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老家七月半的鬼节习俗吗?来分享一下?
你还记得老家七月半的鬼节习俗吗?来分享一下?
-----
网友解答:
-----
过去无锡一带有钱人中元节要设盂兰盆会,请僧人做佛事,放焰口,以荐亡灵。“焰口”是古印度传说中的一种恶鬼,身形焦枯,口内喷火,咽细如针,故而得名。佛教对这种饿鬼施食的经咒和念经仪式,就叫放焰口,民间把这种仪式作为对死者追荐的佛事之一。
据老辈人的回忆,无锡在1935年曾经举行过一次盛大的盂兰盆会,地点在城中祟安寺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上。由祟安寺的高僧登坛作法,坛高三层,中间坐着一位如《西游记》里唐僧一般打扮的和尚为主僧,两边是16个身披袈裟的僧人,桌上燃点香烛,法器齐鸣,庄严热闹。祟安寺东面是三清殿道观,里面的道士也没闲着,他们也在道观后门空地上塔台,唱起了对台戏。由道士登台作法,中间坐的老道就像张天师模样,两旁则是16个身穿法衣的道士,桌上供着灵牌、宝剑、符等。他们奏着悦耳动听的道教音乐,又是别有一番韵味。这次盛会被无锡老百姓称之为“僧道斗法”,一直到午夜才告结束。
-----
网友解答:
-----
七月半前几天,最好少出远门,更不能很晚时还在外面走夜路。
七月半当天,夜晚最好不要出去了。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在这一天的傍晚,拿着纸折的元宝,到三岔路口去烧掉,据说是烧给那些孤魂野鬼的,手里还要拿个不锈钢盆使劲敲打,发出急促的当当当的声音,大概是催那些野鬼拿了钱快快离开。
编辑
-----
网友解答:
-----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老家家家户户格外忙碌……
传说“七月半”,阎王大赦群鬼,放假半月。所以民间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的习俗。
我家“七月半”这天,吃过午饭,全家人围成一桌包伏包。伏包是用商店买来的土黄纸扎成的,三五张包成有棱有角的金条模样。母亲和妹妹包得又快又好看,我是家里的“秀才”,就在伏包上写字。正面中间竖写“故显考魏公ⅹⅹ讳大人受用”字样,右边竖写“今当中元之期,谨具伏包八十三包(父亲享年83岁),伏乞纳之”字样,左下方写“孝男ⅹⅹⅹ化”即成。
已出嫁的姐姐会在下午买些阴钞(印制冥钱)和祖用供果等物赶过来。记得父亲去世那年的七月半,姐姐还买过灵屋,跟真的一样三层小洋楼,扶栏、台阶、窗花、门神都有,大堂中间还有电动式麻将桌……犹记得灵屋大门两侧有副对联:“人间未遂青云志,天上先成白玉楼”。
母亲做好祭祖用的肉、鱼等供品;哥哥买回鞭炮、阴钞、香和酒,还有孔明灯。准备就绪后,我们把所有祭品摆放在簸箕上,然后,我和哥哥小心翼翼地抬着来到村口大道边……
大道边早已聚满送祖的人。有上香烧纸的,有燃放烟花的,有放孔明灯的,还有作揖祷告的……我们好容易找了片空地,母亲在地上用粉笔划了一个大圆圈,并画了个箭头,方向指向父亲坟墓方向。我们把伏包、阴钞、鱼肉、酒具等放在圆圈内。我们兄弟姊妹跪在地上,上香、烧纸……姐姐倒满一杯酒,洒在地上,呜咽起来;母亲掩面而泣;我和哥哥妹妹大呼:“父亲收下吧!给您送钱来了!保佑我们平安吧!……”。哥哥接着把鞭炮绕圆圈一周,点放起来,我点上孔明灯,让它越升越高,越升越高,最后跟别人的灯聚在一起,渐渐变小……
送祖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习俗,不变的是对先祖的感恩和思念……
-----
网友解答:
-----
在我老家,七月半、鬼节,烧亡人纸,好像不上坟。
而在徐州市区,七月半之前的三、五天内,路口、路边,在晚上,多见烧纸的。而公交车上,不时遇有携纸钱、该是上坟的人。
-----
网友解答:
-----
这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尤其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每当这个节日,小辈们就会回到老家来为自己的祖先上坟。
……
------------------
推荐阅读:
上一篇:颈动脉有斑块,可以跑步吗?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