例外的,是朱元璋大哥家的后代。当年朱元璋大哥的儿子朱文正,曾经在朱元璋麾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这哥们不太识趣,后来竟然打算联合张士诚,算计自己叔叔。最终,这哥们被朱元璋囚禁起来,抑郁而终。而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只能将朱文正的儿子,也就是老朱的侄孙,封为靖江王,封在了桂林。
靖江王虽然也是郡王级别,但享受的很多待遇,却堪比亲王。这也算是老朱念旧情,想要弥补一下朱文正的儿子。但没想到的是,朱文正的儿子,一样也是混不吝,后来搞出了不少荒唐事,最后被朱元璋囚禁至死。
因为以上这些原因,到了朱元璋晚年的时候,明朝所有王爷,或者说稍微有点实权的亲王,全都是朱元璋的儿子,没有一个例外。在这其中,尤以年龄最大的三位嫡子王爷,秦王、晋王和燕王,最有实力,不但在各自的地盘内根深蒂固,而且还掌握了部分军权。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基本上不担心藩王的问题。因为这些藩王,清一色都是他的儿子,自然不可能威胁老朱的地位。但问题是,随着朱元璋去世,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又死在了老朱前面。新登基的朱允炆,只是朱标的儿子。到了这个时候,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对于新登基的朱允炆来说,这些叔叔辈的藩王,无疑是他皇位稳定的最大的威胁因素。如果是一个两个,朱允炆或许还不至于太过头疼。偏偏老朱生育能力极强,一生光是儿子就生了二十六个!这其中,除了老九和老二十六早夭,未曾就藩。皇长子朱标是太子,而且死在了老朱前面。剩下的二十三个叔叔辈的朱家人,全都封王就藩了。
所以,朱允炆登基之后,必须着手解决这二十三个叔叔。
而接下来,在削藩过程当中,朱允炆的这些叔叔,经历各不相同。所以在靖难之役的时候,他们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首先是老二秦王,初代秦王在朱元璋还在世的时候,就因为一场谋杀案而被人毒死了。所以,到了靖难之役的时候,当时的秦王已经是朱元璋的孙子了。在靖难之役当中,秦王因为已经传到了第二代,已经被朱允炆夺走了很多权力,根本无力造反,所以只能西安那边,静看好戏。
老三晋王,情况也差不多。初代晋王死在了朱元璋前面,到了靖难之役的时候,已经是二代晋王了。二代晋王早年曾和朱允炆一起读书,所以更倾向于支持朱允炆。但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允炆也没调他去帮忙,所以他一直留在太原,什么都没做。反倒是后来朱棣登基之后,被剥夺了爵位,囚禁了整整十年。
老四就是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的发起者,最后取而代之,抢了侄子的皇位。
老五周王,相对惨一些。和后面那些王爷不同,前面这五个王爷,都是朱元璋的皇后马氏所生,是真正的嫡亲兄弟。所以,朱棣造反之后,朱允炆也担心自己这位五叔,支持朱棣,而且周王本人确实也有造反的心思。所以靖难之役期间,周王被剥夺了爵位,放逐到了云南,后来又被带回南京圈进。直到朱棣打进南京之后,才被释放。
老六楚王,封地在南方的武昌。虽然手里有点兵权,但也被朱允炆限制得死死的。再加上楚王和朱棣并非嫡亲兄弟,所以也没有支持朱棣。靖难之役的时候,楚王一直在冷眼旁观。
老七齐王,同样也比较惨,曾经是朱允炆削藩的重点对象。早在朱棣起兵之前,就被剥夺了爵位,圈禁在南京城里。所以,靖难之役的时候,齐王只能在南京城里,眼巴巴地等着朱棣打进南京。但有趣的是,朱棣登基之后,同样没给他什么好果子吃。因为齐王本人实在太差劲,所以最后被朱棣再次剥夺了王位,贬为了庶人。
老八潭王,早在朱元璋还在世的时候,便因为卷进了胡惟庸案,而感到心中愧疚,所以最后自焚而死。因为老八死得比较早,没有后人,所以老八这一脉后来就断了。
老九之前说过,早夭,还没成年就没了,所以也没有就藩,更没有后人,自然也不能给朱允炆捣乱了。
老十鲁王,是一个典型的丹药爱好者。早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就把自己给吃死了。到了靖难之役的时候,已经是第二代鲁王了,既没有声望也没有权力,所以基本没有存在感,两不相帮。
老十一蜀王,有点权力,但地盘太远。所以靖难之役的时候,基本上是两不相帮,谁都不搭理。
老十二湘王,这是最惨的一个。朱允炆削藩的时候,这哥们反抗得最激烈,后来干脆自焚而死。后世也有很多文艺作品说,朱棣造反就是因为他的死。因为这哥们是朱棣看着长大的,感情很深。正是因为他的死,所以朱棣才下定了决心造反。
老十三豫王,在朱允炆削藩的时候,直接被废黜了爵位。所以靖难之役的时候,这哥们应该倾向于朱棣,但可惜手里已经没了实权,只能在心理上支持一下。
老十四汉王,当时在兰州那边负责屯田。因为手里工作比较忙,地盘也比较远,再加上很长一段时间里,身边一直有老将耿炳文跟随,就算想搞事情,也是有心无力。所以靖难之役期间,这哥们主要在看戏。
老十五辽王,因为封地在辽宁这边,距离朱棣所在的北京比较近。所以,早在朱允炆削藩之初,朱允炆就注意到了他。要知道,辽王和朱棣一样,都是身在边境的王爷,手里都有一定的军权。如果这俩人联手,显然会给朱允炆造成更大的麻烦。所以,朱允炆削藩之初,就把辽王调去了京城,削减了他的护卫。靖难之役期间,辽王基本上都在京城看戏,没什么戏份。
老十六庆王,封地远在宁夏。因为封地太远,再加上朱允炆削藩的时候,也没太针对他。所以靖难之役的时候,这哥们同样也是在看戏。不过,相比其他朱家王爷,庆王应该算是结局最好的一个,一直活到了后来明英宗的时代,而且善终了。
老十七宁王,这是最特殊的一个。宁王和辽王一样,都是驻守在边境的王爷,手里有军权。而且,宁王手里有一支非常重要的武装力量,被称之为‘朵颜三卫’。这支军队,完全由投降明朝的蒙古部落组成,战斗力非常彪悍。而且,最关键的是,这哥们和朱棣关系不错。
所以,靖难之役的时候,朱棣抽空去了一趟宁王的封地,直接绑架了宁王,夺取了宁王手里的这支朵颜三卫。也正是靠着这支精锐,后来朱棣在打仗的时候,才能和朱允炆持平。而这位宁王,也算是所有朱家王爷当中,唯一一个和朱棣一起联手造反的。虽然是被胁迫,但确实也是和朱棣一起参与了靖难之役。
老十八岷王,也是朱允炆削藩的主要对象之一。在朱棣起兵之前,就已经被削除了爵位,贬为庶人。所以,这哥们当时应该是支持朱棣的,但也仅限于支持朱棣。
老十九谷王,这哥们的戏份比较多。朱允炆削藩之前,他是明朝九大边塞藩王之一,手握兵权,坐镇宣府。削藩之后,这哥们很干脆地放弃了兵权,回到了京城,偏偏还受到了朱允炆的重用。后来朱棣打南京的时候,还是他和李景隆联手守城。但最终,也正是他和李景隆开城投降,所以才导致朱棣轻易攻入了南京。
老二十韩王,这位也比较特殊。照理来说,这哥们的封地,也应该在辽宁那边,属于边境藩王。但因为朱元璋去世的时候,这哥们刚满十八周岁,还没来得及就藩。朱允炆登基之后,自然也不可能放这个叔叔再去就藩。所以,靖难之役的时候,这哥们完全是以一个闲散王爷的身份,留在了京城,两不相帮。
从老二十开始,一直到接下来的老二十五,这六位王爷,因为在朱元璋去世的时候,都没有成年,都还没来得及就藩。而朱允炆即位之后,自然也不愿意放他们回封地,所以一直多加阻挠。甚至有几个王爷,直到朱棣登基的时候,都还没成年,自然也无法参加这场靖难之役了。
通过以上盘点,我们不难发现:靖难之役的时候,朱家的这些王爷们,基本上都在看戏。除了宁王被迫参与造反之外,其他的朱家王爷,要么是在一旁看戏,要么因为被削藩,心理上支持朱棣,但却没有能力支持。
但即便这样,手握一把好牌的朱允炆,最后还是打得稀烂,将皇位拱手让给了自己的叔叔朱棣。
不得不说,朱允炆的能力,实在是不咋地。
-----
网友解答:
-----
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共有皇子二十六人,其中长子朱标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6年),第二十六子朱楠生于洪武二十六年十二月(阳历已经是1394年1月),兄弟俩相差近四十岁。洪武元年(1368年),太祖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之时,朱标以嫡长子身份被册立为皇太子,而此时太祖还只有七个儿子(包括朱标在内)。
太祖称帝之后,不断诞育皇子皇女,于是他决定将皇子们分封至各地为王,以屏藩社稷。同时太祖总结前朝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宋元败亡、在于主弱臣强,宗室无力;我朝当引以为鉴,广建宗藩,以卫社稷”的建藩理由,这也是明代有别于汉唐宋元诸代的宗藩制度的起源。
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为不断有皇子降生并成长,为广建藩国以护卫宗庙,太祖先后三次册封亲藩,将除皇太子之外的诸皇子和侄孙朱守谦立为藩王。这其中的大部分皇子都在太祖生前出外就藩,但也有数位年幼皇子未来得及就国,太祖便驾崩了,所以一直滞留京师。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薨逝,太祖痛心疾首,追赠长子为“懿文太子”,并越过年长的几位皇子,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作为大明的皇储。(朱标嫡长子朱雄英早夭。)
太祖册立皇子为亲王时,都会在皇宫奉天殿举行盛大典礼,端坐于御座之上接受皇子们的行礼叩拜,并亲自授予诸王宝、册、印,及命礼部官员隆重宣读册文。经过一整套一丝不苟的流程后,诸皇子们才完成从普通宗人到大明藩王的全过程。
从太祖次子朱樉开始(这是第一个正式册封的明代亲王),大明亲王的册文都是同一个模式,以朱樉为例,他的册文是:
“唯洪武三年,岁次庚戌,四月乙未朔日,父皇制曰:昔君天下者,禄及有德,贵子必王,此人事耳。然居位受福,国于一方,尤简在帝心。第二子樉:今命尔为“秦王”。分茅胙土,岂易事哉。朕起自农民,与群雄并驱,难苦百端,志在奉天地,飨神袛,张皇师旅,伐罪救民,时刻弗怠,以成大业。今尔固其国者,当敬天地在心,不可逾礼,以祀其宗社山川,依时飨之。谨兵卫,恤下民,必尽其道。于戏,勤民奉天,藩辅帝室,允执厥中,则永膺多福。体朕训言,尚其慎之。”
在洪武年间三次建藩时,太祖其他诸子的册文和二哥朱樉的基本一致,除了“第某子”和“命尔为某王”的地方改变一下、亲王的宝册印相应改为王号之外,其他内容均没有差别。此后大明历代藩王就封时,也都使用这一版册文内容,只是少了从“朕起自农民”开始,到“以成大业”结束这一段,另外“干支、纪年”的地方也相应改变一下。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奉遗诏继位,即建文帝。建文帝登基后,接受了文臣们的建议,对手握兵权的诸王叔展开“削藩”之策,周、代、齐、湘、岷诸王都被削藩或者被逼自尽。而建文帝最终的目标,是大明诸藩之首:燕王朱棣(此时,太祖的长子皇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均已去世,第四子燕王朱棣是太祖当时在世最年长的皇子)。
建文元年(1399年),在建文朝廷的逼迫之下,燕王朱棣被迫从藩地北平起兵,发动“靖难之役”,对抗建文帝的进逼。这个时候,大明宗室诸王谁也没有料到将来燕军居然会击败建文朝廷,燕王会打败侄子建文帝夺取江山社稷。包括燕王本人在内,燕藩全体军士和眷属对日后的未知命运都无法预判、心情沉重,不知靖难之路将会如何前行。所以尚未被建文帝以“削藩策”打击处理的宗室诸王们,对于燕王举兵造反的行动都不敢公开响应,生怕建文帝以“勾结叛逆”的名义借机对自己下手,只能蛰伏于藩地,在忐忑不安、惶恐惊惧的心情中旁观这场大明皇室内的叔侄之战。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藩地北平正式发动“靖难”,以《皇明祖训》为依据,宣布讨伐朝廷中的“奸臣”,匡扶社稷,并迅速出兵控制北平全城,诛杀了城内忠于建文朝廷的官员,遵化、密云、通州、永平先后被燕军攻克。建文帝得知燕王已经谋反的消息后,立即祭告太庙,削去燕王朱棣宗籍,废为庶人,并决定起兵讨伐燕贼,同时在真定设置平燕布政使司,以统领伐燕之战。
在建文帝和燕王不顾叔侄之情、大打出手时,作为宗室亲藩的太祖诸子(包括已经袭爵的秦王、晋王、尚未袭爵的鲁世子、靖江世子等太祖之孙、侄曾孙)是处在怎样的境地?他们的对策又是什么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加以详解。
至建文元年(1399年),太祖位下二十六子中,已先后有八人不幸薨逝,“靖难之役”这场朱氏家族内讧如何展开和收场,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了(指不具有实际影响力)。按照时间顺序,在靖难之前薨逝的诸王(皇太子)为:
太祖第九子赵王朱杞,洪武三年(1370年)十二月夭折,无谥。
太祖第十子鲁王朱檀,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阳历是1390年1月)去世,谥号鲁荒王。
太祖第八子潭王朱梓,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三月因牵扯进谋反案而畏惧自杀,无谥。
太祖长子、皇太子朱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五月病薨于京师,谥号懿文太子(建文帝即位后追尊为兴宗孝康皇帝,燕王靖难成功后废其庙号、帝号,复称懿文太子)。
太祖第二十六子朱楠,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正月夭折,未封王,无谥,止称皇子楠。
太祖次子秦王朱樉,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三月薨逝,谥号秦慜王。
太祖第三子晋王朱棡,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三月病薨,谥号晋恭王。晋王去世三个月后,太祖驾崩。
太祖第十二子湘王朱柏,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因不愿在“削藩”中受辱,愤然自尽,建文帝赐谥号湘戾王,燕王靖难成功后改谥湘献王。
以上八位太祖皇子,在燕王发动靖难之前已先后去世。
而在燕王朱棣和建文帝已经开始大打出手的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太祖皇子中有四人已经被“削藩”,废为庶人,或是流放、或是软禁,无论靖难最后结果如何,他们都无法参与其中,做出什么具体动作。
他们是:
太祖第五子周王朱橚:于建文元年(1399年)首当其冲,第一个被削藩,被废为庶人,全家远徒云南。
太祖第七子齐王朱博:建文元年(1399年)被废为庶人,召回京师软禁。
太祖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建文元年(1399年)被废为庶人,软禁于藩地大同。
太祖第十八子岷王朱楩:建文元年(1399年)被废,迁居福建漳州,由地方官员严加看管。
以上四位太祖皇子,在燕王起兵靖难时已被建文帝削藩、废为庶人,严加看管,对于靖难之役毫无影响。
燕王发动靖难后,建文帝一面派出重兵北上讨伐“燕贼”,一面向部分封国在北方、和燕藩比较接近的亲王发布“勤王令”,命他们离开藩地、南下“勤王”京师(其实就是怕他们和燕王勾结,一并谋反,所以将他们调离封地,召到京师加以控制),其中两人臣服建文朝廷、南下“勤王”,一人虚与委蛇,驻足观望:
太祖第十五子辽王朱植:藩地辽东广宁(今辽宁北镇),在燕王起兵靖难之时,响应建文帝诏令,在建文元年(1399年)率辽藩护卫家眷南下“勤王”
太祖第十九子谷王朱橞:藩地宣府(今河北张家口),与燕藩只有咫尺之遥。靖难之役开始后,朱橞一是怕四哥趁机攻打吞并自己,二是有趁机离开北方贫瘠封国、南下更换富庶藩地的意愿,于是立即响应侄子建文帝的“勤王”诏令,于建文元年(1399年)率谷藩护卫弃守宣府,南下京师“勤王”而来(其实就是投奔侄子皇帝,放弃与四哥的对抗)。
太祖第十七子宁王朱权:藩地大宁(今内蒙古赤峰),大宁位于燕藩之北,直面北元,是大明防备北元的第一战略要地,位置非常重要。宁藩下辖“甲士八万、兵车六千”,并节制归附大明的蒙古兀良哈三卫,实力雄厚犹在燕藩之上。
靖难开始后,建文帝下诏辽、宁、谷诸王南下“勤王”,辽王、谷王奉诏南下,而宁王既没有奉诏,也不主动联系靖难的燕王,手握数万大军,驻守在藩地大宁,观望建文帝和燕王叔侄之战的后果,再随机而动。
以上三位太祖皇子,在建文帝诏令北方诸王南下“勤王”的情况下,两人奉诏南下,放弃了藩地,一人持观望态度,骑墙以待后续。这三人的举动和后来的表现,为靖难之役增添了极大的变数,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燕王起兵靖难时,选择不公开表态,保持中立态度,观望局势发展的太祖诸子有:
太祖第六子楚王朱桢:朱桢藩地武昌,为南方诸王之长,建文帝继位后,并没有对楚藩动立即手(也许是来不及)。燕王发动“靖难”时,朱桢以:“天子无明诏,藩王不宜妄动”的名义驻守武昌封国,没有出兵驰援朝廷。建文帝此后与燕军连续作战,一直没有顾得上这个南方诸王之首。。
太祖第十一子蜀王朱椿:朱椿藩地成都,他在太祖诸子中以性情温和、喜好读书而著名,军事才能上逊色了些,而同样标榜儒家文治的建文帝也十分欣赏这个和自己理念相近的十一叔,在削藩行动中没有想过对朱椿下手的意思。此时朱椿驻守成都,对于靖难之役以“忠孝为藩”作为自己的姿态,使得建文帝和燕王对他都没有忌恨,朱椿得保平安。
太祖第十四子肃王朱楧:肃藩封地远在甘肃甘州(今甘肃张掖),甘州地方贫瘠,朱楧早有移藩愿望,而等建文帝即位后以为甘州遥远,需要亲王坐镇安抚,没有动过对肃藩“削藩”的念头。但朱楧急于离开困苦的甘州,于是主动上书建文帝,提出“缴还肃藩护卫,自己移藩内地”,等于是自己“削藩”。建文帝见肃王如此识趣,大喜过望,立即批准,收回肃藩护卫及藩地,于建文元年(1399年)改封肃王朱楧于兰州。
太祖第十六子庆王朱栴:藩地宁夏镇(今宁夏银川),但建文元年(1399年)时尚暂驻于韦州(今宁夏同心韦州镇)。燕王起兵与建文帝展开内讧时,朱栴不在宁夏藩地,也没有什么威胁,所以无论是建文帝,还是燕王,这个时候都没有特别关注朱栴,也许是建文帝还没有来得及考虑对庆藩下手。
以上四位太祖皇子,在靖难开始时保持中立,对于燕王和建文帝的家族内讧两不相帮(其实还是偏袒于燕王,他们都不想被削藩,没有公开支持朝廷,就相当于同情燕王了)。
建文元年(1399年)靖难开始时,太祖诸子中因年幼未来得及就藩,尚居住于京师的有:
太祖第二十子韩王朱松,时年十九,未就藩。
太祖第二十一子沈王朱模,与朱松同岁,时年十九,未就藩。
太祖第二十二子安王朱楹,时年十七,未就藩。
太祖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时年十三,尚未成年,未就藩。
太祖第二十四子郢王朱栋,时年十一,尚未成年,未就藩。
太祖第二十五子伊王朱㰘,时年十一,尚未成年,未就藩。
这六位比建文帝还小几岁甚至十几岁、没有任何权力与实力的皇叔们,建文帝自然不会怀疑猜忌他们能对朝廷和自己产生什么威胁,在燕王发动谋反作乱后,建文帝把他们留在京师,好好地奉养,待遇优厚,但同时也暂停了诸王建藩出外就国的计划(按照制度,韩王、沈王将在本年出外就国,安王两年内也要就国),如果燕王靖难失败、建文帝平乱成功的话,这几位小亲王将来也许不会就国,而是在京师做一辈子富贵闲人,虽然衣食无忧、但再也不会像其他兄长一样外出就藩了。
燕王朱棣起兵靖难之时,太祖其余二十五子的具体情况如以上所述,其中已去世八人,被削藩四人,支持建文朝廷、南下“勤王”二人,保持中立态度四人,骑墙观望一人,年幼留居京师、没有自主态度六人。
而除了太祖诸皇子外,在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发动靖难时,还有两位皇室亲王:秦王朱尚炳(秦慜王朱樉嫡子),晋王朱济熺(晋恭王朱棡嫡子)在藩,他们坚决站在堂兄弟建文帝一边,对四叔燕王朱棣加以斥责声讨,并力所能及地为建文朝廷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后勤物资支持和少量护卫兵力援助(不敢过多提供藩地兵力,要不然建文帝因此起了疑心,削藩对象就要轮到秦藩和晋藩了)。
虽然秦晋两藩对建文朝廷的支持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后果,但依旧让标榜“师出有名、奉天靖难”的燕王如鲠在喉,极度不快,对两个侄子大为光火,嫌隙就此种下。(燕王靖难成功、登基称帝、成为大明皇帝(成祖)后,对秦王朱尚炳、晋王朱济熺这两个当初站在建文帝一边、对自己口诛笔伐的侄子恨得牙痒痒,几乎就要把他们俩夺爵发配到凤阳去守皇陵。幸好朱尚炳、朱济熺的堂兄弟、皇太子朱高炽在成祖面前多次求情,这才使得成祖勉强放过了两个侄子,但晋藩长史府被撤销,秦藩护卫也被削去三分之一。
另外,靖难开始时,大明亲藩中还有两位世子尚未即位:
鲁世子朱肇煇,是太祖第十子鲁荒王朱檀的独子,在朱檀去世后,太祖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册立他为鲁世子。不过朱肇煇年幼,册立为鲁世子时只有两岁,所以没有正式承袭鲁王王爵,而是由母亲戈氏抚养,在兖州藩地生活。太祖驾崩后,建文帝忙于削藩和讨伐燕王,也来不及给堂弟行亲王袭封礼,所以朱肇煇此时还没有袭封鲁王。(靖难成功后,登基称帝的成祖(燕王朱棣)在永乐元年(1403年)三月遣使至兖州,命十六岁的鲁世子朱肇煇袭封鲁王。)
靖江世子朱赞仪,朱赞仪是太祖长兄南昌王朱兴隆曾孙、大都督朱文正之孙、靖江王朱守谦长子。朱文正在太祖建国之前因涉嫌谋反而被废除官爵、软禁去世。朱守谦在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第一次建藩时被册立为靖江王,洪武十年(1377年)就藩桂林府。但朱守谦性格乖戾暴虐、在藩地肆意妄为,于是太祖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将其从藩地召回,安置在中都闲居。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守谦在中都凤阳去世,太祖不忍长兄南昌王一脉断绝爵禄,于是将朱守谦诸子接到京师、养育在皇宫中加以教导,期盼他们能够修德成才。朱守谦的嫡长子朱赞仪在这一年被太祖册立为靖江世子,以待将来成年后承袭靖江王王爵。
和鲁世子的情况一样,太祖驾崩以后,继位的建文帝先后展开“削藩”和“伐燕”之策,来不及第一时间给堂侄朱赞仪行袭封礼,所以靖难开始后,朱赞仪依旧以靖江世子的身份和诸弟居住在京师,没有袭封靖江王。(建文二年(1400年),建文帝正式册立朱赞仪为靖江王,不过没有安排他返回桂林封国,依旧居住在京师。)
这两位亲王(靖江王)世子,因年幼懵懂和辈份较低,在燕王发动靖难之役时,对于朝廷和燕藩都没有影响力,在藩地和京师悠闲自在地生活。朝廷和燕王的争斗,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的关系,他们也起不了任何作用。
以上,就是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公开举兵造反时,其余大明亲王(庶人、亲王世子、靖江世子)们的具体情况和行事轨迹,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没有参与到建文帝和燕王这叔侄之间的战争中来(宁王、谷王有参与,秦王、晋王也有较少涉及),只是作为旁观者,目睹了靖难之役的全过程。
-----
网友解答:
-----
我是三维策论,历史爱好者,在这里回答你的问题。
明朝初期,朱元璋在国内,尤其是北部边境分封了大量的藩王,依靠他们的力量来守卫边境。朱元璋死后传位给孙子朱允炆,史称建文帝。
(明朝初期藩王分布)
由于当时各地藩王的实力强大,建文帝担心尾大不掉,于是一上台就火急火燎的开始削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最终引发了强烈的反弹。
燕王朱棣起兵造反,从北平打到南京,最终从建文帝手里夺走了皇位,这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役。
那么燕王朱棣和他侄子朱允炆争夺天下的时候,其他藩王又在干什么呢?
一些藩王已经被削藩了。
朱允炆削藩是从弱到强的,捡软柿子捏。在燕王朱棣造反前,这些实力较弱的藩王已经失去了王位。
其中周王由于实力最为弱小,首先被削。之后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又相继被削。
这些藩王有的被发配边疆,有的自杀身亡,下场非常凄惨。或许是见到了他们的下场,燕王才决意造反。
(大刀阔斧削藩的建文帝)
绝大多数藩王隔岸观望。
皇权的争夺毕竟是高风险的,胜利则掌天下权,失败者不但自己死无葬身之地,追随者也没有好下场。大多数藩王在形势明朗之前不敢胡乱站队,因此按兵不动,关起门来做了缩头乌龟。
这些藩王有楚王朱桢、蜀王朱椿、 肃王朱楧、庆王朱栴等。
(靖难之役示意图)
一位藩王支持朱棣
宁王本来打算隔岸观火,但是他的封地离燕王很近,而实力又没有燕王强大。因此在燕王的威逼利诱下和燕王合兵一处,共同讨伐建文帝。
(宁王剧照)
一位藩王被改封,一位藩王率军勤王
和宁王一样,谷王朱橞和辽王朱植的封地距离燕王也很近,因此也被卷进这场风波。其中辽王接受了建文帝的旨意,被改封到湖北,但并没有介入战争。谷王则率军勤王,表示支持建文帝。可是恰恰是谷王打开了城门放燕王大军进入南京。至于谷王是临阵怯场还是早有打算,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谷王打开了城门,也成就了永乐大帝)
综上所述:
朱棣造反的时候,绝大多数藩王都在“打酱油”,只有两位其他的藩王率军参战,其中宁王支持朱棣,谷王明面上支持建文帝,但实际上更像是给朱棣到建文帝那边当卧底了!可怜的建文帝就这样被三位叔叔给赶下了皇位。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已经解答了题主的疑惑。
欢迎留言,更多精彩关注@三维策论
(以上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
网友解答:
-----
朱棣造反时,除却一个被夺兵权的宁王有名,其他兄弟的确存在感很低,甚至可以说近乎于没有存在感,至于原因是复杂多样,大致分为5种情况,接下来宋安之来一个一个说说!
1、部分兄弟(含懿文太子朱标)已经逝去或者早夭,共八人
明太祖共有二十六子,朱棣排行老四,在起靖难之役之时,已经是强藩之首,说明他前面三个哥哥已经逝去,这三个哥哥分别是大哥
懿文太子朱标、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晋王朱棡
。
朱棣还有两个弟弟早夭,分别是九弟朱杞、二十六弟朱楠。
还有
三个弟弟非正常死亡,分别是八弟潭王朱梓,十弟鲁王朱檀、十二弟湘王朱柏。
八弟潭王是因为岳父于显在胡惟庸案中被杀,他害怕牵连到自己,所以惶惶不安之下,被父亲朱元璋召见,误以为要赐死自己,害怕之下竟然与妃子自焚而死。
十弟鲁王则是年纪轻轻因为信道教,服金丹而死,朱元璋认为鲁王太过荒唐,还为其上谥号为“荒”。
十二弟湘王则是因为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以意图谋反罪来对自己下手,所以选择了自焚,来以死明志。
这么算下来,在朱棣起兵时,已经有八个兄弟逝去。
而这八个兄弟之中,太子朱标、秦王、晋王、鲁王都有后人在。
太子朱标就不用说了,继承者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二代秦王朱尚炳和二代晋王朱济熺,比较倾向于建文帝朱允炆。所以朱棣登基以后,先将朱济熺革去晋王爵位。又将朱尚炳的王府官吏都逮捕治罪,警告道:“
晋侯惰玉,见讥无后,王勉之
”。吓得朱尚炳连忙朝见朱棣谢罪,才是保住了王位。
至于二代鲁王朱肇煇尚且年幼,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明确立场,反而是因此落得一个好下场,朱棣登基以后对他还不错。
2、部分藩王被废,共四人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短短几个月,便是连削五王,有着朱棣的
五弟周王朱橚、七弟齐王朱榑、十三弟代王朱桂、十八弟岷王朱楩
,还有前文中交代的十二弟湘王朱柏,也因此自焚而死。
被废的四位藩王之中,周王朱橚是朱棣的同母弟,肯定是支持朱棣的,只不过被废,所以也没能起到什么作用。
3、部分藩王年纪尚小,并没有就藩,共六人
朱棣起靖难之役时,有六个兄弟因为年纪太小,并没有就藩,还留在南京城。
这六位分别是:
二十弟朱松、二十一弟朱模、二十二弟朱楹、二十三弟朱桱、二十四弟朱栋、二十五弟朱㰘。
这六个兄弟因为年纪尚小,没有就藩,留于南京,自然是被建文帝朱允炆给严加看管起来了,没有权力,更没有话语权,在当时属于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起不到任何作用。
4、被迫支持朱棣,共一人
明初藩王之中,实力较为强大的是边境上的九个藩王,是为九大塞王。
宁王朱权就是九大塞王之一,封地在大宁,史书记载“
甲兵八万,战车六千
”。
燕王朱棣起兵以后,宁王态度暧昧,朱棣去了大宁以后,趁其不备将其绑架,进而控制了他的军队,使自己兵力大增。
按史书记载来看,如果没有朱棣这出其不意的一招,说不定宁王也想掺和进来,来夺取天下,不过朱棣如此出其不意,宁王只能是被迫支持他。
宁王的下场也不太好,虽然他出力不小,但是也受到了朱棣的猜忌和不信任,所以朱棣登基以后,将朱权改封于南昌,并加以打压,朱权的后半生并不好过,最终是郁郁而终。
5、部分实权藩王,要么中立,要么支持建文帝,要么墙头草,共六人
说到这里已经交代了十九位藩王,而剩下的六位藩王则是属于有一定影响力的藩王,他们各自选择了中立,或者是支持建文帝,或者是墙头草随风倒。
朱棣的六弟楚王朱桢在当时属于实权派,坐镇武昌,选择的是中立。
没有明确倾向于朱棣或者建文帝一方,不过这对朱棣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朱棣登基以后,朱桢的待遇还不错。
十一弟蜀王朱椿,身在天府之国,属于中立派。
靖难以后,待遇也不错,没有受到打压。
十四弟肃王朱楧
,是九大塞王之一,可以说是实权派之一。建文元年因为封地太偏远,请求移镇兰州成功,忙着搬家,
并没有掺和靖难之役
。
十六弟庆王朱栴
,属于明初九大塞王之一,但因就藩时间晚等因素,其实并不是多么强大,
在靖难时选择了中立
。
以上四位藩王兄弟,属于中立派。
剩下的十五弟辽王朱植属于是明确支持建文帝朱允炆的藩王了,朱棣起靖难以后,建文帝害怕他支持朱棣,召他入京,朱植便从海路来到南京,封地被改为荆州。
靖难以后,朱棣对朱植进行打压,削其护卫,但晚景比备受打压的宁王来说好多了。
朱棣的十九弟谷王朱惠则是一个墙头草或者说是野心家,靖难之役刚开始时,支持建文帝朱允炆,听从其安排,后来朱棣一路攻至南京城下,谷王见势便开金川门迎朱棣进城,后来意图造反,被朱棣废为庶人,于宣德年间死于狱中。
总结来说,明太祖朱元璋大肆分封的诸王,在靖难之役时并没有成为第三方势力,这其中原因是复杂的,有着实权派藩王逝去的原因,像九大塞王中秦王和晋王当时已经逝去,不然若是他们在,无论帮朱棣或者建文帝,都足以影响整个大局。
有着很多藩王年纪尚小没来得及就藩,没有实权的原因。
更有着不少实权派藩王选择中立的原因,因为建文帝不放心他们,没用他们对付朱棣,他们自然乐得坐壁上观。
而从中也可以侧面看出明太祖朱元璋的分封制,虽然被很多人所诟病,但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堪,不然的话,燕王朱棣起兵,其他藩王肯定会响应,或者成为独立于建文帝朱允炆和燕王朱棣之外的第三方势力,进而很有可能会演变成为汉之七王之乱、西晋八王之乱那般乱局。
但是这种乱局并没有发生,虽然原因很多,但本质上来说,有个关键原因在于明太祖朱元璋在分封制上已经限定了藩王的权力,他们只是供卫中央朝廷的定位,而非汉、晋时期那种强大到宛若国中之国的藩王。
只不过明成祖朱棣上位以后,因为害怕后世再出现效仿他的藩王,所以对藩王制度进行大改,削其兵权,使其从供卫朝廷定位,成为混吃等死的存在,发挥不出一点作用,还成为朝廷巨大的财政负担,使藩王制度成为后世诟病明朝的原因之一。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
网友解答:
-----
朱棣造反的直接原因就是建文帝强行削藩,朱棣只好打出了“清君侧”的口号。
这时其他王爷要么已经被建文帝削平了,要么就是暗中支持朱棣,还有一部分在静观其变。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病死,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史称建文帝。朱元璋在去世前,为了保护“朱家”的天下,将儿子们全部封为王爷,其中在北方边境封了9位塞王,他们手握重兵,负责东起辽宁、西至甘肃的漫长防线。
不过,九大塞王的兵力过大,给远在南京的建文皇帝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建文帝继位之初,深感藩王过强,于是听从大臣齐泰等人的建议削藩。
燕王朱棣是
北方诸王
中实力最强的,也是
九大塞王
中影响力最大的。朱棣镇守的北平府(北京)是明朝北伐蒙古的后勤基地,也是拱卫华北的门户。
明太祖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曾经留下过遗言,为了防止诸王尾大不掉,允许后世皇帝“削藩”。可是,建文帝一上来就力行削藩,导致藩王没有几个敢支持他。
明太祖前后封了20多个王爷,分为北方诸王和南方诸王。其中多数王爷封在北方,称为北方诸王,只有蜀王、湘王、楚王等几个王爷封在南方,称为南方诸王。
南方这些王爷虽然钱粮众多,但是没有强大的兵马,构不成太大的威胁。
北方诸王中实力最强的就是长城沿线的“九大塞王”,他们有防御蒙古的指责,所以手握重兵,而九大塞王之中实力最强的当属燕王朱棣、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三人。
不过,秦王朱樉已经在1395年去世了,他的儿子朱尚炳没有参与朝廷和藩王之争。晋王朱棡也在1398年去世了,他的儿子朱济熺因为反对燕王朱棣篡位,后来被朱棣削去爵位、幽禁了10年。
年轻的建文帝一继位,就把
周王朱橚、齐王朱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
四位叔叔全部削去爵位,废为庶人,此举引起了其他藩王的恐惧。随后,建文帝又找借口把岷王朱楩废为庶人,并流放到福建。
其他的藩王之中,有的支持朱棣,比如辽王朱植、宁王朱权;有的支持建文帝,还有的则保持沉默。
在建文帝削藩后,朱棣也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以诛杀建文帝身边的奸臣为名,大举南下。朱棣在一个月之内,连续拿下通州、蓟州、遵化、密云、居庸关、怀来、永平,实力大为增长。
朱棣之所以如此强大,除了有燕王府的兵力以外,还得到了宁王麾下的朵颜三卫的蒙古兵马(后世的科尔沁蒙古)的帮助。宁王朱权原本镇守大宁府,拥有8万军队,统治塞外80座城池。他的部分兵马被朱棣吞并,所以朱棣的军队非常勇猛。
燕王的军队一路南下,很快就打到了南京城外。建文帝为了求和,请求割地遭到拒绝,只好派
谷王朱橞、安王朱楹
两位叔叔去找燕王,但于事无补。最后南京城被攻破,燕军杀入皇城,建文帝下落不明。
明成祖朱棣继位,针对明初的封王做了很大的调整,由于他自己就是藩王作乱成功,所以不可能再保留塞王的兵马。于是朱棣将长城沿线的塞王全部解除兵权,有的被迁到内地,有的被削除王位。
此举虽然加强了朝廷集权,但是却削弱了明朝的漠南防线,导致明朝设置的漠南诸卫尽废,反而成为蒙古南下的前沿。明英宗时,当年九大塞王镇守的漠南地区完全被蒙古占领。
-----
网友解答:
-----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朝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一场靖难之役持续了四年之久,最终朱棣成功的推翻了侄子朱允炆的统治,自己成了皇帝,也就是明成祖。
朱元璋的生育能力极强,一生共有26个儿子,抛去夭折的两个儿子还有太子朱标一系以及朱棣一系,朱元璋还有22个儿子被分封到各地为王,那么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明朝这些藩王对这件事态度如何?他们又都在干什么?在朱棣和朱允炆叔侄之间他们又是如何选择的?
在靖难之役爆发时,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中除了老九朱杞和老幺朱楠幼年早夭之外,还有老大也就是朱允炆老爹懿文太子朱标、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晋王朱棡、老八潭王朱梓、老十鲁王朱檀和老十二湘王朱柏六人都英年早逝了,其中除了朱柏和朱梓绝后封爵废除之外,靖难之役时,秦王、晋王、鲁王都已经传到了第二代。
当然如果懿文太子朱标还活着,继承皇位的人也轮不到皇太孙朱允炆,朱标如果继承皇位的话,那么朱棣也基本发动不了靖难之役。
因此也就是说朱元璋的子孙在靖难之役时抛去朱允炆和朱棣之外还有20人成为藩王,而这二十位藩王对于朱棣和朱允炆之争所持态度也基本分为三类,一类是支持朱棣的,一类是支持朱允炆,还有一类就是坐山观虎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就是中立派。下面就说说朱元璋这些子孙当时都是什么态度。
绝大部分藩王都保持了中立
在靖难之役爆发时明朝的二十位藩王中有十一人保持了中立,也就是坐山观虎斗。分别是皇六子楚王朱桢、皇十一子蜀王朱椿、 皇十四子肃王朱楧、皇十六子庆王朱栴、皇二十子韩王朱松、皇二十一子沈王朱模、皇二十二子安王朱楹、皇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皇二十四子郢王朱栋、皇二十五子伊王朱彝以及二代鲁王朱肇辉。
其实从朱元璋第二十子朱松开始后面的儿子都十分年幼,朱元璋的这些孩子甚至比他的皇太孙朱允炆年纪都还小了很多,所以在靖难之役时朱元璋这些儿子虽有王爵封号,但并未实际就藩,他们都留在了南京城中,而在靖难之役爆发后,朱允炆则立刻派人把这些小叔叔们都严密监视起来,所以他们也都做不了什么,至于态度嘛,保持什么态度都无所谓,影响不了局势。
靖难之役时,保持中立态度,坐山观虎斗,真正就藩的藩王就是楚王朱桢、蜀王朱椿、肃王朱楧、庆王朱栴四人。
在这四人中以楚王朱桢势力最强,楚王封地在武昌,朱桢当时在武昌手握重兵,不过在靖难之役时朱桢选择坐山观虎斗也表现出他对朱允炆削藩的不满,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有燕王朱棣出头,朱桢也乐于坐山观虎斗。
蜀王朱椿封地在成都,肃王朱楧封地在甘肃平凉,庆王朱栴封地在宁夏银川,这三人的封地相对距离南京和北京都很远,因此三人不管是选择支持朱允炆亦或是朱棣都属于是鞭长莫及,所以他们只能选择中立。
除了朱元璋的这些儿子保持中立之外,还有朱元璋的孙子即第二代鲁王朱肇辉也保持了中立,鲁王封爵在山东兖州,地理位置很不错,不过第二代鲁王朱肇辉在靖难之役时年仅10岁,还是一个孩子,他根本毫无主见,鲁王一脉也是由长史替其决定,因此才选择了中立。
支持朱棣的藩王
在靖难之役时明确支持朱棣的藩王就有五人,这五人中除了宁王朱权是被迫支持了朱棣之外,其余四人都是打内心中支持朱棣靖难之役能成功。
这四位藩王就是皇五子周王朱橚、皇七子齐王朱榑、皇十三子代王朱桂、皇十八子岷王朱楩,其实这四位藩王能从内心支持朱棣靖难成功也是朱允炆逼迫的,朱允炆继位之后就立刻开始着手削藩,他最先削的就是老五周王朱橚。
朱橚和老大朱标、老二朱樉、老三朱棡以及老四朱棣都是马皇后所生,而当时五兄弟中仅有朱棣和朱橚还在世,朱允炆最初想先拿朱棣开刀,但他忌惮朱棣在北京军事实力强盛,因此他就想先拿与朱棣关系亲近且实力较弱的同母弟朱橚开刀。
因此朱橚被侄子朱允炆最先开刀削藩,被废为庶人流放云南,之后就轮到了其他三人和皇十二子湘王朱柏。
朱橚流放云南之后,紧接着朱允炆就拿朱柏开刀,朱柏为人极重孝义,朱元璋去世使他悲痛万分,他亲自去南京奔丧却被朱允炆阻止。
由于朱柏没能见到朱元璋最后一面,他当时就已经有了殉父之心,之后朱允炆削藩,想把朱柏缉拿到南京审讯,朱允炆先是派人偷偷潜入朱柏的封地荆州城,然后出其不意包围了湘王府,这些人才公布朱允炆的圣旨要求缉拿朱柏到南京,朱柏不想受侄子朱允炆审讯之辱,于是朱允炆的圣旨公布之后,朱柏立刻举家自焚为父亲朱元璋殉葬,朱柏死后湘王封爵一样被朱允炆废除了。
在朱柏自焚之后,朱榑、朱桂、朱楩也都被朱允炆废除封爵流放,在靖难之役爆发后,朱允炆担心被流放的四位叔叔会响应朱棣,于是又派人把他们押回南京,将他们囚禁在南京。
所以想一想,如果朱棣靖难之役成功的话,那么这四人还都有被释放的机会,如果朱棣失败的话,那他们就会彻底永久被废为庶人,甚至还可能被朱允炆除掉了。因此他们四人当时绝对是最支持朱棣的藩王,只不过很可惜他们都处于囚禁状态,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替朱棣加油。
后来朱棣当了皇帝果然把他们都释放出来,并重新恢复了他们的爵位,不过他们后来也一样都被朱棣削除了藩王护卫和官属,等于变相被削藩了。
再一个支持朱棣的藩王就是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朱权是朱元璋的儿子中最擅长兵法谋略的人,他自幼就跟随朱元璋多次北伐,所以后来朱元璋将喜峰口长城外的军事重镇大宁作为了朱权封地,封他为宁王,就希望他能代替自己镇守边境。
在成为宁王后朱权曾多次参与对蒙古人的战斗,他的藩王护卫朵颜三卫属于雇佣兵性质,都是清一色的蒙古骑兵,是当时明朝各路藩王中战斗力最强的骑兵部队。
由于在地理位置上朱权与镇守北京的朱棣比较近,两人关系也比较亲密,在靖难之役爆发后,朱允炆很担心朱权倒向朱棣,毕竟朱权麾下的朵颜三卫很让人忌惮,所以朱允炆下诏征召朱权到南京,他想将朱权软禁起来,然后再削除朵颜三卫的兵权。
朱权也知道朱允炆忌惮自己,他也害怕到南京后会被朱允炆扣押,因此他拒绝了朱允炆的征召,但是他也没有主动与朱棣联手,其实朱权也是比较有野心的人,他采取了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的策略,他想等朱允炆和朱棣斗得两败俱伤之际,那时候自己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
不过朱棣却很早就垂涎于朱权的朵颜三卫,他自起兵之初就想把朱权的朵颜三卫弄到手,所以他几次三番招拢朱权,但是朱权却不为所动,于是朱棣就想了一个诈降计。
朱棣故意装作被朱允炆打败,然后在穷途末路之际投奔朱权,这就使得朱权放松了警惕,结果大宁城就被朱棣的燕王军队兵不血刃所占,朱权也被朱棣所控制。
朱棣用软硬兼施的办法逼迫朱权一起跟自己发动靖难之役,还糊弄朱权说将来二分天下,自己和他分江而治,就这样朱权就被朱棣半胁迫半利诱的支持了靖难之役,并交出了朵颜三卫的兵权。
结果当朱棣后来真的一统天下之后,别说二分天下,朱权连兵权都被收了回去,后来朱权想向朱棣讨一个富庶的苏州当封地都被朱棣直接拒绝,最终只被封在了南昌。被封到了南昌之后,朱权也就彻底认清朱棣的真面目了,于是他开始韬光养晦,也使他躲过了朱棣的猜忌得以善终。
不过朱权虽然得以善终了,但是他的后人朱宸濠却没有忘记当初靖难之役时二分天下的约定,既然朱棣的后人不肯和宁王世系二分天下,朱宸濠最后就决定起兵自己争天下,后来朱宸濠起兵叛乱,被明武宗朱厚照平定了,而宁王封爵也就此废除。
所以支持朱棣的人除了宁王朱权之外,都是被朱允炆最先削藩废除封爵的四位藩王,他们四人肯定是希望朱棣推翻朱允炆,那样的话自己还有条活路,不过由于他们已经被朱允炆囚禁起来,因此他们支持朱棣也只能是精神上支持了。
至于宁王朱权是被迫支持朱棣,他也被朱棣忽悠得很惨,不过最后还能得以善终也算是不错了。
支持朱允炆的藩王
在靖难之役爆发时明确表示支持朱允炆的藩王有四人,分别是朱元璋的儿子皇十五子辽王朱植和皇十九子谷王朱橞,还有朱元璋的孙子第二代秦王朱尚炳和第二代晋王朱济熺。
辽王朱植的封地在广宁卫,也就是现今的辽宁北镇市,在地理位置上朱植与朱棣距离还比较近,因此两人走动也频繁,关系一度非常亲密。
但是当靖难之役爆发后,朱允炆知道朱植与朱棣关系还比较亲密,因此他怕朱植起兵响应朱棣,于是下旨征召朱植到南京。
朱植其实并没有反叛之心,他接到朱允炆的圣旨后,立刻就收拾行李往南京出发,但是由于当时朱棣已经攻占了河北的永平府(现今河北卢龙)和山海卫(现今河北山海关),控制了山海关内外的陆路咽喉,朱植想从陆路去南京根本不可能。
可是朱植为了向朱允炆表忠心,他居然从水路出发去到了南京,但是到了南京之后,朱允炆表面对朱植礼敬有加,实际上却派人暗中监视他,并且还削除了朱植的藩王护卫兵权,这等于变相的把朱植削藩了。
其实也能理解朱植当时所作所为的顾虑,朱植封地离朱棣最近,朱棣起兵后,朱植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顺从朱棣一同起兵,二是支持朱允炆离开封地。而当时朱允炆毕竟是皇帝,朱棣是以一隅敌全国,朱允炆的胜率还是很高的,所以朱植选择了支持朱允炆。只不过朱植万万不会想到朱允炆以全国攻一隅最后居然败了,成功的却是朱棣。
朱棣登上皇位之后,他表面对朱植表现得很宽宏,表示理解朱植的选择,没有追究他支持朱允炆的事情。
但实际上朱棣对朱植一直耿耿于怀,后来朱棣还是削除了朱植的藩王护卫,不过朱棣对朱植还算不错,朱植得以善终,而且辽王世袭也一直保留下来到明朝灭亡。
谷王朱橞其实是个骑墙派,他的封地在张家口宣化,也是边防要塞,是明初时期的边塞藩王,在靖难之役爆发时,朱橞也和朱植想法差不多,认为朱允炆是以全国攻一隅胜率还是很高,于是他为了讨好朱允炆,对外公开宣称朱棣是想叛逆篡位,自己要坚决响应朱允炆的征召,最后朱橞亲率三千骑兵开赴南京,称之为进京勤王。
当朱允炆看到朱橞亲率三千骑兵勤王时感动得痛哭流涕,因此朱允炆对朱橞是信任有加,在朱棣兵临南京城前夕,朱允炆特意让朱橞镇守金川门,而朱橞当时知道朱允炆大势已去,于是他打开金川门放朱棣军队入城,由此朱棣很顺利的就攻下了南京城。
朱橞的如此表现让朱棣十分满意,因此他也没有追究朱橞当初支持朱允炆的事情,对朱橞封赏有加,还把他改封到了比较富裕的长沙,增加了他的王府护卫。
结果朱橞仰仗自己深受朱棣信任,王府护卫还多,于是他就开始有了图谋不轨的心思,想自己当一把皇帝,他决定联络同母哥哥蜀王朱椿一同谋反,但是朱椿为人厚道没有太大的野心,他反而主动向朱棣坚决揭发了朱橞谋反的事。
于是朱棣大怒,削除了朱橞的藩王护卫,并将他分为庶人圈禁起来,朱橞后来在圈禁中去世,他的子嗣也被废为庶人,从此谷王世系彻底废除。
第二代秦王朱尚炳和第二代晋王朱济熺由于早年在南京学习时期与朱允炆关系亲密,所以在靖难之役爆发后,二人都明确选择了支持朱允炆,尤其是晋王一系最为支持朱允炆。
第一代晋王也就是朱元璋第三子朱棡向来和大哥懿文太子朱标关系最为亲密,他与四弟朱棣一直不和,在朱元璋和朱标在世时,朱棡就经常在父兄面前说朱棣的坏话,因此晋王一系与燕王一系关系一直很差。
朱棡在朱元璋去世前夕即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三月去世,如果他还活着的话,他看到朱棣领兵发动靖难之役,他肯定会亲自带兵去攻打朱棣,朱棡为人骁勇善战,朱棣如果和他对上胜负还真很难预料,不过朱棡如果在世,朱棣也未必敢起兵。
不过靖难之役时朱尚炳和朱济熺也只是在舆论上支持朱允炆,他们俩并没有派出军队去攻打朱棣,即便如此,朱棣登基后还是对他们俩进行了清算。
朱棣登基后为了表示宽宏大量,没有追究朱尚炳和朱济熺,但是事后他一直找机会收拾二人。朱棣先是削除了朱尚炳的秦王府护卫,随后又借故抓了不少秦王府属官,这一下朱尚炳意识到害怕了,他赶紧主动给朱棣上书请罪认错,最终朱棣才没往死里整他,秦王封爵世系也得以保留。
朱棣对朱济熺也是十分忌恨,恰好朱济熺的弟弟朱济熿想谋夺晋王之位,他看出叔叔朱棣对朱济熺的忌恨,于是他经常在叔叔朱棣面前诋毁朱济熺,后来朱棣就索性借着朱济熿搜罗来的一些朱济熺的过失,以此为借口废除了朱济熺晋王之位,改为朱济熿为晋王。
后来朱济熿将朱济熺和其长子朱美圭一同囚禁长达十年之久,直到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宣德元年(1426年)朱济熿勾结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谋反,想推翻朱瞻基,最终朱瞻基亲率大军平定了朱高煦叛乱,随即就下旨将朱济熿抓捕,朱济熿由此被朱瞻基废除了晋王爵位,朱瞻基同时释放了朱济熺和朱美圭,由于朱济熺年老体弱,朱瞻基让朱美圭承袭了晋王爵位,此后晋王一系一直传承到明朝灭亡。
写在最后
从上面这些可以看出其实在靖难之役时,明朝的这些藩王大多数都是保持中立,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态度,毕竟不管朱棣和朱允炆谁最后胜利,和他们也没太大关系,皇位也轮不到他们身上。
不过即便这些保持中立的藩王肯定也对朱允炆的削藩政策不满,他们也都是既不看好朱棣也不希望朱允炆打得太痛快,希望朱棣这么闹一通,朱允炆能停止削藩,这样对这些藩王的自身利益也有很大帮助,所以中立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至于明确选边站队的,不管是支持朱棣还是支持朱允炆,都是各有各的情况和目的。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把大明朝交给孙子朱允炆的时候,同时也交给了朱允炆24个诸侯王。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长子朱标是太子,没有封王,最小的儿子朱楠早夭,也没有封王。
其他24个儿子,全部都被朱元璋封为诸侯王,有很大一部分,因为长大成人,所以在朱元璋时代,他们就已经前往封地就任。
1398年,朱允炆上台的时候,朱元璋的18个儿子已经就藩到了自己的封地。剩下的6个儿子,因为年纪太小,所以依旧留在南京抚养。
18个藩王,这可够朱允炆喝一壶的。这些藩王主要集中在大北方,朱元璋的意图十分明显,让自己的儿子,给大明朝镇守边疆。可儿子们不仅可以镇守边疆,也可以推翻朝廷。
很显然,燕王朱棣就是那个选择造反的家伙。由于他是明朝后来那帮皇帝的祖宗,所以他的名声并不差,只不过从当时的角度来说,这哥们就是个反贼。那么他造反的时候,剩下的23个诸侯王,都在干些什么呢?
一、宁王朱权选择支持朱棣。
朱棣为什么要造反?除了自身有野心外,最直接的一个原因,那就是朱允炆搞了一场削藩活动。在朱允炆看来,这帮叔叔,不仅不能帮他保家卫国,反而是朝堂的巨大威胁。
为此朱允炆打算裁掉这些诸侯王,用自己的心腹将领去镇守边疆。这么一来中央集权就能够得到保证,出发点是好的,只不过动作有些快了。
此话一出,大量诸侯王都怨声载道。他们的爵位不是朱允炆给的,而是朱元璋给的,所以他不服削藩的制度。
可是人家是朝廷,你再不服气,难不成还能反了?朱棣果然是反了。只不过势单力薄之下,很难反抗朝廷。为此朱棣积极寻求兄弟们的帮助。
这个时候宁王朱权,成为了朱棣的盟友。当时朱棣诓骗朱权,说自己是被逼无奈,取得了朱权信任以后,结果朱棣就夺取了朱权的兵权。
因为朱权手里有朵颜三卫,那是由蒙古骑兵组成的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有这帮人相助,朱棣才有了底气。这个时候朱棣承诺朱权,等到大事办完了以后,就跟他平分天下。
朱棣成为皇帝以后,早就把这个承诺给忘了,不仅打发朱权到了南方,而且派人监视他,剥夺了他的所有兵权,所以说创业的时候,千万要签订好股权分配合同,关系再好也要签,因为人是会变的。
朱权当然一句话都不敢提,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看看方孝孺、铁铉、黄子澄这些人的下场,能保住自己的命和家人的命,你还有啥不知足的呢?
二、大部分诸侯王选择隔岸观火。
既然只有一位宁王朱权,是支持朱棣的,那么剩下22个诸侯王难不成都是反对朱棣的吗?当然不是这样,要是阻力真的有这么大的话,那朱棣根本就翻不起什么巨浪来。
朱棣的这帮兄弟们,一个比一个会明哲保身。他们一边表示削藩让他们痛苦不堪,一边表示要忠于朝廷,不跟朱棣同流合污。
这意思很明白,我们既不帮助朝廷剿灭朱棣,也不帮助朱棣推翻朝廷。你们两个人互相斗,到最后看谁的胜算大了,我们再加入谁。
这些人手里虽然有一定的兵权,但是很明显没有决定胜负的可能性。所以他们不介入战争,是自保的最好方式。
一旦参加的某一方,极有可能会被当成炮灰用在最前面,等到你的人马被打光了,那还不是任人宰割的地步?谁心里都清楚,朱棣上台了,难道对诸侯王就会好到哪儿去吗?
这些藩王当中,朱元璋的二小子朱樉早就去世了,他儿子继任王位以后,也采取了隔岸观火的态度。
此外楚王朱桢、蜀王朱椿、肃王朱楧、庆王朱栴这几位藩王,就是隔岸观火的典型代表,后来他们自然也保住了自己的诸侯王爵位。
三、一部分诸侯王,已经被朱允炆解决了。
都以为朱允炆是个软柿子,其实朱允炆的手段还是比较犀利的。他知道削藩是一件大事,要想做好,就必须要找几个典型,于是朱允炆就挑了几个软柿子。
第一个被削藩的是周王朱橚,他被削藩以后,被朱允炆软禁在了南京。
一直到朱棣打下了应天府以后,才把朱橚给救出来。
此后齐王朱榑也遭到了朱允炆的打击,朱榑和朱棣一样,都是战功卓著的诸侯王,
他自恃军功多,所以总是犯法,最终被朱允炆抓到南京关押了4年之久。朱棣恢复他的王爵封号以后,他还是作死,最终被朱棣囚禁致死。
湘王朱柏是最惨的一个,朱元璋刚死,就有人举报他有造反的嫌疑。
所以朱允炆对他下手,想要抓他到南京来问罪。结果这哥们比较极端,放了一把火,自己骑着醒目的白马,冲入火中自焚而死。
代王朱桂性格比较暴躁,因为这个原因,就被朱允炆给抓了。
这理由也太牵强了。可见朱允炆明白削藩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岷王朱楩本来在云南过着逍遥自在的小日子,可是同样在云南镇守的沐家举报了他
,结果朱允炆立刻把他给抓了,发配到了漳州。
这么多软柿子都被朱允炆给解决了,可见朱允炆削藩的手段还是比较毒辣的。尤其是逼死了自己的叔叔这件事,成为了朱棣诟病朱允炆的重要条件。
总结:朱棣上台,这帮诸侯王也好不到哪儿去。
朱棣因为削藩,这才选择了造反。清君侧是他的理由,拒绝削藩是他的旗号。结果等到他做了皇帝以后,藩王势力强大,也成了一个大问题。
这个时候朱棣才意识到,侄儿朱允炆削藩是很有道理的。没有换位思考,就不会知道对方的苦楚在哪里。
但是朱棣自己是藩王造反,不可能再去削藩吧?所以朱棣没有废除藩王的爵位,只不过各种限制他们的权力,除了财权以外,这些藩王没有政权和军权,甚至连自由都没有。
这帮藩王的子孙,只能够在家里等着领工资过日子,不允许出去工作。继承爵位的子孙还好说,可没有爵位的子孙,那日子就比较难熬了。
参考资料:《明史》
------------------
推荐阅读:
为什么福建浙江的地名有好多叫三都、四都、七都、八都、廿八都等,有懂的解释下?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