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农民出生,没多少文化,那他怎么批阅奏折?
朱元璋是农民出生,没多少文化,那他怎么批阅奏折?
-----
网友解答:
-----
或许命中注定朱元璋要夺得天下,因为他是个天才,而他的才能不仅仅是在军政方面,也包括文学方面。
我们很多人在看到他小时候的经历后总觉得他的文化水面不高,但这偏偏是对他最大的误解,其实在文化方面朱元璋并不比平常的士子差。一个注定要成为伟人的人,在他的成长经历中一定是争分夺秒的学习,拼命的进步。
同样是在血与火中拼杀中的男人,朱棣的文化素养可以说比朱元璋差了不是一丁半点。因此,朱元璋并非大家认为的文化水平不高,无法批阅奏折。
在朱元璋文化方面,我们可以从历史资料中查询到他所写的诗,而其中一两首还是非常的霸气,并且也只有朱元璋才能写得出这样的诗: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前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汉,只顾晓晓问姓名。
这首诗是朱元璋在以少胜多打败陈友谅后,借宿紫金山上一座禅寺,寺院住持以为朱元璋夜间访寺要图为不轨,便跟朱元璋讲经论道。
第二天住持回想后觉得此人器宇不凡,便问起姓名,谁想朱元璋早已离开,并在墙上留下一首诗《愤题和尚诘问》。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横扫天下的王霸之气,而如果他没有文化的话是不可能写出这么霸气的诗的。
诗是古人学识浓缩后的文化才能,能够做出一首好诗,便可以知晓此人的文学素养。如果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便不可能做出第二首大度非凡的诗:
采石矶兮一秤砣,
长虹作杆又如何?
天边弯月是秤钩,
称我山河有几多?
这首诗是朱元璋路过长江时,听到一举子在吟诗:“采石矶兮一秤砣”,此举子把采石矶比喻成秤砣,虽然看似大气磅礴,可后继无力。采石矶是秤砣,那么秤杆和秤钩又是什么呢?
正当举子苦恼之时,朱元璋把后面的诗句已经想好了,于是便有了长虹作杆,弯月为钩称江山的豪迈之语。
当朱元璋当皇帝之后,公务就变得更为繁忙,如果他不懂的批阅奏折,便不会发牢骚写下:
诸臣未起朕先起,
诸臣已睡朕未睡。
何以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披被。
这首诗就足以证明朱元璋长期批改奏折后产生的埋怨,也可以证明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并不低。
以上的三个小故事可以说明老朱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清代的赵翼饱当时概括了朱元璋一生的文化境界说到:
“明祖以游丐起事,目不知书,然其后文学明达,博通古今,此固其聪明天亶,然亦勤于学问所致。”
这句话意思是说,朱元璋虽然早年落魄,但在慢慢成长中勤奋读书,才能达到文学明达,拨通估计,而这是朱元璋的天资聪慧,也是他勤奋好学所致。
朱元璋自己也曾说过:“朕统御以来,随所善而应是职,使有知而不妄,其前代必欲以无知而役有知,朕不知为何。”
综上所述,朱元璋的文化水平虽然没有当时朝中大臣那么高,但也并非世人想象的那么差,不然他不可能能看懂奏折上的文章,并且朱元璋走的古诗在诗文网里可查的就有147篇。
(朱元璋真迹)
再更为直观的说一句,如果朱元璋的文化水平不高,那么他也无法为后代定下那些化学元素的取名规定了。
-----
网友解答:
-----
一个人成功,需要不断的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充实自己,才能取得成功,学历反而不是太重要,尤其是在古代。
朱元璋出身寒微,没有机会读书写字,在戎马生涯的过程中,自己不断的学习文化。作为一个从普通士兵做到起义军领袖,再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应该早就自学成才了。行军打仗,军事命令下达,互通信息都是要书写文字的,不学会这些本事朱元璋也成不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更谈不上批阅奏章了。
我们看一看朱元璋存世的不多的书法就一清二楚了。
一、《总兵帖》。
1364-1368年间,朱元璋称吴王,1368年建立明朝。这幅《总兵帖》写于1366年2月18日-19日之间,现在存放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幅书法的内容是:
“教总兵官将各营内新旧见在马匹数目报来,毋得隐瞒,就教小先锋将手抹来回话。”
最后一个是“朱”字的画押,朱元璋也是别出心裁,怕别人模仿他的军令。完全是大白话,没什么文采,不过将事情说的非常清楚了。
二、《大军帖》
。
《大军帖》写于1367年12月左右,此时朱元璋的军队已经统一南方,派遣徐达等将领北伐,这是朱元璋给徐达的手札,也就是行军文书了。因为开头是“大军”二字,故称“大军帖”。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书写的主要内容如下:
大军自下山东,所过去处,得到迤北省院官员甚多。吾见二将军留此等于军中,甚是忧虑。恐大军下营及行兵,此等杂于军队中,忽白日遇敌不便,夜间遇偷寨者亦不便。况各各皆系省院大衙门,难以姑假补之。亲笔至日,但得有椎柄之官员,无分星夜发来布列于南方观玩城池,使伏其心,然后用之,决无患己。如济宁陈平章、卢平章等家小,东平马德家小,尽数发来。至京之后,安下稳当。却遣家人一名,前赴彼旧官去处言,信人心可动。朱。
这篇《大军帖》书写的主要内容是徐达等将领北伐过程中,有很多投降的人员,朱元璋让他们把投降的人送到南京。因为之前明军曾经碰到诈降又再反叛的事情,将他们送到南京,和原来地方上的势力就切断了联系。
三、《吴王手谕卷》之一。
1365年10月,朱元璋派遣徐达等将领消灭张士诚集团时,朱元璋曾经要求徐达将俘虏的张士诚集团首脑押解到南京,朱元璋自己处理。不过被俘虏的一部分首领逃跑了,因此朱元璋写下了此篇文书。
文书的详细内容是:
“吴王亲笔差人赍至军前,教左相国徐达知会:今后就阵获到寇军及首目人等,不须解来,就于军中典刑。近自十月二十五日二更二点,都督府断事牢内所禁张寇首目二十四名将牢子打死,逃出城外。至龙湾,二更时分将一只解军需的船拿去。随时狠捕,至龙湾发快船狠赶,必是可获。今后不必解来。”
朱元璋不让再押解来南京,直接就地正法。
朱元璋在没有称帝之前,通过自己的学习,书法已经写得不错了,能够明确表达自己军令。虽然没有多少文采,但是解决实际问题那是杠杠的,批阅奏章那就更没有问题了。
-----
网友解答:
-----
如果认为朱元璋没文化,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我以前也这样认为,后来发现不是人家老朱没文化,而是咱自己没见识!
朱元璋出身贫寒,没有学历是事实。
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不再啰嗦。但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布衣天子,他的人生是开挂的,他的努力也注定和一般人不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他
特别爱学习。
他的学习生涯分几个阶段:
一是
给地主家放牛之前,他是上过几个月的私塾的,认识了一些字,史书说他“既就学,聪明过人”。后来终因没钱继续上学,只得给地主家放牛谋生。唉,要是生长在新中国多好,义务教育、精准扶贫,全给解决问题了!后来他父母双亡后,只能到处流浪,流浪过程中他也虚心学习,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
二是
在寺庙当和尚的时候,他跟几个老和尚刻苦学习佛经和其他文化知识,掌握了很多知识。据说其中一个叫佛性的老和尚很有才学,还曾经当过刘伯温的老师!朱元璋跟着他读了好多书,其中就包括《资治通鉴》和《孙子兵法》,几年的学习让朱元璋有了很深的文化积淀,也为他后来投军迅速出人头地、成为统帅千军万马的农民军领袖奠定了基础。
他的第一个伯乐——郭子兴,就是因为朱元璋比其他新兵有文化而对他另眼相看,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最后还把养女马大脚嫁给他,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三是
在南征北战过程中,他爱好儒学,求贤若渴,每到一处,就设法招揽儒士,迅速吸引了李善长、冯国用、陶安、夏煜、朱升、朱潇、刘基等一批儒士前来投奔。朱元璋与他们朝夕相处,讲经论史。面对这些大儒,他更加领悟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更加发奋学习,每天早起晚睡,挤时间阅读。明人黄瑜就曾说过:
“太祖于军中喜阅经史,操笔成文,雄浑如元化自然。”
四是
在建立明朝之后,他也没有放下自己的学习,特地在奉天门东边设文渊阁,“尽贮古今载籍,置大学士员”。每天处理完公务,常抽空去那里,“命鸿儒进经史,自批阅,终日忘倦”。看,多好学的一个老头!
综上所述,学习一直贯穿着朱元璋奋斗的全过程。
话说他若不爱学习、没有文化,怎么在成千上万的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开天辟地取得天下,又怎么让天下饱学之士口服心服?
据说,朱元璋登基后,曾得意地对侍臣说:“朕本田家子,未尝从师指授,然读出成文,释然开悟,岂非天生圣天子耶?”话虽如此,平时的学习积累也是最根本的,否则哪里开悟?
朱元璋的文化水平高不高?
其实,朱元璋不但能写文章,而且还能写诗对对子。据史料记载,朱元璋一生写下大量著述,除7卷、20卷、30卷、55卷等几种版本的《御制文集》外,他还亲笔撰写了《资世通训》《祖训录》《皇明祖训》《御制大诰》(初、续、三编)《大诰武臣》《御法洪范》《御法道德经》《集注金刚经》《周颠仙人传》等著述,文人立德立功立言他全有了。
来来来,欣赏几首朱先生的大作:
《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咏燕子矶》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竿又如何。
天边弯月是钓钩,称我江山有几多。
《无题》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晨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庐山诗》
手握乾坤杀伐权,威名远震楚江西。
清风起处妖氛净,铁马鸣时夜月移。
有志驱胡安乱世,无心参司学禅机。
荫荫古木空留意,三笑长歌过虎溪。
《沧浪翁泛海》
海天漠漠际无穷,巨舰樯高挟两龙。
帆饱已知风力劲,舵宽方觉水情雄。
鳌鱼背上翻飞浪,蛟蜃鬐头触见虹。
何日定将归泊处,也应系缆水晶宫。
怎么样?有气势、有文采、有水平吧!我觉得比某些职业文人强太多了!
不仅如此,他的书法也很不错,行笔自然流畅,仪态生动。陶宗仪在《书史会要》谓朱元璋书法“神明,天纵,默契书法”。康有为点评:“明太祖书雄强无敌”。
总兵帖
这样高的水平,批阅奏折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大军帖
那么,为什么有人质疑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呢?主要还是流传下来的一些朱元璋的白话文圣旨闹的。
且看几道流传下来的圣旨:
一、
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的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做军。比到其间有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做军。钦此。
户部洪武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钦奉
二:
训太学生敕谕
恁学生每听着:先前那宗讷做祭酒呵,学规好生严肃,秀才每循规蹈矩,都肯向学,所以教出来的个个中用,朝廷好生得人。后来他善终了,以礼送他回乡安葬,沿路上著有司官祭他。近年著那老秀才每做祭酒呵,他每都怀着异心,不肯教诲,把宗讷的学规都改坏了,所以生徒全不务学,用著他呵,好生坏事。如今著那年纪小的秀才官人每来署学事,他定的学规,恁每当依著行。敢有抗拒不服,撒泼皮,违犯学规的,若祭酒来奏著恁呵,都不饶!全家发向烟瘴地面去,或充军,或充吏,或做首领官。今后学规严紧,若有无籍之徒,敢有似前贴没头帖子,诽谤师长的,许诸人出首,或绑缚将来,赏大银两个。若先前贴了票子,有知道的,或出首,或绑缚将来呵,也一般赏他大银两个。将那犯人凌迟了,枭令在监前,全家抄没,人口发往烟瘴地面。 钦此!
三、某群岛有倭寇来犯,地方官吏问咋办,朱元璋一道圣旨说: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这话太硬气,堪比“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四、
“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只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作军。比到其间,有司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们)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作军。钦此”。
其实,这也不是朱元璋没文化,更不是他故意显示自己没文化,而是当时明朝刚刚开国,好些行文规格依然承继元朝的一些习惯。因为元朝皇帝是蒙古出身,普遍汉文化水平有限,通行的公文、发出来的圣旨都是这样的。再说,朱元璋手下那些将领可没有老朱这么好学,很多人依然是大老粗,发圣旨不得通俗些么!
我觉得这样的白话文挺好的,老百姓都能看得懂,多方便!你看后来流行于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不都是白话文的么!
所以说,朱元璋文化水平那是杠杠的,而且是自学成才的高手!看来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成功,至少勤奋学习是基本功啊!
最后看朱元璋的履历,25岁参军,27岁成为统帅,28岁成为吴国公,36岁成为吴王,40岁建立了明朝。没有文化,怎么可能?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1328年10月——1398年6月),安徽凤阳人,汉族,原名朱重八,跟随郭子兴造反以后改名为朱元璋。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南京)为都城,史称“明太祖”或者洪武皇帝。
尽管本人从不以貌取人,但看到朱元璋的真容时,还是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句话——“长得好有创意啊”!满脸麻子,歪瓜裂枣,凶神恶煞,一点儿也没有帝王之气。
当然啦,虽然他长成这样,可你却不能把他画成这样,否则你绝对死路一条;可你要楞把他整成了“宋玉之容和潘安之貌”,那你肯定也活不成。所以,在这货当政掌权时期,画师是危险系数最高的工种,没有之一。
纵观中国历史,你会发现,尽管老朱建立的明朝是汉人的最后一个王朝,但却是一个非常黑暗的王朝。同时,也是一个懒散的王朝,唯一不懒散的皇帝,就是头一个,朱元璋。
老朱董事长之前的文化程度不高,很多奏章读起来都费劲,那会儿又没有《新华字典》可以查阅。所以,每天累得跟狗似的,他曾经形象的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太累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我这小命也不能这么快就交代了啊。不行!还得找人来帮忙,如果当皇帝给活活累死了,还不得让后人笑掉大牙?
赶紧设立内阁,由翰林学士入值内阁当差,帮助他看折子并提出处理建议。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确实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他经历了三次学习的机会!
经过了16年的军政文书的历练!
在他40岁成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的时候,他已经具备了批阅奏折的能力和经验。
他不仅仅是能够批阅奏折,而且对奏折和文人的写作格式都有自己的原创性发明,比如八股文就是朱元璋力挺的写作格式。
小朱元璋成为扫地僧,也是一个穷孩子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朱元璋少年时代,基本上就是在寺庙里当和尚,古代寺院的和尚往往是有文化的人,皇觉寺的住持就是有文化的人。
小和尚是要念经的,经书也是文字!起码“佛”、“菩萨”、“观音”、“释迦牟尼”,“僧人”这些文字,小和尚一定是要学会的。
再说了,如果不学会基本的经书,如何化缘,如何给施主做法事,总之朱元璋在寺庙就相当于进入了“扫盲培训班”了。
事实上,少年时代容易记住经文和学习一些基本的汉字!但是扫盲培训班仅仅是识字和常识教育,几个月就结束了,所以朱元璋确实没有什么文化!
有文化的人往往要读很多书,字也要漂亮!
估计少年朱元璋的字就跟鬼画符一样,一个难看了得!
成为郭子兴的义子,由于和马秀英在一起,估计马秀英是豪族子弟,有文化,朱元璋耳闻目睹也能够学点文化,对对联什么的估计也学会了
朱元璋后来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是因为他遇见了马秀英!
这个马大姐,别看她一双大脚丫子,以为是大字不识的乡巴佬,其实人家是大小姐出身!
马大脚之所以是大脚女人,不是因为很穷,而是因为马大脚可能是回族人,回族女子不缠足,事实上是一双天足,相对小脚女人来说是大脚而已!
据说这个大脚女人!还是豪门大户出身。
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读书明理,而且喜欢写书,喜欢当编辑,她要是搁在现在那也是一个大才女!
朱元璋跟一个才女生活,耳闻目染,自然也学会了一些成语典故,民间对联什么的,什么“地对天”,“大雁对长空”这些个对联,人家可是高手级别的。
朱元璋要成为统帅,就必须精通军事文书,各种命令的下达,都需要文化,做到吴王这位置,没有一点文化是不可能的
后来的有关朱元璋的电视剧,为了体现朱元璋是泥腿子出身,大字不识几个,往往用夸张的戏剧化表演,来演义朱元璋的文化水平!
举一个例子,其中有一个刘伯温出山的故事!
刘伯温给朱元璋一张白纸,意思是让朱元璋自己写信,电视剧《朱元璋》里的朱元璋居然写了很多错别字!
站在一起的李善长,有些尴尬了,平时都是李善长帮朱元璋舞文弄墨,发布文稿,发布信函,朱元璋动动嘴皮子就行了!
刘伯温暗示朱元璋,他要朱元璋的亲笔信,成为吴王的朱元璋,这个电视剧把他演义成为“鬼画符”的错别字先生。
这个其实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经过寺院的扫盲培训班,又经过马秀英对他的耳闻目染,朱元璋成为吴王的时候已经30多岁了!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他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显然电视剧误导了很多“吃瓜群众”!
历史上的朱元璋,在成为大帅后,已经有相当的文化水平。
当皇帝后!
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可以说非常高了,他已经开始改变官场的文风,那些个“又长又臭”的文章,朱元璋不爱看!
短小精悍的文章才是朱元璋的最爱,事实上短小精悍的文章类似命令文书,一张纸解决问题!
所以朱元璋要发明创造新的文体,来满足自己的大批量阅读奏折!
八股文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文体就是八段,最多八段就要写完自己的文章,超过八个部分,就是不合规矩了!
这样也可以避免文官们卖弄风骚,不说实话,喜欢假大空的文章,这个公文改革创新,为朱元璋快速批阅奏折提供了方便。
当然了,这个“八股文”后来僵化了,事实上,八股文在朱元璋时代是非常厉害的文章,短小精悍,一语中的!
但是,到了明朝后期,八股文就越来越形式化,没有了最初的力量,就像清王朝八旗子弟一样,开始八旗子弟很厉害,很有用,但是后来都不管用了!
八股文也是一样的道理,刚刚被朱元璋发明出来的时候,这个文体作用非常大,为朱元璋批阅海量的奏折和文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热心评论和关注!
@龚柳辉
-----
网友解答: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首先,古代皇上并不是说需要多高的文化程度。
慈禧太后统治中国长达40多年,地位不可撼动,将各种名臣大将玩弄于鼓掌。
慈禧只上过几年私塾,勉强能够写信、批奏折而已,
咸丰十一年(1861),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联合发动辛酉政变前,她亲自起草将肃顺等人解任的密谕。这种绝密的时候,慈禧太后绝对不可能请人代笔,都是亲手书写。
短短237个字,写的如同狗爬。而当年学生第一件事,就是要练字,所以不要说秀才、举人,就算去考秀才的童生,一般都写的一手好字。
慈禧书法如此拙劣,说明她根本没有读过几年书。
200多个字中,就有16处错别字。其中一句话23个字中,就有4个错别字。
如果说这是慈禧太后比较着急,可能出现了笔误。
对比4年后1865年罢革奕訢的上谕,同样是错别字连篇,226个字就有13个错字,字写得也歪歪扭扭,毫无长进。
如果一个读过几年私塾,不求上进的妇女都可以掌握国家大权半个世纪,朱元璋自然也可以。
其次,朱元璋绝非文盲。
朱元璋虽因家贫没有系统的上过学,但父母在世时上也过几年私塾。后来凤阳出现大面积饥荒,人都无法活命,这才被迫辍学。
随后,朱元璋还曾经做过几年和尚。
众所周知,僧人是必须学习写字的。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本来并不识字,甚至去围观抓捕他的通缉令。
但在圆寂的时候,鲁智深已经可以写简单的诗。
这是因为鲁智深好歹当了几年和尚,在寺庙中必须要学习写字,不然如何看得懂佛经?
所以,朱元璋显然是识字的。在百分之八九十文盲的中国农村,识字的朱元璋已经算是半个文化人了。
还有,朱元璋的好学。
历史上记载了很多朱元璋好学的典故。在起义军中,有些将领稍微有些成绩就骄奢淫逸,甚至吃喝嫖赌。而朱元璋即便成为吴王甚至大明皇帝,几乎时刻都在学习。
所谓“戴星而朝,夜分方寝”,朱元璋学习各种知识,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作为军务政务繁忙的将军,这点难能可贵。同时他又与宋濂、刘基(即刘伯温)等大师级学者交流切磋,收获很多。
而且朱元璋毕竟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天才智慧,在学问上进步很大。
其实朱元璋留下很多书法和诗歌,就水平来说虽不能同真正的大师相比,也远超过了寻常的儒生。
以朱元璋的文化水平,自己处理公文没有任何难度,对于皇帝来说就足够了。
皇帝是做大事的,不是照着书本整天吟诗作对的。
用诸葛亮的话来说:寻章摘句,是世上那些迂腐儒士的所为,哪能够依此兴国立事。古时候躬耕的莘伊尹,垂钓于渭水的姜子牙,还有张良、邓禹等名士高人都没见他们有什么经典论著。——难道说你整天就光只是效仿那些酸腐的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吗?作为小人的学者,只钻营雕虫小技,用心于文墨,年轻时作赋,人老了把经都念完。笔下即便有千言,胸中却没有一点实实在在的计策。
-----
网友解答:
-----
非常简单,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争中学习文化!朱元璋确实识不了多少字,但在战争年代朱元璋手下饱渎诗书之士有不少,跟随朱元璋,教会了朱元璋不少文化!朱元璋心细如发,学文化其实也是相当刻苦的,手下的学士能人所教的朱元璋都仔细记下,背诵。
朱元璋说了,谋士们,才子们在战争年代让咱学会了不少。其实朱元璋当上皇帝识字能力已经相当高了。开国皇帝,大家都知道,都是一些雄才伟略,聪明过人之人,善学,善思,没文化,有学土,可以跟着学!
朱元璋文化低,如何批阅奏章,一些网友操碎了心,其实不必担心,开国皇帝们的学习能力是相当高的,智商也异于常人,学得更快,领悟更高!担心批阅奏章有障碍,其实这是荒唐可笑的!
-----
网友解答:
-----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虽然勤政爱民,但他一生中从未批阅过奏折,甚至不清楚什么是奏折。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奏折是清代的上行文书(即下级呈给上级),在康熙后期逐渐使用,经雍正大力推行后,成为了清朝官员上奏所用的最为重要的文书形式。可以说,即便朱元璋不是农民出身,哪怕是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根本没有可能批阅奏折。
那么,抛开这样问题不谈,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是如何处理政务的呢?
在古代布衣天子中,朱元璋的经历可谓是最为传奇了。他不仅家境贫寒,而且老家的一场瘟疫,几乎夺走了朱元璋所有的亲人。为求生计,朱元璋逃难要饭、当过和尚,后来加入了反元的起义队伍。
在与元军斗争的过程中,朱元璋逐渐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他不仅网罗、尊重知识分子,也利用业余时间读书识字。就这样,在朱元璋登基之前,便已经能够识文断字和提笔写字。
做了皇帝后,朱元璋也十分勤政,经常深夜批阅奏章,可谓是殚精极虑。可以肯定的说,虽然明太祖常讲些“大白话”,字也不是特别漂亮,但完成基本的阅读和批阅,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明代的皇帝还不至于像清朝那样凡事皆亲力亲为。朱元璋为加强皇权,虽然废除了丞相,却依然保留了六部,只是将相权分化。朝中的许多事情,各部门皆有专员处理,只是将最终的决策权统一到了皇帝手里。
根据一些传世文本来看,有些据说是朱元璋手书的珍贵文献,诸如《总兵贴》《大军贴》《吴王手谕卷》等,皆可反映出朱元璋的识字、书写能力。所以说,朱元璋这位皇帝,还真就不能小瞧!
-----
网友解答:
-----
一个人的出身不代表他的终身,朱元璋从放牛娃、流浪汉一跃而变为皇上,中间早已翻天覆地般直上青云了。
当朱元璋成为大将的时候,身边就拥有一大批文臣武将,需要收集情报、掌握敌情,安定后方、发布命令,全要参谋、文秘、军师等大力辅佐。如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那样,朱元璋"日理军机三百件,不懂文采也会令"。
日积月累,朱元璋再加身边大儒的全天候帮助,早已粗通文字、略有文化,非是当年吴下阿蒙了。
孙权要文盲吕蒙读书,后来感叹"士别三日,当可刮目相看"。何况万众之上的皇帝,日理万机,身边有无数高手审视奏折,然后选重重之重的呈上。
通常文秘一看二审三汇总,都在内宫帮皇上滤清了,放在右边写"巳阅",放在左边写"准折",放在"加急"地就在朝堂上发号施令"…钦此…"。
企业老总脚跷凳子上,文秘通宵达旦赶文稿,次日老总大报告。何况一国之君朱元璋,脚跷皇天堡,身边文官如云,早已帮助皇上阅读、批阅、大布告做得滚瓜烂熟了。熟能生巧,再深再难的文案,熟悉到家了,也就成熟练工了。
治国如治烹,再不懂烹术的,都会日积月累成大师。对于开国皇帝来说,所有皇帝所要具备的指挥艺术,都会精益求精,做到了面面俱到
,万无一失。就是马皇后,进了皇宫了,都有礼宾司帮助,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要显示皇后风采。
-----
网友解答:
-----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皇帝中,刘邦与朱元璋都是从穷光蛋无产阶级混到皇帝的典型例子。朱元璋的人生经历,比起刘邦来说更富有传奇性色彩。开头就是家境贫寒,一场瘟疫让亲人都死光光。为了求生计,朱元璋只能娶讨饭做乞丐,之后去寺庙当和尚,后来又参加了反元的起义队伍,就这样一步步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成为了掌控整个国家的皇帝。
那么,人们都很好奇,朱元璋农民乞丐出身,大老粗一个,没上过学没文化,怎么去批阅奏折。现在小编就在这里为你分析:
自学文化,能看懂奏折
朱元璋虽然是大老粗,没文化,穷人出身。但是,他也有一个优点,就是善于认识自己的不足,谦虚学习。朱元璋在与元军战斗的过程中,也意识到知识与文化的重要性。所以,他尊重知识分子,广泛网络人才,业务时间也自我充电,读书识字。就这样,朱元璋在当皇帝登基之前,也有基本提笔写字和识文断字的能力。
现在故宫存放的资料,可以看到当时朱元璋的书法水平。
总兵贴
如在1364-1368年期间,朱元璋自封吴王。在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在1366年2月18日-19日期间,写了一副《总兵贴》,可以看到他当时的书法水平。
这一副书法主要内容就是:
“教总兵官将各营内新旧见在马匹数目报来,毋得隐瞒,就教小先锋将手抹来回话。”
在最后一个字,就是“朱”字的画押。当时,朱元璋也是别出心裁,怕有人模仿自己的军令,特意弄一番。虽然没有什么文采,大白话一番,却是能把事情说得一清二楚,完全脱离了“文盲”。
大军贴
这一份《大军贴》,在1367年12月左右写的。当时,朱元璋军队已经把南方给统一了,之后派遣徐达等著名将领率兵北伐,这就是朱元璋当时送给徐达一个手札,就是行军文书了。由于开头就是“大军”二字,又叫做“大军贴”。现在就在北京故宫博物馆中收藏。
2《大军贴》的内容:
大军自下山东,所过去处,得到迤北省院官员甚多。吾见二将军留此等于军中,甚是忧虑。恐大军下营及行兵,此等杂于军队中,忽白日遇敌不便,夜间遇偷寨者亦不便。况各各皆系省院大衙门,难以姑假补之。亲笔至日,但得有椎柄之官员,无分星夜发来布列于南方观玩城池,使伏其心,然后用之,决无患己。如济宁陈平章、卢平章等家小,东平马德家小,尽数发来。至京之后,安下稳当。却遣家人一名,前赴彼旧官去处言,信人心可动。朱。
在这里,主要意思就是徐达等著名将领在北伐的时候,遇到很多投降的士兵与民众。朱元璋就让他们把这些投降的人都派送到南京。这是因为明军之前遇到一些投降的士兵诈降,之后又反叛的事情。如果把这些投降的人送到南京,这样与原来地方势力就断绝了联系,避免又反叛的事情发生。
吴王手谕卷
1365年10月,当徐达等将领把张士诚集团给消灭掉之后,朱元璋曾要求徐达把被俘虏的张士诚集团首脑押送到南京由他自行处理。不过,当时一部分被俘虏的首领也逃跑了。当时,朱元璋就写下了这一篇文书,里面详细内容就是:
“吴王亲笔差人赍至军前,教左相国徐达知会:今后就阵获到寇军及首目人等,不须解来,就于军中典刑。近自十月二十五日二更二点,都督府断事牢内所禁张寇首目二十四名将牢子打死,逃出城外。至龙湾,二更时分将一只解军需的船拿去。随时狠捕,至龙湾发快船狠赶,必是可获。今后不必解来。”
在这里,朱元璋表达的,就是那些逃跑的,与不押解来南京的首脑,就采取就地正法的办法。
可以看到,朱元璋在登基当皇帝之前,在学习过程中,书法水平也写不错,也能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军令。虽然没文采,解决实际问题和交流是没问题的。这个没文化的“朱重八”也脱离了文盲,自然批阅奏章就没问题了。
朱元璋也有辅助力量
需要另外指出的是,明朝皇帝不像清朝皇帝那样权力高度集中,皇权集为一身。当时,朱元璋在加强皇权上,虽然废除了宰相,却依然保留了六部,把相权给分化。朝廷中许多事情,都由各个部门去处理,然后把最终决策权就统一在皇帝的手中。简单来书,就是朝廷各个部门处理国家大事,然后由皇帝决定“是”或者“否”。这样。朱元璋可以不用每天面对这么多奏章,也是减轻了许多工作压力。
-----
网友解答:
-----
批阅奏折只是管理江山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的一个环节,一套完全比元朝先进的制度都定出来了,小小的奏折批阅这件事会解决不了吗?
那也太小看古人,小看朱元璋了吧?!
明朝为什么比元朝先进?清朝为什么入关之初照搬明朝的制度?
朱元璋设立的管理江山的制度,才是明朝国祚三百年的基石,这个是决不能否定的。
当然,文人的奏折又臭又长,朱元璋也是深恶痛绝的。
明太祖朱元璋下“建言格式令”就是针对这件事的。
在洪武年间做到户部尚书的茹太素,曾经被朱元璋打了一顿。
茹太素在做刑部主事的时候,给朱元璋上了一个奏折,要说的是五件事。
结果写了一万七千多字。
本来文人就爱引经据典,以证明自己说的建议是对的,是符合儒家经典的。
而茹太素写奏折又写得特别的晦涩难懂。
朱元璋实在是不爱看他写的奏折,这次见他又写了这么长的一篇,干脆让中书郎王敏念给他听。
听到一万多字就不耐烦了,因为干脆就没听懂!
朱元璋感叹:
长书不让人读!
更犀利的评价就有点诛心的意思了:
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朕甚厌之!
于是,就下令把茹太素打了一顿。
但是,朱元璋知道茹太素这个人很有责任心,是个忠君爱国的好臣子。
对他的建议还是很重视的。
第二天,就又让人读了一遍,从中摘录出了四件确实很重要的事。
摘录完毕,才五百字不到。
当然,朱元璋特意这么大费周章地对待这件事,也是深受奏折虚词太多之苦。
就是要改变这种低效率的情况的。
所以,他在洪武十年,就下了“上书建言格式”这样一道诏书。
明确规定,正文方面,尽量简明扼要,少用或不用虚词浮词。
而且必须在正文之前要写概要。
这样,想说的事,就一目了然,如果没有实际性的内容要上奏,那干脆就不要写!
大大提高了公文往来的效率。
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诛丞相胡惟庸,并定下规矩,子孙后代不得再设立丞相的职位。
六部直接面对皇帝朱元璋。
其实,何止六部。
粗粗梳理一下,朱元璋要面对的机构,就多得吓人。
辅佐太子的詹事府,状元进士们的实习机构翰林院。
与刑部,督察院合称为“三司”的大理寺等五寺。
职小而权大的六科,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机构。
所以,朱元璋撑了九个月,哪怕是他体力再好,也受不了了。
于是,朱元璋又设立了“四辅”制。
四辅,说的是春夏秋冬四季。
每个季节都有三个人陪着朱元璋“协赞政事,均调四时”。
春天的三位叫春官,夏天的三位叫夏官,以此类推。
朱元璋为了避免和原来的官僚体系有什么纠缠,造成实际意义上的“宰相”。
就从各地选了六位老学究担任这个职务。
三位担任春官,另三位担任夏官,秋天冬天再轮值一遍。
但是,这几位老儒的好处是确实和当朝的勋贵们没有纠葛,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是真的没有任何理政的经验。
朱元璋发现,和他们聊聊天,讲讲儒家经典还行,其他的,真的没什么作用。
后来,朱元璋又换了几位,但是选人的标准可没换,结果是必然的,仍然没啥作用。
终于,这个“四辅”制在洪武十五年七月寿终正寝。
朱元璋多忙啊,哪有闲工夫和这些老学究坐而论道?
有意思的是,后来被朱允炆重用,被朱棣诛十族的大儒方孝孺,就是赶了个末班车,在洪武十五年被人推荐给朱元璋的。
朱元璋评价方孝孺这个人,很正直,不错,对太子朱标也说,你应该一直用这样的人才。
但是,但是朱元璋恭送方孝孺先生回家了!
朱元璋头脑还是很清醒的。
找了个漂亮的理由,说是方孝孺是留给儿子用的,就让他回家呆着去了。
再看看朱允炆后来重用方孝孺的时候,方孝孺竟然要一心一意恢复春秋时候的井田制。
朱允炆还真是只学到了朱元璋的皮毛。
其实,咱们说到这儿,就可以明确一个道理。
朱元璋农民出身并不是问题。
要不然何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说法呢?多少文采斐然的读书人都是出身于田陇之间。
关键是,他生逢元末乱世,又赶上家乡连年的灾害。没有条件去私塾读书。
据记载,他在家乡也不过读了几天的书而已。
您想,连父母家人安葬的坟地都没有,都要靠邻居来帮忙。
换句话说,连生存都有问题,哪里还说得上去学习呢?
但是,从现存的朱元璋的手迹,比如《总兵贴》也好,《大军贴》也罢,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元璋行文写字那是不成问题。
虽然在他的其他圣旨里,每多见有大白话。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行使他的权力。
从时间上看,两个现存的朱元璋的真迹,都是在他称吴王之后的事。
也就是说,当他的事业越来越大,管的人和事越来越多。
和属下的交流,更多的必须通过奏折这种方式的时候,朱元璋已经通过不断地自学,应付自如了。
说句难听的,封建皇帝里,要论谁的字最好,当属创造了“瘦金体”的宋徽宗了吧。
可是靖康耻,徽钦二宗“北狩”。
字写得再漂亮,又有什么用呢?
就拿朱元璋来打个比方。如果他当了吴王,还是认不了多少字,即使是字认的很多了,但是句读(dòu)呢。
古代的文章又没有标点符号,断句的本事,是靠老师教,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得来的。
相信以朱元璋账下的人才济济,也不难解决这个问题吧。
自己不认识,自己没法断句,让人读给他听可以不可以?
就比如前面咱们讲到的茹太素的例子。
如果担心被蒙骗,那么通过两个人分开读同一篇奏折,来去伪存真,并选定读奏折的人,可以不可以?
所以,批阅奏折,即使是朱元璋一开始没多少文化,也不会成为他处理事务的障碍。
最可虑的,反而是到他“龙书案”上的奏折内所写的东西,有几分真,有几分假?
是不是他的下属们只想让他知道想让他知道的东西?
事情推导到这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宋朝的君王为什么把官职搞得这么复杂,叠床架屋。户部的度支职能被三司使拿去,兵部的调兵职能被枢密院拿去。
而朱元璋则创造性地发明了职小而权大的六科制度。
封建帝王为了牢牢抓住皇权,就只能采取这种互相制衡的方式。
即使是这样,朱元璋也是不堪重负。
虽然取消了丞相,取消了“四辅”,但是在洪武十五年,无奈之下,又任命了几位大学士。
包括明朝第一位状元,吴伯宗。
本来只是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一跃成为五品的武英殿大学士。
还有宋讷,吴沉二人,都是从翰林院捡拔起来的大学士。
但是,这可不是朱棣当朝时初具雏形的内阁。
因为他们三人只有“顾问”的权力,而没有代为批阅奏折的权力。
之所以从翰林院里简拔他们三位,也是因为翰林院和詹事府承担了替朱元璋看奏折,提供建议的职能,类似于皇帝的秘书的职责。
这其实,还是一种制衡。
但是比“四辅”制要好很多了,吴伯宗他们好歹都有一定的基础,经受过朱元璋一段时间的考察。
可见,朱元璋虽然出身农民,一开始没有机会学习。但是随着奏折成为朱元璋和下属们的重要交流方式,他通过各种制度的设计,以当时的条件,比较好的解决了批阅环节,及奏折内容的真实和行文简练的问题。
------------------
推荐阅读:
面试通过一家公司,就从银行离职,公司背调发现在银行是派遣,以此取消offer咋办?
上一篇:文化元素如何变文创产品?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