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什么时间开始称王?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什么时间开始称王?
-----
网友解答:
-----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西周时期,天下只有周天子一个王;
春秋时期,三个子爵国僭越称王;
战国时期,大王满地走!
1、楚国——第一个僭越称王
商朝时,楚人在部落之争中落败被迫迁至南方,与百越地区蛮夷部落杂居。周文王时期,楚人首领鬻熊来到其身边为推翻商朝出谋划策,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并没有分封楚人,直到周成王时期,才分封楚国为子爵国。诸侯国有“公侯伯子男”五等,楚国为第四等。因为楚国地位低,且与蛮夷杂居,颇被周王室和中原诸侯国看轻,在周天子举行会盟时,楚国国君没有资格进入大厅,只能坐在厅外,还要充当服务员的角色。
楚人一直想提高自己的地位,直到熊通做了楚国君主。他是楚国第17任君主,此时楚国占据了江汉平原,灭掉了周边小国,国力强大,而经历了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式微,熊通派人给周天子带话:
“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意思是我楚国军队,可以保护周王室,请周天子提高楚国地位。周桓王没有同意,熊通非常生气:
“王不加我,我自尊耳!”
于是楚国不再求周天子改封其为侯爵,直接称王了,熊通即楚武王。
面对楚国的僭越之举,周天子无力讨伐,只得发表口头抗议,自此楚国君主均称王。
2、吴国——周王室对其称王喜闻乐见
吴国的建立源于泰伯奔吴。周太王有3个儿子,长子是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从小便有王者之像,深受周太王喜爱,因此周太王想传位给姬昌,但受制于嫡长子继承制,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感受到了父亲的为难,便毅然决然和二弟仲雍出走至南方,融入当地蛮夷部落,以成全周太王与周文王。泰伯在如今的江苏南部建立了勾吴古国,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正式被封为吴国,也是子爵国。
吴国传承到第17任国君寿梦,国力强大,加上旁边的楚国已经称王,便也称王了。不过与楚国称王受到的待遇不同,寿梦称王后还到洛阳认祖归宗,受到周王室的热烈欢迎,丝毫没有感到不快。因为周天子知道,没有当年泰伯奔吴,周太王就不能传位给周文王,就没有现在的周天子,喝水不忘挖井人。
3、越国——跨越数千年的逆袭
越国始建于夏朝,是大禹的后裔,因中原地区政权变换,迁到如今江浙一带,周朝建立后被封为子爵国,地位与楚国相差无几,颇受中原诸侯国的歧视。
允常是越国第38任君主,此时距离越国立国已经过去上千年,越国国力强大,眼看楚国和吴国已经称王,允常也不甘落后,自称越王。允常的儿子便是勾践,在位期间卧薪尝胆灭掉了吴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霸,迁都琅琊后欲进军中原,完成了跨越千年的逆袭。
4、徐州相王——战国时期对周王室尊严的践踏(公元前334年)
韩赵魏三国分晋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启。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成为战国第一个超级大国,魏武卒打遍天下无敌手,然而传承到魏䓨时,国力开始走下坡路。反观齐国田婴齐在邹忌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国力逐渐强盛。依靠田忌和孙膑在马陵之战、桂陵之战中两次大败不可一世的魏武卒,正式取代魏国成为第一强国。
衰落的魏国西有秦国,东有齐国,南有楚国,战略环境非常恶劣,经常被欺负,为改善不利局面,魏䓨采纳惠施的建议,折节事齐,前往徐州朝见田婴齐,并尊田婴齐为王,这便是齐威王。齐威王不好意思独自称王,便拉上魏䓨一起称王,这便是魏惠王,史称齐魏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拉开了战国七雄称王的序幕,周王室的尊严彻底丧失。
5、龙门称王——标志着秦国的正式崛起(公元前325年)
秦国自孝公商鞅变法以来,国力逐渐强大。嬴驷继位后,重用公孙衍、张仪等人,夺回了河西之地,建立了进军中原的桥头堡。
为了彰显秦国的强大和东出的决心,嬴驷效仿齐魏两国,在龙门称王,史称秦惠文王。在东方六国眼中,位居关外的秦国就像当年的楚国一样,是蛮夷之地,现在“其君冠冕,其君沸扬”,东方诸国终于感受到了强大的威胁。首当其冲的便是魏国,丢掉河西之地后几乎天天被秦国揍,为了拉拢盟友,在秦国称王的同年,魏惠王尊韩国君主为王,即韩宣惠王。拉拢了韩国,魏惠王本以为可以喘口气,结果韩魏两国一起被秦国揍,这就直接导致了战国时期最大规模称王活动。
6、五国相王——对抗强秦的一次集体高潮(公元前323年)
公孙衍收复河西之地后,本以为秦惠文王会让他做相邦,结果相邦之位给了张仪,公孙衍心中失落,便离开了秦国,前往魏国。
公孙衍久居秦国庙堂,深知秦国君臣的东出野心,于是他便想联合诸国合纵攻秦,为了加强诸国联系,使他们稳定团结在“合纵”大旗下,公孙衍说服魏惠王,组织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五国相王”,魏国、韩国、燕国、赵国、中山国相互承认对方王号,至此战国七雄全部称王,几年后诸国在公孙衍的率领下第一次合纵攻秦。
五国当中,中山国最为弱小,作为战国扛把子,齐国觉得中山国不配称王,想要联合燕国等攻打中山国逼迫其去除王号,未能成功。
此外第一次合纵攻秦失败后,赵武灵王觉得羞愧,认为赵国的实力还不足以称王,于是在国内自称“君”,对外还是称王。
7、东西二帝——王者的强强对话(公元前288年)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和齐国国力遥遥领先,堪比冷战时期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在魏冉的建议下,秦昭襄王自称“西帝”,既是尊重对手,也为了离间东方诸国的关系,秦昭襄王派使者前往齐国,尊齐闵王为“东帝”,齐闵王“欣然接受”。
苏秦入齐后,劝说齐闵王放弃帝号,联合诸国合纵攻秦,齐闵王觉得齐国一家独大总比现在的局面好,便宣布去除帝号,并以秦国僭越帝号联合诸国攻秦。
秦昭襄王得到消息后,也被迫去除帝号,第三次合纵攻秦自然瓦解。
-----
网友解答:
-----
战国初期,如果有人告诉秦国人将一统天下,秦国人只会淡淡地回你两个字:“别闹。”不是秦国人谦虚,当时的中原霸主,实非秦国而是魏国。
(李悝)
战国初期,魏国利用李悝变法,采取鼓励农业生产,废除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等一系列措施,魏国国势强盛,一跃成为中原霸主。随着兵家“亚圣”吴起的强势加盟,魏国更是如虎添翼。“魏武卒”横行天下,尽得河西之地。特别是在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中,吴起率领5万士兵,500辆战车,3000骑兵,大破秦惠公的50万秦军,秦国基本被打服。
魏国的扩张,损害了其它诸侯国的利益,强大的魏国阻止了北方大国赵国南下中原的步伐。此时东方传统霸主齐国在齐威王的领导下,利用齐国“三驾马车”的辅佐,国势也蒸蒸日上。这“三驾马车”都是我们教科书里的老熟人,一个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一个是《田忌赛马》中的田忌,还有一个便是大牛人、大军师、齐国残联主席孙膑,齐魏之间也摩擦不断。
魏国势力的扩张,近邻韩、赵首当其冲。魏军进攻赵都邯郸,赵国向齐求援,齐军在桂陵之战中大败魏军。公元前342年,魏国又进攻韩国,齐国还是“围魏救赵”的老调调,派田忌、孙膑率军救韩,在马陵之战中又将魏军击败。庞涓战死,公子申被俘,十万魏军损失殆尽,从此魏国由盛而衰。
秦国趁机从西方攻击魏国,夺回河西之地,赵国也从北边南下中原进攻魏国,魏国险象环生。
面对齐、赵、秦分别从东、北、西三方面的围攻,楚国又在南边蠢蠢欲动。魏惠王在庄子的好朋友、曾经说出那句经典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魏相惠施的建议下,放下身段,“折节事齐”,与秦修好。
(魏惠王剧照)
公元前334年,魏君带着韩国等一众小国到徐州会见齐君,尊奉齐君为王,也就是齐威王。齐威王也不好自己个儿称王,又反过来奉承君,称为魏惠王。魏惠王也就在半推半就之间称王,史称“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是战国时期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从此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一去不复返,名分上的最后一丝优越感,也荡然无存。顺道说一句,此徐州,非江苏徐州,乃山东枣庄。
“徐州相王”使中原大地出现了齐魏一大一小两个王,周天子是敢怒不敢言,长江流域却传来了一声怒吼,发声的便是楚威王。
楚国是整个中华大地上第一个称王的周天子分封诸侯国,楚威王认为齐魏称王侵犯了楚王的唯一性和尊贵地位,“寝不寐,食不饱”,十分愤怒。
往前面说,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史称“东周”,周王室已不复往日荣光。前741年,熊通杀死其兄之子,自立为君。前704年,楚国攻打随国,要求随侯前去转告周天子,提升楚国的名位,被周天子拒绝。熊通十分愤怒,“伤自尊”了,于是自称尊号为王,是为楚武王,这也是“自尊”一词的由来。
(楚威王剧照)
被“伤自尊”的楚武王也不愧这个王的称号,在位50年,利用铁腕手段四面出击,独霸江汉平原。除了“自尊”,与绞国战后的“城下之盟”也是楚武王的发明,他的夫人邓曼也是个传奇人物。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县——权县,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县长——权尹也是楚武王设置和任命的。当然英明神武的楚武王也有看走眼的时候,那就是和氏璧。卞和三次献璧,楚武王的老哥砍了人家一条腿,直到他的儿子楚文王才真正发现了这块稀世珍宝和氏璧。
楚国虽在春秋早期便已称王,但位处长江流域的楚地,一向被视为蛮夷之地,中原诸侯自然瞧不起。楚之王号也不被中原诸侯认可,中原诸侯从来都以楚国的真正爵位“楚子”来称呼。后来吴越也先后僭越称王,也是关起门来的自娱自乐行为。吴王夫差与晋文公会面时,晋文公的第一个要求便是让夫差将那个破王号给收起来,夫差也不得不从。
公元前334年的“徐州相王”齐魏二国互相称王,开启了中原诸侯称王的先河,而且是得到别国承认的非自嗨行为。
公元前325年,秦君见齐、魏称王,也自立为王,是为秦惠文王。同年为了缓解韩、魏之间的关系,魏惠王又与韩君互称王,韩君也就成了韩宣惠王。至此,中原诸侯便有了齐、魏、秦、韩,加上长江流域的楚以及周天子六个王。
(秦始皇剧照)
此时已然是战国中期,天下仍然一片混乱。公元前323年,在公孙衍的努力下,魏、燕、赵、韩、中山五国盟会,互相称王,使成“五国相王”。至此,战国七雄之秦、齐、楚、赵、韩、魏、燕,齐齐称王,中山、宋国等二流国家也先后称王。
楚国是诸侯称王的始作俑者,魏国先奉齐为王,逼秦为王,迎韩为王。后又组织“五国相王”,可以说魏国才是天下诸侯纷纷称王的总操盘手。
“五国相王”之后,赵武灵王认为赵国的实力还没有达到王的要求,于是在国外去王号,改称君,其子继位后方称王。由此七国称王的顺序应为楚、齐、魏、秦、韩、燕、赵。
物以稀为贵,天下诸侯纷纷称王,王就显得不那么尊贵了。
公元前288年,秦相魏冉建议秦昭襄王称帝,以示尊贵和与诸侯的区别。同时邀请齐闵王共同称帝,是为东西二帝。后因合纵连横的各种博弈,二者相继取消帝号。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国第一位皇帝诞生,从此延续二千多年。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等)
-----
网友解答:
-----
春秋称王的有楚、吴、越(在中原诸国眼里,这些都是蛮夷之地)。
楚武王三十七年,公元前704年,熊通称王,称王诸侯中第一个称王的。
吴国寿梦公元前585年,开始称王。
越国允常,公元前538年,开始称王。
齐晋秦三大强国都是侯爵,他们不敢称王。
魏惠王二十六年,前344年,惠王魏罃称王。
齐威王二十三年前334年,威王田因齐被惠王魏罃尊为王,魏国被齐国大败,把齐侯也捧上王位。
其他几国差不多在同一时期称王,比前两者较晚,
韩宣惠王八年,前323年,宣惠王在五国相王中称王。
秦惠文王更元元年,前324年,惠文王嬴驷称王。
燕易王十年,前323年,易王称王。
赵武灵王三年,前323年,武灵王赵雍在五国相王中称王。
-----
网友解答:
-----
谈秦说汉(362)
史学家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段时期被称为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象征着周王朝的礼崩乐坏。其实,在天下争霸称雄的过程中,春秋时期就已经有楚、吴、越国开始称王,不按周礼套路玩了。进入战国时期后,基本上诸侯王遍地走了。
公元前741年,熊通称王,也就是楚武王。
公元前585年,姬乘称王,也就是吴王寿梦。
公元前496年,勾践称王,也就是越王。
公元前334年,魏罃称魏惠王、田因齐称齐威王。
公元前324年,嬴驷称王,也就是秦惠文王。
公元前323年,韩康称韩宣惠王、赵雍称赵武灵王、燕君称燕易王。
楚武王,完成先祖遗愿,僭越称王
周文王时期,季连的后代有一支叫鬻熊,鬻熊生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他们像儿子一样侍奉周天子。于是,周成王将熊绎封到楚蛮,住在丹阳,赐芈姓称熊氏,侍侯周成王。熊绎生熊艾,熊艾生熊黵,熊黵生熊胜,熊胜之弟生熊渠。
到了周夷王时期,周王室衰落,有的诸侯不肯朝觐天子,诸侯间互相攻伐。熊渠得到了长江、汉水一带民众的拥戴,就出兵攻打庸、杨粤,一直打到了鄂地。熊渠觉得自己的拳头够硬,就派人给天子带话,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不等天子回复,封长子熊康为句亶王,二儿子熊红为鄂王,小儿子熊执疵为越章王,分别建都在长江沿岸的楚蛮地区。到了周厉王时期,由于周厉王喜怒无常、暴躁狂虐,熊渠担心僭越称王会让天子一怒之下号召诸侯伐楚,又自个取消了王号。
也就是说,
楚国僭越称王的想法,在其祖先获得封地时就已经产生了。
公元前741年,蚡冒熊眴去世了,熊通不讲套路,杀兄长蚡冒之子自封为楚武王。这时已进入东周时期,周天子也就只能管理雒邑附近的地方。熊通天不怕地不怕,带领军队南征北战,纵横驰骋,占领了长江与汉水之间所有土地,成为春秋小霸主。
面对楚国的僭越之举,周天子无力讨伐,而东北面的齐国也隔岸观火,其他诸侯又不敢惹楚国。于是,
熊通在一片口头抗议的声浪中,恢复先祖遗愿而称王,并世代传承,一直到楚国灭亡。
《史记·楚世家》:蚡冒辏洹冒弟熊通弑蚡冒子而代立,是为楚武王。
吴王寿梦,自主称王之后,认祖归宗,臣服于周天子
楚国的邻居是吴国,吴国的先祖吴太伯、仲雍、季历三人都是周太王之子。周太王欲传位给季历,于是太伯、仲雍就逃往荆蛮,像当地蛮人一样身上刺满花纹、剪断头发,以示不再继位,把继承权让给季历。太伯自称句吴,得到荆蛮人的追随。
太伯死后无子,其弟仲雍继位,仲雍生季简,季简生叔达,叔达生周章。这时,正值周武王打败了商纣王,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了周章,而周章已经是吴国的国君。于是,周武王仍将周章封于吴地,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顺水人情之赐封。
周章死后,其子熊遂继位,熊遂生柯相,柯相生强鸠夷,强鸠夷生余桥疑吾,余桥疑吾生柯卢,柯卢生周繇,周繇生屈羽,屈羽生夷吾,夷吾生禽处,禽处生转,转生颇高,颇高生句卑,句卑生去齐,去齐生寿梦,吴国开始强大起来了。
按照立嫡不立幼的原则,若当时周太王立太伯为继承人,就可能没有后来的其弟之子周文王什么事了。而理论上讲,吴国不属于周朝赐封的诸侯王,而是吴国的先祖在荆蛮的吴地自主创业。
公元前585年,姬乘继任吴国的国君之位,国家渐渐强盛,便自称为王,号称吴王寿梦
。次年,姬乘亲自来到雒邑朝见刚刚登基的周简王,认祖归宗,得到了周简王的特殊礼遇。这也是吴国建国以来第一次朝见周天子,吴国类似于邦国臣服。
《史记·吴太伯世家》: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
越王勾践,先祖并不是周朝所封的诸侯
夏朝少康帝的后裔被封在会稽,供奉夏禹的祭祀,他们的身上像吴国人一样刺有花纹,剪短头发,在会稽拓荒,并修筑了城邑,自立为越国。传承了二十多代之后,允常继位。允常引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国力渐渐强盛,开始向外扩张。
公元前496年,允常去世,其子勾践继位,并自封为越王。吴王阖庐听说允常逝世,就举兵讨伐越国。勾践派遣敢死的勇士在檇李大败吴军,射伤吴王阖庐,从此吴、越交恶,勾践被吴国打败投降。后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掉了吴国。
据《吴越春秋》记载,越国兴于允常时期;《史记·越世家·正义》引《舆地志》记载是允常始称越王;而司马迁在《史记·越世家》记载为越兴于允常,允常之子勾践始称越王。因此,越国称王的时间是有争议的,按正史记载勾践是首位越王。
《史记·越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後二十馀世,至於允常。云:“於,语发声也。”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
徐州相王,魏罃称魏惠王、田因齐称齐威王。
“三家分晋”之时,田襄子也策划了齐国的政变,让他的兄弟和本族人都去做齐国大小城邑的大夫,与三晋互通使臣,几乎已经拥有齐国。田襄子死后,其子田庄子继承爵位。田庄子去世后,其子太公田和继承爵位,继续控制吕氏齐国的大权。
齐宣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康公贷即位。贷即位十四年,沉溺于酒色,不理政事。太公田和就把他迁到海滨,只给一座城做食邑,以便供给对其祖先的祭祀。吕氏的齐国就这样过渡到了田氏的手里,史称“田氏代齐”。
齐太公田和生齐桓公田午,田午生田因齐,都是公侯。田因齐在邹忌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国力逐渐强盛。又在孙膑的指挥下,于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彻底打残的不可一世的魏武卒。
“三家分晋”后的魏国曾经最先称雄于战国,但魏武侯死后,其子魏罃继位后,魏国的军事力量一落千丈,“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只得把都城从安邑迁到了大梁,夹着尾巴看大诸侯国的脸色。
公元前334年,魏罃带着一些小诸侯与田因齐在徐州会盟,承认田因齐为王;而田因齐则担心独自称王容易被抢打出头鸟,也承认魏罃为魏王,史称“徐州相王”
。此后,中原诸侯也纷纷各各称王,周王室的尊严彻底丧失了。
《史记·魏世家》襄王元年,与诸侯会徐州,相王也。追尊父惠王为王。
秦惠文王龙门称王
自秦孝公推行“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粮食与军力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嬴驷继位后,杀商鞅而不废其法,继续推行中央集权制,重用公孙衍、张仪等能力突出的外臣为卿士,让国家的综合实力,再次上升了一个台阶。
公元前330年,秦军打败魏国,魏国将秦穆公之后被魏文侯占领的河西之地割让给秦国。次年,秦军渡过黄河,又占领了汾阴、皮氏。公元前328年,魏国再次割让上郡十五县给秦国。这时的秦国,已经一跃成为军事力量最强大的诸侯国了。
公元前324年,嬴驷仿效中原之楚、齐、魏国在龙门自称为王,也就是秦惠文王
。
《史记·秦本纪》:十四年,更为元年。
五国相王,韩、燕、赵国称王
公元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相互尊称对方为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其中魏国已经在“徐州相王”时与齐国互称为王。但齐国不承认中山国并扬言武力讨伐,中山国放弃称王。
赵雍比较务实低调,国内正在大力推行“胡服骑射”,又认为自己“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下令国人仍称其为君。因此,“五国相王”活动中,实际上只有韩国与燕国称王,赵雍只是被尊称为王。公元前299年,赵雍之子赵何自封赵惠文王。
《史记·赵世家》五国相王,赵独否,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已曰“君”。
写在最后
春秋战国之楚武王前恭后倨、僭越称王,成为第一个天子礼仪破坏者;吴国在周朝之前已经建国,因此吴王梦寿自封为王,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认;越国也先于周朝建国,是夏朝所封诸侯,兴盛于允常时期,到勾践时期称王,是相对独立之国。
齐国与魏国之“徐州相王”,也违背了天子之礼,也是僭越称王;而其后的秦国、韩国、燕国、赵国有样学样,纷纷僭越称王,不把周天子当回事了。
202113
我是秦砖汉瓦里的拾荒人,感谢阅读,人走留香,点个赞呗,不胜感谢
-----
网友解答:
-----
“僭越”是对天子权威的公然藐视,也是对天下秩序的公然挑战。
所以,即使在周室衰落后,诸侯们大多也不敢随便称王的。
不过,“王”的名号,还是从周天子独享,最后发展成了“大国标配”。
这其间,发生了什么呢?
西周时期:徐、楚,跃跃欲试的“僭越”者
周天子严格规定:子国不得逾制。
不管你是周天子新封的诸侯,还是古老的方国,都要严格遵守周天子分配的爵位,不得乱来。
可是,历史从来不缺挑战者。早在西周时期,就不断出现“僭越”者了。
最早称王的,是自夏商就存在的,古老的徐国。
商周之际,徐国成为东方最强大的方国,是淮、泗霸主。到第31代徐君徐偃王时,“陆地而朝者36国”。
周昭王覆灭于汉水,王室威严大损,徐偃王遂公开称王,所建王城比周天子的王城还大。
但当时周室实力尚在,周穆王发楚兵攻灭之。
其后,楚国也开始跃跃欲试。
徐国霸淮、泗,楚则霸江、汉。
随着周室持续衰微,到周夷王时,楚国的熊渠表示:我是蛮夷,不用“中国之号谥”。
熊渠的称王非常有创意。
他本人自称“敖”(龙王?),把自己的几个儿子封了王。(这是成心恶心周天子呀)
同样,周室实力尤在。遇到周厉王这种“暴虐”之王,熊渠认怂,“去其王”。
总体上,
西周时虽王室不断走向衰微,但天子基本能控制局势,徐、楚跃跃欲试的尝试都很快被平息。
春秋:楚、吴、越,“蛮夷”的游戏
春秋时,率先称王的,仍然是“不服周”的楚人。
认怂数代后,到了春秋初年,楚国托随国向周室表示:现在诸侯互相攻伐,我有些实力,但爵位太低,能不能给我提一下级别?
遭到周王拒绝后,楚国表示:我祖先是周文王的老师,周成王另我先公居楚,震慑蛮夷,现在蛮夷都服我了,但周天子却不给我们加位!我就自己来!
于是,楚国称王!
楚国称王后,地处蛮荒之地的吴、越也逐步跟进。
吴国本是姬姓诸侯,到第19代寿梦时,实力强大,寿梦遂称王。
越国则是上古流传下来的诸侯,到允常时,国力强大起来,也称王。
楚、吴、越,其国君有的与周天子关系颇有渊源,甚至有血缘关系,有的关系不甚紧密,但他们立国之地都在“蛮夷”之地,需要统治、整合的,主要是“蛮夷”。
他们所统治的地方,周天子的名头不好使,相反,像庸国这样爵位在其之上的诸侯也在对“蛮夷”施加影响。
如果仅仅遵从周天子的封号,是不利于争取、整合“蛮夷”的。
因此,
他们称王,并非只是天高皇帝远瞎胡闹,更多的或许是整合“蛮夷”的需要。
战国1:魏、齐,争相“下套”
春秋时,称王的诸侯,皆在天高皇帝远的蛮夷之地,中原各诸侯,虽也已经不太尊敬周天子,但名义上还是不敢造次,以免成为众矢之的。
不过,一直有人想给竞争对手下套,怂恿人家称王。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就像给晋国下套。
前588年,齐顷公被晋国所败,亲自去晋国朝拜,承认晋国盟主地位时,不忘“使坏”,“欲上尊晋景公为王”,但“景公让不敢”,没上套。
战国时,卫鞅又给魏惠王下套。
在出使魏国时,卫鞅建议魏“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
魏惠王比较牛逼,果断采纳,称王。
“于是齐楚怒,诸侯奔齐,齐人伐魏,杀其太子,覆其十万军”,魏国霸业扑街。
魏惠王吃了称王的亏后,又转手给齐威王下套。
前334年,魏惠王采纳惠施之计,“变服折节以朝齐”,试图通过尊齐为王,使齐激怒楚国和其他大国。
齐威王也上套了。
徐州相王后,齐国遭到了楚、燕、赵的联合打击,齐虽然通过外交、军事手段缓了过来,也保住了“王”号,但马陵之战后的霸业势头遭到削弱。
战国2:大国标配
齐、魏称王,意义非比寻常。
春秋时,“王”是纯粹的自我称号。自己家里爱怎么叫怎么叫,别人不承认。
越王勾践自称王,但勾践成就霸业后,周天子赐胙肉,只是承认其为“伯”,诸侯之长。
不过,魏、齐的王,已不再只是“自我标榜”了。
魏惠王称王后,在逢泽会盟诸侯,以“王”的名义率十二诸侯朝拜天子。
齐魏徐州相王时,“天子赐文武胙,魏、齐王”。
也就是说:此时,齐、魏的称王,已不再是春秋时楚吴越之类的自我标榜,而是已经是天下政治秩序的一部分。
因此,大国为维护其在政治、外交秩序中的地位,也在条件许可时,纷纷称王。
前324年,秦在连续击败魏,全取河西之地后,已成为与齐、楚并列的超级大国。
于是,秦惠文称王。
同年,魏与韩相王,承认韩为王。
1年后,前323年,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相王”,互相承认王号。
其中,赵国相对比较务实。赵武灵王自认赵的王位有名无实,在国内只称君。
直到赵惠文王即位,赵才“内外一致”的称王。
前318年,从来就爱凑热闹的宋国也称王了!
于是,王,为大国(或自认为是大国的诸侯)所标配!
各国的称王之路不尽相同,结果也各异。
楚、吴、越称王后,迅速走上崛起、争霸之路。
魏国称王,遭到了灾难性后果。
赵武灵王对外称王,对内只称君,却不妨碍赵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
秦国称王,提高政治地位,为其后续施展连横之策提供了空间。
因此,
所谓“虚名”,只是一种谋求实际利益的手段。
智者,不会贪图虚名,也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排斥“虚名”,只会因时而动。
-----
网友解答:
-----
《礼记·曾子问》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这是孔子讲的西周开国后的“理想状态”。
确实,西周相当一段时间内,如《诗》所云:“敷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天下只有一个周王。
但是,所说“天下”,也只是周王朝势力所及范围内。
《史记·楚世家》载:“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子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取其王。”
这是说,周成王所封的“子男爵位”的“芈姓”苗裔熊渠,自称是“蛮夷”,不受周王室“号谥”的约束,于是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封了“王”,分别管辖长江沿岸的“楚蛮”地区,到周厉王的时候,熊渠害怕厉王暴虐会征伐楚国,便取消了儿子们的“王号”。
这应该是在公元前887-前877年之间的事情。还在前770开始的“春秋”之前。
熊渠之所以敢这样干,盖因楚国不在周王朝的“天下”管辖之内。
前771年,周幽王被攻入镐京的犬戎所杀。羿年,平王东迁。秦国救驾有功,秦襄公始被封为诸侯。
大约30年后,楚国发生内乱,熊通杀死了自己的亲侄子自立。这一年是公元前741年。
不过,这个时候,熊通还没有称王。
《史记》载:“(熊通)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我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早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
太史公的文字,真是漂亮至极!
随国,为姬姓封国,就是那个“曾侯乙”的祖先。
(熊通)三十七年始称“楚武王”,这一年是“鲁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
熊通让随国给周王室捎个话儿,结果两年才得回复,可知当时的“交通”“通讯”何等不便。
后来,楚武王五十一年,即前690年,周王召见随侯,还就熊通称王这件事责备。楚武王得知,以为是随国背叛了楚国,无比气愤,遂发兵攻打随国。不过,兵马还在半路,楚武王就突发疾病死了。他的儿子熊赀继位,是为楚文王。
后世,亦将熊通的哥哥“蚡冒”,称为“楚厉王”。但此称谓,当为追谥。
除去楚国,春秋时称王的,就是吴国了。
《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去其卒,子寿梦立。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
寿梦即位,为公元前585年。是不是这一年“称王”,未见记载。
《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说,这一年,寿梦朝见了周天子,还访问了楚国。他发感慨说:“我住在蛮夷地区,只把扎锥状的发髻作为习俗,哪见过这么(辉煌耀眼)的礼乐文化呀!”可知,寿梦称王,也因吴国不在周天子的管辖范围之内。
越国的历史,按《吴越春秋》的记载,是从“越王无余”开始的。不过,似乎越国当时还 比较“落后”。其云:“越之兴霸,自元常矣。”“元常”,是大约与吴王寿梦、诸樊、阖闾差不多时的越国国君。
《史记》,从《越王勾践世家》记起。勾践,生时不详,卒于前464年。其称王,应在春秋战国交替之际。
春秋时,中原诸侯,如齐、晋等,只称霸不成王,一是自己还有所顾忌,而是也避免成为其他诸侯的众矢之的。
进入战过后,各诸侯国“大鱼吃小鱼”,凡强盛的,莫不称王了。
秦、齐二国,还曾短暂称帝。
因为,周王室越来越弱,而诸侯们的“口胃”和野心,也越来越大。
-----
网友解答:
-----
周王朝建立的时候,只有一个人能够称王,那就是周天子,像什么周武王,周成王之类。
当时虽然有很多的诸侯国,但诸侯们也就能称爵,见面的时候,往往互称对方为“君”,比方说齐国国君跟晋国国君见面,互相就称对方为“齐君”、“晋君”。
所谓诸侯国,也就是分封制之下,听令于周天子的不同爵位者的分封之地。
爵位分成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公爵的诸侯国,国君就称作“公”,侯爵的诸侯国,国君就称作是“侯”,以此类推。
然而出于礼貌与现实的考虑,现实当中诸侯们日常称呼都是“公”或者“君”,只有前往周天子那里朝觐的时候,才严格按照爵位来进行称呼,所以很多等级够不到的诸侯也称“公”。
大名鼎鼎的齐桓公,实际上齐国的爵位在侯爵,宋襄公倒是名副其实,因为宋国的初代诸侯乃是殷商王族微子启,地位很高,是真正的公爵。
而晋国也是侯爵,秦国更只是伯爵,但秦国的国君还是称作公,像是秦穆公、秦孝公。
大名鼎鼎的楚国,实际上在先秦,楚国的国君爵位只在最低的子爵。
像是吴国与越国,他们的爵位也都在子爵,就算他们的国家非常强大,也还是如此。
由于国家的实力与实际的爵位很不相符,这也使得楚国等南方诸侯率先无视周天子的规矩纷纷开始称王,周朝头一个称王的,就是南方的楚国。
首个称王的诸侯,楚武王熊通
西周时期,诸侯们都规规矩矩不敢僭越,可随着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烟消云散,平王东迁洛阳东周正式开始,周天子的权威与实力一落千丈以后。
诸侯们就开始无视周天子,周朝进入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带头的就是楚国的熊通。
楚国在周朝诸侯里比较特别,当年武王伐纣,楚国的先祖立下汗马功劳,结果分封诸侯的时候却被周天子无视,最后也就得了个子爵的爵位,分封在偏远南方的汉水。
一开始的楚国非常弱小,弹丸之地方圆不过五十里,甚至都没有祭祀用的牛羊,在这种条件下楚国的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最后竟然逐渐发展成为南方最强大的国家。
到了熊渠在位的时候,楚国已经十分强大,熊渠干脆自称为王,还把子爵的几个儿子全都封为王的称号,不过后来因为担心周厉王攻击,主动去掉了王号。
而这时候,周朝还在西周时代,尚未进入春秋战国。
到了东周时期,楚国的熊通即位之后,楚国达到了更加强悍的地步,这个熊通有个儿子叫做公子瑕,分封在屈地所以族人以此为姓,屈原就是其后代。
尽管楚国已非常强大,但还是被中原的诸侯瞧不起,所以熊通干脆“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熊通公然僭越称王,也就是楚武王,他成为春秋时代首个称王的诸侯,而隔壁的吴国与越国也纷纷效仿,出现吴王寿梦与越王允常,不过楚吴越三国称王都是自娱,中原诸侯不认。
徐州会盟,齐国魏国各自称王
春秋的时候倒还好说,南方的楚国吴国越国称王没掀起什么大的波澜,可因为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事件的发生,原本就没什么人理睬的周王室,更加衰微。
进入战国,诸侯们都已经不再认周天子的分封爵位了,根本不理他。
首个称王的就是三晋之中实力最强的魏国国君,那时候的魏国攻打韩国与赵国,却都被齐国给搅和了,于是魏国退让,与齐国进行徐州会盟。
魏国想着捧杀齐国,让齐国称王,然后让齐国成为诸侯的靶子,再解决齐国。
结果魏国的如意算盘出了差错,徐州会盟的时候齐威王与魏惠王互相称呼对方为王,也从此开始魏国与齐国的君王,纷纷开始称王。
眼看着齐国跟魏国称王,公元前325年,秦国的嬴驷也自称为王,也就是后来的惠文王。
当时秦国、齐国与楚国都非常强悍,魏国则开始衰落,于是魏国的魏惠王听了公孙衍的话,联合韩国、赵国、燕国等国,进行会盟抵抗秦楚,称作“五国相王”。
从此之后,各方诸侯不管大小,全都开始称王,而角落里的周天子,抗议都不敢。
而在诸侯当中,唯独赵国迟迟没有称王,赵武灵王生前一直都称君,人们也往往称其作“赵侯雍”而不是赵王,赵国是最后称王的战国诸侯。
诸侯们称王,是春秋战国时代周天子礼法没落,被诸侯们无视的一个主要标志,称王的诸侯们已经算是把周天子彻底当做花瓶了,这也是大争之世的一个重要现象。
-----
网友解答:
-----
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称王的诸侯就是我们的老朋友,楚王,当时的楚王因为自己的爵位问题,一天到晚的跟周王室闹别扭,说我爵位太低,不匹配我大国的身份!但是周王室和其他诸侯表示你是个子爵,那你就老老实实当你的自觉去,别来僭越!结果楚国不舒服,楚王自己自尊为王!虽然楚国自己尊自己为王,但是其他的诸侯都看不起他。包括历史上面春秋五霸唯一的一个笑柄,宋襄公当时也因为这个事情,狠狠地嘲笑了一番楚王!
紧接着称王的是吴国和越国,也就是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当然,这几个国家都位于南方,在当时的出口看来,南方属于未开化之地,很难将这些土地利用起来,所以这些地方被周王室教育的比较少。很难受到周礼的熏陶,因此这些地方称王很正常。相比较而言,当时的北方中原大部分的富庶之地,却仍然还是遵从周王室的号令!
这种事情一直等到三家分晋,韩,魏,赵三个国家封掉了古老的大国晋国,在这件事情上面,三个国家都没有看周王室的脸色,甚至于向周王室请示一下都没有去做!从这个时候开始,周王室彻底上不了台面!所以才有了接下来一系列诸侯称王的局面!
首先称王的是两个国家魏国和齐国,当时魏国由于早期称霸阶段,在中原地区称霸,得罪了太多国家,被其他的国家揍的是痛苦连连,国家需要一段时间缓一口气,所以在这个时候,孙膑围魏救赵,齐国两次大败魏国,魏王无奈之下拉着棋王跟齐王结盟,而这两国结盟的条件就是在徐州称王,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原地区多了两个王,一个是齐王,一个是魏王!
当然这个事情自然引起其他国家不满,大家都是公的身份,(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凭啥你们两个国家自己称王了呢?楚国那是蛮夷之地,我们懒得跟他计较,我也打不过他,但你们两个国家别好过!
所以接下来又是新一轮的对于魏国的不断征伐,在这之后,秦国于龙门称王,秦国第一为王就是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
秦国的强势崛起引起了山东六国的忌惮,所以由卫人公孙衍主导之下,拉上了韩,魏,赵,燕,中山。五个国家!一起主导了一场和纵大戏,而这五个国家为了表示自己合作时公平公正的身份,所以五国相王,从这个时候开始,实际上大家的称谓基本上都已经定下来了。战国时期的战国七雄此时都已王相称!
而到了战国后期,由于齐国和秦国的综合实力太强,引起了其他五个国家忌惮,所以秦国和齐国为了保证双方互利共存,相约一起称地分别尊称为东帝和西帝!
当然,在这之后,五国伐齐,齐国被打的差点亡国,所以自动削去了帝号,秦国一看自己强力的盟友倒台了,所以也把自己的帝号给削掉了!就这样一直持续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自称自己为始皇帝!
-----
网友解答:
-----
公元前344年,秦孝公担心魏惠王全力攻打秦国,便派商鞅前去游说魏君先行称王,再图霸业,于是魏惠王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个准备称王的君主。之后一些大国开始陆续称王,接着剩余的一些中小诸侯国也开始称王,当然也有一些诸侯国从始至终都没有尊称王号。
不过早在战国之前的春秋时期就已经有诸侯使用王称,最先以诸侯身份僭越称王的是楚武王熊通,自此开了诸侯称王之先河,之后吴国君主寿梦和越国君主允常先后称王。而在楚武王称王之前,楚国其实在更早的西周时期就曾称过王号,而且同时一下出现了三个王。
春秋时期,楚、吴、越三国先后僭越称王
楚国是周朝时期第一个封王和称王的诸侯,楚武王称王后,吴王寿梦称王,接着越王允常也开始称王。
楚君熊渠封子为王
《史记·楚世家》记载:“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後嗣,而封熊绎於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
楚国的先祖鬻熊曾是周文王、周武王时期的功臣,后来周成王当政时,为感念其功,便赐予其后代熊绎为子男爵位,封地在楚蛮,楚人便在丹阳建立楚国。之后经过熊绎至熊渠等六代君主的努力,楚国疆域不断扩展,从最初一个方圆仅有五十里的小国,发展成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
熊渠继位后,楚国已经逐渐兴盛起来,势力范围推进至江汉平原,先后攻灭庸国、扬越、鄂国三个国家(部落),不过在楚国发展强大的同时,西周王朝却进入由盛转衰的阶段。面对势力渐不如前的西周王室,一些诸侯开始轻慢周天子,不仅不朝见进贡,甚至直接起兵叛逆,进攻周王室,楚君熊渠就是诸侯中的代表人物。
《史记》记载:“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
虽然熊渠没有起兵攻打周王室,但他却做了一件更为石破天惊的大事:僭越称王。熊渠仿效周天子,直接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封为王,长子熊康封句亶王,次子熊红封鄂王,三子熊执疵封越章王,熊渠此举可谓是公然挑衅周王室权威,也成为周朝诸侯中第一个僭越封王的君主。
不过熊渠不久后就取消三个儿子的王号,因为新继位的周厉王是一位暴虐成性,奢侈专横的周天子,熊渠担心自己僭越封王的举动会惹怒这位以暴虐著称的周厉王,从而遭到周厉王的重点讨伐,便悄悄取消了儿子们的王号,不敢再声张。
不过熊渠此举实为明智之举,当时楚国才逐渐兴盛起来,如果因为封王遭到周王室的征讨,楚国几代君主的努力将会化为泡影,只有保存实力,低调发展,楚国才能不断强大,不惧周王室的讨伐,熊渠取消王号为楚国之后立足江汉、争霸中原奠定了战略基础。
春秋时期,楚君熊通自立为王
自楚君熊渠封王又取消王号后,中间间隔了十位楚国君主,到楚君熊通时,又再一次僭越周礼,不过熊通并没有并没有封子为王,而是直接自立为王。
《史记》记载:“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
这时楚国经过近二十代君主的努力,实力已经相当强大,南方的蛮夷部族都已归顺。但楚国还是最低的“子男”爵位,而楚国的祖先还是周文王的老师,楚君熊通不满周王室的分封,便想让周天子给他加封爵位,不过却遭到了周王室的拒绝,
熊通于在公元前704年自立为王,自称为“武王”。
尽管周天子不满楚君熊通僭越称王的行为,但此时西周已经灭亡,东周王室更加衰微,连诸侯的将领都敢用箭射周天子(周桓王被郑国将军祝聃射中肩膀),
周天子对于熊通的僭越之举也无可奈何,于是楚国成为周朝境内第一个僭越称王的诸侯。
此后楚国君主直到被秦国灭国为止,一直没有取消王号。楚武王率先称王也开了诸侯僭越称王之先河,之后在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也先后称王。
吴王寿梦始称吴王
吴国最初是由周文王的两位叔父所建立,按照传统传位制度,周太王应传位于长子太伯,但周太王小儿子季历之子姬昌(周文王)聪明早慧,深受周太王宠爱,周太王更想让姬昌继位。太伯看出了父亲的想法,不想让父亲为难,便和二弟仲雍借机离开了周国,一起去了荒凉的江南,之后自创基业,建立勾吴古国。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
勾吴古国便是吴国前身,周武王(周文王姬昌次子)攻灭殷商后,便开始寻找太伯和仲雍的后代,后来在吴地找到了周章(仲雍后代),不过周章已经成为吴君,周武王就此将周章封于吴地,列为诸侯,这便是后来的吴国。
《史记》记载:“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
等国君之位传到寿梦时,吴国日益强大,吴君寿梦自立为王(约公元前年),不过寿梦称王并未遭到周王室的不满。
因为吴和周本出自一脉,并且寿梦继位后就亲去洛邑认祖归宗,而刚继位的周简王深感大喜,还赐给寿梦特殊礼遇,吴国也是在吴王寿梦时期开始与中原各国交往。
吴王寿梦也是周朝境内唯一称王不被周王室反感的诸侯,这不仅是吴国和周王室属于同宗的原因,还因为吴国先祖有恩于周文王一支。
如果当年太伯没有奔吴,周太王就无法避开传位长子的传统传位方式,周文王和周武王就不能继位,也就没有现在的周简王。
越君允常称王,其子勾践称霸
越国的前身是于越部落,在殷商之前就已经存在,据传是大禹直系后裔中的一支族人所建。周朝建立后,于越部落作为前代帝王后裔被封为诸侯,于越部落便成为周朝时期的越国。不过关于越国早期的历史比较模糊,到越王勾践的父亲允常时才逐渐清晰了起来。
《舆地志》记载:“越侯传国三十馀叶,历殷至周敬王时,有越侯夫谭,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称王。”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
越国传至允常时,允常开疆拓土,奠定了越国霸业,“越王”之称也是始于允常,允常去世后,其子勾践继位,也称越王(约公元前496年)。
不过勾践在位时,越国版图并未赵越其父允常在位时期。
越王勾践在位前期,不仅没有带领越国走向强大,反而被吴王夫差击败,被迫向吴国求和,后来勾践被吴王赦免返回越国后,才立志发愤图强,这便有了“卧薪尝胆”的典故。之后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积攒下充足的粮食,以及训练出一支精兵,这才终于转弱为强,最终打败吴国,完成了复仇。
《史记·》记载:“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於徐州,致贡於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越王勾践平定吴国后,就率军北上在徐州与诸侯会盟,共同尊辅周王室,被周元王封为“越伯”,诸侯都来祝贺,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代霸主。
战国时期,诸侯陆续僭越称王
第一个准备僭越称王的诸侯——魏惠王
魏惠王准备僭越称王,完全是被秦孝公撺掇的,事情起因还要从桂陵之战前说起。
《史记·魏世家》记载:“魏惠王十七年,围赵邯郸。十八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孙膑救赵,败魏桂陵。”
在公元前354年(魏惠王十七年),赵国进攻魏国的附属国卫国,魏国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便派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于次年,魏军攻占了赵国邯郸城,于是赵国向齐、楚两国求救,之后便有了兵法“三十六计”之“胜战计”中第二计“围魏救赵”,魏军在桂陵之战中被齐军大败。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孝公十年,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
这时秦国已经完成第一次商鞅变法,国力得到一定增强,秦孝公便乘魏国国内空虚之机,在公元前352年出兵攻打魏国,一举攻占了魏国旧都安邑,以及收回部分河西之地。但魏国即便经历了桂陵之战,国力也没有太大的损耗,魏武卒主力还在,魏国依然还是当时的军事强国。
桂陵之战发生后,魏国先是联合韩国在香襄陵击败齐、宋、卫三国联军,接着将邯郸还给赵国,与赵国等诸侯陆续和谈会盟。之后魏惠王便集中兵力全力反攻秦国,将被秦国攻占的安邑、固阳等失地夺回,在魏军强大的攻势下,秦孝公只好被迫与魏国会盟修好。
不过魏惠王并没有打算放过秦国,此时秦国虽然完成了第一次变法改革,但还是不是魏国的对手,
秦孝公便用“尊魏为王”办法来麻痹魏惠王,以改变魏国再次进攻秦国的意图。
魏惠王听了商鞅的游说后,还真准备称王,开始按照周天子的规格建造宫殿、制作服饰等物,并召集宋、卫、邹、鲁等中小诸侯君主参加逢泽会盟(公元前344年),意欲僭越称王,确立魏国在列国间的统治。但此举遭到了韩国等大国的抵制,
魏惠王此次称王计划以失败告终,不过魏惠王确实是战国时期第一个准备僭越称王的诸侯。
徐州相王后,各国纷纷僭越称王
时间过了十年,在公元前334年,魏惠王率领韩国等小国君主到徐州与齐威王会盟,尊齐威王为王,但齐威王也担心会被其他诸侯抵制,不敢独自称王,于是齐威王和魏惠王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魏惠王于当年便改元为更后元年,正式称王。
徐州相王事件预示着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虽然齐、魏两国依然还率诸侯朝见周天子,但实际上周天子的名号从此便和诸侯别无二致。这次事件发生后,周朝境内的诸侯不再顾及周王室,也开始僭越称王。
公元前324年(惠文君十四年),嬴驷也效仿齐、魏,自称为王,即秦惠文王。
公元前323年,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也互相承认对方君主为王,史称“五国相王”,至此为止,秦、齐、楚、燕、韩、赵、魏战国七雄皆已称王。
五国相王事件发生后,标志着周王室权威的彻底消失,一些中小诸侯也纷纷称王,比如宋国、中山国等二流国家,这也说明周天子在诸侯中的影响已经大幅衰弱。当然也有一些小诸侯国没有称王,比如卫国、鲁国、费国、滕国等小国。
结语:
春秋时期诸侯僭越称王其实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称王,虽然楚国、吴国、越国在春秋时期已经称王,但三国并没有得到中原诸侯的承认,并且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排斥。三国王城基本上只能在自己国家使用,因此楚、吴、越三国称王对社会的影响并不大。
“徐州相王”和“五国相王”则是中原诸侯国之间互相承认,互相认可,这就相当于否定了周天子仅有的天下共主名号,标志着周王室的权威彻底消失。因此,徐州相王和五国相王是战国时代政治史上的惊人之举。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
网友解答:
-----
我是小南史,我来回答。
春秋时期,始于公元前770年,也就是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第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战国时代的前夕,总共295年。
春秋这一历史阶段,齐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等诸侯争霸,而周王室的权威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下降。其中,就楚国这一强国来说,更是僭越称王,以此和周王室分庭抗礼、平起平坐。和楚国相对应的是,齐国、晋国、郑国、秦国、鲁国等诸侯国在春秋时期则没有僭越称王,而是继续使用侯爵、伯爵等周王室分封的爵位。
那么,问题来了,春秋时期楚国为什么会是第一个称王?
一气之下的四“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一句“周语”,指的是天下的土地,都归周朝天子所有。在当时,只有周天子才可以称为“王”,其他的诸侯,以实力大小依次有公、侯、伯、子、男这几个级别的称谓,而楚国一开始是子爵,主要是因为在中原腹地那些诸侯以及周天子眼里,楚国所在的地方是蛮夷之地,给个子爵就行了,意思意思一下。
随着楚国国力越来越强大,心思就活跃起来了,就想着上报周天子,希望能得到周朝的肯定,获得更高的爵位封赏,但是呢,此时的周天子依然始终将楚国当做蛮夷,不予理睬。到了熊渠一代,他一怒之下就自己称王了,甚至还把自己三个儿子都封为王,去镇守刚打下来的土地。
后来周朝出现了一个比较暴躁的君主周厉王,他非常喜欢带领大军去讨伐一些小诸侯,极其残暴。熊渠见势不妙,就取消了自己和三个儿子的王的封号。
真正开始僭越称“王”
楚国真正称王的应该是熊通,那个时候的楚国兵强马壮,周王室和中原诸侯对他都非常的忌惮,非常的恐惧,加上当时周王室对郑庄公的败战以及“三家分晋”时周王室的默认行为,熊通他自立为楚武王,可以说是向当时的诸侯们发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信号!
根据史料记载,楚国(前1115年—前223年)是周朝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进入到春秋时期,东迁后的周王室继续衰微,经过熊渠的称“王”闹剧,在楚国强大起来之后,熊通正式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自此之后,楚国国君基本上都使用了王爵这一称号。
在春秋时期,楚国是第一个称王的,并且是正面和周王室相抗衡的诸侯国,而在楚国之后,吴国也在春秋时期僭越称王。根据史料记载,吴国(前12世纪―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虽然和周王室同宗同源,但是,当时地处偏远之地的吴国,随着周王室权威日益降低,所以吴国也并没有对周王室和周天子保持一定的敬重。
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和楚国一样,吴国的崛起,也是建立在消灭周边弱小诸侯国的基础上。吴国鼎盛时灭亡了淮夷、徐夷、州来、巢、钟离、钟吾、邗等诸侯国,公元前586年,吴侯去齐去世,寿梦继位。
寿梦在位期间,奠定吴国的强盛基础,始称吴王,由此,在春秋时期,吴国成为第二个称王的诸侯国。在春秋末期,吴国一度攻陷了楚国的都城,并且和越国、晋国、齐国等诸侯国争霸。
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践率兵伐吴,大败吴兵于笠泽。公元前476年,越王勾践再次伐吴。不久之后,吴王夫差自杀,越国彻底消灭了吴国。而对于越国来说,也是一个僭越称王的诸侯国。就越王勾践来说,卧薪尝胆,终于吞并了吴国。在此基础上,越王勾践也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和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并称为“春秋五霸”。
总结
在春秋这一历史阶段,因为周王室地位的日益下降,宗法制的崩溃,面对各个诸侯国日益强大的实力,周王室无力进行压制,最终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相继称王,而到了战国时期,周王室的存在感就更加可有可无,所以战国七雄也都相继称王了。
-----
网友解答:
-----
周桓王十六年(前704年),楚武王称王。周定王二十一年(前586年),吴王寿梦称王。此后越王允常也称王。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魏惠王与齐威王称王。周显王四十四年(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韩宣惠王、燕易王、赵武灵王、宋康王、中山王称王。自此战国七雄都称王,周天子的威严彻底丧失。
一,楚国
楚国在西周初年仅为子爵,到了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大为降低而楚国却通过征服附近的小国得以崛起。楚武王时期楚国实力强大,认为子爵爵位太低,向周桓王要求提升爵位,但遭到拒绝。楚武王于是有了自立为王的想法。周桓王十六年(前704年),楚武王在沈鹿大会诸侯,黄,随二国不到,楚武王于是派人责备黄国,征讨随国,取得大胜,楚武王于是自立为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王的诸侯国。周桓王对此十分不满,但又无可奈何,周天子的威严进一步丧失。中原各诸侯国看不起楚国,对此没有在意。
二,吴国、越国
周定王二十一年(前586年),吴王寿梦称王。由于吴国偏处南方,国力较弱,远离中原,所以中原各诸侯并未在意。此后越王允常称王,与吴国一样,越国离中原更远,更加弱小,所以并未引起中原各国注意。
二,魏国、齐国
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魏惠王因为屡受齐秦打击,损失惨重,决定同齐国讲和,因此魏齐两国在徐州相会。魏惠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尊为王,于是也尊魏惠王为王,自此魏齐两国称王,楚国、越国不再成为诸侯中唯二称王的国家。
三,秦国
秦国一直偏处西方,不被中原各诸侯国重视。自商鞅变法后,秦军实力强大,屡败魏国,使得秦国野心也日益膨胀。周显王四十四年(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
四,韩国、燕国、赵国、宋国、中山国
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纵横家公孙衍为了对抗张仪的连横之策,于是鼓动韩国、燕国、赵国、宋国、中山国等五国联合,共同对抗齐秦,因此韩宣惠王、燕易王、赵武灵王、宋康王、中山王称王。由于赵武灵王认为赵国实际上没有称王的实力,所以在国内仅称“君”。当时宋与中山为二流国家,竟然也能称王,标志周天子在诸侯各国中的威严彻底丧失。(吴国在春秋末期被越国所灭。越国到战国时期被楚国所灭,宋国仅有一位宋康王称王就被齐国消灭,中山国也在后来被赵国消灭。所以越国、宋国、中山国没有成为战国七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