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哲理的诗,你最喜欢哪首?
富有哲理的诗,你最喜欢哪首?
-----
网友解答:
-----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用这句诗来形容今日之青年,一点不为过。看似日落残阳,其实霞光炫彩,充满生机!
这句诗字字珠玑,每每读来都觉满口留耳。仿佛看到了一个风流倜傥、桀骜不驯、英姿飒爽的青年在向我走来!一个匆匆过客,远方水天相接之处茫茫缈缈......
此句中,鸟是有生命的,而天空和云霞则是无生命的。诗人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描绘了一幅色彩协调、动静搭配的彩色图画。在辽阔而浩渺的景色背景下,孤鹜和秋水看起来比较远,诗中将“远”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把孤鹜所在的地方向着极限推演,那里正有落霞,把秋水延伸的长度向着极限推演,那里正是天空。
晚霞长空亘古常存,而孤鹜则只是一个匆匆过客,给人一种永恒和短暂的感触。“孤”鹜与“落”霞齐飞,一只“孤”鹜,缘何而孤?飞向那里?……令人顿生情思。“秋水共长天一色”,远方水天相接之处,茫茫缈缈,那里是王勃的心绪所在?那里景色又如何?……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大自然是充满诗意的。不论旭日升、明月出、落霞红、潮汐起,抑或姹紫嫣红百花开,鸟兽为了生存而奔波。年青人在登高的旅途中只有不断从危机中寻求光明,从失落中学会自我欣赏,从平淡中发现亮点,才能将江景一览无遗!
-----
网友解答:
-----
如果说那首诗赋有哲理可以说出很多,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尽管这首诗揭示了跳出局部,全面看问题,认识问题的哲理,但是,我觉的,此诗不是根本性的哲理诗,其内涵还较浅显。而,禅宗六祖慧能的诗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完全的哲理性诗了。有人会说,朋友你是不是信佛啊?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我不信佛,但是,我喜欢这首诗。
佛教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是建立在对世界的认知,和人的渡劫和神行的修为中。只有人彻底摆脱了客观物质的桎梏,才能摆脱一切痛苦和磨难。也就是所为的四大皆空。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支脉。她是哲学对世界认知的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世间万物都是心的外像,只要休心,抛却一切干扰就可以净化心灵。
我认为可以把慧能的偈诗作为自己净化心灵,内心修养的警句。可以不去追求永无休止的物欲,和无为的纷争,使自己心静下来。
是的,罗马皇帝亚历山大在临终前,让人在他的灵柩两侧挖两个洞,入殓时,将他的两手放在灵柩的挖好的洞外。他说:我来到这个世界两手空空,走的时候也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带走。
禅宗的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就可以使自己更好的修为,洁净物欲横流的心,更好的净化自己的灵魂。当然,我不信佛,喜欢这首偈诗只是一种冥想,洁净自己内心的方式。
-----
网友解答:
-----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黄金无足色,白壁有微瑕。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8、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2、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1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1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15、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25、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2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2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1、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3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6、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3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4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3、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4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4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网友解答:
-----
古今中外富有哲理的诗很多,我们能读到富有哲理的诗是很有限的,我最喜欢苏轼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明]
此诗为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游庐山时所作。
庐山处于江西境内,其峰岭纵横交错,高低错落,连绵起伏,千沟万壑。
[解释]
题西林壁:把诗刻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处于庐山西麓。
横向与纵向去看庐山,所得到的样子是完全不同的,这里的岭与峰应该指庐山的风貌形状。
从远处、近处、高处与低处各个方位去看庐山,所得到的样子也是不同的。
为什么看不出、得不到庐山完整的真样子呢?是因为观者身处于庐山的纵横交错的深处。
一二两句是写景,三四两句是立意,是主题思想。
[哲理]
根据诗中最后一句,我们可想象出她的弦外之音,要想认识庐山的真正面貌,只有离开庐山深处,到庐山之外找准观察庐山最佳位置,全面了解庐山真实的样子。
这首诗的深刻哲理是: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看问题,要摆脱主观局限性,不能\"以偏代全\",学会全面看问题。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
要強调的是这首诗的哲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这是我最喜欢富有哲理诗《题西林壁》的原因。
(注:以上回答仅代表个人观点)
-----
网友解答:
-----
文字上,我向来喜欢简单干净立意明确的东西,对于哲理诗也基本遵循了这个审美标准,喜欢简约、清新、质朴型的。
至于说“最”喜欢的诗,好像没有认真考量过。但是“喜欢”的是有的,既然题主并未限定古代诗还是现代诗,那就来说几首喜欢的现代哲理诗吧。
1.顾城《远和近》:
你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2.林希的《土》: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3.卞之琳《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4.威廉·布莱克《天真的预言》(节选)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掌中握无限,
霎那成永恒。
5.顾城《间离》
在最后一页
书变得透明
那些鱼游泳
面色晴暗
生活在渔具之间
云出十里
未及孤村
最喜欢哪一首诗我虽然选不出来,但是最喜欢的一句是确定有的,那就是顾城《间离》中的最后一句“
云出十里未及孤村”
!
-----
网友解答:
-----
1.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哲理】作者在这首诗中,运用极其浅显而朴实的语言,深刻地说明了两点哲理: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二、事无止境,希望达到更高的目标,就必须不畏艰难,勇于登攀。
2.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3.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4.琴诗(宋 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
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缺一不可。
5..八阵图 (唐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
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
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6.观书有感 (宋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
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7.论诗 (清 赵翼)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
网友解答:
-----
【王典馥荐赏】杨万里《促织》
借物寓理,含蓄蕴藉
——杨万里绝句《促织》探析
四川王典馥
[精品屏风]
促 织 杨万里
一声能遣一人愁,
终夕声声晓未休。
不解缫丝替人织,
强来出口促衣裘。
[特色探析]
历来吟咏蟋蟀的诗作佳篇颇多,如杜甫就写有这样一首《促织》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描写做客被废之人的悲苦心情,凄楚哀婉。对一个满腹心事、彻夜无眠的人来说,它那一声连一声如泣如诉的唧唧啼叫是最容易牵动愁思悲绪的。
而宋代大诗人杨万里的这首《促织》诗,则别有兴寄,借蟋蟀之咏,道织妇之若,可称一首出意翻新之作。
开头二句“一声能遣一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摹写促织的鸣声,偏重于人物的内心感受,重点落在一个“愁”字上。遣,有致使意思。“一声”、“一愁”写愁之切,“终夕”而“声声”写愁之深。
第一句起得平,第二句承得缓 ,皆写促织之鸣,亦即反复在写愁的深切实在,难以排遣。“声声”这一叠字,表现主人公的主观感受,“愁”是全诗的诗眼所在。愁是人的愁,而愁又由声而起,作者把蟋蟀和听蟋蟀的人并写,互相体证,以突出“愁”这一主旨。
蟋蟀的叫声是终夕不停,到晓未休,而第一声都使人愁思漫漫,那么,这位必愁的主人公是谁呢?又何以一愁如此呢?一、二句均未道明,作者只反复地写一个“愁”字,平起缓承,为下文铺设。
经一抑再抑之后,三、四句方才陡转笔锋,一气道出愁之所由:“不解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缫丝,把蚕蔷浸在热水里抽丝;强,有强横、无理的意思。至此,我们才明白作者反复所道之“愁”,原是织妇的愁。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位辛劳操作的织妇,为生计所迫,她不得不如此终夕长夜地纺纱织布,即使这样,也不能纳足官税,不能饱中腹、暖寒体。满腹的辛酸悲苦,劳作的困顿艰难,本已使人不堪忍受,促织一声接一声的连绵不断的鸣叫,更增添了她的烦恼,加深了她的愁绪,所以她忍不住发出这样的埋怨:
不能够替人纺纱织布,却只顾来开口催促人织衣制裘。这种毫无来由的嗔怪看似无理,实际上却最富情理,恰好表现出主人公内心无可奈何的哀怨,反映了生活的苦难在人的精神上的压抑是多么沉重。
由此可知,这首《促织》诗的艺术特色有以下特色:
一、含蓄蕴藉。
在我国古典诗歌的创作题材中,反映织妇的苦难是其传统题材。如:
孟郊《织妇词》:“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于濆《辛苦行》:“窗下掷梭女,手织身无衣。”杜荀鹤《蚕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些诗作都是直接从织妇们的苦难入手,客观地摹写,真切具体的辛劳艰难都尽寓于一个“愁”字当中,特别是《蚕妇》,对促织的怨怪,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她似满腔的积郁、怨愤再也抑制不住,一下子迸发出来,一吐为快,很有力度。比起孟郊等人的诗,杨万里这首《促织》显得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二、谐音双关。
蟋蟀的鸣叫与人的织衣制裘本不相涉,本诗托物以伸意,由促织而及织妇,这一联想是通过谐音双完成的。促织,本是一个连绵词,作者却故意裂字析义,化用成“促人织衣”之间,一语双关,又把二字巧妙地安置在三、四句中,使人悄然莫觉,浑然天成。
总之,全诗表面是句句写蟋蟀,实为句句写“促”与“织”,道织妇之苦而无一写明言,真正做到了“句中无其辞而句外有其意”。诗的三、四句是故设反嗔,一声声蟋蟀鸣叫竟成了蛮横催衣促裘的声音,把蟋蟀的鸣叫人格化了,出人意外又让人心领神会,具有一种不露声色的诮皮、幽默诗风,真正体现了诚斋诗“通录活脱”的特点。
-----
网友解答:
-----
《题壁》
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
争似满炉煨榾柮,漫腾腾地暖烘烘。
该诗,表面上说,用一堆茅草烧火取暖,烧得很快,一下子化为灰烬,如用树桩子放在炉子里慢慢燃烧,火焰虽不高,但不断散发热量,给人带来长时间的温暖。实则另有所指,前两句比喻在政治上,用投机取巧手段猎取权位的人,虽一时得势,气焰万丈,但转眼身败名裂,化为云烟。后两句暗指甘心隐居,默默无闻的人,在人间孜孜不倦地生活着。
-----
网友解答:
-----
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我始终喜欢。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的意思是: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若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这里的方塘:又称半亩塘,是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这首诗不仅韵律优美,使人禁不住浮想联翩:那就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还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可以想像,自己走到方塘前,望着清澈明朗的活水,天光云影映入塘中,忽而移动,层层荡漾,犹如仙人的影子在其中徘徊,可想而知那是怎样的一种意境,我想大概仙境也莫过如此吧。
这里的“鉴”有很多说法,有的说是指盛水的器物,或许应该是一种青铜大盆吧。也有学者认为“鉴”是镜子,可以映照万物,可以明澈照人。
“天光”应该是说天的光彩和云影,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颤动,犹如人在徘徊。我总喜欢把她想像成“仙人”在其中徘徊,留下的层层涟漪。嘿嘿。
这里的“渠”也是一种比喻,就是代指方塘里的水。
总之,这些都是景物描写。
言归正传,不要只看事物的表面,一定要探讨作者的原委哦。
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诗,实际上是写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这首诗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寄托着对莘莘学子的浓浓希冀。
读书需要追求新知,诗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这样才能达到日新月异的进步。学子在读书时要克服浮躁情绪,能使自己的心清澈如方塘之水。池水清澈便能映照出天上云影,恰如人经常开卷阅读便能焕发神采,亦如烛照万物。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
实际上,这是诗人以景喻理,形象而又深刻,巧妙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令人愉悦的读书感受。这是一首脍炙人心的诗,诗中所表现的读书有所领悟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愉悦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也是一种自得自在的境界。
这是一首极其富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所以,这首诗成了万千学子的座右铭,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能激励人心,让人莫忘初衷,懂得进取,时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谢谢!
------------------
推荐阅读:
因为经商失败,欠几家银行60多万,万用金和圆梦金,银行说要起诉信用卡诈骗,怎么办?
上一篇:以前很常见的“头痛粉”是什么,为什么现在药店买不到了?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