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李光弼不是汉人?他有什么历史事迹?
唐朝名将李光弼不是汉人?他有什么历史事迹?
-----
网友解答:
-----
李光弼不是汉人,是契丹人,下面简述一下李光弼的主要生平事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
参看我上一个回答《郭子仪一生是怎样的传奇》。
李光弼(708—764年),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唐中期名将,李光弼的先祖是契丹族酋长。其父是唐左羽林大将军、朔方节度副使李楷洛(李光弼是其第四子)。李光弼智勇双全,善于用兵,治军威严而有方,善于出奇制胜,以少胜多,是一代名将。与郭子仪齐名,故世称为“李郭”。
李光弼自幼为人坚毅沉稳,擅长骑射,喜读《汉书》,治军极严,兼有谋略。他少年即入军旅,任左卫亲府左郎将。在为父守丧时,他严遵礼法。天宝初载(742年),李光弼升迁至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府、朔方都虞候。后擢升为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属下的兵马使,兼赤水军使,单于副使都护。天宝十四载(755年)冬月,范阳(治幽州,今河北涿州)、平卢(治今辽宁朝阳)、河东(治今山西太原)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平卢兵马使史思明以讨宰相杨国忠为名,从范阳发兵十五万,南下反唐。“安史之乱”爆发。当时,大唐拜宰相李林甫、杨国忠所赐,京城唐军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说严重一点,刀枪武备放在库中都生锈不堪使用了,除了一部分禁军,其他大多数军队就是一盘散沙,军马几乎就是“菜马”,很多是不能上战场的。这些问题就是唐玄宗重用、听信李林甫、杨国忠之流的结果。唐玄宗无法,只能调集各路藩镇人马前去去征讨。朝中没有能够领兵作战的将领,只能将在家守孝的郭子仪“夺情”回来任职。在郭子仪推荐下,唐玄宗任命李光弼任河北、山东地区军事总管,也就是知河东节度事(副使)。
天宝十五载(756年),李光弼受命后,第一个目标是收复被叛军攻占的常山郡(今河北正定),该郡地处叛军南北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李光弼率领朔方军五千进攻常山,当地团练兵将自己的将领史思义绑来投降,史思义在李光弼善待和感化下投降。李光弼率军攻下井陉(今山西井陉北)、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南)。史思明率二万骑兵救援进攻常山,截断了李光弼粮道。李光弼没有粮草,只好派出五百辆运粮车,运粮人员一律穿上甲衣,在一千多名弓弩手保护下,绕过史思明叛军,到石邑(今河北获鹿)运回了一点的粮草。李光弼采纳了史思义的“按军入守、以逸待劳”的策略,守城不出,将部下兵马分属为四个部,以劲弩五百连番射敌。史思明知道李光弼获得了粮草,又见自己的叛军死伤惨重,只得退兵。李光弼趁机追赶,在郭子仪军帮助下攻克了藁城(今河北藁城)等十余城。不久又攻下赵郡(今河北栾州),李光弼、郭子仪又率领唐军在嘉山(今河北曲阳东)与叛军决战,大破叛军,斩首4万级,俘1千余人、战马5千匹。这一仗史称“嘉山之战”。河北十余郡闻讯,纷纷重新归顺了唐军。
就在李光弼、郭子仪联手在河北大显身手之时,李光弼本想趁势攻取叛军的老巢范阳郡,以绝安、史根基。本来史思明河北叛军就要被李光弼剿灭时。适逢安禄山兵伐长安,忽听唐军大将哥舒翰兵败潼关的消息传来,潼关失守,不久长安沦陷,唐玄宗逃往蜀州,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银川)继位。唐肃宗李亨要求李光弼、郭子仪回兵长安附近御敌,重点戡乱。李光弼回军,史思明蹑后追击,大破唐军刘正臣部。由于史思明所率兵士是安史叛军的精锐的部分,他们乘胜进击,攻拨常山、赵郡、河间,大破颜真卿部和琳所率的1万2千多唐兵。
旋即,李光弼升任户部尚书,兼任太原府尹,率军五千赴太原。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叛军史思明、蔡希德等发兵十万进攻太原,并企图占领太原,由北道夺取灵武。当时李光弼手中只有老弱兵将,且不满万人。士兵见史思明人多势众,非常害怕。李光弼认为只要及时修好城墙,就能抵御叛军。他说:“太原城方圆四十里,叛军快到了才修墙,只能空耗人力。现在趁敌人还没有到达,应加紧修筑、加固城池”。 李光弼派人制作运回几十万城砖,一面加强防御固守,一面暗中发动攻击。让士兵从城中挖了一条地道通城外史思明大营,夜里趁叛军熟睡时,发动进攻,叛军在睡梦中遭到打击,吓得惊慌失措;李光弼还在城上安装石炮,也就是抛石器,砸死了大量叛军;叛军大乱,李光弼乘乱出击,俘斩叛军1万多人。史思明没有办法,只得后撤,重新安营,史思明在太原与李光弼对峙了50余天,没占到任何便宜。此时,叛军内讧,安庆绪杀死其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安庆绪在郭子仪等打击下,从洛阳逃到相州被围。史思明只得退兵范阳,去相州为安庆绪解围。留驻在太原的叛军蔡希德等人疲惫不堪,在李光弼与当地百姓联合打击下,叛军丢下7万多首级。蔡希德只好撤军,李光弼率军追赶,缴获大批军备器械。“太原之战”取得了大胜。李光弼扩为大战果,又剿灭附近数处零散叛军。“太原之战”是唐军戡乱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李光弼以少胜多、以弱制强,充分发挥了其军事才能,李光弼因功加封为司空、封魏国公兼兵部尚书。
乾元元年(758年)八月,唐肃宗诏李光弼入朝,升为侍中,改封为郑国公。因李光弼、郭子仪官阶相近,唐肃宗让亲近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实际总揽诸军。唐军出师后,在获嘉击败叛军,斩首4千级,捕虏5百人。叛将安太清逃至卫州防守。安庆绪派七万军队援救卫州。唐军大破安庆绪,斩首4万级,缴获铠胄数十万,唐军攻占卫州。又在愁思冈击破叛军,并趁势围攻邺城。安庆绪求救于史思明。史思明出动十三万军队援救邺城。次年三月,双方爆发相州之战,史思明率军奋战,李光弼等率部先与史思明交战,双方伤亡人数几乎相等。郭子仪率部在后,还未来得及布阵,突然大风突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暗,即使近在咫尺却看不清。唐军与叛军都大惊,各弃兵仗辎重,分向南、北方面溃退。此役后,唐军各部相继引还。只有李光弼与王思礼整敕部队,全军以归。战后,鱼朝恩把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乾元二年(759年)七月,唐肃宗夺剥夺郭子仪兵权,命李光弼接替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率五百亲兵赴洛阳,统帅唐朔方军。八月,李光弼又兼任幽州长史、河北节度使。
因为上次邺城(安阳)作战的失利,唐军退守黄河以南,郭子仪作为背锅侠的被撤职,李光弼成为唐军实际意义上的统帅。为了收拢人马,李光弼打算以洛阳为基地,开始以朔方、河东、河西三个藩镇的兵力为核心积蓄力量。谁知汴州节度使许叔冀叛降史思明,致使汴州失陷。史思明进入洛阳,除占领一座因战乱成废墟的城池外,几乎没有什么收获。李光弼见洛阳已失,便在河阳城(今河南孟州西)驻扎。史思明害怕李光弼卷土重来,将主力部队驻扎在白马寺(洛阳东)。在河阳城外许多地方挖掘了月牙形攻防结合的工事。十月。史思明向李光弼发动一次带试探性质的攻击,没想到很快就被李光弼打败。史思明蓄养了千余匹好马,饲养员经常将这些马赶到黄河南岸水边洗刷一番。李光弼得知消息,在附近多处寻找、购买了五百匹雌马,命人将马驹拴在城中,让人将这些雌马也放在黄河北岸边洗浴。一时间,黄河两岸马嘶交映,双方马匹在河中交汇。李光弼命人大开城门,马驹的鸣叫声唤回母马,将史思明的好马也带进了河阳城。史思明知道后,大发雷霆又无可奈何。史思明气急败坏,纠集战船数百艘,置火船于前面,打算顺流而下烧毁河阳桥。李光弼军则以数百艘绑有长竿铁叉的船迎战,火船不得靠近河阳桥,唐军又在桥上发炮石,叛军船只焚毁或被击沉了无数;史思明派兵至河清(河阳西),企图断绝唐军粮道。李光弼早已派人在此处设伏,史思明截粮部队大败;史思明认为李光弼长于守城,不善野战,便派骁将李日越率500余骑兵于夜间前去劫营,谁知扑了一个空,搭上了不少弟兄。李日越不敢回去见史思明,只好投降了唐军。李光弼对他善待有加,还给他补充了不少兵马。李日越的好友、叛军骁将高庭晖听说后也带人投降了李光弼。
史思明接连受挫,便率主力再次进攻河阳。李光弼以郑陈节度使李抱玉守河阳南城,自己率兵屯于中洋城(今河南孟县)。史思明亲率主力攻城,河阳、中洋互为犄角。李光弼身先士卒,他事先在靴中藏刀,表示出宁死不降的决心。唐军部将李抱玉、荔非元礼等率兵奋勇杀敌,大败叛军,斩首一万余级,生擒八千余人,获马两千匹。史思明败退,唐军郝廷玉、论惟贞、仆固怀恩等率军主动出击。叛军大将安太清、徐璜玉、李秦授以下500余人被擒,周挚仅领数骑逃回。“河阳之战”史思明大败,只好率残部撤回了洛阳。
在“河阳之战”中,李光弼两万人以少胜多,大败十几万军队的史思明,那个陷害过郭子仪的“观军容宣慰处置使”鱼朝恩不断向唐肃宗灌输,说什么叛军不堪一击,应尽快收复洛阳。唐肃宗被胜利冲昏头脑,轻信了宦官鱼朝恩,催促李光弼尽快进攻洛阳。李光弼无奈,留好下李抱玉守河阳,自己硬着头皮进攻洛阳,回纥大将仆固怀恩等将领认为此去凶多吉少,便不听李光弼军令,没有在洛阳城北邙山而在平原布阵,“邙山大战”历史上发生了很多著名战斗,公元537年,东、西两魏高欢和宇文泰在此发生过大战,东魏先败后胜,大胜西魏;公元564年,北齐与北周在此大战,北齐反败为胜,战胜北周。这一仗,历史一幕重演,史思明大胜李光弼。史思明虽然在此获胜,却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唐军也因此得以休整。唐肃宗将邙山之败归罪在仆固怀恩身上,逼反了仆固怀恩。
李光弼兵败邙山,李抱玉不得不放弃河阳、中洋等地,战局迅速恶化,李光弼被解除军职。后因唐军情急转如下,朝廷只好重新启用李光弼,让他出镇临淮。宝应元年(762年),李光弼进封为临淮郡王。旋即派兵收复许州,斩得叛军首级千余级,擒获叛将20余人。同年,江南人方清在歙州(今安徽歙县)率饥民起义。朝廷命李光弼分兵征讨。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在唐军打击下,叛军首领史朝义走投无路,自杀身亡。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平息。李光弼治军严整,先谋后战,常能以少胜多,与郭子仪齐名,名震天下。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功高盖世,但屡遭到宦官鱼朝恩、程元振等人的嫉妒和陷害。
广德二年(764年)初秋,李光弼病逝于徐州,终年57岁。唐代宗为其停朝三日,追赠为太保,谥号“武穆”。 冬月,李光弼被安葬在三原(今陕西咸阳)。出葬之日,唐代宗命众宰臣百官送葬至延平门外。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
网友解答:
-----
公元746年,唐朝大将王忠嗣,调任河西和陇右两镇的节度使。
作为盛唐时期最有名的一员大将,王忠嗣当年曾被唐玄宗认作干儿子,从小在皇宫当中长大,享受皇子级别的教育。长大之后,王忠嗣更是被按照‘霍去病的标准’培养,为大唐立下了无数战功。尤其是在这一年当中,王忠嗣更是身兼四镇节度使,几乎掌握了唐朝北方所有的军队,权势无人可比。
而王忠嗣在这次调职之后,很快就在自己的新下属当中,发现了一个让他非常感兴趣的人才。此人当时仅仅只有三十多岁,却已经在军中立下了许多战功,声名鹊起。而王忠嗣见到这个人之后,对他的评价更是高得吓人。王忠嗣甚至直接明言,以后此人一定可以坐到自己如今的位置,成为整个大唐最顶尖的名将。
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王忠嗣到底还是没看错人。此后的两年里,王忠嗣极力提拔此人,同时还给了他更多的发展空间。后来王忠嗣被奸相李林甫陷害,抑郁而终。但他看中的这个人,却在军中继续攀升,继承了王忠嗣的意志,继续守卫大唐。
后来,在安史之乱当中,此人更是处理甚多,最终率领唐军,平定了那场安史之乱,为唐朝延续了百年国祚。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没有这个人的话,唐朝说不定也就没有安史之乱以后的一百多年历史了。
这个被王忠嗣看中的人,名叫李光弼,被后世史书誉为‘战功中兴第一’。就连被后世誉为再造大唐的郭子仪,在军功方面,也要稍稍比他逊色一些。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人生最后的几年当中,却根本不敢离开军队,生怕自己被诛杀。
公元708年,李光弼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地区。当时正是武则天在位时期,李光弼的父亲,曾经是东北契丹族的一个部落首领。在李光弼出生数年之前,因为唐朝官员对契丹这边压迫比较大,所以导致很多契丹部落开始起兵造反。当时李光弼他爹所在的这个部落,也参加了叛乱。
但可惜的是,面对唐朝大军的镇压,这些契丹部落的反叛,很快就被镇压了。而叛乱被平定之后,为了彻底收复这些契丹部落,再加上有些契丹部落的首领,确实很会打仗,让武则天心生爱才之意,所以便把这些投降的契丹头领,编入唐军做将军。
这其中,便有李光弼他爹。
等到李光弼出生的时候,李光弼他爹在唐朝军队体系内,地位已经很高了。类比现在的话,大概已经相当于是正军级的干部了。所以,从少年时代开始,李光弼就开始被他爹传授各种战争领域的知识,逐渐为后来的名将生涯,埋下了伏笔。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有这样一位老爹,李光弼成年之后,自然也得以顺利进入军队,然后一路官运亨通。而且,等到李光弼进入军中的时候,他爹已经逐渐做到了朔方节度副使的高位。类比现在的话,几乎等同于一个大军区的军区副司令。
有这么一个老爹罩着,李光弼的升迁道路,自然畅通无阻。直到公元744年,也就是李光弼37岁的时候,他爹才安然去世。而到了这个时候,李光弼已经快要升到正师级的高度了,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战功,在军中牢牢打开一片天地。
对于李光弼来说,他的前半生,基本上就是被自己的亲爹带飞。正是因为有他爹的存在,李光弼才能在军中展露头角,并且练就一身过硬的本事。
随着老爹去世,按照当时的制度,李光弼不得不回家守孝。而等到李光弼守孝期结束,再次回到军中的时候,这时候他就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王忠嗣。
从年龄上来看,王忠嗣和李光弼,其实是一代人,王忠嗣只比李光弼大三岁而已。但从军中资历来看,王忠嗣却比李光弼强太多了。这也没办法。毕竟李光弼他爹,最后也只是一个军区副司令。而王忠嗣他义父,却是大唐的最高执政者李隆基。而且从王忠嗣的少年时代开始,李隆基就一直朝着名将的方向,培养王忠嗣。所以王忠嗣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带着军队在边境杀敌立功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忠嗣虽然只比李光弼大三岁。但当时刚过四十岁的王忠嗣,已经是整个唐军内部,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了。北方四大军镇,全都归王忠嗣节制。
王忠嗣也是一个性情中人,对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从来都是极为敬佩的。所以当他调任做了李光弼的上司之后,很快就看中了李光弼。王忠嗣本人就是最顶级的名将,对于李光弼的能力,自然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再加上李光弼他爹,原本就是朔方军镇的老领导,就算冲着老领导的面子,王忠嗣也得好好培养这个自己很欣赏的年轻人。
于是,此后的两年里,李光弼又被王忠嗣这位盛唐第一名将,极力培养。不管是在军事指挥方面,还是在个人资历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到了这个时候,李光弼光靠自己的名号,就已经足以在唐军内部撑起一片天了。
除此之外,在这两年当中,李光弼还有一个巨大的收获。那就是围绕着王忠嗣,认识了很多唐军内部的优秀将领。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个小圈子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真正做到了力挽狂澜,改变了大唐的命运。
在这个小圈子当中,李光弼认识的诸多将领里面,有一个名气最大,这就是后来被誉为‘再造大唐’的郭子仪。
不过,可惜的是,就在这个小圈子有成型的趋势,还没彻底成型的时候,王忠嗣就忽然去世了。王忠嗣的去世,说起来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当时唐朝有一个出将入相的规则。如果一位将领在边境战功卓著,未来就有机会返回京城做宰相。而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因为担心王忠嗣回京之后,会改变自己一家独大的状态,所以就想办法陷害了王忠嗣,说王忠嗣图谋不轨,打算和太子联手逼供造反。
后来,经过一番严刑拷打,以及复杂的排查之后,最后唐玄宗终于知道,这是一桩冤案,王忠嗣是被人陷害的。但问题是,王忠嗣之前被关在监狱里,拷打了整整半年。谁敢保证,未来王忠嗣再度掌权,不会因此而心生怨恨呢?
所以接下来,王忠嗣虽然被放出了监狱,仍是得不到重用,只是被派到南方去做了一个地方官。此后,平白被打了一顿的王忠嗣,积郁成疾,没过几个月就去世了。
王忠嗣的死,对于整个唐朝历史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王忠嗣活着的时候,唐朝军方几乎堪称铁板一块。或许将领之间,也会存在一些矛盾。但只要王忠嗣在,问题都不大,因为王忠嗣确实能压得住局面。最关键的是,王忠嗣对唐玄宗堪称极致的忠诚。但王忠嗣死后,唐朝高层的几个节度使,就纷纷开始争权夺利。后来便有了安禄山执掌三大军镇,继而掀起安史之乱的事情。
所以,后世很多人都认为,如果王忠嗣不死的话,可能根本就不会有安史之乱。因为如果王忠嗣活着的话,执掌三大军镇的,绝对不可能是安禄山,而应该是王忠嗣。
而对于那个刚刚成型的小圈子来说,王忠嗣的死,更是堪称致命打击。自此之后,大家虽然依旧忠心报国,但却没了主心骨。而对于李光弼来说,则更是如此。就在王忠嗣去世的那一年,李光弼荣升河西节度副使。四十二岁的李光弼,终于达到了自己父亲当初的高度。
但这一切,对于李光弼来说,却无法让他感到兴奋。
因为到了这个层次之后,接下来的斗争,让他感到十分陌生。
以往李光弼他爹在世的时候,朝堂上虽然也有很多斗争,但这些斗争往往都是由他爹应付,根本轮不到李光弼操心。李光弼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打赢敌人。而后来到了王忠嗣手下之后,王忠嗣又对他多有照顾,同样没让李光弼经历什么朝堂斗争。
然而,等到王忠嗣去世,李光弼独自成为一镇节度副使的时候,这时候就再没人替他遮风挡雨了。而那些朝堂之上尔虞我诈的斗争,更是让李光弼感到非常茫然。
后来,这个特点,也成了李光弼后来不得不拥兵自重的关键。
此后的几年里,唐朝军方内部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以安思顺和哥舒翰等人为首的几个势力,开始纷纷撕破脸皮,争夺权力。在这期间,身为节度副使级别将领的李光弼,就成了大家招揽的对象。对于当时已经年近五十的李光弼,安思顺甚至主动提出,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老将哥舒翰,也是对其多有招揽,希望能把李光弼招揽到自己麾下。
但对于这些招揽,李光弼没有任何兴奋,甚至感到厌烦。或许,在李光弼眼里,除了当年的王忠嗣之外,如哥舒翰和安思绪之流,根本都不配招揽自己。所以,在这之后,李光弼干脆辞官不做,直接退休回家。除了李光弼之外,当时还有很多有志气的将领,比如郭子仪等人,也都借着各种理由,暂时退休回家,打算远离这些斗争。
不过,李光弼的退休生活,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仅仅在家赋闲不到一年之后,安禄山便在范阳起兵,正式拉开了安史之乱的帷幕。
安史之乱爆发后,因为唐朝内部已经多年没有战事,所以国内基本没什么强力军队。这就导致安禄山从河北起兵之后,很快就一路攻向河南,年底便攻下了洛阳。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几乎整个华北地区,都落入到了安禄山的控制当中。
面对来势汹汹的安禄山,唐玄宗当时也做出了很多应对计划。比如派遣名将高仙芝和封常清,率军去潼关正面抵抗安禄山的进攻。然而因为唐玄宗乱指挥,最后导致高仙芝大败而回,唐军前线的情况,也越发恶化。
就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间点,唐玄宗忽然发现,自己竟然渐渐无人可用了。首先,出于安全考虑,所有和安禄山有关系的将领,基本上都不能用。而安禄山又是出了名的长袖善舞,和很多军中将领都关系不错,这就导致一大批将领,根本无法参战。再加上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战败,又损失了不少人。所以,此时的唐玄宗,开始不得不从那些退休回家的将领当中,寻找得力的将领。
当时的唐玄宗,首先找到的就是朔方军核心人物之一的郭子仪。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郭子仪正在家里忙着守孝。因为战事开启,唐玄宗紧急把他找了回来。而郭子仪回来之后,很快就提出要把自己的那些老战友同时起复。在这其中,郭子仪专门提到了李光弼,而唐玄宗这次也比较痛快,直接将李光弼起复为河东节度副使。
当然,李光弼的这个节度副使,基本上是有名无实。因为当时的河东军镇,所有军队都被安禄山控制。所以李光弼麾下统领的军队,基本上都是出自朔方军。
说到这里,我们得简单来介绍一下当时的局势。
唐玄宗在位期间,因为种种原因,将国家的精锐军队,基本上都集中到了边境,分成了十个军镇。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幽州、卢龙以及河东这三个军镇,都被安禄山控制。南方的岭南军镇,因为之前刚打完一场硬仗,兵力折损严重,基本上没有参战的能力。而北方的北庭都护府,以及西边的安西都护府,因为实在太远,暂时也无法调回军队。
所以,当时唐玄宗能够调动的,就只剩下了剑南、河西、朔方以及陇右这四个军镇的军队。而当时除朔方军以外的所有精锐,基本上都被唐玄宗派去了潼关,由老将哥舒翰统领,在正面阻击安禄山。此时唯一还能灵活调动的,就只剩下了朔方军镇。
而接下来的故事,便是属于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人的传奇了。
此后的半年里,老将哥舒翰一直坚守在潼关,闭关不出。面对潼关天险,再加上哥舒翰手下的精锐军队,战力确实比较强。所以就算安禄山再怎么牛气,也无法攻破潼关。与此同时,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人,则是率军从山西方向进攻,直接杀向安禄山的老巢范阳。
在这个过程当中,朔方军和叛军展开了一番惊心动魄的激战。这个过程太过复杂,简单来说,当时安禄山率领主力,在潼关这边和哥舒翰对峙。而他的副手史思明,则是率军应付郭子仪和李光弼。但是在郭子仪和李光弼的联手之下,史思明根本就不是对手,很快就被打得节节败退。
四个月之后,史思明已经被逼得退回博陵,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定州一带。此后,李光弼和郭子仪更是趁机围困博陵,并且派兵收复周边。短短一个月之内,原本被叛军牢牢控制的河北地区,便已经超过半数,重新被朔方军给夺回来了。
仗打到这个份上,叛军其实已经落了下风。郭子仪和李光弼这边,已经彻底切断了安禄山主力和范阳老巢的联系。只要再给他们一点时间,他们完全可以拿下范阳。到那个时候,没了后方的安禄山,肯定必败无疑,就算是对耗,也撑不了几天。
但谁都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唐玄宗却强行下令,让老将哥舒翰出关迎战。
当时唐玄宗的想法其实也很单纯。此时唐军已经占据了上风,而哥舒翰手里又掌握了过多的军队。一旦这个时候,哥舒翰忽然反水,唐朝就彻底没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哥舒翰和安禄山对耗,可以做到两全其美。
但唐玄宗却唯独忘了,身为老将的哥舒翰,也是有可能会输的。
此后,哥舒翰出关迎战,仓促之中被叛军伏击,最后几乎被打得全军覆没。哥舒翰战败之后,潼关也守不住了,安禄山就这样顺利攻破潼关,进入了关中地区,直接逼近长安。
当这个消息,传到李光弼那边的时候,估计李光弼和郭子仪都很无奈。原本已经是胜利在望,但就因为哥舒翰的战败,局势再次对唐军不利。而且,随着安禄山逼近长安,朔方军不得不迅速后撤,回去增援长安。
如果唐玄宗出了问题,到时候就算他们打下了范阳,也没有任何意义。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就比较清楚了。随着安禄山逼近长安,唐玄宗仓惶出逃,逃往四川。就在逃亡路上,麾下禁军哗变,要求赐死杨贵妃。此后,唐玄宗独自带人入蜀,太子李亨则是赶回灵武,准备重整旗鼓,再次和叛军作战。
之所以要回灵武,就是因为灵武是朔方军的老巢。随着哥舒翰战败,他麾下的三个军镇,精锐几乎损失殆尽。所以李亨唯一还能指望的,就只剩下了朔方军。所以,李亨在灵武下令,让郭子仪和李光弼率军返回,巩固老巢。
因为李亨的命令,郭子仪和李光弼不得不撤兵。原本已经收回大半的河北,就这样再次落入了叛军手中。
回到灵武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大概就是李亨重新整编朔方军,确保自己能控制军队。此后,郭子仪被留在了关中战场,而李光弼则是被派回山西,去镇守太原。返回太原的时候,李光弼身边只有五千多军队,再加上太原城内的守军,加起来也不到一万人。
但在李光弼回到太原的同时,史思明却率领十万叛军,前来进攻太原。
一万人,想要挡住十万人的进攻,这已经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大家深刻明白,为什么李光弼可以被后世尊称为名将。
回到太原之后,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李光弼迅速整顿军务,重新组织太原地区的防务工作。而当史思明抵达太原的时候,面对的只能是一座守卫牢固的要塞,根本就打不下来。非但如此,后来李光弼还用挖地道的方式,直接挖到了史思明的大营,然后突袭之下,一口气杀了一万多叛军。
就在这次大胜之后,恰好叛军内部也出了问题。作为叛军首领的安禄山,被他自己的亲儿子安思绪弑杀。此后,叛军内部开始人心不稳,李光弼便利用这个机会,组织敢死队向叛军进攻,结果一战灭了七万多叛军。
经过这两场大胜之后,原本来势汹汹的十万叛军主力,几乎被李光弼给打没了。此战之后,李光弼不但彻底守住了太原,而且在这之后,叛军想要跨过山西,进攻关中,几乎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而这场太原之战的胜利,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一个关键战役。
当李光弼守住山西的同时,郭子仪那边其实也有很大的进展,先后收复了长安和洛阳。至于叛军那边,此后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势力范围越来越小。这也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第二次接近胜利。
但可惜的是,这一次,唐朝依然没能抓住机会。
因为在这之后,李亨觉得决战的机会已经到来,所以便下令让各大节度使,率军前来合围安思绪率领的主力叛军。但同时,李亨担心军中将领做大,所以根本没设主帅,只是让几个节度使各自为政,同时派一个叫鱼朝恩的宦官前去监军。
因为没有主帅,所以这一战唐军打得特别离奇。当时唐军总数号称六十万,叛军却只有十多万而已。结果后来因为没有主帅,唐军非但没有打赢叛军,自身反倒是开始溃败。
在这场溃败当中,李光弼靠着自己的超强的指挥能力,勉强稳住了阵型,没有被叛军歼灭。至于郭子仪,因为没有主帅的原因,还没来得及组织军队布阵,就已经开始面对叛军的冲击,最后结果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此战之后,唐军再次错失了一个天赐良机,郭子仪也被扣上了一口黑锅,然后被一撸到底。唯有李光弼,此时依然留在军中。
在之前的平叛战争当中,李光弼和郭子仪两人,已经是唐朝最能打的两个牛人了。而此时郭子仪被一撸到底,李光弼又得以全身而退,所以在这之后,李光弼就被加封为天下兵马副元帅。虽然只是一个副元帅,但此时的李光弼,却是唐军的实际指挥者。因为真正的那位元帅,是李亨的儿子李豫,也就是后来的唐代宗。而李豫这个元帅,其实只是挂名而已,本人的指挥能力相当有限。真正打仗,还是得靠李光弼。
升任副元帅之后,李光弼总算是有了指挥权,可以凭借自己的过人能力,开始剿灭叛军。此后的一年里,在李光弼的指挥下,唐军再次节节大胜。而且叛军那边,史思明又杀了安思绪,再次内讧。李光弼也趁着这个机会,再次压缩叛军的生存空间。
如此,一年多以后,唐军再次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但在这个时候,皇帝李亨又开始出来瞎指挥了。在李亨的命令下,李光弼不得不率军强攻洛阳。结果不出所料,自然又是大败而回。
不过,幸运的是,李光弼这次并没有背锅。战败的责任,被归咎到了另一位名将,仆固怀恩的头上。所以接下来,李光弼也得以继续率军战斗。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李光弼先是率军去南方镇压了一下农民起义,然后接着打叛军。公元763年,随着史思明之子史朝义自杀,这场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才算终于是被彻底平定了。
纵观这个安史之乱的平定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如果不是唐玄宗和唐肃宗两代皇帝,一直瞎指挥的话,唐军其实早就能平叛了。以李光弼的能力,就算让他独自指挥,都不至于打八年的时间。
但同时,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李光弼的能力。就凭唐玄宗和唐肃宗这么折腾,如果不是因为有李光弼这样的顶级名将撑着,唐朝估计早就没了。
对于李光弼的这份功劳,唐朝皇帝倒是也非常认可。而且,相比李光弼,郭子仪和仆固怀恩等人,都曾因为种种原因,暂时离开过平叛战争。所有顶级将领当中,唯一一个一直坚守在前线的将军,就只有李光弼一个。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大家认为,李光弼才是战功第一的缘故。
不过,李光弼的这份功劳,却并没有让他在战后得到应有的补偿,反倒是为他招来了灾祸。李光弼是一个典型职业军人,根本不懂那些党争,或者说不愿意去懂。所以,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李光弼很快就招来了朝中几个大宦官的嫉恨。
所以,自此之后,李光弼便开始拥兵自重。虽然不至于直接反叛,但是也不敢再交出军权。此后一直到死,李光弼一直留在军中,生怕丢掉了军队这张护身符。
由此可见,李光弼其实也不是不懂政治。只是相对来说,他更愿意做一个纯粹的军人。但在保命的时候,李光弼其实也不傻。
因为拥兵自重的缘故,此后李光弼和郭子仪之间,就出现了很大的差距。郭子仪相对完美,所以名声在后世更大一些。而李光弼则是拥兵自重,所以后世对其评价就相对较低一些。但不管怎么说,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的这份功劳,是谁都无法抹杀的。
公元764年,李光弼在徐州病逝,终年五十七岁。李光弼去世后,唐代宗为其辍朝三日,追谥其为武穆。而李光弼的子孙,虽然没像郭子仪的后辈那样有名,但最终也做到了节度使的位置。所以这样的结果,也算是善终了。
纵观李光弼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李光弼其实就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他不是不懂政治,而是不想懂。李光弼的前半生,一直被自己的父亲和王忠嗣保护,后半生则是靠着平定安史之乱的功劳,最终得以善终。
至于最后拥兵自重,以此保命的做法,恐怕也只能说是一种无奈了。
-----
网友解答:
-----
李光弼是唐朝的中兴第一名将,与郭子仪一起,力挽狂澜,打败叛军,平定安史之乱,史称“李郭”。但是,这个战功卓著的将军,虽然名字像汉人,并不是汉人,而是契丹族人。
李光弼是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父亲李楷洛,原为契丹酋长。武周时期,朝廷攻克营州,并将营州建设成军事重镇,成为幽州的前哨站,抵御契丹的第一道屏障。此后,李楷洛就降了朝廷,官做到朔方节度副使,封蓟国公。李光弼少年时期就投入军旅,凭借战功,一路升迁。
李光弼治军严谨,号令严明,当时很多人对他都非常看重。天宝八载,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就上奏玄宗,请求玄宗任命李光弼为节度副使,还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光弼,不知道是安思顺的女儿长得实在是不敢恭维,还是李光弼不想和安思顺扯上关系,总之,为这事李光弼托病辞官来拒绝安思顺。而另一个大佬哥舒翰又觉得李光弼不做官太可惜了,于是上奏玄宗将李光弼调回长安。
安史之乱爆发后,此时是朔方节度使的郭子仪很是欣赏李光弼的军事才能,向玄宗推荐。玄宗下诏命李光弼摄御史大夫,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知河东节度事兼云中太守,后又加魏郡太守、河北采访使。从此,“李郭”二人组成为抵抗叛军的希望。
单就战功来说,李光弼当推第一,超过郭子仪。但是,无论是就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还是名声,官职高低来讲,郭子仪都是远超过李光弼。这主要是因为二人性格原因。
一 对朝廷的忠诚
作为一名臣子,郭子仪将帝制社会的纲常伦理做到了极致,对唐王室的忠诚,史书记载是“有死无二”,对于皇帝的命令,郭子仪都能做到毫无保留的执行,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品质,都是后世人臣的典范。
但是李光弼就不同了,史书记载李光弼的性格是“为人严肃、深沉而刚毅”,其实就是性格比较执拗,一根筋,不会来事,不善于做表面文章。有时候皇帝身边的宦官说了他的坏话,他也不会去给自己辩解。对于皇帝下达的命令,他也说无条件的服从。比如代宗时期,吐蕃军直逼京师,代宗命李光弼率军勤王,但是李光弼却逶迤不前,代宗认为他是畏惧,对他极为不满。
二 人事关系的处理
除了对皇帝的忠诚,与同事和部下的相处方面,李光弼做得也不如郭子仪。李光弼治军严苛,手段果决,令行禁止。比如,乾元二年,朝廷以李光弼取代郭子仪成为朔方节度使,由于之前郭子仪在军中的地位和威望都非常高,深得人心,得知郭子仪要走,“士卒涕泣,,遮中使请留子仪”。兵马使张用济甚至和其他将领密谋,驱光弼请子仪,这件事被李光弼知道了,他毫不留情的将张用济处斩,以儆效尤。在骄兵悍将如林的朔方镇,他的这种雷厉风行的手段确实打造出了一直军纪严明的军队,所以能在平叛中所向披靡。但是,从人际关系来讲,则是输了,一旦他失势,几乎不会有同僚替他说话。
而郭子仪完全相反,郭子仪最大的特点就是宽恕下属,与同僚搞好关系。不仅如此,对于得势的宦官,比如程元振,鱼朝恩之流,他也处处依从,曲意奉承。鱼朝恩曾经私下派人撅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不久东窗事发。当时郭子仪正手握重兵,很多人以为郭子仪会报复,但是他却轻描淡写,将此事翻过去了,这使得鱼朝恩都对他感激涕零。
所以,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封疆大吏,都会给郭子仪面子。魏博节度使田承嗣,骄纵不轨,即使皇帝也不放在眼里。但是却郭子仪派人出使时,他却向西跪拜,并对来使说,这一拜是特意为郭公拜的。仆固怀恩谋反时,郭子仪单枪匹马去见仆固怀恩,仆固怀恩一见是郭子仪本人,立马退兵。可见郭子仪人格魅力之大,这点是李光弼绝对比不上的。
总结
李光弼似乎是天生为战争而生的,除了治军打仗,人情世故处理的一团糟。因为与宦官程元振,鱼朝恩之间矛盾重重,他后面再也不敢进京,怕遭陷害,即使是代宗几次召他入朝,他也没去。这让代宗大怒。而见他如此怯弱,他原先的部下田神功等人也不再对他敬重,这让性格刚毅的李光弼感到耻辱、惭愧,致使忧郁成疾,仅57岁就去世。不过,李光弼死后还是得到了该有的殊荣,代宗为其辍朝三日,遣使吊恤其母,追赠太保,谥号\"武穆\",这算是武人最大的荣耀了。出葬之日,百官送葬至延平门外方止。
-----
网友解答:
-----
李光弼(708年-764年)是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将。李光弼的父亲李楷洛,原为契丹酋长,武周时归降,累官朔方(今宁夏吴忠市一带)节度副使,封蓟郡公),以骁勇善战出名,在反击突厥战争中,归途病死,获赠营州都督。
李光弼为人严肃、深沉而刚毅,擅长骑射,喜读《汉书》,治军极严,兼有谋略。他少年从军,任左卫郎。
其史书载事迹主要有:
一、攻守常山郡之战
天宝十五年(756年),唐玄宗任命李光弼为代理御史大夫,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知河东节度事兼云中太守,后又加魏郡太守、河北采访使,平定安史叛乱。
李光弼率领朔方军五千进攻常山,当地团练兵把将领史思义绑来投降,顺利收复常山。李光弼亲自为史思义松绑,使他真心归顺,供出叛军动向。次日,史思明率二万骑兵直压常山城下,李光弼采纳史思义以逸待劳的策略,守城不出,分属下兵马为四部,以劲弩五百连番射敌,叛军死伤惨重,只得退兵。当叛军在野外吃饭时,李光弼派轻骑数千,突然袭击,一举消灭叛军五千,收复常山郡九县中的七县。
其后,李光弼与郭子仪又率军在嘉山(今河北曲阳东)与叛军决战,大破叛军,斩首四万级,俘一千余人、战马五千匹。 河北十余郡闻讯,纷纷重新归顺了唐军。
二、机智百出的太原城保卫战
公元757年,史思明、蔡希德等率兵十万攻打太原城,当时太原城军马不满一万。李光弼乃拆掉民房制作摞石车,每车由二百人拉动,抛出的石头能伤亡数十人,打伤贼兵十分之二。史思明制成飞搂,筑土山攻城,李光弼遣兵挖地道,石头敌军的土山陷落。
史思明在城下摆宴唱戏,演员在台上羞辱唐朝天子。李光弼遣人从地道中把演员活捉。史思明下的急忙后撤扎营。
李光弼又在叛军营地下边挖地道,要把叛军沉下去。于是假装投降,让士兵出城送行,以此麻痹敌军。李光弼一声令下,叛军营地下陷,沉下去几千人,城上擂鼓呐喊,精锐骑兵飞奔而出,俘虏斩杀敌军万人。史思明害怕战败,留下副将蔡希德继续围攻太原,自己回到洛阳。
李光弼乘胜派出敢死士四面突击,斩首七万级,蔡希德丢下物资草逃之夭夭。李光弼顺势收编清夷、横野等军,壮大了实力。
三、相州之战
乾元元年(758年),唐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十万大军讨伐安庆绪,不设主帅,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揽诸军,围安庆绪于相州。在邺西与安庆绪大战,杀死叛军4万多。李光弼担心史思明增援,提议派一部分兵力牵制史思明,则庆绪可禽。,遭到鱼朝恩拒绝。
果然,史思明出动十三万军队援救邺城。 次年三月,双方爆发相州之战。,史思明率军奋战,李光弼等率部先与史思明交战,双方被杀伤的人数相当。郭子仪率部在后,还未来得及布阵,突然大风突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暗,对面不见人。唐军与叛军都大惊,各弃兵仗辎重,分向南、北方面溃退。此役后,唐军各部相继引还。 只有李光弼与王思礼部队整肃,全军以归。为此,肃宗夺剥夺郭子仪兵权,命李光弼接替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率五百亲兵赴洛阳,统帅朔方军。
四、河阳之战
乾元二年(759年),李光弼又被任命兼幽州长史、河北节度使。汴州节度使许叔冀叛降史思明,致使汴州失陷,李光弼移军河阳。史思明亲率大军再进攻河阳。史思明率军攻打南城,副帅周挚与安太清合众三万攻北城。李光弼令李抱玉守卫南城两日,自己则在北城欲与叛军决一死战。李光弼靴内藏了一把刀,向士卒表示不成功便成仁的誓死决心,三军为之感动。大战开始,李光弼身先士卒,部将郝廷玉、荔非元礼等也率兵奋勇杀敌,大败叛军,斩首一万余级,生擒八千余人,获马两千匹,军资、武器数以亿计,叛军大将周挚、徐璜玉、李秦授等都被擒获,叛将安太清退守怀州。
史思明不知周挚等已经战败,还在攻河阳南城。李光弼在河边向其展示俘虏,并趁势攻怀州,史思明来救,李光弼迎击于沁水之上,又将其击败。安太清在怀州拒守一月有余,李光弼令部将仆固怀恩、郝廷玉由地道而入,里应外合,攻克怀州。安太清等被生擒,送往朝廷。
五、野水度料敌如神
公元760年,唐肃宗加封李光弼为太尉、中书令。史思明扬言要渡国黄河断绝唐军粮道,李光弼驻军怀州野水度一带平原,四周建起木栅作为营垒,当晚就回城,临行吩咐牙将雍希颢(hào)留守营垒,并对他说:“贼军将领高晖、李日越,有万人敌的才能,史思明今晚必派他们劫营。贼将到了别和他们作战,但他们如果投降,你就把他们一起带来”。听到这话,左右将士都暗自认为他语无伦次了。
当晚,史思明果然派遣李日越率五百重骑兵捉拿李光弼,如捉不到就自己提头来见。李日越来到寨前,了解到李广不不再营中,只有牙将驻守,即使捉了牙将也难以赎罪,只得投降。牙将把李日越带到李光弼面前,李光弼热情接待,上表朝廷授予李日越金吾大将军之职。另一个叛军将领高晖听说这事,也投降了。
部下就问李光弼这有什么奥秘?李光弼说:“史思明屡次攻城失败,就想与我军平地野战,听说我在野外驻军,他认为能轻易得胜,于是命令将士来袭击,肯定会下死命令给李日越。雍希颢是无名之辈,抓了他也不足称之为功劳。李日越怕死,不投降还有什么办法?高晖名声一直在李日越之上,看到李日越获授大将军之号,他怎能不动心来降呢?”
六、北邙失利
河阳之战后,史思明派出间谍说:贼将士皆北人,思归无斗志。鱼朝恩信以为真,多次蛊惑肃宗,催促李光弼速战,但李光弼认为叛军锐气正盛,不可轻动。朝廷派使者来督战, 光弼不得已,令李抱玉守河阳,出师进驻北邙山。光弼下令依山列阵,仆固怀恩不从。叛军佯败,将怀恩军引诱到伏击圈,四面攻击,官军大溃败。怀州复陷,光弼度河保闻喜, 抱玉以兵少,放弃河阳。光弼请罪,帝以怀恩违令覆军,优诏召光弼入朝。不久,又拜李光弼为太尉,兼侍中、 河南副元帅,知河南、淮南东西、山南东、荆南五道节度行营事,镇泗州。
七、解宋州之围,收复许州,平定袁晁起义
史朝义乘邙山之捷,又夺取了申、光等十三州。李光弼带病骑马飞奔到徐州。史朝义围攻李岑于宋州,李光弼派遣田神功救援,围解。宝应元年,朝廷进封李光弼为临淮郡王。
李光弼又收复了许州,斩 贼首千级,缚伪将二十二人。浙东袁晁反台州, 建元宝胜,以建丑为正月,攻占州县。光弼遣麾下破其众于衢州。广德元年,遂禽 晁,浙东平。诏增实封户二千,赐铁券,名藏太庙,图形凌烟阁。
八、担心宦官谗害,违背朝命,名节有亏,郁郁而终。
相州、北邙之败,鱼朝恩与程元振忌恨李光弼,及部将来瑱为元振谗害致死,光弼更加害怕。吐蕃寇京师,代宗下诏救援, 光弼畏祸,迁延不敢行。因此而声名受损,部将也有些不服他的意思,因此愧恨成疾,终于于公元764年在徐州病逝,年五十七岁。追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世称\"李临淮\"、\"李武穆\" 。著有《将律》、《统军灵辖秘策》及《李临淮武记》 。一代名将可惜晚节有瑕。
-----
网友解答:
-----
题主的疑问是肯定的,唐朝名将李光弼肯定不是汉族人。
李光弼的家乡位于今天的辽宁朝阳,契丹族人。李氏家族都是行伍出身,其父亲李锴洛原来是契丹酋长,武则天时代归降大唐,曾官拜左羽林大将军,而李光弼就是李锴洛的四儿子。值得一提的是将门虎子,李锴洛谥号“忠烈”,李光弼则是“武穆”,由此可以洞窥此家族的非同寻常。
在这样一个家庭长大的李光弼,自幼就与军队有着深深的不解之缘,很小的时候就进入军队,是一个在军队里长大的军事奇才。这份才能如果在和平年代,也许就埋没在尘埃里,但是,生在中唐时代的李光弼却迎来了大唐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代——安史之乱,在这样的时代里,李光弼成为一颗最耀眼的将星。
历史总会盖棺定论,从古至今,对李光弼的评价,概括起来就是:
李光弼是中唐出色的统帅、军事家,为平息安史之乱的主帅,史称其\"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新唐书·李光弼传》)他虽名气不如郭子仪大,但其军事才能不在郭子仪之下。李光弼足智多谋,在其戎马生涯中,善于出奇制胜,以少胜多。他治军威严而有方,代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后,营垒、士卒、麾帜无所更改,而当他号令后,军威更加威严。李光弼部下的李怀光、仆固怀恩、田神功、李抱玉、李忠臣、哥舒曜、韩游瑰、浑释之、辛京杲、荔非元礼、郝廷玉、李国臣、白孝德、张伯仪、白元光、陈利贞、侯仲庄、柏良器等大都著名当时 。被誉为\"自艰难已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中第一\"。《旧唐书·李光弼传》认为,即使是孙武、吴起、韩信、白起等比起李光弼,\"或有愧德\"。
一段简单的概括,却浓缩了李光弼的一生,纵观史册,评价之高鲜有出其右者。李光弼的历史事迹,波澜壮阔、惊涛骇浪, 甚至毫不夸张讲,当时如果没有李光弼,安史之乱何止为害七年,再打个七年也很正常,更为严重一点,大唐提前灭亡也非不可能。
概括地讲,李光弼的历史功绩,主要体现在三大关键性战役上:
一、常山之战,平河北
这是李光弼出山的第一战,彼时大唐江山风雨飘摇,叛军势头锐不可当。大唐急需一场胜利来稳固江山。此时此刻,正义与邪恶在此交锋。叛军史思明遇到了人生最大的克星,由此拉开了自己屡战屡败的悲剧人生。
李光弼的常山之战,首要的目标是首富常山郡。常山郡不大,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李光弼5000兵马汹汹而来,首先招降了叛军重要将领史思义。紧接着,面对史思明二万骑兵,\"按军入守\"、以逸待劳、突然袭击,5000叛军土崩瓦解,常山
九
郡得之七。随后在嘉山与叛军决战,四万级叛军灰飞烟灭,各郡闻风即倒,河北遂定。
二、太原之战,定河山
嘉山之战虽然取得了大胜,但是潼关失守,长安告急,玄宗逃离奔蜀。大唐山河日下,危机四伏。此刻奉命留守太原的李光弼,治下不足万人,还都是老弱之兵。恰此时,史思明率军10万进攻太原。李光弼带着这些不满万人的团练军,充分运用滚石战、地道战等作战模式,对抗史思明统帅的十万精锐,血战50多天,歼敌七万多,成为军事史上的一大经典战役。
太原之战是平乱战争第一次重大胜利和重要转折点,是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典型战例。李光弼充分发挥了军事才能,此战为后来胜利收复两京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三、河阳之战,保江山
史思明不甘失败,重新集结兵力进攻河阳。这一战,李光弼充分展示自己的卓越军事才能。
河阳之战,史思明自恃手上有良马上千匹,每天将马赶到黄河北岸洗浴,以显示自己兵强马壮,威慑唐军。李光弼正在为自己的马匹是中原的战马,战力远不如史思明北方战马而发愁。
见此情况,派探子摸清一个情况,发现
史思明的马都是公马,便
计上心来。就从城内挑选出500匹刚刚生育过的母马,马驹都留于城中。一等史思明的公马到黄河边洗浴,河对岸的李光弼放出母马。此时,母马们对小马驹甚是思念,于是哀声嘶鸣。这样的叫声,让对面的公马集体炸营,纷纷追随母马而来,史思明的上千匹骏马立为李光弼所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美马计”。
李光弼先设计诱得史思明所部良马千余匹。面对史思明疯狂反扑,抱定必死决心,带领所部将士同仇敌忾,大败叛军,斩首万余级,生擒8000余人,获马两千匹,军资、武器数以亿计。河阳大捷,史思明主力军被牢牢
牵制
,潼关和长安危机全面化解,为彻底平定叛军,创造了巨大的战略优势。
最后,借用一段综述来概括李光弼的历史功绩,作为这篇问答的结尾:
宝应二年(763年)正月,史朝义走投无路,自杀身亡。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平息,李光弼自始至终参加指挥大军,一直是唐军平叛主将之一,发挥了出色的军事才能,指挥唐军歼灭叛军有生力量,为平息内乱立了头功,《新唐书》称赞李光弼在平息安史之乱中,\"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
网友解答:
-----
在平定“安史之乱”时,唐朝有两位名将居功至伟,一位是大名鼎鼎的郭子仪,而另一位就是与他齐名的李光弼。对于叛军来说,郭子仪与李光弼就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大山,而他们一生都没有逾越这两座大山。
李光弼的父亲是一位契丹人,不过他对唐朝忠心耿耿,在反击突厥的战争当中暴卒。在父亲的影响下,李光弼也一直想报效大唐,建功立业。李光弼性格稳重,做事认真,治军有方,他带出来的军队向来令行禁止。唐朝名将王忠嗣很看重李光弼,对他比对待自己的心腹还要信任。王忠嗣曾当着众人面说道:“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新唐书》)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朝廷急需军事人才,郭郭子仪于是向唐玄宗推荐李光弼。郭子仪是唐军的领军人物,他的推荐被唐玄宗采纳,李光弼于是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李光弼上任以后,立刻率军攻克战略要地常山郡。叛军得知常山郡失守以后,派史思明亲率二万骑兵直扑常山郡。李光弼先是守城不出,叛军久攻不克,疲惫交加,于是在外面升灶做饭。李光弼趁机派出数千轻骑出城突袭叛军,叛军仓促之下,损失惨重。
这一战让李光弼声名大振,即位的唐肃宗对他愈发重视,于是命他率军赶赴太原。抵达太原以后,李光弼手中只有不到一万的部队,且多是老弱病残,战斗力很弱,然而叛军多达十几万。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太原守军人心惶惶,众人都觉得必败无疑。有的将领建议修建城墙,据城而守。李光弼否决了这个提案,他认为叛军不日就将抵达太原,现在修墙为时已晚,毫无意义。于是李光弼下令大部分军队固守,少量精锐部队出城骚扰敌军,同时兼以挖地道等方式突袭敌军。在李光弼的反击下,叛军措不及手,损失惨重。太原一战中,李光弼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斩敌七万多,这是平乱战争第一次重大胜利,也是重大转折点。
此后,李光弼与郭子仪一起与叛军作战,最终艰难地打败叛军,平定叛乱。在平乱之战中,李光弼贡献巨大,《新唐书》称赞他是“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仅从军事领域,李光弼的确不输郭子仪,只可惜他的政治能力却远不如郭子仪。李光弼连战连捷,朝堂上嫉妒他的人不在少数,比如大太监鱼朝恩等经常构陷李光弼。唐代宗此时其实还是信任李光弼的,但李光弼听到风声以后担心自己被鱼朝恩等人陷害,于是屡次不受诏令,推辞入朝。
李光弼在军中的威望本来很高,但他屡次不入朝,导致他的部将对他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许多人在背地里议论他。李光弼既愧疚又耻辱,最终竟抑郁而死。这样一位国之栋梁,一代英杰,在战场上战无不胜,中兴大唐,最终却因宦官的构陷而以这样落魄的结局收场,实在令人悲叹。
-----
网友解答:
-----
李光弼,契丹人,生于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祖辈是契丹酋长,祖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市),算起来和安禄山、史思明还是老乡。李光弼的父亲是李楷洛,官至朔方节度副使,封蓟国公,以骁勇果敢闻名军中。都说虎父无犬子,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李光弼从小就“善骑射,能读班氏《汉书》”,年纪轻轻就进入了军界,而且起点颇高,“少从戎,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郎”。(《旧唐书·李光弼传》)天宝初年,三十出头的李光弼已经官至朔方都虞候。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对李光弼非常赏识,遂将其纳入麾下,拔擢为河西兵马使。当时,王忠嗣逢人便说:“李光弼这个年轻人,将来必能坐上我的职位。”由于王忠嗣的青睐,加上李光弼本人确实有才,所以他很快就在河西军中声名鹊起,“边上称为名将”。天宝八年(公元749年),李光弼又升任河西节度副使,封蓟郡公。成为河西二把手的这一年,李光弼才刚刚四十出头,而大他十余岁的郭子仪此时还只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横塞军使。换言之,截至天宝中期,李光弼的官职、爵位、名望,其实都已经远在郭子仪之上。如果说郭子仪是大器晚成的典型,那么李光弼则无疑是少年得志的代表。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就是这个被所有人都非常看好的后起之秀,几年后却突然辞官归隐,一下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以至让李光弼亲手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呢?原因说起来很简单,但又很令人费解。那是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爱李光弼之才,遂奏请朝廷,任他为朔方节度副使、知留后事。安思顺这么做,显然是把李光弼当成了自己的接班人。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几年后李光弼就能顺理成章地继任节度使,成为帝国的封疆大吏
。可意外还是出现了。因为安思顺太欣赏李光弼,所以在提拔他的同时还附带了一个条件,就是想招他做女婿。按理说这本来是好事,当时安禄山还是玄宗的头号宠臣,安思顺自然也跟着沾光,所以,能成为安思顺的乘龙快婿,这对李光弼日后的仕途发展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李光弼却一口拒绝了。他不但一口拒绝,而且干脆把安思顺给他的官也一块辞了
。安史之乱一爆发,郭子仪把李光弼招至麾下。唐玄宗要郭子仪推荐一位优秀将领去平定河北,郭子仪就毫不犹豫地保举了李光弼。李光弼成为河东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也就是实际上的河东节度使。在平叛“安史之乱”中,两人尽展平生军事才华,挽大唐帝国于将倾。郭子仪大战河北,收复两京,抗拒吐蕃,单刀赴会,智退30万回纥敌军;李光弼出奇制胜,取得常山大捷,和郭子仪、唐肃宗会师灵武。而后又以少胜多,在太原完胜叛军。此后两人同心协力,经过7年鏖战,成为李唐江山的最后守护者。
-----
网友解答:
-----
不是,评定安史之乱第一人!
------------------
推荐阅读:
“人老了不能自理,子女越孝顺,老人活得越久就越遭罪”你怎么看?
为何飞度的1.5L发动机被神化,而参数相当的标致1.2T发动机则没有什么影响力?
苏德战争如果德国集中兵力打莫斯科和高加索,不打列宁格勒基辅和斯大林格勒,能赢吗?
为什么袁姗姗笑起来不好看,而面无表情的angelbaby却那么美?
为什么中国女排暂停的时候都是商量打法,其它国家都听主教练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