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一些国产剧不看字幕,都听不清楚演员在说什么?难道是观众听力下降了?
为什么现在一些国产剧不看字幕,都听不清楚演员在说什么?难道是观众听力下降了?
-----
网友解答:
-----
确实,现在的内地电视剧,多数存在听不清人物对白的情况,需要依赖字幕。但是八九十年代,还有本世纪初的绝大多数电视剧,没有字幕,却能听得清清楚楚。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很多,但不得不说的是,正是因为字幕的大量引入,才导致了演员发音清晰度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这里引入一个例子来类比。古时候,唱歌主要是民歌、戏曲和美声,特点就是字正腔圆,声音高亢。每个字都要求咬字清晰,绝不含糊。比方说唱“我”、“说”这些字时,嘴要张很大,圆形。而在近几十年,才出现了通俗唱法,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流行歌。发音不再必须清晰,声音不再必须高亢,不再禁止假声。为什么?很简单,
因为麦克风的发明
。没有麦克风就必然不会有流行歌。比方说如果周杰伦生活在古代(没有麦克风和音响),他唱歌时连十米之外都听不清楚。而唱戏或美声,一百米外都能穿透。
老一辈喜欢听字正腔圆,高亢有力。但是现代多数人更接受流行唱法。流行唱法更加自然,更加简单,更加个性(不像美声或民族几乎都是一个腔调)。
不是因为古时候就不想唱“自然的”通俗唱法,实在是没有麦克风和扩音设备
。
好了,电视剧的演员发音也是类似的道理。字幕的出现,使得发音清晰度不再那么重要。要说到最清晰的,当要数播音员,特别是新闻播音员,还有就是相声和小品演员。但是大家仔细想想,相声和小品清晰,是为什么?有没有觉得他们说话和我们平常说话不太一样!你能明显感觉到相声小品中的对白是故意把声音抬高了的,比日常说话声音“尖”一些,“响”一些。就给人一种“害怕别人听不见”,扯着嗓门说话的感觉。朗诵,话剧,这些场景也有这种感觉。就是都略带夸张。都是字正腔圆,有时感觉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的,不能拖泥带水。
早期的电视剧,也或多或少是这种感觉。八九十年代的电视剧,
以港台剧为主,内地播放的全部用的配音,
当时叫“国语”,现在叫普通话。我们也能明显感觉到配音功底很深,而且说话字正腔圆,略带夸张。所谓夸张,就是说和平常说话不太一样。换个角度看,就是说你一听就知道是电视剧或电影里的声音,不是现实中的录音。现实中不会用这种腔调说话。相反,当你看新闻里的记者采访时,那种普通民众的声音你就分不清是普通人的录音还是电视新闻采访的声音。也就是采访中的声音是自然的,“不夸张”的腔调。
要练就这种高级配音的水平,是有一点难度的。这就好比美声,民歌,话剧,朗诵一样,需要专业训练。我们在八九十年代,已经非常习惯于那种声音。甚至认为电视剧就应该用那种声音说话,用自然说话的腔调反而不正常。
而近年来内地的电视剧,说话声音越来越接近正常说话,相对说来,不再刻意要求字正腔圆
。特别是都市剧,有的完全就是不加任何修饰。
但是,这种“正常”的腔调,反而不容易听清楚了。这就好比,流行歌不用专业发声方式,用的“自然”发音,就没有美声听得清楚歌词。
导致这种情况,字幕的作用很大。因为有了字幕,才让(配音)演员说话更倾向于使用自然发声。正如同有了麦克风,才有了不刻意高亢发声的流行唱法一样。以前不是不想用自然发声,而是没有字幕(针对影视剧),没有麦克风(针对歌唱)。
国外很多地区的影视剧是没有字幕的,比如美国、日本、韩国。我国以前也没有。后来才规定必须有字幕。或许是为了照顾特殊人群。没有字幕有没有字幕的好处,就是更加专心地看人物表情,动作等。但是既然国内已经养成看字幕的习惯,那么发声清晰度就退居其次了。
除了上面说的配音方式发生改变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代的很多电视剧背景音乐过于嘈杂。八九十年代的背景音乐以我国古典乐器为主,而且往往比较单一。比如赵雅芝的新白娘子传奇,背景基本就是以笛子为主,不会干扰演员说话。而现代电视剧,加入了太多的西洋乐器,以钢琴和多个小提琴为主,多声部,和弦。感觉就是嗡嗡嗡的,很吵。我在不看字幕时有的电视剧只要背景音乐没有播放,基本能听懂大部分,但是一旦嗡嗡嗡的背景音乐一响起,能听懂90%的字就不错了。我在看一些军旅题材的电视剧时,专门留意过,背景音乐甚至超过80%的时间。有时候一集看下来,就没有安静过,交响乐一直在响。可能美其名曰烘托紧张气氛吧。
这种区别在于,以前的电视剧,背景音乐较少,而且多数是单声部单一乐器,有主旋律。而现代电视剧背景音乐较多,多声部,多种乐器,无主旋律。也可以简单地说,以前是独奏,现在是合奏。哪个更吵想必就很清楚了。以前背景音乐我们能记住,琅琅上口(代表有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黄日华天龙八部等),现代背景音乐简直就是噪声,难听还记不住主旋律。
-----
网友解答:
-----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在曾经一档很火的节目里,有一位老戏骨——李成儒老师就怼过当下新生代的一些流量鲜肉。
这个问题,我也曾经疑惑过。回忆里小时候很多电视节目是没有字幕的,那时候没有字幕但是却能将演员的台词听的一清二楚。
后来不知不觉的中电视剧都配上了字幕,很多节目也都配上了字幕,一开始我并没有关注到这一点,只是同以前一样的去观看。直到有一天。
我记得好像是在B站看一个视频,感觉总是缺点什么,看的特别累,看了好长时间才反映过来这是一个没有字幕的视频。那一刻,我才突然意识到“字幕”这一回事。
之后,我看视频的时候总是会先去看视频有没有字幕,如果没有,我一个视频基本上就会看的很累。起初我也以为是自己长大了,可能因为带耳机或者听音乐声音过大的原因造成了影响,但是我找了一些老视频和新闻联播,却发现没字幕我也能听懂。
虽然发现了问题,但是我却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然后那段时间正好在看一档综艺叫做《演员请就位》,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原因所在。
节目里,李成儒老师的一番话,很好的解答了这个问题:
所以不难看出,当下观众对字幕的依赖是一个因素,但是知识一个很小的因素,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在于演员身上。
在现在这个流量当道的时代,演员本身的质量成了其次,只要有粉丝,最后的成品就有观众愿意买单,导致很多所谓的演员敷衍了事,也曾一度出现“1,2,3.....”数字对口型代替背台词的演员。
当流量成为了影视的大头,剧集的质量和演员自身的表演素质就会开始变得无关紧要,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国内圈钱的烂作越来越多的原因。
作为观众,我们对于这些烂东西只能避而远之吧,但是对于好的演员和剧作也表示衷心的敬佩。
END
我是阿灰,更多精彩关注我的账号,看完欢迎评论、点赞、转发~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本人的感受是:一、剧的效果声太多太大,影响了演员的说话声;二、部分演员吐声不太清,音准欠佳;三、生活环境比以前噪音高了几倍甚至十几倍(汽笛声、电机声、机械声、音响声……);四、剧中对话录音,主人语言不突出,效果不理想;……。
-----
网友解答:
-----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吧!
英国某心理学家有一次在准备一段影片的时候,主人公发出了ba的声,但却做出了ga的口型,但令人惊讶的一点使,大家都认为自己听到的不是ba,也不是ga,而是da,随后这位心理学家就对此进行了研究。
该为心理学家准备了一段影片,并安排了四组声音与口型不一样的方案,分别是ba的口型,ga的声音;ga的口型,ba的声音;ka的口型,pa的声音;pa的口型,ka的声音。而测试者被分成两组,分别以看影片+听声音和只听声音两种方式进行测试。
结果发现,只听声音时,90%以上的人能够准确的辨别,但是在看影片的时候,错误率极高,成人的错误率高达92%,这也意味着口型作为一种视觉信息,影响了人对听觉信息的认知,随后,人们将这种效应称为“麦格克效应”。
所以人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只要没字幕就觉得听不清楚,就是“麦克格效应”在作怪,因为不管剧中人物的发言是什么样的,字幕是拥有“最终解释权”的。
当然了,这是客观解释。个人觉得,这还与部分演员的台词水平有关,像《我爱我家》中,也是没有字幕的,但是大家却能够听的清除,在86《西游记》中,李扬先生学猴说话,大家都能够听得清除,所以部分年轻演员台词功底不行,也只能让人看字幕了,那么对此你怎么看呢?
-----
网友解答:
-----
此问题的提出不但揭示了現在电影、电視剧的乱象,也是在为弱势群众维权和呐喊。
我用几个典型的小事例证实影、剧侵犯了那些人的利益。有一个老者78岁了,耳聪目明,只是听不懂方言和外语,而眼睛又跟不上快速消失的字幕,所以,每次看新电影和电視剧都要让年过半百的儿子相伴提词。还有一对盲人夫妻,开了一家按摩店,可店里总是播放着老电影的录影带,客人问他们为什么不看听新的影視剧,他们的回答也真是雷同,听不懂方言、吐字不清的对白,特别是听不懂大段的日子鬼子话。还有一个老奶奶,年轻时也曾上过扫盲班,可岁月的流逝学的字早已忘的差不多了,而老人又是比较新潮爰看新的影視剧,这可就苦了上初二的小孙女,成了奶奶的提词器。为了能看好听清影视剧的对话和歌词,老人们频繁的更换不同度数的老花镜;孩子们不断询问这是那个省的方言。
有们影視剧还创新性的引入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所谓特邀演員,装腔作势的满口噴着不知出处的语言,如不看字幕一定会被搞的一头雾水。就连热播剧《亮剑》我对门的邻居家还有一个小序曲呢。邻居的儿子今年6岁上幼儿院大班,这不放假了吗,特爱看打仗的影視,《亮剑》就是其中之一且连看几天,这就害了照頋他的奶奶,每当出現日夲鬼子对话,就抻着脖子喊奶奶来当翻译,多亏奶奶背熟了这段台词。
人们的听力水平如常,影视剧服务大众的初宗变了。
-----
网友解答:
-----
回忆里小时候很多电视节目是没有字幕的,那时候没有字幕但是却能将演员的台词听的一清二楚。后来不知不觉的中电视剧都配上了字幕,很多节目也都配上了字幕,使得人们特别依赖字幕,有些没有字幕的剧就会失去一部分兴趣,还有现在对演员台词功底的低要求也是有一部分原因的。演员台词,基本功欠缺,随意性大,本来电视剧也是演的日常琐事,在录制时也没有严格的审核,直接点儿说,字幕就是填补含糊不清的对白台词,观众可从字幕中接受语言意思,从观景中又得到了确认,就是心里更踏实些。电视剧本身音响不好造成观众听不清楚。现在的电视剧有些是拍摄现场原音再现,音响设备不好,后期处理粗略潦草,最后呈现给观众的就是似是而非的感觉。还有就是译制片,音响是后期配制上去的,如果没有字幕显示,大多数人都是听无字天书,一塌糊涂。还有一些方言拍摄的,原本是要想栩栩如生地再现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但是却事与愿违。当下观众对字幕的依赖是一个因素,字幕的出现,使得发音清晰度不再那么重要。要说到最清晰的,当要数播音员,特别是新闻播音员,还有就是相声和小品演员。现在的影视剧台词说话声音越来越接近正常说话,相对说来,不再刻意要求字正腔圆,特别是都市剧,有的完全就是不加任何修饰,所以要求低了就听不太懂了,再加上人们现在对字幕的依赖造就了现在的现象。
-----
网友解答:
-----
听力下降是不会的,因为你换一个年轻人,听力状况检查良好的,给他放无字幕的电视剧,看完之后让他回忆演员说了些什么,十有八九也说不清楚的。
所以不是听力下降的原因,是
长时间注意力集中能力和信息储存记忆能力下降了
。(当然这是排除掉演员台词功底差劲和收音配音效果差等客观原因)
长时间注意力集中能力
现在这个时代是充斥着碎片化信息的时代,想想看现在的短视频,几分钟一个视频就涵盖这大量信息。人们的注意力不断的被转移、被吸引,以致于现在普遍长时间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大大下降。
而没有了字幕,只有声音接收这一个途径来理解演员说了些什么,一部剧好歹也有个四十分钟,这么长时间的专注力,现在根本很少能有人做到, 因此,当然会听不清演员在说什么,因为你注意力已经被分散了。
现在也有很多专门培训提高专注力的项目,来抗衡注意力不断下降的趋势。
信息储存记忆能力
听清,这里面是有两道程序的,首先你要听,然后你要清,就是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理解,这里面就有涉及到一个记忆力的问题了,试想你根本没记住演员说了些啥,怎么可能听“清楚”。
而信息储存记忆能力的下降,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信息爆炸,有太多的信息需要被处理,另一方面是因为网络搜索能力的强大,很多人丧失了记忆的动力,而不经使用和训练,能力是最容易退化的。
字幕的补充功能
正因为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下降,现在国产剧基本都标明了字幕,就是为了让大家在注意力和记忆力开小差的时候,还能通过第二种方式进行强化。
你没听见的概率大,你没听见又没看见的概率就能小很多。
当然,有时候剧作的品质好坏,也影响一个人看剧能不能“听清”,你说有些雷人狗血剧,听清了能有啥,根本不用管那么多,但有些比较优质烧脑的,你听不清还会倒回去再看一遍。比如我看《长安十二时辰》的时候。
这也是差别啊,你不是听不清,是觉得不值得费那个劲。
-----
网友解答:
-----
不是观众的听力下降了,问题出在演员身上。别不服啊,第一代电影都是无声的,观众为啥还能看懂?谁能给亿万观众解释解释。
-----
网友解答:
-----
不是听力下降的问题,也不是配音的问题!
原因有两个吧,
首先是汉语本身的问题。
不是说汉语不好的意思,
现代汉语的
同音字
特别多,只有400个音节,却要表示20000个常见汉字的意思,很难区别同音字。
而汉字有分化同音词的功能,字幕辨义能力强,观众理解快。
不要说字幕,就像是我们日常很多时候,没有字幕,直接聊天,我们有时也会发生搞笑的误会,要不然抖音啊、快手啊也不会有那么多谐音梗啦哈哈哈哈。
第二个,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
那就是帮助听力障碍人士去理解。
我们很多人听力健全,所以觉得听东西清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其实中国还有很多残障人士,没有字幕会大大加大他们的理解难度。
有人之前问了差不多同样一个问题,汉语电影为啥要字幕?
下面有人回答说:“对不起,我自幼失聪。”
不是开玩笑,我们站在一般人的角度,站在大多数身体健全的人的角度,似乎很容易忽略这些事情,甚至忽略这些人的存在。
因为,没有人会大声说:“我是残疾的!”
他们更多是选择沉默,于是你也更难注意到他们。
所以说,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真的很重要,不要觉得一切理所当然,有时候,你觉得轻而易举的事情,别人可能花费很多时间、精力才能做到。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有些人经常说方言的,看得懂汉语,听不懂普通话,那也是能理解的。毕竟,普通话的普及也有一个过程。
你觉得轻而易举,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并不那么容易呢。
最后,我只能说,多些理解和包容吧,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世界都不一样。你可以不理解、不共情,毕竟那是别人的故事,但起码不要以俯视的眼光去看待吧。
人微言轻,我能说的也就那么多啦。
-----
网友解答:
-----
说到底,观众的听力从来都没有问题,出问题的是演员的配音。用专业配音很正常,演员自己也是要背熟台词的,否则在演戏的时候,配音容易和嘴型对不上,更关键的是,不背熟台词,也无法入戏。
-----
网友解答:
-----
不是听力不好,而是演员的台词功力下降的很厉害。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说,近些年演员的基本功下降的很厉害。
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科班出身的演员台词功力也在下降。在80年代以前,当时中国能够开办表演系的院校并不多,最出名的只有4所院校。分别是北京的三所和上海的一所,也就是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和解放军艺术学院,还有上海戏剧学院。此外还有少部分地方艺术学院,比如南京艺术学院也开设表演系,但是影响力相对较低,远不如上面4所。应该说当时还没有出现演员热潮,报考人数比较少,因此招生人数也很少,当时每所学校的表演系每年一般只收一个班,班级人员数量在15人到25人之间。师生数的比例是比较低的,这也就使得老师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从目前活跃在荧幕上的那批80年代的毕业生的表现来看,表演功底普遍比较扎实,别的不说,单就台词功底来说,确实要比现在的演员好的多。不打字幕也不会有障碍。
90年代以后,追星热潮开始兴起,有大批的艺考生涌向了表演系。在这种情况下,表演系的规模急剧扩大,除了老牌的四大院校以外,很多本来也没有什么基础的艺术院校甚至于非艺术院校普遍开设表演系。这就使得科班毕业的学生迅速上涨,没有相关办学基础出来的这些学生,水准当然就要差一些。而老牌院校的学生质量其实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下滑,除了招生规模扩大以外,师生数比例下降以及当代学生整体素质的下滑都是主要原因。
在这样一个大浪潮之下,科班演员水准普遍下滑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其实现在有很多著名演员在台词这一方面都不是很过关。比如刘烨和林更新等人,在表演的时候东北口音非常浓厚。这很容易让人跳戏。我个人认为这主要还是自身努力不够的原因。同为东北籍演员,不少老演员的台词功力非常深厚,比如杜雨露。
第二,选秀模式成为了现在演员的另外一个重要供给渠道,也拉低了演员的台词水准。
演员确实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旧社会有句话叫做祖师爷赏饭吃,指的就是演员的天分,其实要比后天努力来的更为重要。很多非科班出身的演员,其实成就不亚于科班出身,甚至于更为辉煌。香港的很多著名演员是通过报考无线艺员培训班而踏上演艺之路的。这个培训班其实时间不长,一般只有半年时间,说到底就是一个简单的岗前培训而已。但是这个培训班培养出了很多著名的演员,比如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等人。所以在这里并不是反对非科班出身的演员,而是指目前选秀模式下,确实对于演员的整体水准产生了比较恶劣的影响。
其实演员是在戏里边泡出来的,不管是科班还是非科班,都要通过大量的表演实践,才能实现从一个门外汉到行内人的转变。但是现在的选秀模式严格来说培养的不是演员,而是偶像明星,但是做的却是演员的工作。这就导致了表演水准严重下滑的结果。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果说过去偶像剧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社会现象,那么现在流量明星则已经成为了娱乐圈当中的焦点所在。大部分流量明星都是通过选秀出道的。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麻烦的现象,那就是高收视率和高回报并不与演技正相关,这也就使得制片方对于演员的演技实际上不再做进一步的要求,衡量的主要标准还是一个经济回报嘛。在这样一种恶劣的行业环境下,演技毫无意义。对于台词实际上也不做要求,现在很多流量明星的台词都是靠后期配音演员完成的。所以台词功底,似乎也就没有什么用了。但问题在于台词本身是演员表演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于某种程度上讲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不为过。连这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无法完成,很难想象能够完成表演的其他部分。所以不少配音演员吐槽根本就没有办法光凭配音挽救惨不忍睹的演技。
在经历了几年的资本浪潮之后,中国的影视娱乐圈,正在走入一个冬天。短期来看似乎不是一件好事,但从长期来看,这将有效教育资本,从而使行业良性发展,反倒是一件好事。最近一两年,流量明星扑街的事情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市场方向也已经出现了变化,演员的表演日益回归本位,这也将有效促进表演质量的提升。总的来说现状虽然不容乐观,但未来前景还是比较光明的。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富在深山招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这句话你们赞同吗?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