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背水一战打胜了,为何后世却再也没人敢轻易用此计策?
韩信背水一战打胜了,为何后世却再也没人敢轻易用此计策?
-----
网友解答:
-----
首先得提醒大家,韩信背水一战的结果是胜了,但我认为他在这个结果出来之前,心里也是没底的。换句话说,韩信也是在冒险,只是冒险成功了。
韩信之后,确实很少有人用“背水一战”的计策,但不等于没有,比如民国时期著名军阀、东南五省联军司令孙传芳就用过。在1927年8月著名的龙潭战役(位于南京东郊)中,他率军从徐州杀回老巢南京,就用了“背水一战”这一招。为此,他把部队送到长江南岸之后,自己也跟着过河,坐镇江南水泥厂指挥,还下令把船开回北岸,让大刀队看管……尽管如此,他还是惨败。
同样是“背水一战”,为什么韩信成功创造经典战例,孙传芳却一败涂地?比较这两个人这两次战事,很值得玩味。
韩信“背水一战”能够成功,真正的原因不在于勇气,而在于智慧,说得更直接一点——不在于水边没有退路的部队,而在于另一支奇兵。别忘了,韩信下令部队背水列阵的同时,还派出一支分队迂回到敌军(赵军)大营后方。当两军主力交战时,这支奇兵利用赵军倾巢出动,迅速占领赵军大营,遍查己方旗帜,还击鼓呐喊,引起赵军注意。赵军扭头一看,连大本营都被韩信的部队占了,以为很快就要被两面夹攻包饺子,于是军心大乱,哪还有心思和韩信的部队干架。换句话说,如果韩信没有派出那支奇兵奇袭成功,他的“背水一战”恐怕也只能失败。毕竟,韩信麾下只有3万人,而赵军达20万人……
孙传芳玩“背水一战”之所以搞砸,关键在于他虽然领悟了这个计策的“真谛”,也学韩信那样派出奇兵,却未收奇效。
为什么?
从兵力上看,孙传芳麾下人马6万,李宗仁指挥的部队也是6万,双方旗鼓相当,而且孙传芳刚在徐州击败北伐军,占有心理优势。孙传芳过江后,一方面把主力部署在南京东面,打算向西猛攻,另一方面派出一支奇兵,企图从西面袭击南京,直接威胁敌军统帅李宗仁。在孙传芳看来,如果李宗仁跑了,北伐军必然军心大乱,士气大跌,然后就是崩盘。
可惜,孙传芳运气太差,计划没能实现。
8月24日凌晨,孙传芳派出的奇兵乘船偷渡长江,企图登陆南岸大胜关,从后路包抄南京。不料,这支奇兵在安徽和县兔耳矶巧遇两个人——从九江回南京的李宗仁,从下游逆流而上的北伐军第37军军长陈调元,暴露了目标和企图。结果,孙传芳这支奇兵乘的是小船,数量虽多,但使不上劲,根本不是对方军舰的敌手,上岸的部分人马也被李宗仁调动部队剿灭。这样一来,孙传芳从西面奇袭南京的计划失败,只能靠东面一路强攻,最终致败。
作为孙传芳的对手,李宗仁承认自己能够取胜有运气成分:“我军转败为胜,孙军一败涂地,虽云人事,岂非天命哉!”(《李宗仁回忆录》,第362页)
参考资料:
1.[美]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0
2.文史资料存稿选遍·东征北伐[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3.[台]王云五、李圣五.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
4.邵维国.五省统帅孙传芳[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1997
-----
网友解答:
-----
首先要说明,韩信上演“背水一战”奇迹后,后世敢用这计策的人,其实也有不少。
只不过,绝大多数的后果,都是悲催。
最典型的,就是三国时代的“汉水之战”里,曹军名将徐晃,效仿韩信的“背水一战”,在汉水边上列阵。却没想到摆开阵势叫了一通阵,对面的赵云黄忠,却是毫无吭气。待到徐晃喊的精疲力尽,无奈只好撤军时,赵云黄忠却兵分两路杀来,正好把背靠汉水的徐晃大军,一股脑全赶进了水中,杀得近乎全军覆没。
“背水一战”这绝招,一旦用不好,就是大麻烦。
所以自徐晃之后,也就很少有人敢用。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韩信就能凭借着这招,一举打赢楚汉战争里的关键战役呢?最重要的原因是:“背水一战”,并非是把军队扎在水边,然后一顿动员嗷嗷叫这么简单,相反,这是一套高难度的技术动作。
要了解其中难度,就要看看历史上的韩信,是怎么做的。
韩信“背水一战”的经典战役,就是楚汉战争中的井陉之战。
这场战役的情况是,韩信带的是数万新兵,对面赵国的强敌,则是号称二十万的大军,而且早早守住了险要战略要地井陉口。对于韩信来说,这简直是彻头彻尾的绝路。
那么韩信又是怎么做的呢?在把兵力背水布置前,韩信还做了这样几个事。
首先是情报战,面对强敌的韩信,把军队的情报工作做到了极致,
以至于大战在即,赵军主将陈余与谋士李左车的密谈内容,竟全数放在了韩信的案头上,骄横的陈余不听李左车建言,坚持要主力决战的昏聩决定,也叫韩信知道个一清二楚。于是韩信这才下定决心,选择背水一战。
所以说,做出背水一战的抉择,
首要的前提,就是情报到位,做到知己知彼。
而在摆开背水一战架势后,韩信也并非是瞪红了眼血拼。他的套路分两步,第一,就是要摆开背水一搏架势,诱引赵国大军轻敌,脱离营垒发起追击。第二,才是最关键的,韩信事前布置的两千特种部队,要在大战开打前,趁夜从小道上山,待到赵军脱离营垒追击后,他们就要抄掉赵军的后路,拔掉其营垒。
这样的战术布置,
并非仅仅是依托大水决死一搏,而是要先挖一个大坑,把赵军诱引进来后,再展开殊死搏斗。
于是,战役开打后,整个过程就严丝合缝般的进行:主动发起进攻的韩信,假装兵败如山倒,将赵军主力引到大水边,无路可走的韩信大军,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与赵军展开血战。这时韩信的特种部队,将战旗插在赵军营垒上,就成了压弯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二十万赵国大军崩溃,韩信东进的道路就此打通,奇迹,就此缔造。
这样的奇迹,哪里是背靠大水碰运气?相反是步步为营的谋划。
最为重要的是,也只有一支万众一心的部队,才能在这种绝境下,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韩信背水一战的奇迹,也同样来自他卓越的治军能力!
于是,不能做到知己知彼,不能拥有一支万众一心的强兵,不能依托战略态势,做出靠谱的谋划。所谓“复制背水一战”,不过是学到皮毛。弄巧成拙,也就不可避免。
参考资料:《史记》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
网友解答:
-----
背水一战这种战法虽然能够极大地激励和刺激士兵的士气和战斗力,但是却极具风险性,而且要打一仗,背水一战更多的是依赖于敌方的临场发挥和敌方将领的水平。这种把自己的命运绑在敌人的身上的人,那就是真正的蠢货!
历史上面两次重要的战役,一次是巨鹿之战,项羽率领大军破釜沉舟,击溃了秦国30万长城兵团!第二次就是项羽率领两万多汉军击溃了赵国20万大军!其实史书更加侧重的是军队的士气,英雄的史诗以及其中的荡气回肠。因此他很容易在某些细节的地方让你刻意的忽略掉,虽然史书之中也会有所记载,但是这个记载你必须得仔细看!
无论是项羽还是韩信,他们都没有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对方犯蠢自己人,超神这样一个问题!两个人都是以弱胜强,其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天平上面某一个砝码的重量给他放到最大化!
项羽击溃秦国长城兵团里面有两个重要的事情,第一,秦国长城兵团的主帅或死或被擒!第二。楚国军队攻破了秦国的粮道!
正是由于以上两点,项羽才能够做到以弱胜强,否则秦国长城兵团百战之势,(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岂可会因为楚国军队超神而临阵退缩,更难的情况他们也遇见过!
至于说是韩信背水一战,这个里面就更加明确了!韩信率领大军正面吸引赵国军队主力,而派一支2000人的骑兵偷袭了赵国大营,最终导致赵国军队军心大乱!
所以我们发现两位军事统帅,他并没有寄希望于自己背水一战的士兵战力超神能够屠杀对方,而是选择留有后招,能够让自己手中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化!
如何才能够发挥到最大化的,最重要的就是针对敌人的士气,针对敌人的指挥中枢,针对敌人的粮草,进行下手,士气低落,军队打不出战绩,那么军队只能溃逃,而敌人指挥中枢一旦被端,那么敌人将会陷入内乱,自己将无暇顾及。最终军队大败而跌呢?粮草一旦没了,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那么军队也打不了仗!
-----
网友解答:
-----
背水一战,是一种奇谋,也就是兵法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就是把自己陷入绝境,被敌军包围,从而激发出士兵的作战潜力,从而提升军队作战力,达到击败敌人的目的。
这种打仗风格风险度非常高,必须要了解敌军统帅的指挥能力以及军队作战力,才能确定是否可以用此计谋,盲目使用必定对自己无益。所谓的奇谋,就是非常冒险的计谋,这种计谋往往是高手用在菜鸟身上的,真正的高手过招是没有奇谋而言,只有更强的战略比拼,战略要比谋略更加复杂和高级,有兴趣的可以查资料区别一下。
奇谋是建立在敌方进攻和防守存在严重的低级军事漏洞之上的。擅长用兵之人,是不会犯低级军事错误给别人有机可乘,这类人吃败仗不是败在奇谋之上,而是败在正面战场上或者被更高级的战略击败,这类人往往被称作名将,擅长战术作战,缺乏军事战略;
像背水一战这种奇谋,只能用于敌军统帅指挥能力、治军能力和军事武器极度差三种条件缺一不可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否则背水一战或者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奇谋都是死路一条。为什么这么说呢,被包围一方,属于兵力弱的一方。如果敌军统帅指挥能力强或者精通阵法,军队不会出现一哄而散的局面,兵力弱的一方很难冲出去,即便冲出去损失也很惨重,失去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义;如果敌军统帅指挥能力差,但是治军严谨,士兵能做到临危不惧,将领也能临危不惧的指挥士兵作战,那么这样的军队只是作战时打的比较混乱,但是不会出现一哄而散的局面,这样的局面,弱方也很难冲出去,即便冲出去也会损失惨重;如果敌军军事武器先进,弱方也很难冲出去,即便冲出去也会损失惨重,比如敌军有先进的弓弩射程远,或者有中型火药战车,弱方可能连敌军都碰不到就已经损失殆尽;
所以背水一战要成功必须满足敌军统帅指挥能力差、治军弱、军事装备差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基本都是以失败告终,这就要求在使用背水一战时要彻底了解敌军情况在决定是否可用。
我们现在来分析韩信背水一战的情况:敌军统帅指挥能力赵王,是一个无能的统帅,拥兵十万大军,在手里面就跟无兵无将一样,有人才不会用,指挥军队打仗不会,典型的无能统帅;统帅无能,士兵临时组建起来,没有出色的人训练士兵,所以军队是不堪一击的军队;军事武器与韩信相比,也不占什么优势;韩信对这样的军队发起进攻,这样的军队一遇到攻击,立马就会出现一哄而散,溃不成军,这就是韩信为什么背水一战能成功,而后人很多人模仿都失败了,真正会用兵的人,都是靠战略取胜,不会靠奇谋冒险取胜,除非对手真的很弱。如果韩信对项羽来个背水一战,哪怕项羽比韩信军队少一半,韩信都会死的很惨,这就是对手强弱的差距。
在军事才能中,军事思想>治军>军事发明>战略>战术;军事思想以孙武为代表;治军以诸葛亮为代表;军事发明以诸葛亮、戚继光为代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治军出名,军神李靖评价诸葛亮所带领的军队只有白起带领虎狼之师可以与之媲美。诸葛亮军事思想是: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有能之将,无制之兵,不可胜;强调治军强于将才;这也是我国现代的治军思想: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
网友解答:
-----
你好,韩信背水一战打胜赵国,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赵国大将陈余是个僵化迂腐的书呆子。他率领20万大军在井陉口修筑防御工事,准备与汉军决战。广武君李左年提议,趁韩信大军深入井陉口首尾不相顾时派人抄小路截断汉军粮草辎重,这样一来汉军不日即败。但是陈余不听,他不屑于用这种阴谋诡计,而且也怕其他诸侯笑话他懦弱,区区几千疲敝之师还需要耍诈,不是让人笑掉大牙么。
而韩信是个用兵比较谨慎的人,他派人打听了赵军的动向之后,就放心大胆的纵兵深入了,在井陉口以西扎营。半夜的时候,他派人偷袭赵军大营,引赵军倾巢出动追击,然后趁大营空虚,把所有赵军旗拔掉换成汉军旗。
然后又派出一队精兵做前锋,背临绵曼水,面向赵军阵地,摆开了阵势。
拂晓时分,陈余看到韩信大军背水列阵,笑着说,这是兵家大忌,没有退路怎么行,由此也产生了轻敌的情绪。
天刚蒙蒙亮,韩信率兵进攻,赵军人多势重,韩信不敌,抛弃帅旗战鼓就回撤。陈余见汉军败退,急忙挥军追击,守营的赵军也追出来掠取汉军旗鼓,洋洋得意。赵军越发觉得汉军好打发,更加轻敌了。
汉军退守到水边,无路可退,韩信传下军令:决一死战,后退立斩,以激发士兵的强烈求生意志。
两军从早晨杀到中午,仍不分胜负。陈余怕士兵疲敝饥饿,就下令收兵回营,刚退到半路,却见自家营地里满是汉旗,不禁惊呼,怎么大营被汉军夺去了!将士们一听,惊慌失措,自乱阵脚,争相四散逃命。大军乱成一锅粥,杀了一些逃跑的士兵也无济于事。
汉军这时内外夹击,大败赵军。
背水一战能大获成功,得益于韩信熟知兵法又能灵活运用,对自家军队的短处有深入了解,敌众我寡,战士容易心生退却之意,将他们的退路阻断,反而激发出了强烈的求生意志。对对方的战略战术也进行了研究,示敌以弱,让他们大意轻敌。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
而对手仗着人多势众,不屑于使用阴谋诡计,也没有制定很好的作战计划,终至失败。
背水一战本是险招,能成功真的需要考虑很多因素,若有一环有失误,就难以成事。我想这可能就是后世再没人敢轻用此计的原因吧。
-----
网友解答:
-----
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是说在双方作战时,如果一方陷入死地,看到没有活路,横竖是死,就会拼命作战,反而会取得战场的胜利。韩信用此计谋,在与赵国作战时,背水为阵,大败赵国,还因此形成了一个成语:背水一战。但是,韩信此战以后,后世再没有人敢用此计,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韩信背水之战的情况:
公元前204年,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交战,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余轻敌之心,摆下背水阵,鼓吹本军将士奋勇作战以书死里逃生,并另派两千轻骑兵趁陈余倾巢而出夺取赵国城池,并插满汉军旗帜,赵国军队上下恐慌,以为大势已去,军队大乱,四处逃散,赵军大败,韩信并俘获了主帅陈余。
看一下韩信取胜的前提,是两千偷袭人员决定了战场的的胜负,背水之战的人员看到偷袭人员占领了对方的城池才增添了战斗的勇气,而陈余的军队看到自己的城池被敌方占领,觉得大势已去,顿时军心涣散,无心恋战。如果没有偷袭人员,韩信的军队取胜的概率一半都不到,他的背水军队只是吸引陈余的注意力,让陈余忽略了偷袭军队,这就是韩信的出其不意,才战胜了赵国。再看看三国诸葛亮伐魏,马谡照搬兵法,让军队驻扎在山顶,还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张郃断了他的取水之道,结果军队大乱,四处逃散,禁止不住,致使大败而归。
后人没有人敢用这个计策,还在于别人用过的奇谋,一旦用过,就不再是奇谋了,你再用,敌方一眼就可以看穿,起不到奇谋的作用。
由于以上两点原因,所以后人基本不用这招了。
-----
网友解答:
-----
项羽有破釜沉舟战秦兵,韩信有背水一战,马傻有街亭置之死地而后生,孔明有空城计等等。背水一战是在迫不得已情形下的一步险棋,成功与否一靠运气二靠智谋。毛主席在保卫延安时就运用了空城计和背黄河水一战的险棋,当时胡宗南数十万大军直扑延安,毛主席彭老总率两万多人与之周旋。毛主席也在其中,誓死不渡黄河。没有保卫延安牵制和麻醉敌人,就没有挺进大别山等解放军的战略转移。背水一战不是不能用,要站在战略眼光下积极应用才能成功。
-----
网友解答:
-----
古往今来只有韩信一个人,可以背水大胜。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几番仍效法,均以失败终。
韩信东进灭赵时的井陉之战,是如何以不利为有利,变弱小为强大,死而后生,以少胜多的?让我们一探究竟。
先看一下交战双方的兵力与地形情况,一方是赵军主帅陈余集结的大军,号称20万,先占据了有利地形井陉口,筑造了营垒,防守以待。井陉口是太行山有名的八大隘口之一,在它以西有一条长约几十公里的狭窄驿道,不利于大部队行进,而且在赵军营垒前方还有一条河流,背山临水,赵军可以说是占尽了地利。另一方是韩信率领的军队,想要突破井陉口,向东攻击赵国,兵力数量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不过从先派出的两千轻骑和万人先锋部队来看,兵力最少在3万左右,不过战斗力一般,精锐部队都被刘邦发往荥阳抵御项羽去了,将士平时也没怎么训练,因为韩信开始率领这支军队破魏下代也就在此三个月前,就是在这样一种兵力和地形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之下,韩信是怎么指挥打赢的呢?
第一步,暗中打探。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陈余手下李左车曾向陈余认真地分析了地形和敌情,井陉道路狭窄,车马不能并行,行进的军队要绵延数百里,因此汉军运送粮草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鉴于这一分析,李左车进而向陈余建议:由他带领奇兵3万人马从小道出击,去夺取汉军的辎重,切断韩信的粮道;而由陈余本人统率赵军主力深沟高垒,坚壁不战,与韩信军周旋相持。李左车认为只要运用这一战法,就能使得韩信求战不得,后退无路,不出10天,就可以彻底消灭汉军。而韩信正是了解到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这一计谋,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而陈余认为自己兵力和地形都占绝对优势,用不着这么多诈谋奇计,放韩信走这百里井陉道,等你兵疲马困出来时,依托地势与你正面决战。陈余设想的很好,只不过韩信又是给你表演又是跟你玩魔术,不按套路出牌啊!
第二步,在大军行进到距离井陉口还有三十里的地方,下令停止进军,让战士们宿营,早早休息。养精蓄锐,陈余想到的韩信也想到了啊!
第三步,半夜传令,挑选两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红旗,从隐蔽小道上山,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的军队,一旦赵军倾巢出动,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这一步关键在于出其不意,所以必须半夜行动,不能让赵军发现。
第四步,派出万人先锋部队,出井陉口,渡河,背水列阵。这样做出于三个考虑,一是可以先渡一部分军队,对方没有看到韩信的主力,就不会贸然出击,等到主力渡河时,就减少了一部分渡河时间,防止对方半渡而击。二是背水列阵,看似是兵家大忌,使对方轻视,正所谓骄兵必败。三就是列阵本身的作用,摆好阵列,为后面的激战做好准备,而此时对方巴不得你背水列阵,所以不会进攻,列阵时间充足。
第五步,先锋背水列阵完成后,韩信率主力开始渡河,全部过河后,并没有会合那一万先锋部队,而是后队改前队,亲自出马,大张旗鼓地朝赵军营寨而来,列阵求战。赵军占尽兵力和地利优势,果然打开营垒攻击汉军,双方激战了很长时间。
第六步,汉军主力撤回到河边的阵地,之前列阵的先锋部队顶上,缓冲一下,防止主力撤退时溃不成军。赵军看到汉军撤到河边,退无可退,更是倾巢出动,企图一举全歼汉军。汉军的确退无可退,只能殊死搏战,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而赵军因此也不能取胜。
第七步,两千精骑趁着赵军倾巢而出,突袭赵营,拔旗易帜。而赵军一时不能制胜,想要退回营垒,发现营垒插满了汉军的红旗,大为震惊,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了赵王的将领,于是军心大乱,纷纷落荒潜逃,溃不成军。汉军前后夹击,大获全胜。
这七步环环相扣,少了其中任意一个环节,韩信都赢不了!
假如韩信不事先打探,贸然进入井陉狭道,那主动权就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了,后面的谋划也就不那么自信了。
假如韩信不在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宿营休息,对方以逸待劳,等到背水决战时,能不能顶住,也就另一说了。
假如韩信没有拔旗易帜这一招,单凭正面对决,就算置之死地而后生,军队战斗力被激发出来,由于兵力地利的劣势,最终也难逃失败的结局。
假如韩信不背水列阵,由于军队平时疏于训练,一旦打起来,难免人人自保,佯装撤退时更容易溃不成军。
假如韩信的主力部队不是最后出现的,那军队渡河就成了问题,这就给了对方一个半渡而击的绝佳时机。
最后制胜的关键一步,拔旗易帜,动摇了敌人的军心,赵军纷纷落荒而逃,赵将即使诛杀逃兵,也不能禁止。
后人只是单纯模仿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忽视种种特殊条件,只能是东施效颦。
这也是为什么,古往今来只有韩信一个人,可以背水大胜。韩信真不愧为兵仙啊!
-----
网友解答:
-----
背水一战!仅仅是背水吗?成功也绝非侥幸。信息战,心理战,排兵布阵,指挥若定,上下一心!后世效仿者所以失败,怕是只学了个皮毛。
-----
网友解答:
-----
历来的兵法条例,何止上千条。摆在那儿,就看后来的军人们怎么去用。
著名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里面几乎对这些计策都有详细的说明和论证,使用。但是,学达毛皮的多,真正领会的少。著名的战国时“纸上谈兵”和三国时的街亭之战。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脱离了当地当时的具体情况,招致了失败。
因此,基本的一点,对于军队的作战制定原则,只有一点,就是毛主席所说的,要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在是毛主席在几十年的战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教训。
韩信的“背水一战”,按韩信的行动方式,有了另外一种运用:置之死地而后生,处于亡地而后存。——这也是兵法里面的条例。韩信把它们提炼了一下,丰富了“背水一战”的内容和使用地点。
从韩信的这一次战役来看,他的“背水一战”的成功,包含了其他几条兵法计策。
提早埋伏,用五千人埋伏在山沟里面,趁机占据赵军大营,使之无归来而逃散。
侧面攻击,占据大营的汉军从后面攻击,断绝后路。
虚张声势,诱敌深入,骄兵之策,建立大将旗鼓,装出一个二百五将军的样子,让赵军娱乐,使赵军放弃警惕心。
韩信还怕赵军本出来追击,他采取装作失败而丢盔卸甲的措施,把许多东西都扔了,故意让赵军去捡取。这样把赵军诱骗到自己的埋伏圈,进行决战。
如此看来 韩信的“背水一战”,就不是单纯的一条战争计策了,他使用了许多条兵法计策来为“背水一战”这条主题基础铺路打基础。
而后来的将军们,只看到韩信成功,而没有研究韩信为什么会成功。然后自以为可以按照兵法,打一次自己的战争。结果,大多步了赵括,龙且,马谡,苻坚们的后尘。自己赔进去就算了,还给士兵和国家带来灾祸。这就是妄谈兵法的结果。
所以,战国名将赵奢说得好,“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赵括很喜欢谈兵,所以,后来招致了失败。
截断我方士军归路,爆发我方士兵的斗志。韩信把自己一方放在没有退路的地步。没有退路就只有杀开一条出路,杀出一条生路。所以,战斗意志就非常的强。可以以一当十。在里面又有韩信对士兵的作战心理的深刻研究。
后世的军人,得不到韩信的成功,从此可以看得出一二。
总而言之,韩信的“背水一战”,是由许多计策构成的,并不是单纯的一条计策就可以打一次胜利的战役。
二十万赵军,一顿饭的功夫,被韩信“背水一战”消灭,赵国灭亡。
-----
网友解答:
-----
背水一战的战术,一直以来被历代兵家视为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韩信的成功在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智慧。但也需要靠点运气,有足够的客观条件,不然就是自取灭亡。
首先背水一战的战术是被运用在井陉之战中,韩信以三万兵马对抗赵国二十万兵马,由于双方兵力差距之大,导致一开始韩信就处于被动的状态下,但战争的结局是韩信打败了多余自身数倍兵力的赵国。
当时汉军跟赵军阵地隔着一条河,本来不出意外的话,韩信基本上是必败的结局。而韩信也知道普通打法是赢不了赵军,首先军心就开始动摇,得让士兵有战斗下去的欲望啊。于是他提前就跟将领说列阵背靠山,前面临水泽,让士兵背靠水排阵,给士兵打气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
于是韩信安排了一万士兵背水列阵,在安排一部分士兵去引诱赵军的全部军队离开大本营,使得他们来到河边跟韩信剩余的两万多军士交战。这时,在安排一部分奇兵去偷袭赵军本营,才有可能赢得胜利。
不过,这个渡河引诱有个不能避免的漏洞,就是韩信的军队在渡河到一半的时候,赵军进攻的话,就会导致结局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赵军也不是没啥能入,当时赵军有个李左车就建议赵王趁着汉军渡河渡到一半时,就出击攻打,那韩信必败无疑。可是,赵王自大,认为自己这么多的人马,还怕一个韩信,不屑于趁人之危。他要堂堂正正地打败韩信的不败神话。
于是,剧本就像韩信想的那样,大军渡过河流,背水一战,全军视死如归。韩信还指挥大军在交战一会就假装溃败,扔掉自己的旗子,赵军不疑有诈,纷纷赶上来捡战利品,因为那时后期拿来领赏。这一幕被韩信也看在眼中,自己安排的奇兵也成功偷袭了赵军大本营。
赵军此时就慌了,阵型大乱,因为他们不知道背后有多少人等着杀他们。而此刻的地形,刚好不利于赵军发挥人数优势,赵军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守,也就导致韩信大胜。
纵观全局,不全靠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只能说韩信是真的厉害,依靠地形,摸清敌我双方的心理,成功的打赢了这力量悬殊的阵地战。
可是,但凡赵王不自大,采取手下人的意见,韩信就得败。如果韩信治军不严,手底下的士兵也不会完全相信韩信能够绝地反击。如果地形不合适,那么同样也不会造就这场战役。这也是后世很少有人能复刻背水一战的战果,因为需要有太多的客观条件。
------------------
推荐阅读:
上一篇:稻城亚丁怎么样?值得去吗?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