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明明打了胜仗,实际上却败了,历史上真的有这样的战役吗?
有的时候明明打了胜仗,实际上却败了,历史上真的有这样的战役吗?
-----
网友解答:
-----
这里就要说到解放军一个让毛泽东非常生气的胜仗了。
1948年12月5日,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解放密云,全歼敌军军1个师8000余人,又赢得一次大捷。
但是,当解放军胜利的消息传到西柏坡后,毛泽东却气得在雪地里走了好几圈,并严厉批评前线将领。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解放军打了胜仗,毛泽东还如此生气呢?
毛泽东在西柏坡
01、辽沈战役
当时光来到1948年,解放战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此时,解放军已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1948年9月12日,林彪率70万东北野战军发起对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地区内的卫立煌所部55万军队最后的决战。
这就是著名的辽沈战役。
10月15日,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全歼守军10万余人。
10月21日,长春解放。
10月28日,包括蒋介石“五大主力”的新1军和新6军在内的国民党西进兵团5个军12个师共10万余人,被歼灭,司令官廖耀湘被俘,辽沈战役大局已定。
11月2日,东北最大的核心城市沈阳宣告解放,守军13万余人全部被歼,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东北野战军鏖战52天,歼灭敌军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顺利解放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
与此同时,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华北军区各解放军也进展顺利,连战连捷。
随着辽沈战役的胜利结束,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
此时解放军总兵力由解放战争爆发时的120余万人上升到300万人,国民党军总兵力则由430万人下降到290万人。
解放军无论数量还是斗志,抑或是战斗素质,都要高于国民党军队。
解放战争形势被逆转(
彻底逆转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结束
)。
接下来,东北野战军就要入关,解放华北,拿下驻守平津一带的傅作义部队。
傅作义
02、进退失据
傅作义(
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
),是国民党名将,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剿总\"司令。
但他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他出身晋绥军,原是阎锡山的部将,抗日战争后期脱离阎锡山控制,以绥远为大本营,成为一个新的军阀。
傅作义就任华北“剿总”司令后,除驻守归绥的一个军和驻守大同的一个师外,在华北还4个兵团、12个军50 多万人。
但这些部队中,40%属于傅作义嫡系部队、60%属于蒋介石嫡系部队,双方面和心不和,并不能同心协力。
辽沈战役一结束,傅作义知道大事不妙,此时他接连遭到解放军的沉重打击,又失去南北两面依托,处于孤立无援状态。
部队士气极其低落、上至军官,下至普通士兵,惶惶不可终日。
傅作义深知华北已经成为险地。
但是,傅作义明知如此,却弄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阵型。
他将部队沿着北宁铁路和平绥铁路,分驻在东起滦县、西迄张家口的500多公里狭长地带上,摆成东西向的一字长蛇阵:
其中蒋介石嫡系部队3个兵团8个军共25个师,放在北平以东廊坊、天津、塘沽、唐山一线,摆在了东南方向;
而自己的嫡系部队1个兵团4个军共17个师,北平以西怀来、宣化、张家口、柴沟堡、张北一线,摆在了西北向。
这个阵型看着挺威风,实际上漏洞百出,解放军随处都可以突破。
傅作义打了一辈子仗,不是泛泛之辈,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阵型就跟纸糊似的,一捅就破,可他还是这么做了。
因为,他有自己的打算。现在形势很明显,东北野战军随时有可能南下,一旦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联手,自己绝对不是对手。
守是守不住的,那就只有逃,怎么逃?往哪逃?
傅作义很想逃回自己的大本营绥远,但是绥远经济落后,地盘小,不利于扩充实力和长期坚守,而且底下蒋介石嫡系部队不会跟他一起去绥远,因此不能轻易逃回绥远;
如果逃到南方,以蒋介石吃人不吐骨头的性子,自己很有可能被吞并,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南逃。
最好还是暂守平津,再作打算。
傅作义很纠结,蒋介石更纠结
。
华北部队已经成为他最后一支可机动使用的兵力,他很想让这支部队放弃华北,南下稳固中原,从理智上说,这是最符合他当前形势的选择。
可是,蒋介石又觉得自己在中原还可以放手一搏。
况且一旦轻易丢弃华北,解放军和华北和东北连成一线,中原压力更大。
加上他认为东北野战军刚结束完辽沈战役,应该还需要经3个月到半年的休整时间,眼下一时半会很难入关,以傅作义在华北的实力,应该可以周旋一二。
再说一旦事有不济,还可以利用海军南撤。
这样一想,他就干脆让傅作义驻守平津,以阻挡和牵制解放军南下,为巩固长江防线争取时间。
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蒋介石和傅作义达成共识,平津还是要守的。
但也不能死守,死守就是死路一条。
于是,傅作义的部队在华北是处于一种欲逃不逃,欲守不守,进退失据,上下两难的境地
。
这就是傅作义摆出怪异的长蛇阵的原因,摆阵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逃跑方便,也是平津战役的战前形势!
成功与失败往往就在一念之间,蒋介石和傅作义万万没有想到,就是因为他们在一念之间的犹豫,导致华北军队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03、毛泽东的部署
蒋介石和傅作义的心思,毛泽东看得很准。
毛泽东知道,北平和天津已经指日可克,解放军真要硬打傅作义守不住。
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解放以北平、天津为核心的华北,而是不能让他们逃跑。因为不管他们跑到哪里,对解放军迅速解放全国都是不利的。
因此,平津战役的关键,不在于如何解放华北,而在于如何把敌人留在华北,然后聚歼之。
毛泽东在西柏坡
于是,毛泽东下令:
第一
,华北军区第1兵团(
司令员徐向前
)停止攻打太原;
第二
,华北军区第3兵团(
司令员杨成武
)从归绥撤围,稳定傅作义,不使早日西逃;
第三
,利用蒋介石、傅作义对东北野战军入关时间的错误判断,指示新华社、广播电台多发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地区祝捷庆功、练兵开会及东北野战军领导人在沈阳活动的消息,以迷惑、麻痹敌人。
第一阶段部署完毕后,又作出下列命令:
第一
,命令华北军区第3兵团首先包围张家口,切断傅作义集团西逃绥远的道路,同时吸引傅作义派兵西援,分散敌人力量;
第二
,命令华北军区第2兵团(
司令员杨得志
)和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
司令员程子华
)出击北平至张家口一线,隔断北平与张家口的联系,以便抓住傅系部队,拖住蒋系部队,为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争取时间;
第三
,命令东北野战军主力在开进中夜行晓宿,隐蔽入关,迅速隔断北平、天津、塘沽、唐山间的联系,切断傅作义集团南逃的道路,以便尔后逐次加以围歼。
这就是,毛泽东战前部署。
04、先遣兵团
在毛泽东的部署中,有一点是很出乎蒋介石和傅作义的预料的——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
就在蒋介石和傅作义以为东北野战军需要时间休整才能入关时。
东北野战军军第四纵队(
即41军,军长吴克华
)和第十一纵队(
即第48军,军长贺晋年
)共10万余人3个独立师和骑兵师,在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统一指挥下组成先遣兵团,在东北野战军还未出动前率先秘密入关。由蓟县向怀来、南口急进,切断北平、怀来间的联系,
他们的任务是截断平张线,把敌人的“一字长蛇阵”割开,同时配合华北军区第2兵团、第3兵团消灭傅作义的王牌军第35军。
抓住平张线上的守军与援军,使其既不能西逃,亦不能东撤。
程子华
程子华可不是一般人啊,他是身经百战的骁将。
黄埔军校六期生(
他考入的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编入红4师,
1930年至1934年,历任红8军2纵队司令员、红35军307团团长、红一方面军独立第3师师长、红5军团14师师长等职;
1934年10月,程子华任红25军军长(
徐海东任副军长
),程子华率领红25军创造了一个奇迹!
红25军是唯一一支长征结束时兵力多于出发时的部队,也是长征部队中唯一一支开辟新根据地(
鄂豫陕根据地
)的部队。
1935年9月16日,红25军与红26军、红27军在延川会师后,三军合编为红15军团,程子华任政委(
徐海东任军团长,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
抗战期间程子华任冀中军区政委兼八路军3纵政委,后代理晋察冀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
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野战军成立后,程子华任第2兵团司令员(
黄克诚任政委
)。
程子华是东北野战军最早成立的两个兵团司令员之一!
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在攻打锦州时,就是程子华率部坚守塔山六天六夜,赢得塔山狙击战的胜利,才奠定锦州战役乃至整个辽沈战役的胜利基础。
这绝对是一个极其出色的军事指挥员。
东北野战军能让他率领部队率先入关,本身就是对他的信任和认可。
平津战役
05、密云之战
程子华率军入关后,马上命第11纵队横越平古路、直插平绥线,切断敌人退路。
平绥线是傅作义的一条重要交通线,通过这条铁路,傅作义在必要时即可由此退入他的大本营绥远。
而在平绥线线上有一重要据点,那就是密云县(
即今北京密云区
)!
密云位于北平东北,潮河和白河汇流的三角地带。
从地理位置看,密云既可以从侧翼威胁着东北野战军主力向北平附近开进,又可以阻止东北野战军从东越过平古路向西攻取平绥线。
密云已经成为11纵队西进平绥路的一个障碍。
为了不影响切断平绥线的主要任务,程子华开始作出夺取密云的部署。
1948年12月2日,11纵队31师师长欧致富(
后改编为142师师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亲自带领该师各团团长以及作战科、侦察科同志化妆到密云东北面的一座高山上观察地形。
这时,得知城内只有一个保安团的兵力,加上伪警察才一两千人。
于是,程子华便下了攻取密云的决心。根据敌情,命令31师首先奔袭城东的潮河桥,然后由东、北两面包围密云;
命令32师师长李光辉(
后改编为143师师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袭城南之潮河桥;
33师师长周仁杰(
后改编为144师师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密云西南占领阵地,并向怀柔、昌平之敌实施警戒,掩护31师攻城。
欧致富
实际上,这次侦察有误,密云城内有三个团和两个大队。
但是,不要紧,密云城内敌人再多,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12月3日,11纵队开始扫清外围据点;
12月5日8时,11纵队开始对密云城发起总攻,当晚22时,密云全部解放。
密云之战,光城内就歼灭敌人5307人,其中毙敌948人,俘虏4359人,算上其他,总计一个师8000余人。
但是由于侦察失误,11纵队伤亡1143人。
虽说如此,但密云之战也是一个大胜利,打开了北平的北大门,先遣兵团赢得入关第一个大胜仗。
06、似胜实败
站在先遣兵团的角度上看,无论怎么算,密云之战都是一场大捷。
然而,当远在西柏坡的毛泽东得知消息后,气得他在雪地里由了好几圈,并发电报严厉批评程子华。
毛泽东为何会在先遣兵团取得大捷的情况下,雷霆震怒呢?
因为先遣兵团的胜利,对于整个平津战役来说是一个败笔!
前面讲了,整个平津战役,毛泽东根本不担心拿不下北平,他担心的是华北敌人会逃跑。
攻克密云后,就打草惊蛇了,敌人很可能会西逃或南逃。
象棋里有一句术语,死子不急吃,密云乃至整个北平就是这颗死子!
先遣兵团这一着急吃,就吓坏了敌人。
当傅作义得知密云失守后,急令第35军由张家口星夜东返;令第104军主力及第16军由怀来、南口向西接应;令第94军及第92、第62军由杨村、崔黄口、芦台地区开往北平,加强防御。
傅作义这几个部队中,以35军最为关键。
傅作义
35军是傅作义的发家部队,从1931年一直到1944年,前后13年的时间里,傅作义无论有多少职务,他都兼任第35军军长一职,始终将第35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因此35军被称为傅家军。
之后35军三位军长分别是董其武(
后来起义授予上将军衔
)、鲁英麟、郭景云,都是傅作义的嫡系将领。
无论是在军阀混战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期间,35军都是傅作义表现最出色的部队,能攻善守,功勋赫赫,有着常胜军的美誉。
本身先遣兵团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协同兄弟部队,吃掉35军。
这一打密云倒好,35军马上逃跑。
一旦35军逃跑成功,无论是逃回北平,或是逃至绥远,都不符合毛泽东战前部署。
更重要的是此时东北野战军大部队还没入关,华北军区也没有彻底封锁敌人逃跑路线。
一旦傅作义再果断一点,已经成为惊弓之鸟的他,很有可能率领整个部队,在解放军没来得及封锁逃亡路线之前提前逃跑。
此时,解放军和蒋介石军队的决战淮海战役正打得激烈(
淮海战役爆发于1948年11月6日,结束于1949年1月10日
),一旦傅作义的部队南逃,就能成为一支生力军,不但影响已经开始的平津战役(
战役于1948年11月29日打响
),也会影响淮海战役,甚至影响整个解放形势。
果然,35军在得知密云失守后,马上逃亡,好在华北军区第2兵团第12旅在冀热察军区部队配合下节节阻击,将其滞留于新保安地区。
最终,先遣兵团汇同第2兵团,于12月11日,全歼傅作义部35军。
傅作义部35军
事实上,就在35军被歼灭这天,毛泽东指示平津前线领导人:
“目前唯一的或主要的是怕傅作义率部从海上逃跑”。
为了不使蒋介石、傅作义定下迅速放弃平津向南逃跑的决心,毛泽东命令前线各部队在两星期内的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如对新保安、张家口;
有些则是“隔而不围”,即只作战略包围,不作战役包围,如对北平、天津等地。
以待整个部署完成后,按照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次序,从容歼灭各点之敌。
毛泽东还指示,尤其不可将南口以西诸点都打掉,以免南口以东诸点之敌狂逃。
也就是说,毛泽东一直竭力避免,在锁死敌人之前,打草惊蛇,逼得敌人逃跑。
而密云之战,恰恰违背了这个战略意图!
正因如此,毛泽东才对程子华擅自攻打密云如此震怒。
结语、
实际上,当我们回顾密云之战,程子华率领的先遣兵团确实打了一次胜仗,他打密云也是基于先遣兵团的实际情况作出的选择。
然而,从毛泽东战略部署上来说,密云之战着实有些操之过急。
两者的差距,就在于,毛泽东是从整个战略布局,而程子华是从战局一角出发。
叶剑英后来曾评价毛泽东在平津战役中的战略道:
“‘兵贵神速’和‘出敌不意’的军事原则,为一般军事家所熟知,但毛泽东同志运用之妙,却超乎寻常。
‘围而不打’和‘隔而不围’的作战方针,以及延缓华东战场对杜聿明集团残部最后歼灭部署的指示,则更表现了军事指挥上的高度艺术。”
正因为毛泽东表现出了军事指挥上的高度艺术,前线将领才未能充分领略他的意图,于是就出现了这奇怪的一幕。
解放军结束平津战役,进入北京
好在,因为蒋介石和傅作义的犹豫,以及解放军各指战员的英勇奋战,解放军取得了平津战役的最终胜利!
-----
网友解答:
-----
1938年三四月间,国军虽然在临沂和台儿庄接连击败日军矶谷师团和板垣师团,但自身伤亡也很大,部队基本上被打残了。所以,在日军退回莒县和峄县之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虽然命令各部队追击日军,但张自忠部追上去之后,已经无力继续攻击,唯一尚有余力攻击日军的汤恩伯的十七军团则陷入和日军的延翼竞争,实际上是对峙局面。这个局面实际上和淞沪会战一开始的情况很像。
淞沪会战本来一开始国军有能力将淞沪战场为数不多的日军全歼,但却因为统帅部的机会主义思想,寄希望于国际干预,因此并未马上下令全力攻击,坐视机会丧失。等到国际干预无望,再下令全面攻击日军的时候,日军的增援部队已经逐渐增加上来了,国军的兵力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从而演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淞沪会战,持续了近三个月,伤亡惨重,参战部队基本上全部被打残,大多数部队失去了战斗力。
因为第五战区当时能够控制的部队数量有限,在经过临沂和台儿庄两次死拼之后,作为战区主力兵团的张自忠部五十九军伤亡很大,损失超过三分之一,孙连仲部也伤亡超过一半,只有精锐中央军组成的汤恩伯部实力尚存。但在李宗仁下令追击日军之后,唯一有能力攻击日军的汤恩伯又开始消极避战,保存实力,从而再次错过了将残余日军全部消灭的机会。而这也就给了日军增援的机会。
日军继续沿津浦路和青岛两个方面向鲁南战场增援,到四月下旬,再次发动攻势,国军只能像上次一样,退守临沂和台儿庄。但这时候国军已经无力再战,所以庞炳勋部在临沂稍作抵抗后就撤离了临沂,孙连仲在台儿庄的防御也岌岌可危。这时候刚从后方赶赴战场的滇军六十军卢汉的部队在禹王山一带顽强抵抗,阻止日军前进一段时间,但也伤亡惨重,战后整理,三个师只能缩编为一个师。最后,孙连仲也不得不撤离台儿庄。
此时,日军南北夹击的局面已经形成,南线日军一部已经渡过淮河,前进到徐州以西的永城、萧县等地,第五战区所属部队已经处于被日军包围的态势。起初,李宗仁与统帅部沟通后,企图将剩余的部队编组为几个兵团,机动作战,但这时候发现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下令全部突围。连李宗仁本人也只能率领徐州的战区司令长官部工作人员以及大批幕僚、记者等人员向蒙城方向突围,并且命令他的嫡系第七军派部队接应和掩护,最后才安全转入大别山区。
因此,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和临沂大捷两次打败日军,确实一度非常振奋人心,打破了抗战以来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更是对号称钢军的板垣师团和矶谷师团造成歼灭性的打击,但就整个徐州会战来说,国军仍然始终处于被日军南北两线夹击的态势,国军实际上是内线作战,只能是左支右绌。虽然也对日军造成了大量伤亡,但国军自身的伤亡也非常惨重,大量的部队失去战斗力,只能撤离战场,到后方进行整补。所以,整个徐州会战仍然是以国军的失败告终。
实际上,这也是抗战期间国军在几乎所有大规模会战中的基本情况,虽然个别会战中能够在局部战场大量消灭敌人,击败日军,但这种局部性的胜利,往往并不能彻底改变国军与日军之间的战略态势,最终整个会战仍然会陷入失败。也因此,整个抗战期间,虽然国军在个别战区曾经主动发动过几次反击攻势,但最后都虎头蛇尾,草草了事。其间的主要原因也就在于,国军的局部性胜利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往往达到日军的几倍,因此哪怕是取得局部性胜利,也无力进一步扩大战果,最终导致整个会战的失败。
-----
网友解答:
-----
世人只知杜聿明第五军取得了“昆仑关大捷”,期间重创日军精锐第五师团以及击毙旅团长中村正雄,却不知此战过后第五军因伤亡过于惨重不得不撤下战场休整,包含昆仑关战役在内的整个“桂南会战”,最终其实遭到了惨败,重庆军事委员会为此开出了一份史无前例的“罚单”。
(第五军军长杜聿明)
日本人1939年发起的所谓“南宁攻略”,并非以侵占整个广西乃至于进兵大西南为目的,而是要切断中国的国际运输线,以此迫降重庆政府。在我国沿海全部被日本海军封锁的情况下,从美英等国输入军用物资的路线只剩两条,即滇缅公路和滇越铁路,日本政府一直在威胁英法两国关闭这两条通道(后来干脆动武了)。
知识点,另外还有一条隐密的陆上线路!它从越南河内先通过铁路到边境城市同登(79年军迷都熟悉了它),再从同登通过公路到达广西南宁,武器装备在这里源源不断运进广西,注意啊,这都是中国花钱买。日本人很快发现了这条线路的存在,命令驻广州的第21军攻占南宁进而切断之。
(荣誉第1师师长郑洞国)
1939年11月9日,负责进攻南宁的日军第五师团和盐田支队(TW旅团)在海南三亚集结完毕,由第五师团长今村均中将统一指挥,于六天后突然在广西钦州湾实施登陆。由于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根本未曾料到日军会进犯广西,因此毫无军事准备,负责钦州湾海防的桂军新编第19师一触即溃。
当时第四战区主力都在粤北一线与日军对峙,整个广西境内只有夏威第16集团军的两个军六个师,在日寇广岛师团的猛烈攻击下,仅仅九天时间全线即告崩溃,11月24日南宁失守。为了巩固南宁的防御,第五师团第21旅团在追击中占领了南宁以北50公里的昆仑关,这是桂南地区进入广西腹地的天险和要隘。
(第200师师长戴安澜)
重庆军事委员会急调驻扎全州的杜聿明第五军驰援(直属战略预备队),命令该军务必夺回昆仑关,12月18日第五军所属三个师同时发起反攻:戴安澜第200师和郑洞国荣誉第1师正面攻关,邱清泉新编第22师在昆仑关以南阻援。用第五军这样的机械化部队进行并不擅长的山地攻坚战,其实是非常愚蠢的,但是没有办法,附近一时没有其它有力部队。
昆仑关的战役细节不再赘述了,第五军历经旬月苦战,在1939年的最后一天以尸山血海克复昆仑关,消灭第21旅团及增援而来的盐田支队一部共4000余人,击毙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然而第五军也付出了可怕的伤亡,官兵牺牲和失踪6400余人,抗日名将第200师师长戴安澜以下负伤11000人,后期投入作战的第66军和第99军也伤亡约12000人,所以“昆仑关大捷”实在是惨胜如败。
(新编第22师师师邱清泉)
更重要的是,第五军基本丧失了战斗力,全部撤出战场至广西迁江休整,昆仑关阵地则由增援上来的第37集团军第66军的159师和160师接防。此间中国军队先后调入广西南部增援的已有第35(邓龙光)、第37(叶肇)、第38(徐庭瑶)三个集团军的番号,加上原有夏威的集团军,仅用于一线的兵力即达10余万人,对战场上日军一个师团附一个旅团构成绝对优势。然而1940年1月13日,日军增援部队第18师团和近卫旅团到达,战局再次逆转。
已经越过昆仑关准备反攻南宁的国军各部,在日军的攻击和迂回下再次陷入大乱,重庆军委会命令白崇禧反攻宾阳重新夺取主动权,后者回复:“我各部伤亡太大,在日军的迂回下,全线发生动摇,已无法展开攻击”。
(第五军的战车部队)
1940年2月3日,日军第18师团在追击中再占昆仑关,第21军参谋长佐藤甚至要求军部再增援兵,一口气攻占桂柳地区进逼贵州,沿柳渝路直下重庆,如今回头想想都是一身冷汗。
所幸1940年的日军还没有进攻川渝的作战思路,因此佐藤的建议被否决,中日两军在昆仑关附近形成对峙,桂南会战以重庆军失败而告终。鬼子虽然没有继续深入,却是把蒋某人吓得够呛,战后在柳州召开军事检讨和追责会议,严厉处分了各级将领,开出了抗战历史上最大最多的一张“罚单”:
(邱清泉)
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降级,从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且行营从此无权指挥战区军事;前来督战中央军的军委会政治部主任陈诚亦遭处分,第37集团军总司令叶肇送交军事法庭,第38集团军总司令徐庭瑶“撤职查办”(这可是杜聿明的恩师、第五军的创始人),同时又撤了三个军长和三个师长的职,作战不力的第9师干脆被取消了番号,改为“无名师”。。。
其实蒋某人的担心和后怕是有道理的,四年后的“桂柳会战”(豫湘桂战役的一部分)中,日寇第11军攻陷桂林、柳州后便兵犯贵州,直接造成贵阳几乎不保和重庆震动,国民政府甚至有了西迁西康的打算,而如果他们1940年初就这么干了,抗战形势如何发展,真的很难说了。
(徐庭瑶、杜聿明、郑洞国、邱清泉等)
-----
网友解答:
-----
一手发动内战的蒋委员长。
1946年6月26日,经过周密准备,蒋委员长下令10个整编师的国民党军30万人,向只剩下以宣化店为中心的罗山、光山、商城、经扶(今新县)、礼山(今大悟)之间,纵横不足百里的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据可靠情报,此时由李先念、郑位三率领的共军中原解放区部队只有6万人,而且已经被压缩到随便一发炮弹就能砸死几个共军的狭小区域内,这正是将共军聚而歼之的大好机会!
刘峙与杜聿明
在驻马店坐镇指挥的国军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一想到这消灭共军的头功落到自己头上,就不由得心花怒放,30万美式装备的国军PK6万土枪土炮的共军,这还不是三个指头抓田螺,稳拿!
毕竟在抗战中从保定溃逃到郑州,一退千里,被人讥讽为“长腿将军”,此后作为重庆卫戍司令长期呆在大后方,没什么表现的机会,刘峙这次出兵格外卖力,指挥国军长驱直入,直捣中原解放区腹地宣化店,而此时共军已做鸟兽散。
中原解放区负责人李先念
没想到共军居然提前撤了,这蓄力十分的一拳打了个空,刘峙判断,共军主力正往东溃逃,其余两股分别往西,往北溃逃。但是,就这么点共军,是逃不出他刘某人的手掌心的!
更妙的是,中原解放区的经扶县当时就是以他刘峙的字命名的,刘经扶收复经扶县,这一战的指挥官真是非他莫属!
于是,刘司令立即部署分兵追击,从6月26日激战到七月底,中原解放区突围的共军,除了往东溃逃的“主力”(即皮定均第一旅)以外,其余几股共军均在国军围追堵截下损失惨重,中原解放区更是全部被国军占领。
根据后来的统计,中原解放区部队除了皮定均第一旅五千多人大部分突围之外,由李先念,王树声,王震等人率领的几支分头突围部队均十损七八,总共损失三万五千多人,撤到其他解放区的只剩下两万多人,可谓元气大伤。中原解放区干部旅旅长张文津,旅政治部主任吴祖贻,旅政治部干事、毛主席的侄儿毛楚雄,359旅719团团长颜龙斌等数十位高级干部牺牲。
开国中将皮定均
从战术上来看,国军的“收复”中原之战可谓是大获全胜。但是,这一战只是个开始。此战前,苏中解放区的共军向国军放话:蒋不攻李(先念),粟不攻蒋,蒋若攻李,粟必攻蒋。
这股共军的指挥员,叫做粟裕。
就在中原开战后一个月,粟裕的3万苏中解放军就把黄埔一期生李默庵率领的12万国民党军打得满地找牙。
中原开战后不到三个月,1946年9月,国军精锐部队赵锡田的整编第三师在定陶战役中被刘邓大军歼灭,负主要指挥责任的刘峙黯然下课。
1971年,刘峙病逝于台中,1975年,蒋介石病逝于台北,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初自己信心满满发动的全面内战,最后不仅没有消灭共产党,居然还把自己打到了台湾岛上去。
-----
网友解答:
-----
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在师长张灵甫带领下打的“涟水之战”就是“明胜实败”的战斗。
表面上看涟水之战是华野在解放战争时期少有的大败仗,不仅华野十纵遭到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重创,就连华野十纵司令谢祥军司令都在涟水保卫战中不幸牺牲了。这是我国解放战争时期在战场上牺牲的级别最高的指战员了。
如果谢祥军司令没有牺牲在涟水,那么1955年谢祥军司令至少会被授予中将军衔的。
从这一点上就不难看出涟水之战华野损失之惨重。
但是,如果我们从整个解放战争角度看,涟水之战其实就是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以及张灵甫丧命之始。
在涟水,张灵甫为了尽快在战场上打开缺口,直接让国民党七十四师班、排级军官组成军官敢死队带头冲锋,虽然确实在战场上起到了奇效,但是也因为张灵甫这么操作,导致七十四师一大批有经验的班长、排长被打死。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与解放军最大的不同在于,解放军凭借自身强大的政治优势,可以轻松的动员国民党战俘加入解放军,而且还能让这些“解放战士”在解放军阵营里爆发120%的战斗力。
但是国民党军是绝对做不到的。
就连蒋介石本人都知道解放军战俘就是做民夫都有很大的“反水”风险,国民党军的后续补充全靠后方训练新兵。
七十四师虽然在涟水大出风头,但是事实上也元气大伤,但是蒋介石还要求七十四师“乘胜追击”,结果就是孟良崮战役七十四师被全歼,张灵甫被解放军击毙。
事后,国民党方面开会复盘,一致认为涟水之战后没能让七十四师修整和补充是导致孟良崮战役七十四师被全歼的最主要因素。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孟良崮战役之所以能全歼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始于涟水。华野十纵用自己被打残的代价也让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元气大伤。
如果没有涟水之战,孟良崮能否拦住七十四师逃命可能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
网友解答:
-----
有一场战争,整整打了20年的一场战争——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就是美国人明明打胜了每一场战役甚至每一场战斗,最后美国却失败了。
美国二十年间胜利接着胜利既没有保护住南越,也把美国二战的精气神打掉了。可以说败的很惨。
越南战争最高峰的时候,美国人光在越南本土就投入了65万名美国军人,还有大概20多万的辅助人员在越南之外参与越南战争之中。
合计85万美国军人,再加上其他盟友的军队,美国一方怎么也有近百万军队的投入,而其时北越也就2000万人口,弹丸之地也。
也许是资本家属性使然,也许是东西方文化隔阂使然,二战后的美国在亚洲扶持的掌权者基本全是不得民心的民贼,比如越南的吴庭艳。
吴庭艳这个旧封建官僚大家庭出身的越南人因为自己是天主教徒(这是美国喜欢他的原因之一),得到权力之后,在南越战后百废待兴的关头,既不搞建设,也不搞经济,连和胡志明打仗他也不怎么关心!他认为那是美国人的事情。
他首先做的疯狂镇压佛教徒,一个政治家决定在东南亚地区镇压佛教徒,只能说明他是愚蠢的,在越南,70%的人是佛教徒。
各地反抗吴庭艳宗教政策的运动风起云涌。
然而,吴庭艳不怕,因为他周围全是自己人,他认为不会有人背叛他,他四弟和五弟是情报部门的最高长官,六弟是驻英国大使,二哥是天主教大主教,吴氏家族“牢牢”掌握了南越的所有权力,除了美国人,他们怕谁呢?
一切的利益包括美援,全部给了天主教会。
民怨沸腾,害的美国人也背上了黑锅,后来,一个叫做释广德的高僧(阿弥陀佛), 站了出来,制造了一个大新闻告诉了全世界吴庭艳的烂事。
至此,越南人算是恨透了吴庭艳,也顺带的失去了对美国人的信心,众所周知,美国人是吴庭艳的主子呀!
这是美国在越南失败的主因。
而胡志明哪里呢,心心念念的一直要统一越南,南北越一直在战斗着。
1963年吴庭艳自己作死而死了,一场政变要了他的生命,接着两年内,南越发生了三次政变,换了五个政府,烂透了,自然和北越是没有办法战斗了。
于是,美国亲自披挂上阵,越战从美国军事支持南越演变成了美国亲自参战!
北越一个农业小国家,还是半个国家,怎么打得过美国人呢,不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兵员素质,美军都完胜北越人,并且,美军还拥有完全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可以随心所欲为陆军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然而,打过很多架的人都知道,能打的虽然一定打的赢所有的架,但是,他们不愿意和愿意打架且无论如何要打赢的人去打架的。
北越人就是愿意打并且无论如何一定要打赢的那种人,打输了爬起来再打,打死了嘱咐自己的儿子继续打,把个美国人缠的呀,美国人也是没有办法,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一次又一次的打赢了所有战斗和战役。
但是,美国人没有本事一下子把北越人打死,因为北越人战败之后有个好邻居,可以去邻居那里躲避、喘息。
朝鲜战争打出来的威风,美国人并不敢越过中越边境线。
于是美国人每一次打赢越南人之后,只能站在那里等着越南人活过来再打一次,然后美国人三下五除二胜了之后,继续站在那里再等着越南人缓过劲,又打一次,一次一次又一次,一直打了二十年。
旷日持久的战争让美国国内反了天,决定承认失败,退兵!
美国人连失踪加死亡6万多美国军人后,一寸土地也没有得到,一分钱利益也没有得到之后,就回美国去了。
-----
网友解答:
-----
历史上确实是有这样的战役的,说实话打仗最后看的是全局或者最后的胜利,而不是局部或者某一场战役的胜利,题目里所说的就是某一场战役的胜利。
我们都知道打仗的时候,是分为战略层面和战术层面的。
战略就是从大的方面来说的,战术就是从小的方面来说的。即使有的时候,战争赢得了战术的胜利,但是战略上没有胜利,最终的结局也是一样会输的。
我们说一件解放战争时期,看似打了胜仗,实际上是失败了的战役吧。
大家都知道抗日战争刚刚结束,蒋介石就迫不及待的发动了内战,陈诚更是恬不知耻的向蒋介石保证,要用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把共产党给消灭
当然了这仅仅是陈诚的一厢情愿,但是,蒋介石竟然相信他了,所以蒋介石让他挂帅然后在全国进行“剿共”的战争。
这时候在华东战场上就有这样的一场大战,大家都知道华东站场上有一个军事重地,也就是今天的临沂地区。
可以说谁掌握了这个地区,就是掌握了华东站场的门户。
本来一开始临沂是在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的手里,但是,这个消息被蒋介石知道了,蒋介石十分的恼火,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能让对手给占去呢?
蒋介石开始向陈诚发火,让他务必保证拿下临沂这个重要军事要地来。
陈诚不得不集合大军,向临沂出发,这时候陈诚把他最为精锐的四个兵团,调转到了临沂,向临沂进军了。
面对这种情况,粟裕的压力是很大的,面对敌人大兵的压境,他到底是迎战呢,还是放弃呢?
对于这个问题,粟裕是有和党中央以及毛泽东等领导人汇报的,粟裕得到的消息就是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临沂。
粟裕得到这个回复之后,打这个仗就有信心的多了。我们都知道粟裕打仗没有章法可寻,用神出鬼没来形容他打仗的灵活性更加的合适。
这时候对于他来说最为明智的办法,就是不要和陈诚的大部队硬拼,所以,他选择果断放弃临沂。
当然了粟裕放弃临沂不代表这个战役不打了,而是把战场转移到了陈诚意向不到的地方。所以,粟裕就留了少量的士兵,假装固守临沂,把大部队转移到了鲁东北也就是莱芜这个地方。
当陈诚的大军到了临沂他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占领了临沂后,他还是很高兴的,并且陈诚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蒋介石,蒋介石也夸奖了陈诚一番。
谁知,表面上这个战役陈诚看起来是胜利了,但是,实际上他是吃了一个大败仗。原因就是战役不久后就在莱芜打响了。
正是因为莱芜战役国民党毫无警觉,或者说是陈诚没有想到过的。所以打起他们来就很容易了。
在这里粟裕带领的华野军把鲁东北的国民党的几十万大军,全部歼灭或者俘虏了。蒋介石知道这个情况后,更是大为恼火,骂陈诚无能,命令陈诚向鲁东北进军。
陈诚只能向王耀武施加压力,让他尽快处理这件事。
但是,当他们要进军鲁东北的时候,已经去不了了。因为这时候大部分鲁东北的地盘,都被粟裕的华野军给占领了。
由于陈诚占领了临沂,他不得不派更多的士兵把守这里,所以一定程度上把他的兵力给分散了。所以,他的士兵打起仗来也就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了。
我们都知道,最终的结果是粟裕的华野军又把整个华东地区全部给解放了。所以,陈诚占领临沂就是一件看似胜利实际上打了败仗的一场典型的战役。
-----
网友解答:
-----
1947年,蒋介石指挥胡宗南的25万大军占领延安,于是蒋介石得意忘形的发表庆祝讲话,大吹特吹这次占领延安的所谓历史性意义,称战争形式一片大好,要三个月打败解放军,大吹特吹此次占领延安,是国民党历史上的空前胜利。
当时,占领延安后,国民党上下一片得意忘形,在国际上也引发轰动。当时就连我们自己的很多领导干部也不明白,为什么毛主席没有全力保卫延安,而是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就进行了战略转移?要知道,延安在我国革命者的心中,那可是实实在在的革命圣地。
就事论事的说,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也是蒋介石的最高光时刻,毕竟这一次让战略进攻,让毛主席进行了战略转移。可以说,这也是蒋介石和毛主席的战略较量当中,为数不多取得巨大优势的时刻。但是,占领延安这种表面的巨大胜利,正是蒋介石一生当中的最大失败。
毛主席之所以伟大,之所以可以带领全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正是因为毛主席敢于打破坛坛罐罐,敢于放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着眼于全国战场。有人说,当时胡宗南的25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向延安,而我延安的解放军不足2万人,实力悬殊巨大,毛主席是被迫转移。
不错,当时保卫延安的解放军的确只有2万人左右。但是别忘了,围绕延安这块红色根据地,我们有众多游击队、县大队数万人,距离延安不远的地方还有10几万解放军随时可以回援延安。因此,很多同志都认为,保住延安还是很有机会的。
于是,当毛主席说要主动放弃延安的时候,很多老同志是很不理解的,认为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意义太重大,尤其是我们只要调回部队,还有很大机会可以保卫住延安不被胡宗南占领。但是毛主席开门见山的说:大家目光要放长远,我们打仗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我们要尽全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用一个延安换取全国的解放。
于是,3月19日,当胡宗南得意洋洋的占领延安这座空城的时候,毛主席开始出手了。胡宗南以为毛主席是仓皇逃离,但是一看毛主席的居住地整整齐齐,桌子上还给胡宗南留下一张纸条:胡宗南占领延安,势成骑虎!由此可见,毛主席的战略定力与洒脱!
但是胡宗南并没有理解毛主席的话,最终胡宗南的25万大军,被毛主席引导着在黄土高原疲于奔命的追击,结果国民党军队刚一休息,解放军就发起进攻!国民党军队刚刚组织起进攻,我军早已经远去。面对坚壁清野的陕北群众,国民党军队是吃也吃不饱,睡也睡不好,打又打不到,处处被动挨打。
可以说,毛主席是拿自己当诱饵,引诱蒋介石把注意力集中在延安,而我解放军利用毛主席创造的机会,在外围先后发动多次大会战,大量剿灭了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最终取得全国的胜利!而蒋介石被占领延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固步自封,最终被毛主席牵着鼻子走,彻底走向失败。
所以,蒋介石占领延安这种看似取得巨大的胜利,实际上才是最大的失败!毛主席运用高超的智慧和宽广的胸襟,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甚至甘愿拿自己当诱饵,最终反败为胜,取得全国的胜利!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我是
@新秘闻录
,关注我,带您了解更多秘闻信息。
-----
网友解答:
-----
日军全面侵华刚开始时,具有由北向南进攻的天然地理优势。国民政府为了避免同时在南北两线对日军作战,防止日军在华东沿海登陆作战。决定把日军由北向南的进攻态势转化为由东向西,从而主动发起了淞沪会战。这场战役日军虽然打了胜仗,实际上却败了。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决定先发制人,消除国民政府的后院威胁。为此,蒋介石向华东国民党军发出作战命令: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手段,于规定同一时间内,将敌在我国华中地区以非法所强占领之各据点,以实力扑灭之。
国军于华北抗战初期,奇袭扫荡上海敌人之潜在势力,尔后则确实占领之。
上海当局应充实宪警之力量,俾能协助国军扫荡上海敌之潜在势力。
蒋介石企图在日军没有防备之前。将日军在上海的力量一扫而光。
上海警备司令张治中将军指挥部队于1937年8月9日主动挑起战事,到8月13日与日军海军陆战队展开大规模的战斗,淞沪会战爆发。
作战双方先后投入约100余万兵力。战役持续了三个月,日军先后有8个师团和两个旅团共20万余人投入进攻上海的战役。根据日方自己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精锐部队80余万人,包括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等中央军嫡系,死伤30余万人。
8月20日蒋介石发布命令,实行全国总动员。初步将全国划为5个战区。上海苏南浙江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为冯玉祥,副司令长官为顾祝同。全国各地军队源源不断向上海地区汇集。
日本恼羞成怒。发表声明:
中国如此轻慢侮辱帝国,帝国隐忍已达到极限。决定采取断然措施,膺惩中国军队。
裕仁天皇命令松井石根大将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指挥第3师团、第11师团等军直属部队进攻上海,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至此,日本将进攻的重点从华北战场转到淞沪战场。
淞沪会战中国虽然战败,但日军在上海付出重大伤亡,三个月才攻下了上海。但为中国民族的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同时也充分证明日本已经无法在短期内征服中国。此外,日本有限的战争资源也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
中国主动在上海向日军进攻,引导了日军改变战略决战地点,对于中国更为有利。 从而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淞沪会战,日军虽然攻下了上海,但在战略布局上,已经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得不陷入于中国的长期持久作战。而华中广大地区,江河纵横,水乡泽国,日军的机械化部队无法充分发挥优势。也给我敌后抗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网友解答:
-----
有。公元749年,唐玄宗李隆基强行发起的石堡城之战就是这样的例子。
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巅峰时期,无疑是安史之乱前、李隆基在位时的大唐。这一期间,唐帝国的事业全面开花,在军事方面疯狂的开疆拓土。但与我们想象中不同的是,此阶段的唐军的胜仗固然不少,但落败也屡见不鲜。
然而公元749年的石堡城之战,却相当另类:唐朝牺牲了数万军人,终于从吐蕃手中抢回了这一战略要地;然而还没等到其充分发挥价值,唐朝内部就发生了了安史之乱,石堡城又让吐蕃轻而易举捡了回去。
大唐与吐蕃对抗的战略前沿—石堡城
青藏高原上的吐蕃王朝,称得上唐朝空前的强敌。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以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在松州城击败弃宗弄赞(即松赞干布)吐蕃军队。此后,两国暂时放弃了军事对抗,转为和亲相处。
但其后吐蕃结合流入的中原先进生产力后获得进一步发展,并开始不断主动进攻内部并不安定的唐王朝,极大威胁到西域及河西走廊。在积极进取的唐玄宗即位后,双方开始了持久的拉锯战。其中,地理位置关键得石堡城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公元729年,为了拔掉吐蕃的这一据点,李祎带领河西、陇右军精锐奔袭石堡城。拔下这颗钉子后,唐军面对吐蕃建立起战略优势,然而好景不长,在11年后此处再次被吐蕃夺回。
其后双方多次在这一地区鏖战,国力如日中天的唐军逐渐占据了较大优势。公元746年,名将王忠嗣担任河西、陇右节度使,并且兼知朔方、河东节度事后,四大军镇资源在手,唐军多次重创吐蕃,建立起了碾压式的优势地位。这让李隆基有了再度拿回石堡城的心思。
然而王忠嗣对此并不认可。
以实际行动抗命的王忠嗣
从王忠嗣掌管四镇的头衔,就知道他在唐军中的江湖地位;更牛的是,让我们如雷贯耳的哥舒翰、李光弼等名将,也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以咱们现在的话来说,老王将军堪称是唐军中的“教父”。
同时,与吐蕃的多年交手,更让他对这个敌人尤为了解。公元747年,当李隆基命令他攻打石堡城时,王忠嗣根据自己收集的情报提出了反对:
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今顿兵其下,非杀数万人不能克;臣恐所得不如所亡,不如厉兵秣马,俟其有衅,然后取之。
就是说,吐蕃易守难攻,若要硬上,起码得损失几万人;而且就算赢了,所获得的,也远远超过了损失,因此不如静观其变,等对方内部出问题再动手。
但领导们一向只看结果、不在意过程,听到不同意见的李隆基很不爽。
不过总有人善于急领导所急,董延光就主动请缨接下这一任务。李隆基大喜,命令王忠嗣提供配合。
无奈的王忠嗣采取了出工不出力的应对办法:他派了几万人随董延光攻打石堡城,但却没有公布任何奖赏措施,这样他们就不会拼命作战,从而避免白白丢了性命。
副手李光弼看出了这一问题后,建议他不要冒此风险。王忠嗣则说:“牺牲数万将士,只能换得一个如今价值不怎么重要的小城,没多大意义。我不能用几万人的性命来保我的官位。”李光弼对他的胸怀心悦诚服。
果然,由于军人没什么积极性,最终唐军此行无功而返。李隆基大怒,加上李林甫从中作梗,诬陷其意图勾结太子夺权,王忠嗣被召回京城并关进了大牢,几乎被杀头。
关键时刻,当红炸子鸡哥舒翰在李隆基面前声泪俱下、死缠烂打,甚至表示愿意用全部身家为自己的老上司赎罪,最终王忠嗣保住了性命,被贬为汉阳太守。
攻打石堡城的任务,就落在了哥舒翰的身上。
拿下石堡城,果真牺牲了数万人
公元749年,哥舒翰受命带领四镇6.3万兵马强攻石堡城。这一建在悬崖上的堡垒三面陡峭,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山下,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最终,唐军牺牲了数万人终于拿下此地。
然而,还没等到占领石堡城的红利得到体现,安史之乱就爆发了,随着边军被调进内地对抗叛军,石堡城再度被吐蕃轻而易举的取回,数万唐军将士的英魂如同打了水漂。
如王忠嗣所言,当时吐蕃面对唐军已节节败退,是否拿下石堡城,对大唐来说并非当务之急。然而,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李隆基为了自己的权威与颜面,白白牺牲数万河陇精兵,称得上得了面子失了里子。若没有这次得无谓牺牲,6年后面对安史之乱时,他手上是不是多点平叛的生力军?
-----
网友解答:
-----
例如海湾战争,美国表面上赢了,实际上是输了。战争结束到现在,谁能说出他赢了什么?在政治上,无名出师,赤祼裸侵略罪名将永载史册。美国大兵死在伊拉克就有四,五千,伤者上万,上亿美元用在了战争中,严重地制约美国的经济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