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撤退后,慈禧是怎么对待那些不进京勤王的东南各督抚的?
八国联军撤退后,慈禧是怎么对待那些不进京勤王的东南各督抚的?
-----
网友解答:
-----
1900年6月21日,大清领导人慈禧下令颁布《宣战诏书》,向十一国宣战,并下令各地军政首脑带兵进京勤王。
出乎慈禧意料,《宣战诏书》发布后,大清栋梁,两广总督李鸿章磨磨蹭蹭,不肯北上,还抗命不尊,声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报局扣押清廷的宣战诏书,只给各地督抚过目,
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反应是“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两江总督刘坤一在获悉了李鸿章的态度后,跟南方各地军政首脑如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串通一气,统一了立场;那就是共同抗旨,以求东南互保。
他们联合发电,通告列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攻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财产,凡是在辖区之内,均依据条约保护。”
6月26日,由盛宣怀牵头,上海道余联元跟各国驻沪领事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章程九款》、《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商定井水不犯河水,史称东南互保。
1901年9月,李鸿章代表政府跟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大清跟列强的战争以惨败而告终,慈禧也在1901年11月回到北京。
慈禧回京之后,是如何对待那些不进京勤王的东南各督抚的?
慈禧对这些地方大员态度跟庚子之变之前一样,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除了闽浙总督许应骙和安徽巡抚王之春被免职外,其余官员都平安无事。
而且许应骙被罢官是在慈禧回京一年后,跟东南互保无关。
王之春则是在慈禧回銮五年后被罢官,也是因为别的事,跟东南互保没有一点关系。
慈禧之所以对那些没有奉旨的官员进行惩处,主要原因如下:
慈禧手上没有军队
清朝中期,八旗子弟开始堕落,太平军起义爆发后,汉人武装开始崛起,湘军、淮军成为军队主力,满人在军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八国联军侵华之前,政府军主力武卫亲军,分别由荣禄、宋庆、袁世凯、聂士成、董福祥五个将领控制。
庚子之变时,荣禄的部队全军覆没;聂士成战死,所部被宋庆收编;甘军董福祥部因为滥杀无辜被剥夺兵权,甘军也树倒猢狲散不复存在。
而新建陆军的首脑袁世凯是东南互保的参与者之一,毅军的宋庆又是李鸿章的老部下,跟袁世凯交情深厚,不会对慈禧无保留忠诚。
如果命令他们镇压乱党绝对没有问题,如果让他们在李鸿章们和慈禧之间选边站,他们最起码要耍滑头,不会不可不扣执行慈禧命令。
所以说,慈禧回京后,能够动用的兵力不多,不足以向东南地方大员开刀。
九省举措对大清有益
没有进京勤王的地方大员,深知大清不是列强的对手,他们不是不愿意进京勤王,而是觉得双方实力悬殊,硬打是玉石俱焚,让大清帝国遭到灭顶之灾。
也就是说,他们对大清没有二心,并没有割据、搞分裂,依旧把大清当作自己的主子,他们不进京是为了主子考虑的,而不是出于私心。
正是由于东南互保,才让大多数地方免于战火,局势没有失控,维护了大清统治,对慈禧有百利无一害。
值得指出的是,南方的大臣们在进行东南互保的时候,还不断上书慈禧,希望朝廷能够尽快开始和谈,这充分说明他们不是在给大清添乱,不是在隔岸观火,更不是在对大清落井下石,而是为大清江山考虑。
地方大员团结一致,慈禧投鼠忌器
互保九省的官员签订的《东南互保章程九款》是一个合同,也是一个盟约。
既然签字大家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成为利益共同体,组成一个联盟,怕的就是慈禧秋后算账。
既然结盟,牵一发而动全身,慈禧处分任何一个人,其他人都不会袖手旁观,国家政局就会出现剧烈震荡,这是慈禧不希望看到的。因为大清江山太脆弱,经不起折腾了。
东南互保跟慈禧战略方针不矛盾
东南互保地方大员害怕洋人,慈禧也害怕洋人,他们的政治立场是一样的。
跟洋人谈判是慈禧的既定方针,地方大员跟慈禧唱双簧更有利于谈判顺利进行。
1900年8月19日,慈禧在逃出北京后的第五天,就已经后悔跟洋人开战,就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战略,决定向洋人求和。
慈禧在逃跑途中,就发出了两道上谕,第一道发给了军机大臣荣禄和大学士徐桐与户部尚书崇绮;第二道上谕发给了身在上海的李鸿章。
因为荣禄当时已经跑到保定,慈禧把和谈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了身在上海的李鸿章身上。命他火速北上,与庆亲王奕劻一起跟洋人坐下来好好谈。
这还不够,慈禧在一天之后,又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向全国下达《罪己诏》,把主战派当做背锅侠,说大清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等于变着法子向洋人认错。
由于慈禧向列强认错,所以东南互保是在执行慈禧政策,并不违法,为什么要惩处呢?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些地方大员不但无过,而且有功;因为他们挽救了大清,挽救了爱新觉罗家族。
所以慈禧不但没有处罚那些地方大员,而且还以“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为由,嘉奖两江总督刘坤一,赏加太子太保衔,湖广总督张之洞赏太子少保衔。
这实际上,就是慈禧的明确表态,说明大家干得不错。
总而言之,慈禧这样做也是逼不得已,是大清已经风雨飘摇,政府没有能力掌控全局的一种表现。
-----
网友解答:
-----
八国联军撤军后,慈禧没有惩罚不进京勤王的东南督抚。
不惩罚的原因有三点。
首先,
慈禧手上无兵可调,她想惩罚也没有惩罚的能力
。
八国联军侵华之前,清政府组建了一支武卫亲军,一共分为五部。这五支部队的领导人分别是荣禄、宋庆、袁世凯、聂士成、董福祥。其中,荣禄的部队被八国联军全歼;聂士成的部队被宋庆收编,聂本人则战死在天津前线;甘军董福祥部因为杀洋人太狠,被联军列为黑名单,战后被强制解散。
而新建陆军的统帅袁世凯是东南互保的参与者之一,毅军的宋庆又跟袁穿一条裤子。慈禧拿他俩也是没办法。(毅军和北洋新军有很多军官都是拜把子兄弟,比如张勋)
因此,《辛丑条约》后,慈禧实际上是一个光杆司令。她可以以太后的名义继续号令东南督抚,但她要想治东南督抚的罪责,就已经没有知罪的能力了。
第二、
由于慈禧向洋人认错,因而东南互保在名义上是合法的行为
。
慈禧向八国联军宣战时,李鸿章抗旨的借口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借口朝廷的宣战诏书是奸臣胁持太后所下的伪诏)
此借口一出,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立即响应。纷纷说慈禧是受奸人所逼才下的伪诏书。
后来八国联军杀入北京,要砍慈禧脑袋,李鸿章在谈判时力争,说太后是受奸人所逼才下的伪诏,她也不想开战。此时的慈禧只能附和李鸿章的说辞,否则她是自打脸,联军绝对不会放过她。
PS:事后,慈禧以“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为由,嘉奖两江总督刘坤一,赏加太子太保衔,湖广总督张之洞赏太子少保衔。这实际上,就是她给东南互保这一事件定了性。
第三、
互保九省的盘根错节,势力太大。慈禧不仅不能动他们,而且还要利用他们
。
互保九省督抚,基本上是穿一条裤子的。
两广总督李鸿章是淮军领导人;
两江总督刘坤一是湘军出身;
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湘淮两军的关系都很好;
铁路大臣盛宣怀的父亲盛康是湘军胡林翼的旧部,盛宣怀本人与李鸿章的关系也不是一般的好;
山东巡抚袁世凯是淮军旧部;
闽浙总督许应骙的族叔许祥光曾与湘军江忠源一起镇压过太平天国;
安徽巡抚王之春曾跟随曾国藩、李鸿章参与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
参与互保的督抚中,也就广东巡抚德寿和浙江巡抚刘树棠与湘淮两军没啥关系。但他们两人位卑言轻,实际上也没有话语权。
也就是说,东南互保的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关系,是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如果慈禧动了他们中间的一个,怕是其它督抚分分钟要造朝廷的反。
这种分分钟要散摊子的节奏,慈禧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她对东南九省督抚的态度就是一个字“稳”——先稳住再说。
事后,除了闽浙总督许应骙和安徽巡抚王之春被免职外,其余都没有被罢官。而许应骙和王之春被罢官,也是因为别的事,跟东南互保无关。
另外,《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已经风雨飘渺,不得不进行改革(清末新政)。而参与东南互保的几位督抚都偏向于改革,是推动慈禧改革的中坚力量,需要加以拉拢。因此清廷要搞“新政”,就不得不继续倚重参与东南互保的几位督抚。否则,慈禧连帮她推行改革的人都没有。
PS: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都是洋务派代表;袁世凯编练过新军,是改革派;盛宣怀办过铁路邮政,也有改革经验。相比较之下,慈禧之前重用的人,比如载漪和刚毅等人,都是极端保守派,完全不懂新政,慈禧留他们没用。
综上所述,八国联军撤走后,慈禧不能、不敢、也没有必要追究东南互保督抚的责任,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她也就忍了。
至于东南互保十位督抚的结局,这里简单做个叙述。
李鸿章:庚子国难期间,由两广总督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担任与八国联军谈判的全权代表。签署《辛丑条约》后不久,因胃血管破裂,于1901年病死在北京。
刘坤一:事后继续担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并且还因东南互保有功,被加封为太子太保。1902年,病死在两江总督任上。
许应骙:继续担任闽浙总督一职。但很快就遭到御史弹劾,说他在任期间碌碌无为,搞得福建积弊甚深。慈禧对其严重不满,罢免了他的职务,将其开缺回原籍。最后许应骙于1903年病死在了老家广州番禺。
德寿:满族人,时任广东巡抚。李鸿章北调直隶总督后,他代理李鸿章的两广总督,病逝于1903年。
王之春:时任安徽巡抚,事后被平调至广西担任巡抚。在广西期间因为卖国(将广西的出路权和矿权低价转让给法国),引起诸多国人的愤恨。为了平息舆论,慈禧将其革职查办。1906年,王之春病死在老家衡州。死后朝廷追授其为光禄大夫和建威将军,由正二品升为正一品) 。
盛宣怀:因保护东南地方有功,被慈禧赏加太子少保衔。慈禧临终前,盛宣怀被任命为邮传部右侍郎。
刘树棠:时任浙江巡抚(署理),其后事迹不详。
张之洞:被委以重任,但由于权力太大,被慈禧架空,调至京城。慈禧临终前,张之洞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
袁世凯:被委以重任,但由于权力太大,被慈禧架空,调至京城。慈禧临终前,袁世凯官至军机大臣兼任外务部尚书。
总的来说,慈禧对参与东南互保的督抚都没有惩罚。不过,慈禧不惩罚他们,不代表她对东南互保这件事情没有意见。
1904年,慈禧在李鸿章、刘坤一、许应骙三人病死后,委派她的铁杆心腹铁良以江南制造总局迁移为契机,完成了“划一营制”与筹措军饷的任务,打破了东南督抚对东南地区财权和军权的垄断,瓦解了东南互保。
PS:“划一营制”的意思就是将全国武装力量的编制统一,实际上就是剥夺了东南九省督抚的兵权。尤其是湘军和淮军最受打击。不过这个改革对袁世凯没有影响,因为他的北洋新军是清末新军的“模版”。所以铁良南下后,东南诸省实力都大损,只有袁世凯的实力不减反增。
-----
网友解答:
-----
1900年6月21日,当时掌握清朝实权的慈禧太后干了一件让人目瞪口呆的事情,她在不了解清朝军事实力的情况下,公然下令颁布了《宣战诏书》向十一国宣战,诏书颁布之后,也许是慈禧也觉得心虚,随即就命令各地的军政首脑带兵进京勤王。
奈何慈禧这次的命令,得到的回应让慈禧大失所望,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东南地区各省军政首脑都纷纷表示不愿意进京勤王,不仅如此,他们还声称慈禧是被奸人所蛊惑,才会颁布《宣战诏书》。这次闹剧很快就结束了,在八国联军撤退之后,慈禧是怎么收拾东南各督抚的呢?
东南督抚抗命不从
当慈禧的《宣战诏书》发布之后,两广总督、也是慈禧最为信任的大臣李鸿章首先以“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为理由拒绝北上,这是慈禧所没有想到的结果。有了李鸿章的带头之后,紧接着东南地区其余的督抚都纷纷效仿起来。
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的电报局将慈禧颁布的宣战诏书扣押,不允许大范围颁布,只能拿给各地的督抚过目足矣,很明显盛宣怀这样做就是不想让人知道慈禧颁布的诏书,想要把诏书影响的范围缩小到可控范围之内。
湖广总督张之洞随之表示自己“坐拥东南,死不奉诏”,两江总督刘坤一联系了南方各地的军政首脑,包括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等人,他们串通一气,一致统一意见:共同抗旨。
1900年6月26日,在盛宣怀的牵头下,上海道余联元与各列强国驻沪领事签订了《东南互保章程九款》、《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两条协议,商定列强和东南各地井水不犯河水,这些条约史称东南互保,很明显这个时候东南地区的军政首脑为了保护东南地区,已经不愿意听从慈禧的命令了,慈禧对他们的做法,肯定是十分火大的。
1901年9月,随着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之后,列强与大清朝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慈禧也从出逃的地方慢慢返回北京,于当年9月回到北京,接下来就该是慈禧和东南互保的那群督抚算账的时刻了,那么慈禧究竟会如何收拾他们呢?
慈禧如何收拾东南互保的那些督抚的?
事实上慈禧当时在回到北京之后,压根对东南互保这件事情以及参与其中的东南各地督抚是只字未提的,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之前是什么样子的,在这次事件之后,一切还是照旧,这就让人很是疑惑了,以慈禧的胸怀和为人,她怎么可能不收拾这些督抚呢?
当然慈禧内心是想收拾的,可是现实早已经不允许慈禧收拾这些人了,首先从政治利益而言,慈禧就没有办法收拾这些督抚,因为当时这些督抚之间是联合起来的,只要慈禧对其中任何一个有什么过分的举动或者惩罚,都可能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东南地区的这些督抚起来造反,那慈禧好日子就算是彻底到头了,按照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慈禧不仅不能得罪这些人,还要刻意讨好他们,才是继续掌握大权的最佳选择。
很明显慈禧能够掌握大清命脉47年,政治手腕当然不会是浪得虚名,所以在这种危急关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慈禧还是分得清楚的。也许有人会比较好奇,既然在政治利益方面无法收拾这些督抚,那为何慈禧不能动用武力来收拾他们呢?
现实情况是,慈禧当时在军权上边,实力更加不足,清末的军权主要掌握在五个大将手中,他们分别是荣禄、宋庆、袁世凯、聂士成、董福祥,在五人中,庚子之变时,荣禄的军队已经全军覆没,聂士成战死,剩下的队伍也被宋庆收编了。
董福祥经常滥杀无辜,也被剥夺了军权,后来甘军树倒猢狲散就解散了,现在只剩下新建的陆军和毅军,其中陆军首领就是袁世凯,袁世凯可是东南互保的直接参与者,毅军首领是宋庆,他不仅是李鸿章的老部下,还是袁世凯的好朋友,很明显遇到问题他不会选择帮助慈禧。
在这样的军事背景下,慈禧就算是想要动用武力,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她只能乖乖假装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至少这样一来,还可以保证自己继续当大清朝的掌权人,一旦稍微走错一步得罪了东南互保的任意一个督抚,慈禧都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当然了,除了当时的现实情况不允许慈禧收拾这些督抚之外,实际上按照慈禧自己的利益而言,她也是没有必要收拾这些督抚的,因为就算是慈禧颁布宣战诏书之后,这些督抚违抗慈禧命令,但是他们在整个过程中,考虑的并不是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是考虑到大清朝的整体利益,在后来列强要收拾慈禧的时候,他们还坚持声称说慈禧是被奸人蛊惑,才颁布宣战诏书,此举可以说是为慈禧解了围,要不然慈禧必然是完蛋了。
有了这样的举动,对于慈禧而言,可谓是救命之恩了,她当然是没有理由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要不然自己的名声估计还会更臭,想要掌权恐怕更加不可能了。
东南互保主要参与的督抚后来结局如何?
既然慈禧没有是收拾这些督抚,那么他们后来有没有得以善终呢?下边我就分别来大概讲一讲:
李鸿章这个人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在东南互保的时候,他已经年迈了,再加上代表大清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之后,李鸿章一直背负骂名,悲伤不已,不久后便因为胃血管破裂吐血而亡。
盛宣怀因为东南互保中保护东南地方有功,被慈禧赏加太子少保衔,在慈禧临死之前,还任命了盛宣怀为邮传部右侍郎,也算是得到一个不错的结局了。
刘坤一在事后继续担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因为东南互保中有功,被慈禧赏加太子太保衔,最终于1902年病死在两江总督任上,也算是得以善终了。
许应骙事后最开始是继续担任闽浙总督,可是没有多久就被人弹劾,最终遭到慈禧罢免官职,让其回到老家广州番禺养老,最终许应骙就在老家病死,这个算是结局比较凄凉之人了。
王之春在东南互保之前担任的是安徽巡抚,事后被调到广西担任巡抚,从职位变动而言,算是不升不降,不过他在广西期间将广西的出路权和矿权低价转让给法国,引起诸多国人不满,最终被慈禧罢免官职回家养老,最终于1906年病死在老家衡州。
张之洞在事后被委以重任,可是他权倾朝野,慈禧逐渐将其架空,慈禧临死前,张之洞在京城担任休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从职位上而言,这个职位很不错,可是从实权而言,显然是没有他之前的湖广总督大的。
袁世凯在事后也被委以重任,后来还是被慈禧调至京城,将其架空,给了一个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的职位,至于袁世凯的结局,想必人尽皆知,就不需要我过多言论了。
结语
总而言之,参与东南互保的这些东南督抚,就算在慈禧颁布宣战诏书的时候抗旨不从,没有进京勤王,可是事后因为他们手上掌握的实权过多,慈禧太后也不敢拿他们怎么样,只能继续委以重任,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也可以明白一个道理:不管在任何情况下,自身实力够硬才是王道!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
网友解答:
-----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事实上是满清政府的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由于在这之后爆发了辛亥革命,很多人都没有去关注,是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个转折点让慈禧那种弄指甲的阴谋嘴脸彻底暴露无遗,为了权力他可以做到任何的妥协,哪怕扇以前的自己一个巴掌。
为什么会这么说?主要是两件事情。第一,慈禧讨厌光绪,甚至立了一个大阿哥来随时取代光绪的位置,这个大阿哥和光绪的皇后一起欺负光绪,光绪一点儿脾气都没有,因为他知道他只要稍微有一点儿脾气,慈禧磨刀嚯嚯的就准备把光旭给赶下台!
但是就在慈禧松了一口气打算回北京城的时候,这个大阿哥和光绪的皇后再一次翘起来,打算欺负光绪的时候,慈禧上去就给这俩人一个巴掌,然后就说你别动,我替你教训他们两个,接着把这个大阿哥直接赶出了权力中心。
慈禧打的那两个巴掌不是山给这两个孩子看的,而是扇给自己以前看的,同时以外他还同意在这之前同情戊戌变法的官员官复原职,并且心里还一直盘算着如何跟光绪打好关系。跟光绪还在那里谈起正非的事情,殊不知就是她下的命令让珍妃投井自尽。
为什么会说这件事情?其实我们在这里也可以看到慈禧的软弱,你以为他是一个爱国者跟那么多国家宣战,你以为它是一个满清的拥护者,天天护着自己的权利,其实他就是为了自己那点野心和权力欲望,这件事情就已经极大地证明了这一点,人的这点儿面子撕下来以后,路上的那张真脸才是这个人真正的样貌。
至于说这个慈禧怎么对待东南的这些督抚?
这个时候的慈禧都宁愿和光绪去妥协了,他还哪来的时间去管这些在东南独立各自为政的督抚?
其实这个时候的慈禧的脸上简直就是扇的火辣辣的疼第一,(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他相信义和团,相信那些神鬼之说跟洋人开战,结果呢?自己如同丧家之犬被人赶出了北京城。第二,他相信的手底下那些大臣的谣言说不能够让李鸿章这些人权力太重,所以他削了李鸿章的全削了他的兵全,并且挖他的墙角。但这在这之后呢,从李鸿章那里挖过来的袁世凯说好对他忠心不二,并且举报了戊戌变法,可在这之后呢?
袁世凯就在山东面对慈禧被八国联军往死里打的窘境,袁世凯表示自己山东还有事情,你先在那里撑着老佛爷,你福大命大你慢慢打!
慈禧的脸上又被伤了一大巴掌!在这种情况之下,慈禧就算再有心气儿,他也得知道保住自己的命,保住自己的全力。此时此刻还有一个比他更好的选择就在他身边,谁光绪只要光绪走出去走出慈禧的阴影,东南的那些都付杨忍都会直接拥戴光绪,那慈禧就一文不值啦,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得紧紧的把光绪揽在自己的怀里面,然后挡住所有人的视线让别人不知道光绪究竟在想什么,这样他才能保住自己的命。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慈禧临死的时候都必须得把光绪给搞死,因为光绪不死慈禧就难以保证自己死相究竟该有多惨!
这个时候对于慈禧来讲,东南的那些都府本来就不是任他蹂躏的面团,现在自己的老家被八国联军给端了,自己的未来前途未知,此时此刻也不该发脾气,得把这些东南的督抚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里面才是正途!
-----
网友解答:
-----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法等西方列强唯恐义和团会向南方长江流域发展,损害他们的利益,说服盛宣怀出面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地方大员与其合作,签订了《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史称东南互保。
这些地方大员拒不执行清朝要求他们支持义和团的命令,公开指责朝廷政策的错误,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件。
(东南互保的地方大员们)
1900年6月,慈禧太后向全世界发布宣战诏书,要求地方进京勤王。
大清电报局督办盛宣怀立即给广东总督的李鸿章发电:
“以一敌众,理屈势穷。俄已据榆关,日本万余人已出广岛,英法德亦必发兵。瓦解即在目前,已无挽救之法。。。。。朝政皆为拳匪把持,文告恐有非两宫所出者。。。。。今为疆臣计,各省集义团御侮,必同归于尽。欲全东南以保宗社,诸大帅须以权宜应之,以定各国之心,仍不背廿四旨,各督抚联络一气,以保疆土。” 李鸿章接到电报复:“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
(李鸿章)
李鸿章不愧为政治高手,他知道公开反对清政府的诏令是不行的,所以将朝廷的旨意解读为受到胁迫的“伪诏”,这就为各地方大员抗命提供了合理性。
李鸿章的威望在大清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大员有了李氏作为主心骨,便很快团结起来,保证了南方的半壁江山的稳定,在那种国际和国内形势下,殊属不易。
参加“东南互保”的地方大员有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四川总督奎俊、闽浙总督许应骁、福州将军善联、巡视长江李秉衡、江苏巡抚鹿传霖、安徽巡抚王之春、湖北巡抚于荫霖、湖南巡抚俞廉三等人,山东巡抚袁世凯也是暗中支持者。
“东南互保”的中心思想是:南方保证不支持义和团,不与各国开战,保护洋人在华的安全和利益。同时西方列强不得在南方各省进行军事活动。
(八国联军)
由于地方实力派大都不支持,所以慈禧与八国联军开战的结果不问可知。
据说东南各省督抚有个君子约定,如果北京失守,慈禧和光绪有什么不测,将推选李鸿章做总统,来处理善后事宜。
慈禧西逃时肯定对此有所耳闻,虽然老太太心里一万个草泥马呼啸而过,但面对东南半壁变相独立的事实。
面对大清皇帝岌岌可危的地位,面对气势汹汹的西方列强,再看看那些靠不住的号称“刀枪不入”的拳民,做为一个政治家,慈禧没有底气对这些地方上的实权人物搞秋后算账这一套。
她非常明智的找了端郡王载漪和他的儿子溥儁两个背锅侠,同时处理了一批鼓励义和团的官员,算是给了列强和天下百姓一个交待。
既然太后老佛爷是受了蒙蔽,决定“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那么她就失去了处分这些地方大员的理论基础,证明这些人不与洋人开战是正确的,老佛爷又怎么能搞秋后算账呢?
(慈禧)
咱们再开一下脑洞假设一下,如果清政府有强汉盛唐的那种实力,能将这些“番邦小国”打得屁滚尿流,那么老佛爷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是肯定要对这些不听号令的督抚们大开杀戒的,政治说白了就是一种博弈,完全靠实力说话。
所以“两宫回鸾”后,对“东南互保”之事绝口不提,反而还要拉拢这些督抚们。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老佛爷知道今非昔比,大清不是过去的大清了,苟延残喘一天算一天吧。毕竟历史的洪流,不是她一个女人能抵挡的。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作者:冯生
-----
网友解答:
-----
1900年,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向当时世界前沿的十一个列强国家宣战。以一国宣战十一国,这是古今中外从未有过之“壮举”,震惊了世界。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等八个国家立刻做出反应,出兵侵华。眼看八国联军即将打进北京,慈禧急令各地督抚进京勤王。
然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邮政大臣盛宣怀等人压根不理睬慈禧,李鸿章更是直接说:“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有了南方督抚们口径一致的表态,再加上在盛宣怀的策划下,东南省份与列强达成协议,主要内容是只要各国不侵入东南,督抚们就不会出兵相助慈禧,还会保护境内的外国侨民和正常的商业往来。
这就是清末轰动一时的“东南五省互保事件”。
此举让清廷颜面扫地,前头正被洋人端了北京城老窝呢,后头南方督抚们却都当没看见,压根不管慈禧和光绪娘儿俩了!如此怎能不让慈禧大为光火。
那么八国联军撤退后,慈禧又是如何对待这些汉人督抚的呢?
按照正常的处置流程,这些南方督抚们自然都是该从严治罪,不奉朝廷之诏、擅自与敌人达成协议,无论哪一条都是谋逆大罪,搁在哪朝哪代都是流放充军、抄家灭口。
可一向以强硬著称的慈禧,这次不但咬咬牙忍下了这口气,而且事后也没找督抚们什么麻烦,原来是什么官现在还是什么官,依然像以前一样重用。
慈禧为啥突然变得这么宽厚呢?
因为她已经没有了惩罚这些人的能力,说话不硬、放屁不响的,反过来还得靠着他们稳定日益残破的局面。
说到底,“枪杆子里出政权”,任何军政集团都需要相应的军事力量进行保卫,才能撑起腰杆子对下面说话。但此时的清廷,早已失去了自己直接把控的枪杆子,说话也就没有了底气。
清廷最早的战力,是曾经非常骁勇善战的八旗军,这可是满清立朝争天下的根本。可入关后,清廷对八旗子弟各种优待,从生到死都包圆了,“铁杆庄稼”供应下养出来的,是自然而然的腐化堕落。
早在康熙平三藩时,八旗军就有点不行了。雍正改土归流、乾隆十全武功,各场战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大多是入关后收编的以汉人为主体的绿营军。
到了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兴起,八旗军一触即溃,彻底歇菜。可这时即便是绿营军,也腐化成了一手拿长枪一手拿大烟枪的“双枪兵”,根本承担不起清廷对太平军的作战任务。
无奈之下,咸丰只得冒着国家失控的风险下放军权,允许各地汉族大地主组建的团练乡勇,让这些地方部队去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比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等。
后来,清廷被太平军逼急了,更是连地方的财税权也一并下放了。曾国藩、李鸿章这些人,手里有兵又有钱,资本可不就越来越雄厚了嘛!
也就是说,那时的清廷,管用的不是八旗绿营等正规军,而是私人性质的地方武装。这种状况很搞笑也很危险,大家见过哪个朝代是靠地方武装站稳脚跟的?
何况清朝统治者是满人,这些地方武装是汉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清朝统治者不信任他们,他们效忠的也不是皇帝而是各自的将领。
举个例子,咸丰要是想越过曾国藩直接调动湘军,那是不可能的。湘军哪怕不明着抗命,也会以沉默对抗。
到了慈禧时代,清廷权力分散的局面更是糟糕。
这位强权太后,曾试图将两江总督马兴贻安插进湘军系的江南官场,但随着“张文祥刺马疑案”的爆发,清廷算是彻底明白了,自己已经没法直接介入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江南官场,这些人都看着曾国藩的脸色呢。
在此背景下,八旗、绿营不但不是清廷的军事保障,养着他们还是巨大的财政负累。不管是镇压内部的义和团、红灯照,还是对抗外来侵略者,都得依靠汉人重臣们统领的地方武装,比如跟日本人打甲午战争的就是李鸿章的淮军。
更憋屈的是,经过督抚们数年经营,兵权掌握在各地督抚手里,慈禧一兵一卒都要依仗督抚,对各地的掌控力度直线下降。
就连向诸国宣战,慈禧靠的也不是满清精锐,而是前些年刚刚崛起的新势力义和团。这也是东南督抚不愿奉诏的原因之一,他们很了解义和团是什么战斗力。
以上是军事方面的分析,现在再来说说政治方面的。
清朝晚期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数次力挽狂澜的都是汉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等,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来。反观满蒙,拿得出手的大概也就恭亲王奕訢、僧格林沁、荣䘵等。
这就意味着哪天这些汉臣要是撂挑子不干了,清廷就运转不起来,满蒙贵族中间,压根就没人能挑起这副大梁。
慈禧在逃往西安的路上,指定李鸿章为与列强议和的全权代表,给予他便宜行事的大权。不是慈禧特别喜欢李鸿章,而是除了他之外,根本没人能收拾残局。
东南督抚们甚至都已经打算好,若是慈禧和光绪如有不测,就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主持大局。
没成想慈禧带着光绪逃了,李鸿章权衡利弊,认为还不是和清朝最后决裂的时候,于是又开始任劳任怨地奔走谈判,不负他“大清裱糊匠”之名。
慈禧也算有政治眼光,对李鸿章等人的价值看得很清楚。
因而等到庚子之变结束后,慈禧不但不向东南督抚们问罪,而且还假装出一副自己是受了蒙骗,承认宣战十一国这事儿是错误的,和他们维持住表面的一团和气。
-----
网友解答:
-----
1900年,晚清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慈禧以一己之力宣布要单挑十一国联军。不过最终的结果很简单:慈禧战败,赔款算上利息达到了数十亿两白银。
不过这其间就发生了一件怪事:慈禧在单挑八国联军的时候,无数次的要求地方督抚们来进京勤王,结果无人响应、无人应答。这些人除了没有响应慈禧的号召以外,居然还私下地与洋人议和。这种行为按照某些人的看法那一定是严重的卖国行为了。
这还不算最奇怪的,因为按照慈禧的性格、按照皇权模式的搞法,抗旨不遵那是要诛灭九族的。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这些抗旨不遵的地方督抚们几乎都活得好好的、慈禧根本就没有严厉的惩处他们。有的人居然还升了官,甚至还进了爵。
李鸿章剧照
关于八国联军侵略大清这件事情我就不展开说了。我用最简单的语言跟大家说个大概过程吧!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慈禧是非常痛恨光绪以及维新派的,戊戌六君子被斩杀于菜市口了。可是关于如何处理光绪帝的问题却让慈禧犯了难。
原本慈禧是要废掉光绪帝的,可是洋人们却集体出面阻止。慈禧谁的面子都可以不给,可是洋人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于是,废掉光绪帝这个事情也就没有办成,可是慈禧从此对洋人那就形成了刻骨铭心的恨意了。没办法,洋人的这一行为已经粗暴地干涉了慈禧的内政,严重影响到了慈禧的权力格局以及权威性了。
慈禧在心中一直想找回一局、后来的后来义和团运动爆发了。慈禧终于找到了机会、找到了报复洋人的手段。慈禧准备利用义和团的势力来打击教训洋人,从而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
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慈禧率先宣战,可是被八国联军暴揍了一顿,差一点老命就丢了。最后不得不连夜逃往了陕西,在陕西待了一年多的时间才重新回到京城。
这次事件也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大清朝也就无可挽回地走向了灭亡了。
在庚子事件中还发生了一件大事:东南互保的故事。慈禧在宣战的同时就向东南的督抚们下达了圣旨,意思也很简单:赶快进京勤王,一起来打击洋人、打击联军。
可是得到的答复很简单,李鸿章的回复是:此为乱命也,恕万不能从命;张之洞回复:概不奉诏。其他的督抚们的反应也差不多——纹丝不动。
那么问题来了:按道理说这些抗命的大臣应该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咔嚓一刀都很正常。皇权社会抗拒圣旨那可是弥天大罪的存在,不可能被饶恕的。
可是这些抗命的东南互保十位督抚的结局,总体上还算是不错的。我首先来说一下:这些人的结局吧!
李鸿章:这当年是带头抗命的,甚至还有自立山头的打算。可是庚子事件期间,还升官了,由两广总督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来又担任与八国联军谈判的全权代表,签署了《辛丑条约》后不久,因胃血管破裂,于1901年病死在北京。
刘坤一:庚子事件后继续担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结果还因东南互保有功,被加封为太子太保。1902年,病死在两江总督任上。
张之洞:被委以重任,但由于权力太大,被慈禧架空,调至京城。慈禧死后张之洞官至大学士、军机大臣。
盛宣怀:因保护东南地方有功,被慈禧赏加太子少保衔。慈禧临终前,盛宣怀被任命为邮传部右侍郎。
袁世凯那就不用说了,庚子事件以后成为了编练新军的主力核心人员,最终亲手把大清朝给了断了。
其他参加东南互保之人的结局都还不错,例如:王之春、盛宣怀、德寿等等。唯一被罢官的是许应骙,不过也只是被慈禧开缺回了原籍,最后还算善终了是病死的。
终极一问:为什么八国联军撤军后,慈禧没有惩罚不进京勤王的东南督抚们呢?其实不惩罚的核心原因有三点:
原因一:庚子事件之后,当时的慈禧已经没有啥实力了
八国联军打来之后,晚清的武卫亲军基本被打散了、打残了。荣禄的部队被八国联军全歼;聂士成的部队被人收编,聂本人则战死在天津前线;甘军董福祥部因为杀洋人太狠,被联军列为黑名单,战后被强制解散等等。
此时的慈禧手上无兵可用,一个没有军事实力的慈禧那就根本不是以前的慈禧了。当时的慈禧正在西安避难中,就是慈禧想惩罚这些抗命的官员们,她又拿什么去惩罚呢?
表面上东南各地的督抚们都还是以慈禧为大清朝的一姐,可是如果慈禧翻脸不认人的话,估计后来的结果一定是一拍两散了。慈禧当时根本就不敢惩罚他们,实力上也不允许。
原因二:慈禧还要指望这些人,要不然连小命都没有了
庚子事件以后,洋人要求惩罚凶手,其实大家心知肚明——最大的凶手就是慈禧本人了。于是乎,洋人一开始要求慈禧承担战争责任,远在西安避难的慈禧处于瑟瑟发抖中。
后来慈禧不光下达了剿灭义和团的命令,还杀了100多个主战的大臣。由于当时东南的督抚们并没有与洋人作战并保持了良好的互动,于是乎,慈禧还要指望这些人从中周旋来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大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李鸿章当年是带头抗命的,可是后来慈禧不得不派李鸿章去和洋人谈判。谈判中有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一定要把慈禧的名字从战犯名单中删除掉。
当时的慈禧是有求于东南的这些督抚们的,那又怎么会去惩罚他们呢?
原因三:慈禧已经认错了并按照洋人的要求承认东南互保并没有错
庚子事件以后,慈禧已经完全地被洋人打败了、打服了,已经从心里到行动上都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这样一来的话,东南互保的行动在洋人眼里本来就是正确的。慈禧本人也不敢违背洋人的意思重新定义该次事件了。于是乎,既然东南互保搞的对、搞的好,那么慈禧还有什么理由去惩罚这些人呢?
庚子事件以后,慈禧还以“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为由,嘉奖两江总督刘坤一,赏加太子太保衔,湖广总督张之洞赏太子少保衔。这实际上,就是她给东南互保这一事件定了性。
李鸿章剧照
最后我想说,东南互保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呢?我想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方向来思考,东南互保让当地的百姓免于了一场无辜的灾祸、让东南的建设没有毁于一旦,可以说是完全正确的选择了。
至于抗命的问题,我认为:这个命令也许根本就不值得去遵从。有些仗必须打,有些仗就是一定不要打。
-----
网友解答:
-----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东南互保”协议的背景。
1894年,清在甲午战争中惨败于日本,并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自此列强是彻底看清清国的外强中干,其国际地位是一落千丈,如此,列强又开始刮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
随后,1897年11月德国借口“曹州教案”,乘机出兵占据了胶州湾和胶澳。12月,俄国占据旅顺,英国和法国又派兵占领威海和广州湾。
这些列强在占据中国土地后,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他们对于中国百姓是进行无尽的欺压,因此百姓与列强的矛盾开始加剧,与此同时随着清朝战争赔款的加深,百姓不堪重负,终于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是长期流行在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会社,初期与大多数秘密团体一样,他们以“反清复明”为己任,
后随着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的热潮,义和团逐渐转变初衷,改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的侵略。
1900年,慈禧听信守旧大臣山西巡抚毓贤所言,相信义和团能“刀枪不入”、“枪炮不伤”,于是就欲借义和团来抵挡西方列强,由此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随后被清廷所认可的义和团开始在各地大肆烧毁教堂、杀害洋人,同时攻进天津租界。
如此,义和团的所作所为让一直对清朝垂涎三尺的列强再次找到了侵略中国的借口。
5月,英法美俄意日德奥等八国,以“保护使馆”为由,调兵入京。6月,各国议会相继同意入侵中国的计划,随后列强不宣而战,攻占大沽口炮台。
6月21日,慈禧以光绪的名义,下诏向英美法德俄奥日意西比荷等十一国宣战。
当然慈禧虽昏聩,但地方重臣却不昏聩,李鸿章、盛宣怀等重臣都清晰的认识到已现如今清朝的实力是不可能同时与11国开战的,一旦开战,清朝必败无疑,整个中国必定生灵涂炭。因此,当慈禧的宣战诏书以电报的形式下达地方时,时任邮政大臣盛宣怀就下令各地电信局将宣战诏书扣押,只准给地方督抚查看。
而后,东南各督抚在看到这份电报后是震惊无比,刘坤一、张之洞在会衔电奏中就明确指出:
“北事已决裂至此,东南各省若再遭蹂躏...全局瓦解,不可收拾矣”,
即北方局势已经是糜烂至此,如果东南各省再出现动荡,则中国的局势将不可收拾。此后,时任两广总督李鸿章更是公开质疑宣战诏书的真实性,明确表示:
“二十五诏粤断不奉,所谓矫诏也”。
之后,在李鸿章的带头下,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 山东巡抚袁世凯等皆赞同李鸿章所说,即不认可慈禧的宣战诏书,如张之洞就说
“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同时为了应对之后不可预测的动乱,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
“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
的方案来应对此后中国所可能面对的不利局面。
可以说东南各省的主要督抚对慈禧的宣战诏书是持反对状态的,他们皆不希望自己辖下的地区的政治、经济等受到损害,
据张之洞估计,仅1900年2月到4月,东南地区的商税至少少收了六百多万两。
因此,东南督抚深知战火如果烧到东南地区,东南必定大乱,经济实力必定大损,如此各省偿还赔款的能力也会相应减弱。而一旦各省赔款还不起,列强就有可能以此为借口继续增兵,甚至是继续蚕食中国,因此到那时清朝必定会陷入到更大的灾难中。
于是东南督抚为了让南方各省免遭战火的洗礼,转而谋求东南互保。
在慈禧宣战不久,盛宣怀就致电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提出:
“初十以后,朝政皆为拳党把持,文告恐有非两宫所出自者”
,就是盛宣怀怀疑朝政可能被义和团所控,其宣战的诏书可能非慈禧本意。因此,在各省督抚的商讨下,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决意
“会同电勅地方官、上海道与各国领事订约”。
与此同时,作为东南地区最大的获利者英国,他们也担心东南一旦出现动乱,自己在东南的利益就会受损,于是为了维护在东南地区的利益,他们就首先与湖广、两江总督提出愿意和解,并帮助他们
“在所辖地区内尽力维护和平”。
如此,在双方都有意愿维护东南地区的稳定下,“东南互保”协议也就随之应运而生。
1900年6月26日,上海道道台余联沅遵从两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命令,与各国驻上海领事官商定条约,
主要内容包括《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
就这样,东南督抚与列强达成了东南互保的协议。
随后,因“东南互保”的存在,慈禧愚蠢的宣战行为并未对中国造成多大的影响,除山东、河北二地有所动荡外,其余地区皆安然无事。当然,中国大部分地区虽避免了受到战事的波及,但清朝的统治者慈禧却是很不开心,
东南各省督抚的公然抗命,是让清廷威严扫地,同时清末中央对于地方掌控的虚弱,在此时亦也是表露无遗。
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何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刘坤一等东南各省督抚都如此明目张胆的公然反抗慈禧的命令,甚至都绕过慈禧去与列强签订合约,更甚者都还预谋南方独立。
可为何八国联军退兵后,慈禧却根本没有去惩治这些敢公然违命的督抚呢?
原来是督抚的,现在还是督抚,该升官的,还是在升官,总之是啥事都没有。
其实只要看看参加“东南互保”协议的地区,你就知道慈禧为何会不对付他们呢。
1900年6月至7月,英美等国与
两江总督刘坤一、 湖广总督张之洞、 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 山东巡抚袁世凯、 浙江巡抚刘树棠、 安徽巡抚王之春、广东巡抚德寿
等清朝南方各省督抚相继达成“东南互保”协议。
也就是说,此时清朝18个内地行省中,
就有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四川、山东
等11个省加入到“东南互保”的协议中。如此,试问天下有三分之二的行省都是“东南协议”的成员,试问慈禧如何敢去处置他们?可以说,一旦这8位督抚有一位被清算,其余7位督抚一定不会坐以待毙,而一旦这7位督抚反了,爱新觉罗家的天下恐怕也就做不了多久了。
千万别怀疑此时的地方督抚没有这个实力。
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此时因清廷所倚仗的八旗、绿营皆不堪大用,为了平定动乱,清廷不得已只能将军权、财政权、用人权下放给地方督抚,从而倚靠他们来维护其对于全国的统治。
首先在军权方面,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前,八旗、绿营是清政府赖以生存的基本军事力量,
军队由国家管理,饷银由国库拨出,统兵将领由国家指派。
但是在镇压天平天国的过程中,因八旗、绿营不堪一击,每次与太平军对战都是一触即溃,因此清朝是接连丢失城池。如此,为了挽回这一颓势,清廷只能是授权地方督抚自募自练团练乡勇,由此湘军、淮军、楚军等地方武装相继兴起,并逐渐成为清朝的主力。但淮军、湘军等地方武装与清朝的八旗、绿营所不同的是,这些乡勇不归国家管理,军费不由国库支出,统帅也不由国家指派,而是皆有督抚负责,如此久而久之也就形成这些军队只效忠于地方督抚,而不效忠清廷。
其次在财政权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前,
清廷是以解饷协饷的制度来保证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权和全国财力的统一调配权。
当时全国财政大权在中央由户部管理,在地方则由各省布政使司管理,且布政使司也不是地方财政的直接管理机构,它只是替户部暂管一省的财政,
每年各省布政使分春秋两次向户部预报每年二季度所入之款和所需之款,听候户部下拨或外拨经费
,同时每年五月各省布政使还需将上年收支各款截数造册,上送户部奏销。
简单的说,太平天国之前,布政使只是替户部代管一省的财政,他并无处置权,只有代管权,因此,连直接管理一省财政大权的布政使都无处置权,也就更别说地方督抚。
同时,咸丰之前,清朝凡遇重大战役,所有军队的军饷皆由户部直接拨发军饷,或从邻近战区的省份调拨粮饷,总之是不会让地方督抚去负责粮饷的发放的。但这些制度在太平天国运动后被彻底打破,因太平天国起义辐射的范围太大,持续的时间太久,且波及的范围都在清朝的赋税重地两江地区,因此清廷的国库开始不足以支撑各地粮饷的发放。
如此,为了避免前线军队因粮饷不足出现动乱,清廷只得在1853年被迫允许地方督抚“就地筹饷”,同年,原由户部、吏部掌管的捐纳权也被下放到地方督抚手中,由此督抚逐渐成为清朝地方财政的实际掌控者。
最后在用人权方面,太平天国之前,清廷对于地方官的任命是有着严格的规定的,必须经过地方督抚、军机处、皇帝等重重选拔才可。但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清廷为了调动前线官员的积极性,对于督抚举荐的官员,清廷都会一一照准,几乎从不反对。而在当时,督抚举荐的官员皆出自于自己的军队中,如当年曾国藩所举荐的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荃、胡林翼、刘坤一等皆是曾国藩的淮军出省。因此当时的督抚借着清廷被迫下放的用人权,是将自己的亲信趁机遍布朝堂内外,而后随着这些人高升,也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
总得说,清末各地督抚所辖的地区就是一个又一个的独立王国,他们有着自己的军队,自己的财政体系,自己的团队。
因此,可以确切的说,清末督抚绝对是有反抗中央政府的实力。如此,当时的慈禧是绝对不敢对这些督抚干嘛的,因为这些督抚背后的势力是有着足够撼动清朝统治的实力的。一旦逼急他们,慈禧是绝对没有压制他们的实力的,我想这点慈禧是不可能不知道的,因此为了清朝的统治,慈禧能做的就只有忍气吞声,选择默认,其他别无他法,她是不能干嘛,也不敢干嘛。
-----
网友解答:
-----
慈禧当年一腔热血,一拍脑袋向十一国宣战,谁知东南各督抚却来了个“互保”——上面说上面的,咱哥几个别动,莫惹火烧身。
这还了得,老娘还在位子上,就叫不动你们了?你们等着。
好,八国联军到京城洗劫一番,西太后仓皇西逃。等那些兵强马壮的世界强盗捞完这一票,慈禧这才垂头丧气地回京。
这一回京,总结经验教训,指定要想起东南那几个“君命有所不受”的家伙了。
按吃瓜群众的想象,这些抗旨不遵的人肯定得人头落地了吧。
其实不然,慈禧对此采取的是怀柔姑息,甚而安抚倚靠。
一、曲言遮掩,彼此下台。
当时两广总督李鸿章言\"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湖广总督张之洞言\"坐拥东南,死不奉诏\",除此之外,还有两江总督刘坤一、山东巡抚袁世凯、闽浙总督许应骙以及浙江巡抚刘树棠等人。
慈禧回来后,心中晓得搞不赢洋人,更不能问罪上述人员——因为她已经没倚靠了!
于是,她给自己下了个台阶,对外言称“当京师扰乱之时, 曾谕令各疆臣固守封圻, 不令同时开衅。东南之所以明订约章, 极力保护者, 悉由遵奉谕旨不欲失和之意。”——我当时就讲了,各封疆大吏守土有责,东南这个互保,也是不欲挑事,尽守土之责而已。
东南督抚自然闻声了然,彼此就坡下驴。
二、朝廷无力,倚重东南
。
当时八国联军提出要交出罪魁祸首慈禧,还是李鸿章出面调停,慈禧四顾无人,还是得倚靠李鸿章等。
湖广总督的李鸿章被慈禧提拔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负责与洋人谈判,民国近代史时期最为出名,权高位重的山东巡抚袁世凯,同样也被不断提拔重用,两江总督刘坤一在逝世之后,还被特地追封为一等男爵。
由此可见,倍受打击的慈禧识时务得很,明了自己的掌控大不如前,对于“东南互保”的各督抚已是多有放任。
-----
网友解答:
-----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诏书,称西方列强“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彼乃益肆嚣张,欺临我国家,侵占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号召全国军民抵抗西方侵略者,这份《对万国宣战诏书》发给了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奥匈帝国十一国,慈禧也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敢于向全世界主要国家宣战的人。但是当宣战诏书下达到各地方时,两广总督李鸿章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湖广总督张之洞称“坐拥东南,死不奉诏”,一时间各东南督抚全都称这是假的命令,拒不执行。最后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不与列强宣战,只保护各自地盘的利益即可,称作“东南互保”。
在封建社会,这样的不执行朝廷命令的行为就是乱臣贼子的做法,就是谋反的预兆,况且还是在朝廷危难之际拒绝进京勤王。不过这也体现出清政府在当时已经没有什么威信了,清朝的统治摇摇欲坠。本来东南各督抚相约若北京失守,天子和太后遭遇不测,那么就由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支撑局面。不过慈禧太后显然是被八国联军吓怕了,联军还没打到北京呢慈禧就带着光绪帝一干人等西逃了,还任命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与列强谈判,不久后清廷与十一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继续维持着自己在中国的统治。既然清廷安全了,那么慈禧回京后是怎么处理东南各省这些不听话的督抚的呢?
实际上慈禧太后回京后并没有处置这些“乱臣贼子”,依旧是该怎么重用怎么重用,像李鸿章逝世后还被追赠太傅,晋封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还有袁世凯,更是不断被提拔任用。1902年袁世凯兼任政务处参预政务大臣和练兵大臣,在保定编练北洋军。次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练兵处,袁世凯为会办大臣,负责创办武备学堂。到1905年北洋六镇编练成军,其中五镇都在袁世凯的控制下,掌握军权的袁世凯也成为了清末最有实权的人。最终推翻清朝袁世凯也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那么慈禧为什么不责罚这些参与“东南互保”的大臣呢?主要是由于这帮大臣都手握重兵,权力太大,慈禧太后没办法一次性全部处理,若单个击破还容易打草惊蛇,还不如不处理。不过这毕竟是朝廷下的命令,作为大臣应该无条件执行,所以慈禧也不是没有处理这件事,只不过是找了两个背锅的人罢了。
慈禧之所以不顾安危向十一国宣战,主要是因为她收到了一份假的照会(指国际间交往的书信形式),其中说到洋人要勒令慈禧归政于光绪帝,慈禧是个嗜权如命的女人,加上清朝屡受列强侵略,听闻“归政”立刻怒火中烧,不经思考就悍然向列强宣战。而且戊戌变法后慈禧就有意要废黜光绪帝另立新帝,于是便在1900年1月24日召集王公大臣会议,立溥儁[pǔ jùn]为“大阿哥”,预计次年元旦让光绪帝举行禅位仪式,连年号都想好了,叫“保庆”,所以溥儁也叫做“宝庆帝”。慈禧的这种做法遭到了中外众多势力的反对,八国联军侵华后慈禧为了推脱自己开战的罪责,就将所有责任都推到了端郡王载漪和其子溥儁身上,说自己受了这二人的怂恿才支持义和团与洋人作对。可怜的载漪和溥儁就这么成了慈禧的背锅侠,溥儁“大阿哥”的身份没了不说,自己和父亲载漪还被流放到了新疆,晚年生活十分凄凉。
保住了权利和地位的慈禧既然已经找到背锅侠了,而且也证明开战是错误的,那么这些反对开战的东南督抚自然也就不用处理了。
-----
网友解答:
-----
按照常理,慈禧应该严惩那些胆大包天、竟敢不奉诏进京勤王的东南各督抚,但事实是,慈禧不但没算后账,还依然重用督抚们。
为什么呢?因为清朝的衰亡无可挽回,慈禧不敢得罪手握重兵的东南督抚,惹是激起了他们的反意,清朝只会亡得更快。
具体怎么回事,咱们从头说起。
自打清朝建立那天起,反清的活动就没有停止过。前期有南明小政权,中后期有白莲教、太平天国、义和团、红灯照等等,这是内忧。外患也很严重,世界列强对清朝虎视眈眈,都在盯着这块大肥肉。
清朝左支右绌,极其狼狈。在对待列强的态度上,慈禧起初不冷不热,又要维持大清皇室的威风,又怕列强真打过来,逐步答应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但她个人还是维持着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列强极其厌恶。
对于那时的慈禧来说,反清的义和团固然讨厌,但武器先进、妄图瓜分大清帝国的列强更具有威胁性。清廷持此观点的大臣不在少数,例如山东巡抚毓贤,利用义和团抗衡西方传教士,威吓教民脱离教会。
咱们都知道,西方派出大量传教士到世界各地传教,实质上是一种不流血的侵略,属于文化入侵。如果都信了他们的教,那就国将不国了。处于权力顶端的满清贵族,对这一点看得也很清楚。义和团烧教堂、杀传教士,正合了他们的心意。
而义和团这一边,初衷本是“反清灭洋”,但在过程中也认识到外来侵略者才是共同的敌人,便把宗旨改为“扶清灭洋”。
双方都有意,便有了某种程度的合作。义和团的矛头对准列强,清廷的镇压力度也下降了。
这其中,端王载漪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是慈禧的心腹,不知为啥发自内心的坚信义和团有“神力”,可刀枪不入、万邪不侵,在家中设立神坛,早早晚晚都要祭拜。
可以说载漪是义和团在清廷最大的支持者,正是有他的劝说,慈禧才不顾列强及部分大臣的反对,让义和团大举进入北京城,协助清廷抵御列强。
列强对此自然万分恼火,组成联军从渤海湾登陆,准备亲自出兵镇压义和团。清廷惊慌失措,此时慈禧有两个选择,一是向列强低头认错,屠杀义和团求得列强的原谅;二是依靠义和团,跟列强硬刚。
当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口,目标直指北京时,慈禧吓坏了,打算选择第一种。但是,载漪对义和团充满信心,为了让慈禧改变主意,他指使手下伪造了一份列强给清廷的外交照令。
内容主要有四条,一是指明一地由光绪居住,二是代清政府收取各种钱粮,三是代清政府掌全国军队,四是归政给皇帝。
慈禧要是答应了这些条款,就等于把清朝拱手送给列强。尤其第四条,更是她无法容忍的。习惯了掌握权势的人,有朝一日失去权势会比死更痛苦。
再加上载漪把义和团说得神乎其神,慈禧也不由自主地信了,最终决定向诸国宣战,用义和团去打列强,并调各地督抚进京勤王。
这里解释一下,慈禧宣战的是十一国,实际上来的是英、法、美、德、日、俄、意、奥匈等八个国家,没来的是西班牙、比利时、荷兰,但这三个国家也参加了作战会议。
这一“宣战”,可谓震惊全世界。古今中外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一国宣战十一国的先例。清朝臣民有的感觉到扬眉吐气、欢欣雀悦,有的觉得大难即将临头,认为慈禧是昏了头。
各地督抚就是后一种。尤其汉人督抚,早和清廷离心离德,对慈禧的忍耐也到了一定限度,对她很有意见。
第一个表示反对的是邮政大臣盛宣怀,宣战诏书需要通过邮政发给各国公使及各地衙门,在这一步就被盛宣怀扣下了,只私下告知督抚们,还号召他们不要服从此命令。
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明确表示“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就连深得慈禧信任的荣禄,也跟李鸿章说不必过于重视来自北京的喻令。之后盛宣怀积极奔走,牵头与列强达成协议。列强不动东南,东南也不出兵相助清政府。
据史料记载,盛宣怀给闽浙总督许应骙去信说“粤督李鸿章、江督刘坤一、鄂督张之洞三帅均‘已遵旨联络一气,力保东南’,洋人亦允不派兵相扰。闽、浙海疆同在东南,如钧处同此办法,即电商三帅联络,共保大局。”
这就是晚清有名的“东南互保”,在盛宣怀的操作下,响应的不只是东南督抚,四川、陕西的主官们也纷纷加入这个阵营。
也就是说,清政府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东南督抚的控制权。李鸿章甚至还做好了慈禧和光绪身死、满清结束的准备,到时他就出任临时大总统,收拾残局。
虽然真实历史中满清没在此时完蛋,收拾残局的倒还是李鸿章。
说真的,如果不是忽然来了外国侵略者,说不定这些汉人大臣早就造反了。
满清还有什么保护自己的武装力量呢?基本没有,八旗军早已腐化,绿营军也没什么战斗力了。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倒还不错,问题是,北洋军是袁世凯练出来的,忠的是他而不是皇室。
因为以上这些原因,所以慈禧事后不敢惩治有了异心的东南督抚。完全可以想像,如果她非要追究责任,他们很可能借此脱离清廷。而“东南互保”究竟是对是错,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
推荐阅读: